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踏入社会的菜鸟财经想 找平 台做理 财,我如何才能赚更多的钱?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为什么菜鸟常能赚钱 老手容易滑铁卢?
来源:财经记者圈&&&
作者:简介&&&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财记导读:正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没有人能够完完全全掌控自己的生死富贵,只能尽力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这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平和心态;但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发挥作用。人们潜意识里都渴望赚钱,相比用10万赚到1万而言,10万亏了1万带来的不爽更容易被放大,这个时候人本能地去翻本,往往选择补仓而不是止损。与赚钱时的止盈心态一样,亏钱时不止损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同时,相比10万从0收益到-1万的过程而言,从亏7万到亏8万的这个-1万,带给人们的刺激要小了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当大熊市暴跌,人们爆亏后,反而容易坦然面对市场波动,不再受市场折磨,躺地上装死。今天的文章来自飞泥翱空,作者飞泥翱空是一位对资产配置有深入研究的投资者,著有《傻瓜式投资——简单50:50策略》一书,文章非常有意思,也很受启发。
  文|飞泥翱空
  还记得以前在证券公司工作时候,每到年末都会给当年贡献佣金最多的客户送些礼品,顺带联络感情。
  这类客户是证券公司最喜欢的客户,是“财神老爷”,他们一般有很高的交易频率,他们不一定有很多钱,不过由于喜欢短线交易,日内波段,贡献的佣金相当可观。
  但是,如果把这类客户看成一个整体,他们的收益其实很稳定(一般).
  资产最容易在短时间内暴增(暴减)的客户,是那种杠杆单股一把梭且不怎么动弹扛得住的客户,只要一年里吃到一两个牛股,很容易资产翻倍,甚至翻几倍。盈亏同源,一但吃到熊股,自然也很容易倾家荡产,退出市场(这种真人真事我看得太多了,很多人以为亏钱的那些人是水平差导致的,对应赚钱了水平就高,其实不是,这种模式下,赚钱和亏钱都是大比例的运气在起作用,很难分清谁是真高手,谁是真菜鸟,菜鸟经常能赚大钱,老手也容易滑铁卢).
  券商内心不喜欢这样的赌徒型客户,因为交易少,佣金少,而且资产极不稳定,可能今天是你的客户,不知道哪天就亏光离场了。如果运气好发达了,也只是另一个大号的赌徒,留不住。
  再看高频的客户,很多高频交易为了日内T+0,常年要保持相当比例的仓位,大部分情况下是满仓,但因为单个持股周期特别短,他们不太容易死扛在一个大熊股上,反之也不太容易拿住那些中长期内上涨100%,200%,500%的所谓牛股。这就导致这类客户不会亏到死,也不容易赚到爆,他们中典型的形象就是,会在数年里持续地亏钱,而且这个钱往往不是输给市场(输给其他玩家),是以佣金和税费的形式贡献给券商和国家。
  比如,我以前有个客户,是位大爷,每年年末都能在礼品名单上看到这大爷。这位大爷每年税费合计有8万左右,资产有40~60万左右,资产的波动很稳定。(20%税费意味着这位大爷每年200多个交易日里有100多天是有交易的,平均两天买卖一次)
  我有一次仔细分析过,这位大爷短线交易的正确率很高,水平相当高,甚至高过网上大部分吹比大神,因为2011年到2013年那几年股市行情并不好,股指一直在下跌,但这位大爷的资产很稳定,前年50万左右,去年还是这些,今年还是这些。也就是说,这位大爷在指数每年下跌百分之十几的年份里,相对收益远超市场平均,如果把他交的印花税和佣金再算上,他做小波段的能力单年领先市场近30个百分点。只不过相对收益中70%贡献给了国家和券商,另外30%以大盘下跌他不亏钱的形式体现。
  这位大爷已算是资历老、见识广、水平高、玩得溜的一小拨了。更典型的是玩得不那么溜,每年和指数涨跌表现差不多,但额外承担了高额税费,导致持续亏钱的一类人。当交易频率高到一定程度,运气的中性就会体现得很明显,主要体现在,想让这类人在一两年内亏光所有本金,也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所以券商爱死这帮人了。
  另外有意思的一点是,券商自然特别喜欢这种高频,短线,日内T的客户。而大部分客户其实自己也是发自内心和本能地很喜欢这种交易模式。
  我以前要承担公司相当部分的投资者教育工作,一般所在大区内都是我和另外一个同事两人同时负责,由于我的知识体系很多与券商的利益相冲突(看过我以前雪球文章的肯定能很明显感受到),所以我主要负责像分级基金、逆回购、可转债,公司债,融资融券,打新新政策这种偏业务型的内容,特别是新业务刚推出时的科普工作(这些知识背后反倒是孕育着当时非常赚钱的机会)。而我的另外一位同事多负责大盘分析,技术指导,尤其擅长各种技术指标,教客户如何波段,如何高抛低吸。
  情景自然是很容易想象的,我同事口才好,技术理论扎实,现场表现又佳,每次活动都会吸引相当数量的粉丝,总有粉丝为他神乎其神的技术,无懈可击的分析逻辑所折服,而且至今他在一个小圈子里依然有挺大影响力,有着不少粉丝。
  再看互联网,雪球已是生态极其特别的一块地方了(理性得多),而微博、股吧,其实也都是这样的生态。
  但光环的背后是怎么样的呢?7年前我认识这位同事的时候他已经在说着,做着这些理论和技术,自己也有着二三十万用来各种波段、秀操作、神预测。而数年后的2015年我从零开始逐步积累到数倍于他的积蓄,离开公司时,他依然是那些钱,依然是那个生活状态。众人眼中所谓的带头专家如此,其信徒们的财富轨迹自然也能够想象。我相信我的前同事和客户大爷的经历也是相当部分同类型的股民的经历——数年光阴白忙一场。
  一方面券商极其喜欢高频,短线,日内波段的客户,另一方面大部分新股民也特别容易迷恋上这些表面的方法,所以两方特别容易一拍即合,你情我愿,你浓我浓。这导致上到研究所的明星研究员(主要工作是到处演讲拉人气),以及金融机构每日推送的各种报告,下到基层的服务人员和营销人员,都慢慢会逆淘汰,剩下这些比较注重短期视野的人。这样的人能够培育出从券商角度来说的“优质客户”,以相对优厚的薪酬和竞争力在券商系统里存活着,同时大部分客户也喜欢这样的券商服务人员(而我这种自然属于长期看一定会被券商系统淘汰的人).
  虽然我自己一直明白,交易冲动产生的交易成本是导致新晋普通投资者收益不理想的两大罪魁之一(另外一个罪魁是跟风的本能).
  但我还是很好奇,为什么新股民,其实包括以前的我自己,会非常本能地,喜欢交易、喜欢短线的快感、喜欢做各种波段呢?
  直到这周看到了这本《“错误”的行为》,感觉找到了一些缘由。
  《错误的行为》作者是美国很有名的一位行为经济学学者,理查德·泰勒。
  里面的很多内容深深打动了我:
  相比以前的财富边际效用递减理论,这个新模型能更好地描述人们的行为,蕴含了大量有关人类本性的智慧。
  它主要体现了以下3点信息:
  1、曲线的上半部分代表获益,与一般的财富效用曲线相同,体现了敏感性递减的规律。
  比如:一个年薪50万的人从地上捡到1万元所获得的快乐,与一个年薪3万的人从地上捡到1万所获得的快乐是不同的,后者心理冲击更大。
  2、与传统经济学边际理论不同,这个模型存在一个零点,且曲线下方的损失部分也符合敏感性递减规律。
  比如:一个人某天打麻将输了5万,这时他在5万的基础上又输500时,与他输第一个500时带来的心理感知是完全不同的,后者心理冲击更大。
  3、对于大多数人,比起收益,他们更厌恶损失。损失带来的效用往往两倍于同等数量的收益。
  损失厌恶是行为经济学很有名的观点了。书中引用了很经典的一个案例,一组对比实验:
  当人们被问及问题1:如果你有一个赚100美元的机会,你会选择以下哪个选项?
  A)100%可以得到100美元 . 【72%】
  B)50%得到200美元,50%什么都没有。 【28%】
  当人们被问及问题2:如果你一定会损失100美元,你会选择哪个选项?
  A)100%损失100美元。【36%】
  B)50%机会损失200美元,50%一分钱不损失。【64%】
  书里还有很棒的一个例子:
  一个中产家庭的妻子,有自己的工作,收入不错,有一次抱怨修建自家草坪的工作太烦太累了,朋友问她:“为什么不花10美元请一个孩子给自家修剪?”
  这位妻子觉得为了这些工作付出这些钱不值得。
  但朋友换了一种说法:“如果有人愿意花20美元雇佣你给他家修剪草坪,你愿意吗?”
  “不愿意”
  所以,当人们面对同样数额的“付出”和“收获”,在人们心里得到的感受是不等的。
  当我读到《错误的行为》这个章节时,我脑中就不停联想到股市中大家的行为,深感对作者人类本性观察的认同。比如我想到了:
  1、为什么那些没经过特殊投资训练的新股民,往往会本能地倾向于选择短线交易?
  因为:根据收益效用递减,用10万的本金,赚10次1万所带来的快感,要远比用10万,赚1次10万更爽。当时我还联想到,连我妈这种股场老兵,为什么也依然沉浸在每天能赚出一顿饭钱的那种快感中,如果不经过特殊的有意识的学习和训练,人的这种本能很难克服。
  同时,买入一个股票时,从0收益到10%收益的过程,要远比从盈利90%到盈利100%的这个过程更刺激更爽。解释了为什么新投资者总是赚10%~20%就忍不住获利了结,寻求新的目标,因为从0到10%这个过程是最爽最刺激的。
  2、为什么那些没经过特殊训练的新股民,总是小亏时不止损,到大亏时直接躺地上装死?
  止盈不止损是新股民很明显的一个特点,而大部分股民入市第一轮牛熊,都是以小亏补仓,爆亏装死为结局的。
  看到这书时我也找到了解释,相比用10万赚到1万而言,10万亏了1万带来的不爽更大,这个时候人本能地潜意识里不愿意承认这种损失,希望翻本,结果是往往选择补仓而不是止损。与赚钱时的止盈心态一样,亏钱时不止损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同时,相比10万从0收益到-1万的过程而言,从亏7万到亏8万的这个-1万,带给人们的刺激要小了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当大熊市暴跌,人们爆亏后,反而容易坦然面对市场波动,不再受市场折磨,躺地上装死。
  人的本能确实很有意思,很多时候觉得自己不只是要学会如何作为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去分析市场,能够从人的本能角度去理解市场,学习教训也很有意思,同时也很有收获。
  作者简介
  飞泥翱空,投资者,对资产配置有深入思考,《傻瓜式投资——简单50:50策略》作者,国际注册投资分析师;曾任国内某大型券商投资顾问,长期近距离观察普通投资者的生存状态与思维误区,现就职于某风险投资基金。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菜鸟看财务报表 pdf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