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电影时中日双方在东北的兵力对比是怎么样的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军实力并不落后为何会沦陷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军实力并不落后为何会沦陷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前,所统领的奉系东北军在当时中国各地割据一方的地方军事集团当中,论其军事兵力、兵种配备、武器装备、后勤供应、现代化程度等军事实力,均已遥遥领先于各派军事力量,并大大强于驻扎在东北地区“满铁”附属地一带的的日本。然而,由于的东北军奉行不抵抗政策,其在国内各大军事集团中遥遥领先的强大军事实力也就没有了任何的用武之地。  据可靠资料统计,1930年底,张学良所统领的奉系东北军仅陆军就有步兵25个旅,骑兵6个旅,炮兵10个团,总兵力约计40万人。从1925年2月开始,为强化东北军陆军的战斗力,就曾以高薪聘请德国、日本籍高级军事教练,长期培养训练东北军将士;同时,还采取雇佣养兵的方式,严格管理东北军官兵,使东北军以战斗力优强在当时中国著称。  1930年9月,由于学忠、王树常率领入关的9个精锐旅共计10万人,支援参加;战后这些精锐部队分驻在平津一带。1931年7月,为讨伐的反蒋反张战争,张学良又将东北军的步兵3个旅、炮兵2个团共8万人调进关内,再加上驻山海关的何柱国旅,当时东北军步兵精锐和大部炮兵分布在平津及河北、察哈尔一带。  1929年,中东铁路事件发生后,张学良调集东北军主要军事力量对付苏联。相反,对驻扎在东北地区“满铁”附属地一带的日本关东军则较少考虑防备和应对。所以,当日驻扎在沈阳城内的日本关东军炮击北大营时,东北军许多官兵竟然不知所措。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十分重视东北军武器装备的配备更新,为此专门投入巨资建立了当时颇为有名的东北兵工厂,生产型号为六五、七九的常规步枪,据说每天步枪的产量可以武装一个营的兵力。而且还可以生产军用载重汽车和16年式的迫击炮。据说,当时东北兵工厂的产品供应东北军已经绰绰有余,并对外出售一部分。  1928年前,东北军空军拥有飞机200架,其中战斗机160架,多为从法国和捷克等国购买的新式战机。1929年东北空军损失惨重后,张学良痛下决心从法国进口了120架新式战机,总计拥有5个航空兵大队,总装备飞机328架,这在当时的中国也是属于遥遥领先的。
分页:1/2页&&
相关阅读推荐:
相关专题: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翻开史书,在性事上面有怪癖的皇帝太多了,因为他们的变态,让封建帝王的后宫里诞
  1、商鞅  死因:五马分尸,秦孝公通过变法使秦国国力跃于各国之首,商鞅功不可
  翻阅史料,我们便会发现,有这样一个皇帝,从其即位当年到其去世前三年的12年里
  太子杨勇&&他败给了人品  一朝天上人间  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二日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战神级别的人物,不管怎么挤干净艺术加工之后的水分(比如关
  在古代,皇帝们是一个危险系数及高的群体,大体上各个朝代都有被杀的皇帝在不断上
  他因为杀死了主子,也就是前秦皇帝苻坚,自己当了皇帝后,就再也没过过踏实的日子
& &&摆谱&风俗的延续与发展,使得其本身已经作为一种文化传
  楚庄王匆匆即位  楚庄王,又称荆庄王,熊氏,名旅,春秋时楚国最有成就的国君,
  中国的皇帝数不胜数,雄才大略者有之,昏聩无能者有之,他们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
说到隋炀帝这个人,他基本上和王莽一样都属于悲剧人物。当年的东汉王朝为了自己的统治
  古格王朝遗址  古格王朝位于青藏高原最西端的札达象泉河(藏语为朗钦藏布)流域
  泰坦巨人族泰坦巨人的传说  在古希腊和罗马的传说中,天国降血落在大地女神盖雅
  汉族先民是将自己关于世界起源、始祖活动和民族形成等,传说时代的历史历经久远地
  17世纪的英国诗人约翰&多恩(John Donne)曾在一首诗的结尾这样写道
  一、矮门房屋的由来  修建矮门房屋实际上是预防行尸闯入的一种手段。&行尸&是
  广州花都区有一座盘古王山,山上有一座盘古王庙,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二的&盘古节&
  雍正死的很急,而且关于他的死,清朝官书正史上又少有记载,据雍正的《起居注》记
  汉族,这个又被称华夏民族或中华民族的古老民族,它名字&华&便是来自她美丽的肌
  顺治皇帝画像  三个当事人&&福临、孝庄与多尔衮  福临,生于清崇德三年正月
  清朝入关之后,孝庄皇太后是死后入葬最晚的一个皇太后,而且她的陵墓是由她的重孙
在中国封建社会前期,随着士族门阀制度的形成,中央政府和世家大族一直进行着争夺劳动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导致民怨沸腾,最后隋朝被李唐取而代之。隋炀帝不恤民力,举国远征
  旺代战争是发生在法国的大革命期间,在当时的保王党进行的一场反革命叛乱,在历史
  几千年来,&攻城拔寨&是历来战争的直接目标和关键动机。随着战事迭起,攻防相生
周灵王二年(公元前570年),楚令尹子重率军进攻吴国鸠兹(今安徽芜湖东南)、衡山
诸葛亮手中的王牌劲... 富有特色,从部队性质上说,给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类似于
正月,刘备命令吴班、陈式四万大军,数千骑兵出秭归,进攻夷陵,二月,刘备从秭归亲自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统一与分裂的现象是极其引人注目的政治过程。连说书人的口头语也
关于秦的战斗力之前有过很多讨论,我想说的是中国人治学的不严谨夸大了秦的实力:
北魏尔朱荣在历史上也是一个枭雄一般的人物,他创造了让人闻之失色的大屠杀河阴之变,
  因为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晁错看出了汉景帝因当下同姓诸侯国的势力过大
作战的时候知道敌人的底细是很重要的,百越之战中由于秦始皇开始没有摸清敌军的情况导
  可以说,隋炀帝杨广的一生,就是在活给别人看。史料中可以见到这样的记录:&高祖
  万历距沈万三时代已两百多年,沈万三仍是名满天下,妇孺皆知,可见,沈万三确乎是
  200多年以来,雍正皇帝就一直不如他的儿子乾隆皇帝招人喜欢。除了近年来的少数
  以宴席争奇斗富,甚至动用军队  说起清代的吃喝风,清人袁枚《续新齐谐》录有一
  这两起事件皆载于近人刘禺生晚年所著《世载堂杂忆》。刘禺生在是书卷首中云,他是
  曹操是三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其人、其史、其文名垂千古,受人敬
  震惊!清末三个皇帝无生育能力真相:泱泱大清朝统治了中国近代近300年的时间,
  皇帝的老师  明朝出了好几位多年不上朝,不理朝政的皇帝,出了名的有嘉靖皇帝朱
  从简至繁的记录变迁  大约在永徽四年,武则天为高宗生下一个公主,但中途不幸夭
  西游记中蝎子精绝对是西游世界群妖中的一流高手。蝎子精曾经以一人之力迎战孙悟空
隋炀帝在位时,统军灭陈、南平林邑、西吞吐谷浑,当时的国土面积比现在的还要大。隋炀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的各个城市,之后
  《一剪梅》又是周邦彦的一首咏梅词,而这一曲调的词牌名就是出自这首的开头一句&
  商鞅变法顺应了社会潮流的发展,所以商鞅变法最终得以成功,变法的成果深入人心。
  谈到霍光辅政的背景,有多个方面的背景,霍光是汉朝时期的一位大将领,因为之前皇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为了巩固本国政权,纷纷启用人才,进行变法运动。魏国李悝变法
  瓦岗军起义是隋朝末年最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从611年到618年瓦岗起义军在中
  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历经上千年,出现了许多朝代更迭,其中有许多的明君治世。历史学
  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舞台上盘踞着一千三百多年,最终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
  清代雍正时期,开始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废除了土地司制度,改革土地分配的政策,实行
  金世宗完颜雍在位期间,对内对外实施了一系列的开明政策,使得金国出现了繁荣局面
  在汉高祖开国最初的时候,他的统治方式就是实施分封同姓王,可是结果却导致王国势
  《玉楼春》是周邦彦的一首词作,以描写爱情。据说这首词,是他在1089年的时候
  庄子,姓庄名周,道家主要代表,也称庄子,和老子学术成就相当,两人在历史上被称
  婉约派是中国古代宋词中的一个流派,和婉约派相对应的就是以大文豪苏轼、辛弃疾为
  北宋词人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美成&出自《庄子》,意思是美满的成就。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是北宋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周邦彦的作品。其中&渡江云&是词
  《菩萨蛮&梅雪》的作者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周邦彦,收录于他的文集《片玉集
  周邦彦这个名字相信对宋词有所了解的都听过这个名字,他是和大名鼎鼎的苏轼齐名的
  《玉楼春》这首词创创作于1908年,是周邦彦在庐州离任时所作,词人将要离开桃
  周邦彦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词人,他不仅是宋词之中婉约派的代表作家,被后世
  《解连环&怨怀无托》是北宋词人周邦彦的作品,是寻访自己的情人以及旧居时抒写怨
  周邦彦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生于1056年,少时散漫但极为好学,后来成为太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事实胜于雄辩,咱看看江桥战役。  马占山将军就这么被乃们无视了吗?  这可是在几乎无外援的情况下以一黑龙江省之力跟入侵东北日军打了一年多的人啊!  先看一下东北军在黑龙江的驻军情况  省防步兵第1旅张殿九部,驻扎兰屯;  省防步兵第2旅苏炳文部,驻海拉尔;  省防骑兵第1旅王南屏部,驻绥化;  省防骑兵第2旅吴松林部,驻克山、拜泉;  独立骑兵第2旅程志远部,驻满洲里;  独立炮兵第9团朴炳珊部,驻泰安镇;  边防军公署卫队团徐宝珍部,驻齐齐哈尔;  兴安屯垦军苑崇谷部,驻索伦; 保安大队窦联芳部,驻齐齐哈尔。  东北军在黑龙江的驻军由两个步兵旅,三个骑兵旅这样的五个野战旅组成,总兵力约两万人。(其中有三个旅在1929年时被苏联打残,1931年时尚未完全恢复战斗力。)  此外还有一个独立炮兵团  以上是东北军驻黑龙江战斗力较强的野战军队  还有卫戍部队,公安部队,民兵部队等约两万人,比如兴安屯垦军。这些军队的战斗力不强,装备一般。  除此之外在抗战开始时,还有不少民众参军。  在1931年11月时,东北军在黑龙江的驻军共有约五万人。  1931年11月时,日军在东北共有约两万五千人,其中一万六千人为原来日本在东北驻军,另外一万人为日军从本土调往东北。(1931年,日军共有三十二万人,这时军部尚未完全掌权,而首相反对扩大东北战事,因而在当时日军仅从本土调往东北一万人)  伪军人数不详,估计在三到十万人之间,因为当时日军数量较少未能对东北进行全面驻军,因而大量依靠投降伪军控制东北。伪军中存在不少虚报人数或者时叛时降的现象。  第一次交战,江桥阻击战。  江桥为从吉林到达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的必经之路  1931年10月,伪军张海鹏部三个团约四千人在日军飞机的帮助下进攻江桥,被守军击退,死伤一千余人。  日,马占山以三个野战旅布防江桥,日军满铁守备团进攻江桥,死伤三百余人。  1931年,11月5日,日军及伪军八千人进攻江桥被击退,日军阵亡167人,伪军不详。  日,日军主力第十二师团投入作战,日军及伪军兵力超过一万人。此日双方在阵地上反复拉锯,日军滨本支队几乎被全歼,(该部因军旗丢失,故番号在此战后被撤销。)东北军一个骑兵团伤亡过半。此战,日军阵亡三百余人,日军及伪军死伤两千人,东北军死伤1850人。  11月7日,东北军撤至三间头,省防第一步兵旅与省防第一骑兵旅布防。该日,东北军布置火力网击落日军飞机一架,这是中国军队击落的第一架日军飞机。  日,日军大举进攻东北军防线。  11月14日,日军三千人攻克乌诺头,东北军被击退。  11月15日,东北军两个骑兵团突袭日军侧翼,击退日军,缴获火炮两门,日军阵亡三百余人。该日,日军第二师团到达战车,日军及伪军总兵力超过两万人。  11月16日,日军四千人进攻东北军阵地。  11月17日,日军以坦克八辆,火炮三十门向东北军阵地发钱总攻。  11月18日,全面攻克东北军阵地,马占山下令撤军。  11月19日,日军五千人进入齐齐哈尔。  江桥战役结束,历时一个多月,东北军死伤五千余人,日军死伤两千余人,伪军不详。  整个江桥战役历时一个月,以日军攻克江桥告终。  此后,日军继续进攻黑龙江。  1932年2月,马占山投降日军。1932年4月,马占山再度抗日,退至黑龙江北部。  1932年6月到9月,东北军反攻齐齐哈尔,被击退。  1933年2月,日军进攻黑龙江东北部。  1933年4月,黑龙江东北部失守,东北军七千人撤入苏联。  1931年,东北军东北军共有野战军十六万七千人,保安卫戍部队十余万人,共计三十余万人。黑龙江省所拥有的战力仅为东北军总战力的不到六分之一。  由于闯关东使东北人口暴增(由万,增至万),奉系军阀坐吃人口红利二十年,以及张作霖在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失败的教训,使得东北军成为当时最重视新式武器以及海空军的军队。  1925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东北军曾调集二百架飞机在山海关轰炸直系,以及四艘炮舰炮击直系。  直到1927年,东北军飞机数量占全国三分之二,军舰吨位占全国四分之三。  空军方面:  东北军全盛时期(即张作霖统治时期)装备飞机250-300架,共5个航空兵队。东北兵工厂也没有制造飞机的技术,飞机全为购买和列强赠送,或者是战场上缴获的。东北易帜前,东北空军估计还有200架左右,其中战斗机150架。东北军的飞机主要从法国和捷克两国购买,其中1929年因为中东路事件东北空军损失惨重,因此张学良刚从法国进口大量新式飞机,9.18前东北空军有100余架飞机,基本是新式的。  海军方面:  东北海军拥有大小舰只21艘,3.22万吨,舰队官兵3300人。主力舰“海圻”号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巡洋舰,其余还有“海琛”、“镇海”、“威海”、“同安”、“永翔”、“楚豫”、“江利”、“定海”等战舰。  九一八开始前,东北军还从法国购买坦克16辆。  而当时日本由于经济危机,以及一战后的较为重视经济发展的内阁当政,日本并未拥有大规模陆军。  由于自身经济限制以及维持了一支世界第四大的海军,使日本在九一八时,陆军一共仅有约二十个师团,满编三十二万人。  同时由于重视经济发展的内阁当政,一旦日军受挫,内阁极可能会反对扩大战争,进而和平解决问题。  至于1937年平推中国,那是日本在五年的战争准备后,日军拥有东北资源产地以及一百多万陆军之后的事。元首经过五年的战争准备能平推国力和德国差不多的法国,何况日本平推比他弱小的中国呢?
事实胜于雄辩,咱看看江桥战役。
  马占山将军就这么被乃们无视了吗?
  这可是在几乎无外援的情况下以一黑龙江省之力跟入侵东北日军打了一年多的人啊!
  先看一下东北军在黑龙江的驻军情况
  省防步兵第1旅张殿九部,驻扎兰屯;
  省防步兵第2旅苏炳文部,驻海拉尔;
  省防骑兵第1旅王南屏部,驻绥化;
  省防骑兵第2旅吴松林部,驻克山、拜泉;
  独立骑兵第2旅程志远部,驻满洲里;
  独立炮兵第9团朴炳珊部,驻泰安镇;
  边防军公署卫队团徐宝珍部,驻齐齐哈尔;
  兴安屯垦军苑崇谷部,驻索伦; 保安大队窦联芳部,驻齐齐哈尔。
  东北军在黑龙江的驻军由两个步兵旅,三个骑兵旅这样的五个野战旅组成,总兵力约两万人。(其中有三个旅在1929年时被苏联打残,1931年时尚未完全恢复战斗力。)
  此外还有一个独立炮兵团
  以上是东北军驻黑龙江战斗力较强的野战军队
  还有卫戍部队,公安部队,民兵部队等约两万人,比如兴安屯垦军。这些军队的战斗力不强,装备一般。
  除此之外在抗战开始时,还有不少民众参军。
  在1931年11月时,东北军在黑龙江的驻军共有约五万人。
  1931年11月时,日军在东北共有约两万五千人,其中一万六千人为原来日本在东北驻军,另外一万人为日军从本土调往东北。(1931年,日军共有三十二万人,这时军部尚未完全掌权,而首相反对扩大东北战事,因而在当时日军仅从本土调往东北一万人)
  伪军人数不详,估计在三到十万人之间,因为当时日军数量较少未能对东北进行全面驻军,因而大量依靠投降伪军控制东北。伪军中存在不少虚报人数或者时叛时降的现象。
  第一次交战,江桥阻击战。
  江桥为从吉林到达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的必经之路
  1931年10月,伪军张海鹏部三个团约四千人在日军飞机的帮助下进攻江桥,被守军击退,死伤一千余人。
  日,马占山以三个野战旅布防江桥,日军满铁守备团进攻江桥,死伤三百余人。
  1931年,11月5日,日军及伪军八千人进攻江桥被击退,日军阵亡167人,伪军不详。
  日,日军主力第十二师团投入作战,日军及伪军兵力超过一万人。此日双方在阵地上反复拉锯,日军滨本支队几乎被全歼,(该部因军旗丢失,故番号在此战后被撤销。)东北军一个骑兵团伤亡过半。此战,日军阵亡三百余人,日军及伪军死伤两千人,东北军死伤1850人。
  11月7日,东北军撤至三间头,省防第一步兵旅与省防第一骑兵旅布防。该日,东北军布置火力网击落日军飞机一架,这是中国军队击落的第一架日军飞机。
  日,日军大举进攻东北军防线。
  11月14日,日军三千人攻克乌诺头,东北军被击退。
  11月15日,东北军两个骑兵团突袭日军侧翼,击退日军,缴获火炮两门,日军阵亡三百余人。该日,日军第二师团到达战车,日军及伪军总兵力超过两万人。
  11月16日,日军四千人进攻东北军阵地。
  11月17日,日军以坦克八辆,火炮三十门向东北军阵地发钱总攻。
  11月18日,全面攻克东北军阵地,马占山下令撤军。
  11月19日,日军五千人进入齐齐哈尔。
  江桥战役结束,历时一个多月,东北军死伤五千余人,日军死伤两千余人,伪军不详。
  整个江桥战役历时一个月,以日军攻克江桥告终。
  此后,日军继续进攻黑龙江。
  1932年2月,马占山投降日军。1932年4月,马占山再度抗日,退至黑龙江北部。
  1932年6月到9月,东北军反攻齐齐哈尔,被击退。
  1933年2月,日军进攻黑龙江东北部。
  1933年4月,黑龙江东北部失守,东北军七千人撤入苏联。
  1931年,东北军东北军共有野战军十六万七千人,保安卫戍部队十余万人,共计三十余万人。黑龙江省所拥有的战力仅为东北军总战力的不到六分之一。
  由于闯关东使东北人口暴增(由万,增至万),奉系军阀坐吃人口红利二十年,以及张作霖在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失败的教训,使得东北军成为当时最重视新式武器以及海空军的军队。
  1925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东北军曾调集二百架飞机在山海关轰炸直系,以及四艘炮舰炮击直系。
  直到1927年,东北军飞机数量占全国三分之二,军舰吨位占全国四分之三。
  空军方面:
  东北军全盛时期(即张作霖统治时期)装备飞机250-300架,共5个航空兵队。东北兵工厂也没有制造飞机的技术,飞机全为购买和列强赠送,或者是战场上缴获的。东北易帜前,东北空军估计还有200架左右,其中战斗机150架。东北军的飞机主要从法国和捷克两国购买,其中1929年因为中东路事件东北空军损失惨重,因此张学良刚从法国进口大量新式飞机,9.18前东北空军有100余架飞机,基本是新式的。
  海军方面:
  东北海军拥有大小舰只21艘,3.22万吨,舰队官兵3300人。主力舰“海圻”号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巡洋舰,其余还有“海琛”、“镇海”、“威海”、“同安”、“永翔”、“楚豫”、“江利”、“定海”等战舰。
  九一八开始前,东北军还从法国购买坦克16辆。
  而当时日本由于经济危机,以及一战后的较为重视经济发展的内阁当政,日本并未拥有大规模陆军。
  由于自身经济限制以及维持了一支世界第四大的海军,使日本在九一八时,陆军一共仅有约二十个师团,满编三十二万人。
  同时由于重视经济发展的内阁当政,一旦日军受挫,内阁极可能会反对扩大战争,进而和平解决问题。
  至于1937年平推中国,那是日本在五年的战争准备后,日军拥有东北资源产地以及一百多万陆军之后的事。元首经过五年的战争准备能平推国力和德国差不多的法国,何况日本平推比他弱小的中国呢?
请控制在3000字以内
我是反对认为一旦开战东北军惨败看法的。  个人认为,如果抵抗,这是直到1945年前,正面对抗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战斗。因为,只有这场战斗,面对的不是日本全国力量,面对的仅仅是当时力量远不像后来那么强大的关东军的一部分。  这里必须明白当时的历史背景。九一八事变和后来的中日历次战斗最大不同就是这不是日本当时的战略部署,是石原莞尔为首的关东军少壮派的冒险行动。而当时的日本还不是全面抗战开始后那种全国统一对外战争思路及部署的情况。当时的内阁和军部还是互相掣肘,皇道派和统制派还势均力敌。这种情况下,这个行动日本国内对此详细意图是很不了解,更无所谓提供有效支持的。故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真正可以有效动用的力量仅仅是关东军一部分,且一旦失败,很难有足够有效的后续行为。  这里提两个例子。  一是关东军司令庄本繁的表现。此人也是见过大风浪,在东北经营多年的人,不该是胆怯的人。但是,在后来得知此事时却显得惊慌失措,整个参与过程堪称赶鸭子上架。如果先前能有任何来自国内有效支持的底气,何至于表现这么丟风度?  二是此事的核心筹划者之一的坂垣征四郎表现。此人一直以有胆魄著称,后来他的一系列表现也确实证明“坂垣之胆”不是浪得虚名,但在事变之前却反复犹豫。后来全面抗战时候,坂垣面对数倍于己的中国军队,何曾有过犹豫纠结?只能说明九一八事变时候,坂垣身后可支援的力量实在太少了。  由此可见,九一八事变策划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突然性。但这个突然性也是双刃剑。它让东北军出其不意,但客观上也使得日本事变者能调动力量有限,甚至连关东军都无法做到有效部署。在实力悬殊如此巨大情况下,一旦冒险一击失败,后续很难有足够措施的。  所以说九一八当日一旦东北军能够抵抗,日军的冒险行动不能速战速决且获得巨大战果,这一少壮派领导的赌博必将随之流产。  而即便东北军在九一八当日没有反应过来从而坚决抵抗,如果次日能够做出恰当反应,成功的几率也是较大的。  有人提到九一八一击成功后日本国内力量开始对关东军支持,这个确实存在,毕竟当晚的巨大战果确实给日本以刺激。但要注意,这个支持是有限的。以其他答案有人提到的林铣十郎从朝鲜越界过来支持的事情。但要注意,林铣十郎的支持仅仅是他个人行为,没有系统性,即便如此在日本国内还引起争议——这在后来的抗战中何曾有过?而且就算是这个支持,在此后很长时间内,也没有多少实际参与,更像是在旁边吆喝助威。  也就是说,在沈阳刚丢时候,日本真正调动的力量依然极其有限,以东北军实力,还是有很大机会的。而等到吉林辽宁都丢失后,日本国内才逐步统一思想,此时局面才真正不可收拾。  当然,上述内容的前提是——东北军快速做出坚决抵抗。而石原莞尔敢干这么大一票赌博,也就是看透了少帅,算准了东北军的表现。所谓将熊熊一窝,日本头号战略家面对中国头号绣花枕头时,或许也注定这个结果了。
我是反对认为一旦开战东北军惨败看法的。
  个人认为,如果抵抗,这是直到1945年前,正面对抗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战斗。因为,只有这场战斗,面对的不是日本全国力量,面对的仅仅是当时力量远不像后来那么强大的关东军的一部分。
  这里必须明白当时的历史背景。九一八事变和后来的中日历次战斗最大不同就是这不是日本当时的战略部署,是石原莞尔为首的关东军少壮派的冒险行动。而当时的日本还不是全面抗战开始后那种全国统一对外战争思路及部署的情况。当时的内阁和军部还是互相掣肘,皇道派和统制派还势均力敌。这种情况下,这个行动日本国内对此详细意图是很不了解,更无所谓提供有效支持的。故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真正可以有效动用的力量仅仅是关东军一部分,且一旦失败,很难有足够有效的后续行为。
  这里提两个例子。
  一是关东军司令庄本繁的表现。此人也是见过大风浪,在东北经营多年的人,不该是胆怯的人。但是,在后来得知此事时却显得惊慌失措,整个参与过程堪称赶鸭子上架。如果先前能有任何来自国内有效支持的底气,何至于表现这么丟风度?
  二是此事的核心筹划者之一的坂垣征四郎表现。此人一直以有胆魄著称,后来他的一系列表现也确实证明“坂垣之胆”不是浪得虚名,但在事变之前却反复犹豫。后来全面抗战时候,坂垣面对数倍于己的中国军队,何曾有过犹豫纠结?只能说明九一八事变时候,坂垣身后可支援的力量实在太少了。
  由此可见,九一八事变策划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突然性。但这个突然性也是双刃剑。它让东北军出其不意,但客观上也使得日本事变者能调动力量有限,甚至连关东军都无法做到有效部署。在实力悬殊如此巨大情况下,一旦冒险一击失败,后续很难有足够措施的。
  所以说九一八当日一旦东北军能够抵抗,日军的冒险行动不能速战速决且获得巨大战果,这一少壮派领导的赌博必将随之流产。
  而即便东北军在九一八当日没有反应过来从而坚决抵抗,如果次日能够做出恰当反应,成功的几率也是较大的。
  有人提到九一八一击成功后日本国内力量开始对关东军支持,这个确实存在,毕竟当晚的巨大战果确实给日本以刺激。但要注意,这个支持是有限的。以其他答案有人提到的林铣十郎从朝鲜越界过来支持的事情。但要注意,林铣十郎的支持仅仅是他个人行为,没有系统性,即便如此在日本国内还引起争议——这在后来的抗战中何曾有过?而且就算是这个支持,在此后很长时间内,也没有多少实际参与,更像是在旁边吆喝助威。
  也就是说,在沈阳刚丢时候,日本真正调动的力量依然极其有限,以东北军实力,还是有很大机会的。而等到吉林辽宁都丢失后,日本国内才逐步统一思想,此时局面才真正不可收拾。
  当然,上述内容的前提是——东北军快速做出坚决抵抗。而石原莞尔敢干这么大一票赌博,也就是看透了少帅,算准了东北军的表现。所谓将熊熊一窝,日本头号战略家面对中国头号绣花枕头时,或许也注定这个结果了。
请控制在3000字以内
对比一下张大帅投资5亿元兴建的沈阳兵工厂,到1928年全厂已拥有机器8000多部,职工最多时达36000人:
工厂拥有国内仅有的兵工专用精密检测仪器设备,年产各式步枪6万多支,轻重机枪l000多挺,野炮、山炮、重炮共150门,枪弹1~1.8亿发,各式炮弹20多万发,以及大量的炸药等。 除了战斗机限于技术无法生产之外,哪样军工产品不是超越经济危机时的日本全国的生产成果!这还仅仅是沈阳兵工厂而已,还有大名鼎鼎的辽宁迫击炮厂: 图为辽宁迫击炮厂240mm榴弹巨炮试制车间
1924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该厂共生产“日式37”平射炮370门,“日式75”野炮108门,“奥式76”野炮300门,“奥式100”榴弹炮300门, “日式105”加农炮12门, “日式150”榴弹炮21门。 张大帅经营的东北军工体系,从以上数据来看,并不比当年日本本土的军工厂产量弱多少,毕竟是搜掠全国的资源和资金下血本建设起来的。东北三省的战争潜力比我们想象的更大,如果这些兵工厂控制在我方手中并且日夜生产,918事变东北军打起来至少武器方面不会落后于日军。 -------------------------------------- 石原莞尔是个人才不假,但是历史证明冒险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的。 现在的史料基本上指向他鼓动918事变纯属豪赌,甚至连他自己都没有多大的把握。中日两国的大战,也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左右的。如果当时沈阳的东北军表现正常,北大营直接吃掉了进犯的守备第2大队几百人,后续的第29步兵联队还会不会继续进攻都是一个问题。日本既然是冒险,那就不可能一开始就孤注一掷,事实上他们也是走一步看一步,步步为营,后面发现东北军几乎不抵抗就撤退了,才嚣张起来;如果一开始就让日军先头部队碰得头破血流,很有可能918事变就不会是丢掉东三省,而是按照中日摩擦冲突的老套路,死几个人后双方官方交涉,最后谈判桌上解决问题。
退一步讲,即使第7旅没有吃掉敌人,只要北大营坚决抵抗,不丢失主阵地,日军也不会这么猖狂,沈阳也不会这么快就丢了。 等到东三省十几万东北边防军都动员起来,平津地区的东北军主力沿铁路向关外开进,那就是大决战的前奏,对关东军那帮少壮派来说,就不是一点点事变能掩盖得过去了。事情闹大了,日本军部本来就反对在此时大举侵犯中国,难道还会允许朝鲜的日军私自支援东北日军吗?再退一步,即使朝鲜那2万日军开过来了,又怎样?不过是把东北日军由2万人变成了4万人,战斗力再强,也不太可能把十倍的东北边防军全部吃掉,更不用说占领东三省了。 只要第一战敢抵抗,后面的仗就算每次都输,东北也不至于那么快就被日本人吞下去。 ----------------------------------------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日本人对于自己的胜利,还是看得很清醒的:
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在给关东军的秘密报告中写道: 须知“九一八”迄今之帝国对华作战,中国军因依赖“国联”而行之不抵抗,故皇军得以顺利胜利……倘彼时中国军民能一致合力抵抗,则帝国在满势力行将陷于重围。一切原料能否供给帝国,一切市场能否由帝国保持,偌大地区,偌多人口能否为帝国统治,均无确定之把握;同时反满抗日力量集结,实行大规模之游击扰乱,则皇军势必苦于应付。
策划了“皇姑屯事件”的河本大作报告: 如果当时奉天军敢于试图公然反抗,则敌我兵力相差悬殊,日本方面的夜袭必败无疑。只有等待次日,即19日由辽阳赶来的第二师团主力的到来,再次发起攻击。那样,战局就将再起波澜,陷于复杂的状态,决不会有几天内便相继占领奉天、长春以及吉林的结果。 日本人的赌博在中国人这里因为张学良不抵抗而大获成功。然而当它面对苏联也想通过冒险来试探,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就被苏联给狠狠地教训了一回,从此再也不敢进攻苏联,即使在德军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的时候。 (图为日军北方作战计划。在诺门坎遭受惨败之后,日军再也不敢侵犯苏联了) 日,如果进攻沈阳的那2000多日军没能得手,日军中的少壮派势力将受到沉重打击,日本政府恐怕不会继续冒这个险。当时的日本国内正处于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如果战争不能带来巨大的好处以战养战,日本哪里来的动力、哪来的实力扩大侵华? -------------------------------------- 有人认为日军战斗力强大,东北军根本抵抗不住。我承认日军整体战斗力强,而东北军的战斗力很值得怀疑,但并不认为日军能强大到逆天的地步。兵力对比差距太大的情况下,日军也不可能打出奇迹,何况31年的关东军第二师团并不算什么精锐,整个师团才1万多人,是日军正常主力师团人数的一半。 如果东北军最高决策层能够统一认识,全军总动员,集中兵力跟日本关东军打几仗肯定没问题。按照中日两军的战斗力对比,很有可能每次大战东北军都大败,但绝不至于被全歼。如果日军不能在短期内获得大胜、占领东三省,日本政府还会打下去吗?
参考上海一二八抗战,基本跟918事变同一个模式。日军屡屡挑衅,国民政府委曲求全,日本人要求什么就答应什么,还是没能阻止战争;中央政府担心19路军会坚决抵抗,一面下令十九路军要忍辱求全,一面准备把19路军调离上海。如果19路军也像东北军那样不抵抗,估计上海早就让日本人占领了。何止上海,如果日本人再次发现冒险成功,估计南京保卫战1932年就要打响。 日,日军主动发起攻击,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日军节节进逼,增兵换将;19路军节节抵抗,甚至发起反击,双方陷入拉锯战。日军三次增兵后,中国军队总兵力比日军还少,日军还拥有海空军优势,虽然给予了中国军队重大杀伤,但是上海市终究没能完全占领。第十九路军武器装备还不如东北军,开战之初并没有被日军一口吃掉。最终外交解决。
事实上,东北军跟日本关东军的交手,前有马占山的自发抵抗,后有张学良忍无可忍之下下令作战的长城抗战: 虽然结果都是日军获得胜利,但并不是压倒性的胜利,都是日军靠着人多打赢的,寡不敌众并不能证明东北军在日军面前不堪一击。
对比一下张大帅投资5亿元兴建的沈阳兵工厂,到1928年全厂已拥有机器8000多部,职工最多时达36000人:
工厂拥有国内仅有的兵工专用精密检测仪器设备,年产各式步枪6万多支,轻重机枪l000多挺,野炮、山炮、重炮共150门,枪弹1~1.8亿发,各式炮弹20多万发,以及大量的炸药等。 除了战斗机限于技术无法生产之外,哪样军工产品不是超越经济危机时的日本全国的生产成果!这还仅仅是沈阳兵工厂而已,还有大名鼎鼎的辽宁迫击炮厂: 图为辽宁迫击炮厂240mm榴弹巨炮试制车间
1924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该厂共生产“日式37”平射炮370门,“日式75”野炮108门,“奥式76”野炮300门,“奥式100”榴弹炮300门, “日式105”加农炮12门, “日式150”榴弹炮21门。 张大帅经营的东北军工体系,从以上数据来看,并不比当年日本本土的军工厂产量弱多少,毕竟是搜掠全国的资源和资金下血本建设起来的。东北三省的战争潜力比我们想象的更大,如果这些兵工厂控制在我方手中并且日夜生产,918事变东北军打起来至少武器方面不会落后于日军。 -------------------------------------- 石原莞尔是个人才不假,但是历史证明冒险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的。 现在的史料基本上指向他鼓动918事变纯属豪赌,甚至连他自己都没有多大的把握。中日两国的大战,也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左右的。如果当时沈阳的东北军表现正常,北大营直接吃掉了进犯的守备第2大队几百人,后续的第29步兵联队还会不会继续进攻都是一个问题。日本既然是冒险,那就不可能一开始就孤注一掷,事实上他们也是走一步看一步,步步为营,后面发现东北军几乎不抵抗就撤退了,才嚣张起来;如果一开始就让日军先头部队碰得头破血流,很有可能918事变就不会是丢掉东三省,而是按照中日摩擦冲突的老套路,死几个人后双方官方交涉,最后谈判桌上解决问题。
退一步讲,即使第7旅没有吃掉敌人,只要北大营坚决抵抗,不丢失主阵地,日军也不会这么猖狂,沈阳也不会这么快就丢了。 等到东三省十几万东北边防军都动员起来,平津地区的东北军主力沿铁路向关外开进,那就是大决战的前奏,对关东军那帮少壮派来说,就不是一点点事变能掩盖得过去了。事情闹大了,日本军部本来就反对在此时大举侵犯中国,难道还会允许朝鲜的日军私自支援东北日军吗?再退一步,即使朝鲜那2万日军开过来了,又怎样?不过是把东北日军由2万人变成了4万人,战斗力再强,也不太可能把十倍的东北边防军全部吃掉,更不用说占领东三省了。 只要第一战敢抵抗,后面的仗就算每次都输,东北也不至于那么快就被日本人吞下去。 ----------------------------------------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日本人对于自己的胜利,还是看得很清醒的:
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在给关东军的秘密报告中写道: 须知“九一八”迄今之帝国对华作战,中国军因依赖“国联”而行之不抵抗,故皇军得以顺利胜利……倘彼时中国军民能一致合力抵抗,则帝国在满势力行将陷于重围。一切原料能否供给帝国,一切市场能否由帝国保持,偌大地区,偌多人口能否为帝国统治,均无确定之把握;同时反满抗日力量集结,实行大规模之游击扰乱,则皇军势必苦于应付。
策划了“皇姑屯事件”的河本大作报告: 如果当时奉天军敢于试图公然反抗,则敌我兵力相差悬殊,日本方面的夜袭必败无疑。只有等待次日,即19日由辽阳赶来的第二师团主力的到来,再次发起攻击。那样,战局就将再起波澜,陷于复杂的状态,决不会有几天内便相继占领奉天、长春以及吉林的结果。 日本人的赌博在中国人这里因为张学良不抵抗而大获成功。然而当它面对苏联也想通过冒险来试探,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就被苏联给狠狠地教训了一回,从此再也不敢进攻苏联,即使在德军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的时候。 (图为日军北方作战计划。在诺门坎遭受惨败之后,日军再也不敢侵犯苏联了) 日,如果进攻沈阳的那2000多日军没能得手,日军中的少壮派势力将受到沉重打击,日本政府恐怕不会继续冒这个险。当时的日本国内正处于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如果战争不能带来巨大的好处以战养战,日本哪里来的动力、哪来的实力扩大侵华? -------------------------------------- 有人认为日军战斗力强大,东北军根本抵抗不住。我承认日军整体战斗力强,而东北军的战斗力很值得怀疑,但并不认为日军能强大到逆天的地步。兵力对比差距太大的情况下,日军也不可能打出奇迹,何况31年的关东军第二师团并不算什么精锐,整个师团才1万多人,是日军正常主力师团人数的一半。 如果东北军最高决策层能够统一认识,全军总动员,集中兵力跟日本关东军打几仗肯定没问题。按照中日两军的战斗力对比,很有可能每次大战东北军都大败,但绝不至于被全歼。如果日军不能在短期内获得大胜、占领东三省,日本政府还会打下去吗?
参考上海一二八抗战,基本跟918事变同一个模式。日军屡屡挑衅,国民政府委曲求全,日本人要求什么就答应什么,还是没能阻止战争;中央政府担心19路军会坚决抵抗,一面下令十九路军要忍辱求全,一面准备把19路军调离上海。如果19路军也像东北军那样不抵抗,估计上海早就让日本人占领了。何止上海,如果日本人再次发现冒险成功,估计南京保卫战1932年就要打响。 日,日军主动发起攻击,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日军节节进逼,增兵换将;19路军节节抵抗,甚至发起反击,双方陷入拉锯战。日军三次增兵后,中国军队总兵力比日军还少,日军还拥有海空军优势,虽然给予了中国军队重大杀伤,但是上海市终究没能完全占领。第十九路军武器装备还不如东北军,开战之初并没有被日军一口吃掉。最终外交解决。
事实上,东北军跟日本关东军的交手,前有马占山的自发抵抗,后有张学良忍无可忍之下下令作战的长城抗战: 虽然结果都是日军获得胜利,但并不是压倒性的胜利,都是日军靠着人多打赢的,寡不敌众并不能证明东北军在日军面前不堪一击。
请控制在3000字以内
张学良和国民政府对918事变的应对和决策,堪称误国。 我对此早已耿耿于怀,抛砖引玉吧。 —————————————————————————————————————— 当时的东北军在整个中国的军阀体系(除了蒋介石中央军之外)中,实力不是第一也是第二。国民政府的北伐,因为奉系张学良同意东北易帜,才最终获得名义上的统一全国;蒋介石与几大军阀打中原大战,双方都把张学良的奉系军队看做决定胜负的筹码,张学良支持谁谁就能获胜。蒋介石最后的成功,张学良的支持可谓举足轻重。
张作霖经营下的东北,不仅整体经济发展程度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有自己的兵工厂(沈阳兵工厂是当时全国最大兵工厂),自己的各级政府和整套统治体系,要跟日本打一仗并不存在后勤和军工上的问题。
东北易帜后,东北军编成步兵25个旅、骑兵6个旅、炮兵10个团。张学良为了支援蒋介石将东北军精锐和大部炮兵分布在平津及河北、察哈尔一带,留驻东北的步兵仅12个旅、骑兵3个旅和省防旅。“九一八”事变前夕,在东北的正规军16.5万人、非正规军4万人,总计约20万人。 退一万步讲,即使918沈阳日军得手,中国军队失利,那也仅仅是战争的开端而已;东北军的主力仍在,在东北的10多万东北军不说全歼日军了,至少能把不超过3万的日军节节抵抗吧?东北军在关内的主力18万人就驻守在平津地区,一声令下马上出关支援,路程那么近,要不了多久就能跟日军主力对上。近40万东北军如果能全部进入东三省与日军决战,几万日本军队能有多大胜算?更不用说,都打到这个份上了,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难道袖手旁观? 东北军主力从平津地区沿铁路线出山海关,到沈阳前线也只有400多公里。大军乘坐火车开过去要不了一天就能开到东三省,日军除了跟东北军决战没有别的选择,难道还能到白山黑水里面打游击战不成? —————————————————————————————————————— 虽然在中原大战后东北军10个精锐旅9万大军入关,东北空虚;但这个“空虚”是相对的,当时在东三省的东北边防军,应该是16万左右,数字待考。 东北军在东三省的总兵力是东北日军的7倍。
日军在东北的正规军已达1.5万余人(第2师团为缩编部队,每步兵联队缺1个步兵大队,每大队缺1个步兵中队,全师团约1.04万人;6个独立守备大队,每大队4个步兵中队,每中队160人,共约4000余人;还有旅顺要塞部队和重炮兵大队等),另外有在乡军人和警察等辅助部队约1万余人。总兵力约2.7万人。
具体到沈阳918事变发生时,进攻东北军北大营的是日军独立守备第2大队,也就500号人。而当时驻守北大营的是东北军独立第7旅王以哲部,正式编制7000多人,还有3个特种连,总兵力加起来1万多人。 第7旅可不是弱旅,算是东北军的精锐部队:
拥有旅属战车队、迫击炮连、重机枪连,有轻型坦克12辆,84毫米迫击炮6门,马克沁重机枪12挺。团属迫击炮连和重机枪连,与旅相同,还有个装备4门34毫米口径平射炮的平射炮连。每个连有捷克式轻机枪12挺,同式步枪120支,掷弹筒12具。操持这些装备的,许多军官是陆军大学、保定军官学校、东北讲武堂毕业生,还有留学英美和日本的,士兵几乎没有不识字的,基本都是高小以上文化。 早在9月6日王一哲部就预判到日军会在近期制造事端、挑衅试探,所以918当时并不是毫无准备。 不要以为当时的日军战斗力强大到哪里去了,918当晚日军进攻北大营,东北军只有无组织的零星抵抗的情况下,也是打到凌晨2点打不下来,后来叫来两支援军才把东北军赶走,一晚上才占领了北大营。
沈阳当时不仅有上万人的第7旅,还有原第20师改编的公安总队黄显生部,东北空军、海军及宪兵司令部直属部队。日军在沈阳西南地区发动进攻的是步兵第29联队,人数不会超过1000人。 如果把整个沈阳至少1.5万人的陆军全部动员起来,南北两线对阵总共2000人不到的日军,我觉得日本人要想速胜也是挺不容易的。在北大营,1万多正规军,如果指挥官能得到正式抵抗的命令,绝不至于被500人击溃;既然是日军先动的手,那就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反击,只要指挥得当,1万多人把500多日军全部吃掉也不足为奇。20:1的兵力对比,胜率太高。 有人认为东北军是封建军队,不知道为何而战,所以打不过日军这样的近代军队。且不论东北军是不是封建军队,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东北军上到张学良,下到基层士兵,他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答:他们都是东北人。 什么意思?都说中国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国家意识弱,然而中国军人从古到今绝对是普遍地相信并真心支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保卫家乡!东吴为什么几次抗曹都能胜利,因为东吴军都是江东子弟,后面就是家国乡土。 918事变,北大营的将士们被日本人欺负到头上了,却接到命令不能抵抗,个个捶胸顿足痛哭流涕——你说,假如命令他们抵抗,他们会不知道为何而战吗?!我相信只要上级一道命令下来,东北的血性汉子们马上就会抄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家乡,跟日本人拼命! 就算日本人拿下沈阳,其他地方也会坚持抵抗,马占山将军就是最好的证明。 张学良如果想让在平津驻守的东北军主力打回去,还需要做什么政治动员吗?一句:打回老家去!就能让十几万大军杀气腾腾地杀回东北,一往无前。 有这样的士气,这样的军心,还怕将士不用命吗? —————————————————————————————————————— 日军打下沈阳,缴获中国兵工厂存储步枪8万支,机枪4000挺,飞机260余架,武器之多让日本人几乎不敢相信。这些武器如果沈阳驻军好好利用,918当晚就紧急动员起来全面作战,日本人更不可能在第二天清晨就占领沈阳了。待到天蒙蒙亮,空军的战斗机就可以起飞空战了,200多架飞机啊!对关东军的那几架飞机基本上可以说是压倒性的空中优势;如果沈阳大战中东北空军200多架飞机可以出动对日军进行大轰炸,那画面太美我真是不敢想……顺便提一句,1931年3月,日本全国共有空军作战飞机约300余架。东北空军如果全部动员起来,完全可以跟日本空军一战,更不要说起欺负一下那个关东军第二师团了。
下列数据是不完全统计的918事变损失。这些损失,客观的说,都是东北军拱手送给日军的!1931年的50亿美元可不是小数目,如果能有效利用起来对日作战,日本即使能最终胜利,也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
沈阳兵工厂为敌所占,损失各种大炮668门,机关枪2724挺,步枪10万余支,各种弹药无数,及大批其它机器设备,折合美金10亿元; 东北航空处损失各种新旧飞机260架 东三省官银号损失1亿美元;边业银行损失4000万美元; 辽宁电话局损失电话线路8600英里,电话机1100台,折合美金1600余万美元; 东北大学损失约300万美元。 然而,这50亿美元的粗略估计,仅仅是东北地区辽宁省局部地区的损失,并不包括东北黑龙江、吉林两省以及东北全境铁路、工矿企业及大中小学校等方面的损失。
我甚至还看到过一个数据,说1931年日本军费为4.54亿日元(日本全国1931年的军费为四亿五千四百万日元,占总岁出额的31%),仅生产步枪3613支,机枪514挺,火炮90门,坦克12辆,飞机410架。对比一下张大帅投资5亿元兴建的沈阳兵工厂,到1928年全厂已拥有机器8000多部,职工最多时达36000人
张学良和国民政府对918事变的应对和决策,堪称误国。 我对此早已耿耿于怀,抛砖引玉吧。 —————————————————————————————————————— 当时的东北军在整个中国的军阀体系(除了蒋介石中央军之外)中,实力不是第一也是第二。国民政府的北伐,因为奉系张学良同意东北易帜,才最终获得名义上的统一全国;蒋介石与几大军阀打中原大战,双方都把张学良的奉系军队看做决定胜负的筹码,张学良支持谁谁就能获胜。蒋介石最后的成功,张学良的支持可谓举足轻重。
张作霖经营下的东北,不仅整体经济发展程度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有自己的兵工厂(沈阳兵工厂是当时全国最大兵工厂),自己的各级政府和整套统治体系,要跟日本打一仗并不存在后勤和军工上的问题。
东北易帜后,东北军编成步兵25个旅、骑兵6个旅、炮兵10个团。张学良为了支援蒋介石将东北军精锐和大部炮兵分布在平津及河北、察哈尔一带,留驻东北的步兵仅12个旅、骑兵3个旅和省防旅。“九一八”事变前夕,在东北的正规军16.5万人、非正规军4万人,总计约20万人。 退一万步讲,即使918沈阳日军得手,中国军队失利,那也仅仅是战争的开端而已;东北军的主力仍在,在东北的10多万东北军不说全歼日军了,至少能把不超过3万的日军节节抵抗吧?东北军在关内的主力18万人就驻守在平津地区,一声令下马上出关支援,路程那么近,要不了多久就能跟日军主力对上。近40万东北军如果能全部进入东三省与日军决战,几万日本军队能有多大胜算?更不用说,都打到这个份上了,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难道袖手旁观? 东北军主力从平津地区沿铁路线出山海关,到沈阳前线也只有400多公里。大军乘坐火车开过去要不了一天就能开到东三省,日军除了跟东北军决战没有别的选择,难道还能到白山黑水里面打游击战不成? —————————————————————————————————————— 虽然在中原大战后东北军10个精锐旅9万大军入关,东北空虚;但这个“空虚”是相对的,当时在东三省的东北边防军,应该是16万左右,数字待考。 东北军在东三省的总兵力是东北日军的7倍。
日军在东北的正规军已达1.5万余人(第2师团为缩编部队,每步兵联队缺1个步兵大队,每大队缺1个步兵中队,全师团约1.04万人;6个独立守备大队,每大队4个步兵中队,每中队160人,共约4000余人;还有旅顺要塞部队和重炮兵大队等),另外有在乡军人和警察等辅助部队约1万余人。总兵力约2.7万人。
具体到沈阳918事变发生时,进攻东北军北大营的是日军独立守备第2大队,也就500号人。而当时驻守北大营的是东北军独立第7旅王以哲部,正式编制7000多人,还有3个特种连,总兵力加起来1万多人。 第7旅可不是弱旅,算是东北军的精锐部队:
拥有旅属战车队、迫击炮连、重机枪连,有轻型坦克12辆,84毫米迫击炮6门,马克沁重机枪12挺。团属迫击炮连和重机枪连,与旅相同,还有个装备4门34毫米口径平射炮的平射炮连。每个连有捷克式轻机枪12挺,同式步枪120支,掷弹筒12具。操持这些装备的,许多军官是陆军大学、保定军官学校、东北讲武堂毕业生,还有留学英美和日本的,士兵几乎没有不识字的,基本都是高小以上文化。 早在9月6日王一哲部就预判到日军会在近期制造事端、挑衅试探,所以918当时并不是毫无准备。 不要以为当时的日军战斗力强大到哪里去了,918当晚日军进攻北大营,东北军只有无组织的零星抵抗的情况下,也是打到凌晨2点打不下来,后来叫来两支援军才把东北军赶走,一晚上才占领了北大营。
沈阳当时不仅有上万人的第7旅,还有原第20师改编的公安总队黄显生部,东北空军、海军及宪兵司令部直属部队。日军在沈阳西南地区发动进攻的是步兵第29联队,人数不会超过1000人。 如果把整个沈阳至少1.5万人的陆军全部动员起来,南北两线对阵总共2000人不到的日军,我觉得日本人要想速胜也是挺不容易的。在北大营,1万多正规军,如果指挥官能得到正式抵抗的命令,绝不至于被500人击溃;既然是日军先动的手,那就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反击,只要指挥得当,1万多人把500多日军全部吃掉也不足为奇。20:1的兵力对比,胜率太高。 有人认为东北军是封建军队,不知道为何而战,所以打不过日军这样的近代军队。且不论东北军是不是封建军队,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东北军上到张学良,下到基层士兵,他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答:他们都是东北人。 什么意思?都说中国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国家意识弱,然而中国军人从古到今绝对是普遍地相信并真心支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保卫家乡!东吴为什么几次抗曹都能胜利,因为东吴军都是江东子弟,后面就是家国乡土。 918事变,北大营的将士们被日本人欺负到头上了,却接到命令不能抵抗,个个捶胸顿足痛哭流涕——你说,假如命令他们抵抗,他们会不知道为何而战吗?!我相信只要上级一道命令下来,东北的血性汉子们马上就会抄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家乡,跟日本人拼命! 就算日本人拿下沈阳,其他地方也会坚持抵抗,马占山将军就是最好的证明。 张学良如果想让在平津驻守的东北军主力打回去,还需要做什么政治动员吗?一句:打回老家去!就能让十几万大军杀气腾腾地杀回东北,一往无前。 有这样的士气,这样的军心,还怕将士不用命吗? —————————————————————————————————————— 日军打下沈阳,缴获中国兵工厂存储步枪8万支,机枪4000挺,飞机260余架,武器之多让日本人几乎不敢相信。这些武器如果沈阳驻军好好利用,918当晚就紧急动员起来全面作战,日本人更不可能在第二天清晨就占领沈阳了。待到天蒙蒙亮,空军的战斗机就可以起飞空战了,200多架飞机啊!对关东军的那几架飞机基本上可以说是压倒性的空中优势;如果沈阳大战中东北空军200多架飞机可以出动对日军进行大轰炸,那画面太美我真是不敢想……顺便提一句,1931年3月,日本全国共有空军作战飞机约300余架。东北空军如果全部动员起来,完全可以跟日本空军一战,更不要说起欺负一下那个关东军第二师团了。
下列数据是不完全统计的918事变损失。这些损失,客观的说,都是东北军拱手送给日军的!1931年的50亿美元可不是小数目,如果能有效利用起来对日作战,日本即使能最终胜利,也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
沈阳兵工厂为敌所占,损失各种大炮668门,机关枪2724挺,步枪10万余支,各种弹药无数,及大批其它机器设备,折合美金10亿元; 东北航空处损失各种新旧飞机260架 东三省官银号损失1亿美元;边业银行损失4000万美元; 辽宁电话局损失电话线路8600英里,电话机1100台,折合美金1600余万美元; 东北大学损失约300万美元。 然而,这50亿美元的粗略估计,仅仅是东北地区辽宁省局部地区的损失,并不包括东北黑龙江、吉林两省以及东北全境铁路、工矿企业及大中小学校等方面的损失。
我甚至还看到过一个数据,说1931年日本军费为4.54亿日元(日本全国1931年的军费为四亿五千四百万日元,占总岁出额的31%),仅生产步枪3613支,机枪514挺,火炮90门,坦克12辆,飞机410架。对比一下张大帅投资5亿元兴建的沈阳兵工厂,到1928年全厂已拥有机器8000多部,职工最多时达36000人
请控制在3000字以内
请控制在3000字以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一八事变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