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天气周口县三张店乡的公安局代码是多少?急求,

行政区划代码:
& 河南省 周口市 行政区划代码:所辖行政区行政区划代码城乡分类
随机推荐查询工具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便民查询大全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项城市概况
作者:赵鹏
摘要◆项城市 项城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居黄河冲积平原南部,淮河主要支流沙颍河中游。境域南北长49.5公里,东西宽35.25公里。西邻上蔡县、商水县,东连沈丘县,北与与淮阳县隔河相望,
  项城市
  项城市位于省东南部,居黄河冲积平原南部,淮河主要支流沙颍河中游。境域南北长49.5公里,东西宽35.25公里。西邻上蔡县、商水县,东连沈丘县,北与与淮阳县隔河相望,南与平舆县接壤,东南与临泉县毗临。
  项城市 - 地区概况
项城市地图
  项城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是河南省重点扩权市。全市辖3乡12镇6个办事处,总面积1083平方公里,人口117万人。2006年,全市预计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10.53亿元,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8元。
  历史悠久辉煌,文化底蕴深厚。项城古称项子国,汉初置项县,南北朝宋时易名项城县,199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项城人杰地灵,西楚霸王项羽,&建安七子&之一的应瑒,民国首任总统袁世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著名诗词家张伯驹等,皆是&一日嘉名万代传&的项城籍人士。袁氏旧居、袁氏行宫、南顿故城、高丘古寺等文物古迹极具开发价值。
  项城市 - 历史沿革
  项城在周初年为项子国。是西周时封疆划界分封的子爵。到东周春秋时,仍为项子国。鲁僖公十七年夏,鲁国灭掉项子国,从此项子国国名即被取消,仅存项地名。战国时期,楚灭鲁,项地即改属于楚国。楚襄王时,将楚都由郢徙于陈,以项为别都(即陪都)。秦始皇并兼六国,统一中国后,废除封建制,实行郡县制,改陈地为颍川郡,以陈为县。项地归属于颍川郡,只有项地名而无项郡或项县名。
  秦末楚汉相争之后,楚败汉胜,汉高祖在项地设置项县,属汝南郡。到东汉时,沿袭西汉的地方行政区划而无变更,仍为项县,属汝南郡。三国时期,仍为项县,在曹魏统辖境域之内。项县隶属陈国。晋代行郡国制。项县名称未变,西晋时先属陈国,后改属梁国。
  南北朝时,项县隶属州郡亦时变,县名称亦有变化。 南朝刘宋时曾改项县为项城县,增一&城&字,属于豫州陈郡。北朝北魏、北齐、北周均称项县,北魏时项县隶属陈郡,北齐时项县改属信州。南朝齐、梁也都仍称项县,梁时项县属因殷州。北朝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在项县侨立的秣陵县隶属北丹阳郡,项县仍隶属陈郡。
  隋朝统一中国后,确定为项城县。五代时,项城县隶属陈州。金代时,项城县隶属河南府陈州。元代时,项城县隶属陈州。明代时,项城县隶属开封府陈州。清代,项城县隶属河南省陈州府,疆域无大变化,但与西邻各县有插花地。
  中华民国时,项城县隶属河南省淮阳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抗日战争时淮阳沦陷,一九四五年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迁至项城项城县县城。解放战争后期曾先后建立沈项临县和沈项淮县,隶属豫东行署。解放战争后,结合土地改革和建立地方民主政权,与四邻各县进行边境调整,从根本上解决了与邻县间的插花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3年底,项城县城由老县城迁至水寨镇。1949年至1953年项城县隶属河南省淮阳专员公署。1953年至1958年项城县隶属河南省商丘专员公署。1959年至1961年项城县隶属河南省开封专员公署。1962年至1965年项城县隶属河南商丘专员公署。1965年至2000年项城县(市)隶属河南省周口地区行政公署。1993年撤县设市。2000年6月,周口撤地设市,项城市由周口市代管。
  1988年,南顿、贾岭、丁集、新桥撤乡设镇。1995年,河南省民政厅以豫民行批字[1995]2号文批准项城市撤销城郊乡、水寨镇设立办事处的行政区划调整意见(实际没有实施)。
  1996年,李寨撤乡设镇。1997年,付集撤乡设镇。1998年,官会撤乡设镇。
  2000年,项城市辖9个镇、7个乡。
  2001年,郑郭、高寺、王明口撤乡设镇。
  2005年,项城市乡镇区划调整:撤销秣陵镇、老城乡,设立新的秣陵镇,秣陵镇政府驻北关居委会。截至日,项城市辖12个镇、3个乡:秣陵镇、南顿镇、孙店镇、贾岭镇、新桥镇、官会镇、丁集镇、李寨镇、付集镇、高寺镇、王明口镇、郑郭镇;范集乡、三张店乡、永丰乡。
  项城市 - 城市发展
  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把项城建设成中等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高标准完成了项城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详细性规划,城市规划区面积达90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老城区、行政新区、工业园区协调发展的组团式城市格局。城区供电、、、污水处理等为主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程控电话、移动通讯、数字传输等现代设施迅速发展。一批功能完备、物业管理优质的高档住宅区相继建成,具备了优越的人居环境。
  项城市 - 发展
  项城位于豫皖两省交界处,正处于中国承东启西的过渡地带,是广阔的中西部地区通向&长三角的东部门户,是实现&中原崛起&战略的重要支点。大广高速、南洛高速在市区交汇,106国道、311国道穿越全境,漯阜铁路连接京广、京九,沙颍河航运直通淮河,是豫东南最佳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汇点。
  项城市 - 发展
  项城境内地势平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是河南省粮、油、畜产品的重点产区,是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形成了&五纵四横&的农村网络,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农业税全面取消,农民享有种粮直补和综合直补,农村学生享有&两免一补&。推进了以沼气为主的生态村建设,近20万农民用上了沼气。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5.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了解决。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结束了项城农民无医疗保障的历史。
  项城市 - 工业发展
  项城工业形成了以味精、皮革、医药、棉纺为支柱,制鞋、、、食品加工为重点的工业体系。是闻名全国的&味精城&、&市&、&皮革生产基地&、&防水防潮之乡&和&之乡&。国内外知名的大型企业&&河南莲花味精集团,是周口市唯一的一家上市企业,&莲花&入选2006年中国&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居中国品牌500强第363位。2006年,莲花集团预计实现产值54.5亿元,销售收入47.3亿元。市纺织公司、莲花皮业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已成长为河南省重点企业。
  项城市 - 自然地貌?
  项城市地处古生代以后的黄淮冲积平原的过渡带,西依秦岭余脉,故而西北偏高,东南倾斜。域内地势平坦低洼,古有&泽国&之称。海拔34-37米,局部最高海拔45米。由于长时期河流的交互沉积,及历次黄河南泛冲积的影响,地面形成&岗洼相间&、&坡洼多,岗埠少&的特点,域内有大小坡洼126个,呈大平小不平微地貌特征。?
  项城市 - 气候特点
  项城市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为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气候冷暖适中,兼有南北之长,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能满足多种植物栽培和生长的需要: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有利于人类生活和动物的繁衍。本市四季分明,且各具特色:春温多变,雨水充沛;夏热多雨,暴雨常现;秋凉晴和,降水适中;冬长寒短,雨雪并降。
  项城市 - 资源优势
  (一)水资源 全市共有地表水1.49亿立方米,地下水2.07亿立方米,过境水209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212.56亿立方米,常年可利用量2.04亿立方米,实际利用量1.61亿立方米。地下水埋藏深度,一般3-5米。全市可分为4个类型区:大水量区。包括南顿镇的西北部,永丰乡的南部,范集乡的东部,丁集镇的西南部,高寺镇的北部,面积为
  (二)土地资源 全市总土地面积160.6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98.5万亩,占62.2%,农民人均耕地1.14亩;林地、村镇、交通、沟河坑塘、渠道等用地60.68万亩,占37.8%。
  (三)生源 项城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兼有南北之长,气候温暖适中,资源极为丰富。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豆类、高梁、薯类、芝麻、棉花、烟叶等30多种。水有藕、菱、蒲、苇、浮萍等10余种。林木树种主要有杨、柳、椿、楝、榆、槐、泡桐、苹果、梨、桃、枣、柿、杏、李、梅等50余种,此外还有淡竹、杞柳、紫穗槐、白蜡条等经济林和小灌木。家畜家禽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兔、鸡、鸭、鹅等,尤以槐山羊和黄牛生产最为著名,是全国主要产区之一。鱼类以鲢、鲤、鲫为主,此外还有多种益鸟益兽和微生物。
  项城市 - 文化遗产
《项城肘阁》
  《官会响锣》在豫东农村流传甚广,是一种以铜锣为道具的民间打击乐器形式,至2009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项城肘阁》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通俗讲就是一人用肘举着儿童表演的舞蹈。就是将孩童装扮成传统戏曲或神话中的人物,巧妙地束绑在铁架上,由力壮之人高高托起,构成一组组戏剧、神话造型艺术,寓故事内容与其中,人们称之为&无声的戏剧&。
  项城市 - 文化产业
袁世凯故居
  项城市历史悠久,人文鼎盛。古称顿子国,汉初设项县,南北朝时易名项城县,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东汉建安七子之一应瑒、《千字文》作者周兴嗣、近代诗词作家、收藏家张伯驹、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音乐家赵沨等,祖籍均为项城。项城不仅有众多的历史名人,还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境内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8处,其中省级保护单位6处:&袁世凯行宫&、&袁世凯故居&、&南顿故城遗址&、&后高老家遗址&、&高寺遗址&、&骨头塚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
  自1996年项城市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市&以来,项城市文化事业日趋繁荣,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先后建有河南省一流的文化馆、博物馆、文化局办公大楼。挖掘整理的民间艺术《项城响锣》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小戏小品《门里门外》荣获河南省第八届小戏小品大赛演出金奖,新编现代戏《农家媳妇》荣获周口市第一届戏剧大赛演出金奖。
  随着文化产业在推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项城市对发展文化产业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围绕&袁世凯&这张名片,先后投入120多万元对袁世凯行宫进行了修缮,对袁世凯故居的东厢房、东院后堂楼、东西配房进行了维修。为了满足广大游客的要求,先后举办了&袁氏家族展&、&袁家骝、吴健雄科技成就展&、&张伯驹、潘素捐献国宝展&、&秦始皇兵马俑展&;在袁世凯行宫内增设了&三宝堂&、&师竹堂&、&论古斋&等集玉器、字画、古钱币等收藏经营于一体的文物交流中心;为了培养戏剧人才,创办了&项城市戏曲艺术学校&;通过的方式,1400万元,建成了&项城市国际杂技艺术学校&。
  为了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项城市计划以该市著名的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为依托,以《河南省项城市公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项目库》为平台,以开发&三点一线&(袁世凯故居、袁世凯行宫、南顿故城)资源为龙头,全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把文物业培育成为项城市的一个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项城市文化部门已同河南中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协议,计划投资6500万元,恢复袁世凯故居原貌。
  项城市 - 文物遗址
  鹿苑寺旧址
  鹿苑寺位于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东崔街北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武帝肖衍创建。唐德中建中(公元780&公元783)年间,敕修,寺宇较前更为盛。元末毁于乱。明宣德五年(1430年)牛首僧怀忍重修。正德()年间,僧洪锦同乡民张钊鬻产捐修,寺尚巍焕,僧亦辐集。嗣后乡民陈守身、张养性重修。至清宣统三年(1911)殿宇无存,瓦石颓败,惟寺后银杏两株,高数丈,周围丈余,枝柯相交,参天蔽日,寒气袭人,虽盛夏亦然。1959年,东边的一株银杏被大风刮倒。几年前,另一株银杏毁于大火。
  杨冢遗址
  杨冢遗址位于河南省项城市范集乡李庄行政村杨冢自然村西北隅。1976年周口地区文物考古学习班在此发掘,根据出土遗物确定为龙山文化遗址。后范集乡政府在遗址上建立砖窑厂,烧砖取土,将遗址挖成一面积为2万平方米的窑坑。现窑坑西边为遗址的一小部分。
  高大庄战国秦汉遗址
  高大庄战国秦汉遗址位于河南省项城市高寺镇袁楼行政村,北靠汾河,西临于营行政村,李庄、杨庄、高大庄自然村坐落于遗址之上。该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出土大量春秋战国、秦、汉遗物。曾在杨庄村后出土过西汉窖藏青铜洗22件,在李庄、杨庄、高大庄、袁楼村内出土大量蚁鼻钱。根据《袁和郡县志》文献记载,推测此处应为汉代和城县城。
  柳杭石桥
  柳杭石桥位于河南省项城市王明口乡柳杭行政村砖寨自然村中央。石桥为咸丰六年修建,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该桥为三拱红石桥,长17米,宽5.5米,拱长2.9米。路面用方石铺成,桥下溪水环绕,池塘花荷飘香,属项城八景之一。桥栏杆用大方砖砌成,现已无存。
  广阳古庙
  广阳古庙位于河南省项城市孙店镇广阳行政村广阳自然村中央,东西大街北侧。据传:该庙建于明朝末年,由杨姓倡捐修建,兴盛于清初,占地120亩,庙宇120多间,有山门、东西廊房、天爷殿、奶奶殿等,还有浇花井72眼,僧、道、尼几十人。现仅存天爷殿三间,建筑面积南北长7.7米,东西长10.05米,房高3.5米,墙厚0.60公分,方根基1.75米。座北向南,八级台阶,门台高4.4米,东西台阶长6.6米。
  袁氏家族墓地
  袁氏家族墓地位于河南省项城市高寺镇袁阁行政村东北隅。该墓地为项城名门旺族袁氏家族的墓地,自清初至民国初年埋葬了34位袁氏后人,其中袁氏家族奠基人袁耀中与郭太夫人都安葬于此。据传,袁氏祖先自老城西年湾村迁至高寺东北北行坡村。后因祖上病故,运回年湾村下葬时,路经袁阁村棺木绳断,故就地而葬。后来,袁氏家族从北行坡村迁居袁阁村,居住近百年。&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1、凡本站注明“中国市县招商网”、“市县招商网讯”的作品,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市县招商网”。
2、如作者本人对本站刊载内容、版权持有异议,请于知道该作品刊载之日起20日内联系本站,否则视为自动放弃相关权利。
3、本网所有项目信息“来源”真实、可靠,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时效性等负责,如有异议可通过信息来源处核实。
欢迎各类型媒体与本站签订转载、频道、栏目等合作协议。电话:010-&&&&Email:
项目排行榜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河南项城有多少人
河南项城有多少人
09-11-24 &匿名提问 发布
河南项城 总人口116.9万人 项城市辖6个办事处、12个镇、3个乡:花园办事处、水寨办事处、东方办事处、莲花办事处、光武办事处 、千佛阁办事处;南顿镇、孙店镇、李寨镇、贾岭镇、高寺镇、新桥镇、付集镇、官会镇、丁集镇、郑郭镇、秣陵镇、王明口镇、永丰乡、范集乡、三张店乡。市人民政府驻花园办事处。  花园办事处 面积:14.99平方千米, 人口:48792人, 代码:   北起周项高速公路入口,南至莲花大道,西起潘庄、后李洼边界,东至沙河。2006年,辖9个村委会:邝花园村、李洼村、后高营村(刘营)、尚关村、潘庄村、张寨村、从营村、赵营村、武庄村。办事处驻迎宾大道旁。  水寨办事处 面积:6.4平方千米, 人口:60379人, 代码:   北起莲花大道,南沿迎宾大道顺环城路向东至水新路,沿水新路向北至沙河,辖孔营、任营2个行政村及南关、东关、西关、鼓楼、沙河、沙南、北关、小新庄、南郊、西郊、东郊11个居委会。2006年,辖13个居会:古楼居委会、东关居委会、南关居委会、北关居委会、西关居委会、新庄居委会、沙南居委会、沙河居委会、东郊居委会、西郊居委会、南郊居委会、任营居委会、孔营居委会。办事处驻原水寨镇政府。  东方办事处 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42519人,代码:   西起水新北路,东至王集、孙营行政村边界,北至沙河,南至王沟、赵桥行政村边界。2006年,辖8个村委会:胡营村、刘堂村、东张营村、董营村、王集村、杨楼村(周公庙)、聂寨村、孙营村。办事处驻东方大道昊宁药业公司对面的原基金会清欠办公室。  莲花办事处 面积:15.4平方千米,人口:40764人,代码:   沿水新路向南至小张营行政村边界,东至韩老家、王沟行政村边界,辖王沟、韩老家、韩岭、刘庄寨4个行政村[注]。2006年,辖8个村委会:王沟村、韩老家村、韩岭村、刘庄寨村、韩小庄村、小张营村、大张营村、徐楼村。办事处驻水新路原中行水新分理处。  千佛阁办事处 面积:21.5平方千米,人口:26691人,代码:   东起水新路,西至刘祖师庙、刘菜园、狮子李营行政村边界,北起环城东路,南至大庙行政村边界,辖刘祖师庙、郭庄、刘菜园、霍营、尚营、袁张营、吕店、祁庄、狮子李营、大庙10个行政村2006年,辖14个村委会:刘祖庙村、郭庄村、刘菜园村、霍营村、尚营村、袁张营村、吕店村、祁庄村、狮子李营村、大庙村、朱洼村、周集村、老君庙村、千佛阁村。办事处驻原城郊乡政府新址。  光武办事处 面积:19.4平方千米,人口:52458人,代码:   北起驸马沟,南至邓湾、刘香庄边界,西起东风、荣楼边界,东至迎宾大道向南刘香庄边界,辖刘冢、蛤蟆寨、荣楼、东风、邝庄、解庄、郑营、邓湾、刘香庄9个行政村(另说明:东风行政村按城区管理,由南顿镇政府代管)。2006年,辖8个村委会:荣楼村、邝庄村、解庄村、刘冢村、蛤蟆寨村、郑营村、邓湾村、刘香庄村。办事处驻荣楼东。  注:根据“此次调整时候有关资料”。本页所有乡镇的“2006年村(居)名录”根据“河南省2006年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南顿镇 面积:71.72平方千米 人口:7.8万人 代码:   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区6千米,东及东北邻城郊乡,南邻范集乡,东南邻永丰乡,西及西北与商水县接壤。2006年,辖24个村委会:南顿村、河口村、杨庄村、八联村、位庄村、任冢村、白坡村、刘店村、马旗村、周楼村、齐坡村、王庄村、刘寨村、七沟村、王坡村、彭庄村、汪庄村、马楼村、玄六村、田园村、姜庄村、高洼村、水刘村、东风村。镇政府驻南顿。  据《太平环宇记》载:“南顿,古顿子国,后逼于陈南徙,故号南顿,其城令尹子玉所筑。”汉置南顿县,晋惠帝置南顿郡,宋熙宁六年省为镇,入商水、项城。明省入项城,清设南集牌,民国时设区。建国后为第六区,1958年成立南顿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为南顿乡,1988年撤乡设镇。原辖28个行政村,133个自然村。2006年,将与城区接壤的东风、荣楼、郑营、邓湾、刘香庄5个行政村共13.59平方千米、27297人划入城区(说明:东风行政村按城区管理,由南顿镇政府代管)。  孙店镇 面积:70.8平方千米 人口:7.5万人 代码:   位于市境西南部,西与上蔡、商水为邻,南邻三张店乡、李寨镇,北邻范集乡。2006年,辖34个村委会:孙店村、汝阳刘村、前董村、后董村、董坟村、袁营村、龚堂村、霍坡村、大龚村、郑营村、王楼村、彭营村、辉李村、冯营村、刘营村、高皇庙村、师庄村、大李村、闫店村、张庄村、丁营村、火张营村、解堂村、石营村、广阳村、陈州张村、崔寨村、陈东头村、高营村、祁桥村、马庄村、刘庄村、李营村、朱庄村(88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孙店。  据传,明朝末年,孙姓由山西洪洞移民虹河湾处定居。因此处是虹河上的一个埠口,孙姓为谋生计,在此开设店铺,后成村名孙湾店。清同治元年(1862)修孙湾寨,有集。后寨废,称孙湾店。民国时期简称今名。民国时期属孙店乡,1948年为孙店区,1958年成立孙店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孙店乡,1988年撤乡设镇。  李寨镇 面积:67.5平方千米 人口:7.07万人 代码:   位于市境西南边缘。东邻三张店乡,东南邻贾岭镇,西、南邻平舆县,西北邻上蔡县,北邻孙店镇。2006年,辖27个村委会:李寨村、大位寨村、谢寨村、大黄村、东薛村、乔庄村、尤许村、大范村、杨堂村、大卫村、马寨村、赵堂村、张庄村、郭王庄村、后韩村、曹窑村、大王村、勤俭村、闫庄村、小范村、庄王村、宗庙村、董桥村、熊庄村、卫店村、项营村、太阜店村(73个自然村)。镇政府驻李寨。  李寨原名韩李寨。据建寨碑文记载:清道光()年间,后韩庄韩万益和小李庄李红,协议建寨。李姓献出自己村庄作为寨址,韩姓负担建寨一切费用。寨建成后,名韩李寨。1948年6月,属月潭区。1951年6月增设十区(韩李寨),1961年7月,并入孙店区,1965年7月,复名韩李寨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为李寨乡,1996年11月撤乡设镇。  贾岭镇 面积:87.6平方千米 人口:7.6万人 代码:   位于市境南端,东邻安徽省临泉县,西邻李寨镇,南邻平舆县,北临三张店乡、秣陵镇、新桥镇。2006年,辖34个村委会:贾岭村、马店村、凡楼村、韩庄村、闫老庄村、庞庄村、闫老寨村、老雷子村、大曹村、苏阁村、路闫庄村、大刘村、闫梅村、文楼村、黄集村、欧寨村、宋庄村、南刘村、王楼村、王竹园村、李店村、蒋庙村、大王村、张新村、小位庄村、梅庄村、东刘村、白杨树村、涂庄村、罗庄村、麻大庄村、麻王庄村、麻老庄村、吴老庄村(112个自然村)。镇政府驻贾岭。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此处有一道山岭,呈西北、东南走向,名十字岭,又名金鸡岭。后有户贾姓在此落户,更名贾家岭,简称贾岭。1958年建贾岭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贾岭乡,1988年撤乡设镇。  高寺镇 面积:64.7平方千米 人口:6.6万人 代码:   位于市境中部,东邻官会镇、新桥镇、西邻范集乡,南邻秣陵镇,北邻丁集镇、永丰乡。2006年,辖26个村委会:,桥北头村、张庙村、吴庄村、高寺村、席营村、袁楼村、油坊村、程庄村、团店村、张营村、张老家村、新庄村、高闫村、袁庄村、瓦房村、曹坡村、黄冢村、孙堂村、白衣阁村、樊庄村、张小集村、蒋庄村、张凤庄村、陈楼村、楼堤村、袁阁村(106个自然村)。镇政府驻高寺。  古代,此处有一高丘,名高阳丘。后在丘上建寺,名高丘寺。清同治元年修寨,名高丘寺寨,简称今名。1965年由新桥、老城、丁集三个公社划出部分大队成立高寺公社,1983年改为高寺乡,2001年撤乡设镇。  新桥镇 面积:74.5平方千米 人口:6.5万人 代码:   位于市境南部,东邻付集镇、西邻老城乡,南邻安徽省临泉县,东南临沈丘县,西南邻贾岭镇。2006年,辖29个村委会:北村、南村、孙营村、南赵庄村、潘营村、北李营村、邓庄村、林庄村、常楼村、存民庄村、张小庄村、杨木庄村、贾庄村、曹楼村、师大楼村、石湾村、姜胡同村、南李营村、张橛庄村、王吕庄村、文庄村、梨西村、李楼村、刘营村、苑庄村、艾庄村、三官庙村、土楼村、蒋楼村(112个自然村)。镇政府驻新桥。  据传:此处泥河上原建有木桥,名称无考。明弘治()年间将原桥向西移七百米,另建新桥,故名。1958年成立新桥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新桥乡。1988年撤乡设镇。  付集镇 面积:47平方千米 人口:5.2万人 代码:   位于市境东南部,东及东南邻沈丘县,西及西南邻新桥镇,北邻官会镇。2006年,辖21个村委会:郭沟村、付集村、高刘村、汪营村、直河村、付庄村、曹营村、韩营村、于寺村、冯寨村、张埝村、李大庄村、官庄村、双庙村、于楼村、黄庙村、崔小庄村、单庄村、马庄村、于寨村、苏李村(104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刘庄。  据传宋朝曹娘娘乘船在运粮河上游玩。船行此地,看到南岸一片茂密的丛林,景色宜人,便弃船登岸游玩,见几户人家生活都很富裕,便说这是富集(富户集中的意思);到了明初,傅姓家族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移民来此定居,先居傅墩,后从傅墩迁此,傅族财大势大,将富集更名为傅集。1965年由新桥官会两公社划出部分大队建立傅集公社,因公社驻地傅集故名;1970年公社机关由傅集迁到刘庄,仍称傅集公社。1983年改称傅集乡,1997年撤乡设镇。  官会镇 面积:72.48平方千米 人口:7.25万人 代码:   位于市境东部,东至直河与沈丘县交界;南至汾河与傅集镇、新桥镇为邻;西与高寺镇、丁集镇接镶;北与王明口镇毗连。2006年,辖27个村委会:官会村、高赵庄村、刘楼村、高庄村、路营村、蔡庄村、时桥村、孙寨村、靳庄村、韩营村、时庄村、李桥村、腰庄村、徐庄村、郑楼村、毛楼村、公刘村、沙庙村、于庙村、纪庄村、范桥村、马老庄村、汾庄村、李四坑村、帮粮集村、薛楼村、李赵庄村(138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官会。  据传清乾隆年间(),项城、沈丘、铜城三县知县,为解决水利纠纷于此会晤,故名官会。1958年建官会人民公社地,1983年为官会乡。1998年撤乡设镇。  丁集镇 面积:63.71平方千米 人口:5.9万人 代码:   位于市境北中部,东与王明口镇壤;南至曹河与高寺镇相连;西与永丰乡交界;北至人民沟与秣陵镇毗邻。2006年,辖30个村委会:东街村、西街村、南街村、北街村、沈庄村、下楼村、桥口村、关庄村、田寨村、任楼村、徐营村、王李桥村、闫庄村、河北村、李庄村、索庄村、龙王庙村、邵庄村、李楼村、土屯村、大田营村、田庙村、王官桥村、石楼村、刘堂村、陈营村、鸽子楼村、王楼村、戴桥村、霍庄村(116个自然村)。镇政府驻丁集。  据传古时候,这里有个村叫丁村,村头有集,名丁村集。后来选在集东谷河上建桥,丁村集随之迁移,后来,做生意和逃避匪患的人迁居丁集者越来越多,丁集便逐渐发展起来。1958年建立丁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丁集乡,1988年撤乡设镇。  郑郭镇 面积:65.5平方千米 人口:6.7万人 代码:   位于市境东北部,于沈丘、项城两城之间,北隔沙河与淮阳县相望,西邻城郊乡,南邻王明口镇。2006年,辖25个村委会:北街村、南街村、前时村、李洼村、后时村、师寨村、张堂村、侯庄村、王井村、金东村、金西村、刘营村、任庄村、张营村、孟营村、高营村、束庄村、贾庄村、王埝村、于堰村、朱营村、赵桥村、胡楼村、牛营村、赵集村。镇政府驻郑郭。  郑郭名称由来,有几种说法。其一种说法是《项城县志》“杂事志·异闻”篇:据传,该村郑、郭两姓结亲,郑夫早亡,郭姓媳妇侍奉牙齿俱落之婆母,以乳汁养之数年,感动上天。清顺治三年,此处刮起特大旋风,飞沙走石,大木皆拔,村中房舍千余间尽被损毁,唯独郭寡妇四间草房安然无恙。事后,“郭家贤孝女、郑家好媳妇”,广为流传。郑郭集因此得名。1958年建郑郭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郑郭乡,2001年3月撤乡设镇。原辖39个行政村,75个自然村。2006年,将与城区接壤的王集、杨楼、孙营、聂寨4个行政村共5.3平方千米、16119人划入市区。  秣陵镇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人 代码:   2006年,辖4个居委会、29个村委会:北街居委会、南街居委会、东街居委会、西街居委会、西郊村、南郊村、北郊村、东郊村、大凡村、白沟村、吴庄村、前老家村、金营村、土屯村、三里店村、王营村、范冢村、闫楼村、新庄村、王路口村、陶湾村、西陈楼村、八里庄村、周池村、东陈村、南张村、夏营村、李庄村、姚庄村、吴场村、骨头冢村、李阁村、朱营村。镇政府驻北关居委会。  “秣陵镇”地名的由来是因为南北朝时期,在项城县立过“秣陵县”。明宣德三年(1428),项城县治从槐坊店(今沈丘县槐店)迁此,长达525年之久。民国时期为城关区,1942年称过一段秣陵镇。1950年,为项城县人民政府驻地,亦称城关区。1953年冬,县政府迁水寨后,这里俗称老城。1982年改为县辖镇,定名秣陵镇。2005年,撤销秣陵镇、老城乡,设立新的秣陵镇。  王明口镇 面积:75平方千米 人口:6.5万人 代码:   位于市境东部,紧靠洛界公路和漯阜铁路。2006年,辖26个村委会:王明口村、邢集村、陈州营村、孔庄村、张吴楼村、袁寨村、侯庄村、赵公桥村、田庄村、闫寨村、贾楼村、李庄村、大于庄村、胡寨村、黄许营村、苗庄村、小孙寨村、田老家村、闫湾村、王家寨村、方庄村、柳杭村、牛滩村、三官庙村、咬子头村、王老庄村(142个自然村)。  1965年成立人民公社,1983年改社为乡,2001年7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设镇。  永丰乡 面积:56.6平方千米 人口:62670人 代码:   位于市境北中部,东邻丁集镇,西邻范集乡,南邻高寺镇,北邻南顿镇。2006年,辖29个村委会:永丰村、冯滩村、沈庄村、克庄村、王庄村、王营村、闫庄村、朱滩村、平楼村、后栾村、马庄村、大黄村、大李庄村、鲍庄村、前栾村、栗营村、凡冲村、火星阁村、马楼村、毛集村、唐楼村、汕河村、大刘村、大靳村、郭大庄村、谷楼村、王楼村、罗集村、鞠营村(99个自然村)。乡政府驻永丰。  永丰原名百家冢铺。清宣统三年(1911)修案,更名“永丰”,取永年丰收之意。1965年由范集、南顿、丁集三个乡划出部分大队,成立永丰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永丰乡。  范集乡 面积:58.12平方千米 人口:6.4万人 代码:   位于市境西部,北邻南顿镇,东邻永丰乡、高寺镇,西邻商水县。南与孙店镇、秣陵镇隔河相望。2006年,辖28个村委会:范集村、杨庄村、党庄村、程营村、大陈村、双楼村、位营村、曹屯村、李楼村、曹庄村、申营村、史庄村、蒋寨村、宋营村、朱庄村、张楼村、路口村、文庄村、侯营村、尚店村、杨营村、司庄村、前邓楼村、大吴村、付楼村、余营村、大王村、郭王村(85个自然村)。乡政府驻范集。  据传:西汉元年(公元前206年),“鸿门宴”后,项羽军师范增隐居此地。建有府舍、花园、亭台楼阁,颇为壮观。后起集,名范亭集。清咸丰11年(1861)赵作宾倡捐修寨,名范亭集寨(又名集成寨)。1947年,拆寨,简称范集。1946年属项城县娄堤乡第六保,1947年属项城县第七区,1951年改为范集区、范集小区,1958年成立范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范集乡。  三张店乡 面积:61.55平方千米 人口:5.127万人 代码:   位于市境南部,东邻秣陵镇,西邻李寨镇,东南邻贾岭镇,西北邻孙店镇。2006年,辖25个村委会:三店村、大丁村、新寨村、张寨村、李庄村、坡龚村、田集村、纪韩村、绰刘村、夏寨村、陈张村、杨楼村、盛营村、黄庄村、夏庄村、任庄村、大赵村、杨岗村、贾代村、大曲村、石庙村、马庄村、张庄村、双黄村、裴庄村(80个自然村)。乡政府驻三张店。  据传,明朝,由太康县西南张庄迁来张姓在此开盐店;由孙店南虹河沿章庄迁来章姓;由县城(今秣陵镇)西北迁来臧姓,共居一村,因名。1965年,由李寨、贾岭、孙店、城关四个区划部分大队,成立了三张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三张店乡。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周口项城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