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小传作文(出身、逝世时间、身份、贡献)

总体评分:
我的评分:
借阅关系图第二十一篇 人物(一)人物传记
来源:县志办作者:发布日期:
一、人物传记
前志立传人物有薛昂、贞女(女)、夏宝、郭都贤、郭纯贞(女)、符鸿、刘道美、朱梅卿(女)、田苏游、吴家榜、丁义方、刘集勋、萧大猷、卢性正、刘家杰、符玉章、邓世翰、夏思痛、邓赫绩、熊亨瀚、张子清、吴尚、刘梦龙、张昆弟、石润金、詹晋秋、夏曦、刘文锦、曾雨初、郭文辉、曾艾云、薛守全、曾运乾、何宣、李先宝、熊震、刘承烈、胡鸿胜、卢瘦梅、周叔端(女)、詹谷秋、文菊秋、胡琪三、文士员、谌赛男(女)、熊以锭、李德山(回族)、刘仲容、张启凡、文士桢、胡瑞庭、彭显庭、高希舜、胡念贻、刘普初、陈文先、张质彬(女)、夏楚中、罗权林、莫应丰共60人。本志选择有代表性的15人立传,按其卒年顺序排列。
(一)人&物&传
&文小川(),松木塘镇享堂园村人。1986年因抢救森林大火壮烈牺牲。
日上午11时,关山口乡一村民在开荒时失火。火势迅速蔓延到坛子洞一片密林边境。闻听火情,文小川立即赶赴火场灭火。他与龚再军、胡平安3人每人操起一株小杉树,迅猛地扑打着熊熊山火。文小川向火势最凶的地方横扫过去,手起了泡,脚破了口,全然不顾;衣服着火了,就地一滚;杉树枝被烧光了,立即换上另一株,顽强地与山火搏斗3个多小时。由于风大,火势失去控制,火墙把他们3人围困其中。另外两个村民经奋力突围出火场。而文小川被大火和浓烟吞噬,再也没有出来。
日,松木塘镇和桃江锰矿2000多名工人、农民,聚集在桃花江水库礼堂,隆重举行文小川烈士追悼会。共青团桃江县委追认他为共青团员,并作出《在全县团员青年中开展向文小川烈士学习的决定》。桃江县人民武装部授予他&优秀民兵,林海卫士&光荣称号。同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追授文小川为革命烈士。&
李汉云(),回族,&耏⒆耐&耏鱼乍埠回族乡人,伊斯兰教阿訇。从小受伊斯兰文化熏陶,10岁起学习阿拉伯文。先后在常德、湖北宜昌、四川、青海、甘肃敦煌学习、念经二十余年,涉足西北、中南17个省区。曾在桃江、澧县东区田堰、邵县市高崇山、湖北石首等地清真寺站坊掌教。他虔诚信仰伊斯兰教。每天五番礼拜,从未间断。
李汉云事事处处遵循伊斯兰教义。1967年,他已58岁。湖北合雪回民请他当清真寺站坊。应聘之前,友人劝其到湖北登记时,只报50岁,说这样容易接收全家户口,并转为国家粮,日后有退休金养老;如果实报年龄,说不定不会聘你。果然,去湖北后,对方考虑他年龄偏高未予聘请。后友人问及此事,李汉云实言相告。友人善意责之,李汉云笑着说:&我是一个念经人,怎么能说谎话呢!&
李汉云擅长武术,腿力不凡。平站马步时,几个青年壮汉都推不动。&1983年,李汉云75岁高龄,去宜昌与好友李光展阿訇相会。一日,在公园游玩,二人兴致勃勃,不由得在草坪玩起了&应枪手&拳术。他俩的高超拳技引来不少游客观看,博得阵阵喝彩。
1986年,在家病逝。
&吴乔荪(),双江乡近仑村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桃江县第一届政协委员。
吴乔荪1949年进入桃江镇人民政府收音站工作,为桃江建县后的第一批专职文化工作者。在一次书写黑板报时,不慎将&美机侵犯我国领空三百里&的&美机&,误写成&美军&,为此曾含冤入狱半年,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
年,就读于益阳师范。毕业后分配到桃江县第二初级中学任教。1959年进入县文工团。后随团转入县花鼓戏剧团担任舞台美术工作。1961年,到县文化馆担任音乐、美术专干。&文化大革命&中,因&历史问题&遭批斗与关押,到县良种场、县&五七&干校劳动。1971年起先后在桃江县第四中学、桃谷山区中学、桃江县第一中学任教。1975年调益阳师范担任音乐教学工作。1979年,申请回桃江,再次进入县文化馆任美术专干。
吴乔荪喜爱文学、音乐、绘画。1961年,在县文化馆与曹毅前共同创办《桃花江》文艺刊物。平日乐于写词作曲。创作与演唱的《资江船工号子》、《绣荷包》和《老牛今天该休息》,均获益阳地区歌曲创作与演唱一等奖。他一生热爱民间文艺。曾与符汇河等人系统收集整理大栗港高腔山歌《胡呐喊》。其收集的《龙船歌》、《太阳纽纽往西斜》等山歌被编入《湖南省民间音乐三集成》。他常年钻研音乐艺术。在西洋唱法与高腔山歌唱法中找到结合点,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其演唱结实、明亮、高亢,极富感染力,是桃江有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吴乔荪自幼喜爱绘画。创作的油画曾参加湖南省画展,其中有《苗市》、《竹织图》、《小镇码头》等作品获奖。进入益阳师范后,从师画家郦松臣,对人物、山水、花鸟画有较高造诣。1964年,创作的人物画《砚台比武》,参加益阳地区第一届美术作品展览并获二等奖。1980年,首次尝试写意山水。创作的衡山、莽山系列作品参加省市展览,并被湖南画报刊登。吴乔荪一生画作颇丰,留下了大量速写、素描、水墨、水彩、水粉与油画写生作品。其中,尤以画竹与画牛作品居多,意在自我勉励。逝世前两个月,他在病床上画《歇牛图》,并题诗曰:&浑身泥垢岂言脏,嚼惯枯茅舔惯糠。拉断犁铧&终无悔,秋来赢取万家粮。&其艺德跃然纸上。&
蒋贵湘(),黄泥田乡化字炉村人。从事理发55年,是县境技艺高超的理发师。
蒋贵湘15岁学理发。一年后,为躲抓壮丁,流浪于沅江、南县、益阳等地,以理发谋生。1949年定居县城,在弄溪桥、十字街、居士巷等地从业。1956年,他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把城关镇的理发人员组织起来,建立合作理发店,担任工农理发店首任经理。
蒋贵湘理发讲究刀法刀艺,将其刀法归纳为六六三十六刀半,每刀都有称谓。如剃耳朵处曰顺风刀,剃眉毛下方曰月内飘刀,剃眉毛上面曰八字刀,剃后颈窝曰跑马刀,剃鼻梁曰分身刮骨刀,挖耳朵名曰仙人下海。洗眼睛,刀法细腻轻柔,令人顿感舒畅。禁忌开天门、抹脑一刀。理完发,还给顾客施以推拉、捶打、按摩之技。他给顾客摘帽、扎衣领、系围巾、取围兜等皆有讲究,如摘帽,须双手前后托起帽沿;扎衣领要一件件扎,手脚轻巧,彬彬有礼,给人以清新雅致之感。
蒋贵湘授徒很少收取俸酬。他常说:&徒弟徒弟,不是图利,而是授业传技。&
蒋贵湘在理发时捎带有掐穴治病之招法。如遇人有面色苍白、突发急症者,即掐其穴位,对症施治。对偶患颈椎、腰椎及下巴骨错位等症,则施之以复位之术,众皆叹服。
蒋贵湘1977年退休后仍热心传授理发技艺。
1987年农历十月二十四日病逝。
李裕光(),桃花江乡花桥村人。湖南省第三届人大代表、省工商联第三届执委,桃江县第二至九届人大代表,第一、二届政协委员,第一至三届工商联主任,第四届工商联常委。
李裕光幼年家境贫寒,仅读6年私塾。14岁时,在益阳市益昌林南货店当学徒。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桃江镇租赁门面,与人合伙开设广益南货商店,生意越做越大,后成为桃江镇三大商号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李裕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工商登记,筹建工商联,进行私营工商业改造,引导工商业者遵纪守法、文明经商,做了大量工作。
&文化大革命&中,他被下放到县&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调县副食品公司任副经理。1980年退休后,他还积极协助县委、县政府做好&小商、小贩、小业主&区别及落实原工商业者政策工作。1984年恢复工商联,66岁的李裕光被任命为县工商联筹委副主任。1987年,在县工商联第四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常委。
莫应丰(),原株木潭乡石高桥人,著名作家、文艺活动家。
幼时家贫。小学毕业后,到益阳上中学。1956年考入武汉艺术师范学院附中,毕业后升入湖北艺术学院音乐系。1961年参加广州军区空政文工团,始写剧本。1970年从部队复员到长沙市文化馆从事群众文艺工作。1978年调潇湘电影制片厂任编剧。1983年调湖南省文联。从70年代起,他发表400多万字的作品,其中有长篇小说5部、小说集7部、短篇小说和散文近100篇。有的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日等多种文字。小说《将军吟》是我国新时期文学史上发表较早的一部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长篇力作,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先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作协湖南分会副主席,湖南省政协委员等职。
日在长沙病逝。
王志文(),曾名国茂、振亚,河北省魏县德政乡马庄村人。少年投身革命。不满14岁就参加家乡革命组织抗日救国会。1941年始,先后在魏县担任区救国会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和副主任、主任等职。194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当地副区长,组织群众支援前线,参加和领导土改运动。1949年7月随军南下。先后任中共益阳县七区(桃江)区委书记、桃江县二区区委书记、县委委员、县委宣传部部长等职。1953年3月~1966年1月,担任桃江县委书记13年之久。
1966年2月,调离桃江。后任益阳地委常委、地委农村政治部主任、益阳县委书记、益阳地委副书记、地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7年5月调任省财贸办副主任。1983年调省粮食厅任厅长。他还是湖南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日,在长沙病逝。
吴雨田(),水口山乡大水洞村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委主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村林场场长、村林业主任、县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1980年被评为湖南省林业劳动模范。1986年被益阳地区绿化委员会评为先进工作者。
1973年2月,他辞去村党支部书记职务办林场,自荐当场长,在火烧山上垒起0.83公顷水平梯田建苗圃,然后采集800多公斤杉、檫树种籽,育起了树苗。第二年,又带领大家将火烧山和竹篙仑34公顷荒山全部开垦成梯土,撩壕造林,栽植杉、檫树苗10万株、楠竹9.3公顷。他刻苦钻研林业科技,打破只能冬季造林的常规,进行单采单育单造、杉檫树种冬春播对比、杉树嫁接等试验,取得&月月造林&、&杉树连生&等多项科研成果,熟练掌握多种病虫害防治办法。他栽种的杉树,3年成林,5年一尺围、七米多高,10年后平均每公顷立木125.25立方米。吴雨田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事迹,登载于日《湖南日报》头版。
1992年12月病逝。
&戴武仁&(),双江乡人。
戴武仁兄弟8人。他居第八,人称戴八爹。年幼时家境贫寒,靠父兄佃种戴氏公祠公田维持一家生活。1913年入私塾。1917年转戴氏双江初小就读。1920年毕业时,老师夏曦见他聪颖好学,劝其父继续送子念书。是年秋,他考上益阳县立第一高等小学。1923年考入湖南长郡中学。
在长郡中学,戴武仁受夏曦等革命人士熏陶,经常阅读进步刊物,懂得了救国救民的道理。1924年,由傅兆丰、贾荣吉介绍加入国民党,在长沙参加倒赵(打倒赵恒惕)等运动。是年7月,与傅兆丰、张咏、吴镇学等十余人,响应湖南国民运动委员会&利用暑假到民间去做农运工作&的号召,回桃江镇举办&农民同乐会&,在戏台坪发表演说,演出新剧,公开宣传&支持谭延闿,驱逐赵恒惕&。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7月中旬,受党组织派遣,携带广州国民革命政府编印的《农民夜校课本》,在双江、石牛江、洞子冲、西峰寺、马颈坳等地举办农民夜校,秘密成立农会组织。1926年6月,在长郡中学毕业后,受党委派回双江发展组织,先后吸收戴涤清、史策光、安邦入党,是时在桃江镇合和美商店召开党员会议,成立桃江第一个党支部。8月中旬,由益阳地执委调赴武昌农运讲习所学习。9月下旬,被选为益阳县农民协会常务委员。10月中旬,被选为中共益阳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并出任宣传部长。10月下旬,他以省农运特派员身份回县领导农民运动,被委任为益阳县农民协会组织部长,经常到桃江指导农会工作。日,戴武仁在长沙出席各县农协代表联席会议。是日许克祥发动&马日事变&,戴武仁被逮捕,囚禁11天,后脱险回到桃江。因配合益阳农军消灭刘梦龙团防局未果,遭到反扑,与安邦等星夜逃走,在沅江、汉口、草尾、三码头等地流浪一年多。1928年12月,桃江镇铲共义勇队队长兼清乡委员曾艾云缉拿戴武仁等人。戴武仁隐匿到修山官田冲舅父家,随表弟收废品,跑汉寿、安化一带。1929年后,他改名换姓,先后在新化、沅江、安乡等地当小学教员、做泥瓦匠、经营杂货生意等。&西安事变&后,回到双江老家。1938年到双江小学教书。是年秋,经胡泽炳介绍,报益阳县委批准,恢复了党的组织关系。1940年起,在桃江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积极协助当地土改工作队开展征粮和农民协会工作。
1950年冬,桃江发生&保产党案&,戴武仁被怀疑为&党首&被关押11天。&文化大革命&中,被当成&叛徒&受到冲击。1966年,在桃江县第三中学退休。1985年10月,中共桃江县委对他的历史进行复查核实。中共益阳地委为其恢复党籍,党龄从1938年8月起连续计算,并将其退休改为离休。
1995年12月病逝。&
&张哲卿(),号恩购,武潭乡楠木桥村人。1950年参加工作。历任区文教助理、区委秘书、县文化馆文学专干、副馆长、县党史办公室副主任、县志办主任等职。是湖南省地方志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省诗词学会理事、县天问诗社社长。
他一生酷爱文史,喜欢写作。曾注释《中国历代诗僧全集&晋唐五代卷》。主编县文艺刊物《桃花江》。他的诗词入选《中日友好千家诗》、《中华诗魂》、《当代诗词撷英》、《当代中华诗词大辞典》、《当代万首绝句》。他发表曲艺、剧本及民间文学作品100多篇、近20万字。其中剧本《春风送暖》获湖南省业余文艺会演二等奖,小说《靖海记》、曲艺《天池捉鳖》、散文《天问台遐思》等获益阳地区文艺创作二等奖。他还致力于民间文学的发掘、搜集和整理,为益阳地区民间文学&三集成&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潜心史志理论研究,在湖南方志界各种学术会上发表论文十多篇。其中《记事五要》、《人物志议》等被收入专集。主纂出版的《桃江县志》获1994年全国新编方志成果二等奖。他因此而被入选《中国当代方志学者辞典》、《中国百科专家人物传》。
萧先荫(),字佩堂,号之望,马迹塘镇游家村人。日生,为遗腹子,全赖慈母薛兰秀、祖母熊氏抚育成人。1925年小学毕业后,以榜首成绩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1929年起就读于武昌中山大学。1934年1月入国民党政府开办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后曾先后任职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训练班、陕西中央军校第七分校、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武汉行营禁烟督察处缉私室。历任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中校秘书,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考核组组长、指导组长、组织处机要秘书,政治部主任秘书,中国国民党青年部专门委员等职。1948年5月,国民党&行宪立法院&在南京成立,萧转任&立法院&专门委员。1949年,随国民党政府去了台湾,一直在我国台湾当局立法机构任职。去台不久,萧被任命为台湾&立法院&秘书处处长。1960年底,被擢升为副秘书长。至1979年,其间三次代理秘书长一职。1979年夏,当选为&立法院&秘书长。1987年,卸职退休。
萧虽久居我国台湾地区,远离故土,仍不忘故乡教育和公益事业的发展。他曾捐资2000美元修建筑金坝中学教学楼。1990年,他资助二儿子(萧定涛)在桃花江镇创办希望幼儿园。1995年,又在桃花江镇办起以其母亲名字冠名的兰秀图书馆。
日,逝世于中国台湾台北市,享寿92岁。
钟德基(),修山镇新民村人。1972年12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县文教局、三官桥公社办公室、县农业委员会工作。1983年3月,在益阳师专干部专修科学习2年。1985年始先后担任中共桃江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等职。1991年7月,任中共桃江县委副书记。同年8月任代县长。日当选为县人民政府县长。为湖南省第八届人大代表。
钟德基任代县长时,石长铁路刚完成初测,原方案不经过桃江。他带领马振华、周真干、项德才等同志力主争取铁路通过桃江。派人辗转于益阳、长沙、武汉、北京等地,争取铁路过境桃江。日,国家计委最终采纳《桃江方案》,桃江自此有了第一条国家铁路。1993年,省市交通部门规划修建益桃、益沅高等级公路,要求县(市)负责路基,并内定谁先动手谁先修。为争取省市支持,钟德基集中大家智慧,采取义务工、积累工、以资代劳等形式,动员全县40万劳力投入修路,抢在沅江前面完成路基,使益桃公路比益沅公路提前建成整整10年。1995年特大洪灾过后,钟德基决心修建县城防洪堤垸,形成县政府决定后克服财政困难,动员全县人民献计出力,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终于完成这一造福全县人民的县城防洪堤垸工程。
钟德基在县长任内,领导进行了全县土地使用制度、财政体制、住房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医疗制度等多项改革,均取得显著成效。1992年3月,他为实施全县经济发展&三五&方案、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将桃江3个万亩堤垸纳入洞庭湖区防洪工程、引进台商、引进人才办厂、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庭院经济和乡镇企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1996年2月,调任中共益阳市资阳区委书记。次年8月在益阳病逝。
文志良(),河溪水乡救十寨村人。1974年12月应征入伍。197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8月,湖南农学院牧医系毕业后分配到金沙洲公社当农技干部。1983年9月任金沙洲公社党委副书记。同年11月调任中共桃江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1984年调省委组织部青干处。后多次请求到农村基层再锻炼,获准回县在杉树仑区任区委副书记、书记。1985年6月调任中共桃江县委常委、县公安局局长。1987年4月任中共桃江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1989年7月至1996年3月任代县长、县长、县委书记等职。1996年3月调任中共益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他在县长任内为桃江争取了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国家科委重点联系县、中科院与湖南省技术合作重点县等项目,从省银行、财政、经委等部门争取大量投资,还取得北京、长沙、武汉等地桃江籍知名人士对家乡的多方赞助。为解决制约桃江经济发展的交通问题,多次找省交通厅汇报,对争取石长铁路过境桃江和桃益一级公路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1993年1月,他去北京,通过省长陈邦柱找到国务院总理,为马迹塘库区建设争取了400万元资金。他带领水利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把桃江资水流域纳入了洞庭湖治理工程范围。
日在益阳病逝。
&孟国治(),岳阳市临湘县羊楼司镇人。1968年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桃江县文化馆工作。1972年调县电影公司担任美工。1983年调县委宣传部工作。1984年调任县新华书店党支部书记。1985年后任县文化局副局长、局长。1993年任县文联主席。1995年2月重回县委宣传部。
孟国治从小爱好书法,很有艺术天赋与才华。他勤学苦练,无师自通,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孟体书法&。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展览并获大奖。是时,他书写的招牌广告遍及全县。书轴条幅被许多书法爱好者收藏,其作品远涉重洋,受到日本朋友喜爱。他是桃江县加入湖南省书法家协会最早的会员。他多次举办书法培训班,讲授书法理论,传授书法技艺,培育了不少书法新秀。他不仅书法有造诣,绘画亦具特色,其国画作品《兰竹丹青》得到画界很高评价。
孟国治性格随和,为人正直,很得人缘。工作兢业踏实,各方面关系融洽,深受好评。
陈军(),浮邱山乡梅林寺村人。1998年被录为县公安局民警。在民警岗位的一年多时间里,他救助群众50余人次,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被晋升为二级警员。
日凌晨,陈军在县110报警服务台值班,突然接到电话报警,县城建设中路&天命之吻&休闲屋有两男子寻衅滋事。他向值班巡警队副队长作了紧急报告,并随副队长和警员欧阳科穗驱车赶赴现场,肇事者闻讯逃匿。当追寻至建设中路&新世纪&院内,遇见另一伺机作案的罪犯刘冬生。刘扭身逃跑,陈军奋力追捕。追至资江路东侧德园包点店,陈军抓住刘的肩部,令其到公安局接受调查。刘抽出携带的三角刮刀朝陈军身上连刺两刀。陈军忍痛紧抓刘犯不放。刘又朝陈军左侧腋下(心脏处)猛刺一刀。生死关头,陈军一手捧住伤口,一手竭力抓住刘的三角刀。待胡凤良、欧阳科穗和民警萧煌赶来,罪犯已仓皇逃走,陈军奄奄一息。后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陈军牺牲后,国家公安部部长贾春旺、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胡彪、省政法委书记李贻衡、副省长唐之享和益阳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及各分局负责人、县四家主要领导参加了追悼会。县人民政府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授予陈军革命烈士称号。中共桃江县委追认陈军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二)前志人物补遗
前志未入传人物有陆通、贺宪、贺凤梧、贺第英(女)、田苏游、龙驹、陈若梅(女)、张建良、文盛周、高龙、戴尧天、江诗咏、安邦、彭子仁、吴敬涵、曹剑中、蒋伟才、蒋径三、陈备武、杨熙少、胡蕴山、文星朗、周先魁、李企孟、胡泽炳、汪俊明、熊固人、颜健、傅克和、刘昆林30人,本志予以补立,依卒年顺序排列。
陆通,字接舆,人称&楚狂人&,修山柳溪人。据清善化(今望城)进士孙良贵《楚南水考》载:&书堂修山之陆溪,为接舆修道著书之处。&今修山下首有舒塘(即书堂),上首有柳溪,陆柳近音,故柳溪亦古代陆溪。
据《高士传》载:陆通亲自耕种,自食其力。楚昭王曾派使者持百镒之金、二驷之车,聘治淮南,接舆笑而不答。使者离去后,他妻子从市上回来,见门外车痕很深,知道曾有大人物来访,便严肃地说:&正义之人,不为贫穷而移易操守,不为低微而改变德行。我跟先生耕种为食,纺织为衣,食饱衣暖,礼义行事,生活安乐,不要和那些大人物拉拉扯扯。&接舆说:&楚王派人请我做官,可我没有答应。&妻子说:&他们一定还会再来,不如离开这里。&于是,夫妻改名换姓,一同离家。
庄子《人间世》记载: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世,仅免刑焉。轻乎羽莫之知载,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却曲,无伤吾足,山木自寇,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则割之。人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可见陆通与孔子政治主张不同,对孔子颇加嘲讽。
贺宪(生卒年不详),字监之,号碧津,修山舒塘人。明弘治十一年(1498)举人,官灌县(今都江堰市)县令,嘉靖《益阳县志》主纂。
贺宪9岁补弟子员,居身有法,奉亲尽孝。生事葬祭,动循古礼。宪年九十,当语及父母,即潸然泪下。其弟贺惠溺水而死,尸弗得,宪昼夜恸哭于江上。后弟尸浮出江面,里有相尤者,都恻然感悟。宪初读书于学舍中,忽梦见一白发白袍人前来拜见,曰:&君孝,友人也。愿与君为老友。&翌日,在池塘边拾得白龟一只,后果获上寿。
贺宪博学,尤精于书法,前来拜学者不计其数。在县令任上,十分重视农业,以农桑教化为治县之本;与同事谈经论史,务在身体力行;百姓有至亲相诉讼者,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母子兄弟和好如初。
贺宪辞县令回归故里,肃然四壁,沉醉于溯古探源之中而安然自得。有个叫张孚敬的朝官,秉国朝名义屡书起用他,均被婉言谢绝。宪之家居不与时政,惟官府行祭祀仪典、祈求神灵以降旱魃时,才斋戒于家。民有乐事和不幸,他侃侃讲明道理,乡人受益匪浅。宪平生待人坦率,从无饰言伪行,是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贺凤梧(?&1581),字松涧,号文瑞,修山舒塘人。贺宪之子,明嘉靖时乡贡。
贺凤梧少时攻读经史,能得其深意所在。曾向桃源学者蒋道林求教仁学,获得不少进益。后进入国学,向朝廷上《崇正还朴书》,奉劝臣民崇尚正气,不饰虚华,还原朴素,受到大司农松溪程氏及大司寇东州屠氏的眷注。一时朝野之士都以和他结交为荣。
贺凤梧以陕州判官任满回归故里,自建山房一座,除谈经论道、教子读书之外,不问世事。他平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晚年倡立&同人&及&还朴&二会,在乡里倡导新的优良风气。他常写信嘱咐时任上虞县令的儿子逢舜,勉励其认真推行新政&常平仓法&。知县朱銶续修《益阳县志》,凤梧为主纂,对万历县志编修有卓越贡献。惜此志已不传于世。
万历辛巳,卒于家。遗著有《同人会约录》及《还朴约》。&
&贺第英(),女,又名元秀,益阳十二里(河溪水贺家湾)人。清两江总督陶澍的小妾。
贺第英生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其父贺光镒、母亲罗女宣。陶澍所写《贺处士墓表》云:处士讳光镒,娶同邑罗氏,生一子&&有女二,长适儒生邓兴林,年二十而寡,以第节被旌;次甫待年,择尤慎。尝言:&吾女有异征,怜之,必嫁官人,不以与凡子。&至是遂以归余。当地曾有传说,贺第英生下来时,门前一株古樟树上喜鹊满枝,婉转叫个不停,原来樟树梢还蹲着一只漂亮的锦鸡,直到三朝过后锦鸡和群鹊才飞走。
陶澍升任四川川东兵备道回家省亲时,将贺第英娶为侧室。
贺第英嫁入陶家,贤慧端庄,处事稳重,成了陶澍的贤内助,贺第英居住在县境杨家坳人形山,是陶澍为其专门修建的别墅──陶宫保第。她生有四子五女,儿子均早殇,五女中一个早殇,一个订婚未嫁即殇,其余三个均嫁给朝中显贵。二女琇姿,嫁与湘军名将胡林翼。在宫保第出生的四儿慧寿,聪明绝伦,读书过目不忘,作诗出口成章,人称&小李泌&,后其姐夫胡林翼汇其诗作,编成《慧寿遗集》。集内写桃花江的诗就有3首。可慧寿十岁那年因患喉痹,不幸早夭。
贺第英为家乡做了不少好事,曾亲自监修浮邱寺,捐资兴建寺院前栋的佛寿殿,维修中殿和后殿,修建浮邱山东麓至山顶数公里长的石板路。
1850年贺第英被诰封为恭人。1861年被诰封一品夫人。日卒,终年81岁,死后与陶澍发妻黄氏合葬于安化沙湾。
田苏游(),字美本,号邵林,筑金坝人。
少年善文,志在科举。由于家贫,常参加体力劳动,不以学圃学稼为耻。清同治癸酉(1873)考中举人,捷报送来时,他正挑着粪桶浇菜。时为达官贵人所鄙薄,他却不以为然。
同治甲戌,田苏游进京会试,与同乡龙驹、文集勋同中进士,成为科场佳话。后任陕西周至知县,丙子陕西乡试同考官。在周至,正值捻军起义被镇压,岁闹饥荒,他竭力救济灾民,并拿出自己俸禄赈饥。又值大旱,他穿着草鞋,步行数十里上太白山敬神求雨。因此,深受百姓敬爱。
浏阳谭钟麟时任陕西巡抚,对田苏游深为器重,常对同僚说&田进士如能发挥他的才干,可以挽全陕政风&,并书写一对联送与田苏游:
流水春山兴怀作者,
崇兰修竹静契风人。
田苏游在周至期间,因操劳过度,身患重病,卒于任上,终年46岁。
&龙驹(),又名里千、澧荃,字次昂,合水桥龙家塅人。
自幼天资聪慧。初入学,塾师以&学者亦必以规矩&为题,命作文。他提笔疾书,一挥而就,有大家风度。年20中秀才。23岁中举人。后进京会试屡遭挫折,七上公车,苦待17年,于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考中进士,成为桃江&一榜三进士&之一。
龙驹文章清新流畅,书法笔势遒劲,一时名声大噪。众人视其为逢时利器,造就不可限量。贵州巡抚席砚香,慕其品学,聘往任教。越二年(1876),父亲病故,乃回家守孝尽礼。3年后,本可进京候选做官,不料突患重病,卒于家中,年45岁。
陈若梅,女,源嘉桥新田村人。嫁铁家塘曾灏为妻,旧志称其为曾陈若梅,为清末桃花江颇有名气的女诗人。
她自幼喜读经史,酷爱诗词,且文思敏捷,长于吟咏。16岁时&,曾灏到她家求亲下聘,她有意闭门试客。时值望月,月朗星稀,曾灏知其心思,有意在庭中长吟:&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陈若梅早知曾灏天赋聪明,听吟此诗,遂用纸笺抛过一诗:&君诵名句晓君才,未遇春光梅已开;想是瑶池曾结伴,天宫飞下一双来。&喜庆之夜,陈若梅仿效苏小妹再试新郎才学。她紧闭房门,悬联两侧,要曾灏对上方允进门。其出边为&少游遇难题,投石启开心扉&,而对边却为红纸无字。曾灏一看出联,提笔在红纸上添上:&小妹逢知己,赠扇定了情缘。&原来曾灏的定亲礼品中有一把象牙骨扇,如此对来恰如其分。陈若梅当即开门迎客。
陈若梅一生写下大量诗词,留有《学荻楼吟草》二卷。她的诗词,风格清新,朴实淡雅,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题材多写农家生活,表露出贤妻良母的慈善娴雅性格。
如《教季女静如读书》:
曾感阿娘授二南,礼言内则亦兼谙;
特将手卷传吾女,到老休忘此日谈。
又《跃儿入泮寄长沙》:
泥金初报拾芹香,且喜吾儿得过长;
一领青衫原故物,莫随流俗赛衣裳。
陈若梅居住农村,接近劳动妇女,在许多诗作中热情描绘了农妇的生活。
如《春日即事》诗云:
蚕桑课后采茶新,结伴同行尽女邻;
一路山花红胜染,有人歌唱太平春。
陈若梅生活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却难能可贵地提倡妇女学习文化。自己家中的女孩子,都教读书,还热心教邻家女孩读书。出嫁时,勉励其学之以恒。在《与女弟子莲姑、菊姑话别》中写道:
针黹余闲好读书,深闺应莫负居诸;
不嫌小室披风雨,来岁仍伫问字车。
陈若梅丈夫常外出游学,几年不归。因思夫情切,写下了不少爱情诗词。如《寄外》:&
&自君之出矣,忽忽已三年;
&雁断衡阳望,鱼空尺素传。
&关山千里外,风雨百峦烟;
&旅况今何似,秋颜旧已然。
&起居凭自爱,衰老有谁怜;
&素愿牵婚嫁,离愁恨水天。
&女能工刺绣,儿亦熟芸编;
&膝下非孤寂,惟期返客船&。
陈若梅诗词大都散失,现仅在曾氏族谱中存21首。
张建良(),字德弥,板溪乡风景市人。
张建良少侠豪气,具有大志。父邵阶,母夏氏,生子七、女三,建良居长。12岁时到桃江镇协盛南货店当学徒。后到千工坝一南货铺帮工。1905年,弃商从戎,赴长沙投入新军五十标当正兵。立志奋发,勤学苦练。由于他有一定文化,能写会算,操练之余,帮兄弟们写家书,协助清结军营薪饷账目,深得长官和弟兄们器重。次年提升为正目(班长)。第三年,被派到蔡锷主办的随营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五族共和政体的爱国主义思想影响,并加入由孙中山领导的在湖南新军中发展的同盟会。在随营学堂学习期满后回到部队,连续提升为司务长、排长、队官。
1911年武昌新军起义,湖南新军首先响应。张建良率部配合,由小吴门入城,占领抚署,立下大功。是年升为营长。长沙光复后,有立宪派者勾结封建官绅,企图篡夺革命领导权。张建良联合革命党人邓超、丁惠黎、杨玉生等与之斗争,使立宪派阴谋未能得逞。是时,武汉新军与清军在汉口以北对战,互有胜负。张建良率炮队及学生敢死队转战鄂北,功绩卓著。鄂督黎元洪授予其文虎勋章。
&1914年,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起兵讨伐袁世凯,张建良奉命率部援赣。军抵萍乡,宿于李烈钧部某团住过的房间,发现床褥下有十根金条,重约百两,旋即派人送还。后率部转战桂粤边境及湖南江华、道县,肃清匪患,因功升到第二梯团长。不久,擢升江道区少将司令官,下辖7个营。张与零陵镇守使刘建藩一道,兴护国之师,宣布湖南独立,誓师讨袁。
民国6年(日,张建良病逝于湖南永州军次,终年36岁。遗子女各二。长子子清,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曾任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十一师师长,牺牲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次子张咏,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桃江县副县长、湖南省政协委员。
文盛周(),连河冲乡人。1923年就读于益阳信义中学。当时洋人校长莫格新(译名)逼学生做祷告,诵圣经。文对此很反感,作诗&昂藏七尺炎黄裔,安肯折节做洋奴&,以示抗议。莫格新知之大怒,被开除学籍。
1924年,文盛周到长沙,入长郡中学。当时正逢第一次国共合作,长郡中学汇聚了许多进步教师和学生。他与熊亨瀚、曾三等人一起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军阀斗争。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郡中学毕业后,被派回乡开展农运工作。他秘密串连发动,组建连河冲农民协会,在大桥镇所属十一、十二里迅速发展农会组织。月,文盛周等36名党团员和农运积极分子,由中共湖南区委选送广州农讲所学习。结业后,文盛周以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农运特派员身份回大桥镇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2月,为首组建益阳第五区农民协会,带领会员打土豪,破迷信,禁牌赌,办民校,组织合作社,提倡男女平等,实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当时,十二里里总文鼎村,横行乡里,无恶不作。他指挥农会会员到文家杀猪出谷,让其戴着高帽子游乡。团防队长谭德云,暗地造下农会会员名册呈报政府,控告农会会员是暴徒。文盛周等立即将其捆绑起来,四处游乡,揭穿其阴谋诡计。地主苏伏兰,平时借办慈善堂为名,欺骗敲诈贫苦农民。文盛周以科学道理揭露苏的伪善面孔,并把慈善堂房产充公,兴办益阳第五区高等小学。
&马日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大肆捕杀共产党人,摧毁农会组织。益阳团防局长曹明阵,悬赏缉拿文盛周。日,文盛周被捕,次日被杀害于益阳白马山。&
&高龙(),又名达源,金光山乡临市街人。
1922年就读于箴言高等小学。后考入旅鄂中学,结识了刘少奇。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秋,以省农运特派员身份回大桥镇开展农民运动,发展党的组织,先后介绍李范、卢端普、李锡奎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组建益阳第五区农民协会筹委会。同年11月,受中共湖南区委派遣,以省党部工运特派员身份到马迹塘领导开展工人运动,为主建立&益阳总工会&耐⒆耐&耏鱼乍埠镇办事处&,并发展16个行业基层工会。12月,又联合久通、鼎泰、弘业、乐陶、资湘5个矿业工会,成立&益阳县矿业联合工会&,并任委员长。日,&耏⒆耐&耏鱼乍埠镇工会办事处遭敌军袭击,工人纠察队30余条枪支被收缴。他逃离虎口,亡命沅江,隐居在叔父高贵珍家。是年冬,为了联络同志,开展斗争,他毅然返回家乡,在当地七鄂公灵芝小学以教书为掩护,继续进行革命活动。日,被刘梦龙的益阳清乡总队拘捕。翌日拂晓,被杀害于桥头河,终年22岁。
戴尧天(),名桂访,双江乡马迹村人。
年幼读过10年私塾,后随父学医。1925年参加戴武仁在戴氏双江小学开办的农民夜校,并秘密组织农民协会。1926年8月,益阳县第三区农民协会成立,被选为常务委员。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中共桃花江区委成立,任区委宣传委员,主持农会工作。&马日事变&后,区委转移至峡山口,他仍坚持在区农民协会主持日常工作,联合革命力量,两次打退刘梦龙组织的地主武装。同年7月,随戴武仁、安邦、曾晓初等转移到沅江,以行医为掩护,在三码头、蓼花洲、保安垸等地进行地下活动。1928年秋,益阳国民党地方武装进行&清乡&,并派密探来沅江拘捕戴武仁一行。他和曾晓初离开沅江入华容,与鄂西特委取得联系。次年9月,受特委派遣,同曾晓初回桃江组织&雪峰山游击支队&。10月26日,与桃江区委的同志密会千秋塅曾晓初家,传达鄂西特委指示,不料被叛徒曾超侦知围捕。11月1日,他与曾晓初同被杀害于桃江镇张家码头,终年36岁。&
&江诗咏(),名曙生,又名江源,浮邱山乡江家桥人。
江诗咏自幼家贫。两岁时随母求乞。7岁随父兄种佃田,卖豆腐。9岁入当地西峰寺小学读书。后考入教会办的五马坊小学、信义中学。1925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惨案。消息传到益阳,江诗咏义愤填膺。他冲破教会束缚,参加反帝游行,团结进步同学,创办《先声报》。撰写了《中国应向何处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劳苦大众呼号》、《剥开洋人传教的外衣》等文章,唤起群众。还率领同学上街宣传,散发传单,查禁日货。一次,一骄横日商在街上压价收购篾货,被江诗咏等痛打了一顿。
1926年春,江诗咏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组建益阳县农民协会的筹备工作。不久,调省农民协会,负责刻印、校对文件。日,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当晚,国民党军包围省农协会,搜捕共产党员,江诗咏正在楼上处理公务。得一位炊事员告警,他匆忙携带一部油印机,掀开屋顶,逃回家乡。辗转于宝庆、武冈、益阳之间。1929年春与省委派回桃江恢复党组织的胡泽炳取得联系。找到了坚持地下工作的18名党员,重建桃江区委,江诗咏任组织委员。同年8月,为建立地下武装,江诗咏、曾超打入桃江团防局做策反工作。不料曾超叛变,投靠曾艾云,充当内奸。10月26日,江诗咏与鄂西特委派回桃江组建&雪峰山支队&的戴尧天等密会于千秋塅曾晓初家,研究武装行动计划。曾超引团防数十人,围捕了先行到会的戴尧天、曾晓初。江诗咏中途闻讯,隐入浮邱山密林中。11月1日深夜,江诗咏化装,冒雨回家,取出收藏在厕所的油印机,连夜转移到益阳。益阳县委派他担任白鹿区委书记。他以县城西郊的长春为据点,活动于新桥河、白鹿铺、沙头、八字哨一带,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开展斗争。次年二月,在长春的烂屋子湾开办一所私塾,由党员廖文焕串联一批长工、月工入塾读夜书。江诗咏以谈心的方式,进行革命宣传,先后秘密发展徐冬生、许圣佑、郭凤鸣等贫苦农民入党。又秘密书写、刻印传单,每隔十天半月,组织夜读学员到白鹿铺、义茶亭、十八丘、灵官庙、郭家巷等交通要道张贴,号召工农群众打倒土豪劣绅,坚持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搅得敌人坐卧不安。1930年3月下旬,江诗咏通过周密部署,成功地组织了攻打沙头厘金局的战斗,活捉了厘金局头目,缴获全部厘金。是年4月,江诗咏从乡下转移到益阳县城,在北门外一郭姓家以做工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一天深夜,在甘溪港修堤工棚开会返家时,被叛徒曾超发现,密告益阳县团防局长曹明阵。5月2日,江诗咏落入敌网。
6月7日,英勇就义。
安邦(),又名道本,双江乡峡山口人。
1922年,在益阳龙洲高小毕业。后考入长沙第一师范学校,结识了一些进步教师和同学。1925年上期尚未毕业,便在桃谷山第三高小任国文、历史教师。他学识丰富,思想进步,深得师生们称赞。1926年9月,经戴武仁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投入了组织农民协会、打倒土豪劣绅、支援北伐战争的大革命洪流。1927年3月初,中共桃江区委成立,担任书记。
&马日事变&后,刘梦龙、曾艾云为首的封建反动势力在桃江疯狂反扑。他领导中共桃江区委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曾组织农民自卫军3次击退刘梦龙的进攻。在日趋险恶的形势下,他将区委机关撤到峡山口自己家中,坚持了一个多月。后离开家乡,在湘鄂西特区找到党组织。此后,以小学教师职业为掩护,在湖北闸口等地活动。其妻李春香去看望时,他对妻子说,目前革命形势严峻,自己立志为革命奋斗终身,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希望她好好抚育两个儿女。
1929年,他担任南(县)华(容)县委书记。日,不幸在南县被捕。狱中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日,被杀害于南县,终年28岁。
彭子仁(),字紫臣,桥头河乡南浮村人。自幼习经史,练书法,钻研武功和医术伤科,且臂力过人,乡人称他为&文武全才&。
1875年,他从益阳桃花仑教书回乡,集徒学武,旨在健身强体,振奋民族精神。他的&就地滚&绝招,那怕是武林高手,也惧其三分。妻邱氏,亦通武术。夫妻常挥剑对舞,切磋剑技,并以此为乐。彭子仁为乡人治跌打损伤,药到病除,有&神医&之誉。他的医疗费分三等,富人治病每次30元,穷人只收3元,极贫之人不收诊费,从来说一不二,为人称道。
彭子仁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曾在家乡子良岩上悬挂天灯,为夜行人指路。修建乌龟石大桥时,捐谷五十石。每当青黄不接,穷人来借谷者,有求必应;归还时,还尽量减轻负担,斗中塞以木块,使容积减小,谓之&大斗出,小斗进&。
桥头河与杉树仑之间的穿坳仑,山高路险,却是通行要道。人至坳上,口涩唇焦,气喘吁吁。彭子仁于1928年捐资在仑顶修建茶亭一座,并雇人守亭,四季施茶,持之以恒。邱氏不惜将手饰变卖,在石家塅置田五斗、土三亩,将租息作为守亭人工资。彭子仁曾撰联于亭上:
生计尽关心&&长途辛苦&&坐片刻稍息疲劳&&那管他春秋冬夏;
光阴同过客&&逆旅奔波&&喝一杯全消渴癖&&任凭尔南北东西。
时人得益于此举者,多有感慨。有人赠联曰:
穿破名利关头&&&&想只为富贵身家&&&&过此尽属康庄道;
坳上清闲地位&&&&看不了江山风月&&&&少坐都为畅快人。
据传彭子仁有一支5斤重的铁笔,专为人书写招牌、寿字。在悬岩百丈的子良岩上书写的&石破天惊,仙山第一&8个大字,字迹遒劲,舒展豪放,令人惊叹。
彭子仁暮年,对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现实,痛心不已,乃超脱红尘,削发为僧,在子良岩会仙庵出家。1936年圆寂,年85岁。寻检箧中有遗言曰:&只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蠢焉;须知爱民必先救民,悔之晚矣。&可见其平生志向和遗恨。&
吴敬涵(),字摭熙,号美棠,名贤玉。双江乡泉峰滩人。
曾任湖南学政、益阳县立师范学校校长。在他七十寿诞时,其得意门生、时任湖南省主席的谭延闿曾赠予亲书&齿德俱尊&的巨匾,为之祝寿。他喜著书立说和创造发明。在办学期间,撰有益阳县乡土志2卷、声韵谱20卷、中外道理记10卷、致用精舍文存2卷,经书义理、天文数学、地理测绘、经验良方、嘉言懿行、哲学丛抄等若干卷。还亲手制造了经纬仪、记里车等有关天文地理方面的仪器,惜因种种原因,多已散失。
&曹剑中(),字前德,号祖旦,大栗港乡德茂元人。
1929年,于长沙育才中学毕业后考入陆军军官学校。1934年,到七十八师服务,后任该师四六四团三营七连连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立誓以身许国。8月13日,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飞机滥炸,炮火狂轰,十分猖獗。南翔前沿守军,英勇抗击,伤亡过半,危在旦夕。9月26日,曹剑中奉命救援。他率众冲入敌阵,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杀死杀伤敌军无数。但终因实力悬殊,全连牺牲殆尽。曹剑中壮烈成仁,时年仅27岁。
&曹剑中喜爱诗词。行军练武之暇,时&横槊赋诗&,抒发卫国之志与思家之情,壮怀激烈,笔致淋漓,惜诗稿大多散失。
&蒋&伟&才&
蒋伟才(),字道松,武潭蒋家湾人。
18岁毕业于黄埔军官学校。后在国民革命军历任排、连长。芦沟桥事变时,任陆军九十八师五八三团团副。日本侵略军侵犯上海,部队奉命增援。与日本侵略军交火中,二营长负重伤,由蒋伟才接任。他与一营长姚子青分守宝山和月浦。鏖战一月,一营全部牺牲,二营伤亡惨重,但终于保住了阵地,一直坚持到援军换防。后日本侵略军入侵嘉定,蒋伟才率部在广福镇与敌军展开激战。日本侵略军使用猛烈炮火猖狂进攻,蒋伟才率部死守阵地不退。激战一整天,蒋伟才身中数弹,后倒在阵地上,仍大呼&弟兄们,我没有死,不要后退,要狠狠打击敌人&.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阵地终于失去,蒋伟才和战友全部壮烈殉国。时年二十九。南京五卅中学校长汤掬星曾率师生前往其家祭奠,有挽联云:
壁垒震吴淞,楚庭种子将军树;
斜阳依广福,沙场战骨武潭魂。
蒋径三(),名极湘,武潭蒋家湾人。与蒋伟才系堂兄弟,同为抗日殉国,人称&一湾双烈&。&
蒋径三少时即胸怀报国之志。后投笔从戎,在国民革命军服役十多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在汤恩伯部任连长。南口之战,率全连与日本侵略军激战,头部中弹7处,幸戴钢盔未致重伤。伤愈后,即上徐州火线,转战郑城、淮阳等地。不久升任九十二师二七五团第一营营长。1939年,奉命转战广西,率全营驻守昆仑山左七塘橘子岭。时日本侵略军对阵地疯狂攻击,蒋径三率众死守,寸土不让,最后全部阵亡。殉国时,蒋径三时年33岁。
陈备武(),浮邱山乡西峰寺人。
小学毕业即投入国民革命军第八军。行伍十余年,曾任文书上士、准尉司书、少(中)尉排长、上尉参谋、少校参谋等职。1938年3月,调任第七十军一O七师六四一团少校营长。
1939年春,日本侵略军十余万人向江西南昌大举进犯,陈所在的一O七师及七十军的19个师在南昌高湖地区构筑防线。3月的一天,日本侵略军集中炮兵和坦克火力猛烈进攻,陈率部配合友军奋勇抗击,使日本侵略军伤亡惨重。下午,日本侵略军调来援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再度扑来。紧要关头,旅长动员两个营去夺回阵地,两营长均有难色。陈见状,奋然起立说:&情况如此紧急,你们不去,我去!&立即率部从敌阵左翼出其不意地冲上去,一排排手榴弹飞向敌人,炸毙敌人十余名。是时,日本侵略军从一个小山口用轻机枪疯狂扫射,陈备武利用树丛茅草作掩护,将敌机枪射手击毙。刚欲缴获机枪、抓住枪脚时,不料敌弹药手猛扑上来,端起机枪一阵扫射,陈备武腹部中弹十余颗,顿时鲜血直溅,肠子流出腔外。幸亏3个士兵及时赶到,刺死敌兵,将他救下。陈被担架抬回营部时,浑身血肉模糊,奄奄一息。一个邹姓连长伏在他耳边连身呼叫:&营长!营长!&好久,他才睁开双眼,以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邹连长&&我不行了,你一定要负责守住&&阵地。&说完便晕厥过去。在送往团部抢救中牺牲,终年26岁。陈备武牺牲后,部队用军毯裹着他的遗体浅埋于当地。会战结束,他妻子、长兄及几个亲友,千里迢迢,把遗体运回原籍安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授予陈备武以抗日烈士称号,家属享受烈属待遇。&
杨熙少(),原籍长沙,1938年秋,因战乱迁居县境高桥乡,系瑞典国基督教信义会在桃江的首任牧师。
杨肄业于长沙岳麓书院,后为北京国子监学生。他博览群书,崇尚儒学,文史、历算好之甚笃。戊戌政变后,留学日本,任东京中国青年会干事。回国后,惟勤勉读书,不求仕进。对于天文算学及中医内科,闭户精研,夜以继日。曾自制木测量仪,能测量天体和地上目标的水平角和竖角。当时的湖南省教育厅长曹典球曾赠匾额誉其为&吾楚通儒&。他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先后担任贵阳珉球书院山长、益阳信义中学首任校长、长沙福湘女子中学国文、历史教员、益阳信义大学国文教授。1900年,经长沙英籍牧师雅学诗施行浸礼,加入内地会为基督教徒,是长沙地区信奉基督教之最早者。
杨熙少晚年担任瑞华信义会首任牧师。提倡人人学知识、学文化,男女平等,互助互爱。其敬业精神,在瑞典、挪威基督教界颇负盛名。
1938年秋,日本侵略军逼近长沙,气焰猖炽。长沙大火前夕,他移居高桥乡,后遂定居于此。他在这里义务行医,七年如一日,诊病不分贫富。贫民来卖柴薪者,索价一吊钱,总要多付3~4倍价款,并留吃饭。石井头梅水洞贫苦农民易三石,家里人口多,衣食不继,他常予接济。贫民黎应桃是个聋子,家里时常断炊,他经常送去钱米,并为其家人治病。杨熙少平日有个&左手行善,不让右手知道&的信念,从不向人宣扬自己,对家人也是如此。他对子女的教育,无论知识和品德都要求严格。常对学医的儿女说:&医务是济世利人之业,不讲良心的钱是赚不得的。&
杨熙少利用业余时间把钻研心得整理成书。著有《卫生学》、《启示录讲义》、《筹算》等专集。
1945年正月初五,在高桥逝世,终年75岁。
胡蕴山(),又名国玉,三堂街镇龙头坝人。他家道贫寒,以开水碾维生。7岁上私塾。后入三堂街福音堂学校就读。再转益阳五马坊教会学校念完小学。考入长郡中学师范部后,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影响。尚未毕业,即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军校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任见习排长,参加了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两次东征。在北伐战争中,因功由连、营长,升到团长。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部在江西九江马垱重创日本侵略军,晋升陆军第三师第十二旅旅长。之后,又在修水锣钹山、棺材山一带,与日本侵略军开展拉锯战,历时一年多,因功升任第三师师长。1941年4月,升任第七十九军副军长。1947年,陆军整编,任第二十八师副师长兼一九二旅旅长。后改任国民政府陆军总部少将参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在西南地区响应卢汉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调西南军政委员会教导总队高研班学习。1950年3月,于重庆聚仁兴医院病故,时年41岁。
&文星朗(),原名德备,字听彝,化名李建新、李祉,桃谷山乡文家渡人。
1940年考入广东中山大学电机系。后转入湖南大学就读。1945年春参加国民党青年军二0五师。1946年复员回长沙,复入湖南大学学习。毕业后,去沅陵任湘西电厂公务员。1948年1月,任进步刊物《时代与生活》杂志总编辑。194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3月,受中共湖南省工委派遣,回益阳开展党的地下工作。他一方面联络反蒋爱国知识分子,组建党的外围组织──&益青社&,出售进步书籍,团结各阶层爱国人士,积极开展和平迎解活动;一方面策动国民党青年军二O五&师回县招兵的文俊鹏、文湘等进步军官,在享堂园文氏禄通公祠举行武装起义,成立&湘中游击&队第三纵队第四支队&(后名湘中一支队突击第二大队),在宁乡、安化、益阳边境山区开展武装游击活动,为益阳和平解放做出了贡献。
益阳解放后,文星朗参加中共益阳县委召开的南北会师会。会后被任命为益阳县青年团委书记。1950年5月,奉命去湖南革命大学学习。1951年因追究&益青社&人员的历史问题被停止党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调查落实,上级党委给其恢复了党籍)。同年5月调中共益阳地委统战部工作。后任益阳专署地方企业秘书。1952年5月调常德任专区工矿公司计划科长。日病逝,终年33岁。
周先魁(),又名辉云,三堂街镇严家冲人。
毕业于长沙长郡中学。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中共桃江区委首届委员。是年,根据中共党的国共合作政策,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并当选为县二区党部执行委员。&马日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周是桃江被通缉的&要犯&之一。他只得改名周旋,过着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生活。
&七七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周回到家乡。他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创办严家冲小学。抗日战争时期,周利用严家冲小学课堂,经常进行抗日宣传。在日本侵略军临近三堂街时,曾多次组织乡亲们开会研究设置警点和撤离方案。
1950年,周积劳成疾,不得不离开教学岗位。后在多次政治运动中遭到批斗。1960年6月含冤去世,终年63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桃江县委经过复查,为周先魁平反昭雪。其生平事迹编入《桃江党史资料》。
李企孟(),河北省魏县边马乡人。桃江建县后,曾两任县长。
李企孟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4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以小学教师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8年,魏县解放后,他作为县民政科干部,组织民众担架队,步行数百里,奔赴济南前线抢救伤员。1949年2月,他随军南下。8月,到益阳参与接收和筹建党政机构的工作,任中共益阳县委组织部干事兼青年团县委副书记。日,益阳、桃江分县,李企孟留桃江任原职。次年3月调三堂街区任区委书记。1953年12月升任副县长。1954年5月任县长。1956年12月改任县委副书记。1958年6月再任县长。1960年1月,被冠以&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罪名免职。
因病逝世。临终时,他嘱其妻子代交了病中两个月党费。
1983年9月,中共益阳地委根据桃江县委提议,给其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胡泽炳(),别名家栋、定波、果园,高桥乡荷叶塘人。
胡出身贫苦。童年入私塾读书。&五四&运动后,参加回乡学生组织的&雪耻会&,立志救国救民。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调任益阳县农民协会干事,随后调中共益阳地方委员会任秘书。&马日事变&后,他被派到桃江区整顿党组织。他找到潜伏在乡下坚持斗争的汪俊明、江诗咏&等党员,恢复了桃江区委,并担任区委书记。1928年冬,党调他到湖南省委工作(省委机关驻湘阴)。1930年,他奉建立雪峰山游击根据地之命,秘密回到横马塘,组建&宁益游击队&,并任政治指导员。
1931年,省委派他在沅江从事地下党的组建工作。他组建中心区委,并任书记。胡利用国民党&保卫洞庭湖&的口号,建立&沅江县战时乡村宣传团&,吸收进步人士,宣传抗日救亡。他派人打入民报社,建立活动驻点,控制舆论喉舌。还在县城开设&中国文化服务社沅江分社&,推销进步书刊。他以地下党员为骨干,组织&小学教师索薪团&,逼迫县政府发还了拖欠的工薪,扩大了党组织在教师中的影响。1938年冬,常益中心县委调他到湘潭作党的交通工作。后去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皖南事变后回到家乡,与汪俊明等在桃江开展地下工作。1941年11月被国民党桃江警察所逮捕。后解送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以&会匪&、&滑匪&、&潜伏分子&等罪名关押一年多。1943年春被押送衡阳集中营。5月,他乘机逃脱潜回家乡。
1948年,与359旅南下支队留湘工作人员林煦春取得联系开展迎解工作。1951年8月起,先后在长沙市、湖南省总工会工作。1958年,因病回家休息。1961年整风整社运动中受到批判。后又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作为&叛徒&批斗。1967年,含冤去世。1980年,湖南省总工会为他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汪俊明(),化名续晨,高桥乡人。
1925年毕业于益阳五马坊信义小学。同年秋考入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1926年5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马日事变&后,受湖南省委派遣,隐蔽在益阳县第三高小教书。翌年秋转为中共党员。中共桃江区委成立后,担任宣传委员兼管青年工作。1929年10月,桃江区委遭敌破坏,坚持在县境进行地下斗争。1930年2月重建桃江区委,他任区委书记。同年11月,桃江区委再次遭敌破坏,他隐瞒身份,投奔表侄陈宝珊(国民党军十五师八十七团第九连连长),改籍浏阳,化名续晨,积极进行策反工作。1932年夏,当部队开赴江西&围剿&红军时,他策动班长带领全班人枪投奔红军。1933年春返回家乡,仍以教书、行医为掩护,坚持党的地下活动。1938年8月,他重建桃江区委,由他主持区委工作。1942年,他以教书为掩护,独立进行党的秘密活动。组织隐蔽在当地的党员,成立&桃江乡抗敌后援会&,积极募集钱粮,支援前线。1948年秋,他在益阳开办忠信钱庄,联络各界人士,做反内战的宣传工作。1949年4月,在桃江镇和高桥一带组织&平粜团&,周济贫苦农民,积极进行和平迎解活动。8月,益阳和平解放,与胡泽炳在横马塘姜氏宗祠创办纪念烈士姜既明的既明完小,并担任校长。此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直接领导人的党籍未予承认,被停止党籍。在&文化大革命&中,又横遭诬陷。于1969年被迫害致死。1985年3月,经中共桃江县委重新审查、益阳地委批准,他得以平反昭雪,并恢复党籍。
熊固人(),名亨诏,大栗港乡五羊坪村人。
1938年参加抗日&民先队&。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大栗港支部和中心支部(相当区委)书记。1941年春,遭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追捕,先后逃奔于衡阳、宜春、桂林等地。1949年5月回到家乡,与湖南工委派来益阳县保安团策反的瞿然取得联系,组织隐蔽在当地的十多名地下党员打入保安团,成立以党员为核心的政工室,积极开展策反工作,为保安团倒戈起了重要作用。
益阳和平解放后,熊被分配在马迹塘区人民政府工作,任土改队大组长。后转入教育战线工作。在审干和肃反等政治运动中,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曾对他的历史做出错误的结论。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他倍受摧残,于1976年4月逝世。1985年5月,中共桃江县委对他的历史进行复查核实,否定了原来的结论。后经中共益阳地委批准,恢复了他的党籍,肯定了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功绩。&
&颜健(),字绍贤,石井头乡人,国民政府益阳县政府最后一任县长。
颜健幼年读过几年私塾。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步兵科。毕业后,曾任国民党陆军排长、连长、少校营长、中校团副、上校团长等职。1941年任湖北崇阳县长。随后入陆军大学参谋班深造。1945年3月,回湘任抗日自卫军益、汉、安、沅自卫区司令部少将参谋长。1946年,任国民党军官大队队副。后任国防部军官总队督导官。1947年提前退役。1948年,他回到湖南,与蔡杞材、陈扬汉等参加中共湖南省工委领导的和平运动。1949年春,加入共产党领导的进步组织&湖南进步军人民主促进社&。4月,就任益阳县县长。同时安排地下党员符清俊、文星朗到县政府工作。随后,颜健通过地下党组织做湖南省主席程潜的工作,派蔡杞材担任了益阳专员兼保安司令。
8月3日下午4时,颜健组织上万群众欢迎人民解放军进入县城。5日,益阳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成立,他任主任委员。不久,得省委统战部指示,入湖南革命大学学习。1956年,任省政府参事室参事。
1977年,病逝于长沙。&
&傅克和(),石牛江镇白牛洞村人。县境著名骨伤科医师。
傅幼时即拜清末武秀才、骨伤科名医师彭子仁为师。从18岁起,就运用所学,悬壶济世,经常为贫苦农民免费治病。
傅克和50年代即参加县卫生医疗队伍,先后在石牛江卫生院、金光山卫生院、县中医院从医。他以传统中医骨伤科药物治病,其中和伤活血汤、桃花散等方剂疗效十分显著。对骨折病人多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等独特医技,疗效显著。省内外慕名前来求治者络绎不绝。
傅在暂时困难时期,享受县人民政府给予的特殊物资供应待遇。1961年,作为全省名老中医,参与编写《湖南省名老中医单方验方选编》一书,由湖南中医药研究院发行。
1975年,傅克和退休。他的徒弟王一槐、张朝辉、胡一之、傅翰元等继承师技师德,均成为全县有名的骨伤科医生。
日病逝,终年72岁。&
刘昆林(),荷塘乡人。
幼年随父在私塾念书7年。后进高等小学就读,任过乡村小学教员。1920年,夏曦在双江小学教书。刘昆林时常到学校听讲革命道理。不久,夏曦回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推荐他接替任教。次年夏,夏曦回县发起成立新民共进社,刘昆林被选为执行委员。1925年春,由夏曦及欧阳笛渔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国共第一次合作局面形成,共产党帮助国民党完成湖南省党部改组任务,并重建益阳县党部。刘昆林由夏时介绍加入国民党,被选为益阳县党部常委。年底,夏曦电邀刘昆林去广州,入国民党政治讲习班学习。1926年毕业后,被派往溆浦县担任党务特派员,负责组建国民党县党部和开展农民运动。1927年,奉命去临湘县开展农运,任国民党县党部常委,兼军运委员、民运委员会书记等职。是年5月&马日事变&,国民党军阀何键、许克祥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及国民党左派。当时刘昆林正在长沙参加国民党省党部召开的各县市代表联席会议。在友人掩护下,他化装潜逃至汉口。地下党组织将其派往程潜第六军军部任文书、科员等职。不久,第六军党组织遭特务破坏,刘昆林回桃江住了一段时间。后去南京、开封、许昌、襄城、郾城及安庆等地任财会事务性工作。
1937年,刘昆林克服重重困难到达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月,三次受到毛泽东约见。1939年1月,被分配到晋察冀边区工作。临行,毛泽东送了他30元钱和一件棉衣,并肩步出窑洞送别。同年2月,刘昆林任边区第一分区专署秘书主任。1940年3月,晋察冀边区地委批准他重新入党。4年后转为正式党员。1942年4月调陕甘宁边区陇东专员公署任秘书。次年调任庆阳县政府政务秘书。1946年秋到东北解放区任副专员。内战爆发后,他不辞劳苦,深入发动群众,为取得反内战胜利做出了贡献。东北解放区建立后,刘昆林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先后在临江专区抚松县与西安县担任土改工作团负责人。土改结束后,任抚顺市政府秘书长。
1949年,刘昆林随军南下,任江西省人民法院副院长兼南昌市人民法院院长。后调武汉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政法部办公室主任、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办公室主任兼审判长等职。1953年调任广东省政法委员会研究室主任。1958年任广东省司法厅副厅长。1960年任广东省韶关专员公署副专员。1963年起任湖南省政协副秘书长。1978年6月离职休养。
刘昆林长期从事司法工作,对社会主义法制理论颇有研究,曾写有《坚决反对审讯中的主观主义》、《论证据与口供》等论文。在广东工作期间,还撰写了十多篇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文章,如《马日事变前后》、《记讲习班的两位同学张子清、段德昌》、《回忆夏曦同志》等。
日,因病去世,终年83岁。
【责编:张琴】
  【审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名人小传范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