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一年内把自己培养成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员工财经记者呵

您所在的位置: >
浏览次数: 175
  本文系转载,路透中文网编辑经作者同意,隐去作者名字,对文章略有删改。本文不代表路透观点。
  一位《财经》杂志记者的辞职信,全文如下:
  尊敬的有关领导:
  我申请解除在《财经》杂志的劳动合同。作为《财经》工作近四年的普通一员,我自己对此感到遗憾。
  《财经》是我在大学时就倾慕的一份杂志,其品牌的打造和价值观的树立,来之不易。虽对其母公司所知甚少,我仍相信,公司在过去十年中,为《财经》独特品牌与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孵化条件和极其重要的支持。在中国的媒体环境中,这些条件和支持更是难能可贵。正因如此,今天我仍愿意提笔之初写下"尊敬"两字。
  《财经》对中国**尤其新闻界的价值,已远远超乎其每年所赚取的可见收入。从《财经》九月底出现人事动荡以来,**各界尤其新闻圈热烈的关注度,可见一斑。这远非其他同类媒体所能比拟。同时,那麽多人选择离开也表明,舒立在《财经》的作用毋庸置疑。
  作为学新闻、做新闻十年有余的年轻人,我难以想象:这块中国罕见的能做真正新闻的净地,这面独树的新闻专业主义的旗帜,这张难得的讨论中国制度改革的课桌,不是因为强权的压制、不是因为竞争对手的攻击,而竟因自残而受损,以致可能丧失。
  《财经》员工的薪酬水平的相对低廉,这是业界不争的事实。即便如此,每年都有一些的条件优秀的年轻人愿意申请加入,他们中不少甚至是降薪来就。同时,每年也有一些成熟的骨干离开《财经》,谋求更高薪酬的工作。
  若是出於对中国新闻和改革事业的真正呵护,我想在《财经》盈利状况允许和发展形势尚好的情况下,调整薪酬水平和拓展《财经》发展空间的谈判之门应该敞开而不应关闭。
  中国新闻史上,历史份量巨重的中文报纸《大公报》的经验和教训至今可鉴。1926年9月,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合组新记公司,接办英敛之创办的《大公报》,三人拟定五项原则:
  1,资金由银行家吴鼎昌一人筹措,不向任何方面募款。
  2,三人专心办报,三年内不得担任任何有奉给的公职。
  3,胡政之、张季鸾二人以劳力入股,每届年终,由报馆送于相当股额之股票。
  4,吴鼎昌任社长,胡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鸾任总编辑兼副经理。
  5,由三人共组社评委员会,研究时事,商榷意见,决定主张,轮流执笔。最後张季鸾负责修正,三人意见不同时,以多数决定,三人意见各不同时,以张季鸾为准。
  解放前,《大公报》无论是在新闻上还是在经营上都是极其成功的,其最终陨落的主因在於难以抗拒的历史*因素,但其独立报人的传统一直影响到如今的香港《明报》和《信报》。
  《财经》十年来的成功,能给中国留下什麽?真的超过先贤了吗?日,《大公报》在复刊号发表的《本社同人之旨趣》中,提出了着名的"四不"社训:"不党、不私、不卖、不盲"。
  作为普通员工,我不能尽悉目前《财经》动荡的局面究竟如何一步步酿就,但从零星的网上信息和坊间传言来看,曾经似乎已朝着"四不"原则的先贤之路迈步的《财经》,如今毫无疑问地在"不私"两字面前滑倒了,正如《大公报》的一些先贤在"不党"两字面前摔跤一样。
  媒体若不能成为真正的"公器",也不应该成为一部仅仅赚钱的"私器"!我相信,那些愿意降薪降职来到《财经》的人,并不期望自己在这里发大财,也许是为了"成名的想象",而也许,就是那样简单,不过是为了在这块黄土地上找到半寸新闻净土以"立锥"。
  历史选择了你们,你们没有选择历史。这两个月中发生种种不堪的景象,已经极大的消解了《财经》十载垒积的半寸高台。我无意在这里做任何道德指责,我所信仰的上帝每天都提醒我,我同你们一样是罪人,一样软弱,一样难担重负。但也许你们能像我一样,正如我能像我所跟随的耶稣那样,试着先拿走那颗坚硬冰冷自傲的心吧。
  尽管我没有亲耳听到你们关於眼前这件事的描述和解释,但我愿意相信,你们做出关闭谈判之门的决定时,有着与《财经》采编团队离职同样充足的理由。祝愿《财经》走好,毕竟它的读者是无辜的。
  在这最後,我只是希望(哪怕是奢望)无论结果如何,分手的双方不要再互相谩骂和攻击,尤其以暗昧的方式,无论是传播谎言还是网上删贴。为中国的 新闻人留下几条不那麽干净但仍努力保持洁净的小路吧,毕竟,还有那麽多稚气学子的清澈的眼睛在看着你们,他们正如当年的我一样。
  《财经》记者 XX
  下一页:财经杂志主编 胡舒立发表博文《我走了,再见》
  上周,被称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财经传媒"的《财经》杂志的人事变动终于尘埃落定,主编胡舒立确认离职,并赴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担任院长。《第一财经周刊》原总编何力将接替胡舒立担任《财经》主编。
  商报点评:被证券界称为"中国最危险的女人"的胡舒立一直是《财经》杂志的核心人物,正是因为胡舒立的强势以及对自己编辑方针的执着,才有了 《财经》今时今日的媒体地位。没有《财经》的胡舒立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选择,无论能否再造辉煌,都是她自己的路。那么,没有胡舒立的《财经》未来又将何去何 从呢?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新闻:
  11月16日消息,胡舒立昨日在其"财经网"的博客中发表文章,向读者们告别。胡舒立在博客里称,未来图景虽然并不很清楚,但这是个充满机会的时代,没有理由放弃。
  11月9日正式辞去《财经》主编一职,并获接受。 目前,《财经》杂志新的编辑部五人座次已排定,分别是:总编辑王波明、常务副总编杨浪、副总编辑赵力、主编何力、执行主编何刚。
  以下博客原文:
  我走了,再见
  好久不在这个博客上写作了。这是最后一篇,明天我的博客就关闭了。
  我已经于11月9日正式辞去《财经》主编一职,并获接受。在《财经》这个平台上,我为读者服务十一年,曾经有许多遗憾,许多欣慰和兴奋,自认无愧于心。但想做的事本来还有许多许多。愿望不会消失,会化为我和我们的努力,继续下去。
  将来怎么办?我当然有初步的设想和安排,但图景并不很清楚,还要再走再想再谋。好在我们坚信这是个充满机会的时代。机会意谓着希望,也意谓着压力。没有理由放弃,就是因为机会总在那里。
  我走了,再见。
城市猎头:
热门城市:
热词推荐: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如何当一个财经记者?(转帖)
(这次圣诞节回国时今日说法3月7日,应21世纪经济报道王海鸣先生之邀
,在其主持的北京大学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奖学金班上,做了一次有关国际传媒趋势和财经记者知识储备的讲座。这是当天的讲座录音整理。略加编辑后,贴在这里)
开始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背景。我出国之前在《南方周末》做了四年多的财经记者。准确的说,我一共是做了八年的记者,两年是在官方媒体《中国建设报》,后来发现很无聊就出来了,到《财经时报》当了两年的记者,然后在《南方周末》做了四年。去美国以后,我先在纽约大学读了一年的财经新闻硕士项目。但是那个项目我没有读完,我接着去了哥伦比亚大学Knight-Bagehot财经新闻项目。这是一个更专业的财经新闻项目,针对有多年报道经验的职业财经记者,不教授新闻基本的ABC,课程的重点放在财经、金融这一块。2007年5月份,我从这个项目毕业。
去美国读书前,我就有一个打算,或者说一个梦想。我曾经想过如果有机会的话,写一本专门关于财经新闻方面的书,和国际著名的财经媒体负责人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所以我从5月份毕业后到9月份,采访了十几家美国一流媒体的负责人。我的标准是,一般来讲首先是财经媒体;第二是它的发行人或者是它的总编辑。我在联系福布斯的时候,我一个同班同学在福布斯工作。联系的结果,这个杂志的一个总监级的人物同意接受我的采访,我后来还是婉拒了,因为这和我的整体标准不太吻合。
我采访的主要是财经媒体,像《华尔街日报》、《巴荣周刊》、《哈佛商业评论》、和《商业周刊》。还采访了一些网站和通讯社,网站如,
通讯社如美联社的总裁和CEO,和彭博社(bloomberg)。我曾经打算过回国内做一个杂志,所以杂志这块采访的挺多的,像《财富》杂志,美国一个很好的投资者杂志《机构投资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它还出版一本报道对冲基金的杂志,叫做Alpha
magazine。一圈下来,大概采访了十几个人吧。如果大家看过我博客的话,早期我比较有兴趣的时候,写过一些小的文章。我的访谈可能要在明年出书,书会以访谈的形式出来。
今天这个座谈,第一块我想谈谈国际传媒的趋势,包括和国内的一些对比,讲一讲我看到的一些国际财经媒体。因为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是学传媒,或是有媒体经验,如果是在国内做了一定年头的记者或者编辑的话,感受可能会深一点。因为我做了好多年的记者,反过头来,看到的可能是一种对照。第二块我想谈的稍微技术一点,就是怎么样能够迅速成为一个比较好的财经记者。其实,我现在实际上已经转行了,不在媒体这个行当里了,可能很多媒体并不知道。我现在在美国从事金融投资,所以我也希望能从投资者的角度讲如何做财经媒体。我先谈一下吧,谈完之后,大家如果有问题的话,可以交流一下。
首先要谈一下互联网融合的问题,因为我觉得要谈国际媒体发展趋势的话,必须要看到互联网融合的发展趋势。其实我觉得国内这一块比较难做,比如我们过去在南方周末,对网站的建设是很不重视的,现在的《南方周末》的网站要好一点,搞的还是不错的。21世纪的网站也还是可以的。
我不知道原因,但是21世纪那个网站看起来像一个电子版,没有批评大家的意思,就是简单的把报纸上的内容COPY到网站当中去,速度不行。第二,服务性,包括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不行。我觉得国内做的最好的财经新闻网站,也是我在国外经常看的,是《财经》杂志的网站。但是他们现在人很多,我听说是有100多人在做这个网站,这个投入就相当大了。一般来说,国内媒体的操作是把网站作为报纸的复述,但是《财经》杂志不是,我觉得它有一个很好的联动。
国内的其他财经新闻网站都没有什么特点,当然这可能跟国内的网站没有直接的采写权有关系,反正我的感觉就是,动态新闻方面我们基本上反应比较慢,《财经》可能快一点。下面我讲一讲国外是怎么一回事。
比如说《华尔街日报》,我的印象是一年大约99块美元的订费,如果再加上收费的功能,那可能要多过20多美元了。它的网站也是可以单订的,大概70美元吧,我感觉是物有所值。首先是它非常快,而且它不完全是报纸上的东西,有很多新的东西,包括一些突发性的新闻,会立即体现在这个网站上;第二是它的网站上有一些视频新闻,它自己有记者,有摄像,有采访,自己去拍新闻。不仅仅是《华尔街日报》,像《商业周刊》也是这样。总体来讲,他们对互联网的融合要比我们重视得多。他们认为纸媒只是媒体中的一块,而整个互联网融合的话,就是一个整体。这与我们对网站的理解,是较大的观念上的差异。
再举一个例子2008今日说法,《Portfolio》(《投资组合》)杂志是美国最近两年来财经新闻界最关注的杂志,出版的公司叫作Conde
Nast。它是时代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出版的著名刊物包括《纽约客》,《风采》和《连线》等。
2007年5月份,它开始出版财经杂志《Portfolio》。我的理解是,它从一出生就像一个成熟的人。杂志请了一帮特别牛的人,号称打造一个豪华阵容。《Portfolio》的发行人以前是《纽约客》的发行人,是很有名的人物。我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数字是,他这个杂志准备要花一亿多美元。你可以想想,在一个电子化的时代,做一个纸媒要花一个多亿是一个很大的投入。但是你不能把它看作一个纸媒。这个杂志从开始就是一个成熟的杂志。你要看它的网站的话,除了杂志上的内容之外,还有很多的新闻和评论,而且他们请了专门的人在上面撰写各种方面的博客,包括大家可能要用的Podcast,功能很丰富。在互联网的融合这一块,我们有不小的差距。这一块我知道国内的很多媒体在赶,像《南方周末》,我看好像最近也加大了力度,不过《南方周末》什么都算上总共有9个人,我估计你们《21世纪》也没有多少人。我觉得国内报纸界当中,《财经》做的还好一点。
第二我想谈一下品牌和公信力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大问题。我在美国基本上是天天看《华尔街日报》,我认为国内目前有公信力的媒体不多,当然也要分层,有很大公信力的媒体不多。我的理解是,财经媒体对公信力的要求高过任何的其他媒体。因为如果是娱乐新闻,事实不准确,比如说哪个明星和哪个明星搅和在一起,我觉得影响不大,可能影响到他本人,但是对其他人影响不大。社会新闻这一块,当然要准确一些,体育新闻接近娱乐新闻,可以类似为娱乐新闻。但是财经新闻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大家是依据你的信息情况投资的,要做判断的,如果随便写一篇新闻,基于道听途说或者不那么准确的话,可能直接伤害到投资者,也直接伤害到你的读者,从长远来讲,直接威胁到你的品牌,和大家对你的信任。
我的看法是,一定要建立一个有公信力的媒体,这不是靠空口说的。我们要做百年大报,或者说中国的《华尔街日报》,这不是喊口号,它要有一系列非常细致的制度保证才可以做到这一点。我跟《财经》杂志的记者做过交流,他们好像有一些制度.
其他的媒体,比如说我在《财经时报》做过两年,然后在《南方周末》做过四年,我们只有一个笼统的东西,没有一个特别细致的制度。你要看美联社、道琼斯,他们内部有非常细致的新闻操作规范,举个例子,我知道现在在中国的媒体,记者炒股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过去一两年股市上涨,很多人的收益应该很不错。当年我在《财经时报》的时候,老总鼓励我们炒股,说大家最好每个人都放一点钱进去,理论基础就是一旦跟自身利益结合起来的时候就会对市场无比的关注。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对的,但是记者炒股另外的一个问题就是会影响到你对新闻的判断。客观公正不是空的,它是有一系列的制度保证的。应该是在2000年的时候,当时我在《财经时报》,就有一个同事,买了山东铝业的股票,但是这个股票老是不涨,他有一点着急,后来写点文章,相当于拉抬一下,这个就很不好。我想这种现象其实挺普遍的,举一个例子来讲,如果我是记者,我要重仓持有中石油的股票的话,是大概不会写中石油的负面新闻的,因为如果负面新闻一出来,会立马影响到股价。
所以关于记者炒股这一块,无论是美联社、彭博社,还是道琼斯,都有很详细的规定,当然规定可能不一样,但大体上的要求是:第一,不能炒股,但可以买共同基金,因为基金是一个投资组合,一般不涉及到针对某一个上市公司,或者某一个具体的板块。第二个是要长期持有,虽然执行起来有难度。我专门请教过什么是长期持有,比如说涨了能不卖吗?我估计在执行的时候可能也有一点空间,但是规定还真是有的。再比如说做房地产新闻的,就不能炒房地产,不能投资买卖房地产市场的股票,如果是做汽车新闻的,就不能买汽车的股票。
再一个,对于接受礼物我就不细讲了,国外对此有详细的规定,比如说接受的礼物不能高于多少金额。像《商业周刊》以前曝光的一桩丑闻,也就是一个记者接受了一个航空公司的机票,去看它的一个项目而已,但美国的媒体就觉得这已经是触犯了媒体的道德底线。
另外的制度有很多了。我讲的有错必改,有丑闻必报这一块,国内现在也在搞,也就是说如果有错的话,第二天纠错一下。但是有丑闻必报这一块我觉得我们现在还是不行。我和我在哥大项目里的美国同学谈过关于丑闻的事情。当时我们班上有9个同学,其中7个是在美国做了好多年的老记者,包括《华盛顿邮报》、《福布斯》、路透社、《金融时报》等。他们说如果真的遇到有重大丑闻的话,一般来讲,与其后面被动,不如先主动,化被动为主动,先在报纸上把自己的丑闻讲清楚。
另外,作为一个年轻的记者,好不容易逮住一个人能采访的时候,会很激动。但是你在激动的时候今日说法判决之后,也确实要注意被采访者的立场问题。举个例子来讲,现在编辑部要你去看看大家对后市的看法,是上涨还是下跌,你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知名证券公司,比如说银河证券的一个分析师,他们肯定说好,因为无论是海通还是银河,或者是中金公司,在股市中有实际的利益,佣金收入是他们的很大的一块。如果股市下跌,交易量萎缩,他上哪有收入啊?所以你要采访卖方分析师的时候,大多数会倾向于认为股市上涨。
另外就是我觉得做财经类新闻,里面会涉及到利益,比较复杂,跟社会新闻不一样。所以无论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确实要先明白这一点。比如说,我知道现在有很多的媒体经济学家,他们是很热的,一般来讲,找不到人的时候,逮着一个可以上一个版面没有问题。短期内你可能不了解,长期来讲,你应该观察这些经济学家的立场是什么。有一些始终是唱多的,这个唱多里面他就会有利益,可能有的人开的是公司,有的人开的是基金公司,你可以去查,但是你一定要注意他的立场。再比如说,有的人跑到你面前,说我有一个猛料要跟你说一下,当然了,他要愿意提供猛料大家肯定要欢迎了,但是你也要小心,别被他利用了。比如我知道的有一家基金公司,就是想看一看一个消息发布出去以后对股市的影响,他先找一个记者,把这个消息捅出来以后,如果是朝着他希望的方式运行,他以后就出台这个政策,如果不是按照他预期的方式运行,他就否定这个东西,这个事情就没有了。再比如说中国的证监会现在想出一个东西,他先冒一点风,你要一报道,股市一下跌,他就说这个是谣言,所以这个是要小心的。
另外,我想讲一下公信力的另外一个问题。新闻专业里面经常会讲新闻要真实客观,新闻的最高境界也是真实客观准确。那么什么是真实客观呢?在实践中,这经常被归结为,采访一个事件时要把涉及到的矛盾双方都采访到,比如说甲公司诉讼乙公司,你采访了甲公司的董事长,同时也采访乙公司的董事长,然后把这两个放在一起,认为就是做出一个相对比较客观的报道。它可能是客观的,也有可能不是真实客观的,我把这个情形归结为伪客观,因为你很懒,没有真正去挖掘到事实的真相,但是你又害怕出问题,所以你把双方的说法都堆到了一起,这样可能会给读者一个糊涂帐,因为你没有解释清楚。我认为真正的客观是接触到事情的本质,或者说尽可能的接触到事情的本质,而不是简单的把双方的说法堆到一篇文章里面去。这是大家以后的操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比如说你写了稿子,拿到你的同事那里去,他说这个事情是两个企业的事,你怎么只采访了A公司没有采访B公司呢?你回头把B公司的采访弄回来也还是不够的,我觉得从大的方面说,这就是公信力。从树立一个企业、报社的公信力来讲,你应该尽可能地追求真正的真实客观,而不是表面上的真实客观。
另外我在我的博客上曾经写过一个问题,顺带说一下。我在去美国之前,应该算是有经验的财经记者,因为我当时是《南方周末》的高级经济记者,应该讲对经济报道有一点体会了,我的英文也还不错,也会看一些国外的新闻网站,但是没有很深层次的体会。所以我一直认为,像我们《南方周末》因为是周报,所以要做深度,日报比我们快,他们要抢速度,而《财经》杂志是更深的深度,这是大家的一个共识。但是到了美国以后,我天天看《华尔街日报》,感觉到不对劲。我不知道大家看不看《华尔街日报》,真正的《华尔街日报》是这样的,它有点像《21世纪经济报道》,甚至比它的文章还长,有时候一个版有一篇到两篇文章,有时候一篇文章占到两个版,没有短消息,都是长篇深度报道。后来我问了《华尔街日报》的发行人,说你们怎么样能够把速度和深度相结合呢?他说,看《华尔街日报》的很多是专业的投资者,从速度上来讲,网络比报纸快,《华尔街日报》自己也有网站,所以就逼迫它后来不能做短篇的消息,都是长篇大论。所以我说,它的深度和速度是可以同时达到的。
另外,我再讲一个彭博社的例子,一般大家认为通讯社发新闻都快、短,倒金字塔结构也是美联社先搞出来的。但是彭博的终端机价格大约是每年2万美元,不是个人投资者能够用得起的,一般是机构的投资者使用。你可以上一下彭博的网站(),上面有一些彭博的新闻,它很多的文章都很长,为什么?还是那句话,太短的它也有,但投资者不希望看这种千篇一律的东西,很多东西需要一个进一步的解释。深度和速度是可以同时实现的,就像化学当中的刚性和韧性不太容易同时实现,但是要加上一些添加剂,就可以同时实现。如果只能写一些短稿子,我觉得是不能适应下一步发展的。我感觉像国内的《21世纪经济报道》以及其他一些报纸,现在的目标也是兼具深度和速度。你们最近在改日报,改成日报后也不会把文章变短对不对?
另外我想到一点,就是投递速度,这其实涉及到运营这一块。《华尔街日报》主要的读者是订户,而不是走报摊。我每天早上7点多下楼的时候,《华尔街日报》已经送到楼下了,基本上是风雨无阻今日说法心声,后来我问《21世纪经济报道》可不可以做到这一点,答说不行,去报摊买可以,这涉及到的不完全是流程环节的问题,可能涉及到整个编辑过程往前推,早点结稿、印刷这些细小的问题。
下面我讲一下数据吧,我觉得在媒体行业正在发生一些深刻的变化。在美国,《华尔街日报》比《纽约时报》的发行量都要大。《纽约时报》的发行量是100万份左右,《华尔街日报》的发行量是200万左右,是《纽约时报》的两倍,在全美国所有的日报中它是排行第二。第一是《今日美国》,发行量大概是220万份左右,就差一点点。你不能理解一份财经报纸要比一份综合大报的发行量还大。举个例子,《21世纪》当然不如《南方周末》发行量大,《南方周末》是一份综合性的报纸,它的读者群应该更大,而对经济感兴趣的人毕竟是少数,但在美国媒体的现状却不是这样。因为我估计大家以后可能会做财经记者,我讲这个的意思是说,我觉得财经新闻这一块前景非常好,全美国人民都在看《华尔街日报》,而《纽约时报》主要在美国东部,尤其以大纽约地区发行。其他各城市都有自己的综合性日报,如洛杉矶有《洛杉矶时报》,芝加哥有《芝加哥论坛报》一样。
道琼斯有110多年的历史,路透社有150多年历史,彭博社是1982年才开始搞起来,大概有20多年。现在整个道琼斯社已经卖了,《华尔街日报》是道琼斯最主体的媒体,包括在个人投资者里有很高知名度的《巴荣周刊》,也包括在美国做了自己的财经类的网站——(市场观察)。整个道琼斯去年实现的总收入是19亿美元,净利润是1.05亿。而仅有25年历史的彭博,去年的总收入是47亿美元,相当于他的2.5倍,利润是15美元,也就是说彭博的利润基本接近于道琼斯的收入。今年的彭博基本上要超过150多年的路透社。路透社现在和汤姆森(Thomson)合并了,这里反映了一个什么重大的趋势呢?我个人认为他这是反映了做专业化财经的前景。彭博这块的模式就不展开了。总之,彭博的模式是一种垄断式的模式,他做的非常的专业,所以我觉得财经媒体下一步的方向就是专业化,要做得很高端,如果做的太多、什么都想搞一点反而搞不好。比如说《21世纪》面向的是机构投资者,包括商业银行、上市公司这一块,但是对个人投资可能做得不够专业,所以后来做了《理财周刊》,这就相当于《巴荣周刊》,这个地位就很明确。我前面提到叫《机构投资者》,一年订费100多美元,Alpha一年是卖800多美元。虽然量小,但订费很高。所以我觉得一是专业化,二是分层,每一个媒体找一个自己的市场空间。
反过头讲一下美国综合性的媒体。像《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这样的美国综合性的媒体确实陷入一种困境。从我们的新闻立场来讲,《纽约时报》是百年大报,有着大报风范。但从经营管理上,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它确实过得比较艰难。去年《华尔街日报》做了一个长篇报道,讲摩根斯坦利旗下一支在英国的对冲基金经理,持有《纽约时报》大概6%、7%的股份,他觉得《纽约时报》的利润收入一直在下滑,要求换管理员,提出一大堆的措施,所以现在搞的《纽约时报》灰头土脸的。《纽约时报》在纽约刚新建了一个总部。本来想大家都搬进去宽宽敞敞,现在被基金经理的调整又收缩了。大家可以上雅虎去看一看,《纽约时报》最近连续三年的收入在连连下滑,去年第一次出现负的净利润。《华盛顿邮报》好一点,最近三年基本是持平的,净利润基本是在几百万美元。这是百年大报现在目前面临的困境。所以大家找工作的时候,我不建议大家找综合性的媒体,看不到有什么前途。
刚才讲了我对媒体一些基本状况的看法。下面,我谈一下技术性的东西,怎么成为一个好的财经记者。先讲讲我自己走的弯路。我当时学新闻的时候,最早的梦想是当一个时政记者,后来看势头不对,在中国当时政记者是没有什么前途的,没有什么空间。后来我决定做经济记者,因为感到中国经济还是有希望的。当时也没有人指导,课堂上讲的都是一些怎么采访,怎么现场突破等。至于怎么拿到猛料、怎么处理猛料、怎么理解经济运行,当时没有人讲,我就自己找来书自学。我估计大部分做财经新闻的记者,当时都读过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或者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我当时也读了一本,觉得很好,因为它确实有助于理解宏观经济运行,包括中国动不动就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是我想说的是,光读经济学原理不够,他只是给你一个基础性的知识。我认为要做一个好的财经记者,要明白四门课,经济学原理只是其中的一门。
第二门是公司金融,即西方所说的Corporate
Finance。翻译成公司金融可能不太恰当。这一块是说作为一个企业,怎么样合理运营资金资源的问题。如果做公司报道的话,这个很有用。因为无论是一个公司的上市、并购、企业融资,都需要理解金融投资是怎么回事。比如说企业上市要融资,一种是用债权融资,另一种是股权融资,而债这一块,是可转换债融资,还是普遍债融资,这个是有讲究的。股票融资又涉及优先股,还是普通股融资。我估计在座学金融的可能知道,一个企业如果对未来有很强信心的话,他应该用债券不应该用股票,只有企业觉得下一步的前景暗淡的时候才会用股票。所以,作为一个记者要是敏锐的话,看到有的企业再融资的时候,就会看出问题来,看它是不是对未来看好。再比如理解公司的IPO,其实来讲,
IPO能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它在国内上市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可能会解决治理结构的问题,以及员工激励机制的问题,但是总体来说,企业的上市,尤其到美国上市,首先费用就非常大。其他比如企业选择什么时候进行股票回购、如何对一个公司估值等等,都是公司金融所涉及的范畴。如果不能理解这一块,在报道公司新闻时就始终有隔膜,不能理解企业。
我讲的第三门课是财务会计。我以前当财经记者的时候,看公司的报表都看不大懂,只是看到一些皮毛。学会计的好处是,你可以对基本的财务报表做分析,能看懂报表,理解报表后面的东西。
第四门课是资本市场。这一门不一定是课了,是一个大的资本市场的概念。刚才讲的公司金融是一个公司内部的问题,而它怎么跟外界对接,包括证券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发行、期货、期权等等,实际上都在资本市场范畴当中。
如果做一个财经记者,我觉得这四门课是需要的。有了这四门课以后你就可以有一个理解经济运行和企业运行的基本框架。
接下来,我谈一下经济报道中常见的误区吧。我走了很多弯路,当了好多年记者才悟出来,所以希望大家在当记者的时候不要走这些弯路。
第一个误区就是不看公司报表。比如说要报道一家上市公司,如果没有认真花时间看它的财务报表,对这个公司了解的不透,对方一看就知道对公司不了解,这种记者是最好对付的。要想迅速地让采访者重视你,开头就得让他意识到你对企业很了解。这种了解从哪里来呢?首先是看他的报表。年报、季报以及公司IPO时的招股说明书,是对一个企业最好的理解。我认为,这是报道一家上市公司的起点。报表里有对行业的分析、对竞争对手的分析、企业基本面,包括可能存在的风险。这不是你找一个企业老总给你讲20分钟,半个小时能讲出来的。
比如说,我在美国的时候见到一个河北企业想去融资,它已经是在美国上市了。我见面就说,我看过你们的以前的融资安排,你们吃了大亏。这时他就对你很重视了,他知道你很有准备,看的很细。你要是看美国这一块,比如你想了解中石油或者中海油,可以直接去美国证交所的网站找到它们在美国上市的年报。你要报道阿里巴巴在香港的上市,第一步肯定要去香港联交所去看他的招股说明书,知道了这些再有的放矢,要比只是知道阿里巴巴是做电子商务要有用的多。
下面我说一下报表应该怎么看,这就涉及到会计了。我犯过的一个基本错误是,看企业报表的时候总看总收入和净利润。当然,总收入和净利润也要看,但一定要注重看现金流。现金流是最重要的搞笑短信今日说法,一个企业出不出问题,关键在于现金流。如果现金流出了问题,可能利润很高就破产了,因为有债还不上。看现金流还要看他运营的现金流,可能他去年卖的一栋楼导致现金流看上去很不错,但实际运营这一块是萎缩的。所以你只有看懂报表了才能看懂企业。这样的话,你再报道一个企业时才能有的放矢。
第二个误区,也是我觉得国内财经记者在做报道时也没有意识到的,就是一看到企业并购的时候总是叫好,看到企业总体呈现高增长率也总是认为好。我认为作为一个好的财经记者应该有理性的判断。首先讲并购这一块。当时,戴姆勒并购克莱斯勒的时候,戴姆勒的股票往下跌,克莱斯勒的股票往上涨。为什么?并购可以分为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对于被并购企业,一般来讲,股票的上涨比较多,这在国内发生得比较少,在美国发生很多。这是因为要并购一家企业的话,应该付一定的premium,
即升水。对于并购企业来讲,股价可能被稀释,所以股价下跌了。在美国有很多对冲基金,专门做这一块。比如他赌A公司有可能并购B公司,所以他作的操作是,卖空A公司,买进B公司,正好是一个套利。所以,作为记者来讲,看所有的大并购应该有一个批判的眼光,不要随便叫好。第二就是高增长,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做大做强肯定是有意义的,因为规模大了,可抵御风险能力就提高了。但是,看到高增长的同时也要注意看他的收益,如果他的高增长和收益不匹配要小心。增长只有超过投入收益率,才有意义,否则没有什么太大意义。
另外,我讲一下负债率的问题,这也是一个误区。以前我们看企业的时候,总觉得一个企业高负债不好,低负债好,一点债没有更好。如果没有债,手头有大量的现金是最好。我觉得作为一个好的财经记者应该看到合理的负债结构。理论上讲,对一个好的企业来讲,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用一定的债、一定的股权,不能完全用股权,手头现金也不能太多。一个企业要持有大量的现金,就说明在资金运营上有问题。如果一个企业一点都不敢用债,好一点说他财务稳健,不好地说,就是他的CFO是不称职的。
总结来说,要报道一个行业或公司,第一步就是要看年报、季报、招股说明书,如果涉及到一些并购的话,还有一些所谓的文件,没事看一看美国的证交所网站、香港联交所网站、中国的国内的上交所和深交所的网站。第二要看三表,就是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尤其注重现金流量表。如果你有这么一个眼力,再跟企业谈的话,老总就可能比较敬仰你了,因为你看到了他的问题。比如说有一家公司准备明年上一个十亿的项目,你就可以问他老总,你的现金流是负的,不能维持正常的运行,你怎么样融资去实现十个亿的项目。可能不懂的人会很惊讶,某某公司宣传明年要搞十个亿上一个新项目,一个好的记者就可以判断,他可不可以做到这一点。再比如中国的一个民营企业说明年要上一个五个亿的项目,你看了他的企业报表以后发现有很多银行债明年到期。如果你了解目前中国的商业环境,就知道中国现在收缩银根,企业贷款是很难的,最多把过去的贷款再滚动一下,要想拿新贷款很难。所以现在要说上五个亿的项目,你马上意识到是不是要融资,在中国,融资麻烦的地方在于发企业债是没有机会,那就要涉及到是不是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怎么融?如果股价很低的话,可能融不了这个钱,要融资的话可能就涉及在很低价位进行稀释股权。你未来的投资项目就得不偿失。这样分析的话,你就不是一个看上去很嫩的记者,而是可以跟他深入探讨这个问题。给大家提醒一点,如果看年报的时候,注意认真读其中“管理层讨论和分析”(MD&A)部分,这里面有详细讨论企业怎么搞,面临什么问题,下一步怎么办。我认为,这是了解一个企业的最好的途径。
最后谈一下资本市场的报道。如果大家以后报道资本市场这一块的话,首先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概念,整个资本市场相当于一个产业链。企业要融资的话,包括企业上市的IPO、后来的增发、发行企业债等等,都跟我们报道相关。余下的大家可能也清楚,像投资银行等等。我们国内刚入行的记者对投资银行不太理解,以为投资银行就是搞上市。其实,投行有很多业务,而且美国有很多大行,它的主要业务不是来自投资银行部门。投资银行IPO这一块利润相对比较高,并购那一块利润也相当高,还有一些资产管理,像美国大行里有很多对冲基金。要采访投资银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投资银行里的分析师我们叫卖方分析师,就是总会说到
本文转载自网络,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