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导弹危机有多危险 如果你是赫鲁晓夫 你会怎么处理

古巴导弹危机苏联的赫鲁晓夫为什么突然退让了? - 知乎38被浏览25784分享邀请回答29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古巴导弹危机:差点毁灭世界的13天|界面新闻 · 天下 图片来源:JFK Library1946年,美国派驻苏联的外交官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向时任总统杜鲁门麾下的国务院写了一封信件,表达了他对于苏联可能带来的危害的看法。他认为苏联是一个&不讲道理......对武力逻辑高度敏感&的国家。这种看法后来成了美国对于苏联和共产主义扩张实施&遏制&政策的基石。16年之后,这一政策几乎将世界推向了一次全球核战争的边缘。
1961年,美国支持下入侵古巴的猪湾事件(Bay of Pigs)失败,再加上美国从1959年开始就在土耳其和意大利部署核导弹,这使得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和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Nikita Khrushchev)决定,为了制止美国及中央情报局(CIA)未来侵略古巴的举动,双方同意在古巴境内部署核导弹。
苏联间谍 Oleg Penkovsky上校向中情局提供了相关的作战计划、秘密文件以及其他人员的情报信息。
日,美军U-2侦察机飞越古巴,确认了苏联导弹的存在。接下来的13天时间,10月16日到28日,美国和苏联陷入了一场冷战时期让世界最接近核毁灭时刻的对抗。
10月16日: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告知拍摄到了证据
肯尼迪被告知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情况已经被确认,他还收到了一份完整的情报简报。两个应对的方法被提了出来:空袭加入侵或是海上封锁并威胁进一步采取军事行动。总统依然按照日程照常工作。
10月17日:美军开始在东南部增强军力
军队力量开始向美国东南部的军事基地集结,U-2侦察机不断更新古巴导弹位置的持续进展状况,那里部署了中程和远程导弹,能覆盖美国大部分国土。当天,总统肯尼迪会见了利比亚的国家首脑,之后去到康涅狄格州支持当地的政治竞选活动。
10月18日:肯尼迪与苏联外长会面
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Andrei Gromyko)在白宫与肯尼迪进行了会面,他向肯尼迪保证道,这些武器都是防卫性质的。在会谈中,肯尼迪已经知道情况并非如此,但他并没有深究,他只是警告葛罗米柯在古巴部署攻击性核武器会带来&最严重的后果&。
10月19日:照常工作
总统肯尼迪按计划展开在美国中西部的行程,相关智囊继续讨论应对策略。
10月20日:肯尼迪下令&隔离&古巴
白宫方面将封锁(blockade)动作称为&隔离&(quarantine),因为&封锁&这一字眼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战争行为。任何携带武器前往古巴的苏联船只都会被要求调头离开。肯尼迪则是谎称感冒提前结束了既定的行程,在没有惊扰美国民众的情况下返回了华盛顿。
10月21日:战术空军司令部不能保证摧毁导弹
肯尼迪总统在参加了周日弥撒后与美国空军战术空军司令部沃尔特&斯威尼(Walter Sweeney)将军会面。斯威尼将军不能保证军方能百分百地摧毁那些苏联导弹。
10月22日:肯尼迪向公众说明了封锁的情况,并让美军进入战备状态
在等待了一个星期之后,肯尼迪向全国发表讲话,告诉了民众苏联导弹在古巴的存在。他还宣布对岛国古巴进行海上隔离,以防止更多的&攻击性军事装备&到达古巴,并称在苏联方面移除这些导弹之前,美方不会结束此次隔离行动。
肯尼迪组织起来的安全理事会(EXCOMM)建议军事入侵古巴以结束僵局,这将带来苏联的大规模报复和军队的伤亡。美国进入三级戒备状态。
肯尼迪给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写了封信:
&我并不认为您抑或其他任何理智的人,会在这个核时代故意让世界陷入战争,这场战争没有任何国家会成为赢家,最终只会对全世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包括挑衅者在内。&
10月23日:美洲国家组织(OAS)支持隔离古巴
美洲国家组织对于封锁的支持让美国的行动有了国际合法性。在1962年早些时候起古巴就已经被美洲国家组织除名。
美国军舰开到了古巴四周的各封锁点。载着军事物资开往古巴的苏联货船大部分都被截停,不过油轮布加勒斯特(Bucharest)号成功进入了古巴。
美国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Kennedy,总统的弟弟)在苏联驻美国大使馆与大使阿纳托利&多勃雷宁(Anatoly Dobrynin)会面。
肯尼迪总统签署海上隔离授权书。
10月24日:赫鲁晓夫谴责隔离行动
苏联领导人谴责美国对古巴的隔离是一种侵略行为。
&总统先生,你不是在宣布施行隔离,而是在下最后通牒,威胁如果我们不屈服于你们的要求就要动用武力来对付我们。想想你在说些什么啊!就这样你还想说服我同意!同意这些要求意味着什么?这将意味着和其他国家打交道不是靠讲道理,是要靠服从于霸道的行为。你不问原因,却只想恐吓我们。&
教宗若望二十三世(Pope John XXIII)呼吁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以和平为念。
10月25日:史蒂文森在联合国会议上拿出古巴导弹证据
美方要求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召开一次紧急会议,苏联大使在会上否认了在古巴部署了导弹。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史蒂文森(Adlai Stevenson)告诉苏联大使,为了能得到苏联方面的答案,他&愿意一直等下去&。然后他向联合国出示了确切的侦察照片。
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吴丹(U Thant)呼吁设立一个&冷静期&,但是被肯尼迪拒绝了,因为导弹留在古巴的问题并未解决。
10月26日:美军准备全面开战
美军进入二级戒备状态。封锁一旦就位,所有前往古巴的苏联船只都只能选择留在原处或调头离开。一些船只在接受全面检查后得以继续前行。
在古巴的导弹系统已经可以发射,工事构筑仍在继续。苏联IL-28轰炸机也开来了古巴机场。由于美国会即刻攻打过来,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建议赫鲁晓夫应该先下手为强。
苏联间谍Aleksander Fomin找到ABC新闻的记者John Scali,提出一套外交解决方案:以撤下导弹为交换条件,要求美国承诺不入侵古巴。
苏联领导人给肯尼迪总统写的信件中也传达了类似的信息,称如果美国保证永不入侵古巴的话,那他愿意从古巴撤出导弹。
10月27日(黑色星期六):赫鲁晓夫向肯尼迪提出新的协议
在第二封措辞更为严厉的信件中,赫鲁晓夫表示,如果肯尼迪答应永不入侵古巴,同时移除在土耳其的美国朱庇特导弹的话,他愿意撤下在古巴的苏联导弹。
在苏联导弹部署地侦察的美国U-2侦察机在古巴境内被击落,飞行员安德森(Rudolph Anderson)少校死亡,但是双方都没有因此将冲突升级。
美方宣布会在几个月内主动从土耳其境内撤出朱庇特导弹。
一艘美国军舰向隐藏在封锁线附近海底的苏联潜艇投掷了五颗深水炸弹。这艘装备了核鱼雷的苏联潜艇并没有选择报复开火。
一艘美国飞机在苏联东北部的堪察加半岛被苏联米格战机驱赶。
到了傍晚,透过罗伯特&肯尼迪和苏联大使阿纳托利&多勃雷宁,美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决定使冲突降级。
10月28日:苏联宣布将从古巴撤出导弹
苏联公开同意了移除在古巴的导弹,换取美方决不侵略古巴的承诺。他们没有提到美国从土耳其撤出导弹的协议。
莫斯科广播电台宣布称,苏联接受了建议的解决方案,同时还发布了赫鲁晓夫的信件内容确认古巴导弹会被撤出。
这些导弹在1962年11月初的时候被装船运回了苏联。到了11月月底,美国对于古巴方面的禁令结束。苏联轰炸机在当年年底前离开了古巴,在土耳其的美国朱庇特导弹也在1963年四月底前被移除。
为了确保两个超级大国能在未来直接交流沟通,苏联和美国间的&热线&也建立起来了。
(翻译:张光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军情瞭望,军史回顾,军备盘点。不无度吹嘘我军,不盲目崇拜外军。长按二维码,关注【硝烟】微信公众号:xymilitary ,和我们一起做裤衩不红不白的铁杆军事迷。(如果长按不行,就请军迷扫下呗)
来源:Business Insider原标题:最新更新时间:01/09 10:17更多专业报道,请
0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从古巴导弹危机学习俄罗斯人处理危机的技巧
已有 3394 次阅读
|系统分类:|关键词:古巴导弹危机 外交技巧
从古巴导弹危机学习俄罗斯人处理危机的技巧1962年10月爆发的古巴导弹危机是历史上东西方阵营面对的一次高危险的博弈。前苏联领导人利用其娴熟的政治和外交艺术,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上了生动的一课,有效地遏制了美国集团地挑衅行为,不仅保卫了古巴,达到了自己多重地目的。值得我们学习。古巴危机地起源和结局1959年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分别布署了30和15枚对准苏联的核导弹,直接威胁到了苏联的安全。这就是后来古巴危机的导火线。如何解除美国在土耳其和意大利布置导弹的威胁呢?苏联决定声东击西、围魏救赵,利用古巴问题来出招。日,古巴取得了人民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政权。1月13日成立了古巴共和国。新政权成立初期,美国同古巴的关系还比较好。2月,卡斯特罗出任总理,4月访问美国,还受到艾森豪威尔政府的热烈欢迎。当时古巴和苏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1959年6月,古巴新政府的领导成员发生很大变动,政府重要部门绝大多数被主张实行激进政策的人所掌握。美国政府担心控制不了古巴,后院起火,动摇美国在拉美的统治基础,于是就对古巴新政权产生了怨恨和不满,并且以傲慢的态度对待古巴,企图逼新政府就范。但是古巴新政府的领导人很有骨气,并不屈服于美国的压力。这就导致了美国与古巴关系的日益恶化。日,美国竟然宣布同古巴断绝外交关系。同时,从经济上开始对古巴进行制裁,把一个完全依靠生产和销售糖类来维持国计民生的国家严密地封锁起来,使它的食糖卖不出去,企图通过卡断经济命脉来扼杀年轻的古巴共和国。日,在美国的策划下,古巴流亡分子驾驶美国B-26型轰炸机对古巴进行了两天的轰炸,1000多名雇佣军登上古巴猪湾,妄图入侵古巴并以暴力推翻卡斯特罗新政府。但是,美国政府没有预料到72小时之内,入侵者即被古巴人民一网打尽。然而,美国政府并未就此罢休,反而继续对古巴施加压力,继续采取敌视古巴的政策。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卡斯特罗不得不向苏联寻求援助。古巴和苏联于1960年就恢复了外交关系。在美国同古巴绝交后,苏联就抓住机会,增加了对古巴的经济、军事援助。建立了良好的关系。1962年4月美国在土耳其布署的雷神和朱比特核导弹进入运行,由于这些导弹位于不受保护的地方,很容易被攻击,因此它们明显只是用来进行第一打击使用的。这严重威胁到了苏联的安全。苏联人开始反击了。1962年5月苏联开始秘密在古巴布署可以装置核弹头的SS-4中程弹道导弹,并布署四万苏联红军士兵来保护古巴,声称将抵御美国的入侵。1962年8月,苏联人故意让美国飞机发现苏联在古巴布置了导弹。把球踢给了美国。但是美国人没敢接招。日苏联货船“鄂木斯克号”携带SS-4中程导弹再赴哈瓦那(但是没有将这批货运到地方卸货)。再踢给美国一球。这次美国没有办法回避了。1962年10月中古巴导弹危机爆发!日,在68个空军中队和8艘航空母舰护卫下,由90艘军舰组成的美国庞大舰队出动,从佛罗里达到波多黎各布成了一个弧形,封锁了古巴海域。危机期间,苏美不断秘密会商。日周日,秘密外交谈判终于成功。赫鲁晓夫宣布同意撤回古巴的导弹。美国同意不入侵古巴,并秘密撤回土耳其的导弹。赫鲁晓夫在莫斯科电台中宣布撤回古巴导弹。危机结束。日,苏联部署在古巴的42枚导弹全部撤走。日,肯尼迪宣布赫鲁晓夫答应在30天内从古巴撤走全部伊尔—28型轰炸机。肯尼迪同时宣布取消对古巴的海上封锁。古巴导弹危机的结局双方最后达成以下协议:苏联撤回部署在古巴的导弹,美国宣布不再对古巴进行任何入侵行动,美国撤回部署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导弹。为了不使得美国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国感到难堪、另外也出于宣传目的,美国从土耳其撤军比苏联晚一些,而且是秘密撤军。这样美国从表面上来看是这场危机的胜利者。不顾虑这个对外的心理效果的话苏联在这场危机中获得了一个战术胜利。通过在古巴布署和撤出导弹,苏联达到了逼美国从苏联的邻国撤出导弹的目的。同时,古巴卡斯特罗政权也顺带获得了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这么多年来,卡斯特罗不停的反美,美国也无可奈何的原因就在这里。美国获得了一个表面上的胜利,保住了面子;苏联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赫鲁晓夫认为:“我们从肯尼迪那儿得到了无论是美国还是它的盟国都不准入侵古巴的保证,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伟大的胜利。” “美国侵略者的目的是摧毁古巴,我们的目的是保存古巴。直到今天,古巴一直存在着。由此看,谁才是胜利者呢?我们仅仅花费了运送导弹去古巴和运回它们的往返旅程费用。”高!实在是高!本文资料取自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庆林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楼主提出的是假命题.苏联当时面临的根本不是敢不敢打败美国的问题,而是完全没有实力不被美国打败的问题.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苏联当时完全没有与美进行一场玉石俱焚的核大战的准备.因此,要打只可能是常规战争.当时美苏的对抗焦点就是古巴导弹危机,而美国封锁古巴的行动已经划定了战场就是古巴,而不是苏联占优势的欧洲战场.而在古巴作战,只可能是海战,当时苏联还没有一支像样的远洋海军可以与美对抗,即使有,派往距美本土仅仅90海里的古巴,也会被美空军轻而易举地打得片帆无存.
所以当时赫鲁晓夫除了妥协没有任何选择余地.他......
楼主提出的是假命题.苏联当时面临的根本不是敢不敢打败美国的问题,而是完全没有实力不被美国打败的问题.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苏联当时完全没有与美进行一场玉石俱焚的核大战的准备.因此,要打只可能是常规战争.当时美苏的对抗焦点就是古巴导弹危机,而美国封锁古巴的行动已经划定了战场就是古巴,而不是苏联占优势的欧洲战场.而在古巴作战,只可能是海战,当时苏联还没有一支像样的远洋海军可以与美对抗,即使有,派往距美本土仅仅90海里的古巴,也会被美空军轻而易举地打得片帆无存.
所以当时赫鲁晓夫除了妥协没有任何选择余地.他不可能为此发动核大战,更不可能为古巴导弹危机而在欧洲发动大规模常规进攻.当时卡斯特罗的主张是既不交战也不撤导弹,这当然也是种办法,但老卡是个激情浪漫的人,赫鲁晓夫比他冷静现实的多,古巴歧形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它完全不能在武装封锁下生存,听任古巴因此变成S岛对苏联无意义,时间明显站在美国一边,久拖不决只能让苏古方处境日益尴尬,把与美谈判的本钱输光.因此,赫鲁晓夫决定和解,以撤回导弹换取美保证不进攻古巴.
古巴导弹危机的最大赢家无疑是美国.美国成功地粉碎了苏联在美近岸建立相关信息基地的巨大威胁,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古巴再也没有对美构成军事威胁.而苏联取得美不进攻古巴的承诺实际意义并不大.老卡当时就大骂苏联软弱,完全不领苏联的人情.危机后美国虽解除军事封锁,但继续实行经济封锁至今,使古积贫积弱,古共政权完全没有能力输出革命,拉美加勒比地区没有形成像亚洲那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美国的此次冒险取得巨大成果,一举拔掉了自家后院哧哧燃烧的导火索.而苏联不仅在对抗格局中失去了实际利益,而且非常丢面子,这对当时扩张势头如日中天的苏联是一次沉重打击.
从历史分析,美承诺不进攻古巴不过是美苏为妥协而装面子行动.美又不是没有策划过进攻古巴,但在猪湾入侵中惨败了,美方早已认识到与其入侵古巴陷入游击战泥潭,不如封锁起来不让革命扩散到其它国家更划算.所以美再未入侵古巴,不能全算赫鲁晓夫之功,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共在猪湾击败美国雇佣军的入侵并长期积极备战才是美不敢入侵的主因.
苏联之所以遭此挫折,主要是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同时过低估计了美国的决心.赫鲁晓夫误以为美国会尊重古巴的主权而不做过度反应,毕竟布置导弹是苏古双方你情我愿的事,不干美国P事.但当军事对抗突然出现时,他才发现自己手上根本没有与美对抗的本钱,赢的可能性近乎于零,唯一能选择的就是输得别太难看.肯尼迪当时唯一需要判断的就是苏联是否会因此发动核大战,现在我们当然知道这绝无可能,所以他当时冒的险并不大.苏联受此奇耻大辱后,经过多年奋发图强,终于建设起一支仅次于美国的远洋海军,但这是后话.而且即使在苏联海军最强大的时候,也绝无实力在距美90海里的古巴海域与美对抗.
所以大国较量,实力是第一位的,政治意志只能服从于现实!
其他答案(共5个回答)
谁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占了上风:
  肯尼迪肯定认为是美国,因而他警告他的下属们和当时仍接受这种指示的记者们不要过分公开的吹嘘而使赫鲁晓夫感到羞辱。这的确是“一个伟...
谁都不敢先动手
“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
赫鲁晓夫屁股底下坐的是USA的核弹,肯尼迪底下坐的是苏联的核弹.
两人一只手掰手腕,另一只手各自按着核...
对不起,至今所有与古巴导弹危机的文献没看到加拿大军队或政府有什么实质行动的记载,最多就是口头支持美国政府的做法并因此二国关系更紧密。
古巴打不过美国贝!!古巴真和美国打起来,不被炸平就怪了!!!再说了,联合国也是美国控制的,美国不是说古巴有恐怖组织吗?它用这个名义去古巴建基地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答: 2014老兵什么时候退伍呀?我家老公一直当兵,家里就我一个人带孩子。
答: 三战 60%是由核冲突爆发的,40%则是资源掠夺,土地纠纷,或其他原因
答: 以下回答不针对任何组织.如有雷同,哀其国家.
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实行西式民主是否认民主,其实并不是这样.这句话没问题.国情不同.民主的方式也不一样.成功的如韩日匈...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巴导弹危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