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运动员证办理择校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优慧待遇老师有权解除吗

当前位置: >>
议论文素材
《品质是工匠的脸面》 3 月底的一天,33 岁的修书匠保罗?卡斯蒂廖内早上 9 点准时到达店铺“无名修书店”,依次打开店面的铁闸门、木 门,擦拭器具,准备开工。在意大利东海岸城市里米尼,这样的日子保罗已经过了 15 年,但他仍然对每一天充满期待。 小城的另一边,70 岁的梅伊?阿戈斯蒂诺也早早来到自己经营了 30 年的“罗马尼奥拉修书店”,在嘈杂的机器和 沙沙作响的收音机陪伴下修炼着手艺。他说,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用心做,匠人乐在其中。 意大利现有手工修书店大约一百家。同在一座城,梅伊和保罗这一老一少两个同行是暗自较劲的对手,也是惺惺 相惜的朋友,因为对修书这门手艺,他们有着同样的坚守。 意大利的修书店在中世纪时期是装订书籍的唯一选择,这与不少欧洲国家一样。工业时期到来后,大批量书籍装订逐 渐由工厂承包,修书店的经营范围变为小批量、个性化装帧和旧书翻新。电子数码技术普及后,政府、律师等昔日的 大客户转向无纸化办公,修书店如今完全走上精品道路。 “品质是工匠的脸面,一方面带来外部口碑,一方面给自己前进的动力,”保罗告诉新华社记者。从学徒到掌门的 15 年里,保罗不仅对修书的各种步骤掌握娴熟,也在一次次实践中总结出对顾客更为实用的经验。 做书首先要耐用,根据书页不同的特点确定好最耐用的缝制方法和用料材质,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如何呈现出书籍 最美观的一面,梅伊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以缝制书脊为例,梅伊一般会选用结实的布料打底,而不像一些大批量生产的工厂那样用纸板代替。梅伊说,这部 分的材料顾客是看不见的,布料成本远超纸板,工艺也更为复杂,却是修书匠的责任心所在。 “顾客看不见,但我看得见,时间也看得见,”梅伊说。 “手艺人不会很富有,但是挣多少钱自己掌握,花多少时间精力就能挣多少钱,说起来挣的都是辛苦钱,”保罗说。 比如他装订一本论文大约花费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 根据材质的不同,装订每本论文价格在 10 欧元至 50 欧元不等。 即便梅伊这样的老修书匠,产品也不会卖出天价,收入全靠一针一线地装订出来。 “我需要付房屋贷款,人们需要装 帧书籍,我凭着手艺养活自己,那就够了。 ”梅伊说,真正的满足不在于多挣钱,而在于亲眼见到零散的纸张经过自己的 双手变成一本本精美的书籍,自己的劳动得到认可。 “以翻新旧书为例,旧书承载着主人的痕迹,可能翻新的钱高于买一本新书,但对主人来说只有自己的这一本才独 一无二,因此他们对修书匠怀有很大的希望,期待能给这份专属回忆带来新的生命,”梅伊说,“这种情况下做好一本旧 书,顾客的满意就是对手艺人最大的回馈。 ” 保罗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合适的位置,都有自己定义的成功,而他的成功就是做着热爱的工作,和妻子、 孩子在一起, 衣食无忧地生活。《 “别人家的孩子”莱万多夫斯基》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梁璇来源:中国青年报(2016 年 06 月 24 日 08 版) 两胜一平排名小组第二,波兰队首次在欧洲杯小组赛出线。但对北爱尔兰和乌克兰队的两个进球,却与头号球 星莱万多夫斯基看似没有关联, “270 分钟,他没打进一个球。 ”小组赛末轮错失两个单刀机会后,媒体齐刷刷地将 目光集中到这个在预选赛中打进 13 球的队长身上。 但在“赤裸”的数据背后,莱万却未受到过多的苛责,ESPN 甚至因他的存在,将波兰视作上半区“黑马”的 有力争夺者, “如果让莱万待在正确的位置上,这个拜仁慕尼黑前锋可以击败任何人,只是波兰尚未给他一个发光 的机会。 ” 熟悉他的德国媒体强调了他“炮灰”的作用, “一旦莱万拿球,整个北爱防线防守的重心都要转移。 ”正是 3 名 北爱尔兰球员忙着封堵莱万,才让他身边“潜伏”的米利克完成绝杀,为波兰拿下 3 次入围欧洲杯决赛圈以来的首 场胜利。 他像一块移动的磁铁, 将挡在对方门前的悍将纷纷吸到身边, 其强大的磁力正是他在德甲 “9 分钟进 5 球” 那让人不寒而栗的实力。 去年 9 月,莱万将一组“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打出的数据”还原在对沃尔夫斯堡的德甲赛场上。第 51~60 分钟, 波兰人像梦魇一样出现在狼堡的球门前,用 86%的命中率和 83%的进球转化率,完成了平均 108 秒进一球的神话。 这轮让人应接不暇的攻击,不仅帮助拜仁以 5∶1 逆转比赛,也刷新了德甲最快帽子戏法、最快大四喜和最快单场 5 球的纪录,更让他成为欧洲五大联赛中最快完成巴掌戏法的球员。 这样令人目瞪口呆的成绩,或许只有他的家人不会感到震惊。莱万的母亲曾透露,之所以给他取名为罗伯特, 是因为在他出生之前,他们便预料到,这个多动的孩子将来会因超高的运动天赋成才, “为此,他爸爸给他起了这 个让所有人都没有发音障碍的名字。 ”波兰柔道冠军父亲和排球运动员母亲的基因,让莱万从小便成为田径、乒乓 球和柔道等项目的“好苗子” ,但在母亲眼中,他只对一件事情感兴趣: “踢球并且进球” 。 但 “天才少年” 的起步也不算顺遂, 不够强壮是莱万最初的劣势, 从此, 熏肉和健身房就成为他生活的关键词。 当 17 岁的莱万对未来充满期待时,父亲却因心脏病离开人世,莱万本人也在经历伤病后,被华沙莱吉亚俱乐部抛 弃, “那一年真是举步维艰。 ”莱万曾回忆起当时的心境, “我要证明,他们失去了一名出色的球员,他们作了一个 荒唐的决定。 ” 果然,从 18 岁开始,他迅速成为绿茵场上那种“别人家的孩子” 。联赛从月薪不足 380 英镑起步,一路豪取波 兰乙级、甲级联赛的金靴,最后成为波兰足球先生;从 2010 年转战德甲至今,效力于多特蒙德和拜仁慕尼黑队, 几乎获得了能收获的所有荣誉:4 个德甲冠军和 2012 年德国杯的冠军奖杯。 他始终用高效的进球证明他在球场上的决心,无论代表俱乐部还是国家队。这一点,从他 20 岁的国家队首秀 便能预见,2008 年 9 月 10 日,波兰对圣马力诺的比赛,第 59 分钟被替补上场的莱万,只用了 8 分钟就用进球站稳 了脚跟,赛后,他透露了最大的动力来源――用“这个进球献给我去世的父亲” 。《倒在手术台前的杜勇医生》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曹忆蕾 张敏 4 月 21 日晚上 5 点 40 分,医生杜勇在家中与父母、女儿吃饭,准备盛第二碗饭时,他接到了医院的电话,需要他 参与急诊手术。二十分钟后,他倒在了手术台前,年仅 35 岁。 杜勇是安徽广德县人民医院的骨科医生,2004 年进入医院,去年刚升为主治医师。 “尽管已经下班回家休息,他依 然保持手机畅通,以便随时接诊。 ”同事了十几年的骨科副主任龙术民记得杜勇一直保持这样的习惯。 这天下午 5 点多,医院接收一位 60 多岁的病人,车祸引发了复合伤,失血严重,脾脏破裂已经危及性命,同 时伴随髋关节脱位。这种情况下,病人需要做一个髋关节的复位手术,之后才能进行脾脏切除等一系列手术。 杜勇听到需要自己前去会诊, 放下电话, 骑着电瓶车赶去医院。 上午, 杜勇刚完成了一台内固定物取出的手术, 下午看完门诊后下班。龙术民眼中,杜勇为人憨厚,科室里有手术、急诊,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 “跑得比兔子还 快” 。 杜勇家在医院附近,五分钟的路程。随后,他一路小跑从一楼到三楼,没有停顿休息,径直进入手术室参与手 术。 了解病人的基本病情后,杜勇立即实施髋关节复位手术,只用了十分钟,病人髋关节复位成功。同在手术室内 的普外科医生吴文谷记得,复位手术完成没多久,杜勇一头栽倒在手术台上。 “杜医生不行了! ”医生一边转移伤情逐渐平稳的患者,一边就地抢救杜医生。同一科室的骨科医生丁航赶到 手术室,十分钟不到,他看到麻醉科、外科、神经内科、ICU 重症监护病房等科室的主任、值班医师相继赶来。 “心 肺复苏、心脏按压、插管??即使在那么好的抢救情况下,依然回天乏术, ”丁航说。 21 时 55 分,杜勇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终年 35 岁。 “他走的时候,手术室里所有人留下了眼泪,大家集体默 哀 3 分钟。 ”参与手术的张发来医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医生推测,死因是心源性猝死。复位手术需要医生“使出很大的劲”完成患者的髋关节牵引,丁航猜测,这是 导致猝死的一部分原因。谁也没有想到,平日“活力四射、对工作充满激情”的杜勇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丁航印象中,杜勇精神抖擞地来上班,和大家说说笑笑,虽然杜勇长丁航几年资历,但从不摆架子,像兄弟一 样。 安徽广德县人民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骨科有 15 名医生,正规床位 50 多张,高峰期的时候多达 80 张。 15 名医生分为 3 个治疗组,每一个医生手下有 20 多名病人。龙术民副主任领导了一个治疗组,杜勇和他搭档了六 年,是他的“得力干将” 。 医院规定上班时间是上午 7 点半,到下午 5 点。龙术民认为,按时下班几乎是不可能的,县级医院接诊的病人 量大,以及随时而来的紧急任务,让医生处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中。 丁航估计, 大家的平均工作时间在 8 个小时以上。 根据 《中国医生执业状况白皮书》 2014 年调研统计结果显示: 52.72%的医生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在 40C60 小时; 32.69%的医生在 60 小时以上, 相当于每天要工作 12 个小时以上。 “业务能力强”的杜勇,哪里都需要他,因此面临更重的工作量。龙术民补充, “我们的工资是封顶的,没有 加班费,但是杜勇知道病人需要他,医院需要他” 。 除了常规手术,还有查房、门诊、看医嘱、换药、办理出院、归档病例等工作。丁航印象中,面对琐事,杜勇 表现出细心、耐心。开放骨折的病人,术后会出现慢性感染,需要长达十天半月的换药,杜勇会和病人沟通病情, 商量好换药时间。 “他总是事事站在病人角度考虑, ”如果遇到家境困难的患者,杜勇会提出更经济的治疗方案。龙术民记得他 们聊过红包问题,杜勇给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在手术当天,为了让病人家属放心,他会收下推脱不掉的红包,然后 偷偷将钱打到病人的账户上,术后再将情况如实告诉病人。 龙术民说, “病人信任他,也愿意和他沟通” 。杜勇离世后,有不了解情况的病人询问, “怎么一天没见到杜医 生?他说上午要来的。 ” 杜勇身高 1 米 72,体重 170 多斤,块头很大。半年前,他曾有过一次面瘫,龙术民让他减肥,杜勇开始每天早 上骑自行车。二十多天前,他因为免疫力下降,有过一次感冒。平时,他参加院里的篮球、足球比赛,同事评价他 “身体壮得像头牛” 。 当意外发生的时候,杜勇的爱人哭喊着冲进手术室, “杜勇,你要坚持,不要走! ”想要参与抢救的她,在同事 的反复安慰、劝阻下,才放弃念头。她在这家医院担任麻醉师,与杜勇都是独生子女,未来她要独自一人照料 4 位 老人和 6 周岁的女儿。 龙术民也不能相信这位搭档的离世,为如何安抚家属而苦恼。六年里,他们合作过多台手术、学术论文。意外发生 的前一天,他们正在讨论下周一的手术。《蹬过三轮的院士谭天伟》 “在别人看来, 我现在是做出了点成绩, 可我一直没觉得自己比别人好多少。 ” 接受媒体采访时北京化工大学校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如是说。 谦虚、实干、敢于创新,是很多同行对谭天伟的评价。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他带领团队潜心研究,服务国 家社会需求,在生物化学研究及产业化上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成为我国生物工程领域的领军专家。 不跟风,做有发展前景的研究 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谭天伟被先后委派到德国生物技术研究所和瑞典伦德大学学习生物化学工程。 1993 年,学成归国后,他来到北京化工大学。20 多年前,北京化工大学的生物化工专业基础比较差。当时谭天伟 只有 2 万元博士后研究经费,其中还包括两年的工资。条件艰苦,没有前辈指点,全靠自己摸索。 外出购买实验药品,为了省钱,他舍不得搭乘出租车,蹬着三轮车骑行数十公里。省下来的路费全用来买实验 用品。 “年轻人一开始想做大事固然好,但要学会从小事做起。 ”谭天伟说。初到北京化工大学时,他很难申请到项 目,但一直追踪着前沿课题。 “九五”期间,我国设立了攻关项目,力争缓解维生素 D 产品依靠进口的现状。经过答辩,谭天伟争取到了这 个项目。这是他早期接手的最重要的课题。 麦角固醇是生产维生素 D2 的主要原料,但当时获取要采用酵母发酵方法,生产成本高。最初,谭天伟想通过 优化发酵方法降低成本,一段时间试验后,他意识到,日本人在发酵工艺上研究了几十年,能想到的方法都尝试过 了,利用传统工艺不可能超过别人。 一次偶然机会,谭天伟发现青霉素等废菌丝体内含有高达 1%的麦角固醇。经过反复实验,他找到了一条从菌 丝体内提取麦角固醇的路径。他带领研究小组,以青霉素、柠檬酸等发酵的废菌丝体为原料,发明了一种获取麦角 固醇的新方法。该方法减少了发酵环节,用更低的成本获取同等质量的麦角固醇,解决了维生素 D2 工业生产的难 题。 该技术在山东东营和大连产业化应用后, 获得千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凭借 “发酵工业菌丝体综合利用” 项目, 谭天伟以第一获奖人获得 2002 年国家发明二等奖。 “我们在立项时就考虑了实用性问题,不仅注重技术指标,也看重经济成本,有没有产业化的可能性。 ”选择 项目时,谭天伟不盲目跟在市场热点后面做研究,而是将眼光放远,做那些具有发展前景和对国家有重要战略意义 的研究。他介绍说,2015 年,我国消耗 2000 多万吨 PX(对二甲苯) ,其中 1000 多万吨依靠进口。最近他正带领团 队开展一项用树叶、纤维素等生物质替代有毒、易燃的苯,直接提炼 PX 的项目。该研究有望革新 PX 生产工艺,提 升我国 PX 生产水平。 教书育人,不仅是“教”还要“育” 谭天伟领导的科研组有 7 名教师, 最多时有几十名硕士博士生。 2012 年 6 月, 他出任北京化工大学校长, 科研、 行政工作双肩挑的同时,仍坚持在教学第一线。 “每次讲课前的晚上,我都会仔细看看教学课件,想着能否增加一点新内容。 ”谭天伟说。他主讲的《生物工 艺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并当选国家级教学名师。 谭天伟说,教书育人,不仅是“教”还要“育” 。他认为,育人是无形的,教师传授学生科学理念比单纯知识 更重要。他默默帮助学生的成长,在重要学术会议上,他会把好的学生推荐出去,为他们提供展示舞台。而今,他 的不少学生已成为国内生物工程领域的骨干。 “你的视野决定你能看多远。 ”新生开学典礼上,谭天伟如此教导学生。他鼓励学生,要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 的事情,要去怀疑、 去探索,才有新发展。 他还倡导学生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 用多学科的视角去发现、 思考问题。 2013 年,在谭天伟领导下,北京化工大学启动了“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计划” ,推出 8 个学科交叉班。他认为, 学科交叉融合是大趋势,推出该计划有利于推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谭天伟说自己就得益于“交叉学科班” 。在清华大学的本科专业是化学工程,大四转到生物化工专业,为日后 研究打下了基础。 “与一些传统学科相比,新兴学科没有‘权威’ ,大家都放开手脚,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 ”谭天伟说,他希望更多 的学生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用多学科的视角去发现、思考问题,在科研上做出成绩。《改变生活从“可以喝的书”开始》 80 后美国姑娘特蕾莎?丹克维奇(Theresa Dankovich),带着一本只有 26 页厚的书,上个周末来到中国杭州,胜过了 来自全球 17 个国家和地区的 2500 多件设计师作品,拿走了奖金高达 100 万元的首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 改变生活从“可以喝的书”开始 这年头大概流行跨界。特蕾莎不是作家――尽管获奖作品是一本“可以喝的书” ,不是设计师――尽管赢了 600 多 个专业设计师,她的专业是化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公民与环境工程专业博士。这本薄薄的书的每一页纸都可以撕 下来当滤纸,为全球 6.63 亿喝不到洁净水的人带来生命的希望。 一本书能满足一个人 4 年的饮水需求 特蕾莎为记者展示了手中这本“可以喝的书” :从外观上看,它和普通书本并没有什么不同;打开后,黄色的纸张 被设计成易撕型;水通过滤纸,99%的细菌会被滤纸上嵌着的纳米银离子或铜离子杀死,得到比美国水龙头里流出 来的直饮水还干净的饮用水。而这本神奇的书并不贵,一张纸只要 10 美分,可以过滤约 100 升水。这意味着 260 美分,约合人民币 17 元,就能满足一个人 4 年的基本饮水需求。 和特蕾莎一起进入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决赛的作品,有不少是“光萤概念车” “个性化西服定制移动平台” “汽车后市 场服务机器人”这样为城市生活服务的设计,而她的目光投向了几乎不能带来金钱回报的社群――农村――贫困的 农村。 “很多设计师没有把贫困人口作为终端用户,作为一个科学家,我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特蕾莎说, “我没有 去过任何设计学校,没有听过任何工程设计课程,我有的只是对生活的热爱。我觉得我有责任用我的专业知识,提 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 在上大学时,特蕾莎有过一次非洲之旅。看到壮美风光的同时,她也看到在烈日下,很多人连干净的水都喝不到。 在加纳有压井装置,特蕾莎跟着当地人一起压过水,可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水都是泥水。 回到美国的实验室后,特蕾莎决定利用纳米材料创造一种抗菌纸张,用于廉价的水过滤系统。8 年后,她做到了。 她立刻带着滤纸跑到南非、肯尼亚、印度等国家,测试了 25 种受到严重污染的水源,试验成功。 目前,这本“可以喝的书”已在孟加拉国、加纳、海地、洪都拉斯、肯尼亚、南非等地使用。特蕾莎透露, “可以 喝的书”或将在今年晚些时候上市销售,卖给 NGO 组织,或者进入当地市场, “已经有多个慈善机构和我们合作, 把书提供给贫困地区的农民,我们也希望在中国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 特蕾莎说: “现在这本书针对的仅仅是金字塔最底部的部分,大约 40 亿人口;但有时候一些地区的自来水也是不干 净的,所以实际人口数要更多。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把这本书送给所有需要洁净水的人。这是一个梦想。 ” 知识的传播比这张纸重要 当特蕾莎带着“可以喝的书”满世界跑,欣喜于滤纸强大有效的功能之余,她也有了新的忧虑:在这些缺乏洁净饮 用水的地区,往往也缺乏教育, “你告诉他们喝不干净的水会影响健康,他们也不理解” 。于是,特蕾莎决定把滤纸 做成一本真正的书――用来传播知识的书, “用书本教育人们,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她在“可以喝的书”的每一页纸上,都用食品级墨水印上温馨提示: “你所在村庄的水源,可能含有致命的病菌, 但是这本书里的每张纸都是滤水器,可以确保你的饮水安全。 ” “如果你喝了不洁净的水而身体不适,记得一定要去 医生那里。 ”为了让知识传播更加有效,特蕾莎还计划在书上印卡通内容。 让特蕾莎看到希望的是,她在推广书的过程中,到了孟加拉国的一个小村庄,一个家庭主妇告诉她: “要是我丈夫 不给我买这本书,我就去写诗,然后卖诗赚钱去买它。这样我的家人就会一直健康。 ” 在本届大赛中,还有另外一本书也能拯救不少人的生命――日本 80 后设计师太刀川英辅的“THE SECOND AID” 。这 是一本为潜在灾害地区人员设计的“防灾书” ,能在灾后 72 小时内提供维系人们生命安全的必需品和指导。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发生里氏 9.0 级大地震,此前太刀川英辅的“防灾书”版本《东京防灾》就已销售超过 700 万本。地震发生后,他对“防灾书”进行了升级:书中包含三个内容,书、物品、工具。 “这本书放在书架上,能 在需要的时候被迅速取出。你必须马上撤出这些受灾地区,地震之后可能会有海啸;如果没有海啸,你可以选择待 在家中;或者你要到一些紧急的撤离点,比如说操场――这些信息都会写在这本书里” 。 太刀川英辅说: “我设计的这个产品,能让你通过自己的知识来拯救自己。灾难发生的时候,你必须要知道怎么去 抵御寒冷、饥饿,这是你生存下去的力量。 ” 也许不能改变世界但能点亮生活 2006 年,还在攻读建筑学硕士学位的太刀川英辅就创办了一家设计公司,致力于“为社会革新而设计” 。他的理念 之一是:要有同理心,去做一个在生活里真正需要的东西 而特蕾莎说: “我聆听底层人民的声音,希望把这些观点融入到今天人文设计的语境之下。设计出来的产品不仅是 形美,还有实用价值。虽然从设计本身的角度来说,这些产品不能定位为‘高大上’ ,但一定是最接地气的产品, 一定是最可用的产品。 ” 来自东西方不同文化场景的两个年轻人,提出了相似的观点:需要、有用。同样是一张纸,特蕾莎的滤纸拥有高科 技内涵,能够拯救生命;相比之下,另一名日本设计师小野直纪用纸做成的作品也许没有那么“伟大” ,但一样“有 用” 。 小野直纪说: “我设计的产品可能并没有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全新功能,也不是能够改变世界的创新科技,但是,它 有点亮生活的可能。 ”他带来的“POSTER” ,是一盏可以像海报一样挂在墙上的灯,由单张纸构成,利用时装设计中 立体剪裁的技艺,纸张粘合后会弹起形成优美的曲线,用别针就能固定在墙上。 “这盏灯可以是普通的海报,有不同的颜色和花纹。我们想要创造的就是一盏照亮你墙壁和日常生活的灯。 ”小野 直纪说, “而且,它很便宜。 ” 有网友评价特蕾莎和她的书: “不论你是个无名小卒,还是个大名鼎鼎的风云人物,只要内心温暖装着世界,总有 可能在自己的位置上作出改变。 ” 从这个意义上,本届大赛评委之一、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赵健对“POSTER”的评价也是同理: “这个产品 不是新科技、不能改变世界,其实大量的产品设计都属于这种情况。但你为中国的设计展示了一个新的方向――不 见得要惊天动地,但可以通过低成本和低技术的各种方式,改变我们的生活。 ”《感冒病毒干掉癌细胞》 当战争进入胶着状态,一批恶名昭著的雇佣军,也被请来助阵。 眼下赶来的,是让人烦心的流感病毒和马拉巴病毒。加拿大渥太华医院的科学家改造了这些危险的伙伴,将它们注 入人体,希望能在与癌症抗争的战场上,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公元前 2500 年的一张埃及草纸上,记录了人类与癌症的第一次遭遇,但直到今天,即使轮番使出各种武器――激 进的手术、强烈的 X 射线、化学毒素搭配出的药物??人类也不能完全从这支疾病王牌军手中收复失地。 如今,人类正尝试“化敌为友” ,用其他病毒来消灭癌细胞。在加拿大的抗癌战场上,这项技术已经进入人体临床 试验。在此前的动物实验阶段,病毒与癌细胞对战的结果“令人振奋” 。 “这种病毒能够生长在任何肿瘤细胞中, 攻击面很广, 比如肾癌、 肺癌等。 ” 渥太华医院领衔这项研究的医生约翰? 贝 尔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我们相信,这种治疗方法能够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 病毒会高速复制和释放,最终撑破没有自我灭亡能力的癌症细胞 在知道约翰?贝尔的研究之前,加拿大马拉松选手辛迪?霍伯几乎做好了等死的准备。 这位女士遭遇的胰腺癌是最为致命的癌症之一。传统的放化疗对它效果甚微,生存率已经十几年没有大幅提高。确 诊后,只有 6%的人能活过 5 年。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霍伯无法放弃。 这位运动员接受了手术,全部的胰腺、半个胃、一部分小肠和胆囊被悉数切除。 “不幸的是癌细胞很快还会回来,我只有等。 ”霍伯说。 对她而言,希望随着贝尔在实验室的发现逐渐清晰起来。 “曾经,无论患者或医生,听到我建议用病毒来治疗癌症时都皱眉头。 ”研究癌症近 40 年的约翰?贝尔说, “一旦 他们知道得稍微多一些,就会相信这种疗法,并且希望弄明白它背后的原理。 ” 1904 年,意大利一位被诊断为宫颈癌的女性被狗咬了一口,注射了狂犬疫苗。没想到“大得不可思议”的肿瘤紧跟 着就消失了,并且在之后 8 年里,都没在她体内出现过。 此后不久,其他几位患有宫颈癌的意大利女性也尝试注射了这种疫苗。当时的医生在笔记里描述: “一些患者身上 的肿瘤缩小了,这可能是因为病毒以某种方式杀灭了癌细胞。 ” “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就好像和魔鬼签了契约,基因变异,快速增长,但是这种变异也让它们失去了对病毒的防御 能力。 ”约翰?贝尔说。这位科学家在博士期间的研究对象正是病毒。 在入侵人体的历史中,大多数病毒都想方设法进入细胞,并快速繁殖占领阵地。健康的细胞会释放干扰素, “大公 无私”地终止蛋白质的合成并加速细胞死亡,与病毒拼个鱼死网破。 而病态分裂、无限制增生的癌症细胞,大多没有自我灭亡的能力,这就为病毒的增生赢得了时间。病毒高速复制和 释放,最终会撑破癌症细胞。发现这一点后,科学家开始尝试把敌人的敌人变成朋友,并为这支部队取名“溶瘤病 毒” 。 这并不容易。在将近 100 万种脊椎动物病毒中,差不多有 32 万种病毒可以感染哺乳类动物的细胞。这些不安分力 量,很有可能在破坏癌细胞之前,先整垮那些本已虚弱不堪的病人。 1949 年,乙肝病毒被尝试用于治疗霍奇金病,1952 年,埃及 101 病毒遭遇肿瘤。研究结果总是患者死的死、伤的 伤。 一致对外时, “杀手”不仅要杀伤力十足,还得足够驯服。 在渥太华医院研究中心的贝尔实验室,大量病毒分别与 60 多种癌细胞进行比武较量。这场擂台赛一打就是 10 年。 实验室里的 50 名科学家几乎每周都会工作 6 天,每天 10 小时。 “我研究了 30 多年, 对降服癌症还是困惑。 ” 花白头发的贝尔说, “放疗和化疗确实有用, 但遗憾的是副作用巨大。 ” 溶瘤病毒被他当成解决困惑的“捷径” ,因为生物疗法的设计原理只针对癌细胞,不会破坏正常组织。 贝尔记得,第一次观察到马拉巴病毒对肿瘤组织产生作用,是在一个圣诞节,大家都在庆祝节日,只有他和肿瘤、 病毒作伴。 “我赶紧回家告诉妻子,还为此喝了酒庆祝! ”今年 63 岁的贝尔回忆时依然充满喜悦。 实验中所有种类的肿瘤组织注射病毒后,几乎都慢慢变小、萎缩 从巴西沙蝇身上提取的马拉巴病毒长得像子弹一样,狂犬病病毒就是它的远亲。 2006 年,中国批准经过基因改造的腺病毒 H101,用于治疗头颈癌。2015 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 准一种名为安进的药物,用来治疗病灶在皮肤和淋巴结、没能通过手术完全清除的黑色素瘤。这种药物就是经过基 因改造的单纯疱疹病毒。 “我们认为,马拉巴病毒生长非常快,容易制成,可以大量生产、制作。这种昆虫病毒不会感染人,比较安全。 ” 贝尔说。 为了观察病毒的战斗力,研究人员提取动物和人的肿瘤组织,然后直接注射病毒。 “我们几乎使用了所有种类的肿瘤组织,如肺癌、肝癌、胰腺癌等,结果发现注射病毒后,肿瘤组织慢慢变小,分 子慢慢萎缩。 ” 贝尔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容易被癌细胞劫持的人体内成纤维细胞(CAFs)是胰腺癌顽固抵抗传统疗法的关键。但贝尔发现,在马拉巴病毒面 前,它反而是防线的薄弱点。这种暂时健康的细胞还会释放一种蛋白,让癌细胞成为更显眼的靶子。 与癌细胞一对一时,马拉巴病毒显然更强悍,但它还需要科学家的训练。 “我们先确定哪部分基因能让马拉巴病毒在正常组织中生长,将其作为改造的对象。 ”贝尔解释, “我们创造出了一 种名为 MG1 的新病毒,不仅强悍,而且安全。 ”接着,一种改造过的流感病毒 ADMA3 也被召来和 MG1 一起冲锋。 经过改造的流感病毒,含有一种叫做 MAGE-A3 独特蛋白质,这是大部分肿瘤细胞特有的一种抗原。 当被作为先锋注射入人体,大量 MAGE-A3 被流感病毒释放,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更好地识别真正隐藏在体内 的癌细胞,然后由主力 MG1 病毒出征,快速复制自己,将敌人击溃。 “还要修复患者的免疫系统,避免癌症卷土重来。 ”与贝尔一起参与这项研究的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布莱恩?利 克蒂医生说, “对于这种疗法的效果,我们非常有信心。 ” 感到信心十足的并不只是科学家。曾经被绝望围剿的辛迪?霍伯也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尽管我知道实验还处于初期阶段,但这项发现能帮助我面对冰冷的诊断,勇敢活下去。 ”霍伯说。这位运动员组 织了一个战队,叫做“扩散吧,马拉松运动员” ,为这项在渥太华医院进行的抗癌研究募集资金。 在这位队长的白色队服上,有显眼的蓝色斑点,表示为她带来希望的病毒。 此前获批的病毒抗癌药作用十分有限,科学家不能在研究早期给病人过多的希望。 第一期人体试验开始于 2015 年下半年,共招募来自加拿大各地的 70 名志愿者。75 岁的退休护士克里斯蒂娜?莫妮 克在 2012 年被诊断出癌症,熬过 6 周放疗和超过 30 次化疗,癌细胞还是毫不费力地扩散到她肺部。 “比起化疗造成的恶心,接受溶瘤病毒治疗时,我感觉就像得了几天感冒,且症状轻微。 ” 莫妮克, “不过现在说 疗效如何还为时过早。 ” 在小鼠实验中,先注射一次流感病毒,再注射两次马拉巴病毒,就能帮助被植入肿瘤的小老鼠战胜癌症。但人体需 要多少病毒来抗癌,依然是个未知数。 70 位受试志愿者被分为 3 组,一组单纯注射流感病毒,一组单纯注射马拉巴病毒,还有一组同时注射两种病毒。 “所有的受试者都非常勇敢,他们参与时并不知道结果是否有效。 ”贝尔对记者感叹。贝尔实验室一位曾经在德国 研究溶瘤病毒的科学家说: “即使在德国时我电话铃声也响个不停,人们知道我在研究对抗癌症的病毒,但是事情 没那么简单。 ” “我非常害怕在研究早期就给病人过多的希望,所以要非常小心。 ”这位谨慎的科学家说。 已经获得认可的溶瘤病毒药物安进对黑色素瘤的作用实际上很有限。FDA 的认证批文上写道: “目前没有足够的证 据表明药物能够提升黑色素瘤患者的整体存活率,也没有证据表明药物对转移到脑、骨、肝、肺或其他内部器官的 黑色素瘤有疗效。 ”在中国上市的腺病毒 H101,虽然能瓦解肿瘤本身,却对已转移的肿瘤细胞“束手无策” ,美国 方面的临床试验因此暂停。 “溶瘤病毒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但也要和其他的手段联合使用。 ”贝尔说, “考虑到癌症的复杂性,以及 为病人谋求更大的福利,我认为这是必须的。 ” 在加拿大,关于改造过的马拉巴病毒与流感病毒的实验,还要进行至少两年,而完整的结果还要更晚才能公布。但 是贝尔已经开始下一步的设想。 “如果这次临床试验顺利,我们就可以开始准备实验其他经过改造的马拉巴病毒,并和别的治疗方法联合起来。 ” 贝尔雄心勃勃地说。在他的实验室里,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病毒即将开发成功,他期待将来,能列一份病毒菜单, 让人们选择合适的疗法。《革解剖学的命》 当代法国遗传学专家阿克塞尔?凯恩曾描述道: “多少个世纪里,人们在医学院的大阶梯教室学习尸体解剖时,手 拿长长教鞭的教授所讲解的,根本不是尸体上实际存在的东西,而是盖伦说过的那些东西。 ” 他觉得不可思议: “我们简直难以想象,面对解剖对象,他们竟然视而不见! ” 让中世纪师生“不顾现实”的,是欧洲“医圣”盖伦留下的经典著作。这位古罗马时代的伟大医学家极其爱钻 研,通过大量解剖,第一次意识到人体有消化、呼吸和神经系统。 但他也认为人类的肚脐眼里藏着“生长灵魂” 、肝脏是血液活动的中心以及人有五叶肝。主要原因是,在他所 生活的古罗马时期,人体解剖是被严格禁止的。于是盖伦解剖猪、羊、猴子和狗,然后把这些成果通通与人结合起 来。 如今,人们依然对盖伦肃然起敬,因为不管怎么说,他毕竟是汉代那会儿的先贤啊! 但直到明朝,欧洲医生还在把盖伦的学说当作岿然不动的真理,就免不了有人犯嘀咕了。 这其中就有比利时人安德烈?维萨尔。 他最初是个外科医师。 在他上学时, 解剖尸体还不是件光彩的事情, 医生在这方面所受的教育当然也少得可怜。 对咱们中国人来说,这种忌讳应该非常好理解。在清朝末年,随着大批传教士跑中国来兴办医学院,现代医学 教育也在国内萌芽。但是,怎么才能跟大清子民讲解人体结构呢?不是奇经八脉十二经络,而是开膛剖腹这样亵渎 人神的事情啊! 结果机智的师生拉来一具外国人的尸体,解剖了。 但在中世纪的欧洲,要了解实情还有更多困难。当时,外科医生在医学界地位实在不咋地, “外科医师兼剃头 匠”的行会才刚刚得到社会的承认。那之前,他们能干的事情除了剃头修胡子之外,也就是帮人放放血而已――现 代发廊前面旋转的红蓝白三色筒,代表的就是动脉血、静脉血和绷带。 安德烈?维萨尔读医学院的时候,每一年,整个学院仅有两次机会去上解剖课,台上陈列的还不一定是人体。 因为盖伦的光芒万丈,当时的场面往往像这样:老师在台上大声朗诵盖伦的著作,读到哪部分, “剃头匠”就 从尸体里提拉出一件器官,在上课的人群前面晃悠一番。 维萨尔并不满足于这种集体课程。为此,他不得不自行深入乱葬岗,去死人堆里探索科学的真相。 后来还有一个很有名气的人――从小学课本就开始充当大量心灵鸡汤故事主角的达?芬奇先生,其实也在这么 偷偷摸摸地研究人体。后人从他留下的人体结构手稿上看出,他是位杰出的解剖学家。但这位老人家践行“闷声发 大财”的原则,光画画,从没公开过与解剖相关的手稿。 维萨尔就不同了,当他在医学院成为外科讲师,专门负责讲解解剖时,他不得不向公众亮明自己的观点:真实 的人体, 与 “医圣” 所留下来的经典教诲有许多不同――随便数数, 盖伦写的典籍里大概有两百多个地方是错的吧。 在那个大多数医学教科书上都没有人体插图的年代,维萨尔对真相的坚持带来了革命性的成果。他的著作《人 体结构》出版时,书里破天荒地有两百多幅插图。这书中的人体形象,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已经非常精准,也决定 了欧洲接下来两百年解剖学的走向。 他不再是课堂上照本宣科的教授,而是站在解剖台前亲手解剖,将人体各部分展示给学生观察的学者。 一些此前很少有人意识到的事实得以显现,比如男人并没有比女人少一根肋骨。 这位医生因解剖登上事业高峰,最终也因此而死。1564 年,当维萨尔在解剖一位贵妇时,有家属认为自己看到 了贵妇的心脏仍在跳动。他随后被宗教裁判所以“解剖活人”的罪名判处死刑。虽然后来得以减刑,但他还是在被 迫朝圣的长途跋涉中死亡。 临死之际,不知道他会不会想起,1543 年, 《人体结构》出版,令他享誉欧洲,得以出入宫廷。 这本书与其说是医学史上开拓时代的巨著,倒不如说它展示了一种态度:面对现成的知识,要永远、永远保留 独立的思考与合理的怀疑。那一年,波兰医生尼古拉?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也正式出版了。《国际基因黑马的韩氏家训》 最近,韩春雨的名字不仅红透了科技圈,也让人们知道了这么一个来自河北科技大学的“基因大咖” 。然而,人们 可能不知道的是,他还有一个比他早出名的哥哥――河北省高校首位登上央视“百家讲坛”的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韩田鹿,而两人的父亲是在红学领域十分有建树的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韩进廉。 “我们兄弟俩并不是学习拔尖儿的人。 ”韩田鹿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那么,这 个培养了两位优秀大学教师的家庭究竟是什么样的?韩氏兄弟为何都走上了学术研究之路? 韩家兄弟的“萌历史” 二胎家庭教育的典范 最近,韩春雨被各种媒体曝出他在条件不佳、经费匮乏的地方大学做出了世界级的研究成果。事实上,他还有 一些鲜为人知的“萌历史” 。3 年前,韩春雨曾在百度贴吧的河北科技大学吧里指导学生报考专业,言语中带着“自 信到爆棚”的态度。 “自我介绍一下, 我是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博士, 科研代表性论文发表在 《Neucleic acid research》 SCI IF: 8.2,生工学院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还是两家国际期刊(SCI IF 4.2,SCI IF 2.9)的审稿人,国家自然基 金的评审专家。 ”然后他写, “怎么样,光环还可以吧?” 之后,他对学生回复道, “如果你热爱科学,考我的研究生吧,我非常重视好学生,因为我就曾经是一个好学 生。 ”实际上,韩春雨不仅是个“好学生” ,小时候的他还是个充满爱心、脑瓜灵巧的孩子。 韩氏兄弟的母亲曾是产科主任,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女大学生。作为医生的她性格要强,脾气直率。虽然工作态 度强势、专业,有时半夜也要做手术,但对待爱人和孩子,她总是非常有耐心。 那时的家只有里外屋, 母亲时常临时加班, 身为大学教授的父亲总在家里写书写稿, 韩氏兄弟就在这 “半放养” 的家庭环境下相伴成长。为了让兄弟俩吃上鸡蛋补充营养,他们家院子里养了五六只鸡,父母顾不上,也是兄弟俩 在喂食。 韩氏兄弟相差 3 岁, 性格各不相同。 据韩田鹿介绍, 自己小时候脾气很倔, 也比较淘气, 而韩春雨则乖巧一些。 因此,父母对待韩田鹿的教育方式主要靠打骂,而聪明的韩春雨总会在背后观察,避免犯哥哥的错误。 “弟弟得到的宠爱比较多,很少挨骂。 ”韩田鹿说,但弟弟并没有被惯出坏脾气,反而会在哥哥犯错误时替他 求情,甚至扑到哥哥身上防止哥哥被打。 “我也经常把自己爱吃的零食分给弟弟,我们可以说是二胎家庭典范。 ” 虽然出身于文学色彩浓厚的知识分子家庭,但性情温和的韩春雨最喜欢各种小动物和花花草草。那时,兄弟俩 的零花钱主要来自于父亲的稿费。韩春雨几乎把所有零用钱都花在养小动物上。兔子、鱼、蜥蜴、乌、麻雀、龟、 松鼠??只要是市场里有的,韩春雨都会想方设法买回家。 对此, 父母从来没有反对过, 只是告诉韩春雨, 自己买回来的动物要自己负责养育。 即使在兄弟俩面临中高考, 课业越来越繁重的时候,父母也从来不会介意韩春雨在养动物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直到现在,父母的家里仍然有 满满一阳台的各种植物,这都是韩春雨买来的。 父亲榜样的力量 不投机取巧,不辜负别人的期望 韩氏兄弟的父亲韩进廉是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他曾是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河北中国红楼梦学会理 事。对于韩氏兄弟来说,父亲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榜样。 在家里,父亲是一个传统的严父,从小没怎么抱过兄弟俩,并且十分重视传统文化和传统伦理观念。 高中时,正处叛逆期的韩春雨一改往日追在哥哥屁股后面的乖弟弟形象,不再管韩田鹿叫“哥哥” ,而是叫“小 鹿”或“韩田鹿” 。父亲发现后,非常严厉地问韩春雨,为什么不叫哥哥?即使弟弟长高长大了,都不能改变哥哥 的身份。 这个家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永远被书包围。父亲深爱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典型的“书痴” ,韩家的藏书有 近万册。平时父亲除了上课、写稿,唯一的爱好就是出门逛书店,一买就是一摞书。 后来, 父亲的书摆了一面墙, 韩氏兄弟没事就会翻翻。 韩田鹿表示, 在父亲藏书的熏陶下, 他渐渐爱上了文学, 甚至在高考前藏在被窝里偷偷看书到很晚。相比起来,弟弟就不那么“文艺” ,他更喜欢听哥哥讲书里的故事。 韩田鹿高考完,父亲曾交给他一项任务,那时他们刚搬新家,父亲让他把所有的书搬过去,并分类整理好。 “搬书 是每次我家搬家时的重头戏。 ”正值夏日,韩田鹿骑着自行车穿梭在石家庄市区,一搬就搬了半个月。 “我父亲就是这样,让我们在不经意中接触到中国文化最高尚、最智慧的东西。 ”韩田鹿说道。2010 年,韩田 鹿作为河北省高校第一位登上央视《百家讲坛》的教授,先后录制了《三言二拍》 《大话西游》等系列讲座,几年 前就成为河北省的“名人” 。 父亲正直、独立的性格和严谨、负责的学术态度也深深地影响着兄弟俩。 1980 年前后,父亲出版了《红学史稿》 ,挣了 4000 多元稿费。在那时,这对于一家四口来说是个天文数字。韩 田鹿说,这件事对于兄弟俩的冲击很大,他们突然明白,只要自己有本事,不用求人,靠自己的知识和才华是可以 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的。 作为比较早的“中产家庭” ,父亲仍然坚持写书写稿,不论是在小平房的碗橱上,还是在大学家属楼的书房里, 父亲几十年如一日研究着中国古代文学。在父亲的影响下,兄弟俩早早就扎下了学术研究的根。 2011 年,父亲去世了。兄弟俩继续走着父亲没有走完的学术研究之路,虽然研究领域不尽相同。 “做研究就是 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投机取巧,不辜负别人的期望,都是父亲的言传身教。 ”韩田鹿说道。 英雄不问出处 在哪里都可以做学问 当韩春雨“火了”之后,各媒体在争相报道的同时,都用“非名校出身” “无海外背景” “偏安非 211 院校”等 字眼形容他,而在韩氏兄弟看来,这并不是需要克服和炫耀的“艰苦条件” ,对于他们来说,在哪里都能做学问。 据悉,韩春雨在 2007 年作为杰出引进人才获得了河北科技大学第一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2011 年再次获得学 科建设项目重点资助。 “实际上,作为一个普通高校,学校给韩春雨提供的科研条件很好,自由度也很高,并没有 人们说得那么‘惨’ 。 ”韩田鹿说。 然而,韩春雨确实迷茫过。 “有时候我回首当年,也一样迷惘过。虽然对科学有向往,但是会经常想,那个东 西,是不是不现实?是不是太遥远??考研的时候,我希望我能上一所名校,选一个比较差一点的专业,这样也许 报名的少,可以上,这样,也许就能够‘接近’那些‘高科技’了。 ” 韩春雨的迷茫不无道理。从小学到大学,韩氏兄弟从来没有上过名校,韩春雨一直在读和哥哥一样的学校,曾 经上过的初中地处城中村,在市里风评不佳。韩春雨中考后有老师建议父母,多交一些择校费让韩春雨上一个好高 中,那时家里虽然“不差钱” ,但还是被自尊心强的韩春雨拒绝了。 中学时,韩田鹿成绩忽上忽下,而韩春雨相对稳定,对于兄弟俩的学习,父亲会经常督促几句,但由于自己的 研究工作在身,因此并不会过多参与。上了高中,学习的事基本都靠他们自己努力。父母只有一个要求:必须考上 大学。 成人以后,父亲一直告诉兄弟俩,做学问不在于身处什么位置,而在于自己的坚持和努力。 “父亲从来没有在学术研究上让自己局限住。 ”韩田鹿说道。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兄弟俩越来越能明白父 亲这些话中的深意。人最可贵的就是不断进步的愿望和能力,在这一点上,兄弟俩跟父亲很像。 如今,兄弟俩更坚信了“英雄不问出处”的道理。 “很多地方高校的年轻教师可能得不到国家重点扶持,就自动把心胸和眼界降低了。现在弟弟出名了,他最大 的意义就在于可以激励这些年轻教师,事实上,他们中很多都是名校毕业的,不能到了不那么牛的地方就消磨了斗 志。 ”韩田鹿说道。 韩田鹿回忆,之所以父母为弟弟起名为“春雨” ,是因为他出生那时是春天,当天正好在下雨。 “愿‘春雨’可以为 更多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带来坚持的动力、成功的希望” 。《哈佛要招穷学生》 哈佛要招穷学生,试看他们如何改革招生政策。 当今美国大学招生,最大的政治正确叫多元化。这并不意味着华人或亚裔特别受欢迎。所谓多元化 Diversity,其实 是个 codeword(藏有秘密含义的词) ,指的是尽量多招黑人,多招西班牙语裔。兄弟在美国拿了学位离校时,中国 朋友来送行。有位电机系教授反复叮嘱:系里有笔只给黑人的奖学金,你在其他学校帮忙找找合适的,一定请他来 我们这里读研究生。这位老兄已经干了四五年,如果带上黑人博士生,转正为终身教授就不担心了。工程专业的黑 人研究生,比熊猫还稀有。要是系里不让这位教授转正,他带着研究生投奔别的学校,校长心里一定恨不得操起扫 把,撵着系主任满校园追打。 而哈佛这样的顶尖名校,又多一层考虑。哈佛一向以培养领导人才自许。最顶尖的领导人才,自然是美国总统。如 果学生多来自上层家庭,以前无所谓。哈佛校友肯尼迪竞选总统时,他去穷州西弗吉尼亚拉票。照片上,盛装华服 的肯尼迪坐在一群衣衫褴褛的矿工中间。 那时的人看了感动: 屈尊纡贵啊, 真是人民的好总统。 但在民权运动之后, 再有这种照片, 《纽约时报》必定全线开火:不知民生维艰,这人能当总统吗?现在竞选,要像出身贫苦的克林顿 那样,一开口就说中普通人的痛点,选民都说 Heisoneofus(他是我们中的一个,他和我们一样) 。尽管婚姻出轨, 民众还是觉得克林顿是好总统,并无弹劾意向。 奥巴马和克林顿一样,也是出身下层;也是在好大学里读了国际政治,对世界大势有着远超一般美国人的了解;然 后上了顶尖法学院,神经给逻辑开了锋,挑词结句精确锐利,足以应付政界的唇枪舌剑。哈佛现在要招的是奥巴马 般的黑学生和克林顿般的穷学生。肯尼迪那样的,如今大概只能当到国务卿,在联合国和那些出身世家,曾在美国 留学的各国外交部长们谈笑风生。 但是,招生时考虑族裔因素,违反美国宪法平等原则,遭到越来越多的法律挑战。这挑战主要还不是来自白人,而 是来自华人和亚裔。2014 年 11 月,非营利组织“公平代表计划” (TheProjectonFairRepresentation)起诉哈佛大学, 指控哈佛对中学成绩优秀的亚裔暗设配额, 将亚裔压制在新生人数的 17% (被起诉后, 2015 年这一比例提升到 25%) ; 而那些不设限的名校,比例却在 40%左右。 另一方面, 招生时考虑贫困因素, 虽然争议较少, 却有一个致命弱点。 美国家家填税表, 家庭经济状况早已数据化。 如果像“公平代表计划”所要求的那样,哈佛被迫公布历年招生的原始资料,研究机构就可以算出考虑贫困因素之 后的新生应有族裔分布。要是哈佛以照顾贫困为名,暗行多招黑人之实,人们就可以问:为什么同样条件的西弗吉 尼亚白人穷生被剔除?这官司打起来,哈佛名头再大,也要输掉裤子。 于是哈佛需要一个新的招生政策,能满足两项要求: (1)字面上很堂皇,各族裔一视同仁,实际招生中却能大幅提 高黑人和西语裔的入学率; (2)能够经受大数据的考查,常用统计方法很难揭穿(1)的堂皇。哈佛教育学院 2016 年 1 月 20 日所公布的招生改革建议书《逆转潮流》 (TurningtheTide) ,为新政策划出了大致轮廓。 本文没有足够篇幅全面讨论这份建议书,只能举两个例子。美国有些高中学生上很多满分 5 分的高级课程(一般课 程为 4 分) ,以提高中学平均成绩,并表明自己的学习“热情” 。建议书主张招生官员不要看课程数量,而要看学生 在若干真正有兴趣的课程里的学习质量。黑人贫民区的学校通常只能开出有限高级课程,减少招生时考虑的课程数 量,就将差校与名牌中学拉平了。而“真正兴趣”又是主观判断,无法像分数那样量化,难以统计处理。一个差校 学生很吃力地攻读高级化学课程,尽管成绩一般,却也可以认为是对化学具有超常的兴趣。 要进美国名牌大学,成绩之外,还要看社会责任感。建议书主张招生官员只关注一两项社区活动,家务劳动也包括 在内。富家子弟可以坐飞机去非洲为饥民发放食品,但是,如果他们反而对家人不够关心,岂不很奇怪?而黑人和 西语裔生育率高,孩子多,学生也就更可能参与那类看护弟妹献爱心的家务劳动。这也是减少数量,并引入更多主 观判断。 现在还不能预料这些建议会在多大程度上成为现实。如何分配优质教育资源,平衡各路利益持有者,即使在富裕的 美国,也是一个争议不休的当代难题。《寒门如何出贵子》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 。连日 来,如何让我国教育的政策和资源红利惠及农村学生,让他们也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 的话题。 为农村小学生加“椅背” 今年两会, 全国模范教师吴正宪代表, 替农村小学生和家长递上了一份特殊的建议――为农村小学生 “加椅背” 。 她告诉记者,在对河南、河北、甘肃、贵州、山西等地进行教师培训时,她和其他老师曾深入一些农村学校,特别 是小学教学点, 看到孩子们整日都坐在没有靠背、 “摇摇晃晃” 的简易板凳上听课, 倚在不稳定的课桌上写字。 “我 看了非常揪心。 ”吴正宪说, “如果长时间坐在没有靠背的凳子学习,学生容易产生近视以及脊柱弯曲异常等问题, 严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我希望当地能引起重视,为孩子们添张有靠背的椅子。 ” 一些代表委员表示,尽管我国近年来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农村教育各方面变化显著, 但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不少农村地区仍存在办学条件差、教学设施不到位等问题,仍需持续加大投 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作为贵州省六盘水市实验小学教师, 吴明兰代表怀揣着的是西部高海拔地区410万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学生。 她说, 由于我国以秦岭为界集中供暖,西部部分高海拔地区的学校基本无取暖设备。许多学生被冻肿冻伤,严重影响了教 育教学的效果。 “我希望国家能将高海拔、 高湿寒地区纳入集中供暖工程范畴, 拨付专项资金解决这些地区学校教室供暖工程问题, 让孩子们读书不要受冰冻之苦。 ” 如何让农村教师留得住? 除了硬件设施上的不足,几乎所有的代表委员都谈到,要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最核心的就是教师队伍建设。 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委员表示,这些年来,尽管农村教育一些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 是农村和城市教育仍存在差距。 “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教师,农村留不住好教师。 村里的老师到镇上去了镇上的老师到县城去了,县城的老师到市里去了。他说,根据民进中央对农村100个县的 调查,发现目前农村教师流失的问题还比较严重,调查对象里几乎很少有愿意长期扎根农村、服务乡村的。朱永新 分析称,留不住人主要是因为教师工资待遇太低,有些地方农村教师一个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缺乏一个基本 的生活保障。 此外,由于农村教师编制少,很多人都是教好几个学科,往往要承担比一般城镇教师更重的教学任务,教师压 力较大。进修、职称晋升等机会较少、住房婚嫁等现实困难,也都是许多人放弃教师岗位的重要原因。全国人大代 表、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庞丽娟也认为,目前农村教育的瓶颈主要在于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农村贫困 边远地区环境艰苦生活条件差,特别是在村小教学点,教师力量难以补充。 现在,农村贫困边远地区的小学教师队伍急需补充老师,但问题是‘下不 去’也‘留不住’ 。长此以往,我国 的农村教育发展将受到很大制约。 ”她说。让公平教育惠及每个孩子如何公平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让教育政策和 资源惠及农村地区学生,提升农村教育水平,逐步缩小教育在区域、城乡、校际间的差距?教育部部长袁贵仁7日 在参加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上表示,教育部将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教育公平,包括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 面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通过对口支援等方式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庞丽娟认为,农村地区 受地方经济水平制约, 教师工资及待遇较低。 要留住教师, 还是要在绩效工资、 补贴、 保险等方面给予其充分保障, 提高教师待遇,才能稳住农村教师队伍。 同时,针对特别边远地区的农村教师建议设立国家艰苦边远地区义务教育特殊岗位津贴制度。 此外,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汤素兰还建议,给予乡村教师培训、休假、学习的机会,以及在职 称评定、荣誉称号等方面政策上的倾斜“只有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在政策上作出保障,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 遇,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画面与真实》 还是先说篮球吧。 很多年前, 资深的 NBA 解说员张卫平在央视的转播间被问到了一个问题: “你第一次在现场看 NBA 的感受是怎样的?”张卫平,曾经的国手,现今的央视解说员,一下子愣在了那里。张卫平最后说: “想哭。 ” 2014 年是世界杯年,在这一年当中,足球回到了它的王国,足球再一次成了我们日常的话题。不过我很想表达一个 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看法,―我们在球场上踢过的那个球和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那个玩意儿,它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东 西。 球场上的足球是什么?是水平面上的一项运动,22 个人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因为防守和封堵等原因,持球人的视 线是有死角的,有时候,你真的不知道球该往哪里传,你很难在紧张激烈的奔跑当中做出最佳的选择。当然,教练 有教练的战术安排,通过大量的演练和重复训练,球员也能像背诵课文那样记住自己的战术走位,人就该那样跑, 球就该这么传。 但电视不一样,它的机位不可能和球员处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它在看台,它在高处,甚至在十多米的高处。这一来 有趣了,画面成了鸟瞰图,球场再也没有所谓的死角了,所有的一切都一览无余,并一目了然。然而,相对于球场 上的球员而言,我得说,电视画面是一幅彻头彻尾的“假象” ,没有一个球员对球场上的态势可以一览无余,并一 目了然。在“假象”面前, “足球”是多么的简单, “看上去”太容易了。别忘了,这个“假象”还有它的导播呢, 你想看什么,你想从哪个角度去看,画面一下子就切换过去了。导播关注的是传播,他顺应的恰恰是我们这些观众 的感受。久而久之,我们这些看球的人形成了一种有关足球的认知,其实,这种认知已经脱离了足球,它体现的只 是“转播的思维” 。必须承认, “转播的思维”比“足球的思维”要清晰得多、明确得多、广阔得多、细微得多。然 而,它也有遗漏,这个遗漏就是球员在球场上的具体感知,尤其是位置感―这才是足球最为本质的那个部分。转播 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看球的人永远比球员聪明:你他妈的怎么能这么踢呢?猪!我们只是忘了,我们的眼睛在 高空, 而球员的身体在场上, 他们的眼睛在场上, 他们的判断也在场上。 高高在上的眼睛永远是聪明的, 无所不知, 像上帝。 相对于地面上的足球,画面是不真实的。你想要知道足球并不像你“看到”的那么容易,最有效的办法是“下来” , 走两步。 是机位的“高度”决定了画面的角度,我想说,角度是至关重要的东西,角度变了,这个世界也就变了。事实上, 在我们看世界的的时候,所谓的角度往往是别人的,恰恰不来自我们自己。知道这一点并不容易,如斯,后遗症是 普遍的:眼高,手低、脚低、心智低。对了,最后是嘴硬。 科学与技术在帮助我们真的“看到”这个世界,可我们必须承认,科学与技术有时候也会合谋,它们共同为我们提 供一种幻影、 一种谎言。 因为合谋者是科学与技术, 我们自然而然就选择了笑纳。 说到底, 科学与技术并没有撒谎, 是我们的不智、狂妄、盲信和盲从让科学与技术成了撒谎者。 我还是想说电视和画面。人类的视觉实在是一种神奇的感知,它远比我们所知道的“能看”要复杂许多。比方说, 视觉在体积上的还原能力就近乎魔幻。就说我的身高吧,是一米七四,上了电视呢?上了报纸呢?在影像画面上, 我的身高也许只剩下十个厘米。可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认为我的身高只有十厘米。人类的视觉就是这样妙不可 言,它自然而然地会就把视觉上的误差“修复”到物理世界最真实的那个状态。 仅仅在这个意义上,我也依然要说,画面是真实的,画面也是不真实的。 2012 年,在美国的达拉斯,我见到了张卫平先生,因为刚刚从达拉斯的“美航球场”出来,我没有问他为什么在第 一次现场观看 NBA 的时候会“想哭” ,我想我已经知道他的感受了。就在“美航球馆”的门口,有一块竖立的、巨 大的白布,上面有乔丹、科比、勒布朗等天才球员摸高的高度。红色的是乔丹。金色的是科比。黑色的是勒布朗。 那是他们母队的颜色。我站在白布的下面,举起手来??让我来告诉你我的真实感受吧,我不相信。我不相信人类 的血肉之躯仅靠弹跳就可以抵达那样的高空。然而,就在当天晚上,在同一个时空里,我亲眼目睹了勒布朗的飞身 暴扣。那是怎样的弹跳速度!那是怎样的弹跳高度!那是怎样的弹跳距离!近乎恐怖―人类的血肉之躯轻而易举地 完成了它传奇的一跃。 这样的画面我陌生么?不, 一点也不。 我在电视里见多了。 可是我依然要说, 无论我们的视觉有多么出色的 “修复” 能力,电视的画面空间毕竟只有电视那么大,它永远也无法还原物理世界里的现实距离。勒布朗究竟有多快?勒布 朗究竟能跳多高?勒布朗究竟能跳多远?画面是体现不出来的。只有在同一个空间里亲眼目睹之后,你的内心才能 体会到近乎恐怖的震颤。我是被感动的。这感动超越了体育,它让我知道了一件事,在人类平凡而又日常的躯体内 部,蕴含着惊天动地的能量。它足以让我们自豪,它足以让我们动容。真他妈的“想哭” 。天赋是多么地蛊惑人心, 艰苦的训练是多么地蛊惑人心。我坚信,因为天赋与训练,我们的血肉之躯是可能的。我们的精神也一样可能。可 惜,这些本该属于我们的震颤,画面一律替我们省略了。 我突然就回忆起 2000 年来了。悉尼奥运会男子篮球的小组赛,美国梦四队对法国国家队。全世界的球迷至今一定 还记得这个画面:身高一米九八的文斯?卡特在三分线外断球,然后,沿 45°角内切。法国队的中锋,两米一八的 弗雷德里克?韦斯,他堵住了卡特的线路,他想造卡特一个犯规。应当说,韦斯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是,噩梦即刻 降临。卡特腾空而起,他的裆部贴着韦斯的头皮呼啸而过。这就是所谓的“世纪之扣” ,惊悚一点的说法则是“死 亡之扣” 。我清晰地记得当时的电视画面,镜头当即就疯了,它在捕捉不可一世的卡特,还有几近癫狂的加内特。 他们在庆祝,如痴如醉。 在同一个空间、同一块场地,另一个人,弗雷德里克?韦斯,几乎消失了。其实他并没有消失,只是不在画面的内 部。这个骄傲的法国人是在欧洲篮球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欧洲篮球的文化和 NBA 有质的不同,它强调的是整体而 不是个人,它钟情的是技术而不是身体。韦斯做梦也想不到,NBA 的球员会以这样一种方式打球,身高只有一米九 八的家伙硬生生地用他的裤裆把两米一八的韦斯给吞了。蛇吞象,生吃!欧洲的球员即使有这样的弹跳也绝对干不 出这样的事来,它不在韦斯的篮球常识之内,甚至,不在他的生活常识之内。没有人会谴责卡特,这就是文化的差 别。我估计韦斯把录像回放一百遍也不相信这是真的。事实很残酷,是真的。韦斯的自尊与自信受到了致命一击, 在他遥远的鼻孔四周,弥漫的全是裤裆的气息,挥之不去。其实,故事仅仅开了一个头,―决赛来临了,法国队和 梦四队居然又遇上了。我想说,法国队的教练是仁慈的,他体谅韦斯,没有安排韦斯出场。韦斯静静地坐在替补席 上,脸上挂着神秘的微笑,像遗忘了使命的外交官。他知道镜头会找到他的,所以他要笑。他本该有一个多么美好 的未来啊,早在一年前的 NBA 选秀大会上,纽约尼克斯已经选中他了,韦斯全新的人生就等着悉尼奥运会落幕。然 而,卡特的裤裆从天而降,像安装了 GPS,直接击中了韦斯的天灵盖。一切都毁了。韦斯放弃了他的 NBA。对他来 说,哪里还有什么 NBA?所谓的 NBA,只是裤裆里的 DNA。 回过头来看,就“世纪之扣”的两位当事人而言,真正的主角并不是卡特,对他来说,他只是完成了千百次扣篮当 中的一个,如斯而已;但是, “世纪之扣”对韦斯的影响是如此地漫长、如此地巨大。他的运动生涯就此改变,他 的一生就此改变。这是一件大事件,韦斯是大事的当事人。一切都发生在同一个空间里,然而,镜头偏偏把他给忽 略了。我们有理由指责电视转播么?没有,绝对没有。在彼时,在彼刻,电视转播去捕捉卡特是天经地义的,镜头 理当记录那些惊世骇俗的枭雄;镜头理当尾随胜利者,而不是倒霉蛋。这是竞技体育不二的逻辑。 画面是如此真实,但是, 另一种真实, 或者说, 更令人关注的真实却不在真实的画面之内, 它被遗漏了, 像不存在。 这一切就发生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一如韦斯失魂的背影,无影无踪。《建设比愤怒更富价值》 孩子的父母不在家里,一个家庭不能团聚,孩子没有爱与陪伴,这是留守儿童所有困境的根源。 作为一名调查记者,我从来没有想到某一天我会离开媒体。2011 年 3 月,在南海的一艘邮轮上参加天涯社区颁奖晚 会, 我等待晚会颁给我年度记者的奖杯。 我的邻座, 是年度公益人物, 她是一个曾在贵州山区支教的女孩。 闲聊时, 她告诉最难忘的事情竟然是孩子们的眼神,令我好奇。她说每到中午,她必须要躲到自己房间里才可以吃饭,因为 那些留守的孩子们都眼巴巴看着她,因为在学校里,孩子没有午餐吃。 那孩子中午吃什么呢?她说,喝凉水,或者干脆去睡觉。 我很震惊,改革开放都三十多年了,中国乡村还有孩子们吃不上午餐?我答应她,要去她支教的学校去看看。我没 想到我推开了生活的另外一扇暗门,生命从此改变。 让孩子挨饿,这不公平 我以为只是帮助一个偏远小学盖一个食堂,但到了贵州山区,我才发现,几乎所有的乡村小学生都没有午餐,很多 孩子都在学校忍饥挨饿,他们的食品是烤得半生不熟的红薯土豆,还有小卖店味精味道刺鼻的小零食。 为什么会这样? 经过走访,我们迅速找到了深层次原因――城镇化抽走了中国各地很多乡村家庭,乡村生源不足,导致教育机构撤 点并校,乡村学童被集中上学,路途遥远而中午不能回家。另一方面,学校继续认为孩子吃饭是家庭的事情,也不 打算为孩子提供午餐。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能力,也没有资金给孩子们解决午餐。 我更没有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不仅仅在贵州山区,几乎是所有中国乡村 6100 万留守儿童的普遍困境。 但,我真的很想去帮助这些孩子,其中更多的是留守儿童。我想到了我的女儿,如果她运气不好,没有出生在北京 家里,而是在这个村庄,她一样饥饿无助。我也想起我自己,从湖南乡村一步步走出,只要一步没有走好,我就沉 了下去,没有翻身的机会,和这些孩子的父母没有区别。 我决心要为孩子们做一点点事情。我们即使再弱小,但也可以帮助一个学校,一百个孩子。 在微博上,我贴出孩子的照片和我的想法,却意外看到汹涌的响应和支持。500 名调查记者愿意参与,一家深圳企 业捐了两万元帮助贵州一学校买来锅碗瓢盆,给孩子们做午餐。两万块钱只够吃半个月,半个月之后怎么办?我没 有想那么多,我只想尽快动起来,一天都不想等下去。 我知道只要动起来,后面会发生很多事情。 2011 年 4 月 2 日, 贵州省黔西县沙坝小学吃上了热腾腾的午餐, 很多人在微博上看到孩子们吃饭的喜悦而热泪盈眶, 捐款泉涌,当晚我们收到 16 万多元,其中还包括马伊P的一笔捐款。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我们去帮助孩子时, 全世界都会帮助我们。 原以为,我帮助留守孩子展示这个困境就大功告成了,但我很快发现我已经回不去媒体了。新的挑战是我们找不到 一个团队可以帮助我们去给孩子做饭。 我只好自己顶上去了, 我们联合了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建立了一个专项基金, 取得了合法公募权,我们给基金取名“免费午餐” 。 没有做公益的经验和技能,如同秀才带兵,但一名调查记者的多年积累和训练,帮助我们迅速抓住核心问题,揪住 牛鼻子――我们不可能蹲在学校自己做饭, 所以我们和愿意参与的学校签订协议: 学校做饭, 我们负责拨款和监督, 一竿子插到了学校,避免中间环节。 要持续做好,就要解决两个问题:一、午餐不能出现食品安全事故。 二、 捐款不能被贪污。 我们把问题贴到了微博, 网友们帮助我们找到了四个方法:师生同食,校长必须和学生一同吃饭;就地取材,大部分食材必须从周边村舍购 买;账目公开,要求学校开设微博,每天公布开销,公开透明,接受所有人监督;村校联合,团结了乡村的村委会、 家长等精英力量去监督。 因为公益组织经费受限,我们无法像商业组织一样可以用高薪招募人才,只好尽量多借助不领薪水的志愿者。我们 的热情和梦想也吸引了数以千计的志愿者,但新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融合这些来去自由、平等却不尽相同的人? 我们的办法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文明,作为一名调查记者,我知道哪些行为是必然要失败的,比如一言堂、暗 箱操作、贪污腐败等,所以我们努力去避免这些,做到多中心、放权、自由生发;公开、透明和接受监督,我们没 有既得利益,也不想谋取私利,所以我们可以做到彻底公开透明,展示行动全程,这样制度性切除贪腐可能性,更 可以及时纠错――网友们会找到我们任何一个问题,质疑或者批评;信奉法治,建立流程标准化,通过制度提升稳 定性,降低对人的依赖。 从免费午餐到联合公益 我们确实很幸运,2011 年 11 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国家每年财政拿出 160 亿元,率先在 22 个集中连片贫 困地区、680 个县实施乡村学龄儿童营养改善计划,这笔钱还不包括乡村学校食堂的建筑费用。我粗略算了一下, 时至今日, 国家为儿童营养改善投入近 2000 亿元。 李克强总理多次表示要对中国乡村学校倾注更多资源。 2014 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格外强调, “要让中国的贫困孩子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 国家发力,我们欢欣鼓舞,因为帮助未成年孩子免于饥饿,保障他们的生命健康权,这应该是政府履行的职责。只 是,在政府没有采取行动之前,公民发现问题,先顶上去,先动起来。 有很多人问我们,国家动起来以后,民间组织还能做什么?我以为我们会重新回到新闻界,但我们看到一些遗憾: 国家第一阶段的投入还只是在连片贫困地区,不能覆盖全国有需求的乡村。这些投入还只是对学龄学生的补贴,缺 乏相关配套资金,不能支持一些贫困县为孩子提供正餐。 一些贫困县的孩子只能得到牛奶和饼干,而不是热饭菜,更麻烦的是一些孩子因为这些外来食品而被送去医院。我 们不能也无法撤退,我们必须像钉子一样钉在乡村,展示透明、联合而标准化的热饭菜模型,交给国家参考。 对愿意放弃牛奶饼干的学校,我们愿意提供配套支持――免费午餐基金承担厨师、教师和学前班孩子的餐费。再者 帮助学校建立微博公开、手机记账等制度,帮助学校获取外界信任和支持。 2014 年,我们开始组织全国志愿者代表选举免费午餐的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实现民主自治,法治运营,我开 始脱离免费午餐,因为还有其他一样重要的事情需要我。 免费午餐的行动让我窥见了变革的秘密。抱怨批评和谴责,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移动互联网帮助信息自由流通, 人财物第一次可以大规模彼此连接,我们开始具备前所未有的权力和能力去创造新的价值。做记者,我们可以通过 调查找寻真相,了解问题所在,并积极谋求解决方案。那么做公益,则是我们直接践行我们的解决方案,锻造一个 有效模型,去推动改变。 在免费午餐数百所学校,我们发现乡村孩子一个又一个的困境。 因为家庭贫困,父母不在身边,一些孩子生病缺乏及时的救治。 “小病拖,中病捱,大病才往医院抬,抬进不久就 抬出来” 。 2012 年 7 月, 我们发起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 通过购买商业保险的方式为孩子们找到救命钱, 让每一个乡村儿童都能有尊严的病有所医。 此后,我们发起暖流计划、 “微博打拐” “会飞的盒子”等项目。后来,我们联合女主播、女警察、女律师、女大学 生、女老师等群体发起“儿童防侵”项目,帮助孩子免于性侵害。 中国目前有 80 万事实孤儿,2016 年初,我们发起“拾穗行动” ,引导一个家庭对接一个单亲无依的事实孤儿。 5 年,我们累积筹款超过 2.5 亿元,在全国二十多省份直接服务一百多万名乡村儿童。我们逐渐形成一个乡村儿童 的公益矩阵,尝试联合更多资源全面服务乡村儿童。 再升级:帮助孩子父母自我造血 因为公益,我们这几年拿到了中国公益界几乎所有大奖,但我心里有了一个新的疑惑―― 看上去我们帮助了留守儿童,但我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孩子的父母不在家里,一个家庭不能团聚,孩子没有 爱与陪伴,这是留守儿童所有困境的根源。 有收入,父母才能回到乡村。道理大家都懂,但怎么才能帮助乡村提升收入呢?一个县委书记一脸愁容,说他们的 县都穷了几千年了,能够想到的办法都想到了,帮助农民在大山里增加收入真的太难了。 碰撞中,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放大格局来看,中国的一些城市带因为粗放发展,牺牲了环境与生态,但城市的危 险,正是一些贫困县的历史机遇。因为它们地处边远、交通不畅和人口外流,意外保护了乡村存有洁净空气、水、 食材与美丽风景,它们正是城市的稀缺资源。 2014 年 11 月,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我联合两百多位教授和校友发起了“e 农计划” ,尝试用公益混搭商业的方法 来帮助乡村,帮农产出村,让爸爸回家。我们尝试公益先行,将一部分捐款人的捐款集中注入一些贫困县,为城乡 搭建某种亲密关系; 其次, 我们召集捐款人带着自己孩子进入这些贫困县, 去探望受助孩子, 查验捐款使用全流程, 引导流量;最后,通过 e 农电商平台让市民持续购买农副产品,形成消费,增长农户家庭收入。 云南漾濞县的核桃,云南镇康县的红糖,湖北鹤峰县的富硒茶叶,湖南新化的紫米等,经由 e 农春天电商平台流入 城市, 我们共销售两千余万元。 销售持续攀升, 更重要的是, 购买就是做公益, 消费也能帮孩子的理念在城市形成。 2016 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提交了一份议案建议。他建议“十三五”期间, 将国家目前实施的“营养午餐计划”升级为“免费午餐计划” ,根据区域特点,制定适合不同区域口味但大体统一、 营养丰富的标准午餐。同时,他呼吁加快“免费午餐”的立法和相关制度建设,加强对“免费午餐计划”实施情况 的有效监督和管理。 同一天,北京一个座谈会,一位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全国人大代表站起来,突然鞠躬对我致谢,让我吃惊。她是四川 大凉山的一名女老师,她说,你帮助了那么多孩子,我代表孩子要感谢你。我告诉她,真相其实不是这样的,真实 其实是孩子帮助了我,是那些身处困境的乡村孩子让我发现了另一个自己,发现了爱和柔软的力量,也让我和伙伴 们能有一个机会去行动,去推动变革,帮助我们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救女救出个诺贝尔奖》 黄Ps《中国青年报》 (2015 年 08 月 12 日 11 版) 恐怕没几个医学家会面对这样的抉择:心爱的女儿重病垂危,自己是这一领域的顶尖研究者;然而,父亲也比 任何一个人都更清楚,这世界上并没有药物可以治疗女儿的链球菌感染?? 除了他实验室里那款只在老鼠身上做过试验的染料。 这是 20 世纪 30 年代病理学家、细菌学家格哈德?多马克所遭遇的难题。现在我们看来,纳粹德国并不是太遥 远的时代,但要是知道医学在这半个世纪里发生过多大进步的话,也许就会为多马克担忧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医学都更像是一种“问老天爷要点命”的无力祈祷,混杂着医师有限的经验与不明所以的 “魔法实践” 。这种情况自从人类出现直到 20 世纪之前都没啥本质改变。比如说, “太阳王”路易十四和王后的 6 个孩子只有一个活到成年,而他的私生子们也只有三分之一长大; “十全老人”乾隆皇帝那叫一个长寿,可他的子 女们平均寿命不到 25 岁,其中一半的人在未成年的时候就去世了。 所以,多马克遭遇在当时并不罕见。 就在不久前,人类世界普遍的观念还认为,小孩儿没长成时,不能算是家庭成员――有太多的变故能使之突然 蒙上帝召唤而去。多马克的小女儿活泼好动,只不过是在玩耍的时候不小心刺破了手指,能有多大事呢?可没过几 天,她就发起了高烧,而那个被刺破的手指则肿胀了起来。 父亲把女儿送往医院,一查,链球菌感染。 这是无药可医的。 至少那已经是 20 世纪,医学界已有“细菌”的概念,人类正在铆足了劲儿寻找能对付细菌感染的药物。多马 克自个儿也是个整天对着细菌观察动向的人――虽然现在的人大概还是很难想象,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染料。 对那个年代的医学家来说, “染料”意味着最新款的化合物,没准就有一款,自带神奇药效。那时的人类还不 知道物质的分子结构和药效之间有规律可循,无法自己动手合成有效的化学药物,那就对着最新款的化合物一项一 项试呗! 试验了 1000 多种偶氮类染料后,色泽饱满的橘红色染料“百浪多息”进入了多马克的视线范围。 这是一款销售前景颇不错的染料,颜色很漂亮。据说,当多马克被这抹耀目的橘红吸引的时候,他的同事们已 经做过实验,至少在试管里, “百浪多息”杀不死任何细菌,不管是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还是链球菌。 但他并没有放弃。 在多次失败后,这位经验丰富的细菌学家把橘红色染料直接用到了受感染的小鼠身上。奇特的是,尽管这种染 料在体外没有任何抗菌效果,但到了动物身上,它却如有神助――注射过“百浪多息”的小鼠都从细菌感染中幸存 了下来,而没有用药的则纷纷不幸逝世。 无论如何,这只是一个试验。 多马克甚至不是医生,他的研究成果还没有写成论文,更没有药企去开发有针对性的药物。何况,他自己恐怕 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在小鼠身上适用的,在女儿身上也同样适用吗? 药物往往有毒性,尤其在早期医学还相当粗放的年代。给予多马克研究灵感的,是德国医学家保罗?埃尔利希 的一句话: “染料可以成为治疗的基础。 ”其原理就是,如果一种染料有毒,而它又刚好能被微生物吸收,则细菌不 就遭殃了吗? 女儿会不会跟着遭殃,多马克恐怕心里也是没底的。 他研究过“百浪多息”的毒性,暂时只发现,当其用量超过 500ml 时,小白鼠和兔子会呕吐。因此,当女儿病 情危急时,把它用上看来也成了唯一可行的选择(事实上,因为副作用太大,这药现在已经不用了) 。 父亲的孤注一掷是成功的,注射了“百浪多息”后,女儿从细菌感染的鬼门关前挣扎回来,恢复了健康。 而多马克的研究依旧严谨,几年以后,他才正式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之所以“百浪多息”在试管内无 效,是因为它在体内才能分解成“氨苯磺胺” ,这种物质能够抑制细菌繁殖。 1939 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但他成就的意义远远超出这个奖杯。人类从此发现了能够抗细菌的磺胺类药物,一时间,西方各大药企一拥而上开 始生产。这些最早廉价的抗菌药不仅在二战时挽救了无数性命,也是医药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可以说,从那之 后, “孩子几乎都可以健康长大”才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多马克救了自己的女儿,也延续了无数孩子的童年。《重刑监狱开出热门餐厅》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程盟超来源:中国青年报(2016 年 07 月 06 日 09 版) 身着白袍的胖大厨一丝不苟地用钢刀切菜,鲜有人知道,他过去身为黑社会成员,更习惯拿着类似的刀具,削 掉别人的头皮。 这就是“InGelara” ,一家由重刑犯提供服务的餐厅。坐落于意大利米兰博拉泰监狱的它去年 10 月开张,既是 普通人窥视牢狱的唯一入口,也成了犯人们为数不多的触摸外界的出口。在意大利的俚语中, “InGelara”的意思就 是“在狱中” 。 “事实证明,想要吃到便宜又好吃的美食,来趟监狱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位美食评论家给出了这样的评语。 其实,对食物特别在意的意大利人一开始并不相信,因杀人、抢劫或贩毒入狱的大老爷们儿能做出好吃的。出 人意料的是, 在专业团队的调教下, 这里的鹅肝酱醇厚香浓, 烤牛排鲜嫩多汁, 柠檬黄色的柔和灯光打在香槟酒上, 透出鲜亮的色彩。刺满文身的彪形大汉套上合身的西装,变成了彬彬有礼的侍者。 甜品一道 7 欧元,正菜价位普遍也在 14 欧元以下, “InGelara”以物美价廉取胜。在米兰当地的点评网站上, 它排在 6000 多家餐厅中的 100 多名。政府官员为它剪彩,银行行长和选美小姐都是它的顾客。 随着美食家们在报纸上猛赞, “InGelara”成了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餐位的热门餐厅。尽管身边就关押着 1100 多名重刑犯。 在这自由与囚禁的交界处,欢声笑语越来越多,监狱“应有”的压抑和隔绝也随之减少。如果不是窗外的铁栅 栏,以及墙上挂着的各式越狱电影的海报,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正在一座监狱里就餐。 当然,这里的就餐环境不仅冲击着食客,更影响着餐厅的服务人员。 “我很担心他们会看不起我,甚至羞辱我。 ”在餐厅担任服务员的赛德在餐厅开张的前一晚忐忑难眠。他被判 无期徒刑,原本,牢房和铁窗就是他下半生的归宿。至于打着领结穿梭在餐厅,和食客平平常常地聊天谈心,是不 可想象的事情。 “InGelara”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也正是餐厅创办者西尔维娅?博莱丽的目的所在。 “监狱的目的是什么?”面对蜂拥而来的媒体,她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对普通人来说,监狱“把危险隔 绝”就足够了,真正被关进去的人会经历什么,很少有人关注。 “监狱让我越陷越深,进去时是个小偷,出来后成了强盗。 ”因为抢劫被判了八年监禁的马克把自己呆过的地 方形容为“交叉感染”区域。在那里,被关押的人饱含恨意、互相影响。和外界接触的机会被铁窗封得严严实实, 反而让犯人们更加忘记了如何正常生活。很多人获释后,反而变得更加凶恶。 在马克看来,自己进监狱的那一瞬间就成了怪物, “改造”只是美好的说辞,没人会去帮他考虑未来。 所以,当西尔维娅把餐厅开到监狱,还雇来了名厨和领班指导这帮重犯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她疯了。只有她自 己清楚, “InGelara” 就是要给犯人们一个未来――不仅让他们在与外界的互动中保持人性, 更获得谋生的一技之长。 为了做到这点,西尔维娅在开设“InGelara”餐厅前已经整整努力了 12 年。她的公益组织介绍了许多犯人为外 界的公司工作,也曾安排木工、美术老师和马术教练来监狱上课。最疯狂的一次,她雇佣了两名银行抢劫犯,负责 一场银行发布会的招待工作。 除此之外,她还和当地监狱达成了协议,赋予了 200 多名重犯“自由” 。他们可以在白天去监狱外工作,不受 任何监督地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甚至像普通人一样,看场电影打场球。 令人感慨的是,这些犯过错误的人从没让西尔维娅失望过。只有一个人曾逾期未归,却也在第四天的清晨出现 在了监狱的大门口。 “监狱的唯一使命,就是将犯人训练成能够重返社会的负责公民。 ”西尔维娅说,单纯“关起来” ,没有任何意义。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监狱对社会来说究竟有什么作用。英国广播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传统监 狱里半数以上的囚犯,会在出狱后再次犯罪。这也展示了监狱在过去所扮演的角色:垃圾桶。不幸被倾倒进去的人 物,不仅鲜有翻身的机会,反而会染上更多恶臭。 而西尔维娅和她代表的“开放式监狱” ,则是消解这一尴尬局面的力量。在德国和北欧,不少罪犯都被“关押” 在这种监狱里。狱舍没有高压电网,没有机枪,鲜花和农场倒往往是标配。表现好的犯人不仅可以外出务工,甚至 能像普通人一样享有假期。 给予罪犯普通人的生活,就一定能帮助他们走回正轨吗?西尔维娅表示自己并不敢打这个包票。 她可以确定的是,米兰这个监狱里的囚犯比过去更加友善和乐观了。其中很多人挂在脸上的微笑,是她过去从未见 到过的。《科学实验挽救埃菲尔铁塔》 现在,对于许多人而言,埃菲尔铁塔无疑是爱与浪漫的象征。但是,在它 1887 年破土动工之时,就因设计图纸上 的钢铁结构像个庞然怪物,而遭到巴黎民众的普遍反对。他们觉得,即使商业化严重的美国,也不会建造这样一个 丑陋的建筑。 1887 年情人节当天, 就有 300 多名社会名流联名在报纸上发表声明, 抗议在法国首都的中心地带建造像埃菲尔铁塔 这样无用的怪物。这批抗议队伍里有小说巨匠莫泊桑和《茶花女》的作者小仲马。法国一位数学教授甚至预计,当 建到 230 米之后(埃菲尔铁塔设计高度是 300 米) ,这个建筑就会轰然倒塌,还有“专家”称铁塔的灯光将会杀死 塞纳河中所有的鱼。 这些人为什么这么厌恶铁塔呢?因为 18 世纪以来的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盛行,典型代表就是罗浮宫、凡尔赛宫, 这些建筑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而由水泥浇灌、塔身全部是钢铁镂空结构的埃菲尔铁塔显然是现 代工业社会产生的钢铁怪兽,与法国人的浪漫天性不符。 虽然批评声不断, 埃菲尔铁塔还是顶着巨大的压力顺利竣工。 埃菲尔名下的工程公司支付了 80%的铁塔建造费用后, 作为交换,埃菲尔获得了在博览会期间和此后 20 年经由铁塔而获得的各项收入。20 年后,其所有权将转交给巴黎 市政府。但巴黎市政府并没有保存意愿,而是计划着届时将铁塔当废铁一样拆掉。 为了保护铁塔,埃菲尔试图找到一种方法证明铁塔具有军事战略作用。 1898 年,埃菲尔在铁塔的顶端安装了一根天线,并在铁塔上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无线电报实验。幸运的是,铁塔在接 收和发送无线电报方面表现得十分出色,它不但能作为电报通信站与城外援军取得联系,还为守军提供了远达 65 千米的辽阔视野。 1905 年, 法军已可以从埃菲尔铁塔向东线要塞群全天候发送电报。 因此, 在 1909 年许可期满后, 铁塔被法国国防部和政府作为无线电通讯的工具保存了下来。今天,在铁塔上有超过 100 个广播和电视天线,每天 向全世界播放新闻和电视节目。 在铁塔的顶层,埃菲尔专门建了一个实验室,以供他和法国的科学家们研究天文、气象、流体力学等。1889 年,埃 菲尔开始安装塔顶并将其作为观测站, 用于测量风速, 他也鼓励几项科学实验, 包括空气阻力实验和无线传输实验。 1909 年,埃菲尔在铁塔的基座上安装了风洞,进行了上千次空气阻力实验。这些实验为现代航空器设计、机库建造 乃至弹道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为了铭记那些为法国科学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埃菲尔在铁塔的第一层走廊上刻上了法国 72 位科学家的姓氏, 每个字母半米多高。所以,在今人看来美丽的建筑,在当时,可能就是一个具有非凡价值的科学实验楼。《客户端找回走失亲人》 2 月 8 日,大年初一,别人家欢欢喜喜过年,居住在河北燕郊纳丹堡小区的李家人正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上 街张贴寻人启事等方法,寻找走丢的八旬老人。 “姥姥李凤琴出去散步已经走了好几个小时了,走的时候也没告知家人。 ”家庭成员@summer 可心队长(微博名) 还求助了微博大 V 转发寻人微博,但是没有任何进展。街头张贴的寻人启事,一天下来也没有换来有价值的线索。 2 月 9 日,大年初二中午,家住燕郊三河市大厂县夏垫镇的范女士正在玩手机,屏幕突然弹出一则今日头条客户端 推送的寻人消息:急寻,燕郊 82 岁老人李凤琴大年初一走失,穿红色棉服,黑色帽子,黑龙江伊春人。 范女士看到寻人消息中老人的照片,惊讶地发现,这不是刚刚从她家喝完水离开的老太太吗?她赶忙拨通了寻人消 息中的家属电话。 2 月 9 日上午,今日头条的实习生于瑛琪在微博中看到李家那则寻人信息,便反馈给今日头条的工作人员,经过向 媒体和家人求证后。2 月 9 日 13 时 04 分,今日头条将这条寻人信息作为一条弹窗,推送到廊坊地区 28.2 万今日头 条用户手机上。 范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用户。范女士回忆,大年初二那天她上班,上午 10 时左右出门倒垃圾碰到一位老太太要水 喝, “我给了她热水,她非要喝凉的,喝完自己打摩的走了” 。 接到范女士电话,李家人终于看到一丝希望,他们立即赶往三河地区,并前往三河地区派出所报案。一进派出所, 民警就告诉他们,警方也刚刚接到电话,有人发现一位疑似李老太太的老人在三河火车站徘徊。 拨通派出所电话的李红是 66 岁的退休教师。 “我也不记得老太太叫什么,就是在今日头条看到了照片。 ”李红称,9 日下午 5 时许,她在三河火车站附近发现了老太太,相貌和照片上比较一致, “当时天快黑了,她神志有点不太清 楚,一问是燕郊来的” 。 李凤琴老人的坐标越来越明晰,李家人赶忙前往三河火车站,最终在火车站里找到了疲惫的老人。老人神情萎靡疲 倦,双手满是尘土,嘴唇干裂,走丢 30 多个小时的老人几乎没有吃一口东西,独自度过了北方寒冷的冬夜。 李家人说,今日头条的推送帮了大忙。找到老人那一刻,家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揪了一天一夜的心终于安稳了。 此次寻人消息并不是今日头条的第一次尝试。2015 年年初,今日头条开始重视对寻人信息的弹窗推送,并与专业寻 人机构宝贝回家及多家地方媒体合作,搜集大量寻人信息。今日头条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级运动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