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瞠目之强和菩萨低眉是什么意思之举的出处

当前位置:>> >> 低眉
大家都在找的词语:
按拼音查词语:
dī méiㄉㄧ ㄇㄟˊ
基本解释◎ 低眉 dīm&i[tamed and obedient] 形容顺从或和善的样子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详细解释(1).低着头。 唐
白居易 《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説尽心中无限事。”《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 隋
阳玠松 《谈薮·薛道衡》:“金刚努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茅盾 《过封锁线》:“他低眉说着,长睫毛又一动,神情象一个害羞的女孩子。”(2).谦卑顺服貌。《抱朴子·刺骄》:“低眉屈膝,奉附权豪。”《太平御览》卷五○二引 晋
王隐 《晋书》:“人或説之使仕, 仲御 勃然作色,谓之曰:‘我安能随俗低眉下意乎?’” 清
朱彝尊 《赠许容》诗:“低眉强随抱关吏,失足几陷蛟人宫。”(3).抑郁不伸貌;愁苦貌。 唐
韩翃 《送郑员外》诗:“要路眼青知己在,不应穷巷久低眉。” 清
汪懋麟 《喜汤西厓至京》诗:“安能鬱鬱常低眉,苦被时贤较清浊。”&>&&>& > 正文
顽石:金刚怒目与菩萨低眉
作者:顽石
发布时间:
来源:乌有之乡
字体:&&&|&&&&|&&
  现在信佛的不少,姑且不说那些趋之若鹜的假信徒,就是为数不多的真信徒大多也似乎并未完全理解佛,因为他们弘扬的只有慈悲为怀,即扬善的一面,而忽略了佛还有惩恶的一面。
  也许有人会说,顽石乃俗人,如何懂佛?千万不要以为开口闭口佛曰释云的人就一定懂佛,马列原著背得滚瓜烂熟而不懂马列的不也大有人在吗?古人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不定我这俗人还真能说出一些道道来呢。毛主席读书的时候,理科成绩并不突出,可他后来跟世界顶尖级的物理学家讨论物理现象不也让物理大师深为折服吗?这个类比虽然有些不知天高地厚,可说明的道理却是一样的,即各门类的知识原本是可以相通的。
  我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隋朝时期,吏部侍郎薛道衡游览钟山开善寺时,见寺内各种金刚与菩萨形象各异,就好奇地问小和尚为什么金刚怒目而菩萨低眉,小和尚告诉他金刚怒目是为了降妖除魔,而菩萨低眉则是对众生悲悯慈善。
  小和尚的话道出了佛的真谛,佛不光是扬善,还要惩恶;惩恶是手段,扬善是目的。唐僧上西天取经原为超度众生,可如果没有孙悟空一路降妖除魔护航保驾,取经恐怕就只能是镜花水月。取经归来,功德圆满,唐僧成了旃檀功德佛,而孙悟空则成了斗战胜佛,《西游记》阐释的正是佛有两面的道理。
  有大智慧的人其实都有佛性。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恰似怒目金刚,而&俯首甘为孺子牛&则正像低眉菩萨。有人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为信念除恶打黑,为的就是共同富裕,这便是佛的境界。毛泽东之所以&金猴奋起千钧棒&,就是为了&玉宇澄清万里埃&;他一面&要扫除一切害人虫&,一面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惩恶和扬善均做到了极致,在他的普度之下,&中华儿女多奇志&,&六亿神州尽舜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毛泽东才是真正的人间大佛。
  因此,一味的温文尔雅、俯首低眉、一团和气,或者仅仅做些慈善施舍,而没有&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的勇气,没有将打黑除恶付诸实际行动,那离佛的境界还远着呢。
  除魔方能卫道,惩恶才可扬善,打黑就要唱红,弘扬佛学是这样,捍卫一切正义事业也莫不如此。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昆仑每日一句:
菩萨低眉pú
[释义]&&象菩萨那样低眉看人。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语出]&&宋·庞元英《谈薮》:“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
若是再高等的呢,结识得几位有体面的洋大人,那就任凭老佛爷见著你,也只好~了。(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
与“菩萨低眉”相关的成语:
  菩萨低眉 ( pú sà dī méi )
&  解 释 像菩萨那样低眉看人。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
&  出 处 《太平广记·俊辩类二》引《谈薮》:“金刚努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
&  示 例 若是再高等的呢,结识得几位有体面的洋大人,那就任凭老佛爷见著你,也只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知道菩萨为什么低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