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芳马化腾的毕业院校校

近十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不仅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你绝对想不到,中国制造有这么多“世界第一”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180',
container: s,
size: '250,200',
display: 'inlay-fix'
热门资料排行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
中兴通融(430035)董事会成员
职称和所得证书
苏诠惠,男,198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本科学历。曾任职于北京英泰国际集团、北京浩井科技有限公司、日本JSDS 株式会社、北京华科广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8年加入中兴通科技,历任项目经理、铁路事业部总经理、中兴通轨道总经理、中兴通医疗副总经理,现任公司的
董事长(董事会主席)
职称和所得证书
朱元涛先生,出生于1964年,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中科院自动
化研究所自动化专业硕士。曾就职于大连铁道学院、中科院大通电子所、北京路
得自动化研究所、中兴通电子。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仲合通董事长、中兴
通投资董事长、中兴通科技董事长、北京融通正德董事长、
职称和所得证书
中国注册会计师
刘世芳,女,1970年出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大专学历。曾就职于中国大通电子有限公司、中国大恒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同仁会计师事务所、中兴通电子,现任公司的董事、仲合通董事、中兴通投资董事、北京融通正德董事、中兴通科技董事兼总经理、中兴通置业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职称和所得证书
强晓明,男,1966年出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高中学历。曾就职于北京水力机械处、中兴通电子。现任公司的副总经理、仲合通董事、中兴通投资董事、中兴通科技董事、兰州中兴通执行董事、安徽中兴通执行董事、重庆中兴通执行董事、吉林中兴通执行董事。
职称和所得证书
余启海先生,出生于1963年,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自动化专业硕士。曾就职于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北京路得自动化研究所、中兴通电子。现任公司的董事、仲合通董事、中兴通投资董事兼总经理、中兴通科技董事、北京融通正德董事、中兴通网络董事。耶鲁法学院中国留学生考论()(下)
题图 | 耶鲁法学院耶鲁法学院中国留学生考论()(下)耶鲁大学法学院校友名录()王伟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本文的写作得到复旦大学法学院王志强教授的大力支持,他利用在耶鲁大学法学院攻读J.S.D.学位之便,多次到耶鲁大学有关图书馆查找中国早期留学生的资料,没有这些珍贵的资料作为基础,本文不可能顺利完成。在本文即将杀青之际,还获得了新加坡国立大学陈立先生的帮助,他对文稿提出了许多重要的修改意见。作者在此向王志强教授和陈立先生表达深深的谢意和敬意。本文原发于《复旦大学法律评论》第1辑(2014年),此次发表稍作修订。雅理读书感谢王伟教授惠允推送。限于篇幅,小编将文章分为两部分,并省去了脚注。读者可直接点击本文下方的“阅读原文”进入另一部分的阅读。如您阅后有所收获,敬请关注并分享“雅理读书”(微信公号:yalipub)。论文提要:在中国近代法科留学生群体之中,耶鲁法学院的中国留学生占据了重要地位。从1902年到1951年这整整50年期间,耶鲁法学院培养了大约37名中国留学生,他们涵盖了耶鲁法学院6种不同的学位教育,其中学士学位有2种,硕士学位有1种,博士学位有3种。这批耶鲁法学院培养的中国留学生对于中国近代立法、司法、外交以及法学研究、法学教育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耶鲁大学&法学教育&留学生&学位八、耶鲁法学院中国近代留学生的统计分析根据上述耶鲁法学院中国近代留学生的基本情况,本文进行了如下统计分析,包括学位统计、年代分布统计、籍贯统计、国内教育背景统计、留学背景的多样性统计、职业统计。(一)学位统计在37位耶鲁法学院中国近代留学生中,未取得耶鲁法学学位者共计16人,取得各类耶鲁法学学位者共计21人,详见表1。表1:耶鲁法学院中国近代留学生统计表学位人名人数法学士(LL.B.)张煜全、朱成章、陶公衡、刘世芳、郑辉、何义均6民法学士(B.C.L.)张履鳌、娄裕焘、雷孝敏3法学硕士(LL.M.)王宠惠、张煜全、郑辉、萧惕、周定宇、王佶、夏道泰、韩忠谟8民法学博士(D.C.L.)王宠惠1法学博士(Jur.D.)燕树棠、康时敏2法学博士(J.S.D.)石颎、张以藩、王以德、姚淇清、夏道泰5学位总数25在耶鲁法学院未获学位者徐崇钦、马寅初、唐萱、陈达德、关瑞麟、王正廷、张天濬、张国辉、向哲濬、徐淑希、徐永发、乔万选、伍福焜、潘恩光、郑家颐、贾元茂16注:有4人同时获得耶鲁大学法学院的两个学位:张煜全和郑辉都取得法学士学位和法学硕士学位,王宠惠取得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夏道泰取得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所以本表中获得学位者总数(25人)要大于实际人数(21人)。学位统计结果显示,耶鲁法学院的中国近代留学生全面覆盖了耶鲁法学院的各种学位,从本科学位到研究生学位,从基础学位到最高级学位。&在取得法学学位的人群中,法学士(包括LL.B.和B.C.L.)有9人,法学硕士有6人,法学博士(包括D.C.L.、Jur.D.、J.S.D.)有8人,也就是说,各种学位的取得人数大致相等。在三种法学博士中,D.C.L.人数最少,仅1人(王宠惠),Jur.D.有2人,J.S.D.有5人。从人数上看,从耶鲁法学院取得各种学位的人数(21人,25个学位)超过没有取得学位的人数(16人)。(二)年代分布统计耶鲁法学院的中国近代留学生分布在20世纪上半叶的50年之中,根据他们在耶鲁法学院取得学位的年份或者主要留学年份,并按照每10年1个年代的标准,大致划分为5个年代,详见表2:表2:耶鲁法学院中国近代留学生年代分布表年代人名人数张煜全、朱成章、王宠惠、徐崇钦、马寅初、唐萱、陈达德、关瑞麟、王正廷、张天濬10张履鳌、娄裕焘、雷孝敏、张国辉&4向哲濬、陶公衡、徐淑希、燕树棠、康时敏、石颎、刘世芳、郑辉、徐永发、乔万选、伍福焜、潘恩光12何义均、郑家颐2萧惕、周定宇、王佶、张以藩、王以德、夏道泰、韩忠谟、贾元茂、姚淇清9总人数37资料来源:本文前述各节。上述年代分布统计表显示,留学耶鲁法学院的中国学生,始于20世纪初期。在20世纪之前,尚没有发现有中国留学生进入耶鲁法学院学习者。&早期留学耶鲁法学院的中国学生以攻读法学士学位为主。晚期(40年代)以攻读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为主,很少有人攻读法学士学位。从年代分布上看,20世纪20年代留学耶鲁法学院的学生人数最多,有12人(占总人数的33%)。其次是10年代,有10人(占总人数的27%),再次是40年代,有9人(占总人数的24%)。20世纪30年代到耶鲁大学法学院留学的人数最少,仅有2人。(三)籍贯统计37名耶鲁法学院中国近代留学生的籍贯基本查清,详见表3:表3:耶鲁法学院中国近代留学生籍贯一览表籍贯人名人数江苏关瑞麟、徐崇钦、张履鳌、陈达德、康时敏、周定宇、王佶、夏道泰、韩忠谟9广东张煜全、王宠惠、唐萱、雷孝敏、张天濬、徐淑希、郑辉、伍福焜、潘恩光9浙江马寅初、王正廷、刘世芳、娄裕焘、陶公衡、王以德、姚淇清7福建张国辉、萧惕、郑家颐、徐永发4湖南向哲濬、何义均、张以藩3山西乔万选、贾元茂2安徽朱成章1河北燕树棠1广西石颎1总人数37资料来源:本文前述各节。统计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耶鲁法学院中国留学生的籍贯是南方省份,北方省籍者极少。耶鲁法学院中国留学生的籍贯集中于东南沿海3省,江苏、广东、浙江省籍名列前茅。这一省籍分布与中国近代留洋法科学生的省籍分布基本一致。&(四)国内教育背景统计大多数耶鲁大学的近代中国留学生在出国之前就已经在国内的高等院校学习过。个别人没有国内高校的经历,例如张天濬、徐崇钦、郑辉。有些人的国内教育情况不详。有些人毕业于两所国内高校(表4以黑体字标出),例如王以德先后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和东吴大学法学院,王佶先后毕业于持志大学和东吴大学法学院,石颎毕业于东吴法学院,但考取清华留美生。此外,徐淑希早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由于香港当年属于英国殖民地,所以未将徐淑希及香港大学列入表4。表4:耶鲁法学院中国近代留学生国内大学背景一览表国内大学人名人数北洋大学(公立)王宠惠、娄裕焘、张煜全、马寅初、唐萱、燕树棠、康时敏、陶公衡8清华大学(公立)张国辉、向哲濬、乔万选、何义均、石颎、郑家颐6东吴大学(私立)石颎、王佶、张以藩、王以德、姚淇清5圣约翰大学(私立)张履鳌、朱成章、陈达德、王以德、徐永发5复旦大学(公立)周定宇、贾元茂(复旦大学1941年私立改国立)2京师译学馆(公立)雷孝敏1南洋公学(公立)关瑞麟1中央大学(公立)韩忠谟1厦门大学(私立)萧惕&1岭南学院(私立)潘恩光1持志大学(私立)王佶1朝阳学院(私立)夏道泰1中央政治学校(公立)夏道泰1资料来源:本文前述各节。在表4中,公立大学7所,私立大学6所,从公立大学毕业的学生有19人次,从私立大学毕业的学生有14人次。就单个高校而言,北洋大学输出到耶鲁法学院的学生最多,有9人。20世纪第一个10年中的耶鲁法学院中国留学生几乎全部来自于北洋大学。耶鲁法学院中国近代留学生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公费留学的人数较多。北洋大学的官费生和清华大学的公费生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这些人早年的国内教育为其后来在耶鲁的深造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以王以德为例,他在东吴法学院求学时期已经崭露头角:“像这样一位不平凡的青年,无论在师长和同学的心目中都认为是前途无量的。”&(五)留学背景的多样性统计耶鲁法学院中国近代留学生,留学背景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第一,学校的多样性。有些人不仅仅留学耶鲁,也曾经留学美国其他学校,例如,姚淇清曾在纽约大学攻读法学硕士学位。在37人中,27人留学两所高校以上,留学仅耶鲁一校者只有9人:娄裕焘、朱成章、萧惕、周定宇、王佶、韩忠谟、张以藩、陈达德、陶公衡。另有2人(关瑞麟、贾元茂)是否还留学其他学校情况尚不清楚。第二,留学国家的多样性。有些人不仅留学美国,也曾经留学其他国家,例如张煜全在留美之前曾经留学日本,刘士芳在留美之后曾经留学法国、德国,王宠惠也曾经留学德国。第三,留学专业的多样性。就留学专业而言,很多人在进入耶鲁法学院之前或者之后,学习过经济学、管理学等非法学专业。耶鲁法学院中国近代留学生日后的成就,不仅与其在耶鲁法学院的教育有关,也与其在其他院校所受的教育有关。表5是耶鲁法学院中国近代留学生留学背景的多样性统计表,收录留学两所高校以上(含两所)的耶鲁法学院中国近代留学生。表5:耶鲁法学院中国近代留学生留学背景多样性统计表序号人名学校留学国家专业1张煜全东京帝国大学耶鲁大学日本美国不详法学(LL.B.,&LL.M.)2刘世芳哈佛大学奥伯林大学耶鲁大学哥廷根大学柏林大学格勒诺布尔大学美国德国法国不详法学(LL.B.)&3郑辉奥特本学院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美国经济学(学士学位)工商管理(MBA)法学&(LL.B.,&LL.M.)4何义均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美国不详(B.A.,&M.A.)法学(LL.B.)5张履鳌弗吉尼亚大学耶鲁大学美国经济与哲学(无学位)法学(B.C.L.)&6雷孝敏乔治·华盛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美国不详(A.B.)&不详(A.M.)法学(B.C.L.)&7王宠惠耶鲁大学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法学(LL.M.,&D.C.L.)法学法学法学(柏林比较法学会会员)8夏道泰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法学(LL.M.)法学(J.S.D.)图书馆学(硕士)9燕树棠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美国不详(无学位)法学(LL.M.)法学(Jur.D.)&10康时敏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美国法学(LL.M.)法学(Jur.D.)&11石颎密西根大学耶鲁大学美国法学(LL.M.)&法学(J.S.D.)&12王以德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美国法学(LL.M.)法学(J.S.D.)13姚淇清纽约大学耶鲁大学美国法学(LL.M.)&法学(J.S.D.)&14徐崇钦威廉·贾威尔学院耶鲁大学美国不详法学(进修)15马寅初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法学(进修)经济学(硕士)经济学(Ph.D.)16唐萱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美国法学(进修)不详(B.A.)教育学(硕士)17王正廷密西根大学耶鲁大学美国不详&法学(进修)不详(B.A.)18张天濬耶鲁大学布鲁克林法学院美国法学(进修)法学(LL.B.)&(圣劳伦斯大学实际颁发学位)19张国辉密西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美国经济和历史(B.A.)法学(LL.B.,&M.A.)法学(J.D.)&法学(进修)20向哲濬耶鲁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美国不详(B.A.)&法学(未毕业)法学(LL.B.)21徐淑希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法学(进修)政治学(Ph.D.)22徐永发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美国不详(M.A.)法学(进修)23乔万选威斯康星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美国政治经济学(B.A.,&M.A.)政治学(Ph.D.)&法学(进修)法学(J.D.)&24伍福焜密西根大学耶鲁大学美国法学(LL.B.,&M.A.)&法学(进修)25潘恩光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美国不详(B.A.)法学(进修)26郑家颐斯沃斯莫尔学院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美国不详(B.A.)&法学(进修)医学&(M.D.)资料来源:本文前述各节。(六)职业统计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在37位耶鲁法学院中国近代留学生之中,关瑞麟、徐永发、潘恩光、贾元茂4人职业不详,陈达德在留学期间病故,其余32人的职业分布于教育、法律、外交、一般政府公务、图书管理、企业、教会等等方面。详见表6。表6:耶鲁法学院中国近代留学生主要职业分布表职业人名人数备注教授郑辉、何义均、王佶、韩忠谟、燕树棠、石颎、王以德、姚淇清、徐崇钦、马寅初、张国辉、伍福焜12张国辉曾任职于外交部;韩忠谟曾任“司法院”副院长;徐崇钦曾任青岛市教育局长;伍福焜曾从事外交和新闻工作。司法官王宠惠、周定宇、向哲濬、乔万选4乔万选曾在高校任教;王宠惠曾任外交部长,也可列为外交家之列。外交官张煜全、雷孝敏、王正廷、徐淑希4徐淑希曾任教于燕京大学律师刘世芳、张履鳌、张天濬、康时敏4刘世芳兼东吴大学法学院、暨南大学等校教授;张履鳌曾经担任检察官、外交官等;一般政府公务员唐萱、陶公衡2图书管理夏道泰、萧惕2企业家娄裕焘、朱成章2教会人士张以藩1医生郑家颐1在美行医注:本表以主要职业为划分标准,有些人曾经从事其他种类职业的情况放在备注栏中。职业统计结果显示,耶鲁法学院中国近代留学生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人数较多,有12人,均在中国各大高校(主要在法学院)担任教授。担任司法职务(含法官、检察官)的人数与担任外交官职务的人数相同,均为4人;从事律师业务者也是4人。耶鲁法学院中国留学生群体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学业结束后,他们几乎全部返回中国。事实上,这不仅是耶鲁法学院中国留学生的情况,中国近代法科留学生基本上都在毕业后选择回国工作。返回中国固然因为他们的爱国之情和中国近代对于法律人才的巨大需求,另外一个容易为人们所忽视(或者不愿意正视)的因素是,当时的美国尚没有形成一个容纳中国法律留学生工作生活的良好环境。结论近代中国法律制度深受西方法制的影响。这一影响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实现:一种是直接影响,即西方人士直接到中国传播西方法律制度,例如在清末曾经担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的丁韪良,为晚清政府起草各种立法草案的日本法学者冈田朝太郎、志田钾太郎、有贺长雄、松冈义正,在1940年代末期到中国访问讲学并担任政府顾问的哈佛大学法学教授庞德。另一种途径是中国人到西方访学,求取法学真经,再转而传播到中国。耶鲁法学院与近代中国的关系主要是通过第二种途径建立起来的。耶鲁法学院对于中国近代法制的影响,其实质是耶鲁法学院的中国留学生对中国近代法制的影响。相比纽约大学法学院、西北大学法学院、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和密歇根大学法学院等,耶鲁法学院中国留学生的总人数并不多。从1902年至1951年这50年间,耶鲁法学院培养的中国留学生(包括学位生和各种进修生),平均起来,每年不足1人。不仅如此,耶鲁法学院每年培养的美国学生人数也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这一精英化教育成为耶鲁法学教育的最显著特征。精英化教育虽然在培养学生的数量上处于劣势,但是在培养学生的质量上、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上却处于明显的优势。1946年夏,王以德从东吴大学法学院毕业,当年出版的《东吴大学法学院年刊》刊登了他的一篇英文文章《对中国大学教育的评价》(A&Few&Remarks&on&College&Education&in&China)。引入注目的是,王以德在文章中提出了中国大学教育的一大症状:在师生之间缺乏亲密的关系。王以德写完这篇文章后随即出国,先是留学哈佛法学院,取得法学硕士学位后转往耶鲁法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我们今天很想知道:王以德在经历了圣约翰大学、东吴法学院、哈佛法学院、耶鲁法学院这四所学校之后,是否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找到一所师生之间具有亲密关系的学校?耶鲁法学院培养的中国近代留学生人数虽然不多,但在留学生的多样性上首屈一指,这一方面与耶鲁法学院自身法学学位制度的多样性有关,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耶鲁法学教育的包容性。此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耶鲁法学教育的学术导向性。无论是D.C.L.学位还是J.S.D.学位,耶鲁法学院均规定学生必须提交高质量的博士论文,即使对于Jur.D.这样不需要博士论文的准博士学位,耶鲁法学院也允许学生撰写论文,进而可以折抵相应的课程学分。耶鲁法学院这种学术导向性教育(主要是各类法学博士教育)与其职业导向性教育(主要是LL.B.教育)同时并存,而B.C.L.教育则突出了在法律实践中用处并不很大的罗马法的地位,亦显示了耶鲁法学院即使在职业化的法学本科教育中也念念不忘传承学术,继承欧洲古代法律遗产。耶鲁大学将与欧洲大陆法系(亦称民法法系)概念联系紧密的D.C.L.和B.C.L.&学位保持了很多年,其D.C.L.学位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逐渐取消,&可见耶鲁法学院与欧洲大陆法系关系的密切和久远,这在美国(本身属于普通法系国家)的法学院之中极其罕见。耶鲁法学院的毕业生担任了中国辛亥革命后第一任外交总长并成为中国首位国际法院的大法官(王宠惠),而另外一位学生王正廷也在中国近代革命外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耶鲁法学院中国近代留学生的影响并不限于中国近代时期,而是延伸到中国现代,其地域范围不限于中国大陆,而且延伸到台湾、香港以及海外,例如,石颎为东吴大学在台湾的复校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而夏道泰则担任了世界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远东法律部主任。总之,这批深受耶鲁法学院精英化教育模式熏陶的中国留学生对于中国立法、司法、行政、教育、学术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耶鲁法学院的这批中国留学生是中美近代文化交流的产物。作为中国近代法科留学生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的留学背景、留学过程、毕业之后的工作经历和人生命运也构成了整个中国近代法科留学生群体的缩影。↓↓↓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本文另一半】 &责编:郭宪功
优选财富最新文章
微信号:yxcf99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07年退出股市,08年做多黄金,10年转战信托,13年进军海外房产,14年重返A股,见证上万个家庭的资产从百万到千万;这就是对周期的理解、趋势的洞察、节奏的把握、财富的驾驭.没错,这就是优选财富,只专注于钱...
Copyright2017.杨邱自媒体资讯站,让大家及时掌握各行各业第一手资讯新闻!&|&&|&&|&&|&&|&&|&
中兴通科(832041)董事会成员
职称和所得证书
顾矗男,男,197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大专学历。曾任职于中国万网、联通实华开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基和国际、北京怡华通联、北京畅想无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0年加入中兴通科技,历任环保事业部副总经理,现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中兴通网络董事兼总经理。
职称和所得证书
刘世娣,女,1964年出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大专学历。曾就职于北京橡胶十五厂、中兴通电子、北京金沁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公司董事、仲合通经理、中兴通科技监事会主席、中兴通置业监事、中兴通网络董事、北京融通正德董事、中瑞通执行董事、贵州中兴通执行董事、
职称和所得证书
朱元涛先生,出生于1964年,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中科院自动
化研究所自动化专业硕士。曾就职于大连铁道学院、中科院大通电子所、北京路
得自动化研究所、中兴通电子。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仲合通董事长、中兴
通投资董事长、中兴通科技董事长、北京融通正德董事长、
职称和所得证书
唐琳,女,1971年出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MBA 学历。曾任职于山东正源和信会计师事务所。2004年加入北京永拓会计师事务所。现任公司独立董事、北京永拓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分公司副总经理。
北京计算机学院
职称和所得证书
王宏安,男,1963年出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原北京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高级访问学者。曾担任国家机电部中国软件技术总公司国际信息技术研究所工程师、中国科学院软件工程研制中心图文计算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职称和所得证书
冯啸鹏,男,1976年出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兰州大学法律系法学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硕士,律师。曾担任中国舍宾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及法务部经理、香港阳光卫视及阳光媒体投资集团公司法务部经理、北京市九洲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市鑫诺事务所合伙人。现任公司
职称和所得证书
苏诠惠,男,198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本科学历。曾任职于北京英泰国际集团、北京浩井科技有限公司、日本JSDS 株式会社、北京华科广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8年加入中兴通科技,历任项目经理、铁路事业部总经理、中兴通轨道总经理、中兴通医疗副总经理,现任公司的
职称和所得证书
中国注册会计师
刘世芳,女,1970年出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大专学历。曾就职于中国大通电子有限公司、中国大恒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同仁会计师事务所、中兴通电子,现任公司的董事、仲合通董事、中兴通投资董事、北京融通正德董事、中兴通科技董事兼总经理、中兴通置业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职称和所得证书
余启海先生,出生于1963年,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自动化专业硕士。曾就职于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北京路得自动化研究所、中兴通电子。现任公司的董事、仲合通董事、中兴通投资董事兼总经理、中兴通科技董事、北京融通正德董事、中兴通网络董事。当前位置:
毕业生,就业调查
毕业生,就业调查
导读: 毕业生,就业调查(共8篇)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说明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在高手如云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是每个毕业生...
本文是烟花美文网()实用文档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毕业生,就业调查》,供大家学习参考。
毕业生,就业调查(一):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说明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在高手如云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是每个毕业生都在思考的问题,作为大学毕业生,有必要了解历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历年的情况对我们就业做出正确的决定有很大的帮助。
1、调查时间:11.9
2、调查方式:本次活动主要采取查阅资料、网上调查等方式
3、调查对象:高校大学生
4、调查目的:最真实的掌握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了解未来几年大学生的就业趋势,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给大学生就业提供一定的指导。
二、调查内容
第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分析
据我国教育部统计,从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就业人数、未就业人数如下表显示:
表1-1 2001年至2006年全国大学生就业情况
从表可以看出,每年的毕业生在增加,而未就业人数也在不断增长,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尤其是2003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没有超过74%,原因在于,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调查结果显示,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340.87万人,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413.42万人,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556.09万人,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719.07
万人,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903.36万人,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1108.56万人,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1333.5万人,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1561.78万人。与此同时,供需反差较大,社会需求相对不足,自1999年开始招生规模的无限扩张与社会有效需求数量的严重脱节,据全国各地人才市场统计,“2001年全国人才需求约387万人,2002年全国人才需求约605万人,2003年全国人才需求约862万人,2004年全国人才需求约990万人,2005年年全国人才需求约1180万人,”因此,形成“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格局,竞争激烈,另外,随着扩招人数的增加,毕业生的绝对人数逐年增长,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人口出生的第二个高峰期,社会劳动人口增速过快,计划体制下的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需求相脱节,与毕业生就业期望相关等等。
2011年6月毕业的630万大学应届毕业生和2010年没找到工
作的200多万往届大学生一起涌入人才市场求职竞争,竞争极其惨烈。2010年6月毕业的600多万大学生中,到2010年10月底还有至少300万还没有找到工作;而已经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中至少160万的工作职位相当于中学生直接就业的职位,也就是至少460万大学生陷入了就业十分艰难的状态。根据前几年招生数据推算,今后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总体情况就是所有职业能力不能达到前20%优秀程度的大学生,一毕业就会成为非常无助、非常弱势的社会底层。
第二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学校盲目扩招,使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
我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蔡克勇认为,一般说来,高等教育的增长速度,应不高于或略低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但由于有些地方盲
目扩招,高等教育的增长速度实际已经超过了8%,有的地方更是高得离谱。这是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自1999年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扩招挽救了一些面临生存危机的高校,使个别办学条件差的地方院校起死回生。有些高校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认为有了学生就有了学费,把规模扩张看成是“救命稻草”,于是拼命增加招生指标,不顾现实条件甚至违规违纪,擅自扩招。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万,万,万,万,4年内增加了223万。再来看全国大学生待业的人数:2001年34万大学生待业,2002年37万,2003年52万,2004年69万,2005年达到79万,万,今年还是一个不容乐观的未知数。因为招生数量快速增加,高等教育投入增长跟不上规模发展,部分高校办学条件不足,高校生均师资、仪器设备、实习场地、教室、宿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地方,扩招后高等教育的经费并没有增加,一些高校靠收学费来维持生存。目前,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高校教师队伍水平亟待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
2、 大学生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
之所以就业难,主要原因是出现结构性矛盾,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培养的大学生并不符合就业市场的需求,培养大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并且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作为人才培养重要来源的高校,长期偏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造成了白领、管理者居多的倒金字塔型。但人才资源市场并不需要这
么多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的白领,供大于求的必然结果是各地经济劳动力剩余,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
3、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过程中,但是家庭、大学生本人对就业的期望值并未适应这个转变。一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应该当国家干部,有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高薪、大城市仍是大学生择业的首选,认为只有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一部分大学生宁愿待业,也不愿意“屈就”, 即使大多数来自农村的毕业生,也都不愿回农村或基层单位就业。
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渴求比尔·盖茨式的成功,一夜暴富,一举成名,追求高收入和高消费的生活,思想浮躁、消极,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寄希望于拉人情找关系找到一份好工作,而不愿从小事做起,从基层生做起,踏踏实实去成就自己的一份事业。广大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西部地区对大学生的需求量非常大,可供大学生施展个人才能的空间也很广阔。我国大西北这样的边远和相对落后地区,众多的私营和乡镇企业,广大基层部门十分缺乏大学生。调查显示: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选择外企的比例最高,来自中小城市、城镇、农村的大学生选择外企的比例依次下降。来自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大学生选择国有企业的比例高于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选择国有企业的比例。详细图例、数据如下表:
表2-2 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比较
5.13% 大城市 市 5.47%
中小城城镇 农村 7.78%9.83%毕业生,就业调查(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长师青年在线 发布单位:信息网络部 发布时间: 阅读:224次
近几年随着国家劳动就业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使毕业生承担了选择主体的巨大压力和竞争的严峻挑战。“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学校、家长及学者关注的话题,并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也是较复杂的,而大学生的就业去向、择业标准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了解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就业,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近期,我系组建了“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小组”,在南京市人才市场对前往应聘的1000名大学生就业行为和意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外企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2)大学生期望收益越高就业概率越低。
一、调查方式
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1份,回收率为94%。
二、问卷内容设计
针对毕业生就业的主动性、依据、态度、所需信息等方面,共设24个选择题。(见附:毕业生就业思想状况调查问卷)
三、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为10届毕业生。
四、调查分析:五种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
通过调查的结果,经过详细的分析发现,影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因素可以分为五类:
因素一: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影响大学生择业取向
为了了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调查小组在问卷中设计了以下一个问题:你意向就业的地区是哪里。调查结果发现,将近八成的学生不
愿意到农村就业;部分学生愿意去西部就业;大中城市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相比较国有企业,大学毕业生更多倾向于外资企业。
22.6%的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而77.4%的学生不愿意去,也就是说有将近八成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从性别来看,男生愿意去农村工作的比例比女生高出5个百分点。21.5%的毕业生表示愿意去西部工作,这比一般人想象的比例要更高些,因为西部地区并不等于农村地区,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国家西部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显得落后,因此,65%的毕业生最愿意到沿海地区工作。由于学生最看重的是发展前景,而沿海地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市场化程度,为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因此,沿海地区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首选。
相比较国有企业,大学毕业生更多倾向于外资企业。调查小组将单位划分为8类,即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外企、乡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学校和其他。调查结果显示:“外企”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单位,占近30%。实际上,最近十几年来,外企一直受到学子们的青睐。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渐消融,“党政机关”的吸引力较以前相比减弱,但仍有近1/5的学生选择了党政机关。究其原因,调查小组分析认为,除工作相对稳定外,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公务员是个非常体面的职业。“高新技术企业”排在了第三位,超过“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与我国近年来重视科技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制定人才优惠政策密切相关,也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待遇有关。尽管近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业不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仅排在第四位,但仍然是吸纳大学
毕业生的主要力量之一。
调查小组分析认为,择业取向的形成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受到个人因素如偏好、理想、能力等的影响,也受到家庭因素比如父母职业、家庭收入等的影响,更受到社会因素比如劳动力市场状况、经济景气程度等的影响。如果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取向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则可以说个体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大;如果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取向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则可以说是社会因素的影响大。从调查统计可知,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比较高的一致性,因此可以推断社会经济环境对他们的择业意识和择业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调查小组认为,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存在着明显的倾向性:大部分同学更看重未来的发展前景,愿意到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工作,愿意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和单位工作。从大学毕业生就业倾向的普遍性可以看出,一种大的经济环境背景在制约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
因素二:家庭经济状况,是择业时形成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
在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风险约束下,大学生以职业价值最大化为择业目标。大学生择业时随着家庭财富的增多,选择更具风险性职业的可能性增加。调查小组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毕业生对待职业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收入相对较高,风险较大,富裕群体在择业时更倾向于“外企”、“高新技术企业”,比其他群体高出3个百分点。而其他群体对收入一般、风险较小的职业选择概率较大,如党政机关、学校和科研部门等。
因素三:联系单位个数越多,就业概率越高;期望收益越高,就业概率越低
从工作搜寻的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是调查小组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另一个切入点。调查小组通过“信息和获取信息的途径”、“期望工资水平和搜寻成本”和“搜寻密度和搜寻广度”这三个方面,将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细化和量化,研究结果发现,性别、专业属性的不同,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比如,男生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女生高,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高;学校所在不同地区的毕业生其工作搜寻行为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东部地区毕业生的搜寻努力程度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毕业生期望收益过高是就业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调查小组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大学毕业生联系单位个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就能提高2%,大学毕业生着重联系单位个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将提高1.4%。从“第一年期望的月工资水平”的系数符号和“搜寻成本”的系数符号反映期望工资越高,搜寻成本越大,接受工作的概率就越低。
因此,调查小组建议大学毕业生要努力提高工作搜寻的主动性,具备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尽可能地挖掘劳动力市场中的有效信息,在找寻的过程中把个人的基本信息更多地反映给用人单位,减少用人单位的筛选成本。同时应制定与自身水平相适合的期望工资水平,工资标准定得过高,将会影响就业效率。工资攀比和“漫天要价”以及不切实际的工资要求,往往使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时
望而却步。
因素四:社会资本影响就业意向和求职行为
目前,大学生毕业时主要面临三种选择:就业、继续上学(包括在国内和国外上研究生)或不就业。调查数据显示,打算就业的毕业生占大多数,决定继续深造的学生也占据相当的份额,在做出这种选择前途的决策时,毕业生的父母及其家庭的情况对其选择会有一定影响。父母的职业等级越高,毕业生往往选择继续学习而不急于就业。也就是说,积累了一定社会资本的家庭,有能力为子女继续求学提供稳定的经济资助。
调查小组同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毕业生,不愿意选择去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而更加偏好去企业单位。其中,父母职业等级和收入的影响作用相当显著,而母亲的学历和职业对毕业生这一选择的影响比父亲更为突出。可见,家庭状况较好的学生比较偏好去机制相对灵活的企业单位求发展,而家庭状况越差即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少的学生,选择去稳定的党政机关单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就业意向关系到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所持有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心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毕业生所掌握和了解的信息量多少的影响,而社会资本是开拓信息渠道的重要工具,可以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竞争实力,增加求职的“砝码”。调查小组在研究中发现,有26.4%的学生认为社会资本是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途径,仅次于招聘会(51.5%)和网络媒体(45.9%);12.3%的学生认为社会资本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仅次于招聘会(39.7%),排在第二位;认为社会资本是
毕业生,就业调查(三):2016就业调查报告
就业调查报告(一)
根据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可以知道在过去,人们的印象中,大多数毕业生在就业时都倾向于去大城市、好单位,而本次调查中选择去欠发达地区学生却占有相当一部分。这一方面与有些学生提到的“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观念有关,也与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现实有关。这表明已有更多的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与社会现实,为自己的将来做较为恰当的定位。
从学生对选择理由的表述中,可以看到,同样的选择却可能源于不同的动机,而不同的选择也可能是出自相同的动机。比如同样是选择比较低的工作待遇,人次百分比排在第一位的动机因素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占总人数的31、8%,典型的表述有:在相对差的单位能拥有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使自己有用武之地,更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可为落后地区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与其在舒适环境中平凡地过一辈子,不如在艰苦环境中干一番大事业。
而同样是选择宁愿作为普通人员去发达地区的人其动机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动机是与选择去欠发达地区的同学殊途同归。如其中人次百分比居首位的就是为了发展,占总人数的37、6%,典型的表述有:“一个好的环境能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人会随着对手的强大而不断强大”、“一个人只有把自己放在高手如林的地方,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只有面对强手才会激起奋进的激情”、“在大城市发展机会比较多”等。
这样的人是乐于挑战自我,占9、6%,典型的表述有:“我喜欢有挑战性的生活”、“巨大的压力,激烈的竞争,会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在竞争激烈的地方磨炼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大城市的环境会增加人的压力和动力,有助于发挥人的创造性”。
以我对大学生工作问题的理解,谈几点认识:
大学生就业问题首先是社会性的问题,其次才是个体问题;
还没有就业的我们,承受着很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甚至是人格的压力,他们最希望得到的是机会、关怀和指导。如果我们大学生有观念或能力问题,作为老师首先要反思自己的工作,我想家长也应该这样去面对问题,而不是事后的责备或教训。
如果我们的学校,当初能够使我们更懂得面对社会现实的不易,更懂得承担公民责任、独立承受压力的不易,更懂得在现实中保持理想的不易,更懂得依法维护自己权利的不易,更懂得先生活再发展的道理,他们或许不会等待,而是已经工作,并在不理想的工作中保持积极追求的愿望。因为我们知道人生的发展比具体的工作重要得多,而独立生存是发展的基础;我们虽然还没有工作,但内心的支撑仍然坚固,并在可以自控的程度下寻找更合适的工作。因为我们知道顺利自然可喜,能够经受压力更是能力。有满意的工作自然可喜,但工作以后还有失去的风险,人总要有抗压能力的;我们或许不会埋怨家长,抱怨社会,因为我们知道家长是最无私的,而人生的道路本该自己开拓,没有人可以给自己安排一生,即便可以,那也是表面的,真正的幸福是不依赖他人的。
单就就业而言,学校固然可以做一些更切合实际的调整,包括规模、结构、特色、师资和教学方式等,坦率地想,大学生就业困难,也是大学的压力,所以,每所高校都要有忧患意识,要提高自我调节和推动发展的能力。
但最重要的是,教育应该给予学生什么专业技能是要的,但职业界需求发生变化了,又怎么办?职业界的需求变化永远比学校培养的快,什么才是对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呢?那是本质的、永恒的东西,是无论成功或失败时都必然需要的东西,那就是生命和人格的良知,其次才是谋生之技能。?
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作为一个学生,既不能创造就业机会,也拿不出一贴良药,提出的建议,也未必能行。但希望大家都以人为本,关照我们大学生,更希望我们未就业的大学生们,珍视自己的心灵,别让它受污受伤。
就业调查报告(二)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并且呈上升发展的趋势。、由于毕业生处于毕业择业就业的人生转折关头,其思想状态,精神面貌,心理变化均存在着较大的调查意义。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已大学毕业但至今未就业。当我们不断在讲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时候,他们在想什么?他们的家庭是什么感受?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然而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如何正确分析其原因,拿出科学的解决办法,是我们大家共同思考以及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波及范围的扩大,全球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困难期,首当其冲的就是各国的企业。而企业受难的同时无疑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压力。金秋十月,大学城中涌现出了这样一类人,他们西装革履,手提公文包,形色忡忡,步履焦急,他们就是在求职路上的大学生。大学生就业难这是一个老话题了,年年提,政府、社会、学校年年在努力,而大学生则年年撞的“头破血流”。今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一片暗淡,不少企业进行了大面积的裁员,大多数企业则选择大幅度缩减招聘人数,这对大学生就业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虽说是所谓“金秋”的季节,远在太平洋另一岸接踵而至的消息带来的却更多的是冬天的寒意。如此危机四伏的经济环境下,不少公司都或多或少的面临着各种困难,国内外诸多公司收缩开支,压低成本,而在这当中,人力成本便成为了一个他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于是乎,如今的大学生找工作也似乎变的比往年更难。
一、经济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剖析
20**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20**年沪上高校毕业生比今年增加9000人,突破15万人大关,又遇到全球金融危机,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综上我们分析得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两点
1、缺乏胜任力
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
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现在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招聘新员工,尤其是大学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的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而有些有实力的公司,在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希望通过现在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变化,招募和储备一批中高端人才和优秀的技术骨干,从而迎接经济危机过去后的新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思想仍然秉持着应试教育的思想。这种思想同样延伸到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中。所以,大部分的学生仍然是被动地传授知识与技能,缺乏对事物的探索与分析能力,缺乏一定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高智商低能力的大学生随处可见。有一位19岁的四川大学的学生在放暑假时想要看看自己的女朋友,为了给女友一个惊喜。他并未告诉自己的女友,只身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后来他迷路了。无奈之下,他竟站在街上大哭起来。直到警察赶来才解决此事。在危急时刻,人类最基本的应变能力,生存能力,我们认为他没有。一个重点大学学生,我们可以完全不用怀疑他的智商。不过我们也同时慨叹教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的大学是作什么的?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我认为求取真知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学应该锻炼的是获取真知的能力和方法,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之,大学教给我们如何做人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我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显然,我们大学生缺少这样一种能力,也同样缺少一种好的心态。社会上出现许多由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事件如:清华大学学生用浓硫酸泼熊,震惊全国的马家爵事件。
由此可见,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供过于求
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
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我国的gdp当中,第一,第二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占的比重较少。(
20**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袭卷了全球。雷曼兄弟、花旗等有着百年历史的银行相继倒闭。这场危机同样波及到了中国。我国的市场经济由于开放度有限,所以受损程度有限。不过,这次危机同样给中国带来了很大波动。我们多年以出口商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显现出了他的脆弱性,大批订单急剧减少,企业亏损严重,成百上千的中小型企业已经停产倒闭,农民工提前返乡,由金融危机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同样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大部分的企业已经开始裁员,不准备招聘人员了。所以,打部分大学生面临无业问题。甚至一些研究生不得已去卖肉等等。
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
三、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不断探究着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各种方法
1、从大学生主观的自身角度出发:
大学生应努力培养自身专业技能,同时,端正就业心态。
2、从客观角度讲:
大学生应了解各专业的就业情况以及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与社会多接触,了解社会需求,关注各类就业动向,从而对症下药,为自身找到正确的就业方向与奋斗目标。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如果我们选择逃避,等待我们的将是无底的深渊,只有选择面对,际遇才会眷顾我们,我们才能看见明日的曙光。面对这一危机,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四万亿拉动内需政策,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前一阵,国家xx下阶层时差时说将大学生就业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作为工作重点来做。总理xx也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大学生们交谈。可见,国家已经意识到就业文图的严重性,它与整个是个会的经济政治体制有着重要的关联。所以,解决它并不是一个想法,一项措施可以奏效的。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利用科学发展观,长远地,发展地看待整个问题。而这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具有的品质。
就业调查报告(三)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范围覆盖附近大学17个院系,包括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80份,实际547份,回收率为94.3%。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调查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
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
二、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
(1)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两项占的比例分别为36.62%、26%。
【毕业生,就业调查】
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作为重点考虑因素。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中个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也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对于这现象的利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2)在就业过程中,有44%的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学历”、“毕业院校或专业”、“应聘技巧”则各占10.48%、10.34%、12.69%。这可能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要求有关。
三、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1)多数学生的优势为“理论基础”、“师范技能”。
(2)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竞争与风险意识”处于劣势状态,它们分别达到了33.07%和30.69%;在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方面中,“创新能力”、“实践*作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被纳入了前三项选择,结果见图7。其总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识更新迅速,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职业素质越来越综合;另—方面学校教育滞后,教育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普遍有压力感和不适应感,对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说得多却做得少,培养的覆盖范围也相对狭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养的环境。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外,如何提高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将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两大课题。
四、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学生的需求处于不平衡状态。
(1)有过半数的学生反映:“不太满意”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
(2)学生“希望学校在大学生就业成才方面着重给予哪些指导和帮助”时,
学生们有48.96%选择“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导”也占据一定的分量。从国家政策和从现实需要上出发,学生需要从就业观念向创业观念转变。在调查中,学生认为“培养自主创业精神”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关键(占34.21%);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与“其他因素”也占很大的份量。针对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信息发布、政策宣传、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调研建议,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覆盖大学教育全过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仍然主要面对毕业班,但此时他们大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就业指导工作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具体来说,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如学习方法指导、新思想新观念介绍、个人完善知识结构帮助等;健康成才导航,通过实施结对服务、心理指南、交流讨论,对大学生在就业求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惑;法律导航,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治意识、引导诚信意识。
从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进一步实现我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特别是如何把就业指导工作切实纳入学校教书育人的整体工作轨道,还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毕业生,就业调查(四):2015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第1篇: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范围覆盖华南师范大学17个院系,包括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80份,实际547份,回收率为94、3%。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调查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
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见图1所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见图2):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调查结果见图3)。
二、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
(1)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两项占的比例分别为36、62%、26%,具体情况调查结果见图4、
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作为重点考虑因素。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中个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也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对于这现象的利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2)在就业过程中,有44%的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学历&、&毕业院校或专业&、&应聘技巧&则各占10、48%、10、34%、12、69%。这可能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要求有关。
三、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1)多数学生的优势为&理论基础&、&师范技能&。
(2)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竞争与风险意识&处于劣势状态,它们分别达到了33、07%和30、69%;在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方面中,&创新能力&、&实践*作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被纳入了前三项选择,结果见图7、其总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识更新迅速,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职业素质越来越综合;另&方面学校教育滞后,教育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普遍有压力感和不适应感,对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说得多却做得少,培养的覆盖范围也相对狭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养的环境。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外,如何提高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将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两大课题。
四、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学生的需求处于不平衡状态。
(1)有过半数的学生反映:&不太满意&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见图5)。
(2)学生&希望学校在大学生就业成才方面着重给予哪些指导和帮助&时,
学生们有48、96%选择&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导&也占据一定的分量(详见图6)。从国家政策和从现实需要上出发,学生需要从就业观念向创业观念转变。在调查中,学生认为&培养自主创业精神&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关键(占34、21%);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与&其他因素&也占很大的份量(详见图7)。针对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信息发布、政策宣传、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调研建议,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覆盖大学教育全过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仍然主要面对毕业班,但此时他们大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
。就业指导工作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具体来说,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如学习方法指导、新思想新观念介绍、个人完善知识结构帮助等;健康成才导航,通过实施结对服务、心理指南、交流讨论,对大学生在就业求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惑;法律导航,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治意识、引导诚信意识。
从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进一步实现我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特别是如何把就业指导工作切实纳入学校教书育人的整体工作轨道,还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大学生失业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本文论述的是大学生的失业问题,通过分析失业的情况和原因,得出相应的对策以及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种趋势的结论。
关键词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供求矛盾、市场缺陷。
正文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想&就业&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敏感的,我们大多数大学生读四年大学无非是为了以后能找到一份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但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我们有可能失业,这给很多大学生很大的打击,甚至有损我们读大学的积极性。记得我们社会问题研究老师对我们说过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他是这样说的:&现在大学生就业难,难道真的是企业不需要大学生了吗?&是啊,难道真的不需要了大学生了吗?不是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首先大学生失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结构性失业。由于学习期间社会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区域分布等不适合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毕业时不能适应就业市场需要而造成的不能顺利就业。
二是摩擦性失业。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发展空间、工资待遇、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等等有自己的期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个人素质等也有一定要求,由于双方要求不一致导致毕业生没有用人单位接收的情况。
三是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原意是指由于经济衰退、总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我国目前经济持续增长,并没有出现经济衰退的情况,但是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社会对毕业生需求量增长速度滞后于毕业生人数增长,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那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呢?原因有三:首先,&供求矛盾&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15万人,大约有35万毕业生就业时未找到工作;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45万人,未就业毕业生人数超过50万人;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212万人,预计毕业时未就业人数将超过70万人1。未来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和毕业时未就业的毕业生数还将急剧增长。毕业生就业人数的增加,促使毕业生就业市场发生了新变化,毕业生就业逐渐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使广大毕业生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在&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下,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提供方通过就业市场择业,用人单位作为需求方在就业市场中选拔毕业生。只有供求相一致,才能实现均衡,否则则会失衡,导致&就业难&。&供求矛盾&的表现主要有:毕业生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学历层次,甚至就读院校等等不适应市场需求;毕业生的择业倾向与技能等不适应市场需要;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要求不一致等等,这些矛盾的存在,导致了非自愿的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
其次,市场缺陷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之一。市场发育不充分、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低;围绕高校、地区、行业存在不少就业市场,但是未形成较统一的大市场,导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搜寻成本较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分市场甚至秩序混乱等等。导致就业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和较高成本,影响就业。当前买方市场中的不完全竞争会导致两种现象:一是部分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二是一些毕业生被迫退出市场,形成周期性失业;市场信息不完全会导致摩擦性失业或结构性失业;市场进入和运行成本较高则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周期性失业。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毕业生,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单位,是市场不完善、信息渠道不畅通的直接体现。2
此外,就业难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人事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充分流动。虽然这种现象随着人事代理等中介服务措施的出现得到了一定缓解,但是距离由毕业生就业障碍转变为就业动力还有不小差距。
那要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第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阵地,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应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才能使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
无视社会需要,盲目培养,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不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在就业市场上缺乏需求,形成结构性失业。高等学校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这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思路。
第二:高校教学改革中应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就不一样。如果高等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千##第1篇律,或是心理素质差,或是动手能力差,或是社会适应能力差,其结果必然就是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素质教育强调个人素质的发挥,因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克服摩擦性失业。
第三: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
在就业市场上,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导致摩擦性失业的重要原因。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
第四:加快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要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市场的信息化。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信息不充分是影响用人单位选材和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国家、地方和高等学校要围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立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促进就业市场中的充分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还要制订相关规定,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有效的调控和管理是市场发挥优势的重要保证。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存在着一些秩序混乱、缺乏监督的情况,不利于就业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为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统一规范,保证市场秩序。
第五: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处在新世纪战略机遇期的大学毕业生和高校教育工作者都会发现,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路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自觉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主动到基层就业。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积极创业。
大学是我们许梦和圆梦的地方,我们来的时候踌躇满志,我们走的时候也绝对不要留下任何遗憾。虽然大学生难就业已成为一种趋势,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绝不要就这样失去了信心。或许我们以后找不到称心的工作,但是我们也还是要有我们来时的那颗火热的心,把我们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不要管以后会怎么样,只要我们在这四年内无愧于心,这样就够了,如果我们太注重结果的话我们有可能欣赏不到沿途的美丽的风景,毕竟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够想通这一点,那么我们就不会失去信心了,所以我们要把握好现在,把什么就业烦恼都抛到一边,认真学习,我想这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第2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我们采用问卷的调查方式对我校学生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我们主要采取网络和走访教室、图书馆、宿舍和路边拦截的方式,发送调查问卷。团队合作为了顺利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同时也想帮助更广大的在校大学生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在采访对象中有刚迈入大学不久的大一新生10名,处在风华的大二学生23名,更有已经到了择业和继续深造的大三学生27名。能够全面地了解在校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看法和了解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在这期间大学生的数量更是突飞猛进。大学生也有过去的&天之骄子&成为今日的&无人问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怎样才能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呢?带着这一问题和思考,同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们进行了这一次调查并进行了准确统计和深入分析:
被调查的学生为我校大学生。我们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通过qq在线、深入宿舍、自习室、图书馆和路边拦截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0份。有效问卷调查者主要来自机电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外语专业、信息专业、经管专业和金融专业!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男女比例24:36、
从调查的数据看出,大学生未来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是由社会、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四方面造成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足和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严重不一致造成的。我们主要对这四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
我们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那为什么还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呢?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外,主要是难在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在我们的调查中,无一人对当前形势乐观,60人之中只有2人认为当前形势还是较好,有9人占调查的15%认为还算正常的就业形势,而其他50人占总体的83%普遍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感到压力重重。现在大学生都普遍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受访者中有仅有2人不了解、一人认为其不重要,而认为重要的占到调查的75%。在当前学的专业和工作不对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自己的专业是有前途的,其中认为很有前途的有12位,而认为自己专业较有前途的则达到36位,占所有调查者的80%,仅有6人认为本专业很没前途。可以看出大学教育还是相当重要的。由于竞争的加剧,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在问及毕业初的薪酬时,有31个人认为起初工资为1500元,14人认为应该为2500元,两部分加起来占总人数的75%,在物价日益增加的基础上,大学生要求这样的工资是不高的,可以看见竞争的大学生的影响。
第一,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还会不断有一些工人下岗或者失业,这批人的就业难度是非常大的。第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人数比较大。比如说大学生,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这也是近几年来最高的。今年要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在600万人左右。第三,中国农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里就业。基于这三条原因,做好就业工作,今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当前社会普遍压迫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他们的能力还只浮于理论上,社会经验不足,处事和办事能力不够,况且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供大于求从而造成当前的局面。
二、学校对安排大学生就业方面指导不足
在我们受访的大学生中,只有5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很满意,感到较满意的有24人,两者合计占48%,而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达到52%,充分体现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还需加强,照顾到更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教育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首先,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我国现在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领导者自己。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大学生供过于求,需要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生产。党中央一再强调发展自主创新经济,但大学生就业难却成了问题,这种情况说明发展自主创新经济还没有落到实处,还是停留在文件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可以检验党的发展方针。
第二,重要的问题是,教育之本是育人。教育产业化要&正义&,说法可以不改,但含义要矫正:教育产业化是为社会生产人才。那种为学校、校董和一些教授生产利润,应该叫做&教育资本化&;现在许多学校名曰&产业化&,实质资本化。而社会培训机构被&产业化&人士评为资本化,是为自己谋利益,却为市场化人才做出了具大贡献。像我们最熟悉的北大青鸟教育就可以称得上IT教育航母。教育改革要拨乱反正,要改变对学校乱扩大升级,对学生&广种薄收&的状况;要学习培训机构,根据社会发展的进程需要,决定学校培育人才的结构,各专业的高、中、低人才要有比例。
第三是观念问题。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教育应当是&公有制为主体&,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教育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三、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
在谈到毕业后的打算后的打算后,50%多的人都是把考研放在首位,其次是找工作创业等,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是害怕面对社会竞争的,采取考研是为了更晚一点面对竞争,也是对自己以后能找个更好的工作。在问及到,毕业后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时,有15个人认为兴趣是最重要的因素,占总人数的25%,而更多的人选择最要的因素是&个人发展空间的重要性&,占总人数的61%,而其他因素则被大学生看轻。在大学生考虑工作的地方时,20个人选择留在大学所在地,10人则选择回家
乡,38人则是主张去发达城市闯一番,而对于岗位过剩的西部地区则只有2人选择。在大学生所重视的素质中面试技巧和计算机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占50%左右,而专业能力差而被普遍的看低,究其原因是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是专业不对口的结果。大学生就业难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大学生自身准备不足造成的,在受访者中,有相当一般分的大三学生对所要去的企业竟然一点也不了解,占总人数的33%。调查中他们普遍感到经验不足是造成他们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因素,约占50%。除了这些方面,我们大学生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3)、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据中新网报导造成本科学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状态。
(4)、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四、用人单位误区
(1)、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
(2)、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4)、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就是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太乐观。
在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并在大学生之中形成了一种&谈就业色变&的状况。但是从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自己和就业形势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和认真思考,这对他们以后他们的努力方向和激励都是很好的。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势已清楚的摆放在面前,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们应该找到合作点,达到共赢。
1、学生应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1)、注重专业学习。专业强、基础实、理论深、技能佳,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注重加强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苦练内功,提升素质,培养能力,掌握技巧,为顺利就业打基础、创条件、做准备。
(2)、加强实践锻炼。从进入大学起就要有意识的进行就业规划,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实践机会,为将来的就业竞争增加砝码。要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重视校内和校外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特别是社会兼职可以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加强实践学习,熟悉工作流程,丰富社会经验,拓宽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
(3)、调整就业心态。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直面压力和挑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转型和转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能改变社会的情况下,要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社会的要求。改变过去那种&一步到位&的就业心理,放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旧知识分子偏激心理,不把考研、考公务员当成&救命稻草&(毕竟能如愿的只是极少数),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健康观念,先争取工作岗位,为社会和家庭&减负&,再在工作中磨练自己,寻找机会进行突破。
(4)、还应在大学时全面关注社会动态,早早做好职业规划,并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奋斗。同时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当的做些兼职工作,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积累。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全面掌握知识,以便在各行各业都能够快速接手工作。同时大学生们也应避重就轻,不要总涌往发达城市,西部地区更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抱负和才能,而且薪酬待遇普遍高于东部,为西部发展做出贡献。
2、单位:切实纠正用人偏见。
用人单位一方面要与学校加强互动交流,多了解学校里各专业的特色,还可以借鉴大学生见习制度的思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寒暑假实习基地,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也有助于企业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进一步转变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纠正用人选材的偏见。一个单位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既要使用好人才,也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充满激情、有闯劲,富有创新精神,而且理论功底扎实,接受新鲜事物快,可塑性强,如果对他们适当加以培训,一定能为企业带来更好更长远的发展。所以,企业不能只图眼前的短期利益,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而要有长远的人才战略眼光,要改变唯经验论、唯文凭论的做法,还要纠正性别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见,切实做到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赢。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
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
3、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
(1)、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世佳的毕业院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