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向广西扶贫办雨露计划投搞意见

啃“硬骨头”&吧钏&打“攻坚战”
广西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
本报记者&王明浩&庞革平&谢振华
&&&&来源:&&&&
&&&&&&字号
原标题:广西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
国家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凌云县连片开发项目区内的茶叶产业。
  今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代会期间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广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会议传达、专题研讨、中心组学习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习贯彻,进一步认清广西贫困短板之短、硬骨头之硬;自治区、扶贫工作重点市、片区县和重点县的扶贫办主任普遍“高配”,增设广西扶贫信息中心等机构;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正在紧锣密鼓制定中……
  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广西正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采取非常力度、非常手段、非常举措,啃“硬骨头”,吧钏保颉肮ゼ嵴健保蚱独Х⑵稹白芄ァ薄
  抓紧――时不我待,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
  1012万、950万、755万、634万、538万――这是近5年来广西农村贫困人口的统计数据。
  集“老、少、边、山、穷、库”多种困难于一身的广西,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近年来,广西坚持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和贫困村为主战场,通过“十百千”产业化扶贫、向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等方式,突出抓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特困区域综合治理等工作,扶贫开发成就显著。
  但是,广西现有的500多万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生存条件恶劣、缺水少土、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多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大石山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水库移民区,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弱,绝大多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先看区情,算清“特点账”。广西有87%的贫困人口分布在革命老区,贫困人口中的58%都是少数民族,66%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5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石漠化片区。广西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都处于边远偏僻的高山大岭,远离城市,交通难,发展更难,很多地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摸清底数,算清“差距账”。目前,广西是全国贫困人口总量超过500万的6个省区之一,贫困人口总量排全国第四,而且剩下的贫困人口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距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到6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
  倒排工期,算好“脱贫账”。面对硬任务,广西已倒排工期,立下愚公志:按照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年,每年减少贫困人口90万人以上,到2020年底减少贫困人口538万人。同时,激励贫困县逐年、有序退出,2016年力争贫困县脱贫5个,2017年脱贫7个,其余在2020年底前脱贫。
  细账一算,责任感、紧迫感油然而生,广西各地迅速行动。百色市立下军令状,把扶贫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结合实施《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确保如期完成减贫任务;河池市出台整乡推进扶贫工作方案,11个县(市、区)各选1个乡开展整乡推进综合扶贫开发,决定抓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10项工作。崇左市把振兴革命老区与扶贫开发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实施惠民富民工程,集中150天时间,启动100个项目建设;柳州市制定出台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建立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实施精准有效扶贫的意见……
  一个共识已在广西凝聚:扶贫,不是单项工作,而是战略任务,是民生之首,是发展之要,是赶超之基。扶贫攻坚,广西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
  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自治区主要领导念兹在兹。
  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多次深入百色、河池、崇左等地就扶贫开发专题调研。今年3月22日至24日,彭清华在自治区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强调,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扶贫攻坚是其中最大的“短板”和最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按照总书记指明的主攻方向,“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突出精准扶贫,统筹抓好教育、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移民搬迁等各方面工作,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
  自治区主席陈武也多次深入百色、河池等地调研。今年4月8日到9日,陈武在百色调研时强调,要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管理、精准考核“四个精准”的要求,扶贫到户、到人,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户家庭、一个村屯掉队。要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生态移民扶贫,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扶贫工作的有效性、持续性。
  抓准――瞄准靶心,定向施策,点对点精准到位
  “上面一盆水,下面毛毛雨”;扶贫资金“撒胡椒面”,扶贫项目“失了准头”;贫困户是谁、在哪、多穷,往往是笔“糊涂账”……广西创新工作机制,从“识别、扶持、管理、考核”四个方面发力,精确制导,点准穴位。
  “虽然没能成为扶贫对象,但我心里服气。为啥?公平,公开,公道!”上林县白圩镇狮螺村村民覃奇南坦率地说。
  6年前,覃奇南的堂侄成了孤儿,一直由他抚养。以往,乡亲们能关照则关照。但是,选扶贫对象时,乡亲们成了“铁面包公”:奇南负担虽重,但能力强,家住楼房,收入也不低――“硬指标”与贫困户标准不符,票不能投给他。
  “一户一票的民主评议是第一关,然后是屯、村、乡镇三级公示和走访抽查,严格的标准和制度,堵住了造假的漏洞。”上林县委书记韦志鹏说。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谁是贫困人口、分布在哪里、致贫原因何在”等问题搞不清,就会导致应扶未扶、工作脱靶、谬之千里。
  广西通过强化措施和机制,规范对贫困户识别的操作流程,严格把好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确认审核关五道“关卡”,确保贫困对象源头精准。2014年,广西顺利完成建档立卡工作,识别出贫困村5000个、贫困户172万户、贫困人口634万人。今后,广西还将继续完善,及时更新数据,实行动态管理。
  到三江侗族自治县冠洞村赴“百家宴”,竟然给“拦”在寨外。
  身着民族服饰的侗哥侗妹们说:不唱歌,不给进寨。东道主唱起侗族迎宾曲,自己跟着唱和才被放行。“吃百家宴,纳百家福,成百样事,享百年寿”。在相关部门的帮扶下,侗家百家宴让不少群众“放下锄头当起演员”,吃起“旅游饭”。
  精准扶持,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广西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宜迁则迁,将整乡整村推进与扶持到户相结合、产业开发与改善基础设施环境相结合、物质扶贫与智力扶贫相结合、就地扶贫与易地搬迁扶贫相结合,促进贫困村脱贫摘帽。同时,遵循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务求增收脱贫的帮扶资源和帮扶措施点对点落实到户到人。
  “林书记来了后,贫困户住进了新房,乡亲饮水不再难,娃娃们有了娱乐设施……”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龙英村村民李新文乐呵呵地说。作为自治区政协第二批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 林玉椿吃住在村、帮扶到户,让龙英村渐渐变了模样。
  带着深厚感情和沉甸甸的责任,广西两批6000多名机关干部离开原单位,“脱产”到壮乡最贫困的村庄任党组织“第一书记”,送政策、办实事、解难题、助发展,誓让穷山换新颜。
  精准管理,是精准扶贫的核心。广西建立扶贫工作台账,明确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财政投入、时间工期等。同时,让人员下沉,动态监测帮扶措施到位情况,确保扶贫对象应扶尽扶、科学帮扶、精准脱贫。目前,广西已选派3.4万名干部组成111个扶贫工作队进驻1.4万个行政村,落实定点扶贫帮扶单位7677个,所有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都有3个以上区直或中直驻桂单位定点帮扶。
  瞅着长势喜人的核桃树,陆祥明满脸喜悦。“按目前行情,60亩核桃今年能收入6万多元。但再过几年,棵棵都是‘千元树’哩!”这位河池市凤山县乔音乡同乐村的老乡喜滋滋地说。从陆祥明的果林举目四望,成片成片的核桃林郁郁葱葱。
  河池,是广西扶贫攻坚的“硬骨头”,石漠化土地比重超过1/4。瞅准核桃耐旱、耐瘠,又能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河池2012年开始“整市推进”核桃产业。舞起考核“指挥棒”,河池短短3年时间就新植核桃200万亩。据测算,步入盛产期,全市核桃产值将超30亿元。石头缝里,一棵棵绿色“核银行”,正拔节生长,承载起陆祥明们的脱贫致富梦。
  精准考核,是精准扶贫的保障。为此,广西正研究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委政府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扶贫攻坚的目标顺利实现。
  自治区主席陈武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中全力落实、组织上全力保障、政策上全力支持扶贫开发工作,提高精准度,啃下“硬骨头”,抓产业扶贫换穷业,抓教育扶贫拔穷根,抓移民扶贫挪穷窝,切实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抓到位――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变“漫灌”为“滴灌”
  “一亩温克葡萄,等于一辆柳微车。”初夏,记者在兴安县贫困山区漠川乡采访,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原来,漠川地处偏远,经济落后,老百姓主要靠外出务工赚钱。当地政府整合各种资源,通过补贴水泥柱、加强培训、统一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建立温克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并促成葡萄合作社的建立。现在,温克葡萄已成为漠川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8000亩。该乡还被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授予“中国温克葡萄第一乡”称号。
  要斩断“穷根”,必须整合资源,并变“漫灌”为“滴灌”,进村入户到人,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唐仁健介绍,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创新和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一系列配套文件,初步构建起具有广西特色、含金量高、覆盖面广的扶贫政策体系,确保扶贫攻坚组织保障到位、发展规划到位、资金投入到位、重点工作到位、监督检查到位。
  组织保障到位。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自治区扶贫办主任蒋家柏介绍,为落实习总书记对广西扶贫工作的指示精神,广西及时充实加强扶贫工作力量。在自治区层面,由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兼任自治区扶贫办主任,扶贫工作重点市的政府副秘书长兼任市扶贫办主任,片区县和重点县扶贫办主任普遍由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兼任。全区片区县、重点县有70%的乡镇明确了负责开展扶贫工作的机构,为贫困对象建立服务窗口,畅通服务渠道。此外,又在广西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加挂广西扶贫信息中心牌子,增加一个内设处和4名事业编制。部分市、县增设扶贫培训中心(社会扶贫中心或扶贫信息中心)等扶贫机构。
  发展规划到位。为科学谋划“十三五”扶贫开发工作,广西组织开展《广西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广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十二五”规划》《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广西实施规划(年》的总结评估。在此基础上,启动广西扶贫开发“十三五”规划,以及整村推进“十三五”规划,贫困革命老区精准扶贫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推动将目前尚未实施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广西实施规划中重大项目,列入“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资金投入到位。建立健全财政扶持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各级财政对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明确各级的投入份额或比例。今年,自治区在年初预算的基础上再增加3亿元投入扶贫开发。县一级要在资源整合和使用监管上做文章,建立资金整合机制,集中力量办大事;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启动新的“结对帮扶”行动,要求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区内外国有企业与全区5000个贫困村“结对子”开展结对帮扶。
  重点工作到位。围绕实施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继续支持41个片区县和重点县实施“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加大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覆盖更多贫困村、贫困户,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加大以奖代补力度,鼓励和扶持贫困户发展一批“短平快”增收项目。同时,把教育培训扶贫工作抓到位,继续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抓好社会扶贫济困,深化金融扶贫工作。
  监督检查到位。创新举措,加强监管、指导和服务。进一步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建立扶贫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和扶贫项目立项、审批、实施、验收、报账等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保障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全区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实时监控系统,建立资金使用预警机制。继续开展引入第三方力量进行评估、审计监督,加大专项行政监察力度,进一步健全扶贫资金项目审计、资金使用绩效评价、行政监察结果通报制度。
  “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上来,以‘天降大任’和‘时不我待’的使命感、紧迫感,全力推进扶贫攻坚,确保贫困地区群众早摘‘穷帽’。”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的话语掷地有声。
《 人民日报 》( 日 13 版)截图
幸福爆棚!
异地恋军人“穿越照” 满满爱
他在银川,她在西安,虽然相隔遥远,却彼此支持鼓励。兰州军区某红军团副政治指导员崔豪与兰州军区空军某雷达旅女兵排长周茜把他们恋爱中的生活故事用照片拼接在一起……
←扫一扫看究竟|回复“有料”试试,当场我就震惊了!
(责编:刘佳、陈露露)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今日速递|热点推荐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
靖西市委市人民政府网
Jingxi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靖西市委员会&&靖西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靖西市信息中心
本站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技术支持:&&您当前位置: >>
>> 浏览文章
关于印发2012年广西第一批财政扶贫资金(发展资金)投向计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2012年广西第一批财政扶贫资金(发展资金)投向计划的通知
各市扶贫办、财政局:
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10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2012年广西第一批财政扶贫资金投向计划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2012年广西第一批财政扶贫资金(发展资金)投向计划
二○一二年二月十三日
2012年广西第一批财政扶贫资金(发展资金)投向计划
一、资金规模
  2012年我区第一批财政扶贫资金(发展资金)总额为107239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预下达85739万元(含雨露计划试点510万元),自治区本级预算安排财政扶贫项目资金21500万元。
  二、资金安排原则
  国务院扶贫办对2012年财政扶贫资金(发展资金)的安排使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主要投向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重点县和贫困村,并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灾区倾斜。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要求,结合我区扶贫开发工作实际,2012年扶贫资金投向计划安排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围绕《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安排资金的原则。《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已印发各地实施。《规划》明确了 &十二五&期间我区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专项扶贫开发的重点内容和目标任务,资金应围绕《规划》中专项扶贫开发的实施进行安排使用,为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提供资金保证,防止资金安排的随意性和分散、切块使用。
  (二)集中用于整村推进贫困村的原则。贫困村是扶贫开发的基本单元,&十二五&期间我区实施300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基本要求是整合资金、整合力量、集中投入,对贫困村实行综合治理。为确保整村推进的投入,2012年所安排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区,以下统称县)要确保90%以上用于整村推进贫困村,其余县80%以上用于整村推进贫困村。所安排的产业开发、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扶贫到户贷款贴息等资金也要重点用于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以确保如期完成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目标任务。
  (三)以改善扶贫对象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扶贫对象增收、提高扶贫对象发展能力为重点的原则。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温饱成果、尽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根据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任务,结合我区扶贫开发实际,资金安排要突出以下重点:一是继续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继续把贫困村屯道路作为财政扶贫资金安排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适当安排资金用于扶贫产业基地的道路、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二是加大力度扶持扶贫对象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扶持 &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基地项目,适当扶持当年增收的短平快项目。主要是对扶贫对象发展产业进行补助和对扶贫对象、扶贫龙头企业的贷款进行贴息,不断增加贫困地区、扶贫对象发展生产投入,以帮助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实现增收。三是加大力度实施雨露计划。重点支持扶贫对象劳动力转移培训、贫困家庭特别是大石山区贫困家庭子女职业学历教育。
  三、资金计划投向
  根据上述原则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以及2012年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重点,第一批财政扶贫资金的具体投向是:
  (一)整村推进扶贫开发88993万元。具体投向:
  1. 贫困村屯基础设施建设64797万元。用于各县(市、区)的村屯道路(含桥梁)、人饮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63297万元用于贫困村屯的道路、人畜饮水工程以及产业扶贫基地的道路、小型水利设施建设,100万元用于国际非政府组织创新试点的6个项目县的项目配套,400万元用于凌云、西林享受自治县待遇县庆项目,500万元用于贫困村城乡风貌改造工程村屯巷道建设,500万元用于贫困村防灾减灾。
  2.边境地区扶贫攻坚工程4000万元。具体用于东兴、防城、龙州、宁明、凭祥、大新、靖西、那坡八县(市、区)离陆地边境线0&20公里自然村(屯)道路建设。
  3.易地扶贫搬迁配套2500万元。用于配套发改部门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主要用于扶持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对象的特色优势产业开发,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4. 扶贫对象产业项目开发17696万元。主要用于扶持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贫困村的扶贫对象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二)&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9500万元。其中,6000万元用于扶持集中连片的&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基地建设,1000万元用于直接带动扶贫产业基地建设的扶贫龙头企业扶贫项目贷款贴息, 2500万元用于贫困农户生产性经营项目贷款贴息。 
  (三)扶贫培训安排8346万元。其中,3236万元主要用于贫困家庭特别是大石山区贫困家庭子女职业学历教育补助,部分用于大石山区贫困家庭子女普通高等教育补助;510万元用于完善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参加职业教育年第二学期补助;3000万元用于扶贫对象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100万元用于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500万元用于全区扶贫干部培训。
  (四)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奖励400万元。采用考评奖励的办法,对制度健全、运行规范、效果明显、资金使用安全、群众积极性高的互助协会进行奖励,以增加互助资金规模。
  四、资金项目管理及相关要求
  (一)此次安排的财政扶贫资金,由自治区扶贫办商自治区财政厅根据本方案确定的原则,按因素法测算到县并联合下达资金计划,自治区财政厅依据计划拨付资金。
  (二)各市、县要围绕&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和2012年度扶贫开发目标,本着贫困群众最急需解决的具体事项,确定具体项目。自治区扶贫办和财政厅在政策投向上严格把关,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有效推进。
  (三)各市、县要严格按照《财政部、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号精神,切实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挤占、挪用、贪污扶贫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四)严格执行公告公示制度。所有扶贫项目都要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实施办法(试行)》(桂扶领发〔2004〕10号)的要求,在当地主要报刊上公告,以保证扶贫资金项目安排公开、透明,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附表:2012年第一批财政扶贫资金(发展资金)投向计划表
&下载信息&&[文件大小:42.00 KB 下载次数:
相关阅读:
访问总数:&&&&――习近平
&&&&[导语]
危朝安:开拓思路创新机制 务实推进扶贫攻坚
&&&&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切实增强扶贫的针对性,提高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的精准度。要紧密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抓工作落实,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实。……
唐仁健:着力解决“钱怎么来”、“贫怎么扶”、“事怎么干”三大问题
&&&&广西还有贫困人口538万,是全国贫困人口在500万以上的6个省份之一。在中央的新要求下,必须解决几个问题:一是解决“钱怎么来”的问题;二是要解决好“贫怎么扶”的问题;三是解决好“事怎么干”的问题。……
?广西连续四年选派第一书记扶贫攻坚纪实
&&&&从2012年开始,广西每两年从自治区、市、县三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300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实现全区3000个国家级贫困村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区农村贫困人口从2011年底的1012万人,减少到2013年底的634万人,第一书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社会的认可、组织的肯定。?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
广西: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用地“四优先”
&&记者从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获悉,日前,广西出台4条用地政策,进一步加强对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建设用地的保障,服务经济稳增长。
&&新出台的政策明确规定,对列入自治区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项目,采取“优先安排指标、优先规划修改调整、优先耕地占补、优先用地报批”非常措施给予保障。同时,可按照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办法由自治区保障用地……
龙胜大寨村:一个被旅游改变的村子
&&&&而自从村里搞起旅游开发,实行旅游扶贫以来,大寨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邓国雄:精准扶贫受《第一书记》“青睐”
&&&&陈家通支书所说的邓书记,就是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邓国雄。据悉,江宁镇太平村是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挂点扶贫的贫困村
村支书祝雪兰:大瑶山村的“领头雁”
&&&&她不仅带领村民致了富,还带领他们修好了村里的路;如今,她又为村里的信息化建设鼓与呼……多年来,苍梧县六堡镇山坪村党支部书记祝雪兰把一件件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吕昌发带领群众养山鸡致富
&&&&吕昌发成为远近闻名的山鸡养殖大户和养殖产业带头人,找到石山致富“钥匙”后并没有忘记贫困的乡亲们,他发动群众养殖山鸡,手把手帮群众做好规划。广西扶贫黑幕:3000名“贫困户”中2400人有车
——广西马山县,何以劫贫济富?解说:3119人的扶贫对象中竟有3048人超过贫困线,仅有61人符合标准。日新闻:审计还发现,广西马山县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不利,而且存在严重造假行为。超过贫困线并得到扶贫款的人员中,有343人是财政供养人员,有2454人购买了2645辆汽车,有43人在县城购房或自建住房,有439人为个体工商户或开公司。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这点高压线的小钱是我们贫困希望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希望和未来美好生活的种子钱,都敢在这方面占便宜的时候,对任何人我们都是不放过的。《新闻1+1》今日关注:广西马山县,何以劫贫济富?评论员白岩松: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在广西代表团说了这样一番关于扶贫的话,我们来看一下:“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今天,我们《新闻1+1》要关注的这个话题,就与广西的扶贫有关,不过是出现了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不是真贫,但是他真的被扶贫了。“贫”和“贪”看上去很像的两个字,却真的有人搞错了。在广西马山县,扶贫款项却被虚假贫困户贪婪的占有了。日新闻:马山县认定的扶贫对象中,有3119人不符合扶贫建档立卡标准。这个数字来源于审计署10月8日发布的2015年第30号公告。公告显示,这3119名造假扶贫对象中,有343人属于财政供养人员,有2454人购买了2645辆汽车,43人在县城购买商品房或自建住房,439人为个体工商户或经营公司。今天的《人民日报》报道称:这3119人是月份建档立卡时确定为贫困户的,其中有116人已经享受了扶贫政策,共计资金35.06万元。据公开资料显示,马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到2020年马山县还面临着10万人口的脱贫任务。马山县扶贫办主任蓝庆勋:我们将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更好发挥产业效益和带动作用,多措并举实现十三五脱贫目标。根据当地电视台报道,马山县共有39个村被列入十二五期间整村推进的贫困县,截至节目播出当时,其中已有14个贫困村,2万多人实现了脱贫。然而,审计署的公告却显示,当地脱贫任务完成情况也存在造假。2014年,马山县将人均纯收入还达不到国家脱贫标准的608户、2272人认定为脱贫,虚报的这一部分占到脱贫任务的9%。今天上午,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对此进行回应。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贫困老百姓希望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希望和未来美好生活的种子钱,都敢占便宜,对任何人我们都是不放过的。马山县这个事发生之后,国务院扶贫办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已经在组织建档立卡回头看。此外,今天上午在广西召开的全区精准扶贫攻坚动员会上,局党委书记彭清华表示,用两个月时间自上而下集中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白岩松:其实这件事是审计署在抽查审计的时候发现出来的问题,而且这种造假是双重的。为什么说是双重的呢?第一重是本来不属于贫困人口的,但被纳入到了贫困人口当中去接受资金甚至政策方面这方面的扶贫。那另一方面呢,就有很多真贫的却被虚报说他们脱贫了。我们来看这数据,扶贫对象造假3119人当中有43人其实县城购买了商品房,然后财政供养人员有343,然后还有2400多人购买了汽车,还有439人个体工商户或经营公司。看双重脱贫的另一面,就是虚报脱贫人数多少呢?608户,2272人。我们还可以看得再细一点,这个2454人当中,购买了2465辆汽车,也就是说不止平均一辆了,其中还有191人分别买了两辆汽车。然后这43个人刚才说了,在县城购买商品房或者自建住房。那好了,看到这样的一种双重的这种造假,当然会让人感觉触目惊心,有人是占了便宜,占了扶贫这样的一种便宜,让真的还在贫困县以下的这个人却得不到这种实惠,甚至被虚报了数,已经不把他当成贫困人口来扶了。那为什么能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来,我们继续去观察。3119名造假扶贫对象中,有343人属于财政供养人员,有2454人购买了2645辆汽车,43人在县城购买商品房或自建住房,439人为个体工商户或经营公司。那么,这3119名并不贫困的人,在一年前是如何被认定为贫困对象的呢?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宣传部部长黄子江:3000多名是2014年7月份到8月份开展这个扶贫,对象的确定也就是由县里面按照我们确定的这个任务下达到乡镇,然后又由乡镇在分给到村,然后村里面再分给入户或者由群众报名审核确定的,这些过程都进行公示和公告。在这个工作中,确实有我们的干部存在工作作风不严不实的这个问题,识别不准的这种情况。记者:识别不准的这个问题,是主要出现在这个村一级干部上吗?黄子江:村一级干部,他是第一关。像这种村干部,他应该是最了解村里面,就是每家每户的情况的,就是谁家真的贫困,谁家实际不是那么贫困。村干部都是从这种当地选上来的,都是在当地住了很多年了,他怎么会不了解呢?所以这个就是刚才所讲到的,村干在这方面就有这种凭主观或者说图省事,或者说没有真正进到入户,凭着自己的一些平时积累的一种信息,就把它确定。那比如说343人是属于财政供养人员,那这个怎么讲呢?这个343人确实有这样的现象,其中有村干,有退休村干,或者说有一些在职的村干,或者说有一些事业单位的人,干部都有。在审计署发现之时,3000多名造假扶贫对象中,已经有116人享受了扶贫政策,共计资金35.06万元。这100多人,其实他享受的是35.06万元的扶贫,但是这100多人中,我们再次核查的时候就有52个人违规享受的这个扶贫资金。是52个人违规享受?52个人。剩下的还是符合政策的?是符合政策的。还没发放的资金,是什么原因没发放呢?也就是再进一步的审核确定。那就是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被审计署发现了,所以才终止?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扶贫造假,另一方面,脱贫也在造假。2014年,马山县将人均纯收入还达不到国家脱贫标准的608户,2272人认定为脱贫,虚报的这一部分占到扶贫任务的9%。这一部分我们也申请了核查,608户当中,559户的收入高一点,2736元国家扶贫的这个标准,我们再次核查之后,也是属于脱贫对象。今天,有媒体报道,今年以来马山县精准扶贫不力已追究12名相关责任人责任。比较明确的是扶贫办的主任陆剑就是涉嫌受贿,涉嫌造成国家的损失。这12个人当中有扶贫办的,也有民政部门的,也有相关一些乡镇的,有的已经被双开,有的现在已经是进入了司法程序,有的现在正在调查立案。这当然要进入到司法程序了,其实这个马山县在广西虽然归南宁,但它这个马山县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到目前为止还有10万人左右在等待着脱贫。但是有人就是非常,怎么说,带有吐槽性质的说,看样子脱贫也容易,因为你只要虚报一个数字就可以了。但是谁会欢迎这样的这种虚假的脱贫呢?接下来我们要连线一位嘉宾,他长期在研究我们的贫困问题。他是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的主任汪三贵。汪主任,您好。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您好,岩松。白岩松:马山县所透露出来这样一种,我称之为叫“双重造假”,一个是不贫的却被扶了,而真贫的被虚报,说他已经脱贫了。他在这个背后,反映出一种什么样的现实和问题?汪三贵:这里面可能反映了好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工作上的问题,因为对贫困人口的识别还是有一些难度的,这是一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的问题,显然这里面是我们的监管、监督也跟不上,地区里面显然有违法的一些问题,另外的问题占的比例并不大,我看了一下大概占2%的左右,但是这么明显的问题不管怎么说是不应该出现的,并且出现以后你是应该可以很容易发现的。比如享受财政的人,这个是明显不符合标准,并且你有车这么明显的标志你都不能识别,那么不明显的标志时候你怎么办呢?所以这是很不应该出现的问题。白岩松:汪主任,大家说没能识别,这似乎是一种能力问题。但是如果是他明明知道他就不该是被扶贫的人口,但是却故意让他扶贫,这性质就显然发生变化了。汪三贵:对,这显然就是因为以公济私这种中间的问题,显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白岩松:从你研究这个反贫困的问题来说,类似马山县所暴露出来的这样的问题是孤例吗?其他地方是否也会时有发生?汪三贵:对,应该全国来讲,不同地方都会有发生。因为这个涉及面很大,人口规模也很大,涉及到几千万贫困人口的规模。所以不同的地方,特别工作不认真的地方,显然会多少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另外,其实在这种双重造假之间的两种人,他的这种能力是不一样的。你比如说并不是真贫困,但是要装作贫困的往往你看他不光说有车,或者有这个经营,或者说他吃着财政的饭,往往他还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和活动能力。而那些真该被扶的这种贫困户,他往往又是弱势群体。那怎么看待这两者之间巨大的实力差距,和导致最后出现造假的这种状况?这个是我们在扶贫中间长期面临的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穷人都是比较弱势的群体。所以我们扶贫的话,需要有外部的制度安排,有更加透明的程序去保证它能够真正得到扶持。如果没有这些的话,因为只要是优惠资源谁都想要,这个是从利益角度来讲的。所以,长期以来的话,就是说扶贫资源到不了真正穷人的手里面去是一个很长时间都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这次精准扶贫,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把对象精准的识别出来,然后登记造册,建档立卡。你这样根据这个名单去做扶贫,减少你操作的空间。实际上目的很专一,就是在减少这种腐败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这件事也让人联想到前一阵子可能好多人都会看到的新闻,甚至我们出现过,不止一次的出现过这种情况,有的县当他被戴上了贫困县的帽子的时候反而是兴高采烈的,甚至有很多的县是不愿意脱贫的。这背后是否也存在这种在扶贫的过程中,有些人会觉得不管从个体,包括这种集体,国家的便宜干吗不占呢?这个存在,因为被评为贫困县确实带来的利益还是很大的,首先是直接的扶贫资金。这边可能粗略的有些估计,一年的话少则几千万,四五千万是有的,平均起来。另外一个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优惠可能还不能直接是用钱来反映。很多政策的试点都是从贫困县开始的,比如说我们农业税改革也是先取消贫困县的,然后再扩展到其他县。比如我们现在的营养餐这样的计划,也是先从贫困县开始的,这些很多类似这样的政策。所以当然对地方政府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争取到贫困县这个帽子的话,能够获得很多直接或间接的资源,当然会努力去争取了。这就是背后的一种心理的状态,那您觉得这样的一种,怎么说,直接给输血的这种扶贫模式本身不是一个大问题,而是监管才是问题?我们现在这种扶贫,我们国家还是更多的强调造血,所以我们叫开发式扶贫。当然,也有输血的部分,比如说我们社会保障部分。现在是两条腿走路,两个都需要,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间怎么能够加强监管。这里面就是出现这种问题不应该,但是更多是反思需要我们下一步怎么去加强制度建设。这里面重要的就是,你要改善我们精准识别这样的方法,然后有更明确的标准,哪些人是真正脱贫的,哪些人没有脱贫。比如说我们识别中间,我们需要有更多明确的限制指标,有些地方还是有这样的,做的很细。这样细了以后,可能出了问题的可能性就更小一些,比如说明确规定哪些人不能进入这个名单里面去,这标准是很简单,你的房产状况,你的家庭资产、车,你家里是不是有公务员,所有的这些都有明确的规定。有些地方就没有这样明确的规定,那就给造假就留了更多的空间。没错,其实这次在广西马山县发生的这样的一个真贫的被虚报说他脱贫了,而不是真贫的被扶贫了,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也让这四个字,也就是刚才汪主任所提到的“精确扶贫”再次冲击到了人们的这种面前。接下来我们就关注一下如何更好的做到这种精准精确的扶贫。洪天云:我们国家还有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7017万,六年时间7000万,每一年是要减贫1170万,平均每个月要减贫100万。时间非常紧迫,任务非常繁重,非常艰巨。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洪天云说,如果没有特殊的重大举措,要完成这个任务非常艰难。而近年来,国家扶贫投入一直在增加。根据今年4月财政部的数字,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扶贫资金433亿元,其中补助地方财政扶贫资金424亿元,均较上年增长10%。洪天云:在2013年底,减少了贫困人口1650万,2014年减少了1232万人,连续两年都完成了减少1000万人以上贫困人口的任务。一方面投入有了成效,但另一方面,扶贫资金被挪用、贪污的现象也在全国各地不断出现。同样是出自于审计署的报告,日审计署公布了19个县,2010年-2012年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审计结果。结果显示,被审计的19个县普遍存在着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等问题,甚至将扶贫资金用于请客送礼、大搞形象工程等。2014年,审计署对扶贫资金的审计仍然发现了问题。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副司长常利: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中存在违反财经制度的问题还是比较普遍的。我们这一次审计发现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等这种问题,应该说还是比较重的。今年7月最高检公布的涉农扶贫领域职务涉农范围的确令人担忧。最高检职务犯罪预防厅副厅长陈正云:一些省份、村两委负责人案件超过了整个涉农扶贫领域职务范围的半数,有的市县更高达70%到80%。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总书记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个月后,习总书记来到与云南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扶贫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了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对象要精准,项目要精准,资金要精准,措施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要精准。我们来看看这个精准扶贫都指的是在哪些层面。第一个,在精准,在扶贫对象上就要精准、项目安排上要精准、资金使用上要精准、措施到位上要精准、因村派人、脱贫成效都要精准,因此综合起来它叫“精准扶贫”。如何更好的做到精准扶贫,然后堵住一些虚假的这种漏洞?接下来我们要继续连线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汪主任,中央在提出这种精准的这种扶贫,您具体来说,您的建议是什么?要做好哪些事情才能够让这种精准真正精准到位?精准扶贫应该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涉及的面比较多,领域也比较多,部门也比较多。主要做好这项工作,还是有相当的挑战的。这里面首先是,你要做好精准扶贫,第一是需要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因为以往的扶贫,主要我们可能认为就是扶贫部门在做,但是我们知道贫困的原因是多样的。我们讲,我们减贫困目标叫“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要保障基本的教育、基本医疗还有住房,所以它涉及到方方面面,还有基础设施各个方面。所以,你没有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动员很多部门做,扶贫部门是单独做不了的,这个需要我们很多其他部门有扶贫意识,并且要把很多资源投入到扶贫里面来。第二个是我们的资金管理体制也需要改革。在这一方面的话,因为以往我们的资金或项目管理,我们都讲资金跟着项目走。而很多项目在上面,在省市、在中央就定下来了。那定下来你下去以后,地方政府把贫困人口识别出来以后,可能每一家他需要的是不一样的,面也很宽。这个农户可能需要比如说资金扶持他生产。那个需要的是政策。对,有的可能需要的是医疗方面的救助,有的是孩子不能上学,所以各种各样的方面,有的需要培训。那这个东西的话,你就需要当时有资金去做,这样的话我们现在就是改革资金的管理体制,让资金的使用权更多的到地方政府。但是,反过来你给到地方政府资金使用权以后,那你监管就要跟上。以往之所以资金,上面想控制资金,其中一个担心就是资金下去以后,没有项目。怕出问题。怕出问题,对,所以现在要精准扶贫,就应该给地方政府更多权利,但是同时你要加强监管。加大监管。对,加大监管。这个监管力度要更大,你不是去只去管项目。没错,其实你要让我再加一个“精准”的话,我会把这个监管的精准也要加进去。对,很重要的。您看,今年我们的扶贫目标又是1千万。但是大家会担心,您的建议是什么,如何做到这种更精准的监管,让这1千万是实实在在的贫被扶了,而不是存在一定比例数字上的扶贫。这里就是,一个就是我们的扶贫,一定针对性要很高。就是说刚才讲的,你资金到底给谁,给什么样的资金,是不是都给钱就行,这也是不行的。有些家庭,贫困家庭里面直接给钱,他并不一定能够用的畅舒。可能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就是他需要什么你去扶着他什么,而这里面的工作量是很大的,需要很多部门来做。第二个就是我刚才讲,你在这个监管中间,我们现在要有明确的分工。地方政府做具体工作,那我上级部门主要建立一个很好的相关体系,跟你也需要吸收外部力量来进行监管。因为面很大,涉及到这么多县,这么多人口。这样的话,你评估,你光靠审计部门可能也是不行的,更加应该有个系统性的评估抽查的方法,才能保证说你这些农户到底脱贫没有,这个是可以抽查的。好,非常感谢汪主任带给我们的解读。的确,这一次马山县出现的这样一个问题,是审计署在抽查审计的时候发现的问题,因此它当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如何建立一种更精准的监管机制,才让偶然变成必然?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zhongzhang]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99抵扣500购车款
千元优惠+2年免息
前100名送油卡一张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扶贫办主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