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印度的衰亡分析早期佛教先进性

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印度佛教印象.doc
文档介绍:
期末考试论文课程名称:世界宗教旅游圣地鉴赏班级:医学院2011级护理学X班姓名学号:蓬XX,XX学期:上日印度佛教印象期末论文题目:(任选一题)1.圣城耶路撒冷的文化鉴赏2.梵蒂冈圣彼得堡大教堂的宗教艺术赏析3.我认知的麦加4.鸡足山宗教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分析5.印度佛教印象6.你是如何理解“道教名山是我国旅游资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句话?请举例加以说明。7.请结合自身体会谈谈道教宫观建筑的景观价值和开发价值。8.松赞林寺在香格里拉景区中的旅游价值定位-1-论文内容:(不少于3000字)印度佛教印象医学院2011级护理学X班蓬XXXX【摘要】佛教:最早的世界性宗教,距今三千多年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最迟在秦始皇时期传入中国。印度作为佛教的发源地,经历了起落再起的历史演变,印度佛教现在是什么状况呢!【关键词】佛教;印度佛教;集结印度佛教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由印度释迦摩尼创建,释迦牟尼涅槃后,佛教慢慢衍生了不同的部派。自从阿育王时期,佛教不断向外传播,主要分为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北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经过印度北部,新疆传入中国腹地,再流传到中国东北,再传播到韩国、日本及越南;唐朝时期传入西藏,于是北传佛教被后人分称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则以上座部佛教为主,则通过斯里兰卡,传播到缅甸、泰国、印尼、老挝、柬埔寨、越南南部。到了现代,佛教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1早期印度佛教在佛教研究中,将从佛陀证道传教或佛灭后开始,一直到佛教部派出现之前,这段时间称为初期佛教,日本佛教研究学界多半称为原始佛教。它的范围界限不一,通常以阿育王时期为分界。佛教研究者主要透过比较文献学、语言学与考古学资料,比对源自不同部派的文献,包括律藏、修多罗与阿毗达磨,以重建出原始佛教的原貌。初期佛教是从佛陀证道传教或佛灭后开始,至部派根本分裂前的教法与僧团。第一次结集后至第二次结集前这段时间,佛教思想和组织基本上与佛陀在世时的原始面貌相去不远。在佛灭之初的第一次结集中,对小小戒等问题的看法不同,已经种下日后佛教分裂的原因。佛灭后的一百年后,因为对戒律看法不同,东部僧团与西部僧团发生“十事”论争,双方举行第二次结集,以解决争议,暂时达成共识,但双方的歧见并未完全消除,最终导致日后发生了僧团的根本分裂。至于僧团何时发生‘根本分裂’目前尚待确认,学者一般认为至约西元前271年阿育王即位之后,佛教僧团先形成大众部、分别说部、说一切有部三系分立的局面,后来又分裂成十八部-2-或二十部不等。2四次(或三次)“结集”印度佛教史上曾经有四次(或三次)集合僧团共同诵出佛经,确定正式经典的情况发生,称为四次(或三次)“结集”。2.1第一次结集佛教经典的第一次结集发生在释迦牟尼入灭(称为“佛灭”)后不久,由大迦叶[1]主持,在王舍城集合了五百名被认为已经证得罗汉果位的五百罗汉确立最初的佛经体系。此次集结由迦叶主持,阿难负责诵出经藏,优波离负责诵出律藏。2.2第二次结集佛教经典的第二次结集据记载发生在佛灭后110年。根据上座部诸律藏的记载,是由于毗舍离比丘违反十种戒律的规定,为此集合了七百名比丘讨论十事是否符合律法。讨论的结果为“十事”非法,七百比丘并在此后合诵经典。与此同时,毗舍离僧人为代表的人数众多的僧人也集合了一万人,并进行了自己的集结,称为大集结。由此,并引起了佛教上座部和大众部的分裂,由于是佛教僧团的第一次重大分裂,故称为“根本分裂”。以上大众部和上座部的前身所进行的集结一并被称为第二次集结。2.3第三次结集佛灭后235年,佛教华氏城结集,又称第三次结集或第三次集结。在大约佛陀入灭235年前后,由阿育王召集在华氏城举行。当时有大量外道为了供养混入佛教,比丘僧伽不同他们一起举行布萨会和自恣会,因此阿育王园寺(鸡园寺)七年没有举行布萨会,阿育王请回目犍连子帝须尊者平息诤论举行布萨会。在阿育王遣散所有外道之后,帝须尊者举行布萨会,此后选取了一千位通达三藏的阿罗汉进行合诵,合诵历时九个月完成。[2]2.4第四次结集佛灭后400年左右[3],北传佛教的第四次结集,又称第四次集结。是在佛灭六百余年后,以犍陀罗国迦腻色迦王为施主,由胁尊者发起,于迦湿弥罗国,选拔五百比丘结集三藏造《毗婆沙论》。在不知晓或不承认各部派在阿育王时代第三次结集的文献中把此次结集称为第三次结集。3印度佛教八大圣地3.1蓝毗尼园(梵语:Lumbinī):释迦牟尼出生地兰毗尼是梵文“可爱”的意思。公元前565年的一天,迦毗罗卫国的玛雅·黛维王后在回娘家的途中,路过兰毗尼花园,被花团锦簇的美景所吸引,就住在那里欣赏起来了。第二天,正值尼历正月十五,入夜后,圆圆的月亮挂在空中,银辉似的月-3-光撒满了美丽的花园,端庄的黛维王后,沉浸于这良辰美景之中,毫无痛苦地扶着园中的娑罗双树,生下了王子一悉达多。兰毗尼有纪念佛祖诞生的寺庙,其中供奉着一块石雕的释迦降生图,庙北耸立着一根著名的阿育王石柱,上面刻着“佛祖诞生之处”的铭文。公元前二世纪印度孔雀王朝国君阿育王亲自来兰毗尼朝圣,建造了尼加里瓦石柱和毕波罗瓦塔。尼加里瓦石柱上刻有用巴利文写的祷词和日期。1898年还曾在毕波罗瓦塔中发现一些真正的佛舍利。3.2菩提伽耶(Buddha-gayā):释迦牟尼成道处菩提伽耶在印度佛教圣地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圣地,位于印度巴特那城南150公里处,由寺和塔组成。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此修行获得觉悟,故该地被佛教徒尊为朝拜圣地。菩提伽耶金刚宝座塔东门两旁辟有佛龛,立贴金佛像数座。其余三面为高2米的石栏杆,共60根,系公元前5-公元2世纪的作品,塔西侧是著名的大菩提树,据说佛陀即在此树下得道成佛,故受到佛教徒敬仰,其枝也曾多次被折,代表佛陀送往世界各地的佛寺供养,繁衍滋生。3.3鹿野苑(Sara?ga-nāthá):释迦牟尼初转法轮处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悟道成佛后,西行200公里,来到鹿野苑,随后就在这里对父亲净饭王派来照顾他的5个随从讲解佛法,向他们阐述人生轮回、苦海无边、善恶因果、修行超脱之道。5人顿悟后,立即披上了袈裟,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佛教僧侣。至此,佛教最终具备了佛、法、僧三宝,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并开始在印度兴起最终成为这个宗教王国中的一派。释迦牟尼从此开始,住世说法四十五年,讲经三百余会,化度弟子数千人。这里也被尊为佛祖“初转法轮”之地。3.4拘尸那揭罗(Ku?i-nagara)娑罗双树:释迦牟尼佛涅槃处释迦牟尼在八十岁高龄的时候,来到拘尸那揭罗。一天突然患病,研究认为有可能是吃了“栴檀树菌茸”(猪肉),结果食物中毒[4]。他意识到病情的严重,于是传来弟子们,最后一次回答他们心中的疑问。这一夜有位120岁的老人名须跋陀罗,闻佛欲灭度,前往双树间,见佛闻法,当夜受具足戒。是释迦摩尼住世最后弟子。然后让弟子阿难在两棵娑罗树之间打起一个卧床,侧卧在上,佛安慰道:“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实危脆无坚牢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诸行无常,是生灭法,1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可可大师)
(Rachel.C)
第三方登录:印度早期佛教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网
印度早期佛教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印度考古系列学术讲座(第四讲)
日 08:48 来源:中国考古网
作者:考古所科研处
内容摘要:以下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对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两个时期印度和中亚地区早期佛教遗址研究进行概述和分析。边缘人群有两种,一种是城市中落魄的人群,另一种是未开化的部落人口,包括森林部落、蛇族部落、鸟族部落等,这些化外民族的信仰被吸纳到了佛教的艺术中,成为佛教的一部分,这也反映出早期佛教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夜叉崇拜是森林部落的信仰,被雕刻在佛塔上,意欲吸引森林部落的人口信仰佛教,扩大佛教的传播基础,同时也为了绥靖这部分人口而归化主流文明。最后,刘健研究员再次向刘欣如教授表示感谢,她认为此次讲座提供的资料十分系统详尽,介绍了原始佛教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佛教建筑遗迹和大乘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和随后的佛教建筑重要遗迹。
关键词:佛教;图;佛塔;部落;印度;希腊;信仰;遗址;阿育王;佛陀
作者简介:
  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印度考古系列学术讲座”第四讲在考古研究所八楼多媒体厅举行。本场讲座邀请来自美国新泽西学院历史系的刘欣如教授(图一),为大家带来题为“印度早期佛教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学术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刘健研究员(图二)主持并点评。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及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主讲人 刘欣如教授主持人 刘健研究员  公元前6世纪,由于铁器的广泛使用(印度次大陆最早在公元前8世纪开始使用铁器),恒河流域开始了自印度河文明灭亡以来,南亚地区的第二次城市化运动。社会的急剧变化导致思想领域的活跃,佛教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原始佛教的建筑多为佛塔,佛教艺术坚持“不设像”原则。随着希腊文化的到来,以及大乘佛教的出现,印度次大陆及其西北地区逐渐出现了寺窟等新型佛教建筑形式,佛教艺术冲破“不设像”的闺阃,产生了佛的偶像。原始佛教时期的主要遗址,如桑奇佛塔、巴鲁特佛塔,在英属印度时期由殖民官员主持进行了相当规模的考古发掘。受大乘佛教影响的贵霜时期佛教遗址,近年印度本土考古学者也进行了发掘。佛教考古对于印度古代史、欧亚大陆文化交流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对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两个时期印度和中亚地区早期佛教遗址研究进行概述和分析。  一、原始佛教时期  (一)公元前6—前5世纪佛陀时代恒河流域的历史背景及佛教遗迹  佛陀生活的年代约为公元前6—前5世纪,此前为吠陀时代。吠陀时期物质文明水平相对落后,长期没有形成城市,陶器制作和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吠陀人留下的多为文化遗产,如祭祀时吟唱的诗歌和礼仪。但是,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吠陀人开始使用铁器,逐步由印度河流域向恒河流域迁徙。恒河流域是重要的稻作农业区,通过战争、通婚等方式,吠陀人在恒河流域与当地掌握稻作农业的土著进行了融合,逐步掌握了农业技术。同时,这里也是重要的富铁矿产区,这一区域的铁矿主要集中在比哈尔邦,含铁量达70%以上。在此发掘出了印度独有的黑精陶,这种陶器因为陶土中的含铁量高,所以呈现黑色,硬度也高,敲击时呈金属声。恒河流域的水牛,可以应用于大规模的水田耕作,奶产品质量亦高。同时,这一地区的大象易于驯化,可以用于交通运输。稻作农业和铁器的使用直接导致了佛陀所生活的时代农业生产过剩,大批城市兴起,南亚次大陆开始了自印度河文明灭亡以来第二次城市化运动。由于这次城市化是由于农业生产过剩导致的,因此称之为“农业—城市化运动”。  在恒河流域产生了一系列的国家,印度进入列国时代(mahā-janapada,如图三)。这些国家的政体主要有两种,摩羯陀(Magadha)和拘萨罗(Ko?ala)为王国,王国中多次发生宫廷政变和弑父行为,拔祇联盟(v?ji confederacy)和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释迦族(?ākya)为刹帝利共和制。政体上的不同注定了双方之间的争斗,各国之间的斗争分分合合,“农业—城市化”的繁荣一方面吸引非雅利安边缘区域的山林水泽部落加入主流社会,另一方面又产生阶层分化,原先社会地位高的人群被排挤成边缘人群。物质的丰富和社会的剧烈动荡使得各派思想家百家争鸣,各抒己见。这样原始佛教便产生了。  佛陀时代并没有留下太多的佛教遗址。佛与其弟子居无定所,恒河各国的国王会向佛提供憩息的园林,以便雨季时暂居,这种园林就是最早期的佛教建筑——精舍。当时著名的精舍有:舍卫城祇园精舍、王舍城竹林精舍、王舍城灵鹫山精舍。这一时期佛教的物质遗迹不多,主要是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遗产。例如:1、服饰制度。从反映早期佛教时代的雕刻上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很少穿衣,佛教由于吸纳了各类人群、有男有女,逐渐要求僧人穿衣。 2、饮食制度。进入佛教僧团的人要坚持锻炼身体,不要发胖,规定每日餐数和饮食饭量。3、戒酒戒毒。中亚地区的移民带来了黄麻、鸦片,此时恒河流域正经历剧烈的社会变革,社会上的失意者大量吸食毒品或是酗酒,成为社会顽疾。佛教僧团要求皈依者戒酒戒毒。4、卫生制度。僧侣每日要刷牙,主要是通过咀嚼植物的方式清理口腔。这一系列的文明化制度吸引了大批边缘人群,包括被城市抛弃和落后部落地区的人口信仰佛教。  (二)公元前4—前2世纪孔雀—巽加王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及佛教遗迹  前文所述,恒河流域孕育出两种国家形态——王国和刹帝利共和国,其中王国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摩羯陀王国逐渐兼并其它国家,至公元前4世纪末,以摩羯陀为中心的孔雀王朝基本统一印度次大陆,王国制发展到顶峰形成中央集权制大帝国。孔雀帝国是各种不平衡因素的综合体,存在着大量的社会边缘人群,这一时期佛教得到长足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帝国的第三代君主阿育王更是利用政治力量支持佛教吸纳边缘群体进入主流社会,因此这一时期的佛教遗迹表现了大量边缘人群的形象,主要有部落人口及其文化信仰,以及被边缘化的城市人群。孔雀王朝的继承者巽加王朝(?u?ga)继续支持佛教,孔雀—巽加王朝时期佛教建筑、风格和功能基本一致。  印度西北地区曾经为波斯阿契美尼王朝(图四)统治,后被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希腊(图五)所灭。亚历山大大帝东进至印度河流域,为孔雀王朝遏制。因此波斯和希腊文化都传入到印度本土,佛教也受到了这两种文化因素的影响。  波斯、希腊与印度文化进行交流,在陆路上主要通过国际性大都市呾叉始罗(Taxila)。恒河流域的人如果想学习先进的知识,都要到西北部的呾叉始罗。例如孔雀王朝的宰相乔迪里耶(Kau?ilya)和王舍城著名的医生耆婆迦(Jīvika),耆婆迦的医术就是在呾叉始罗习得的。由此可以看出波斯与印度有密切的交往。马其顿——希腊人灭亡波斯后,在东方建立塞琉古王国(图五),随后在塞琉古王国的基础上,中亚地区又分化出另一个希腊化国家:巴克特里亚(Bacteria)。巴克特里亚的希腊化水平很高,留存有众多希腊化的考古遗迹,希腊文化逐渐进入印度。  孔雀—巽加时期,佛教建筑以大型的佛塔为主,佛教艺术主要表现佛传故事、本生故事、边缘人群和异域文化。其中,佛传故事坚持“不设像”,没有出现佛的形象,用菩提树、佛塔等代替。本生故事记述的是佛前生的事迹,可以出现佛的形象。边缘人群有两种,一种是城市中落魄的人群,另一种是未开化的部落人口,包括森林部落、蛇族部落、鸟族部落等,这些化外民族的信仰被吸纳到了佛教的艺术中,成为佛教的一部分,这也反映出早期佛教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具有如上特征的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塔,包括桑奇佛塔(Sanchi stupa)、鹿野苑萨尔纳特塔(Sārnāth)、巴鲁特佛塔(Bharhut)和阿玛拉瓦蒂佛塔(Amaravati)。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齐泽垚)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WENXUEYUWENHUA;LiteratureandCultureStud;二○一○年第一期;意味瘦弱的[Kisā]高得密)悲叹妇人之苦,始于;释迦牟尼所说:;217偈:;曾说妇人苦,多妻日难度;有妇产一胎,便自缢身亡;;佛经中亦曾说,生身女人难逃服侍男人、公婆等五苦[;身心痛苦不堪的她拖着一口气回到娘家,迎接她的却是;邓殿臣先生指出:;《长老尼偈》的格
WENHUALiterature and Culture Studies 二○一○年
 第一期意味瘦弱的[Kisā]高得密)悲叹妇人之苦,始于生产(成为母亲的基本条件),令人唏嘘。她引述释迦牟尼所说:217偈:曾说妇人苦,多妻日难度;有妇产一胎,便自缢身亡; 弱妇因产痛,自杀服毒丧;遇到难产时,死伤子及娘。佛经中亦曾说,生身女人难逃服侍男人、公婆等五苦[1], 218~219偈叙述一女子悲惨丧子的过程,她怀第二胎时,按照印度习俗,一家欢欢喜喜欲回娘家待产,不料途中突然临盆,丈夫为了安置野地里的产妇与新生儿,收集树枝却被毒蛇咬死。她强忍悲痛,继续路程,但是因为产后身体孱弱,遭遇滔滔流水横亘于前,只能先带幼子涉水,而将婴儿置于岸上。结果幼子被急流冲走,挽救不及,回头又见恶鹰正叨走婴儿。身心痛苦不堪的她拖着一口气回到娘家,迎接她的却是一堆灰烬,以及父母兄长全部丧生火窟的噩耗!(偈218~219)32法护注解此一悲惨妇人为帕扎佳拉(Patācārā)。根据法护所撰传记,人生至此,痛彻心斐的帕扎佳拉疯癫错落,无依无靠地裸身流浪街头,受尽欺侮,直到遇见佛陀向她说法,帕扎佳拉才恢复神智,并且立即证入预流果,然后剃度出家为尼(传5.10)。类似的比丘尼出家因缘在《长老尼偈》随处可见,陈寅恪先生在《莲花色尼出家因缘跋》中也有精彩的论述[2]。季羡林先生则在《印度巴利语文学》中也认为《长老尼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3]。 邓殿臣先生指出:《长老尼偈》的格律不甚严格。因作者不同,所以521首偈陀连用的不是同一种韵律,其中有350首使用的是“八言轮洛迦体”,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典型的“偈陀语”―― 《长老尼偈》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不仅在佛教文学史上,而且在整个东方文学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以后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泰戈尔的诗作中就可以明显看出《长老尼偈》的影响。[4]同时,《长老尼偈》由于成书的过程较长,除偈颂外还有后世添加的小传,这一双重文本对增进人们系统理解原始佛教女性修行者的宗教体验、宗教情怀及宗教操守等有着重要价值,也是我们观察初期佛教比丘尼僧团日常生活、出家原因等非常珍贵的参考文献。许多长老尼们的出家与悟道经历,日渐成为后世女性出家者的修学典范,更有学者认为《长老尼偈》是一部叙述结构完整、颂扬女性出家的代表性著作,为印度社会的女性指出一条宗教解脱的终极大道。[5][1]William Edward Soothill and Lewis Hodous.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 佛光出版社,1962年。[2] 陈寅恪著:《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51~156页。[3] 季羡林著:《印度巴利语文学》,《季羡林文集》卷五,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73页。[4] 邓殿臣译:《长老偈、长老尼偈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27~328页。 [5] 李玉珍著:《〈长老尼偈〉的修辞叙事》,《佛学研究中心学报》(中国台湾)2004年第9期。-48-印度早期佛教经律中的赞颂辨析
律藏中的偈颂汉译藏经中,属律部的典籍有《四分律》六十卷、《弥沙塞五分律》三十卷、《十诵律》六十一卷、《摩诃僧o律》四十卷、《善见律毗婆沙》十八卷、《有部毗奈耶》五十卷、《有部刍尼毗奈耶》二十卷等。其中,前四者与未传来的《迦叶遗部律》合称五部律。关于律藏的构成内容,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中,说到摄僧的制度时指出:(1)有些出家修行者,有不道德的行为,或追求过分的经济生活,这不但障碍个人的法的修证,也障碍了僧伽的和合清净,所以制立学处(s/iks!a^pada,旧译为戒)。 一条一条的学处,集成波罗提木叉(pra^timoks!a),是出家者所应该守护不犯的。(2)为了佛法的推行于人间,成立受“具足法”(upasam!panna-dharma)、“布萨法”(pos!adha-dh.)、“安居法”(vars!ika-dh.)、“自恣法”(pravaran!a-dh.)、“迦那衣法”(kat!hina-dh.)等,僧伽特有的制度。(3)寺院成立了,出家的多了,就有种种僧事,僧伽诤事的处理法。(4)同属于佛法的出家者,要求行为(仪法)方面的合式与统一,如行、住、坐、卧,穿衣、行路、乞食,受用饮食等规制。这一切,由于出家僧伽的日渐广大,越来越多,也越增加其重要性。这些法制,称之为“律”,达到与“法”对举并立的地位。[1]部派佛教律藏中的偈颂是长行内容的提炼补充,也有表达对长行叙述的内容进行赞叹随喜之意。由于偈颂在律藏中占有一定的数量,我们将选择律藏中与讲述义理相关的偈颂进行讨论。1.妄想及善恶《五分律》卷1T.22,p114b:世间诸欲本,皆从思想生;住世间欲本,而有染著心。本偈在说明“妄想”是众生一切欲念产生的泉源,妄想清了之后,心境才会清净光洁。《五分律》卷25,T.22,p164b:善人共会易,恶人善会难;恶人共会易,善人恶会难。本偈主旨,强调“善恶”两元的对立性与冲突性。善人本来不会与恶人相处,恶人当然更不可能参与为善的群体;彼此之间人格态度不一样,与善人相处,会破坏恶人的外侵性权益;与恶人相处会抵消善人的努力。如果化解“善恶”两元的冲突,唯一的途径是“为善去恶”,善人要“化恶为善”,才会填起“善恶”的鸿沟。[1]
印顺:《初期大乘佛教起源与展开》,正闻出版社,1990年,第176页。-49-WENXUE
WENHUALiterature and Culture Studies 二○一○年
 第一期《弥沙塞五分戒本》1,T.22,p199c,《十诵律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1,T.23,p478b:譬如明眼人,能避险恶道;世有聪明人,能远离诸恶。本偈在说明“为善去恶”之道,在乎你明智的抉择。因为“恶”也有美丽的外衣包掩,就犹如一个捕捉野兽的陷阱,上面饰以美丽的花草或树木,引诱你走过去。“明眼人、聪明人”必须有“善”的理想与怀抱,有这一指引,便会离恶趋善,而不为恶缘所误、恶友所蒙蔽了。《根本说一切有部衬我邮隆返30,T.24,p355a:染欲是小过,愚者亦能除;_痴是大殃,智者当速离。本偈在说生命中“贪、_、痴”之三毒,是生死烦恼的根源。三者之中,如果互作比较的话,“贪”还是小过失,在某种切肤情况下,还可以断除,但是“_恨之心”,尤其是“痴愚”,则根深蒂固。《根本说一切有部衬我返3,T.23,p796c:愚人自觉愚,此名为智者;愚者妄称智,此谓之愚痴。世间充斥着认不清自己面目的人,以“大惑”行“小慧”,以“邪法”蔽“正道”,都是实质上的“痴愚”,却自称为“智者”。《弥沙塞五分戒本》1,T.22,p200a:一切恶莫作,当具足善法;自净其意志,是则诸佛教。本偈是佛教最流行的“劝世箴”,自净其意,即“心灵上也不允许有一丝乌云存在”,甚至“善”也不存在,无垢无尘,才是真正的“自净其意”。2.名利苦乐《根本说一切有部衬我返1,T.23,p701b:利养及名闻,愚人所爱乐;能坏众善法,如剑斫人头。本偈主要表达“名利”二字对一切善行的严重性损害。这种损害,透过“贪、_、痴”使众生心更形恶化,对道心破坏尤甚。-50-印度早期佛教经律中的赞颂辨析
《摩诃僧祗律》第4,T.22,p258b:利衰及毁誉,称讥若苦乐;斯皆非常法,何足致忧喜?此八法,为世间所爱所憎,能煽动人心,故以风为喻,称为八风。心所有主,安住正法,不为爱憎所惑乱,则不为八风所能动。八风:(1)利,利乃利益,谓凡有益于我,皆称为利。(2)衰,衰即衰灭,谓凡有减损于我,皆称为衰。(3)毁,毁即毁谤,谓因恶其人,构合异语,而讪谤之。(4)誉,誉即赞誉,谓因喜其人,虽不对面,亦必以善言赞誉。(5)称,称即称道,谓因推重其人,凡于众中必称道其善。(6)讥,讥即讥诽,谓因恶其人,本无其事,妄为实有,对众明说。(7)苦,苦即逼迫之意。谓或遇恶缘恶境,身心受其逼迫。(8)乐,乐即欢悦之意。谓或遇好缘好境,身心皆得欢悦。《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1,T.23,p488a:譬如采花蜂,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用蜜蜂采花来作譬喻,形容比丘为传播佛法,度救众生,走到人群中,以法施人,然后带走的是“法施”的喜悦。《根本说一切有部衬我返1,T.23,p632b:不简富与贫,无论良与贱;但令美容貌,便乱女人心。本偈主旨,在反映众生过分“迷信”形的美丑,执着“身见”。《根本说一切有部衬我┦隆返14,T.24,p66b:人中大苦海,有情皆被溺;能渡甚为难,誓作于舟筏。本偈在说明“生死、轮回、烦恼”是一片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苦海,凡是陷在其中的人,是很难出头的;但是佛菩萨们,由于愿力,却要誓作苦海度人之舟。3.其他《善见律》〈称派场档3,T.24,p691a:佛不可思议,法不可思议;若有信心者,功德不思议。-51-WENXUE
WENHUALiterature and Culture Studies 二○一○年
 第一期本偈主旨在说明“佛”的理境与“法”的深玄,但一般只要对“佛法”能信仰,便已获益无限。《鼻奈耶》第5,T.24,p870a: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得脱宿罪殃。本偈说明“因果报应”,宇宙之大,不管虚空、大海、山穴,都无法逃避;前生造的恶业,必然会结出罪果。《根本说一切有部比丘尼戒经》1,T.24,p517a:忍是勤中上,能得涅处;出家恼他人,不名为沙门。本偈主旨在阐明“忍辱”度的重要性,由“忍辱”度成就,再由此而入道证果。“忍辱度”通出家在家二众,尤其出家人不能适度修忍辱度,便有背“沙门”的形象了。《根本说一切有部衬我返9,T.23,p670c:诸行皆无常,诸法悉无我;寂静即涅,是名三法印。《根本说一切有部衬我粕隆返5,T.24,p125c:所有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本偈主旨在说行布施的人一定有正当的回馈,这在因果律上是必然的事假如布施者在每次布施时能心生欢喜、心无挂碍,将会获得更大功德。《根本说一切有部衬我邮隆返24,T.24,p322b:生时唯独来,死时唯独去;遭苦唯独受,轮回唯独行。本偈深刻地写出众生出入六道,世间的一切亲人,都只有望业海兴叹,只能同乐,不能同苦。-52-印度早期佛教经律中的赞颂辨析
论佛教学者以各种形式,将偈语组织到佛教典籍中,使偈颂成为佛经行文的一大特色。佛经中大量运用偈诗,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宣传佛理,易于为信徒所接受。佛教重视偈语,原因也正在此。我们在引言中曾指出,偈颂如按佛经分类,则有孤起颂,即只以偈语讲法,而未夹散文。重颂则指佛说法完毕,为照顾后来迟到未听到前面说法者再说一遍,又起提醒归纳便于记忆作用,而将已说过的内容再用诗歌的形式重复一遍,故汉语意译为重颂。梁慧皎《高僧传》卷十三云:“东国之歌也则结韵以成咏,西方之赞也,则作偈以和声。虽复歌赞为殊,而并以协谐钟律,符靡宫商,方乃奥妙。”[1]偈颂在当时通过一定的旋律进行唱诵,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南传小部中《法句经》、《长老偈》、《长老尼偈》用偈颂体裁记录了早期佛教僧团生活、修学等诸多方面,是现存比较完整的上座部诗歌辑录,记载了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3世纪长老与长老尼的偈颂要语,在印度古代抒情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2]以偈颂为主要内容的早期佛教还有很多,小部中的大部分经典都属于这一类,汉译的四阿含也有可以进行相互参照的资料。而律藏中偈颂作为“九分教”或“十二分教”的一种,经常在长行散文的叙述后被广泛使用,当大乘佛教兴起后,偈颂体佛教文献不断涌现,法华、方等、般若等系经典更进一步将偈颂的应用与功能普遍化,形式与内容也更加开阔、更加丰富,并对汉地佛教偈颂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汉地佛教之赞歌,始自东晋支道林《释迦文佛像赞》、《阿弥陀佛像赞》、《诸菩萨像赞》。此后有北魏昙鸾《赞阿弥陀佛偈》、唐代善导《往生礼赞》、唐代玄觉《永嘉证道歌》,与宋代惟白《文殊指南图赞》、宋代仁岳《释迦如来降生礼赞文》等。敦煌出土的佛教文献中,保存了数量众多的赞文写卷,如净土礼赞、大乘净土赞、道安法师念佛赞等,种类甚多。随着佛教在汉地的深入发展,佛偈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举凡起床、穿衣、吃饭、饮水、睡觉、大小便利,乃至佛教徒辞别人世,火化、下葬,皆可以偈祝愿、祈祷、劝勉。通过偈颂的唱念,还可以达到身心训练的功效,汉地佛教徒吟唱的偈颂范围非常广泛,远远超出了印度早期佛教文献中对这一语词的解释,已经成为佛教法会仪轨中重要组成部分,7世纪的印度佛教界似乎也已出现了这种仪轨,如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记载了自己参与偈颂唱念的情景时说:且如礼佛之时,云叹佛相好者,即合直声长赞或十颂二十颂,斯即其法也,又如来等偈,元是赞佛,良以音韵稍长,意义难显。或可因斋静夜,大众凄然。令一能者诵一百五十赞及四百赞并余别赞,斯成佳也。通过偈颂礼佛、赞叹佛陀的相好庄严,是警策僧众修学、激励僧众精进的有效方式,并有擅长唱念偈颂“能者”。(湛如,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1]《大正藏》第五十卷,414c。[2]
[日]前田惠学:《巴利圣典翻译1》,《前田惠学集》第五卷,山喜房佛树林,2004年,第197页。-53-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印度早期佛教经律中的赞颂辨析_湛如09等内容。 
 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成为中 国最重要的...而是改造这个世间,重建这个世界。 佛) 经上所讲的...(二)对文学界的影响 (1)国语内容扩大 佛经初期...  此后,塔成为佛教寺院中不可或少的建筑,在古代 印度...据《长阿含经》卷三之《游行经》一段关于佛涅的...所以 中国早期的石窟寺着佛教的流布出现在这条古道...  法句赞歌 ---印度早期佛教经律中的赞颂辨析 湛如 一:引言 早在佛教创立以前,古印度就有利用诗歌来表示歌颂赞叹的传统。在佛教初创之时,宣 传教义最简便的形式...  □印度佛教史参考答案 (请先阅读后理解记忆,答时扼要一点) 一、名词解释: 【经律论】合称“三藏” 。涉及早期佛教内容的主要是经与律。 “经”通常认为是佛...  印度佛教简史 王舍城神变石雕,犍陀罗地区出土,约...了各自体系的经、 律、 论三藏,分支传承于印度各地...其另一特点是一反早期佛 教抵制梵语的惯例,开始...  印度佛教和中国文化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佛教文化概论》期末论文 佛教...十六国和南北朝时,经由甘肃河西走廊一带传 到中原,并向南方发展。中原地区早期...  ? 印度佛教之分期: ? 初期佛教(公元前 531 年―前 380 年) ; ? 部派...蜜经》《金刚经》 ,二:华严类经典――《大方广佛华严经》 三: 《维摩经》 ...  印度佛教史论文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关于《印度宗教哲学概论》书中对早期佛教思想论述的读后感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理包括四谛, 无常与无我, 五蕴, 缘起与十二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佛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