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应用技术大学2017届毕业生大型校园郑州大型招聘会2017共有几家单位

企业招聘与个人求职可直接免费前往位置:&>&&>&&>&
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7届毕业生大型校园招聘会
举办城市:上海
举办日期:(星期五)
举办场馆:奉贤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举办方会临时改变时间、地点、甚至取消,提醒大家,开始前,可与举办方联系确认。
尊敬的用人单位:&&&&&&
为大力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服务能力,拓宽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也为广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人才招聘服务平台,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我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将组织“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7届毕业生大型校园”诚邀您拨冗出席,莅临会议现场。招聘会时间:日&
10:00-15:00招聘会地点:奉贤校区学生活动中心(海泉路100号)&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电话:021-941170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重磅前瞻:201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走势如何?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刘桂秋
今年复旦首场应届毕业生招聘会异常火爆
  11月,新一年大学生毕业季又进入高潮。仅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就有上海市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复旦大学毕业生大型招聘会、华东理工大学毕业生招聘会等多场面向2017届毕业生的大型招聘会在沪举办。2017年,沪上大学生就业走势如何?招聘会中的信息可见端倪。
应聘 重国企轻民企
  记者在复旦、华东理工的招聘会上采访多名学生,有的毕业于复旦、同济等本市名校,有的则从南京、杭州远道而来,普遍的反映是一个字:难。
  难在何处?来自复旦大学的硕士毕业生小朱告诉记者,许多大企业对女生还是设置了“门槛”,已经投了十多份简历,如今仍没有收到回应。来自杭州大学的小李则说,大企业普遍要求985、211的毕业生,学历要求也高,找份合适的工作确实不易。有的学生认为,本科生起薪较低,三四千元月薪很难支撑在上海的生活成本。
  不过,记者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这些大型招聘会上,往往是银行、国企的摊位前人头攒动,而大部分民营企业、中小微创业企业的摊位前,则少有人问津。一场招聘会上,大企业摊位前,学生诉苦说找工作难;小企业摊位前,企业却求贤若渴,少人报名。
解难 摒弃旧就业观
  有专家指出,年年都喊大学生就业难,其实这已是个伪命题。每年都说大学生就业难,甚至前些年号称“大学生最难就业年”“大学生更难就业年”,最终结果,每年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其原因在于,伴随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及经济增长进入常态化,市场每年都能够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以吸纳高校毕业生。只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市场的结构在发生巨变,以往是大企业唱主角,现在,中小创业企业逐渐成为吸纳高素质人才的主体。在这种背景下,如果高校毕业生仍抱着传统的就业观,非事业单位、非大型国企、外企不去的话,就会永远感觉“就业难”。
  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办的2017届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上,一组参展企业及提供就业岗位的数据耐人寻味:本次招聘会共有113家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参加招聘,占所有招聘单位的10.6%;世界500强、大集团企业101家,占比9.4%;占比最大的是民营企业,合计418家,占比39.1%。此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中心和市学生事务中心联合发布的《上海市201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5%,其中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被小微企业吸纳。32.4%的2016届毕业生选择在小微企业就业,比2015届毕业生上升0.4个百分点。在500人及以上规模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占43.4%,比上届毕业生下降0.4个百分点。
  在复旦招聘会现场,一家复旦学子创办的小企业回母校招聘格外引人注目。曾志勇2013年从复旦化工专业毕业后创业,开办了上海朴觅鑫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去年营业额做到500万元,员工从最初的2人增加到20人。曾志勇坦言,越是初创的中小企业,越是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加盟,而一旦企业走向成功,给予员工的回报将是极为丰厚的。
建议 放平择业心态
  就业专家提醒,希望2017届毕业生更多关注中小微创新企业,这些小企业给予毕业生的机会往往是最大的。有时,一个毕业生与其找一家大公司一年年苦撑等着升级,还不如进入一家高成长的中小企业。因为在就业市场上,中小微创新企业是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上世纪,美国有微软、雅虎的财富故事;本世纪,中国有阿里巴巴、京东的创业神话。
  上周,国际最权威的教育评级机构QS发布全球大学毕业生竞争力排名,也许能进一步提振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信心。这项最新的排名显示,清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仅次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名列全球第三。与此同时,另有3所中国的大学名列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前20强,分别是北京大学(第11名)、复旦大学(第14名)、香港大学(第18名)。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QS的排名中,中国高校的毕业生竞争力取得历史性突破:全球20强高校数量,中国排名第二(4所:内地3所,香港1所),仅次于美国(10所)、超过英国(3所)、澳大利亚(2所)、法国(1所)。另外,有53所中国大学进入全球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前300强。
  专家指出,只要毕业生放平心态,就业是能保证的。未来,中国改革及经济的发展趋势,需要毕业生更多地加盟那些中小微企业。当然,眼下政府也应为中小企业吸纳毕业生助力,比如放宽户籍、税收优惠等,如此,才能让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走向最具活力的中小微创新企业。
除了传统人岗位,不少“增量”岗位引起毕业生极大关注
  【相关链接】
2017年本市高校预计毕业生18.7万人
  来自上海市教委的数据显示,2017年本市高校预计毕业生18.7万人,毕业生数量较2016年略有上升,其中研究生4.7万人,本科9.2万人,专科(高职)4.8万人。
  综合各高校和部分用人单位的调查情况,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整体稳定,包括高端电子制造、软件、互联网等行业在内的信息产业、高端制造业和创新金融等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急增。从专业情况来看,理工类专业人才就业形势较好,人文学科及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新民晚报 文/张炯强 图/孙中钦)[责任编辑:刘桂秋]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大型招聘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