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整编11师国军整编师师长军衔

  45年整编后国军各旅(师)兵力人数  1旅00、6旅00、10旅00、12旅00、16旅8000、18旅 00、20旅00、24旅00、28旅00、30旅8000、31旅 00、34旅00、38旅00、40旅00、46旅5000、47旅 00、49旅00、52旅00、55旅00、58旅8000、59旅 00、61旅00、63旅00、67旅00、75旅5000、78旅 00、82旅00、85旅00、92旅00、99旅旅 5000   2师1万、4师00、7师00、14师1万、15师00、22师万、32师00、43师万、50师1万、54师00、66师00、68 师00、70师00、73师00、86师00、88师9000、89师 00、93师00、96师00   101旅旅旅旅旅旅旅旅旅旅旅7000、 123旅1万、124旅旅旅旅旅旅旅旅旅旅旅 旅旅旅旅旅旅旅旅旅旅旅8000 、156旅旅旅旅旅旅旅1万、167旅旅旅旅 旅旅旅旅旅旅旅旅旅旅旅00、103师师师师师师师师师师8000、 182师师师师师1万、198师师1万   青年军:201师不详、202师师师师师师1万、208师师不详   新1旅6000、新7旅5000、新9旅5000、新10旅5000、新11旅5000、新13旅7000、新15旅7000、新17旅6000、新19旅8000、新21旅8000、新29旅8000、暂9旅4000、暂60旅5000、暂61旅5000、预2旅7000、预3旅8000、预4旅8000、骑3旅4000、新骑8旅5000   荣1师6000、新22师1万、新30师1万、新31师4000、新32师4000、新38师1万、暂2师6000、暂10师5000、暂11师5000、暂14师4000、暂15师4000、暂17师4000、暂18师9000、暂20师9000、暂21师9000、暂22师9000、暂37师5000、暂38师5000、暂39师5000、暂40师5000、暂45师5000、暂49师5000、暂58师6000、预7师6000、骑5师3000、新骑4师2000、新骑5师1000、新骑6师1000、暂骑1师3000 新11旅3000、骑1旅3000、骑2旅3000 未列者为缺编或不详  天目山客  中尉7  这是我以前和胡博 牛戈等网友交流时,收藏的资料。  0000000  胡博在本坛有ID,牛戈混战沙的。  这些数字和我掌握的有出入。  根据我看过的档案,比如103师有7485人,166师有8129人。,这还是经过一场战斗之后的人数。
楼主发言:20次 发图: | 更多
  而且这个数字偏小 ,《毛选》上说的很清楚,开展之初,每旅平均约8000人。  就是说以8000为中轴。  顺便说一句,《毛选》上很多数字比很多军史书籍靠谱。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 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编制数字而已,其中吃空名字的有多少,才是重点。
  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华东和东北的国军师旅一般比较充实,如在100军编成下参加淮海战役的44师(荣二师),实际兵员超过8000,只能算是火力与实力较强的师。  西北的国军编制上就比较不充足,胡宗南部的师/旅貌似普遍人数偏低,左右的师/旅就算是主力了。
  看望下楼主,顺便问下,你看的是哪版的毛选,我记得我小学时看过4本还是5本装的毛选土黄皮的,好厚,现在也不知弄哪里去了,哈哈。  在45年整编时,好像木有整编完成,就整编60个左右的师旅,中央军应该实力都差不到哪里,毕竟刚打完仗,部队复员后仍有大量盈余部队,可以说是齐装满员。就是那些军头就难说了,缺额应该非常严重,要编制很凶,但人员就难讲,国民政府可能又有意为之,反正这些军头是不会说实话的,要大打折扣。  有空给大家讲讲青年军的来历呀,我记得毛选中总是提到青年军207师,打仗应该也是很凶的,不太清楚,讲讲呗。
  @拉纳元帅 8楼
09:43:21  整编师吃空饷?  -----------------------------  国军吃空饷从连队吃起,有一个师吃得只有三千来人的(就三千来人还是“据说”)……远征军序列、土木系在这方面稍微好点,所以这两系师的战斗力也要略强于一般国军师。
  @榕树很荫 7楼
22:12:18  看望下楼主,顺便问下,你看的是哪版的毛选,我记得我小学时看过4本还是5本装的毛选土黄皮的,好厚,现在也不知弄哪里去了,哈哈。  在45年整编时,好像木有整编完成,就整编60个左右的师旅,中央军应该实力都差不到哪里,毕竟刚打完仗,部队复员后仍有大量盈余部队,可以说是齐装满员。就是那些军头就难说了,缺额应该非常严重,要编制很凶,但人员就难讲,国民政府可能又有意为之,反正这些军头是不会说实话的,要大打......  -----------------------------  陈辞修的大整编把编制搞乱了,结果搞得两旅制的整编旅一度变得相当不会打仗,所以后来才会恢复三三制的师呢!
  @江上苇 10楼
18:07:09  陈辞修的大整编把编制搞乱了,结果搞得两旅制的整编旅一度变得相当不会打仗,所以后来才会恢复三三制的师呢!  -----------------------------  嘿嘿,所以我讲都不讲陈参谋长,共军兵力那么庞大,大规模交战,它竟然搞出旅这种规模的作战部队编制,国军早期在关内战场上不吃亏还真没天理,一旦双方大规模交火人员就不够用了。话说那时共军我记得也是这样搞的,那时双方不知在赶哪家的时髦?
  @榕树很荫 11楼
19:53:04  嘿嘿,所以我讲都不讲陈参谋长,共军兵力那么庞大,大规模交战,它竟然搞出旅这种规模的作战部队编制,国军早期在关内战场上不吃亏还真没天理,一旦双方大规模交火人员就不够用了。话说那时共军我记得也是这样搞的,那时双方不知在赶哪家的时髦?  -----------------------------  二野和华北野也都是旅制,但共军的旅都是三团编制,和华东、东北的共军师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就是称呼上自谦一下而已。  唯独国军非要搞两团制旅,四团制整编师,这只能说明陈辞修在保定学编制学得太书呆子,抱着一战前的旧条款就当了宝。  三团师和两旅四团师,是从一战中期开始分化的,德国和军事上师从德国的苏联(当然还有师从苏联的那个谁谁谁了)均改为三团制,而师从日本(日本又是师从普法战争后的德国)的国军虽一度拆旅建三团师,但随即又往回改,这是妥妥的开历史倒车。  所以单从技术水平上讲,国军也是要倒霉的。
  国军吃空饷,拉壮丁兵,老的老,少的少,纸面上的东西最骗人。  
  @榕树很荫 7楼
22:12:18.0  看望下楼主,顺便问下,你看的是哪版的毛选,我记得我小学时看过4本还是5本装的毛选土黄皮的,好厚,现在也不知弄哪里去了,哈哈。  在45年整编时,好像木有整编完成,就整编60个左右的师旅,中央军应该实力都差不到哪里,毕竟刚打完仗,部队复员后仍有大量盈余部队,可以说是齐装满员。就是那些军头就难说了,缺额应该非常严重,要编制很凶,但人员就难讲,国民政府可能又有意为之,反正这些军头是不会说实话的,要大打......  -----------------------------  207师在东北的时候比较活跃,解放沈阳的时候,53军都放下武器了,207师还在顽抗
  1946年6月实力统计:  总部:5000人;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28912人,步马枪11041支,短枪1271支,轻机枪525挺,重机枪88挺,掷弹筒408具,各种炮48门;  晋绥军区:55950人,步马枪19031支,短枪1882支,轻机枪1119挺,重机枪83挺,掷弹筒694具,各种炮67门;  晋察冀军区:247235人,步马枪79548支,短枪10729支,轻机枪2559挺,重机枪330挺,掷弹筒1298具,各种炮209门;  晋冀鲁豫军区:243760人,步马枪104612支,短枪10596支,轻机枪4942挺,重机枪410挺,掷弹筒1733具,各种炮512门;  新四军兼山东军区:369417人,步马枪128732支,短枪20896支,轻机枪6269挺,重机枪659挺,掷弹筒2455具,各种炮756门;  中原军区:60367人,步马枪29615支,短枪2999支,轻机枪1501支,重机枪155挺,掷弹筒202具,各种炮63门;  东北民主联军:324571人,步马枪160881支,短枪*****支,轻机枪4033挺,重机枪749挺,掷弹筒998具,各种炮556门;  全军合计:1335212人,步马枪533460支,短枪48373支,轻机枪20948挺,重机枪2474挺,掷弹筒7788具,各种炮2211门。  注:华南各游击队尚缺,中原军区为三月份统计数  《解放战争时期过渡阶段军事斗争·回忆史料表册参考资料》,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内战爆发前,共军的实力就是这60万支枪,含野战军和军区部队,应该不含民兵和地方工作人员如公安局和县委书记的持枪。  如果把,后部分人手里的枪也算上大约能凑100万支。  当然,仓库里还有些,兵工厂里还有些,没配发到人的不算。  那么国军有多少支枪呢?  430万国军,  其中的野战部队,就是各建制军,大约近90个。  象74师这样的部队有1万多支枪,有的部队少些。  取长补短,再加上特种部队的持枪数,国军正规部队的持枪数应该在100万支以上。  非正规军持枪在30---40万只。  同样不含警察,党通局等的枪支。小保队,大布衫队等持枪也不算。  这样,国军和共军按枪来算,就是100来万支枪和60多万支枪PK。
  整编74师在临沂的近5000人的3个补充团,算什么,正规军?算不算在国军200来万作战部队里面?  这3个补充团也不是徒手兵,他们手中的枪怎么算?  国军430万人中,连非正规军都算上了,那么这3个补充团算不算在430万里?  要是把各整编师的补充团算上,整编师不又和军一样大了?
  @榕树很荫
19:53:04  嘿嘿,所以我讲都不讲陈参谋长,共军兵力那么庞大,大规模交战,它竟然搞出旅这种规模的作战部队编制,国军早期在关内战场上不吃亏还真没天理,一旦双方大规模交火人员就不够用了。话说那时共军我记得也是这样搞的,那时双方不知在赶哪家的时髦?  -----------------------------  @江上苇
09:03:39.0  二野和华北野也都是旅制,但共军的旅都是三团编制,和华东、东北的共军师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就是称呼上自谦一下而已。  唯独国军非要搞两团制旅,四团制整编师,这只能说明陈辞修在保定学编制学得太书呆子,抱着一战前的旧条款就当了宝。  三团师和两旅四团师,是从一战中期开始分化的,德国和军事上师从德国的苏联(当然还有师从苏联的那个谁谁谁了)均改为三团制,而师从日本(日本又是师从普法战争后的德国)的国......  -----------------------------  @拉纳元帅 13楼
10:10:25  三团制师是德国抄苏联,还是世界抄德国?  三团制师最早出现在一战前的土耳其,  土耳其的军事顾问是德国人,德军1915年开始采用三团制师,这时候有苏联吗?  -----------------------------  注意阅读理解——“德国和军事上师从德国的苏联”……  俺说的就是德国首创啊!
  @中国老病人 16楼
08:24:34  1946年6月实力统计:  东北民主联军:324571人,步马枪160881支,短枪*****支,轻机枪4033挺,重机枪749挺,掷弹筒998具,各种炮556门  -----------------------------  我就问问这个了,哈哈,在东北的70万关东军和12万在朝鲜的驻屯军大概40万支的长短枪的去向给出来后,你这些话才有说服力,不然会有很多人有疑问的,你最好把这些资料开放出来,方便么,我也想看看,我也想比较比较看,有木有大的差异。
  @jtn楼
13:32:55  207师在东北的时候比较活跃,解放沈阳的时候,53军都放下武器了,207师还在顽抗  -----------------------------  青年军战斗力是很强的,抗战后期国军正面大溃败后就是靠这些部队顶住的,这些部队打仗宁死不降不退,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与日军作战基本上不怎么吃亏,可惜这支部队组建的太晚。蒋先生组建这支部队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抗日,而是和中共争夺中国的年轻人,这是这支部队的悲剧,可惜了。  国军2++字头的部队都是青年军建制,有两批,第一批是44年12月组建的,这一批有10个师,每师2至三团;第二批是48年开始整编,这一批有13个师,每师3个团。这些部队战斗力杠杠的,共军是吃了不少亏的,共军俘虏到这些部队的人员,一经查实,这些人就没好果子吃,嘿嘿。
  @jtn022167
13:32:55  207师在东北的时候比较活跃,解放沈阳的时候,53军都放下武器了,207师还在顽抗  -----------------------------  @榕树很荫 21楼
14:44:04  青年军战斗力是很强的,抗战后期国军正面大溃败后就是靠这些部队顶住的,这些部队打仗宁死不降不退,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与日军作战基本上不怎么吃亏,可惜这支部队组建的太晚。蒋先生组建这支部队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抗日,而是和中共争夺中国的年轻人,这是这支部队的悲剧,可惜了。  国军2++字头的部队都是青年军建制,有两批,第一批是44年12月组建的,这一批有10个师,每师2至三团;第二批是48年开始整编,这一批有13个......  -----------------------------  青年军受到国民党洗脑很深,军事训练也强悍一些,嘿嘿。
  @中国老病人 17楼
21:58:11  内战爆发前,共军的实力就是这60万支枪,含野战军和军区部队,应该不含民兵和地方工作人员如公安局和县委书记的持枪。  如果把,后部分人手里的枪也算上大约能凑100万支。  当然,仓库里还有些,兵工厂里还有些,没配发到人的不算。  那么国军有多少支枪呢?  430万国军,  其中的野战部队,就是各建制军,大约近90个。  象74师这样的部队有1万多支枪,有的部队少些。  取长补短,再加上特种部队的......  -----------------------------  你要算枪械总数的PK,也不能如此简单的算啊。 国军接收日本的枪械就比较多的,自己库存也有些,更好的是美械装备。  国军一个旅就是那么多人,抗战时期一直打仗、行军,多不充实。当然还有国民党上面贪污,下面也跟着吃空饷。胡琏一直在打仗,我也不懂他挥金如土的金从哪里来。。。陈诚部队尚且如此,何况其他部队,哈哈。等抗战结束,估计可以充实起来。  陈诚那么裁军,降低了某些部队的战斗力。但是老毛为了意思意思,也裁军,导致新四军、晋察冀那里军力减少,自己也得不偿失的。
  34  1946年6月实力统计:  东北民主联军:324571人,步马枪160881支,短枪*****支,轻机枪4033挺,重机枪749挺,掷弹筒998具,各种炮556门  -----------------------------  @榕树很荫 20楼
14:16:39  我就问问这个了,哈哈,在东北的70万关东军和12万在朝鲜的驻屯军大概40万支的长短枪的去向给出来后,你这些话才有说服力,不然会有很多人有疑问的,你最好把这些资料开放出来,方便么,我也想看看,我也想比较比较看,有木有大的差异。  -----------------------------  我觉得共军当时就算有30-40万支枪,这个数字也还是靠得住的。  仓库里的枪,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  1支编制枪,必须有人扛,有稳定的子弹供应,坏了要有修的,有替换的,才是1支真正的“枪”。  拿华野来说,实际拥有的火炮数量,远大于在编火炮数量,(蒋总裁为此还感慨过)但这里没形成战斗力的炮,没有太大的意义,
  -----------------------------  @中国老病人 24楼
15:47:09  我觉得共军当时就算有30-40万支枪,这个数字也还是靠得住的。  仓库里的枪,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  1支编制枪,必须有人扛,有稳定的子弹供应,坏了要有修的,有替换的,才是1支真正的“枪”。  拿华野来说,实际拥有的火炮数量,远大于在编火炮数量,(蒋总裁为此还感慨过)但这里没形成战斗力的炮,没有太大的意义,  -----------------------------  嗯,这个回复我可以接受,但还可以再商量,你的这种说法其实也可以用来回答你所问的补充团、整编师的那些问题。国共军史的兵力计算均以直接投入战场的人员为准,74师的补充团是不被列入430万部队人员中的,中共历来是这样算,国军同样如此计算,双方均不例外。国军的兵力计算是中央军,军头部队,警察部队,远征军,青年军;而补充团、民团就不会列入。  在内战中,这些部队在前期拼掉后,后面拼的就是补充;国军的补充力量补充团、民团的人力资源没有共军的民兵来源广泛,因此国军越打越少,而共军越打越多,这个人力资源就如同仓库,看表面力量是没用的,还得看谁的箱底厚实,仓库里的枪还是有很大意义的,不知你咋看??
  -----------------------------  @killywen 22楼
15:17:39  青年军受到国民党洗脑很深,军事训练也强悍一些,嘿嘿。  -----------------------------  哈哈,也不能说是洗脑,有文化的人哪有那么容易被忽悠,这些部队是有着民族主义倾向的有文化的年轻人,这些人是那个时代中国年轻人中的精华,只不过这些年轻人认为蒋先生代表着这个民族的希望,它们认为蒋先生可以带领中国人走向民族的新生,所以这些人发誓为蒋先生效忠,可惜蒋先生不是这么一个可以将民族带向新生的人,如果在早期这些人如果投向的话,以这些有追求的年轻人来确立对党内的多数优势,中国肯定就不需要来一次文化大革命来洗涤中国人,发动的这次文化革命就是要寻求一批为民族效忠的人,可惜弄成杯具了。
  -----------------------------  killywen
15:17:39  青年军受到国民党洗脑很深,军事训练也强悍一些,嘿嘿。  -----------------------------  @榕树很荫 26楼
16:27:23  哈哈,也不能说是洗脑,有文化的人哪有那么容易被忽悠,这些部队是有着民族主义倾向的有文化的年轻人,这些人是那个时代中国年轻人中的精华,只不过这些年轻人认为蒋先生代表着这个民族的希望,它们认为蒋先生可以带领中国人走向民族的新生,所以这些人发誓为蒋先生效忠,可惜蒋先生不是这么一个可以将民族带向新生的人,如果在早期这些人如果投向的话,以这些有追求的年轻人来确立对党内的多数优势,中国肯定就不......  -----------------------------  这个说的很对。年轻人难以一下子被说服。  后来对待知识分子也是
  嗯,这个回复我可以接受,但还可以再商量,你的这种说法其实也可以用来回答你所问的补充团、整编师的那些问题。国共军史的兵力计算均以直接投入战场的人员为准,74师的补充团是不被列入430万部队人员中的,中共历来是这样算,国军同样如此计算,双方均不例外。国军的兵力计算是中央军,军头部队,警察部队,远征军,青年军;而补充团、民团就不会列入。  在内战中,这些部队在前期拼掉后,后面拼的就是补充;国军的补充力量补充团、民团的人力资源没有共军的民兵来源广泛,因此国军越打越少,而共军越打越多,这个人力资源就如同仓库,看表面力量是没用的,还得看谁的箱底厚实,仓库里的枪还是有很大意义的,不知你咋看??  ----------------------------------------------  国军430万人的构成:  正规军356万。  非正规军74万,重要是保安师,旅,团。人民自卫总队。(有军衔的)  正规军构成:  建制军,师,200万。  海空军19万。  后勤机关,学校,101万。  特种部队37万。  军直属队的数额在后勤机关,特种部队的项目下。  伞兵,肯定属于特种部队。  象交警总队,属于正规军,还是非正规军?  我觉得国军补充团的有番号,如153团,173团,有上校团长,有人有枪,比保安团还是强一些,划入非正规军都不妥。  似乎应该在后勤机关学校项目下。
  -----------------------------  -----------------------------  @killywen 28楼
16:40:51  这个说的很对。年轻人难以一下子被说服。  后来对待知识分子也是  -----------------------------  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得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旧传统儒学下的知识分子,这些人就不说什么了,满嘴的忠君爱皇,一肚子的男盗女娼,肚子里没货还装着忧国忧民,有心无力,装腔作势;一部分是国外留学回来的,有从日本回来的,有从欧美回来的,还有从苏联回来的,这些货有一定的实干水平,在国外学到一些本事,但是又把国外的一些私货带进中国,搞得中国乱糟糟的,把中国弄的如同批发市场,啥东西都卖,因此这些人的视野还是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局限,有干才但对民族不够忠诚。这两部分人如果发挥正面的作用还好,但要发挥那些负面的东西,就要整它们,的有这样的看法我认为是正确的,但手法吗就不正规,被人家揪住小辫子,嘿嘿。
  ----------------------------------------------  @中国老病人 29楼
16:45:04  国军430万人的构成:  正规军356万。  非正规军74万,重要是保安师,旅,团。人民自卫总队。(有军衔的)  正规军构成:  建制军,师,200万。  海空军19万。  后勤机关,学校,101万。  特种部队37万。  军直属队的数额在后勤机关,特种部队的项目下。  伞兵,肯定属于特种部队。  象交警总队,属于正规军,还是非正规军?  我觉得国军补充团的有番号,如153团,173团,有上校团......  -----------------------------  交警部队是可能是不列入正规军的,但在非正规军的编制内,我想了一会印象中交警部队的粮饷由地方直接供给,枪械以轻武器为主,但干部是带衔的,因此其极可能是非正规军编制,但肯定是纳入430万中的,这些部队在内战中也会配属绥靖公署投入作战的,我记得毛选中也有交警部队被歼的记述。  咦,国军的伞兵部队么,这个感兴趣,有看到过人员跳伞向战地指挥官递交书信的记述,就是没看到成建制参战的记录,嘿嘿。  74师的补充团应该也是架子团,人员不满额,可能是沿用旧时编制的称呼,我估计这应该是74师自己搞的新兵训练营,那些补充团的番号应该是74师自己搞特殊弄来的,是74师自己的补充途径,国民政府应该不会将其纳入430万编制中,这个74师是很特殊的部队,战功堆起来的,有点特殊不算啥。
  killywen
16:40:51  这个说的很对。年轻人难以一下子被说服。  后来对待知识分子也是  -----------------------------  @榕树很荫 30楼
16:59:52  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得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旧传统儒学下的知识分子,这些人就不说什么了,满嘴的忠君爱皇,一肚子的男盗女娼,肚子里没货还装着忧国忧民,有心无力,装腔作势;一部分是国外留学回来的,有从日本回来的,有从欧美回来的,还有从苏联回来的,这些货有一定的实干水平,在国外学到一些本事,但是又把国外的一些私货带进中国,搞得中国乱糟糟的,把中国弄的如同批发市场,啥东西都卖,因此这些人的视野还是不可......  -----------------------------  你这个分类也对。  我还有另一种分类,就是帮国民党说话的知识分子。国民党在台上的时候,他们估计无限制吹捧国民党的。等到共产党上台,镇反、反右,估计把这批人全给端了。  现在还不一样有很多御用学家。。。  另外的知识分子,有的读了些书,但比较顽固,对学生也不好,也没做到很高的学术。这批人在文革中就惨了,很多下放的。  至于毛被知识分子骂,其实他主要被党内其他人骂的,知识分子跟着起哄而已。 作为毛那种靠杀国民党几百万上台的人,还不至于连这些人的评价也怕吧。。。嘿嘿
  ----------------------------------------------  @中国老病人
16:45:04  国军430万人的构成:  正规军356万。  非正规军74万,重要是保安师,旅,团。人民自卫总队。(有军衔的)  正规军构成:  建制军,师,200万。  海空军19万。  后勤机关,学校,101万。  特种部队37万。  军直属队的数额在后勤机关,特种部队的项目下。  伞兵,肯定属于特种部队。  象交警总队,属于正规军,还是非正规军?  我觉得国军补充团的有番号,如153团,173团,有上校团......  -----------------------------  @榕树很荫 32楼
17:41:44  交警部队是可能是不列入正规军的,但在非正规军的编制内,我想了一会印象中交警部队的粮饷由地方直接供给,枪械以轻武器为主,但干部是带衔的,因此其极可能是非正规军编制,但肯定是纳入430万中的,这些部队在内战中也会配属绥靖公署投入作战的,我记得毛选中也有交警部队被歼的记述。  咦,国军的伞兵部队么,这个感兴趣,有看到过人员跳伞向战地指挥官递交书信的记述,就是没看到成建制参战的记录,嘿嘿。  74师的......  -----------------------------  有战功的部队又不仅仅是74军,其他军级师级番号有战功的多了去了,比如守衡阳的,还有100军。只是党国要裁军了,也实在看不上中共90万人家,几十万条枪。陈诚为了体现大公无私,就拿自己的18军开刀,变为整编师,下辖三旅六团。 听他们说,其实裁掉的三个团,还留着军官,成为架子团。兵员有多呢,就成立了人力输送团。  整编74师就变为3个旅了,大约2.5万人。 毛是以计算歼灭多少个旅来算军功的,这样就把整个师的部队,包括通信、后勤、重炮、工兵等等,摊到每个旅8千人。  实际上每个旅也就是5-6千人。师直属部队,后勤部队,留守部队也有很多。  而远征军的新22、38、14、30、50师,这些是按照美国训练和装备起来的,每个师应当是国军编制的1.2万人,当然不是美军编制的1.6万人以上。他们没有整编,每个团就有三千人左右。 故林彪打他们,还是很难啃下的,只能一个营、一个团的啃。
而华野打国军,对付一个旅5千人,对付一个师也就1.5-2万,倾全力还是可以吃下的,特别其中一些部队就是烂葡萄,一冲就垮了,弄得其他部队跟着多点被攻击(好比星际里面4对4,你这边瞬时垮了3家,然后你1对4怎么打?)
  交警总队不知道算不算到陆军那里,但是待遇非常的好! 理论上,交警属于税务警察,也就是现在的武警。武警还是算正规军的!
  -----------------------------  killywen 22楼
15:17:39  青年军受到国民党洗脑很深,军事训练也强悍一些,嘿嘿。  -----------------------------  @榕树很荫
16:27:23  哈哈,也不能说是洗脑,有文化的人哪有那么容易被忽悠,这些部队是有着民族主义倾向的有文化的年轻人,这些人是那个时代中国年轻人中的精华,只不过这些年轻人认为蒋先生代表着这个民族的希望,它们认为蒋先生可以带领中国人走向民族的新生,所以这些人发誓为蒋先生效忠,可惜蒋先生不是这么一个可以将民族带向新生的人,如果在早期这些人如果投向的话,以这些有追求的年轻人来确立对党内的多数优势,中国肯定就不......  -----------------------------  @killywen 28楼
16:40:51  这个说的很对。年轻人难以一下子被说服。  后来对待知识分子也是  -----------------------------  年轻人最容易被人影响而且从众心理很强,多是先入为主。青年学生更自以为是特别爱受新思潮影响,这就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往往要在社会上磨练几年后才逐步变的理性。
  killywen
16:40:51  这个说的很对。年轻人难以一下子被说服。  后来对待知识分子也是  -----------------------------  -----------------------------  @killywen 33楼
17:52:41  你这个分类也对。  我还有另一种分类,就是帮国民党说话的知识分子。国民党在台上的时候,他们估计无限制吹捧国民党的。等到共产党上台,镇反、反右,估计把这批人全给端了。  现在还不一样有很多御用学家。。。  另外的知识分子,有的读了些书,但比较顽固,对学生也不好,也没做到很高的学术。这批人在文革中就惨了,很多下放的。  至于毛被知识分子骂,其实他主要被党内其他人骂的,知识分子跟着起哄而已。 ......  -----------------------------  哈哈,你这样看有道理,但还没触及到实质。的文化革命的实质是中共的一个政党本土化的问题,它是想将政权与政党、民族捆绑,要搞的是这个。所以它的阻力是我们这些后辈所想不明白的,它面对的不仅仅是党内压力,还有来自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抵触,还还有对岸的抗拒,还还还有国外势力的介入,所以这事现在不要下结论,千古一帝自有岁月去伪辨真。
  @killywen 35楼
18:07:19  交警总队不知道算不算到陆军那里,但是待遇非常的好! 理论上,交警属于税务警察,也就是现在的武警。武警还是算正规军的!  -----------------------------  交警总队不在陆军编制这是肯定的,要不就不需要一个手续来弄个番号把新38师要过来,这个是财政部搞的部队,不属国防部建制。  74师的虎贲名号可不是白来的,国军哪个有资格在它面前摆架子,就是第5军站在74师面前也得喊声哥,哈哈。
  伞兵总队约1万多。  交警总队7万人,原系军统武装,按说应该是属于军队的。  74师不满的团就有2750人,两个满员团加旅直,8000人很合理。  不管是补充团还是后调旅,其番号都是原来就有的,并且一直保持。  74师这3个团特殊的地方是,已经在向实编团转化。
  交警总队如果是军统部队,那就得看45年军统改制后蒋先生是怎么分割军统系统的那些家当,军统系统的家底也是非常厚实的,所以要看45年的大部制改制才知道。  这个伞兵总队在内战时期有没有到战场上干活,军队精华所在,这个我想知道,它归陆军还是空军还是国防部直辖。  74师在被华野吃掉后,它的重建是在这三个补充团扩充后搞起来的,在扩充时这些补充团人员、装备都得到较大的补充,在重新补充时,这些原来的补充团仅仅存在着少部分老兵,其它都是些新兵,还处于不满额状态,一点都没老团的样子,因此我不认为这些部队是在430万编制内,如果在,这些人员不稳定的团编制,国防部怎么来统计,估计就是些有着番号的黑部队,只是国民政府面对74师被灭的这种状况,纸里包不住火,顾祝同、汤恩伯、黄伯涛、李天霞要推卸责任,它们吼着说74师并没有被全歼,还有附属部队,俞济时、王耀武只好将这些部队拿出来,事情应该就是这样子,蒋先生一看74师也这副样子那肯定有火也发不出来,干脆重新将这些部队摆出来扩充,要不蒋先生能轻易的放过汤、黄、李三人。
  @拉纳元帅 41楼
21:03:08  又来装B?  -----------------------------  你每换一个号码,都说不出来一点条条道道的  真是狗嘴里面吐不出来象牙
  如果要谈1944年国军兵力,我转一个帖吧(应该是旧战沙上的贴):  资料出自何志浩:抗战期间兵员补充实录 联勤出版社 1958年12月印  何将军在抗战时担任军政部徵补司长,此书是根据他所保存的档案编辑而成.  日兵役署统计   1军张卓 官1249人 兵22203人(不包括军直与167师)现有数40568人编制数45707人攻击军  2军王凌云 官1984人 兵21090人  3军李世龙 官1546人 兵22500人编制数21052人  4军沈久成 官1221人 兵16043人编制数36599人  5军邱清泉 官2207人 兵29228人  10军李玉堂18982人 编制数36788人  13军石觉 官2060人 兵21981人编制数36941人  14军张际鹏 24617人 编制数36517人  16军李正先 官1918人 兵27897人编制数31541人  17军高桂滋 官1168人 兵17297人编制数23609人  18军胡琏 官1900人 兵31683人编制数34976人  19军史泽波 官1255人 兵18554人  20军杨幹才 23312人 编制数39577人  22军高双成 官335人 兵3428人(只有骑6师人数)现有数7058人编制数17422人  23军许鸿林 官1258人 兵18564人  24军刘文辉 官514人 兵4358人(只有军直人数)  25军黄伯韬 官1766人 兵25524人  26军丁治磐 16716人 编制数30716人  27军周士冕 26961人 编制数32735人  28军陶柳 官1947人 兵28549人  29军孙元良 18268人 编制数36582人  30军鲁崇义 官2075人 兵33722人编制数38408人  31军贺维珍 官1288人 兵18981人编制数44527人  32军唐永良 官1803人 兵25532人编制数35824人  33军于镇河 官1255人 兵18562人  34军高倬之 官1258人 兵18557人  35军董其武 官1132人 兵18241人(不包括军直人数)编制数23601人  36军罗历戎 官2017人 兵20775人编制数33264人  37军罗奇 29993人 编制数39577人  38军张耀明 官1138人 兵12684人编制数19296人  40军马法五 官1535人 兵20407人编制数34296人  41军曾甦元 官2011人 兵27156人  42军杨德亮 官1474人 兵20706人编制数29256人  43军刘效曾 官1260人 兵18562人  44军王泽濬 20002人 编制数45624人  45军陈鼎勳 官1350人 兵17235人  46军黎行恕 官482人 兵5684人(只有军直人数)现有23348人编制数32525人  47军李宗昉 官1289人 兵17153人  49军王铁汉 官1780人 兵21271人  50军田锺毅 官1809人 兵23629人  51军周毓英 官1427人 兵21586人  52军赵公武 官2053人 兵31240人  53军周福成 官1749人 兵15245人  55军曹福林 官1387人 兵24299人  56军潘文华 官1155人 兵12427人  57军刘安祺 官2202人 兵32038人编制数32235人  58军鲁道源 10674人 编制数29186人  59军刘振叁 官1936人 兵26182人编制数36796人  60军安恩溥 官1485人 兵23478人  61军梁培璜 官2217人 兵22782人  62军黄涛 19990人 编制数39577人  63军张瑞贵 27398人 编制数35228人  64军张弛 27697人 编制数35841人  65军黄国樑 30795人 编制数35515人  66军宋瑞珂 官1316人 兵16222人编制数24404人  67军何文鼎 官1032人 兵18092人编制数18244人  68军刘汝珍 官1806人 兵31707人  69军米文和 官991人 兵14040人  72军傅翼 29276人 编制数45624人  73军彭位仁 17488人 编制数39577人  74军施中诚 官2525人 兵37596人编制数45365人 攻击军  75军柳际明 12235人 编制数22735人  76军廖昂 官1847人 兵31764人  77军何基沣 22115人 编制数31823人  78军赖汝雄 官1598人 兵17842人  79军方靖 21377人 编制数39577人  80军袁樸 官1653人 兵22166人编制数31108人  82军马继援 官1321人 兵16244人  83军孙福麟 官1257人 兵19261人  84军张光玮 官1251人 兵16781人  85军吴绍周 官1907人 兵28561人编制数33547人  86军朱鼎卿 官1703人 兵21893人编制数33225人  87军罗广文 官1688人 兵21730人编制数35885人  88军刘嘉树 官1264人 兵19037人  89军顾锡九 官591人 兵5386人编制数32109人  90军曹日晖 官2006人 兵32487人编制数36002人  91军王晋 11406人 编制数26105人  92军侯镜如 官1712人 兵19684人  93军甘丽初 29744人 编制数35000人  94军牟庭芳 官1965人 兵31321人编制数43755人  95军黄隐 官1093人 兵16015人  96军李兴中 官1084人 兵16095人编制数20094人  99军梁汉明 28496人 编制数35887人  100军李天霞 官1711人 兵19942人编制数39577人  新2军李铁军 官868人 兵11696人(欠新46师人数)  新3军杨宏光 官1266人 兵18124人编制数24578人  新7军彭杰如 官1418人 兵15523人编制数23519人  新8军胡伯翰 官858人 兵7708人编制数15914人  暂1军王毓文 官1106人 兵16382人  暂2军沈发藻 18167人 编制数39577人  暂3军孙兰峰 8409人 编制数21877人  暂4军谢辅叁 官1075人 兵12107人编制数20222人  暂9军霍守义 官1561人 兵25725人  暂15军刘昌义 官1078人 兵16176人  骑1军沈瑞 官1257人 兵18560人  骑2军廖运泽 13697人 编制数15978人  骑3军贺光谦 官860人 兵6468人编制数11967人  骑4军袁庆荣 官740人 兵7236人编制数9079人  东北挺进军马占山 官708人 兵6144人编制数2045人
  @jtn022167
13:32:55  207师在东北的时候比较活跃,解放沈阳的时候,53军都放下武器了,207师还在顽抗  -----------------------------  @榕树很荫 21楼
14:44:04  青年军战斗力是很强的,抗战后期国军正面大溃败后就是靠这些部队顶住的,这些部队打仗宁死不降不退,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与日军作战基本上不怎么吃亏,可惜这支部队组建的太晚。蒋先生组建这支部队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抗日,而是和中共争夺中国的年轻人,这是这支部队的悲剧,可惜了。  国军2++字头的部队都是青年军建制,有两批,第一批是44年12月组建的,这一批有10个师,每师2至三团;第二批是48年开始整编,这一批有13个......  -----------------------------  严格的说是计划编成10个师,可后来只编了203、206、207这么几个
  交警总队原先是军统建立的武装力量,后来军统缩编为保密局,军统的军事武装按理必须裁撤,由于军统的唐纵后进入警察系统,而蒋介石也想保留军统武装为内战服务,却不想背上“扶植特务武装”的恶名,才不伦不类的把军统的军事武装称为“交警总队”,算是警察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交警总队名为交警。实际上火力强大,尤其是近战火力,冲锋枪,火箭筒,迫击炮保有量教多,且官佐多来自原军统人员,因此在内战中表现凶悍。内战全面展开后,有部分被转化为正规军了。  因此交警总队其实不是交警,不过是用了交警的名号罢了。
  这张图是PS的,张朝阳是狗屎!!  http://club.mil./shilin/thread/1vnv95qln22  这张图是PS的,张朝阳是狗屎!!  你大爷我从PS2.5就开始玩了。。。。。。    凌迟虽在清末被废除,但一些地方仍当私刑使用。民国时期剐刑在军阀中复活了。毛泽东在其文录中对些有部分文字记录:  (在湖南……将湘潭总工会委员长斩决,而以脚踢其头,更用洋油注其腹内而焚之……在湖北各县挖眼拔舌,刳肠斩首,刀割沙磨,洋油焚烧,红铁火烙,均为豪绅对待革命农民的残酷刑罚。对待妇女,则以绳穿贯其乳,而趋其裸体游行,或零碎割死……)共和国元帅贺龙的妹妹贺满姑,被敌人俘获后,正是受此刑而惨痛而死(注:关于贺满姑受刑的所记录过程其为残忍)  事实上有关凌迟记录最详细的正是外国人,包括那些满清时的多组照片和文字记录,因而我们今天可以知道其一些详细真实内容。  在清朝时执行凌迟这种刑法多要上报清廷(镇压起义不论)。但到了民国各地军阀和地方民团可以随心所欲地用此刑惨杀人民。如:十八岁的女共产党员杨宸英、白正秀烈士,1928年在汉口散发传单被捕。后在一马场上被扒光衣服先割掉乳房,然后被郐子手惨无人道地用刺刀一刀刀割死。  据说当时有两张关于民国时期凌迟的照片,一张是福建一位红军被俘的师领导,光着上身绑在木柱上。行刑者在剐他之前给拍了照片,福建日报曾经刊出过此照片,许多人看过。行刑者本想宣传一番,事后反成了其罪证以及这位英雄不屈的历史见证。还有一张比较模糊,但可以看出受刑的是一个女性,全身赤裸地被绑受刑,拍照片的距离比较远。  关于贺龙妹妹贺满姑被凌迟的事,有几种不同记载。但都是讲被凌迟杀害(其中一篇记载是在河滩上被敌人脱光衣服,面朝天把四肢钉在地下,先从其脚上割起,郐子手们还强迫附近村里人的都来看),记得几年前一部电视剧上演过贺满姑受难的戏,也许是编剧不想让其再辱,同时又要突出英雄形象和敌人的残忍,把真实的凌迟改拍成五马分尸。  事实上当时执行死刑前往往会先拍照,特别是凌迟一些女@共产党,也许这样做郐子手们可能认为会让受刑者心理完全崩溃,他们似乎觉得拍下这些女性赤裸受刑的照片可以达到永久性凌辱的目的。比方上面指的那次凌迟15岁小姑娘的事,Hartmann看到有人还拿着照机当着那女孩面照相。那些后来当时的政府觉得这样极为不雅,并且会被共@产党宣传成其残暴。所以销毁了许多这些照片,但一些照片经过战乱还是保留了下来。  当然,张朝阳是狗屎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在当代研究历史,必须还要具备一样古人所没有的能力-------------读图能力。  能够从历史图像中,读出相关历史信息。  而首先就是要能看出历史图片的真假。  具备反PS的能力其实就是PS技术本身的能力。
  交警总队不在陆军编制这是肯定的,要不就不需要一个手续来弄个番号把新38师要过来,这个是财政部搞的部队,不属国防部建制。  74师的虎贲名号可不是白来的,国军哪个有资格在它面前摆架子,就是第5军站在74师面前也得喊声哥,哈哈。  -----------------------------  @拉纳元帅 43楼
08:52:13  税警总团变交警总队了?呵呵。  -----------------------------  哇靠,就怕认真2字,随手打错,抱谦,谢谢。
  @中国老病人 41楼
00:30:11  如果要谈1944年国军兵力,我转一个帖吧(应该是旧战沙上的贴):  资料出自何志浩:抗战期间兵员补充实录 联勤出版社 1958年12月印  何将军在抗战时担任军政部徵补司长,此书是根据他所保存的档案编辑而成.  日兵役署统计  1军张卓 官1249人 兵22203人(不包括军直与167师)现有数40568人编制数45707人攻击军  2军王凌云 官1984人 兵21090人  3军李世龙 官1546人 兵22500人编制数21052人  4军......  -----------------------------  1944年,国军正面大溃败,这是大家都晓得滴。你这文件一放,这国军在短短时间内竟然又有了气吞山河的实力,有这么强力的恢复速度,国军在抗战中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挨打,早就应该转入进攻才对,这个资料我有点怀疑。
  中国好有钱啊,军垦吗?不怕军阀们自立?有钱和装备分发吗?  
  1947年12月,国民党军(正规军)计有104个整编师(军)279个旅,198万人,装备步枪72.0317万支,轻机枪6.1399万挺,重机枪1.1949万支,冲锋枪6.7855万支,手枪4.0077万支,中口径迫击炮7506门,60炮9600门,战防炮1474门,步兵炮260门,山炮1257门,野战炮503门,榴弹炮401门,掷弹筒38364具,火箭筒1191具,战防枪1058支。  1946年解放军的武器装备  全军装备马步枪44.7万支,短枪4.4万支,冲锋枪2678支,轻机枪4.6万挺,重机枪1699挺,枪榴弹1428具,掷弹筒5050具,迫击炮1559门,步兵炮124门,山炮58门,坦克8辆。  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战胜利至1949年底,国民党共生产步枪近50万支,机枪5万多挺,各种火炮3.6万多门,子弹近7亿发,炮弹700多万发(内迫击炮弹约600万发)手榴弹近2000万枚,枪榴弹250万发,飞机炸弹约15万枚,掷榴弹60多万发,掷弹筒8万多具,枪榴弹筒近10万具。  这个产量太小,还不够给国军换装一次的。
  国民党非正规军,地方武装,警察的武器装备:  仅1945年8月到1948年6月,  就有  步枪42.3422万支,手枪6888支,轻重机枪17253挺,迫击炮,掷弹筒等2000多门。  按照比例来说,不计算重武器的话,这些装备也能装备150--200万人,和1946年解放军的数量差不多。
  以上上级为拨付数,而非地方武装实际拥有数,因为没有加上原来数。  而据国防部统计,全国已有组织的民众自卫武力,在1947年有官10.4051万名,有兵281.8019万名。  步枪27.8054万支,机枪2593挺。  这些应该是属于国民党非正规武装的最底层,包括小保队,还乡团,大布衫队等。  其中最正规的也就是人民自卫总队。  各地的保安师,保安旅,保安团应该不在此列。
  @中国老病人 53楼
18:28:56  国民党非正规军,地方武装,警察的武器装备:  仅1945年8月到1948年6月,  就有  步枪42.3422万支,手枪6888支,轻重机枪17253挺,迫击炮,掷弹筒等2000多门。  按照比例来说,不计算重武器的话,这些装备也能装备150--200万人,和1946年解放军的数量差不多。  -----------------------------  怎么计算?不明白
  -----------------------------  @榕树很荫 49楼
18:15:21  1944年,国军正面大溃败,这是大家都晓得滴。你这文件一放,这国军在短短时间内竟然又有了气吞山河的实力,有这么强力的恢复速度,国军在抗战中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挨打,早就应该转入进攻才对,这个资料我有点怀疑。  -----------------------------  国军抗战胜利时,有600万军队,这些正规的军,即使都按满编制数算也不会破350万。
  巨大的战争规模,使国军军火库存量急剧减少,美式军火的告罄意味着军队不得不依靠自产军火维持今后的军事行动。为及时将消耗的军火给予补充,国内军工厂开足马力,加紧生产以补充前线所需。1947年步枪生产量是抗战时期平均年份的436%,手机枪是694%,轻机枪是393%,重机枪是296%,手枪是2469%,迫击炮是370%,山、野、榴弹炮是165%,枪掷弹筒是245%,火箭筒是2745,枪弹是177%,迫炮弹是434%,步、山、野,榴炮弹是164%,手榴弹、枪制榴弹是179%,战防枪弹是186%,火箭弹是212%。虽然生产量比抗战时期大为增加,但国民政府自产军火依然难抵其巨大的消耗。月枪弹的生产量是15 797 750发,而消耗达35 903 400发,消耗量是生产能力的2.27倍,迫炮弹的生产量为146 355发,而消耗量则达到201 737,消耗量是生产能力的1.38倍。[注释]《1947年度械弹补充损耗数与抗战各年度平均补充损耗数比较表(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兵工署档案,全宗号七七四,案卷号369。[注尾]
  回复第22楼,@killywen  @jtn楼
13:32:55   207师在东北的时候比较活跃,解放沈阳的时候,53军都放下武器了,207师还在顽抗   -----------------------------   @榕树很荫 21楼
14:44:04   青年军战斗力是很强的,抗战后期国军正面大溃败后就是靠这些部队顶住的,这些部队打仗宁死不降不退,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与日军作战基本上不怎么吃亏,可惜这支部队组建的太晚。蒋先生组建这支部队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抗日,而是和中共争夺中国的年轻人,这是这支部队的悲剧,可惜了。   国军2++字头的部队都是青年军建制,有两批,第一批是44年12月组建的,这一批有10个师,每师2至三团;第二批是48年开始整编,这一批有13个......   ----------------------------- ...  --------------------------  谁比的过土共的洗脑?  
  解放战争全史,1947年共军的装备数量是57万步枪,45700机枪,9338火炮,8913掷弹筒  襄阳战役中记载的国军  第164步兵旅,6391人,1282步枪,11重机枪,117轻机枪,69门47迫击炮,86马.  第104旅,6932人,1373步枪,23重机枪,181轻机枪,51门81迫击炮,6车.  第163旅,8591人,2056步枪,36重机枪,180轻机枪,20门81迫击炮,67门47迫击炮,82马,6车.  .  持枪率不是一般的低。国军虽然与2万人,但只有约5000支枪。  共军也是2万多人,不到3万,却有1万来支枪。所以胜利围歼国军。  但是国军的106毫米迫击炮呢?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主要缴获统计  47.6 48.6 49.6 50.6 合计  枪支 310   机枪
82 319958  火炮 562   坦克 87 31 434 40 622  装甲车 361 28 389  汽车 498   火车头 40 150 814 3 1016  飞机 3 10 121 55 189  舰艇 19 15 89 77 200  4年内战,缴获了350万枪,这样说,消灭国军800万,倒也不虚。
  青年军战斗力是很强的,抗战后期国军正面大溃败后就是靠这些部队顶住的,这些部队打仗宁死不降不退,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与日军作战基本上不怎么吃亏,可惜这支部队组建的太晚。蒋先生组建这支部队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抗日,而是和中共争夺中国的年轻人,这是这支部队的悲剧,可惜了。  国军2++字头的部队都是青年军建制,有两批,第一批是44年12月组建的,这一批有10个师,每师2至三团;第二批是48年开始整编,这一批有13个......  ----------------------------- ...  --------------------------  @庐山西海 58楼
20:57:37  谁比的过土共的洗脑?  -----------------------------  嘿嘿,过年还生气,别这样,新年好。。  现在你看还能不能洗得动,嘿嘿,其实这问题不是都不是新问题,老问题,有恒产者有恒心而已,共方是府兵制的升级版下的总动员,如果府兵制是1.0版,卫所制是2.0版,那么共产党的土地总动员就是3.0版,升级了而已,本质木啥变化,变化的是加入时代的国情副本,共产党多打了个副本而已。以后就不要再说啥洗脑啥的,那是老外的神经病看法,它看不懂就别说,说的神神道道的,你还跟啥风?
  1944年,国军正面大溃败,这是大家都晓得滴。你这文件一放,这国军在短短时间内竟然又有了气吞山河的实力,有这么强力的恢复速度,国军在抗战中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挨打,早就应该转入进攻才对,这个资料我有点怀疑。  -----------------------------  @中国老病人 56楼
19:37:31  国军抗战胜利时,有600万军队,这些正规的军,即使都按满编制数算也不会破350万。  -----------------------------  新年好,恭喜发财,身体健康,马年吉祥,不要红包,哈哈。  国土丢得太快,西南偏安所在,人员、财力都跟不上,军队哩作战比较教条、呆板,效率低下,这些问题层层迭加,使问题雪上加霜再下雨,常常一声叹息。。。
  @killywen 33楼
18:07:19  交警总队不知道算不算到陆军那里,但是待遇非常的好! 理论上,交警属于税务警察,也就是现在的武警。武警还是算正规军的!  -----------------------------  交警是交通警察;  稅警才是税务警察,管辑税;  两者和武警都没有关系,武警是属于军队编制,受地方(公安)业务领导,比较接近于地方保安团。
  回复第22楼,
@killywen  @jtn022167
13:32:55  207师在东北的时候比较活跃,解放沈阳的时候,53军都放下武器了,207师还在顽抗  -----------------------------  @榕树很荫
14:44:04  青年军战斗力是很强的,抗战后期国军正面大溃败后就是靠这些部队顶住的,这些部队打仗宁死不降不退,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与日军作战基本上不怎么吃亏,可惜这支部队组建的太晚。蒋先生组建这支部队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抗日,而是和中共争夺中国的年轻人,这是这支部队的悲剧,可惜了。  国军2++字头的部队都是青年军建制,有两批,第一批是44年12月组建的,这一批有10个师,每师2至三团;第二批是48年开始整编,这一批有13个......  ----------------------------- ...  --------------------------  @庐山西海 58楼
20:57:37  谁比的过土共的洗脑?  -----------------------------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谁比得过灯塔国“普世价值”的洗脑?
  伞兵总队47年6月和装甲兵第一战车团编成了第三快速纵队,豫东、鲁南、滕县的战斗都参加过。  交警部队理论上属于交通部管理,实际是军统的武装,是抗战时军统在各地原有的别动军改编而成,一般一个总队下辖3个大队,总共2000来人。内战开始的时候全国共有18个交警总队。
  交警部队名义上隶属于国民政府行政院交通部,经费由交通部拨付,内部行政、人事任免、调动、日常军事训练、指挥作战等权力,由保密局负责,而主、副食、衣服等补给品由国防部负担。  步兵中队配备:  步枪90支,  轻机关枪9挺,  六0步兵炮3门(有掷弹筒的部队不再配步炮),  卡宾枪10支,  冲锋机枪20支。  重机关枪中队配备  重机关枪4挺,  步枪40支,  卡宾枪10支,  冲锋机枪20支。  直属部队的配备  特务中队步枪、卡宾枪、冲锋枪各30支,  轻机关枪9挺,  掷弹筒9个,  平射炮中队一五重机关枪4挺,  六0火箭炮4门  交警第7总队和15总队是由原汪伪税警总团改编的,其他的与税警没有什么关系,倒是中美合作所很多训练班编入到了各总队。  在内战失败以后,1950年3月,所有残余的交警部队在福建集中改编陆军第43D\11D、118D
  @石龙小散户 65楼
12:37:14  伞兵总队47年6月和装甲兵第一战车团编成了第三快速纵队,豫东、鲁南、滕县的战斗都参加过。  -----------------------------  它的建制归空军,还是陆军,还是国防部直辖?空降兵干陆军的活,浪费了,有么有成建制空降吓共军一大跳那种的突袭?
  多看少说是王道
  @石龙小散户
12:37:14  伞兵总队47年6月和装甲兵第一战车团编成了第三快速纵队,豫东、鲁南、滕县的战斗都参加过。  -----------------------------  @榕树很荫 67楼
22:13:35  它的建制归空军,还是陆军,还是国防部直辖?空降兵干陆军的活,浪费了,有么有成建制空降吓共军一大跳那种的突袭?  -----------------------------  快速纵队是坐卡车机动的,就是让伞兵干步兵的活。
  抗战八年最无解的军事难题  可以说,自1939年以来,几乎每一年,军委会都曾制定整军、缩军计划,但年年都缩不下来。  抗战期间,军委会内部分成两派,一派主张缩军,一派主张扩军  抗战八年,为抵御日军,中国曾深度陷入了一种无解的军事难题之中,那就是:究竟是该走扩兵之路呢,还是该走精兵之路?  最高军事机构“军委会”,自1939年至1944年,始终在为这件事情争议不休。其中,军令部部长徐永昌是主张走扩兵之路的代表人物;军政部部长陈诚、军训部部长白崇禧等人,则是主张走缩军之路的代表人物。  日,军委会开会,白崇禧在会上提出:目前国军,每个师都有差不多三千人左右的缺额,全国军队的缺额,则高达七十万。白建议“师与师归并,以充实小单位”,并认为大约可以合并掉四、五十个师。如此,师的空额没有了,可以节省军费开支,同时也增强了每个师的战斗力。①  关于国军的缺额,白的说法并不算夸张。1943年戴笠曾在给蒋介石的密电中报告道:驻在云南的中央军各师长,都自称“现有战斗士兵八九千人”,但实际上“师士兵缺额均甚巨大,如三十六师现在腾北一带游击,实数仅约四千人,八十八师现任怒江西面防务,实数仅约四千五百人”。②这些师空额过半,比白崇禧的说法要严重得多。  徐永昌则在会上持反对意见,认为白崇禧这一建议,不切实际。徐的看法是:眼下各师存在缺额,合并后,缺额仍将存在。因为出现缺额的原因,第一,是“师团营连排班各长能力不够,各无能力统率其现有之大数量”;第二,是“军长督导不力与军政部补充欠周”。这两个问题不解决,缩编后,短期内空额被补上了,长期而言,空额仍将再次出现。而且,徐永昌还认为,目前国军在抗日方面存在的困难,不是师太多了,而是师太少了,所以“不敷分配,如李仙洲奉令援鲁,一年半不能出发”。徐的建议是:按带兵官的统率能力的大小,将各师整编为“大小师”,能力强者带“大师”,能力弱者带“小师”,如此,不但缺额可以减少,师的数量还能增加二、三十个,以满足战场之需。③  徐永昌对国军“师团营连排班各长能力”的判断,其实是当时国军高层的公论。譬如,蒋介石就曾多次在军队高层内部讲话中,比较国军将领与西方国家及日军将领之间的差距,蒋明言:“我们做总司令的,只比得上人家一个团长,我们的军长、师长,只当得人家一个营长和连长。”④从这个角度而言,徐的见解,也有他的道理。  类似的争论,在军委会内部始终没有停止过。同时,国军的膨胀也没有停止,至1941年夏,已从1937年开战前夕的170余万,锐增至500余万。鉴于军费所带来的巨大财政压力,心腹干将陈诚,也不断劝说蒋介石缩军。陈诚的看法是:  “以我国家之人力、物力,究能否养此二百七十个师(注:1939年数据),实不言而喻。与其庞大无力徒耗国帑,反不若缩小充实,以求精锐。若能将集团军缩为军,军缩为师,师缩为旅,按级递缩,则节省经费必多。以此经费,用于装备之充实及特种部队之建设,则力量定必倍增。”⑤  1937年11月,上海废墟间的日军  1937年11月,上海废墟间的日军  八年间,几乎年年都制定了缩军计划,但每一次都是不了了之  至1940年底,军委会高层逐渐酝酿出一份《整军方案》,计划至少裁撤60个师。但这一方案遭到了军令部部长徐永昌的极力反对。徐永昌在12月23日面见蒋介石,深入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徐认为:如果真能缩掉60个师,那么,不如将这60个师的一半用来防备日军深入,另一半派到沦陷区去游击扰敌,以减少对川、黔各省壮丁的征召。徐还提醒蒋介石:我国交通不便,部队调动集中困难,所以在布防上,对部队数量的要求也会相应较高;情报显示日军次年春季将有大规模的行动,我方应有准备,缩军时机并不合适;且中国军队战斗力不强,乃是教育训练的问题,与编制、机构关系不大。⑥  受徐永昌意见的影响,原本倾向于缩军的蒋介石,其立场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蒋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整军与缩军不同,现阶段不能以缩减军队为整军之道。否则……有损无益,当谋充实各军为唯一要务也。”⑦  但缩军的念头,始终萦萦绕绕在蒋介石的心头。可以说,自1939年以来,几乎每一年,军委会都会遵照蒋介石的指示,制定整军、裁缩军计划。譬如,1941年的《陆军各部队调整大纲》,曾计划将全国现有的305个师,裁减为240个。1942年的缩军计划,曾提出要将全国军队缩编三分之一。但所有这些计划,最终都没有能够切实执行,国军的编制,至抗战末期,也终于膨胀至600万以上,空额则高达三成左右。⑧  年年缩军,为何年年缩不下来?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作为落后国家,其军队,无论是训练、编制、军官水平,以及内部运作,在战前都尚未实现近代化,要想抵御工业化强国的近代化军队的入侵,以量来弥补质的缺陷,是必然的路径。但量的提升,随之带来的,是对落后农业国的巨大财政压力。在财政压力下,当局又不得不回过头去考虑缩军。然而,在战争状态下缩军,向“精兵主义”转型,也是需要国力支持的,硬件如武器的配备,软件如军官的训练,都是成败的关键;而这些关键,恰恰中国当时并不具备。若勉为其难强行缩军,其结局,有可能非但实现不了“精兵主义”,反而引发战线的崩溃。所以,几乎每一次的缩军计划,都因战事影响而不了了之。⑨  1944年,第四次南岳军事会议上,蒋介石曾如此对与会将领说道:“敌人在我国境内的不过六个军,而我们用以抗战的有一百二十个军,以二十个军来对敌人一个军,还打不过敌人,还要常常受敌人的打击。这样一比,我们中国人的精神、能力、人格、地位,真不知低落到何等地步?军人实在算不了是现代的军人,军队也不成其为现代的军队。这种比例数字给外国人看了,他如何不轻视我们?”⑩蒋的这番话,可谓对抗战真实面相最沉痛的总结。  日,参加南昌会战的国军某部战士在用餐  日,参加南昌会战的国军某部战士在用餐  注释:  ①徐永昌日记,日。②戴笠:《呈蒋中正请严查各师缺额并严格取缔官兵走私(32.07.17发)》,《戴笠先生与抗战史料汇编·经济作战》,国史馆2011年。③徐永昌日记,日。④蒋介石:《抗战检讨与必胜要诀(下)》,秦孝仪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14,P72—73。⑤陈诚:《函陈委员长蒋敷陈今后作战指导及军队部署意见》,日。⑥徐永昌日记,日。⑦蒋介石日记,日。⑧李宝明:《“国家化”名义下的“私属化” 蒋介石对国民革命军的控制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P173-174。⑨其实,二战期间,主要交战国全部都在大规模扩军,苏联、美国的陆军高达800余万,德国陆军高达700余万。不同的是,美、苏等国的国力,足够支撑其军队的扩充。⑩蒋介石:《第四次南岳军事会议开会训词》,日。
  @中国老病人
21:58:11  内战爆发前,共军的实力就是这60万支枪,含野战军和军区部队,应该不含民兵和地方工作人员如公安局和县委书记的持枪。  如果把,后部分人手里的枪也算上大约能凑100万支。  当然,仓库里还有些,兵工厂里还有些,没配发到人的不算。  那么国军有多少支枪呢?  430万国军,  其中的野战部队,就是各建制军,大约近90个。  象74师这样的部队有1万多支枪,有的部队少些。  取长补短,再加上特种部队的......  -----------------------------  太少了吧,军队人手一只都没有。
  -----------------------------  @越穹月咣镕
16:40:46  太少了吧,军队人手一只都没有。  -----------------------------  当然没有,难道饲养员,炊事员,女护士也要配枪?
  类似的争论,在军委会内部始终没有停止过。同时,国军的膨胀也没有停止,至1941年夏,已从1937年开战前夕的170余万,锐增至500余万。鉴于军费所带来的巨大财政压力,心腹干将陈诚,也不断劝说蒋介石缩军。陈诚的看法是:  “以我国家之人力、物力,究能否养此二百七十个师(注:1939年数据),实不言而喻。与其庞大无力徒耗国帑,反不若缩小充实,以求精锐。若能将集团军缩为军,军缩为师,师缩为旅,按级递缩,则节省经费必多。以此经费,用于装备之充实及特种部队之建设,则力量定必倍增。”⑤  --------------------------------------------  这个理想,陈诚终于在抗战胜利后实现了,但是最终效果并不好,也许不整军还好点。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整编11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