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企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android app增量升级要怎么写

当前位置:
> 政民互动
> 政协提案
关于我市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几点建议
即墨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会字第10号
案由:关于我市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几点建议
转型升级是推进我市工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围绕“3×3工业振兴计划”和“实施个十百千工程”,我市重点抓了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工作,工业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存在的问题
(一)我市针织服装服饰产业的“品质”需要提升。针织服装服饰产业的“品质”,主要包括创新、设计、研发、制造、质量、品牌等内容。我市的针织服装服饰企业虽然在产品制造上已达到国际水准,但在创新、设计、研发、品牌等方面仍亟待全面提升:一是企业的创新、设计、研发能力明显不足。我市只有8家企业拥有自己的技术中心,企业的发展重心仍在生产和销售上,每年的创新研发投入微乎其微,创新和研发能力明显不足。全市针织服装服饰企业缺少专门的设计、研发机构。二是企业亟需打造自己的品牌。打造品牌,是我市所有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我市的230余户规模以上针织服装服饰企业中,只有30家企业创建了青岛市级以上品牌,占16%。骨干企业即发和雪达的销售中,外销的比例都在90%以上,没有形成自己的市场品牌。其他企业则规模较小,采用跟随、模仿的方式组织生产,更难以创建、打造自己的品牌。三是企业和产品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由于企业创新、设计、研发能力不足,没有形成自己的市场品牌,我市的针织服装服饰企业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只是国外大品牌的加工车间,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附加值低,只能依靠较低的价格占领市场,企业的盈利能力脆弱。
(二)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数量不足,汽车产业基地发展需要增量提质。一是汽车产业链条不长。一个完整的汽车产业需要300-400家零部件配套企业。目前我市汽车产业新城落户的零部件企业仅50余家,加上其他镇街的配套企业也不足100家,还需要大量引进汽车零部件企业。二是汽车产业规模不够大。已落户的零部件企业以及原有企业大多规模不大,且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领域,大部分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少关键零部件企业。三是整车拉动能力不强。目前,汽车产业新城仅有一汽落户,还缺少能够真正拉动整个汽车产业链条的轿车和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
(三)我市企业整体规模不大,转型升级能力需要提高。2013年,我市只有即发年产值超过了100亿元,亨达、红领、海立美达3家企业年产值在20-50亿元之间,大企业规模和数量偏少。
二、对策和建议
(一)发挥品牌孵化中心作用,引导针织服装服饰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建设品牌孵化中心,建立招才引智、企业服务、孵化创意、市场交易、出口服务等综合公共服务平台,聚集人才、技术、信息、融资、服务、场地等要素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手段,实现科技、研发、创新、创业、创意、品牌、模式等成果的快速孵化和转化。一是引导企业加强设计研发。引导并鼓励企业建设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鼓励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技术中心等机构,争创更多高级别的企业技术中心,积极创建行业技术中心、检测中心、信息中心等服务平台。二是加大技术创新扶持力度。围绕针织服装服饰产业建立科技创新“智慧库”、高校和科研机构信息库、创新成果信息库、创新需求信息库,并建立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双向沟通机制,确立产学研合作关系。设立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鼓励骨干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以此培育、催生、孵化新的企业。三是鼓励企业争创品牌。按照“提升壮大一批、恢复挖掘一批、扶植培育一批”的思路,科学规划品牌梯队,壮大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队伍。要抓好存量,着力在提升现有品牌内涵和档次上下功夫,争创各级名牌,形成一批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国家队”;要抓好增量,引导尚未创牌的企业从“数量牌”和“价格战”中解放出来,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要不断完善品牌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大力引导规模企业放大品牌效应,扩大品牌影响,实现从创造品牌产品到打造品牌企业的跨越。
(二)抓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尽快形成千亿级汽车产业。到2016年建成产值过千亿元汽车产业基地,形成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需要一手抓开工建设,一手抓项目引进。适时实现整车招商的再突破,主要瞄准国内有实力、有拓展计划的汽车制造集团,重点引进轿车生产、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扶持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以及具有前瞻性和引导性的节能汽车。零部件项目招商主要瞄准一汽的一、二、三级配套供应企业,尽最大努力引进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关键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企业零部件产品开发、系统配套和模块化供货能力,营造零部件产业优势。完善零部件本土化供应体系。要建立国内大型车企和零部件企业投资信息动态跟踪机制,第一时间掌握其投资信息。根据掌握信息情况,完善本土零部件企业规划,加大工作力度,实现零部件配套企业与重点项目建设同步发展、梯次推进。
(三)引导企业实施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梯队式发展。一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产品研发和技术进步投入,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现有企业进行改造,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二是支持引导重点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三是积极宣传落实技改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加大技改和研发投入,积极做好技改项目的跟踪服务,切实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力争通过转型升级,每年有新的企业加入到年产值过百亿元、十亿元和规模以上企业行列,实现梯队式发展。
(四)加强服务,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一是进一步优化工业企业发展环境,通过完善服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推行“无检查工作日”、实行部门内部联合检查和检查结果共享制度等,打造“企业诚信守法,政府无事不扰、有事必应”的政务服务品牌。二是畅通服务渠道,实现特事特办。通过定期走访、组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随时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帮助企业克服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瓶颈。定期摸底调查企业资金需求情况,研究解决办法,促成双方合作。四是引导企业抱团发展。通过有关部门统一组织企业参加高层次展会等对外宣传推介形式,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实现规模效应,促进我市工业企业转型升级。
办理方式:面复&&&&&&&&&&&&&&&&&&&&&&&&&&&&&&&&
即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0号
提 案 的 答 复
赵瑞林委员:
&&&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几年来,即墨市围绕“3×3工业振兴计划”和“实施个十百千工程”,重点抓工业转型升级,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落实和制定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为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我市认真落实了国家、省、青岛市各级扶持政策,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
(一)制定出台了《即墨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个十百千工程”加快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品牌、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2013年扶持资金支出达1000余万元。
(二)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工业企业外地优秀职工住房建设工作的意见》。符合《意见》规定条件的骨干企业可以申请建设职工房,符合《意见》规定条件的外地职工可以申请购买职工房,可有效解决工业企业外地优秀职工住房问题,吸引聚集更多人才参与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海隆、海立美达、金黄海、即发、森麒麟5家企业已提出建设职工房的申请。目前正在制定《意见》的《细则》(讨论稿),《细则》出台后,可指导企业具体操作职工房建设工作。
(三)制定出台了《关于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推动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通过“无检查工作日”、实行部门内部联合检查和检查结果共享等制度,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打造“企业诚信守法,政府无事不扰、有事必应”的政务服务品牌,实现政企良性互动,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二、搭建服务平台,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一)高标准打造中国(即墨)服装品牌孵化中心。
&为提升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内涵,打造纺织服装千亿产业,我市高标准建设了中国(即墨)服装品牌孵化中心。孵化中心重点以纺织服装产业的创意设计、品牌运作、电商孵化等为主要业态,孵化对象主要分为“导师型品牌企业”、“品牌提升企业”、“成长型企业”以及“创业群体”等。中心引进了国内外知名的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品牌发展联盟、创意设计及中介服务等专业化机构,为入孵企业和创业群体提供智力支持和全方位服务,帮助企业转型升级。目前,孵化中心入驻企业186家,其中品牌孵化企业52家,设计师工作室26家,电商孵化企业108家,中介机构19家。4月26日山东省省长郭树清、青岛市市长张新起视察了孵化中心的公共服务设施,倾听了电子商务培训,与入孵企业进行了交流,对孵化中心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高质量举办了“鳌山湾2013中国(即墨)国际时装季”、组织企业参加了“青岛名牌神州行”武汉推介展销会和“青岛时装周”。
我市于日-22日举办了“鳌山湾2013中国(即墨)国际时装季”,时装季期间,参与时尚论坛、发布会、专题培训和博览会的企业和专业观众达1.7万余人次,了解了国内外纺织服装业的新趋势、新业态、新技术;邀请北京白领时装、广州例外服饰、北京爱慕内衣等15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了对接沟通;进行了即发·2013鳌山湾时尚论坛等16场交流培训,全国各地500多名企业家与会。同时,举办了“特色加工企业推介会”、“品牌商采购招标会”等18场专题招标会,参加培训和招标活动的企业营销、管理等专业人员近2000名,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的时装季正在筹备中。
“青岛名牌神州行”武汉推介展销会我市于2013年6月份组织了纺织服装服饰、家电、食品饮料、船舶(游艇)、工艺美术品等6个行业的即发、红领、红妮、雪达、浩尔服饰等18家品牌企业的400多种产品参展,展位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参展企业占青岛市的25%。组织企业与武汉纺织大学等院校及武商集团、中百集团、中商集团、汉商集团等30多家大型专业采购商进行了洽谈,与6家商场超市签订协议,签订订单5800万元;与20多家经销商或商场达成代理意向,签订订单6500万元。
“青岛时装周”我市于2014年4月份组织了21家具有代表性的针织服装服饰品牌企业参加,占青岛市参展企业的22%,参展企业数量居青岛四市之首;组织了20家企业参加“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成果展”,占青岛市参展企业的14%,数量居青岛四市之首。我市企业现场销售600万元,签订合同和达成合作意向7000万元。其中红妮与国内外10余家客户签订合同订单3000万元,现场销售100万元;亨达集团的“孝亲鞋”现场销售80万元,签订销售订单500余万元。
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加强了企业与大专院校、专家、商场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不仅宣传了企业和品牌,更重要的是开拓了视野,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捷径。
(三)通过重点企业联席会议、大企业直通车、扶持一户实体企业和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等,帮助企业解决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重点企业联席会议和大企业直通车制度,“一对一”帮助重点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2014年前三季度帮助青岛亨达公司等16家企业解决了土地、融资等18个困难和问题,有力地助推了企业转型升级。
通过“服务一户实体企业”活动,及时帮助解决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市75个市直部门共联系了200户实体企业,定期到所联系的企业走访调研,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
&&& 通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培训、信息和市场等全方位服务。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依托“一线、一网、一中心”三条途径,为企业提供服务。一是人才培训。2014年前三季度先后组织3500余人参加各项培训班、专题讲座等30次。二是信息服务。通过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中国(即墨)服装品牌孵化中心网站、服务热线、QQ群等,及时将重要通知、信息、政策等告知企业,平均月发信息5000余条。 三是市场开拓。建立了全国重要展会库,及时组织企业参展。2014年前三季度先后组织青山机械、皇润食品等26家企业参加了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北京国际商品交易博览会、青岛国际时装周、名优产品展、专精特新成果展等展会。四是融资服务。2014年前三季度为企业协调银行贷款、担保、小额贷款和过桥资金支持22.5亿元,新增产值67.5亿元,新增利税2.6亿元,有力地助推了企业转型升级。
&&& 三、依靠技术进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 积极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争创名牌、技术中心创建等,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一)技术改造
建立了5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库,月份入库技改项目172个,计划总投资177.45亿元,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技改项目扶持资金:争取2013年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2个,争取2013年国家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3个,争取青岛市2013年技改贴息资金项目5个,共争取上级扶持资金2589万元。同时,我们对以上项目加强指导服务,确保项目正常实施、资金规范使用。2014年推荐正望钢水、百洋制药等3个项目申报青岛市技改贴息资金扶持项目,预计可争取扶持资金500余万元。
&&& (二)技术创新
组织企业大力进行技术创新,月份共提报三批85个项目列入青岛市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引导企业用好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其中18家企业的65个技术创新项目通过2013年度研究开发项目年度鉴定,可为企业抵免所得税额近1000万元;指导昌盛日电、雪达集团等企业的5个新产品(技术)通过青岛经信委组织的新产品(技术)鉴定,全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组织企业争创各级品牌。2013年,我市红领集团被授予“全国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称号,荣获该称号的全青岛市共四家企业(海尔、海信、青啤、红领),红领集团是我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截止目前,我市共有各级品牌233个(件),其中青岛市级以上名牌139个(中国名牌7个,山东名牌64个,青岛名牌68个);青岛市级以上著(弛)名商标91件(中国驰名商标15件,山东省著名商标38件,青岛市著名商标39件);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中国出口名牌)2个。2014年推荐33个产品申报青岛名牌,其中17个列入培育计划,目前正在准备申报材料。
(四)技术中心
不断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切实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市共有各级企业技术中心56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山东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青岛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2家。2014年推荐红领集团、英派斯申报国家级技术中心,并于9月份在济南参加答辩;推荐正望钢水、英吉多申报山东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推荐威控电气、三星制冷等13家企业申报青岛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威控电气、华夏橡胶等12家企业通过初审,并于10月下旬进行答辩。
&& &四、科学布局规划,搭建企业转型升级载体。
为引导企业转型升级、集约发展,我市自2012年开始规划产业集聚区。目前有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生命科技、太阳能、汽车、船舶、家电、制鞋和金属新材料等9个工业产业集聚区被列入了青岛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规划面积19172公顷。2014年前三季度全市工业产业集聚区完成产值857.6亿元。
为将汽车产业培育成为年产值过千亿元的支柱产业,我市专门规划了青岛汽车产业新城。近年来,先后投资5.1亿元,完成了12项基础设施配套工程,8.53平方公里启动区实现了“九通一平”,特别是青龙高速连接线的修建和204国道的拓宽改造等道路建设工程,扩大了汽车产业新城内外联通。目前新城已落户项目60余个,总投资240多亿元,产品主要涵盖整车、改装车、底盘系统、汽车电器、发电装备以及物流等多个方面,初步形成了较为配套的汽车产业链。近日一汽大众(青岛)华东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我市,(一期)计划投资11亿欧元,占地9800亩,计划2015年3月份开工建设,2017年7月份竣工投产,设计产能60万辆,主要生产车型为SUV和新型轿车。与主机厂同步配套建设的零部件企业30家左右,后期跟进的零部件企业50家左右,配套企业投资规模约为整车厂的1.2倍。华东生产基地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可达2000亿元以上,发动机主机厂及发动机配套零部件园区同时落户建设。
&通过持续抓转型升级,我市工业实现了较快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从企业数看,2013年全市工业企业达到1513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61户,同比增加106户。从工业总量看,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40亿元,同比增长17.6%,总量居青岛四市第一。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8.3%,居四市第一。从供电量看,全市一般工业用电24.2亿千瓦时,增长7.14%,总量居青岛四市首位。
二、骨干企业生产经营稳定。即发、红领、雪达、亨达、森麒麟、海隆机械、扬帆造船、英派斯等企业经营稳定,发展态势趋好。
三、重点行业发展较好。重点监控的80户企业运行较为稳定,2013年累计完成产值365.1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同比增长的有47户,持平3户,下降30户,明显好于去年同期。分行业看:重点监控的针织服装服饰企业1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91.3亿元,同比增长6.2%。重点监控的家电电子企业7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8.7亿元,同比增长9.2%。重点监控的机械制造及汽车配套企业15户,完成产值49.4亿元,同比增长3.1%。重点监控的食品饮料企业7户,完成产值25.7亿元,同比增长1%。
&&&&&&&&&&&&&&&&&&&&&&&&&&&&&&&&&&&&&&&&&&&&&&&&&&&&&&&&&& 即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日
主要领导签字:
承办人及电话:林蕾&&
抄送:市政府政务督查室、市政协提案与委员活动工作办公室当前位置:
铜陵:调优存量扩张增量促进转型升级升级
――二论“抢占竞争制高点争当发展排头兵”
  铜陵日报讯 工业是铜陵的发展基础和名片,产业基础雄厚,发展潜力巨大。“抢占竞争制高点,争当发展排头兵”,关键还要看工业经济加速发展,要按照“调优产业存量、扩张产业增量”的思路,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转型升级、提速提质发展。
  调优存量扩张增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我们要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提升计划”,通过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推动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质量水平,促进采矿、冶炼、化工、建材、能源等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升级。同时,要鼓励优势企业高效整合产业链资源,开发市场需求的终端产品,重点围绕电工电气设备、轨道交通设备、阀门流体设备、节能环保设备、LED半导体材料及应用等产业终端项目,推动产业链向终端延伸;要大力培育发展高端引领项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重点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重点发展高精度铜板带、高档电子铜箔、高性能铜合金管、高密度互联印制电路板、超大规模引线框架材料、精制磷酸盐、精密工装模具、精密仪器仪表等项目;鼓励发展环保铜合金、工程塑料、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兆瓦级太阳能逆变器、锂动力电池等项目,抢占行业制高点,引领产业升级。
  调优存量扩张增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我们要突出首位产业带动作用。鼓励支持首位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创新企业管理,借鉴吸收国际同行业最先进的管理理念、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通过高位嫁接、合资合作和战略性重组,做大企业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着力形成“千亿航母、百亿板块、亿元群体”的发展格局。同时,加快园区载体建设,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加快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推动工业企业改造升级、搬迁入园,促进铜基新材料、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新能源、资源再生利用等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
  调优存量扩张增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我们要继续深入推进循环经济。
  以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争创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为目标,加快各类园区循环化改造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建设,推进产品间内部循环、企业间互补循环、产业间耦合循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研发、生产、示范一体化,构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促进资源能源的梯度、综合、高效利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调优存量扩张增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我们还要强化承载平台建设。要加大园区建设投入力度,推进园区提档升级;要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积极构建产业要素平台,为转型升级配置产业发展要素,要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企业积极整合并应用国际一流企业的研发资源;要着力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应用,推进“两化”融合发展;要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为开拓高端产业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铜陵日报评论员)
            编辑:
     
版权声明:
①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中安在线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
24小时新闻排行
安徽国内国际您当前的位置:&&&&&&
沧州盐山县推进存量转型升级 增量高新精尖
【字号: |
  盐山全力推进产业升级
  存量转型升级增量高新精尖
  一季度,入统工业实现利税2.9亿元,同比增长32.2%;出口创汇1519万美元,同比增长37.3%
  日前,河北宏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鲁北企业集团举行100兆瓦热电项目工程总承包(EPC)签约仪式,标志着河北宏润重工从单纯的产品供应向工程总承包逐步转型升级。这是盐山县全力推进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去年,全县30强企业全部与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合作项目达35个;宏润公司5万吨热垂直挤压机组成功投产,并取得国家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认证;中原金属材料检测公司升级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恒通公司成为全市首家河北省&巨人计划&创新创业团队;汇中公司&大型正、斜三通&列入2012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全年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总数达到113家,出口创汇突破1亿美元&&&盐山县相关负责同志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基业长青。基于此,今年,盐山提出继续全力推进产业提档升级工程,以&爱沧州、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为载体,以管道装备制造业为重点,进一步围绕存量转型升级、增量高新精尖,快速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使产业发展始终保持旺盛活力,带动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抢占市场&话语权&。实施引导和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以&三高&(高压、高端、高附加值)、&四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为目标,推进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与&三油五电&等大企业、大集团的深层次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强研发和检测机构建设,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抓好弯头管件省级检测站建设,完成宇鹏公司&埋弧自动焊X80厚壁三通&和宏润公司&高铁用G355钢管国产化&、&钛材产品加工开发&3个新产品的研发,帮助10家企业建立标准研发中心,帮助两家企业搞好企业标准制定;抓好泰成陶瓷与广东东鹏陶瓷的战略合作,推动陶瓷产业快速发展;引导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力争完成沧海、昊天两家公司在中小板挂牌上市。
  实施品牌战略,锻造产业强势。在全县大力开展&建名企、创名牌、树名人&活动,通过开展产业发展论坛、组织企业家赴国内名牌企业参观学习、邀请专家讲授&创牌&方略等一系列活动,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提高资质水平,争创知名品牌。年内将再申报中国驰名商标1枚、省著名商标4至5枚、省名牌产品两个。同时,大力加强企业家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名人引领、能人带动,打造一批高素质的创业团队。
  强化园区承载能力,实现多业共同发展。以打造&工业新城&和建设一流省级工业聚集区为目标,继续加大园区投入,推动基础设施上水平、项目建设上规模、园区管理上标准,提升承载能力,加速产业聚集。同时,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举&,大力推进&六大区中园&建设。目前,机床附件工业园19家入园企业已完成厂房主体建设,9家企业完成设备安装并试生产;新能源科技园20万吨液态芳烃加工项目设备安装完毕;泰成陶瓷工业园陶瓷玻化砖一期项目投产运营;铭润工业园完成厂区规划,即将开工建设;物流产业园投资40亿元的冀春国际物流城项目已签订投资框架协议;输送机械工业园招商项目正积极洽谈。
  发展外向型经济,争创出口基地。在狠抓企业提档升级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引领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抢占高精尖市场,提升盐山管道产业的影响力。重点抓住国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壮大出口队伍,扩大出口规模。全年力争实现出口创汇1.3亿美元,争创&河北省管道装备盐山出口基地&。
  在产业升级工程的引领下,全县第一季度各项经济指标全面飘红: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5亿元,同比增长13.2%;入统工业增加值完成11.2亿元,同比增长24.8%;入统工业实现利税2.9亿元,同比增长3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同比增长25%;出口创汇1519万美元,同比增长37.3%。(马志辉、曾庆勇)
关键词:转型升级,高科技
稿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ndroid 增量升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