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西晋到辽代建立的中国佛教寺院网有哪些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 佛教最迟在西晋时已传入幽州地区。十六国 时期此地区的佛教寺庙数量已经十分可观,虽经北魏太武帝“毁佛”,但总的趋势是处于发展时期。北 周武帝“毁佛”时,幽州地区辖属于与北周对峙的北齐,不仅未受影响,更成为北周僧众“法难”的避难 所。隋代时,更出现了沙门静琬凿经,炀帝的萧皇 ...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北京地区佛教寺院文化特征初探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当前的位置:&>&&>&
北京周边15座寺庙,看看你去过几个了?
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加QQ群:(暗号:城市生活网)
北京的寺庙不管在什么时候,
进香的人们都是络绎不绝。
小编在这里为您介绍北京十五座寺庙,
看看你去过几个了?
位于门头沟区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建于西晋永嘉元年,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它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庙,有句民谚:&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
公交:从前门、阜城门、乘游7,或在苹果园转931路可直达
自驾:1、从市区出发,可在五孔桥沿阜石路西行走108国道可直达潭柘寺。
2、从野三坡景区出来上108国道,经马各庄、霞云岭、佛子庄直达潭柘寺。
大觉寺又称西山大觉寺,大觉禅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阳台山麓。建于辽代咸雍四年,称清水院。金代时大觉寺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后改名灵泉寺,明重建后改为大觉寺。大觉寺以清泉、古树、玉兰、环境优雅而闻名。大觉寺的玉兰花与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称为&北京三大寺庙花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大觉寺路9号
公交:乘633路(安宁庄东路南口&&杨坨)到大觉寺站下车,步行至大觉寺。
自驾:颐和园到太舟坞后向左走老路过温泉有路标,上军庄路。
广化寺坐落在什刹海后海的北岸,东邻银锭桥,西邻宋庆龄故居,是北京著名的大型佛教寺院,也是北京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全寺占地面积20余亩,拥有殿宇329间,共分中院、东院和西院三大院落。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广化寺都有法事活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北边的鸦儿胡同31号
自驾:鼓楼西大街行驶416米到达广化寺
公交:60、124、107路鼓楼站下车,5、815、834、819路铸钟厂下车向西
&&&1&&&&&&
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加QQ群:(暗号:城市生活网)
亲!请与朋友分享本文哦!
《北京周边15座寺庙,看看你去过几个了?》
声明:本网站的信息仅为传递网友分享,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也不对其承担责任,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 引领城市好生活!带您搜寻本地城市优质的生活、活动、购物、美食、旅游、便民、出行、房产等信息。
国家工信部ICP备案:北京最古老的寺庙
我的图书馆
北京最古老的寺庙
北京最古老的寺庙-潭柘寺
潭柘寺创建于西晋时期(公元307年),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它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北京民间就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从金熙宗之后,历朝都有皇帝到潭柘寺进香礼佛。自清朝康熙年间起,潭柘寺就成为北京地区规模宏大的皇家寺院。潭柘寺保持了明代佛寺的总平面布局与规模,又有保存较完整的清代皇家行宫。寺内的历代僧人墓塔也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形环护,宛如在九条巨龙的拥立之下。高大的山峰挡住了从西北方袭来的寒流,因此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殿宇巍峨整座寺院建筑依地势而巧妙布局,错落有致,更有翠竹名花点缀期间,环境极为优美。
潭柘寺规模宏大,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殿堂随山势高低而建,错落有致。北京城的故宫有房9999间半,潭柘寺在鼎盛时期的清代有房999间半,俨然故宫的缩影,据说明朝初期修建紫禁城时,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现潭柘寺共有房舍943间,其中古建殿堂638间,建筑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是北京郊区最大的一处寺庙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学原则,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使整个建筑群显得规矩、严整、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其建筑形式有殿、堂、阁、斋、轩、亭、楼、坛等,多种多样。寺外有上下塔院、东西观音洞、安乐延寿堂、龙潭等众多的建筑和景点,宛如众星捧月,散布其间,组成了一个方圆数里、景点众多,样式多样,情趣各异的旅游名胜景区。潭柘寺不但人文景观丰富,而且自然景观也十分优美,春夏秋冬各有美景,晨午晚夜情趣各异,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就已经名扬京华。
如今的潭柘寺,殿宇巍峨、庭院清幽,殿、堂、坛、室各具特色,楼、阁、亭、斋景色超凡,古树名木、鲜花翠竹遍布寺中,假山叠翠、曲水流觞相映成趣,红墙碧瓦、飞檐翘角掩映在轻松翠柏之中,殿堂整齐、庄严宏伟。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曾写联赞曰:“气摄太行半,地辟幽州先。”
潭柘寺不仅以古迹众多、风景优美吸引着四海宾朋、八方游客,而且近几年还修建了现代化的旅游服务设施,实行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购物的一条龙服务,使景区成为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1997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僧团进驻,潭柘寺恢复了宗教活动。
·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建寺,初名嘉福寺。·唐代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696-697年),佛教华严宗高僧华严和尚来潭柘寺开山建寺,“持《华严经》以为净业”,潭柘寺就成为了幽州地区第一座确定了宗派的寺院,潭柘寺得到兴盛。·唐代会昌年间,唐武宗李炎崇信道教,在道士赵归真和权臣李德裕的怂恿下,唐武宗下令在全国排毁佛教。潭柘寺也因此而荒废。·五代后唐时期,著名的禅宗高僧从实禅师来到了潭柘寺,铲除荒夷,整修寺院,“师与其徒千人讲法,潭柘宗风大振”,才使潭柘寺走出了“武宗灭佛”的阴影,重又繁盛了起来。当时的潭柘寺也从此由华严宗改为禅宗。·辽代时期由于幽州地区律宗大盛,而禅宗则发展缓慢,潭柘寺的香火衰微。·金代,禅宗在中都(今北京)地区有了很大的发展,潭柘寺先后出现了数位禅宗大师,大大提高了寺院的声誉。金熙宗完颜亶于皇统元年(1141年)到潭柘寺进香礼佛,并拨款对潭柘寺进行了整修和扩建,这是第一位到潭柘寺进香的皇帝,使后代皇帝争相效仿,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潭柘寺的地位,繁盛寺院香火,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金熙宗将当时的寺名龙泉寺改为“大万寿寺”,拨款对潭柘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开创了皇帝为潭柘寺赐名和由朝廷出资整修潭柘寺的先河。·金大定年间,皇太子完颜允恭代表其父金世宗完颜雍到潭柘寺进香礼佛,当时的住持僧重玉禅师为此特写下了《从显宗幸潭柘》一诗,记述了当时的盛况,后于明昌五年(1194年)镌刻成碑,立于寺中,现此碑犹存,镶嵌在金刚延寿塔后边地阶的崖壁上。·在金代,潭柘寺禅学昌盛,其代表人物是临济宗大师广慧通理禅师开性。开性是现今北京怀柔县人,9岁时在潭柘寺出家,拜戒振禅师傅为师,学习禅宗中临济宗佛学。后来云游辽东和齐鲁等地,遍访名山古刹,向各地高僧学习佛法,归来后在马鞍山竹林寺弘扬禅学。大定初年,潭柘寺的善海禅师带领僧众来到竹林寺,恭请开性回潭柘地任住持。开性任住持期间,在朝廷的资助下,对潭柘寺进行了长达11年的大规模整修和扩建,使潭柘寺的殿宇堂舍焕然一新。使潭柘寺的禅学从此中兴,开性也成了金中都地区公认的禅宗临济宗的领袖,使潭柘寺成为了临济宗的中心寺院。开性终老于寺中,圆寂后被佛门尊为“广慧通理”禅师。·元代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为了替其父赎罪,而到潭柘寺出家。后终老于寺中,她每日里在观音殿内跪拜诵经,“礼忏观音”,年深日久,竟把殿内的一块铺地方砖磨出了两个深深的脚窝。现今妙严公主“拜砖”依然供奉在潭柘寺的观音殿内,是潭柘极为珍贵的一件历史文物。后妙严大师终老于寺中,其墓塔在寺前的下塔院。·元代末期的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崇信佛教,特别是对当时名贯京城的潭柘寺极为青眯,元顺帝曾请潭柘寺住持雪涧禅师享用御宴,并且由皇妹亲自下厨,礼遇之高前所未有。·明初重臣姚广孝法号道衍,被明太祖朱元璋挑选高僧,从侍燕王朱棣,建文帝削藩时,朱棣按照姚广孝的谋划,起兵“靖难”,从而夺取了皇位,即为明成祖。朱棣继皇帝位后,封姚广孝为僧录司左善世,庆寿寺钦命住持,后又加封为太子少师,赐名“广孝”,仍参与军政大事。功成名就之后,姚广孝辞官不做,而到京西的潭柘寺隐居修行,每日里与自己的老友,潭柘寺住持无初德始禅师探讨佛理。期间,明成祖朱棣曾到潭柘寺看望过他。据说当年修建北京城时,设计师就是姚广孝,他从潭柘寺的建筑和布局中获得了不少灵感,北京城的许多地方都是依照潭柘寺的样子修建的,太和殿就是仿照潭柘寺的大雄宝殿而建的,同为重檐庑殿顶,井口天花绘金龙和玺,所不同的是更高大了一些而已。后来姚广孝奉旨主持编纂《永乐大典》才离开了潭柘寺,但其在潭柘寺隐居修行时的住所少师静室,至今犹存遗址。·明代从太祖朱元璋起,历代皇帝及后妃大多信佛,由朝廷拨款,或由太监捐资对潭柘寺进行了多次整修和扩建,使潭柘寺确立了今天的格局。·明代的潭柘寺成为当时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许多外国人久慕潭柘寺的盛名,而纷纷到此来学习佛法,有的甚至终老于此,其中最著名的有日本的无初德始、东印度的底哇答思、西印度的连公大和尚等人。·万历二十三年,达观大师奉神宗皇帝朱翊钧之命,任潭柘寺的钦命住持。在此期间,由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出资,在达观大师的主持下,对潭柘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达观大师与朝廷密切,经常奉诏进宫为皇室讲经说法,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潭柘寺与朝廷的联系。·在明代,潭柘寺曾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宣德年间,“孝诚皇后首赐内币之储,肇造殿宇”,对潭柘寺进行了整修和扩建。从正统三年二月到第二年九月,潭柘寺又大兴土木,在皇室的资助下,扩建寺院,广造佛像。在此期间,英宗皇帝“诏考戒坛”,奉英宗皇帝之命,在寺内修建了戒坛,英宗皇帝赐名为“广善戒坛”,越靖王朱瞻墉还在寺内建造了一座高大的金刚延寿塔,正统四年,明英宗“颁大藏经五千卷”给潭柘寺。·弘治十年(1497年),司礼监太监戴义出资作为工食费,并奏请明孝宗拨款,对潭柘寺再次进行了整修和扩建。正德二年(1507年)三月到次年九月,潭柘寺又进行了历时一年半的整修,“殿庑堂室焕然一新,又增僧舍五十余楹”,再一次扩大了寺院的规模。万历二十二(1594年),由孝定皇太后出资,整修潭柘寺,增添殿宇,并建造了方丈院等房舍80余间。·明代的200多年期间内,皇帝几次对寺院赐名,因而寺名几次更改。明宣宗赐名“龙泉寺”,天顺元年,明英宗“敕改仍名嘉福寺”,但民间仍称其为潭柘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皇帝降旨,命阜成门内广济寺的住持僧,著名的律宗大师,与自己相交多年的震寰和尚为潭柘寺的钦命住持。当年秋天,康熙皇帝驾临潭柘寺进香礼佛,并且留住了数日,赏赐给潭柘寺御书金刚经10卷、药师经10卷、沉香山1座、寿山石观音1尊、寿山石罗汉18尊。·康熙三十一年,康熙皇帝亲拨库银1万两,整修潭柘寺。在震寰和尚的亲自主持下,从康熙三十一年秋到三十三年夏,历时近两年,整修了殿堂共计300余间,使这座古刹又换新颜。·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皇帝二游潭柘寺,亲赐寺名为“敕建岫云禅寺”,并亲笔题写了寺额,从此潭柘寺就成为了北京地区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皇帝为牌楼亲题匾额,并赐给潭柘寺桂花12桶和龙须竹8杠,这就是我们现今在寺中所见到的“金镶玉”和“玉镶金”竹。·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皇帝命著名的律宗高僧止安律师为潭柘寺的钦命住持,并赐给潭柘寺镀金剑光吻带四条,安装在大雄宝殿的殿顶上,现今这四条金光闪闪的吻带依然完好如初。·清雍正年间一向深居简出的雍正皇帝也专程到潭柘寺进香礼佛。·乾隆七年(1742年),乾隆皇帝第一次游幸潭柘寺,“赐供银二百金、匾额九、楹联二、诗二、章幅子一轴、法琅五供一堂”。在潭柘寺到处都留下了乾隆皇帝的墨宝。乾隆九年,乾隆皇帝把御笔心经和自己手书的诗篇赐给了潭柘寺。·嘉庆皇帝也像其前辈一样,崇信佛教,他也曾到潭柘寺进香礼佛,游玩赏景,现留有其所作的《初游潭柘岫云寺作》五言诗一首。·1929年蒋介石来北京时,曾专程到潭柘寺去进香。·1950年,北京市园林局接管了潭柘寺,稍加整修后,作为名胜古迹景区向游人开放,成为北京市首批开放的七个公园景区之一。·1956年,全国人大朱德委员长到潭柘寺视察,指示有关部门,要修建一条从门头沟通往潭柘寺的公路,为前来游览的人们提供交通上的方便。·1957年夏,陈毅副总理到潭柘寺参观视察。·日,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潭柘寺被列为北京市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潭柘寺的文物保护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64年春,全国政协委员、末代皇帝溥仪到寺参观考察。文革期间,潭柘寺受到了空前的浩劫,文物遭到了毁坏和流失,建筑也受到了损坏,因而于1968年底被迫关闭,停止开放。·1978年,北京市政府拨款,重修潭柘寺。这次重修不仅整修了殿堂,重塑了佛像,而且还修建了旅游服务设施。1980年7月,潭柘寺进行试开放,8月1日是正式游人开放。·1997年初,潭柘寺恢复宗教活动。·2001年6月,国务院确定潭柘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馆藏&14913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北京最大最有特色的寺庙在哪,离北京市内远么 - 悦旅行
北京最大最有特色的寺庙在哪,离北京市内远么
来自: 归档时间:
我想去参观北京的寺庙但是不想走的太远,想去一个很有名气,又非常具有寺庙气息而不单单是旅游景点的寺庙
小伙伴们的回应
有关于北京最大最有特色的寺庙在哪,离北京市内远么
离市区远么您好!市区的首先肯定是雍和宫,的确,这个算是北京香火比较旺的寺庙了。但是市区里还有很多寺庙,比如寺院中满丁香花的法源寺,石景山的八大处,里面有八座寺庙,这里的香火也很旺盛。如果帮到您,望采纳,谢谢! 雍和宫香火最旺! 白云观、雍和宫
我想去参观北京的寺庙但是不想走的太远,想去一个很有名气,又非常具有寺庙气息而不单单是旅游景点的寺庙市内的雍和宫 市内雍和宫,郊区潭柘寺~~ 雍和宫 广济寺 广化寺 智化寺 最大的未必最有特色,而且您指的特色是什么呢?北京作为古都,庙宇很多,推荐几个:雍和宫(The Lama Temple)位于北京市
8月底五六个人去参访北京龙泉寺住宿在哪里比较方便?包括朝圣周边的重要藏传寺庙是哪里?可否有了解者告知祥情,在此表示感谢!北京著名的寺庙很多,而且历史悠久。如西山八大处灵光寺、法源寺、广济寺、广化寺,藏传佛教寺最大的是雍和宫,还有白塔寺等等。全都坐落在北京各个区。而龙泉寺在海淀凤凰岭景区,相对远一些。
想问问北京的弈庄具体在哪个方位?是不是特别远?亦庄是个北京的开发区,在北京市的东南方向,属于大兴区.紧邻京津塘高速公路,远毗邻要看你在神马位置了
北京市东城区毛家湾胡同甲13号步行430米到达北京站乘坐地铁2号线(外环(西直门-西直门))途径7站到达鼓楼大街步行664米到达终点7天连锁酒店(北京鼓楼店)酒店首页的交通地图里可以找到更多出行方法
悦旅行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 备案号:浙ICP备号-5北京城的十座古刹流动着的历史,讲述着动人的故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提到北京的古刹你知道多少?  关于他们的历史故事你又了解多少  今天小北就给你一股脑的说明白  这周末又有地方可以去玩耍了  历史古刹——白塔寺    白塔寺原名妙应寺,俗称白塔寺  这座位于西城区的古刹  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始建于元朝,最初名为“大圣寿万安寺”  是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    早在辽朝时期  在白塔寺这个地方就修建过佛塔  却不幸在战火中被焚毁殆尽  到元朝忽必烈时,便在遗址中重建佛塔  而主持修建的是尼泊尔匠师——阿尼哥  历时八年终于建成佛塔,并请佛舍利入藏塔中  在清末,灾难就如洪水般席卷了华夏大地  白塔寺也没能逃过这一次劫数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冲进寺内将法器、供器等席卷而去    1966年,在那个动荡年代  白塔寺内的喇嘛们被遣散  大门和钟鼓楼也被拆除改建为商场  大量文物遗失或被损毁  直到1997年政府才拆除商场  重修山门和寺内建筑  终于在1998年,妙应寺重新开放了  门票:20元/人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号  乘车路线:乘823、695、604、42路在白塔寺站下车  古典佛韵——广化寺    广化寺位于什刹海北边的鸦儿胡同  它是一座北京著名的大型佛教寺院  也是北京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广化寺修建的具体年代不详,大约建于元朝  援引《柳津日记》载:  “广化寺在日中坊鸡头池上。  元时有僧居之,日诵佛号,每诵一声,  以米一粒记数,凡二十年,  积至四十八石,因以建寺。”    与白塔寺相比,广化寺并未遭受过严重的损害  并得到了很好地保护,寺庙内有:  文殊殿、普贤殿、观音殿、地藏殿等四大菩萨殿堂  是佛教信徒和佛学爱好者必游之地  门票:免费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北鸦儿胡同31号  乘车路线:60、124、107路鼓楼站下车  岁月印记——法海寺    法海寺就在石景山区的翠微山南麓  始建于明朝正统四年  由太监李童集资,汉藏两族僧俗共同设计  是一座带有浓厚西藏密宗色彩的寺庙    (李童墓碑)  据说,当年李童夜里梦见一处仙境  第二天他奏明皇帝,依梦境去找这一处仙境  找到模式口地区时,见“都城之西,翠微山之阳  玉河乡水峪龙泉古寺之左”风景如梦境一般  遂向当时的一部分官吏、喇嘛、僧尼和平民募钱  大兴土木,在此建寺    法海寺不仅仅是座佛典古寺  还是一座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古刹  寺庙中有9铺壁画藏在殿内  壁画共绘有77个人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虽是550余年前的作品  但至今仍保持着鲜艳的色彩  堪称佛教艺术的瑰宝。  据介绍,红卫兵曾住在殿内  由于过去殿内僧人点蜡烛熏黑了大殿的下半部  而上半部比较高,殿内没有灯光  红卫兵才没发现这些壁画是由许多金箔制成的  从而逃过一劫......(并无官方证实)  门票:20元/人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翠微山南麓  乘车路线:阜城门坐336路车,到首钢小区,下车后步行15分钟即到  千年古寺——云居寺    云居寺地处北京房山,始建于隋末唐初  初名“智泉寺”,后改称“云居寺”  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寺    云居寺的创建,还有一段机缘  唐朝和尚静琬,早就有建寺的打算  无奈木材缺乏未能如愿  唐贞观五年六月,一夜大雨  引起山洪暴发,上游河岸崩塌    数千株巨大的松柏顺流漂至白带山下  于是静琬招来工匠,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  利用这些木材建起了云居寺。    这座传承着中国古佛文化的寺庙逃过了岁月的侵蚀  却未能逃过战争的摧残  1942年,日本侵略军大肆轰炸云居寺  使这座千年古刹成为断壁残垣  解放后,经过政府两次大规模修复  终于恢复了往日的荣光  门票:40元/人  地址:北京西南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  乘车路线:天桥乘917路公共汽车十渡支线云居寺站下车  佛门重地——戒台寺    戒台寺始建于唐武德五年,原名慧聚寺  明朝英宗皇帝赐名为万寿禅寺  因寺内建有全国最大的佛教戒坛  民间通称为戒坛寺,又叫戒台寺    戒台寺很多较完整的辽代文物  而寺庙中的五棵松树也经常被人们津津乐道  有气势雄伟,“引一支而全身发”的活动松  有历经千年  酷似九龙腾空的九龙松  有“逍遥自在乐天涯”的自在松  有方向最为怪异的抱塔松  (1981年因施工该松被锯掉了部分)  有形似巨龙,欲腾云驾雾而飞的卧龙松    寺院坐西朝东,中轴线上依次排列山门殿、  钟鼓二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阁(遗址)、  观音殿和戒台殿,其中戒台是中心建筑  戒台寺好像也逃不过被毁坏的命运  1966年后,因修理天坛斋宫需用木料,拆除了千佛阁  寺内佛像大部分也于文革期间被毁  80年代后,戒台寺才大修开放  门票:45元/人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的马鞍山上  乘车路线:乘地铁到苹果园站下, 换乘948路到戒台寺站下车  古老名刹——法源寺    法源寺位于北京宣武门外  建于唐贞观十九年  是北京最古老的名刹之一  唐时为悯忠寺  清雍正时重修并改为今名  辽清宁三年  幽州大地震时,悯忠寺被毁  辽咸雍六年奉诏修复后又改称“大悯忠寺”  从而形成今天的规模和格局    法源寺中的大悲坛是一座佛学文物的宫殿  这里有中国最早的佛像——东汉时代的陶佛坐像  有东吴时代的陶魂瓶,有北魏石造像、唐石佛像、  五代的铁铸像、宋朝木雕罗汉、元代铜铸观音、  明朝木雕伏虎罗汉等,可谓是一部中国佛学“史”    中国作家李敖曾以法源寺为背景  撰写了小说《北京法源寺》  描述了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前后  梁启超、谭嗣同、大刀王五等一批中国志士  为中国的振兴所做出的努力和活动  门票:5元/人  地址: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东侧  乘车路线:地铁4号线菜市口下,西南出口  玉兰花香——大觉寺    大觉寺又称西山大觉寺,位于北京海淀,  始建于辽代咸雍四年,称清水院  金代时大觉寺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  后改名灵泉寺,明重建后改为大觉寺    大觉寺以清泉、古树、玉兰、环境优雅而闻名  这儿的玉兰花与法源寺的丁香花  崇效寺的牡丹花  一起被称为:北京三大花卉寺庙  大觉寺还有八绝:  古寺兰香、千年银杏、老藤寄柏、鼠李寄柏  灵泉泉水、辽代古碑、松柏抱塔、碧韵清池    大觉寺有无量寿佛像,位于无量寿佛殿正中  左右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立像  无量寿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被称为“西方三圣”  拜三圣是香客来大觉寺最主要的原因  门票:20元/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阳台山麓  乘车路线:乘633路到大觉寺站下车,步行至大觉寺  古柘千章——潭柘寺    潭柘寺地处京西门头沟,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  寺院初名“嘉福寺”,清康熙赐名为“岫云寺”  因寺后有龙潭,山有柘树  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    民间相传“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北京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元朝初期  忽必烈听从大将和谋士们的建议  于1276年,在“幽燕之地”建立了大都城  咱们看看这时间,1276年!  比晋晚了800多年呢!  所以潭柘寺的历史可真的比咱京城还要久!  门票:55元/人  地址: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  乘车路线:从前门、阜城门乘游7,或在苹果园转931路可直达  皇贵气质——雍和宫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  是雍正皇帝胤禛做皇帝前的雍亲王府  也是做皇帝后的行宫  乾隆皇帝弘历也在此地诞生  这里古韵典雅、佛香四溢、梵音入耳    清朝两个皇帝皆出于雍和宫,成了“龙潜福地”  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  与紫禁城皇宫规格一样  乾隆九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  至此,曾经“发生过穿越之恋”的雍亲王府  终于变成了:雍和宫  雍和宫中不仅藏着历史和唯美的故事  还有用金、银、铜、铁、锡铸成的五百罗汉山  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弥勒佛菩萨巨像  有着极高艺术价值  用金丝楠木雕刻而成的佛龛  三个绝世珍宝在雍和宫中闪耀  就如同它与生俱来的皇贵气质一般  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  门票:25元/人  地址:北京市雍和宫大街路东  乘车路线:乘坐地铁2号线、5号线在雍和宫站下车  佛陀舍利——灵光寺    灵光寺就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翠微山中  是一座拥有1200多年历史的佛家古刹  始建于唐代大历年间,初名龙泉寺  金代改叫觉山寺  明代成化十五年重修后  才改称为灵光寺,一直沿用至今    辽道宗咸雍七年  丞相耶律仁先之母郑氏  为供奉佛牙舍利建造了招仙塔  塔为八角形,以雕砖砌成,规模宏大  据《日下旧闻考》载:  “寺后有塔十层八楼,俗称画像千佛塔,  绕塔基有铁钉龛十六座。  塔西有井泉,深广约五尺余。”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大肆焚掠  古城北京遭到很大破坏  灵光寺和招仙塔也毁于八国联军炮火  成为一片废墟  后经长达二十三年鼎力重建才得以再生  战争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灾难  也毁掉了我们太多太多的古建传承  门票:10元/人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翠微山东部西山八大处  乘车路线:乘坐347、389、598、958、972路等公交车在八大处站下车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 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寺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