媒体六问南通楼市最新房价走势:这一轮房价为什么暴涨

一图看清中国房价何时暴涨 |楼市|中国房地产_凤凰财经
一图看清中国房价何时暴涨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比较一下08年和2014年的楼市刺激政策,可以大概分析未来房价的走向。资深房地产专家韩世同认为,现在银行资金成本偏高,中国央行新政对银行是亏本买卖,必然做不到。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说,今年以来的救市政策,可以视为三步走,下一步可能要考虑减税了。
资料图 比较一下08年和2014年的楼市刺激政策,可以大概分析未来房价的走向。 和限贷,本是房地产调控的两把杀手锏,但现在情况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前有42个地方政府先后松绑限购,后有央行松绑房贷。确切地说,中国房地产已经开始明确转向逆调控。 根据国庆黄金周期间楼市销售数据,一线城市成交量依然下滑,北上广成交量同比下滑三成,深圳下滑了18%。相比之下,已经&松绑&的二线城市则出现了另一幅情景。 国庆期间,武汉新房成交1785套,较去年同期涨28%。日均签约量400套以上,比去年同期涨48.44%。更有全国性的地产代理机构表示,&十一&黄金周成交量环比上涨100%,接近2013年黄金周水平。 2008年和2014年楼市刺激政策对比 野村证券认为,中国2013年城市住房竣工建筑面积是25.96亿平方米,并且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上升至30.6平方米,超过日本1988年的约30平方米,而到2017年的时候,中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将达51.1平方米。 这意味着,届时中国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积将仅仅低于美国,而高于除了美国之外的所有发达国家,但是按照中国的收入水平来看,实际上是无法消化这人均51.1平方米的供应量的,所以供应严重过剩,价格一定会暴跌。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甘犁表示,央行救市政策出台以后,市场的反应仅仅是持平,后续不乐观。比较一下08年和2014年的楼市刺激政策,我们可以大概分析未来房价的走向。 大家对2008年的楼市刺激政策一定记忆犹新。2008年下半年,国际上受危机的影响,国内由于&抑制过热&政策叠加、住房保障制度的推进,以及经济进入调整期等因素的影响,楼市出现涨幅下降的趋势。当时楼市是由一线城市暴跌进而引发二三线城市楼价发生变化。 2008年10月,财政部、央行等推出一系列就是措施,包括首次购房最低调整为20%,契税税率下调到1%,个人房贷利率下限针对性下浮30%等。 2014年,中国经济整体处于下滑趋势,在居民收入预期下降,货币政策偏紧等环境下,全国房地产市场跌入下行通道。各地楼房成交量不断萎缩,库存量持续攀升,楼市陷入沉闷氛围中。土地市场也&由热转冷&。 在楼市趋冷背景下,全国近50个大中城市实施近4年的限购政策全面松动,仍在执行限购的城市就只剩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一线城市。9月30日,央行出台房贷新政,涉及&贷清不认房&、&最低7折利率&等优惠政策。 七折银行做不到 那么,中国央行出台房贷新政,楼市会买账吗?从目前情况来看,对新政能否执行仍存质疑。尤其是房贷利率七折的优惠更如同空中楼阁。 资深房地产专家韩世同认为,现在银行资金成本偏高,中国央行新政对银行是亏本买卖,必然做不到。 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有限的资金更愿意放给利率自由浮动的企业,房贷是有上限的,年化平均利率只有7%左右。对于购房者还认为很高,但对于银行,它已经很低了。因为存款成本也在上升,无利可图啦。现在央行新政要银行对首套房利率再下行,实际上它是做不到的。 第三轮救市可能考虑减税 中国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表示,现在中央关注的是限贷放松后能否落实、政策落地后市场反应如何,如果市场反应不行,应该还会再考虑下一步放松。 那么,根据目前的情况,第三轮救市真的要来了吗?接下来楼市要怎么救?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说,今年以来的救市政策,可以视为三步走,下一步可能要考虑减税了。 第一步是限购放松,基本上从五六月份开始;第二步是限贷放松,9月30号以央十条为标志,已经开始放松了;第三步就是减税,税收减免。 据多位房地产人士分析,减税的说法也许并非空穴来风。方圆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邓志浩就预测,如果10月地产销量再不起步,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可能由5年恢复到2年。 对此,韩世同分析,有这种可能性: 两年和五年都是带有一种限制性的征税,目前这个环节应该是减轻交易税负,如果通过减负就能促进成交的话,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举措。 目前,新政效果还有待观察,不过,地方政府新一轮的&救市&迹象已经显现。武汉公积金限贷松绑,最低首付降到3成。天津限购限贷双双解绑。地方政府官员频繁进京表达楼市诉求后,可以预期,楼市博弈不会就此止步。 中国房价还会涨十年 虽然,地方政府已出台松绑限购政策试图救市,但中国楼市依然存在着坚定的看涨派,任志强与郎咸平就是看涨派里的中坚力量。 任志强与郎咸平并不认同中国楼市已经出现了,依然坚定地认为,中国房价还会疯狂飙涨,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要买房子都要趁早。 在任志强看来,楼市崩盘论就是胡说八道。任志强称,美国的房价对家庭收入比仅为4.3,算是房价过高吗?但为什么会出现泡沫破裂?原因一是购房的个稅减免政策而造成的房价过高;这也许与中国正好相反。 二是向低收入家庭提供降低贷款标准的个贷;这与中国也恰恰相反。三是敎育,四是房价未列入,五是限制供给。无法找到中国泡沫的论据。 经济学家郎咸平也表示,当前在我看来,事情没有如此简单,真正的房价泡沫破灭还没有来临,恐慌型的暴跌,不会在2014年上演,现在的降价,只是偶尔的歇脚,并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 甚至在郎咸平看来在未来二三十年中,上海的楼市,仍然会保持现状,不会有大的变动。如果现在就认为上海房子会崩盘,那就有些痴心妄想了,我相信他仍旧会已平稳的方式过渡,他仍旧会是经济支撑的重要砝码。 任志强指出,今年房地产销售增速下降,但并不可怕。在城镇化推进背景下,房地产市场整体形势不变。借鉴国外经验,城镇化率一般达到70%后,城镇化进程才会趋于平稳。目前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增长必然带来房地产需求。 郎咸平也认为房产依旧是保值可信赖产品,他表示,房价未来还要涨,并且将继续遵循一线城市涨幅大于二三线城市的规律,长期来看,选择其它投资产品就要自求多福了,房地产仍然是最保值的产品。
[责任编辑:wangws]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810697
播放数:439990
播放数:1386783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抱歉,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或已删除!若您在东方财富网遇到不便,或者希望我们能为您做出更多的功能及改进,欢迎随时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我们将根据您的需求,不断完善。2018年楼市怎么走?下一轮房价或暴涨更高!
前言:昨日之家小编刚刚作出了未来楼市降温可待的判断,楼市死多头的任大炮就再次丢出一个深水炸弹:2018年的房价将会再度暴涨。单从结果来看,大炮的论断无疑是正确的,因为近十年来,中国的房价的确呈现出一个近乎单边且高斜率的上升曲线。但其实他忽略了最近一次的上涨背景:这是一次楼市盘整下跌长达近5年,在经济持续不振的大背景下,在有形之手强力引导下的一次非市场化上涨。世事如棋局局新。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表态,意味着政府的执政思路已经发生了方向性的变化,经济高增长不再是唯一目标。去年下半年以来的金融强力去杠杆只是这一思路的初步体现。正如同业之家前边所述,“利剑出鞘,绝不轻回“,未来还将会有更多的政策陆续出炉。正所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本期同业之家除了为大家提供了任大佬的论断,还附录了经济观察报的文章,文章从政策和经济成本的角度梳理分析了近期的楼市情况,并提示大家,(近期)买房还是谨慎为好!
来源:独立经纪人、每日财经网、鼎信长城、经济观察报、凤凰财经综合报道
未来房价到底会怎么走?
一向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任志强,这次又给我们丢了一个深水炸弹。
在近期举行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与市场前景”闭门研讨会上,任志强称:调控错了,2018年房价将暴涨更高!
任志强的核心论断是:错误的调控手段会让需求在一段时间以后集中爆发,所以下一轮会比这一轮涨得更高。
他主要从供应和需求两个方面佐证了这一观点:
1、供应端:土地供应已经连续两年下滑
任志强表示:2015年土地供应就是负的33%,很多城市土地已经出现短缺,包括上海和北京。
2016年,政府的土地供应继续下滑,部分一线城市的土地连2015年的一半都不到。比如,北京2016年的土地出让收入是800多亿,而2015年是1960亿。去年才到前年的40%左右。
土地是两年开工,所以2015年和2016年连续2年的土地供应负增长,将影响到未来城市的库存。
翻看一线城市的库存量可知,目前一线城市库存平均只有6个月左右,已经远低于12个月的安全库存标准。
如果一线城市不再建房,不出6个月,市场上将没有新房库存。
我们现在销售的房子和竣工的房子的比例到底是什么关系?
任志强给出的数据是1:2.12,这是什么意思呢?
平均每竣工了1套房,就卖了2.12套,按照一线的6个月库存,这么个调控法,等到无房可卖,房价肯定要出大问题。
2、需求端:一线城市人口还将继续飙升
目前,因为土地稀缺,部分一线城市已经在限制人口,比如北京提出“誓死守住人口2300万的底线”,并且市里给各个区还下了任务,区里就把任务分割给了管辖下的各个企业,但结果却收效甚微。
这是必然的,一线拥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以及更好的前景,“把人轰走,你轰得走吗?”
人往高处走是人的天性,不然人类早就灭绝了。这样违背人性的计划注定必然失败!
世界历史上,早就无数次地证明限制人口根本行不通。
早在东京还是1200万人口的时候,当时就跟北京一样,下决心把人口控制住,于是就发展东京的卫星城市,修了条高速铁路,说半小时就能到大阪,大家去大阪生活吧。
结果路是修好了,东京人不但没去大阪,反而大阪的人全都跑到东京来了,现在东京多少人了呢?3750万。
只要人口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入一线城市,房价怎么会不涨呢?
2010年,中国楼市成为一道分水岭。在市场上看空论大行其道的时候,任志强却发表了房价必涨论,并扬言:“你们还是别当傻瓜了,把幻想放下去吧!”
结果,2010年房价暴涨。全国平均涨幅9.9%,而北京更是暴涨了42%。
2015年,他再次发表房价暴涨论:“由于限购政策,2013年和2014年土地供应量减少,2015年房价还将上涨。”
当有人问任志强到底该不该买房时?他对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显然是不耐烦了,回到:“都问了十几年了,还在问。不要等,有钱该买房就买房。”
事实证明,他再次一语成箴。2015年随着限购政策的解除,一线城市像压抑已久的火山,突然喷发。其中,深圳更是跳涨50%,随后北京、上海轮番上涨,并蔓延至二线城市。
那为什么这些年我们的调控政策一直失灵呢?为何我们每次调控完之后就会报复性反弹呢?
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1、由于M2的高速增长,比如2009年的27.7%,以及目前放缓的11.3%,致使资金没有更好的地方储存,大家只能堆积到房产。
经济好时,GDP高速发展,M2飙升,大家最好的选择是买房。经济不好时,政府要基建,M2也会飙升,大家最无奈的选择还是买房。
而国内的资金去向就那么几类,除了房产,确实没有更好的选择。
比如:放银行那肯定是亏损的,如果M2是11%,银行只有5%,那每年资金就会贬值6%。
股市也是差强人意,一赢二平七输,多少英雄都在股市折戟,不要说保值了,能活着出来都不错了。
信托就更不用说,拿着8%的利息,不仅没有干过M2,每天还过得提心吊胆,夜不能寐。
大家全民买房,这么大的需求量,房价当然很难压下来。可以说只要M2是增长的,我们的房价就会长期向上。
2、只要政府调控房价或者房价向下,开发商就会谨慎拿地,一旦以后库存不够或者政策放开,需求就会爆发式增长。
这也就是任志强说下一轮会比这一轮涨更多的原因。因为这轮调控对房地产的打压太惨绝人寰了。
房企的各路资金通道被毁后,目前的房企钱都没有,还靠什么拿地,靠什么建房。即使政府土地供应量上天,没有人买地,那都是徒劳。
这轮调控有数据显示,国内的房企上市公司在国内借不到钱的情况下,已经集体选择借入高风险的美元。选择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融资,可见国内房企资金链已经很紧张。
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在今年1月份,国内40家大型房企的拿地量下降了50%,而深圳更是出现了中心土地流拍。
所以,政府打压得越狠,房企资金链越困难,就越不可能拿地建房,库存就会更少。下次房价就会涨得越多。
一方面,为了躲避货币贬值,我们对中心地段的需求在源源不断地上涨。一方面,政府打压楼市,房企不再拿地,致使库存告急。
双重夹击下,只要政策放开,或者说库存到了某个临界值,房价就会如火山一样喷发,无法抑制。
这大概就是为何任志强能这么有底气地说,房价下一轮将比这轮涨更多的原因。
延伸阅读:
楼市进入“五限时代” 调控还有大招登场
来源:经济观察报 范欣
随着金融去杠杆与经济防风险的逐步深化,各地楼市调控也正在“渐入佳境”。据统计,自2016年四季度以来,全国超55个城市发布了各种相关房地产调控政策累计超160次,楼市调控层层加码,目前已进入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商的“五限时代”。
楼市调控的不断升级,让热点地区的房价有了些许松动的迹象,在二手房占整个楼市成交量大头的北京,相关统计显示,4月,二手住宅网签16902套,环比减少35%,同比减少36%,二手住宅的成交均价为59564元/平米,相比3月下降6.8%,顺义、房山等郊区下降幅度超过一成。5月上半月,北京二手住宅共网签4817套,环比4月下半月又下降45.3%。
不仅如此,楼市调控似乎并没有丝毫松动的迹象,而且在部分地区仍在继续加码,4月底,北京楼市又迎来定向加息,部分商业银行新房、二手房的首套房执行基准利率,二套房则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20%;与此同时,上海、广州和深圳的部分商业银行也收紧了房贷的优惠力度,上海首套房贷利率由9折上调至95折甚至基准。
相比于限购、限价等手段,房贷利率上浮威力显然更大,其对楼市杀伤力堪比调控中的“核弹”,以贷款100万、30年、等额本息为例,基准利率1.2倍与基准利率相比,月均还款相差611元,总利息相差22万。对于一线城市动辄500万以上的一套商品房来说,利率上浮对购房者月均还款压力无疑是十分显著的。
2017年以来,维护金融安全已上升至政治局会议高度,“一行三会”纷纷出重拳进行金融整肃,市场综合利率显著提升,因而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市场的资产荒已逐步演变为负债荒。具体来说,2016年市场上流动性较为充沛,利率也较低,无论是货币市场、商品市场还是楼市,大家都愿意以加杠杆方式去追逐一些回报率并不高的资产;但2017年起,央行在公开市场累计净回笼资金量明显大于净投放资金量,并提高了MLF、SLF等货币工具的利率,银监会更是一口气连出8道金牌重点打击金融空转。
央行货币放水的总闸门稍稍拧紧了一下,大型商业银行的头寸紧接着就吃紧,而从大型商业银行放出的同业资金也就随之减少且利率上浮,在整个市场上则表现为流动性持续的紧张。在2016年,企业新发债利率基本在4.3%左右,且供不应求,而在2017年4月份,新发公司债平均票面利率已升至5.68%,虽为近两年来的最高值,但也只有信用较好的公司才能发行,而AA级城投债发债成本已升至7%附近,发债成本的提升让很多公司甚至取消了发债。能较好的反应市场流动性水平的10年期国债期货收益率5月中旬已逼近3.7%关口。
在市场流动性持续吃紧、银行负债成本持续上升的背景下,目前一线城市楼市的定向加息毫无疑问的会很快传导至二三线城市,最终市场房贷利率会出现明显的提升。据统计,全国首套房平均贷款利率今年以来已连续4个月上升,4月末已升至4.5%,在全国35个城市533家银行中,有122家银行首套房利率折扣上升。
市场流动性趋紧不仅会增加购房者的负担,同样会增加开发商的资金成本,房地产开发属资本密集型行业,一面是政府限价,一面是资金成本大幅上升,最终侵蚀的是利润,“不拿地等死,高价拿地找死”同样困扰地产商,可以断言,地产商未来两年的日子注定不会太好过。虽然近期公布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与地产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增速仍在上涨,但研究显示,以上两项数据相对于调控政策一般会滞后3-5个月,也就是说年中两项指标预计会出现下降。预计今年年底,开发商受困于不断提高的资金成本,急于回笼资金也会迫使其加速销售。不仅如此,作为楼市长效机制的一部分,热点城市也纷纷提高了土地供给幅度,针对刚需的自住房供给也大幅增加,这样可以分流一部分商品房的需求。
综上,无论是从需求方还是供给方,楼市降温都是必然。当然,根据商品房市场化的10余年的经验来看,每次楼市调控后三年内都会因拉动经济需要而放松调控,导致的结果是迎来新一轮暴涨,因而有人就得出了每次调控都是下手的好时机的结论。
但此次与以往存在一个重大的不同是不能忽视的,这就是美国进入加息周期。过往10年正好是美国货币扩张的10年,我国外向型经济的特点让我们积累了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2014年中期),并形成了以外汇占款为基础货币的主要发行方式。但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和金融业的过快发展侵蚀了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使得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在2015年后转为一顺一逆(资本项目逆差),对应外汇占款呈逐渐减少的态势,央行也就不得不开发PSL、MLF、SLF等新型货币工具发行基础货币。一旦货币工具发行收缩那么基础货币发行量就会减少,对应央行资产负债表也会随之“缩表”,在我国仍以间接融资为主要途径前提下,银监会对银行业监管的升级则会压制货币乘数的扩张,因而金融去杠杆背景下未来广义货币同比增幅也会下降。
随着美国加息频率的加快,我国货币政策是不可能也不允许继续宽松下去的,否则资本流出压力将大增,好不容易压下来的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也会再起,唯一的办法就是收缩货币并跟着美联储加息节奏提高市场利率。根据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早前的声明,美联储预计加息6次以上,2019年将加息2次以上,预计美联储利率将可能达到3.5%左右。如此一来,最保守估计未来我国房贷利率也将达到6%以上,也就是说楼市的定向加息其实才刚刚开始,未来调控即使放松,还贷压力的大幅上涨仍是压制房价的一个重要因素。近期,环京热点地区楼市由于投机色彩浓重目前已快速降温。
因而,在楼市调控的“大招”逐渐登场之际,买房还是谨慎为好!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同业之家立场。
关注“同业之家”,了解更多同业资讯。
我们只提供
最有价值的同业资讯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内容来自筑龙网相关的培训课程、论坛帖子、行业资讯等。筑龙网为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建筑工程学习。交流平台,超过1000万设计师、工程师和造价师在筑龙网交流、学习更多相关资料请访问日更新500篇的!(发布于:日)
此时有人在和您一起浏览筑龙优搜库
大家都在学
论坛热贴排行
筑龙网以“成就有梦想的建筑人”为企业使命,为建筑行业从业者提供基于、直播课程、专家答疑、论坛交流的专业学习服务;同时搭建基于建筑+互联网的创业项目孵化平台,为推动行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
房价大涨相关专题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肥楼市最新房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