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孔德沚人道教理论的提出是因为受克罗斯尔去世影响而发生的一次学术思想的忽然转变,请评价这个说法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西方主流經济学研究纲领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纲领比较研究.pdf 7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武汉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纲领比较研
姓名:刘运显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科技哲学
指导教师:俞长春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页
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纲领比较研究
建国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一直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作为指导,但是由于早期对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条理解阻碍了我们经济的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学大量
引入中国,很多已成为政府决策的理论依据,但是对西方经济学应如何借鉴是有争论的。
人们发现,西方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两大理论体系的理论内核是有着较大区别
的,如何对二者进行比较,从比较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这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国目前的经济改革已进入解决深层次矛盾的阶段,这些深层次矛盾的解决依赖于理
论的深层次突破和创新。这中间经济学对人的理念、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进一步的研究、
引入产权理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和创新都是我们经济改革所
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对比中得
本文第1章介绍了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并介绍了格拉斯和约翰逊对两大
经济学研究纲领的解读,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认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
纲领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纲领的内核在于以下四个方面:对人的研究、价值理论、产
权理论、市场经济理论。
本文第2章指出两大经济学研究纲领对人的研究的主要区别是“经济人”和“社会人”,
作者分别论述了“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含义以及蕴含于内的方法论的区别,同时作者
对应如何辩证看待“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因为所有经济学
的终极目的都应该指向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终极目的,在这里作者
简要论述了经济选择与人的发展问题。
本文第3章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价值理论和西方主流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内
容。指出了西方主流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到效用价值论,从客观效用价值论
到主观效用价值论,从效用价值论到综合的价值一价格论的演变过程是遵从为资本主义制
度合理性、公正性、有效性、和谐性论证的需要。作者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两大经济学价值
理论的主要区别,并着重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价值理论在新形势下应如何补充和发
本文第4章先是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所有制、所有权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的理
第1I页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框架。在对二者的比较中,指出二者的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产权问
题的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方法;是经济关系决定法权关系还是法权关系决定经济关系:产
权关系是一种交易关系还是一种生产关系;财产权利是一种自然权利还是一种历史权利。
最后作者重点论述了中国产权制度改革的进程、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方
本文第5章在介绍马克思本人对市场经济的分析、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理论和
对二者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中国在市场经济道路上的探索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比较研究 研究纲领 西方主流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Study OU Comparison between Western major Economics Research Programs
and Marxist Economics Research Programs
After the foundation,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has been guided by Marxist economics
theory;however,the early dogma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Marxist economics seriously hindered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economy.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many theories of the
western economics introduced to China have already forme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ol
government’S policy-making,but it is still controversial on how to adopt the essence of the
western economics.It is found that there exist greate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eoretica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当前位置: >>
《传播学》讲义
《传播学概论》讲义大纲序言:为什么要学习传播学 传播学是由西方传入我国,如果说在八十年代初期,人们对它是否适应中国 需要还存有种种疑问,那么,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则是如何消化吸收,结合 我国国情适时改造、传播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都有长足进展,传播(包括大众传播)事业也 不例外。西方发达国家传播事业曾经面临过的问题和不少新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迫使我们作出回应, 对传播问题的研究与探索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从全球范围看, 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的发展,导致传统社会的急遽变革,通过信息传播而 生存发展的行业已远远超出传统的大众传播事业的范畴。因而,信息社会问题的 研究已刻不容缓。 具体来说,我国的新闻、广告和公关等传播事业在现阶段非常需要一门相对 概括的理论学科作为基础与指导,传播学自然责无旁贷。1 第一章 传播与传播学 一、传播的含义 传播,在一般人看来,无非是信息的传递与扩散。应该说,这一认识在中国 很早就存在于古代文献中,唐人姚思廉撰《北史?突厥传》中,有“传播中外, 咸使知闻”一语。其“传播”的基本意义为“散布”“扩散”之义。而传播学所 、 言“传播” ,英文为“communication” ,它与“community” (社区)之类系同源 词,有“共有”“共享”之义。为什么是这样呢?排除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传递, 、 传播学主要探讨的是信息的共有共享,而信息的传递、交换、扩散与共享(通称 “传播”,乃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重要方面,正如传播学奠基人施拉姆所说: ) 没有传播就没有社区。 ([美]施拉姆《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 1984,P2)当然, 传播之于社区的意义不能仅局限于中文的传统理解, 其含义几乎囊括信息的所有 存在与运行方式。因而我们说,在传播学中,英文“传播”是含义极其广泛的大 概念,而汉语“传播”含义相对狭窄,需要借助英语意义给以扩展。 (一)传播的定义 虽然如上所述,传播的含义非常广泛,但对于涉足传播研究的学者而言,由 于各自的研究视角不同,知识背景不同,他们往往对传播概念有着不同的观点, 因而传播定义十分繁杂、语出多门,尽管定义无对错之分。 1970 年美国学者丹斯对传播定义进行搜集统计,得到 98 种之多,而目前据 说定义多达 130 余种。如将所有定义备列,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只能依照一些 学者对定义的大致归类,择其要以说明之。 1.强调共享:如戈德认为,传播是使一个人或数个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 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 2.强调传通:如施拉姆认为,传播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3.强调劝服:如霍夫兰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 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收者)行为的过程。 (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年,P) 对传播定义的分类方法还有不少, 如有的学者将定义细分为共享说、 影响说、 反应说、互动说和过程说等。 (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7 年,P3-5) 但不论如何定义,站在全面的立场上,正如前述,传播是信息的存在方式, 其运动有单向,有双向,有自为,有人为,在不带具体立场的前提下,笔者更倾 向于认为:传播是传(递) (接)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张国良《传播学原 。 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 年,P6) 当然,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会发现如此定义未免外延过大。因为传播之于人 类社会可以说无处不在,与人类社会相始终,但作为传播学研究对象之“传播” ,2 应当界定稍窄,以免影响传播学自身的成熟与发展(相关内容以后详述) 。于是, 笔者以为以下定义是可接受的:传播是人类借助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沟通思想 感情, 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邵培仁 1997,P5) 可见该定义在很大程度上排 除了自为的、无意识的信息传播活动。 (二)传播的基本内涵 在定义给出的情况下,我们觉得还非常有必要说明传播的内涵,因为定义负 责概括指出“是什么” ,而其中“有什么”的问题就留待内涵的揭示。只有这样, 对于传播概念才能有一个更加准确的把握。 1.传播是信息的传递。 2.传播行为要借助各种符号和媒介。 3.传播的形态具有多样性。 4.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5.传播的功能(或作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首先了解这些即可,无须详细解释,以下章节内容将要进一步展开说明。 (三)宣传、沟通、交流与传播 宣传、沟通、交流等词汇或概念就其含义而言,与传播很有关系,常被人提 及, 但这里需要说明, 之所以传播学不称 “宣传学 (已成分支学科)、 ”“沟通学” 、 “交流学” ,是因为它们的含义(在约定的条件下)稍显狭窄,而“传播”在实 践中已演变为上位的大概念。明确这一点还不行,须进一步较详细比较说明。 1.宣传与传播 宣传(Propaganda)在西方很少被当作中立字眼来对待,甚至略带贬义。与传 播的定义相似,宣传的定义也不统一,李普曼、拉斯韦尔、施拉姆和拉扎斯菲尔 德等传播学者多有论述。比如李普曼在《舆论》一书中指出: “什么是宣传,难 道不就是力图改变人们头脑中的图画, 以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意识 形态吗?”宣传学的创始人拉斯韦尔认为,宣传是运用实义符号控制集体态度。 从以上定义我们应能了解西方国家的宣传大意,而我国党和政府则更重视宣传, 将新闻、文学艺术等都纳入宣传领域,甚至不少人认为传播就是宣传,这也许是 一种中国特色。 (宣传问题后面章节还要论及) 笔者以为宣传与传播有如下不同: (1)内涵与外延不同; (2)动机与目的不 同,宣传一词的主观意图明显,有较强的劝服性; (3)主体界定有所不同,宣传 的主体指传者一方,而在传播这一大概念中,受者也属主体范畴。 2.沟通、交流与传播 两词多从一般人际关系的角度来指传播,在沟通、交流中,传者与受者角色 可变,双向传播、双向反馈。是传播研究者所追求的理想传播状态。在具体应用 上, “人际沟通”“国际交流”总比使用“传播”一词更贴切。 、3 二、传播类型与特点 (一)传播的类型 传播的类型问题,学者的认识并不一致。依传播手段划分,有亲身传播、大 众传播之分;依传播的性质划分,有社会性传播、非社会性传播之分;依传播的 规模划分,有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之分。 以上几种分法各自成理,但就精密度和习惯而言,第三种分法较为普遍。 1.自我传播(内向传播) 按照常理,人们不可能将个体思维范畴的概念划归传播。然而,十九世纪末 二十世纪初,自我发展理论创始人库利的观点,使后来的传播研究打开了探究自 我传播的窗口。库利认为,我们通过想象别人是如何感觉我们的行为和外貌的, 来了解我们自己。因为这里的自我可以说正反映了别人的意见,所以库利把它叫 做“镜中自我” 。??一句话,我们是在人际传播中通过别人的反映(反馈)来 评价自己的行为。 (邵培仁 1997,P45)将其累积成“镜中自我”并与之交往交流。 而米德则更明确指出自我可以分为“主我” (I)与“客我” (ME) 。思维过程 某种意义上就是传播过程,是I与ME的对话。正如哈姆雷特自问: “生还是 死?”贾宝玉: “爱林妹妹还是爱薛姐姐?”歌手苏芮: 《内心的交战》以及达摩 的“十年面壁”等等。 不过,承认自我传播是一回事,是否将其作为传播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又是另 一回事。笔者主张,这类研究已由思维科学与心理学承担,传播学不必煞费苦心 去涉足其领地。正因为如此,有学者认为传播学应将重点放在社会性传播方面。 (张国良 1995,P10) 2.人际传播 撇开内向传播不论,人际传播是各种传播类型的基础,两人之间的信息传受 是其最小单位(注意不要与后面将要说到的“传播单位”概念搞混) 。如果进一 步细分,人际传播还可分为如下类型: (苑子熙《应用传播学》北京广播学院出 版社 1989 年,P35-39) (1)反复对话型 (图示) 无固定的传者和受者,传播的参加者可以不受限制地传与受,地位平等。比 如两人之间的争论、交换意见等就是典型情况。属双向传播。 (2)单向传播型 有两种情况:a.不需反馈的单向传播: (图示)它往往适用于一些特别情境, 比如军队夜行传递口令、简单的命令等。但作为广告、公关和新闻等传播一定要 追求结果,不可不重视反馈。b.要求反馈的单向传播: (图示)这里需要解释, 反馈也是传播,但不能据此认为是双向传播,因为受传者的反馈虽是传播但其受 者地位并未改变,且反馈传播往往得不到充分信息。市场调查、读者来信的信息4 不充分性即为明证。可以说绝大多数传播都需或都存在反馈。 (3)横向传播型 (图示) 也属双向传播,只不过传播的参加者人数多于两人。以充分对话的讨论会、 谈判会最典型。为了实现沟通、达成最大限度的一致,这种形式应大力提倡。 (4)扩散传播型 (图示) 是一种“一”对“众”的传播,古今艺人的说书讲唱、教师课堂教学、一言 堂大会等等即属此类。 而如果传播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我们又可以认为上述均属组织传播。 3.组织传播 所谓组织,是指按一定目标、宗旨和系统建立来的群体。有人认为组织内部 进行的传播为组织传播,有人认为组织的内外传播均属组织传播。笔者以为,只 要是为实现组织目标、完成组织任务所开展的传播均为组织传播。公共关系就是 组织传播,它包括向内与向外。而组织管理传播重点为组织内传播。 组织传播也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领域,国外就有组织传播学专著面世,但就 其内容而言又多属管理学范畴,传播学也不必过多涉足。 另外,组织传播过程需使用传播媒介特别是大众媒介,因而与大众传播形态 有交叉。 4.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在媒介技术和社会环境变化发展的条件下实现的, 是一种专业的 传播形式。其定义可以表述为:大众传播是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构成,专业化群体 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 传播符号的内容。[英] ( 麦奎尔等 《大众传播模式论》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年,P7) 这被认为是大众传播的经典定义,然而给人的感觉似乎言之未尽,在结尾处 加上“的形式或过程”更确切。 (二)各类传播的特点 通过上述分类说明,如果还有对各类传播的特点不明确之处,将通过下述进 行清理爬梳而明确,但不包括内向传播。 对于各类传播特点的认识,我们借用传播周期、传播角色、反馈和信息(内 容)四个标准进行。 1.周期――即,传播的节奏、频率如何?三类传播的情况分别为:人际传播 为偶发、最没有规律,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组织传播有一定规律,如每隔多少 时间开一次会、上一次课。大众传播最有规律,凡媒介都必须定期发送信息,并 严守规律,如报纸有日刊、周刊、旬刊、月刊,广播电视也有早、中、晚的规定 播出时间。5 2.角色――即,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的是“传者” ,还是“受者”?人际传播 其传者和受者可随时交替, 如亲友谈心, 无拘无束。 一般说, 传受机会是均等的, 当然, 兴趣、 能力未必相同。 组织传播其传者和受者有所规定。 机会不一定均等, 如上下级之间的差别很大,特别是实行“一言堂”的专制团体,则更明显。总之, 角色被组织的结构所限定。大众传播,其传者和受者固定,机会完全不均等,通 常,媒介是专职的传者,大众是固定的受者。诚然,大众有时也能在某种程度上 参与,但那只是例外。 3.反馈――即,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这与角色密切相关。人 际传播, 其反馈很容易, 可随时作出灵活反应。 最典型的莫过于口角, 唇枪舌剑, 反馈速度无与伦比。组织传播其反馈较困难。所谓“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 , 就是一种“反馈受阻”状况的生动描写,虽在进行“传播” ,但彼此都听不见对 方在说什么。大众传播,其反馈就更加困难了。如,电视机前的观众,纵使对节 目有一百个不满意,除非特地用电话或信件告诉,否则电视台就无从知晓。这正 是媒介工作的最大难点。 4.信息――即,表达规范不规范?人际传播其信息表达不规范。只要双方领 会就行。一个眼神、一种手势、一句“老地方、老时间” ,就足矣。组织传播, 其信息表达有所规范。这是为了使本团体、本组织成员都能了解。典型的例子, 如军事行动中的暗号、黑社会组织里的“切口”等。大众传播,其信息表达最规 范。因为面向大众,不能不规范。但媒介作为一种“规范转换器” ,在一定条件 下,将“非规范符号”转化为“规范符号”的情形,是屡见不鲜的。这在略语、 流行语的形成和普及过程中, 最为明显, “独联体”“发烧友”“不要太??” 如 、 、 等等。 (张国良 ) 三、传播学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 什么是传播学?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信息传播 的现象存在于动物界、 存在于整个自然界, 然而传播学不可能涉及如此广泛领域。 传播学说到底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的学科,是一门人文色彩很强的学科,或者干 脆说,是研究人的学问。正如施拉姆所说, “我们研究传播时,我们也研究人― ―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与他门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 相互影响;受影响;告知他人和被他人告知;教别人和受别人教;娱乐别人和受 到娱乐。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起联系的”(施拉姆 。 1984,P4)这些可以说就是传播学对象的表述,但不太象一个严密的定义,更象 是一个描述。 笔者以为下面传播学定义,倒是比较严密、完整的:传播学就是以动态的整 体的人类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 以及用开放的发展的观念综合地研究人类传播活6 动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邵培仁 1997,P9) 习惯上,一些对传播学不甚了解的人容易将其与大众传播学混为一谈。实际 上, 大众传播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稍窄, 而传播学研究对象如前所说比较宽泛, 它以人类的一切传播现象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但同时应该指出的是,传播现象和 行为伴随人类始终,贯穿于社会各领域,多门人文、社会科学早已展开研究,获 得丰富成果,传播学不可也不必卷入太深,如教育学、文学、管理学等等,传播 学的产生起自大众传播的出现与普及,它始终以大众传播为其基础与落脚点,这 是它的历史与现实状况。因而“在非严格的意义上可以说,传播学就是大众传播 学”的说法是公允的。 (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 1993 年,P6) (二)传播学研究内容(领域) 目前公认的传播学研究内容(领域)来源于拉斯韦尔的“5W”模式,传播 学研究内容就是“5W”的展开: (1)传播者研究――控制分析; (2)内容研究――内容分析; (3)媒介研究――渠道分析; (4)受众研究――受众分析; (5)效果研究――效果分析。 但应指出的是这一框架并非尽善,其中有不少问题(以下相关章节再详论) 。 近来,我国学者邵培仁对此提出新的观点。他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划分为八大板 块: (1)人类传播总体论; (2)人类传播本体论; (3)人类传播主体论; (4)人 类传播客体论; (5)人类传播载体论; (6)人类传播受体论; (7)人类传播技法 论; (8)人类传播环境论。 (邵培仁 )笔者以为其说有开阔传播学研 究视野的意义。 (三)传播学研究方法 作为一门本世纪上半叶兴起的学科, 传播学受到多种具有实证色彩的学科影 响如社会学、心理学等,使传播学尤其是美国传播学打上了实证的烙印,调查研 究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与个案研究法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 (祝建华: 美国传播学研究方法综述,载李彬 1993,附录 P237-256)内容分析法可以说是传 播学方法的一大特色,在相关章节详述,此处从略。 有时,西方学术研究的实证化特点,对于初涉者来说,会觉得十分陌生、繁 琐,甚至可笑。林语堂在他的著作《中国人》 (亦称《吾土与吾民》 )所举有些极 端的例子颇能说明问题: “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愚蠢到去写一篇关于冰淇淋的博士 论文,并且在一系列的观察与分析之后得出令人瞠目的结论说‘糖(在冰淇淋的 制作中)最重要的功能是使冰淇淋发甜’ ;或者在对‘四种洗碟方法的时间与运 动方法’进行比较之后,很高兴地下结论说‘弯腰提取物件的运作是很累人的’ ; 或者在对‘棉制内衣的细菌含量研究’之后得出结论‘细菌的数量随着衣物穿用7 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几年前有一条消息报道,说芝加哥一个学生在对各种印刷 方式的效果做了‘比较研究’之后,发现线条越黑,越引人注目。(林语堂《中 ” 国人》学林出版社 1994,P76-97) 不过既然传播学是一门具有人文色彩的学科,那么,就允许多种方法存在, 通往真理的路应不止一条。我们既要继承中国传统研究方法所长,也要借鉴西方 传播学的实证方法,通过思辩的、历史的、比较的、文献的方法广泛开展研究, 形成传播学研究的中国特色。8 第二章传播学的产生与发展一、传播学渊源 (一)传播实践、传播研究与传播学 传播活动是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相伴发展的,人类的历史在此意义上说就 是传播发展的历史,可以说人类的传播实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实践的基础 上,传播学产生以前或更早,有不少学者对有关传播的问题都有所涉及、有所研 究,从中国先贤到西方圣哲无不如此(当然,普通劳动者对此也有总结) 。然而,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物质技术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使传播研究处于自 发与无意识状态,所得成果零散不系统,难以上升为科学。所以,我们只能称之 为(不自觉的)传播研究成果而非传播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技术条件的进步,传播问题得以凸显于社会,引来了 众多学者关注的目光。 历史发展的事实告诉我们, 对传播问题的研究起源于西方, 传播学则产生于初现信息社会端倪的四十年代的美国。 概而言之,传播实践早已有之,不自觉的传播研究继之而起,自觉的传播研 究较晚方行,而系统的传播学知识则于近来(不超过 60 年)形成。 (二)传播学形成以前的传播研究 中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不曾中断的文明,中国人定会对传播问题有自己独 到的认识。这一点,就连作为传播学创始人的韦尔伯?施拉姆也不怀疑,他说: “我们在西方文化背景中学习研究方法与理论的人,看见中国长春的文化,和她 悠久的传(播)的艺术传统,总免不了会肃然起敬。我们常想,中国人那种深邃 的智慧与洞达,要是有一天能用来帮助西方人了解自己的工艺智识,增深我们在 实验方面的体会,该是多么好的事。许多人已注意到现代中国人在传(播)的学 问上认识的深刻与精到,不但反映了悠长的历史传统,且常能推陈出新。(余也 ” 鲁译述施拉姆著《传媒,信息与人》 ,转引自孙旭培主编《华夏传播论》 ,人民出 版社 1997,序言 P3)但由于古代典籍浩如烟海,专门涉及传播的论述较少,而且 散见各科典籍之中,幸有人已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整理出不少: 1.对传播特性和功用的论述。 2.对受众观念的论述。 3.对传播原则的论述。 4.对传播者的特殊要求。 (邵培仁 )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对此也有若干材料与见解在相关章节提及。 毕竟,传播学产生于西方文明的沃土。远在古希腊,科拉克斯、亚里士多德 等人的修辞学研究,被后世视为语言传播研究的发端,尤以亚里士多德的《修辞 学》一文被特别推崇,于今日仍有借鉴意义。 若论比较直接的源头,以下一些学者、学派不可忽视:9 1.孔德:实证思想的提倡者。 2.塔尔德:模仿论的开拓者。 3.西姆米尔: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研究的铺路者。 4.法兰克福学派:批判传播学派的大本营。 以上为欧洲。现代传播学产生于美国,那末美国早期学者对传播研究的推动 绝不可忽视: 1.杜威: 对大众传播工具性作用的认识; 对传统传播学派的建立的哲学贡献。 2.库利: “镜中自我”概念的提出,对自我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研究作出贡献。 3.帕克:被誉为“第一位大众传播研究者”――对报纸内容、读者与所有权 进行了有成效的实证分析。 4.G?米德:社会相互作用论。等等。 二、传播学的产生 传播学产生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方方面面的条件促成其产生。 (一)传播学产生的直接原因 1.出于对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国宣传战的恐惧,通过研究宣传技巧和效果,寻 求对抗的办法。 2.两次大战后,马列主义在世界范围影响巨大,需要研究对策。 3.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和广告、公关及总统竞选研究的需要, 促使各科学者多角度涉及传播问题。 (二)传播学产生的理论基础 前面已经说过,传播现象与行为伴随人类社会始终,也就是说,传播具有人 类行为伴随性。 (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P2)如果没有 独特的视角或一定的抽象,不可能形成独立的学科。而传播学产生之前的传播研 究具有多科性,不少学者不同程度地涉及传播问题。在这方面,心理学、社会心 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以及语言学(符号学)等研究比较明显地涉及人类传播, 新闻学就更不必说。 1.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1)巴甫洛夫为首的“条件反射论” :为“枪弹论”提供根据。 (2)奥尔波特的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将实验方法引入社会心理学研究, 基本没有超出行为主义范围。 (3)米德等人的社会相互作用论和符号互动论:为自我传播与人际传播提 供理论基础,强调自我概念的社会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 映自己的” 。 (4)卢因(勒温)的群体动力论(场论)研究和把关人概念的提出:将个 人心理动机与周围环境做整体考察(心理场) ,注意到群体的力量,体现“格式10 塔”学派的特色;而把关人概念则促使人们关注传播控制的微观分析。 (5)霍夫兰传播与态度改变的实验研究:对传播策略提供不少有益启示。 “早期的传播学简直就像一根藤蔓缠绕在社会心理学这棵大树身上” (李 。 彬 1993,P23)*专论: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流派 心理学流派: 心理科学的诞生是以德国莱比锡大学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的 建立为标志的, 创始人是冯特。 心理学独立后, 西方心理学出现了许多观点不同的学派。 (1) 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两相对立,前者以铁钦纳为代表,后者詹姆士、杜威、安吉尔是代表。 (2)行为主义:重行为研究,代表人物:华生。新行为主义承认意识的存在,代表任务: 托尔曼、赫尔、斯金纳。 (3)格式塔学派:强调知觉的整体性,代表:魏特墨、考夫卡、苛 勒及卢因。 (4)精神分析学派:意识与潜意识、释梦、泛性、三部人格结构等,代表:弗洛 伊德等。 (5)日内瓦学派:认识发生论,主张刺激与行为间的互动关系,代表:皮亚杰。 (6)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代表:G、奥尔波特、马斯洛、罗杰斯等。 (7)现 代认知心理学:以奈瑟为代表。 (张小乔: 《普通心理学应用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社会心理学流派: (1)早期理论 a.德国民族心理学:除个体意识之外,还存在表征群体心理性质的某种东西。 (黑格尔)从语言、艺术、神话、宗教社会风俗等入手探讨民族 心理。 (冯特)b.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塔尔德模仿说、迪尔凯姆的集体表象、勒朋群众心说: 对前两者兼容并蓄。 c.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从遗传因素进行解释, 具有个体主义色彩, 代表: 麦独孤。 (2) 社会学家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a.符号互动论: “人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 代 , 表:米德、布鲁默。b.社会角色理论:客观期望与主观表演的统一,代表:米德、林顿、戈 夫曼。c.参照群体理论:参照群体在左右态度方面比隶属群体更明显,代表:纽卡姆、斯托 夫。d.社会交换理论:将人际关系视为交换,代表:霍曼斯、布劳。 (3)心理学家的社会心 理学 a.精神分析理论:除弗洛伊德外,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与阿德勒的精神分析的文化 学派也属此流派。b.社会学习理论: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代表:班杜拉。c.社会认知理 论:人具有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代表:海德、纽卡姆、奥斯古德、费斯廷格。d.群体动力 学理论:场的概念,代表:卢因。 (4)文化人类学和社会生物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a.文化 与人格理论:文化决定论,代表:本尼迪克特、M、米德、林顿、卡丁纳。b.社会生物学理 论:从遗传、基因入手,解释人类心理与行为,代表:爱德华、威尔逊。 (沙莲香主编: 《社 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政治学和社会学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西方社会学者提出的大众社会的理论。 (2)政治学者拉斯韦尔的宣传研究:1927 年发表《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技 巧》 ,1935 年发表《宣传与推动》 (与布鲁门通合著) 。 (3)盖洛普等人的舆论与民意研究:1928 年发表《应用客观方法衡量读者 对报纸兴趣的一种新技术》 ,在应用上经历挫折,1939 年因成功预测罗斯福战胜11 兰登当选总统而名声大振。 (4)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广播传播与总统竞选研究:30-40 年代年发表《广 播与印刷品》《美国的广播收听》《人民的选择》和《个人影响》等。 、 、 3.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产生以前,新闻学已经独立,它成为唯一研究传播现象的学科, 传统的新闻学以报纸业务为主要研究对象,实际上,新闻学的英文应译为报学 (journalism) 。 虽说早在十七世纪就有新闻史学专著在德国问世, 大力提倡创办新闻学教育 并出版新闻学专著则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 (徐耀魁主编: 《西方 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 ) (1)应用性新闻学著作出现:1903 年前后,舒曼的《实用新闻学》 、威廉 和马丁的《实验新闻学》 。 (2)新闻业务专著:1911 年威斯康辛的《报纸写作与编辑》 、罗斯的《新 闻写作》 。 (3)新闻理论著作:1922 年李普曼的《舆论》 、1922 年约斯特的《新闻学 原理》等。 (4)新闻工作者对大众传播研究的重视:1947 年,身为新闻工作者的施拉 姆开始了大众传播研究,并在伊利诺斯大学成立传播研究所(1948) 。* 专论: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 第一,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而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 第二,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讯社等,但其重点是研究报纸 的新闻传播工作。传播学除此之外,还研究广告、公关、出版、电影、戏剧、音乐、教育等 传播问题,凡是人类传播行为都在它的研究之列,其重点在于电子传媒的传播问题的研究。 第三,传统新闻学与传播学在研究方法上有所不同,新闻学从微观层次研究业务,一般 采用直观分析法, 涉及面不广, 而传播学涉及的研究方法很广, 各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并存。 (社科院新闻所编: 《传播学(简介)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84,P) 另外, 新闻传播学者李良荣对此也有说明。 (李良荣: 《西方新闻事业概论》 复旦大学出 版社 1997,前言 P1-2)4.其它相关学科 十九世纪末以来是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期, 不少学科的成立与发展对传播学 都产生推动力,如教育学、美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语言学、符号学等 等。 需要说明,在传播学产生发展之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及其它相关学科也 在发展,并且它们之间也在交融,传播学从中汲取更多。 正因为传播学有着交叉性、边缘性特征,人们对它毁优参半。美国传播学者 罗洛夫在谈到大学生学习传播学这门课后的感受时说: “他们对传播学往往有两12 个总的评价。首先,传播学者所研究的各种现象其范围之广泛,使他们惊讶不 已。??大多数学生修完这门课时,总是深感其内容之丰富。其次,是一种多少 带点否定意味的评价,这是由于传播学从其他学科借鉴甚多的缘故。??许多学 生很高兴能够运用他们在别的课程中学到的理论, 但也有的学生抱怨内容重叠。 ” 接下来罗洛夫指出: “然而,尽管有内容重叠的现象,传播学从其它学科的学者 们提出的理论观点中得益匪浅。??而且,人们希望,跨学科的理论交流将促使 社会科学渐渐成为研究人类行为的一种更为全面的方法,而不是一种局限性很 大、支离破碎的方法。无论如何,在探索任何现象时, ‘学术沙文主义’似乎都 是无济于事的。 ”他将话锋一转,接着说到: “话有说回来,从其它学科借鉴过多 也可能是危险的。 我们有时会情不自禁地将一种研究人类其它行为方式的理论不 恰当地应用到传播学上来。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两种相对立的结果:或歪曲 了该理论的逻辑性使之适应传播学,或歪曲了传播学使之适应该理论。([美] ” 罗洛夫《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各学科交融整合 乃行为科学大势所趋,而盲目嫁接则适得其反,应给予高度重视。 (三)传播学产生的社会基础 1.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大众社会)乃至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 转变。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奈斯比特《大趋势》 、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及施拉姆《传播学概论》等书多有论述) 2.大众传播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3.大众传播的作用与影响日益受到重视。 4.有众多来自各学科的学者涉足传播问题,为传播学准备了人员。等等。 (四)传播学产生的标志 1.194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宪章中,首次使用“大众传播”一词; 2.1946 年,拉斯韦尔等人编著的《宣传?传播?舆论》一书,首次明确使用 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 3.1948 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5 W模式” ,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4.1949 年,施拉姆编著《大众传播学》 ,首次以学科的眼光整理、总结了此 前有关传播(主要是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成果。 (五)传播学的五大创始人简介 施拉姆曾说过,传播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最为繁忙的“十字路口” ,各门学 科的专家在探讨本学科问题时,有许多人路过这里,但很少有人逗留。 (李彬 1993,P7)那末,传播学界公认在“路口”的最早“逗留”者,就成为传播学创 始人。传播学界有“四大奠基人”和一个“集大成者或完善者”之说。 1.四大奠基人 (1)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 :代表作: 《世界大战期间的13 宣传技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 。贡献:5W模式、社会传播的概念和 功能、倡导内容分析法等。 (2) (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 :代表作: 《解决社会矛 盾》《群体生活的途径》等。贡献:群体动力论(场论) 、 、把关人。 (3)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 :著作: 《人民的选择》 、 《个人影响》等。贡献:二级传播理论、倡导实地调查等。 “如果说‘二级传播 理论’与卢因的‘群体动力论’给人殊途同归之感,则‘实地调查法’与拉斯韦 尔的‘内容分析法’就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张国良 1995,P22) ” (4)实验(社会)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 :著作: 《传播与劝 服》《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等。贡献:由微观入手,对传播的技 、 巧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入细致的的总结,其主要方法是“控制实验法”(张国 。 良 1995,P22) 2.集大成者或完善者――新闻工作者韦尔伯?施拉姆() :著作: 《大众传播学》《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等。贡献:集以往传播 、 、 研究之大成,使之系统化,崛起于学术殿堂;培养了大量人才。 关于传播学的产生,概而言之: “传播学是一门对人类传播现象及规律进行 综合性与深层化研究的新兴的交叉学科, 起源于本世纪初期, 形成于本世纪中叶, 兴盛于本世纪后期。它的大本营在美国。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为传 播研究提供了肥沃的现实土壤。40 年代诞生于美国的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 又为传播学提供了必要的概念、模式及方法论。与此同时,政治学、社会学、人 类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新闻学以及哲学等诸多学科的彼 此渗透,则大大丰富了传播研究的内容。在对传播问题进行专门探讨的众多研究 者中,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心理 学家卢因这四人的成就最为突出,为传播学的问世所做的贡献最为显著,因此而 被奉为传播学的四大先驱。至于传播学最终能成为一门正规的学科,则要归功于 施拉姆。他在对传播研究进行集大成的基础之上,构筑起传播学的体系与框架, 从而使传播学得以发展成一门蔚为壮观的显学。所以,他理所当然地被誉为传播 学之父。(李彬 1993,P41) ” 三、传播学的发展 (一)新理论的不断出现 举其大要,难免挂一漏万: 1.1954 年,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2.1957 年,施拉姆为新闻学发展指明方向,即大众传播学。 (徐耀魁 )14 3.“个人差异论”“社会分类论”“社会关系论”“选择性因素论”及“中 、 、 、 介因素论”等受众或效果理论的陆续提出; 4.6\70 年代后效果研究的多层次化; 5.麦克年代卢汉的“三论” ; 6.70 年代以来形成气候的传播学“批判学派” ; 7.发展传播学派逐步兴起。等等。 (二)传播学在全球的传播(从略) (三)中国的传播学研究 1.概况 2.分期 (1)引进与介绍阶段() ; (2)评价与研究阶段() ; (3)探索与创新阶段(1990-至今) 3.倾向 (1)重复性;(2)依赖性;(3)实证性;(4)实用性。 (邵培仁 ) 4.方向――中国特色 “所谓‘特色’ ,可以理解为以下(逐级递进的)层次的要求:第一,以中 国的传播实际为材料;第二,能切实为中国的传播事业服务;第三,能创造出新 颖、独到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构架,从而为世界传播学的理论宝库增添新的财富。 ” (张国良 1998,P45)15 第三章传播模式:传播的结构研究一、传播的结构 (一)什么是结构 什么是结构?通俗地说, 结构就是构成一个事物整体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 系。我们在这里所说结构,系指看待、研究问题的方法,它源于哲学的“结构主 义”和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 。从本世纪 60 年代盛行,并成为方法论渗入各 门社会科学。以社会学的“结构功能分析”为例,它是在分析某一社会现象时, 探寻这一现象在一定的社会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即它所担负的社会功能 以及这一社会系统和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 应将某一部分或结构与某种功能对 应起来。 (袁方《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年,P395)结构主 义的基本主张是万事万物都有结构,如物质有分子结构、原子结构;人类社会有 政治结构、 经济结构; 个人有饮食结构、 知识结构等等。 其实传播也是有结构的, 只不过其结构附着于社会行为之中,可以感受,但无法窥见。 与此相关,还有一种视万事万物为“过程”的观点。所谓过程,即事物运动 的状态和程序,是对“结构”的动态把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很多以此为 视角的研究被称为“结构(过程)研究” 。 其实,结构的观念与系统论思想有不谋而合之处。同时,结构(过程)与系 统论中的整体把握、 系统关联的思想恰恰是中国传统思维之长, 如传统中医理论、 老庄思想及“天人合一”的理念等等(注意绝非完全一致,其中尚有许多差异, 而且在方法上还需借鉴不少东西) 。 (二)结构(过程)研究的作用 它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甚至第一步(对传播学尤其如此) ,是从宏观 上把握事物现象(包括传播现象)的必经之路。它可以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 林”的研究弊病(至少从理论上讲如此) 。 (三)传播的结构(过程)特征 在这方面美国学者伯洛(1960)发表的意见颇有代表性:传播是一种动态的 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 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 (张国良 1995,P30) 基于以上认识,传播学重视结构研究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也就引出了以下关 于模式的问题。 二、模式概说 (一)什么是模式 什么是模式呢?按照传播学者的解释, “模式,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以16 及事件之间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是理论的一种简化形式??” ([英]麦奎尔 等《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译序 P3)我们据此可不可以说,模 式就是对事物结构的描述呢?答案应是肯定的。 (二)模式的作用与类型 1.作用:为清楚地说明理论而提供简便、直观、有效的辅助工具。 2.、类型: (1)文字模式; (2)数学模式; (3)图像模式。对于传播模式而 言,主要是文字模式、图像模式及图像主文字辅模式,数学模式基本与传播研究 无涉。 (三)推出模式――传播研究的一大特色 前面说过,传播的现象和规律依附于各种社会行为与关系之中,无法看见但 可以感受得到,故易以模式表现。其实早在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演讲三要素及其相 互关系关系的论述中,我们已可隐约感受到模式的存在。同时,与上述结构(过 程)研究相对应,理论的模式化也是传播学重视结构(过程)研究的重要表现。 通过结构研究及将结构进行模式化表达,可以让我们较清晰地看到“传播是怎样 的”?(张国良 1998,P48) 因而,传播研究的历史上出现了为数众多的传播模式,众多学者站在各自所 熟悉的角度和预期的目标上提出自己的传播模式,以期揭开传播之谜。1981 年, 传播学者麦奎尔与温德尔共同编辑总结了以往的模式研究成果,出版了《大众传 播模式论》一书,成为传播模式研究(通过模式阐释传播理论)之典范。 (该书 中译本由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年首版,1997 年重版) 三、基本传播模式评介 本部分传播模式来源于《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并分线性模式、控制论模 式和社会系统模式(张国良 )三类做简要概括的评介,而且它们只 是传播的基本模式,至于具体的理论模式,我们将在相关章节给予说明。 (一)传统的线性模式 1.拉斯韦尔 5W模式 1948 年拉氏在《传播的社会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指出,描述传播行为的一 个简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谁(who)――说什么(say what)―― 通过什么渠道(in what channa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实际上,这种提法最早来源于他 1932 的文章(只是无“渠道”要 素) 。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文字模式,图像模式如下:17 评价: 先谈贡献: (1)第一次较为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过程――超越亚里士多德。其分 析描述更为精细,标志着当时人对传播结构认识的最高水平。同时,似乎看到传 播过程中“讯息” (信号、符号)与“信息” (传播内容)的区别,只是没有进一 步展开说明。 (张国良 1998,P50) (2)第一次明确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搭建传播学大厦的“脚手 架” 。现在传播学界所公认的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 分析等五大研究领域即导源于“5W”模式。 “《孙子、兵势第五》中说: ‘声不 过五,无声之变不可胜听。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味不过五,五味之变 不可胜尝也。 ’由此言之,传播研究也不过五种,而它的变化、繁衍层出不穷, 同样可谓‘不可胜穷也’ 。尽管‘拉斯韦尔公式’不断遭人诟病,但传播研究直 接间接都围绕着这五类‘分析’ ,或隐或显都导源于之一‘共同的框架’ ,恰似我 国的翻译学界不管怎样翻腾,总是离不开严复的‘信达雅’ 。用麦奎尔等人的话 说: ‘甚至时至今日,拉斯韦尔模式仍是引导人们研究传播过程的一种简便的综 合性方法。” ’(徐耀魁 ) 缺陷: (1)直线性。来而不往非传也。虽强调效果但并未指明反馈的存在。实际 情况是,如果无反馈,传播过程很难持续下去。 (2)孤立性。丝毫不涉及传播过程与社会的联系,颇有就事论事之感。在 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传播研究的手脚,成为“传统学派”的重要根源。 (3) “效果”能否作为一大要素,尚可探讨。不过需指出,拉氏乃宣传研究 者,模式的提出是其研究局限性所决定的。 1958 年,布雷多克在 5W基础上有提出 7W,有一定价值。 2.申农――韦弗的线性模式 1949 年,申农发表《传通数论》提出此模式,亦称之为数学模式、信息论 模式。它原是一个纯技术的、应用于科技领域的通讯过程模式,但很快被借用来 探讨社会的传播过程。18 评价: 优点: (1)对传播过程的分析较之 5W模式更细致。 媒介:一分为三。表现出科学家思维的精密。 讯息: “发出的”与“受到的” 。它们往往不一致,传播的难点,就在于这种 不一致性。 噪音:不速之客。 (2)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不少有用的概念。 缺点:不消多说,依然是线性传播,忽视反馈。 (二)控制论模式 为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从本世纪 50 年代起,出现了一批以控制论为指导 思想的传播模式。其主要贡献在于: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 ,引入 “反馈”机制。 “反馈”本是电子工程学的概念,这里借以指传播过程中的受者 对接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1.德弗勒的双向环形模式 德弗勒 1966 年发表《大众传播理论》一书,提出此模式。可以看出它是为 补充发展申――韦模式而作。评价: 特点: (1)加入“反馈”机制,据反馈而调整传播,增加含义达成一致的可19 能性。 “然而,正如德弗勒所说,完全一致是罕见的。(麦奎尔 1987,P21) ” (2)提示了大众媒介对传播过程的介入。说明这一模式不仅可用来描述一 般传播,也适于大众传播,但未必完全合宜。 (3)传播的双向性、循环性均被表现出来。 (不过,又有不甚可解处) 2.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形模式 此模式的思想先由心理学家奥斯古德提出,即 1954 年的“传播单位”思想。 其基本内容: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团体,都可视作“传播单位” 。它 们都兼有两种身份: “传者”“受者” 、 (这里统一称“释码者”;四种功能: ) “传 送” (发信)“接受” 、 (受信)“编码” 、 (亦称“符号化”、 )“译码” (亦称“符号 读解”。即作为完整的传播单位应具有两种身份、四种功能,不妨称之为“2+4 ) 定律”(张国良 1998,P56) 。 这一思想是对申――韦模式的重大修正。 “奥斯古德批评申农和韦弗为解决 工程应用问题而发展出的机械传播模式, 说它没有考虑人类传播问题?申农和韦 弗的模式意味着,信源、信宿、发射者和接收者是相互独立的。虽然对机械系统 而言着这通常是正确的,但对人类传播而言却未必如此。([美]赛佛林等《传 ” 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华夏出版社 2000 年,P55)这一思想剖析了人类 内在的传播结构与过程,使我们认识到一个人只有具备两种身份、四种功能才能 进行有效的传播。 巧合的是施拉姆在 1954 年发表《传播是如何进行的》一文,提出了与奥斯 古德相似的见解。评价: 贡献:以前的理论(模式)都是直线、单向的,它明确地固定和区分了传送 者和接收者的作用,这是不符合人类传播实际的。奥――施模式的贡献是将传统 的直线、单向传播模式发展成循环形模式,这更明确地说明了人类传播的交流互 换、共享信息的实际过程。 但该模式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似乎个“传播单位”之间传、受机会均等。对 此,施拉姆又提出一个“大众传播模式”给以修正。另外,循环的表述也容易引20 起误解,好象传播经过一个完全的循环,不折不扣地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对此, 丹斯给以修正。 (三)社会系统模式 “如果说,从线性模式到控制论模式基本上解决了传播的要素(内部结构) 问题,那末,有待于社会系统模式解决的,就是传播的条件(外部结构)问题。 ” (张国良 )社会学者与社会心理学者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 1.赖利夫妇的社会系统模式 赖利夫妇 1959 年发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一文表明其观点。 (见图) 这一模式的关键在于指出社会群体对传者与受者的影响与制约。* 专论:社会群体 有关社会群体的概念与解释, 在社会学者那里并未完全取得一致。 但以下几个群体对人 的行为、心理有着重要影响:一是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体、首属群体,指家庭、邻里、亲 密伙伴等;二是次属群体,其中的关系比较松散,如工作单位、学校、社团等;三是隶属群 体,其中的关系更为松散,如歌友会、球迷会等。另外参照群体对人的影响也很大。评价:模式的目的是通过把大众传播看作是社会上各种系统中的子系统,用 更富有社会学的方法(使之有可能)来分析大众传播??它提出大众传播应被看 作是各种社会过程之一,大众传播可以影响周围社会,也可手周围社会的影 响??(麦奎尔 ) 不过,这一模式稍显简单与粗糙,应被视为一种思考角度与框架,正如赖利 夫妇指出的,它仅是一个“工作模式” 。 2.、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社会心理学者马莱茨克于 1963 年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也称 为“场模式” 。21 大意是: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讯息与媒介、接收者,在心理上不 是孤立的,而是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形成一个传播的心理场。 (1)C与M(包括媒介)之间,传播者如何制作信息或如何对信息进行选 择和组织,取决于如下因素:a.讯息的压力、b.媒介的压力、c.传者的自我形象、 d.传者的个性结构、e.传者的工作环境、f.传者的社会环境、g.媒介内容(公开) 的压力 (2)媒介(包括M)与R之间,影响接收者选择媒介、接收信息的因素如 下:a.媒介的压力、b.媒介在受者心目中的形象、c.受者的自我形象、d.受者的个 性结构、e.受众群体的受者、f.受者的社会环境 (3)R与C之间的制约因素:a.受者在传者心目中的形象、b.传者在受者心 目中的形象、c.来自受者的自发性反馈 评价: 这个有条理的、经过周密考虑建立起来的模式,显示出大众传播是一个心理 学上非常复杂的社会过程,其中解释(可能多)属于多因素类型而不是单因素类 型??这个模式模式是数十年来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之总结。 尽管它 已相对过时,但是仍然十分有用,因为它包含着一系列重要因素和关系,其中某 些部分至今还没有加以彻底研究??该模式如此详尽, 可以作为从社会心理学角 度研究大众传播过程的相关因素的一份清单??(麦奎尔 ) (四)其他基本模式 1.施拉姆的共同经验范围模式; 2.格伯纳的传播总模式; 3.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大众传播模式。等等。 以上所介绍者,均可称为基本(过程)模式,部分具体模式将在有关部门章22 节介绍。 (五)传播模式的优点与缺陷 这一问题按理应在前面“模式概说”部分论述,但考虑到先通过模式评介, 给出直观印象后再说效果更好。 1.优点: 多伊奇在 1966 年的著作中曾论述过在社会科学中模式的主要优点:首先是 模式具有构造功能,能揭示各系统之间的次序及其相互关系,能使我们对事物有 一个很难从其它方法中获得的整体的形象??其次是模式具有解释功能, 它能用 简洁的方式提供如果改用其他方法则可能相当复杂或含糊的信息。 由于模式能引 导学生或研究者关注某一过程或系统的核心环节,这又使模式具有启发功能。再 次是模式有可能对事件的进程或者结果进行预测 (预测功能)(麦奎尔 1987,P3) 。 2.局限: 当然,对真理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任何模式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它们总是强 调了一些侧面、 要素而忽略其余。 同时模式本身存在着容量、 表达方式的局限性。23 第四章传者研究:兼及传播制度从本章开始,我们就以 5W为线索,对传播学的各研究领域作一番巡礼。 一、传播者类型 我们所言传播者,重点指大众传播者,同时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作为机构 的传播者,即传播机构;一是作为个人的传播者。另外,传播者的控制机制即传 播制度也是这一章的重要内容,称之为控制分析。 (一)传播机构类型 1.通讯社* 专论:通讯社小史 现代通讯社是为适应新闻商业化竞争、 降低新闻采访成本、 传递远地新闻等需要而在十 九世纪三十年代问世的。一八三五年,法籍匈牙利人查理〃哈瓦斯在法国巴黎创办了哈瓦斯 通讯社, 这是世界上第一家现代通讯社。 哈瓦斯通讯社的初期业务是从外国报刊上选材翻译, 向订户供稿。一八四O年,它最早使用信鸽在欧洲各国首都之间传递新闻。一八四八年,美 国纽约的六家报纸合伙成立了港口新闻联合社, 一八七五年更名为纽约联合新闻社, 到一八 九二年,又改为美国联合通讯社,简称“美联社” (注:美联社的历史有些争议) 。一八四九 年,德国人贝纳德〃沃尔夫在柏林创办了沃尔夫通讯社。一八五O年,路透社在德国亚琛创 立,创办人为保罗〃朱利叶斯〃路透。一八五一年,该社前往伦敦。创办时,路透社只是一 个供给商情的小机构, 一八五八年开始向报社提供时事新闻。 以上通讯社成为目前世界几大 通讯社的先驱。2.报社 3.广播电台 4.电视台 5.其它: (1)广告公司、公关公司、信息咨询公司等信息服务机构; (2)电 影制片公司、出版社(公司) 、文艺演出团(公司)等文化产品制作传播机构; (3)学校、图书馆、电影院、文化馆等文教娱乐机构; (4)邮电、通讯等信息 传递机构。等等。 不过传播机构问题不必涉猎过多,以免与传播媒介问题相混淆。 (二)个人传播者 无论如何,传播的主体是人而不是机器设备。有了人,传播机构才能正常运 转。因而作为个人的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至关重要。 在这一层次中传播者可分为普通传播者和职业传播者。 职业传播者在人类社 会中出现较晚,专门从事传播的机构出现更迟。中国商朝出现的专司卜筮、记事 的官职(巫、史)即为早期职业传播者。后来孔子、孟子等思想家教育家,苏秦、24 张仪等游说之士,玄奘、鉴真等讲经大师,以及今日的教师、记者、作家、演员 等皆可称之为职业传播者,不胜枚举。 然而,传播学重点关注的职业传播者是大众传播者(或范围稍窄的新闻传播 者) 。 1.记者*专论:记者小史 记者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对新闻的需求而产生的社会职业。其产生是同报纸的 出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是我国唐朝的邸报, 当时邸报的发布者和进奏官 (邸吏) ,可算作当今记者的雏形。西方的记者,是在欧洲意大利的威尼斯诞生的。十六世 纪的威尼斯城,是欧洲的经济中心,商业活动非常频繁。各国商人、银行家以至达官显贵等 都纷纷来到这里,他们迫切需要了解涉及切身利益的各地消息。有些人适应这种需要,专门 采集有关政治事件、 物价行情、 船舶航期等方面的消息。 他们将这些消息或书写成单篇新闻, 或刻印成册公开出售。根据这些人的工作特点,当时的人们把他们称为报告记者、手书新闻 记者。 在我国,将从事采写新闻的人称为“记者”则是十九世纪末的事。清末民初,各报刊 的记者被成为 “访员” “专任访员”“记者” 或 。 这一称呼, 一般认为开始于梁启超主办的 《清 议报》 。一八九九年三月二日出版的该报第七册使用过“记者”称呼。一九O三年章炳麟因 “苏报案”获罪,在狱中曾撰写《章炳麟狱中答新闻报记者书》 。一九O五年, 《万国公报》 在发行二百册的祝词中说: “杂志报章之记者,社会之公共教员也。 ”2.编辑 3.特约记者和通讯员 4.特写作家和撰稿人 5.播音员和主持人 等等。不过以上新闻传播者可以通称为记者。 二、 (大众)传播者的特点、权利和责任 (一)传播者(记者)的特点 在西方国家的民意调查中, 记者的形象声誉虽不及医师、 工程师、 大学教授, 但排序总是比较靠前的,其职业声望可见一斑。 在以往的新闻传播研究中,人们对记者的角色特征进行了许多描绘:有的宣 称记者为僧侣、贵族、平民之外的“第四阶级” ;有的界定记者为社会的“第三 种力量” ;有的尊称记者为人类的“无冕之王” ;有的说记者是一批忙碌的“社会 活动家” ;也有的将记者比喻为蜜蜂、雄鹰、骏马、骆驼;还有的说他们像“哨 兵”,像“军官” 、 ,像“教师”等等。 (邵培仁 0) 其实在中国,长期以来也是如此,甚至更高,只是近些年来有所下降。这当 然与我国的传播制度有一定关系(记者往往被认为带有政府的权威) ,而近些年25 来的地位下降则与媒介种类、数量大增,记者素质参差不齐及传播制度不能适应 形势发展等相联。 但传播者活动的特点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共性: 1.代表性:记者的活动代表所处媒介甚或阶级集团、组织的利益。 2.自主性:相对而言,记者活动的自主空间较大。 3.专业性:需要很强的传播能力,需要经过专业学习和训练。* 专论:新闻教育小史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社会日趋现代化,新闻 报道手段的多样化,向新闻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办法,无论是数量 还是质量都不能适应现实需要。 这就必须兴办专门学校来大量训练。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在 1904 年发表文章说: “现在培养律师、医生、牧师、陆海军军官、工程师、建筑师与艺术家, 已有专门学校,但没有一所学校是培训新闻记者的。所有其他专门职业,都已从这些专门训 练中得到益处,而不将新闻事业包括在这些专门职业之内,在我看来是毫无理由大。 ”普利 策当《世界报》老板近 30 年,深感新闻人才的匮乏,新闻教育的迫切性。 其实在他呼吁之前已有人作出一些具体工作,如 1878 年密苏里大学在英文系开办新闻 专业课;1893 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商学院开了五门新闻选修课。但直到 20 世纪初,各国才 纷纷开办新闻系、新闻学院。 美国:1908 年,密苏里大学开办新闻学院;1912 年,哥伦比亚大学开办新闻学院。 英国:1908 年成立伦敦新闻函授学院,同年,伦敦大学开办新闻系。 法国:1924 年成立里昂大学高级新闻学院。 中国的新闻教育始于 1918 年,当时北京大学成立新闻研究会,旨在“输灌新闻知识, 培养新闻人才” 。蔡元培为会长,聘徐宝璜、邵飘萍为教师,学员包括毛泽东在内共 55 人。 1920 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开办新闻系。复旦大学于 1924 年在中文系设立新闻学科,1929 年成立新闻系。4.集体性:共同的劳动。 (美CBS《60’、中国央视《足球之夜》等) 》 5.复杂性:尤以电子媒介为甚。 (二)传播者的权利 “传播者的权利是人们通过斗争逐步地提出并争取到的和得到承认的一系 列权利。在人际传播时期,人们争取的是在广场、讲坛和公众场所‘发表意见的 权利’ ;进入印刷传播时代,由于统治阶级对出版物实行控制,又促使人们提出 有利用印刷媒介‘表达自由的权利’ ;由于电影、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的出现, 人们很快认识到有必要提出更明确更广泛的权利,即‘通过任何媒介并不顾国界 搜集、接受和传播消息情报和意见’的权利??今天,又有可能向前迈出新的一 步:承认人类的传播权。(邵培仁 ) ”* 专论:西方国家公民传播领域的一般权利 一般性权利是指普通话公民作为传受者应享有的传播权利。一般认为应包括言论自由26 权、出版权、著作权、通(信)讯自由权及传播过程中的名誉权与隐私权等,它有国家宪法 和民法加以确认。当然,就名誉权与隐私权来说,西方国家有一个基本共识,即作为政府公 职人员,为了便于舆论监督,他们受保护的范围和程度应相对减小。然而,近些年来年来, 西方国家在传播权利方面出现新动向, 其中代表性的就是提出公民应享有传播领域 “获知权 (知晓权) ”和“接近权”的理论。获知权有两个含义:一是从媒介与当权者的关系出发, 认为媒介有权从当权者那里获知各种公共信息的权利; 二是从大众与当权者的关系出发, 认 为大众有从当权者那里获知各种公共信息的权利。 接近权特指社会成员都有接近、 利用媒介 发表意见的自由。具体地说,接近权的主要形式有反论权和意见广告刊播权,原则上应由公 民根据情况自由使用,但实际情况是媒介的讯道、版面较为稀缺,根本上实现接近权几乎不 太可能。传播者的权利可以分为一般权利和专业性权利两种。以上所说为一般权利, 以下所论则为新闻传播工作者的专业权利。 1.采访权 2.报道权 3.批评权:西方国家政治体制得以运行的基本条件。 “不带刺的玫瑰是没有 的。(马克思) ” 4.专业保密权 5.安全保护权 (三)传播者的责任(义务) 1.契约性责任:收集-鉴别-选择-加工-传播(狭义)-搜集反馈。 2.社会性责任 3.法规性责任 4.国际性责任(邵培仁 7) 三、传播者与信源、受众的关系 (一)韦斯特利与麦克莱恩对三者间关系的表述 韦与麦在《大众传播研究的一种概念模式》 (1957)一文中指出:信源(个 人或组织)是从混乱的社会事件或事物中选择信息,作有意图的传播;而媒介组 织或其中的成员则根据自己理解的受众兴趣和需要的标准, 对诸多的信源进行选 择, 而后通过渠道传向受众。 在这种情况下, 传播者成了满足受众需要的代理人, 也成了为信源传话的邮递员,为使传播持续不断,传播者总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 信源提供信息,又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受众的指导去寻求信息和选择信息。 (邵培 仁 6) 此处信源系指信息的原始提供者。 (二)传播者与信源的三种关系 吉伯和约翰逊在《市政厅抢新闻:记者与吸源角色的研究》 (1961)一文中27 提供三种关系模式: 1.分离的关系: (图示) “代表了自由报刊的典型状况” 。 2.合作的关系: (图示) “合作完成传播任务,并部分地分享传播角色与行为 的价值基础” 。 3.同化的关系: (图示) “一个传播者的参照系已为另一个(传播者)所吸收 或接过来;在角色的行动和价值上没有任何区别”(麦奎尔 3) 。 “一般说来,在传播者与政府信源的三种关系模式中,合作和同化关系占主 导,而分离的关系则在特殊情况下出现或偶尔才会出现。而且它们不一定适于描 述传播者与一般信源的关系。(邵培仁 ) ” 事实上,根据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我们可以看出,传播者角色C也 会绕开信源角色A直接获取信息,而且这种情况也有一定比例,但毕竟是少数, 传播者大都要与各种信源角色发生关系。 (二)传播者与受众的四种关系模式 伯恩斯等人提出传播者与受众常见的四种关系: 1.支配关系:是指传播者根据自己的目标或意图将思想、观点或信息强行灌 输给特定的传播情境。 2.疏离关系:此一关系中的传播者将其与受众的关系看得很淡,往往缺乏为 受众采集信息、 传播信息的意识, 他们主要是 “讨领导的喜欢”“为自己而写作” 、 、 “为知音而写作”“为获奖而写作”“为谋生而写作”及“为发表而写作”等。 、 、 3.圈层关系:此一关系意味着作为个体的传播者有愿意将自己的目的与部分 受众的需求、 兴趣相投合和愿意将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中那种关系引进大众传播 的态势。 4. 服 务 关 系 : 此 一 关 系 要 求 传 播 者 将 受 众 作 为 服 务 对 象 。 邵 培 仁 ( 8) 四、大众传播制度 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控制者,而传播者的传播行为并非随心所欲,他们也有 个受控制的问题,即大众传播制度的控制,它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 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分为宏观的外部控制与微观的内部控制两个层面。 (一)大众传播制度类型的理论评介 大众传播制度类型的理论系指,不少传播学者经过观察、描述、分析与综合 的方法,将世界上曾经存在的或现正奉行的传播控制制度分为若干类型,或客观 描述或分析其优劣高下,形成的不同观点与认识。当然,在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 所谓“报刊的四种理论” 。 1.“报刊的四种理论” 这其实来自 《报刊的四种理论》 一书书名, 但它在西方世界却是赫赫有名的,28 曾被作为美国高校新闻专业的重要的新闻理论教材及参考书。它由施拉姆、赛伯 特和彼德森三人合著,1956 年出版(中文版 1980 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 所谓“报刊” ,实际上是指包括报刊在内的大众传媒及制度。 施氏等将以往的和现在的传播制度或奉行的理论归纳为如下四类: (1)集权主义理论 这一理论的研究者赛伯特认为, 集权主义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种也是最古老 的一种传播制度理论。它强调报刊是国家的公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大众媒介 统一步调,国家才能顺利地为公众的利益服务;没有国家,人类只能处于原始状 态。所以,对报刊应严加控制,比如给予那些经过选择的驯顺的人以经营报刊的 权利,实行颁发出版许可证制度,对违法者提出公诉,等等。 在历史上,柏拉图、霍布斯、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家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封 建政权(包括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且更为严厉)是这一制度的积极维护者,而法 西斯主义传播制度、林彪、四人帮时期的传播制度则是集权主义的现代版。 马克思对专制传播制度的批判。 (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 播观》开明出版社 1993,P) (2)自由主义理论 它伴随着 16、17 世纪欧洲封建专制的没落而出现。报刊自由主义理论坚持 个人的重要性,依靠个人和理智活动能力,主张言论出版自由,进而形成了“观 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行调节过程”的自由观念。自由主义者认为以下控制和 压制都是对自由的冒犯: 要求报刊出版必须事先领取执照; 对传播内容进行审查; 对触犯或批评当局的内容处以罚金;对有关部门传播者予以刑事处分,并在民事 上承担损害赔偿;对信息采集横加干涉;对人们购买、阅读或收听、收看征税并 加以干预。 弥尔顿( 《论出版自由》、洛克( ) 《论自由》、孟德斯鸠等是自由主义理论的 ) 积极倡导者, 而以美国早期总统杰弗逊在内的政治家则是传播的自由主义理论的 积极实践者。 列宁对自由主义赞扬道: “出版自由这一口号,从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在 全世界成了伟大的口号” 。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奉行绝对的自由主义暴露出不少问题,影响了 资本主义制度的运行。 自由主义的困惑:a.资本取代行政控制报刊;b.煽情主义甚嚣尘上;c.报刊 垄断扼杀自由。 (李良荣 ) (3)社会责任理论 这一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也是“在传统理论上的一个新的接枝” 。 其核心内容来源于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即“哈钦斯委员会”的《自由和负责的报 刊》和霍京的《新闻自由:原则的纲要》 。鉴于自由报刊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并29 招致许多批评的状况,社会责任论主张,报刊要“供给真实的、概括的、明智的 关于当天事件的记述,它要能说明事件的意义” ;它应当成为“一个交换评论和 批评的论坛” ;要能描绘出“社会各个成员集团的典型图画” ;要负责介绍和阐明 社会的目标和美德“;要使人们“便于获得当天的消息。 ”作为真正职业传播者, 还应当具有职业教育和高尚品质,不会为金钱而去做某些事,切实关心公共利益 和国家利益。 社会责任理论最早由 “哈钦斯委员会” 提出, 得到西方不少有识之士的响应, 称之为“积极的自由” ,但面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按市场运行的传播媒介,其呼 吁价值超过操作价值;同时,社会责任论的提出者们也面临两难的境地,即,呼 吁政府加强管理以确保责任,又担心政府过分介入而妨碍自由。盖因社会责任论 的立论,是建立在自由主义基础之上的。 对于美国而言,我们很难确定“社会责任”是理论还是现实。 *专论:哈钦斯委员会 1942 年,美国时代出版公司的创办人亨利〃鲁斯提议对报刊自由的现状和 前景进行分析调查。并由该公司出资 20 万美元给予资助。一年以后,组成了报 刊(新闻)自由委员会,承担对报刊自由的现状和前景进行调查分析的任务。该 委员会由 13 名成员组成,主席是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哈钦斯,因而该委员 会也称“哈钦斯委员会“。然而,在报刊自由委员会的名单上没有一名新闻学教 授,这不是有意疏忽。它说明,在美国一批学者的眼里,报刊自由主要不是新闻 理论问题,而是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社会的以及哲学、伦理上的问题。经 过若干年调查研究,委员会于 1947 年提出《自由和负责的报刊》的调查报告, 全面阐述了他们的“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 。 (4)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施拉姆认为,这一理论既是集权主义的变体,也可以从马克思那里找到它的 根,在列宁和斯大林的花园中看到它的基。在施拉姆笔下,苏维埃国家的大众传 播被描述为:大众传播媒介与组织传播媒介不可分割;大众传播是作为国家和党 的工具来使用的,并作为党实现统一的工具、发布“指示”的工具;它们几乎是 专用于宣传和鼓动;传播者被强制性地要求承担严格的宣传责任;它们由国家经 营与控制;传播者的自由与责任也不可分地连在一起。 应该说,这项研究与总结基本上应给予肯定,但也应看到它的较明显的意识 形态对立的倾向。 在他们看来自由主义理论与社会责任理论一脉相承, 是积极的, 但将苏联共产主义理论与集权主义理论强拉到一起,以反对的眼光对待之,多少 有些不够客观、公正。另外,有简单化、概念化的倾向。 2.阿特休尔的传播制度理论 西方国家对于传播制度理论的研究也非一成不变,到了 80 年代,阿特休尔 的《权力的媒介》 (出版于 1984 年,中译本由华夏出版社 1989 年出版)一书引30 起高度重视, 被新闻传播学界看作是继 《报刊的四种理论》 之后的又一扛鼎之作, 并对经典的“报刊的四种理论”第一次构成了重大的挑战。 首先,在基本传播制度方面,阿特休尔批评施拉姆等人从特定的框框中看问 题,因此,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断定哪个媒介制度好哪个不好,这样做妨碍了人 们正确地理解媒介制度。阿特休尔认为,世界上的新闻媒介不可简单地分为“我 们”“他们” 、 ,因为全部媒介是由多种不同主题和旋律组成的交响乐。交响乐的 “每一个乐章都包罗了新闻媒介所处的全部现实, 包括历史的、 政治的、 社会的、 文化的还有心理的现实” 。因而他将媒介制度这部完整的交响乐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即西方媒介体系、第二乐章即东方媒介体系和第三乐章即南方媒介体 系。 其次,将媒介受控形式划分为四种,即官方形式、商业形式、利益形式和非 正式形式,并据此断言,所有媒介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都不是独立的、自 为的,都是某种势力的“吹鼓手” 。 总之,阿特休尔的观点可认为是批判学派的观点,也为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大 体接受。 3.威廉斯的传播制度理论 学者威廉斯 1992 年提出的传播制度理论观点被认为“比较接近马克思主义 阵营” 。他主张:新闻媒介只要在商业体系中进行,就不可能对社会负责,应铲 除私有制。他还认为,媒介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它能反映一定社会的特征,也能 够体现特定社会的形态,还能作为特定社会的代表。因此,国家的体制不同,社 会形态不同, 传播媒介的活动方式也就各不相同。 另外, 他将传播制度分为四种: 即集权传播制度、父权传播制度、商业传播制度和民主传播制度。 平心而论,他的见解对于我们而言未见多少新鲜处,但值得关注的是它出自 美国,出自西方。当然在西方世界,这类观点也并非偶得一见,不必大惊小怪。 4.麦奎尔的媒介制度理论 麦氏在其 《大众传播理论》 一书中提出的 “发展中国家媒介制度理论” “民 和 主与参与理论”两种理论,比较公允,有建设性与发展眼光。 5.我国新闻传播体制结构与政策(张国良 8) (二)大众传播媒介的内部控制理论 实际上就是新闻媒介的编辑方针问题, 在这方面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新闻媒 介与我国有着很大的区别,即各新闻媒介并非严格地受控于政府的新闻政策(即 便有所谓“政策”,而是有着很强的独立性。媒介内部可以说没有明确的、阶段 ) 性的编辑方针, 即便有方针, 也是笼统的、 长期不变的作为新闻媒介的基本原则。 有两个理论或观念可以作为媒介的内部控制理论,其一是“客观报道”理论,其 二是“把关人”理论。 1.客观报道理论(客观主义)31 一般说来,客观主义理论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指客观性原则,指新 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二是指客观性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基 本方法。这两层含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李良荣 1997,P42) 客观报道起源于 19 世纪上半叶,是报刊从“政论模式”走向“信息模式” (或从“观点纸”到“信息纸” )的重要标志。* 专论:美国报业“最黑暗的年代” 美国独立战争以后建立了共和体制, 政局没有大的反复, 因此报业生存的总体环境比英、 法等国情况为好。但是革命之后资产阶级两大党派对峙,报纸的党派性强烈,出现了壁垒分 明的政党报刊时期。 美国的两大党派是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出现的。 以宪法起草人亚历山大〃 汉密尔顿为首 的一派代表大资产阶级和努力主的利益,主张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削弱各州权力,限 制公民权利。这些人被称为联邦派。与此同时,在杰弗逊周围聚集了另一派力量,他们代表 农场主和中小资产阶级利益, 主张给各州更多的权力, 尤其指责宪法没有保障公民权利的条 款。这些人被称为反联邦派或民主共和派。双方在政策问题上的矛盾不断激化,并利用报刊 互相批评指责。 当时联邦派的主要报刊有 《合众国报》《智慧女神报》 《商业广告报》、 、 ( )《箭猪报与每 日广告报》 ;反联邦派的主要报刊有《国民报》《综合广告报》 、 (《曙光女神报》 )等。两派 报纸的争论开始是在一些政策问题上展开的。 例如联邦派主张建立国家银行, 实行保护关税 政策,对外联络英国,敌视法国;反联邦派则主张减轻人民捐税负担,降低关税以利于降低 工业品价格,对外同情法国,等等。但随着争论的激化,常常伴随着人身攻击,拳脚相向。 《国民报》 的弗伦诺攻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有舞弊行为, 汉密尔顿则撰文指责弗伦诺拿了国 务院的津贴,捏造罪名,为国务卿杰弗逊效劳。 《曙光女神报》的贝奇,由于某些人侮辱了 富兰克林的雕像,便攻击谩骂联邦派。而联邦党人随即砸了《曙光女神报》的营业所,殴打 了贝奇。后来《合众国报》的芬诺与贝奇在街头相遇,竟也扭打起来。1796 年总统华盛顿 卸任,联邦派的约翰〃亚当斯当选总统。联邦党人为了压制反对派,操纵国会通过了《外侨 法》和《煽动法》 ,加紧对反对派及报刊的迫害。这段时期被新闻史学家称为“美国新闻史 上最黑暗的年代” 。1800 年大选中联邦派败北,杰弗逊当选总统。他致力于废除妨碍公民权 利的法律,保障新闻自由,并采取改革措施,推进了美国的民主政治,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形 成作出重大贡献。客观报道理论的产生原因(或基本论点) : (1)报刊政治派性衰落,报纸应由表达意见的刊物变为新闻传播的工具; (2)广告的增加和销路的扩大,有利于报刊处于客观的地位; (3)传播者认为他们的工作需要一种超然的态度,他们是意见争论的旁观 者而不是参加者。 概而言之,就是新闻为主、经济独立和政治中立。 (李良荣 1997,P44) 在客观报道方面,美国的《纽约时报》可谓典范。32 * 专论: 《纽约时报》小史 1851 年9月 18 日,雷蒙德与二位同事合伙创办《纽约时报》 。办报之初报纸名为《纽 约每日时报》 ,大张四版,售价一分,第二年改售二分,1857 年改名为《纽约时报》 。该报 摈弃《太阳报》《先驱报》的煽情主义作风,也排除《论坛报》政治激进的态度,主张新闻 、 翔实、言论平和。报纸出版三个月时,期发二万份,第四年达到四万份。后因创办人去世而 陷入困境。1896 年,阿道夫〃奥克斯接管报纸,他决意要将报纸办成新闻全面、内容详尽、 言论稳健的报纸。坚持严肃的办报方针,强调“刊载一切适于刊登的新闻” 。经过努力,在 1899 年报纸的发行量达到 7.5 万份,1901 年超过 10 万份,成为面向上层读者的严肃性现代 报纸的先驱,成为美国报业跨入报业阶段现代的重要标志。 该报篇幅浩大,版面严整。平日版约 80――100 版,星期日版在 400 版以上。平日版分 为ABCD四个部分,A组为国内外要闻和评论,B组为一般新闻,以及工业、科技、教育 方面的专文,C组按日轮流刊登食品、娱乐、艺术、影视、家庭、时装、旅游或图书等方面 的稿件,D组为财经、金融、商业新闻和行情信息。1980 年夏季起发行全国版,主要为平 日版的AD两组内容。 《纽约时报》现每期发行量达 100 万份以上,是公认的在美国及世界 上很有影响的大报。前述如果说属于客观主义第一层面,下面则是第二层面,即客观报道的方法 步骤: (1)提供争论双方的观点; (2)提供代表这些主张的真实陈述; (3)直接用引号指出是消息来源而非记者之言; (4)依照提供最多的“事实材料”的方式组织报道。 (李良荣 ) 评价: 事实上,纯粹的客观报道是不存在的,这一点就连西方的很多学者也不曾怀 疑。比如李普曼在《舆论》一书提出“刻板成见” (人们惯于把自己对事物的认 识简化为若干部类,以便根据这些参考标准来认识人、观念和种种活动)的观点 和著名的“哥丁根实验”的事例,即可证明。更遑论传播者会受到教育程度、知 识结构及所属媒介组织、群体和阶级的影响,使不客观不中立的报道并不鲜见。 然而, 这并不是说客观报道没有价值, 而是恰恰相反。 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 西方特别是美国新闻的报道方式发生了种种变化, 但对客观中立的追求从来都是 新闻报道的主流。而且在当今中国新闻报道所面临的不少困境中,我们不难从客 观报道理论中找到部分答案。 现在新闻界对此相对集中的态度是:绝对客观性不可能达到,之会引起永无 休止的争吵、辩论。??客观性并不意味着要达到它,而是对现实反映的一个过 程、一种态度、一套思维方法。 (李良荣 1997,P60)这正符合马克思所说的“有 机的报刊运动”的观点。 (陈力丹 1993,P) 2.把关人理论33 一方面媒介强调客观报道,而另一方面媒介也不得不承认把关人的存在,并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把关人”概念最早见于勒温 1947 年发表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文 章考察和研究了家庭主妇如何决定购买食物以及向家庭成员推荐事物的过程。 勒 温发现: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者根据公正 无私的规定,或者根据把关人的个人意见,就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 继续在渠道里流动作出决定。同时,勒温还对大众传播中新闻活动的把关行为和 把关人做了初步研究。 概括地说,有信息流动则必有把关人,社会信息不是自为的,而是人为地进 行选择和过滤。 勒温的研究具有开创性, 之后不少学者对新闻领域的把关人进行了更为深入 的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以下择要说明: (1)怀特: 《把关人:新闻选择的事例研究》 (1950) :对一家报纸的电讯编 辑的工作进行了研究,验证和扩充了勒温的理论,揭开把关人研究的序幕。 调查结果:绝大多数电讯稿未被接收,而且比例严重失衡,所接收稿件被采 用的也寥寥。通过访问与观察把关行为与值班编辑的好恶大有关系。 (2)麦克内利: 《新闻国际交流中的中间传播者》 (1959) :在新闻事件与最 终接受者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把关人,如驻外记者、分社编辑、总社编辑、报社 电讯编辑等。 (3)巴斯: 《使把关人概念更趋完善》 (1969) :对以往的把关人研究提出批 评,认为最重要的把关行为出现在媒介组织内部,把关的过程应分为新闻采集和 新闻加工两阶段。 (4)盖尔顿和鲁奇: 《国外新闻的结构》 (1965) :与上述不同,这篇文章着 重分析新闻内容或社会事件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因素就有可能被把关人选中并送 入传播媒介与受众见面。 盖与鲁所说的特点和因素如下:a.时间跨度 不模棱两可 d.文化接近或相关 e.一致性 衡) i.社会文化价值观 关于这些新闻因素的联合作用,有三个主要的假设。第一个是附加性假设, 它说明与特定事件相关联的新闻因素越多,这一事件就越有可能成为“新闻” 。 第二个是补充性假设,它说明一个事件如果在一个因素方面偏低,这事件可能在 其它因素方面偏高而得到补偿。第三个是排除性假设,根据该假设,一个在所有 新闻因素方面都偏低的事件,将不成为新闻。 (麦奎尔 2) 评价: 把关人理论或研究,在我们不少人看来有点无聊和琐碎。而且依照我国学者 的一般看法,把关人研究, “是对一个由信源到受众这样复杂的新闻运转过程中34b.强度或限度价值 g.连续性c.明晰/ h.构成(平f.出乎意料 的写作、修改、删节、合并、舍弃、过滤、扩充、编辑等把关现象进行的描述和 分析,但往往不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就是把复杂的现象简单化” (邵培仁 。 ) 笔者不否认有 “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的倾向, 但其中可能含有这样的意思, 即把关问题司空见惯,似乎不必如此煞费苦心地调查与研究,事情明摆着。相信 不少人有这种看法。这其实是不了解西方国家媒介制度和编辑方针,或者说没有 在西方媒介背景下考虑问题所致。前面已经说过,西方国家媒介的政策与方针往 往是不明确的,虽有不同形式、强度的控制,但媒介从业人员的自主性、自由度 较高。 因而把关的标准就因人而异, 踪迹难寻, 又由于新闻工作 “浮光略影” (马 克思语)的特点,把关的决定往往是匆忙作出的,其具体情况就变得更为复杂, 学者热衷于此并不奇怪。其研究价值正如施拉姆所说: “通过揭示把关过程,它 使传播对象更好地懂得应该如何评价已经过关的内容;此外,它促使把关人对自 己借以决定取舍的理由作出评价。(施拉姆 ) ” 使把关行为更趋理性化。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指其研究就事论事,对把关的社会背景、制度背景 的影响很少考虑,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应该承认,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但并非 没有注意到,布里德的《编辑部的社会控制》即为一例。35 第五章传播内容本章所述传播内容问题,实际上就是传播者“说什么”的问题,并由“说什 么”进而研究“怎么说”的问题。 一、内容分析法评介 西方尤其是美国社会科学有一个传统,不注重感性、直觉的“是不是”的问 题,而重视调查研究“怎么样”的问题,即重视实证研究。这一特点在传播研究 中非常明显。调查研究的重要手段就是统计与分析,此方法用于对传播内容的研 究,虽不敢说是独树一帜,至少可以说是传播研究的一大特色。 举例说明,尼克松任总统期间与新闻媒介不睦,他多次指责媒介对他和政府 有“敌对性批评” ,有“不道德的、恶意的、与歪曲的报道” 。表面看来也许如此, 但为了是观点有说服力和客观性,则必须经过严格的统计分析以定其性。于是有 人就开始从事这一课题的调研。 (一)内容分析法定义 作为传播研究基本方法之一,内容分析的任务是将使用语言表达的文献,转 换为使用数量方式表达的资料。其结果与实地调查相似,以频数、百分数等进行 描述。 贝雷尔森在《内容分析:传播研究的一种工具》 (1954)一文中对概念所下 定义,被认为是迄今最经典的定义: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 的和数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 通过内容分析的结论,可以推测、判断信息来源的目的、手段,也可分析、 掌握受众的反映和理解状况。 (二)内容分析的作用(功能) 其作用大而言之,与实地调查相似:有助于检验假设。具体地说: 1.了解大众传播内容的重点、特点和变化趋势。 2.验证和推断传播者的意图和观念。 3.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参照系。 4.作为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方面。 (张隆栋 1991,P) 另外,学者霍尔蒂斯(1967)指出内容分析的七项功能:1.描述传播内容的 倾向;2.说明信息来源的特征;3.检查传播中不符合标准的内容;4.分析劝服的 方法;5.分析问题;6.说明读者对信息的意见;7.描述传播的模式。 (张国良 1995,P67) (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古斯特.孔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