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话元宵节为什么持续近一个月

莆仙民俗文化闹元宵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  莆仙的元宵节不仅限于正月十五日这一天,从春节过后正月初六开始闹元宵春,至正月十五六为大部分农村闹元宵心(即达到高潮),直至正月底逐渐收场,甚至到二月初个别村庄还在进行中。  莆仙元宵节家家张灯,户户结彩,活动搞得红红火火,节日舞台异彩纷呈,好戏连台,民间别开生面的“游灯”活动最为壮观。闹元宵,既是劳动人民寓春祈秋报、纳福迎祥之意,又是他们在春耕前开展文娱活动的大好日子,它的习俗来自民间,丰富多彩。其节目有静的,有动的,也有动静结合的。静的有五彩缤纷的灯市,也有曲径通幽的“假山”;有古色古香的书画展览,也有雅俗共赏的诗谜竞猜;有“莆田一绝”的“叠果(蔗)盒”,也有巧夺天工的“摆斋菜”。动的有上演莆仙戏,合奏车鼓、十番、八乐,也有踩高跷、放焰火、弄龙、舞狮……真是金鼓齐鸣,弦歌达旦,灯月交辉,游人如醉,乡土风情分外浓。(李升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02/10 17:2702/10 07:4702/10 07:4102/09 16:2702/09 13:3002/09 05:4902/08 13:4602/08 10:57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股票/基金&莆田元宵时间跨度全国最长 引媒体关注_莆田新闻_福建之窗
&&&&当前位置: &
莆田元宵时间跨度全国最长 引媒体关注
发表时间:    
 来源:莆田网
  连日来,记者查阅史籍,走访民俗专家、摄影家和旅行社等,深入乡村各地采访,力图全景式深度聚焦呈现莆田元宵&民俗大观园&。
  国外媒体聚焦
  莆田元宵以时间跨度长、活动规模大、群众参与多等特色而闻名,可谓是&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吸引国内外媒体聚焦。除了中央电视台关注外,3月3日起,白俄罗斯国家电视广播公司也深入到莆田乡村,进行为期4天的&莆田元宵&拍摄活动。
  3月3日起,白俄罗斯国家电视广播公司摄制组先后来到湄洲岛、涵江、城厢、荔城、仙游等地,拍摄湄洲妈祖金身巡安布福、延宁宫妈祖蔗塔、南门跳火堆、新度打砂花、枫亭游灯等莆田特色元宵活动。
  该摄制组将把在莆拍摄的特色元宵活动融入纪录片《中国年》,以&中国人过春节&为主题,并通过白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播出,向白俄罗斯以及世界俄语地区传播&中国年&和中国文化。
  民俗专家解析
  昨日,记者走访我市民俗专家林成彬、林洪国,就莆田元宵的缘起和特色民俗内涵等进行解读。
  《莆田市志》记载:&元宵节以正月十五日这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为元宵正日。&林洪国、林成彬认为,莆田元宵从正月初六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正月廿九,最后一晚为市区文峰宫的&尾晚灯&。元宵后,以&头牙&为界限,进入春耕季节,莆田人才开始新一年真正的忙碌。
  他们认为,莆田闹元宵之所以持续时间这么长,是因为从正月初六开始到正月结束,莆田人处于农闲季节;莆田各社(宫)信仰的神有87尊,每尊神轮流巡安布福,经过千百年的演绎,形成了全国最具特色、跨越时间最长、活动规模庞大、参与人数众多的&狂欢节&。
  林成彬说,莆田元宵之所以比全国正月十五元宵提前9天,从正月初六就开始,是因为东庄、南日岛、黄瓜岛等沿海村民提前闹元宵了要出海捕鱼,开启新一年的忙碌。
  他告诉记者,荔城区黄石镇下江头村的元宵在农历二月初二,是个例外。下江头是历史上抗倭的主战场,抗倭历史对其影响最为深刻。以前,该村二月初二才&做大岁&,这个习俗在明嘉靖时期,还被保留10年之久。由于二月份要忙着备耕,后来把&做大岁&移到正月初四,与莆田其他地方&做大岁&同步。而闹元宵定在二月初二,是为了纪念先人,不忘历史。
  莆田民间流传一句话,&闹元宵文峰宫起,文峰宫止&。林洪国解释说,正月十一文峰宫闹元宵,俗称&小元宵&。由于文峰宫古时就处在行政中心区域,附近就是官衙,在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官方地位,因此官方参与的元宵活动被视为闹元宵开始。&文峰宫止&是因为文峰宫举行的&尾晚灯&活动,被当作元宵结束的&总元宵&。
  林成彬说,莆田元宵分闹元宵、请元宵。闹是元宵的核心内容,也是莆田民间艺术的集中展示。古代闹元宵流传下来的民间舞蹈有30多种,如舞龙、舞狮、摆棕轿等。现在全市1000多支十音八乐队伍,都会在闹元宵中大显身手。灯艺表演堪称一绝,枫亭的菜头灯从宋代流传至今,华亭的游蛇灯从明朝传承下来。闹灯、挂灯、游灯等都有&添丁&寓意。请元宵与莆田地域文化形成有关。中原人南迁入闽,带来了中原文化。刚迁入一般按族而居,慢慢形成了特有的姓氏文化,在元宵活动中表现尤为明显。如陈姓家族闹元宵,会邀请族外的人一起参加,享受欢乐、共庆佳节。通过请元宵,加强交流,增进感情,促进族与族、村落与村落的和谐,推动社会的融入协调发展。轮流请元宵也是造就莆田元宵成为全世界最长节日的一个重要原因。
  林成彬说,莆仙各地开展的特色浓郁的元宵民俗活动,是莆田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其中&枫亭元宵游灯习俗&、&新度锦墩打砂花&、涵江延宁宫蔗塔、仙游枫亭麒山宫皂隶舞和&打铁球&等民俗活动已分别被列入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莆田元宵以主题文化来分,可以分为妈祖文化、历史文化、抗倭文化。其中,以妈祖文化为主题的,代表有妈祖祖庙、文峰宫;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代表有枫亭镇;以抗倭文化为主题的,代表有黄石下江头。
  正月元宵活动结束后,在农历二三月,各地还有出游活动。这些出游活动是否属于元宵活动?林洪国说,出游不能简单地归属元宵,元宵之后的出游是老百姓纪念一些次要神灵诞辰日、升天日的一种活动。林成彬补充道,在元宵举行的游灯等活动,也被称作&出游&,此&出游&是元宵的一部分,所以要区分来看。
  镜头中的乡愁
  连日来,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钱小燕,背着装有各种相机、镜头的专业摄影包,奔忙在莆田各个闹元宵村落,用镜头记录下每个震撼人心的细节。
  年近六旬的他从2000年开始,专注于莆田民俗尤其是元宵活动的拍摄,至今拍摄万来张,并将拍摄到的精彩照片发到网上,扩大宣传莆田独特的民俗。他的作品引起许多外省市民俗专家、摄影家等的关注,上海、浙江、广东等地摄影家经常联系他,特地来莆拍摄元宵活动。他拍摄的一组莆田&马帮&闹元宵作品在网上发布后,让陕西、贵州等地的摄影家感到惊讶,并专程来莆拍摄&马帮&闹元宵壮观场面。一位贵州摄影家说,贵州、云南等地之前也有&马帮&闹元宵,但现在已经几乎看不到这样的场面了,而莆田却有如此庞大的阵容,让人惊讶又惊喜。
  钱小燕说,为拍好民俗活动,他一个村庄都是跟拍三四年,才能选出几张精品来,非常不易,但很有意义。每年元宵,对莆田人来说是一次盛会,亦是一次精神的归宿。元宵活动用摆棕轿等原始古朴的舞姿、独具特色的服饰等,以充满生活气息的形式表现出来,不断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和专家、学者前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游灯、挑红盘、换贵等场面,温馨而热闹,这是对&乡愁&的深刻演绎。闹元宵让&乡愁&成为每个莆田儿女心中具体的、鲜活的画面,并且牢牢定格在记忆深处,世世代代相传。作为一名摄影人,他努力用镜头记录家乡的点点滴滴,挖掘民俗特色,让乡愁在镜头中变得生机、动人。
  官方志书记载
  昨日,记者来到市图书馆,查阅史书,了解官方志书对莆田元宵节的权威记载。
  《莆田市志》卷四十一民俗第三节记载:元宵节在莆仙相当热闹,虽然莆仙各地闹元宵的时间、内容、形式不完全一致,但均体现&以神为主,神民同乐&的基调,农村尤为突出。
  莆仙城区元宵节以大型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辅以里社行傩。主要是舞龙灯、耍狮子、弄九鲤、车鼓队、十音八乐、迎神仪仗队、马队、妆架等盛大队伍。在元宵期中,锣鼓喧天,乐声悠扬,穿街走巷,把欢乐送给群众。有的还把龙灯、狮子接到家门口表演,祈求新春吉祥如意,财源像龙灯、狮子翻腾跳跃,滚滚而来。农村元宵节,境内从正月初十至二十日,各村(过去叫&境&)各宗族围绕各自的村社闹元宵,为期一般3天,有的还联合闹元宵。以行傩迎神为主,伴随盛大的游灯活动。城区元宵行傩以十五、十六两夜为多,故称这两夜为&元宵心&。一般都不演戏,由里社首老捧出社炉绕境,各户或迎接入厅堂,进香拜祝,俗称&接行傩&,或在门口焚香叩拜,俗称&炉纸&。在社炉绕境的同时,行傩的执事以木雕的&社妈&1尊,头上插满鲜花,向各户&散花&,妇女祈子者,虔诚地从&社妈&头上取下一花插在自己的头上,名为&请花&。元宵夜,各户都煮糖食点心,全家共吃,并飨行傩执事。有的里社除了举行&行傩&之外,还在里社广场上烧火堆跳棕轿,选年轻力壮的男性抬着社神座轿越火而过,往返跳至火熄,俗称&跳傩火&。涵江各里社庆祝元宵,一般是分两次举行,第一次是&行傩&,各户都在门口焚香烧火叩拜,不像城区接入厅堂,而在当夜各户煮面、汤点共食。第二次是&行傩&后一二夜,一般都演戏酬神,并放焰火助兴,或扮僮身跳火祈平安等。农村中庆祝元宵,普遍演戏酬神,并在&行傩&之外,穿插放焰火、跳(摆)棕轿,扮僮身踏、坐刀轿、掷铁球和扮神像出巡等各种活动,有的只是单项,有的兼有几种。仙游枫亭庆元宵举行大规模的游灯,在闽中独具特色。
  《游洋志》(又名《福建兴化县志》)风俗志里对上元(即元宵)也有记载:各乡轮立福首,率社众盛饬旗鼓仪从,以迎里祠。各家仍设酒香烛候迎,会宴而去。周而设醮于里社之中,以祈景福。
  《莆田传统文化概论》中记载,元宵期间,莆田各地均举行各类民间文艺活动,如舞龙、舞狮、舞九鲤、妆阁、&春江游船&舞、&灯棚&等。(湄洲日报记者 吴伟峰 蔡玲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注明"出处:×××"(非福建之窗)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莆仙地区冬至有什么民间风俗-节气知识
&& 莆仙地区冬至有什么民间风俗范文
莆仙地区冬至有什么民间风俗
莆仙地区冬至有什么民间风俗 冬至被当作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可以追溯到汉代,在莆仙地区有着独特的民间习俗。走访我市民俗专家,解开&冬至瞑&搓汤圆、始于宋朝的&贴汤圆&习俗、冬至扫墓的由来之谜,并实地探访&辰门兜日日冬至&传说的变迁。冬至是廿四节气之一,在莆仙地区,有&冬至大如年&、&冬至顾祖,三十夜顾某(&某&为&妻&意)&的说法,冬至被当作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民间习俗和地方文化。人们将冬至视为&团圆日&,取&汤圆&寓意为&团圆&,从冬至前一夜(即&冬至瞑&)就开始准备过节。出门在外的人都尽可能赶回家中,同亲人团聚。搓汤圆、吃汤圆、贴汤圆,祭祖扫墓以及贴&消寒联&等,都是极具莆田特色的民俗文化。&冬至瞑&,一家人围在一起搓汤圆,是过节时不可缺少的环节。&冬至暝&是全年之中黑夜最长的一天,于是莆仙方言中就有了&爱吃汤圆天不亮&的说法。我市民俗专家林成彬说,这晚要在家中先准备一个圆竹匾,再摆上生姜、红糖、柑橘、10双新筷子、一枝&三春&等。其中,生姜取义&旺盛&,红糖寓意&甜蜜&,10双筷子象征&十全十美&。&三春&由贴着2个胖娃娃的彩纸制成,代表财丁贵俱全,一般插在柑橘上。之后,便开始和面搓汤圆。除普通汤圆外,还要捏出金元宝、小狗等形状的&汤圆&来祈福。贴&消寒联&又称&红联&。冬至到来,天气寒冷,&红联&寓意&暖&;临近,家里有老人去世,过年不贴春联,以示守孝,次年冬至再贴&红联&,消除心中寒冷,因此称为&消寒联&。冬至一早,人们将煮好的汤圆先捞出数碗用于祭祖,而第一碗捞出放凉后贴于自家门上或是窗旁,以祈求家族团圆、美满、兴旺。煮汤圆也有讲究,人们常用红糖和生姜熬制汤水,一碗汤圆下肚,暖胃暖身。吃过汤圆,一家人就带上祭品,出门扫墓去了。冬至独特民间习俗寓&团圆&冬至是廿四节气之一,在莆仙地区,有&冬至大如年&、&冬至顾祖,三十夜顾某(&某&为&妻&意)&的说法,冬至被当作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民间习俗和地方文化。人们将冬至视为&团圆日&,取&汤圆&寓意为&团圆&,从冬至前一夜(即&冬至瞑&)就开始准备过节。出门在外的人都尽可能赶回家中,同亲人团聚。搓汤圆、吃汤圆、贴汤圆,祭祖扫墓以及贴&消寒联&等,都是极具莆田特色的民俗文化。&冬至瞑&,一家人围在一起搓汤圆,是过节时不可缺少的环节。&冬至暝&是全年之中黑夜最长的一天,于是莆仙方言中就有了&爱吃汤圆天不亮&的说法。我市民俗专家林成彬说,这晚要在家中先准备一个圆竹匾,再摆上生姜、红糖、柑橘、10双新筷子、一枝&三春&等。其中,生姜取义&旺盛&,红糖寓意&甜蜜&,10双筷子象征&十全十美&。&三春&由贴着2个胖娃娃的彩纸制成,代表财丁贵俱全,一般插在柑橘上。之后,便开始和面搓汤圆。除普通汤圆外,还要捏出金元宝、小狗等形状的&汤圆&来祈福。林成彬说,贴&消寒联&又称&红联&。冬至到来,天气寒冷,&红联&寓意&暖&;临近春节,家里有老人去世,过年不贴春联,以示守孝,次年冬至再贴&红联&,消除心中寒冷,因此称为&ld
以下文章能为您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搜索:
您还可以返回
栏目浏览更多相关范文。
(日 责任编辑:tk)
大暑节气具体特点高温酷热大家都知道“热在三伏”。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这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而且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刚好与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相吻合。大暑相对小暑,顾名思义,更加炎热。在《197…
立秋养生推荐4款食谱1、家常蒸茄子原料:酱汁(生抽、老抽、豆瓣酱加清水拌匀),葱花、油适量。做法:茄子洗净,切块,放在盘子里码好,蒸锅加水大火烧开后,将茄子连盘放入,蒸熟(约15分钟左右,视茄块大小而定),热锅放油,把葱花爆香,倒入…
大雪养生这么吃让你远离疾病大雪节气到来,天气变得更加寒冷了,这个时候要注意养生保健,调整饮食,日常饮食少不了蔬菜,在寒冷的大雪节气更要多吃蔬菜来补充营养、防止上火。一、燕麦片预防冬季抑郁冬季接受阳光照射相对较少,人体血清素水平较低,…
竖蛋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
大暑吃童子鸡的由来:湘中、湘北素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为何要选童子鸡呢?这种做法有何科学依据呢?童子鸡,是指还不会打鸣,或饲育期在三个月内体重达一斤至一斤半、未曾配育过的小公鸡。大暑时节,民间有吃“童子鸡”的习俗,…
适合处暑做的运动介绍1.慢跑慢跑也是一项很理想的秋季运动项目,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功能;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使大脑能正常地工作。跑步还能有效地刺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健美。对于老年人来说,跑…
秋分养肺妙招1、按按穴位秋属金,主肺,秋分之际要注意保养肺气。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约60次,然后再按摩迎香穴20次,每天早晚各做1-2组,可通鼻窍。临睡前端坐椅上,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
夏至各地习俗夏至西北有些地区夏至吃粽子在西北地区如陕西,此日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在南方,此日秤人以验肥瘦。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祭祖后食用或赠送亲友。有些地区,此日多有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
浏览更多参考范例,请到
栏目查看相关文章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当前位置: >
最长的元宵节在这里!带你感受莆田的元宵节习
导语:大家知道我国过元宵节历时最长的地方在哪里吗?就在我国的东南沿海,福建省的莆田市。莆田的元宵节是从农历正月初六开始到正月廿九才结束,绝对是全国时间最长的元宵节。具体内容我们一起来看下文吧!马上就是正月里各个节日,让我们一起来数数这个月份有什么重要的传统节日和习俗,过好一年之计在于春。
莆田元宵节:最长的元宵节
很多地方的元宵节只有几天,年味散去,然后人们就都外出工作。可是在莆田,他们的元宵节才过了一半。莆田的元宵节是从农历正月初六开始到正月廿九才结束,绝对是全国时间最长的元宵节。
莆田元宵节:村里闹元宵彻夜无眠
  在莆田,元宵节盛况赛过春节。近一个月时间里,每天都有不同村庄、不同姓氏以不同形式闹元宵,活动丰富多彩。某个村过元宵,就有宫社摆斋菜、设&宴桌&、叠糕果、搭橘塔,乡民们抬菩萨神像行傩。家家户户厅堂摆设香案,焚香放炮,化&贡银&,烧柴草,祈求来年日子更红火。入夜,游灯、摆棕桥、跳傩火、舞龙戏狮、演大戏,通宵无眠。
  早在唐代,莆田就有闹元宵的习俗。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民俗专家林成彬说,莆田元宵节持续一个月,与倭寇侵犯有关。当年倭寇被打退后,逃亡的百姓才回城过元宵。还有部分村民为了腾出时间春耕劳作,早早过元宵。百姓们过节时间不一,便有了一个月之长。
莆田元宵节:最后一天集中&化龙&
  莆田元宵节,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最为热闹,称为&元宵心&。同时莆田还有&总元宵&和&妈祖元宵&习俗。总元宵实际就是文艺&出游&。&出游&队伍有马队、妆阁、彩旗队、十音八乐、舞龙戏狮等。从早上8时一直游到晚上12时后回宫庙。
  妈祖元宵的风俗一般是在莆仙沿海岛屿上,特别是湄洲岛上,妈祖元宵的正日是在正月初十。妈祖庙的元宵还有点&烛山&的俗例。妈祖元宵要持续到正月廿九才结束,这是因为莆仙各地舞龙的龙灯必须火化。民间传说,龙灯不火化,龙将会成精变为&孽龙&伤害百姓。由于龙是古代皇帝象征,一般宫庙级别低,无法履行&化龙&职责,必须由龙女下凡的妈祖来担当此任。各乡镇元宵活动都结束后,就会把所有的龙灯集中起来,在正月廿九妈祖元宵时&化龙&。
莆田元宵节:不少元宵民俗被列入非遗
  值得一提的是,莆田已有多项民间元宵特色民俗被列入非遗保护项目。仙游枫亭元宵游灯习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枫亭元宵游灯始于宋代,游灯中有走马灯、猜谜灯、塔灯、六角灯、彩篮灯等。其中有一种用白萝卜制作的菜头灯,从宋代一直流传到现在,是最别具一格的花灯。
  涵江延年宫在每年元宵期间叠5米高的蔗塔,蔚为壮观,该项技术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涵江崇圣宫元宵圈灯是山区特色文化民俗,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
小结:看完了上面文章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我国过元宵节历时最长的地方就是莆田市了,也知道了莆田人民是怎么过元宵节的,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也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心,大吉大利!
本篇文章看完了,更多精彩内容在专题中,一起来看看吧!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莆仙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