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济学概念的概念

西方经济学信不对称的定义
西方经济学信不对称的定义
09-07-03 &匿名提问
1.公共物品(public goods):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私人物品是供个人单独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是供集体共同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的例子有:道路、路灯、环境污染、噪音等。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给公共物品下了这样的定义:“公共物品是这样一些物品,它们的利益不可分割地被扩散给全体社会成员,无论个人是否想要购买这种公共物品。要使公共物品有效率地提供出来经常需要政府的行动”。公共物品既可以提供正的外部效应,如路灯可以使许多夜行人受益;也可以提供负的外部效应,由工业生产排污造成的温室效应将影响地球上每一个人。公共物品具有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四个特性:①非排他性。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②强制性。公共物品是自动地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不论你是否愿意。③无偿性。消费者消费这种物品可以不支付费用,或者以远低于其边际效用或边际成本决定的价格来付价钱。④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是提供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严格具有上述四个特征的产品,被称为纯公共物品。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全具备上述特征的产品,被称为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由国家制造并由国家提供,但又不完全属于公共产品,因为在使用和消费这类物品时,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或付出代价。从这一点看,它又与私人产品有相同之处。例如,城市公园就是由国家建造并提供的,但顾客去公园游览时须先买门票方可人内,即在消费时付出了代价。总之,准公共物品同时兼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特点。 2.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一种产权理论。科斯本人并未将科斯定理写成文字,科斯定理的提出是由其好友斯蒂格勒首先根据科斯于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这篇论文的内容概括出来的。其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0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财产权的配置是怎么样的,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科斯定理进一步扩大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按照这个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或者以另一角度来说,在所给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影响以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西方学者认为,明确的财产权及其转让可以使得私人成本(或利益)与社会成本(或利益)趋于一致。以污染问题为例,科斯定理意味着,一旦所需条件均被满足,则污染者的私人边际成本曲线就会趋于上升,直到与边际社会成本曲线完全重合,从而污染者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将下降至社会最优产量水平。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在实际中并不一定真的有效。资产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已经明确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转让;分派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效果的问题了。 3.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对逆向选择问题的研究,始于美国经济学家乔治·艾克洛夫的论文《柠檬(次货)市场》,他考察了一个次品充斥的旧车市场。假设有一批旧车,每辆车的好坏只有卖主知道,要让交易做成,最合理的办法是按平均质量水平定价。这就意味着其中有些好车的价格被低估了,从而卖方就不愿按照平均定价出售,或者卖方“理性”的抽走好车,让买主在剩下的差车中任意挑选。如果买方明白这一道理,就不会接受卖方的定价,而只愿出较低的价格。接着这将可能导致另一回合的出价和杀价:卖主再从中抽走一些较好的车,买主则再次降低意愿价格。最终的均衡可能使所有好车都卖不出去,显然,这是无效率的,因为最终成交量低于供求双方理想的成交量。?? 1980年,威尔逊在《逆向选择的市场均衡性质》一文中认为,由于逆向选择,市场力不可能引向单一价格。这个观点被斯蒂格利茨和韦斯用来解释信贷配给,证明对于一个健全的信贷市场来说,均衡意味着对贷款的超额需求。逆向选择问题在其他一些市场还存在,如保险业。逆向选择来自保险公司事前不知道投保人的风险程度,从而保险水平不能达到对称信息下的最优水平(即高风险的消费者把低风险的消费者赶出保险市场)。 4.私人成本(Private Cost)与社会成本(Social Cost):(1)私人成本也称为私人费用。指厂商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私人成本是从厂商私人角度来看的成本,厂商投入的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价格均应计人私人成本。西方经济学中讨论的成本概念与一般企业会计人员所指的成本相比有着不同的含义。私人成本包括以下内容: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所有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的货币价格;由于行业之间竞争所决定的资本家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报酬;行业之间的竞争所决定的在风险相同的情况下资本的正常报酬,如厂商自己拥有的资本和土地应得到的利息和租金;企业家承担某些不确定性风险而应得到的风险贴水。除了要素价格的其他内容可以称之为厂商的正常利润,而一般会计人员所说的成本则不包括这一部分。厂商的私人成本仅仅按照生产要素价格和正常利润来进行计算,因此,在外部经济下产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给别人和社会带来的损失都没有计人私人成本,从而使得私人成本会低于社会成本;同时在外部经济下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这都会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经济学家主张用津贴、公共管理或税收、法律等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2)社会成本是与私人成本相对的概念,等于私人成本加上对别人没有补偿的损失,是一种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的机会成本。社会成本考察的是当生产一种产品时的投入改为该产品之外的其他最优用途时的收益以及因此而给别人带来的损失。例如,某企业生产食品,在未给别人带来损失的情况下一年内可获利10万元;若该企业以同样数量的投入经营化工产品,可获利12万元。但向空气和水中排放的有毒物质使得附近的农作物因环境污染而产量下降,从而减少收入3万元,厂商不会把这3万元计入自己的成本。而社会成本则必须考虑这3万元的损失。社会成本与资源的稀缺性密不可分,因为资源从整个社会来看是极其有限的,考虑社会成本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个例子属于外部经济问题,厂商没有补偿农作物欠收给农民带来的损失,其所进行的成本核算也只是计算自己所付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所以这时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那么同理,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成本则大于社会成本。外部性一般会使私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这时要么受损失的一方得不到补偿,要么产品的生产不能达到最优产量,从而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因此,西方经济学家主张用津贴或公共管理的办法来鼓励产生外部经济的厂商扩大生产,同时用税收或制定法律的办法来解决外部经济问题,从而使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 5.不完善信息与不对称信息:(1)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关于竞争市场模型的一个基本假定是信息是完全的:所有人都知道其他人的经济特征及各种有关生产的清楚信息。显然,这个假定不符合现实。现实生活中的市场都是信息不完全的市场。不完全信息是指市场的供求双方对于所交换的商品不具有充分的信息。例如,消费者并不完全清楚要购买的商品的质量,生产者也并不完全清楚市场上究竟需要多少本企业产品,也不完全知道可供给的数量,做出最有利选择的所有生产技术和所能使用的最合算的全部生产要素。这里的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是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的配置它们。这是因为,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信息不同于普通的商品;信息的交换只能靠买卖双方的并不十分可靠的相互信赖,卖者让买者充分了解信息的用处,而买者则答应在了解信息的用处之后即购买它。这样,市场的作用在这里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信息不完全带来了许多问题,市场机制本身可以解决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市场的价格机制并不能够解决或者至少是不能够有效的解决不完全信息问题,从而导致市场失灵。(2)不对称信息指市场上的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信息不对称可看作是信息不完全中的一种情况,即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具有更多的有关经济信息。例如,工人比雇主更清楚自己的生产能力和工作努力程度,厂商比消费者更了解自己产品的质量。需要说明的是,信息不对称不仅是指人们常常限于认识能力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更重要的是指行为主体为充分了解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实在太大,不允许他们去掌握完全的信息。例如,保险公司就难于充分了解参加保险的自行车主是否会谨慎小心地保管自己的车子,除非公司要派专人天天跟在每辆投保的自行车后面监视。如果真这样做,代价实在太大了。这样,自行车主的行为对保险公司来说就必然是一种不完全的或者说不对称的信息。(3)在不对称信息的概念及其理论提出以前,经济学家们还不能很好地分析在这种情况下的经济问题。因为不对称信息不满足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市场主体如果不知道其竞争者的情况,任何竞争规则都无法发挥作用。1967年,海萨尼首先详细阐述了不对称信息问题,在他的理论中把“自然”当作一个虚拟的市场参与者,自然首先行动决定特征,其他市场参与者知道自己的特征,而对手不知道,这样不完全信息问题就可以转换成完全但不完善的信息的情况来加以解决。这些论述被称为“海萨尼转换”,通过这种转换,可以找到不对称信息存在情况下的市场均衡点,即贝叶斯均衡。目前,西方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几乎都进行了不对称信息问题的研究,如企业理论、市场失灵等领域内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应用都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6.外部性(externality):也称为外溢性、相邻效应。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福利经济学认为,除非社会上的外部经济效果与外部不经济效果正好相互抵消,否则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帕累托最优状态不可能达到,从而也不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大福利。外部性理论可以为经济政策提供某些建议,它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依据,政府可以根据外部性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并利用相应的经济手段,以消除外部性对成本和收益差别的影响,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纠正的办法:(1)使用税收和津贴;(2)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3)规定财产权。 7.信息的不对称性:指市场上的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有些市场卖方所掌握的信息多于买方,例如,某些商品与生产要素市场上,卖者掌握的信息多于买者。照相机的卖者一般比买者更了解照相机的性能;药品的卖者比买者更了解药品的功效;劳动力的卖者一般比买者更了解劳动的生产力等。在另一些市场卖方所掌握的信息多于买方,保险与信用市场往往就是这种情况。医疗保险的购买者显然比保险公司更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人们常常用委托人—代理人理论来讨论信息非对称问题。所谓委托人—代理人关系是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的交易。交易中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另一方则称为“委托人”。简单的讲,知情者是代理人,不知情者是委托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非对称信息下的经济理论分析都可概括成“委托—代理理论”模型。 8.市场失灵:指市场失灵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1)外部性,即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造成另一个经济主体的利益或成本的变化,而另一个经济主体又没有得到补偿或支付的情况;(2)公共产品,即对整个社会有益,但因不能获得收益或私人成本太高而私人厂商不愿意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如国防、空间研究、气象预报等;(3)非零交易成本,如搜集信息、讨价还价、达成合同等所需要的成本,往往使得交易难以进行;(4)市场特权,如垄断的存在或过度的竞争;(5)市场机制不能够解决社会目标问题;(6)非对称信息,如生产者往往具有比消费者更多的关于商品的信息;等等。一般均衡理论中所谓“竞争的市场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是在假定市场上不存在上述导致市场失灵的任一因素的情况下发生的。因为只要其中一种因素存在,就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使经济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从20世纪初起,这些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认识到市场失灵的存在,就可以更加自觉的利用计划、法律或其他非经济手段和经济手段来管理经济,而不是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这样,社会资源配置会更加有效率,社会经济运行更加协调。 9.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指在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1963年,阿罗发表的《不确定性和医疗保健福利经济学》以及此后的演讲,阐述了这一问题。1968年,马克·保利的《道德风险经济学》一文指出: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全面保险的最优性便不再有效了。道德风险其实也是一种“理性的经济行为”。尽管如此,如果个人能够不受任何限制而按自己的意愿花费保险公司的补偿额,那么,从社会角度来看,这样得到的资源分配必定不是最优的。阿罗进一步指出,一个成功的经济体制的特征之一,就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信赖关系足以强烈到这样的地步,以至于即使进行欺骗是“理性的经济行为”,代理人也不会施行欺诈。保利论文的意义在于:价格制度在一定范围上内在地受到了这样的限制,即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人们不能确定最优定价所需要的真实差别。最后他做出推论:“非市场控制,不论是内在地作为道德原则,还是外在地强制施行,在某种程度上,它对效率来讲都是必需的。”道德风险不仅会导致保险公司遭受损失,而且也妨碍市场的有效配置。解决的办法只能是通过某些制度设计使投保人自己约束自己的行动。 10.代理成本:指制订、管理和实施契约的全部费用,包括所有承接契约的费用,如交易费、辛苦费和信息费等。詹森和麦克林将代理成本视为委托人的监视费、代理人的担保费和剩余损失三部分。代理成本是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源于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这一事实。在部分所有的情况下,一方面经营者工作尽力时,他可能承担全部成本而仅获一小部分利润;另一方面当他消费额外收益时,他得到全部好处却只承担一小部分成本。因此,经营者往往工作积极性不高,而热衷于追求额外消费。于是,企业的价值也就小于他是企业完全所有者时的价值。这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是代理成本,它是在外部所有者理性预期之内必须由经营者自己承担的成本。让经营者成为完全的剩余权益拥有者,可减少代理成本。不过,经营者成为完全剩余权益拥有者的能力又受到他自身财富的限制。代理成本理论有两个基本假设:第一,委托人对随机的产出没有直接的贡献;第二,委托人不容易观察到代理人的行为。在这些假定的前提下,可以得出结论:第一,在任何满足代理人参与约束及激励相容约束,而使委托人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激励合约中,代理人都必须承担风险;第二,如果代理人是风险中性者,就可以通过使代理人承受完全风险的办法来达到最优结果。 11.委托人(principal):和代理人相对应的概念。若一个人(甲)雇佣或者托付另一个人(乙),让乙代表甲的行动,则甲为委托人,乙为代理人。雇主与雇员、债权人和债务人、股东与经理等之间的关系都是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代理人在代表其委托人的行动时,由于他不是当事委托人本人,因此代理人的行为方式可能与委托人所设想的行动方式或目标不一致。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委托人往往不知道代理人要采取什么行动或者即使知道代理人采取某种行动,也不能观察和测度代理人从事这一行动时的努力程度,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分割关系,通常会使得代理人不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图行事,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委托—代理问题。在代理人的行动不可观察时,委托人就不能根据代理人的行动来对代理人进行补偿;有时委托人即使能观察到代理人的行动,但也可能不知道代理人的行动是否恰当,因为委托者本人从来未从事过这样的行动。委托—代理问题是经济中动力或积极性的中心问题,只要一个人的行为会对其他人的行为发生影响,只要经济活动的参加者信息是不完全的或者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就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研究委托—代理问题的目的就是探讨如何设立一种补偿制度,使得代理人能够按照委托人的利益行动,达到委托人的期望目标。一系列委托—代理模型的基本要点就是,寻求一种能使委托人的期望效用达到最大化的契约。给定的条件是,在适当的补偿方案下,代理人将愿意接受这一契约并采取能使本身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行动。另外,契约的定立与实施问题也在委托—代理模型中占有重要地位。 12.反托拉斯法:美国国会制定的保护竞争,反对垄断和限制性贸易的一系列立法。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由参议院约翰·谢尔曼提出的第一个联邦反托拉斯法,即《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该法规定,凡以限制国外贸易或洲际贸易为目的而签订的一切合同,实行的企业联合或托拉斯,都是非法的。1914年9月,美国国会通过《联邦贸易委员会法》,设立联邦贸易委员会,授权它对洲际运输商行和除银行之外的公司和个人触犯反托拉斯法的行动进行调查,以消除妨碍竞争的商业行为。1914年通过的《克莱顿反托拉斯法》,对《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进行了补充和修正。该法禁止银行同资金超过100万美元的从事洲际商业的公司互派懂事,规定工会和农民不受该法的限制,禁止法院在劳资纠纷中滥用禁令,压制罢工。1918年通过的《韦伯—鲍莫林法》和1936年通过的《鲁宾逊—帕特曼法》对《克莱顿反托拉斯法》又作了补充和修正。反托拉斯法的范围很广,原则上任何部门的任何活动如果违反该法的有关规定,都有可能受到制裁,但对工会为促进其全体成员利益而进行的活动,对电力、海运、空运等公用事业的活动,对农业合作和小企业的合并,对银行和保险业在贷款和利率方面的联合做法,对为扩大出口贸易而采取的联合行动,在不违反有关规定的情况下,给予特别豁免。 13.市场协调失灵论(market coordination failures theory):新凯恩斯主义用于解释市场非出清状态的原因的一种新理论。市场协调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不能协调众多经济人行为。市场协调失灵论认为,在一个由许多经济人构成的经济中,经济人之间的行为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尽管经济人是理性人,然而每个理性人的市场力量都很小,单个经济人无力协调整体经济行为,市场因此而失灵。只有通过国家干预,才能弥补或消除市场失灵。市场协调失灵论有三个代表性理论:不完全信息和协调失灵论、交易搜索和协调失灵论、市场对策和协调失灵论。 14.公共产品论(theory of public goods):现代财政学的理论核心。系统的公共产品论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奥意财政学者潘塔莱奥尼、马佐拉、马尔科等在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公共产品论。该理论认为,政府之所以要有支出,是为了提供公共产品,政府课税则是为公共产品的供应筹集经费,税收是公共产品的价格。西方财政学界对公共产品论的研究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对效率问题的分析,另一条是对政治程序问题的探讨。萨缪尔森、马斯格雷夫等人提出了著名的公共产品供应模型,对公共产品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5.寻租(rent seeking):指个人或利益集团寻求垄断特权以获得垄断利润或额外收益的非生产性行为。寻租现象总是与政府行为相联系的。当政治分配介入市场,为市场运行创造出各种人为壁垒,从而人为地创造出各种垄断特权时,寻求额外收益的个人或利益集团便围绕着垄断权力展开寻租活动,或者鼓励政府建立垄断特权,或者取代别人的垄断特权,或者维持已取得的垄断特权。这一概念由戈登、图洛克于1967年最早阐述,并由克鲁格于1974年正式引入经济学。传统理论认为垄断的形成本身没有成本,而寻租理论则认为形成垄断是由于利用了一部分的实际资源。有关寻租的大部分讨论一般集中在由政府培养或保护的垄断上,这是最普遍也是最强有力的垄断形式。寻租理论说明:存在一个确定的个人寻租而引起的净社会损失领域。图洛克和克鲁格认为,寻求利润的厂商会努力运用各种资源而达到垄断,其间完全由个人进行或由政府资助,这样投资的结果一美元正好与获得垄断而增加的盈利相等。于是代表垄断高价造成的超额利润的部分资源就被耗费掉了,而不是由消费者向垄断者转移。这种资源的耗费是用于取得垄断这种非生产性的活动。形成垄断的活动也是一种竞争性产业,因此从社会角度来看,投入寻租活动的所有资源等于所有的垄断利润。由于垄断会产生类似租金的垄断利润,追求利润的动机总会使一些人进行争取垄断地位的活动,这样形成垄断的活动就吸引了许多资源投入,结果导致社会财富再分配和巨大的资源浪费。实际上,对市场过程的许多干预也会产生寻租问题。简单的最大化或最小化价格就有非常明显的再分配效应,而且受益者为了获得这种益处而可能投入大量的资源。寻租理论研究的另一个领域是简单的直接转让,对A征税是为了支付给B,这就会导致游说活动:对B方征税而不是对A方征税或阻止这种转化的形成。这种游说活动的耗费会正好等于转移的数量或阻止的被转移的数量,尽管一个或其他的游说者会因其游说活动取得成功而获益。如果存在许多这样的利益,且对政府花费时间的人能很快实现利益,那么社会就有一个从事寻租活动的产业。寻租活动和政治腐败有类似之处。寻租理论要求人们进行经验研究和对适合于寻租的生产函数进行测度,从而解决寻租问题;因为,寻租活动的社会成本十分高昂,政府干预形成某种垄断并带来租金,就会导致寻租现象。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只租不卖 岛内风靡共享经济概念-海峡午报-凤凰视频-最具媒体品质的综合视频门户-凤凰网
只租不卖 岛内风靡共享经济概念
电视不播的
真相在这找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重磅】2015年你不可错过的“共享经济”正在重新定义未来!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编者按:以Uber、Airbnb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模式正在大行其道:不需要固定的办公室、没有规定工作内容的合同、工作时间灵活可变,...
编者按:以Uber、Airbnb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模式正在大行其道:不需要固定的办公室、没有规定工作内容的合同、工作时间灵活可变,收入还相当可观。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还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现在连美国总统竞选人希拉里也在大喊:美国人共享经济繁荣的时刻到了!尽管6月7日至13日是&2015全球共享周&刚过去,但分享仍将继续。互联网思想认为2015年是“分享经济年”,我们将继续推出共享经济特别策划,请继续关注!(公众号:wanging0123),欢迎分享!“共享经济”或颠覆传统消费模式近日Mary Meeker发布的2015年互联网趋势报告里有一组很有意思的数据:联系和商业上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消费和工作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灵活就业/兼职自由职业者成为工人群体中的重要和不断增长的组成部分,全美自由职业者有5300万人,占美国劳动力总人数的34%。69%的人说社交网络极大地改变了网络动态,65%的人说认为,互联网让找工作变得更容易了互联网让商业变得越来越高效联系的增强+在线市场/平台=希望人们能够赚到更多的收入并且自由自在地工作在线平台促进了产品商业的稳定增长和服务商业的快速增长人们通常使用在线平台来寻找更多收入和灵活性很多人使用在线平台/市场来获得更多收入在线平台/市场收入=对很多人来说很重要很多人使用在线平台或市场来寻找灵活性美国的自由职业者(freelancer)已经达到了惊人的5300万,即总劳动力的34%,这个群体要么没有稳定的雇主,要么业余时间打多份工营生(moonlighter)。根据对美国千禧一代(Millennials即低于35岁的年轻人)的调研,他们中的20%打多份工,38%希望从事自由职业,32%深信自己未来的工作时间将非常灵活且有弹性。为什么在美国会有这么多劳动力愿意放弃稳定的收入和保险,从事自由职业?或许Clay Shirky在《认知盈余cognitive surplus》一书中的观点可以给我们带来答案。什么是认知盈余?“因为8小时工作制,人们每天会有8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人类有消费(接受信息)、分享(传播信息)、创造(提供新信息)的需求。在以前人们只在电视机前进行消费,而如今,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分享和创造。如此多的盈余时间如果能够被利用,将成为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认知盈余快速积累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一套实验标准和沟通准则(化学能够替代炼金术的重要原因)将众人的力量联合起来,oDesk 早期最引以为傲的能力,就是解决了如何鉴别程序员的技能水平和坐在家中电脑前兼职工作效率如何的问题。注意,能够将个体劳动水平的偏差尽量消除,是认知盈余能快速积累的重要前提。城市人口密度暴涨以及频繁迁移,导致人们对他人产生了不信任,所以更多的人感觉到孤独。新的媒体形态的出现把个体思想从无产出价值的单向消费行为(如看电视)中解放出来,甚至弹幕都可以被看成认知盈余的一种雏形。人类天生喜欢互动、分享与合作(哪怕为此作出贡献、付出时间或金钱),这种天性在一个短期行动效果可具现化的组织内会被放大,如点评上的核心用户的口碑影响力大于专业的美食家,如鹿晗粉在代表明星做出慈善行为后得到的正向心理回馈。希拉里:美国人共享经济繁荣的时刻到了!北京时间日凌晨消息,希拉里-克林顿在纽约市罗斯福岛的竞选活动上表示,民主不能仅有亿万富豪和企业享受;繁荣和民主是普通民众的基本权益。美国人共享经济繁荣的时刻到了!  希拉里表示,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历史遗产改善了整个国家,激励着包括奥巴马和比尔-克林顿在内的各位总统。  希拉里4月份宣布竞选美国总统,周六的活动是其“正式启动竞选的演讲”。演讲称,真正而持久的繁荣必须是全民共建、全民享有。企业利润、高管薪酬增长,可是员工薪水却停滞不前。  希拉里称,如果她当选美国总统,则将让经济造福所有美国人,无论是成功人士还穷困之人。以Uber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模式正在大行其道:不需要固定的办公室、没有规定工作内容的合同、工作时间灵活可变,收入还相当可观。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还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  6月1日,TK(Uber CEO Travis Kalanick)在Uber官博说,从08年他在巴黎冬夜中那一次凄惨萧瑟的打车经历,催生的这款手机打车软件,现在已经扩张到58个国家,311个城市。他用3个名词重申了Uber的愿景:安全,改善拥挤,经济机会。  Uber在进入城市之初,都会标榜自己是共享经济。Uber强调:  拼车或者共乘是一种共享经济的概念,让拥有多余时间的民众,充分利用闲置车辆资源,通过科技平台和有用车需求的乘客共享,乘客以合理的价格分摊费用和成本。  如果作为共享经济去考虑,拼车从长远来看应当有4个预期作用:  1. 降低汽车保有量  2. 出行更美好  3. 改善公共资源配置  4. 减少汽车所带来的交通拥堵、污染以及停车问题2015全球共享周:中国至世界都在享 6月7日至13日是&2015全球共享周&。关于共享经济的一场消费革命正在悄悄进行。《哈佛商业评论》定义&共享经济&是产能过剩的商品和服务的共享,据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PWC)的一份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共享经济规模已经排到全球行业经济的第五名,行业规模大约有15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共享经济规模将会达到3350亿美元。  PWC 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收入的 1,000 位美国人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于共享经济的了解程度,有44%的美国成人熟悉这种协同消费的概念,57%同意&使用即拥有&,80%认为&租用比购买好&,其中很大一部分受访者表示会在未来两年内使用这类服务,在了解共享经济的受访者中,大约有八成认为这类服务降低了生活成本,提高了便利性,加强了小区内的联系。  过去消费者习惯拥有大多数他们使用的东西,如今却有愈来愈多消费者乐于分享和租用而不必购买物品--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已在今日世界生根并快速成长,共享经济从长远来看,是世界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新兴的经济模式。从&办公共享&、&汽车共享&、&公寓共享&等各种实体资源共享,到&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虚拟互联网共享,&共享经济&将切实有效地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促进缓解环境压力,降低碳排放。  现在的共享经济就像15年前同样从美国传递到全球各处的电子商务平台,拥有无限发展可能。全球首家实现跨国际租赁的网上平台易租站主席陈天赐博士认为:&易租站就像15年前的阿里巴巴和亚马逊,从传统购物到电子商务,从购物到租赁,培养用户熟悉新的消费模式。&阿里巴巴现在市值高达2281亿美金,亚马逊2033亿美金,而创办于2013年的易租站()目前用户已遍及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9种语言界面,网站上实现租赁的物品已远超20万件,并且每天上传物品和浏览量的数字都在不断上升,发展前景不可估量。陈天赐博士还号召大家把自己的闲置物品放上网站进行出租,既能挖掘物品的剩余价值,赚取租金,又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一举两得。 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哪些公享经济的互联网:&办公共享&WeWork:办公室旧模式已死&汽车共享&Uber启蒙共享经济  成立时间:2009年  公司创始人:Travis Kalanick和Garrett Camp  创新视角:利用按需服务的驾驶员和动态的价格,颠覆了传统出租车/交通运输生态系统。  尽管面临法律方面的困境,以及定价方面的问题,Uber还是成为了世界上一些大城市中最受欢迎的打车工具。截至目前为止,该公司已经募集了15亿美元资金,而且他们也暗示会继续扩张到物流市场,比如提供当日送达的快递服务,或是其他跑腿服务。当你看到街上无数汽车在完成“任务”时,贝索斯,你看到了未来是什么样子了吗?  经验:创新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也是一场非常值得的战斗。&公寓共享&Airbnb才是分享经济鼻祖,这3个成功秘诀你能看懂但学不会Airbn 成立时间:2008年  公司创始人: Brian Chesky, Joe Gebbia and Nathan Blecharczyk  创新视角:创造一个分享经济,利用空置房屋,公寓,甚至是自己的家,颠覆了酒店服务行业。  像 Uber,Airbnb这些公司,都在受到法律问题的困扰,但是,整个市场价值高达100亿美元,而Airbnb已经成为了共享经济的一个典范,当然还有 Rent the Runway,Lyft,Neighborgoods等公司。消费者这种行为被称之为“协同消费”,该网站帮助了400万旅行者预订到了住所。  经验:分享就是关怀,p2p模式帮助消费者省了一笔钱,也帮业主转到了钱,为旅行者创造了一个更加真实的本地体验。分享经济正在接受政府监管的挑战!监管焦点在发生演变传统挑战/机会=现有厂商、监管机构和创新厂商演变挑战/机会=现有厂商、监管机构和创新厂商创新的在线平台/市场业务模式=抓住了现有厂商、监管机构、政策制定者和原告律师的注意力。Uber/Lyft等在与工人分类系统有关的监管环境下面临着混乱Airbnb在与酒店/短期租房有关的各种本地法律有关的监管环境下面临混乱StubHub在监管环境和现有市场中面临混乱,它有可能成为监管机构的盟友。人+系统+监管/政策=需要演变/适应连网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职业市场,对很多人来说求职变得比以前更难了。在线平台/市场发展迅速,为个人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个趋势将继续上升,就像第一代互联网公司引发的趋势和造成的影响一样,可能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宽。尽管如此,仍有机构分析:普华永道:预计2025年全球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将增加至3350亿美元。普华永道在报告中称:“信任、方便以及集体归属感促使人们更多地使用‘共享经济’应用。这一创新进程注定将以一个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由互联网思想精心整理。互联网时代,必读互联网思想(公众号:wanging0123),旨在传播互联网+,分享互联网观点,学习互联网思维,提升互联网精神,升华联网思想! 如果推送内容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解决。谢谢!互联网思想每天为您精心编辑推送,欢迎推荐,投稿和分享。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wanging0123
传播互联网哲学,互联网思想,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精神,互联网观点.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互联网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扶贫的概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