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影虎在慈利任什么职位?

北京工业大学-电控学院赵影
赵影,男,43岁,高级工程师,现任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实验室主任。自1984年至今在北京工业大学工作。讲授《脉冲与数字电路》、《微机原理及应用》、《数字电子技术》和《电子工程设计》等课程;同时负责电工电子实验室的建设和实践教学管理工作,“211教学基地建设”分项目负责人。 1、锐意进取,教学有方 赵影老师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为了改进教学手段,他从不怕麻烦,不计得失。从挂图、幻灯片、到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环境他始终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比如,他刚开始上课时,教室没有幻灯机,但为了提高讲课的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他不辞辛苦制作了大量的幻灯片,整个学期抱着借来的幻灯机在校园里奔走。虽然使用电教手段是学校所提倡的,但并没有硬性要求,赵影老师这种“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做法正是他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的具体表现。 在教学方法上他也有自己的特色。他把教学改革思想和理论联系实际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他经常结合自己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讲述理论知识的来源和用处。先讲一些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再讲解决的思路和方法,自然而然地把书本知识加以介绍讲解。赵影老师从事课堂教学之前一直都在从事科研工作,参加过数十个研究或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他在讲授书本知识的同时,经常把一些经验和感受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赵影老师很注重语言的艺术。他善于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一些比较难于理解的问题解释清楚,不时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从历年期中教学检查的统计可以看出,学生们对他的反映一直很好。 2、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赵影老师把自己戏称为“关灯老师”,他白天每到一处,就会顺手把没关的电灯关掉,年复一年,不知已经关过多少次灯,省了多少度电。熟悉他的同事,甚至可以从楼道灯的亮灭得知他是否已经来过。他说:“如果每个工大人都把学校当成自己家,我们能够省出一个教学楼!” 对于一些有损学校形象的人和事,他能够仗义执言。一次,有一位新生的家长向一个学生问某某宿舍楼怎么走,那个学生不耐烦地连说了三个“不知道!”赵影老师见到后,首先给那位家长耐心地指了路,然后严肃地批评了那个学生,他说:“如果你妈妈第一次来工大找你,就听到这三个‘不知道’,她心里好受吗?她一定会为自己的孩子上这样的大学而后悔!别人一定会说工大人怎么这德行呀?”这件事他在课堂上讲给学生,让大家思考自己的言行与学校荣誉的依存关系,他的话很朴实:“如果人家认为工业大学的人品都这么差,咱们将来出去还怎么混呀?” 在课堂上,赵影老师不仅传授理论知识,他还注意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他曾经做过中央空调的项目,一次,他去逛商场,中央空调出了毛病,商场里闷热得很。他联想到自己设计的产品,会不会也出现这种问题?有多大损失?多大责任?完全没有了逛商场的兴致。他将这种真实的感受传递给学生们,他说“考试不及格可以重考,作业没做可以补交;商场要是因此关门,那损失你能补得起吗?机组要是爆炸,你负得了责吗?”他的话引起学生深深的思考。 学校兴亡,匹夫有责。教书有大纲,育人没有大纲,赵影老师以主人翁的责任感把“教书育人”工作落到了实处,很有特色。 3、任劳任怨,甘于奉献 为了改善教学手段,赵影老师制作了大量的课件。谁都知道制作课件的工作量是讲课的几倍,而且没有任何报酬。赵影老师不但不计较这些,而且为了制作的方便,自己花钱买了一台扫描仪。至于课件上网的工作,更不是每个老师必做的事情,赵影老师都默默做到了。 在2003年4月“非典”停课的初期,赵影老师主动利用互联网与同学们保持联系,发送课件,安排自学,传达信息,安抚学生。同时他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按时和学生联系,认真记录体温,沟通信息。密密麻麻的记录数据足足记了几大张纸,至今都没舍得扔掉,它所记载的不仅仅是70几位同学两个月来早晚的体温,它更体现出人民教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在抗击“非典”的2003年赵影老师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 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加强对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赵影老师和同事们一起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课程设计,以前都是老师给学生指定一个题目,学生去做就是了。现在实验室增加了题目数量,并改为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兴趣预选,再由赵影老师根据人力物力情况平衡,重新分班,这无疑又增加了许多的管理工作量。单是十八个班的学生名单的收集整理就要用很多的时间,还要打破班级,建立新的名单,又要平衡老师之间,学生之间,工具材料之间的许多关系,期末的成绩汇总也增加了不少的难度。但是赵影老师和实验室的其他老师,没有怨言,他们觉得只要对学生有利,自己辛苦一点是值得的。 2003年底开始的电工电子实验室的装修改造,由于与整个实验楼的加固工程交织在一起,工作进行得很艰苦。赵影老师作为项目的负责人,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从设计、实施,到与方方面面的交涉、沟通,他无处不在,整天监守在环境恶劣的工地。他知道实验室的老师工作较忙,有的离家较远,为了让他们踏踏实实搞好教学和实验,他主动将那些琐碎的工作承担下来,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任劳任怨地埋头苦干,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赞扬。 在这个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时代,赵影老师老师在平平常常、点点滴滴之中默默奉献的事迹正是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具成灰泪始干”的红烛精神的最好体现。 (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C) 北京工业大学
京公网安备:
COPYRIGHT (C)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ite designed by MONOKERO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赵影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