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 跨境电商商进口奶粉价格为什么这么低

进口奶粉再曝假冒 提醒:跨境电商货源杂需认准四项标识_发现频道_中国青年网
|||||||||||||||||
&>>&&&&&正文
进口奶粉再曝假冒 提醒:跨境电商货源杂需认准四项标识
  网络配图
  进口奶粉再曝假冒,据立陶宛警方官网的消息显示,3月2日,立陶宛经济犯罪侦查局官员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所在的县维尔纽斯县查获超大批量德国版爱他美奶粉假货。该批企图在欧盟国家售卖的假奶粉多达1.8万盒重11吨。问题来了,面对洋奶粉我们该如何分辨真伪呢?专家表示,跨境电商货源杂需认准四项标识。根据现行法规,经检验检疫合格、具备“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方可入境销售。没有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均属于非正规渠道进口的食品,具有相当大的风险。
  日前,山东济宁金谷制罐包装有限公司、陈明江等11人生产销售假冒婴幼儿乳品案在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而与此同时,又传出了“立陶宛查获大批仿冒爱他美德国版奶粉的假货”“佛山一厂房内发现数百箱假冒奶粉”的消息,一时间,假冒奶粉的话题再度受到舆论广泛关注。
  11吨假冒德国版爱他美被查处
  上海公安部门去年破获的一起生产、销售假冒“雅培”“贝因美”奶粉案件,经媒体曝光后,引起巨大关注。 2016年4月,最高检在官网发布消息称,2015年9月,上海市公安部门依法查处一起跨全国多省市仿冒品牌婴儿奶粉案。犯罪嫌疑人陈某、唐某组织他人仿制假冒品牌奶粉罐、商标标签,收购低档、廉价或非婴儿奶粉,在非法加工点罐装出售,共计生产销售了假冒奶粉1.7万余罐,非法获利将近200万元。
  而就在不久前,又有一款外资奶粉被假冒了。据立陶宛警方官网的消息显示,3月2日,立陶宛经济犯罪侦查局官员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所在的县维尔纽斯县查获超大批量德国版爱他美奶粉假货。该批企图在欧盟国家售卖的假奶粉多达1.8万盒重11吨。
  “目前,公司正在配合当地政府部门,对AptamilGUM1+段和AptamilGUM2+段产品(600克纸盒、德文版包装、银色内包装袋)可能遭受仿冒一事进行调查。”爱他美母公司达能纽迪希亚相关负责人表示,涉假版本奶粉为德文版包装,未经官方渠道在中国销售,目前还没有信息表明这批产品流入中国。
  “经过我们的调查,我们已经可以确认立陶宛这批涉案的假冒德国版爱他美奶粉没有流向中国市场。”3月27日,负责调查该案的立陶宛维尔纽斯县警察总部经济犯罪调查局高级调查员格迪米纳斯(Gedimino Zagorbininas)回应媒体采访时如是说。不过有关此批假冒奶粉的具体流向问题,他表示因保密需要无法透露。
责任编辑:夏颖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海淘免税终结 新政或致进口奶粉锐减8成
作者: 新京报-李栋 郭铁来源: 腾讯科技 09:10:24
4月8日,跨境电商实施新税制及正面清单管理后,食品业内就炸了锅。先是牛栏、爱他美等进口奶粉在短短一周内批发价上涨,随后液态奶、进口水果被紧急下架,隔周又恢复销售。不少跨境电商从业者直呼,一纸新政让“保税进口模式全部乱了套”。按照新规,进口食品共计征收11.9%的综合税,不在财政部公布的正面清单上的商品将无法正常通过保税模式入关。这也意味着,昔日购买500元以内进口商品的“免税时代”将终结。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杭州等保税区的进口食品经销商已全面开始清理库存或提价。以网易考拉、蜜芽宝贝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平台已开始执行税收报关新政,进口奶粉、进口粮油等商品完税价格全面上涨。其中,与“清单”新政同时出台的奶粉配方注册制落地时间,意味着跨境进口奶粉市场将重新洗牌,有专家预计将有八成品牌消失。影响1新政推高进口食品价格“保税区这几天全乱套了。”深圳保税区一位食品进口商告诉新京报记者,从4月8日跨境新政颁发后,以个人行邮形式免税清关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了,不少商家和供应商正在研究应对策略,“现在只能加价供货,一罐进口奶粉在半个月内涨了20元。”根据新政,自4月8日起,跨境电商进口商品将不再按照邮递物品征收行邮税。跨境电商用户单笔限购2000元,全年个人额度2万元,在限额之内的按照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的70%征收,合计至少11.9%综合税;如超出限额需按一般贸易全额征税。这意味着,以往行邮税费在50元以下免征的条款已经消失,以网易考拉、顺丰丰趣海淘、蜜芽宝贝等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平台将迎来全面涨价。与此同时,跨境电商也展开了“自救”。京东全球购、苏宁海外购、蜜芽宝贝、跨境通(35.81,0.14,0.39%)等平台纷纷推出不同类型的“包税专场”和奶粉清仓甩卖,并宣布11.9%税率全部由平台承担。然而到了4月13日,新京报记者在多家跨境电商平台注意到,这一声势浩大的集体包税活动已悄然下线,取而代之的是食品类目商品已明确标出适用税费为11.9%。在其中一家跨境电商平台,一罐售价为408元的荷兰牛栏4段奶粉,给出的税费标准是48.56元。一套售价为159元的PressedPurity澳洲坚果油套装,将征收18.93元税费。广州保税区一位从事奶粉进口的商家告诉新京报记者,4月8日新政实施后,供应商已全面上调批发价格,以往通过批量提供消费者地址、身份证信息从保税区直发的免税模式已不复存在,“基本上都把11.9%的税费预先加了进去,像一罐德国爱他美3段的进口奶粉,此前批发价在132元左右甚至更低,但这几天已经全面涨价到150元。”影响2正面清单出炉 平台急去库存事实上,让跨境电商平台更担心的是与税收新政同步出台的“正面清单”模式。4月7日,财政部公布《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囊括了奶粉、冷藏龙虾在内的1142种商品。不在正面清单上的商品将无法通过海外直邮个人或从保税区保税备货的形式购买。根据清单,目前各大电商平台上的液态奶、生鲜水果、肉类等食品爆款,并不在许可销售范围之内。最近一周,德运、麦德龙等商家和部分主打保税模式的进口生鲜平台,已经连夜将液态奶、进口水果等产品紧急下架。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德运、麦德龙的天猫海外旗舰店已经发出通知称,“部分商品暂时下架调整,海关系统升级期间的订单清关时间将延长2-3天”。网易考拉海淘则发出通告称,受进口正面清单政策影响,保税仓部分商品将无法正常出单,“已将受影响的商品紧急下架” 。这一政策调整给商家带来了巨大挑战。“清单里没有列出生鲜食品,现在一些到港的进口水果也只能先在库房堆着。”上海一家进口农产品(13.00, -0.23, -1.74%)贸易商告诉新京报记者,生鲜水果的保质期很短,政策突然调整给他们带来了巨大压力,“只能等政策变化,或者是通过其他方式把库存处理掉。”不过4月15日晚,财政部官网贴出跨境电商进口第二批正面清单,同时做出了详细说明。液态奶、成人奶粉,龙虾、牡蛎、菠萝、芒果等生鲜被重新列入清单。此举出台后,不少平台和商家又将下架货品恢复上架。影响3清单制+注册制80%奶粉品牌或消失根据4月13日财政部官网披露的信息,自日起,包括通过跨境电子平台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必须依法取得配方注册证书,这也意味着婴幼儿配方奶粉将受到“清单”新政及配方注册制的双重“夹击”。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通过跨境电商进入我国的奶粉品牌有1000多个,注册制实施后,预计70%-80%的品牌将会消失。而第二个变化就是线上品牌和线下品牌同质化,价格差距越来越小,“但跨境电商在利润方面仍比线下具有优势。”2016年1月,伴随国家食药监总局向WTO递交《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送审稿)》,奶粉注册制新政从国产蔓延到进口品牌。由于该方案目前尚未正式出台,而“清单”新政却已将婴幼儿配方奶粉限定在“注册”范围内,因此注册制何时实施备受关注。财政部公布的“日”被业内普遍视作注册制落地时间。根据中国认监委公布的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名单,目前获得认证的共70家左右。如果按照每个厂商最多保留5个品牌计算,通过跨境电商进口到中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最多只有300多个;如果按照最多保留3个品牌计算,品牌数量将大幅缩减至200多个。近几年,雀巢、亨氏、美赞臣、惠氏、Herobaby、达能等国际奶粉品牌与蜜芽宝贝、天猫国际等跨境电商签订了合作协议。跨境电商新政是否会造成未来海淘奶粉价格上涨,在注册制新政下是否会有一些进口品牌消失,引起消费者关注。刚刚与天猫国际签订跨境电商协议的达能集团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达能方面已经注意到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出台,目前正在对由此可能带来的业务变化进行评估。达能集团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跨境电商新政不会造成其旗下奶粉产品提价。针对海外旗舰店业务,达能会选择官方直接发货的方式来确保奶粉品质。宋亮透露,目前跨境电商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存在“二八”现象,即20%的进口品牌,如特福芬、诺优能、牛栏、喜宝等大品牌占80%的销售额;另外来自中国企业海外代工的“假洋品牌”多达上百个,占据跨境电商品牌数量的80%,但其销售额占比仅为20%,“注册制及跨境电商清单将使后者品牌数量锐减。”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财政部公布的日并不是奶粉注册制实施的真正时间。按照业内预计,国家食药监总局将在今年5、6月份正式推出注册制办法,甚至可能“这个月就会推出”。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跨境电商频道
电商服务推荐
直通车优化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7月起洋奶粉必须有中文标签 跨境电商可例外?
来源:蓝媒汇&&&
作者:刘晋 &&&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新《食品安全法》规定,进口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不符合规定不得进口。而将于7月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新标准则规定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包装上无中标签,将一律退货或销毁。
  在这之前,海淘和跨境电商一直游离在法律之外,六个试点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出台的意见也没有强制要求贴中文标签,那么在新法施行后,跨境电商是否还可以例外?令人关注。
  法律规定:无中文标签一律不得进口
  对于进口食品,国家一直施行严格的规定。
  将于10月1日施行的新《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条明确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将于7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新标准规定,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包装上无中文标签,或者其中文标签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将一律按不合格产品做退货或销毁处理。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必须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
  从去年以来,我国对洋奶粉又新添加一系列新规定,包括,日起,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须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产品包装上无中文标签或中文标签不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一律按不合格产品作退货或销毁处理。日起,非经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进口。对乳制品和婴幼儿配方乳粉进出口商实施严格备案管理,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进口商提交检测报告;规定保质期不足三个月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得进口,不得进口大包装婴幼儿配方奶粉。
  一直以来中文标签始终是跨境电商从业者和消费者之间博弈的焦点。
  2014年9月至11月,张先生夫妇陆续在某网络科技公司开设于京东商城的网店购买了美国、德国进口的婴幼儿零食、辅食、奶粉等,总共价值7600多元。但他们发现,这些国外进口的预包装食品上没有中文标签和中文说明书。张先生认为,这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于是起诉销售商索赔。最终法院判决某网络科技公司退还货款7671元,并支付十倍赔偿金76710元。
  而这并不是个案,对于跨境电商来说,中文标签似乎成了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因为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大多希望采用行邮税,利用少量多次的方式进口食品和奶粉,而国外企业只有可能给中国从事总代理销售的大公司外包装中文标签的权力,几乎没有一家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有资格改变产品的外包装。“如果别人抓住这个漏洞起诉,可以说是一告一个准。”一位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主说。
  跨境电商无需中文标签?
  对于跨境电商的监管,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林伟在采访时表示,质检总局近期出台了系列措施支持和促进跨境电商发展。一是实施负面清单,将我国法律法规和质检总局公告禁止进境的各种动植物源性食品,列入跨境电商进口的负面清单,防止有害生物传入。二是落实经营企业的主体责任,包括备案管理,经营的跨境电子商务产品实施全申报,敦促企业建立跨境电商食品的质量安全控制和产品信息追溯。
  今年5月份,质检总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发挥检验检疫职能作用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明确,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追溯制度,通过加贴防伪溯源标识、二维码、条形码等手段,实现跨境电子商务商品“源头可溯、去向可查”。加强与质监部门的合作,探索建立“风险监测、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的质量监测机制,对发生的质量安全事故或投诉,及时组织开展调查,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责任可追究。
  对于跨境电商企业出售的洋奶粉和产品无中文标签一事,首批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之一宁波官方曾给出过答案,跨境进口贸易电子商务的性质与一般进口贸易不同,现有相关政策法规并不要求在跨境进口商品上加贴中文标签。实际上,目前销售的跨境进口贸易电子商务商品绝大部分都没有加贴中文标签。
  作为跨境电商热门城市,杭州出台的《关于明确跨境电子商务检验检疫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需要实施国外注册备案的食品类产品里面,婴幼儿配方奶粉需来自经国家认监委公布的国外注册企业。其他食品进口前,电商企业只需提供符合生产国或中国标准的第三方符合性检测报告、生产国市场销售证明、成分清单。
  如果通过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食品,乳制品、肉类、水产品等都需要实施国外注册备案。
  没有强制要求中文标签,但跨境电商企业必须在平台上用中文详细告知消费者有关产品基本信息,其中至少包括:产品名称、品牌、配方或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是否为转基因产品、原产国(地区)、产品适用的生产标准国别、贮存条件、使用方法、产品质量投诉电话等,对有适用人群特殊要求的还应标明适用人群。
  防伪码成了跨境电商无需中文标签的一个法宝。事实上,如今在淘宝、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销售的跨境进口产品大多没有中文标签,只有防伪码,有了意见的保障,这样做并不违法。
  那么新的《食品安全法》出台后,跨境电商是否还能有这个特例?就需静观其变,至少到十月之前可以相安无事。
  但有一点要注意,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包括: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企业(电商经营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电商平台企业)和跨境电子商务商品物流仓储企业。备案内容包括:企业基本制度和经营商品名称、品牌、HS编码、规格型号、原产国别、供应商名称等。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企业应仔细核对商品信息,确保信息准确、真实。
  也就是说,个人无法从事跨境电子商务。
责任编辑:cnfol001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微信扫描二维码,体验微行情服务,速查股票、利率、贵金属行情跨境电商平台进口假奶粉盛行 国内奶粉行业发展分析
  近日,淘宝全球购发布了《海淘十年报告》,报告指出国人购买海外商品主要以婴幼儿奶粉为主。2008年至2013年的5年之间,中国大陆地区的196万位妈妈共花销163亿元,平均每人在“海淘”奶粉上花费掉8343元。时代下,进口洋奶粉为跨境电商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过,与此同时,跨境电商的进口洋奶粉假货盛行,据媒体报道,在东南亚有很多商家专门收购知名奶粉品牌的罐子,然后重新灌入奶粉,冒充进口奶粉流入中国市场,由于跨境电商缺乏监管,以及海关对单罐代购奶粉没有办法监测,这导致了进口假洋奶粉横行,严重威胁了国内消费者的利益。  电商平台进口洋奶粉假货问题狠狠打击了过度“迷信”洋奶粉的国人,也折射出了当前我国奶粉行业畸形的发展现状。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国产奶粉声誉便应声下滑,消费者转而选择洋奶粉,这导致国产奶粉市场低迷。我国进口奶粉从2008年的14万吨激增至2014年的105万吨,6年增长7倍多。而在中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中,外国品牌所占比重持续增加。  不过,在三聚氰胺事件过后,国产牛奶安全问题开始备受关注,牛奶市场监管力度亟待增强。近日,农业部部长透露,国产生鲜乳连续7年来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保持在100%,规模牧场的生鲜乳乳蛋白、乳脂肪含量均大幅高于国家标准。随着进口洋奶粉深化破灭,以及国内牛奶生产检测水平大幅提高,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奶粉态度有望改变,奶粉行业发展将得到提振。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生产水平上,目前奶牛存栏达到1400万头,牛奶产量稳定在万吨水平,位居世界第三位;品种上,市场上的高温奶、酸奶、巴氏奶、奶粉、乳饮料等各种产品种类齐全、供应充足;科技突破上,2014年,全国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5%,机械化挤奶率达到90%,分别比2008年提高25和39个百分点。经营上,目前全国已有1.3万个奶农专业合作社,乳企自建和参股奶源基地比重超过20%。  考虑到2014年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为33.8公斤,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从人均消费水平看,我国依然属于“贫奶国”,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奶业发展空间仍旧巨大。即将出台的新《食品安全法》以及奶粉行业的各项新政都对婴幼儿奶粉市场进行鼓励与规范,而且国家单独二胎政策施行,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空间将率先打开。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万名新生儿出生,而且在一线城市,母乳喂养率正在降低,因此,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规模将由2013年的600亿元,在3年内迅速升至1000亿元。
(责任编辑:HN666)
08/19 01:2708/12 18:2908/12 12:0508/12 11:0008/11 09:3108/11 06:0208/09 06:3908/08 00:52
互联网金融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海淘500元奶粉今后要多掏60元 4月8日起跨境电商实行进口税新政
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下载客户端:
核心提示:4月8日正式实施的新政,将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按照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消费税主要针对不含护肤品的化妆品)。跨境电商企业澳创云购的创始人楼创红说,目前大部分的跨境电商盈利低,利润率平均只有10%,涨价不可避免。
年初开始,关于跨境电商税改的消息就层出不穷。3月24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新税制“靴子”终于落地: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宣布自今年4月8日起,我国将实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企业对消费者,即B2C)进口税收政策,并同步调整行邮税政策。按照新政,消费者在跨境电商平台海淘500元奶粉,将要比原来多掏60元。单次2000元以内税率打7折目前,跨境电商平台上的商品,即使交了税也比实体店便宜,原因是目前针对跨境电商征收的是行邮税,将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三税合并征收,税率普遍低于同类进口货物的综合税率。4月8日正式实施的新政,将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按照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消费税主要针对不含护肤品的化妆品)。同时,新政将单次交易限值由行邮税政策中的1000元(港澳台地区为800元)提高至2000元,单个不可分割商品限值额从5000元,下调到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20000元。在限值以内进口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关税税率暂设为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则不再免征,而是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超过单次限值、累加后超过个人年度限值的单次交易,以及完税价格超过2000元限值的单个不可分割商品,均按一般贸易方式全额征税。行邮税也有调整。将目前的四档税目(对应税率分别为10%、20%、30%、50%)调整为三档,其中,税目1主要为最惠国税率为零的商品,税目3主要为征收消费税的高档消费品,其他商品归入税目2。调整后,税目1、2、3的税率将分别为15%、30%、60%。母婴商品、食品受影响最大按照新政,大部分跨境电商商品将面临涨价,母婴产品和进口食品首当其冲。以可瑞康金罐婴儿配方奶粉为例,税改前在网易考拉海购上的标价为488元三罐,按照奶粉的行邮税率10%计算,应交税48.8元,未到50元行邮税起征点,因此免征。税改后,无论商品价格是否低于500元,都要额外支付打7折的增值税,即商品价格的11.9%。照此计算,这款奶粉将多出58元的税。跨境电商企业澳创云购的创始人楼创红说,目前大部分的跨境电商盈利低,利润率平均只有10%,涨价不可避免。苏宁易购海外购的工作人员表示,部分母婴类产品都是亏本卖,为的就是利用“爆款”赚人气。50元以下行邮税免征的政策,为跨境电商们打造“爆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税改后,“爆品”很难再出现。当然,新税政出台后,也有部分商品更便宜了。例如原行邮税率较高的3C电器类、个人洗护类产品,新税率比税改前分别降低了8.1%和38.1%。一款售价999元的飞利浦电动牙刷,目前的完税价格约1199元,如果在4月8日税改后购买,则可以省下81元。此外,电商企业未能接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交易,以及快递企业不能提供“三单”信息(交易、支付、物流电子信息)的交易,仍然计征行邮税。也就是没有接入公共平台的直邮,以及个人海淘,被网开一面了。比如,美国亚马逊已经接入公共平台,4月8日以后从美亚购买的商品,将按新的进口税收政策执行。而德亚、日亚还没有接入平台,洋码头等C2C海淘平台也没接入,通过这些渠道购买的商品,只有被海关抽查到,才按行邮税率征收,否则仍可“免税”。
来源:都市快报编辑:陈佩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