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好行业创业的展览行业怎么样啊?

国内展览行业要向国际学什么|展览|参展_凤凰财经
国内展览行业要向国际学什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会展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同时也存在结构不合理、政策不完善、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意见中首次全面提出展览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其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与国际展览业组织建立合作机制成为其中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国内展览业要向国际学什么呢?
新华网北京6月8日电(李志勇 宋晓峰)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会展的发展再次成为关注热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对全国400多个城市的统计,2014年共办展8009场,办展总面积达1.02亿平方米。同时据商务部调查统计,2013年全国会展经济直接产值达到3870亿元,约占全国的0.68%,带动就业人数3500多万人次。会展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同时也存在结构不合理、政策不完善、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意见中首次全面提出展览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其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与国际展览业组织建立合作机制成为其中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国内展览业要向国际学什么呢?完善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不健全是目前国内展览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在国内的展会上,一些涉嫌侵权、假冒伪劣的情况比较多出现,但管理的手段相对缺乏。国际知名展览公司,德国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劭阑对此颇有感触,她说,曾有一些小型的展览公司以非正规手段,例如盗用法兰克福展览的名义招揽展商,或是在宣传资料中使用近似的文字信息模糊焦点等手段来打擦边球,造成参展企业的利益损失。虽然法兰克福公司和众多被欺骗的参展商都对这样的做法表示极不赞同,一直在努力防范这些欺骗行为的发生,但仍不能完全杜绝。据介绍,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展览业发展过程中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展览法规。在德国政府部门中就设有与行业紧密关联的展览委员会等机构,对商业展览会制定了各种管理措施,例如对展览名称给予类似注册商标权限的保护。在英国展览市场,包括展览组织、展馆场地和配套服务公司等,都有统一的配套的行为规范,由各自行业协会组织制定,对会员有指导和约束作用。不仅是展览组织方的侵权问题,国内很多展会的参展企业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也相对较多。周劭阑说,法兰克福展览对于参展企业的规模并不设定任何门槛,只要企业的产品符合展会要求就可以参展。但同时,法兰克福展览对于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则非常严格,不允许参展企业的产品有侵权、假冒伪劣等情况发生。专业化的品牌服务“展览行业门槛相对较低,成立公司就可以招展,但主要竞争的是对参展企业的服务”,周劭阑说。目前,国内展览行业还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拓展市场、增加参展企业这方面,“重招商、轻服务”的思想仍然比较严重。而这也造成了一些展会存在后劲不足,难以为继等问题。“以上海(汽配)展为例,今年它将从已使用十年的浦东新国际迁至浦西虹桥的新展馆,整体展示空间得到大幅度的增加。但面对众多参展商扩大面积的需求,公司仍然考虑必须先保障基础服务的落实与完善,所以并没有放宽对展览面积的限定及控制。”周劭阑说,服务是展览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第一位的。“国内不少企业借助法兰克福展览的平台发展起来,其中一些从最初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已经成长为上市公司。法兰克福展览作为服务性的平台,必然要为参展企业带来收益,能够推动他们的发展”,周劭阑说,“例如一家企业想要踏足新兴市场,前往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参展,通过法兰克福展览的平台,主办单位可以按企业实际需要提供航旅、住宿、翻译、海关、运输、法律咨询等各类的服务,乃至银行、、餐饮等方面的生活资讯,帮助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周劭阑介绍,刚刚结束的法兰克福展览与贸促会以及四川省贸促会合作的第二届成都国际汽零配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它目前已经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贸易平台之一,本届展会整体规模达3.5万平方米,邀请到逾650家来自全球各地的参展企业齐聚一堂,较上届增长约13%。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储祥银说,会展行业要着重提升服务体系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活动策划、会展运作和现场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制定专业化服务标准。周劭阑介绍,随着不断的发展,参展企业自身的心态也有了变化。“以往参展企业多是使用标准配备的简易展位、坐等客户前来询价,但现在我们的参展企业更喜欢自行设计搭建个性化的展位,以积极主动地面貌去吸引和邀请客户,这就是一种改变。”高效的管理据了解,长期以来,展览业一直未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进行管理,没有形成统筹协调的展览业管理体制,也没有明确展览业管理的牵头部门。这种情况造成各部门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政策把握和审批标准也不尽一致,政出多门。中央、地方会展业发展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缺乏有效的宏观指导和协调。而与国内的展览行业不同,目前发达国家的展览业一般都设立一个唯一的、独立的、权威性的展览管理机构,如美国国际展览营理协会、德国展览委员会、英国会展业联合会等。这样有利于整合资源,统一协调,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展览业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储祥银说,国务院文件已经明确了新的展览业管理体制,建立商务主管部门牵头,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公安、财政、税务、工商、海关、质检、统计、知识产权、贸促等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分工协作。另外,目前世界上许多展览业的大组织、大企业纷纷开始联合,以期优势互补,提升实力。因此,不只是展览业的管理部门,展览企业本身也开始改变小散乱的的情况,通过兼并与合作,打造品牌航母。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901347
播放数:257787
播放数:160867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明年家居行业十大发展趋势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家居制造业发展步调与全国经济形势坚持一致,也从高速发展向中低速发展转变。市场格式正在改写,全国家居制造业的转型进级也火烧眉毛。行业未来将浮现哪些趋势?且看行业内如何剖析。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家居制造业发展步伐与全国经济形势保持一致,也从高速发展向中低速发展转变。市场格局正在改写,全国家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迫在眉睫。行业未来将出现哪些趋势?且看行业内如何分析。   市场格局重新定位 由2B转向2C从2016年公装企业发展趋势整体下降,能够看出整个行业从原本业务2B向2C转变,更多面临的是市场的不肯定性和未来可变化,行业整合势在必行。对于家具行业而言,并没有资本寒冬这一说,越倾向服务重的行业越难受到互联网化因素制约,因此更需去探索真正用户价值,完成产品升级最重要的垫脚石,扩宽横向发展渠道,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信息透明DT时代。   行业迎来“上市”潮 抢滩资本市场定制家居、地板、瓷砖、卖场、卫浴、装修、涂料、照明、门窗、家纺等多行业都在为上市尽力。目前,已经有20多个家居企业颁布招股解释书,正在冲击IPO。   “大家居”战略搅局 波及下游企业近年来,“一站式服务”、“全屋定制”推广的影响,一些家居龙头企业因“大家居”战略开始拓展产品线,如以橱柜起家的欧派拓展地板、床垫、木门等家居品类,从而入侵到了街坊的领地,也搅动了家居制造业。这就意味着,上游装修建材业的搅局,势必波及下游的家具行业,无形之中抢了家具人的“饭碗”。   市场竞争回升为立体战 品牌竞争增强市场竞争从区域、种别、部分上升为品牌之间的立体战。强化和加快品牌建设,树立更高层面的品牌内涵,实现更高效的系统化品牌工程成为品牌企业必走之路。而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晋升,品牌层面的竞争也将更增强化,没有品牌基本的中小企业将面临淘汰,以品牌企业为中心的集团将陆续涌现。   驱动转换 用服务驱动销售   在2106年,随着互联网的线下服务的需求加大,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服务的导入,用服务驱动产品的销售。经销商体系亦将向服务商体系迈进。家居服务从原来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正在扩展领域,逐渐融入整个营销体系。从传统的产品驱动服务的模式,彻底转换为服务驱动产品的销售模式。   绿色发展成必由之路 环保成关注重点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选材等绿色产业链是可连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斟酌因素。   “全屋家装”成新宠 一站式购齐成趋势对家具业而言,定制与整体家居是一种有“卖点”的产业升级,更多企业将由单纯原资料供给商向整体、系统解决计划供给商转变,提供“设计+产品+服务”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如索菲亚、曲美家居等品牌都开端向全屋定制转型。除此之外还有向硬、软、家具、家电等多资源打包销售,这些都是行业升级的表示。   家居企业踊跃触网 打造新生态   在产业联合和剧烈竞争的大趋势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作在加强。品牌同盟、结合促销、厂家与连锁卖场配合等形式层出不穷,竞合趋势显著。如日,互联网家装品牌悦装网发布生态战略,致力打造泛家庭生态聚合平台;6月20日,百度糯米携手齐家网,上线居家频道,构建互联网家装O2O生态闭环;7月,塞纳春天发布“海陆空生态系统”,打造一个循环、开放、共享的贸易生态系统。   智能家居风起云涌 智能产品备受关注在2016年CES展上,众多企业纷纷推出智能家居产品如:单品化智能插座、智能烤箱、智能吊扇智能家居系列套装等,实现家电产品物联网化。只管不少企业纷纷发力智能家居,但也有业内专家以为,各大厂商基于本身的智能家居平台,反应了行业碎片化和标准未统一的现状。   3D技术兴起 家居消费体验升级   近年来,家居企业逐渐在技术上融入3D技巧、VR休会技术,增强消费者体验度,让客户提前感想用家装的效果,促使客户签单,也称VR技术为“签单神器”;但是VR技术正在发展,依然有许多缺点,有些制作的比较毛糙,VR眼镜非常沉重,不好操控,家居的VR路线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会展业市场化程度提高,展会的整合也正在成为市场趋势。比如重庆的渝交会、渝洽会以及即将举办的(重庆)智能制造技术装备博览会等,都不同程度地整合了其它展会,合办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展会。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如今的会展业已步入整合时代,包括展览企业的整合、展会的整合等,均成为行业趋势。在此背景下,展会的规模与专业度如何并进成为会展行业的新命题。  行业视点  展会步入整合时代  动力来自细分市场  来自市商委的消息称,第三届中国(重庆)商品展示交易会已敲定将于9月30日~10月4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与去年的展会一样,今年的“渝交会”展示商品将涵盖商业地产、进出口商品、家用小汽车、酒水及名特优农副产品、户外用品、渔具、酒水及名特优农副产品、、房车及豪车、珠宝及红木等。  作为重庆会展整合的成功案例之一,2014年,在国博中心举办的“渝交会”整合了原来在陈家坪展览中心举办的汽车消费节、南滨路举办的火锅文化节,并配套家居文化节、商贸文化展等展会,组成规模达到23万平方米的大型展会。  事实上,整合一些小型展会,成为行业共同的想法。上海博化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明亮告诉记者,会展业现在普遍在思考怎样把相关联的展览会整合在一起,淘汰一批没有增长潜力的展览会,培育一批有创新的展会,整合成为规模达到10万平方米、20万平方米甚至30万平方米的展览会,这个新的课题将随着国家会展中心的开业而更受业界重视。  在上海会展业的实践中,去年法国的爱国食品展和烘焙协会展览会整合成功,最终人气爆棚;另外上海的工业博览会和汉诺威的自动化展览会也成功地整合在一起。  资深会展投资人展桥资本CEO周建良表示,整合是展览行业永恒的话题,在2000年以前,大量的外资企业特别是德资企业通过整合的方式,与国内中字头的协会及掌握行业垄断资源的协会,通过合资等方法进行产业资源的整合,让这些国际的展览巨头在国内展览的行业当中形成了非常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接下来,展会的整合动力将主要来自于掌握一个细分市场,在这个细分市场当中建立自己的展会,将展览团队和展览平台等方面资源均进行整合。  规模之辩  “大块头”更全面  “小而美”卖点更好  今年5月,拥有中国西部第一机械展美誉的立嘉国际机械展览会在国博中心开幕。记者当时在现场看到,尽管规模上不能与隔壁同期开展的“渝洽会”相抗衡,但其展品却捕获了一大批机械制造爱好者: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以及国内20多个省市的1300余家企业参加了本次展览,现场展出机械实物2000台套,各类()、功能部件等十万余件。除了聚焦传统的制造业机械,还举办制造论坛等一系列专业性交流论坛,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如今企业之间的比拼逐渐开始从以质量、价格、管理,转变为以信息为基础的竞争,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成为制胜的关键。”立嘉会展总经理陈棋看来,在本届展会上集中亮相“互联网+”在机械制造领域的运用,取得不错的反应,“相比于综合性的大型展览,一次小而精的展会更能直接向客户诉说其卖点,清晰地传达出展会‘是什么’和‘有什么’,满足目标市场的个性化需求。”  重庆天翔展览公司总经理张敏则认为,展览会的规模有大有小,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大型展览会、博览会代表国家、地区、行业及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行业的潮流和发展方向,展示对象是行业的标杆、技术发展的方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此基础上的规模,才能够符合展览受众需求。对于这样的展览,签约数字是没有意义的。  “小型展览会通常是相对比较专业的展览会。”张敏表示,所谓专业,是主要集中在一个行业、领域和相关配套领域的先进技术集合,展示出先进的技术领域、技术平台,揭示一项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展览,寻找技术的需求方和发掘潜在客户。  发展突围  小展会也有机会  差异化造品牌  展会规模的大小之优劣,并无唯一的评价标准。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强德表示,畜牧业是大行业,目前中国畜牧业博览会也举办了15届。最近四五年,协会调整了办展模式以及对产商服务模式进行调整之后,展会举办地不再过分依赖生产资料所在地,而是更加市场化。基本上,每届展会维持到家参展企业的规模。但是展会规模大了,很多的中小企业没有机会、能力和财力跟着展会走,因此协会也在思考,跟地方合作办地方展,让小企业有机会加入。  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副总经理宋薛利看来,展会整合后规模的大小,需要根据展会背后的产业基础等实际情况而定。比如,今年落户重庆举办的中国(重庆)国际智能制造技术装备博览会,整合了2015中国(重庆)国际塑料工业展览会、26届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展览会、中国国际油气技术装备展览会、中国(重庆)国际制造技术与机床博览会。  “能将四大展会整合进来,这与重庆的产业有重要关系。”宋薛利说,重庆的装备制造、、、化工等均是支柱产业,发展迅速,展商正是看到展会背后的庞大市场,愿意来到重庆,将产业链上下游串联起来,为本地的产业服务,因而展会能成功整合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规模展会。  “无论规模大小,定位准确才是展会成功的关键。”张敏表示,每个品牌展会都有其自己的定位,只有把自己放在正确的定位上才能找到合适的路径。“展会定位则需要办展机构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市场竞争状况,通过差异化竞争,使之在参展企业和观众的心目中形成一个鲜明而独特的印象的过程。”同时,展览的受众也必须是专业的有效观众,可以通过与展览同步的发布会、交流会、产品演示等活动互动,以期达到展览效果。  中国经济研究会会长储祥银认为,一直以来,综合性展览会几乎成为“会展经济”中的主角,随着未来经济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细分化趋势日益明显,聚焦某一领域专业性的展会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需求。  “专业展对于行业的发展是有极大的好处,能够帮助买方和卖方更好的定向。”储祥银建议,展会最主要就是抓住“三化”,即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一个展览首先必须要有市场基础,市场化有三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展会主题和题目的确定是根据市场需求来的,二是展会的运作一定要是市场主体,不是政府下命令,三是展会的组织要遵循市场规律。而产业化有两个方面的概念,一个是要有产业基础,比如说在重庆举行火锅节就是有良好的基础;另一个就是展会的专业化运作,有专业化团队来执行。国际化则是指国外参展商和买家的数量应达到一定的比例。
欲知更多股市机会,速速关注微信号:股市机会情报(thsjihui)
责任编辑:yxz
回复0条,有0人参与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净额(亿)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炒股必备&同花顺财经
同花顺爱基金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今年年底,中国旅游出版社即将出版《中国会展业发展:前沿问题与创新策略》。近日,该书作者王春雷在活动研究中推出该书前言,现转载如下: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我和好友张灏共同撰写的《第四次浪潮——中国会展业的选择与明天》已经出版9年了。过去9年基本与我国的“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阶段相重合,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中国会展业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质的飞跃,表现在产业政策、会展项目数量、场馆建设、会展教育、理论研究和行业管理等诸多方面(表)。表:年中国会展业变化素描领 &域2006年2015年国际会议数量--注:在ICCA发布的Statistics Report 中,最早的分国家统计数据是2011年的,当年我国大陆共举办国际会议302个,世界排名第8--注:根据ICCA发布的年度报告,2014年全国共举办国际会议332个(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世界排名第8展览会数量根据中国贸促会发布的《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6)》,2006年全国共举办展览会3800个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13 年中国会展行业发展报告》,2013年全国共举办展览会7319个展览场馆170个(其中,可展出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有38家)329个,可展出总面积达到1391.49万平方米行业协会发展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CCES)成立;全国性的会展行业协会还有中国展览馆协会(CAEC)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的英文名称更改为CCEES,将Event纳入协会研究的范畴会展高等教育截至2006年9月,全国共有12所院校设立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其中,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已停止办学)截至2015年9月,全国共有84所院校设立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当年会展专业本专科毕业生总人数达到11709人专业媒体创办有《中国会展》、《中国展览》、《中外会展》、《会展财富》和《中国展会》等专业杂志会展人微广播、活动研究、会议圈等一批专业社交平台和自媒体应运而生产业政策政府主导型展会的市场化步伐加快;政府职能由办展转向制定长远规划、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等。同时,行业协会举办专业展成为潮流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同年9月同意建立由商务部牵头的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报告整理)在《第四次浪潮》一书中,我曾预测:在2005年后的近15年内,中国会展产业发展的主题将是“规范、整合、提升和扩张”,并表现出“新理念、新竞争、新规则、新技术”的特点。换句话说,到2020年左右中国才能跻身世界会展强国之列。从总体上看,当时的预测与今天会展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是基本吻合的。为推动会展业发展的“规范、整合、提升和扩张”,关键在于科学的产业政策和规范的行业管理、创新的视野和理念、高素质的人才以及先进的技术。鉴于此,在本书修订时,我新增了“重新认识会展业”、“会展职业”和“技术创新”3章内容,并在其他相关章节中补充了“中国会展业并购的发展趋势与企业对策”、“是什么在决定参展商的投资回报率?”、“会展:是一门学科,还是一个领域?”、“关于会展专业学习的十项主张”、“国际展览会审计的基本经验”等专题演讲。同时,在附录中补充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重新认识会展业2006年初,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在新的战略规划中将活动(events)明确列入组织使命中,这标志着美国展览业将展览与营销活动进一步融合。IAEM意识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的营销经理们正在重新审视展览会的作用和效果,毕竟,参展并不是解决企业问题的唯一办法。另一方面,展会组织者也逐渐感觉到自己不仅是将参展商集中到一起,而且还把各种辅助活动作为他们营销计划的重要部分。同年12月,IAEM更名为国际展览与活动管理协会(IAEE)。关于活动特别是会展的本质与边界,尽管我国业界和学界尚未就此形成统一的意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会展及商务活动是双边甚至多边交流、交易的平台。其实,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活动,都是一个平台,不同的参与者希望在这个平台上实现各自的目标。我个人认为,在移动互联时代,无论是狭义上的会展还是广义的特殊活动,都缺不了以下基本要素:社会交往、教育、体验、创意设计与服务,这些要素都附着在活动这个平台上,其核心应该是创造、传递和交换“价值”(图1)。图1 会展/活动内涵的SEEDS分析框架会展业的未来2014年,著名咨询公司AMR Int’l发布了一份重要的报告——《B2B商业传媒的下一轮挑战:从工作流程出发向业务解决方案的转型》(The next challenge in B2B information: The shift beyond workflow to business solutions)。该报告虽然是讨论商业传媒的发展,但对会展业有直接的启示。下面的结论值得深入思考:B2B商业传媒必须通过拓展现有商业模式的范畴来应对转型。除了现有内容(Content)和工作流程,还需要增加其他能力,包括高新技术(Advanced technology)、服务(Services)和咨询(Consulting)。受该报告启发,我个人认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会展业发展的侧重点在于以下4个方面:1平台思维所谓“平台战略”,是指连接两个以上的特定群体,为他们提供互动交流机制,满足所有群体的需求,并从中赢利的商业模式。平台商业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完善的、成长潜能足够大的生态圈。作为典型的服务性平台,会议或展览会随目标群体的需求变化而变化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成功因素之一。从新技术应用的角度,在传统的会展及活动市场,策划者将移动应用作为增强观众体验、降低纸张消费和更深入理解观众行为的便利工具;在企业活动市场,除了上述原因,策划者更看重的是将移动技术作为日常商业运作的重要平台。类似于Event interface的更优秀的整合化工具或系统的出现,将有助于会展组织者对活动进行全方位管理,从观众注册到“社区管理”,无所不能,而不是就某一方面进行碎片式的管理。这些技术有助于会展组织者依托线下活动,打造全天候的平台。2数据服务会展业是最重视数据的行业之一,但在从一般数据向大数据过渡的过程中,会展业仍处在初级阶段。大数据除了在会展立项、营销和管理等方面将产生积极作用之外,围绕人员流动密集、物流集中的会展活动,应该还有更多层面的应用。其中,关键是投入产出比和利润模式问题。是有了清晰的利润模式再去收集数据,还是在收集数据之后再去挖掘其他使用价值和利润模式,是很多行业都会碰到的问题(沙克仲,2015)。Red 7 Media研究与咨询部运营总监Michael Hughes曾经就技术创新与会展业变革之间的关系做过很好的阐释:如果不能像广告等其他渠道一样评估展会营销的效果,那些领导型的公司将会大幅减少参展预算甚至完全退出。另外,数据及分析(data and analytics)已经取代社交媒体成为企业营销的新宠。在此背景下,曾经被定义为定性产业(qualitative industry)的会展业,如今正在变成一个定量的产业(quantitative industry)。毋庸置疑,未来的会展市场竞争,得数据并充分应用大数据者得天下。3价值重塑2014年3月,国际著名参展咨询和研究机构——美国参展调查公司(Exhibit Surveys, Inc.)向业界发布了《企业参展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展会组织者的影响白皮书》。该报告阐述了国际范围内企业参展的基本现状,并从展览会价值(The Value of Exhibitions)、参展商营销目标(Corporate Objectives)、观众质量(Attendee Quality)和内容营销(Content Marketing)4个维度分析了企业参展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展览业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而为展会组织者给出了具体应对策略。近年来,企业在线营销预算的飞速增长已成为制约企业参展规模的重要因素,如何处理好在线营销与展览会的关系成为展会组织者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互联网和高科技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展会组织者必须抓住机遇,为参展商创造更多将参展与在线营销相结合的机会和可能,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参展。4体验至上早在1997年,著名活动与节事旅游研究专家Getz就从参与者的角度对活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对于Attendee而言,是指在常规选择范围之外或日常经历之外的一次休闲、社交或文化体验的机会(To the customer or guest, a special event is an opportunity for a leisure, social, or cultural experience outside the normal range of choices or beyond everyday experience)。Al Wynant在文章2015 Event Trends(《2015年会议与活动产业发展趋势》)中提出的第一点就是让活动具有“社区”意义(Events as Communities)。这是包括贸易展览会在内的各种活动具有持续吸引力的核心武器,它要求组织者利用网站、社交工具等各种手段,对线下活动的时空进行拓展,其核心是不断生产和分享有价值的信息。只有线上线下有创意的互动,才能给会展及活动参与者创造良好的体验。努力的方向我一直有个观点:要提高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品质,必须有优秀的理论或应用研究成果作为指导,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学习型和创意型的产业应该是会展业的本来特征。然而,作为一门学科,目前会展/活动研究(Event Studies)显然还没有达到范式阶段或准范式阶段,而是处于前科学阶段。处于前范式阶段的学科可以有自己的研究领域,但由于没有学术范式的保卫,结果是形成一个分不清外行内行的状态。而且,教育界和业界长期使用“会展”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们对活动管理教育和就业的宽阔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会展产业各领域之间的互动和融合。鉴于此,我将自己近两年的工作重点设定为:尽自己所能,致力于会展及活动的基础研究与传播,并依托更富活力的市场力量,推动中国会展业的产学研融合。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国际化与转型,为会展与活动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为会展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这一代会展从业者和研究者是幸运的。(转载自“活动研究”,作者:王春雷,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主任)今日会展(expotoday)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expotoday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第一时间权威发布国内外展会信息。热门文章最新文章expotoday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第一时间权威发布国内外展会信息。&&&&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年啥行业致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