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政府预算 政府部门预算的特点是什么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案例111 加拿大政府预算编制的特点 加拿大作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案例111 加拿大政府预算编制的特点 加拿大作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71|
上传日期: 11:35:4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案例111 加拿大政府预算编制的特点 加拿大作为发达的
官方公共微信您当前位置:
加拿大政府预算编制的特点
作者:佚名
0:55:20 来源:中审网 加拿大作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长期的市场经济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政府预算管理制度,在政府预算的编制方面也积累了一些成熟的经验和做法。 通常来说,加拿大的一个完整预算管理周期是从政府准备预算和议会财
摘自《中国审计》
关联文章推荐阅读:
如果尚未能解答您的疑问,还可以直接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font color="#ff6-8333,专业律师免费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杰出律师推荐
审计法频道
(人)|(个)|(条)
审计法咨询
下一步您可以:
热门搜索:
免责声明:找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法律相关知识为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核实后会给予处理。
按地区找审计法律师
专家面对面
网友关注排行榜
审计分类频道
:人 :个 :条
Copyright@2003- 找法网() 版权所有简介/政府预算
政府预算政府预算首先是以年度财政收支的形式存在的。它是对年度政府财政收支的规模和结构进行的预计和测算。其具体形式是按一定的标准将政府预算年度的财政收支分门别类地列入各种计划表格,通过这些表格可以反映一定时期政府财政收入的具体来源和支出方向。&  
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表现为政府预算的级次划分、收支内容、管理职权划分等都是以预算法的形式规定的;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的过程也是在预算法的规范下进行的。政府预算编制后要经过国家立法结构审查批准后方能公布并组织实施;预算的执行过程受法律的严格制约,不经法定程序,任何人无权改变预算规定的各项收支指标,这就使政府的财政行为通过预算的法制化管理被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  
政府预算是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同国家财政具有内在的联系。从财政收支的内容上看,政府预算是国家财政的核心,但从起源看,两者不具有一致性。国家财政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而政府预算是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初期的产物,即是国家财政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国家财政要求制定统一的年度收支计划,而且要求经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审查批准时才出现政府预算。因此,简而言之,政府预算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特点/政府预算
政府预算(一)政府预算反映了政府的活动范围和公共收支状况。
(二)政府预算能够体现对政府收支的控制。
(三)政府预算具有统筹政府收支的特点。
(四)作为政府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政府预算可以实现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节。
原因分析/政府预算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政府预算产生的根本原因 从西方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后,资产阶级强大的政治力量要求国与家彻底分离,资产阶级才有可能通过议会控制全部财政收支,要求封建君主编制财政收支计划。因此,现代的政府预算制度是新兴资产阶级同封建君主进行较量的一种经济斗争手段。在13世纪至17世纪之间,封建地主阶级日趋没落,新兴中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财富的主宰,但他们并没有控制政府的财权。封建仍利用财权滥收滥支。为争夺财权并最终打击封建势力,提出政府财政收支必须编制计划,并经议会批准方能生效,经过长期斗争,这一要求才最终得以实现。英国于17世纪编制了第一个国家(政府)预算,其他西方国家也陆续接受了这一作法。   2、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是政府预算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政府预算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后,又因财政监督的需要而得以进一步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财政分配规模日益扩大,财政收支项目增加,收支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复杂,财政收支的发展变化客观上要求加强财政的监督与管理,要求编制统一的财政收支计划。因此,政府预算是适应财政管理的需要而发展的。同时政府预算也加速了财政预算、统计科学化的进程,因为政府预算制度的确立,规定了统一的收支科目和计量单位,便于审批机关审核,也为财政预算、统计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此外,财政分配的货币化是政府预算产生的必备条件。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货币关系渗透到整个再生产领域,财政分配有可能充分采取货币形式。只有在财政分配货币化的条件下,才能对全部财政收支事先进行比较详细的计算,并统一反映在平衡表中。这样比较能完整反映财政分配活动,而且也有利于议会对国家预算的审查和监督。
预算原则/政府预算
政府预算原则是指政府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也就是确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自政府预算产生之后,就开始了对预算原则的探索,形成各种各样的思想和主张。时至今日,影响较大并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主要有下述五条原则:   公开性政府预算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政策,与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政府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公诸于人民,让人民了解财政收支状况,并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   可靠性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依据充分确实的资料,并总结出规律性,进行计算,不能任意编造。   法律性  政府预算与一般财政经济计划不同,它必须经过规定的合法程序,并最终成为一项法律性文件。政府预算的法律性是指政府预算的成立和执行结果都要经过立法机关审查批准。政府预算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序审批之后就形成反映国家集中性财政资金来源规模、去向用途的法律性规范。   统一性  尽管各级政府都设有该级财政部门,也有相应的预算,但这些预算都是政府预算的组成部分,所有的地方政府预算连同中央政府预算一起共同组成统一的政府预算。这就要求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要严格按统一的口径、程序计算和填列。   年度性   任何一个政府预算的编制和实现,都要有时间上的界定,即所谓预算年度。它是指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期限,通常为一年。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预算年度有两种:一是历年制预算年度,即从每年1月1日起至同年12月31日止,我国即实行历年制预算年度;二是跨年制预算年度,即从每年某月某日开始至次年某月某日止,中间历经12个月,但却跨越了两个年度,如美国的预算年度是从每年的10月1日开始,到次年的9月30日止。所谓预算年度原则,是指政府必须按照法定的预算年度编制国家预算,这一预算要反映全年的财政收支活动,同时不允许将不属于本年度财政收支的内容列入本年度的国家预算之中。
分类标准/政府预算
政府预算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一)按收支管理范围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总预算和单位预算总预算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它由各级政府的本级预算和下级政府总预算组成。单位预算是政府预算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的直属机关就其本身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年度经费收支所汇编的预算,另外还包括企业财务收支计划中与财政有关的部分,它是机关本身及其所属单位履行其职责或事业计划的财力保证,是各级总预算构成的基本单位。  (二)按照预算的级次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中央政府预算和地方政府预算   中央政府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反映中央政府活动的财政收支计划。我国的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各部门的单位预算、企业财务收支计划和税收计划组成,财政部将中央各部门的单位预算和中央直接掌管的收支等,汇编成中央预算草案,报国务院审定后提请人代会审查。中央预算主要承担国家的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的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因而在政府预算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地方政府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反映各级地方政府收支活动计划的总称。它是政府预算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组织、管理政府预算的基本环节,由省、地、县、乡(镇)预算组成。地方预算担负着地方行政管理和、、卫生事业以及抚恤等支出,它在政府预算中占有重要单位。   (三)按编制形式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和复式预算   单式预算是传统的预算形式,其做法是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的财政收入与支出汇集编入单一的总预算内,而不去区分各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其优点是把全部的财政收入与支出分列于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上,这就从整体上反映了年度内政府总的财政收支情况,整体性强,便于立法机关审议批准和社会公众了解,而且简便易行。其主要缺点是没有把全部的财政收入按经济性质分列和汇集平衡,不便于经济分析和有选择地进行宏观经济控制。复式预算是从单式预算组织形式演变而来的。其做法是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的财政收入与支出按经济性质汇集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从而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这种组织形式的典型例子是把政府预算分成和资本预算两个部分。其中经常预算主要以税收为收入来源,以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资本预算主要以国债为收入来源,用于经济建设支出及宏观调控。复式预算组织形式由于把政府的一般性质上的列为经常性预算,把政府的资本投资支出列为资本预算,这样就区分了各项收入和支出的经济性质和用途,便于政府权衡支出性质,分别轻重缓急,做到资金使用的有序性,比较合理地安排各项资金,便于经济分析和科学的宏观决策与控制。其次,把预算分成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两个部分,两个部分以各自来源应付各自的支出,各自平衡,这就打破了预算的完整性原则和传统的收支平衡观念。再次,由于把收入作为资本预算的正常收入项目,这就使得资本预算总是平衡的,只有经常预算的收支才可能有差额。   (四)按编制方法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和零基预算   增量预算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在以前财政年度的基础上,按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之后确定的。零基预算是指对所有的财政收支,完全不考虑以前的水平,重新以零为起点而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强调一切从计划的起点开始,不受以前各期预算执行情况的干扰。零基预算的做法是,编制预算不只是对新的和扩充部分加以审核,而且要对所有正在进行的和新的计划的所有预算支出申请都重新审核,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达到控制政府规模、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目的。   (五)按投入项目能否直接反映其经济效果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项目预算和绩效预算   项目预算是指只反映项目的用途和支出金额,而不考虑其支出经济效果的预算。绩效预算是指根据成本-效益比较的原则,决定支出项目是否必要及其金额大小的预算形式。具体说就是有关部门先制定需要从事的事业计划和工程计划,再依据政府职责和施政计划选定执行实施方案,确定实施方案所需的支出费用所编制的预算。绩效预算是一种比较科学的预算方法。其特点有二:一是绩效预算重视对预算支出效益的考察,预算可以明确反映出所产生的预计效益;二是按职责、用途和最终产品进行分类,并根据最终产品的单位成本和以前计划的执行情况来评判支出是否符合效率原则。   (六)按预算作用的时间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年度预算和中长期预算   年度预算是指预算有效期为一年的政府收支预算。这里的年度指预算年度,大体有公历年制和跨历年制。中长期预算,也称中长期财政计划,一般一年以上10年以下的计划称中期计划,10年以上的计划称长期计划。在市场经济下,经济周期性波动是客观存在的,而制订财政中长期计划是在条件下政府进行反经济周期波动,从而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
中国预算/政府预算
我国政府预算组成体系是按照一级政权设立一级预算的原则建立。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机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与政权结构适应,并同时结合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我国预算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相应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五级人民预算。
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各部门的预算组成。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地方各级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的预算组成。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单位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管理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审查和批准中央决算;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审查和批准本级政府决算(以下简称本级决算);撤销本级政府和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和决议。
设立预算的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监督本级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审查和批准本级决算;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国务院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将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报送备案的预算汇总后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决定中央预算预备费的动用;编制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监督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预算执行;改变或者撤销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情况。收支范围
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
预算收入包括:
(一)税收收入;
(二)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
(三)专项收入;
(四)其他收入。
预算支出包括:
(一)经济建设支出;
(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支出;
(三)国家管理费用支出;
(四)国防支出;
(五)各项补贴支出;
(六)其他支出。预算编制
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时间编制预算草案。
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应当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收支预测进行编制。
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
复式预算的编制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审查批准
国务院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向大会作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地方各级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向大会作关于本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
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乡、民族乡、镇政府应当及时将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本级预算报上一级政府备案。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及时将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本级预算及下一级政府报送备案的预算汇总,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将下一级政府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备案的预算汇总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国务院将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备案的预算汇总后,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预算执行
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
预算年度开始后,各级政府预算草案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前,本级政府可以先按照上一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支出;预算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
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预算收入。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擅自减征、免征或者缓征应征的预算收入,不得截留、占用或者挪用预算收入。
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将应当上缴的预算资金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家金库(以下简称国库),不得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及时、足额地拨付预算支出资金,加强对预算支出的管理和监督。
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预算决算
决算草案由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后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时间编制。
编制决算草案的具体事项,由国务院财政部门部署。
编制决算草案,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做到收支数额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各部门对所属各单位的决算草案,应当审核并汇总编制本部门的决算草案,在规定的期限内报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审核。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对本级各部门决算草案审核后发现有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有权予以纠正
国务院财政部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报国务院审定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报本级政府审定后,由本级政府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乡、民族乡、镇政府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
可参考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
显示方式: |
共有4个词条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财经理论与实践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税务与经济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2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1:13:34
贡献光荣榜Service Unavailable
Service Unavailable
HTTP Error 503. The service is unavailable.&>&&>&政府预算练习题及答案
政府预算练习题及答案 投稿:白貆貇
四、名词解释1. 政府预算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2. 政府采购是政府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实体以法定方式向社会采购物资、工程或服务的一种经济行为。3. 政府预算收支分类是对政府预算收入和支出按一定的标…
花门四中片小学教研活动方案为贯彻课程改革精神,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教研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实施课…
Unit 4 After-school Activities Lesson 22 Big Plans For The Weekend学习目标:掌握本课重点单词、词组、句型。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周末计划。 重难点:必记单词得背诵和必备短语、句型的应用。…
四、名词解释
1. 政府预算
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2. 政府采购
是政府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实体以法定方式向社会采购物资、工程或服务的一种经济行为。
3. 政府预算收支分类
是对政府预算收入和支出按一定的标准和层次进行的分类。政府预算收支分类是对预算收支结构进行划分。
4. BOT方式
由政府与私人资本签订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授权签约方的私人企业承担该基础设施的融资、建设和经营。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内,项目公司向设施的使用者收取费用,用于收回投资成本,并取得合理的收益。特许期结束后,签约方的私人企业将这项基础设施无偿转让给政府。
5. 政府预算法
是政府预算管理的法律规范,是组织和管理政府预算的法律依据。狭义的预算法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和颁布的有关预算管理的法律文件,广义的预算法还包括国家权力机关、政府部门制定和颁布的与预算管理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条例。
6.债务依存度
是指在当年政府预算中,公债收入占预算支出的比重,它反映财政支出对公债的依赖程度。
7.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是处理一国财政体系中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一项基本制度,其核心问题是各级政府预算收支范围及管理职权的划分和相互间的制衡关系。
8.公债负担率
是指政府债务存量规模与国民经济活动规模的关系,反映政府举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
9.年终结算
是指各级财政在年终清理的基础上,结清上下级财政总预算之间的财政调拨收支和往来款项。
10.事业收入
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以及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和不需要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11.政府预算管理
是国家依据法规对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进行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等活动。(2分)整个组织和协调过程中都要加强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以保证预算任务和宏观调控的正确实现。
是指利用各项预算定额和有关经济指标来测算计划年度预算收支的一种方法。
16. 绩效预算
是以项目的绩效(效益)为目的,以成本为基础而编制的预算。具体来说就是政府各部门先制定有关的事业计划或工程规划,然后通过计算每项施政计划的成本与效益,择优把项目列入预算。
17. 专项预算项目
是财政部门为保证政府完成其特定的职责和目标,在经常性经费以外,按指定的用途和对象编制的专项支出计划。
18.国库单一帐户
(Treasury Single Account System)指政府所有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和纳入预算管理的预
算外资金收支)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开设账户,所有财政资金收付都通过财政部门在国库银行开设的单一账户集中办理,实行财政直收直支。
19.标准预算周期
是指将每一个预算管理周期从时间序列上划分为三个标准阶段,即“预算编制阶段”、“预算执行与调整阶段”、“决算与绩效评价阶段”。
20.定员定额
是指确定行政单位人员编制额度和计算行政经费预算中有关费用额度标准的合称,是财政部门编制预算,检查、考核预算执行情况的基本依据。是最主要的单位财务管理规范,是加强对行政单位事业经费管理,科学合理底分配预算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基础。
21.政府预算调整
是指经立法机构批准的本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即凡是打破原有预算平衡,扩大预算收支逆差、增加举债数额的都作为预算调整。
22.公共预算
是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取得的收入,用于维持政府活动、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发展公益性事业等保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和社会公共、公益事业不断发展的收支预算,包括政府行政过程中的经常性收支预算和公共建设性预算。
23.政府间转移支付
是财政转移支付的一种特定形式,它是在各级政府间或同级政府间通过财政资金的无偿拨付来调节各预算主体收支水平的一项制度。
24.国家决算
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用以反映国家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由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构成。
25.单位预算
是由事业行政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反映单位与财政之间的资金领拨缴销关系和事业计划、工作任务的规模和方向。
26.零基预算
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对原有的各项开支都要重新审核,是不考虑基期情况而测算并编制预算年度指标的方法,不受以往各年增量预算法的束缚,也称为“不连续的预算”。
28.国有资产经营预算
是指国家以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取得的收益和资产经营性收入,为国有资产再生产而投入的支出,保证国有资产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资产经营性收支预算。
29.专项补助:又称为有条件补助,是指对所拨出的资金规定了使用方向或具体用途的转移支付方式,受援地方必须按规定要求运用该种资金。
30.预算执行报告制度
就是定期以报表和文字反映政府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制度,有利于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反馈,以便上级预算或国家权力机关及预算执行机关及时掌握预算收支情况。
31.年终清理
是指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基本建设单位,在年终对预算收支、会计帐目、财产物资进行的全面核对和清查。是搞好年度决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条件。
34.划拨资金
是财政部门用拨款凭证通过金库向用款单位直接拨付预算资金的方式。
36.政府预算法制
是由国家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按一定程序制定的,用以维持、调整和确认各种财政
预算关系,规范和约束政府预算资金分配及政府预算管理过程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总称。
37.部门预算
部门预算以部门为依托,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将预算落实到每一个具体部门。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和本部门机关经费预算组成。
38.预算执行情况检查和分析
是国家各级预算执行机关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对政府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的活动情况进行的检查和分析。
39.政府预算收入
是通过政府预算有计划底筹集的一部分社会产品(主要是社会剩余产品)的价值量,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资金,是集中财政资金的阶段,形成以国家为一方的、与各缴款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41.社会保障预算
是指国家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生活、实施扶贫救助及各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活动中的收支预算。
指利用两项不同性质而又有内在联系的数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即系数),根据其中一项已知数值来求得另一项数值的方法。
43.复式预算
是将预算收支科目按一定的方式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形式,分别编列,各预算之间又有内在联系。
45.一般均衡补助
又称为无条件补助,是指对所拨出的资金不规定具体用途的转移支付方式,受援地方可用该项资金弥补其一般预算的缺口。
46.因素分析法
是对某一事物分析其内在诸矛盾交叉作用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对组成某一经济指标诸因素的顺序分析,用数值来测定由于诸因素变化对产生差异的影响程度。
47.预算年度——预算年度亦称为财政年度,是指实行预算管理全过程所应依据的法定时间期限,也就是预算收支起止的有效期限。
48.国库制度——国库是国家财政资金收支的出纳机关。国库制度即国库履行国家财政资金收支出纳职责所规定的制度。
49.预算收支划分程序——首先按照各级政府承担的政治经济任务,或是按行政隶属关系来核定其预算支出,在确定预算支出范围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办法来划分各级预算收入;然后再在不同级次预算之间进行上划下拨的转移支付来调节。
50.总预备费——是预算年度初不安排具体用途的预算支出项目,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用于解决必须增加的支出,以利于保持预算收支平衡。
51.预算周转金——是预算资金在某个月份或季度调度困难,作为临时周转之用的资金。
52.科技三项费用——① 新产品试制费,是指国内从未试制生产过的产品和对老产品有重大改进需要进行试制的产品费用。
② 中间试验费,是指已有科学研究成果,但尚未取得必要数据,不能在生产或建设中采用,必须建立一定装置、机组、车间或试验场地,进行扩大规模试验或较长时期试验验证改进,经批准纳入计划项目的费用。③ 重大科学研究补助费,是指主要用于补助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承担的全国性重大科研任务,因所需费用较多,经批准纳入计划项目的费用。
53.一般预算调拨收入——预算调拔收入不是当年预算的实际收入,只反映预算收入在上下级之间、本年度和上年度之间、预算内同预算外之间的调拔关系。该类科目与“一般预算调拔支出”对应,是各级财政总预算的专用科目。
五. 简答题
1.请说明政府预算管理的原则。
答:(1)体制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和权责结合的原则。
(2)收支管理原则:预算收支管理的共同原则是依法理财;预算收入的管理原则是发展经济、共同负担;预算支出的管理原则是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相结合的原则以及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原则;预算收支关系的原则是平衡原则。
2.政府预算支出分类有哪些基本方法?
答:(1)实行按部门分类:根据政府机构的性质和预算管理级次对部门进行分类,并相应设置编码。(2)支出按功能分类。将政府支出按照政府活动的不同职能设置为一般公共服务等11类。(3)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将所有制副预算支出氛围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和产权参股、债务本金偿还四类,全面反映政府预算支出。
3.部门预算具有哪些优点?
答:(1)克服代编预算的方式。(2)统一预算分配权。(3)调整了预算批复的主体。(4)严控年初预留机动财力,减少机动权,防止二次预算。(5)提前了预算编制的时间。
4.说明预算收入的缴库依据、方式和凭证。
答:缴库依据:企业财务收支计划、各种税收计划。
缴库方式:(1)按程序分:就地缴库、集中缴库、自收汇缴。(2)按计算依据分:按计划数缴库、按实际数缴库。
缴库凭证:一般缴款书、专用缴款书。
7.年终清理应包括哪些事项?
答:(1)核对年度预算收支数字。(2)清理本年预算应收应支。(3)结清预算拨借款(4)清理往来款项。(5)清查财产物资。(6)进行决算收支数字的对帐工作。
9.说明政府预算管理的概念及其要点?
答:政府预算管理是国家依据法律法规对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进行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等活动。
要点:(1)政府预算管理的主体是国家。
(2)政府预算管理的对象是政府预算资金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包括预算资金的筹集、
分配和使用两个阶段。
(3)政府预算管理的依据是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特别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预算法〉。
10.定员定额的确定方法如何?
答:(1)充分准备基础性资料。(2)细化量化支出内容。(3)共性支出标准按人员制定综合定额。(4)不同支出按定额分类分档核定。(5)开支标准的确定以国家规定为主,实际支出为辅。
11.试说明政府预算执行检查分析的内容、方法和形式。
答:内容:(1)预算政策的实施情况。(2)主要收支项目的完成情况。(3)预算收支平衡
和综合平衡的态势。
方法:(1)比较分析法
(2)因素分析法。
形式:(1)定期检查分析(2)专项检查分析(3)典型调查分析。
13.政府预算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⑴计划预测性⑵法律性⑶集中性⑷统括性⑸年度循环性⑹公开性
14.部门预算有哪些特点?
(1)完整性。部门预算内容由预算内扩展到预算外,既包括一般预算收支计划,又包括政府基金预算收支计划;既包括正常经费预算,又包括专项支出预算;既包括财政预算内拨款收支计划,又包括财政预算外核拨资金收支计划和部门其他收支计划,使预算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调控能力。我国现行的部门预算主要包括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这种设计与现在向人代会报送的预算草案一致的。
(2)细化性。部门预算的内容细化到部门及下属单位。部门预算详细地确定和规范部门及其下属单位预算支出项目和支出内容,既包括行政单位预算,又包括其下属的事业单位预算,更全面地发挥财政分配资金的职能作用,逐步改变目前把资金切块给部门自行分配使用的状况。
部门预算全面反映收支,各部门预算不仅反映本部门的年度财政需求,还要反映本部门的全部收入状况,内容更全面,增强了预算的完整性,有利于统筹考虑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3)综合性。部门预算采用综合预算,统筹考虑部门和单位的各类资金。
15.我国复式预算改革的目标模式如何?
答:根据的要求,我国各级政府预算的改革目标是逐步建立公共预 算、社会保障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国有资本金预算)和债务预算等功能互补的预算,各个预算都应规定各自的收入来源、各自平衡。
17.试述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答:(1)政府预算管理级次。
(2)预算管理权的划分。
(3)预算收支范围的划分。
(4)预算调节制度。
18.政府预算的基本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政府预算是财政分配资金的主要手段。(2)政府预算集中我国财政的主要财力。
(3)政府预算是实现政府职能、为公共商品配置资源的重要工具。(4)政府预算是以计划为基础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5)政府预算综合反映和监督经济运行状态。
19.我国传统的按功能编制预算存在哪些弊端?
答: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向人代会提交的预算是收入按类别、支出按功能的汇总预算。功能预算不分组织单位和开支对象、按照政府的概括目标或职能对开支加以分类,便于了解政府在行使职能,但其缺陷表现为:
⑴.部门没有一本完整的预算。
⑵.预算编制粗糙,缺乏部门内部责任机制和外部有效的监督机制。
⑶.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必要的定员定额标准。
⑷.预算资金分配权分散。
⑸.预算约束软化。
20.试述我国政府财政介入经营性投资的的范围和重点。
答:范围:(1)自然垄断领域。(2)存在成本递减的领域。(3)存在外部效应的领域。
重点:(1)财政生产性投资的重点是非竞争性生产领域。(2)财政对竞争性生产投资项
目选择的主要对象,应该是支柱产业的重点项目和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方面的
开发项目,且表现为有选择的支持,并参与投资。
21.试述预算调整和预算调剂的含义、方法。
答:(1)含义:政府预算调整是指经立法机构批准的本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原批准的预
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即凡是打破原有预算平衡,扩大预算收支逆差、增加举债数额的都作为预算调整。
方法:盘子外的全面调整和盘子内的局部调整。
(2)含义:预算调剂是在现行预算调整范围以外,不需经过法定程序审批的预算变更。
方法:动用预备费、预算追加或追减、经费流转、预算划转。
23.政府预算管理程序由哪些环节构成?
答:政府预算的科学性、实用性需要以预算程序、步骤为保证,预算周期按预算年度为期,并分阶段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各阶段紧密联系、互为条件。预算周期的构成环节一般应该包括四个步骤。
(1)预算编制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国务院制定经济增长计划,下达预算编制指示、财政部门测算预算收支指标、财政部制定并颁发预算科目和表格,具体组织部署编制事项。
(2)编制预算。编制机构编制并提出预算、立法审批预算。
(3)执行预算。行政机关执行预算是预算计划管理的中心环节。
(4)编制决算。即审计评估预算,是对预算执行的总结。
24.说明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方式。
财政部门对行政单位实行“收支统一管理,定额、定项拨款,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1)收支统一管理。就是将行政单位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都纳入单位预算管理体系,进行统一管理,单位可综合利用各项资金统筹安排各项支出,解决了收支管理分离、财务与资金管理脱节的状况,提高财政和单位财务部门的监管职能。
实行收支统一管理,有利于统筹合理安排各项资金,全面反映行政单位预算的收支状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并为财政部门核实行政单位预算提供可靠依据。
(2)定额、定项拨款。就是根据行政单位的工作任务和特点,结合财力情况确定合理的支出定额或开支水平的一种方法,是财政部门确定行政单位财政预算拨款和财政专户拨款额度的方法。
(3)超支不补,结余留用。行政单位收支预算一经财政部门或主管预算单位核批,除特殊因素外,一般不予调整,由单位自求平衡,这意味着预算经费包干使用。
28.试述政府预算管理的地位。
答:(1)政府预算管理在财政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2)政府预算是综合财政计划的组成部分。(3)政府预算是各项财政收支的枢纽。
30.政府预算拨款应遵循哪些原则?
政府预算拨款即财政部门根据核定的预算办理预算支出的拨付,拨款给用款单位。
原则:(1)坚持按预算计划拨款。(2)坚持按事业进度拨款。(3)坚持按核定的支出用途拨款。(4)坚持按预算级次拨款。
31.实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是什么?
答:(1)实现公共资金的公平分配。
(2)保持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必要控制力。
(3)解决区域性公共产品的外溢问题。
(4)促进落后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32.加强政府预算法制建设有何意义?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化经济,它要求将包括政府预算管理在内的一切经济活动都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加强政府预算法制建设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政府预算管理的内政要求。
意义主要表现在:(1)加强政府预算法制建设是实现依法理财的需要。
(2)预算法制建设是提高预算管理民主化程度,强化预算管理监督的需要。
(3)预算法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33.试述对政府预算进行分类应遵循的原则。
答:(1)全面准确的原则
预算收支的分类必须准确、系统、完整地表达政府预算的内容。政府收支既包括财政预算内收支,也包括财政预算外收支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自行组织的各项收支。全面、准确原则是进行科学财政管理和有效宏观调控的重要前提,所有政府预算单位均应使用统一的政府收支科目。
(2)规范细化与力求简化相结合的原则
预算科目设置要科学,列收列支的内容和范围应清楚明白,便于操作,避免过于繁杂,力求简化。
(3)国际可比性的原则
我国预算收支分类要注意将国际惯例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将长远目标与现实需要的有机结合,既要尽可能符合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以便进行国际比较与研究,又要充分满足我国现行经济体制和经济管理的客观要求,体现政策的延续性,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4)稳定与可变性结合的原则。
34.试述我国现行复式预算的特点、弊端。
答:现行复式预算对推动分税制体制、税收体制、投资体制以及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只在原有的收支规模的基础上,对现行的预算收支科目按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实际中暴露出以下几个问题:
(1)政府收支活动反映不完整。(2)债务管理滞后,资金运行的透明度差。(3)预算管理缺乏配套性。(4)复式预算的划分缺乏科学合理性。
35.试述我国政府预算执行的组织体系。
答:政府预算的执行涉及到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由国家行政领导机关、职能部门及各类专门机构所组成,按国家政权级次、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 管理,分工负责”。
(1)政府是政府预算执行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政府预算执行的组织领导机构是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2)财政部门是管理机构。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是政府预算执行的具体负责和管理机构,是执行预算收支的主管机构。(3)政府预算执行机构,包括收入征收机构、政府预算资金的出纳机构、政府预算支出的执行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36.简述国库单一帐户制度的含义及作用。
答:含义:国库单一账户(Treasury Single Account System)指政府所有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和纳入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支)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开设账户,所有财政资金收付都通过财政部门在国库银行开设的单一账户集中办理,实行财政直收直支。
作用:(1)实现财政资金集中管理,提高宏观调控能力。(2)健全财政资金支出的监督制约机制。(3)硬化预算约束,促进预算执行。
(4)有效防腐,加强廉政建设。
41.简述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强化市场意识,促进观念转变。
2.有利于加强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3.有利于提高采购活动的透明度,促进廉政建设。
42.请说明我国预算执行报告制度的核心内容。
我国预算执行报告制度的核心内容有:第一,各级政府应当在每一预算年度内至少两次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作预算执行的报告。第二,下级政府应当定期向上一级
政府报告预算执行情况。第三,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向本级政府或上一级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43.简述预算编制审批的一般程序。
预算是一个具有严格规范性程序的运作体系,从编制到审批,采取“两上两下”的预算编制与审批程序,即单位自下而上编报年度预算建议数,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自上而下下达预算控制数,单位根据上级下达的预算控制数自下而上编报正式年度预算,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自上而下核定并批复单位年度预算。
44.简述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国库管理运作模式及其意义。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国库管理运作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置国库单一账户;二是政府支付的集权化。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不但为政府建立了一个快捷、高效的财务信息系统,便于政府对预算资金收付过程进行全程监控,极大地提高了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透明度,而且对加强政府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使用效率,防止腐败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集权化政府支出模式既加强了对支出预算的控制,又提高了支出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从而实现了对预算资金的全面而严格的控制,有力地保证了国库管理职能的落实。
45.政府预算组成示意图
六. 论述题
1. 试述政府预算管理程序的构成环节
(1)预算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国务院制定经济增长计划,下达预算编制的指示。国务院每年9月10日前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中央部门下达编制下年预算草案的指示,提出编制预算草案的原则和要求。
财政部门测算预算收支指标。《预算法》规定,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应当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收支预测进行编制。
财政部制定并颁发政府预算科目和表格,具体组织部署预算编制事项。
(2)编制预算
正确编制预算必须以国家的财政经济方针和有关法律法规为指导,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指标为依据,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和去年收支预测进行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把预算收支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
(3)执行预算
行政机构执行预算是预算计划管理的中心环节。经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具有
法律效力,必须认真组织实施。预算规定的收入任务,必须保证完成,做到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库。预算规定的各项支出,必须及时足额地拨付。要加强预算收支执行中的管理和监督。各级财政部门要监督检查本级各部,门预算的执行,做好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并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保证预算收支任务的圆满完成。
(4)编制决算
决算即审计评估预算,是对预算执行的总结。正确编制决算可以全面反映预算执行的结果。决算的编制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要划清预算年度、预算级次和资金界限,做到收支数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通过编制决算,总结预算管理中的经验,为提高今后的预算管理创造条件。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最重要的一环,预算一经法定程序通过,即为法律文件,必须严格执行预算,执行中发生问题必须通过法律程序进行调整。
2.试述预算的功能。
(1)政府预算是国家分配资金的主要手段
财政分配是指财政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集中必要的资金,用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财政分配职能需要由财政部门运用政府预算、税收、财政投资、财政补贴、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等一系列分配手段来实现,但国家财政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活动主要是通过政府预算进行的。
预算收支活动体现财政分配活动中的集中和分配资金两个方面。政府预算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全面反映国家财政的分配活动,体现国家集中性财政资金的来源规模、去向用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模、比例、速度和效益。
(2)政府预算集中我国财政的主要财力
国家总预算直接集中了相当数量的、以货币表现的社会资源,国家通过税收、上缴利润、公债等手段把分散在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单位和个人手中的一部分国民收入集中上来,形成政府预算收入,政府预算分配的国民收入份额大,一般约占国民收入的1/3左右,占剩余产品的比重一半以上,是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形式之一。政府预算收入的来源结构、数量、规模和增长速度反映国民经济的结构、发展状况、经济效益、积累水平和增长速度。政府预算资金是国家的集中性财力,体现财政分配的主体部分。通过政府预算分配的财政资金是国家的主要财力,远远超过预算外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所分配的数额。
(3)政府预算是为公共商品配置资源的重要工具
公共商品具有外在性,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往往需要政府预算对其进行资源的配置,而且政府预算集中资金只是手段,分配资金满足国家各方面的需要才是目的。国家根据社会共同需要,将集中的国民收入--预算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合理安排各项支出,保证重点建设、行政、国防和文教科卫等方面的需要,用于维持政府活动,保障国家安全,为公共商品提供必要的财力保证。
(4)政府预算是以计划为基础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
市场经济运行表现出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完全依靠市场调节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会失去社会公平,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或缺。在传统体制下,混淆了政府预算的社会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职能,对微观经济活动管得过多、过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要逐步从微观管理中解脱出来,把微观决策交给企业,由市场自主决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搞好整个收支的预测和发展战略等政策性的大问题,强化预算的宏观调控职能。
预算具有“稳定器”和“调节器”的作用。政府预算在为国家筹集分配财力的同时,成为调节和控制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重要经济杠杆,保证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地发展。
(5)政府预算综合反映和监督经济运行状态
政府预算综合性强,联系面广,政府预算是各项收支的枢纽,是财政收支系统的基本部分,预算的一收一支涉及到一系列的财政分配关系,政府预算可通过其收支活动和收支指标,利用价值形式,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以及政府各部门的情况,反映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活动。既综合反映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之间的纵向分配关系,又能综合反映国家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企、事业各单位之间的横向分配关系。
37.试述政府预算编制的方法。
(1)绩效预算
绩效预算强调预算支出效益,重视预算执行。绩效预算是以项目的绩效(效益)为目的,以成本为基础而编制的预算。具体说就是政府各部门先制定有关的事业计划或工程规划,然后通过计算每项施政计划的成本与效益,择优把项目列入预算。
绩效预算遵循统一规划,适当分类,协调配合,分级负责,弹性控制及正确衡量等原则。 绩效预算依据业务性质和以往经验在各机关详细工作计划的范围内设立考核绩效的根据,对成本与绩效进行直接控制,有助于加强机关内部的管理,具有注重现实,重视行政效率与绩效成本衡量的特点,适合于单位预算。
绩效预算强调政府产出而不是投入,支出内容与服务规划紧密相关,使绩效评价渗透到政府的每一个部门。既考核公共资金使用的最终效果,又考核为取得效果所开展的工作活动情况,便于政府组织机构制定规划和开展工作,准确报告机构的效率情况。
(2)设计规划预算
设计规划预算是尽可能把投入成本和产出结果相联系来安排预算的一种方法。传统预算是按由谁开支(即什么部门)和开支用途进行的投入式预算,而设计规划预算将支出按方案分类,方案尽可能和政策目标相靠拢,并可把方案的结果和投入相联系,也称“产出预算设计”,有利于提高预算支出的使用效率。
确定方案的目标。预算方案的目标实际上是指该方案提供的公共商品的效用。如国防支出的目标是战斗力;战斗力又可分为核战略力量,常规力量等。目标下设的子科目是实现目标的手段。
方案择优,提供动用资源的信息。评估现行方案与目标有关的效率。对方案规划的目标运用成本收益分析进行量化评估,以此为基础对预算支出进行效率调整,择优而选。 对预算计划方案进行系统的、长期的评价。对支出方案的评估需要确定一个适当的时 限,要考虑五年的长度。
设计规划预算可冲破职能部门边界进行统一设计,以整个方案规划安排预算,需要有超越职能部门的协调机构。
(3)零基预算法
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对原有的各项开支都要重新审核。零基预算法不考虑基期情况而测算并编制预算年度指标的方法,不受以往各年增量预算法的束缚,也称为“不连续的预算”。
零基预算法首先,提出目标。其次,一揽子决策,根据预定目标制定几个替代方案,将各部门的活动转变为一揽子决策。然后,排列次序,通过成本效益分析说明各个配置层次上各不同支出规模水平的绩效,在各级管理水平上以横列次序进行评估和排列。最后,选定方案,从几个替代方案中排列先后次序,选出最佳方案,并说明各替代方案的利弊及执行步骤。
零基法要求高,时间长,工作量大,若运用得当,可排除基数中的不合理因素,调整利益格局,发挥预算职能。
3.试述政府预算执行的组织体系。
政府预算的执行涉及到各地区、部门、单位,由国家行政领导机关、职能部门及各类专门机构所组成,按国家政权级次、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1)政府是政府预算执行的组织领导机构
负责政府预算执行的组织领导机构是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国务院领导政府预算的执行,职责为:一是执行政府预算法律、法令,制定预算管理方针、政策;二是核定政府预算、决算草案;三是组织、领导政府预算的执行;四是颁发全国性的、重要的财政预算规章制度;五是审查、批准中央总预备费的动支。
各级地方政府领导地方预算的执行,职责为:一是颁发本级预算执行的规定、法令;二是批准本级预备费、机动财力的动支;三是按规定执行预算调剂权;按规定安排使用本级预算结余;四是审查本级预算的执行和决算。
(2)财政部门是管理机构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是政府预算执行的具体负责和管理机构,是执行预算收支的主管机构。
财政部门在预算收入执行中具有双重身份:
预算收入执行的统一负责部门,其任务:第—,根据政府预算收入执行工作的需要,制订组织收入的各种制度和方法。第二,根据政府预算收入任务和核定的季度收入计划,监督各经管收入的部门、各预算缴款单位努力完成预算收入任务,把一切应缴的预算收入及时地、足额地缴入国库。第三,经常检查预算收入执行情况;分析国家政策、法令和国家政治经济情况的发展变化对预算收入的影响;及时研究和解决执行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增加收入、降低消耗、加强管理、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政府预算收入的主管机关,主要负责其他收入,如行政规费收入、罚没收入、公产收入和杂项收入,国有企业缴纳的预算收入,如企业利润、资金占用费等。凡财政部门监督缴款的,以财政部门为收入机关。
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和监督管理预算支出,主管预算资金的分配
各个支出预算部门和单位具体负责执行预算支出和预算资金的使用。财政部门在政府预算支出中的任务是:一是根据年度预算和季度计划,适时的、正确地把预算资金拨给用款单位,以保证生产建设和事业计划的顺利完成;二是监督用款单位厉行节约,讲求效果,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事办好;三是制定各项预算支出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四是对政府预算支出的执行工作,要经常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总结,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
(3)政府预算执行机构
收入的征收机构
政府预算收入的执行工作,由财政部门统一负责组织,并按各项预算收入的性质和征收方法,分别由财政部门和各主管收入的专职机关负责组织管理和征收。包括税务机构和海关。
税务机关主要负责征收并管理各项工商税收、企业所得税、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国家交办的其他收入任务的执行,如利润监交。从1994年起,税务机构因分设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而使其职能范围有所不同。一是国家税务局。主要负责征中央固定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二是地方税务局。主要负责征收地方税。税务机构除按规定范围组织征收外,还要研究制定税收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检查税收计划执行情况;依法审批税收减免。
海关主要负责关税的征收管理,对进口货物代征的工商税等有关税款,海关罚没收入。 政府预算资金的出纳机构
预算资金的收纳、保管和拨出——出纳业务,是一项频繁的日常工作,由国家金库(简称国库)负责办理。我国由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业务,不设人民银行机构的地方,其国库业务委托当地的专业银行办理,
政府预算支出的执行机构
财政部门是政府预算支出的管理机构,此外,还有其他各职能机构,包括:
政策性银行。按其专业分工,分别管理支农资金的拨、贷管理及结算业务,基建投资的拨、贷管理及结算业务,工商企业流动资金管理等。
国民经济各部门。预算收入主要来自国民经济各部门,预算支出都要通过各部门、各单位分配和使用。预算收支任务能否完成,同各单位的生产计划、商品流通计划、基本建设计划和其他各项事业计划的完成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同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逐步提高紧密相关。因此。财政部门必须紧紧依靠所有经管收入和支出的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努力,特别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更好地实现增产增收,节约支出,保证政府预算收支任务的顺利完成。
4.试述部门预算的含义和特点
部门预算以部门为依托,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将预算落实到每一个具体部门。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和本部门机关经费预算组成。编制部门预算的“部门”在资质上应该限定那些与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一级预算单位。
部门预算具有如下特点:
(1)完整性。部门预算内容由预算内扩展到预算外的,既包括一般预算收支计划,又包括政府基金预算收支计划;既包括正常经费预算,又包括专项支出预算;既包括财政预算内拨款收支计划,又包括财政预算外核拨资金收支计划和部门其他收支计划,使预算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调控能力。
(2)细化性。部门预算的内容细化到部门及下属单位。部门预算详细地确定和规范部门及其下属单位预算支出项目和支出内容,既包括行政单位预算,又包括其下属的事业单位预算,更全面地发挥财政分配资金的职能作用,逐步改变目前把资金切块给部门自行分配使用的状况。
部门预算全面反映收支,各部门预算不仅反映本部门的年度财政需求,还要反映本部门的全部收入状况,内容更全面,增强了预算的完整性,有利于统筹考虑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3)综合性。部门预算采用综合预算,统筹考虑部门和单位的各类资金。财政预算内拨款、财政专户核拨资金和其他收入统一作为部门(单位)预算收入;财政部门核定的部门(单位)支出需求,先由财政专户核拨资金和单位其他收入安排,不足部分再考虑财政预算内拨款。财政在对部门预算实行综合管理的基础上,将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纳入政府综合财政预算管理,编制综合财政预算。
试行部门预算制度,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扩大了预算的编制范围,改变财政资金按性质归口管理的做法,改变财政资金按性质和按单位交叉管理的做法,财政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财政性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这些资金的部门,部门预算是一个涵盖部门所有公共资源的完整预算。
5. 试述我国预算收支分类体系的改革内容。
为了适应部门预算改革,并与国际接轨,我国预算收支分类改革的内容如下:
(1)实行按部门分类
根据政府机构的性质和预算管理级次对部门进行分类,并相应设置编码。
各部门按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军队(含武警)、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企业等七大部门的顺序进行分类,部门所属单位的分类,按下管一级的原则由上级部门确定。
(2)支出按功能分类
收入相对简单,不需要按功能进行分类。我国现有政府预算支出分类是按经费管理渠道和支出的具体用途设置类、款、项,一些涉及政府同一职能的支出通常分散在多个支出科目中反映;且功能分类与经济分类相混杂,内容和层次都较为混乱。支出按功能分类的改革是按政府活动的不同职能设置,具体包括17类。
新的政府支出统一以功能为标准,反映政府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公共安全、教育、
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政府经济事务等职能,体现政府一定时期内的方针政策、支出结构和资金的使用方向。将相同功能支出集中在同一功能科目中反映,不再设置多功能的科目类别,原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挖潜改造资金、流动资金、行政管理费、各项事业费、农业综合开发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以及各项基金支出等都是多功能支出科目,新的支出科目中不再单列,而在有关功能分类中具体反映。这既有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政府各项功能的支出情况,又有利于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
这次改革按国际规范的分类方法,将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科学研究分别列示。“基础科学与研究”在“一般公共服务”科目中反映,应用科学研究在各有关功能科目中反映。这既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用于“科学”方面的支出,又有利于分类与国际接轨。
(3)预算收支按经济性质分类
按政府收支经济性质,设置政府收入经济分类和政府支出经济分类。
政府预算收入的经济分类
我国现有政府预算收入分类的弊端:一是范围偏窄;二是采用了按部门、种类、企业
类型简单罗列的办法,没有统一的标准。新的政府收入分类将所有政府收入统一按经济性质进行划分,这样做,层次分明,概念清晰,标准统一。与现行分类相比,既便于征收管理,也便于统计分析和进行国际比较。
根据目前我国政府收入构成情况,结合国际通行的分类方法,按经济性质将政府收入分为税收收入、社会保障缴款、非税收入、转移及赠与收入、贷款回收本金及产权出售收入、债务收入六类。
改革后的政府收入经济分类全面反映政府税收收入、社会保障缴款、非税收入、转移和赠与收入、贷款回收本金和产权出售收入、债务收入等不同性质的收入。按国际惯例,凡具有税收性质的收入,如社会保障缴款、邮电附加费、电力建设基金等都应列为税收收入,但考虑到国内长期以来人们对税收收入概念理解上的习惯,这次改革还是将社会保障缴款单列为一类,将那些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和基金,暂时列作“非税收入”,将来根据税费改革情况,再作适当调整。
政府预算支出的经济分类
我国现行政府预算支出目级科目的设置存在如下弊端:一是过于简单,如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等,均在“公务费”一个科目中反映;二是范围偏窄,如基本建设支出,不能通过目级科目细化;三是分类欠规范,有些不同经济性质的支出通过同一科目反映,如“职工福利费”,既包括人员的基本支出,又包括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
这次改革的具体内容是以经济性质为标准,将所有政府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和产权参股、债务本金偿还四类,可全面反映政府支出,并将各类支出充分细化到基本要素,具体反映政府投入情况。
经常性支出。分设人员支出、商品和劳务支出、经常性转移支付、国内债务付息支出、
国外债务付息支出、预备费等六款。
资本性支出。分设资本性资产购置、资本性转移支付二款。
贷款转贷和产权参股。分设国债转贷、国外借款转贷、国外贷款、产权投资等五款。
债务本金偿还。分设国内债务、国外债务二款。
部门分类主要明确资金管理责任者,解决“谁”的问题;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支出的功能,明确“干什么”;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收入和支出的经济性质,明确收入的具体来源和支出“如何使用”。
(4)与政府预算收支分类体系相适应,预算编制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分“部门”;二是在“部门”下按功能分类、款、项;三是在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下具体设置“活动”和“项 目”,“活动”)是指不形成具体工程的项目,如某会议,某研究课题;“项目”是指形成具体工程项目,如某某教学楼、某某图书馆等。四是“活动”和“项目”进一步按经济分类科目细编。
6.试述国库单一账户的作用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的目的是通过财政资金的集中化管理,统一归口在国库及其代理行开设账户,保证财政资金使用规范、合理、安全和高效。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具有操作简便,资金支付快速、准确,简化预算资金缴拨环节和手续的优点。其作用如下:
(1)实现财政资金集中管理,提高宏观调控能力。一是便于财政统一调度和管理财政库款,提高库款的划拨速度,可加强对政府资金的管理,防止政府资金流失。二是提高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可随时、准确地掌握财政资金运作状况,为政府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统一、科学的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依据。三是减小国债发行量,削减财政赤字,降低预算运行的成本。
(2)健全财政资金支出的监督制约机制。一是抑制预算外资金的盲目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财政资金管理分散,解决滥设账户、随意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等问题,具有规范与强化财政收支管理的现实性。二是强化财政支出的全程监管。财政部门能够掌握各支出部门和支出单位每一笔资金的用途,利于加强对财政资金支出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杜绝不合理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推动政府采购制度的顺利实施。财政资金不再下拨到用款单位,支出直接拨付至供货商账户,克服现行的分散采购的弊端,大大减少推行政府统一采购制度的阻力。
(3)硬化预算约束,促进预算执行。一方面,财政部门要严格按预算办理财政资金的支出,利于预算约束;另一方面,支出部门按其部门预算可随时签订支付合同,不像以往要等财政部门划拨资金到账户上后才能支付,利于部门的预算执行。
(4)有效防腐,加强廉政建设。大量资金分散在各部门、各单位,资金使用情况的透明度低,政府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手段,容易滋生腐败,造成了有限财力的浪费。
7.试述我国实行部门预算的必要性
(1)传统按功能编制预算存在的弊端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向人代会提交的预算是收入按类别、支出按功能的汇总预算。功能预算不分组织单位和开支对象、按照政府的概括目标或职能对开支加以分类,便于了解政府在行使职能,但其缺陷表现为:
部门没有一本完整的预算。各部门的预算一般只反映预算内资金的日常经费收支,不反映预算内安排的建设性和事业发展性支出,也不包括预算外资金、自有资金和政府性基金,这种预算是割裂的,没有一个部门掌握本部门的“家底”。
预算编制粗糙,缺乏部门内部责任机制和外部有效的监督机制。没有将预算指标细化到部门和单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大代表审查监督作用的发挥。
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必要的定员定额标准。人员和公共资源的底数不清,预算分配和使用的透明度低。
预算资金分配权分散。一个部门的事业费、基建费、行政费等基本上是从不同的渠道来,一个单位或部门的资金多口供应,不仅仅由财政内部不同的职能机构分兵把口,也存在财政和部门分头供给资金的情况。
预算约束软化。预算机动权力过大,助长了“跑步钱进”,容易滋生腐败;预算执行过程中追加追减的情况时有发生。
(2)部门预算具有内在的优点
部门预算是由政府各部门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立法机关审议通过的、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
克服代编预算的方式。原由部门替下属单位按资金性质不同进行代编。编制部门预算则要求从基层单位编制、部门负责审核、汇总、分析基层会计单位的收支预算建议计划,编制部门收支预算建议计划并报财政部门,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统一预算分配权。一是将分散的财政管理职能交还给财政部门。改变传统的切块分配预算给部门自行分配使用资金的财政拨款方式,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二是重新设计财政部的内设机构及其职能,由预算司作为统一管理预算的部门;改变了原按经费性质设置机构的做法,做到了一个部门归口财政部的一个业务司,财政部门一个口子对外,避免财政内部相互交叉又脱节的弊端。
调整了预算批复的主体,有利于及时批复预算。由财政部各业务司(局)及有预算分配权的部门各自独立地向各部门批复预算,改由财政部预算司统一批复预算。过去的预算编制粗放、复杂模糊,人大审批预算后,财政难以及时批复到部门,部门难以批复到单位;实行部门预算后,预算编制的内容更细化、数额更准确,预算草案经过立法审批后,便于财政和部门按《预算法》规定的法定时间内及时的批复预算。
严控年初预留机动财力,减少机动权,防止二次预算。部门预算通过细化编制,定性与定量分析并重,可提高预算编制准确度,提高预算的到位率。
提前了预算编制的时间。国务院下达编制预算的指示提前到9月初,提前大约2个月;下达预算控制数的时间改在人代会前,提前大约3个多月;财政部在《预算法》规定的时间内批复预算,比以前提前3到5个月。
部门预算是全面反映部门收支活动的预算,要求将预算内、外资金和其他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统一预算,是对功能预算的更进一步细化,保留了功能预算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功能预算所具有的粗放、复杂模糊这一最大缺点。我国部门预算制度并不是对传统的功能预算的否定,而是进一步细化,使预算具有公正、透明和便于监督等特点。我国政
府除了向人代会提交功能预算外,还同时提供有关部门的部门预算。
8.编制单位预算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1)比例法。比例法是利用局部占全部的多少的比例关系,根据其中一项已知数值,计算另一项未知的数值的一种方法。通常用于按比例掌握开支的经费预算,如住房公积金、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预算指标,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计算。
(2)定额法。定额法是利用预算定额和有关经济、事业指标,测算预算收支的方法。它适用于按照定员或其他基本数字计算的项目,如人员经费、车辆燃修费等预算指标,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计算。这是编制单位预算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
(3)标准法。标准法是按照制度规定的收支标准进行计算的方法。它适用于国家有明确规定收支标准的项目,如高等学校学费收入、冬季取暖费补贴等预算指标,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计算。(2分)
(4)比较法。比较法是在与上年相同项目比较或与同类单位条件相同的项目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计算的方法。
(5)估计法。估计法是综合各种因素进行预计编制预算收支数额的方法。
比较法和估计法通常用于无法核定预算定额又无规定标准的预算项目。
四、名词解释1. 政府预算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2. 政府采购是政府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实体以法定方式向社会采购物资、工程或服务的一种经济行为。3. 政府预算收支分类是对政府预算收入和支出按一定的标…
四、名词解释1. 政府预算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2. 政府采购是政府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实体以法定方式向社会采购物资、工程或服务的一种经济行为。3. 政府预算收支分类是对政府预算收入和支出按一定的标…
四、名词解释1. 政府预算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2. 政府采购是政府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实体以法定方式向社会采购物资、工程或服务的一种经济行为。3. 政府预算收支分类是对政府预算收入和支出按一定的标…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滚动预算的基本特点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