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答疑:30岁的设计师优势注定缺乏招聘优势吗

IT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IT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IT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9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职场答疑:30岁的设计师注定缺乏招聘优势吗? |GAMEUI- 游戏设计圈聚集地 | 游戏UI | 游戏界面 | 游戏图标 | 游戏网站 | 游戏群 | 游戏设计
GAMEUI官方QQ群:。
职场答疑:30岁的设计师注定缺乏招聘优势吗?
昨天聊到公司的问题,但是没想到很多朋友考虑的点却是,30岁是一个就职没有优势的年龄吗?对于这个疑虑,今天 要好好的跟大家说一下,答案很遗憾的是YES。不爽不服气?那我们就来分析分析。
为什么要选年轻的?
比如,一个24岁,工作一年,工作能力3分,薪资要5000;
另一个30岁,工作流年,工作能力6分,薪资要15000;
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么选择呢?答案不言而喻,一般都会选择年轻的,因为他们会认为,三个年轻人,加起来才15000,而且工作3+3+3=9。虽然这是个明显的错误观点,但是确实是不少公司这样认为的,也就造成了现在很多公司的都非常一般,这就是原因。
30岁就必须要是领导级别才行吗?
昨天有不少人在给我留言,问我:“30岁必须是领导级别吗?如果不是领导级别就不能找到工作?这个门槛也太高了吧!”必须得说,你理解错误了,我说的是不好找,而不是不能找。为什么说30岁基本上都是领导、总监、主管,你想,你都工作了6,7年了,你仍然是一个执行者,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吗?貌似并没有吧!很多人都在工作6-8年的这个时间里最终选择了转行,有的是放弃了这个行业,有的是选择了更加适合自己的行业,也有的一部分人选择去了创意。
另外,也有一些在大企业BAT等公司“熬”到了30岁,然后趁着自己没有被公司开除,赶紧出去给创业公司投。创业公司一看,哇擦,大公司的高级师诶,来当总监妥妥的。其实他并没有什么太多的真才实学,仅仅是熬过了一年又一年,所以,你们会经常在创业公司遇到那种极度傻叉的总监或者主管,你们明明认为是一件对的事情、对的工作流程,也要被他改的面目全非,稀碎稀碎的。我不是说所有的,但是真的是有一部分的人就是这么熬的,不信你们自己回想。
我曾经听过一个朋友说起,他当年在公司,然后公司年薪50W聘请一位总监,三个月从来没动过笔,就是动嘴,不停的把工作分配给其他人,调整工作时间,调整工作流程,调整项目搭配等等,搞得部全体上下筋疲力尽,后来一次机会见客户,老板为了向甲方展现自己雇佣了多么逼的一个总监,让他当场画一些草图和方案,结果这个大哥居然不会PS,拿Excel画了一棵的树,说很符合现阶段的风格!Excel诶!!!!诶!!!然后,故事的结果就是他们公司老板炒了他的鱿鱼……所以,你们总会经历一些傻叉的总监,从来没有过动手给你们展现过,只会动作叨叨叨。遇到这样的人,他对你们的工作审美批判也不要太完全相信,否定你可能只是他为了证明自己多逼而已,仅此而已,否则你认为他还能干点什么呢……
久而久之,这种人越来越多,在创业圈或者圈们都传开了,一传十十传百,大家也开始逐渐的畏惧这些30几岁来当总监的人,他们不确定,他们也无法去判断。
30岁还在自己去面试,而不是猎头就让人疑惑
正常来说,工作5年以上的人,基本上都会被猎头盯上,然后给你介绍各种工作,所以说你根本无需自己投等面试。然而,如果你还在自己投,其实对方也会在思考,是不是猎头都看不上这个人?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或者他本身就是很懒或者很愚钝??你要知道,虽然行业内有不少超神人物,他们一辈子都不想当总监,就想安安静静的做个执行者,但是这种超神人物真的是万中无一,试想谁不想为名为利?
当初我和灰昼前辈一个项目组的时候,他就是指导,在我们之上还有一个总监,结果我发现,总监对昼哥说话非常客气,而且有技术上、创意上的问题都会搬个小凳子跟昼哥探讨,当时我就特别不理解。后来跟昼哥熟悉了便问道为什么?昼哥非常谦虚的说:“没事儿,就是聊聊”。但是后来我才知道,昼哥是完全不喜欢当总监去管别人的,他想做的就是安安静静做,他本身的能力也凌驾于总监之上,工资也和总监并齐,只是他不想求名而已 。慢慢的我就开始接触整个圈,发现这样的人真的是有很多个。当然这个插曲告诉我们,这样的逼人物是有的,但是真的很少,太少了……
为什么都不太愿意面30岁的人?
曾经我为公司招人,也面试过几个,印象特别深刻的有那样两个人:
一个大哥是31岁,当时我才26,所以面试他的时候会特别客气,然而这个大哥可是逼的不要不要的,在我面前挖耳屎!!还自己掏出精致的小耳勺!!!然后边挖边和我说话!!!最后居然又剪起了指甲!!!!这种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劳资不会放他进公司,难道进来以后让我天天看他挖耳屎吗……
另外一个,是个30岁的大哥,当时面试他的时候,西装笔挺,讲真的我这么多年来面试师真的没见过穿西装的,而且讲话非常温和,第一映像其实挺好的,但是作品真的比较一般,还是面试总监,后来我谈话中委婉的转达先回去等电话,估计这个大哥是经历过了,立刻跟我说:“不做总监也行,不然你看看资深师行吗?”,当时我就有点懵,我说这个是领导来定的,我回去问问,因为现在招的就是总监职位。他连忙说:“哦,那麻烦兄弟你帮我通融一下,如果不行我就职普通师也行”当时我就彻底懵逼了……我见过树上的情节……“我来应聘CEO!什么有人了?那经理也行?也有了?那你们缺保安吗?清洁工呢?”
真心不开玩笑,见过几次奇葩以后,而然的就开始逃避了……有些人,而且是一部分人都是这样,觉得自己有了5,6年工作,也不知道听了哪个野路子的听说应该保持格调,面试要表现出老子不去你公司,又都是公司留我的状态,装的不要不要的,笔试题也不做,三面就开始抱怨公司流程麻烦,问问题全是关于休假福利不加班的。讲真,换成是你,真的会喜欢这样的人吗?
难道30岁就该活该饿死?
别闹了……怎么可能。以上虽然是经常遇到的情况,但是仍然有非常多的真正优秀的主干精英啊!很多人都在纠结30岁到底要怎么办,其实行业内30岁的师是很的时期,如果他们本性是一个勤奋上进的人,真的是最强大的公司骨干。80后的一群人有这样一个精神,就是踏实。所以,去面试、参加工作也不要去装虚的,也不要因为对方是90后面试官感觉自己谈不来就保持距离,就本分的诚实的去表明自己情况,薪资也跟着正常的市场走,别听风就是雨,以为30岁不开个20000块钱都不好意思神的。
你30岁,就应该在作品上、表达上比别人更好、更多,别人发是一堆压缩包JPG,你就应该是丰富的word+pdf+ppt,别人问的都是薪资,你该问的就应该是公司前景、发展、未来是否能拥有技术股份。到什么年龄,就做什么样的事儿,说什么样的话,否则,真的就会变成一个万人嫌弃的话唠怨妇了。
30岁的年纪不可怕
30岁的心态最可
版权归原作者,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谢谢配合!
有些地方很有道理。总监俩字越来越不像样子。个人感觉当领导的,工作能力其实不太重要,主要是管理,美术方面的总监只要多两条审美良好,熟悉游戏开发。为什么说工作能力不太重要呢?所谓在其位谋其职,既然是管理,考验的自然是管理能力。个人认为,管理能力不是由工作能力决定的,而是由你所管理的人的工作能力决定的,有句话说得好,金麟岂是池中物,其实就是池子大小的问题。当然,很多稀奇古怪的总监,也屡见不鲜,管理反面,把员工折腾的要死要活,谁还愿意给你卖力?审美方面,把员工折腾的要死要活,让人感觉这个总监也就是熬的日子久了,恰好碰到老板打眼而已。
同样,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管理,而公司需要的最多的是做事的员工。工作型的员工大有人在,和年纪无关,我遇到过这种大神,也好奇于为何不去做管理,相处久他告诉我他不喜欢处理事,很烦。很多公司会花大价钱请大神当管理,却不肯花大价钱请大神做事,这是很危险的行为,最后的结果是,一个极具审美的人对着一堆小学生简笔画疯了,同样,我们这样的小学生也疯了,无论如何也改不出来大神想要的效果。
当然,还有很多事情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用六韬文师中太公言。公司乃天下之公司,而非个别人之公司,同公司之利者,则得,擅公司之利者,则失。
后才能发表评论.招聘地区入口
华北东北:
华东地区:
华南华中:
西北西南:
VIP企业招聘
知名企业招聘
(小提示:每天投递20份简历,就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机会,加油申请吧!)
热点招聘企业
最新招聘企业
服装设计与工程管理
服装设计与工程
服装设计和工程
服装结构设计和服装生产管理
服装设计与工程
现代管理专业
服装设计与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要求:每天快照、收录与本站相当、PR≥4、域名2年以上、各类人才均可,欢迎合作 】
服装专业人才网是目前国内成立时间最早、最专业的,致力于打造专业专注、效率领先的网站领导品牌,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专业人才招聘求职服务。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客服邮箱:
版权所有:服装专业人才网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尊敬的求职者您好,您需要登录才可以继续哦
还没有帐号?
好工作 来自服装人才网
●本站日均保持3000个有效职位
  ●服装行业专业细分人才网站,专业更对口。设计师求职&img src=&/dfa230de1c54_b.jp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p&昨天一朋友的自行车丢了,小偷甚至都不用打开锁,因为朋友自行车的锁链在半年前就坏掉了,朋友只是把锁链连在一起,制造出一副锁好的假象,这样竟然坚持了几个月。虽然在身边人看来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秘密,之所以是秘密,就是因为朋友以为我们都不知道锁已经坏掉。&/p&&p&与其说,他碰上了一个聪明的小偷,倒不如说,这是一个没有经验的小偷,有经验的小偷都会告诉自己,有锁链的自行车就是上了锁的自行车,哪怕其实没有上锁。同样地,朋友利用了这一经验,安然度过了几个月,因为上了锁的自行车不容易被偷,哪怕你所信赖的锁,其实根本不存在。&/p&&p&晚上睡觉时,我们习惯性的把门锁好,从而换取一个安然入睡的夜晚,哪怕在我们看来的坚固和安全只是精明盗贼几分钟的工作量,我们所认为的坚不可破其实也不存在,但这不妨碍梦的香甜。&/p&&p&很多国人在打开电脑的时候,都会弹出一个开机速度的监测栏,上面说你打败了全国多少百分比的电脑,哪怕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工具来进行检测,也没有所谓的量化标准,但这不妨碍国人对自己的电脑充满信心。&/p&&p&在使用杀毒软件的时候,我一直关心这次能为我报告多少病毒出来,我换了一个又一个的杀毒软件,我真的对我的laptop了解吗,我真的关心病毒有多少吗,不,我看到的只是软件呈现给我的报告,哪怕它根本没有杀毒的功能,只是误删了几分正常文件,但也不妨碍我对软件的信任。&/p&&p&心上的锁大概是这样一种comfort zone,它由自己给自己加上,经历越多,自己也自信,外界也就越不容易打开。朋友的自行车没有锁,却给自己的心里上了把锁。在印度电影《3idiots》中,主人公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守夜的盲人大叔每天晚上都会大喊Ali izz well(All is well),他什么都看不到,怎么能知道All is well呢?但是这句话,却可以让村庄里面的人免除焦虑,从而安然入睡。&/p&&p&叔本华(Schopenhauer)曾经有一句优美的话:影响你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能让我们安然入睡,不需要防盗门真的坚固,也不需要外界真的all is well,只需要我们认为all is well;能让我们对软件充满信心,不需要杀毒软件真的运行,只需要我们认为它在工作。&/p&&p&心理学上,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永远都不是外部环境,而是意识环境,只是外部环境往往造就了意识环境,至使很多人将其混为一谈。让一群手无寸铁的人去打一场战争,如何才能激起斗志而不至于不战而退,只需要让他们相信对方是纸老虎。一群人走过狭窄的木板,底下是万丈深渊,难免战战兢兢,后来他们得知,万丈深渊不过是艺术大师的杰作,消除了恐惧也就获得了勇气。&/p&&p&有人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中国老话说,无知者无畏,可又说:无知会产生恐惧,这不矛盾吗?我当时认为中国古代人说的话可多了,有矛盾也不稀奇,可我现在明白了,矛盾的不可能是话语本身,而是你对它们的解释。&/p&&p&两句话说的都是意识环境,因为只有意识环境才能对思想起作用。事实层面的无知是一回事,对自己的无知有多少了解是另外一回事。“无知者无畏”是在说,一个人意识不到自己的无知,以为自己所了解的就是全部,也是 Kahneman教授所提出的“少即是多”的思维法则,所以会产生无畏;而“无知才会产生恐惧”是在说,一个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会对世界心怀敬畏,从而对每一个选择都感到慎重和忧虑。&/p&&p&这个故事还没有讲完......&/p&&p&昨天晚上,几个好友在沙发上聊天。我跟他们说:这个小偷非常聪明,你看,他把车都偷走了,但是却没偷锁,一方面,他知道这个锁是坏的,另一方面,他期待着你用这个锁,好让他再偷一次,果然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啊(There are masters in every walk of life)&/p&&p&朋友感叹:“这辆自行车陪伴了我好几年,我真希望这是个恶作剧。”话音刚落,其余几位朋友意味深长的看着我,我很愤怒,难道这种事情我也会恶作剧吗,所以我再也忍不住了,就把藏车的地点交待了出来。&/p&&p&想要知道一个人车被偷有何反应,不需要车真的被偷,只需要让他认为车被偷了。&/p&&br&&br&&p&照旧同步到此&/p&
昨天一朋友的自行车丢了,小偷甚至都不用打开锁,因为朋友自行车的锁链在半年前就坏掉了,朋友只是把锁链连在一起,制造出一副锁好的假象,这样竟然坚持了几个月。虽然在身边人看来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秘密,之所以是秘密,就是因为朋友以为我们都不知道锁已…
&p&谢邀。如果可以,我其实特别想邀请两个人来回答这个问题:&/p&&p&一位是赵括,他用几十万人的性命告诉我们一个血淋淋的教训:知道了,并不一定就能做到。&/p&&p&一位是王阳明:他用一生践行了四个字,知行合一,他也因此成为名垂千古的大师,他肯定能为我们答疑解惑。&/p&&p&知行合一的论述在中国极多,大家有兴趣自行翻看,我从西方心理学角度分析下:为什么知而不行?&/p&&p&&b&一、知而不会行:假知。&/b&&/p&&p&《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火爆全球的畅销书,但很多学者质疑这本书的价值,因为他列举的七个习惯,并非是什么创新,相反,每个习惯大家耳熟能详:&/p&&blockquote&以始为终(先定目标,后有行动);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的解释);综合统效(兼容并包);不断更新(磨刀不误砍柴工)。&/blockquote&&p&对很多人来说,看看目录,这本书就可以不用看了,因为这七个习惯真的是很直白。但为什么这本书如此畅销,且评价如此高?&/p&&p&&b&因为它解决了,知道后,如何去做!&/b&&/p&&p&比如,要事为先,这个道理谁都懂,怎么去做?先不要往下翻看,思考一下:&/p&&p&《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将事情划分,并建立了一套体系:重要而紧急,重要而不紧急,紧急而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p&&img src=&/v2-ef6ca02efade81d338a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ef6ca02efade81d338ae_r.jpg&&&p&很多人认为第一象限里“重要且紧急”的事情优先级最高,其实不然。第一象限里的事情之所以“紧急”,很多情况下是这些事情都是因为在第二象限中拖延而导致的,时间管理中,真正值得我们重视的,是第二象限中的事务,此类事务大多是提升个人素质、拓展能力的事务,比如培训、学习、规划等等。&/p&&p&这本书的成功,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很多人知道了道理,但,只是大道理,不接地气,与实践应用还差一套可执行的步骤,对这套步骤的挖掘,正是这本书的核心价值。&/p&&p&很多人的知道,只是“假知”而已,你是否也对自己太过自信?&/p&&p&&b&二、知而不想行:情绪阻碍启动。&/b&&/p&&p&心理学上有一个情感启动效应,我们心目中有一个“喜欢计量表”,对于每件事情我们有一个默认的评价,喜欢或不喜欢,这个量表在我们大脑后台自动运行,对我们行为产生微妙影响。比如做作业,看电影,如果让你做作业,可能需要一定的意志力或外界推动约束,但如果是看电影,你会欣然答应。&/p&&p&情绪启动效应的威力还是蛮大的,打个比方,就好比火箭升空,刚开始消耗的能量占全程的一半还多。所以,即使你知道了道理,也知道了做的细节,但如果这个事情你不喜欢,你需要克服刚开始的小情绪,否则知行无从谈起。&/p&&p&有几个情绪调节的小技巧:&/p&&p&1、用意志力。意志力是有限的,且属于消耗品,我们可以在意志力强大时,做不想做的事情,用意志力去启动,通常早晨、上午,或者睡醒后,意志力非常充裕。&/p&&p&2、尝试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除了能免除打扰,还可以将我们从“任务思维”转移到“时间思维”:我们不是为了达到某个结果而开始做事,而是专注这个任务一个番茄时间就可以,没有了任务评价的压力,我们能够专注事情本身,并逐渐找到乐趣。&/p&&p&3、寻找好的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证实了情境的力量,我们会自觉按照情境的要求做事,所以,如果你要开始看书,可以去图书馆,在那样的氛围下,相对轻松开始。&/p&&p&4、寻找志同道合之人。从众效应已经众所周知,其实还有一个“结伴效应”,就是两个人或几个人在一起,我们会感到竞争,比较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学习效率。&/p&&p&5、简单的情绪调节技巧,比如冥想,放一点背景音乐,或者,如果你是爱猫/狗人士,看一段短视频,可以提升你的情绪。&/p&&p&&b&三、行而不会思:浪费可耻。&/b&&/p&&p&知、行是相互促进的,每一个行为,其实都是一种成长,都是对知行的促进,但很多人,白白浪费了自己的行为和努力,甚为可惜。如何用行为促进行为?&/p&&p&1、在乐观的时候总结。消极的时候反思,这是一种自然的进化机制,我们通过对消极事情的总结反思,汲取经验教训,但进化并没有给我们在乐观的时候总结,实际上,这更是个人成长的优势。乐观时候总结,不仅是对个人技巧的提炼、提升,尤其是,乐观时总结能提升我们的自信心,而信心是坚持最好的动力。&/p&&p&2、修正反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关键就是如何让潜意识被意识感知,即潜意识的表面化。以学习为例,如果我们取得进步,每次学完之后我们是非常愉快的,这种情绪是潜意识自动带来的,但我们的意识没有刻意的观察、记录,所以等再次学习时,我们还是会以为,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p&&p&我们可以记录,学习之前、之后的情绪反应,通过有意识的记录,让我们的“喜好计量表”理性回归,如果我们进步足够多,这种记录会越来越喜欢学习或任务。&/p&&p&我们都喜欢做让自己高兴的事情。&/p&&p&3、理性看待失败。虽然人人都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但让我们坚持不下去的,往往是源于对“成功之母”的恐惧,怎样才能让失败真正成为“成功之母”?&/p&&p&这就需要我们挖掘失败的意义。每一次尝试都是一种成长,不过成功是“明成长”,失败则是“暗成长”,如果拒绝失败,就是拒绝成长。&/p&&p&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怎么去做呢?&/p&&p&我推荐一个方法,就是写,花5-10分钟去写一个笔记,想想你要如何感谢失败,对,就是感谢失败,把你的理由写下来,然后张贴在醒目处,你会发现,无论成功失败,你都走在前进的路上。&/p&&p&啰里啰嗦写了这么多,都是我真实的思考和方法,但写出来后又成了“道理”,看懂很容易,但又有多少人会做呢?&/p&&p&&b&知,就要真知,做,就要真做!&/b&&/p&&p&共勉。&/p&
谢邀。如果可以,我其实特别想邀请两个人来回答这个问题:一位是赵括,他用几十万人的性命告诉我们一个血淋淋的教训:知道了,并不一定就能做到。一位是王阳明:他用一生践行了四个字,知行合一,他也因此成为名垂千古的大师,他肯定能为我们答疑解惑。知行…
不知你是怎样理解果断的。&br&我理解的果断,是在对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和解决方法后,坚定地执行。&br&&br&这个理解分几个层次:&br&1、认识问题。客观正确地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br&2、解决办法。在正确认识、了解问题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br&3、按照解决方法坚定地执行。没有执行,都是空谈。&br&这样我认为就是果断。&br&&br&这3个层次不是僵化的形态,多数情况下是迭代的形态。比如:&br&认识问题后,在解决阶段发现对问题的认识存在误区,于是重新认识问题;&br&在执行阶段,发现解决方法存在疏漏或对问题认识存在偏差,于是重新迭代;&br&在认识问题阶段,就想到如何才能有效地执行,等等。&br&&br&果断不同于快速地决断,果断与否和判断的时间长短没有绝对关系。&br&在没有正确了解问题和找到有效解决办法之前就决断,我认为这是草率、是武断。&br&&br&所以,怎样才能果断?&br&1、练习正确地认识问题;&br&2、练习快速地根据问题找到解决方案;&br&3、练习按照方案正确地执行。&br&&br&世上没有仙丹,不存在吃了之后就升仙的办法,都是大量练习、长年积累的结果。&br&不知这个解释,你认为有价值吗?
不知你是怎样理解果断的。 我理解的果断,是在对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和解决方法后,坚定地执行。 这个理解分几个层次: 1、认识问题。客观正确地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2、解决办法。在正确认识、了解问题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按照解决方…
&p&谢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68853acf4fbbcf7710aec5461aae369e& data-hash=&68853acf4fbbcf7710aec5461aae369e& data-hovercard=&p$b$68853acf4fbbcf7710aec5461aae369e&&@苏依一&/a& 邀请,我个人对这个问题非常有心得,也非常喜欢这个问题,在这里分享一些经验。&b&以下的经验和图片全靠自己总结和制作,没有借鉴,没有抄袭,内容很干,看完可能会开天眼。&/b&&img data-rawheight=&85& src=&/v2-a7a84c5d1d9d0c43a35a3_b.jpg&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a7a84c5d1d9d0c43a35a3_r.jpg&&&b&一切没有成功案例的干货分享都是耍流氓。&/b&我自认为我是一个挺有想法的人:&b&大三的时候考托福、考LSAT考到了165,并去到了康内尔的summer school留学,按照一个法学狗的正常道路,应该是出国或者读研拿到更高的学历,以后争取进顶级律所,但是大四毕业我直接去了新浪,嗯,就是这么浪。&/b&(&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名校出身却不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们,你们是做了怎样的选择? - 知乎&/a&)&/p&&p&这是个人规划层面的“有想法”,平时生活中,我也算是一个挺有想法的人:曾经有人评论我的文章说完全看不出是一个95后写出来的文章;读书的时候也能读出不同于普世书评的意思;小组合作的时候,我基本上是那个creative的人。&/p&&p&以下是干货。&img data-rawheight=&85& src=&/v2-a7a84c5d1d9d0c43a35a3_b.jpg&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a7a84c5d1d9d0c43a35a3_r.jpg&&我先用一个模型图来概括下我的思考方式发展历程。&/p&&img data-rawheight=&402& src=&/v2-96bd794a582e82b5a0ea_b.png& data-rawwidth=&8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4& data-original=&/v2-96bd794a582e82b5a0ea_r.png&&&p&以下是对每一个思考步骤的分析。&/p&&p&&b&1、获取信息&/b&&/p&&p&谈到独立思考的时候,首先我们就要学会如何去“思考”。我这里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作为入门,请大家回想我们高中做数学题的时候,当我们在思考一道立体几何的题目时,我们做的第一个工作是什么?&/p&&p&是审题:看清题目都给了我们什么条件、看清那个几何体的图像、看清条件和图形之间如何一一对应。审题的本质就是搜集信息。&/p&&p&&b&这也是我们进行思考的基本前提,我们需要收集已有的信息进行一个汇总:&/b&无论是你在思考论文的题目,还是你在思考一个项目的破局点,你首先要做的不是马上开工,而是搜集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你至少要知道,你所思考的这件事情是一件什么东西。你连题干都没有审清楚就马上解题,解出来的题目能对么?&/p&&p&同样的道理,人家都说北京房价会降,而喜欢独立思考的你立马跳出来说,不,北京房价依然会涨,但是你连过去十年北京房价的涨势如何、房价与中国金融之间是什么关系、政府调控房价的手段是什么等这些基本信息都不了解,你所有的论点只不过是虚张声势,外强中干。&/p&&p&&b&思考的目的是去理清困惑,解决问题。&/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你连最基本的信息都无法理清,你有什么思想基点去支撑你的思考?所有没有证据、没有落脚点的思考都是白日做梦。&/p&&p&&b&那么我们该如何收集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观察和搜集。&/b&&/p&&p&&b&观察在很久以前就是创造力的原动力&/b&:富兰克林观察了闪电,才能发现了电;莱特兄弟观察了陀螺的机械原理和鸟类动物的飞行行为,才能发明出飞机;扎克伯格观察到人类之间的社交具有共享性,深受六度分隔理论的影响,才能创造出facebook……&/p&&p&&b&即使到了今天观察依然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主流研究方式,因为它获得的结论最直接,也最原始。&/b&如果你对LGBT这个群体好奇,不妨真的就跟gay们交朋友,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和说话方式是不是真的像网上所说的“娘娘腔”或者“生活混乱”;如果你对东南亚抱有异见,不放真的去接触那里的居民,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纯良质朴还是被网络给妖魔化了;如果你觉得海南是一块特别落后的地方,每个人都会抓鱼,出门只靠划船,买一张机票飞去海口或者三亚就是了。&/p&&p&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获取的信息基本上都是靠百度,但是大家要清楚一点,百度上的信息不一定都是真的,有些信息服务于一些利益集团,还有一些信息,会随着你的个人喜好而自动忽视掉。&/p&&p&观察是最没有偏见的信息获取方式。&/p&&p&&b&但是通过观察而获取信息虽然感受深刻,但往往成本较大,所以通过网络搜集信息依然是最通用的方式。&/b&如果想搜集更优质的信息,我们需要改变自己搜索信息的方式。这个接下来会讲到。&/p&&p&&b&小总结:要观察,先获取信息,了解你所思考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再去思考。基本上,我的独立思考能力花了四年时间培养出来,获取信息这个阶段我花了两年的时间去完成,这两年我做的就是大量的读书和大量的社交,尽可能地从不同的角度获取信息。&/b&&/p&&p&&b&2、建模&/b&&/p&&p&还是举例子。大家在高中学数学的时候都会做一个错题集吧,记录下自己哪些部分容易出错,你现在反思这个行为,你就能这个行为后面的逻辑是:你会对一个特定的知识点出错,所以你需要特别提醒自己。&/p&&p&我们靠四六级和托福的时候,多少也会总结出一些写作的模板,为什么?&/p&&p&因为题目写来写去就是那几个:大学生活、个人习惯、正反面辩论……这些作文都可以抽象成一个大类,而有些通用的模板是可以在这些类目下不断复用的。&/p&&p&&b&培养独立思考方式的第二步,就是建模。&/b&在你搜集了那么多的信息以后,信息量如此之多以至于你需要为自己建立一个模型去分类管理这些信息:社会学的书写作方式就是抛出一个论点然后用大量的数据和案例作为支撑,所以我只要利用一个案例理解了这个论点,那么剩下的数据和案例我都可以不用看了;法学书非常晦涩,但是主要用心记住一个个大前提,就不会被小细节打乱思路;跟商学院的同学打交道的时候最好多跟他们聊数字,聊相互利益,而跟法学院的同学聊天的时候多讲道理、讲逻辑,至于艺术学院的同学,要多聊最新的美术展……这些都是我大学四年下来所建立的“模型”。&/p&&p&建模的好处就是:当你成功建立一个模型以后,你日后搜集信息和理解信息的时候会非常高效,也就是说,你可以短时间内获取并提炼出大量的有效信息,从而为你的独立思考节省时间,提升思考效率。&/p&&p&那么如何建模?我这里放一页我的笔记。&/p&&img data-rawheight=&1280& src=&/v2-aae2a50abd2cef_b.png& data-rawwidth=&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aae2a50abd2cef_r.png&&&p&这是我当时在金融公司时,在一个项目汇报的会议上做的笔记,那场会议我记了有足足五页,记到最后我的boss都觉得奇怪,就问我,会议结束后都会给每个人发PPT,你在记什么,记得那么欢。&/p&&p&这也是我比较奇葩的点:&b&我在听同事们的汇报的同时,还会不断地在观察他们在做pre时候的手势、动作、眼神和演讲技巧,碰到非常精彩的细节我就记下来,碰到不好的我也记下来,然后写上,要是我做这场pre,我会怎么做,怎么避免他们的错误。&/b&&/p&&p&你可能会觉得我非常奇葩,没事找事,但是就是这种没事找事的行为,让我在往后的项目汇报时都能获得一次次的掌声,甚至在一个月后,非常多的实习生因为工作能力被辞退了,而我是剩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实习生之一,之后也负责了更复杂的项目,顺利拿到了return offer。&/p&&p&这个例子充分地说明了,只有前期的观察,才能进行后续的建模。&b&而建模的方式,就是寻找共性和利用第一性原理。&/b&&/p&&p&&b&寻找共性: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能够归为一类的信息,都是在某些方面具有共性的。&/b&我的笔记提到“对于图标的描述,一定要说清楚横纵坐标的意义”。这是我在观察实习生们的pre时候抽取出的他们共同的错误。&/p&&p&&b&利用第一性原理思考:第一性原理思考的方式就是不断地问:为什么,一直深挖到最后一个为什么,无法再解释的时候,你就获得了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b&基本上,在我的思考经历中,所有的事情一直深挖下去,&b&都能够最终落在对人性的理解上。&/b&我的笔记上写到了“同理心”,这也是那场pre带给我的思考:我们不要介绍我们的金融产品有多么高大上,是被贝莱德投资了还是加入了JP Morgan的基金进行组合,那都没用,我们要站在客户的角度上看问题,我们做出的所有服务,都要思考:为什么、凭什么,客户要购买我们的产品?&/p&&p&产品经理也是一个非常需要第一性原理思考的职业:他们无时不刻都要揣摩用户的心理,要思考什么样的设计、什么样的功能,才是客户最需要的。&/p&&p&建模的好处就是能够让我们迅速提炼信息和分析问题,那么坏处是什么?就是我们非常容易把所有事物标签化,分析一个具体问题的时候,通常利用这种“类型化”、“标签化”的思想去分析问题,而忽略了每个问题其实都会有它自带的特殊属性,不可能完全契合于我们的已有模型。最经典的建模失败的案例:08年金融危机。&/p&&p&&b&建模思想不仅仅是在我们处理问题的时候会有坏处,更常见的情况是我们会把很多群体标签化,而忽略了他们作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理应受到理解和尊重:&/b&在标签党的世界中,gay就是娘娘腔、穿着暴露的女性就是sao、黑人就是穷、日本人都有罪、俄罗斯人都爱打架、美国人都是性开放……如果你还不能理解什么叫把“群体标签化”,看看微博底下的评论区就行了。&/p&&img data-rawheight=&959& src=&/v2-caf7adec6506_b.png& data-rawwidth=&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caf7adec6506_r.png&&&p&&b&所以第三步就是独立思考的关键步骤:通过外部信息进行模型修正。&/b&&/p&&p&&b&小总结:学过金融或者数学的朋友都知道,模型的建立离不开数据的大量输入,思考的模型也是这样,只有我们读了足够多的书,见过了足够多的世面,获取了足够的信息量,我们才能有能力抽象出信息的共性,建立一个思考的模型,但是这个模型并不是普世的,它可以塑造你独特的思维方式,但是没办法让你一一运用到一个个案件中去。我花了一年的时间才让自己形成这个模型的思想,更详细的方法,可阅读埃隆马斯克自传,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b&&/p&&p&&b&三、模型修正&/b&&/p&&p&我刚才提到,模型思想容易让我们把事情想得过于直接,过于简单,很多案件是不可能单一地套用在一个规范之下的:这就是英美法系判例法的优点,灵活,富有生命力。&/p&&p&所以当我们需要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在持有已有模型的基础上,需要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获取、鉴别和筛选。&/p&&p&我记得我曾看到过一条新闻,说的是中国的一名护士救了一个日本人,多温暖的事情,对吧?微博和腾讯评论区的高赞评论是:为什么要救日本人、这个护士真该死、护士叛国请死刑之类的。&/p&&p&如果你通过阅读历史书,你内心构建的模型是,日本历史上对我们缺失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如果一味地套用这个模型,那么你肯定也会成为键盘侠之一。&/p&&p&&b&但问题在于,这个模型在这个案件中不一定适用:两国人民的正常交往不应当被过多加入政治意味,只要本着“天下大同”的思想,两个人也能跨越国籍成为好朋友。&/b&如果我们中国人都像键盘侠这样,凡事都要扯上粉红的爱国情怀,那么我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传统文化将不复存在。&/p&&p&所以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思想,你可以通过《菊与刀》这本经典去了解日本的军国文化,你可以多读读政法经典去了解什么叫“人权”等等,等你读完这些书,我相信你会对这些高赞言论感到反胃。&/p&&p&&b&这也是独立思考的最终核心:独立思考的结果不一定是跟大众不同的,但一定是最能体现你三观的。&/b&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把这些人称为“有想法”:&b&思想的差异决定了我们的格局和视角。&/b&所以独立思考真的是非常可贵,也是非常需要不断磨练的品质和能力。&/p&&p&&b&只有不断地获取信息,整合信息、分析信息、过滤信息、精炼信息、利用信息,我们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我们才能底气对热点发表自己的评论。而这获取信息的过程,离不开我们大量的阅读、大量的观察、大量的思考、大量的反思、大量的总结。&/b&&/p&&p&脑子不一定是个好东西,但是读了很多书的脑子一定不会差。&/p&&p&&b&小总结:模型不是普世的,随着我们年岁的增长和见识的拓展,它也要不断地发展和修正,最后形成自己思考方式的内在逻辑,读书的好处在于,它不仅仅能够给你提供大量的信息,还能让你去学习作者的思考方式,并让我们把这种方式精炼出来,内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b&&img data-rawheight=&85& src=&/v2-a7a84c5d1d9d0c43a35a3_b.jpg&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a7a84c5d1d9d0c43a35a3_r.jpg&&最后,我可以利用这个方法论简单说说我为什么放弃了继续读法律,放弃了金融offer而选择去做互联网,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名校出身却不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们,你们是做了怎样的选择? - 知乎&/a&)&/p&&p&&b&获取信息(法律转互联网的初衷):&/b&&/p&&p&1、上学的时候互联网就是一个新兴产业,并随着之后“互联网+”的提出,互联网行业发展突飞猛进、诞生出了一个个独角兽,即使16年出现资本寒冬,但依然改变不了整个行业的迅速发展。&/p&&p&2、法律属于传统行业,但是美国已经出现了机器代替法官审判的模式,中国的一线城市也在逐渐产生“法律互联网”行业,甚至于我的教授都说,现在不管什么领域的人,了解一些互联网知识都是非常有必要的。&/p&&p&3、个人的兴趣不在法律和金融,更喜欢互联网。&/p&&p&&b&建模(为什么去新浪):&/b&&/p&&p&1、通过寻找大量的招聘信息了解了法律转互联网需要掌握哪些技能;&/p&&p&2、通过互联网的朋友了解相关公司的业务能力;&/p&&p&3、我如何利用我的专业变成求职的优势。&/p&&p&&b&模型修正(进了新浪后怎么规划未来):&/b&&/p&&p&1、获取其他公司的招聘信息看看他们对工作三年后的互联网人是什么要求;&/p&&p&2、通过读书、知乎大V的分享不断学习新技能;&/p&&p&3、听听前辈们的职场经验,为以后的MBA考试或者什么乱七八糟的考试做准备。&/p&&p&希望能给你一丝感悟,别忘了赞咯靴靴。&/p&&p&以上。&/p&
邀请,我个人对这个问题非常有心得,也非常喜欢这个问题,在这里分享一些经验。以下的经验和图片全靠自己总结和制作,没有借鉴,没有抄袭,内容很干,看完可能会开天眼。一切没有成功案例的干货分享都是耍流氓。我自认为我是一个挺有想法的人:…
&p&这是一个晚来了两年的答案,忍不住还是写了。办法有很多,大概说几点。&/p&&p&&b&1.思维的提升比方法重要100倍。&/b&&/p&&p&一个人有怎样的自我认知,就会有怎样的思维,就会有不同的工具使用类别和方法论。就像我在我的另一个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想看书,但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该如何选择? - 卫蓝的回答&/a&说过,要想更高效率地阅读,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提高自我认知,实际上也就是改变自己的思维。&/p&&p&比方说,你有“事物发展是非线性的”的思维,&u&知道自己对学习的投入可能带来的产出不是量的叠加。&/u&&b&当自己遇到瓶颈的时候,你可能就不再是继续增加自己学习时间和单纯靠题海等方式去学习。而是寻找“最小限制因子”。从缺口处入手。&/b&&/p&&p&如果你有“刻意训练”的思维,那么你可能就知道为什么很多从小画画很好的人长大很少会当画家的——因为他们的训练单纯停留在兴趣和获得外部赞美的层面,所以他们的水平大概率会保持在业余的水平。就像一个足球爱好者,他们偶尔会踢球,但是他们都会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去踢,因为那样可以让自己享受和舒服。但是一个专业的足球运动员,他们会被强迫“反脚踢球”,会被要求最短时间内跑完全场。后者的训练更为“刻意”,而不是停留在舒服区内,所以后者他们的学习获得的能力水平更高。&u&我们自己在学习过程也应该如此,不单看自己看得懂的书,否则进步会很慢。&/u&&/p&&p&如果你有时差思维。你就明白原来“自己努力时不见成效,吃喝玩乐的时候成绩反而好了”并不是吃喝玩乐带来的学习进步。&u&就像自己听到1000米外的声音,声音的发生实际是3秒钟前。看到的苍天大树已经在20&/u&&u&年前就开始生长。&/u&而当前的努力,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够看到的。而这个时间,也许是一天,也许是一个月。请相信,它一定会到来!&/p&&p&&b&2.正确利用心理学和生物学知识。&/b&&/p&&p&心理学和生物学的知识对学习的影响非常非常大。只要善于应用,绝对可以事半功倍。&/p&&p&比方说,我很早以前就知道,有一个心理效应——他人在场,指的是他人在场能够促进行为的完成,提高效率。每当我一个人去图书馆分神很厉害,我就会挑一个人比较多的地方坐,因为这样自己会受到周边一定的干扰,分神也会较快回来,继续学习。&/p&&p&还比方说,我知道“&b&道德许可&/b&”——当一个人做出一件符合某行为的规范时,会放松对这规范的执行。所以我们经常会对自己说“学习了一小时了,我玩会手机放松一下吧。”实际上就是一种道德许可的表现,利用前面自己对学习行为的执行,解释自己玩手机的行为。有的人喜欢在重点知识下面划线,但是那样反而让自己在阅读的时候对那部分有所松懈,反而不利于记忆。我知道这些心理学知识,所以我会在行为发生之前,提前预测出我的行为,然后进行改进。&/p&&p&&b&3.&/b&&b&建立及时反馈系统。&/b&&/p&&p&看得到努力的结果能够刺激人们更加多地努力,产生心流,甚至成瘾。&u&实际上,很多东西都是可以成瘾的,就像巴普洛夫的狗那样对铃声上瘾。关键在于正反馈。&/u&如果想要保持对学习的适度热情,我的建议是建立可视化的反馈系统。&/p&&p&游戏让人成瘾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的反馈可视化——“还有10积分就可以升级了”。而且非常速度——“打死BOSS就可以领取屠龙宝刀了。”两者都能够让人立刻感受到完成某一行为之后的奖励。&u&人的决策大脑——边缘系统非常喜欢做出能够快速得到多巴胺的行为决定。所以,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努力可视化,得到反馈。&/u&比方说,下载一些英语单词软件,每天完成多少词汇量的积累。将自己的日常行为分数化——完成一章书的阅读5分。在自己看完一本书后奖励自己吃块巧克力。记录自己行为和进步的点滴。这些都有利于保持自己对学习的热情。&/p&&p&&b&4.培养固定习惯&/b&&/p&&p&我们做出一个行为是需要消耗能量的。我们高中的时候经常作息表安排的满满的,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相对比较容易进入状态,但是大学的时候往往没有固定的课表,学习上没有固定的教室,这样自己需要花相对较多的时间去决策学习的时段和空间,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人上了大学就不习惯和学习效能降低了——因为没能培养起时间感和空间感这样的习惯,也就是一定程度的适应不良。良好的习惯能够减少意志消耗,让一个人更容易进入状态,进行学习。&/p&&p&&b&5.保证身体健康。多睡觉,多锻炼&/b&&/p&&p&身体健康的人拥有更高的应激能力和更为良好的内分泌系统。同样在嘈杂的环境中学习,健康的人能够更为专注。而且健康的人能够保证更为持续的学习时间,嗯,颈椎痛的人就知道。生理上,人人都会有“喜新厌旧”的心理,也就是超限作用,这是因为神经细胞持续接受相同刺激后,会产生适应,提高刺激阈值。所以一个人学习久了,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一段时间后,最好能够出去走走,那种休息属于“主动娱乐”,非常有利于减缓大脑疲劳。&/p&&p&推荐书籍:《自控力》《金字塔原理》《瞬变》《影响力》《如何阅读一本书》《决策与判断》《社会心理学》《行为与进化》《混沌学》&/p&&p&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所有的知识如果没有经过重复和锻炼,进入自己的大脑,成为思维的一部分,几乎很难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正面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读了很多书,学了很多方法论进步却很小的原因。&b&所以,请尽可能去使用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巧,让他们进入思维当中,包括这个答案。&/b&&/p&&br&&p&&b&昨天写的互补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么提高信息转化率? - 卫蓝的回答&/a&&/b&&/p&&p&&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019520& class=&internal&&如何从思维上彻底改变学习模式? - 卫蓝的回答&/a&&/p&
这是一个晚来了两年的答案,忍不住还是写了。办法有很多,大概说几点。1.思维的提升比方法重要100倍。一个人有怎样的自我认知,就会有怎样的思维,就会有不同的工具使用类别和方法论。就像我在我的另一个回答
&p&&b&收藏居然是点赞的4倍,只收藏不点赞的人,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b&生气)&br&&/p&&p&全文约8.4k字。篇幅很长,但它值得你停下来读一读,也许你的思维方式会就此改变。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元能力(meta-competency)。提升学习能力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它却是回报最高的投资。我们无法通过掌握一种方法就实现“快速提高”,但是正确的方法一定可以帮助你少走弯路、不会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p&&br&&p&这是喵关于学习策略的第四篇文章。在第一篇中,喵给出了适用不同情况的最优记笔记方法,并介绍了如何构建专业课的知识体系&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你有什么相见恨晚的高效学习方法? - 知乎&/a&;第二篇讲了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及时获得学习中的正反馈&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没有一种让人很爽的学习方法? - 知乎&/a&;第三篇讲了如何克服困难,高效完成自己不喜欢、觉得困难但又不得做的学习任务&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才能高效率地完成不喜欢的工作/学习任务? - 知乎&/a&。这一次我们来系统地谈一谈,如何提高学习能力。&/p&&br&&p&&b&提高学习能力的本质是学会思考。&/b&&/p&&br&&p&首先,我们来区分两种学习。一类叫“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一类叫“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也叫学院式学习,是以通过考试或者科学研究为目的,主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归纳、解题。以自己为中心的学习也叫成人学习,主要强调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升自己的能力。&/p&&br&&p&我们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如何提升学习能力”,属于第二种学习的范畴。&/p&&br&&p&“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主要包括三个维度:&/p&&br&&img src=&/v2-783eca9efeb49b3cfc4fc695269fea5e_b.png& data-rawwidth=&459&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9& data-original=&/v2-783eca9efeb49b3cfc4fc695269fea5e_r.png&&&br&&p&要想提升学习能力,就要从提高内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追问和反思经验的能力这三个维度入手,并且学会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知行合一。当你掌握了这种方法时,无论是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还是学习某种技能、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p&&br&&p&&b&这篇文章总共分为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分别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学习的三个维度进行了阐释,给出了具体可执行的行动方案;第四个部分是个人在“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两种不同学习过程中的体会。&/b&&/p&&br&&img src=&/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r.jpg&&&br&&br&&ol&&li&&b& 内化和应用知识&/b&&/li&&/ol&&br&&p&《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作者给出了一种在读书的过程中,通过3张便签来帮助实现“内化与应用知识”的方法:&/p&&img src=&/v2-3715adc8efb_b.png& data-rawwidth=&1206& data-rawheight=&2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6& data-original=&/v2-3715adc8efb_r.png&&&br&&p&前几天收到一个小朋友的私信,满满的都是委屈:“小姐姐我听了你的建议去读了《学习之道》,但是我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呀。里面讲的道理我早就知道了,但我还是学习不好。” &/p&&br&&p&“XXX我早就知道了”这句话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b&人们在接触到新的信息时,总是会不由自主地用已经知道的内容去匹配它,用“已知”去附会“新知”,于是就以为自己看透了、读懂了。&/b&这种思维方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事实上它来源于在学校中学习时老师教给我们的习惯:总是概括段落大意、文章中心思想,用过去学过的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这种思维方式本身没有错,我在之前写的关于学习方法的第一篇也提到了“通过联系新课程与旧课程,融会贯通,构建知识网络”、“用已经掌握的公式推导得到教材给出的新公式可以加深理解、帮助记忆”。这个推导的过程,本身就是从旧知指向新知的箭头。&/p&&br&&p&&b&附会本身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止步于附会。&/b&找到新知与旧知的相同之处很容易,人人都能做到;而找到不同之处,则需要你去思考。好的学习者则会追问,这个信息和我以前知道的内容细节的差别在哪儿?适用条件有没有差别?对细微的知识有多敏锐,就体现了你的学习能力有多强。&/p&&br&&p&市面上常见的提升人际关系与执行力的畅销书,比如卡内基《人性的弱点》,比如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人说前者是“提升人际关系的圣经”,也有人说它“讲得是谁都懂的道理,但是犯错的人根本意识不到,所以根本没用”;有人说后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也有人说它“老生常谈,名不副实”。&/p&&br&&p&为什么会有截然相反的两种评论呢?除去个人理解能力不同的因素,第二种人显然更多地附会旧知。提出新的理论的人少之又少,但同类的书中它们之所以能成为佼佼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们把“老生常谈”进行了“生动演绎”——你本来就听说过的道理,一直不知道怎样实践,它告诉你怎样把这些道理用在生活中。这是的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能力,值得我们去花钱花时间在这本书上。&/p&&br&&blockquote&&b&具备内化和应用知识的一个表现,就是把附会的本能反应,升级为界定新知旧知二者边界的理性反应,从而能更深入、更敏锐、更清晰地理解新知,同时还加深了对旧知的认识。&/b&&/blockquote&&br&&p&我们回看上面的“便签法”。&b&在“重述信息”(I便签)这个步骤中,&/b&很多人会止步于附会旧知,或者干脆就直接摘抄了原文中的内容。就算你把书里的这一段背下来了,它也不是你自己的。“重述”的意义在于“理解”,如果不能充分理解文中的内容,是很难用自己的话表达的。&b&为了达到“内化与应用”的目的,可以在具体操作时将原文知识总结或加工出明确具体的操作方法或建议步骤。&/b&&/p&&br&&p&&b&在“回想经历”(A1便签)这个步骤中,切忌泛泛而谈。&/b&没有具体时间、具体事件的都是泛泛而谈。讲的是认知而非具体经验。为了让这个步骤执行性更强,可以参考这些要素:记录的事件必须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叙事体现了起因、经过、结果;原文或I便签的诸多要素有明确的对应。A1便签最关键的是经由新的知识点刺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反思自己的经验,从而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结合起来,以获得个人成长。&/p&&br&&p&当你要规划A2时,先问自己:“这件事对我来说有多重要?”如果在原书中很重要,但是对我自己不重要,不妨到此为止,去看后面的内容吧。当你真的决定要把书中的知识用在实际当中时,先定目标。&b&规划行动必须是自己可以实现的行动,&/b&而不是对原文的摘抄,哪怕原书的建议给的非常具体,也不能算成自己的知识。&/p&&br&&p&我们总是习惯于在新年到来之际“表决心”:“新的一年,我要读100本书,我要瘦20斤,我要……”;总是喜欢在考试结束后发誓“下个学期我不能再这样颓废了,我要好好学习”,通常信誓旦旦立下的目标过了三分钟热度就再也没碰过。因为这些目标都太远大了呀,大到你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努力才能完成它。当你打算执行“规划应用”(A2便签)步骤时,&b&先给自己定一个具体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与其他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的(Relevant)、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的(Time-bound)目标(即目标遵循SMART原则)。&/b&然后问问自己:&b&具体行动步骤是什么?谁?在哪里?何时开始?是否在使用了原文信息或I便签的方法?都是自己能做到的或推动他人做到的吗?能测量做到的程度吗?&/b&&/p&&br&&p&只有对“规划应用”这个步骤的那些问题很清晰,才能提高对决心或感慨的辨识力。能够判别哪些决心泛滥的话看起来很漂亮,但是无法落地;哪些是确实可行脚踏实地的建议——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能力。&/p&&img src=&/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r.jpg&&&p&&b&2. 分析和整理信息&/b&&/p&&br&&p&分析和整理信息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信息远多过知识的时代,人们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信息流。如果你不具备这种能力,可能会今天看到“人际关系不好,是因为你不知道这几点”于是觉得人际关系最重要,明天发现“不懂得时间管理,你已经输在了起点”,后天又发现“情商才是你最大的短板”。有一些自媒体人和写手为了博取阅读量会刻意地偏激、夸大、煽情甚至误导。&/p&&br&&p&并非所有信息都是知识。二者最主要的差别在于知识的上下文主要显明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如何避免盲从轻信,鉴别那些信息是对自己有益的呢?可以试着从以下8个方面入手:&/p&&br&&p&&b&分析信息的关键是追问前因后果。&/b&&/p&&blockquote&&b&前&/b&(前车之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他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br&&br&&b&因&/b&(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行性吗?&br&&b&后&/b&(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br&&br&&b&果&/b&(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blockquote&&br&&p&&b&整理信息的关键是适用边界。&/b&&/p&&blockquote&&b&适&/b&(适得其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的事例?&br&&br&&b&用&/b&(使用条件):要这样做,得具体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 &br&&b&边&/b&(旁敲侧击):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乍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问题? &br&&br&&b&界&/b&(楚河汉界):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blockquote&&br&&p&以几天前在知乎引起热议的《咪蒙:我为什么支持实习生休学?》为例来试着用上面的8个方面分析与整理这篇文章的内容吧。&i&&b&斜体字是栗子,不想看可以直接跳读到下一个部分。&/b&&/i&&/p&&br&&p&&i&——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i&&/p&&p&&i&——嗯我正在读大学,而咪蒙却支持休学,和我是有关系的。&/i&&/p&&p&&i&注意,这个地方如果判定的是“对我不重要”,可以直接关掉这篇文章了。如果认为不重要还继续看,接下来的每一分钟时间除了变成沉没成本以外,对你不会有任何好处。&/i&&/p&&br&&p&&i&——作者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i&&/p&&p&&i&——她的实习生学了不喜欢的专业,为了自己的“喜欢”休学了,作者支持而咪蒙认为“为了学习,你休学吧。”&/i&&/p&&br&&p&&i&——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i&&/p&&p&&i&——作者认为:①现在大学的很多课,太没营养了,浪费时间,也浪费生命。②人生最难的就是找到自己喜欢的,如果你找到了,就去做,不用管什么狗屁的世俗标准。③互联网时代,那些野生的人才,往往才是最有爆发力的。&/i&&/p&&br&&p&&i&——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 &/i&&/p&&p&&i&——对于假设1她举了一些个例来印证她的观点。请注意这里,她的样本是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提出的,并没有提到人群中有多少的老师是“是极不走心的”,只是含糊地说“很多老师”,没有任何来自权威机构的数据的支持。而在我的认知里,四年间我上过的几十门课程中,如她所说的不足3人。对于假设2,作者没有论证。什么是自己喜欢的?怎样判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有标准可以参照吗?怎么样才算“找到了?” 这是一个没有根据的论点。对于假设3,有知友指出论据里“北大教授”说的话其实是哈佛一名教育学家说的,而且这名教育家十分重视基础教育。作者的论据与论点矛盾。&/i&&/p&&br&&p&&i&——还有其他可行性吗?&/i&&/p&&p&&i&——我可能在毕业之后能找到自己“喜爱的事业”,既拿到了文凭也实现了心愿;也可能在大学期间一边读书,一边“实现心愿”;也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自己的“喜欢”;也可能休学了,“喜欢”的事业失败了,一辈子也没有成为“成功人士”;也可能从明天起奋发图强成了一个学霸。&/i&&/p&&br&&p&&i&——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i&&/p&&p&&i&——依从作者的观点,我应该休学。可能的好的结果是我靠着在社会中磨练走向了人生巅峰,坏的结果是我可能拿不到学位证还一事无成。&/i&&/p&&br&&p&&i&——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i&&/p&&p&&i&——我可能维持现状,不好不坏地过完四年。不改变好像也没什么严重的。&/i&&/p&&br&&p&&i&再考虑适用边界:&/i&&/p&&p&&i&——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的事例?&/i&&/p&&p&&i&——有。作者自己就是个不支持她观点的事例,作者是山东大学的文学硕士,让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却支持实习生休学。&/i&&/p&&br&&p&&i&——要这样做,得具体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i&&/p&&p&&i&——作者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条件,如果我要去做这件事的话,首先要考虑休学成本。如果“喜欢的事”失败的话可能得重新高考,这个成本有点高。靠写字赚钱养活自己,万一我灵感枯竭了怎么办?如果读者不喜欢我写的东西怎么办?如果我挣的钱不够花怎么办?我想去的传媒公司第一门槛是学历怎么办?这些都是我要考虑的因素。&/i&&/p&&br&&p&&i&——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乍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问题?&/i&&/p&&p&&i&——有,“读书无用论”。其中的两种:一种是高学历的人给学历没那么高的人打工;另一种是读了很多书最后都忘了。观点一侧重的是“单一原因”导致“唯一结果”,事实上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复杂的;观点二没有考虑到“结果是多样的”,即“不读书的话,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可能都会有所不同,而只看到了“忘记了”这一方面。&/i&&/p&&br&&p&&i&——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i&&/p&&p&&i&——角度不同。这篇文章的侧重于“理想”,上面的两个侧重于“原因和结果”。相反的信息如知乎问题“如何看待《咪蒙:我为什么支持实习生休学》”下前几位答主,侧重于道德、营销策略、经济水平等不同方面。&/i&&/p&&br&&p&&b&重要的不是信息是从哪里来的,重要的是无论拿到什么信息,我们可以去判别、加工信息的质量,可以给他补上上下文。&/b&你越能一针见血地问到这8个问题,就越能体现自己的学习能力。&/p&&br&&p&&b&想要提升学习能力,就要在一切与学习有关的事情上反求诸己。&/b&&/p&&br&&p&这里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既包含“以知识为中心”也包含“以自我为中心”。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认为“都是别人的原因”:从小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因为自己的父母不上心;成绩不好是因为老师水平不行讲得不好;和女朋友关系不好老吵架是因为她太作;和男朋友关系不好老冷战是因为他不够爱自己;和上司发生争执是因为他太变态……也许你说的这些理由都对,但是,学习还是不好;还是没有良好的亲密关系;工作人际关系也一塌糊涂。而“反求诸己”的意思则是,从自己开始改变——就算不是自己的原因,但它对我很重要,我也应该做点什么来让它变得更好不是吗? &/p&&br&&p&&b&为什么大家在校的时候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是离开学校几年之后就天差地别了呢?其实每一个人的特质和能力本来就差别很大,只不过在学校的时候你只看到了学习成绩,就误以为已经了解了他的全部。&/b&毕业1年之后,沟通能力和在错误中学习的能力带来的影响就会显现;毕业3年之后,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能力、关系能力就会把差距拉大;毕业5年之后,拼的是自我管理能力,逻辑能力和影响力;毕业10年之后拼的是成就、幸福,而这些主要来自于在婚姻中不断成长的能力,教育子女的能力,管理和激励他人的能力。&/p&&br&&p&&b&知识不能改变命运,但能力改变命运。对资产不多的年轻人来说,最优的投资要投资到自己的能力上。在所有具备的可控性要素中,只有能力的增长能带来指数增长的自我升值。&/b&&/p&&br&&p&而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元能力。&/p&&br&&img src=&/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r.jpg&&&p&&b&3. 追问和反思经验&/b&&/p&&br&&p&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p&&br&&p&并不是所有的经历都是经验,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是智慧。如果不加以明觉精察,不进行反思、总结,那经验就不可能变成智慧。&/p&&br&&p&大卫o库伯(David kolb) 认为,经验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具体经验是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在停下的时候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必须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之中去。&/p&&img src=&/v2-1c34bdee379af43b1e504_b.png& data-rawwidth=&547& data-rawheight=&4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7& data-original=&/v2-1c34bdee379af43b1e504_r.png&&&br&&p&在“内化和应用知识部分”我们介绍了便签法,再来复习一下这部分内容吧:&/p&&img src=&/v2-7b0e6b66bed_b.png& data-rawwidth=&1215& data-rawheight=&3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5& data-original=&/v2-7b0e6b66bed_r.png&&&br&&p&改进一下,就得到了“追问与反思”,实现库伯学习圈:&/p&&img src=&/v2-9eb87cc96_b.png& data-rawwidth=&939& data-rawheight=&8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9& data-original=&/v2-9eb87cc96_r.png&&&br&&br&&p&在真正的行动中检核信息,然后发现新问题再去反思,如此形成循环。&/p&&br&&p&&b&追问和反思经验,在经验中学习的要点如下:&/b&&/p&&br&&p&&b&A1部分用来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b&一定要是自己亲身遇到的问题,不能是想象的问题、理论的问题,或者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问题最好是紧迫的、比较重要的,因为解决无关痛痒的问题很难带来真正的学习。要尽可能简短。没必要进行过多分析,用几句话简要描述就可以了。&/p&&br&&p&&b&I部分用来重述信息,澄清问题,理解问题,找到根源,从而重新定义问题。&/b&当在A1便签中写下问题时,一定不要急于寻找答案或者采取行动。一定不要直接从A1跳到A2。因为同样是自己的经验,在读书时想到的和在解决问题时写下的A1有着本质的区别。未经反思的经验都是不可靠的,未经追问的问题不是真正的问题!&/p&&br&&p&经反思,背后的假设、前提或标准往往是含混、片面或完全错误的。&/p&&br&&p&与第二部分“分析和整理信息”类似,&b&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追问的前因后果:&/b&&/p&&blockquote&前(前车之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是怎么出现这个问题的?&br&&br& 因(相因相生):都有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人能帮我思考,给出更多选择或可能性吗?&br& 后(以观后效):若这个问题解决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样?那是我期待的吗?&br&&br& 果(自食其果):如果我什么都不做,会发生什么?&/blockquote&&br&&p&&b&然后对问题的原因假设追问适用边界:&/b&&/p&&blockquote&适(适得其反):有没有人会不同意我对原因的假设?有没有不符合这个假设的实例?&br&&br& 用(使用条件):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这件事可以用什么其他方式来完成?&br& 边(旁敲侧击):有没有可供借鉴的情况?其他领域/行业/人如何解决类似问题? &br&&br&界(楚河汉界):无论是不同的意见还是类似的问题,和我的思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blockquote&&br&&p&在写A2的时候,要注意目标性、行动性、关联性、可控性。&/p&&br&&p&仍然优先考虑目标,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效果你就满意了。这样的话,你在A2中写下的行动或者应用,都是为了拉近现状跟目标状态之间的距离。另外,尽可能要求自己在A2便签写下一个以上的行动方案。因为有多个备选的方案会大大增加找到更好的结果的可能性。到了最后在综合考量每个方案的现实性、可执行性、成本和收益,根据可控性的要求锁定具体行动。&/p&&br&&p&我在参加“拆书训练营”课程的时候老师给了一个用来分析的范例,直接贴在这里了:&/p&&br&&p&&i&用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i&&/p&&br&&p&&i&大专学历,工五年工作经验,感觉无法突破技术瓶颈,因为英语底子太差,无法阅读最前沿的技术文档。手机上装了一个“新概念英语”的app和背单词的软件,但觉得英语水平成长很慢。&/i&&/p&&br&&p&&i&对问题追问前因后果:&/i&&/p&&br&&p&&i&——为什么学英语对我很重要?&/i&&/p&&p&&i&——英语本身对我不重要,重要的是很多前沿技术文档都是英文的&/i&&/p&&br&&p&&i&——是怎么出现这个问题的?越来越多地需要英文文档。&/i&&/p&&p&&i&——都有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呢?1.英语底子差;2.工作忙,加班多,能用于用于学习的时间少;3.没有能够指导自己的人。&/i&&/p&&br&&p&&i&——有其他人能帮我思考,给出更多选择或可能性吗?&/i&&/p&&p&&i&——我该问问去技术大牛,看看他们能不能给我一些建议。&/i&&/p&&br&&p&&i&——若这个问题解决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i&&/p&&p&&i&——我的英语水平提高了,技术能力会上升,可能升职加薪。但是我们公司好像不是很看重技术,技术岗位机会比较少,只是有可能,而且可能性也不大。&/i&&/p&&br&&p&&i&对问题的假设追问适用边界:&/i&&/p&&br&&p&&i&——有没有人会不同意我的假设?有没有不符合这个假设的实例?&/i&&/p&&p&&i&——这个我不清楚。我有必要去了解是不是每个技术专家的英文能力都很强。&/i&&/p&&br&&p&&i&——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i&&/p&&p&&i&——就我这个底子,即使只是到流畅看文档的水平也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i&&/p&&p&&i&——这件事可以用什么其他方式来完成?有没有可供借鉴的情况?&/i&&/p&&p&&i&——如果我有机会定期参加技术培训也许会更好。可惜,我们公司很少安排学习机会。我有一个朋友在腾讯,他们参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都很多,我估计很看重技术的公司都会很在意技术岗位员工的成长、培训等等。&/i&&/p&&br&&p&&i&——和我的思路的真正区别是?&/i&&/p&&p&&i&——真正的区别在于我的公司很少有学习机会,给技术专家也没多少晋升的空间,总是想的自学。&/i&&/p&&br&&p&&i&I:我怎样找到并能进入一家能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的企业?&/i&&/p&&br&&p&&b&你会惊奇地发现,你通常认为需要解决的、最近一直很困扰自己的问题,经过反思、追问,大部分都会被重新定义。&/b&&/p&&br&&p&&i&A2:一周内约XXX喝咖啡,请教他的成长之路和学习方案。一个月之内收集到两家目标求职公司,以及两家用于练手面试的公司……&/i&&/p&&br&&p&&b&在经验中学习,最难的是追问的不同视角。&/b&&/p&&br&&p&经验经由反思和追问可以沉淀成信息,信息经过分析和整理可以升华为知识,知识经过联结和行动会内化为能力,行动带来新的经验,阅读带来新的信息,反思带来新的知识。如此不断在体验和反思中循环,就达到了知行合一,产生了学习之道。&/p&&img src=&/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r.jpg&&&p&上面内容的主要参考的是我在 “拆书训练营”课程的过程中记录的学习笔记,经过整理、总结得到的,加入了一部分个人见解。因为觉得受益匪浅所以分享给大家。&/p&&br&&br&&p&在过去的16年乃至更久的学龄前,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浸泡在“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中——我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大多数人也是。因为成绩还算不错,也深谙各种知识的记忆技巧,虽然学的东西越来越多,但始终是在自己心理的舒适区如鱼得水。刚入职的第一个月我是极度不适应新生活的,擅长学“知识”的我甚至有些抵触——一来是因为发现自己好不容易考了高分的“专业课”,进了对口单位居然没有用武之地;二来是老师傅们的“经验之谈”与我认知中的“标准”相悖,一定要找到理论依据才能说服自己。&/p&&br&&p&三集五大之后,岗位的愈发精细,每个人都在自己负责的范围内做着重复率极高的机械劳动,离开自己的那个岗位你可能什么都不会。这意味着,如果没有岗位变动,可能在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的时间里,我都要做相同的工作;即使有岗位变动,也是换一个地方继续做相同的工作。这对于只有23岁的我来说简直是一个惊天大噩耗——本应因未知而有趣的未来,却一眼就看到了50岁的生活,这太可怕了!&/p&&br&&p&我买了很多书来读,试图寻求解决之道,但是看得越多就越惶恐。我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业余时间还做了一份文案编辑的兼职,但是依然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与“意义”——我突然发现,自己唯一的骄傲就是那张已经不被看重的成绩单了!离开它我什么也不是!&/p&&br&&p&我想要的太多而得到的太少,我不知从何开始做起。&/p&&br&&p&17年初我开始在知乎上答题,从最初只是把它当成一个树洞,一个人玩“单机版知乎”,到后来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写一些可以帮助到别人的东西,并且感受到从未体验过的乐趣;开始有人带我接触自媒体。我参加了一些线上课程,开始学“知识”以外的内容,就是前面提到的“以自我为中心、可以解决自己实际问题”的内容。我开始学着品尝生活。——而这些都是学校生活不曾教给我的。&/p&&br&&p&谢谢你们看我的文章,无论是狗粮还是干货,总是让我有继续执笔的动力。&/p&&br&&p&也希望我的文字能实实在在地帮到你们,或者给你们带来感动与快乐。&/p&&br&&p&&b&收藏居然是点赞的4倍,只收藏不点赞的人,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生气)&/b&&/p&&p&&b&这篇文喵从早写到晚,写了整整一天,为了表示鼓励,给喵点个赞吧~&/b&&/p&
收藏居然是点赞的4倍,只收藏不点赞的人,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生气) 全文约8.4k字。篇幅很长,但它值得你停下来读一读,也许你的思维方式会就此改变。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元能力(meta-competency)。提升学习能力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它却是回报最高…
&p&很多人都看过前一段时间大热的日剧《校阅女孩河野悦子》,这部剧讲述了一心想成为时尚编辑的平凡女孩河野悦子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不抛弃不放弃地努力。&/p&&p&河野悦子就是我心中有独立想法的女孩的样子。&/p&&img data-rawwidth=&858& data-rawheight=&466& src=&/v2-a411e6acc4ab856f5aaf6c53c2efc02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8& data-original=&/v2-a411e6acc4ab856f5aaf6c53c2efc02b_r.jpg&&&br&大家之所以喜欢这个女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女孩自信大方,语速极快,简直就是行走的小嘴炮。她言语犀利,总是一下子抓住重点,因而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抓人眼球。&br&&p&&br&剧中有一段印象非常深刻,在一次联谊会上,一位男性朋友在提出自己新买了车让大家猜牌子时,大部分妹子萌萌地说不知道啊,该男性朋友吐槽到:&br&&br&&img data-rawheight=&558& src=&/v2-8ffc1f8d3dfbbfaa362514c_b.jpg& data-rawwidth=&12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0& data-original=&/v2-8ffc1f8d3dfbbfaa362514c_r.jpg&&河野妹子可就不同意了:&/p&&img data-rawheight=&560& src=&/v2-51c946abe691c5a130d9c10e71631c77_b.jpg& data-rawwidth=&12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0& data-original=&/v2-51c946abe691c5a130d9c10e71631c77_r.jpg&&&br&&img data-rawheight=&620& src=&/v2-c234f6a0f2be_b.jpg& data-rawwidth=&8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v2-c234f6a0f2be_r.jpg&&&br&实力吊打装逼男。&br&&p&不得不说,河野妹子在这一段显示出的敏捷的思考力让人为之叫好。而这个被吊打的男生也告诉我们,对事情要深入理解,如果他能在炫耀之前稍微了解一下品牌知识,也不至于被怼的哑口无言。正如《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精英们都在学的自我意见建立法》中强调的:自己没理解清楚的事,就算说给别人听,别人也不会理解。为了拥有说服别人的意见,自己必须先检查“是否真的理解”自己的意见。&br&&br&书中指出,思考信息、意见和想法的对错,从中摸索出更好的“答案”,即是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这灵敏的思维,快速的反应力,能够迅速抓住重点提出质疑的能力就是思考力。它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与人聊天会不会插不上嘴或者无话可说、又或者会不会沟通、能不能抓住谈话的重点、做出相应的反馈;反应在职场当中就是开会讨论时有没有办法顺利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好问题,或者有没有办法自信的说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等。&br&&br&&im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444& src=&/v2-daec1e84464fee68e3ba7cebe738b623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p&&br&&p&14年我刚毕业时在一家跨国五星级酒店工作,刚进酒店时跟周围的人还不太熟悉。有一天经理让我处理一份英文的调查问卷,我看了看有几个不大懂的地方,恰巧这个时候隔壁人力资源部的一个小姑娘来我办公室找水喝。我看我们年纪相仿,想着我们职位该是差不多,就很随意问她我不明白的地方。她认真听了我的问题,放下刚打好水的杯子,来到我的电脑前,对着电脑屏幕给我详细又有条理的解释了这次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什么,我不清楚的地方是什么意思,整份文件该怎么处理等问题。&br&&br&我当时心想,我就随便问个问题,你怎么给我解释这么多,甚至我还没想到的、没遇到的问题都给我解释清楚了。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个看起来和我一般大小的姑娘说话很有节奏,思路很是清晰。&br&&br&那时候我以为她跟我一样是个普通的职员,后来才发现我太天真了,这个小姑娘虽然只比我大两岁,但已经是培训部的经理,更是人力资源部经理的有力争夺者。&br&&br&我当时虽然很惊艳,但没明白她到底哪里出彩,现在想来,她讲话时就贯彻了书中阐述的“揭示接下来说话内容的地图”等规则,很明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给初出茅庐的我上了很好的一课。&br&&br&《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精英们都在学的自我意见建立法》的作者是狩野未希,庆应义塾大学研究所博士毕业(英国文学),曾在TED以英文发表演讲“It's thinking time”。书中根据哈佛大学倡导的自我意见建立法则和批判性思考,提出了“为意见找依据”、“区分事实和意见”等建立属于自己意见的六个步骤。&br&&br&在职场上,很多人都有无法顺利表达自己意见、或者无法成功说服他人的困惑。这其实就是缺乏独立思考力的表现。缺乏独立思考力一个很突出表现的就是人云亦云,或者提出没有仔细思考的意见,结果就是既得不到别人的信赖,又没有影响力。&br&&br&遗憾的是,我们念了这么多年书、上了这么多年学,但学校并没有教我们如何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毕业之后社会开始要求我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br&&br&值得欣喜的是,《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精英们都在学的自我意见建立法》书中将做出更好的决定的思考过程总结为五个步骤:&br&&br&1、以肯定句写下难以决断的行动。&br&&br&2、明确自己的目的,想想为什么要采取那个行动。&br&&br&3、写出有哪些方法可以达成目的。&br&&br&4、预测可能更获得的结果,写出发展顺利与不顺利的情况。&br&&br&5、删去“不合乎逻辑”或“不具现实性”的项目。&br&&br&书中以“跳槽到Y公司”为例,为我们进行了详细解释:&br&&br&&img data-rawheight=&1653& src=&/v2-b527f28c8d6a3cbe7df2d829bb15c1e5_b.jpg& data-rawwidth=&12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0& data-original=&/v2-b527f28c8d6a3cbe7df2d829bb15c1e5_r.jpg&&&/p&&br&
五个步骤做出更好的决定&br&&p&&br&当然除去上面这几点,另一条很重要的就是即使你已经彻底思考过了,仍然可以凭借个人喜好来决定,因为即使用再客观的眼光选出的正确选项,不是自己喜欢的,都很难坚持下来。&br&&br&值得注意的是,本书的作者狩野未希是日本人,特地指出了日语的特点,就是彼此的交流是在察言观色中成立的。这个很好理解,因为中国和日本一样,都属于高语境的国家,甚至处于高语境文化的顶端。什么是高语境呢?&br&&br&百度百科中是这样解释高语境传播的特征的:在沟通过程中,只有很少的信息是经过编码后被清晰传递出来的,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重视“语境”而非“内容”,注重建立社会信任,高度评价关系和友谊,关系的维持比较长久。沟通是含蓄的,人们对含蓄的信息非常敏感,个体从早期就学会了准确解释这些含蓄的信息。&br&&br&甚至我的姥姥从小教育我:一等人用眼教(察言观色),二等人用嘴教,三等人用手教(挨揍)。这就导致了人与人交流沟通之时形成了不问清楚、不确认的习惯。但是想要形成独立思考力、提出好意见,就一定要克服这一点,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形成与别人交换意见的好习惯,甚至听到带有批判性的言论,也要淡然处之。&br&&br&文中具体讲述了许多交换意见时的技巧,想要提升独立思考能力的可以阅读一下本书。&br&&br&作者最后强调了虽然我们的文化对于思考力的培养有一定阻碍,但是任何人都能通过练习掌握这种能力。学校没有教会我们的能力我们自己要善于通过学习、练习来补短板。弱者都在抱怨,强者却在忙着解决问题、获得成长。&/p&
很多人都看过前一段时间大热的日剧《校阅女孩河野悦子》,这部剧讲述了一心想成为时尚编辑的平凡女孩河野悦子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不抛弃不放弃地努力。河野悦子就是我心中有独立想法的女孩的样子。 大家之所以喜欢这个女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女孩自…
撸完一些答案真是替包括自己在内的大家各种REAL心疼,本题问的是「父母有哪些常见的逻辑、思维令人难以接受?」&br&&b&但是真正的问题是——很多父母根本没有逻辑和思维。&/b&&br&也就是说,&b&他们根本就没有贯彻始终的,能够经得起逻辑推理的观点,而且他们的观点之间也没有可以相互关联的思维。&/b&&br&他们的观点就像是散落在晴朗无云的夏日的夜空里的星辰,东一颗西一颗,看你不爽了就顺手捞起一颗对自己有利的,往你的脑袋瓜子上糊上去_(:3」∠)_ &br&&br&来来来给大家举好几个栗子:&br&1. 关于「别人家的孩子」:&br&孩子:「你总是用别人家的孩子跟我比,那我能不能用别人家的父母和你们比?」&br&父母:「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br&孩子:「那你们拿我和别人家孩子比,就是嫌弃你们亲生孩子咯?所以我对你们的爱是无条件的,但是你们对我的爱却是有条件的?我爱你们比你们爱我更多?」&br&父母:「……」&br&&br&2. 关于「逼婚」:&br&孩子:「都快30岁的人了为什么不能选择结不结婚?」&br&父母:「因为做爸妈的都担心孩子一个人过的孤独,所以才希望孩子能有个伴。」&br&孩子:「可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愿望匆匆忙忙结婚,却因为感情不和过得不幸福,那还不如单身。」&br&父母:「结婚对象是自己选的,自己要负责。」&br&孩子:「那为什么孩子有权选择结婚对象,却无权选择不结婚呢?而且结婚对象一般还是父母给挑的相亲对象。」&br&父母:「……」&br&&br&3. 关于「父母的缺点」:&br&父母:「我们小时候的生活条件比你们差多了,却从来只记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好,老话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br&孩子:「老话也说『人无完人』,那一个不完美的人,怎么会因为有了孩子之后就变成了完美的父母呢?」&br&父母:「……」&br&&br&4. 关于「看奥运」&br&父母:「哎呀太可惜了,差一点就能拿到金牌了!」&br&孩子:「这没什么啊,银牌和铜牌也很了不起了。」&br&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拿到金牌?你们这些小孩怎么这么不爱国?」&br&孩子:「爱国就是要爱同胞对吧?所以我们的运动员无论有没有拿到金牌,我们都应该为他们感到骄傲对吧?」&br&父母:「……」&br&&br&这种栗子太多,答主表示举不动了。&br&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会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那就是——&b&如果正儿八经的讲道理,父母一般在三个回合之内就会败下阵来。&/b&&br&当然前提是他们不开挂,&br&&b&普通外挂&/b&(完全无力还击):「我是你老子!」「小孩子不要瞎讲!」「你小子懂个屁!」&br&&b&无敌外挂&/b&(你还想「还击」这件事情?):「你是翅膀硬了不要爸妈了」「你心里根本就没有我们」「你是不是要把我气死才开心?」「哎呀我被你气的头疼了/心口疼了/腿发麻了」&br&对了,看到我在第一个案例那里标记的「?」了嘛?我朋友家进行到这个回合已经进行不下去了,朋友表示已经被爸妈男女混合骂长达近2天之久,所以,&b&千万不要因为对自己的逻辑和思维有信心就跑去和父母「讲道理」。&/b&&br&&b&即便你是什么清北藤校出来的,离散数学或者数理逻辑能考到90分的——都没有什么卵用。&/b&&br&PS,以上案例都不是答主编出来的,感谢各位朋友源源不断的提供素材,抱歉篇幅有限,只能挑几个栗子写进来。&br&&br&虽然不能随随便便的和父母讲道理,但是在答主发现了「父母很多时候是没有逻辑和思维的」这个重要的事实之后,&b&答主忽然觉得释然了很多……&/b&&br&因为我无法想象,&b&一个人在独立人格形成的年纪里,却没有「质疑」和「思辨」的习惯,因而无法形成统一完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导致成年之后几乎没有思维和逻辑&/b&——&b&这是一件多么悲伤的事情。&/b&&br&而如果这种问题是我们一代人父母的通病,那么这非常有可能也是&b&他们一代人一起经历过的,却不自知的伤痛。&/b&&br&&br&我在南京金陵中学读高中的时候,我很感激我的老师们,有时候兴致起的时候,老师们不吝啬用大半节课时间和我们「坐而论道」,虽然被老师们吐槽和前几届的师兄师姐们比起来,我们着实过于软弱怯懦——然而尽管那个时候我是一个自卑胆小的学生,质疑和思辨的习惯,仍然像是种子一样埋在了少年寂寞的心里。&br&虽然南京市的高考成绩几乎永远在江苏省垫底,虽然年少的时候的我也和大家一样不明白「素质教育」有什么实际上的意义。&br&但是一直到多年后的今天,我忽然慢慢的意识到,自己何其幸运&b&在年少的时候就懂得、并被鼓励去质疑,然后在自己独立的探索或在他人的帮助下,寻求到一个答案,哪怕最初的解答并不成熟,但是可以用甚至数年的时间去追寻一个相对完整的答案,并用这种方式去不断的健全自己的心智。&/b&&br&&br&而反过来,如果在少年时期被灌输的是唯命是从的背诵一大堆的理论而从不允许思考和质疑「为什么」,只会寻找对自己有利的「观点」支持自己的欲望和行动,如果仅仅是这样,杀人放火都能找到非常正当的理由——而且确实在最疯狂的年代里这根本就不是啥稀奇的事儿。&br&&b&所以,当这个谜解到此处,我忽然感受到了从心底而生的悲凉。&/b&&br&当我们撇去父母子女的既定身份,从独立的人与人的角度去审视对方的内心和灵魂,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一些物质与精神一起贫乏的年代里,&b&本该闪烁着探索和质疑的光芒的那些好奇的眼睛,不被允许询问「为什么」。&/b&&br&&br&&b&反倒恰恰是作为子女的我们这代人,是习惯于不断质疑和反思的人。&/b&&br&我们痛苦的来源,究其本质,是因为——&b&我们真的很爱我们的爸爸妈妈&/b&。但是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设计师优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