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 念佛:怎样念佛才能不伤气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您要查找的资源可能已被删除,已更改名称或者暂时不可用。【大安法师净土百问】有哪些持名念佛的方法可以采用?--切刀:佛渡有缘人--凤凰网博客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大安法师净土百问】有哪些持名念佛的方法可以采用?
三、实 修 笃行(2)问:念佛法门下手易而得效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持名念佛确实是修持净土法门的一种非常便利直捷的方法。那么,在持名念佛时,念六字洪名和四字佛号有何不同?有哪些持名念佛的方法可以采用呢?答:持名念佛念六字或四字并无大的区别,总在念佛人的习惯、方便、欢喜而定。但都必须如印光祖师讲的:(在)真信切愿(的基础上)志心执持。无论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及大小便利等,总不离此六字洪名(或四字持亦可)。必须令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无二,心佛一如。若能念兹在兹,念极情忘,心空佛现,则于现生之中便能亲证三昧。娑婆众生,耳根最利,意根功德最全。故应在制服耳根与意根上下功夫。先利用耳根听佛声,以意根或记数或作观想,摄住耳根与意根,其它诸根自然臣服。所谓一根既返源,六根咸解脱。念佛方法甚多,兹略述三五,以备净业同修选用。1.简易十念法每日清晨服饰已后,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一气为一念。如是十气,名为十念。但随气长短,不限佛数,唯长唯久,气极为度。其佛声不高不低,不缓不急,调停得中,如此十气,连续不断,意在令心不散,专精为功故。名为十念者,显是借气束心,心自不散。但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只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如加早晚十念,或早午晚三次亦可。如家有净室或佛堂,仍须对佛像焚香礼拜,立念跪念均可。十念法是慈云忏主依据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意趣,为事务忙碌者所立。实为无论僧俗闲忙均可奉持之法。楚石禅师晨朝十念,终身不缺;幽溪大师奉为日课,至老不休。此法能制心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数虽少,功德颇深。2.十念记数法印光大师为对治妄波沸涌而立。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久自当得之。此十念记数法与晨朝十念法,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十念记数,以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
& & & & & & & & & & & (转载自:大安法师净土百问)微信:shuoyueliang2014 & & &极乐世界普度5群:守月亮的博客:净土义工-滕建波的博客:慈悲喜舍法宝流通处网店: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老实念佛,真信切愿,决定生西。南无阿弥陀佛。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大安法师:最最好用的四种念佛法
庐山东林寺大安法师
四种念佛法(资料图)文:大安法师念佛法门下手易而得效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持名念佛确实是修持净土法门的一种非常便利直捷的方法。那么,在持名念佛时,念六字洪名和四字佛号有何不同?有哪些持名念佛的方法可以采用呢?大安法师开示:持名念佛念六字或四字并无大的区别,总在念佛人的习惯、方便、欢喜而定。但都必须如印光祖师讲的:“(在)真信切愿(的基础上)志心执持。无论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及大小便利等,总不离此六字洪名(或四字持亦可)。必须令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无二,心佛一如。若能念兹在兹,念极情忘,心空佛现,则于现生之中便能亲证三昧。”娑婆众生,耳根最利,意根功德最全。故应在制服耳根与意根上下功夫。先利用耳根听佛声,以意根或记数或作观想,摄住耳根与意根,其它诸根自然臣服。所谓一根既返源,六根咸解脱。念佛方法甚多,兹略述三五,以备净业同修选用。1、简易十念法每日清晨服饰已后,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一气为一念。如是十气,名为十念。但随气长短,不限佛数,唯长唯久,气极为度。其佛声不高不低,不缓不急,调停得中,如此十气,连续不断,意在令心不散,专精为功故,名为十念者,显是借气束心。心自不散,但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只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如加早晚十念,或早午晚三次亦可。如家有净室或佛堂,仍须对佛像焚香礼拜,立念跪念均可。十念法是慈云忏主依据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意趣,为事务忙碌者所立。实为无论僧俗闲忙均可奉持之法。楚石禅师晨朝十念,终身不缺;幽溪大师奉为日课,至老不休。此法能制心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数虽少,功德颇深。2、十念记数法印光大师为对治妄波沸涌而立。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久自当得之。此十念记数法与晨朝十念法,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十念记数,以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3、持名与观想合修凡于行住坐卧时,则一心执持名号,凡于蒲团上跏趺静坐时,则心心观想佛像与净土庄严。经行疲乏则趺坐以观佛,坐久则经行以称名。如能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如是循环善巧修行。持名方法有上述诸种可资采用,趺坐观想之方略举数端。(1)、自坐莲花想在念佛心中默下观想,想目前生一大莲华,不拘青黄赤白,状如车轮之大,观想华状分明,仍想自身坐在华中,须台之上,端然不动。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当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我清虚之身,无极之体,莲华化生,得未曾有。作眼目开想,见佛菩萨及国土想,即于佛前,坐听妙法,及闻一切音声,皆说所乐闻法,所闻悉与十二部经相合。(2)、白毫观观想阿弥陀佛丈六金身,趺坐胜宝莲台,端正无比,两眉之间,有白毫一颗,长丈五尺,周围五寸,白如珂雪,外有八棱,右旋宛转,中则虚空,放净光明,莹净明彻,不可具说,显映金颜,分齐分明,作此想时,停心住念,坚固勿移。心内忆念白毫相光四字,愈久愈妙。《观经》云:“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3)、阿弥陀佛观阿弥陀佛于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一切境界无不照见,如黄金山,出于海面。其中万物,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有无数声闻菩萨,恭敬围绕。另外亦可对西方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若德风华雨,若妙香天乐,若泉池楼阁,若林树宝网。一一忆念,一境一幕,神游净域。先送心归极乐,临终定得莲华化生。4、临睡观念法修净土人,凡欲入观及临睡时,一心合掌,正面西向,若坐若立若跪,十声念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清净海众竟,发愿云:弟子某甲,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识,得闻弥陀名号,本愿功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哀怜摄受。弟子某甲,不识佛身相好光明,愿佛示现,令我得见,及见观音、势至、诸菩萨众,彼世界中清净庄严,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见。发愿已,正念而寝,不得杂语,不得杂想。或正发愿时即得见之,或睡梦中得见,此法系善导大师所立。莲池大师云:“善导大师古称阿弥陀佛化身,今此愿文,修净土人所宜深信,慎勿以暂时无验而辄废惰,务必久远行持,必于净土,功不唐捐。”此临睡观念佛法能有效地提高睡眠质量。获致身心健康,弥陀名号亦是世间疗效极佳的安眠药。上微信搜【腾讯佛学】轻松关注佛学微信公众号。或下载【腾讯新闻】客户端,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点击关注“腾讯佛学 ”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佛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佛学”,获取更多佛学资讯。
[责任编辑:waltergao]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大安法师:念佛控制不住念头该怎么办--学佛网
&大安法师:念佛控制不住念头该怎么办
发布:信愿居士&[ &]&& 日期: 12:00:00&&
问: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可以往生?看到法师念佛时很享受,可是弟子怎么觉得安住在佛号上很难受呀?总是控制不住念头,怎么办呢?大安法师答:怎么叫真信切愿,一定是从自己的真诚心里面出来的。首先信,要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信自己是业障深重,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不了轮回问题,于是就坚定地相信,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一定能救我,出离这个三界火宅。这叫真信。那么切愿,这个愿很恳切,就是愿往生的心如绝江河,沛然莫御,万牛莫挽,一万头牛的力量都不能挽回。要把往生这个事情作为头等大事,只要念佛,阿弥陀佛现前接引,要义无反顾,毫不犹豫,欢欢喜喜。不要佛来接引的时候,你还在心里想多活几年,还要那个事没有完成,这个事没有完成,要向阿弥陀佛再请几年假,这些都是缺乏切愿的表现。要知道我们在这里轮回呀,就好像一个牢狱里面的囚犯,牢狱里面的囚犯是早一天释放,就早一天得自由嘛,你为什么说让你出牢狱,你还说我不想出牢狱,我还想再呆着,呆着很好。但人在牢狱呆久了,他真的觉得牢狱里面很好,给他自由,他还觉得不习惯。所以这里要改变一种心态,随时跟着阿弥陀佛启程,随时准备。那么念佛法门确实它不需要修太大的苦行的,它主要是要靠信愿感通。那无量寿经讲,你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无上菩提。你只要具足信,清净的信心,乃至这一念,你这一念信心的功德回向,都能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是非常圆顿的一个法门。但是虽然在理上,我们要了解这种圆顿的道理,在事相上,我们还是要多多念佛。在事相上,我们也得要有一定的勤苦,精勤努力地去念佛。所以包括我们作佛七,讲精进佛七,一天念十多个小时,这已经就有一定的对身体上的挑战了,就是要我们也得要修一点苦行,但是不一定非得要靠苦行往生哪。但这种精勤努力地念佛,是表达我们对阿弥陀佛的那份感恩,那份信心,同时我们努力的多念佛号,就能增上往生的品位,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理上相信一念信心即能往生,事相上一定要精勤努力刻苦的去念佛,念得多多益善为好。那么念佛的时候,如果你具足信愿,功夫也还比较能用的一点上,所以念佛确实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那么佛号是清净的,是光明的,是欢喜的,我们的心安住在佛号当中,我们就不会想世间的五欲六尘哪,恩恩怨怨哪,所以,这句佛号就能止住我们的妄念,但这句佛号你念起来又能够孤明历历,又能听得很清楚,这里面就有他的观在里面。所以念佛就在修止观哪,有止观就有定慧,有定慧就有寂照,就回到我们自性的本来的状态,自性的本来状态就是生命安乐的一个源泉。而在世间当中,生灭的、无常的、节奏感很快的,让我们充满困顿不安的,这都是让我们很痛苦的一种情况。所以安顿在佛号上,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但我们有时候觉得,很难安住在佛号上,或者你感觉安在佛号上很难受。很难受是什么情况?就是你的心还是要往外跑,往外跑,你又想把它安住在佛号上,又有一种力量要让你飘开,往外走。你是两种力量在那里焦灼状态,你觉得难受。如果慢慢你的道力――念佛的力量占主导地位的时候,这条野牛不会往外跑的时候,这时候你就不会有难受的感觉了。所以难受还是说你控制不住自己的念头,口里念着佛号,念头当中还是想到你认为重要的事情。我到哪里赚钱哪?我的儿女怎么样啊?他们能不能考上大学啊?反正这个世间上的事情很多哟,你都牵挂这个,牵挂的力量很重,你佛号的力量反而很轻,这样你就会觉得念得不愉快了。所以这是需要一段时间,把这个佛号由生疏变成熟悉,把这个世间的东西,由熟悉变成生疏,这就用功夫哦,这叫熟处变生、生处变熟,这样心里的感受就会有改变。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学佛网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传统文化)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佛法讲座专区
      
佛教导航子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大安法师o开示问答:越是拼命念佛,烦恼越重,脾气越大,是弟子不适合学净土法门吗?
       
发布时间:日
来源:&& 作者:大安法师人关注&&&&&&
居士:弟子有一些疑惑,为何弟子越是拼命念佛,烦恼越重,脾气越大,究竟是为什么,是弟子不适合学净土法门吗?请慈悲为弟子指明一条修行的道路。
法师:首先你念佛,心态要调整好,心平气和、绵绵密密。你为什么要拼命念佛呢?跟谁拼命呢?这个拼命念佛的心是一个燥妄的心,燥妄的心就把你燥妄的烦恼习气给调动起来了。
念佛一定要有深信切愿的心。念佛,不需要去拼命,念佛是一个很快乐的事情。你能够绵绵密密,能够念清楚、听清楚,以此都摄六根。当你念佛的时候,无量寿、无量光就在我们心性上,来引导我们自性的性德,我们越念心里越清净,越念越法喜。
由于名号有无量光寿这样的德能,就能把我们阿赖耶识里净业、善业的种子激活,串系起来,所以应该是越念越安乐,越念越欢喜,这才是正确的。
每一个众生都适合学净土法门,问题是你学念佛的时候心态要摆正。
&&&&&&&&&&&&&&&&&&&&&&&&&&&&&&&&&&&&&&&&&&&&&&&&&&&
&&&&&&&&&&&&&&&&&&&&&&&&&&&&&&&&&&&&&&&&&&&&&&&&&&&
欢迎投稿:
QQ: &  &&&&&&&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下一篇:
还没有任何项目!
佛教导航@1999-
|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安法师 三昧念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