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了是什么公休假国家规定

修昔底德陷阱_百度百科
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
修昔底德陷阱词目
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拼音
xiū xī dǐ dé xiàn jǐng
修昔底德陷阱发展历史
修昔底德陷阱概述
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
“修昔底德陷阱”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的观点,这位历史学家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正如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和19世纪末德国人面临的情况一样。这种挑战多数以战争告终。公元前5世纪,的成就急剧崛起震惊了陆地霸主。双方之间的威胁和反威胁引发竞争,长达30年的战争结束后,两国均遭。[1]
修昔底德总结说,“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
“修昔底德陷阱”翻译成当代语言就是:一个新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
修昔底德陷阱案例
古雅典与斯巴达
古雅典的迅速崛起震动了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老牌陆地强权斯巴达。恐惧迫使做出反应。威胁和反威胁催生了竞争,接着是对抗,最终酿成。长达30年的战争最终毁了这两个城邦。[2]
德国与世界大战
人们发现,自1500年以来,一个新崛起的大国挑战现存大国的案例一共有15例,其中发生战争的就有11例。最显著的就是德国。德国统一之后,取代了英国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在1914年和1939年,德国的侵略行为和英国的反应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2]
日本与侵略战争
在亚洲也有类似的经历。日本崛起之后,就想挑战欧洲殖民地在亚洲建立起来的或者正在建立的秩序,确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秩序,最终爆发了日本以反对西方列强为名而侵略亚洲其它国家的战争。[2]
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
修昔底德(希腊文Θουκυδ?δη? 英文Thucydides,B.C.460或455~400或395年)古希腊历史学家,是在高度成熟了的希腊文化的下成长起来的。[1]
修昔底德陷阱中国政局
本无“修昔底德陷阱”
习近平访美时在欢迎晚宴上表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3]
中国崛起应避免陷修昔底德陷阱
在《》创刊号的专访中,针对中国迅速崛起后,必将与美国、日本等旧霸权国家发生冲突的担忧,习近平在专访中反驳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
习近平指出中国不会陷入中等发达国家停滞不前的沼泽,强调“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既昭示了中国梦的光明前景,也指出了西方大国应抛弃二元对立观,避免在世界制造冲突、隔阂与对抗,导致两败俱伤,而要走和平共荣的道路。西方大国更应反思历史、接纳中国,适当做出调整和让步,若针锋相对则难免重蹈历史的覆辙。[4-5]
对西方大国有如醍醐灌顶
习近平强调“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对西方大国有如醍醐灌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不断在经济、政治、军事等综合实力方面的崛起,便不断从美国等西方国家传来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表示出外国对于中国的崛起会影响和威胁到其本国的利益,即试图通过这种舆论减缓中国的发展速度或在国际舞台中孤立中国。这种自陷“修昔底德陷阱”的心态,是绝对荒谬的。[4-5]
三中全会使中国不会陷入“拉美陷阱”
习近平在专访中满怀信心地说,中国不会陷入中等发达国家的。他援引邓小平“改革开放要坚持一百年不变”的话表示,中国正在准备进行社会、经济全面改革。世界上很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曾出现“发展风险期”。 当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处于人均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时,增长与问题、发展与矛盾交织在一起,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矛盾最易激化的时期。 拉丁美洲的不少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到21世纪初,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 这时期,失业率持续攀升,贫富, 两极分化,各种社会矛盾凸现和激化,社会动荡不安,群众的抗争此起彼伏。“拉美陷阱”给人们的经验和教训是深刻的,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进行社会、经济全面改革,从根本上转变、完善和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观念、道路、模式、战略,才能跳出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拉美陷阱”。[6]
2013年11月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国改革历史新起点上,翻开全面深化改革历史新篇章,树立又一个历史里程碑。三中全会使中国不会陷入“拉美陷阱”。三中全会开启历史新篇章的全面深化改革是利在中国惠及世界,功在当今名扬千古的伟大事业。这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也是人类社会走向兴旺繁荣的伟大事业。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4]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2013
.环球网[引用日期]
.人民微博.[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中华网[引用日期]
.互动百科[引用日期]放假调休_百度百科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即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周末的休息日冲突,为使劳动人民获得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休息,所以国家统一对假期进行调整,使劳动者获得法定节假日的休息后,再享受调整以后的周末休息,即是假期延长,对劳动人民是有利的。
放假调休由来
2000年确定了劳动人民每年享受的三个黄金周,即,五一,国庆十一。目的使劳动人民获得休息,刺激消费。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例如交通。2007年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上确定的调整方案为:五一假期减为1天,清明、端午、中秋放假1天,春节假期从除夕开始,全年将有2个7天黄金周(春节、),5个3天小长假(元旦、清明、劳动节、端午和中秋)。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全国人民在中华民族的特有节日里获得休息,例如中秋节。.在某些特定的日子.如教师节.学生和教师(中小学)是可以休假一天.五一假期虽然被缩短为一天.但通常和双休日连在一起的.
比如说,如果五一节落在周四,那就可以把五一假期跟周末调整到一起放,如假期调成周四,周五,周六,然后周日再把周五的班补回来,这样不仅没有缩短假期,还能让劳动人民得到充分的休息时间,享受生活。
2013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调休,具体如下:9月30日至10月7日放假调休。
放假调休2013年节假日安排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及早合理安排节假日旅游、交通运输、生产经营等有关工作,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13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1月5日(星期六)、1月6日(星期日)上班。
二、春节:2月9日至15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16日(星期六)、2月17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4日至6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7日(星期日)上班。
四、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27日(星期六)、4月28日(星期日)上班。
五、端午节:6月10日至12日放假调休,共3天。6月8日(星期六)、6月9日(星期日)上班。
六、中秋节:9月19日至21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22日(星期日)上班。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9月29日(星期日)、10月12日(星期六)上班。[1]
放假调休2014年节假日安排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14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放假1天。
二、春节:1月31日至2月6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6日(星期日)、2月8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节:4月5日放假,4月7日(星期一)补休。
四、劳动节:5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5月4日(星期日)上班。
五、端午节:6月2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六、中秋节:9月8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9月28日(星期日)、10月11日(星期六)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2]
放假调休2015年节假日安排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15年元旦、春节、、劳动节、、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1、元旦:1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1月4日(星期日)上班。
2、:2月18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15日(星期日)、2月28日(星期六)上班。
3、:4月4日放假,4月6日(星期一)补休。
4、:5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5、:6月20日放假,6月22日(星期一)补休。
6、:9月3日~9月5日,9月4日调休、9月6日(星期日)上班。
7、:9月27日放假。
8、: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3]
放假调休最新报道
近日,全国假日办征集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意见的调查正式结束,受假日办委托,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整理工作已经开始。该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表示,针对民众反映的长假不调休的问题是可能实现的,但调整黄金周的可能性不大。
放假调休专家预测
调休出的小长假或恢复正常
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峰表示,调查数据分析工作已开始,完整的分析结果出来后将上报全国假日办公布。
对于群众吐槽的调休放假问题,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表示,小长假不调休是有可能实现的。刘思敏表示,我国11个全民放假节日中,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等均是1天假期,通过调借双休日才形成3天小长假的,从拉动消费来讲,3天假和2天周末差别不大,从游客出游意愿和旅游行程计划来说,只有7天长假才能带来和周末不一样的质的变化。因此,在保证全年总放假天数不变的前提下,不再对小长假调休,而改为正常休假,从民意或经济需求上都是可能的。
仅凭网络调查难恢复五一假
恢复五一黄金周是此次调查中网友呼声最高的建议。刘思敏认为,仅通过网络调查就恢复五一黄金周不太现实。刘思敏说,此次网络调查分析并不是假日改革的法定程序,以往要想调整黄金周都需要国家做出非常严谨的调研才能决定,调查手段要丰富,样本量要足够大,抽样调查人群必须合理等。
中国旅游研究院黄璜博士表示,目前黄金周已成为国民刚性出游需求的必备保障,同时也是国家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一大利器。群众也有用更长的假期来促成休闲方式升级的需求,综合看,不太可能因为不调休而取消现有的黄金周。
明年假期安排可能推迟公布
据了解,往年的12月底,次年的放假安排都会公布。刘思敏认为,今年这个时间可能会拖后。今年十一黄金周暴露出诸多问题,全国假日办此次调查问卷更多是对民意的一次回应。调查结果的分析并不困难,关键在于全国假日办和国务院是否会以此为参考依据对放假安排进行微调。
刘思敏解释,不在年底公布放假安排是有先例的。1999年确定增加五一、十一黄金周时就不是在年底决定的,因此从今年的情况看,国家也许不会太过仓促地作出决定,哪怕只是微调也可能会等到明年两会上经多方讨论之后再做决定。
欧美休假不靠“拼”
&&荷兰·员工休假雇主需付度假津贴
荷兰法律对不同工种休假作出明确规定,休假成为法律赋予荷兰人的权利。如荷兰媒体从业人员每年有25个工作日带薪假。所谓“带薪”,不仅指员工工作报酬,还包括雇主向员工额外发放的度假津贴。如媒体从业人员度假津贴为年薪的8%,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考虑到假期时间太长,一些人希望用减少休假换取更多薪水。但荷兰税法规定,如放弃休假加班,员工年收入将增加,但同时将缴纳更多所得税,得不偿失。另外,荷兰劳工法规定,假期最多只能工作70个小时,即不超过10天,其间薪水加倍。而且,雇主要求员工加班需要与劳工局、税务局等监管部门反复商谈。因此,在荷兰,很少有人在假期加班。
&&德国·放弃带薪休假没有经济补偿
德国人休假最大特点是灵活。德国《联邦休假法》规定,每人每年享有至少24个工作日的带薪休假。加上法定如新年、劳动节、统一日、圣诞节、复活节等节假日,每年假期超150天。德国政府鼓励人们带薪休假,对自动放弃带薪休假的员工不予经济补偿。德国法律规定,人们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分拆安排休假日期。雇员可提前和雇主协商带薪休假时间。除10月3日德国统一日是德国全国法定节日外,其他节日均由各州自行决定。雇主会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员工分散休假,既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带薪休假也得到了落实。出游时间自由有助于减轻景点和道路过于拥挤。德国假期时间长种类多,但很少出现道路拥堵、景点爆满现象。(记者田虎 综合新华社)[4]
.找法网[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凤凰资讯[引用日期]
.京华时报 .[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休假国家规定201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