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的皮鞋在联合国大会上脱下谁的皮鞋敲打桌子

赫鲁晓夫在联大上&皮鞋敲桌&的历史真相(图)
  而当西班牙代表上台进行答辩时,苏联代表团&开始大声叫喊地吵起来&,&我甚至脱下皮鞋来敲桌子&。他承认,他采取的是一种&不合议会规则的做法&,后来成了&笑话&,印度领导人尼赫鲁&就说我不应当使用这种方法&。
  赫鲁晓夫是20世纪50-60年代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当时因无情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提出&三和两全&理论、挑起国际共运&大辩论&、破坏中苏关系而闻名世界,他的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应该说,赫鲁晓夫的一生就像他死后的墓碑所显示的那样,是&黑白相间&的,他既做过一些好事,也犯有严重错误。特别是,赫鲁晓夫在从事国际活动时,往往随意发挥,口不择言,鲁莽行事,给世界落下许多笑柄。  其中最有名的是三件事情。一是他起先脑子发热,信口开河,面对西方说要&埋葬资本主义&,后来则不断地进行辩解,到1963年11月6日,他又在接见美国资本家时承认:&我做不到这一点,资本主义太大了&。二是赫鲁晓夫亲自率领苏联代表团出席1960年联合国大会,有一天他在辩论中情绪失控,竟不顾礼仪,脱下皮鞋猛敲桌子,同西班牙代表大吵起来,导致警卫人员干预。三是在1962年10月的古巴导弹危机中,赫鲁晓夫先是心存侥幸,投机取巧,冒险地把苏联导弹偷偷运进古巴,企图威胁美国,后来又在美国的压力下节节败退,灰溜溜地从古巴撤走导弹。  赫鲁晓夫的上述政治笑柄,早已被历史记录在案。但最近几年,有的媒体在谈到这些丑闻时却走了样,甚至对此提出质疑。例如,《环球时报》2003年2月17日就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赫鲁晓夫到底有没有用皮鞋敲桌子?》文章说,美国档案馆没有找到这样的录象资料或照片,当时在场的《纽约时报》记者也&没有看见赫鲁晓夫敲打皮鞋&,只是看见他举起皮鞋摇晃了一下,然后把皮鞋摆在桌子上。结论是:赫鲁晓夫&皮鞋敲桌&的新闻是&美联社写出来的,而其他报纸照搬照用&,&于是敲桌子的新闻就扩散开来&。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仅仅是一种主观推测。难道美国没有找到录象资料或照片、有的在场记者或服务人员未能亲眼看见,就能证明事情没有发生吗?下面列举两条第一手材料,借以说明此事的历史真相。  一是&皮鞋敲桌&的当事人赫鲁晓夫,曾在《回忆录》中谈到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赫鲁晓夫说,在离开莫斯科来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前,西班牙共产党领导人伊巴露丽请他帮一下忙,&寻找一个机会让佛朗哥政权丢脸&,因此他在联合国大会上就殖民主义问题发言时,谴责了佛朗哥&反动的、残暴的政权&。而当西班牙代表上台进行答辩时,苏联代表团&开始大声叫喊地吵起来&,&我甚至脱下皮鞋来敲桌子&。他承认,他采取的是一种&不合议会规则的做法&,后来成了&笑话&,印度领导人尼赫鲁&就说我不应当使用这种方法&。他还说,&当这位西班牙代表回到座位上时,我们互相讲了一些粗话&,情绪激动地吵了起来,于是,&一名警察向我们走来&&一个彪形大汉,可能是美国人,他走到我们跟前,像一座塑像站到这位西班牙人和我中间&,以防双方&用拳头打起来&。(见赫鲁晓夫:《最后的遗言》第704页,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二是赫鲁晓夫的女婿阿朱别伊,对此还有更精彩的说法。他在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的发言中说:&当在联合国的讲坛上发出了侮辱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人民&&的挑衅性言论时&,苏联代表团就鼓噪起来,&用拳头敲着桌子以示抗议,拳头累了,便找其他方式来制止那些伪君子和骗子手&。他接着说:&有一次,有一个西方外交家发表挑衅性演说时,赫鲁晓夫同志脱下了皮鞋,用它来敲打桌子,也许这使西方世界的外交女士们认为有伤体面,但是这简直是妙极了。(暴风雨般的掌声,笑声)&;&而且赫鲁晓夫是这样拿着皮鞋的(我们代表团前面坐的是法西斯西班牙的代表团):皮鞋尖几乎碰到了佛朗哥的外交部长的脖子,但又未完全碰到。在这里表现了外交灵活性!(笑声,暴风雨般的掌声)&(见《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下册第1087页,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应该说,赫鲁晓夫本人所说的情况是真实的,他不会无中生有地杜撰出这种对自己不利的&不光彩&事情来。阿朱别伊当时是苏联政府主办的《消息报》的总编辑,他经常随同赫鲁晓夫出访,与赫鲁晓夫关系特别密切,也最了解内情。他在苏共二十二大这个最高级会议上的正式发言,正是一个知情人对赫鲁晓夫&皮鞋敲桌&事件的重要证言,只是他竭尽吹捧奉迎之能事、故意把&丑事&说成&美事&罢了。  相关链接  赫鲁晓夫之子:父亲在联大敲讲台用的是美制皮鞋  赫鲁晓夫之子访谈录  谢尔盖&赫鲁晓夫简介  1935年生,毕业于莫斯科动力学院。1958年至1968年在莫斯科火箭试验设计局工作。1969年至1991年在莫斯科电力机械科学生产联合公司供职,同时在莫斯科巴乌曼高等技术学 校任教。技术科学博士、教授、列宁奖金获得者、社会主义劳动英雄。著述颇丰,有关其父亲的主要著作有:《全苏领退休金者》、《赫鲁晓夫》等。1991年移居美国至今。  谢尔盖&尼基季奇&赫鲁晓夫系前苏联领导人尼基塔&赫鲁晓夫之子,于1991年移居美国,1999年加入美国籍,现为美国普罗维登斯市布朗大学教授。最近他在接受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刊记者采访时畅谈了他在美国的生活,披露了1962年加勒比海危机及其父亲赫鲁晓夫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问:谢尔盖&尼基季奇,作为美国公民,您现在生活得怎么样?  答:我的生活很正常。但我还是保持着在莫斯科时的习惯,晚上一定要把门锁得牢牢的。每逢周末,我还像是在俄罗斯国内时那样,用桦树枝条帚洗蒸浴。我的住地附近有一片沼泽地,上面长有许多桦树。每当洗蒸浴前,我自己都要去砍一些桦树枝条。我的邻居们对我这种洗法都感到很新奇。  问:美国刚进行过新一届总统大选。大选中,您是投谁的票?  答:当时我正在德国出差,没能参加投票。我这人平素不大喜欢过问政治,所以无论选谁我都无所谓。但坦率地说,我不喜欢布什,我看他完全是个&粗人&。  问:说到美国,您父亲当年有句名言:&我们将把你们(美帝国主义)埋葬!&可最后的结果  是,您去了美国,还入了美国籍,您觉得这样是不是违背了您父亲的初衷呢?  答:没错儿,我几乎天天都能听到别人这么说。不过,我倒没发现我来美国有什么不好,现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已不复存在。家父当年不仅把美国看做敌人,而且还把美国当作学习的竞争对手。  问:赫鲁晓夫爱说粗话吗?  答:说起来您可能又要觉得惊奇,我在家里甚至连&见鬼&这个词儿也从没听父亲说过。对我们这些晚辈,他常挂在嘴边的只是这样一句口头禅:&哎呀,你这个小傻瓜!&这就算是他最重的一句骂人的话了。父亲早在革命前,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所以不论是他还是他的朋友,他们都不会去讲脏话。  问:有一段时期曾经盛传,赫鲁晓夫在联大演讲时曾脱下皮鞋敲讲台&&  答:他是敲了,不过,父亲用的是美制皮凉鞋。1960年9月的一天,他穿着棉鞋飞抵纽约时,那里的天还很热。于是,他就换了一双在当地商店买的棕色皮凉鞋。此后,这双鞋在我们家放了好长时间,由于父亲是穿39号鞋,我家其他人都穿不了。有一天,我儿子挖了一个污水坑,就顺手把这双凉鞋扔到了坑里。作者:张克俊
本文已收录于以下专栏: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到李松峰老师(@李松峰)发布了新版的《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第三版)的预售消息,于是跑去当当(在这里)仔细地读了一下新版有关“JavaScript起源”的段落。读罢,心中的种种不安...
你一定听说过约瑟夫问题,或者它的“变种”——猴子选大王等故事吧。但是,你知道约瑟夫问题的历史真相吗?约瑟夫是公元一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在罗马人占领乔塔帕特后,39 个犹太人与约瑟夫及他...
今天看到李松峰老师(@李松峰)发布了新版的《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第三版)的预售消息,于是跑去当当(在这里)仔细地读了一下新版有关“JavaScript起源”的段落。读罢,心中的种种不安...
今天看到李松峰老师(@李松峰)发布了新版的《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第三版)的预售消息,于是跑去当当(在这里)仔细地读了一下新版有关“JavaScript起源”的段落。读罢,心中的种种不安...
两台笔记本电脑之间直接通过一条网线(双绞线)传输大文件教程(有图有真相)不需要有网
最近给女友买了一台电脑,想要把我的笔记本电脑的一些文件复制到女友的笔记本电脑上,用 U盘来当传输介质太...
--------------------.java
package gongzibai.co.
import java.util.ArrayL
import android.app...
他的最新文章
讲师:韦玮
讲师:陈守元
您举报文章:
举报原因:
原文地址:
原因补充:
(最多只允许输入30个字)我的位置:
盘点联大舞台上个性迥异的政治“名角”:赫鲁晓夫皮鞋敲桌子 卡斯特罗是“麦霸”
来源:上观新闻&&作者:陈丹 刘曦
70多年来,不少个性迥异的国际政治“名角”在联大这个堪称最高级别的全球外交舞台上登台亮相,戏份十足。
<span style="color:#17年9月12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拍摄的第72届联合国大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第72届联合国大会定于19日开启一年一度的“一般性辩论”,各国政要将阐述对紧迫国际和地区问题的看法。70多年来,不少个性迥异的国际政治“名角”在联大这个堪称最高级别的全球外交舞台上登台亮相,戏份十足。
【赫鲁晓夫:皮鞋敲桌子?】
苏联领导人尼基塔·赫鲁晓夫据称在1960年联合国大会上用皮鞋敲桌子,抗议菲律宾代表洛伦索·苏木隆批评苏联在东欧地区实行帝国主义。
美国《纽约时报》当时报道,苏木隆说东欧人“被剥夺政治和公民权利”,东欧国家“遭苏联吞并”。赫鲁晓夫“脱下右脚上的鞋子,站起来,朝这名菲律宾代表挥舞”,之后在桌子上敲。
不过,俄罗斯联邦档案馆2014年在莫斯科展出700份有关赫鲁晓夫的文件和物品时,馆长安德烈·索罗金说,“没有证据”表明赫鲁晓夫曾经用皮鞋敲桌子。
“有关赫鲁晓夫手中拿着鞋子的照片属于伪造。”他说,赫鲁晓夫“脱下一只鞋子,举起来表示不满”,但没有用它敲打桌子。
法新社称,即便没有赫鲁晓夫用鞋子敲桌子的照片,这家媒体和其他同行当年拍摄的照片清楚显示,在参加联大时,赫鲁晓夫的一只皮鞋出现在桌子上。
法新社在当年的报道中写道,那是“一只精心打蜡的黄色鞋子”。
【阿拉法特:橄榄枝与枪】
1974年,已故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第一次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呼吁建立一个能够包容各种宗教背景的巴勒斯坦“国家”。
阿拉法特说,如果这样的国家无法建成,将会发生更多的游击队武装抵抗。
在呼吁为和平而努力时,阿拉法特说出了那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名言:“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
日,阿拉法特的葬礼举行之时,大批巴勒斯坦人聚集在他位于拉姆安拉的官邸周围。人群中,一名身背步枪、手持橄榄枝的4岁幼童吸引了摄影记者的镜头。这身装扮不禁让人联想起阿拉法特在联合国发言时把自己形容为“带着橄榄枝的自由战士”。
【卡扎菲:累趴口译员】
利比亚前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2009年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在一般性辩论场合,他用阿拉伯语演讲大约95分钟。一名英语同传译员苦撑75分钟后再也坚持不下去,嚷嚷着“再也受不了了!”
情急之下,联合国阿拉伯语翻译室负责人拉莎·阿贾利亚金接替这名译员完成剩下20分钟的同声传译。
“他(卡扎菲)的译员撑不下去,”一名联合国工作人员当时告诉《纽约邮报》记者,“这是我25年来头一次碰到这种事。”
按照联大一般性辩论的要求,每名演讲者发言最多不应超过15分钟,但超时发言、超长发言是常有的事。
卡扎菲在发言中猛批联合国,还拿起一本联合国宪章小册子,似乎撕掉了其中一页。
【卡斯特罗:“麦霸”式演讲】
联合国最长演讲纪录保持者是以马拉松式演讲著称的已故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
根据联合国网站公布的数据,日,菲德尔·卡斯特罗在联合国大会讲台上一口气说了4小时29分钟。这一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演讲时长纪录远不止此。日,他在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上曾发表7个半小时的超长演讲。
【艾哈迈迪-内贾德:西方“批斗会”】
伊朗前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在任期间多次在联大发表具有争议的言论,将矛头对准西方国家,甚至导致美国、欧盟成员国等代表离场,以示抗议。
2006年,在联大讲台上,艾哈迈迪-内贾德与时任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唇枪舌剑,指责美国干涉全球事务的做法,为伊朗拥有核能技术的权利辩护。
2009年,艾哈迈迪-内贾德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上抨击美国及其盟国实行“贪婪的资本主义”,并预测说这种“扩张性资本主义”将会完蛋。他不点名地指责一些大国“披着自由的外衣,使用恫吓和欺骗的最丑恶手段”。
2010年,艾哈迈迪-内贾德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中说,“9·11”恐怖袭击可能并非“基地”组织所为,可能是“美国政府内部一些派别自导自演”,以挽救美国经济、确保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拯救以色列。艾哈迈迪-内贾德发言时,两名美国代表起身退场,以示抗议;欧洲联盟当时27个成员国的代表也退场。
【查韦斯:布什是“恶魔”】
委内瑞拉已故总统乌戈·查韦斯生前总是给人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印象。
查韦斯2006年把联大当成批评美国时任总统布什的最佳舞台。布什前一天在联大会议上发表讲话,宣扬美国中东政策等观点,查韦斯次日说:“魔鬼昨天来了,今天这里还散发着硫黄的气味……他来这儿讲话,好像他是世界的主人。”
演讲中,查韦斯把“撒谎者”等词用在了布什身上,还指责布什宣扬“炸弹民主”。他第二天又在美国纽约的一处教堂内嘲讽布什是“酒鬼和可恶的人”。
对于自己在联大上向布什“开炮”的做法,查韦斯事后表示,布什可能正谋求暗杀他,但自己不会害怕报复。
输入您的评论
在@后输入空格完成输入
登录并发表
&&评论内容
登录并发表
没有会员号请
上海辟谣平台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皮鞋敲桌”的历史真相_网易新闻
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皮鞋敲桌”的历史真相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赫鲁晓夫是20世纪50-60年代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当时因无情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提出“三和两全”理论、挑起国际共运“大辩论”、破坏中苏关系而闻名世界,他的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应该说,赫鲁晓夫的一生就像他死后的墓碑所显示的那样,是“黑白相间”的,他既做过一些好事,也犯有严重错误。特别是,赫鲁晓夫在从事国际活动时,往往随意发挥,口不择言,鲁莽行事,给世界落下许多笑柄。其中最有名的是三件事情。一是他起先脑子发热,信口开河,面对西方说要“埋葬资本主义”,后来则不断地进行辩解,到日,他又在接见美国资本家时承认:“我做不到这一点,资本主义太大了”。二是赫鲁晓夫亲自率领苏联代表团出席1960年联合国大会,有一天他在辩论中情绪失控,竟不顾礼仪,脱下皮鞋猛敲桌子,同西班牙代表大吵起来,导致警卫人员干预。三是在1962年10月的古巴导弹危机中,赫鲁晓夫先是心存侥幸,投机取巧,冒险地把苏联导弹偷偷运进古巴,企图威胁美国,后来又在美国的压力下节节败退,灰溜溜地从古巴撤走导弹。
  赫鲁晓夫的上述政治笑柄,早已被历史记录在案。但最近几年,有的媒体在谈到这些丑闻时却走了样,甚至对此提出质疑。例如,《环球时报》日就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赫鲁晓夫到底有没有用皮鞋敲桌子?》文章说,美国档案馆没有找到这样的录象资料或照片,当时在场的《纽约时报》记者也“没有看见赫鲁晓夫敲打皮鞋”,只是看见他举起皮鞋摇晃了一下,然后把皮鞋摆在桌子上。结论是:赫鲁晓夫“皮鞋敲桌”的新闻是“美联社写出来的,而其他报纸照搬照用”,“于是敲桌子的新闻就扩散开来”。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仅仅是一种主观推测。难道美国没有找到录象资料或照片、有的在场记者或服务人员未能亲眼看见,就能证明事情没有发生吗?下面列举两条第一手材料,借以说明此事的历史真相。  
  一是“皮鞋敲桌”的当事人赫鲁晓夫,曾在《回忆录》中谈到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赫鲁晓夫说,在离开莫斯科来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前,西班牙共产党领导人伊巴露丽请他帮一下忙,“寻找一个机会让佛朗哥政权丢脸”,因此他在联合国大会上就殖民主义问题发言时,谴责了佛朗哥“反动的、残暴的政权”。而当西班牙代表上台进行答辩时,苏联代表团“开始大声叫喊地吵起来”,“我甚至脱下皮鞋来敲桌子”。他承认,他采取的是一种“不合议会规则的做法”,后来成了“笑话”,印度领导人尼赫鲁“就说我不应当使用这种方法”。他还说,“当这位西班牙代表回到座位上时,我们互相讲了一些粗话”,情绪激动地吵了起来,于是,“一名警察向我们走来……一个彪形大汉,可能是美国人,他走到我们跟前,像一座塑像站到这位西班牙人和我中间”,以防双方“用拳头打起来”。(见赫鲁晓夫:《最后的遗言》第704页,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二是赫鲁晓夫的女婿阿朱别伊,对此还有更精彩的说法。他在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的发言中说:“当在联合国的讲坛上发出了侮辱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人民……的挑衅性言论时”,苏联代表团就鼓噪起来,“用拳头敲着桌子以示抗议,拳头累了,便找其他方式来制止那些伪君子和骗子手”。他接着说:“有一次,有一个西方外交家发表挑衅性演说时,赫鲁晓夫同志脱下了皮鞋,用它来敲打桌子,也许这使西方世界的外交女士们认为有伤体面,但是这简直是妙极了。(暴风雨般的掌声,笑声)”;“而且赫鲁晓夫是这样拿着皮鞋的(我们代表团前面坐的是法西斯西班牙的代表团):皮鞋尖几乎碰到了佛朗哥的外交部长的脖子,但又未完全碰到。在这里表现了外交灵活性!(笑声,暴风雨般的掌声)”(见《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下册第1087页,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应该说,赫鲁晓夫本人所说的情况是真实的,他不会无中生有地杜撰出这种对自己不利的“不光彩”事情来。阿朱别伊当时是苏联政府主办的《消息报》的总编辑,他经常随同赫鲁晓夫出访,与赫鲁晓夫关系特别密切,也最了解内情。他在苏共二十二大这个最高级会议上的正式发言,正是一个知情人对赫鲁晓夫“皮鞋敲桌”事件的重要证言,只是他竭尽吹捧奉迎之能事、故意把“丑事”说成“美事”罢了。(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正泉
本文来源:网易历史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赫鲁晓夫两大政治笑柄:联合国脱鞋敲桌确有其事_网易新闻
赫鲁晓夫两大政治笑柄:联合国脱鞋敲桌确有其事(全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赫鲁晓夫(资料图)
赫鲁晓夫在从事国际活动时,常常口不择言,鲁莽行事,给世界落下许多笑柄。其中最有名的是两件事情:一是他在一次外交招待会上扬言要“埋葬”西方资本主义,后来到日,他在接见美国资本家时承认:“我做不到这一点,资本主义太大了。”二是赫鲁晓夫出席1960年联合国大会,有一天他在辩论中情绪失控,从脚上脱下皮鞋猛敲桌子,并同西班牙代表吵得几乎动起手来……
“美制皮凉鞋”敲桌
赫鲁晓夫曾在回忆录中谈到“凉鞋敲桌”一事的来龙去脉。当年在离开莫斯科去美国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之前,西班牙共产党领导人伊巴露丽请他帮一下忙,要求他“寻找一个机会让佛朗哥政权丢丢脸”,因此他在联合国大会上就殖民主义问题发言时,强烈谴责了佛朗哥“反动的、残暴的政权”。而当西班牙代表上台进行答辩时,苏联代表团“开始大声叫喊地吵起来”,赫鲁晓夫“甚至脱下皮鞋来敲桌子”。赫鲁晓夫还说,“当这位西班牙代表回到座位上时,我们互相讲了一些粗话”,情绪激动地吵了起来,于是,“一名警察向我们走来”,“他……是一个彪形大汉,他走到我们跟前,像一座塑像站到这位西班牙人和我中间”,以防双方“动拳头打起来”。
赫鲁晓夫的女婿阿朱别伊,对此有更精彩的说法。阿朱别伊在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的正式发言中说:“当在联合国的讲坛上……有一个西方外交家发表挑衅性演说时,赫鲁晓夫同志脱下了皮鞋,用它来敲打桌子,也许这使西方世界的外交女士们认为有伤体面,但是这简直是妙极了(暴风雨般的掌声,笑声)!”“而且……皮鞋尖几乎碰到了佛朗哥的外交部长的脖子,但又未完全碰到。在这里表现了外交灵活性!(笑声,暴风雨般的掌声)”
(责编:赵雪晨)因敲桌收到罚单
赫鲁晓夫的儿子谢尔盖·赫鲁晓夫在其题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崛起》(中译本题为《儿子眼中的赫鲁晓夫》)的著作中,引用当年苏联代表团成员日沃托夫斯基的话说:当时,赫鲁晓夫手里拿着“一只橡胶底的便鞋”,“环顾左右,微笑着,开始用后跟敲打桌子”;“渐渐地,赫鲁晓夫加快了速度,他需要引起‘观众’的注意”;后来,他“使劲用鞋后跟敲打起桌子来”。书中还说,由于赫鲁晓夫的鲁莽行为,“苏联代表团受到罚款处罚”,至于罚款的数额,“有人说上百万,甚至更多”,而“最可信的消息来源说是一万美元”。
2005年1月,谢尔盖·赫鲁晓夫在接受俄罗斯记者采访时说:“他是敲了,不过,父亲用的是美制皮凉鞋”,是39号鞋,“这双鞋在我们家放了好长时间”。
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皮鞋敲桌”的“政治笑柄”和“丑闻”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确实发生过的历史事实。
(责编:赵雪晨)“埋葬西方论”
关于赫鲁晓夫的“埋葬西方论”,现在至少流行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1959年赫鲁晓夫同访问苏联的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展开“厨房辩论”时说的;另一种说法是,赫鲁晓夫在1960年联合国大会上“皮鞋敲桌”时说的。这两种说法显然都是牵强附会、毫无事实根据的编造。
比较可信的说法是,1956年4月,赫鲁晓夫访问英国,来到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在与英国实业家精英进行的一次重要会晤中,他酒后发表脱离发言文稿的“即兴讲话”。赫鲁晓夫说着说着,竟忘了面对的听众是谁,开始用他一贯的风格讲话,其中的一句话竟说:“我们一定要把你们埋葬。”接着,他又尽情地抨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当时,多亏在座的英国人都听不懂俄语,而赫鲁晓夫的随行翻译也没有理睬这些“即兴讲话”,只按事先准备的发言文稿进行翻译。然而,赫鲁晓夫的“即兴讲话”后来还是透露出来并流传起来。
赫鲁晓夫事后不得不一再辩解,并对他的“埋葬”西方论加以修饰,企图自圆其说。赫鲁晓夫在1959年访问美国期间,在这个问题上不断遭到西方记者和官员的当面质问,并多次出现争吵和难堪的场面。例如,当年9月16日,赫鲁晓夫在出席全美新闻俱乐部记者招待会时,有记者问他:“常常有人援引说,您似乎在一次外交招待会上说,你们要把我们埋葬到地下。如果您没有说过,您可以辟谣。如果说过,请解释一下您的意思是什么?”
赫鲁晓夫辩解道:“在座的只是美国人的很小一部分。如果我想要把你们每个人都埋葬掉,那我一辈子还干不完。我的确说过这个,但是有人故意歪曲了我的讲话。这并不是说在什么时候把什么人从肉体上埋葬,而是说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社会制度的改变。”
但是,不管赫鲁晓夫如何辩解,他始终不能自圆其说。即使是指社会发展规律,一个严肃的政治家也决不会在那样的外交场合用如此粗鲁的语言讲如此敏感的问题。
(责编:赵雪晨)
(原标题:赫鲁晓夫两大政治笑柄:联合国脱鞋敲桌确有其事)
本文来源:海外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赫鲁晓夫的皮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