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法三合一浴霸接线图解法”?

对三式及三式合一的一些理解与想法
陈炳聿按:三式任何一种皆能独当一面,实在不需要三者合在一起互参,反而预测时容易出现画蛇添足、抓不住重点的可能。这来自于网络,原作者不详。
学习三式时间尚浅,限于时间、所看资料及智力,很多观点可能存在偏颇,但绝不针对任何人,仅供学术探讨,再加上网络上(包括本版)分享的一些看法,写成了这篇文章,首次在贵版发帖,请方家不吝指正!
到底谁才是三式之首?
这个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从历史源流、经典书籍数量、古代研习人群来看,无疑,六壬式是三式之首。从名声、结构严谨度来看,无疑,遁甲式是三式之首,从集大成度、立式原旨来看,无疑,太乙式才是三式之首(注:乾纳甲壬,坤纳乙癸,无论遁甲,六壬,太乙,天癸之论实际上均不离乾坤纳甲)。
对于三式的简单评价,笔者以为,六壬是占卜之王,侧重在人事预测,遁甲是帝王之术,侧重在地理运筹,太乙是天命之术,侧重在研究国运气数。当然,三式研究对象范围是有交叉的,比如壬遁二式在人事预测方面都各有优长,乙遁二式在国运预测方面,都是基于年月日时四计,提出年计、年家是主要预测国家大事的。其中,三式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对战争军事预测运筹的极大关注,三者都提出了在各自框架模式下对战争的指挥原则。这当然与其创立于黄帝九天玄女时期的神话有很大关系,这样的神话传说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假如光是注重占卜,那么传统六爻已经将其发挥地淋漓极致了。但是涉及到战争指导,靠摇卦显然是不靠谱的。
综上所述,个人以为,今后不必再纠结于到底谁才是第一,如果只学一式,便自以为天下第一,那便是眼界短浅,妄自尊大的表现。不要说三式了,假如抱着井底之蛙的心态,没有纵览过中国所有的传统术数,那还不知道有多少个天下第一了!术数虽然是相通的,但是如果不深入挖掘,不仅无法挖出井水来,可能还越发地自负了。
克应与射覆:三式研究的重大课题
这里说的克应不是指应期之占。而是三式独有的,是指用事时出现什么应兆,就会在以后的时间里出现什么事情,克应是运筹办事必须要考虑的,而且决定运筹成败的要素。三式都有相关的研究。比如,出现不利因素的克应,也同样会有不利的事情应验。高水平的人可以通过分析推断出具体的事物。预料中的克应在现实上演,就证明了择吉的成功,它是审查择吉效果的重要标志。不过古代的克应放到现代有很多都不太适用了,需要灵活变通来对待(注: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一本而万殊,其基本拓扑不变,象不变而因时因地因人而断万端,其类似不同的计算机操作系统)。
其中,要属遁甲式的克应最为繁复。古人按照星门神干宫不同的组合形式对其进行了区分,大概分为三奇静应,三奇克应,三奇会门克应,三奇会使克应,十干克应,八神克应,八门克应,九星克应等,八门克应又可以分为门门克应,门宫克应,门干克应等等,这些克应广泛应用于择吉和风水中的日课。
至于太乙的克应内容,主要将其放在了战场上,其意象集中在飞鸟与伏兵上,以利于主将判断与决策。
六壬中的克应较少,比较著名是“邀候占”,大概意思可能是主人邀请客人后,去路上拦截客人时所见所闻。六壬的精髓就是神将、神煞的组合,由此,克应也主要是支神、天将、神煞发生反应后的组合意象。古人讲“六壬以射覆为先锋,奇门以克应为微妙”。如果说克应是奇门的精妙之处,那么射覆就是六壬的精彩之处。射覆是六壬占测必备的一项,也是古代术数中研究广度深度最深的一个,大概地支比天干跟人民现实生活结合地更紧密,比如生肖与太岁。【笔者常以为,地支是实的,是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所以地支向下,为坤为母。而天干是虚浮的、形而上的精神与思想,是摸不着的,所以天干是向上的,为乾位父。这一点在后面还要详述。】所以,以地支为元素架构的模型更能准确地射覆。
个人认为,这些克应或射覆在古代是真实发生过的,也就是说并不是虚浮无用之词,同样是经验的总结凝练,只不过由于太凝练,使现代人摸不着头脑便斥责为怪力乱神罢了。将三式古代的克应转化为现代模式,这其实是三式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壬遁的比较与壬遁合一
由于天干地支是不可分的,所以三式之中,遁甲式和六壬式是关系最密切的,相同点也是很多的。以至于古人说“遁甲无六壬不验,六壬无遁甲不灵”(注:乾纳甲壬)。还有一句话,“四象五行皆借土,九宫八卦不离壬”。另外聚玄经有言:
天地定位,阴阳分离。图书出数,支干纪时。八卦成立,九宫相随。
悔吝有兆,存亡预知。干名遁甲,支曰六壬。一亏一盈,变化高低。
独用六壬,星门干缺。如用遁甲,神杀支亏。支干不备,吉凶奚为?
更加明确了,壬遁是密不可分的。
他们更像是夫妻关系,然而,到底谁是夫,谁是妻,却不应轻易下结论。
举例说,道家对三式之学有很多的研究,用心理学来分析,道家应该是有浓厚的恋母情结。当历史把父系社会推上历史舞台之时,道家却对以前的母系社会流连忘返。道德经无不以阴柔水弱为上。如果说道家是阴,那么儒家积极进取肯定属阳了。
可是,六壬为水为儒【指六壬预测中有很多儒家的价值观,君子小人,父子夫妻等等】为阳为永藏乾亥【指十干寄宫,壬干寄在亥】(注:三焦经亥时得令,其与膀胱之壬关系密切),却以支【为阴】为元素;遁甲为木为道家为阴为永寄坤宫,却以干【为阳】为手段,可见,壬遁到底孰为阳孰为阴,孰为夫孰为妻,是难以分清的。也就是说它们其实已经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了。
但是从追溯历史和研究干支寄藏的角度来看,笔者个人以为六壬是母系社会的代表,遁甲是父权社会的代表。奇门中,甲戊和己对换后,甲居第一位,象征天干学。这样,在甲己这个地方,壬遁就真正相铆合了。
所以以的顺序,六壬排十天干的顺序应该是:
癸 甲 乙 丙戊 丁己 庚 辛 壬
这与遁甲的干的顺序有相似之处。
以六壬中昼夜贵人来排十二支顺序则是
丁丙乙己&&戊甲庚&&辛&&壬癸
同样与遁甲的干顺序有相似之处,以甲对己,以己对甲。顺序一致,这也说明古诀中阴阳贵人的取法是无误的,不需要协纪辩方书里头写的那样,不仅复杂,而且事实也证明,是不验的。【以上发现为本人观点,仅供参考】
正因为壬遁如此相似,如此不可分割,古代一些精通两式的人,可能由于不想分别分看,而创造出了很多“遁甲穿壬、六壬穿甲”的方法,当然壬遁合一,从布局上来说,应该是很简单的。如下式:
┌─── ── ─┬─ ── ─┬─ ── ───┐
│╲   未贵  │  申后  │  酉阴   ╱│
│ ┌─ ── ─┼─ ── ─┼─ ── ─┐ │
│午│  九天  │  值符  │  腾蛇  │戌│
│蛇│  杜门 癸│  景门 己│丁 死门 辛│玄│
│ │  天辅 癸│  天英 己│禽 天芮 辛│ │
├─┼─ ── ─┼─ ── ─┼─ ── ─┼─┤
│ │  九地  │      │  太阴  │ │
│巳│  伤门 壬│      │  惊门 乙│亥│
│朱│  天冲 壬│     丁│  天柱 乙│常│
├─┼─ ── ─┼─ ── ─┼─ ── ─┼─┤
│ │  玄武  │  白虎  │  六合  │ │
│辰│  生门 戊│  休门 庚│  开门 丙│子│
│合│  天任 戊│  天蓬 庚│  天心 丙│虎│
│ └─ ── ─┼─ ── ─┼─ ── ─┘ │
│╱   卯勾  │  寅青  │  丑空   ╲│
└─── ── ─┴─ ── ─┴─ ── ───┘
但是布局是简单,穿壬的方法就秘而不宣了。各家都缄默其口,笔者见过几个穿壬的实例,主体仍然是从奇门盘去解,说实话,怎样从九宫飞来飞去,楞没看懂,可能我资质愚钝吧。但是,反过来说,不论怎样穿,总是飞不出九宫的,与其六十甲子飞来飞去,加上六壬的附庸,不如,将遁甲、六壬分看,保留了各自的原汁原味。而事实上,遁甲式本身的飞宫方法也是很多的。根本不需要假手六壬,来搞什么“遁甲穿壬”。弄再多的花样,无非是证明自己并不会六壬而已。
所以笔者的观点仍然是:
壬遁合参,固然极美,两式分看,乃为正法。假使遁甲穿壬而剔除四课三传(则六壬残缺,沦为附庸。),六壬穿甲而剔除八门九神(则遁甲残缺,亦沦为附庸。),两者都不是真正意义的壬遁合一。大概盘古破斧,天地已分,各自发展,再令其完全合一,实为难也。
笔者之所以主张两式分看,是有现实原因的,因为,分看确实能互补各自的不足,能深入挖掘更多信息,在实际操作中,极少出现是同一时间的盘得出的结论是有矛盾的的情况,其深刻原因,笔者仍然在思考当中。现阶段的解释是,壬遁分看的结论只有部分是交集的、同步的,还有部分是不相交集的,至少同一件事情的核心部分两者是同步的。而不相交的部分由于不是很紧要、是细枝末节,可能会有不验的情况。这会,可能有人会问啦,要是真的出现了两式结论不一致的情况怎么办?该采信何种,我想,以自己最擅长、最信任的来解吧。
三式如何合一?
三式合一,应该是所以研究三式者最大的梦想,但是实践起来却比较晕头转向,因为古人可能也没有实现过,或者说实现过也没有留下什么文字经验,只能让后人在三式典籍中不断寻找蛛丝马迹。以下是笔者现阶段的想法。
三式合一,应该有两种认知,一种是,所谓三式合一,其实就是太乙式。因为,太乙式的布局元素,已经基本包含了壬遁的要素,只不过排盘的规则都变了。预测对象和境界都提升了,笔者是在深入学习太乙后,才发现的,如下式太乙盘:
┌───────┬───────┬───────┬───────┬───────┐
│文昌 主参
大炅│赤旗&&&&&&大神│定参
太岁 大威│合神 君基 天道│四神 地乙 大武│
│大游&&&&&&扬州│&&&&&&&&&&&楚
│大尊&&&&&&荆州│&&&&&&&&&&&秦
│五风&&&&&&梁州│
│&&&&&&&&&&&&&&│&&&&&&&&&&轸翼│&&&&&&&&&&星柳│&&&&&&&&&&鬼井│&&&&&&&&&&&&&&│
│&&&&&&&&&&&&&&│&&&&&&&&&&&&&&│&&&&&&&&&&&张
│&&&&&&&&&&&&&&│&&&&&&&&&&&&&&│
│&&&&&&&&&&九巽│&&&&&&&&&&二巳│&&&&&&&&&&二午│&&&&&&&&&&七未│&&&&&&&&&&七坤│
├───────┼───────┼───────┼───────┼───────┤
│定目 太阴
太阳│&&&&&&&&&&&&柱│&&&&&&&&&&&&冲│&&&&&&&&&&&&禽│计神天时武德│
民基&&&郑│&&&&&&&&&&&&&&│&&&&&&&&&&&&&&│&&&&&&&&&&&&&&│&&&&&&&&&&&晋
│帝符&&&&&&角亢│&&&&&惊门轩辕│&&&&开门&&太阴│&&&&休门&&太乙│&&&&&&&&&&觜参│
│&&&&&&&&&&&&&&│&&&&&&&&&&&&&&│&&&&&&&&&&&&&&│&&&&&&&&&&&&&&│&&&&&&&&&&&&&&│
│&&&&&&&&&&九辰│&&&&&&&&&&&&九│&&&&&&&&&&&&二│&&&&&&&&&&&&七│&&&&&&&&&&六申│
├───────┼───────┼───────┼───────┼───────┤
│定大 天乙
高丛│&&&&&&&&&&&&心│八风&&&&&&&&任│&&&&&&&&&&&&蓬│三风&&&&&&太蔟│
│飞鸟&&&&&&徐宋│&&&&&&&&&&&&&&│&&&&&&&&&&&&&&│&&&&&&&&&&&&&&│&&&&&&&&&&雍赵│
│&&&&&&&&&&氐房│&&&&&死门摄提│&&&&&&&&&&招摇│&&&&生门&&青龙│&&&&&&&&&&&毕
│&&&&&&&&&&&心
│&&&&&&&&&&&&&&│&&&&&&&&&&&&&&│&&&&&&&&&&&&&&│&&&&&&&&&&胃昴│
│&&&&&&&&&&四卯│&&&&&&&&&&&&四│&&&&&&&&&&中宫│&&&&&&&&&&&&六│&&&&&&&&&&六酉│
├───────┼───────┼───────┼───────┼───────┤
│天皇&&&&&&吕申│&&&&&&&&&&&&芮│&&&&&&&&&&&&辅│&&&&&&&&&&&&英│始击&&&&&&阴主│
│&&&&&&&&&&&&燕│&&&&&&&&&&&&&&│&&&&&&&&&&&&&&│&&&&&&&&&&&&&&│&&&&&&&&&&&鲁
│&&&&&&&&&&尾箕│&&&&&景门咸池│&&&&杜门&&天乙│&&&&伤门&&天符│&&&&&&&&&&奎娄│
│&&&&&&&&&&&&&&│&&&&&值事&&&&&│&&&&&&&&&&&&&&│&&&&&&&&&&&&&&│&&&&&&&&&&&&&&│
│&&&&&&&&&&四寅│&&&&&&&&&&&&三│&&&&&&&&&&&&八│&&&&&&&&&&&&一│&&&&&&&&&&一戌│
├───────┼───────┼───────┼───────┼───────┤
│太乙 主大
和德│黑旗&&&&&&阳德│&&&&&&&&&&地主│&&&&&&&&&&大义│客大五行阴德│
│客参 五福
青州│&&&&&&&&&&&吴
│&&&&&&&&&&兖齐│&&&&&&&&&&&&卫│&&&&&&&&&&冀州│
直符&&&&&│&&&&&&&&&&斗牛│&&&&&&&&&&女虚│&&&&&&&&&&室壁│&&&&&&&&&&&&&&│
│&&&&&&&&&&&&&&│&&&&&&&&&&&&&&│&&&&&&&&&&&危
│&&&&&&&&&&&&&&│&&&&&&&&&&&&&&│
│&&&&&&&&&&三艮│&&&&&&&&&&三丑│&&&&&&&&&&八子│&&&&&&&&&&八亥│&&&&&&&&&&一乾│
└───────┴───────┴───────┴───────┴───────┘
这是比较完整的太乙式盘,外围是十六间神,最里面其实就是遁甲的九宫,中间应该是六壬十二神将【此式没有,但是太乙式中是有神将的】,如此,真正的太乙盘,就已经包括了壬遁二式,当然其排盘规则和解盘方法都不同了【甚至可能部分失传】。
第二种,是将三式各自部分的元素,在同一时间起局合成。如下图:
┌── ── ─┬── ── ─┬── ── ─┬── ── ─┬── ── ─┐
│文昌     │计神    空│定大    虎│君基    常│五福     │
│客参     │      未│四神    申│      酉│天乙     │
│地乙    巽│      巳│      午│      未│      坤│
├── ── ─┼── ── ─┼── ── ─┼── ── ─┼── ── ─┤
│      青│戊 太阴   │壬 腾蛇   │庚 值符   │      玄│
│      午│  惊门 丙 │  开门 辛 │  休门 癸 │      戌│
│      辰│  天心 戊 │  天蓬 壬 │  天任 庚 │      申│
├── ── ─┼── ── ─┼── ── ─┼── ── ─┼── ── ─┤
│太岁    勾│己 六合   │丁      │乙 九天   │定参    阴│
│      巳│  死门 丁 │       │  生门 己 │直符    亥│
│      卯│  天柱 己 │     乙 │  天冲 丁 │      酉│
├── ── ─┼── ── ─┼── ── ─┼── ── ─┼── ── ─┤
│      合│甲 白虎   │辛 玄武   │丙 九地   │合神    后│
│      辰│乙 景门 庚 │  杜门 壬 │  伤门 戊 │定目    子│
│      寅│禽 天芮 癸 │  天英 辛 │  天辅 丙 │      戌│
├── ── ─┼── ── ─┼── ── ─┼── ── ─┼── ── ─┤
│客大     │始击    卯│太乙    寅│臣基    丑│       │
│       │民基    朱│      蛇│      贵│       │
│      艮│      丑│      子│      亥│      乾│
└── ── ─┴── ── ─┴── ── ─┴── ── ─┴── ── ─┘
注意不要混淆,此图中遁甲的图式较完整,还有暗干,六壬的神将仍然处在中间,最外的太乙盘则少了很多星官。所以这盘,应该叫做同一时间的三式合成盘【包括六壬时家奇门、和时计太乙】。看上去是挺完备的,然而,如果真要解盘,可能还是要依着三式分看的路子。
三式合一的专利盘
由此,三式合一从排盘上同样是很简单的,但是真正运用,确实摸不着头脑。可见,三式合一,并不是排盘上简单归纳,而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至于是什么样的思想理念,笔者目前也不得而知。
如果真的有志于此的,笔者建议要在太乙式上下更多的工夫,因为,说实话,壬遁二式与太乙比确实不是一个层次的,太乙是直接涉及到天文历法的,满天的星官,并且有专门的太乙历,而壬遁说白了,仍旧是在干支之间打转而已。那些是挟壬遁以自重却批判太乙式的人,真的是狭隘了。因为壬遁再怎么变,也不过是在小小的人事打转,在天命气数面前,帝王又如何呢?真正精通了太乙式,才可能象推背图那样,前推五千年,后推五千年,预测整个民族、社会的兴衰,而不是纠结于一个人【哪怕他是皇帝】的死活。
三式的发明顺序?
从事物的发展原理总是从简单到复杂来看,很显然,六壬最先,奇门其次,太乙最后。
《壬学琐记》也持相同观点:
太乙、奇门、六壬,古称三式,愚以为六壬最先出,奇门次出,太乙晚出。何以明之?观六壬纯用干支神将推演,并不用九星八门、文昌计都等项,以是知其先出。奇门所用天三门、地四户、天马方则采用六壬矣。太乙所用九星、八门、五符等类,则采用奇门六壬矣,以是知二书皆在六壬之后也。
三式与周易
三式的共同的源头,有一种说法是它们都在讲乾卦,讲自强不息而已。为何?懂六爻的都知道,乾纳壬甲,懂八字的也知道,地支藏干,亥宫藏壬甲,同时太乙起数,从乾一宫开始,
“谓太乙知未来,故圣人为之蹉一位,以示先知之义”,亥是天门,巳为地户(注:巳亥厥阴风木,天地相往来者,风也,故风为百信之长),学习三式术数,就是研究这个亥〔天门〕天的学问。
综合干支、卦理解释:乾宫卦象为天,阳爻三个,乾宫包罗北方天象!乾宫有三爻,代表三种盘式,壬、甲、乙(一数)乾为皇帝宫廷,藏三式在里面,是皇帝与史官的秘藏学说。
另外,分别来看,太乙演卦,有太乙运卦、大游轨运卦、小游轨运卦、时卦、日卦、月卦、年卦等等。都是及其复杂的,应该周易卦爻是深刻影响中华术数文化的,以至于几乎所有术数都会自觉不自觉与之发生关系。
奇门演卦,则有符使演卦法、门方演卦法、天甲地将演卦法等等。在实践操作中,其实还是没什么用。
六壬没有演卦的方式,却有透易的方法,但是六壬透易,笔者是不太赞同的,因为实际上不需要将六壬变成六爻的,有点大材小用了。另外,六壬六十四课体和周易六十四卦也有对应关系,但是吐槽点也很多,其实只是一种分类排列方式,古人却一点要将其与卦爻扯上关系,其实并无必要。三式和周易八卦的关系大多是后人附会上去的,从源头来讲,两者并无太大关系。从实践上看,也是如此。干支是干支,卦爻是卦爻,星官是星官。推算思维是完全不搭噶的。个人建议,学习三式后,就不需要系统地去学习六爻了,原因很简单,六爻能做到的,三式都能实现;六爻不涉及的,三式却厉害许多。
极有文采、哲思、广阔胸怀的
《太乙金镜式经序》&&&
太乙,天帝之神也。下司九宫,中建皇极。钦若则彝伦攸叙,怠弃三正,错乱五常。黄帝以惠迪吉而为五帝之圣,大禹戒从逆凶而衍九畴之文。炎汉高祖受命,张良秘金刀之录;吴主争权,刘悙演炎旌之祥。神用于不言之载,容化于无为之间。闭户而休咎自徵,拂鉴而毫发皆极。非主精妙物、执契于混油之始者,又何足以知之?爱发上元,迄是帝载,几千年而一圣,数百年而一贤。得隩隅有登龙之喜,窥闭键而若重关之隔。沿波独往,泛沧海而不归,讨本穷源,恃孟门之崭绝。至于计神审物,天日司奸,一三置将之数,四六对绝之气,掩迫孤单,闭杜十精。喉交较以八节占水早,九州言吉凶,五将定主客,亦犹兵戈胜负。丘明受经而作传,见非公谷;子夏师圣而序诗.复殊毛鲁。学而时习之,攻乎异端;笼他人之口,未忘已拙。以鼓测海,以管窥天;心见之外.愚衷谓尽。或指陈实录,或涎锡嘉名。正二局,有阴阳之殊;纠六壬,附时计之谬。淮南分野,纵博我以多闻;黄道日躔,竞有疑而则阙。源流则广,枝叶扶疏。孤裘同士荐之风,玉石抵昆山之鹊。虽亿则屡中,时自贤于仲尼,而谋之不蔵,且推过于季氏。王大实遂偃弊风,国之事多惟惭德。伏惟开元皇帝陛下明极稽疑,睿圣作范.察璇玑以齐七政,制礼乐以穆百揆,明太乙之威神,封泰山之能事,高视万古名言。谓何神嘉承日月之照,荷覆踌之广,参沼赐于金马,观秘籍于兰台。磋此《式经》,有乖微旨。乃上稽天象,中迹算术,下统人事,旁贯岁时,考帝先于神女之符,历载纪于苍颉之笔,甲乙之终数、宫元之往复、奇偶之二算、胜负之八门,与人惎法式之愆、阵图水火之失、礼乐不兴之论、周宇狂简之文,或义通而即流.或理僻而便削,皆考经义,以一贯之。穆若蕙婉,声如玉振。夫诗对惠连,辄得嘉句;笔因乐广,便至能文。万殊皆极而同归,独见忘言而既验。校之以元纪,又精之以日时。代谋于述作之前,总括于天人之际。会披览得意之妙,动契合如神之在,亦旷代之能事也。经凡十卷,名曰《太乙金境式经》。若笔削后于孔明用贤,则子房升堂,风后入室,宋琨乐产,李淳风属,可座廊庑之下,如以尔言过矣。将侯来哲。
各類史志所載之三式古籍 (大都已失傳)
《漢志》載
       《風鼓六甲》
       《風後孤虛》
       《太乙陰陽二十三卷》
《隨志》載
  伍子胥著 《遁甲文》
  信都芳著 《遁甲經》
  葛 秘著 《三元遁甲圖》
《唐志》載
  李 靖著 《遁甲萬一訣》
  胡 乾著 《遁甲經》
《宋志》載
  楊維德  《遁甲玉函符應經》                 宋仁宗時命司天正楊維德編撰
  徐道符著 《徐道符心鏡》                   宋
  蔣日新著 《開雲觀月歌》                   宋
  凌福之著 《畢法賦》《五變中黃經》              宋
《明史藝文志》中 五行、卜筮陰陽、星相、堪輿 類:
  池本理著 《禽遁大全四巻》《禽星易見四巻》          明弘治九年 日本内閣文庫漢籍庫藏
  鮑世彦著 《奇門微義四巻》《奇門陽遁一巻》《奇門陰遁一巻》
  劉 翔著 《奇門遁甲兵機書二十巻》
  徐之□著 《選澤禽奇盤例定局五巻》
  胡獻忠著 《武侯八門神書一巻》                明萬暦四三 日本内閣文庫漢籍庫藏
  郭載來著 《六壬大全十二卷》                 明     《欽定四庫全書》
  袁 祥著 《六壬大全三十三卷》                明
《千頃堂書目》(清代、黄虞稷撰)
  池本理著 《禽遁大全四巻》                  明弘治九年 日本内閣文庫漢籍庫藏
  池本理著 《注觧烟波釣叟歌一巻》               明手抄本  北京大学圖書館李氏善本庫藏
  鮑世彦著 《奇門微義四巻》《奇門陽遁一巻》《奇門陰遁一巻》
  徐之□著 《選澤禽奇盤例定局五巻》
  李 □著 《甲遁真授秘集三巻》
  王巽曳著 《奇門吉方直指一冊》                明     天一閣蔵本四庫全書総目提要
  袁 善著 《奇門秘奥》
  郭仰廉著 《奇門説要一冊》                  明     天一閣蔵本四庫全書総目提要
  蒋時吉著 《奇門総要一冊》
  周 鍔著 《六甲奇書一巻》
       《奇門原古三巻》
       《八門禽演碎金経三巻》
       《都天一巻》
       《禽星直指一巻》
       《流光玉暦八巻》
  胡獻忠著 《武侯八門神書一巻》                明萬暦四三 日本内閣文庫漢籍庫藏
       《遁甲鉤玄集》
       《奇門大成》
  王希明著 《紫庭秘訣》                    唐(清初抄手本) 北京大学圖書館李氏善本庫藏
       《玄女統甲子六十将軍》
  伐鹵一著 《宗符秘訣四巻》
  宋趙普著 《曳元奇門遁甲句解煙波釣叟歌一巻》(重刻)     明正徳三年 日本アメリカ プリンストン大学東方図書館中文舊籍庫藏
  宋趙普著 《曳元奇門遁甲句解煙波釣叟歌一巻》         明刊本   台湾国家圖書館善本庫藏
  劉 基著 《煙波釣叟奇門定局》                明萬歴
       《寶願堂秘笈》                         台湾藝印文印書局
  楊墨林跋著《陽遁、陰遁□巻》十四冊              明手抄本  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庫藏
       《奇門原古三巻》                   手抄本  北京大学圖書館李氏善本庫藏
       《遁甲霊華秘経一巻》                 手抄本  北京大学圖書館李氏善本庫藏
  薛鳳祚著 《甲遁真授秘集六巻》                清減豐花雨書巣活字印本 北京大学圖書館李氏善本庫藏
       《黄帝奇門遁甲圖一巻》                     天一閣蔵本四庫全書総目提要
       《遁甲秘文》                    明手抄本  北京大学圖書館李氏善本庫藏
  唐楷徳釈著《兵占奇門遁甲》                  明清手抄本 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庫藏
       《景祐遁甲蓮華通神經一巻》             明手抄本  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庫藏
       《秘傳金函奇門隠遁丁甲法書三巻》          明手抄本  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庫藏
       《遁甲起例》                    明手抄本  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庫藏
       《奇門鴻寶》                    明天啓元年三色套印本 中國古籍善本庫藏
       《奇門遁甲十巻》                  明手抄本  中國古籍善本庫藏
       《奇門秘書握機經二卷》               明萬暦四年手抄本 中國古籍善本庫藏
  池 紀著 《日用涓奇門五總龜四卷》              明正徳三年刊本 日本アメリカ プリンストン大学東方図書館中文舊籍庫藏
       《遁甲日用涓奇門五總龜四卷》            明刊黒口本 台湾国家圖書館善本庫藏
       《遁甲日用涓吉奇門四卷》              明手抄本  台湾国家圖書館善本庫藏
  程道生著 《遁甲演義》                    明     《欽定四庫全書》
  官應震著 《新刻奇門成式全書》                明末刊本  台湾国家圖書館善本庫藏
  官應震著 《新刻奇門成式全書》                明末刊本  日本アメリカ プリンストン大学東方図書館中文舊籍庫藏
       《奇門陰陽十八遁》                 明刊本   中国江南圖書館庫藏
       《奇門秘書握機經》                 明手抄本  中国江南圖書館庫藏
       《遁甲全書》                     手抄本  中国江南圖書館庫藏
  喩龍徳著 《奇門鬼吼》                          台湾国家圖書館善本庫藏
  甘 霖著 《甘氏奇門一得二卷》                明唐氏文林閣刻本 中國古籍善本庫藏
       《甘氏奇門一得二卷》                清刊至善堂蔵版
       《五種秘竅全書》                        日本国会図書館漢籍庫藏
《宋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清)
       《天一遁甲式一卷》
       《遁甲太乙指陈三卷》
       《樊洞遁甲天目图一卷》
       《司马驤符寶暦一卷》
       《遁甲暦二卷》
       《馮思古遁甲随局舉要歌二卷》
       《遁甲六经云卷》
       《遁甲赋一卷》
       《隐子歌一卷》
       《太乙三辰显异经十卷》
三式与道教、法术
三式之学在道教经典里占有很大的篇幅,除了前述收录在正统道藏太玄部的《玄精碧匣灵宝聚玄经》以外,还有收录在洞神部方法类的《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太上六壬明鉴符阴经》、《太上洞神玄妙白猿真经》,以及收录在洞真部众术类的《黄帝太乙八门入式诀》、《黄帝太一八门入式秘诀》、《黄帝太一八门逆顺生死诀》、《黄帝授三子玄女经》、
《黄帝金匮玉衡经》、《黄帝龙首经》、《黄帝太一八门逆顺生死诀》。
统观这些书籍,有些是入式方法、有些事占卜原则,但更多的仍然是符箓法术之文。即将三式中的一些符号图像化、神秘化、符箓化。并加上咒语来赋予它们一些所谓的神力。比如六丁、六甲、六戊符、九星符、十干十二支符、十二月将符以及太乙星符。用于求雨祈风、阻击敌人、隐形遁迹等等。再比如民间流传的四纵五横法在道藏中也是有记载的。
对于法术的看法,笔者以为95%以上是魔术杂技障眼法,就比如奇门阵法一样,目的只不过在于迷惑敌人、增强己方信心罢了。基于“There
must be something beyond what we have already
known”的理念,对剩下5%的真正属于神仙法力、呼云唤雨或者说怪力乱神罢,简单持保守地、存而不论地态度。上世纪90年代狂热流行的气功风潮,不知道出了多少个骗财骗色骗官民的伪大师!这些大师赚的体满钵满后,不是进牢房了,就是侥幸拿到了外国绿卡、逃之夭夭了。
有见现实,笔者个人建议数理术数归数理术数,法术归法术,两者最好要分清界限。因为法术通常是和宗教挂钩的,所以,数理术数最好也不要跟宗教扯上关系。因为,数理术数是可以讨论、可以研究的。而宗教法术,重在“诚、信”二字,就不是人人都能讨论的。这就同和尚不能去算命一样,大家以后要算命也不要去找什么和尚才以为准,那通常是假和尚罢了。【似乎道士才兼学命卜相。】
三式与命理
三式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用来推算个体命运的,只不过后世的江湖术士为了迎合市场需要,加以发挥了。推命的内容,在三式中还是占有较少的篇幅。毕竟,三式不是专业推命之法,所以不会像紫微、四柱、七政四余以及西方星座那样完备。即使是邵彦和这样的大师,能推算的也不过是命运中的一小部分。奇门遁甲没有发展出专门的命盘,而太乙确实出现了太乙道人命法。如下图:
┌───────┬───────┬───────┬───────┬───────┬───────┐
│&&&&&&&&&&&天
│&&&&&&&&&&&&&&│主大&&&&&&&&&&│地乙&&&&&&&&&&│天乙民基&&&&&│
天&&&&&&&&&&&│
│&&&&&&&&&&&盘
│&&&&&&&&&&&&&&│&&&&&&&&&&&&&&│&&&&&&&&&&&&&&│&&&&&&&&&&&&&&│
盘&&&&&&&&&&&│
│&&&&&&&&&&&&&&│&&&&&&&&&&&&&&│&&&&&&&&&&&&&&│&&&&&&&&&&&&&&│&&&&&&&&&&&&&&│&&&&&&&&&&&&&&│
│&&&&&&&&&&&&&&│&&&&&&&&&&&&&&│&&&&&&&&&&&&&&│&&&&&&&&&&&&&&│&&&&&&&&&&&&&&│&&&&&&&&&&&&&&│
│&&&&&&&&&&&&&&│&&&&&&&&&&&&丑│&&&&&&&&&&&&子│&&&&&&&&&&&&亥│&&&&&&&&&&&&戌│&&&&&&&&&&&&&&│
│&&&&&&&&&&&&&&├───────┼───────┼───────┼───────┤&&&&&&&&&&&&&&│
│&&&&&&&&&&&&&&│飞禄阳九&&&&&│&&&&&&&&&&&&&&│&&&&&&&&&&&&&&│&&&&&&&&&&&&&&│&&&&&&&&&&&&&&│
│&&&&&&&&&&&&&&│&&&&&&&&&&&&&&│&&&&&&&&&&&&&&│&&&&&&&&&&&&&&│&&&&&&&&&&&&&&│&&&&&&&&&&&&&&│
│&&&&&&&&&&&&&&│&&&&&&&&&&&&&&│&&&&&&&&&&&&&&│&&&&&&&&&&&&&&│&&&&&&&&&&&&&&│&&&&&&&&&&&&&&│
│&&&&&&&&&&&&&&│&&&&&&&&&&&&&&│&&&&&&&&&&&&&&│&&&&&&&&&&&&&&│&&&&&&&&&&&&&&│&&&&&&&&&&&&&&│
│&&&&&天盘&&&&&│&&&官禄&&&&&巳│&&&奴仆&&&&&午│&&&疾厄&&&&&未│&&&福德&&&&&申│&&&&&天盘&&&&&│
├───────┼───────┼───────┴───────┼───────┼───────┤
臣基&&&&&│&&&&&&&&&&&&&&│&&&&  &&&&   &&&&&& &&&&│大游&&&&&&&&&&│小游&&&&&&&&&&│
│&&&&&&&&&&&&&&│&&&&&&&&&&时宫│&&&&  &&&&   &&&&&& &&&&│&&&&&&&&&&&&&&│&&&&&&&&&&&&&&│
│&&&&&&&&&&&&&&│&&&&&&&&&&&&&&│    ┌─────┐    │&&&&&&&&&&&&&&│&&&&&&&&&&&&&&│
│&&&&&&&&&&&&&&│&&&&&&&&&&&&&&│&&&&  │  南  │  &&&&│&&&&&&&&&&&&&&│&&&&&&&&&&&&&&│
│&&&&&&&&&&&&寅│&&&田宅&&&&&辰│    │  &&  │    │&&&相貌&&&&&酉│&&&&&&&&&&&&酉│
├───────┼───────┤    │东 地盘 西│    ├───────┼───────┤
│主参&&&&&&&&&&│&&&&&&&&&&&&&&│    │  &&  │    │&&&&&&&&&&身宫│客参&&&&&&&&&&│
│&&&&&&&&&&&&&&│&&&&&&&&&&&&&&│&&&  
│  北  │  &&&&│&&&&&&&&&&&&&&│&&&&&&&&&&&&&&│
│&&&&&&&&&&&&&&│&&&&&&&&&&&&&&│    └─────┘    │&&&&&&&&&&&&&&│&&&&&&&&&&&&&&│
│&&&&&&&&&&&&&&│&&&&&&&&&&&&&&│&&&&&&   &&    &&&&&&&&│&&&&&&&&&&&&&&│&&&&&&&&&&&&&&│
│&&&&&&&&&&&&卯│&&&财帛&&&&&卯│&&&& &&&&&& &&&&&&&&&& &&&&│&&父母&&&&&&戌│&&&&&&&&&&&&申│
├───────┼───────┼───────┬───────┼───────┼───────┤
│&&&&&天盘&&&&&│黑符百大&&&&&│&&&&&&&&&&&&&&│&&&&&&&&&&&&&&│飞马&&&&&&&&&&│&&&&&天盘&&&&&│
│&&&&&&&&&&&&&&│百小&&&&&&&&&&│&&&&&&&&&&&&&&│&&&&&&&&&&日宫│&&&&&&&&&&&&&&│&&&&&&&&&&&&&&│
│&&&&&&&&&&&&&&│&&&&&&&&&&&&&&│&&&&&&&&&&&&&&│&&&&&&&&&&&&&&│&&&&&&&&&&&&&&│&&&&&&&&&&&&&&│
│&&&&&&&&&&&&&&│&&&&&&&&&&&&&&│&&&&&&&&&&&&&&│&&&&&&&&&&&&&&│&&&&&&&&&&&&&&│&&&&&&&&&&&&&&│
│&&&&&&&&&&&&&&│&&&子孙&&&&&寅│&&&妻妾&&&&&丑│&&&兄弟&&&&&子│&&命宫&&&&&&亥│&&&&&&&&&&&&&&│
│&&&&&&&&&&&&&&├───────┼───────┼───────┼───────┤&&&&&&&&&&&&&&│
│&&&&&&&&&&&&&&│四神始击&&&&&│飞符文昌&&&&&│&&&&&&&&&&&&&&│&&&&&&&&&&&&&&│&&&&&&&&&&&&&&│
│&&&&&&&&&&&&&&│&&&&&&&&&&&&&&│客大五福&&&&&│&&&&&&&&&&&&&&│&&&&&&&&&&&&&&│&&&&&&&&&&&&&&│
│&&&&&&&&&&&& │&&&&&&&&&&&&&&│君基&&&&&&&&&&│&&&&&&&&&&&&&&│&&&&&&&&&&&&&&│&&&&&&&&&&&&&&│
│&&&&&&&&&&&天
│&&&&&&&&&&&&&&│&&&&&&&&&&&&&&│&&&&&&&&&&&&&&│&&&&&&&&&&&&&&│
天&&&&&&&&&&&│
│&&&&&&&&&&&盘
│&&&&&&&&&&&&辰│&&&&&&&&&&&&巳│&&&&&&&&&&&&午│&&&&&&&&&&&&未│
盘&&&&&&&&&&&│
└───────┴───────┴───────┴───────┴───────┴───────┘
太乙命盘,其实是化用了十二宫的理念,这里引用一下通灵神剑的看法:
紫微、七政四余、西洋星占、太乙命法诸家十二宫比较
紫微十二宫(斗数命盘)是由命宫、兄弟宫、夫妻宫、子女宫、财帛宫、疾厄宫、迁移宫、奴仆宫、官禄宫、田宅宫、福德宫、父母宫这十二宫组成,另外还附有一个身宫,于是随各宫内星曜的不同组合,便显示出各种不同的命运。与七政四余比无相貌宫,多父母宫。
七政四余十二宫:命宫、财帛宫、兄弟宫、田宅宫、男女宫、奴仆宫、夫妻宫、疾危宫、迁移宫、官禄宫、福德宫、相貌宫。与紫微比,无父母宫,多了一个相貌宫。
西洋占星十二宫:第一宫本命(命宫)、自我、外貌(相貌,偏外表),第二宫钱财(财帛)、工作能力,第三宫学习、信息、旅行、手足关系(兄弟),第四宫家庭(田宅)、晚年生活,第五宫爱情、娱乐、教养子女(子女),第六宫工作、健康(疾厄),第七宫婚姻(夫妻)、对手,第八宫投资、遗产、死亡(疾厄),第九宫高等知识、长期旅游(迁移),第十宫事业(官禄)、社会地位,第十一宫人际关系、愿望(福德),第十二宫精神、负面情绪、信仰(相貌,偏精神)。大体上和七政四余十二宫类似。
太乙命法十二宫:一命宫起顺布,二兄弟,三妻妾(夫妻),四男女(子孙),五财帛,六田宅,七官禄,八奴婢(奴仆),九疾厄,十福德,十一相貌,十二父母。与紫微比,无迁移宫,多相貌宫;与七政四余比,无迁移宫,多父母宫。迁移、相貌、父母都是弱宫。
研究命盘时,以命宫为主,身宫为辅,配合迁移宫、官禄宫、财帛宫、福德宫,便可了解终身命运,一生事业成就大小、财富多寡等情况。而判断十二宫之吉凶,即为各种命法之基本内容。
六壬命盘也有两种,《寻源》用七政四余,八六居士容莲乡老师用的是紫微斗数。
虽然排盘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太乙算命的方法还是很少且还在破译中。现代已经有一些人开始研究了,是一件好事。
如果真正对命理有兴趣的,个人建议,还是不要从三式突破,还是从传统命理方法着手比较好,毕竟术业有专攻。
关于积善与命的问题,笔者认为,积善是能改变命运的,但前提是改变了个人的心性,并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是做了一件好事就能见效果的。而且,积善也并非佛教的专利,说积善说的最多的还是儒家道家,抛开宗教不谈,社会道德讲来讲去也就是一个“善”字。完全不需要佛家的“业债说、因果说”来恫吓世人。做人处事的道理易经里已经讲得明明白白了。至于前世后世,大多数人并不需要了解。同样的,关于了凡四训,笔者也不想做过多评论,还是那句话,数理术数归术数,宗教归宗教,两者一交叉,就容易出不学无术的骗子,辱没了祖师门庭。所以两者不要有交叉,才最有利于各自的发展。
至于那些本来是搞术数的人,后来出家做了和尚的,也并不能说明佛法有多厉害,只是个人选择而已,须知历史上真正的术数大师,也没听过有几个是出家了嘛,最多是做了隐士罢了。这些出了家的人,最好也不要再来出什么术数书籍了,借着和尚大师的名义来出书,这不是骗子是什么了?
三式的预测范围
太乙数可以预测天灾人祸,能测天文、地理异变、风雨灾祥、推兵荒、断疾疫;可以预测国运兴衰,各种朝廷大事的吉凶宜忌,君臣将相的关系顺逆;也可以应用在兵法谋略之中,推测兵事吉凶,指导排兵布阵,堪称兵略奇术;还可以推断普通百姓的日常诸事,婚丧嫁娶、事业官运、行旅囚狱【引申预测】……太乙数上推天文、下测地理,天地人万物诸事都囊括在其测算范围之内,古人将其视为帝王治国的重要参考,称其为“王佐之要道”。具体如下:
1、天变灾异
2、治乱兴替
3、将相贤否(可以引申为公司领导等等)
4、敌国动静(可以引申为对方会来吗?对方会约我吗之类等等)
5、敌使言虚实(可以引申为对方说的话,可信吗之类等等)
6、敌来多寡
7、见闻虚实(事情虚实的预测)
8、敌国有无间谍
9、敌军动向(可以引申为盗贼来不来犯,人数多寡,来的方向等等)
10、天子巡守
11、推望行人法(行人来否的预测)
12、推求索(拜谒贵人的吉凶预测)
13、推叛亡(捕捉叛逃之人的预测)
13、推杂事(诸事成败的预测)
14、占雨法(有雨无雨的预测)
15、推执囚(入狱的预测)
16、太乙择日
17、太乙择时
《太乙金镜式经》载:推太乙用式不同法
&&&&《礼》设尊卑,《易》陈贵贱。臣行君道则政悖,子行父道则义乖,故用式之道,事各不同。《洪范》曰:洪者,大也。范者,法也。言天地之大法也。
&&&&王省维岁:王所有岁,兼总群吏,如岁兼四时也。
&&&&卿士惟月:卿士各有所掌,如月之有别也
&&&&师尹惟日:象正官之吏,分治其职,如岁有日也。
岁、月、日、时无易,各顺其常,故王者用岁计,卿士惟月计,师尹惟日计,故时通上下,则上自天子,下及庶士,时通用也。
至于壬遁二式着重人事预测,但是对天文地理预测也及其精细,两者的预测范围基本一致,具体可分为30个大类:
这些是大的方向,还有一些趣味预测,比如,物价低昂、琐碎游戏、占鸟兽善恶、酒水有无美恶、藏匿博戏、怪异诸种、解梦眼跳、叩门心动、奴婢寄物、猜字解谜等等!
预测范围,可以说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只要你想得到,心有所动,一切皆可占测!
壬遁与金口诀的关系
首次披露!!
金口诀作为大六壬体系中的一个小分支,也算是别处旁门吧,你能想到大六壬竟也与之发生关系吗?六壬穿金!
最开始,我以为金口诀相当于大六壬的单宫断法而已,这种看法应该没有错,但是,没想到,为了细化六壬的占断,大六壬竟然于四课三传外依照月将加时的方法,再生出一个分端,从而丰富自己的体系和准验度!
而高俊波等人所谓的民间遁甲穿壬,其实穿的并非大六壬,只是金口诀而已!!原因很简单,其用的月将是按金口诀之排法(按节区分),并且十二神将的意象也简化了许多!其所言不如说是遁甲穿金而已!如下:
神将名 数字 性能 吉凶 象意
  子神后 1  贵神 吉 贵人、官员、钱财
  丑大吉 2 天厄 凶 暗疾、阻碍、破财、失讼
  寅功曹 3 权衡 吉 权威、权力、军队、公检法
  卯太冲 4  破损 凶 破财、开支、大方
  辰天罡 5  奸私 半凶自私、奸诈、阴谋、暗昧
  巳太乙 6  文曲 吉 聪明好学、文书印信、四柱中犯重者好学而无成
  午胜光 7  天福 吉 官方、文约、书信、女人、酒席,四柱中有此为有福之人,逢三合有婚姻之喜
  未小吉 8  驿马 次吉变动、出行、女人、离家
  申传送 9  劳孤 半凶忙碌、劳苦、孤单,四柱有此为服务行业
  酉从魁 10 性躁 凶 生气、口舌官司、掌实权
  戌河魁 11 技巧  吉 技术、艺术、心灵手巧、五金机械
  亥登明 12 长寿 次吉 拖拉、缓慢、困难、倔强、不干脆
这种粗糙的分法和李淳风小六壬又相差几何呢?民间的就是民间的,喜欢攀高枝啊!
网络上吵得嚷嚷的其他排盘法的遁甲穿壬,根本上是站不住脚的,除了月将之别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遁甲之干无论天地盘还是人盘均是是以洛书之法飞步,而大六壬十二课若要配天干是以地支顺布的,此两者必然产生矛盾,而金口诀则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金口诀只相当于大六壬的一个单宫,只要奇门遁甲连穿9个金口诀即可解决了,同时每个宫也都能披刑带煞!聚玄经中的用法更多的也是牵扯到少量的神煞而已!
遁甲穿金解释通了便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即是否有三传?我认为并不存在学术上的三传,因为遁甲和金口诀均没有三传的概念,除非有心者硬要加上什么三传。但是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
没想到金口诀竟然能与壬遁都发生关系,并且确实有补益之效,奇哉!如此,则以后不必再言遁甲穿壬了,遁甲六壬绝世双璧,岂能让任何一方沦为附庸!?
说金口诀、六爻都属于预测学中等层次技术,应该不错的。如此,壬遁都能穿金演卦了,并且是真正的以壬遁为主的穿金演卦,而不必再去排金口诀或六爻卦且分看了,游刃有余细无间矣。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合一使用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