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教会抗战与国战时期的教会几个教会中心争夺最高领导权他们各自凭借什么优势

④迦克墩会议(AD451)在尼西亚附近,约有60;当时西方教会三杰:安波罗修、耶柔米、奥古斯丁;每个成型的教会或每个地区都有了主教;在主教的领导下,教会有强大的组织及健全的教义;4)教皇利奥一世(大利奥)---------在位;教皇是政教合一的产物;利奥自称是圣彼得的继承人;5)不列颠人归信基督西罗马亡国前,早有基督徒的罗;从教会诞生到公元500年间,教会征
④迦克墩会议(AD451) 在尼西亚附近,约有600位主教参加会议
教会宣告:「基督只有一个位格,但兼具神、人二性。」而这两性之间的关系是:「不相混合,不相交换,也不能分割。」 当时西方教会三杰:安波罗修、耶柔米、奥古斯丁。被誉为「拉丁教会之父」,在巩固教会的事工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⑤省主教与主教长制--------编号 叁、二、(三)4、3) 每个成型的教会或每个地区都有了主教。起先所有主教是平等的,后来,罗马帝国中的五个大城耶路撒冷、安提阿、亚历山大、君士坦丁堡及罗马渐居重要地位,其中的主教均被称为主教长。逐渐地,罗马主教长超过其他主教长的权位,竟演变成为后来的教皇。 在主教的领导下,教会有强大的组织及健全的教义。教会历经蛮族的统治。有些王朝,如高卢的法兰克人,不列颠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是异教徒;住在罗马原疆界之外的各族也是异教信仰。教会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方面把福音介绍给他们,一方面要教育这些人。法兰克人是蛮族入侵罗马后,第一个归信基督的日耳曼部族。国王克洛维在一次激烈战争中,看到十架显在天空,他发誓如果此役得胜就做基督徒,打完胜仗后,他和三千名部属同时于公元496年圣诞节受了洗。过去都是个人接受基督,从这时候起,只要一个国王信主,整族人都同时信主。法兰克人所信的是根据尼西亚信经的正统基督教信仰,因此从起步开始,他们就与罗马天主教会完全一致。其他日耳曼部落所接受的则是异端的亚流派信仰。 4) 教皇利奥一世(大利奥)---------在位期间:AD440/9/29-461/11/10
教皇是政教合一的产物。利奥利用罗马皇帝瓦伦廷三世的诏书自称教皇。再有贡献的主仆也不可凌驾于教会之上,惟有基督是教会创始成终的元首。 利奥自称是圣彼得的继承人。445年,他从皇帝瓦伦廷三世手中取得一道敕令,将罗马教会提升至西方教会最高的地位,敕令宣布罗马主教制定的法律,全基督教会都应执行,罗马主教传召其他教区的主教,必须应召,不能抗拒,违者由所在地区总督以强制手段押送罗马。利奥一世自此号称教皇。他主张基督具有完整人性与神性。他下令取缔了罗马部分基督徒在庆祝圣诞节同时崇拜太阳神的习俗。在452年说服匈奴首领阿提拉从罗马撤退,阻止匈奴人西进。于455年在汪达尔人劫掠罗马城时,与其首领该赛利协商,将罗马城的伤害减到最小。在教会组织中,他主张圣职人员要在道德上做信徒的榜样,过高级圣洁的生活,也不可娶妻。 5) 不列颠人归信基督
西罗马亡国前,早有基督徒的罗马士兵将福音带到不列颠。西罗马亡国前十几年,一位不列颠修道士圣帕提克成了「爱尔兰的使徒」,公元461年,教会已建立,爱尔兰修道院成为当时著名的教育中心。 6) 日耳曼人与荷兰人归信基督
英格兰人信主后,进入日耳曼人中间,带领了不少人信主。公元754年,波尼法修以七十三岁高龄回到他早期在弗立斯兰的工场。一天当他正为一些信徒施洗时,一批痛恨基督教的弗立斯兰人凶残地把他以及在场的五十三位同道全部杀尽。 从教会诞生到公元500年间,教会征服了有高度文化的罗马帝国,接下来的五百年间,教会又征服了北欧野蛮的异教徒。 21 7)教会丧失领域-----编号 叁、二、(三)
4、(312-590) ①穆罕默德: 亚拉伯人是以实玛利的后裔。他们原是异教徒,相信多神、崇拜偶像。公元570年,穆罕默德生于亚拉伯的麦加城(Mecca),年轻时是个牧羊人,稍长,成为商人,随着骆驼队到不同国家经商;在旅行中接触到犹太人和基督徒,知道一些他们的信仰。他喜欢隐退到安静的地方默想,在那儿,他宣称从天使加百列获得启示,而创立了一个新的,错误的宗教,称为回教。穆罕默德的教导,后来经收集,编写而成可兰经,直到今日仍为回教徒的圣典。他的基本教导是:只有一位神,而穆罕默德是这位神的先知。亚拉伯文的「神」称为「阿拉」,回教徒将他们的信仰总结成一句话:阿拉真伟大,穆罕默德是他的先知。 穆罕默德起初召到一些信徒,然而麦加城大部份人相信多神,不喜欢他的教导。反对势力非常强大,以致公元622年,他必须带着跟随者逃往麦地那(Medina),此次逃亡称为哈及拉(Hegira)。在麦地那,他的教导广为接受,在许多信徒的支持下,十年之内他就成了亚拉伯的统治者。穆罕默德死于公元632年,他的影响却流传后世。他的跟随者却是凶猛好战的骑兵,在往后的一百年中,他们横扫亚拉伯沙漠,征服波斯,贯穿印度,弭平罗马帝国的小亚细亚省,围攻君士坦丁堡两次未成,却夺占了帝国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与北非。亚拉伯人的征讨并未停在北非。公元711至718年间,他们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征服了西班牙。他们又继续征伐,越过庇里牛斯山,穿入高卢中心。高卢曾隶属于罗马帝国四百年,此时已由法兰克人占据了二百年。 回教的徽号是一个新月形,到这时,新月的一端已经横越北非,尖端触及小亚细亚;另一端则贯穿法国,似乎有扩成「全月」的趋势,全欧洲都可能成为回教地区,这正是教会及全世界的危机时代。现在,法兰克人成为护卫基督教的勇士。法兰克王查理(Char1es)呼吁境内所有百姓投入战争。公元732年,在查理的指挥下,这支「基督徒」军队与回教大军相遇在都尔平原。两军对峙了七天之久,第八天,亚拉伯骑兵屡次进击,却无法攻破法兰克军队的坚墙。十字架旗帜坚毅地飘扬着。入夜以后,双方都力竭回营,都尔平原血流成河,尸首遍地,然而亚拉伯人最猛烈的攻击终于被挡住了,他们全线溃退,撤回西班牙。回教大军的征伐虽然被阻止在都尔,但他们铁蹄所踏之处,留下许多教会的残骸。 由于回教势力的得胜,使基督教失去许多可能宣教的工场,以致今天在印度有好几百万回教徒,波斯完全成为回教国家。此外,亚拉伯人在基督教欧洲及异教东方之间筑起一条回教的界线,数世纪之久,它一直是一堵无法跨越的高墙。 失败的原因:「文明」软化了帝国中的基督徒居民,而「旷野生活」却硬化了回教徒。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日的东方教会大部份已经失去盐味(太5:13),变成形式化的宗教,忽 略将福音传到后来接受回教信仰的地区。教会不仅因内部的争论而力量削弱,基督徒更浪费许多精力对付其他基督徒,不能同心面对共同的敌人。有些被逼迫的基督徒团体,反而因被回教势力征服,而松了一口气。但在回教的铁蹄下,教会遭到残暴的蹂躏。 在AD1900,伊斯兰教徒约占全球人口的 12%。在AD2000,约占全球人口的 22%。 伊斯兰会议组织截至2008年3月,共有57个成员国,遍及亚洲、非洲和欧洲,拥有世界1/5以上的人口(13.4亿人)和70%的油气资源。 ②回教的信仰: a.信阿拉:相信只有一位造物的真主,他的名字是“阿拉”,共有99个德性。 b.信天使:主要有四位:加百列、米迦勒、阿塞勒耳、伊期勒非耳。另有护卫阿拉宝座的8个天使,管地狱的19个天使,在坟场有两个可怕的天使。
c.信经典: 加百列赐下104卷经典亚当10卷,塞特50卷,以诺30卷,亚伯拉罕10卷,摩西13。戴维1卷《诗篇》,耶稣1卷《福音书》,穆罕默德1卷(《可兰经》)。经卷之中,《可兰经》地位最高,最为重要。《可兰经》问世后,在细节的解释方面面临不少难题,于是初期回教教团开始把穆罕默德的生前言行编辑成书,叫做“圣谕”,藉以作为解释《可兰经》的补充材料。 d.信先知。《可兰经》中列举了29位先知。回教也尊敬耶稣,相信他是童女所生,但回教不承认耶稣是神子,只是一位传递神的话语的人--先知。而且《可兰经》上说,耶稣并没有死在十字架上。在耶稣被钉十字架前阿拉已把他带上天堂;真正死在十字架上的是化装成耶稣的犹大等等。----标准的敌基督者的谬论。 e.信前定:过去、现在和未来,皆由阿拉所定,但不是完全宿命的。战胜者得到上天堂的保证。人也可随己意行善恶,选择信与不信。 f.信末日与死后复活。相信在末日死人要复活,阿拉要对人进行审判,然后分别被送上天堂或进入地狱。右边的人居乐园,左边的人可怜得很。天堂有水泉、树园,人穿绸缎、吃水果,有美女藏在棚内。地狱冒黑烟,人喝热水吃荆棘。 g.其它:敬父母、救贫、恤孤、重契约、不骄傲、不浪费、不饮烈酒、禁食、祷告、参拜3圣地。也除偶像:630年清除多神教徒敬神献祭的古庙克尔白偶像。他们又厌恶图画照片。清真寺不挂任何图片,只有几何学图样。 ③向13.4亿的回教徒宣教是教会的历史使命!也是属灵的巨大征战! 5、政,教合一时期------从AD590-1517路德马丁改教----编号 叁、二、(三)
1) 教皇变成属世统治者
教皇撒迦利亚要求丕平对付伦巴人,以回报教皇,因为伦巴人一直是他权位与安全的威胁。教皇不但管理教会的事务,也成为属世的统治者。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公元1870年,后来意大利重新立国,将教会领土置于国家的一部份。 2) 查理变成查理曼
查理所处的时代是个没有法纪的时代,凶杀、抢劫被视为平常;公元800年的圣诞日,查理正跪在罗马圣彼得教堂中时,教皇突然将一顶皇冠加在他头上,藉此举立他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拥有过去罗马帝国的三种特色:法律、文化与基督教。这三件事是世界上最重大的事:法律代表和平,能保障个人生命与财产;文化代表知识,能充实生活,提高性灵;基督教代表真实的宗教信仰。 3)教会被政府控制(885-1049)
①欧洲在混乱中,兴起、加速封建制度的发展 东有斯拉夫人和匈牙利人骑马入侵;北有野蛮的斯干地那维亚人乘船沿河而下,在荷兰及法国上岸。异教徒每到一处即大肆劫掠,烧毁教堂、修道院,并杀害无数居民。三百年之久,基督徒流传一句祷告文:「主啊,救我们脱离斯干地那维亚人!」分封的王候割据,分给贵族土地,租给佃户。 ②意大利封建诸候控制教皇---教皇替换速度飞快 ---诸侯割据与战争,能够控制罗马的诸侯掌握指派教皇的大权。 ③教皇投靠德国皇帝---奥图一世果然援救了教皇约翰十二世。为表示感激,教皇于公元962年二月二日为奥图加冕为帝,使这个在查理曼懦弱的继承者手中分崩离析的神圣罗马帝国,再度恢复起来。这个帝国也因此与德国结下不解之缘。直到公元1806年被拿破仑消灭时为止。 23 ④教皇职位买卖 教会再度面临倍受羞辱的危机。这时意大利特士堪家族控制大权,他们于公元1033年立12岁的本尼狄克九世为教皇。由于他的行为太败坏,以至于公元1045年被特上堪家族的对头克里仙祖族逐出罗马。他们另立了西维斯特三世为教皇。但过了不久,本尼狄克九世又回到罗马,继续教皇职位。然而他逐渐厌倦这个职位,便无耻地以一千磅银子的代价将教皇职位出卖给一个人,这人就成为教皇贵格利六世。这项无耻的交易泄漏了风声,群情哗然。结果,本尼狄克拒绝将他出售的教皇职位交出来;因此,在罗马就有了三个彼此对立的教皇同时存在:西维斯特三世、本尼狄克九世、及贵格利六世。---------这个教会就是所有基督徒的先祖,因此,不论复原教徒或天主教徒,都当为这段黑暗的日子伤痛。 4)教会分裂(AD1054) ----编号 叁、二、(三) 5、(AD590-1517)
①公元1000年时的欧洲
西罗马帝国虽亡,西方教会却历劫而存,且继续增长。教会在西北欧地区很有进展,南部却被回教势力吞噬,损失惨重。在圣灵的引领下,君士坦丁堡的宣教士在俄罗斯建立了希腊东正教会。 ②西方教会日耳曼化
日耳曼人渐渐成为西方教会的大部份。由这许多不同因素组成的教会,免不了会产生发酵作用,必然会造成很大的后果。 教会分裂为二
小亚细亚与巴尔干半岛一带,教会蓬勃发展。这些东方教会使用希腊文。东西方的差异,使教会来到了分叉路口。教会一直是一个整体,到了公元1054年,教会分裂为二,成为希腊东方教会与拉丁西方教会。④静止的东方教会
东方教会,曾出过象:亚历山大的革利免,亚他那修和俄利根,大马士革的约翰等神学家。到十一世纪时,东方教会的成员都是一些衰老,疲惫的人,教会变成一池止水,以致微乎其微。西方教会的成员却是年轻、强健的日耳曼人,在中世纪时代,他们充满活力,如同汪洋大海。 5) 教会的灵性生活
耶路撒冷教会的美好灵性,一出现亚拿尼亚,撒非拉的污秽,马上被圣灵借使徒彼得惩治而肃清!撒玛利亚的教会,碰到行邪术的西门,想以金钱贿买属灵的恩赐,立即被保罗所斥责。这些弊端在中世纪教会中非常猖獗。但是在教会中的基督,一直保守他自己的教会。 6) 修道主义与禁欲主义的兴起
教会生命低落,促使人们迫切寻求属灵的满足。这本可以导致属灵的复兴,但人们没有回到纯正圣经的教导,反而转向禁欲主义。它是一种极端的「自我否定」。过禁欲生活的基督徒放弃一切人生的乐趣与安适,专注于宗教默想,并恪行宗教仪式。 7) 修道主义奠基在错误观念上
中世纪修士对西欧文明贡献极大。当蛮族涌进时,这些修道院变成了难民的避难所,是农业与文化的中心。有的教会注重信仰的表面化,认为信徒只要遵行教会所定的仪式就够了。而在另一些教会中,又把灵性分为高级与低级。追求「高级」,就必须做修士或修女。甚至今天,罗马天主教,在教会中事奉的神甫是住在俗界的,称为「教区神甫」,进入修道院的神甫则称为「敬虔神甫」。修道主义的误认为,本性罪恶的人可以藉着逃避世界而达到圣洁的地步。到了公元九世纪,许多修道院的修士不再过禁欲生活。因这些修道院受当时腐败风气的影响,竟变成罪恶的蕴育所。 8) 克吕尼修道院
③ 亚奎丹公爵、教虔者威廉;于公元910年在法国东部的克吕尼创立一所新的修道院,严格执行禁欲生活。其后的两百年中,克吕尼革新运动成为改善教会属灵光景的强大力量。克吕尼运动的方式虽然错误,但确唤起当代属灵的觉醒。克吕尼修道院在最兴盛的时期,统管了二千多所修道院。 9) 选教皇的新方法--------------编号 叁、二、(三) 5、(AD590-1517) 前任教皇去世时,先由红衣主教们提出继任教皇的名字;待红衣主教们作出抉择后,他们再征求罗马的神甫及百姓的同意。宣言中也定下一个规条:即教皇可以选自不同地区,必要时甚至可以在罗马以外举行选举,不管选上者当时是在哪里,他可以立时拥有教皇职位的全部权势。 10)教会与政府的关系
A. 解决之道有三种可能性: ①教会与政府地位同等。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教会的分裂。 ②政府高于教会。a对于真正支持教会的政府,有利于教会的发展;
b.对于反对教会的政府会拦阻甚至破坏教会的发展; ③教会高于政府。会带来教会的腐败、甚至变质。阻碍社会的发展。
十字军东征就是在①、②a.与③这种情况下执行错误路线的产物。 B. 圣经关于政府与教会关系的原则:
①基督徒作为国家公民,应当顺服政府(罗13:1-7;彼前2:13-17)
在誓死信靠耶稣基督,以圣经真理为最高权威的基础上,履行所在国籍的公民义务,顺服法律制度,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与经营规则。 ②教会的信仰,侍奉与管理,完全按照圣经关于政、教分离的真理原则
a. 基督是教会的元首(弗4:15;西1:18;2:10) b. 基督是各样执政掌权者的元首(西2:10) c. 基督教导我们教会的事务应由教会处理(太18:15-17) d. 保罗教导我们教内问题应由教会审判(林前5:12) e. 耶稣亲自拣选(按立)十二使徒(太10:1-4;路6:12-16)70门徒(路10:1) f. 使徒们按立七位执事(徒6:1-6) g. 教会有权按立与差派传道人宣教(徒8:14;13:1-3) h. 教会有权接受基督徒的十一奉献
⑴奉献的渊源(创14:17-23;来7:1-10) ⑵奉献的原因(出30:11-12)---救赎之恩 ⑶奉献的存心(诗50:14)-------感恩还愿 ⑷奉献的态度(代上29:14)----神所赐的 ⑸奉献的地方(申16:16-17;徒6:1-7;13:1-3) ⑹奉献的方式(代下24:8-10)--教会收管 ⑺奉献的数量(利27:30-31)---十一收入 ⑻奉献的用途(玛3:10)--------神家有粮 ⑼奉献的结果(代下31:10玛3:10)福杯满溢 i. 教会与基督徒们有权聚会敬拜侍奉(使徒行传与新约书信)
③教会和个人的权柄关系
a 个人权柄受教会的约束
b 个人权柄应溶入教会
c. 25 c 教会权柄应属同工会所代表的基督徒的群体 ③当政府的法律与圣经真理冲突时,教会工人与基督徒为坚持真理而负上代价,即使坐牢甚至牺牲生命也决不允许反抗政府的行政执法。教会绝对不以武力反抗本国政府!(太5:11-12;约15:18-27)
主耶稣甘心顺服大祭司与彼拉多的审讯、被判处十字架极刑;
司提反与使徒们以及AD311年以前的殉道者们是见证基督,顺服政府,英勇就义、可歌可泣的楷模。
11) 教会发起十字军运动---------编号 叁、二、(三) 5、(AD590-1517)
A. 简介:十字军东征是在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六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 动员总人数达200多万人,以捍卫宗教、解放圣地为口号,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其主要的目的是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圣城耶路撒冷。东征期间,教会授予每一个战士十字架,组成的军队称为十字军。十字军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的交流,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给基督教会留下非常惨重的教训。
B. 十字军东征的背景:政教合一,政治,宗教,经济,军事一体化.口号:争夺圣地.
C. 九次十字军东征:象征全欧基督徒反抗回教徒的大联合,均由教皇发起。 ①()约有10万人参加,兵分4路,于日占领耶路撒冷,引起社会动荡。 ②()法国,罗马与德国皇帝发起,以失败告终。 ③()罗马与法、英三王发起10万人,损失惨重。 ④(1202年-1204) 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目的本是要攻占穆斯林所控制的埃及,作日后行动的基地。 儿童十字军,1212年,在教皇和封建主的哄骗下,三万名童子军。最终或葬身大海,或被贩卖到埃及,大部份儿童因饥饿和疾病死在途中,其他则流浪乞讨,几千个儿童被拐卖。 ⑤() 要通过战胜埃及王朝,重夺耶路撒冷,以失败告终. ⑥() 罗马皇腓特烈二世率领,拉锯战,以失败告终. ⑦() 由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发动,熬过瘟疫后,路易九世被俘,其弟被杀.1254年,路易九世和与他的士兵才能被释放回国. ⑧(1270) 由法国国王路易九世领导,进军突尼斯,以撤退收场. ⑨() 由英格兰的爱德华王子领导,赶到北非救援路易九世,但已经无力回天。他在阿卡签定了停战协议,于1272年返回英格兰继承王位。至此,十字军东征时代基本完结了。
E. 十字军东征的动机与教训 (约18:36)
耶稣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
表达宗教的热诚,代表一种错误的宗教信仰,就是中世纪信徒把圣地、圣徒及圣徒遗物当做崇拜的对象。当教会发动「为圣地而战」时,这些十字军成员只是一味地追随教会的带领,从来不问:[我这样做是不是在事奉神?]即使有人质疑,也是极少数而已,因为当时一般人都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因此,我们只能佩服十字军的热诚,但不能接受他们在宗教上的看法。我们对宗教,正如对其他事情一样,不但需要有「热诚」,更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基督一再声明,k的国不属于这世界,教会只有仰望主再来,建立永恒的国度! 26
12) 教会权势的衰微() ----编号 叁、二、(三) 5、(AD590-1517)
A. 教皇巴比伦被掳时期() 最傲慢的教皇波尼法修,他狂妄地以许多教谕宣称教皇的权势;受苦、降卑,以致一败涂地。新兴民族意识的力量,以法国全国而言,共有三个社会阶层――贵族、圣职人员及一般百姓。他们宣称教皇无权干涉国家内政;除上帝以外,没有任何权柄可以超越国王。公元1309年,教皇宝座从罗马被迁到靠近法国的亚威农,教廷留在该地,直到1376年,这段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教皇巴比伦被掳时期」。「被掳」是因为这时期的教皇都在法王控制之下;「巴比伦」是因为前后持续约七十年之久,正如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一样。这段时期,所有教皇都是法国人。 在巴比伦被掳时期的教皇,大部份都花用庞大的经费,过奢靡腐败的生活,亚威农教廷成为奢侈宴乐的中心。为了获取更多钱财,教皇们以无耻卑鄙的手段,出卖主教职位及赎罪券,或向信徒抽取重税,成为西欧各国无法背负的重担,以致当时许多人称教皇为「敌基督」。
B. 大分裂时期() 意大利人对教廷迁往亚威农非常不悦,他们欲使罗马再度变成为教皇宝座所在地。结果于公元1378年,意大利与法国公开断绝关系,双方各选出一位教皇;于是出现了两位教皇。这段时期被称为「大分裂」时期。最后,公元1417年,君士坦斯会议中,又选了一位意大利红衣主教为教皇,称为马丁五世。然而教皇制所受的创伤,以及教会由于「巴比伦被掳」及「大分裂」所受的苦难和打击,又继续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C. 教会内部的困扰() 十字军东征不但破坏了封建制度,也刺激了西欧的经济和文化。有些人开始反对教会所教导的教义,不满教会组织。教会内忧外患,影响整个教会的侍奉。 ①亚尔比根派:源于摩尼教(来自波斯),后来传遍罗马帝国,甚至连奥古斯丁也受过影响。他们相信二元论,有善、恶二神,凡属有形的、物质的世界,均为恶神的工作。灵魂虽来自善神国度,却被囚于这个物质的世界。 ②瓦勒度派:亚尔比根派与教会对敌,瓦勒度派却不然。原来有一批人跟随里昂一位富商彼得瓦勒度,他相信圣经,尤其是新约,认为新约是基督徒生活信仰的准则。大约公元1176年,他变卖所有的家产,分给穷人,他和他的门徒把大部份新约背下来,两个、两个地,穿着简单的衣服,赤着足,到处传道。他们每个礼拜一、三、五都禁食;他们不起誓、不打仗、只用主祷文;他们不信炼狱,也不接受为死人祷告和弥撒;他们深信在房子里或马厩中祈祷和在教堂里祈祷一样有效;他们笃行信徒正道,而且不分男女。 ③教会开始逼迫信异端者。异教裁判所也设立了起来,由道明会掌理大权。 异教裁判所是天主教的法庭,使命是铲除异端。异端嫌疑犯,被带到法庭加以问话,有异端思想的,如果不悔改,由教会送交政府,将犯人绑在火刑柱上烧死。如果一个嫌犯不能清楚回答有关问题,修道士往往用严刑拷问,直到对方认错,或被折磨至死。 无数亚尔比根派及瓦勒度派的信徒,成为异教裁判所的牺牲品。 但法国南部,信异端的人太多,教皇发动一些贵族们,带军进入,大肆残杀,血流成河,达二十年之久,使法国这片原本美丽的省区,变成了荒野废墟,亚尔比根派终于被铲除。
瓦勒度派在阿尔卑斯山的深谷中,找到避难所,一直存留至今。在改教时期,他们接受了改教信仰,而成为复原教徒。今天仍在意大利一带布道,并有相当的成效。
④ 威克里夫----改教先驱-------编号 叁、二、(三) 5、(AD590-1517) 威克里夫AD1320生在英国,受教于牛津大学,任教授.1376年,他说:[政治与财富已经腐化了教会,这个教会需要彻底革新。教会必须回到使徒时代的贫穷与单纯.]他称教皇为[敌基督],[只有圣经是信仰的根据,教会不是信仰的准则.]为了使基督徒能够自己读圣经,威克里夫将拉丁文圣经译成英文。他的门生将他的教导及新译圣经带到英国各地,引起教皇和圣职人员不满,要摧毁他;但大部份人民及许多贵族都全力支持他,保护他,使他不至落入逼迫者手中;1384年最后一天,他平安离世.他门徒的影响剧增,反对势力也强大。主教们通过一项法律,规定烧死传异端者。英国全地都有罗拉得派的人在火焰中殉道。直延烧到15世纪,罗拉得派的人数越来越少,直至被逐消失。但其思想却默默存留,直到改教运动时期。
⑤ 胡适---------改教先驱(/7/6) 胡司曾接受祭司训练,后来成为布拉格大学神学部主任,校长。胡司的讲道赢得人的心。胡司的许多言论,后来成为改教运动的主要教导。他说:[在宇宙教会中,唯独基督是头.教皇和红衣主教不是教会组织的必要人物.]为了和拿坡里王对抗,约翰廿三世将赎罪券颁给所有愿意帮助他的人.胡司大大谴责出售赎罪券的行为,因为违反圣经。
教皇约翰廿三世立刻将胡司革除教籍,胡司转而向教会的大公会议请诉。
公元1414年底,由皇帝西基斯门召集,在君士坦斯开了一次大公会议,目的在终止教会的分裂局面,并改革腐败的教会。皇帝邀请胡司出席,应允保证安全;胡司应邀前往,几周后,就被教皇捕捉,以异端罪名关进监牢。波希米亚人及皇帝本人都激怒起来,抗议胡司的被捕。教皇却声明他的行为完全合法。经过八个月牢狱的折磨,胡司极其憔悴,瀛弱;于AD,将他自狱中提出,带到君士坦斯座堂,站在众主教和皇帝面前,首先调戏咒诅他.然后将胡司带到城门口,把胡司绑在入刑柱上.「十字军]再度组织起来,征讨胡司的从众,以至波希米亚历经战火蹂躏,达数年之久.然而,改革精神并不因此熄减. ⑥ 文艺复兴
十字军东征以后,商贸快速发展,欧洲兴起许多城镇。资本家们以金钱支持那些热爱学术文化的学者,经他们的努力,恢复了许多古代的珍贵文件。[学习希腊文]和[以高雅拉丁文写作]成为时尚,古典著作的出版,亦成为众人瞩目的大事。人们开始关心圣经的原文:希伯来文与希腊文。初期教会教父们的著作,也以新的印刷方式出版。这些新的资料,使圣经的研读,获得更多新的亮光。为改教运动者提供了整个教会背景的资料,使他们看清自己所处的教会已经与教父时期单纯的教会大相迳庭,而教会里所堆满的各种宗教仪文,习惯与礼仪,都是使徒教会所没有的。
这时期,教皇们住在堂皇,奢侈的宫廷中,由于他们对艺术,文学,大建筑的爱好,需要许多开销,就不择手段地使黄金从西欧各国流入教皇的银库。他们奢靡,不道德的生活及对各国的苛捐杂税,引起许多人对教会与教皇制的不满,尤其是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国家,意大利有一位名叫萨沃那柔拉的修道士,大胆地在讲道中指责当时的败坏,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也被斥责。公元1498年,他被绞死,尸体还被人焚烧。 ⑦ 告解礼
中世纪教会非常强调罪,以及罪所带来在地狱和炼狱中的刑罚,当时教会和今日天主教均认为炼狱是在人死后,上天堂以前,灵魂被火炼净的地方。在世期间,一个信徒越忠心遵守圣礼,将来死后在炼狱所受的苦刑也越短。根据罗马天主教的规定,有四个圣礼是有关赦罪,除罪及免刑的。它们是洗礼,圣餐礼,告解礼和抹油礼(原称临终膏油礼)。
告解礼的重点,在于神甫的宣赦(包括罪的赦免及永恒罪刑的解脱)。犯罪之人若要得赦罪,必须做三件事:(1)痛悔(2)向神甫认罪(3)因功补罪。 28
赦罪文的内容是:向悔罪者宣布罪得赦免、永刑得解脱及恢复蒙恩的地位。
然后,神甫就要决定悔罪者当行之善功,以期能「因功补罪」。善功的方式很广,也看所犯之罪的大小而定。大体上善功包括:念诵数遍祷告文、禁食、捐项、朝圣、参加十字军及苦刑。
⑧赎罪券------------------------编号 叁、二、(三) 5、12) (AD590-1517) 教会开始准许悔罪者,以偿付某种款项来代替苦刑或善功。教会则开出一张正式的声明书,宣告该悔罪者已藉付款方式,从刑罚中释放。被称为「赎罪券」。一个人不但可以为自己买赎罪券,还可以为已故的亲友购买赎罪券,以减少他们在炼狱中受苦的时间。 分外善功是指超过律法规定而做的额外善行,而且这些善行可以赚得赏赐。基督因为有完全圣洁的生命,已经做了超过拯救世人所需的善功,因此,基督在天上积聚了一个丰富的「功德库」。这种教导是根据(太19:21)耶稣对那位已经遵守”所有律法”的青年官所说的话:「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教会教导说:「如果这个官遵照耶稣的劝勉而行的话,他就可以做到「分外善功」,并且因他的德行,得到报偿。历代圣徒们已经这样做了,因为他们变卖了家产,送给穷人或教会,所以他们的功德积蓄在天上。」 这个由「分外善功」积成的功德库,已经交给基督在地上的代表――教皇所管。教皇也可以为缺少功德的罪人,开出赎罪券,从天上的功德基金中,支取功德。 这种制度推行下来,真是皆大欢喜。因为付钱总比受苦刑容易。人们宁可为死去的亲人付钱,以减少他在炼狱中逗留的时间,而不愿意为死人而不愿意为死人一遍又一遍地念诵祷告文。教会方面更加欢喜,因为赎罪券带给教会庞大的进项,金钱滚滚而来,流进教皇的财库。 渐渐地,教皇的赎罪券越开越多。虽然赎罪券不断涨价,购买的人却更多。赎罪券「行业」越发达,所产生的弊端也越多。有一位道明会修道士帖次勒善于辞令,他夸大地说:「看哪,当你将金币投入钱箱的一刹那,你母亲的灵魂就跳出了炼狱」
⑨路德的九十五条(AD)
马丁路德于AD生在德国埃斯勒本城 约正午时分,他将95条钉在威登堡教堂的门,使所有人知道他对赎罪券的看法。 正是万圣节,展览神圣遗物。看到95条,飞速广传。当时印刷术刚发明不久,这九十五条以拉丁文写成的条文,立刻被译成各种语言,付印,传送,以令人无法置信的速度,传到西欧各国。不到两个礼拜,全德国都知道了路德的九十五条。四个礼拜后,全西欧的人都读到了。这九十五条即时而巨大的影响是:几乎停止了赎罪券的出售。 九十五条的真正意义
路德所攻击的是销售赎罪券时所带出的弊端与恶习。威克里夫和胡司早已提出抗议,路德靠着圣灵的引导,提出对赎罪券的质问,他的手指向罗马天主教最敏感的焦点上。这时期,整个教会系统已经腐化到一个地步,把圣礼和圣职人员抬举到最重要的地位上。只有神甫可以主持圣礼;若没有告解礼,宣赦及赎罪券,就没有救恩。一个人的得救与否,全操神甫手中。因此,教会对信徒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控制力量。 ⑩改教运动的基本观念
a. 主张回到使徒教会形态。他们深信使徒教会才是教会当有的形式与属灵光景。这和他们当日充满繁复仪式的教会,截然不同。致力于减少教会的仪式、习俗及传统,而强调传扬「真道]及「因信得救」的福音。
b. 强调「信徒皆祭司」的看法。每个人可以直接与神交通。人得救不是藉着教会,只因信基督便可成为教会的一份子,不需经过教会所扮演的「中保」的角色。
c. 教会是信徒的集合,而不是「圣品人员的阶级组织」。教会是一个「有机体」,信徒们 29 在其中彼此相属;他们绝不认为教会是由圣品人员组成的「机构」。在行政的功用上教会「组织」是必要的,只是在救恩的获得上,却不需要经过这个组织。
d. 强调圣经是信仰与生活的最高权威。但罗马天主教严禁非官方的翻译,以致丁道尔付出生命的代价,被火焚而死。路德翻译了全本圣经;慈运理将希腊文保罗书信手抄下来;赖非甫尔将新约译成法文,加尔文也翻译了圣经。因此,圣经成为当日的试金石;圣经的研究和精读,也成为一切宗教教育的基础。
6、教会改革时期(AD) --------------编号 叁、二、(三) 6、
1) 德国、瑞士、西欧和苏格兰、英国教会的改革运动(AD) 2) 罗马教会从事自我改革()
改革是全民的期望教会巴比伦被掳(AD)的耻辱、大分裂(AD)的丑行,以及无数败德行为,使真基督徒对罗马教会感到无比伤痛,呼吁彻底改革的声音,不断地发自西欧各国。这终于使教会召开三次大会,分别在比萨、君士坦渐及巴塞尔(AD)举行。这三次大会对改革教会毫无成就,相反的,情况却越来越糟。 天特会议在这同时,改教运动在各地展开,罗马教会继续腐化,皇帝查理急於使复原教与天主教合一。他安排了几次会议,邀请复原派和天主教神学家前往参加;他们在会议中,研讨双方的不同看法,但始终无法获致协议。罗马教会中的热心信徒继续要求改革教会。 在德国、瑞士、法国、荷兰、英国、苏格兰,复原派教会都拟定了信条,宣告他们的信仰。天特会议也为罗马教会拟订一份信经,并采用了一本信仰问答书。许多教会的弊端纠正了;也为罗马圣职人员预备了更好的教育;教皇的最高权柄更坚定地肯定了。 虽然罗马教会推行了很大的改革,但教会的本质仍然未改。为对抗复原教,天特会议中更高举、更肯定天主教体系。这次罗马天主教的自我改革运动,被称为「反改教运动」。 3) 现代主义(Modernism)----不信超自然 复原教各派虽然有过份强调理性的趋势,但仍把圣经放在理性之上。现代主义则将头脑放在圣经之上。也就是说,把理性放在信心之上。这种态度植根于现代科学与哲学精神。
现代主义者都不相信超自然的存在。他们不信神迹,所以不接受童贞女怀孕及基督的神性。他们不信圣经,也不信圣经无误;他们认为圣经不是神的启示,乃是人的记录,而且不是全人类的记录,乃是古代犹太人的宗教观念与经历的记录。 现代主义远远地脱离起初的复原教主义,与历史的基督教一刀两断。现代主义思想已经或多或少渗透进复原教大部份教派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趋向繁华。事业发达、钱财富裕,使许多有钱人将大量捐款奉献给教会。于是兴建了许多富丽堂皇的大教堂。最出名的是浸信会河滨教堂及圣公会圣约翰座堂,两间都在纽约市。为了配合美仑美奂的新建筑,崇拜也更趋仪式化。牧师穿上牧师长袍,诗班也穿上诗班袍,教会音乐愈形庄严华丽,并加上牧师及诗班的入席和退席圣乐、会众的应答诗歌以及诗班的圣歌。 教会仪式越来越复杂,参加聚会的人数却越来越少。好些教堂已经听不到神的话,敬拜的心已从聚会中消失。教会失去了传福音的基本功用,反而由自由神学及社会福音所取代。今日的自由神学主义被称为现代主义。这种神学思想将成千上万的信徒带进一种模糊、无稽和不能满足的信仰中。因它的教导包括许多卓越的看法,所以能吸引那些缺乏圣经之真理基础的人。现代主义对于永恒的奥秘带着敬畏的态度,他们对基督非常尊敬,认为他是一位独特的宗教奇才。他们赞扬圣经是一本了不起、伟大作品的总汇。但是他们不承认童贞女怀孕生子,及基督的神性。他们不承认世人都犯了罪及基督十字架的代赎之功。 30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教会的生命历程20等内容。 
 依纳爵的生命历程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1、依纳爵的生命历程? 历史...时代为这个新兴的修会发展提供 了轨道,无数传教请求从亚洲、非洲、美洲传到依...  教会的生命历程 壹、教会的源头是主基督耶稣 一、基督是太初与神同在的道(约 1:1-3) ---王微仆始讲于
二、教会是圣父于创世之前在基督里所...  上帝同在其生命历程 三、黑暗之后是光明 四、神学贡献简介 结论 参考书目 引论:1 提到约翰?加尔文,我们首先会想到他的代表作《基督教要义》,此著作跻身影响 ...  教案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六章第1节 细胞的...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从教 材提供的问题探讨 ──象与鼠的个体大小 ...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的教材分析 一:本章与其它章节的联系: 《细胞的生命历程》 是学生学习了前面几章细胞生命系统的组成、 结构和功 能之后,来认识细胞...  《智血》中主要人物生命历程解读_教育学/心理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英语专业全...《小妇人》中的美国清教思想 9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自主学习模式研究 10 浅析当今...  河南省雪枫中学2015届高中生物同步培优资料 微专题39 细胞的生命历程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微专题 39 细胞的生命历程 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  教案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六章第1节 细胞的...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从教 材提供的问题探讨 ──象与鼠的个体大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世纪教会权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