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次陷乐视体育的裁员风波波 合并后的滴滴到底怎么了

每日必读APP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管主办
滴滴频陷裁员风波 合并后的滴滴到底经历了什么?
发布时间: 10:22&&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浏览量:
 专家称,既然要上市,就不可能不考虑财务报表、公司利润。人员通常是互联网公司的成本大头,因此人员优化也就成为滴滴上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不到一年时间,接连三次陷入&被裁员&风波。如果有一个&年度最易 被裁员互联网企业&榜单,近来的滴滴出行将榜上居前。
  这也难怪连滴滴出行营销副总裁李敏都不淡定了。1月5日,围绕近日&滴滴将进行成立以来最大规模裁员、减员,涉及半数员工&的传闻,李敏亲自辟谣称这&纯属无稽之谈&,并放话表示&要再不信,等我们这个月开年会时,邀请你们(传言者)多带点人来亲自数数&。
  尽管滴滴再次对传闻予以坚决否认,但其频陷&裁员传言&已成不争的事实。而这样频频流出的裁员消息,也不失为当前境况之下滴滴面临转型的一个信号&&无论这个信号是外界所认定、所强加的,还是滴滴内部迟早将面对的&自我新陈代谢&。无论如何,滴滴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滴滴,它需要进化,也正在进化。
  这一次&进化&的起点,可以定格在2016年8月,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的那一刻。事实上,也正是合并之后的大半年来,&滴滴裁员&的传闻开始闪闪烁烁地反复出现。
  &滴滴频频被曝裁员,源于近来滴滴优步合并导致人员冗余、政策环境变化、滴滴内部业务调整及资本驱动等因素,这些必将形成一定的人员流动。&赛迪顾问互联网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顾文彬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但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人员流动对于滴滴自身而言,是一个正向的、自循环的过程。&
  再陷裁员风波
  1月5日,有消息称,滴滴出行可能正在进行成立4年多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甚至有知情人士透露称,滴滴各个业务线加起来将有一半的员工被&优化&离职。按照滴滴此前公开的数据,目前其各事业部加起来有6000多人。
  一位即将离职的滴滴员工表示,上周他与其他几个同事已被部门负责人约谈,并被暗示由于公司结构优化,需要重新寻找工作。该员工称,被&优化&的大多是今年中旬入职、即将满6个月试用期的员工。同时,该员工称,10月初公司系统内还有8000多人,现在已减少了将近2000人。
  对此,滴滴方面予以否认并称其&无稽之谈&。李敏直言,滴滴与优步合并之后,截至目前员工总数为6800人,&不知道内部员工说的8000多人的数目是怎么冒出来的&。此外,李敏强调,任何一家公司都有正常的人员调整与员工离职,每个月也有员工由于绩效或规范等原因离开滴滴,&但都是少量的&,滴滴的做法与一般的互联网企业通行做法无异。
  从2015年开始,滴滴已多次被传出裁员消息。2016年初,滴滴出行被传将停止招聘;2016年8月,有内部员工表示滴滴将进行裁员;11月,则有传言称滴滴快车业务线下团队将裁员。
  对于以上消息,滴滴大多予以否认,称其为&无稽之谈&。部分未掀起过大波澜的传言,滴滴则不予回应。
  可以明显看出的规律是,滴滴裁员的消息基本契合行业整合、监管新政推进的时间点。但一个不易察觉的现象是,如果将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作为&分水岭&,滴滴被传裁员的频率正在加速。
  &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之后,人力优化在大部分人的预料之中。两者的合并存在人员重叠,优化或说裁员是一个必然结果。&顾文彬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再加上滴滴已形成垄断地位,网约车新政地方细则在全国各大城市的相继颁布,由此造成订单量减少、司机数量减少,经过快速扩张期的相关业务的调整是必然的。&
  业内观察人士喻拓同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快车业务目前是滴滴的核心业务之一。&网约车新政的地方细则出台,使得该业务线在预期上受到打击,合并优步之后,快车业务的竞争基本结束,扩张时期临时招募的运营团队自然需要调整。&
  滴滴的微妙时刻
  滴滴&被裁员&背后端倪不难窥探:如今的共享出行行业已抵达一个微妙时刻。
  快的、滴滴的合并,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因为局内玩家还有优步中国这个&大块头&;《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并不意味着监管之锤的&定音&,因为还有征求意见的空间所在。彼时的滴滴还需要更多的员工以支撑更多的业务量,滴滴还需要继续&攻城掠地&。
  而现在,行业整合基本完成,滴滴成为寡头;大多数地方的网约车细则已落地或正在落地,共享出行行业似乎已&尘埃落定&。这也无怪乎外界频繁预期滴滴将启动转型&&首当其冲便是人员调整。
  事实上,相较于&分水岭&之前的传闻而言,如今滴滴的&被裁员&,确实更加强烈地打上了&转型&的标签。&滴滴快车业务的竞争结束后,需要开拓新的业务线,需要进行战略调整,进行所谓的人员优化。&顾文彬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
  此外,顾文彬指出,考虑到滴滴是一个典型的资本催熟的企业,高速发展背后,资本推手也要考虑回报。&上市、IPO是滴滴发展的必然结果。既然要上市,就不可能不考虑财务报表、公司利润。人员通常是互联网公司的成本大头,因此人员控制也就成为滴滴上市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顾文彬看来,滴滴未来需要向国际化、融合化、智能化发展,方才能够真正自我成就。而&这背后最大的风险是资本风险。&因此,当前的滴滴,也正在经历一个微妙时刻。在这样的时刻里,人员结构优化调整是滴滴正向的、自循环的过程。
【责任编辑:王爽】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出处。本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监督电话:010-604554
商务合作:010-
消费日报社地址 Add:北京市丰台区定安东里20号 邮编 P.C. 100075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 18号
本报法律顾问:北京京平律师事务所 程波
律师消费日报社版权所有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下次自动登录一年三次陷裁员风波 滴滴进入合并后微妙时刻_中国商网
中国商报社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一年三次陷裁员风波 滴滴进入合并后微妙时刻
核心提示:
专家称,既然要上市,就不可能不考虑财务报表、公司利润。人员通常是互联网公司的成本大头,因此人员优化也就成为滴滴上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不到一年时间,接连三次陷入&被裁员&风波。如果有一个&年度最易&被裁员&互联网企业&榜单,近来的滴滴出行将榜上居前。
这也难怪连滴滴出行营销副总裁李敏都不淡定了。1月5日,围绕近日&滴滴将进行成立以来最大规模裁员、减员,涉及半数员工&的传闻,李敏亲自辟谣称这&纯属无稽之谈&,并放话表示&要再不信,等我们这个月开年会时,邀请你们(传言者)多带点人来亲自数数&。
尽管滴滴再次对传闻予以坚决否认,但其频陷&裁员传言&已成不争的事实。而这样频频流出的裁员消息,也不失为当前境况之下滴滴面临转型的一个信号&&无论这个信号是外界所认定、所强加的,还是滴滴内部迟早将面对的&自我新陈代谢&。无论如何,滴滴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滴滴,它需要进化,也正在进化。
这一次&进化&的起点,可以定格在2016年8月,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的那一刻。事实上,也正是合并之后的大半年来,&滴滴裁员&的传闻开始闪闪烁烁地反复出现。
&滴滴频频被曝裁员,源于近来滴滴优步合并导致人员冗余、政策环境变化、滴滴内部业务调整及资本驱动等因素,这些必将形成一定的人员流动。&赛迪顾问互联网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顾文彬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但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人员流动对于滴滴自身而言,是一个正向的、自循环的过程。&
再陷裁员风波
1月5日,有消息称,滴滴出行可能正在进行成立4年多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甚至有知情人士透露称,滴滴各个业务线加起来将有一半的员工被&优化&离职。按照滴滴此前公开的数据,目前其各事业部加起来有6000多人。
一位即将离职的滴滴员工表示,上周他与其他几个同事已被部门负责人约谈,并被暗示由于公司结构优化,需要重新寻找工作。该员工称,被&优化&的大多是今年中旬入职、即将满6个月试用期的员工。同时,该员工称,10月初公司系统内还有8000多人,现在已减少了将近2000人。
对此,滴滴方面予以否认并称其&无稽之谈&。李敏直言,滴滴与优步合并之后,截至目前员工总数为6800人,&不知道内部员工说的8000多人的数目是怎么冒出来的&。此外,李敏强调,任何一家公司都有正常的人员调整与员工离职,每个月也有员工由于绩效或规范等原因离开滴滴,&但都是少量的&,滴滴的做法与一般的互联网企业通行做法无异。
从2015年开始,滴滴已多次被传出裁员消息。2016年初,滴滴出行被传将停止招聘;2016年8月,有内部员工表示滴滴将进行裁员;11月,则有传言称滴滴快车业务线下团队将裁员。
对于以上消息,滴滴大多予以否认,称其为&无稽之谈&。部分未掀起过大波澜的传言,滴滴则不予回应。
可以明显看出的规律是,滴滴裁员的消息基本契合行业整合、监管新政推进的时间点。但一个不易察觉的现象是,如果将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作为&分水岭&,滴滴被传裁员的频率正在加速。
&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之后,人力优化在大部分人的预料之中。两者的合并存在人员重叠,优化或说裁员是一个必然结果。&顾文彬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再加上滴滴已形成垄断地位,网约车新政地方细则在全国各大城市的相继颁布,由此造成订单量减少、司机数量减少,经过快速扩张期的相关业务的调整是必然的。&
业内观察人士喻拓同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快车业务目前是滴滴的核心业务之一。&网约车新政的地方细则出台,使得该业务线在预期上受到打击,合并优步之后,快车业务的竞争基本结束,扩张时期临时招募的运营团队自然需要调整。&
滴滴的微妙时刻
滴滴&被裁员&背后端倪不难窥探:如今的共享出行行业已抵达一个微妙时刻。
快的、滴滴的合并,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因为局内玩家还有优步中国这个&大块头&;《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并不意味着监管之锤的&定音&,因为还有征求意见的空间所在。彼时的滴滴还需要更多的员工以支撑更多的业务量,滴滴还需要继续&攻城掠地&。
而现在,行业整合基本完成,滴滴成为寡头;大多数地方的网约车细则已落地或正在落地,共享出行行业似乎已&尘埃落定&。这也无怪乎外界频繁预期滴滴将启动转型&&首当其冲便是人员调整。
事实上,相较于&分水岭&之前的传闻而言,如今滴滴的&被裁员&,确实更加强烈地打上了&转型&的标签。&滴滴快车业务的竞争结束后,需要开拓新的业务线,需要进行战略调整,进行所谓的人员优化。&顾文彬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
此外,顾文彬指出,考虑到滴滴是一个典型的资本催熟的企业,高速发展背后,资本推手也要考虑回报。&上市、IPO是滴滴发展的必然结果。既然要上市,就不可能不考虑财务报表、公司利润。人员通常是互联网公司的成本大头,因此人员控制也就成为滴滴上市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顾文彬看来,滴滴未来需要向国际化、融合化、智能化发展,方才能够真正自我成就。而&这背后最大的风险是资本风险。&因此,当前的滴滴,也正在经历一个微妙时刻。在这样的时刻里,人员结构优化调整是滴滴正向的、自循环的过程。
(原标题:一年三次陷裁员风波 滴滴进合并后微妙时刻)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当前位置:&>&&>&
一年三次陷裁员风波 滴滴进入合并后“微妙时刻”
时间: 09:21:11&&&&浏览:0次&&&&来源:系统部落
专家称,既然要上市,就不可能不考虑财务报表、公司利润。人员通常是互联网公司的成本大头,因此人员优化也就成为滴滴上市的题中应有之义。不到一年时间,接连三次陷入“被裁员”风波。如果有一个“年度最易‘被裁员’互联网企业”榜单,近来的滴滴出行将榜上居前。这也难怪连滴滴出行营销副总裁李敏都不淡定了。资料图本报记者 杨清清 北京报道1月5日,围绕近日“滴滴将进行成立以来最大规模裁员、减员,涉及半数员工”的传闻,李敏亲自辟谣称这“纯属无稽之谈”,并放话表示“要再不信,等我们这个月开年会时,邀请你们(传言者)多带点人来亲自数数”。尽管滴滴再次对传闻予以坚决否认,但其频陷“裁员传言”已成不争的事实。而这样频频流出的裁员消息,也不失为当前境况之下滴滴面临转型的一个信号——无论这个信号是外界所认定、所强加的,还是滴滴内部迟早将面对的“自我新陈代谢”。无论如何,滴滴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滴滴,它需要进化,也正在进化。这一次“进化”的起点,可以定格在2016年8月,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的那一刻。事实上,也正是合并之后的大半年来,“滴滴裁员”的传闻开始闪闪烁烁地反复出现。“滴滴频频被曝裁员,源于近来滴滴优步合并导致人员冗余、政策环境变化、滴滴内部业务调整及资本驱动等因素,这些必将形成一定的人员流动。”赛迪顾问互联网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顾文彬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但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人员流动对于滴滴自身而言,是一个正向的、自循环的过程。”再陷裁员风波1月5日,有消息称,滴滴出行可能正在进行成立4年多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甚至有知情人士透露称,滴滴各个业务线加起来将有一半的员工被“优化”离职。按照滴滴此前公开的数据,目前其各事业部加起来有6000多人。一位即将离职的滴滴员工表示,上周他与其他几个同事已被部门负责人约谈,并被暗示由于公司结构优化,需要重新寻找工作。该员工称,被“优化”的大多是今年中旬入职、即将满6个月试用期的员工。同时,该员工称,10月初公司系统内还有8000多人,现在已减少了将近2000人。对此,滴滴方面予以否认并称其“无稽之谈”。李敏直言,滴滴与优步合并之后,截至目前员工总数为6800人,“不知道内部员工说的8000多人的数目是怎么冒出来的”。此外,李敏强调,任何一家公司都有正常的人员调整与员工离职,每个月也有员工由于绩效或规范等原因离开滴滴,“但都是少量的”,滴滴的做法与一般的互联网企业通行做法无异。从2015年开始,滴滴已多次被传出裁员消息。2016年初,滴滴出行被传将停止招聘;2016年8月,有内部员工表示滴滴将进行裁员;11月,则有传言称滴滴快车业务线下团队将裁员。对于以上消息,滴滴大多予以否认,称其为“无稽之谈”。部分未掀起过大波澜的传言,滴滴则不予回应。可以明显看出的规律是,滴滴裁员的消息基本契合行业整合、监管新政推进的时间点。但一个不易察觉的现象是,如果将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作为“分水岭”,滴滴被传裁员的频率正在加速。“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之后,人力优化在大部分人的预料之中。两者的合并存在人员重叠,优化或说裁员是一个必然结果。”顾文彬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再加上滴滴已形成垄断地位,网约车新政地方细则在全国各大城市的相继颁布,由此造成订单量减少、司机数量减少,经过快速扩张期的相关业务的调整是必然的。”业内观察人士喻拓同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快车业务目前是滴滴的核心业务之一。“网约车新政的地方细则出台,使得该业务线在预期上受到打击,合并优步之后,快车业务的竞争基本结束,扩张时期临时招募的运营团队自然需要调整。”滴滴的微妙时刻滴滴“被裁员”背后端倪不难窥探:如今的共享出行行业已抵达一个微妙时刻。快的、滴滴的合并,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因为局内玩家还有优步中国这个“大块头”;《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并不意味着监管之锤的“定音”,因为还有征求意见的空间所在。彼时的滴滴还需要更多的员工以支撑更多的业务量,滴滴还需要继续“攻城掠地”。而现在,行业整合基本完成,滴滴成为寡头;大多数地方的网约车细则已落地或正在落地,共享出行行业似乎已“尘埃落定”。这也无怪乎外界频繁预期滴滴将启动转型——首当其冲便是人员调整。事实上,相较于“分水岭”之前的传闻而言,如今滴滴的“被裁员”,确实更加强烈地打上了“转型”的标签。“滴滴快车业务的竞争结束后,需要开拓新的业务线,需要进行战略调整,进行所谓的人员优化。”顾文彬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此外,顾文彬指出,考虑到滴滴是一个典型的资本催熟的企业,高速发展背后,资本推手也要考虑回报。“上市、IPO是滴滴发展的必然结果。既然要上市,就不可能不考虑财务报表、公司利润。人员通常是互联网公司的成本大头,因此人员控制也就成为滴滴上市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顾文彬看来,滴滴未来需要向国际化、融合化、智能化发展,方才能够真正自我成就。而“这背后最大的风险是资本风险。”因此,当前的滴滴,也正在经历一个微妙时刻。在这样的时刻里,人员结构优化调整是滴滴正向的、自循环的过程。
上一篇: 下一篇:
IT资讯栏目
热门系统教程
系统下载排行一年三次陷裁员风波 合并后的滴滴到底怎么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杨清清
专家称,既然要上市,就不可能不考虑财务报表、公司利润。人员通常是互联网公司的成本大头,因此人员优化也就成为滴滴上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专家称,既然要上市,就不可能不考虑财务报表、公司利润。人员通常是互联网公司的成本大头,因此人员优化也就成为滴滴上市的题中应有之义。不到一年时间,接连三次陷入“被裁员”风波。如果有一个“年度最易‘被裁员’互联网企业”榜单,近来的滴滴出行将榜上居前。这也难怪连滴滴出行营销副总裁李敏都不淡定了。1月5日,围绕近日“滴滴将进行成立以来最大规模裁员、减员,涉及半数员工”的传闻,李敏亲自辟谣称这“纯属无稽之谈”,并放话表示“要再不信,等我们这个月开年会时,邀请你们(传言者)多带点人来亲自数数”。尽管滴滴再次对传闻予以坚决否认,但其频陷“裁员传言”已成不争的事实。而这样频频流出的裁员消息,也不失为当前境况之下滴滴面临转型的一个信号——无论这个信号是外界所认定、所强加的,还是滴滴内部迟早将面对的“自我新陈代谢”。无论如何,滴滴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滴滴,它需要进化,也正在进化。这一次“进化”的起点,可以定格在2016年8月,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的那一刻。事实上,也正是合并之后的大半年来,“滴滴裁员”的传闻开始闪闪烁烁地反复出现。“滴滴频频被曝裁员,源于近来滴滴优步合并导致人员冗余、政策环境变化、滴滴内部业务调整及资本驱动等因素,这些必将形成一定的人员流动。”赛迪顾问互联网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顾文彬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但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人员流动对于滴滴自身而言,是一个正向的、自循环的过程。”再陷裁员风波1月5日,有消息称,滴滴出行可能正在进行成立4年多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甚至有知情人士透露称,滴滴各个业务线加起来将有一半的员工被“优化”离职。按照滴滴此前公开的数据,目前其各事业部加起来有6000多人。一位即将离职的滴滴员工表示,上周他与其他几个同事已被部门负责人约谈,并被暗示由于公司结构优化,需要重新寻找工作。该员工称,被“优化”的大多是今年中旬入职、即将满6个月试用期的员工。同时,该员工称,10月初公司系统内还有8000多人,现在已减少了将近2000人。对此,滴滴方面予以否认并称其“无稽之谈”。李敏直言,滴滴与优步合并之后,截至目前员工总数为6800人,“不知道内部员工说的8000多人的数目是怎么冒出来的”。此外,李敏强调,任何一家公司都有正常的人员调整与员工离职,每个月也有员工由于绩效或规范等原因离开滴滴,“但都是少量的”,滴滴的做法与一般的互联网企业通行做法无异。从2015年开始,滴滴已多次被传出裁员消息。2016年初,滴滴出行被传将停止招聘;2016年8月,有内部员工表示滴滴将进行裁员;11月,则有传言称滴滴快车业务线下团队将裁员。对于以上消息,滴滴大多予以否认,称其为“无稽之谈”。部分未掀起过大波澜的传言,滴滴则不予回应。可以明显看出的规律是,滴滴裁员的消息基本契合行业整合、监管新政推进的时间点。但一个不易察觉的现象是,如果将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作为“分水岭”,滴滴被传裁员的频率正在加速。“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之后,人力优化在大部分人的预料之中。两者的合并存在人员重叠,优化或说裁员是一个必然结果。”顾文彬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再加上滴滴已形成垄断地位,网约车新政地方细则在全国各大城市的相继颁布,由此造成订单量减少、司机数量减少,经过快速扩张期的相关业务的调整是必然的。”业内观察人士喻拓同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快车业务目前是滴滴的核心业务之一。“网约车新政的地方细则出台,使得该业务线在预期上受到打击,合并优步之后,快车业务的竞争基本结束,扩张时期临时招募的运营团队自然需要调整。”滴滴的微妙时刻滴滴“被裁员”背后端倪不难窥探:如今的共享出行行业已抵达一个微妙时刻。快的、滴滴的合并,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因为局内玩家还有优步中国这个“大块头”;《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并不意味着监管之锤的“定音”,因为还有征求意见的空间所在。彼时的滴滴还需要更多的员工以支撑更多的业务量,滴滴还需要继续“攻城掠地”。而现在,行业整合基本完成,滴滴成为寡头;大多数地方的网约车细则已落地或正在落地,共享出行行业似乎已“尘埃落定”。这也无怪乎外界频繁预期滴滴将启动转型——首当其冲便是人员调整。事实上,相较于“分水岭”之前的传闻而言,如今滴滴的“被裁员”,确实更加强烈地打上了“转型”的标签。“滴滴快车业务的竞争结束后,需要开拓新的业务线,需要进行战略调整,进行所谓的人员优化。”顾文彬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此外,顾文彬指出,考虑到滴滴是一个典型的资本催熟的企业,高速发展背后,资本推手也要考虑回报。“上市、IPO是滴滴发展的必然结果。既然要上市,就不可能不考虑财务报表、公司利润。人员通常是互联网公司的成本大头,因此人员控制也就成为滴滴上市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顾文彬看来,滴滴未来需要向国际化、融合化、智能化发展,方才能够真正自我成就。而“这背后最大的风险是资本风险。”因此,当前的滴滴,也正在经历一个微妙时刻。在这样的时刻里,人员结构优化调整是滴滴正向的、自循环的过程。
1. 众筹家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众筹家"的文章,版权均属上海善筹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众筹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众筹家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众筹家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众筹家
和相关作者,违者众筹家将依《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追究相关责任。
2. 凡众筹家注明"来源:××× "的文/图等稿件,众筹家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任何问题,请致电:400-060-5533
95%的朋友还会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您还没有登录,请
后发表评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
后发表评论
400-060-5533
客服邮箱:
服务时间:9:00 - 18:00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乐视体育的裁员风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