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牺牲的解放军维和战士伤亡惨重 牺牲了多少人

1979年对越反击战 解放军某部不幸被伏击 伤亡近百人,中越自卫反击战伤亡-云龙资讯网
1979年对越反击战 解放军某部不幸被伏击 伤亡近百人
1979年对越反击战 解放军某部不幸被伏击 伤亡近百人
点击:4643
摘要:1979年对越反击战 解放军某部不幸被伏击 伤亡近百人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解放军以一种“牛刀杀鸡”的姿态对越南展开了进攻。对于战果,各方有着不同的评定和说法,但是解放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是可以肯定的。这种牺牲,一方面源于长期的和平环境,让很多解放军战士突然面对战火而手足无措;一方面源于前线部分指挥官遭遇突发事件,不会处理,导致所属部队伤亡颇多。
班姆南侧…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解放军以一种“牛刀杀鸡”的姿态对越南展开了进攻。对于战果,各方有着不同的评定和说法,但是解放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是可以肯定的。这种牺牲,一方面源于长期的和平环境,让很多解放军战士突然面对战火而手足无措;一方面源于前线部分指挥官遭遇突发事件,不会处理,导致所属部队伤亡颇多。班姆南侧的反狙击战斗,就是因为前线指挥官的重大失误,导致重大伤亡的战斗。日已经攻占高平的解放军,决定集中力量搜歼周围的残敌。其中,某师一团三营,在当日0点10分接受肃清郭梅地区残敌的任务。接到命令后,三营主力(每连欠搬运物资给养的一个排的兵力)于在6点30分开始向郭梅进发。9点50分抵达郭梅后,三营以7连、8连向东西展开,9连作为营预备队随时支援两个方向。结果不到20分钟之后,一团接到新的作战任务,立即命令三营收拢部队向班罗地区前进参加攻击克马诺之敌的行动。由于三营的部队已经与郭梅地区的残敌交火,不仅无法及时收拢部队,甚至还需要不断进行作战才能脱离越军的纠缠。就在这种打打停停的状况下,三营仅仅收拢了9连全部和7连部分官兵,就先行出发。7连剩余部分由于不知道营本部的前进方向,直接回到团部。8连在收拢部队后,没有与营部联系,也自行回到团部。结果,三营仅仅集中了215人就向班罗前进。这支建制不全的部队,在12点30分左右进至无扣南侧附近的村庄时,发现此处有越军的37毫米高炮,三营长立即组织无座力火炮摧毁了越军该出炮兵阵地。但是由于担忧在前进路上遇到越军阻击无法及时赶到预定位置,所以三营长决定从小路前往班罗。同时将部队的行进序列改变为,以9连三排配属7连5班和机枪班作为尖兵,营部、炮连、团无座力火炮两个班、7连60炮班和步兵7连6班在中间,9连2排加强一个重机枪班为后卫。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决定让这支部队遭遇了惨重的损失。13点左右,部队前进至班姆南的一处无名高地。作为尖兵突前的7连5班发现两名可疑人员。这两人发现解放军的行进部队后,立即逃离并跳到一处壕堑内逃跑。7班将情况报告给随同他们行动的9连副连长。结果这位副连长不仅没有及时组织兵力进行搜索和侦察,甚至都没有向营长进行汇报。因为他认为发现的两人不一定是越军,并做出了“他们不开枪,我们就不打”的决定,然后带领部队继续前进。就在解放军尖兵部队刚刚通过,营部和后卫部队到达无名高地南侧之时,埋伏在高地的越军突然开枪。由于越军居高临下,而且是在距离解放军大约3、40米处突然开枪,所以三营不少人中枪,伤亡很多。但是尖兵排由于大部已经走出了越军的火力打击范围,所以伤亡很小。但是率队的九连副连长不仅不组织部队从侧翼对越军攻击,减轻后续部队的压力,反而躲在甘蔗地里。然后,又借口寻找团部报告,带领少数战士擅自离队脱离交战区域。尖兵部队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让遭受突然打击的三营主力十分被动,被越军火力压制在高地的下方的稻田里。由于在遭遇越军阻击时,三营长与携带步话机的报务员相隔太远,在越军火力打击下他不敢接近步话机对全营进行指挥。而越南埋伏的部队,也非常聪明集中火力向解放军的步话机方向进行射击,结果两名报务员、9连连长和7连指导员不幸牺牲。全营陷入了无人指挥的危险境地,如果越军兵力足够,三营有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关键时刻,炮连连长在没有接到营长命令的情况下,组织连里的4门无座力炮对越军进行火力压制。炮连官兵不顾危险的发射了十余发炮弹后,暂时压制了越军的射击。但是炮连由于是在无掩护状态下进行射击,自身的伤亡也很惨重。炮连连长,在一名排长、两名班长先后牺牲或重伤后,亲自指挥火炮继续射击。但是,仅仅发射了4枚炮弹后,就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供应炮弹。大炮虽然哑巴了,但是炮连的官兵依然继续战斗,炮连连长组织数名官兵用步枪和冲锋枪向越军进行火力压制。无奈,越军不仅火力占优而且参加战斗的兵力也占优,炮连连长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炮连在战斗时,7连炮班的60炮也没有按兵不动,怎奈他们所处的是水田泥洼环境,60炮在发射了3发炮弹后就陷入了泥潭无法进行反击。结果,成为了越军密集火力的打击对象。战后统计,由于炮连在枪林弹雨中坚持作战,全连42人伤亡达30余人,其中5名干部有3人伤亡。最让人气愤的是,担任后卫的9连二排、中机枪班和后卫排附近的团属无座力炮连的两门火炮只是一味的隐蔽躲藏,不敢组织火力进行反击。直到天黑之后,三营营长、9连指导员和团属无座力炮连连长等人,不仅没有对敌人进行有效的反击,也没有收拢部队和抢救伤员,只是带领身边少数士兵脱离战场。其他指战员有自行组合,纷纷撤离战场。到了26日才由抵达交战区域的一营三连抢救伤员,持续到27日才完成了对战场的打扫。结果发现,此次袭击的越军不过是一支小股部队,大概遗留8具尸体,以及一小部分武器。但是,就是这支小股部队,让3营参战的215人付出了伤52人,亡48人的惨重代价。这场小规模的战斗,虽然无法影响整个战争走势。但是,从中却暴露出了太多问题。骄傲轻敌,让一些干部,比如九连副连长不理会疑似危险;临危慌乱,比如三营长,不敢在敌人火力压制中组织兵力进行反击。我们无意指责这些在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的人们,但是他们的失误或者说失职让更多年轻的生命长眠与异国。这种血的教训,应该永远铭记。
提示:点击↑上方"搞笑大表哥"关注我,专治各种空虚无聊!(挤挤还是有的)第一次跟女朋友开房,当时非常紧张,怎么都进不去,再尝试了几次之后,还是进不去,女朋友无奈的说:算了,找服务…
打雷闪电相信许多人都见过,然而这一自然现象常常出现在地球上的一些多雨季节。那么打雷闪电是否全部都是与自然有关呢?可能这个疑问从来都没有过,但是随着世界各地都有人拍摄到一些奇怪的闪…
■ 攻略前言这是全新的模式,即将加入轮转模式豪华午餐系列,而新模式就要有攻略来指导怎么玩。那么……这篇攻略可以让你在30秒内了解这个“枢纽攻防战”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可以说,这篇…
土卫二于1789年被威廉·赫歇尔所发现。 在旅行者号于1980年代探测土星之前,人们只知道土卫二是一个被冰覆盖的卫星。旅行者号显示土卫二直径约为500公里(相当于土星最大的卫星土…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联系邮箱: 版权所有 (C)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中越自卫反击战解放军伤亡惨重的根本原因
导读:中越战争,又称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指日-日中国越南两国在越南北部边境爆发的战争。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
  战争背景:中越关系
  越南,是中国南方的邻国。历史上,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设置交趾郡,越南这片土地就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历史上,越南地区一
中越战争,又称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指日-日中国越南两国在越南北部边境爆发的战争。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战争背景:中越关系越南,是中国南方的邻国。历史上,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设置交趾郡,越南这片土地就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历史上,越南地区一直作为中国的郡县归属在中国行政区划中。随着五代十国末年越南王朝从中国南汉独立,以及宋朝收复安南失败后,越南正式成为被中国政府承认的独立藩属国。近代以来,越南沦为法国殖民者的殖民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两国命运相关,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唇齿相依情同手足。越共老一批革命者都有在中国战斗的经历,中越两国共产党在各自的民族独立解放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越南领袖胡志明主席曾在广东参加过中国的大革命。1951年印度支那共产党召开二大改名为越南劳动党时,将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而两军历史上更产生了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越南人民军双料少将洪水(阮山)。在越南抗法斗争中,刚建国的新中国派出了军事顾问团指导越军对法作战,取得了奠边府战役的胜利。在与法国开战的第一次越南战争初期,中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有着很紧密的关系。双方都反对在越南的统治者法国殖民政权。在越战期间,中国和苏联都向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对美国。中国派遣防空部队和工程部队进入越南,作战三年,击落击伤三千余架美机,牺牲千余人,还源源不断地向越南提供大量物资。在越南抗美抗法救国的三十年间,中国约提供给越南折合二百亿美元的援助,大力支持了越南的解放斗争。 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苏联老大哥一直是中越两国所仰仗的对象。而在越南抗法抗美期间,中国则也是越南仰仗的对象。随着中苏交恶,越南在对华对苏关系上逐渐开始棘手。而中美在1972年的接触也让尚未结束抗美斗争的越南感到不安。对于奉行实用主义的越南,在国家尚未统一之时,和中国、苏联的关系面子上都要维持。1975年越南统一,越南开始决定与苏联发展更为亲密的外交关系--因为苏联比中国强大。越南党中央亲华派如长征、武元甲逐渐靠边站,不再重用,党章里的毛泽东思想也被取消。在国内开始疯狂排华,打压华侨的正常生活,导致大量越南华侨返回中国。在中越边境则挑起武装冲突,派遣武装人员越界进行侵扰,打伤边民,推倒界碑,蚕食边境,制造了浦念岭、庭毫山等事件。随着中国与美国恢复外交接触,中越两国的关系则开始变得严峻了。对于本次战争的起因,中国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称:“越南政权三番四次挑起边界事端,严重地骚扰了中国边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方一再发出警告,越方却置若罔闻,一意孤行,中国政府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发动边界自卫反击战,对越南实行惩罚。”而越南的河 内之声广播电台,则指责“北京扩张主义集团”,表示:“北寇(指位于越南北方的中国)妄图侵占邻邦的领土,以遂其称霸亚洲的狂妄野心,(越南共产党)党中央和政府号召全体军民再次奋起反抗外族侵略。”中苏交恶1969年3月中苏爆发珍宝岛战争,进入七十年代,冷战后期中国与苏联持续处于敌对状态,苏联在中国北方陈兵近百万达44个师,而中美关系则开始正常化。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揭开中美关系新的篇章。中美两国从此开始酝酿关系正常化。这对当时仍与中国友好而与美军交战的越南来说,却无疑是个坏消息,因为这将意味着中国将有可能减少甚至终止对越南的支持与援助。越南心中不满,转而全面投向苏联。 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苏联来说,也是一大坏消息。在中美苏大三角中,中苏自六十年代交恶,从此成为死敌。中国也从此成为孤家寡人,环顾四周,并无一个朋友。苏联原本想利用越南达到对中国在战略上实行全面包围,形势对中国极其险恶。老一代中国领导人当然看到这一点,尤其是同越南关系逐渐恶化,越南投靠苏联倾向逐渐明显的情况下,如何突破战略上的不利形势以达到对抗苏联的目的,就日益成为中国的迫切需要了。另一方面,美国在越战中日益不利,失败已成定局,心虽不快,也属无奈。通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国了解到了新中国的力量和在地区事务的分量,美国国内开始有人主张同中国全面发展关系,以谋求在亚洲地区实现和平,同时对苏联在亚洲势力扩展进行遏制。而这一点,竟然同中国的利益惊人的一致,因为中国就是需要寻求这样的战略“盟友”。共同利益使中美一拍即和,接下来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开始关系正常化及建交谈判,不一而足。中美接近对越、苏无疑构成重大威胁。苏联加速拉拢越南,促使越南迅速投向苏联,并在南北统一后,立即开始了反华的举动。对内大加迫害华侨华人,对外频频骚扰我边境,打死打伤我边民及边防军,入侵我国土拆毁我界碑。中国政府一向以和为贵的主观愿望对其所行尽力忍让,更进一步强化了越南的自信和野心。然而,中国并非无能之辈,暂时忍让仅仅是由于时机尚未成熟,不便大动干戈。当时机来到,便给与越南狠狠教训,这是后话。总之这印证了这样的话:在国际关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日,越南加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COMECON)。苏联出于牵制中国的目的,日与越南签订了带有军事援助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支持越南在印度支那半岛的扩张。1979年中美建交,邓小平随后立即访美,被问及对越政策时,胸有成竹地说:“小朋友不听话,该打打屁股了!”其实大军早就严阵以待,只等一声令下了。在1978年12月底,已有22.5万解放军集结在中越边境。柬越战争在东南亚,越南则走上了扩张的道路,打败美国,并有苏联支持,装备有苏式美式装备的越南开始自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越南共产党的前身就是印度支那共产党,在1951年印支共产党二大上,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分别建立共产党。但是这时,越南提出建立“印度支那联邦”,一统三国。在老挝革命成功,政府亲越的情况下,1978年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向柬埔寨发动了入侵,并迅速占领了整个柬埔寨。虽然越共和红色高棉曾经有过合作,但是当红色高棉的领袖波尔布特掌权而建立民柬后双方关系开始恶化。越南谋求建立以越南为主导的印支联邦。柬埔寨拒绝了这些要求,而且在1978年,作为反制柬支持一支越南游击队入侵西越。越南在苏联的默许下,入侵了中国的盟友之一--民主柬埔寨,并推翻了红色高棉政权(需要强调的是,对于红色高棉的统治,历史上有不同的评论。柬埔寨现在将越南推翻柬埔寨红色高棉政权定为“胜利日”,红色高棉在柬埔寨的历史上并不得人心)。同时越南在国内大规模排华;越南方面对中越边境的陆地、海洋提出主权要求,宣布将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纳入其版图范围,出兵继承了越南共和国(南越)对南沙群岛部分岛屿的占领,并与中国发生了边境冲突,而此前越南(北越时期)则明确表示南海诸岛为中国领土。中国政府方面声称“上述种种举动威胁了中国的边境安全和影响了东南亚的局势稳定”“为了扞卫主权,惩治侵略者”而发动了“自卫还击战”进入越南。而当时国际上大部分西方国家认为越南应从柬撤军,中国则应从越南撤军(实际上中国在一个月后撤军,而越南则仍通过傀儡政权维持对柬占领)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认为是中国侵略了越南,亚洲大部分国家如日本、印度和蒙古等国也要求越南停止侵略柬埔寨而中国也应自越南撤军。中国战前准备对中国来说,越南在北方蚕食中越边境,又在1978年入侵中国南方盟友柬埔寨,这是赤裸裸的地区霸权主义,是对中国周边安全的严重威胁。当时的中国,主要压力还是在东南台海一线和北方中苏边境。对越南越来越反华的背信弃义的行径,广大边民和边防部队气愤不已。为了支援柬埔寨的反侵略斗争,使越南陷入两线作战的环境,并且为了维护边界安全。 再则由于国内刚刚结束十年动乱,而且军队自1962年以来已经十多年没有打过大仗了(仅有1974年海军收复西沙群岛),中央军委决定以多击少,用牛刀杀鸡。日中央军委召开会议,并于8日下达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决定和命令。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任命东线广西边防部队总指挥为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调曾经在越南抗法战争中作为中国军事顾问援越的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上将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担任西线云南边防部队总指挥。人民日报关于开战的报道我军战役部署:以第41军、第42军、第43军、第54军、第55军和第50军(缺149师)为东线兵团,由许世友指挥,从广西方向出击;以第11军、第13军、14军和第50军149师为西线兵团,由杨得志指挥,从云南方向出击。我军之战役决心:有限时间,有限纵深,集中优势兵力,迂回包围,速战速决,歼敌速回。 日上午,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作战命令,称“无论战果如何,我军攻克高平和谅山后不得恋战,即行撤回”。同时,与苏联、蒙古接壤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均进入一级战备,临战状态,防备苏联的进攻。这四大军区的乙种步兵师补充人员装备扩编为战时甲种师,各野战军离开营区进入野战地域(参见63军大事记、16军大事记)。这也反应出当时中国认为主要的威胁在北方,因此在越南战场上投入的仅是次要兵力。 广州军区于日上午完成战术准备:4个野战军、3个地面炮兵师和高射炮兵师、铁道兵3个团、1个通信团、1个防化团、航空兵13个团另6个大队全部进入待命地点。(另空军高炮和地空导弹部队也同时完成战术部署;海军南海舰队在川岛以西各港口集结各型舰艇一百二十余艘和作战飞机一百七十余架。) 昆明军区临阵易帅,杨得志司令员日中午抵昆明上任,8至10日军区扩大会议研究作战部署预案。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对越自卫反击战:不为人知的战场,我军差点惨败
对越自卫反击战:不为人知的战场,我军差点惨败
小春军事说
上了40岁的中国人应该都知道,中越战争是在79年2月17日爆发的。 日清晨6时30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出了那坚实而又洪亮的声音:“新华社奉中国政府之命发布严正声明,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对越南的武装挑衅被迫奋起自卫还击。”这声音震撼了全中国、全世界!随即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也按程序把日《中共中央关于对越进行自卫还击保卫边疆战斗的通知》传达到了每一个中国老百姓中间。中越战争在日凌晨打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是对越南的公开宣战,战争全面在中越边境的2000多公里的漫长地区展开。其实在中越战争爆发之前双方都有不少的武装冲突,就中国军队来讲,近30多万人的野战军在中越边境上已驻扎了1个多月。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和应付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双方都要做大量的战前准备工作,都想尽可能的了解对方。中国军队在中越边境上展开了一系列的捕俘侦察活动,这也是我军的一贯战术思想,即“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无准备之仗”。在这一系列的捕俘战斗中,日,11军31师91团的班盆河捕俘袭击作战是中越战争全面开战前规模最大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一次战斗(我当参谋时收集了整个中越战争战前的捕俘战例)。廖锡龙是这一仗的最高现场指挥官,他一手拟定了作战计划、指挥了班盆河捕俘袭击作战的全过程。这是廖锡龙从军后指挥的第一仗,是他在中越战争中成名的第一仗,也是整个中越战争全面爆发前最大的一次具有一定规模的战斗。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三日,中央军委下达集结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万军人奉命集结在云南至广西的772英里的边防战线上,二十五日,我军完全封锁中越边境全线。日凌晨,我军炮兵部队数十万发炮弹摧毁了越军表面阵地有生力量,我步兵部队全面进攻,直到我军攻下谅山,深入越南40多公里,从2月17日至3月5日宣布撤军,短短17天,双方合计伤亡10万以上,日均6000人,用血流成河来描述这场边境战争绝不夸张。 1、首战两天伤亡4000多人2月17日6时25分,我广西至云南772英里边防部队阵地,以猛烈密集的炮战开始轰击越军阵地,持续近一个小时的炮轰,基本摧毁了越军表面阵地的有生力量,我军坦克部队配合步兵开始向越军阵地纵深推进,然而,我军猛烈的炮战并没有致命打击消灭久经战火熏陶的越军主力,我军步兵遭到了越军的顽强抵抗。由于我军深受文革乱军的影响,单兵素质,远不如越军,加之我军大部队行径作战,伤亡巨大。17日,东线部队在我军炮兵的猛烈炮轰之后,开始了友谊关突破,然而,无论是基层指挥员,还是战士,都缺乏实战经验,战士冲击时队型过于密集,越军的炮火,自然是会钻进我军战士的躯体,伤亡惨重。17日、18日,我人民解放军部队广西和云南战场,传来两天伤亡达4000多人的消息,而且战场大批伤亡人员出现,更使我军后勤部门措手不及,无力全部救治,伤员死亡很多,教训深刻,我军前线指挥机关和中央军委震惊了,中央军委和东线指挥许世友,西线指挥杨得志,命令我军后勤部门增加部队加大抢运伤员的战斗,把战场伤员运回后方治疗。我军进入实战初期,死亡率确实相当高,个别连队伤亡甚至到达了百分之九十,一般作为尖刀连的部队,最后一个连回国的一般只有十几个人,一个班剩下不到一两个人。我军前线指挥机关面临战场现实,善打游击战的许世友,立即改变作战部署,直到2月底以后,我军的伤亡才逐渐减少。查阅1983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档案,日至3月16日,我军歼灭越南正规军近6万人,其中击毙敌人42000多人,击伤10000多人,俘虏2000多人。我军伤亡2.7万人,其中阵亡将士为六千多人,负伤战士为2.1万多人。但从另外的资料显示:中越伤亡总数近乎相等,中方约6万多人,越方不到8万人。但中方伤亡中,伤者占大多数,死亡仅6000余人。越方则死亡率很高,死亡人数约近5万人。2、500多名烈士不是倒在敌人枪口下死亡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解放军阵亡将士六千多人中,有五百多人并没有死在敌人的炮火下,而是死在了当时解放军自己的劣质武器手中。文化大革命时期,部队受到冲击,兵工厂生产质量下降,武器低劣,结果在战场上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对越自卫反击战时的尖刀连,我军士兵的手榴弹扔过去不爆炸,冲锋枪开两下就卡壳,甚至炮弹在炮膛里就爆炸的事情非常多,许多战士都因此牺牲了。在受伤战士中,因自身武器质量问题而负伤的战士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3、中越自卫反击战为什么不进攻河内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动用20万人的兵力,在772英里长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进攻。在两个星期的战斗中,中国军队以伤亡惨重向越南一方推进约40公里。2月20日,西线大军攻克老街,经朗多、封上,3月4日攻克沙巴。东线大军同日攻克谅山,越北各重镇为解放军控制。而谅山以南皆为平原地带,适合中国装甲部队作战,越军再也无险可守。但是,我军刚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中走出来,单兵素质差,指挥员合成指挥能力低下,武器装备落后,综合作战能力不强。我军的坦克质量很差,很容易就被越军摧毁,发射的炮弹不会爆炸,有的炮兵部队在战争头一天所发的炮弹的数量比过去20年所发的都要多。而越美战争刚刚结束,作战经验丰富,他们使用的是握着缴获美军的装备、苏联援助的大量军火和过去中国支援的军火,越军士兵普遍装备AK冲锋枪,而中国士兵还在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战士就连钢盔都没有装备,我军一个四O火箭筒阵地遭越军炮击,弹片就从班长李建国右侧耳朵上缘将半个头顶削去,脑浆崩了一地,当场牺牲。越军炮兵尤其了得,打得奇准不说,炮的单口径就比中国军队使用得大,且射程远,威力大。1979年,我军就吃了越军远程炮火的大亏。我军的通讯指挥系统极其落后,仍停留在五六十年代水平。东线军区前指许世友司令下令:“歼灭之!”的命令,传到下面却变成“原地组织防御”,致使歼灭目标越852团经过扣屯以南公路溜出重围,导致穿插迂回高平敌西侧后的战术企图归于失败,就是一个大笑话。空军方面,苏联援助的米格21和米格23歼击机已是越军制式装备,而同时期中国还在使用歼6,即米格19。因此,在攻打谅山、老街等其它边境城市的时候付出的代价很大。所以,在打下谅山之后进一步行动,对解放军是很不利的。从中国军队暴露的问题来看,1979年时的国军队作战的方法,还跟50年代差不多。中方没有出动空军,因为那时候的战斗机,特别是歼击机没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白天可以作战,其它时候作战能力不强。现代化的战争是不可能这样的,所以空军不可能在越南有什么作为。1979年中越战争其惨烈程度直逼朝鲜战争。昆明军区在对对越自卫反击战总结时提到:“日至3月16日,我军牺牲 6900余人,伤14800余人。2月17、18日两天,伤亡达4000多人,后勤部门措手不及,无力全部救治,伤员死亡很多。”也许中国人至今都还记得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描述的浴血场景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背后是无数士兵生命的代价。1984年的老山战役中,中国军队牺牲939人,支前民工64人,山头被炮火削平几公尺,地表阵地一片焦土。西方媒体在中越战争的报道中指出,中国解放军仍然依赖队形密集的步兵,用“人海战术”冲击敌人的阵地在越南付出了巨大代价。我军高级参谋人员,虽然个人骁勇善战,但年龄老化,不愿放弃传统的防御战,对进行一场现代战争毫无准备,在重武器装备和用兵理论方面同越南人相比大为逊色。我军士兵在战场上只认识自己的指挥官,作战中一旦指挥官阵亡后,军服又没有军衔识别符号,士兵不承认新来的陌生人是他们的长官,作战单位也随之解体和混乱状态,使得我军遭受伤亡。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我军装备确实是不如越南。再说我军是深入敌国,补给不便,越军则是守株待兔,毫无后顾之扰。加之苏联空军侦察机在越南我军阵地上空的频频侦查,北方中苏边境事态紧张,国际社会舆论中国侵略越南,所以,中国军队在攻下谅山之后不再进攻河内,立即撤出越南是明智之举。1986年岁末,我随四川政府新兵运送团到达云南前线,旨在慰问刚收复老山、八里河东山、者阴山战斗的部队官兵和把新兵送到部队。我到过开远、建水、蒙自、屏边、金平、文山、马关、麻栗坡等边防一线,观看了一个个在建的烈士陵园,感受了依旧弥漫的战火硝烟,聆听了官兵们的悲壮英雄事迹,记录了我军官兵许多鲜为人知的英雄壮举,但也留下了文革乱军前线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取的惨痛教训。二十年后的清明前夕,我再次到云南重访,拜谒了部分南疆烈士陵园,凭吊了陵园中为国捐躯的英雄、烈士,聆听了一些解密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残酷的军事内幕。在这共和国六十华诞之际,这些已经在陵园静静地躺了30年的英灵们的英雄壮举,再次激起我揭开这段尘封已久的中越战争真实残酷战况……孤胆英雄龙岩只身一人深入敌人阵地,打死打伤越军56人,牺牲时才19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小春军事说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百变军事,唯有小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越自卫反击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