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运到俄罗斯种地是骗局关税多少

去俄罗斯种地
&&日&21:27&&《小康·财智》
  俄罗斯远东地区将有数百万公顷的土地长期租给外国人,每顷地租金10元,收获的粮食可以拿回本国销售,越南、新加坡、日本、泰国等国的投资者已表现出极大兴趣,对中国而言,这意味着什么呢?
  文|&《小康·财智》记者 胡柯
  俄罗斯有着广袤的土地,中国有着大批缺乏土地的农民。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人就已经远赴俄罗斯,去那里开始了最早的种地淘金梦。如今,十几年过去了,1月27日的《独立报》头版有篇题为《俄罗斯耕地寻找亚洲投资者》的文章称:“在不久的将来,俄罗斯远东地区将有数百万公顷的土地长期租给外国人。这些土地应该是近年来已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农业用地。每公顷租金50卢布(约10元人民币)。”于是,有人认为,向来保守的俄罗斯可能要进行新的变革了。
  俄经济发展部副部长亚历山大·斯列普聂夫和媒体见面的时候称,目前,已有来自越南、新加坡、日本、泰国等国的投资者对俄罗斯这项还在酝酿中的举措明确地表现出浓厚兴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朝鲜也对租用阿穆尔州农用地跃跃欲试。
  那么,对中国来说,这究竟是新的机遇还是新的挑战。
  数据显示,俄罗斯目前全境内的农业用地总面积为1.68亿公顷,其中有近1/4耕地处于闲置状态。面对这种&“浪费”,斯列普聂夫说:“自2011年夏天起,俄经济发展部开始拟定借俄罗斯主办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之机发展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具体方案。到目前为止,已拟就了准备向亚太国家提出的约20个共同促进俄远东地区农业发展的投资项目。”
  但斯列普聂夫同时又指出,外国投资者租用的俄罗斯农用地并非没有任何限制:从地域的角度讲最西不能超过贝加尔湖,即俄准备出租的农用地仅局限于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阿穆尔州三地。这三地目前可出租的农用地总面积约为15万至20万公顷,预计投资总额将达到数百亿美元。据了解,这三个地区的农用地较适合栽种豆类、大米及各种谷物作物。
  并且,俄国际政治与世界经济研究所亚太研究中心的高级学者叶夫盖尼·卡纳耶夫认为,俄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的耕地使用率不足50%,全球气候变化可使该地区在未来30年至50年内农业增产11%至14%。
  市场:亲历者说
  个人说
  黑龙江省东宁县的高志强,今年只有36岁,但已经在俄罗斯闯荡多年。1993年,他在俄做边贸服装生意,赚得第一桶金。后来发现,俄境内有大片荒芜的农地,心想:“老毛子(俄罗斯人)真懒,只知道喝酒和躲在家里等着国家救济。”于是2004年,他萌生了去俄罗斯种地的想法,并且很快就付诸行动。
  起初,他只开垦了100多垧地,种了(4677,-48.00,-1.02%)和少量蔬菜。由于土地肥沃,亩产比国内要高出不少,加上俄罗斯的粮食价格比中国高五六倍,第一年种地高志强就尝到了甜头。于是,第二年,他一下子种了400多垧粮食,还种了90多垧蔬菜,2005年收入达到40万元。自此他便踏上了在俄扩租地种地的路途,一发不可收拾。
  如今,他已经注册了公司,自己做起了老板。常年雇工近百人,租地3000公顷,蔬菜大棚30多个,名下还有一个养殖场,有大小马力拖拉机19台,固定资产近千万元。2011年,高志强净收入2300余万元,利润高达30%。
  高志强说:“在家乡,每户农民也就几公顷地,家里务农人员闲置的多,在俄罗斯只要能吃苦,以我现在的种地规模,年收入2000万元没有问题。”
  而且,在高志强的带动下,东宁的很多农民也踏上了去俄罗斯种地之路,东宁县是通往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三个中国陆路口岸之一。来自东宁县官方的数据显示,仅东宁人2011年在俄罗斯协议承租土地约320万亩,其中约240万亩已开发。
  企业说
  东宁华信工贸集团是最早走到俄罗斯的企业之一,华信集团的主业是对俄机械贸易,2004年,开始参与耕地开发。第一批耕地是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米哈伊尔洛夫卡地区,位于兴凯湖与海参崴之间,华信集团与当地政府签约开发4万公顷土地,合约49年。
  华信集团企划部经理刘洪宇介绍,承租俄罗斯土地,须与意向土地所在的当地农庄或当地政府谈判签约,通常小型地块与集体农庄谈判签约即可,大面积土地开发需俄方或中俄合资企业参与,并有当地政府授权。&
  2005年,华信集团承租的部分土地种上了大豆、(2348,-4.00,-0.17%)、(2511,-12.00,-0.48%)、大麦等粮食作物,在农场上养猪、养牛等,在此基础上,形成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的农业产业链。
  2009年,除了新增加的1000多公顷果园、2000公顷草场,华信集团没有再扩大租地面积。和农户个人承包不同,华信集团全程机械化率达98%。
  不过,刘洪宇说,协议承包土地太大,而华信集团的农业员工含俄罗斯工人只300余人,仅靠自己的人和机械根本种不完,目前仅开发1万公顷左右。
  一部分土地,华信集团尝试交由土地承包商代耕,机械、管理由承包商负责,承包商赚取劳务费,粮食归华信集团所有,集团承担粮食价格波动的风险。
  还有一种模式,华信集团将土地发包给中国的土地承包商,并提供种子、化肥、签证及机械过境报关等服务,粮食归承包商支配。目前,黑龙江农垦区的部分国营农场多以此模式与华信集团合作。
  工人说
  中国赴俄的个体承包户和企业越多,对工人的需求越大。现在每年仅从同江过境赴俄的劳务人员就已经达到2万人次。
  据俄罗斯卫生部发布的信息,2011年俄罗斯引进的外来工人配额是174万人,分配到远东地区约有19万人。但是,业内人士透露,实际上入境的工人肯定是登记的好几倍。依照俄罗斯法律,正规渠道的工人被雇佣,雇佣者要先交份申请,付1万卢布,每个雇工1000卢布。申请要交到中国的俄罗斯领事馆去,等上半年,因为签证要由莫斯科签发。
  因此通过黑中介入境的工人数量预计占总数的20%,对雇佣者来说,这些工人雇佣简单,但是因为没有合法身份,不仅工人个人利益很难得到保障,而且一旦出事,雇佣者也会受到牵连。
  刘洪宇说:“现在的劳务价格是一个月3000多元,包吃包住,而且工人赴俄的签证、护照等手续全部由公司出,工人在俄一般工作8个月,11月初返回国内。”
  但是,业内普遍反映,工人在俄的劳动强度明显大于国内,居住条件等基础生活条件比国内艰苦。
  招租令暗藏危机
  对已经在俄罗斯驾轻就熟的中国企业和个体户来说,龙年伊始俄罗斯的招租广告本来应该是机遇。但是,我们看到,以前赴俄开发耕地占比很小甚至没有涉猎的日本、新加坡、朝鲜等国的“兴趣浓厚”,实际上对中国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此次俄罗斯对外出租的土地仅15万至20万公顷,中国目前在俄开垦耕种的土地已接近此规模。业内认为,中国想要再拿地应该很困难。俄罗斯一旦通过该提议的话,第一要考虑的就是本国的粮食安全。
  黑龙江社科院院长曲伟介绍,其实中国农场在俄开发耕地存在困难。由于中国农垦系统的政企双重角色,俄罗斯对其有可能造成的市场垄断有戒心。因此,目前农垦系统的农场在俄土地开发,通常通过民间企业或农场下属商贸企业进行角色转换。
  并且,俄远东地区对中国人开放土地租种,初衷也是借中国人之手,解决俄国内粮食蔬菜供应问题,在粮食出口配额方面也有限制。所以他们不会让中国的队伍在俄罗斯成长过快,尤其是带有政府色彩的企业。
  除此之外,如果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开始在俄大规模租地种田,也将对中国在俄罗斯的粮食市场形成冲击。高志强告诉记者:“近年来关于中国食品问题的报道层出不穷,当地人对我们已怀有歧视,骂我们,说中国人的东西都是含有毒化学品的。”而目前为止,在俄务农的企业和个人,成熟的产品都是供应俄罗斯粮食市场,一旦韩日等国进来形成竞争,中国的优势就会被削弱。
  尽管俄方承诺,生产的粮食可以拿回耕种者的国家销售,但是高志强算过账,虽然这些年,中国的粮价已经涨上去了,但去掉运费、关税等一些成本之外,回国卖和在俄罗斯卖差不多,但是折腾一趟却很辛苦,不划算。
  四大难题
  其实,这还不是最艰难的。韩、日、新加坡能不能大规模加入进来,还得看该提议能不能通过。就现在而言,中国在俄罗斯租地种地已经面临四大难题。
  第一个难题:政策变化快。
  刘洪宇告诉记者:“与俄方集体农庄或地方政府签协议后,俄政府出现反复或者毁约的事情时有发生。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相对缺乏法律保护或缺乏维权渠道,企业应对当地政策变动或不利因素的抗风险能力更强。”
  高志强就深受政策变动之苦,“今天可以种,明天不能种,让人无所适从。”
  有关专家也提醒,俄罗斯目前还没有加入世贸组织,经济体制尚处于转型时期,投资和经济合作的制度与政策、市场环境方面的问题依然严重。一旦出现经济纠纷,很难得到有效的解决。
  第二个难题:维权困难。
  在俄罗斯租种的耕地基本上都是边境的土地,因此,一些其他势力的俄罗斯人到农场找麻烦是常有的事,当地农户对中国人不满,就找来警察盘查,或者干脆雇人抢粮,但是这些事,中国人却找不到维权的地方,通常就不了了之。
  第三个难题:招工难。
  据介绍,在俄罗斯雇佣俄罗斯工人虽然工资高,但是总体算下来,比中国工人便宜,因为不牵扯签证、路费、食宿费等费用,用工也方便灵活。但是“老毛子太懒了”,中国雇主觉得用在俄罗斯工人身上很恰当。
  高志强曾经因为俄罗斯工人强烈的8小时工作概念,气得差点打人。俄罗斯工人只要8小时工作时间一到,不管手里的工作是不是做完,都会按时下班,哪怕是剩下2块地没收,他也不会收。不管你这个当老板的怎么说都没用。
  中国工人就好管理得多,听话,肯吃苦。但是近些年,随着中国粮价和用工工资的上涨,很多人已经不愿意跑那么远去俄罗斯工作。就是占据庞大赴俄队伍的黑龙江人,也觉得现在在俄罗斯一年挣4万块钱并不多,而且俄罗斯条件还比国内艰苦。
  第四个难题:卢布贬值
  去国外投资一定要关注汇率和货币的变化,投资的个人和企业,关注利润的时候,也应该看到卢布贬值带来的后果。
  新市场
  去年财政部联合商务部下发《关于做好2011年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国家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支持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并重点支持企业在“境外农、林、渔和矿业的合作”,同一企业当年最多可获得政府补助3000万元。
  而且,在俄罗斯之前,我们已经知道巴西有个河南村,也是中国农民在境外种地致富的典范。
分享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福步外贸论坛(FOB Business Forum) |中国第一外贸论坛
对不起,您的 IP 地址不在被允许的范围内,,截图拷贝相关IP后发送邮件给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Powered by D1scuz! && 2001-张洪斌:到俄罗斯种地开家庭农场 年均赚到40万元以上 - 三农致富经
张洪斌:到俄罗斯种地开家庭农场 年均赚到40万元以上
时间: | 来源:土地资源网 | 作者: | 浏览:
  在俄罗斯的其他家庭农场主,数着他家不断添置的耕种设备,很是羡慕:2005年刚来俄罗斯时,只有一台小型拖拉机,还是跟别人合伙使用的;第二年,张洪斌买下来这台拖拉机;第三年他的农场又添置了一台收割机,每天能承担20公顷大豆收割任务;到了第四年,张洪斌又买了一些小型机械,是用来装运粮食的设备;而去年年初,他又购置了一台大马力拖拉机,无疑给他明年增加面积又打基础了。
有人给张洪斌粗粗的算了一笔账,他们的家庭农场,每年平均应该能赚到40万元以上。而这些年机械设备投入也至少在150万元左右。
东北粮食主产区黑龙江(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农垦下属农场的很多职工,近年开始尝试去俄罗斯种地。垦荒者的队伍在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也在不断延伸,形成一股潮流。
张洪斌所属的宝泉岭农垦远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有51个家庭农场,今年垦荒者总计106人。耕种面积明年计划增幅1000公顷。而东宁华信集团与北大荒集团牡丹江(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农垦局合作设立的俄罗斯&新友谊农场&,目前也有下属200个大小家庭农场,过境垦荒者400多人。他们计划未来3年耕种面积由眼下4万公顷增加到20万公顷。
54岁的张洪斌是黑龙江垦区宝泉岭管局下属二九零农场职工。几年前,他所在的二九零农场,土地就已经很缺乏,按人头分下来的耕地,平均每人也就是1公顷。张洪斌想扩大种植规模,却无地可种,而且每亩1000多元的土地租金也让他感觉很吃力。
张洪斌决定迈出新的一步。他和妻子商量,&别跟大家抢地种了。干脆出去种吧。现在农场有政策,鼓励走出去。先趟趟路子,到俄罗斯种种地看看情形。&
于是张洪斌和妻子带着好奇和垦荒的梦想,来到远东公司租地,在俄罗斯成立了家庭农场。夫妻两个人当起了农场主。加上从国内带过去的雇工,家庭农场一共5个人,主要种植大豆。
目前赴俄的远东公司家庭农场,主要种植大豆和玉米。俄罗斯更多鼓励种植玉米,而对于大豆比较淡漠。当地食用葵花籽油而不是豆油。但是由于玉米没有烘干设备很难保存,所以更多种植户选择种植大豆,种植占比90%,玉米则占10%。
带张洪斌来俄罗斯垦荒的总负责人、宝泉岭农垦远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勇说,按照家庭农场主的要求,明年远东公司耕地面积将扩大1000公顷,将达到总计6128公顷。而2004年他们刚来时,只有1400公顷土地,已经翻了将近4倍。
在俄罗斯米哈伊尔洛夫卡地区种地两年的另一个家庭农场负责人孙茂玲,明年则打算把土地种植面积扩大到1500公顷,今年的耕种面积是800公顷。孙茂玲是与别人合伙,向东宁华信集团承租的土地。
他说,俄罗斯的闲置土地多、土地质量好,更吸引人的是土地租金很低。在俄罗斯种地,很好的地块,土地租金也仅是在北大荒农场地租的1/4,其他的租金更低。
据陈勇透露,政府租金还是比较低的,土地租金在每公顷卢布(合人民币200-500多元)之间。如果一块地俄罗斯本地农场主和中国农民都想要,就会通过招标竞拍方式解决。招标会把土地租金抬高,最高时抬到每公顷2600卢布(合人民币500多元),但跟国内农场比还是很低。耕种面积也没有太多限制。
东宁华信集团目前在俄罗斯农业开发规模是中国垦荒者中最大的。他们在对俄农业方面,有个快速扩张计划。目前在俄的耕地面积是60万亩,未来3年的目标是300万亩。
两年前,张英山从牡丹江市经济合作促进局被派到了东宁华信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负责项目对外合作、项目申报等。东宁县对俄农业,能占黑龙江省对俄农业总量的半壁江山。目前东宁华信集团在俄大小家庭农场有200多个。华信今年去俄罗斯从事农业开发的,有400人,在俄当地招用人员200人。
  劳动力壁垒
今年1月,俄罗斯向多个邻国提出投资方案,计划吸引东南亚投资者在远东地区发展农业。俄政府计划总共向投资者提供100万公顷土地。
然而,张洪斌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兴奋,他反而变得不安,担心这件事情长久不了。每次见到陈勇,张洪斌总要问一句,&咱们在俄罗斯开发农业没什么变化吧,还能干几年吧,可别一下子黄了啊,黄了可咋整呢。&
陈勇说,在国外经营,公司一定要规范、合法经营,按时纳税,不能想着占小便宜,要保证运作正常,才不会出现公司解体、树倒猢狲散的情形。这就是对种植户最好的保护方式。远东公司去年给当地缴纳税收541万卢布(合人民币100万元左右)。
近年,俄罗斯减少了中国出国劳务名额。去俄罗斯种地的农民也在担心政策的变化。
陈勇报上去的2013年出境的165个出国劳务名额申请,只批准了一半,只有75人准许过境。俄方根据中国企业纳税、经营好中差等指标等级,评出一类公司,给予申报数额的一半过境出国劳务名额,第二类公司减去2/3名额。第三类欠税违规的则不给名额。名额申报是按照耕地面积等经营规模总量划定的。而名额总量,则是按照俄罗斯分配的名额分解的。
陈勇说,到俄罗斯种地有它的瓶颈,出国劳务就是很大问题。想去种地,要获得出国劳务名额才行。远东地区的开发,不仅仅面向中国,目前正在分散给韩国、新加坡、越南、朝鲜等国的垦荒者。
陈勇感觉很为难,当地人口稀少,合适的劳动力很难招募到。他开始筹划从乌兹别克斯坦招聘出国打工的工人,他们过来工作不用签证,那里的工资收入又相对较低,如果跟他们签订长期合同,可以长期聘用。陈勇初步打算引进40多人。
另外,种植回运也是一大难题。相比黑龙江大豆价格,家庭农场在俄罗斯种植的大豆如果回运,成本账和盈利总账包括,俄方大豆市场价格加上海(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关出口通关成本。除了关税成本,宝泉岭母公司接货后,转售给加工企业比如大酱厂,还要交增值税。成本压力不小。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最新文章
&&热点评论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农民出国到俄罗斯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手俄罗斯82拖拉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