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智力可变资本通俗说价值创造行为分析通俗点怎么说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贡献程度分析
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贡献程度分析
作者/编辑:佚名
  []预览: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贡献程度分析
  摘 要: 以制造业规模较大的6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贡献程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智力资本对企业获利能力、企业市场价值起到重要的提升作用。
  关键词:智力资本企业价值贡献程度
  企业的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组织之中的,在公司战略的指导下通过有效运营可以增加公司价值,或为公司创造并享有竞争优势,或超出公司账面价值的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智力资本已经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那么,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贡献程度到底如何呢?本文对此进行实证分析。
  1 文献回顾
  1.1 国外文献著名学者和智力资本实践的倡导者Patrick H.
  Sulhvan认为智力资本有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价值,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和最有利的竞争武器,智力资本作为企业现金流的最根本的驱动因素,是企业利润和价值的主要制造者。国外很多学者都对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进行了规范性研究:Prahalad andHamel、Drucker、Porter、Johnson和Pulic一致认为,在竞争环境中,企业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增值的关键因素Edvinsson and Malone、Roos、Sveiby、Bukhetla、Sullivan、Engstrom、Alexander、Roland等也都在相关研究中认同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源泉的观点。同时,很多国外学者又对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Luiz Antonio Joia以传统镁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验证了企业智力资本的排序和企业市场价值正相关Robin Berglun等运用回归分析,以瑞典4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得出了智力资本和企业价值之间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并提出了加强公司结构资本建设、提高企业价值的建议Somnath Das等实证研究表明关系资本通过与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保持一致,确实为股东创造了价值Johnson W从美国财富500强企业中选取60家企业作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从这些企业年报中获取智力资本信息,验证了企业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程度对企业资本化有积极的、正向的影响[1]。
  1.2 国内文献
  在我国,对于智力资本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朱杏珍[2]从人力资本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4个绩效指标的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人力资本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陈劲等[3]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创新资本、客户资本,设计了评价智力资本性指标体系,证明了智力资本各因素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并提出企业必须从整体的角度来管理和提升智力资本的各个因素万希[4]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物质资本和企业绩效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结构资本和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有正向的贡献,但是结构资本在统计上不十分显著傅传锐[5]运用分量回归方法研究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显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与企业的盈利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原毅军等运用智力增值系数VAIC法,证明样本企业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投资对企业市场价值具有正向影响,关系资本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为负。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假设对于智力资本的组成,一般认为,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三部分。人力资本由通过投资形成的凝结在人身体内的知识、技能、经验等所构成,能够物化于产品和服务,如组织内成员的知识、教育程度等结构资本是蕴涵在企业组织机构、制度规范、企业文化中的组织性资产,如专利、版权、管理程序等关系资本是对企业与内部、外部的对象之间经过长期交往、合作互利行为所结成的一系列认同关系,如顾客忠诚度、公司名称、战略伙伴关系等[6-7]。
  物质资本是企业得以建立、运行所必需的基础资源,任何时代它对企业的绩效都有重要的影响人力资本的载体是人,其能动性能使企业发生根本的价值增值结构资本能使企业安全、有序、高质量地运转,能为企业职工工作和交流提供一个大环境,较高的结构资本能促进企业发展,使企业产生更高的绩效关系资本能整合企业内部与外部资源,使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竞争合作者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实现双方共赢,获取更大利益。本文根据以上分析及前人的研究结果[8],提出如下4个基本假设:H1:物质资本与公司获利能力正相关H2:人力资本与公司获利能力正相关H3:结构资本与公司获利能力正相关H4:关系资本与公司获利能力正相关。
  2.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年制造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除去ST及数据缺失或异常的公司,共选取了规模较大的6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公司。所有数据均来自巨潮咨询网和CCER色诺芬数据库,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16.0。
  2.3 模型与变量
  衡量智力资本的代理变量很多,本文选择常用的智力增值系数VAIC作为智力资本评价的代理变量。它的原理是企业资本由财务资本与智力资本组成,智力资本又可认为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组成,企业业绩取决于企业运用财务资本和智力资本的综合能力。因此,评价包括对物质资本增值效率的评价和智力资本增值效率的评价两个部分,分别用物质资本增值系数和智力资本增值系数来表示,即表示公司价值的增加中有多少是来自于物质资本与智力资本。将运用物质资本和智力资本进行增值活动的能力用智力增值系数VAIC来表示。本文的模型设计是:VAIC=CEE+HCE+SCE+RCE。主要运用统计学中的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分析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说明问题,还引入了资产负债率、企业规模以及企业成长能力3个控制变量。各个变量的类型、含义和计算方法见表1。在表1,CE表示净资产账面价值(净资产账面价值总额)HC表示人力资本投资额(公司为员工支付的工资、福利)SC表示结构资本投资额(研发费用十管理费用)RC表示关系资本投资额(经营费用+广告费用十业务招待费)。在企业的价值增值(VA )的计算中,为数据收集的方便,本文选用公式VA=OP+PC+I,其中OP为公司营业利润,PC为支付员工工资的总和,I为利息费用。
  3 实证分析3.1 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对60家样本公司年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做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
  表2列举了自变量、因变量的最小值、最大值和均值。从表2中可以看出,不同公司各个指标之间的数值差异还是比较大,说明我国对智力资本重要性认识不足。样本企业的平均绩效比较好,获利能力的均值达到了22.61%,样本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均比物质资本增值能力更强。每增加1元的人力资本平均为企业带来2.191元的增值,每增加1元的结构资本平均为企业带来3.432元的增值,每增加一元的关系资本平均为企业带来2.218元的增值,而每增加一元物质资本平均为企业仅带来0.341元的增值,重视智力资本的投资对企业绩效提高影响还是很显著的。
  3.2 相关性分析
  自变量之间的样本相关性检验结果见表3。
    从表3的分析中可以看出,CEE,HCE,SCE,RCE,SIZE及GROW与获利能力PROF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资产负债率LEV与获利能力负相关。
  同时由自变量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可以看出最大值为0.4819,都小于0.5,可以认为自变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可以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3.3 回为了较准确的分析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考虑到时间因素的影响,本文分别取2005年,2007年以及四年的平均数据分别建立了3个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分析。其中2005年和2007年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年的四年平均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差不大。具体的回归模型拟合结果见表4-6。模型的检验结果见表7。
  从回归模型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三个模型的F统计量值都较高,且显著性水平都小于0.01,同时三个模型的可决系数都接近于0.8,拟合优度较好,故三个回归模型都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表6的回归模型结果可以知道,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这四年平均数据的拟合结果中系数的符号与假设一致。可以认为在制造业行业中,物质资本增值系数CEE对企业的获利能力有正向影响,而且影响能力比较显著人力资本增值系数HCE和结构资本增值系数SCE对企业的获利能力也有正向影响关系资本增值系数RCE对企业的获利能力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同时,企业资产负债率LEV对企业获利能力有负向影响,影响显著,而公司规模SIZE和企业成长能力GROW对企业获利能力也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上述结果说明现阶段在中国制造业行业,对企业绩效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的还是物质资本。从模型系数可以看出物质资本增值系数(0.712 2)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要远大于智力资本增值系数(各项系数分别为0.023 0,0.002 7,0.001 4)的影响,但是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的智力资本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如果能进一步改善企业智力资本管理,对提高企业绩效有着积极的意义。
  由表5的回归结果可知,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物质资本增值系数CEE和人力资本增值系数HCE对企业的获利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符号与假设一致。关系资本增值系数RCE对企业的获利能力有正向影响,结果不显著。结构资本增值系数SCE对企业的获利能力有显著负向影响,这与假设不符。究其原因可能是我国企业管理中存在一定问题,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繁多,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同时企业价值观不明确,企业文化缺乏,客户关系管理不够完善等等这些都会产生负面影响。而在表7的回归模型中,物质资本增值系数CEE、人力资本增值系数HCE和结构资本增值系数SCE对企业的获利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符号与假设一致。而关系资本增值系数RCE对企业的获利能力有正向影响,结果显著。从三个模型的关系资本增值系数RCE的影响情况来看,作为智力资本的一部分,关系资本增值系数RCE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相对其他两个指标而言要弱一些。而把表4与表5的结果进行比较可知,结构资本增值系数SCE的符号由负转正,由系数数值变化情况又知智力资本的三个增值系数总体影响在加强,这些都表明随时间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的重要性正在一点点被大家所认识,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更能促进企业市场价值的提升。
  4 结论及建议
  4.1 研究结论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新兴资本市场中,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对企业的获利能力总体上均有正向影响,物质资本对企业获利能力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而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对企业获利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说明目前我国企业仍然注重物质资本的价值创造,市场对企业价值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有形的公司财务业绩,而对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功能认识有限。
  但是作为价值创造源泉的智力资本的作用正在逐渐被我国资本市场所认可,只是认可程度不高,智力资本还没有能发挥其价值创造的作用。而且描述性数据也表明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智力资本对企业市场价值影响更大,说明对于中国制造业的上市公司,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更能促进企业价值创造。总之上述结果说明在智力资本对企业获利能力、企业市场价值起到重要的提升作用,对智力资本进行投资可以从微观的企业获利能力和宏观的企业市场价值两方面影响企业的价值创造。
  4.2 政策建议
  上市公司应真正意识到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源泉的作用,注重智力资本的培养和管理,同时加大智力资本信息的披露力度,加强智力资本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传递,增加市场对企业智力资本的认可程度,提升企业市场价值。企业需进一步建立与简化现代企业制度,塑造企业的价值观,培养注重知识交流的特色企业文化,进行“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再造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企业要为人力资本发挥作用、创造价值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和平台,创建一种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长效机制,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要加强员工与组织问的知识共享,促使人力资本向结构资本的转化,注重对结构资本的有效管理,真正发挥结构资本的价值创造杠杆的作用。
  企业应密切关注与客户、供应商、竞争合作者之间的关系,在共存的前提下求发展,在竞争与合作关系中充分重视和发挥交流的作用。总之,企业的获利能力同时受到物质资本和智力资本的双重影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注重物质资本和智力资本的结合,要使物质资本与智力资本及其构成要素达到一定状态或水平,使之相互促进,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进而通过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促进企业市场价值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Johnson W. An integrative taxonomy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measuring the stock and stock flow intellectual capitalcomponent in the fir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575.
  [2] 朱杏珍.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J].广西社会科学,-77.
  [3] 陈劲,谢洪源,朱朝晖.企业智力资本评价模型和实证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7-31.
  [4] 万希.智力资本对我国运营最佳公司贡献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55-60.
  [5] 傅传锐.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基于分量回归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72-78.
  [6] 范徵.知识资本评价指标体系与定量评估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66.
  [7] 韩城.知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86-89.
  [8] 王涛.基于绩效的智力资本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06.
  /shownews.asp?id=4124  《》出处:http://user.//blog/
  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贡献程度分析所属栏目:〖〗
  〖〗链接地址:
  教育提供的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贡献程度分析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贡献程度分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贡献程度分析相关文章
没有推荐文章智力资本价值驱动因素的评估模型研究--《财经理论研究》2015年05期
智力资本价值驱动因素的评估模型研究
【摘要】:企业如何管理好智力资本,提升智力资本价值创造能力成为近年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旨在揭示企业价值创造的来源及这些来源如何影响企业现在和未来的价值创造,构建了企业智力资本价值驱动因素的评估模型。首先是通过文献分析按照与价值创造的相关性程度确认和选择了13类关键的价值驱动因素,然后根据其战略意义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价值驱动因素进行了评估,最后结合这些价值驱动因素的静态和动态特征构建了评估和管理智力资本的定量化的综合指数,反映它们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贡献,该指数有助于跟踪企业价值创造的动态性,并随着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调整。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272【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越来越重视价值创造过程,而智力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IC)作为企业价值创造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也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追捧。但智力资本具有独特性,严格依赖具体的组织环境,对其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管理者如何管理好智力资本,提升智力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董必荣;;[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1期
李冬伟;李建良;;[J];管理学报;2012年05期
曾洁琼;陈君宁;;[J];管理科学;2006年05期
卢馨;黄顺;;[J];会计研究;2009年02期
张方华;李守芹;;[J];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海林;;[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3期
吴小蕾;;[J];财会通讯;2010年20期
徐凤菊;周文;;[J];财会通讯;2010年34期
王雯;陈晞;;[J];福建金融;2011年11期
周江燕;;[J];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张丹;牛晓君;;[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11期
樊鑫;尚春硕;苏巧;;[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何正亮;龙立荣;;[J];管理学报;2013年06期
郑雅元;;[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曾燕萍;;[J];经营管理者;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丹;;[A];管理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研讨会暨余绪缨教授诞辰86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8年
张丹;吕程;;[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2012)论文集[C];2012年
江乾坤;邢静依;冯飞;;[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2012)论文集[C];2012年
杨建锋;李家贵;;[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李经路;;[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尹鹏;[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王娟;[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刘超;[D];浙江大学;2010年
蒋尹华;[D];武汉大学;2012年
蔡炯;[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高健;[D];江南大学;2013年
吕飞豹;[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汤岳利;[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李王芳;[D];浙江大学;2014年
赵淑英;[D];辽宁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晖;[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尹经纬;[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侯丽;[D];东华大学;2011年
李卓;[D];吉林大学;2011年
常会刚;[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孟家新;[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杨井泉;[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陈玫芳;[D];暨南大学;2011年
陈芳芳;[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蒋艳;[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爽;[J];财经科学;2005年04期
蔡昉,王德文;[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马衍军;[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1期
傅传锐;;[J];当代财经;2007年04期
陈劲,谢洪源,朱朝晖;[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李嘉明,黎富兵;[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2期
江小涓;[J];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02期
芮明杰,郭玉林;[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9期
徐程兴;[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8期
李海舰,原磊;[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饶淑华;[D];复旦大学;2005年
王向阳;[D];吉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潘安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王勇,许庆瑞;[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年02期
马万江;[J];北方经贸;2003年06期
李浩,戴大双;[J];经济经纬;2003年06期
丛海涛,唐元虎;[J];财经研究;2004年02期
唐棠;[J];财会通讯;2004年05期
,李智博,逯笑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2期
黄宁燕;[J];中国科技论坛;2005年01期
赵宏中;[J];江汉论坛;2005年01期
全国林;[J];经济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必荣;;[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胡爽;;[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肖华芳;万文军;;[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李经路;;[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章丽君;陈建明;;[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邱国栋;朱宇;;[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王雪荣;阙中园;许婷;王斌;;[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苏方国;甘英英;梁小燕;;[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李经路;;[A];第三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刘英男;杜淼;;[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徐翔;[N];经理日报;2004年
齐一蕊;[N];财会信报;2008年
马可佳;[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党小博;[N];光明日报;2014年
邹凤岭;[N];国际商报;2000年
赵宏中;[N];光明日报;2004年
陈丹凤;[N];组织人事报;2003年
陈光第;[N];中国信息报;2008年
峰岭;[N];市场报;2000年
贾学颖;[N];中国财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豪臣;[D];暨南大学;2008年
戴乾文;[D];厦门大学;2009年
刘超;[D];浙江大学;2010年
李冬伟;[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赵振宽;[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景莉;[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饶淑华;[D];复旦大学;2005年
徐爱萍;[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柏丹;[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曾洁琼;[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东海;[D];吉林大学;2008年
毕健;[D];暨南大学;2009年
耿燕;[D];暨南大学;2009年
梁涛;[D];厦门大学;2009年
曲福丽;[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李雨时;[D];大连大学;2010年
潘宇;[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何德媛;[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程莉萍;[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王慧玲;[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最新公告:目前,本站已经取得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音像制品许可证,协助杂志社进行初步审稿、征稿工作。咨询:400-675-1600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
定制原创材料,由写作老师24小时内创作完成,仅供客户你一人参考学习,无后顾之忧。发表论文
根据客户的需要,将论文发表在指定类别的期刊,只收50%定金,确定发表通过后再付余款。加入会员
申请成为本站会员,可以享受经理回访等更17项优惠服务,更可以固定你喜欢的写作老师。
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资源和基础条件之一,全面、深刻地认识智力资本的内涵、构成及其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功能,对于促进智力资本的科学利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文章对智力资本的内涵及构成进行了分析,对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创造功能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就智力资本创造企业价值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智力资本;企业价值;功能;对策
知识经济时代下,物质资本的投入水平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地位的影响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显著,而智力资本的多少和使用效率,几乎决定着企业能否生存下去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许多现代企业经营、决策者已经意识到:知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高科技企业发展与价值提升的重要资源,相对于物质资本,以知识为主的智力资本在现代企业发展中发挥着更加显著的作用。因此,当前,智力资本的确认、分类、认识、创造和使用等一系列问题,都的到了学界和企业家们的密切关注,如何通过合理的促进与管理措施,是智力资本顺利形成并得到有效的利用,已然成为决定企业经营成败乃至生死存亡的重要课题,本文正是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创造的作用流程提出了相应的管控对策。
1智力资本的内涵及其构成
JohnKenethGalbraith于1969年提出智力资本概念,他认为智力资本不仅仅是纯知识形态的知识,还应包括相应的智力活动,即智力资本不仅仅是静态的无形资产,还是有效利用知识的过程;此外,《财富》杂志编StewartThomasA也曾反复强调:智力资本虽然常以潜在方式存在,但却是企业、组织甚至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产。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将本文所指的企业智力资本的概念定义为:智力资本就是能够增加企业价值、为公司创造竞争优势的,超出了公司账面的无形资产的总和。智力资本的内涵较为宽泛,这使其构成也相应的较为宽泛。而对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人力资本。即企业中的个人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好其本职工作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理念、素质等等,这种资源不是依附于企业的,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越多,其工作效率就越高,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也相应的更多;②结构资本。是企业员工能够按照公司要求和个人计划顺利开展工作的组织结构基础,也是智力资本创造企业价值的重要基础,结构资本主要包括组织默契、共事经验、关系网络等等,同时也包括企业经营中所积累下的商誉、客户信任度等,结构资本能够使企业员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使命,使其能够在相对稳定、秩序井然的工作环境中更好的地运用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与他人协调配合,共同为企业创造价值;③客户资本。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依靠客户实现的,忠诚度较高的客户,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和资本,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客户关系对企业所具备的价值,即客户资本,开展宣传、售后服务、促销等活动,都是提升客户信任度、忠诚度的中亚途径,也是创造和利用客户资本的重要活动。
2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创造功能
20世纪60年代,产权市场出现并不断完善,关于企业买卖的理论与方法不断完善,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企业也是一种商品,可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买卖,而企业的价值则由购买者支付的价格决定。购买者购买企业时,看重的是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与发展前景,长期盈利能力越强,发展前景越好,购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也就越高,即企业的价值就越大。根据此,可将企业价值定义为:企业价值即企业在过去及现在的基础上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企业价值是购买者和投资者对企业的一种预期,包括企业的有形价值与无形价值,而本文的研究对象,智力资本,即企业价值中的一种无形价值。以往,许多学者的研究结论和业界案例均证明了智力资本对促进企业价值提升的重要作用。例如: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提出:“知识将取代机器设备、资金、原料或劳工而成为企业经营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又如:从事网络浏览器开发的网景(Netscape)公司成立于1994年3月,而到了1995年9月其股票首次上市时,市场价值竟已经高达高达30亿美元,当时公司员工仅仅50人,仅有资产约1700万美金,这足以证明,智力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而这样的案例,不论在西方国家还是在我国都不胜枚举,可见充分发挥智力资本的功能,能够有效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
智力资本创造价值的功能有着十分明确的功能,集中体现在:直接与间接相结合、长期性和难度量性三点上。首先,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创造作用,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地,因此有着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特征。一般情况下,企业需要抵消掉实物资本投入的成本后才能得道相应的利润,即增加的价值。而智力资本则与之不同,其参与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其中,人力资本可通过自身的劳动值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是促进企业价值不断提升的重要资源,而客户资本是否充分,则间接影响着企业的声誉、市场地位等,因此客户资本的早增加能够间接地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其次,长期性。企业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创造功能的长期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任何企业结构资本的形成都需要长期的磨合与积累,人力资本与客户资本的形成也并非一蹴而就,由于智力资本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实践,其作用的发挥也就需要以一定的周期;其次,智力资本形成后需要被企业员工、管理者进行识别和认识才能实现有效的利用,且智力资本创造企业价值也需要一个长期的释放过程;此外,企业智力资本创造价值的功能是相对稳定的、长期的,一旦企业智力资本形成并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作用,处分被其他企业模仿或企业的经营发生较大的变故,智力资本的作用不会在短时间内消解。最后是难以度量性,尽管智力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要真正对其带来的价值增加的幅度进行计量却是一件十分苦难的事。首先,智力资本不同于实物资本,具有吴星星、动态性和复杂性,无法用普通的计量方式去衡量和评价,其次,目前多数企业沿用的会计报告方式是复式记账方式,通常很难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债券情况和资本情况,进而难以准确体现企业价值的增加幅度。
3智力资本创造企业价值的原理与对策
在肯定智力资本对创造企业价值的作用的基础上,应结合智力资本创造企业价值的特征,对智力资本从形成到发挥作用的整个过程进行合理筹划、控制与优化。一般来说,智力资本创造企业价值的过程有四个环节,一是智力资本的形成,二是智力资本的物化,三是信息反馈与知识循环,四是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的匹配,这四个环节的不断发展和循环,即是创造企业价值的过程,针对智力资本的上述作用原理,可分别就上述是个环节采取相应的促进对策。
3.1智力资本的形成要利用智力资本创造企业价值,首先要拥有智力资本,而智力资本的拥有通常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形成过程,而智力资本的形成正是智力资本作用于企业价值增加的第一个环节。企业通常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与摸索,才能逐渐积累自身的智力资本,对此,企业可通过外部交易和内部衍生的方式来积累知识资本,促进企业智力资本的不断增加,同时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具体来说,企业一是可通过现有员工培训和新员工聘任等途径增加企业人力资资本;二是可通过与供应商客户、社区及政府等企事业单位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来构建企业结构资本;三是可通过各种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建设,将人力资本与结构资本充分结合起来,是人力资本在结构资本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3.2智力资本的物化第二个环节是智力资本的物化过程,智力资本的形成不仅仅与企业外的知识与关系,更多的是来源于智力资本的使用过程和组织学习资本的使用过程就是智力资本的承载者从事决策、经营、管理、创新的过程,即智力资本的持有者进行决策、劳动、创新和科技与产品的研究的过程。在企业的生产精益过程中,只有对智力资本进行不断的使用、不断证实其应用价值,才能对智力资本的内涵、规律、对企业价值的创造功能等形成明确而全面的认识,进而将智力资本视为企业发展中的必要资源,将智力资本合理转化为企业的组织知识,对其进行更加全面的利用和转化,使之以产品和服务的形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真正促进企业业务的发展和企业价值的提升。
3.3信息反馈与知识循环第三个环节是信息反馈与知识循环的环节,这一阶段是智力资本实现与反馈的重要阶段,也是智力资本实现其价值的关键环节。当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通过市场交换得到了等价值的货币后,消费者以及企业外部环境会对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价与反馈,进而使企业对自身的生产与服务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在今后的经营中延续长处,弥补不足,不断创新技术提升质量,以不断优化产品的外观、质量、功能以及提升服务质量,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只有这样,企业与客户才能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才能保证客户的忠诚度,在社会上建立良好的企业与品牌形象。对此,企业应充分重视用户反馈信息,强化售后回访与服务,以从客户处获取更多客观、准确的评价,借以不断反思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3.4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的匹配智力资本与实务资本的高度匹配,能够为企业创造可观的价值,同样的,个人能力与企业岗位的合理匹配也能够促进个人工作效率的提升,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反之,对企业员工了解程度较低,将会造成员工与其岗位匹配度低,进而使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工作人员效率迟滞不前,进而造成企业内大规模的成本增加,进而影响企业价值的增加,最终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成本的增加。产品与服务是智力资本的结晶,而物质仅仅是价值的载体,也就是说,物质是智力资本的载体,没有物质就无法产生价值,智力资本也就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基础与发挥作用的对象。而相反的,没有智力资本,实体资本也不能够实现其应有的功能与价值,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由此看来,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为创造企业价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尽可能地结合实际经营范畴、业务特点、组织设计与岗位任务等因素,合理配置人力资本、充分利用结构资本与客户资本使之能够与实物资本充分匹配。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之间在生产力水平、原材料成本、管理水平与市场背景等方面的区别越来越小,智力资本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全面认识并科学利用智力资本,对于优化企业经营管理行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而言至关重要,对此,企业应结合智力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原理,针对各个环节的特点与目标采取有效的改进策略,以促使智力资本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南星恒.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行为及其度量研究―――利益相关者企业契约理论的视角[D].厦门:厦门大学,2010.
[2]管小春,梁莱歆.中外智力资本及其构成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0(5):140-142.
[3]郑晓薇,耿爽.上市公司智力资本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作者:亓祥添 唐文萍 单位:佳木斯大学
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责任编辑:杨雪&&&&阅读:人次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按栏目筛选
                        
企业价值论文热门范文
[<font color="#FF]
企业价值论文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