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认识香港内务部和保安科官员叫孔子夫的吗

孔夫子旧书网该图书“有内务部盖章,《初学论说精华》四卷,四册,配图”已经找不到了, 还有其他店铺销售此图书。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北京导游年审文本_甜梦文库
北京导游年审文本
第一章古今同辉 规划篇古都北京作为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保留着许多具有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的古建筑,更重要的在于它是一座先有计划,而后营建的城市,通过集中与分布、对称与延展、 独立与呼应等规划设计手法,将所有建筑构成一个和谐的城市整体,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营建 的理论和技艺。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年)----北京旧城保护研究》中对古都 北京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从中国城市发展未看,北京是中国古代都城的最后结晶,它是历史精 华的叠加与因势利导的创造,是最完整的体系,是最后的地面遗存……从建筑学的意义看,北 京是世界上仅有的在城市规划学、城市设计学、风景园林学与建筑学融成一个体系,凝聚在 一个城市中,融合为一体的杰作。世界上只有局部的例子,但从没有像北京这样全面而完整。 现代中国,其他古都均消失了,在地面遗存中唯有北京是唯一最集中、最完整的范例。&世界著 名建筑设计师贝 X 铭说&北京古城最杰出之处,就在于它是一个完整的有计划的整体。&可见, 古都北京的最大艺术价值在于它的整体性,既严谨对称,又有河湖水系和山峦林木穿插其中, 各个建筑物相辅相成,园林自然有趣,民居色彩古朴,街道胡同机理整齐,皇家建筑华丽辉煌,构 成了独有的壮美秩序。正是在规划设计上的这种鲜明特色,才使古都北京成为最特殊、最珍 贵的艺术创造,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发展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今日北京同样辉煌壮丽,它既承载着古都的文化底蕴,又展露出现代化的城市风貌。新中 国成立之初,提出了&从历史形成的城市基础出发,进行改建和扩建&的规划原则。2004 年完成 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 年~2020 年) 》中,又提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规划新 格局,将北京未来的发展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2008 年奥运会 在北京举办,使北京城市规划工作的内涵更加丰富,本着&考虑历史、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的 原则,既要做到保护好古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在历史形成的基础上发展,又要增强和完善 城市功能,并将城市建设与奥运工程结合,以展见出新北京的魅力,即古老与现代交融、壮丽与 神秘结合、独特与包容再现。 第一节 元大部的中轴线 一、元大都在中国城市规划史上的重要地位 北京城市发展的前期,从西周时期的燕蓟古城起,直到金中都被焚毁,在绵延约 2200 多年 的历史中,其城址始终位于今日北京城的西南部,是在同一个原始聚落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 的。尽管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变化,但城址基本没有大的改变。营建元大都 时,放弃了历代相沿的旧址,从莲花池水系迁移到高梁河水系,这是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转折 点,在城市规划史上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篇章。 《周礼?考工记》中曾提出对于都城营建最为理想的规制,即&匠人营固,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纵观中国元代以前营建的都城,尽 管可以列举出许多卓有成就的规划布局,但最接近于《周礼?考工记》中&王城规制&的只有 元大都。因此,元大都的营建在中国城市规划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元大都的营建过程中,曾经实测出全城平面布局的中心点,并在这个中心点上竖立有& 中心之台&的标志,这是中国城市规划史上的创举,说明了元大都规划中特别重视测量和技术 的精准性。 二、元大都规划格局的特点 (一)两条中轴线的设立 元大都的规划布局,不仅完全恪守了《周礼-考工记》中的&王城规制&,而且密切结合了北 京地区的地理形势和高梁河水系的水流特点。据元代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记载,元大都的 总设计师刘秉忠为了将高梁河水系的天然湖泊括入都城,遂以天然湖泊的最东端(元代万宁 桥,今称地安门桥)为基准点,划出南北方向的城市中轴线, 然后向西以包括积水潭(今什刹海 的前海、后海、西海)在内的距离作为半径,来确定元大都东西两边城垣的位置。由于东城垣 遇到了低洼地带,不宜筑墙,当时再往东又有许多大小不同的水泡子,所以只得向内稍作收缩。 这样一来,在以万宁桥为基准点的实际规划中轴线之西 129 米处,又出现了一条全城几何中分 线。由于全城几何中分线穿越了积水潭,又西距太液池(今北海、中 海)太近,如果将其作为宫 城中轴线的话,则宫城过于狭窄,因此仍旧将宫城设计在实际规划中轴线上。实际规划中轴线 以元大都正门丽正门为南端起点,向北依次经过皇城正门棂星门、宫城正门崇天门、处理朝 政的大明殿、正寝延春阁、宫城北门厚载门,直达北端终点万宁寺中心阁。万宁寺中心阁以 西修建鼓楼,鼓楼正北建有钟楼,在鼓楼和钟楼之间连以南北大街(今旧鼓楼大街),并一直向北 延伸至北城垣,即全城几何中分线。如果将元大都的四角画出对角线以求几何中心,则正好处 于鼓楼位置。 元大都南半部分以实际规划中轴线为基准,北半部分以全城几何中分线为基准,规划出与 之平行或垂直的街巷和胡同,元大都就是依据这两条中轴线完成了整座都城的规划与营建。 (二)全城平面布局的确定 在元大都的平面布局中,首先考虑的是以太液池为中心的宫殿建筑的布设,即在太液池东 岸兴建宫城,西岸再建两组宫殿,南部是太子居住的隆福宫,北部是太后居住的兴圣宫。再从圆 坻(今团城)分别建木桥连接太液池东西两岸,从而形成&三宫鼎峙&的格局。 以此为中心,环绕三 座宫殿修筑皇城城垣,称为&萧墙&或&红门阑马墙&。 宫城正殿大明殿平面呈&工&字型,前殿为正 宫,后殿为寝殿,中间设连廊,为&前朝后寝&的平面布局。大明殿之后,又另建平面呈&工&字型的 寝宫延春阁。从总体布局上看,还是一个&前朝后寝&的格局。宫城位置既已确定,便以此为依 据,沿实际规划中轴线向北延伸至积水潭的东北岸,修建了万宁寺中心阁。又实际测量出全城 平面布局的中心点,并在这个中心点上竖立石刻标志,题名&中心之台&。 《析津志》中记载&中 心台,在中心阁西十五步(约 23 米) ,其台方幅一亩,以墙缭绕,正南有石碑,刻曰‘中心之台’, 实都中东西南北四方之中心也。&其位置相当于当时的鼓楼所在地。鼓楼正北就是钟楼,将钟 楼和鼓楼部署在全城几何中分线的南端,表明了这里是元大都真正的中心所在地。中央衙署 则分散设置,大多在大都城的中部和东南部。大都城城墙四周则辟 11 座城门,东、西、南三面 各有 3 座,北面只有 2 座。 东城垣三门为(自南向北):齐化门、 崇仁门、 光熙门;西城垣三门为(自 南向北) :平则门、和义门、肃清门;南城垣三门为 (自东向西) :文明门、丽正门、顺承门; 北城垣二门为(自东向西) : 安贞门、健德门。 (三)街巷里坊的布设 元大都每座城门内都有一条笔直的干道,两座城门之间也都加辟了一条干道(除少数例 外) ,这些干道纵横交错,连同顺城街在内,全城共有南北干道和东西干道各 9 条。 全城的街巷都有统一标准, &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以至于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 小街十二步阔&。南北街巷与东西街巷相交形成一个个棋盘格式的居民区。在两条南北街巷 之间平行排列着一条条胡同,胡同宽一般为 6 步(1 步为 5 尺,元代 1 尺约合今 0.30~0.32 米,即 胡同宽约 6-7 米) ,两条胡同之间的距离为 50 步。 皇城以外的居民区共划分为 50 个坊,各有坊名。各坊之间以街巷为界,不建封闭的坊墙, 以方便居民出入和交往。元大都街巷里坊的布设整齐划一,无怪乎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赞 美说&街道甚直,此端可见彼端,盖其布置,使此门可由街道远望彼门也。城中有壮丽宫殿,复有 美丽邸舍甚多……全城中划地为方形,划线整齐,建筑屋舍……方地周围皆是美丽道路,行人 由斯往来。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宣言。& (四)商业市场的分布 元大都中有各种专业集市达 30 多处,其中最主要的商业市场有 3 处:北城有斜街市,今积 水潭北岸。这里紧靠漕运码头,为全城最繁华、商业最集中的地方。西城羊角市,今西四附近。 这里是西城交通要冲,为羊、马、牛、驴、骡、骆驼等交易之所。东城枢密院角市, 今东四西 南。元代中期以后,由于通惠河成为元大都漕运的主要通道,因此仓储大多分布在城东。 第二节 明清北京城的规划格局 明代北京城在保持元大都基本格局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进行了改造,为城市格局带来了新 的变化。 清王朝定都北京以后,完全继承了原有的城市格局,除了将个别建筑改名,以及小范围的 修缮、改建和增建,基本维持明代风貌,正如《清一统志》中记载&定都京师,宫邑维旧&。其原 因是满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且明代北京城已经达到了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巅峰,没有再建 的必要。终清一代,在北京城市的建设上,其将财力、物力主要用在了开发西北郊园林上。 一、紫禁城与中轴线 明清北京城在保持了元大都基本格局的基础上,既吸收了历代都城规划的优长,又有所发 展和创新,尤其是紫禁城的营建,对北京城市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与元大都相比较,形成了 5 个特征。 (一)皇宫居于主位 元代皇城布局是以太液池为中心,宫城、隆福宫、兴圣宫三组宫殿夹湖而呈&品&字形,形 成以太液池为主,宫城为客的布局。 明代皇城布局中,将所有宫殿集中在太液池东岸,使皇帝的 正宫和寝宫, 以及皇后、妃嫔、太后、太子等居住的宫殿都集中布置在紫禁城之中, 形成以 紫禁城为主,太液池为客的布局,从而改变了元代的分散格局。 此外,元代宫城虽然设计在中轴 线之上,但位置偏南。明代将内城北城垣南移,使紫禁城基本占据了内城的中心地区。 (二)宫前气势雄伟 元代宫城正门崇天门至大都城正门丽正门距离较近,因此宫城前方空间有限,除了个别衙 署以外,没有更多的重要建筑,大部分衙署分散设置在大都城的中部和东南部。太庙在东城齐 化门内,社稷坛在西城平则门内,都远离宫城。明代伴随着内城、皇城、紫禁城的依次南移, 紫禁城前方大为拓展,利用这一空间,在中心御路两侧对称地布置了太庙和社稷坛,加强了这 两组建筑与紫禁城的有机联系。同时在承天门(天安门)之前开辟了&T&字形的宫廷广场,广场 两侧的围墙之外,集中布置了中央衙署,东侧基本上是文职机关,西侧大体上是武职和司法机 关。如此规划布局,既保证了各种事务的便捷,又增添了紫禁城宏伟而深邃的气魄。 (三)宫后以山为屏 明代紫禁城坐落在元代宫城旧址之上,东西两墙的位置未变,与北京城垣南移相对应,紫 禁城南北两墙也分别南移了 400 米和 500 米。这样一来,元代宫城中的延春阁旧址则落在紫 禁城北墙之外,于是利用拆毁元代宫城的渣土和挖掘筒子河(紫禁城护城河)的泥土,在延春阁 旧址上堆起一座万岁山 (清初改称&景山& )。元代宫城后面原没有山,万岁山有镇压前朝之意, 而在客观上使紫禁城建筑群有了靠山,并且强化了中轴线的象征意义。元代修建中心台作为 全城几何中心,明代随着城址南移,万岁山取代了中心台的位置, 成为全城几何中心。 (四)中轴线贯穿南北 元大都南半部分以实际规划中轴线为基准,北半部分以全城几何中分线为基准,依据两条 中轴线进行整座都城的规划与营建。明代北京城的布局是围绕紫禁城这个中心展开的,一条 南起永定门、 北至钟楼的中轴线是紫禁城乃至整个北京城规划设计的一个基本准则。 与元代 大明殿和延春阁一样,紫禁城中的前朝&三大殿&和后廷&后三宫&也都坐落在城市中轴线上,充 分体现了中轴线的核心地位和紫禁城&中&与&正&的尊贵位置,表达了&唯我独尊&、&王者必居 天下之中&的封建皇权思想。北京全城左右对称、前后起伏、恢宏壮美的建筑格局和空间分 配也都是以这条中轴线为依据规划建设的。 (五)护城河环绕皇宫' 紫禁城南移之后,才使环绕其四周开凿宽阔的护城河得以实现。元代宫城西侧距离太液 池东岸太近,已经没有开凿护城河的余地。紫禁城护城河的开凿,不仅加强了紫禁城的防御功 能,而且还将护城河的水从紫禁城西北角通过暗渠引人,再由东南角通过暗渠流出,注回纵护 城河,形成&内金水河&。内金水河有宣泻雨水、防止火灾、营造用水、风水布局、建筑美学 等方面的功能。 二、四重城垣与&凸&字形轮廓 明清北京城共有四重城垣,自内而外分别为: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这四重城垣既 是军事防御设施,更是帝王中心形象的扩大。 明清北京城在规划布局上有一个突出成就,就是 依据中国古代都城设计的理论和技术,以非凡的建筑艺术手法,特别是通过&城垣&这样一种建 筑形式,来集中体现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的皇权思想。从紫禁城到外城,一重一重地逐次向外 延展,不仅将帝王处于层层拱卫之中,而且组成了一个相互呼应的城市格局。尤其内城和外城 共同构成的&凸&字形轮廓,除了显示出独特的城市格局以外,还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 (一)洪武年间移建北城垣 明洪武元年( 1368 年) ,徐达攻陷元大都,为了防止元朝势力反扑,迅速修筑城垣。据《顺 天府志》记载&洪武初,改大都为北平府,缩其城之北五里,废东西之光熙、肃清二门,其余九门 仍旧……改元都安贞门为安定门,健德门为德胜门……创包砖甓,周围四十里。 &可见此次修筑 城垣,并未改变元大都东、西、南三面旧城垣的位置,但对原来的土城垣进行了加砖垒固。为 了便于军事上的防守, 将北城垣南移 5 里,将元大都北部因遭受火灾而显得比较空旷和荒凉 之地让出,并依海子(积水潭)东流的一条天然小河作为护城河,在其南侧修筑新城垣。在西段 遇到海子宽阔水面时,便选择水面最窄处与西城垣相接,从而形成一个斜角,也将海子西端的 一部分水面隔在了城外。新修筑的北城垣仍旧开设两门,东边的命名为&安定门&,西边的命名 为&德胜门&。 (二)永乐年间移建南城垣 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 1406 年-1420 年) ,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城。由于紫禁城、皇城均 向南移,皇城前面还要分布各衙署,因此城南空间显得过于狭小。 为此,将南城垣向南拓展 2 里, 由今长安街一线推至今前三门大街一线,东、西城垣随之向南延长。修筑完成之后,对城门名 称作了调整,东城垣北边的崇仁门和西城垣北边的和义门由于瓮城是直角,改称为&东直门&和 &西直门&,其余城门名称未作改动。 (三)正统年间完善内城建制 明正统元年至十年(1436 年-1445 年) ,逐渐完善了城垣建制。例如:用统一的大城砖将城 垣里外包砌;在城垣转角处修建角楼;将护城河上的木制吊桥改建为固定石桥;在各城门前修 建牌楼等。还将南城垣的丽正门、文明门、顺承门分别改称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 &,将东城垣的齐化门改称为&朝阳门&,将西城垣的平则门改称为&阜成门&,从此北京内城九门 名称得以最终确定。正统年间对北京城垣的改造,不仅使防御固若金汤,而且使北京内城的城 门和城墙布局建设达到了尽善尽美。 (四)嘉蜻年间修筑外城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 年) ,蒙古鞑靼部俺答汗率军南下,由古北口进入京畿,一支 700 人 的先锋队直抵安定门外,引起朝野恐慌,史称&庚戌之变&。面对北方蒙古部族不断南下骚扰,朝 中许多官员越来越感到有必要修筑一座外城。掌都察院毛伯温建议&古者有城必有郭,城以卫 民,郭以卫城,常也。&兵部尚书聂豹提出了修筑外城的具体方案,设计中的外城垣为土城,规格 比内城低,筑城就近取土,取士为濠(护城河),开设城门十一座。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 年)润三月, 外城修筑工程开始。按照预定方案,先修筑南面,然后分别为东面、北面、西面。原因是正阳 门外不仅商贸发展,居民较多,而且有天坛、先农土云等皇家祭坛。到了四月,嘉靖皇帝认为城 垣只用穷土不能长久,又下旨一律用砖石包砌。这道旨意使外城城垣比原有设计更加坚固了, 但同时出现了工程量增加,无怯按期完工的局面。于是嘉靖皇帝又下旨,待外城南城垣完工以 后再量情决定。到了年底,外城南城垣修筑完成,国库已经枯竭,工程只好告一段落。明嘉靖四 十二年(1563 年) ,又加修了外城各门的瓮城。从此,北京内城和外城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凸&字 形轮廓。 外城城垣在建筑高度和厚度上都无法跟内城城垣相比,因为&城&与&郭&在建筑规制上 是有区别的,城为主,郭为辅,郭的建筑规制不能超过城的建筑规制。明嘉靖年间修筑的外城, 各城门前只有瓮城,并无箭楼。 箭楼是在清乾隆十五年(1750 年)以后修筑的, 但外城的箭楼仍 然小于内城的箭楼。 外城共开辟 7 座城门,分别为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广宁门、西 便门。清道光年间,因避皇帝名讳,将广宁门改称为&广安门&。 (五)北京城墙之美 瑞典著名美术史专家奥斯伍尔德?喜仁龙就是通过城垣认识北京城的,他在《北京的城 墙和城门》一书中写道&纵观北京城内规模巨大的建筑,无一比得上城墙那样雄伟壮观。初看 起来,它们也许不像宫殿、寺庙和店铺、牌楼那样赏心悦目,当你渐渐熟悉这座大城以后,就会 觉得这些城墙是动人心魄的古迹一一幅员广阔、沉稳雄健, 有一种高屋建领、XX 四邻的气 派。那分外古朴和绵延不绝的外观, 粗看可能使人感到单调乏味,但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这 些城墙无论是在建筑用材,还是营造工艺方面都富于变化,具有历史文献般的价值。城墙单调 的灰色表面,由于年深日久而受到剥蚀,故历经修茸,不过整个城墙仍然保持着统一的风格。城 墙每隔一定距离,便筑有大小不尽相等的坚固墩台,从而使城墙外表的变化节奏变得鲜明。& 尽管如今已经无法看到明清北京城完整的四重城垣,但仍旧可以从残留下来的部分城楼 和城垣有所感悟。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北京所独有的&凸&字形城垣轮廓,在如水月光与满天 星辰的映衬下,形成一幅独特壮美的剪影,这正是建筑美学上所谓的&天际线&吧! 三、商业市场的延续和变迁 元代,随着元大都商业和贸易的发展,丽正门和顺承门外的关厢一带市井繁华,居民稠密。 因为这一带靠近金中都旧城,当初金中都旧城中未能迁入元大都新城的居民,逐渐向丽正门和 顺承门外移居,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和居民区。元大都内的商业区,则主要集中在积水潭北岸、 羊角市、枢密院角市 3 处。 明清时期,北京城的商业市场在元代基础上有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 6 个方面: 第一,由于明初将元大都的北城垣南移,使在元代曾为商业中心的钟鼓楼、斜街市商业区 范围缩小,于是商业中心南移至北安门(地安门)外大街一带。 第二,明永乐年间营建北京城时,将皇城的北墙和东墙向外推移,把原本在元代皇城以外 的一段通惠问道圈入了皇城之中,从此江南的粮船再也不能直接驶入城中。漕运抵达通州后, 主要由陆运至京,多从朝阳门入城,所以仓储设施大多分布在内城东部。 第三,经过明初多年战乱之后,北京城的商业异常萧条。为此,明朝政府在皇城四门之外、 钟鼓楼、东四、西四以及内城各城门附近,修建了几千间民房和店房,一部分&召民居住&,一部 分&召商居货&,称为&廊房&,以促进商业繁荣,因此内城的商业区主要分布这些地区。 第四,北京外城修筑之后,北京城形成了南北两部分,从而使北京城的区域功能划分得更 为明确, 外城主要是商业和手工业区。 其中最热闹、 最繁华的是&朝前市&,分布在正阳门内外。 正阳门和大明门(大清门)之间的棋盘街由于是东城和西城往来的交通要冲,因此百货云集。 而 正阳门外商业区和金中都旧城东部圈入外城界内以后,使这一地区有了一道屏障,经过多年的 发展,逐渐形成了商贾荟萃之地。 第五,明代庙市成为商业市场的重要补充形式,以城隍庙市规模最大,此外土地庙、药王 庙、隆福寺、护国寺、报国寺等主办的庙市 也占有重要地位。 第六,清代前期,内城商业市场曾一度衰落,其原因与清代将内城划为八旗营地有关。 内城 商业市场重新恢复大约在道光、 咸丰年间以 后,此时满汉分居制逐渐松弛,伴随着内城店铺日 益增加,逐渐形成了正阳门、地安门、东安门外、西安门外、东四、西四、东单、西单以及 外城的菜市口、花市等市场,它们共同构成了北京城的商业网络。 第三节元、明、清时期北京城规划设计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 一、 《周易》与北京城的规划格局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它对中国的哲学、政治、天文、地理、兵法等 领域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尤其是它玄妙的义理在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元大都是中国古代 都城营建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透过历史考察那些依稀可辨的踪迹,就会发现元大都在规划 设计中体现了《周易》的精髓。 (一)元大都城门中所蕴涵的《周易》义理 按照《周礼?考工记》中描述的都城营建规制,都城应为四四方方,每面均开辟 3 座城门, 共有 12 座城门。然而大都城北面只有 2 座城门,北面正中没有辟门,实际只有 11 座城门。元 代黄文仲在《大都赋》中写道&辟十一门,四达幢幢。盖体元而立像,允合乎五、六 天地之中。 &由此可知确定大都城城门数量的原因。北宋邵雍在《皇极经世书》中写道&天一地二;天三 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参伍以变,错综其数也。如天地之相衔,昼夜之相交也。& 也就是 1、3、5、7、9 为天数、阳数, 2、4、6、8、10 为地数、阴数, 将阳数的中位数 5 与 阴数的中位数 6 相加得到 11,其意义是阴阳和谐相交,衍生万物,天地和谐相衔,昼夜更替,宇宙 间的变化尽在其中。 在地理方位上,南方为阳为天,所以取阳数 3,开辟 3 座城门,北方为阴为地, 所以取阴数 2,开辟 2 座城门,这是根据《周易》中&天地之数,阳奇阴偶&。大都城是以文王八 卦(后天八卦)的模式来规划设计的,正北为&坎&位。 《易?说卦》中认为&坎为隐伏&,隐伏之极 就是关闭,潜藏不露为吉,所以在正北坎位不开辟城门。 由此可以看出,大都城之所以只开辟 11 座城门是根据《周易》中的象数义理而确定的。 (二) 元大都街巷里坊中所蕴含的《周易》义理 元大都皇城以外共划分为 50 个坊(居民区) ,据《析津志》中记载&坊名五十,以大衍之数 成之。&朱嘉说&大衍之数五十,盖以‘河图’中宫天五乘地十而得之。大衍之数,其天生地成。 &邵雍说: &易之大衍何数也?圣人之倚数也。天数二十五之合为五十。&这便是设立 50 个坊的 理论根据。皇城以外的 50 个坊,再加上皇城以内的 5 组宫殿建筑,即大明殿、延春阁、兴圣 殿、 光明殿、 广寒殿,一共形 成 55 组建筑,这又符合&天地之数&。 《易明图辩》 中说&天数五, 地 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 五十有五。……盖天地之数, 为大衍之法所自出。&在元大都的规划设计中,&大衍之数&与&天地之数&通过建筑数量得以体 现。 元大都呈南北略长的方形,其街道除了积水潭等处有少数斜街以外,基本上都是棋盘形, 东西南北各有 9 条大衔,呈九经九纬之状。&九九&是《周易》中的&老阳之数&,因此用于都城 的规划布局之中。 《周易》中的象数义理经过邵雍的研究,将其以&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元大都的总设计 师刘秉忠又根据图形建成元大都的实体,将《周易》的文化内涵浸透在元大都的规划格局之 中。 二、 《周礼》与北京城的规划格局 《周礼? 考工记》 中将城邑建设体制分为三级,即王城、 诸侯城 (诸侯封国的国都)、 都(宗 室及卿大夫的采邑) ,其中着重记述了王城的规划制度,如&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 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对中国历代都城的规划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千 百年来营建都城的固定模式。元、明、清时期的北京城,不仅继承了历代都城营建的传统,而 且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运用和吸收了所需要的精华,力求完美地体现&营国制度&, 但 又不被&营国制度&所束缚。 在元大都中,从最南端的丽正门,经皇城正门棂星门、宫城正门崇天门、处理朝政的大明 殿、正寝延春阁、宫城北门厚载门,直达万宁寺中心阁,形成了一条城市规划中轴线上。宫城 位于南部中央,宫城正北的中心阁一带则是商业最繁华的地区,尤其日中坊内集中了很多市 场。太庙在宫城以东的齐化门内,社稷坛在宫城以西的平则门内。这些完全符合&中轴对称&、 &面朝后市&、&日中而市&、&左祖右社&等规划布局原则。元大都呈南北略长的方形,除了北面 两座城门 以外,其余三面各有三座城门。每座城门之内都有一条笔直的干道, 两座城门之间 也都加辟了一条干道(除少数例外) ,这些干道纵横交错,连同顺城街在内,形成了南北干道和 东西干道各 9 条。这些也与 《周礼?考工记》中的&营国制度&基本相符。综观自《周礼?考 工记》提出&营国制度&以来,在历代都城规划布局中,最近似都城制度理想模式的恐怕非元大 都莫属了。 如果说其中略有不同,主要体现在 4 处:一是元大都并非是一座等边的方城,而是一座南 北略长的矩形城;二是受到积水潭宽阔水面的影响,宫城并不居于都城的中央,而是略偏城南; 三是沿着积水潭的东北岸,出现了斜街;四是受到中国古代风水理论的影响,北面只开设两座 城门。然而这些变化又都从不同角度为元大都增添了些许风采。 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尽管拆毁了元大都中的多数建筑,但是仍然以元大都为基础,经过改 造、建设、发展而成,尤其元大都中原有的棋盘格式街巷格局基本上被保留了下来。如今,我 们还可以从北京街巷、胡同的分布看到元大都原有的旧迹,如从东四头条到十二条、西四北 头条到八条,以及南锣鼓巷东西两侧平行排列的胡同,可算是最为典型的几个例子。 在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现代化大都市中,至今保留有 700 多年前棋盘格式格局的街巷和 胡同,应该是一种值得珍惜的财富。 三、北京城的规划格局与&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指人道与天道一致,人道是天道的体现,它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特征之 一。历代帝王都自命&代天君临万民&,因此将政治统治、国家体制等与天象相比附对应,都 城的营建便是作为实现这一模式的重要方面,以宣扬&君权神授&。因此,&天人合一、象天设都 &也就成为历代都城规划布局中礼制思想的渊源和亘古不变的原则。 《周礼?考工记》里记述的&营国制度&中,都城内是没有湖泊的,而在元大都的规划布局 中,将太液池纳入了皇城,将积水潭纳入了大都城。据《析津志辑侠》中记载&世祖肇造都邑, 壮丽阙庭,而海子镜净,正在皇城之万寿山阴……取象星辰紫宫之后,阁道横贯,天之银汉也。& 可见将积水潭比拟为银河天汉,正是&天人合一、 象天设都&原则的具体体现,将&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融入了元大都的规划布局之中。 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同样力争寻求建筑格局与天体世界相对。中国古人从对宇宙的 观测中形成了一种观念:天帝所居的紫微垣位居天的中央,又称为&中宫&或&紫宫&。其东西南 北分别矗立着四座神宫,即东宫苍龙、西宫白虎、南宫朱雀、北宫玄武,连同二十八宿和周天 星辰,异向同心,环绕着北极星,形成拱卫之势,犹如臣下奉君一般。 从明清北京城的总体平面布 局中可以看出,紫禁城大体位于北京城中心,与天界的紫微垣相对应。在紫禁城的四周,南郊建 有天坛、北郊建有地坛、东郊建有日坛、西郊建有月坛。紫禁城中的奉天殿(清代改称为&太 和殿&)位居紫禁城、皇城、乃至全城的中心,形成层层拱卫的态势,紫禁城俨然是&天之心,地之 中&了。天界有银河天汉,紫禁城中也必须有金水河。天界有天门二星,紫禁城前也必设左右二 阙,诸如此类,真可谓物物相对,亦步亦趋。 四、北京城的规划格局与&礼制思想& 远古时期,&礼&是人们对于神灵的敬畏和祭祀。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帝王为了维护自身的 统治,将人们对于神灵的敬畏和祭祀加以衍化,把&礼俗&发展成&礼制&,形成了一套政治统治的 方式。 建筑等级制度是&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以&礼&的形态出现,逐渐转化为&亦礼亦法& 的形态,成为国家的根本制度之一。 建筑等级制度主要规定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类型(如天坛 祈年殿采用仿明堂制)、建筑形式(如紫禁城太和殿采用重檐庑殿顶)、建筑尺寸(如天安门城 楼采用九五开间)、建筑数量(如传说紫禁城有房屋 9999 间半)等。对于营建都城而言,建筑等 级制度贯穿在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角落之中,而且被有秩序地固定下来。 《苟子? 大略》 中说&欲近四旁,莫如中央。 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 《吕氏春秋? & 慎 势》中说&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因此,由外而内、 择中而立、层层相套,成为中国千百年来在都城规划布局中体现礼制思想的一种模式。周人 对天象的观念是:北极位于北面,众星向北环拱,地上的帝王也如北极向南,臣下朝拜时,均向北 拱据。因此,以北为上、面南背北、向明而治,成为中国千百年来在都城规划布局中体现礼制 思想的又一种模式。 基于上述两种观念以及建筑等级制度,明清北京城在平面配置时,供帝王享用的规制最 高级、体量最宏大、色彩最明亮、装饰最豪华、最富于象征意义的紫禁城,不仅居于城市的 中央区,为中轴线上最突出的部分,而且整体坐北朝南。紫禁城四周围绕着等级略逊的衙署、 王府、官员宅第等,再往外才是房屋低矮、色彩灰暗的平民住宅。这种平面格局所呈现出的 群星拱卫北极之势,不仅鲜明地显示出居住在紫禁城中的帝王的绝对权威,而且平民住宅的灰 砖灰瓦衬托着紫禁城的红墙黄瓦,凝重中显得明快,朴素中显得绚丽,更加展示出了帝王之都 气度不凡。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规划格局方案的确定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开始,古老的北京城也必然面临着继承和改造 的问题。如何保护、继承、改造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却没有任何一个先例可以借鉴。1949 年 5 月,&北京都市规划委员会&成立,负责研究首都北京的规划和建设,当时不仅邀集了很多中 国知名专家,还特邀了苏联专家来协助研究。 以古建学家梁思成为代表的一些中国专家认为,首都北京规划布局的核心是行政中心区 的位置问题,它关系到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建设原则。北京旧城应当完整地保留,行政中心区设 在西郊地区。梁思成说&北京城之所以以艺术文物而著名,就因为它原是有计划建设起来的壮 美城市,而且到现在仍然还很完整地保存着。 除却历史价值而外,北京城的建筑形体,同它的街 道区域的秩序,都有极大的艺术价值,非常完美。 所以,北京旧城区是保留着中国古代规制,具有 都市计划传统的完整艺术实物。我们在北京城里绝不应以数以百计的、体形不同的、需要占 地 6 至 10 平方公里的新建筑形体来损害这优美的北京城……从历史上看,辽、金、元每次迁 移、发展的过程,都因随着发展的需要而另辟更广阔的新址。明时把内城南移,增筑外城,也是 如此。&1950 年 2 月,梁思成与建筑学家陈占祥一起向中央提交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 心区位置的建议&,即著名的&梁陈方案&。建议将新的行政中心区设在月坛和公主坟之间,北至 动物园,南到莲花池,并创建一条新的南北中轴线。 这一设计,既保护了北京古都风貌和民族传 统特征,又突出了政府中心形象,还符合按功能分区的现代城市规划部署原则。 苏联专家和有些中国专家则认为,北京旧城是中国保存下来的艺术与财富,具有雄伟壮 丽的规模和近代文明的设施,具备作为新中国首都的基础条件,完全没有放弃掉的必要。只需 要再修建一些良好的行政设施来装饰街道,增强新中国首都的必要性即可。新中国刚刚建立, 财力有限,根本无力重建新城,在旧城基础上修修补补才是合理而经济的打算,是顺应自然发 展的趋势。 中共北京市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最终否定了&梁陈方案&,确定了以北京旧城为中心, 向外呈放射状发展,逐步改建和扩建首都的规划方针。因此,城墙、牌楼等大量历史景观就由 于&利用砖瓦&和&阻碍交通&等简单的理由被拆毁,但是天安门广场、 北海大桥等却成为成功改 造的典范。 第五节 今日北京 一、古都风貌的继承和保护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决策,为如今北京城市规划布局和发展建设留下了极大的局限性,如 何处理好既保护古都风貌,又不影响城市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不仅非常棘手,而且是国内 外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今北京市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保护好北京这座世界著名古都和历史 文化名城的重大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保存城市记忆、保护历史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 脉络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因此,提出了首先需要保护北京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即 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文物古迹只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为此制定了&整体保护,积极保 护,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保护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与创新&的 5 项保护原则,奠定了今日北京规划 布局的思想基础, 使北京的城市风貌时代气息和历史风韵相映生辉。 (一) 旧城的整体保护 2004 年 1 月 16 日,北京市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WHC)做出了&整体保 护北京旧城&的郑重承诺。北京旧城的范围是指明清时期北京护城河及其遗址以内的城市区 域,旧城整体保护包括 10 个方面的内容: ①保护从永定门至钟鼓楼 7.8 公里长的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传统风貌特色。 ②保护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廓。沿城墙旧址保留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形成象征城墙旧 址的绿化环。保护由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四重城廓构成的独特城市格局。 ③整体保护皇城。按照《北京皇城保护规划》,开展保护和整治工作。 ④保护旧城内的历史河湖水系。部分恢复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河湖,形成一个完整的系 统。 ⑤保护旧城原有的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 ⑥保护北京特有的&胡同一四合院&传统的建筑形态。 ⑦分区域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保持旧城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 ⑧保护重要景观线和街道对景。景观线和街道对景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应通过城市设计 提出高度、体量和建筑形态控制要求,严禁插建对景观保护有影响的建筑。 ⑨保护旧城传统建筑色彩和形态特征。保持旧城内青灰色民居烘托红墙、黄瓦的宫殿 建筑群的传统色调,旧城内新建建筑的形态与色彩应与旧城整体风貌相协调。 ⑩保护古树、名木及大树。保持和延续旧城传统特有的街道、胡同绿化和院落绿化,突 出旧城以绿树衬托建筑和城市的传统特色。 (二)皇城的整体保护 皇城以内至今基本保持了清末民初的格局与风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表现 为唯一性(中国唯一保存较好的封建皇城)、完整性(以紫禁城为核心,以中轴线为纽带,有序地 分布着皇家宫殿、园囿、坛庙、衙署、库坊等)、真实性(真实地反映了古代皇家生活、工作、 娱乐的历史信息)、艺术性(通过规划布局、建筑形态、建造技术、色彩运用等反映了皇权至 上的等级观念,呈现出为封建帝王服务的完整理念和功能布局) 4 个方面。为了加强对皇城的 整体保护, 2003 年 4 月 24 日,北京市政府颁布了 《北京皇城保护规划》其范围是:东至东黄(皇) 。 城根,南至东、西长安街,西至西黄(皇)城根、灵境胡同、府右街,北至平安大街。保护与规划 的主要内容有: ①保护城廓、城墙、坛墙。皇城的东、南城廓基本清晰,沿平安大街南侧、西黄城根东 侧、灵境胡同北侧规划出一条不少于 8 米的绿化带,作为西、北皇城边界的象征。在西安门、 地安门所在位置两侧规划出小型绿地,示意皇城城门所在地。 ②保护皇城水系。严格保护至今保存完好的北海、中海、南海、筒子河、金水河等主 要水系。对已被填埋或改为暗沟的御河皇城段、织女河、连接筒子河与菖蒲河的古河道、连 接北海与筒子河的古河道等用地上的建设严格控制,为将来恢复古河道创造条件。 ③保护道路和胡同体系。保持皇城内部城市主要道路的现状宽度和尺度,保护现有胡同 的名称、位置、格局和基本走向。 ④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对于那些尚未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但建筑形态或院落 空间反映了明清四合院格局或近代建筑特征的、 具有真实和相对完整的历史信息的传统建筑 挂牌明示,并按照文物的保护要求对其进行保护。 ⑤控制建筑高度。为了保持皇城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改造更新现状为 1-2 层的传统 平房四合院时,不得超过原有建筑高度;改造更新现状为 3 层以上的建筑时,新的建筑高度必须 低于 9 米;停止审批 3 层及 3 层以上的楼房和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 ⑥土地使用功能规划、市政设施规划、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利用、保护与更新方式、 环境整治的实施等多项内容。 (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1、历史文化街区的数量与名称 如果说一个个文物古迹就如同散落在新北京城里的老&盆景&的话, 北京市政府公布的 40 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则如同一片片&玉带&,将散落的这些文物古迹串联成片,让明清北京城的 记忆重新变得鲜活起来。 40 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包括:南池子大街、北池子大街、南长街、北长街、东华门大街、 西华门大街、南锣鼓巷、北锣鼓巷、景山前街、景山后街、景山东街、景山西街、琉璃厂东 街、琉璃广西街、张自忠路南、张自忠路北、东交民巷、文津街、|陟山门街、地安门内大 街、 阜成门内大街、牛街、西四北头条至八条、东四三条至八条、五四大街、大栅栏、皇 城、什刹海地区、 国子监地区、法源寺、 海淀区西郊清代皇家园林、丰台区卢沟桥和宛平城、 石景山区模式口、顺义区焦庄户、门头沟区三家店、X 底下村、延庆县岔道城、榆林堡、密 云县古北口老城、遥桥峪和小口城堡。 2、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 40 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各具特色,现简单介绍几处如下: 南池子大街、北池子大街、南长街、北长街、东华门大街、西华门大街 6 片历史文化 保护区的基本特色:这些都是清代以来形成,以传统四合院为主的街区。街区内分布着许多重 要文物古迹,街道不仅绿化良好,而且仍具有传统街道的空间尺度。 景山前街、景山后街、景山东街、景山西街、陟山门街、文津街、五四大街 7 片历史 文化保护区的基本特色:这些既是衬托景山、北海、中南海、团城、大高玄殿、原北京图书 馆(国家图书馆文津街分馆)等重要文物建筑的&背景&地带,又是整个皇城中轴线两侧不可或 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山后街、景山东街、景山西街、陟山门街是以平房四合院为主的街区, 景山前街、文津街、五四大街是文化旅游街道。 什刹海地区的基本特色:这里既拥有以&三海& (前海、后海、西海)水面和滨湖绿化带构 成的自然景观,又拥有以传统民居、&银锭观山&等景观视廊构成的人文景观。 南锣鼓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基本特色:该地区最早建于元代,虽然经过数百年的变迁,但 街坊格局仍旧基本上保持着元代&昭回靖恭坊&的鱼骨式道路格局。如今,南锣鼓巷地区是北 京典型的平房四合院地区,区内保存有许多质量较好的名宅古园、名人故居、精品四合院等, 是北京市传统街区的精华所在。 东交民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基本特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该地区是中国近代史的实 物见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变迁。从建筑艺 术的角度看,该地区汇集了 20 世纪初西方各国不同风格的建筑,并与绿树、灰墙有机结合, 形 成了老北京城独有的使馆区特色。 琉璃厂东街、琉璃厂西街、大栅栏 3 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基本特色:体现晚清风格,兼有 大量西洋建筑,以平民的商业、文化、娱乐 和生活居住建筑为主要特征。 二、今日北京规划格局 如今,为了实现将北京建设成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 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和奥运会后持续发展的要求,北京市政府以一种全新的发 展思路,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制定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规划新格局。 &两轴&是指由南北方向的传统中轴线和东西方向的长安街沿线构成的十字轴,南北轴线 印证了北京历史发展的脉络,东西轴线展示了北京当代发展的脉络。&两带&是指包括怀柔、 密云、平谷、顺义、通州、亦庄的&东部发展带&和包括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大兴的 &西部发展带& 。&多中心&是指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于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功能区, 如今已经固定格局和形成规模的有:王府井和西单现代商业区、前门传统商业区、金融区、 中央商务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关村高科技园区、良乡和沙问高等教育园区、海淀山后地 区科技创新中心、顺义现代制造业基地及空港产业中心、石景山综合服务中心、通州综合服 务中心、 亦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等。 北京将通过完善&两轴&,强化&东部发展带&, “西 整合 部发展带&,并在这种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中心城一一新城一一镇的结构,最终构筑一 种全新的城市形态。 如今北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既承担了保护古都风貌的历史责任,又承载了现代化建设 的发展使命,还有与时代相呼应的创新和发展,这种对比和反差创造出了北京独有的城市美。 或者可以说,老北京与新北京一个是过去,一个是现实; 一个是传统,一个是革新;它们如今在相 互比较中映衬出各自的魅力。第二章 城市脊梁中轴线中国历代王朝对都城的规划设计中,都采用了一个长期延续的基本定式,即将都城中最 主要的建筑物安排在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上,从而构成前后高低起伏,左右均衡对称的空间分配, 中轴线成为规划设计师们所遵循的都城营建的基准线。 北京城市中轴线是中国古代都城中轴 线营造的巅峰之作,正是由于存在着这样一条&城市脊梁&,不仅将整个北京城统领成一个不可 分割的整体,从而产生出独有的壮美秩序,而且成为北京城&文脉&中的主脉。沿着它可以探寻 到整个城市的文化脉络,反映了&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的礼制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中 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等,具有独特的政治价值与审美趋向。 第一节 元大都的中轴线 元大都的规划布局,不仅完全恪守了《周礼-考工记》中的&王城规制&,而且密切结合了北 京地区的地理形势和高梁河水系的地理特点。 元大都的总设计师刘秉忠利用积水潭、 北海一 带天然湖泊的辽阔水面和绚丽风光营造都城,为了不使中轴线涅没于湖水之中,刘秉忠以天然 湖泊的最东端元代万宁桥(今地安门桥)为基点,又确定于南城垣丽正门外的一棵大树(后封为 &独树将军& ) ,以此为基准线划出元大都的中轴线。明灭元后,依旧沿用这条中轴线,并将中轴 线向南延伸,至明嘉靖年间修筑北京外城时,终于形成了南起永定门、北至钟楼的规模。 北京城市中轴线呈&正南正北&方向与与子午线(地球经线)重合。20 世纪 50 年代,地安门 外曾有石鼠出土,正阳桥西曾有石马出土,鼠为&子&马为&午&,说明北京城市中轴线具有子午 线的性质。然而,如今许多专家学者们面对《北京卫星影像图》《北京航空影像图》《北京 、 、 地形图》《城区旅游图》等,却发现北京城市中轴线并非&正南正北&的方向,没有同子午线相 、 重合,而是向逆时针方向偏斜了两度十几分。经实际测量,若以通过永定门的子午线为基线, 钟楼则向西偏离基线近 300 米。 关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偏离的原因,科学家和史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由 于元代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元大都的总设计师刘秉忠又是汉臣,他故意将中轴线弄偏,试图以 此反抗蒙古族的统治。 第二种观点认为,建造者采用磁针定位法,造成了技术上的误差。 第三 种观点认为,可能由于自然因素的破坏而发生偏斜。 最新研究发现,若将北京城市中轴线继续往北延伸,延长线恰好通过距离北京 270 多公里 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兆奈曼苏默。兆奈曼苏默是元上都开平遗址所在地,今开平古 城已毁,但城垣轮廓尚存。 当年忽必烈将都城从元上都开平迁到元大都北京以后,实行&两都巡 幸制&,即冬季在元大都办公,夏季在元上都办公。 刘秉忠很可能刻意用一条贯通的中轴线将两 都的&风水&和&王气&连为一脉, 以体现两都统一。元大都的中轴线是否因此原因而偏离,还有 待于进一步考证,但是不管答案是什么,这一极富传奇色彩的谜团将注定为北京的历史文化增 添又一亮点。 第二节 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 一、明代中轴线的演变 明永乐年间营建北京城时, 沿用了元大都的中轴线,并在元大都万宁寺中心阁的位置修 建了钟楼和鼓楼,作为城市中轴线北端的起点,南端起点则为南城垣正中的丽正门。明嘉靖年 间增筑外城时,城市中轴线向南延伸至外城的永定门,长度达到近 8 公里。在这条中轴线上, 几乎集中了所有象征皇权至高无上的建筑, 如永定门、正阳门、大明门(大清门)、承天门(天 安门)、端门、午门、奉天门(太和门)、奉天殿(太和殿)、华盖殿(中和殿)、谨身殿 (保和殿)、 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玄武门(神武门)、万岁山(景山)、北安门(地安门)、 鼓 楼、钟楼等。按照&隆庙社、崇阙坛&的规制,在中轴线两侧对称地排列着各种皇家坛庙,如天 坛、先农坛、太庙、社稷坛等,为了行政事务的便捷,还在紫禁城前端按照&文东武西&的布局 设置了各中央衙署。中轴线将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统领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构成 了整座北京城的脊梁,北京城独有的壮美形态,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明代北京城市中轴线在元大都中轴线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 4 个 方面: 一是将中轴线向南延伸至外城,使进入皇城和紫禁城的道路拉得更长,从而增加了对皇 权神秘莫测和崇高景仰的心理暗示。从永定门开始,中轴线两侧就严格地保持着均衡对称的 格局,从外城东侧的天坛和西侧的先农坛,到内城东侧的文职机关和西侧的武职机关,到皇城 东侧的太庙和西侧的社稷坛,到紫禁城前朝东侧的文华殿和西侧的武英殿,到紫禁城后廷东侧 的东六宫和西侧的西六宫等等,都显示出了两翼对称、中轴突出的整体格局。这些建筑物的 序列和功能,既有效地满足了各种活动的要求,又严格地表达了礼制秩序,还清晰地昭示了中 央集权的威严,更有力地突出了紫禁城的核心地位,将&皇权至尊&的思想发挥到了极点。中轴 线上的建筑体量高大、色彩艳丽、金碧辉煌,成为一条在规划布局上集中显示礼制的中枢脊 梁。 二是在中轴线上安排了一座&镇山&,即利用拆毁元代宫城的渣土和挖掘筒子河(紫禁城护 城河)的泥土,在元代延春阁旧址上堆起了一座 40 多米高的万岁山(景山)。使紫禁城建筑群有 了靠山,并且与奉天门(太和门)前的内金水河形成&背山面水&的格局。这座小山在北京小平原 上异峰突起,成为北京城中明显的标志。 三是将原本位于元大都几何中分线(今旧鼓楼大街)南端的钟楼和鼓楼移到了万岁山(景 山)北面,作为中轴线的结束。元大都中轴线的最北端是万宁寺,而钟鼓楼是全城的报时中心, 作为首都,自然也是全国的&标准时间&,显然更加重了&皇权至尊&的分量。 四是将太庙和社稷坛对称地布设在皇城以内,昭示&左右对称、中轴明显&的皇城格局。 元代的&左祖右社&在皇城以外,明代将这两个重要的祭祀场所安排在紫禁城的前面两侧,更加 突出了中轴线的中心地位。 二、清代中轴线的演变 清代定都北京以后,完全继承了它原有的城市格局,包括近 8 公 里长的城市中轴线。而 清代对北京城市中轴线的贡献,就是进一步对其精雕细琢,使之更加完美。例如,清顺治八年 (1651 年) ,按照明代建筑规制重新修建了毁于战火的承天门,并将名称由&承天之门& 改为&天 安门&。清代初期还重新修建了紫禁城前朝&三大殿&,并将其名称由明朝末年的&皇极殿&、&中 极殿&、 &建极殿&改为&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希望在&和&的思想指导下达到内和外安。 清乾隆三十二年( 1760 年) ,重新修建了永定门,在这次修建中,不仅提升了城楼的建筑规制,还 增建了箭楼。 清乾隆年间,对景山也进行了修葺,主要是修建了山前的绮望楼、 山后的寿皇殿、 山顶的五方亭。五方亭,实质是进一步突出了中轴线的对称布局,五方亭内供奉的五方五佛, 则有希望佛祖保佑紫禁城主人的江山社穆的含义。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 ,清政府曾将北京城市中轴线确定为天文和地理意义上的&本 初子午线&,即零度地球经线,这实际上是从天文和地理意义上重申了古代中国以自己为世界 中心的理念。只可惜当时测定出来之后没有及时申报国际认定,自然也没有被国际社会采用, 但它比 1884 年国际会议确定以通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为零度地球经线要早 175 年。 三、中轴线的优美韵律 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这样赞美北京城市中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 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 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 称的体形或空间分配都是以这条中轴为依据,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延伸、一贯到底的规 模。&北京城市中轴线上的建筑,从个体上看,是一座座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而从整体上看, 是一幅展现华夏文明的历史画卷。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北京城市中轴线就是一 曲优美的交响乐,韵律感是它的艺术魅力之一。 北京城市中轴线自南而北大致可分为三段,就好像是交响乐的三个乐章:第一段从永定 门到正阳门,距离最长,节奏最缓和,好比曲;第二段从正阳门到景山,距离适中,节奏紧凑,好比 全曲高潮; 第三段从景山到钟鼓楼,距离最短,简洁明快,好比尾声。 每一段的 艺术作用和艺术 手法各有不同,但又相互连贯,一气呵成。 (一)序曲 假如我们将时光倒退到清代,步行从永定门进入北京城,那么永定门恰似交响乐的开始。 站在永定门外,即将进入都城的激动从内心油然而生。当走进永定门之后,一条非常宽阔的马 路,舒缓悠长的展现在眼前,东边是天坛,西边是先农坛,左右对称,神圣而庄严。继续往前行,遇 到的第一个视点是天桥,桥身高高拱起,挡住了北望的视线,而桥下流水潺潺,荷花茂盛,形成一 个小小的高潮。从天桥走下来之后,两边的环境忽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那些清静的坛庙,迎 面看到了一条长长的正阳门外商业衔,两侧店铺林立,热闹繁华。正对着的是雄伟的正阳门, 门前的五牌楼、正阳桥、石狮为主旋律的抬升作了一个个小小的铺垫。 (二)主旋律 从正阳门穿过之后,在大清门前有一个方方整整的棋盘街,形成了皇城前面的一片小广 场。中轴线上有道路、有城门、有广场,内涵逐渐丰富。站在棋盘街上,从外城到内城,从内城 即将进入皇城, 眼前幻想着一座座金光灿灿的宫殿,激动的心情也随之进一步提升。 大清门内 的天安门广场呈&T&字形,两侧通脊联檐的千步廊夹着狭长的中央御路,将视线一下子引导向 前方的天安门。千步廊低矮而平淡的处理手法意在压低气势,与天安门的宏伟壮丽形成强烈 对比, 为高潮的到来预作准备。向北极目远望,透过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看到的是 一个门洞套着一个门洞,随着距离的拉大,门洞变得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太和门的汉白玉台 阶上,凭添了一种深邃莫测、神秘崇高的心理暗示。当走到紫禁城中&土&字形须弥座下,抬头 仰视犹如天上宫阙般的前朝&三大殿&一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皇权在心中的地位得到 了无限延伸和扩张,此时高潮迭起,曲调激昂高亢。由保和殿向北,依次经过&后三宫&一一乾 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廷的规模远比前朝小,但规划布局和建筑形象与前朝相似,仿佛交响 乐主题部的再现,而韵律开始逐渐下降。 当穿过御花园和神武门,告别金碧辉煌的紫禁城之后, 心情开始平静下来,韵律也变得平缓。但爬到景山的万春亭,回头下望, 见一片金灿灿的屋顶, 心中对帝都的壮美与尊严产生无限的感慨, 主题再现。 (三)尾声 从北京城中的制高点向前下行,韵律也降了下来。经过景山后街、地安门、后门桥,韵律 在平缓中略有起伏。到达雄伟的鼓楼时,韵律又有抬升,而百米之后的高大钟楼,就像一个有力 的结束音符,宣布中轴线交响乐的结束。余音却扩散在城北大片的四合院民居中,给人留下无 限遐想。正如梁思成所说&到了钟楼,中轴线便有计划地,也恰到好处地结束了。中轴线不再向 北到达墙根,而将重点平稳地分配给左右分立的两个北面城楼一一安定门和德胜门。这样有 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世界上没有第二个&。 当我们在欣赏北京城市中轴线这种富有韵律感的表现手怯时,感受到的不正是音乐般的 和谐和史诗般的壮阔吗? 四、中轴线的建筑美感 中轴线和建筑物的对称布局,实际上是同一设计思想所产生的两种表现形式。中轴线虽 然是建筑物对称布局的依据,而建筑物的对称布局反过来又自然会强化中轴线。明清北京城 以中轴线为基准,采用院落和院落群的组合形式,把千门万户的大量建筑组织起来,形成一条 井然有序、重点突出的&城市脊梁&。 北京城市中轴线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中轴线营造的巅峰之作,还是北京最重要的一条文 脉,并且呈现出&龙脉&的特质。天安门是龙头,天安门前的金水桥是龙下颌上的短须,长安街是 龙的两条长髯,从天安门到午门是龙的鼻骨,太庙和社穰坛是龙的双眼,紫禁城是龙的身体,紫 禁城角楼是龙的四爪,景山、地安门、钟鼓楼 是龙尾。紫禁城的黄色琉璃瓦闪烁着一片片金 灿灿的光芒,象征着这是一条&金龙&。正阳门好似一颗宝珠,中轴线上的建筑群呈现出&金龙锁 珠&之势,这种设计将&君权神授&的思想通过中轴线而物化。中轴线西侧的&六海& (南海,中海、 北海、什刹海、后海、积水潭)水域相互连接,又好似一条&水龙&。南海为龙头,湖心岛恰似龙 眼,中海和北海构成龙身,什刹海则是龙尾。&六海&水域的不规则形状,增强了中轴线的规则布 局和不规则变化之间的对比。 &金龙&与&水龙&并卧京城的双龙布局,是北京人文景观与自然景 观的巧妙结合。 五、中轴线的深刻含义 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布局中采用中轴线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出现的城市中轴线是在曹操 营造的邺城,它结束了夏、商、周三代和秦汉以来以宫庙或宫殿为主体的城市布局,因此在中 国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此以后,中国历代王朝在规划设计都城时引用中轴线成为 基本定式,即将皇宫、皇城等安排在中轴线上,其他建筑对称布局。 (一) &向明而治&与&面南而居& 北京城市中轴线是南北方向的直轴,这与北京所处的地球纬度有关。中国古人认为有阳 光照射为&阳&,无阳光照射为&阴&,因而形成了&朝阳&和&面南而居&的观念。 北京地处北半球的 中纬度,根据太阳的位置,必定以南面为阳,北面为阴,这就决定了中轴线的南北走向。 它既反映 了帝王&向明而治&的思想,又是展开&面南而居& 的城市规划体系的重要根据。 (二) &皇权至尊&与&王者必居天下之中& 明代盛时泰在《北京赋》中写到&列御道以中敞,纷左右以为樨;太庙斋宫,对联社稷;列六 卿于左省,建五军于右隅;前列其奇,后峙以偶;左右并联,各互为耦。 &这样的&左右并联&,只是为 了凸现&奇&。古代帝王称孤道寡,将最尊贵的帝王宝座安放在中轴线当中,也是用对偶来突出& 奇&。当人们从正阳门进入紫禁城,需要经过一重又一重的门、一座又一座的桥、一层又一层 的台阶、 一道又一道的禁卫,才能到达太和殿。 这种异乎寻常的笔直纵深的空间,造成了神秘、 威严的气氛,使人从内心感受到皇宫的深邃莫测,皇权的至高无上。 在北京城市中轴线上,无论 内容还是形式,所体现的都是对封建等级观念的强化,通过对景象的大小、强弱、主次的安排, 将其理念强烈地表达出来,&皇权至尊&和&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的主题在中轴线上得到了最充 分的发挥。 六、明清时期中轴线上及两侧的重要建筑 (一)永定门 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 年) ,当时只修建了城楼。嘉靖四十二年(1563 年) , 又在城楼之外补建了瓮城。因为永定门既是进入北京城的第一道大门,又是皇家前往南苑围 猎的主要通道,所以清乾隆皇帝对永定门的地位十分重视,曾颁诏要求提高永定门的建筑规 制。乾隆三十二年( 1766 年) ,重修了永定门城楼和瓮城,并增建了箭楼。 重修的永定门城楼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城楼连城台通高 26 米,成为北京外 城 7 座城门中规制最高的一座。箭楼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共设箭窗 26 个,箭楼 连城台通高约 16 米,规制比城楼小很多。 瓮城近似方形,两外角呈圆弧状。 永定门本身有着丰 富的文化内涵,东方文化的核心是&和&,期盼&和平&与&安定&是人类对于美好社会生活的愿望, 这种思想也体现在北京城市建设中。 明清时期,北京城门的命名中就有&永定门&、 &广宁门& (广 安门)、&左安门&、&右安门&、&安定门&等等。&安&、&定&、&宁& 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文化现 象,了解了这种文化现象,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乾隆皇帝重视永定门的修建。 (二) 天坛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初名&天地坛&,在此进行天地合祀。明嘉靖年间,因立四郊分祀天 地日月之制,在北郊另建方泽坛(地坛)祭祀地o,从此&天地坛&改称&天坛&。明嘉靖皇帝、清乾 隆皇帝对天坛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形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形 制最完备的古代祭坛建筑群。明清两代,皇帝在天坛主要举行祭天、祈谷、求雨大典。每年 正月上辛日祈谷在内坛北部的祈谷坛建筑群举行,冬至祭天和孟夏祈雨在内坛南部的圈丘坛 建筑群举行。 1、君权神授 古人面对大自然,感到&天&虚空浩渺,高远莫测。它昼去夜来,四时有序,时而晴空丽日,时 而行云布雨,人类可以从中得福得利,又必须受其制约,令人敬畏和尊崇。于是人们希望通过& 祭天&与&皇天上帝&沟通,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古代帝王利用人们对天的敬畏和尊崇心理, 将自己称为&天子&并把祭天的权力,也就是与皇天上帝交流的权力把握在自己手中,作为维护 统治的精神工具。天坛的修建,主要就是为了宣扬&君权神授&的统治理论。 2、阴阳五行 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南为阳,北为阴,都城南郊应属正阳之方位。 《礼记》中说&兆于南郊, 就阳位也。&五行与天干在方位上相对应时,南方为&丙丁火&,但&丁&位在正南,属阴火, &丙&位 在正南偏东 30 度以内,属阳火。又根据&九天方位&说理论,认为天宫分九野,正南为&炎天&,东 南为&阳天&。因此,将天坛修建在南郊&丙&位,出符合&阳天&之位。若以天坛祈年殿(原天地坛 大祀殿)位置为起点,与正阳门连成一条直线,正好距离为 5 里,且与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夹角为 30 度。采用&五里&的距离,既符合&5&是奇数阳数,又不会因天坛坛域广阔,而出现距离城门过 近或越出&郊& (城外十里)的现象。 3、天圆地方 天坛坛墙共有 3 道,分别为外坛墙、内坛墙、分隔圆丘坛和祈谷坛的东西向隔墙。内、 外两道坛墙相互构成一个&四&字形,且都是北圆南方,使天坛整体平面布局象征&天圆地方&。 隔墙中部向北突出呈圆弧状,使圜丘坛和祈谷坛也分别呈现&天圆地方&的格局。像天坛这种 半圆半方的墙形,除先农坛以外,在其他建筑中是没有的。 (三) 先农坛 1、历史沿革 先农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太岁、山川等诸神的场所。先农坛初名&山川坛&,始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 ,明嘉靖十一年 (1532 年)将山川坛分设为天神坛和地o坛二坛, 又另建太岁坛,先农神坛则建于其中。清代,将这里统称为&先农坛&。先农坛总面积 130 公顷, 全部建筑由内外两重坛墙环绕,坛墙平面呈北圆南方的形状。民国初年,先农坛曾一度被辟为 城南公园,后来又将外坛墙拆除,上世纪 30 年代将东南角改为体育场。如今内坛建筑基本保 存,有先农神坛、太岁殿、神仓、观耕台、具服殿、庆成宫等,其中太岁殿现已辟为中国古代 建筑博物馆。先农坛于 2001 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主要建筑 先农神坛位于先农坛内坛墙内西北角,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坛坐北朝南,为一座砖石结构 的方形平台,边长 15 米,高 1.5 米,四面各出八级台阶。正殿位于先农神坛的正北,殿内供奉着 先农神位,殿前东西两侧分别建有神库和神厨。 先农神坛东北为太岁坛,始建于明嘉靖年间。院内正殿名为&太岁殿&,坐北朝南,倒座 南殿为拜殿,中为穿堂。太岁殿东有神仓,为贮藏五谷祭品的处所。神仓分为前后两院,前 院正中的圆廪即为神仓,神仓前有一方形收谷亭,收谷亭东西各有两排神谷仓,神谷仓的北侧 房上有天窗,后院为瓷铜器库。 观耕台位于太岁殿东南,明清两代每年农历三月上亥日,皇帝在祭祀完先农神坛之后,率 百官在此行观耕礼。此台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初为木结构,清乾隆年间改为彩色琉璃瓦须弥座, 面上铺砌方砖,并围以汉白玉护栏。台坐北朝南,正方形,边长 16 米,高 1.5 米,东、南、西三面 各出八级台阶。台北有具服殿,供皇帝在此盥洗和更换礼服。 庆成宫位于先农坛内坛墙东门外,明代及清初称为&斋宫&,清乾隆年间改为现名,为皇帝 行礼之后犒赏随从百官和休息的地方,有正殿、配殿、寝宫等建筑。 先农坛内坛墙南门外原有神o坛,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坛四周有红墙围绕,里面又分为两 坛,东为天神坛,方形南向,西为地抵坛,方形北向。两坛旁分别还有 4 个和 7 个白石龛,供奉风 雨雷电、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天下名山大川等诸神。天神坛及其石龛现已无存。地o 坛仅存石龛,于 2001 年移到内坛墙内保护。 (四) 天安门 天安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 ,由城楼和城台两部分组成。初名&承天之门&,取& 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承天门城楼在明天顺元年(1457 年)毁于雷电起火,当时未及时修 复。明成化元年(1465 年) ,改建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式样的城楼,以体现帝王 的&九五之尊&。明崇祯十七年( 1644 年) ,承天门又毁于明末战火。清顺治八年(1651 年) ,按照 明代建筑规制重建之后, 改称&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定国&之意。明清时期,凡遇国家大 典,如皇帝登基、册立皇后、册立太子、命将出征等,都要在天安门上举行隆重的颁诏礼。每 逢圆丘坛祭天、方泽坛祭地、祈谷坛祈谷、先农坛耕藉田、御驾亲征等,皇帝及随从人员也 都从天安门出入。 1、九五之尊 作为皇城正门,天安门是体现&九五之尊&的建筑。数字&9&在天安门中随处可见,如城楼面 阔九间;檐角小兽九只;门窗共 36 扇,为四&九&,城台券门每扇门的门钉有 81 颗,为九&九&等,以 喻天数。 2、天圆地方 天安门也是体现&天圆地方&的建筑。天安门整体建筑是长方形,而城台正面五个门洞的 洞顶采用圆形,这两种不同的造型既对立又统一,和谐地组织在一起。明代在设计皇城城门时, 南部的大明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承天门(天安门)、端门的门洞都采用圆形洞顶,而北部 的北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的门洞都采用方形洞顶,以体现&天圆地方&的观念。天安 门正面的五个门洞中,正中的御路门洞最宽最高,供帝后行走;其余的门洞尺寸自中央向两侧 递减,内侧的供宗室王公和三品以上官员行走,外侧的供四品以下官员行走。 3、内和外安 天安门还是体现&内和外安&的建筑。明代,天安门叫做&承天门&,紫禁城中的太和殿叫做& 奉天殿&,承天门与奉天殿在文化上是一脉相承的,宣扬的是皇权&奉天承运&和&受命于天&。 清代初期, 对这种文化理念作了调整, 顺治皇帝将紫禁城前朝三大殿改名为&太和殿&、&中和 殿&、&保和殿&,将承天门改名为&天安门&,将北安门改名为&地安门&,反映了清政府追求统治稳 定、希望社会安定的政治愿望。 (五)太庙 1、历史沿革 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 ,是明清两代皇室祭祀祖先的祖庙。明代最初为合祀 祖先,嘉靖十四年(1535 年) ,改合祀为分祀,设九庙分别供奉历代祖先。嘉靖二十年(1541 年) , 其中八庙毁于雷火,嘉靖二十四年(1545 年)重建时,恢复了&同堂异室&的合祀制度。清朝入关 之后, 顺治皇帝以隆重的礼仪将明代先皇牌位迁至历代帝王庙,然后恭恭敬敬地将自己祖先 的牌位摆进了太庙。清亡后,太庙仍归清室管理。1924 年&北京政变&之后,太庙由北洋政府接 管,改名为&和平公园&。1931 年,太庙又由故宫博物院接管,作为其分院。新中国成立后,太庙 改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并于 1988 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平面布局 太庙平面格局呈南北向的长方形,总面积约为 14 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享殿、寝殿和 X 庙。享殿和寝殿坐落在&土&字形的三层汉白玉须弥座上,后面的 X 庙则自成院落,享殿、寝殿 和 X 庙前方均建有东西配殿。 享殿正南为戟门,从戟门到 X 庙,四周围以红墙。 戟门前有七座 单孔石桥,最外侧石桥的北边各有一座井亭,桥南东为神厨,西为神库。戟门正南为一组琉璃砖 门,门外东南角有牺牲所,西南角有奉祀署。太庙最外面一道围墙上原仅西垣开有三门,从南至 北分别为太庙街门、太庙右门(神厨门)、太庙西北门,与社稷坛的三门相对,其余各门均为民 国时期所开。 3、主要建筑 享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祖大典(岁末 X 祭)的场所。大殿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黄琉 璃瓦重檐庑殿顶,全部木构件均为金丝楠木制成,其中梁柱外还包镶沉香术。虽经明清两代多 次修缮,但基本保持了明代规制。殿内陈设有帝后神座、香案、拜席等,祭祀前先将祖先牌位 从寝殿、X 庙移至此殿神座中安放,然后举行隆重的仪式享殿前的东配殿内供奉着有功皇族 的牌位,西配殿内供奉着有功大臣 的牌位,是功臣配享制的体现。 寝殿是平日供奉历代帝后牌位之所。殿内采用同堂异室规制,明代分为九间,清代分为十 五个夹室,内设神座、香案、褥枕等物,帝后的牌位立于褥上,以象征祖宗起居安寝。寝殿的东 西配殿是贮藏祭器的地方。 X 庙为供奉皇帝远祖牌位之所,殿内陈设亦如寝殿。其东西配殿也是存放祭器的地方。 4、祭祖 祭天、祭社与祭祖合为古代&三大祭礼&。祭天着重于政治功能, 祭社着眼于社会功能, 而祭祖则体现伦理功能。明代建立有一套完整的祭祖制度,祭祖形式有时享、荐新、告祭、X 祭、E祭。时享是祭祖活动中常规性的仪式,一般定制在春夏秋冬四季首月,皇帝亲祭于太庙 享殿。荐新是将一年之中的时新食物奉祀祖先,每月举行一次。告祭是指凡遇国家重大事情, 如登基、大婚、册立、亲征、献俘、上尊号等,皇帝亲自到太庙寝殿祭告列祖列宗。X 祭是 规模最大的祭祖仪式,每年除夕前一日,集合皇帝远近祖先的牌位于太庙享殿合祭。E祭是祭 祀皇帝始祖的礼仪,每逢丙辛年举行。 清代基本沿袭了明代的祭祖制度,出于满族的民族特点,祭祖形式又有三个变化:一是将 X 祭和E祭合二为一;二是将历代一帝一后的配享制,改为皇帝原配皇后、继配皇后同时配享 制;三是废除了 X 迁制,太祖以下诸帝的牌位永不迁庙。 5、管理 明代由内府神宫监掌管太庙祭祀事宜,设掌印太监一人,其他管 理人员十余人。 清代由太常寺掌管太庙祭祀事宜,太常寺内部设有寺丞厅、博士厅、典簿厅、工程处、 寺库、祠祭署等机构。寺丞厅负责祭祀委派执事,挑选和管理读祝、赞礼等官员。博士厅负 责考察祝文、礼节、仪式等,以及每年祭祀费用的支销。典簿厅负责祭祀物品、牲只等。工 程处负责坛庙的修整和祭祀前的糊饰、抬送、铺设等工程。寺库负责储藏祭器、祭品、果品 等以及工程银两。 祠祭署负责坛庙的祭祀事宜。 跟太庙祭祖有关的部门还有光禄寺、 鸿胪寺、 銮仪卫等。 (六)社稷坛 1、历史沿革 社稷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太社神(地神)、太稷神(谷神)的场所。其原址为元代万寿兴 国寺,明永乐十八年( 1420 年) ,根据&左祖右社&的规制,在寺庙基址上兴建而成。 清朝定鼎北京 之后,社稷坛的坛制和祭祀均沿用明制。1914 年,在北洋政府内政部总长朱启铃的创意和主持 下,将社稷坛辟为公园开放,初名为&中央公园&,为京城市内第一座公共园林。后为纪念民主革 命先驱孙中山,于 1928 年改名为&中山公园&。 1988 年,社稷坛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2、平面布局 社稷坛的平面格局呈长方形,总面积约为 24 万平方米。园内主体建筑为社稷坛、拜殿、 戟门,附属建筑有宰牲亭、神厨、神库、奉祀署、值守房等。辟为公园之后,又陆续迁建和增 建了一些园林式建筑和纪念性建筑,如唐花坞、春明馆、投壶亭、格言亭、习礼亭、长廊、& 保卫和平&坊等。 3、主要建筑 社稷坛是园中最主要建筑,为三层方台。上层坛中按照东青、西白、南红、北黑、中黄 铺设五色土,以象征五行方位,有&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之意。每年春(二月)秋(八月)二祭,由顺 天府负责铺垫新土,土由各地进贡而来。 土厚原为两寸四分,明弘治年间改为一寸,以后皆遵此 制。社神当受雪露风霜,以达天地之气,因此设有社主。社主高五尺,宽二尺,上锐下方,置于上 层坛中央,半埋在土中, 象征&江山永固&。为其坚久而用石材,又称为&社主石&或&江山石&。但 祭祀社神时,仍设神牌。稷神不用主,祭祀时只设神牌。太社、太稷神牌均为木制,朱饰金书, 祭祀时置于坛上,祭毕送神库尊藏。社稷坛周围建有 X 墙,按东南西北分别覆以青、红、白、 黑琉璃砖瓦,四面墙墙正中各有一座汉白玉棂星门。 拜殿位于社稷坛正北,坐北朝南。 祭祀日若遇风雨,皇帝在殿内面向社稷坛设供行礼;无风 雨时,则在坛上行礼,此殿为设置御幄之所。1925 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曾经在此殿停棂和 举行公祭, 1928 年,北平特别市政府将拜殿改建为&中山堂&。据《京古建筑》和 《中山公园 志》载&史料中未发现拜殿被毁或重建的记录,可能是北 京现存明代建筑中最古老的一座。& 戟门位于拜殿北面,为社稷坛的正宫门。祭祀日若遇风雨,御喔 则移设于此。明清时期, 戟门的三个门洞中曾经各陈列大铁戟 24 只, 戟头镀金, 戟墩镀银,插于朱漆木架之上,以显示 皇威。1900 年,八国联军将全部铁戟掠走。1914 年, 戟门被改建成殿堂。 (七) 端门 1、天子五门 端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 ,其建筑规制、 出入规矩等 均与天安门相同。 明代在 营建宫城和皇城时,继承了周代&天子五门& 的形制,端门是其中之一。 周朝宫室外部作为防御和揭示政令的阙门有五重,即&天子五门&,分别为皋门、庙门、库 门、应门、雉门(另一说为皋门、雉门、 库门、应门、路门)。 &皋&取其远,门在最外面&,庙& 取其大,门在二重&,库&取其藏,门在三重&,应&取其治,门在四重,&雉&取其文明,门在最里面。 对于明清北京皇宫而言,端门是&天子五门&中的哪一重,有不同说怯。一种观点认为,北京 皇宫的&天子五门&是指正阳门、大明门(大清门)、承天门(天安门)、端门、午门,端门在第四 重。另一种观点认为,北京皇宫的&天子五门&是指大明门(大清门)、承 门(天安门)、端门、午 门、奉天门(太和门) ,端门在第三重。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北京皇宫的&天子五门&是指承天门 (天安门)、端门、午门、奉天门(太和门)、乾清门,端门在第二重。 2、名称含义 &端门&的名称与太微垣有关,太微垣中的左执法与右执怯合称 &南藩二星&,它们的中间 叫做&端门&,为太微垣的南门。紫禁城的前朝按太微垣设计,太微垣是天帝布政之所,前朝则是 皇帝临朝施政的地方,在紫禁城南面营建端门,也是&法天而治,象天设都&理念的体现。 从字面上理解&,端&为礼仪&,端门&是等级和礼仪的象征。明清两代,端门大殿主要是存放 皇帝出行仪仗的地方。每逢皇帝出行,从太和殿至承天门(天安门)的御道两侧布满各种仪仗。 同时端门和午门上钟鼓齐鸣,以显示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严。据说皇帝出巡或亲祀坛庙之前,要 登上端门进行祈祷,希望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出巡或亲祀坛庙回来,有时也要登上端门进行祈 祷,表示有一个美满的终端。 (八) 紫禁城 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四年( 1406 年) ,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 ,此后又经多次修 茸、 改造和扩建,成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 皇宫建筑群。 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自明成祖朱 楝到清逊帝溥仪,共 有 24 位皇帝在紫禁城内生活起居和治理国家。 紫禁城规划严整,无论 总 体布局还是建筑形式,不仅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帝王至高 无上的权威,而且将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天文、科技等方方面面 运用得淋漓尽致。 1、阴阳 《周易》中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 阳,冲气以为和&。紫禁城在 规划和营建中充分体现出这种刚柔相济、 阴阳合德的和谐美。 从布局上看:乾清门广场将紫禁城分为前朝和后廷两部分,南方 为阳,故前朝位于南半部 分,北方为阴,故后廷位于北半部分。前朝 的宫殿建得高大宽阔,表现出阳刚之气,突出了皇权 的至高无上。后 廷的宫殿建得紧凑内敛,表现出阴柔之美,突出了寝居的舒适安宁。 太和殿 是阳中之阳,故高度、开间、进深、装饰等一切规制都达到了 极限。保和殿是阳中之阴,故规 格远远逊于太和殿。乾清宫是阴中之 阳,故规制上效仿太和殿,为后廷各宫殿之冠,作为皇帝 的正寝。坤 宁宫是阴中之阴,明代作为皇后的正寝,清代萨 j 高教祭祀设在此殿, 祭祀的对象 是神鬼,也属阴。中轴线又将紫禁城分为东西两部分,东 方为阳,西方为阴。朝事大典百官排 列,文臣列于东,武将列于西。 与此相应,文华殿在东,武英殿在西。太和殿丹险之上,东设日暑 以 司天,西置嘉量以司地。 御花园之内,堆秀山在东,延晖阁在西,一山一阁,一石一木,刚柔相济, 体现阴阳。 从数字上看: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前朝建筑多采用奇数,如中 路在&三台& (三层须弥座) 之上建有&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 保和殿,且开间和进深都是单数。后廷建筑多采用偶 数,如&两宫六 寝& (交泰殿为明嘉靖年间增建) ,即乾清宫、坤宁宫、东六宫、西六宫。 从名 称上看:多取《周易》中乾坤之文,乾之象为天为阳,坤 之象为地为阴。将乾清宫、坤宁宫布 置在后廷中央,东有日精门,西 有月华门,寓意&日升月恒,天地运行&。后廷之中的乾东五所和 乾 西五所(乾隆年间改建为重华宫和建福宫花园)的命名更有讲究, 乾为阳,五是奇数也为 阳。阴阳学说认为,善补阳者,当从阴中求 阳,善补阴者,当从阳中求阴。乾东五所和乾西五所 的命名就是阴 中求阳。 2、五行 中国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士、金、 水&是构成宇宙万物必 不可少的五种最基本物质,不仅世间一切事物 都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 而且这五种基本物质之 间还存在着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 中 维持着动态的平衡,紫禁城在规划和营建中充分体现了这种认知。 从布局上看:火主光大, 方位为南,故施政的前朝在南。水主收 藏,方位为北,故寝居的内廷在北。木主生长,方位为东, 故文职衙 署内阁在午门内东侧,存放皇帝衣冠和朝珠等礼制物品的端凝殿在乾 清宫东庞,皇 子们(成长向上)居住的慈庆宫(南三所)在前朝东翼。 金主收杀,方位为西,故因西北用兵而设 立的军机处在乾清门外西 侧,皇帝勾决朝审死刑犯的憋勤殿在乾清宫西庞,太后太妃们(走向 人生终点)居住的慈宁宫在后廷西侧。 从色彩上看:宫殿和墙垣以红、黄两色为主调,红色属火,火主 光大,黄色属土,土主万物, 红黄并用表示皇宫至尊至大。绿色属木, 木主生长,方位为东,故东侧的文华殿原用于太子读 书,并铺设绿色 琉璃瓦顶(明嘉靖以后用于为皇帝讲&经篷&,才改铺黄色琉璃瓦顶); 东侧的南 三所用于皇子们居住,也铺绿色琉璃瓦顶。黑色属水,水主 收藏,方位为北,故神武门内两侧的 值房铺黑色琉璃瓦顶,俗称&黑 老鸭殿&,收藏《四库全书》的文渊阁为青灰色墙壁,屋顶铺绿 剪边 黑色琉璃瓦,取水克火之意。 中国古代把环绕北极星的恒星群分成三个大的天区,称为&三 垣&,即太微垣、紫微垣、天 市垣。紫禁城在规划和营建中与三垣对 应,并将这种与天同构看成是&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 南山之寿, 不窍不崩&的千秋大业。 从名称上看:紫禁城的&紫&是指紫微垣&,禁&是指皇宫禁地。 紫微垣位于天中央最高处, 共有恒星 15 颗,这组恒星被认为是&运乎 中央、II 伍制四方&的天帝所居的宫殿,又被称为&紫 宫&。其中北极 星又叫北辰,为天帝之星,紫微垣以北辰为中枢。 《后汉书》中说&天 有紫微宫, 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 论语》 & 中说&为 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讲明人间帝王既然是天 子,皇宫就要应天象而建,同时施政以德,才能八方来朝,江山永固。 & 紫禁城&之名由此而来,其格局也与天宫相似。 从布局上看:前朝按太微垣设计,太微垣是天宫 所在地,为天帝 布政的地方,前朝则是皇帝临朝施政的地方;太微垣中有明堂三星, 前朝中路 则建有三座大殿;太微垣中有逐级土升的兰组星座名&三 台&,前朝&三大殿&则建在逐级上升 的三层须弥座之上;太微垣前 方左执法和右执法两个星座之间称为&端门&,前朝则在午门之 前建 有端门。 后廷按紫微垣设计,紫微垣是天的中心,为天帝居住的地方, 后廷则是皇帝居住 的地方;紫微垣共有十五颗星,后廷则建有中央三 宫和东西十二宫,共十五座宫院。神武门外 按天市垣设计,天市垣是天帝贸易的地方,在神武门外(景山前街)则设有后市,在明代每月 逢 囚(初四、十四、二十四)开市,也叫&内市&,以区别于皇城以 外的各市。 4、四象 中国古人把天空分成东南西北四大区域,以对星辰进行观测,并 将每个区域内的星辰想 象成动物的样子,即东方七宿为&青龙&,西 方七宿为&白虎&,南方七宿为&朱雀&,北方七宿为&玄 武& (龟蛇)。 这种用以表示天空星象的&四象&图案也被用于紫禁城的规划和营建 中。南方 为朱雀,故南门(午门)又称为&五凤楼&,凤即朱雀。北 方为玄武,故北门称为&玄武门&。 5、风水 风水理论不仅把地理、水文、气候、生态等内容引人到建筑环境 中,而且还将哲学观念 引人其中。 风水理论也左右了紫禁城的规划和 营建,明永乐年间,将拆毁元代宫城的渣土和挖 掘紫禁城护城间的泥 土,堆放在元代宫城后寝主殿延春阁旧址之上,形成了万岁山 u 青代 改 名景山) ,不仅与内外金水问构成风水中所谓&背山面水&的格局, 而且有镇压前朝之意。开凿 内外金水问形成风水上十分吉利的双曲 水,并且分别在天安门和太和门前弯曲成冠带状,形 成&金帽玉带& 抱水。内金水问从八卦中的&乾&位,即西北流入紫禁城,从八卦中 的&冀&位,即 东南流出紫禁城,从天门到地户。紫禁城初建之时凿 井 72 眼,以象征 72 地煞。 (九) 景山 1、元代耕藉田和延春阁 在北京,景山是比先农坛更早的一处供皇帝亲耕的场所,今寿皇 殿建筑群的东西两侧,曾 有元世祖忽必烈的亲耕之田。据《析津志》 记载&厚载门松林之东北,柳巷御道之南,有熟地 八顷,内有田,上 有小殿三所,每岁,上亲率近侍躬耕半箭许,若藉田例。&在靠近景山北墙的东 西两侧,至今还保留着为皇室设置的谷仓,西侧的称为 &兴庆阁&,东侧的称为&集祥阁&。 兴庆阁 与集祥阁的建筑规制完全 相同,且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墙壁特别厚,厚度达 2.3 米,其原因 既 是为了克服储粮后向外产生的巨大张力,也是为了保持恒温,这与 元代在北京所建的海运仓、 禄米仓等粮仓的墙壁厚度完全一致。尽管 如今的这两组建筑是明代所建,但却是在元代建筑 的基础上重新修建 的。 除此之外,还在景山发现有元代水渠上的封盖石、 水碾上的碾轮、 300 斤重的石官怯等,这些都是元代皇帝在景山进行亲耕活动的重要历史物证。 元代宫城正寝延春阁也在景山位置,它比皇帝处理朝政的大明殿 还要高,皇帝经常在这 座楼阁中举行佛事活动和道教斋瞧,有时也在 这里举行宴会。 2、明代万岁山和清代景山 明成祖朱楝营建紫禁城时,将挖掘筒子河的泥土和拆毁元代宫城 的渣土堆在延春阁旧 址之上,形成所谓镇山,位于内城南北两端的正 中,名曰&万岁山&。万岁山上树木葱郁,山下鹤 鹿成群,也是一处 风景绝佳的园林。每逢重阳佳节,皇帝经常登山望远,俯视他的重重 殿宇和 无限江山。明万历年间,曾传闻万岁山下&皆聚石炭,以备不 时之需&,因此万岁山又有&煤山& 之称。 明末李自成打进北京城时,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王 承恩陪 着,在景山东麓一棵槐树上自给身亡。祈望皇权永固的镇山一一万岁 山,成了明朝覆 灭的见证。 清顺治年间,取&日照京城&之意,将万岁山改称&景山&。 隆时期,在山前修建了供奉孔子 乾 的绢望楼,山后修建了供奉先帝影像 的寿皇殿,山上修建了周赏亭、 观妙亭、 万春亭、 缉芳亭、 富览亭, 五亭之中供奉五方五佛。这些不仅使景山更加秀丽,而且增加了景山 多方面的文化 内涵。 (十) 鼓楼 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在今址修建鼓楼,清代曾多次修缮。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 鼓楼及其文物受到一定程度破坏。 民国以 后,鼓楼一度改名为&明耻楼&,在楼上陈列一些有关 八国联军侵华 的图片和模型供人参观,以示不忘国耻。 鼓楼于 1987 年正式对外开 放,于 1996 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楼是一座单体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兰重檐歇山项, 灰琉璃 瓦绿剪边,通高近 47 米,占地约 7000 平方米。基座上共有拱券门 8 座,南北各 3 座,东 西各 l 座,内为十字形券洞。 东北角有一旁门,门 内有登楼石阶梯 69 级,倾斜近 45 度。 楼体两 层,第一层面阔五间,进 深三间,四面均有六抹方格门窗,内有 36 根木柱支撑。第二层为暗 层, 原无专门楼梯相通, 1984 年修缮时,在第一层东北角安装了一铁 梯。第一层原有报时更鼓 25 面,其中大鼓 l 面,小鼓 24 面,以代表 1 年 24 节气。 清代鼓楼报时由钦天监掌管焚香,由奎仪卫 派旗鼓手专 门负责司鼓。1924 年溥仪被驱逐出宫后,鼓楼停止报时。现仅存大鼓 一面,鼓面 直径约 1.5 米,用整张牛皮蒙制,置于红油漆雕云纹木制 鼓架上,但鼓面已是刀痕累累,为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所为。 整座建筑坐落在高约 4 米的砖石台基上,南北有砖砌阶梯,东西 为 砖攫坡路,四周围以矮墙,南门前有一对石狮子。 (十一)钟楼 钟楼位于鼓楼正北约 100 米,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修建,不 久遭火焚毁。 现存钟楼建于 清乾隆十年(1745 年) ,为防止火灾,整座 建筑改为砖石结构,并立《御制重建钟楼碑》 。民国年 间,钟楼曾一度 对外开放,并在其内设电影院。1986 年政府拨专款对钟楼进行了全面 修缮, 1988 年正式对外开放, 1996 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钟楼通高近 48 米,占地面积约 6000 平方米,基座为方形'平台, 四面各开一券门,内部东北 角开一小门,门内有登楼石阶梯 75 级。 楼坐北朝南,重檐歇山项,黑琉璃瓦绿剪边,每面各有 钟 一券门,券门 左右各有一砖雕暗窗。楼内正中有八角形木框架,架上悬挂铜钟,两 侧各吊一根 2 米长的撞钟圆木。钟楼内部结构将天井、声道及传声等 融为一体,钟声通过建筑结构产生 的共鸣,更加浑厚绵长,圆润洪亮。 钟楼报时器具原为铁钟,铸造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 ,后来 由于音质不佳而被替换,将 其放置在墙外, 1983 年移至北京大钟寺古 钟博物馆保存。现在所悬为铜钟,也铸造于明永乐 年间,重约 63 吨。 古人把每夜划分为五更,即黄昏戌时(19 点至 21 点)为一更,称为&定更&,人定亥时(21 点至 23 点)为二更;夜半子时(23 点至晨 1 点)为三更;鸡鸣丑时(晨 1 点至 3 点)为四更;平旦寅时(晨 3 点 至 5 点)为五更,称为&亮更&。 清乾隆以后,规定定更和亮更时击鼓 憧钟,且先击鼓后憧钟, 二更至四更则只撞钟。每晚戌时定更钟鼓一 晌,城门关,交通断,称为&净衔&。击鼓撞钟很讲 究节奏,俗称&紧 纵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反复两遍共计 108 声。明代《七修 类稿》 中记载&扣一百零八声者,一岁之意也,盖年有十二月、二 十四气、七十二候,正是此数。&可 知 108 声是代表一年之意。 第三节 今日中轴线 一、中轴线的改造与延伸 (一)天安门广场的改造 天安门广场原先较为狭窄且相对封闭,新中国成立初期,决定将 天安门广场改造为体现& 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性广场。改造与扩建 方案的主要内容为:将天安门广场建成一个庄严 雄伟的政治性广 场;保留正阳门城楼和箭楼,拆除中华门;其东西两侧分列革命、 史博物馆 历 和人民大会堂,其形制、 体量和高度要与广场的整体性、 至旧有的古建筑相协调;广场面积 乃 初步定为 40 公顷,略呈长方形。天 安门广场的整体规划设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注下 进行的,有些 红线尺寸还是毛泽东主席亲自确定的。例如天安门广场宽度为 500 米, 即长安 左门至长安右门的距离;长度为 800 多米,宽度与长度比接近 于 1 : 1.618 的&黄金比率'\人民 大会堂北墙与中山公园南墙之间距 离为 180 米等等。尽管天安门广场规划几经变动,但这些 红线尺寸基 本延续下来。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10 周年的前夕,古老的天安门广场经过改造而焕然一新。 &T& 字形广场的围墙、中华门、长安左门、长安 右门等被彻底拆除,广场东侧是中国历史博物馆 和中国革命博物馆 (2003 年合并为国家博物馆) ,广场西侧是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 碑屹 立于广场中央,一个规模雄伟的人民广场呈现在人们面前。上个 世纪 70 年代,又在人民英雄 纪念碑和正阳门之间建造了毛主席纪念 堂。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对国家博物馆进行了改 造和扩建,并在 人民大会堂西侧建造了国家大剧院,形成如今天安门广场的建筑格局。 明清 时期的天安门城楼两侧,东边是皇家祭祀祖宗的太庙,代表 了祖先与历史;西边是皇家祭祀土 地神和五谷神的社穗坛,代表了江 山与政权。 如今天安门广场东侧是国家博物馆,记载着祖国 的悠久历 史;西侧是人民大会堂,象征人民是江山的主人且拥有至高无上的政 治权力。明清 时期只有一条象征&皇权至上&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天安 门广场,如今天安门广场前的长安街 已经成为一条贯穿全城东西的新 中轴线,它们一同加强了天安门广场在全城平面布局上的 中心位置。 因此,从整个天安门广场的规划布局,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延续与发 展。天安门 城楼往北是古代帝王居住的皇宫,天安门广场南侧是新中 国的缔造者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务部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