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的就业方向有哪些

当前位置:>>>>正文
美国公共关系(PR)专业在美国及中国的就业情况
  在的申请中,理工科占了绝大多数,文科类的申请本身不多,申请难度比理工科略大。想要申请文科专业的学生,语言功底一定要好,否则,在毕业后的择业竞争中,相对本土同学,则更没有优势。部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公共关系(PR)专业在美国及中国的就业情况。
  根据美国劳动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预计在年,公共关系人才需求增长24%,远超过美国所有行业的需求增长的平均水平。截止2010年4月,公共关系行业平均年薪达到$73,000,从Public Relations Specialist年薪$47,000到Customer Service Locally年薪$111,000不等;比美国所有行业平均年薪高出12%。可见在美国公关人才持续收到追捧,行业就业形势乐观。
  但就相对于美国本土的学生来说,国际学生的就业形势明显更为困难。除了工作签证的问题,这主要与国际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文化背景有关。公关行业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如果之前本身没有较好的英语水平和美国文化的积累,在留学的一两年内满足这些要求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对于美国本土企业的来说,如果不能用英语自由的表达你所有的想法,融入他们的工作环境当中,他们显然也不会考虑你的申请。
  因此对于想留在美国就业的学生来说,首先要让自己具备较强的英语水平,熟悉美国风俗、社会文化。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尽可能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实习经验对就业十分重要。除了自身的条件之外,在美国纽约、芝加哥、华盛顿、三藩市、迈阿密这些大型公关公司聚集的地区就读也可能增加实习和就业的机会。而且全球贸易和跨文化传播的加强也产生了对公关人才的特殊要求,尤其是以亚洲国家为主要市场的企业,增加了对国际学生的需求,可见国际学生在美国的就业机会也在不断扩大。
  留学360美国部留学专家指出,根据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最新调查显示,即使经历金融危机,2008年度中国公关服务市场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整个行业年营业额超过140亿元人民币。瀚德中国招聘与人力资源趋势的最新报告的调查,媒体/公关/广告公司的招聘意向持续上涨,计划增加人手的受访者比例从2009年第四季度的17%增长到了21%。在现阶段公共关系人才需求加大的同时,业内缺乏具备相当专业素质的人才,因此具备专业公关知识和本地文化优势的海归在国内就业拥有绝对的优势。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跨国和国内大型公关公司的聚集地,也为留美的公关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本文共分2页
(一)360文章有大量转载的图片、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上海叁陆零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二)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站内图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10个工作日内与360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
(三)360,(中国A股上市公司立思辰成员企业,代码:300010),主要从事互联网留学办理、教育投资、海外置业以及网络运营,是全球互联网留学开拓者,公司与、、、、、、、、、等30多个国家的800多家教育机构签约建立合作关系,协议覆盖2000多所海外大中小学。
(四)留学360是全球互联网留学领先品牌,获得诸多,留学360将为所有学生提供,欢迎在线,提供服务。
(五)留学360-A股上市留学机构,连续多年常青藤大满贯获得者,公司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新西兰、爱尔兰、瑞士、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30多个国家的800多家教育机构签约建立合作关系,协议覆盖了2000多所海外大中小学。互联网留学 "10"人留学世界名校,至少"8"人选择咨询留学360;留学360名校录取数业内领先!留学360,中国教育部认证的权威留学机构,专注互联网留学9年,截止目前留学360更新海外名校录取86789枚,其中43人、 56人、43人、25人、38人、35人、290人、353人、1874人、1286人、1100人、120人、150人、227人、1241人,更多精彩案例,请登陆。
&&[] 文章生成时间为: 23:41:59
热门留学国家:
留学360专家答疑 - 让专家主动与你联系!
为了节省您的查找时间,请将您要找的信息填写在表格里,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并提交,我们的顾问会主动与您联系。
姓  名:
当前学历:
所在地区:
联系电话:
意向国家:
指定专家:
提交内容:
美国院校关注排行榜
12345678910
美国院校图库
美国推荐院校
阿德菲大学位于美国纽约,1896年建校。阿德菲大学由八个...哈佛大学是全美第一所大学,同时是常春藤盟校成员之一。...与“耶鲁”这个常青藤盟友一样,普林斯顿也是美国将本例...路易克拉克大学是一所私立的文理学院,具有高度的社会责...常年全美,甚至世界前三的排名对于这所已经300多岁的大学...西肯塔基大学作为一所全美知名的大学,以其广受欢迎的高...
美国专业解读
美国留学热点介绍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阅读书目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阅读书目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摘 要: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及互联网的普及,美剧迅速发展,“美剧热”愈演愈烈,并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的美剧观众"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析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
2013年4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及互联网的普及,美剧迅速发展,“美剧热”愈演愈烈,并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的美剧观众。本文试图以当今流行的美剧作为研究对象,从美剧在中国的传播历程、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原因以及对我国本土电视剧的启示等方面来做一些解读。 中国论文网 /5/view-5259320.htm  关键词:美剧 跨文化传播 网络   一、引言   电视剧是一种集艺术、生活、文化与一身的产业,它不仅包含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也反应了一个国家的社会价值观、伦理道德、文化传统等精神层面的一些东西。如今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已成为普通大众在家庭生活中娱乐消遣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美剧为主导的西方国家电视剧在年轻人中的盛行,这些电视剧却已产生了十分轰动的效应。 美剧在继韩剧和日剧之后,以黑马的姿势席卷网络荧屏。年轻人中美剧迷、英剧迷难以数计,看美剧成为一种时尚。面对如此盛况,我们应该思考,究竟欧美电视剧有什么魅力,让中国这么多观众愿意成为其忠实的粉丝呢? 这种跨文化传播是如何实现的?国产剧应该如何应付这种挑战,从而求得自身的保全与发展呢?   二、美剧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1、20世纪80年代――萌芽阶段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80年中国中央电视台引进了第一部美剧《大西洋底来的人》,这部21集的电视剧拉开了美剧对中国电视剧荧屏冲击的序幕。同年,央视又引进《加里森敢死队》等几部美剧。这些美剧在当时中国电视剧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的时候,带来了不小的“荧屏冲击”。此阶段美剧的传播中介是国营电视台。   2、20世纪90年代――发展阶段   1995 年,香港的无线明珠电视台播放了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在广东沿海一代受到热捧。之后随着 DVD的发展,《老友记》在中国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掀起又一次的美剧热潮。此阶段美剧的传播中介是DVD。   3、21世纪以来――热潮阶段   21 世纪以后,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迅速,美剧在中国网络的发展愈加迅猛。美国电视剧在美国播放不久,在网络上就会出现可供下载的资源,中国观众可以及时看到最新的美剧。大量的美剧迅速蹿红于网络,比如《绯闻女孩》、《生活大爆炸》、《绝望的主妇》、《欲望都市》等,看美剧成为中国社会的一股时尚潮流。此阶段美剧的传播主要是归结于互联网的发展。   三、美剧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原因   美剧是代表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反应了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生活。美剧之所以会受到我国许多青年群体的追捧,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1、美剧本身的魅力   首先,美剧种类繁多,西部剧、罪案剧、医务剧、律师剧、动作剧、科幻剧、肥皂剧、情景喜剧等。而且美剧从剧情的安排、形式的创新方面都制作的非常精致。美剧的内容紧贴时尚生活,一些流行元素都会出现在不同的剧情中。美剧的播出模式是每周一集,而且大部分的美剧都采用开放性的叙事结构。   2、文化渗透   美剧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由民主、创新时尚和多元融合吸引了很多的中国观众。我国的青年一代乐于接受新事物,渴望了解西方文化,他们试图发掘东西方文化差异以实现跨国沟通无障碍的梦想。因此,他们的这种积极对待并逐渐接受西方文化异质特征的思想,为美剧在我国的流行奠定了环境基础。   3、互联网的传播   美剧的流行及走红离不开网络媒介。网络以其开放性、虚拟化、数字化和全球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媒介的狭隘性,实现了传播者与受众的双向互动,具有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特殊优势。无法求助于主流电视台的美剧很大程度上只能依赖网络下载,这也进一步推动了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   4、美剧受众的文化程度提高   我国对英语教育的重视及英语的普及为美剧的跨文化传播奠定了语言基础。由于美剧涵盖了美国社会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大多数的美剧受众来说,欣赏美剧不仅是一种娱乐消遣方式,也是了解西方文化生活的窗口,更是促进世界文化融合的途径。美剧的受众大多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和大学生,他们思想开放,喜欢标新立异,热爱流行文化,追求时尚,而美剧正好能满足他们追求新奇的心理需求。   5、美剧字幕组的默默奉献   字幕组作为美剧的热播来说功不可没,这为英语基础薄弱的观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美剧字幕组等幕后团队通过互联网自发组合成字幕组,无偿承担了美剧字幕的翻译、校对、压片等琐碎工作。为了让读者欣赏原汁原味的英语,字幕组在翻译字幕时,要充分考虑各语族的文化差异,科学处理文化转移问题。因此,字幕组是推动美剧跨文化传播的坚强后盾。   四、美剧的跨文化传播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   我国本土电视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性差,容易跟风。 2、过度娱乐化。特别是一些歪曲历史的电视剧,很容易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3、题材不够新颖和多样化、制作粗糙。   针对国产剧的问题,我们应该进行反思和总结,吸收和借鉴美剧制作的优势和经验,壮大国产剧。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提高剧本的质量,重视编剧的作用。国产剧应多制作一些“长青”电视剧,不能只靠一些明星支撑,而忽略电视剧本身。2、设计多样化的电视题材,创新思想。艺术源于生活,国产剧创作人应该深入日常生活中,体验百态民生,而不应闭门造车或抄袭他人。3、改变电视剧的叙事艺术。我们应该借鉴美剧的一些叙事艺术,比如感情铺陈、紧张悬念等。在呈现给观众的剧情上应该更加细致用心,让观众过目不忘。4、加强互动与反馈。电视剧在制作及播出的过程中应及时和观众沟通,及时接受反馈,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   除了打造精品电视剧之外,国产剧还应推向国外市场,提高对外传播水平。这就要求国产剧应学习外国的一些文化及价值观念,争取让观众能找到价值认同感和共鸣。其次中国借助自己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打造自己的优势,制作出有中国特色的“专属国剧”。比如:功夫剧、武侠剧等。另外,还应借助互联网等网络媒介做好电视剧集的推广和海外宣传工作,增加受众面和影响力,从而不断的提高国产剧的质量。只有这样,中国电视剧才会在不久的将来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李婧.论中国美剧热潮的兴起[J].大众文艺, 2010(7).   [2] 欧阳静帼.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3] 刘进.20世界80年代以来美剧在中国传播现象研究[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   作者简介:陆相如,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搜 索对外传播2016年1月第1期年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评析 单波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林莉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过去两年里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背景,那么,“悲喜交加”是再恰当不过的表述了。在这个后“9o11”时代,世界越来越沉入深重的文化冲突之中,昆明恐怖袭击、
IS杀害中国人质、南海冲突、关闭孔子学院等事件表明,中国被带入其中,这成为跨文化传播研究不可回避的事实;中国在参与全球化竞争过程中,也与各种力量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而当中国的形象传播屡次受到挑战的时候,又出现了一种“形象焦虑症”。自2 013年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之后,“一带一路”便作为一个热词被导入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它点燃了人们的跨文化思维,人们带着“讲好中国故事”的热情,满怀希望地寻找着跨文化传播的路径。面对现实境遇,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围绕国家形象与软实力、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传播、族群交流重建、新闻生产中的跨文化实践和城市文化空间及跨文化关系建构这五个议题展开,形成了值得注意的理论动向。 一、国家形象、软实力与跨文化传播   近几年来,中国着力培养国际传播能力,在激烈的国际话语争夺中积极建构自身形象,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因此,国家形象与软实力成为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的核心话题。然而,总体上看,这一研究表现出明显的技术化倾向,包括商业化的品牌策略、单向度的舆论管理、支配性的形象感知,在追求国家形象完美表现的同时,忽略了国家形象建构存在于多元、开放与互动的语境。武汉大学举办的第八届跨文化传播国际会议以“族群交流、国家形象和跨文化传播”为主题,突破技术主义的思维限制,从三个方面推进了国家形象研究:第一,反思了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形象,转向在多元互动中充满自我更新活力的国家形象;第二,在多元文化主义遭遇困境的情况下,探索了族群交流的新路径;第三,推进了媒介化时代的国家形象建构研究,并使其向跨文化转向①。  在建构文化软实力方面,学者倾向于认同文化内核的“价值说”。关世杰等人提出,中国文化走出去,不仅要外壳走出去、载体走出去,更要有内核,在全球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必须以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仁”“恕”“和”是中国核心价值理念②。严三九等人则把具有现代与普世价值的中华文化价值理念归纳为四个方面:多种文化共处的文化价值理念;人与自然相处的文化价值理念;指引社会发展的文化价值理念;指引民众个人修养的文化价值理念③。“价值说”抓住了文化传播的核心,但是当传播主体缺乏共同经验时,能否实现价值观对话呢?洪俊浩等人的实证研究对此提出怀疑,一项针对500名美国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绝大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价值理念不了解,甚至存在着严重的误解,有限的了解与认识反过来进一步禁锢了中华文化价值观的传播④。这提醒我们,在国家形象传播策略和软实力建构之前,首先要面向现实问题,寻找中西方对话的路径。  有一些研究从不同的侧面发现了国家形象建构的现实问题。薛可等人通过专家访谈法测量了四类国家形象代言人的国际传播效果。这四类国家形象代言人分别是:国家领导人、第一夫人、文体艺术名人和企业家。研究发现,国外媒体对中国形象代言人的总体报道偏向正面,传播效果好;国际媒介对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度最高;第一夫人代言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效果最好⑤。常江等人通过对11部西方主流电视媒体中以“中国崛起”为题材的电视纪录片进行文本分析之后发现,尽管它们都是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主题,但是都将注意力投射到中国执政党的国家治理以及中国的政治制度上,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解读呈现出显著的过度政治化特点⑥。因而,西方纪录片塑造的是一个充满内在冲突的矛盾形象,既是经济“暴发户”,又是政治与社会的“侏儒”,与中国官方所设定的“和平崛起”产生尖锐对抗。作者认为,我们要批判地对待西方纪录片中矛盾的中国形象,一方面要认识到这是需要时间和特定抗争手段去不断改变的状况,另一方面又要借鉴西方纪录片的拍摄手段和技巧,采取可被全球受众共同理解和接受的讲述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范红等人的《反腐败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4》显示,腐败是海外受众对中国政府的“刻板印象”之一,同时反腐败也是国际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因此,该文推测反腐败将会在国际舆论场中提升中国形象。作者建议,要根据海外受众认知特点,利用弱政治化的修辞方式,借助反腐败对外传播机遇,提升国家形象⑦。而王国凤和邵培仁对《卫报》中国反腐话语的研究得出了另一种看法,即《卫报》建构了一个符合西方受众心理构想的中国形象⑧,这说明国家形象传播的意义是多元的。 二、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传播   全球化时代社会流动性增强,同时也导致种族之间、民族之间、群体之间的冲突频繁爆发,特别是当暴力恐怖事件与民族身份、宗教认同等敏感问题勾连起来时,某一地域的文化冲突往往能迅速蔓延成国际性冲突,甚至升级为文明的冲突。这一现象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他们围绕媒介在文化冲突中扮演的角色、言论自由的边界、如何解决文化冲突等问题展开研究。《文化冲突和跨文化传播》一书从跨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媒体与文化冲突、文化冲突与跨文化策略等角度展开全方位讨论,拓展了这一主题的思维空间,同时也以自信的态度回应了冲突,传递出文化冲突既是跨文化传播的问题所在,亦是其理论生长点的信念。  有不少研究对文化冲突事件进行个案研究。陈红梅分析了美国三家媒体《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对中国三起涉疆恐怖事件的报道框架,发现有三个方面影响了媒体的建构:地区民族冲突框架下的意义评估、对恐怖事件动机目的的推测和模糊不清的受害者行凶者。美国媒体没有采用全球化的报道框架而是民族冲突的框架,表现出其对中国的刻板偏见⑨。黄敏等人则从语用策略分析西方媒体对昆明暴恐事件的报道,发现媒体并非恐怖事件的被动传播载体,而是有能力影响恐怖主义定义的政治行动者,在诠释事件意义、界定事件性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⑩。作者把恐怖主义视为媒介建构的产物,传递出“非暴力”的新闻伦理观念。其实,文化冲突不仅表现为显而易见的暴力恐怖袭击,更是隐藏在人们习焉不察的社会生活中。 三、族群交流重建   民族学家们选择从历史文化资源中挖掘族群互动和交流的根基。杨福泉以“茶马古道”上别具特色的“房东伙伴贸易”来探索族群关系与族际互动。作者发现,这种基于经济互助、贸易往来的“伙伴家庭”关系,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存在于商贸和生产上交往较多的相邻民族,是促进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动力11。杨文炯对河湟地区的多元宗教文化研究发现,正是道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与整合,夯实了这一地区多元民族-宗教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根基。作者进一步提出“儒释道伊四教互补合一”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多元一体的隐性结构,成为近代中国抵抗西方列强殖民主义的冲击和建构国族认同的重要文化资源12。  文化研究则致力于寻找由符号所建构起来的族群认同,例如华阴老腔、丽江洞经音乐祭礼、国产动画片等等,这些研究都发现族群的文化价值可以通过符号展演得到彰显,并且可以持续地建构文化身份。这提示我们,媒介化社会中重建族群交流的可能性是从文化本身生长出来的。 四、新闻生产中的跨文化实践   媒介建构的全球时空是不是一个跨文化时空?它能否促进全球文化间的沟通和理解?亦或是带来更多更严重的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冲突呢?《全球媒介的跨文化传播幻象》一书集中讨论了媒介领域的跨文化传播研究问题,从媒介文化、权力的幻象、新闻的幻象、新媒体与电影时尚这五个方面展示出一个充满矛盾的亦真亦幻的跨文化世界。中美学者共同完成的《跨文化传播的伦理问题》(英文)一书则提出,通过跨文化对话更新媒介伦理,实现新闻专业主义的跨文化转向,以改变现代性新闻观念对他者的漠视。  有两篇文章从跨文化视角分析了新闻生产中的把关,分别关注新闻编译和驻华新闻机构中的新闻助理。2014年澎湃新闻在编译《经济学人》的封面文章《中国想要什么》时有所删减。批判的观点认为,澎湃的选择性翻译刻意屏蔽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批评文字,这不仅影响读者的理解,媒体的公信力也会大大降低。宽容的观点则认为,这是一种无奈的善意的技术处理。马景秀认为,这场争议表现出人们对新闻编译的定位不明确,其实新闻编译不是简单的做翻译,而是以翻译的手段传播信息,接近但又不等同于做新闻13。由此,作者提倡忠实于原作、适度加译注的新闻编辑策略。在译注上,“可以对需要协商乃至抵抗的语言意识形态成分进行标注和说明”,关照了双方的政治文化译码,但它仍然是一个以民族国家为边界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钱进讨论了驻华新闻机构中新闻助理的日常实践。作为文化中间人,他们游走于中国社会和其所供职媒体机构这两种社会和文化空间中。通过访谈新闻助理,作者发现他们与传统文化中间人的认识不同,不再认为自己从事的是弥合生产与消费之间沟壑的工作,或者单纯的语言和文化转译工作,而是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社会关系,控制外国记者和中国社会这两者之间的距离,控制信息在两者之间流动的速度和节奏,从而来保证其在工作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职业的权威14。这项研究展现了一个没有明确职业边界的文化中间人的身份焦虑,试图让人们思考如何面对既是职业他者又是文化他者的“双重他者性”。 五、城市文化空间及跨文化关系建构
  媒介化都市需要怎样的文化空间及跨文化关系的问题被研究者捕捉到,并进一步提出“可沟通的城市”的城市新主张:将沟通/传播视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城市的构成基础,各类主体通过信息传递、社会交往和意义生成等多种传播实践活动,实现城市的多元融合、时空平衡、虚实互嵌和内外贯通,即在人性充分实现维度上的多重“可沟通性”15。  在建构“可沟通的城市”中,媒介对于城市移民产生怎样的影响?新媒体能否带来传播革命和生活革命呢?韦路等人就此展开实证研究。通过对非本地籍杭州网民的问卷调查,作者发现,社交媒体只能在某些方面促进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合,其正面作用主要集中在心理上的认同和弱关系的增加,对于深度社会支持的获取和真实社会活动的参与则作用有限。城市新移民的社交媒体使用的确能够影响其主观幸福感,但使用的方式不同,效果也迥异。如果人们更多使用社交媒体进行自我表达,其幸福感会增强;但如果人们更多透过社交媒体来观察社会,其幸福感则会减弱16。何晶对于上海新生代农民工的互联网使用调查发现,对于他们而言,互联网只是一个简单工具和生活陪伴,互联网所具有的其他强大功能如赋权、构建职业人脉、提供职业、专业、技术信息等,还没有被意识到17。袁靖华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五大障碍因素为:本地语言掌握程度、本地节目喜好度、现代城市媒介接触频率、工作权益受侵害程度、居住地交友途径18。这表明,城市移民的社会融入不仅仅与媒介排斥有关,更与社会生活中习焉不察的符号排斥有关,呼应了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传播中的观点,推动跨文化研究从大众传播层面回归日常生活层面。 六、未来研究的新方向
  总的看来,未来跨文化传播研究可以在以下四个方向有所期待:  第一,面向文化冲突本身探索跨文化传播的路径。全球化越发展,资本权力、政治权力和文化权力对资源的争夺也就越明显,文化冲突频频发生,甚至带来不可遏制的悲剧后果。跨文化传播研究需要我们直面文化冲突本身,直面冲突背后的权力关系,从现象学角度出发,调整视域,看清自己所要面对的事物,在文化冲突中寻找消除误解和管理冲突的方式。只要跨文化传播的鸿沟存在,文化冲突就不能消除;只要我们抱着面对文化冲突的勇气,就可以找到跨文化传播理论的生长点。我们可以试着将关注点从文化差异性转移到文化相似性上,通过人类的文化属性来搭建跨文化传播的基础,探索跨文化传播的路径。  第二,突破单一的技术主义路线,转向主体间性和文化间性角度。  以构建文化软实力为旨归的国家形象研究逐步走向技术主义,忽略了国家形象建构存在于多元、开放与互动的语境,简单对待正面与负面、偏差与误读,反而会使内群体和外群体都产生对国家形象的厌倦与抵制。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对国家形象的概念界定需要突破单一的技术主义路线,转向从主体间性和文化间性角度出发,创造在多元互动中充满自我更新活力的国家形象。这就需要我们摆脱从竞争力的角度思考国家形象,反思文化软实力中的文化中心主义、单边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寻找互惠性的、具有文化创造性的文化力量,以文化间性、主体间性、平等权力作为国家形象建构的基础,以对话方式建构和传播中国形象。国家形象只有进入“我与你”的对话关系之中,经由“对话的相遇”,才能促进相互理解、认可和尊重19。一个可取的路径是形象传播的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以实验心理学的方法测量海外受众的心理感知。  第三,揭示中国的跨文化传播问题,形成属于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创新。  长期以来,我们活在西方跨文化传播理论的阴影里,导入其理论与方法,却忘记了跨文化传播理论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现代性经验,这种地方性的现代性知识被普世化的过程需要反思。中国的跨文化传播问题包括:如何化解发展不平衡的民族之间的冲突?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新生代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交流贫困”?如何重建群体间的信任关系?如何面对媒介化社会的“失联”现象?如何在陌生人社会里重建人的交流关系?这要求我们还原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加以观察,呈现中国人的跨文化交流,寻找新的理论解释路径,建构中国人的跨文化传播视野。  第四,在文化对话的实践中探索跨文化传播的新方法。  文化并不是关于普遍人性的某种宏大的论述,而是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每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及其发展规律并不能通过某种先验的本质去理解,而是有赖于互动。只有在互动中感知文化的相同和相异,理解并接受差异,才有可能在对话中建立互惠式的理解。跨文化传播的实践理性要求我们彼此倾听、彼此宽容,在文化间的沟通与理解上,寻找跨文化的公共空间。 「注释」   ①第八届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跨文化传播学术网,http://www.icchina.org/html/601/ 2015年11月。  ②关世杰、尚会鹏:《建构中国海外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价值观》,《群言》2014年第7期,第11-13页。  ③严三九、武志勇等:《论具现代与普世价值的中华文化价值理念及其国际传播(上)》,《文化与传播》2014年第1期,第11页。  ④洪俊浩、严三九:《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必要性、紧迫性与挑战性》,《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6期,第5-21页。  ⑤薛可、黄炜琳、鲁思奇:《中国国家形象个人代言的传播效果研究》,《新闻大学》2015年第2期,第73-80页。  ⑥常江、王晓培:《龙的翅膀与爪牙:西方主流电视纪录片对“中国崛起”的形象建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第102-106页。  ⑦范红、冯嘉晨:《反腐败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对外传播》2015年第8期,第21-23页。  ⑧王国凤、邵培仁:《新闻话语研究的超学科转向——以英国中国反腐新闻的话语分析为例》,《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第8期,第38-42页。  ⑨陈红梅:《恐怖事件的报道特征和报道建构——美国报纸对我国三起恐怖事件报道的研究》,《新闻记者》2015年第10期,第70-79页。  ⑩黄敏、钱毓芳:《当世界媒体遇到中国的恐怖主义:外媒有关昆明暴恐事件报道的语用学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6期,第22-34页。  11 杨福泉:《略述丽江古城及茶马古道的“房东伙伴”贸易》,《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2期,第1-7页。  12 杨文炯、樊莹:《多元宗教文化的涵化与和合共生——以河湟地区的道教文化为视点》,《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第44-52页。   13 马景秀:《新闻编译:一个亟待澄清的领域》,《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4期,第71-82页。  14 钱进:《驻华新闻机构中新闻助理的日常实践及其意义——一项基于文化中间人概念的考察》,《新闻大学》2014年第1期,第20-31页。  15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课题组、谢静:《可沟通城市:网络社会的新城市主张》,《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7期,第16-24页。   16 韦路、陈稳:《城市新移民社交媒体使用与主观幸福感研究》,《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1期,第114-130页。  17 何晶:《互联网对于上海新生代农民工的意义探询》,《新闻大学》2015年第2期,第81-87页。  18 袁靖华:《关系障碍:人际传播视角下的边缘身份融入——基于在浙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调查》,《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5期,第58-72页。   19 辛静、单波:《建构具有对话性的中国形象——评纪录片》,《当代传播》2015年第4期,第94-96页。 责编:吴奇志期刊简介
& & & &《对外传播》原名《对外大传播》,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办,是我国唯一一本全面关注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的中央刊物,也是各级政府官员研究和制订地方形象传播策略的重要参考。为适应国内外形势和我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要求,《对外传播》 杂志于2009年1期全新改版。改版后的杂志紧紧抓住“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原则,深入关注新时期传播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全球化时代媒体的传播规律,追踪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的最新变化,介绍传播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成果与经验,受到了广大外宣工作者、对外过往期刊对外传播2016年10月第10期对外传播2016年9月第9期对外传播2016年8月第8期对外传播2016年7月第7期对外传播2016年6月第6期对外传播2016年5月第5期对外传播2016年4月第4期阅读排行TOP10TOP12016年12月第35期市场价:10.00元电子价:4.90元TOP22017年1月第1期市场价:20.00元电子价:12.00元TOP32017年1月第1期市场价:6.00元电子价:3.00元2016年11月第11期2016年12月第12期2016年10月第10期2016年12月第46期2017年1月第2期2016年12月第12期2016年11月第11期品牌推荐人民公交2015年9月第9期高尔夫玩家2014年4月第1期中国妇女英文月刊(英文版)2016年12月第12期社会与公益2016年3月第3期中国慈善家 2016年11月第11期人民中国(日文版) 2016年12月第12期阅读本刊的人还阅读了中国残疾人2016年12月第12期高尔夫玩家2014年4月第1期纵横2016年11月第11期人物2016年10月第10期侨时代 2016年12月第12期人民公交2015年9月第9期中国慈善家 2016年11月第11期
中邮阅读网由中国邮政主办。中邮阅读网凭借中国邮政报刊发行网络、发行资源和品牌优势,在传统报刊发行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数字传播技术,
为广大读者提供内容丰富的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及有声书城等在线阅读产品。这是中国邮政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推动出版数字发行,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文化需求的新举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跨文化传播 泰国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