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渝移动金融怎么取消是什么意思

商业银行的移动金融创新实践及未来发展四大方向-移动支付网
商业银行的移动金融创新实践及未来发展四大方向
来源:《中国金融电脑》杂志&&日 9点25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金融服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普惠金融的发展要求。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在继续发挥分享、开放、互动等互联网优势的同时,呈现了更为随时随地随身随心的互联互通特性,并因此不断拓宽应用领域,成为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途径。
作者: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 王兵
  一、商业银行转型应抓住&网居民&的移动金融诉求
  当前,信息化与移动化已经成为全球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截至2014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达6.86亿人,已赶超PC网民,成为互联网第一用户群体。移动金融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直接推动了移动金融服务内容及业务形态的推陈出新:从短信银行到手机银行、微信银行;从基于手机的远程移动支付到基于SD卡、SIM卡的近场移动支付;从手机的钱包应用到基于智能手机的财富管理APP等。移动金融业务在不断丰富的同时,也渐渐摆脱过去单一的高门槛重应用服务模式,呈现出更能普惠民生的低门槛乃至零门槛的轻应用发展态势。
  2013年,移动支付业务全年交易量16.74亿笔,金额9.6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9%和317.6%。这些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并选择使用移动金融服务。在全国多达几亿的网民中,有相当一部分网民&常住&在互联网上,他们的日常消费、资讯获取、社交娱乐以及日常工作等都通过互联网完成。这部分人群可形象地定义为&网居民&,&网居民&的习性也会不同程度地体现在任何有上网需求的个体或群体身上。可以预言,未来互联网金融市场竞争的关键就在于吸引&网居民&的注意力,把握、引导、刺激并满足&网居民&的需求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价值所在。
  随着科技发展,各种设备都可以接入互联网,这使得围绕客户编织一张覆盖全身、提供全天候服务的网络成为可能。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客户一方面将更倾向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移动、跨屏幕、跨设备地接入互联网;另一方面其碎片化、多元化、虚拟化的网络活动对金融服务,特别是对移动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金融服务通过网络深入渗透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广发银行移动金融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布局
  广发银行不仅是最早尝试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之一,而且在业内率先将其作为业务发展战略的重点,从&网居民&的金融需求出发,致力于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首选提供商。
  1.积极响应央行等监管部门号召,顺应互联网金融时代潮流,先行先试
  近年来,广发银行抢抓移动金融发展机遇,重点开展移动远程支付、近场支付业务的渠道、产品和服务建设,聚焦手机银行、基于NFC的近场支付等重点产品建设,推动在移动支付业务领域的战略布局和业务发展。同时,积极落实央行关于移动金融创新服务的工作要求,于2014年10月与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简称MTPS平台)实现对接,完成了广发银行基于MTPS平台的借记卡应用发行,并通过该平台实现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2.加强与运营商的合作,抢先落地移动支付服务,打造有影响力的移动金融品牌
  移动支付是移动金融的基础。2013年,广发银行率先开展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移动支付业务合作,推出基于NFC-SIM卡模式的移动支付产品。为便于产品营销推广,广发银行还创立了移动支付专属品牌&&&广发智付&,并与广东联通、沈阳联通合作开展NFC移动支付业务营销试点,对该项业务在当地的市场培育和客户教育工作起到推动作用。2014年,广发银行网络金融借鉴互联网思维,发布了&有智慧,无边界&的新品牌形象。在新一代品牌理念的引领下,移动金融子品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3.立足普惠金融,推动跨界合作,探索创新移动金融产品
  2013年,广发银行与腾讯及支付宝公司合作,打造移动金融新入口和新模式,先后推出了广发银行微信营业厅和支付宝钱包服务,让非广发银行持卡客户也能通过简单的&加关注&操作,享受到广发银行提供的&零门槛&移动金融服务。2014年,广发银行设计研发了业内首款&梦想笃行&类移动金融APP&&月光宝盒。该产品充分运用社交、娱乐、分享和游戏等互联网理念,倡导健康节约的消费新观念和生活新模式,让历来以严肃示人的金融,既承袭了传统金融的严谨,又演绎得更接地气、更加有趣,也让普惠金融更具个性、更加贴近民生、民性和民心。
  4.加强业务风险防控力度,切实保护客户权益
  在网络金融服务安全领域,广发银行已经形成了较为严密的业务安全体系。一方面严格遵循监管要求,遵照国家标准设计产品,同时采用动态数据认证方式,有效防范脱机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信息窃取风险,严密保护客户信息安全;另一方面,对圈存交易审慎设定交易限额,并严控电子现金圈提,防范资金窃取和套现风险,降低资金风险。此外,在手机银行支付业务方面,广发银行还建立了双因素认证体系,并严把客户支付权限准入关口,从多维度严控盗刷风险,通过一系列的安全防线和风险管控措施,确保业务合法、合规、安全可靠,充分保护客户权益。
  5.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自主可控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为移动金融乃至全辖行业务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
  围绕&技术支撑业务、业务与技术相融合&的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广发银行要求科技部门牵头与业务部门协同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共同提高业务连续性,从全面风险管理的高度部署信息安全工作。一是长期致力于稳步推进核心关键领域软硬件国产化,不断强化灾备体系建设,充分挖掘&两地三中心&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二是始终本着IT建设与管理并重、开发运行与安全维护并重的原则,不断改进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应急演练的真实性,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三、商业银行移动金融业务未来发展的四大方向
  在人民银行等各级管理部门的推动下,目前我国银行已经确立了移动金融发展路径。然而,从前期的实践来看,移动金融的应用推广尚存一些难题。包括:由于NFC移动支付注册流程过长、开通门槛过高而导致的&开通难&;由于移动支付应用环境还不够完善而导致的&使用难&;由于移动金融安全教育还不够到位而导致的&推广难&等。可喜的是,移动金融已经进入了&标准化&时代,标准的发布有利于增强移动金融的安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也为移动金融业态的进一步繁荣创造了条件。未来移动金融的创新发展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从消费金融入手,丰富应用场景
  拉动消费是激活经济,解决我国因内需增长不足、实体经济不振所引发一系列问题的突破口,让老百姓&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惠消费&则需要消费金融的全方位支持。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支付迎来高速发展期。但移动支付的应用环境还需进一步完善,除购物、出行、就医等以外,消费信贷、代理业务、咨询顾问等业务领域也可能成为移动金融新的应用场景。
  2.从跨界合作入手,打造特色应用
  通过异业跨界和同业跨界合作,传统的银行服务或金融产品与原本毫不相干甚至矛盾、对立的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汇,从而产生让人眼前一亮甚至是颠覆性的移动金融新应用或新模式。近年来,广发银行运用互联网跨界思维,科学选择跨界合作对象,实现取长补短,强强联合。除与百度、网易的跨界合作外,还先后与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全方位开展了创新探索的实践。
  3.多方推动,建立和谐的移动金融生态圈
  人民银行MTPS平台为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等移动支付参与方搭建了互联互通的桥梁和纽带。在此之上,还应构建提供消费商品的电商圈、提供相关金融服务的金融圈以及客户与客户、商户与商户、商户与客户之间的社交圈。只有产业链参与各方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才能推动移动金融蓬勃发展。
  4.从移动互联网特有技术优势入手,探索网络安全新模式
  移动金融创新模式在带来多元化和便捷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在开拓移动金融领域新边界时,一定要坚持审慎原则,将信息安全和客户权益保护始终作为创新的前提和底线。银行应借助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具有的影像记录、地理定位、生物识别等的技术优势,与运营商、商户、客户等移动支付链条上的各环节建立联动防控机制,拓展安全边界,创新安全模式,从而使移动金融业务既能发挥其固有的便利性特点,又安全可靠,风险可控,达到创新与安全的和谐统一。
  当前,移动金融已逐渐走出局部试点的探索期,进入全面加速的成长期,广发银行将继续加强对移动金融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打造更加舒适、便利和安全的移动金融服务。
&&相关文章
12345678910
&&月点击排行
12345678910日10:01&&&&&&&&
本报记者 杜金&&&&&&&&来源:金融时报
  在移动金融进入爆发式增长之际,央行表示了对这一新兴领域的鼓励。
  1月13日,央行发布《关于推动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移动金融技术创新的方向性原则,促进移动金融技术的健康发展,推动移动金融的广泛应用。央行的这一表态,预示着移动金融发展的重大机遇期正在到来。
  刚刚过去的2014年,互联网金融的竞争迎来了更为激烈的“下半场”,主战场向移动端转移趋势明显,移动金融进入井喷发展。而移动金融的快速发展,已经给金融服务的业务基础带来了革命性改变,其渐成主流的态势将重构金融服务方式的格局。
  移动金融“爆发”
  2014年年初的微信“抢红包”和“手机打车”大战,已经预示了2014年将会是移动金融崛起之年。
  对于传统银行而言,继电子银行超越柜台业务之后,移动金融成为银行未来服务的主要渠道趋势日渐明晰。根据央行的数据,2014年第三季度,全国银行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12.84亿笔,金额6.1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7.81%和112.70%,呈现井喷之势。
  对于移动金融迅猛发展的原因,业内的普遍观点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对传统PC互联网的替代趋势越来越明显,以移动支付、手机银行等为代表的移动金融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去年年底举行的中国移动金融论坛上,监管层更加鲜明地表示,2015年将成为移动金融的普及年。
  去年以来,商业银行在移动金融领域频繁发力。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分别提出了打造移动金融领先银行和打造综合移动金融服务体系的目标。工行上线了“融e联”客户端,与手机银行、“融e购”形成协同效应,从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角度构建起工行的移动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中行推出了“中银易付”手机应用,使手机变身“移动钱包”。
  银行在移动端推出的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在升级自身手机银行的基础上,各家银行还通过与既有的移动社交软件平台合作加强业务模式创新。银行还开始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积极打造移动终端的各种业务服务平台,将优质金融服务与手机等移动智能设备相嫁接。
  2014年,各家银行的手机银行活跃度增势明显。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发布的《2014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个人网银用户比例为35.6%,同比增长10%;个人手机银行用户比例为17.8%,同比增长50%,连续4年呈指数增长趋势。
  重构银行服务
  移动金融的普及,对于银行传统的金融服务方式而言,改变无疑是革命性的。
  业内不少前瞻性的观点认为,移动金融代表着移动信息技术的进步,有着泛在性、及时性、便利性等特点,从基础上改变了银行的业务环境。银行通过移动网络提供金融服务将成为发展趋势,未来银行的一个支行就是一部手机,一部手机就是一个银行网点。
  “移动金融并不仅仅是将传统的结算、支付业务简单地复制到移动终端上。”一位银行电子银行部人士表示,移动互联网彻底打破了银行业网点固化的服务模式,也对其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调查,2014年个人手机银行用户使用最多的功能是账户查询、转账汇款和手机支付。这说明,个人手机银行用户比例虽增长迅猛,但还只是重要的互补型电子渠道。换而言之,培育用户习惯是银行发展移动金融的重点也是难点。
  因此,去年银行在移动金融上的创新中,线上线下一体化是亮点之一。去年各银行纷纷拓展应用场景、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移动端服务种类日渐增多。如交行手机银行推出了二维码取款;工行在今年年初在西单智能银行推出O2O体验活动,通过融e购客户端购买,线下取货;中行也在去年推出了O2O体验店,可以通过“中银易商”客户端实现现场体验、线上购买、当场提货。
  “支付+场景的应用对于客户最有黏性,银行如何把线下网点优势跟线上开放平台和网络金融优势很好地结合,打造移动金融生活平台显得尤为重要。”上述人士强调。
  除此之外,去年不少银行还纷纷试水手机社交,包括手机充值、特惠商户、网点预约、优惠促销等,在吸引客户使用、扩大流量的同时,也能增强客户粘性。
  创新步入“起飞期”
  随着网络技术进入4G时代,移动金融的功能、产品、服务范围大大拓展。业内预计,手机银行发展已经步入创新“起飞期”,2015年手机银行用户比例将达到24.1%左右,这将极大地激发银行借助手机银行打造移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的动力。
  从各家银行的战略规划来看,不少银行已经把移动金融作为互联网金融战略的重要一部分,提升移动金融的战略高度,有效融合物理渠道、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利用大数据对用户进行精准化分析,开发更贴近客户需求的产品。
  不过,显然银行在这片蓝海的探索中才刚刚起航。“去年移动金融领域竞争激烈,银行移动端产品虽然数量众多,但各功能雷同,用户体验也有待提高。”上述人士表示,另外有些制度也需要突破,比如有些业务需面签,比如像贷款类业务很难复制到移动端,因为银行贷款类业务的限制最多,在移动端普及的话,涉及到很多流程要改。”
  事实上,更多的金融业务登上移动互联网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业内观点认为,未来的移动金融产品将以移动支付为基础,逐步推动移动理财、移动信贷、移动商城的建设,围绕客户生活构建移动生态圈。在技术领域,新技术包括二维码、声波、蓝牙、指纹、虹膜、人脸识别等都将应用于移动金融,而任意一项都可能带来突破性影响。
  但是任何技术的革新都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用户对安全性的疑虑。央行《指导意见》也强调重点关注移动金融的安全,要求金融机构和银行卡清算机构优先采用自主可控的产品及密码算法,加强移动金融账户介质标准符合性管理,增强移动金融安全可控能力。
相关附件: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本次建行的扫码支付产品“龙支付”,是同业首个融合NFC、二维码、人脸识别各种技术,覆盖线上线下全场景的全新支付产品组合。民生推出的则名为“民生付扫码”,该产品与现有的二维码支付业务类似。
拿到香港支付牌照刚刚满月,支付宝就受到了来自香港消协的质疑。10月17日,香港消费者协会检视了市面上十款流动支付服务软件,其中有4…
据ParksAssociates的调研报告显示,在美国有接近五分之一(18%)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过至少一款移动支付APP,而其中P…
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6Q2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9.4万亿元,环比增速52.1%。 2016…
腾讯方介绍,用户打开微信钱包,进入城市服务平台,绑定电子社保卡,即可完成医保+自费“混合支付”。同时,用户通过腾讯互联网+平台完成…
不久前,苹果宣布在全球多地新增加运营商话费支付作为AppStore的支付模式,这让人不禁思考:话费支付为何成为AppStore的新…
熟悉的中国面孔,熟悉的支付方式。今年8月,在韩国首都首尔最繁忙的商业街区明洞,新世界、乐天等中国人最爱的免税店里,人们使用手机移动…
13日,苹果iOS10正式更新上市,此前传闻中的第三方平台CirclePay入驻iOS10系统的消息也得到确认。近期,比特币价格回…
据外媒报道,苹果公司正式推出新版移动操作系统iOS10后,ApplePay也进行了升级。现在用户将能够使用苹果的支付服务和Touc…
近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AuthorityofSingapore,简称MAS)发布了关于支付创新监管的征求意见稿。…
《连线》网站周五刊文称,苹果的支付服务ApplePay支持网页端是一件大事,因为从此以后,它可以在APP、网页端和线下实体店使用,…
周围人都在搜
本次论坛主题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挑战与金融变革”。
Copyright 中国电子银行网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号&2. 京公网安备号两车发生交通事故,轿车内3名志愿者受伤。
两位老人走了40000公里,正好和地球赤道周长差不多。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相信没有一个人会怀疑未来移动金融将是互联网金融的主力军。因为人们行为模式的改变和如今足以支撑移动金融发展技术的成熟都在向我们展示这一预测的准确性,当然,这其中更少不了我国的政策支撑。
  现在,我们都看到了它的广阔未来,看到了它的明媚春天,但是仅仅这样就够了吗?自然不够!我们现在要做的不仅是看到它的未来,更重要的是了解移动金融的现状,进而更好的努力,朝着既定的移动金融的发展方向奋斗。
  移动金融发展现状解读
  关于移动金融的发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那现在具体发展到什么样的状况了呢?我们一起跟随超级云脑专家看一下:
  1、移动金融应用创新
  当然,在移动金融发展的过程中,最不能也不会被人们忽略的就是它的应用创新。各个移动金融产品一直不断地冲击人们的视野:微信支付、手机银行、扫码支付等等这一系列的以移动客户端为基础的产品不断刷新人们对于移动金融的认知。我们由最初的逛街,到后来的网上购物,再到现在的手机购物,一步步地都在验证着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当然,包括其他的行业,如医疗、各种生活缴费等都从原来的线下转到了线上。
  2、移动金融技术及基础设施的发展
  任何一个新的突破出现,都少不了技术以及基础设施等的保驾护航,移动金融的发展自然也不会例外。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金融IC卡的发展。它给移动金融应用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平台。业内人士指出,基于金融IC卡芯片化的移动金融满足了线上手机信贷、手机银行、手机征信查询等高安全认证业务的需求。线下可充分复用现有金融IC卡非接受理环境,为移动金融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多模式选择。
  移动金融有了技术的支撑自然还要有基础设施的建设。央妈为了移动金融能够更好的发展,早在2013年底就已经建成了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MTPS)。MTPS作为国家金融基础设施,为各方搭建了互信互通的桥梁,提供跨行业、跨区域、跨机构的公共基础服务。工、农、中、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32家机构已接入并基于MTPS提供了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移动金融未来将如何发展
  移动金融的未来将如何发展?相信这是很多人都会问到的问题,毕竟现在的发展仅仅是小荷草露尖尖角。专家给出了以下的5个发展思路,我们一起看一下。
  1、注重用户体验 预防风险
  其实这一点没什么可说的,因为不管是什么样的产品,从它存在的那一刻起就是为了用户而存在的,那么用户体验和安全性绝对是重中之重。换个说法,它的创新给大家带来了互联网的“开放、分享”等基因,但是同样也带来了互联网的风险。它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性风险。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实际情况,平衡便捷和安全二者的关系,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提升用户体验,并且不断升级、完善和丰富MTPS功能,构建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基础环境。
  2、提升移动金融的包容性
  所谓提升移动金融的包容性,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指的探索更多模式的应用及创新。互联网本身就包含了包罗万象的特点,那么移动金融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自然也应做到“开放包容”,为我们的金融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这就体现在了在合法的前提下,移动金融要积极探索,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移动金融服务体系。
  3、支持产业链发展
  移动金融的发展在这个众多需求存在的时候必定不会是单一存在的,它需要其他的技术等产业作为支撑。它尤其受到与安全性有关的线下业务影响,包括手机产品、芯片成本等等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提供商、运营商等产业加强支持力度、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努力、整合资源,加快形成产业化发展态势,推动移动金融规模化发展。真正所谓的“技术先行”!
  4、加强移动金融使用环境
  加强移动金融使用环境,推广移动金融的使用空间。俗话说的好:有了技术,也得有人用才是好的,如果没人使用这种新技术或者新产品的话,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无用功。
  正如笔者上面说到的,我国移动金融的发展如今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未来要如何发展,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还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和维护。让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超级云脑:股市行情解读,最新投资建议,互联网金融信息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sim卡信息怎么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