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尼亚帝国计划实现后,纳粹德国首都柏林会是全世界第一大城市,是不是比英国伦敦还大,那元首宫是来干嘛

导语:近日,一组人民日报新大楼的照片被放到网上,被一致认为造型难看。网友称其为“电熨斗”、“航母”、“夜壶”,甚至还有人称之与央视“大裤衩”阴阳调和。在很多现代国家,政府主导的建筑造型争议颇大。这些建筑或是求新异、或是求宏伟,总体设计意图基本都要体现国家的伟大和个人的渺小。 []
纳粹德国“日耳曼尼亚”城市设计方案规划了容纳16万人的会堂、必须改道河流的建筑群
20世纪的极权国家政府大都钟爱新古典主义建筑。因为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形式特点是立面对称庄严,建筑体量极其巨大,这种建筑很容易用来表现国家的伟大和个人的渺小、表现控制和权力。关于这种建筑的典例就是纳粹德国的“日耳曼尼亚”建筑方案和新总理府。
自1935年起,德国纳粹党的御用设计师们开始设计 “日耳曼尼亚城”,一座在柏林基础上建设的、最终将拥有1000万人口的“世界之都”。在纳粹的计划中,这将会是统治欧洲的首都,甚至是全世界军事力量和工业最密集的地方。
“日耳曼尼亚”的建筑大都拥有惊人的体量,是毋庸置疑的巨型建筑。城市中央笔直的光辉大街,长达五英里,比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还要宽一倍;在大街的南端,还矗立着一座凯旋门,高达386英尺,远比巴黎拿破伦凯旋门更大。计划中的元首官邸“元首宫”的占地面积将是菲利普二世在马德里北面修建的埃斯科略修道院的7倍。而另一座以罗马万神殿为模型的圆顶大会堂,高达310多米,直径达260多米,规模相当于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7倍、华盛顿国会大厦的32倍,可以容纳的人数达16万人,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堂。为此施勃利河必须改道,绕圆顶大厦的三面流过,最后流入一个巨大的人工湖和一个倒影池。
纳粹德国建成的总理府有四分之一英里的长廊、四千平方英尺的办公室和庞大入口广场
即使“日耳曼尼亚”计划从未完全实现,纳粹德国已经修建了一系列宏大的建筑。最为典型的是年建起的新德国总理府。新总理府入口前的广场完全脱离了外部空间,没有希特勒的允许任何人不得出入。洁白泛光的墙面将广场围成一个独立于城市之外的空旷空间,党卫队员在其中来回演练,精心摆设的泛光灯将士兵在庞大的背景上投下巨大的影子,喊号声和大理石地面上整齐的踏步声充斥着整个广场。
总理府内部精心设计的空间秩序,能让每一位前来觐见希特勒的人产生一种压迫感。走过四分之一英里的长路后,推开一扇高17英尺的双开门,希特勒的办公室是一个4000平方英尺的巨大空间,从门口走到希特勒的办公桌前还需要一分钟。来访者无不陷入对新德国权力的敬畏之中。希特勒总理府地上部分共有四层,但是建筑立面的设计使其看上去只有三层,超常比例的建筑风格使最低一排窗户的窗台看起来好像是在第一层,但实际上其窗台距离地面足有十二英尺高。巨大厚重的石头门廊给站在它面前的人施加了一种威压,整个总理府仅仅是用来给其核心部分——“觐见元首之路”提供一个有威慑力的包装,它所传递的信息再明确不过:这是为伟人准备的。
1988年,罗马尼亚夷平500公顷古建筑强拆三万户,兴建建筑空间220万平方米的世界第二大行政建筑“人民宫”,仅制作其中吊灯就耗水晶3500吨
在纳粹德国的总理府之后,类似国家也有类似建筑。1971年,罗马尼亚共和国总统齐奥赛斯库受邀访问朝鲜,刻板整齐的的平壤城市建设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977年罗马尼亚发生地震,很多古建筑被破坏。在大地震后的半年即1977年11月,布加勒斯特市有500公顷古建筑没被修缮而是被夷平,中心城区3万户的住宅建筑被同时强行拆除。在推平这些土地后,这里开始修建对于齐奥赛斯库来说新布加勒斯特的最重要的象征—“人民宫”。
1984年奠基动工的“人民宫”占地面积达33万平方米,建筑空间220万平方米,是仅次于美国五角大楼的世界第二大行政建筑。“人民宫”及其配套的“社会主义广场”和“社会主义大道”等庞大建筑群共花费20多亿美元。 “人民宫”有约1100个房间,间间金碧辉煌。从地上铺的纯毛地毯到天花板上的大理石浮雕,无不出自手工。为了修建人民大厦,罗马尼亚倾全国之力,调拨了100万立方米的特兰西瓦尼亚大理石;用来制作480盏吊灯的3500吨水晶;70万吨优质钢材和铜;90万平方米木板,包括橡木、胡桃木、樱桃木和榆木等;20万平方米羊毛地毯,其中最大的一张由一台安放在大厦内的机器现场编织;上百万吨的丝绸和锦缎窗帘以及无数镀金和镀银的建筑饰件。齐奥赛斯库希望这里的豪华程度超过凡尔赛宫,并计划把这里变成住宅与政府办公场所于一体(如克里姆林宫一样),到时候,总统府、大国民议会、部长会议和最高法院都会在这里。由于太过庞大和奢华,修了5年一直到1989年剧变,“人民宫”还未完工。
1920年,苏联建筑师设计第三国际纪念塔,欲以巨型钢构、钢球包裹新政府驻地
并不是所有极权国家的主宰都像纳粹一样钟爱庄严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因为这种建筑风格虽说足够宏伟,但并不够新颖,而愿意花大钱修大建筑的要人们也有品位前卫或者古怪的,也要彰显自己并不是审美陈旧到罗马时代的土人。
例如列宁就偏爱前卫风格,他在执政时授意设计和建造了大量造型大胆的建筑。1920年,第三国际纪念塔被建筑师弗拉基米尔·塔特林设计出来,设计方案意图用巨型的钢条构造环绕新苏维埃政府驻地。纪念塔高1300英尺,比埃菲尔铁塔和日后的帝国大厦还要高,这个螺旋的、漏斗形的结构将里面的中心体覆盖住,中心体内三个较小的建筑会环绕轴座以不同的速度旋转,具体根据它们的重要性而定。最底层的是每年转一次的巨大立方体,来自世界各地的共产国际代表将集中在这里参加会议。较小的金字塔,每月周转一次,将作为共产党各种活动的场所。至于位于最上面的第三层,是日转一次的球体,用作通信技术中心,通过包括电报局、广播电台和电影屏幕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这个方案即使在百年后都是极疯狂的。
1931年,斯大林炸掉当时世界最大东正教教堂,只为修楼顶有镀金列宁巨像的世界第一高楼
后来斯大林上台,在大兴土木方面放弃了前任的所有构想,并盖起一幢幢层级式的高楼大厦。1931年,斯大林下令炸掉世界上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他当时计划要在教堂原址建造巨大的“人民宫”,以庆祝共产党的崛起。至于取代教堂的新建筑,斯大林希望是能比当时世界第一高楼帝国大厦更高的摩天大楼,同时建筑顶端的列宁镀金雕像要高高在上,高度和气势都不能输给自由女神像。幸而斯大林的疯狂计划从未实现。尽管教堂已经炸了,后期工程仍需取消,当时二战战火已经蔓延到莫斯科,资源不得不转向战场。
格鲁吉亚首都造型像“星球大战”场景的“婚礼宫”教堂,在苏联时代只是集体结婚的场所
即使极权国家的建筑风格看上去新奇有变化,也不代表这个国家就真的自由开放了。摄影师兼法国时装杂志《CitizenK》主编弗里德里克•肖班,给60幢原苏联国家的建筑物拍过照,这些照片成为珍贵的摄影纪实系列。其中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的“婚礼宫”,是当时用作集体结婚的唯一场地。这个像极科幻片“星球大战”场景的建筑,事实是一幢非宗教类的大教堂。肖班认为那是一种规范行为的管理方式,其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利用建筑空间,加强人民的集体意识。“每次总有十对新人集中在这里同时行礼。连结婚也是有组织地集合在一起,那个时代,根本不充许存在个人空间。”
伊拉克“胜利之门”十字巨剑建筑为军国宣传剽窃英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创意
而且极权国家就算使用新潮的后现代设计,同样可以进行前现代的耀武扬威。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两伊战争结束后,时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建造一个“胜利之门”,以纪念他自认为的在两伊战争中取得的胜利。这个重达40吨的金属建筑横跨在高速公路的城市入口。通道两侧,各有一只以萨达姆的手为实物模型的巨大前臂拔地而起。每只手都握着一柄由阵亡伊拉克士兵的枪熔铸而成的巨剑。两柄剑交叉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拱门。这两个手臂的底座缠绕着网状物,网里装着大约5000个伊朗士兵的钢盔。十字剑的创意完全剽窃于伦敦建筑师迈克•古德的作品。他最先提出这种设计——当然,除去网兜里的头盔,在沙特阿拉伯作为一条城市公路的路标,虽说有些古怪,却也无伤大雅。但在伊拉克,同一设计的涵义却完全改变了。在巴格达,一件具有讽刺意味的后现代主义作品,被独裁者变成了最平淡无奇的军国主义建筑宣传品。
从4000年前的埃及匠人将法老头像刻上狮身人面像开始,权要们就钟爱雄伟宏大或者新奇诡异的建筑。即使到了20世纪这个传统也没有消亡。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编辑:李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耳曼尼亚造船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