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面试试讲视频招聘面试说课好考还是试讲好考?

教师考编制面试&心得经验分享:说课没那么难_朱老师_新浪博客
教师考编制面试&心得经验分享:说课没那么难
针对说课,朱老师本周是第三次整理说课的内容,再次把大家经常忽略的细节整理出来,就是针对那些说课几次都不过的考生,希望大家通过完整的思路,准备说课,而不是去背全部的说课稿模板。
对于即将准备说课面试的考生,提前预习思路,才能有针对性的根据自己的面试要求,个人情况 去综合复习。
很多考生对我说,朱老师我每次笔试都能通过,分数都考前,就是面试每次都差几分,怎么办,有什么好办法?
相对于笔试,不管是资格证笔试、还是招聘笔试,笔试的内容都是有可控范围的,专业知识点,教育基础知识,都是背背的,多看几遍背下来,都能通过,所以大家的分数都相差不多少。
面试不同,面试考的是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题目多数都是随机抽取,考的就是你会不会教,用什么方法教,重
点考察你对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效果的实施,教学目标重难点的把握,对教学语言,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运用,包括教姿教态、语言表达综合因素决定你是否通过面试。
面试范围比较大,对于不同基础的考生,不是去全部背教案,背方法,而是需要有方法技巧的针对性复习,才能在短时间内突破面试瓶颈。
所以大家应该从面试要求,和个人情况去分析我到底需要哪方面的资料作为面试复习补充,而不是一味的去找某个地方的面试题目,这种面试题目,每个地方每一年题库都在变。
说课是什么形式
所谓说课,就是授课教师以口头(现场说课展示)或书面(撰写说课讲稿)的形式,
向同行系统地阐述自己对某一节课的教学设想(教学思路)及其理论依据。
说课是以课堂教学为背景,以教材中的单元(或章节)教学内容为课题,在正式上课之前,以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原则为指导,来探讨一节课的组成部分(教学要素、方法、手段)的最佳排列与组合,并合理地规划教学程序,使它们在课堂教学的时空中形成一种优化的结构形式。
说课,是指教师在有限时间(一节课的1/4
—1/3)内将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用简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呈现给听众,它不失为一种考查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有效方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说课说什么内容
(一)说教材
说教材,主要是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结构上,说对教材的理解、处理、使用的方法和策略。其目的是把握教材,合理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具体要求说出:
(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它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教材的前后联系。
(2)本节课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确定它们的依据是什么?即为什么是重点?难点在什么地方?关键部分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哪里?
(3)本节课要实现的目标及确定它的依据。
(二)说教法
说教法,主要是说本节课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其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具体要求说出:
(1)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2)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即如何教,为什么这样教?
(3)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采用什么方法、怎样创造条件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三)说学法
说学法,主要是怎样说出学习指导方法,即采用什么方法和什么措施让学生爱学、会学、会用,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会学、会用知识主动自觉地学习。具体要求说出:
(1)通过何种途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什么方式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哪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采用什么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掌握何种职业技能和学科研究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说教学程序,主要是说怎样组织整个教学过程以及这样做的理论依据。其目的是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具体要求说出:
(1)怎样安排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以及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要求?
(2)本节课师生教与学双边协调活动的具体安排和依据,以及怎样在教学各环节中安排好学生的认知活动,并在时间分配上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3)本节课板书的设计及设计意图,课内外作业练习的布置和训练意图。
说课的核心是什么
(一)抓住一个“课”字,突出一个“说”字
说课,要用一节课1/4—1/3时间说出一节教学环节齐全的课,必须经历完整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常规课课型来说,要经历铺垫一新授课一举例一巩固一置疑一小结一练习等过程,对采用目标教学法的课程来说,要经历前置补偿一揭题展示一反馈矫正一课堂练习等过程。
因此,说课者要根据课型抓住这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结构、说内容、说训练、说学生、无论说什么,都要说得有理有据,使听者叫好,达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目的。
在说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说课”不等于备课,教师千万不能照教案去说;教案是依托,但不能照搬。
(2)“说课”不等于讲课,教师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去说;
(3)“说课”不等于背死课,教师不应将事先准备好的“说案”一字不漏地死背下去;
(4)“说课”不等于读课,教师不能拿着事先写好的材料去读。因此,教师在说课时,要紧紧围绕一个“课”字,突出“说课”的特点,完成说的过程。
很多考生就是死在以上四点上, 对说课想法过于简单。
(二)遵循“课”路,选准“说”法
教学思路是教师课堂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想。教师讲课时,要紧紧围绕教学思路进行,教师在说课时,当然也要环环扣住课堂教学思路展开。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实施“教”法,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展开“说”法,无疑是教师授课和说课成败的关键。
诚然,说课的方法很多,需要因人制宜,因材施“说”。说理、说实验、说演变、说现象、说本质、说事实、说规律、正面说、反面说、横向说、纵向说、理论联系实际说、陈述说、间语说。但无论怎么“说”,都要遵循课堂教学思路这一主线去“说”。
(三)变换“说”法,找准“说”点
说课的对象是听众,而不是授课的对象学生。这些听众可能自是说课的评委、本学科的教师、本教研室的教师、其他学科的教师及教务科、教育研究室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但无论怎样,这些群众都竭力站在学生角度去对待说课者所说的课,去审视说课者说课时的一字一句、一举一动,包括教法的采用,教学重难点的突出、突破,教学环节的把握以及教学语音、语气、表情、称呼等。因此,说课者必须置于听众思维和学生思维的变化处,站在备课讲课的临界点,变换“说”
位,编写“说”案,研究“说”法,找准“说”点。
(四)把握“说”度,把课“说”话
说课的重点应放在说清思路、说清教学过程、说清教学方法;而讲课的重点则应放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换句话说,说课重理性和思路,讲课重感情和实践。因此,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必须详略得当。
那么,如何把握“说”度呢?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因材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选取“说”法,把课“说”活。说出该课的特点和特色,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说得生动有趣、绘声绘色,使听众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听众都有“词已尽意无穷”的感觉。这就要求说课教师认真钻研说“材”说
“案”,灵活选用“说”法,准确实施“说”程,这样,才能把课“说”活。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12,871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教师面试技巧:教师如何说课
10:26:52 来源: 浏览次数:
推荐阅读:||
现在,&说课&越来越受到关注,已逐渐成为各学科衡量一节课好坏的重要标尺。从字面上看,&说&和&讲&本来同义,而&说课&和&讲课&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讲课是务实,看的是课堂上的真功夫;说课是务虚,看的是&纸上谈兵&。说课以前也有,那是在上课之前或之后,由执教者把设计意图说出来,给看课的人作一点理性的引导。不过,一般人都不太在意,也无什么&说&的格式,更没有把它作为评课的依据。近几年这说课突然热了起来,逐渐演变成了教研中的一个&纸上谈兵&的门类,还出现了说课比赛,似乎有与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评分秋色的势头。
&纸上谈兵&的说课,由于没有教学对象的互动反馈,一厢情愿的成分不少,其效果也就无法检验;如果只说课而不上课,那更可以尽情地朝理想化的方向去说,反正只看&纸上&不看&堂上&。它究竟有多大作用,我们姑且不论。
陆丽莉老师指出不管怎样,有说课,我们就得研究说课,学会说课;而要会说课,就要会写说课稿。说课尚无的研究理论,原本就没有固定的格式,所以说课稿常常写得五花八门。尤其是只比说课不比上课的说课稿,那简直就是一幅课堂畅想图,看得叫人眼花缭乱。根据我多年来对说课的观察和理解,我认为,说课不是教案的细化,不是教学过程的简单复述,不是某章某节教材内容的具体分析。好的说课,应包括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解读,对学情的分析,对教学过程的预设,以及对辅助手段的选用等。一句话,通过说课,展示你对某节课的思考和处理过程。
1、说出该课(该章、该节)的教学目标在课标中的表述,即根据课标精神和要求确定该课的教学目标。显示出教者对教材和课标关系的熟练把握。
2、说出该课(该章、该节)在单元中的地位,即在整体中给该课的教学准确定位,既照应单元整体性又突出单课独立性。显示出教者对教材科学而清醒的驾驭。
3、说出该课(该章、该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根据对学情的分析,确定教学中的详略,安排教学的进度。显示出教者的务实精神和处理教材的能力。
4、说出该课(该章、该节)课堂实施的预设方案,包括所选用的课型,新课导入、各个教与学环节的先后安排。对重要的提问,讨论课题,板书、实物及多媒体画面的精彩细节,可做画龙点睛的说明和展示。让听者感受到教学的全过程。显示出教者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
5、说课切忌平铺直叙,要突出亮点,重要细节不可忽略,以给听者深切的感受。说课语言力求清晰流畅,说课稿文字力求简洁生动,书写格式、图片表格力求明快醒目,富有感染力。显示出教者的语言素养和文字功底。
以上5项,在说课中不可或缺,但在具体操作中可合理整合,形式可灵活多样。
本文由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
关键词阅读
2017年事业单位公益直播备考讲座汇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