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现在和以前的图片广州人在哪工作?

  第一个,所有的餐厅都有茶位费,按人头算。
  上菜前先上一壶茶,最常见的是铁观音、普洱、菊花。茶壶离谁近,谁就负责帮周边的人斟茶。而别人帮你斟茶的时候,你需要用手指指尖扣茶杯前的桌面,以示感谢。还有更讲究的说法是,单身用一只手指(多为食指),非单身用两只手指(食指及中指)。
  用指尖扣桌面以示感谢斟茶这种做法,我确实只在广东见到。其背后代表的意义,值得一提,也是大多数广东人根深蒂固的概念,“没有谁有义务帮另外一个人做一件事”。
  就算是再熟的朋友之间,也不可以。就算我们喝醉酒之后勾肩搭背互相吐槽到死,你帮我斟茶(斟酒也适用)的时候,我也要一边扣桌子,甚至醉醺醺跟你说“唔该”。
  大多数时候,餐厅服务小妹上了一道菜或者帮你开了一瓶酒之后,也是要对她说一句“唔该”的。“唔该”这个词,可以理解为谢谢,但又不能完全代替谢谢。它表达的是一种打扰的情绪,大概介于“麻烦了”和“谢谢”之间。比如,电梯人太多,可以对陌生人说“唔该帮我按一下7楼”或“7楼啊唔该”;出地铁的时候前面人太多,借道时可以说“唔该借借”。
  (关于“唔该”和“多谢”的区别,来自广州人的回答:“好简单,唔该就是别人帮你做了事情,包括递个东西,倒个水之类的;多谢就是别人把属于自己的东西给了你了,大到老板给你工钱、红包啊,小到给你个苹果(不是5S啊),给你块糖,给你份报纸,都可以用多谢。”)
  吃完饭,埋单的时候你不能大吼一声“埋单!”,非要大吼的话,应该吼“唔该埋单!”
楼主发言:5次 发图: | 更多
  第二个,就算满桌子人都在讲粤语,只要有一个人讲了一句普通话,所有的粤语都会开始切换为普通话。  这一点,可能会引起很多不讲粤语的外省人的共鸣。好在我大多数广东朋友的普通话还不错,但偶尔会遇到一两个普通话捉急的,却又非要讲普通话,我只能跟他说:“你讲白话吧,我听得懂。”然后他才会顺畅地跟我讲粤语。  就算如此,一旦他讲完,我用普通话回答之后,他又会不自觉地切换回普通话频道。让人听得好捉急。  而与之对应的,是我的家乡,四川。在那里,方言就是强势的存在。就算是CCTV拿着话筒用最标准的普通话采访街头的人,大多数人都还是用四川话回答:“说啥子?”。  当然,这并不代表广东人对方言不看重。与之相反,他们非常维护粤语的存在,前几年有政府文件要求幼儿园教学使用普通话,民间还掀起过一阵不小的”撑粤语“反对潮。  但这是两码事。当考虑到在座者听不懂粤语的时候,切换语言是对其的尊重,对“自我”的放低。很多广东的朋友,似乎天生就有“站在对方立场上想”的本领(又或者是从小教育如此),和他们相处总会被照顾得无微不至,有些细节甚至自己都还没注意到,他们却帮你提出来。  比如:“今天这个汤是菜干煲猪肺,听你最近总是咳嗽,要多喝点。”
  第三个习惯,如果想很快交到朋友,那就聊吃的话题。  如果能做到“我知道哪里有个不错的餐馆下次一起去啊”,效果更佳。广东人看重吃,但不是乱吃,也重视养生。  说到广东人的吃,我一直比较不解的是——为什么会有“广东人什么都吃”这个说法的存在?  因为就我所了解,在这里生活的人,不仅不是什么都吃,而且对于食材的选择,还非常之挑。四时二十四节气,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稍微有点厨房经验的广东人,都是会分得一清二楚的。  就算你不懂,餐厅的人也会帮你弄清楚。跟广东人一起吃饭,点一个汤是必须的,尤其是在粤菜馆。这里所说的汤,就是我们所知的粤式老火汤,餐前喝。点餐的餐厅经理可能会告诉你,这个季节天气干燥,来点滋阴的虫草花,是不错的。  ——“瑶柱虫草花煲瘦肉怎么样?”  ——“好啊唔该。”  如果不想费心选,点个例牌也蛮好。除非是反人类的大厨,否则一定不会做反季节的汤。  厨房之外,这种养生的思维还可以细节到方方面面,比如水果。  岭南盛产荔枝全中国都知道,而全岭南的人也都知道,荔枝上火,要搭配降火的山竹一起吃。就连街边挑着担子卖水果的走鬼小贩,也必然是一边篮子荔枝,一边篮子山竹地卖。  不过,如果不小心没忍住嘴上火了,路边随处可见的”黄振龙“”平安堂“”邓老凉茶“,甚至是不知名的凉茶铺,也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第四个:相比其它省份,广东的奢侈品都不太好卖。  广东人太务实和低调了,不好面子。很多家财亿万的老板照样会穿着T恤牛仔裤吃街边大排档。如果你上班拿LV戴卡地亚,就算是真的,人家也以为你是在淘宝或桂花岗买的A货。  
  说的确实如此
  第四条唔一定,始终都要睇人  
  在广州的外省人,广东人很务实,很实际,很好,我已经习惯了他们的价值观,而且我也变成了这样的人,不在乎一点小面子,别人欠我钱我可以直接当面要,而且不会感觉不好意思
  没看完,先唔该,,
  duo zai  
  单身用一只手指(多为食指),非单身用两只手指(食指及中指)。  没听过这说法。一般都是2只手指
  講的不錯,
唔该再多的.
  在广州顺德都呆过现在在上海的兰州人表示很赞同。当你习惯了广东的稳重和谦和会非常不习惯上海的各个方面。
  撑你  
  海南小娃给广东人点赞
  很切实  
  没去过广东呢
  说得挺准确的  
  广东人的确不错 譬如我室友  
  广东人飘过,说得不错!  
  是不是早茶和宵夜该讲了  
  挺有意思的,楼主够昂。
  楼主观察好仔细  
  广东人飘过  
  我就住在桂花岗  
  楼主是广东吧,如果唔是点解会了解得咁详细嘎
  楼主眼中的广州,都是教养、礼义,对一个外省人来说,很难得  这ID很眼熟,一时想不起是谁
  关于双指节叩桌,坊间有一传说:  当年乾隆南巡到广东(未经考证),乔装成平民,席间起身给大家斟茶,随从惶恐,又怕暴露身份不敢跪叩皇恩,只好以指节代替双膝叩谢,从此便有了这一礼节
  说的确实如此,来广东八年,习惯了广东  
  为什么这个贴会在热帖榜?  
  广东人路过 顶一下。  
  楼主说的中肯  
  支持一下  
  广州人飘过 撑你  
  支持,发两张广东地方节日的图片    
  不赞不行  
  我也转载了:)
  这边的环境倒是很喜欢 但是对于我这个东北人来说潮湿起来真是要人命。浑身难受 每天都有拔罐 后背都是紫色得 湿气太重啦   
  总结到位  
  樓主說得不錯~不知道是不是受普通話教育影響,我表妹總是不會分多謝和唔該的用法,教她n次都用錯,氣死我了。  
  广东人来顶一个,说的很中肯  
  喜欢广东人的实在!  
  我和老公都是广东人,平时私下喜欢用普通话~我老公不喜欢在别人面前讲普通话,我硬是不和他讲白话,他自觉没劲就转换过来了。
  在广州呆了8年的外省人给广东人点个赞,也给楼主点个赞。已经习惯并喜欢上了广州的生活坏境。
  @巴特狗娃 用一只手指扣两下桌子应该是指长辈对晚辈的感谢,两只手指扣两下桌子是同辈之间或者晚辈对长辈的感谢吧!跟单身不单身没什么关系吧!
  楼主,关于斟茶扣指那说法,跟单不单身没关系  一般来说长辈给你斟茶,你就得用两指扣桌面回礼表示感谢;  如果是平辈/小辈给你斟茶,就单指,但我个人出于习惯要么双指,要么不扣~  在广州的潮汕人路过~~
  楼主说得不错,点赞!
  说的很到位
  楼主说得好好,继续哪
  点个赞,来广州20年了,主要是广东人务实。有的省的人,吹牛拍胸脯大嗓门,骗吃骗喝,听见就烦。
  谢谢楼主请继续,补充一下:  “广东人什么都敢吃”是个伪命题,没错各种野味不乏食客,但并不代表所有广东人都吃,相反外省人理所当然的一些食物:牛肉、龟,部分广东人视为圣物,是不吃的。  衣着朴素可能是学习香港人的,大多牛仔裤波鞋斜挎包,行色匆匆,其中可能就有亿万富翁,不过如果是西装革履挤地铁的反而可以确定是苦逼白领打工族哈。  唔该一般是对事,多谢一般是对物,也可用于正规场合。
  我广东的,年收入30万,但我的衣服就几十块一件,而且一年就买一两件。
  广东人顶一个。你还说漏了一样,关于红包,我一直看不起外省的为了死要面子,给的红包金额那么大,红包对于广东人来说,只不过是个彩头,是个长辈对晚辈的祝福。
  再穷也要包二奶,生不出儿子就一直生,这就是广东人的思维
  感谢楼主为广东人平反,你是个好人!祝好!  
  我最喜欢广东客家人
  广东人不吃牛肉和龟,你确定吗。感觉现在倒水的一般是职级较低或小辈。
  广东人来顶一个,说的很中肯
  俺也是本地人了~!学习中......
  楼主说得比较中肯,广州的包容性却实比其他一线城市都好
  技术贴啊
  @巴特狗娃   指尖叩谢的做法浙江也有。一指和二指的区别第一次听说。
  广东大体上分为广府(或珠三角)、潮汕、客家,楼主说的应该是珠三角比较准确。
  唔该.....是广东人表示低调,不管你是老板还是大款,对什么人帮了你都要说"唔该",表示我不应该叫你帮我做某件的事的,不好意思.
  牛肉、龟、蛇以及好多野味是有部分广东人不吃的,他们认为这些东西有灵性,吃了不好。
  indeed
  赞一下  
  赞一下  
  我是土生土长的广东客家人,现在外省工作生活快11年了,身边的人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  一句话概括,如果不是刻意对广东人存在偏见,你一定会发现,广东人是最让人感到舒服的群体之一。
  倒茶的那个闽南这边都这样滴~~
  切换普通话
省城 才会这样
  @巴特狗娃 这还好,最看不惯的是公交车上,别人下车了,他坐座位之前先站一会,不知道是礼貌啊,还是讲卫生?
  @巴特狗娃 虽然广东人不错,但是,由于性格爱好等原因,来广州11年,没能和一个广东人交情深入到一定程度,很难和广东人深交,也许人家根本就看不起外省人。还好吧,没和一个广东人闹僵,因为广东人,根本不会和你吵架。也就是说,懒得理你。我住的地方,对面就是一个广东人,没说过一句话,更没互相串门过一次,反而和楼上楼下其他楼的人关系还不错。那些人有些在广东住了一辈子了,广东话说的也很顺畅,但是骨子里,和广东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容易相处。
  南方人没有被蒙元和满清异化,是真正的中国基因。
  楼主可不可以扒下广东潮汕地区的,谢谢。
  来广州三年, 也是这么觉得, 广东人谦逊,敦厚,务实,节俭, 好相处. 所以从武汉过来到这边.都不想走了.所以决定在这边定居啦. 在广东体会浓郁的中国传统味道. 有文化内涵,历史底蕴的城市. 充满绿色文艺气息的城市. 点个赞~~
  感觉你说的很对的捏~  
  相比于深圳,也更喜欢广州一些。。
  作为一个广东人,很高兴楼主可以这么理智客观地了解广东,赞一个!  但是有些话又觉得不吐不快.  第一个,所有的餐厅都有茶位费,按人头算。  "所有"一词用得有些绝对,只能说是大多数.但是一些茶餐厅类的,基本不收费,但是这一两年有个不好的苗头,比如一家叫"味x拉面"的日本餐馆,其服务员现在已经不会给您端茶水了,请他们帮忙也只是回答"你自己可以到那边取水",再问多一句,其回答是"这是公司规定,我们不负责倒茶的".嘿嘿,这绝对是公务员feel,有木有?  楼主说到的用餐礼仪及"唔该"一词的用法,解释得非常到位,可见,楼主结识的都是有修养的人噢.  关于指尖轻扣桌面的礼仪,据说有一个有趣的来历.源于满清皇帝(忘记是乾隆还是别人)的微服私访,臣下面见时不方便行三拜九叩的大礼,而改为三个手指(食中无名)在桌上或地上扣三下了事.事后这个做法流传到民间,简化为一两个手指轻扣桌面的礼仪.  第二个,就算满桌子人都在讲粤语,只要有一个人讲了一句普通话,所有的粤语都会开始切换为普通话。  要不怎么有人说广东文化是商业文化呢?总是站在对面立场看问题,这话说的不错.  但是有时却令人哭笑不得,十多二十年前,我去广州,无论见到什么人甚至有些是外省人,他们一开口就习惯同人讲广州话,现在连卖报纸的阿婆都同你讲唔咸唔淡的所谓普通话,听着真的很难受.但是你到佛山江门肇庆这些地方,反而人们习惯用广州话来交流.所以总是有一种广州沦陷的感觉.  第三个习惯,如果想很快交到朋友,那就聊吃的话题。  这个以我的经验对不上,我的印象中,北方人更喜欢吃吃喝喝,特别是喝酒,不喝不给面子啊什么的,广东人大多不怎么劝酒,可能自己酒量也不怎么样吧.  第四个:相比其它省份,广东的奢侈品都不太好卖。  这个说得太对了,广东人大多很低调,特别是有钱人.  以前广东老板有很多暴发户形象,但是现在大多活得低调,自己注意养生,过着慢生活.
  楼主对广东还是挺了解的。  
  這么好参貼應該頂起來呀.客觀公道.我們周圍大家億萬富豪.都穿得普通的.
  坑了坑了长这么大,作为一个潮汕人我居然不知道喝茶需要用手指指尖扣茶杯前的桌面,以示感谢。
  赞一个赞一个!!!!
  @巴特狗娃 吃的花色品种多多..........
  赞一下广东人
  楼主说的中肯!  本人在深圳呆了12年,让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抽烟,这里的老板不管是千万还是亿万身价的,抽的最多的就是黄芙和硬中华,每次回到内地,看到的都是装B抽软中华的,黄芙是 没人抽的,至少也蓝芙!而且都是些普通的工薪族和普通公务员!
  广州土著,看了楼主,个人认为这比较是珠三角的大体情况,而类似潮汕那边,情况也大有不同,关于第二条,作为一名母语粤语的,为什么会自动切换普通话呢,个人认为,说话的目的是为了沟通,如果听不懂说了也白说,而且一个说普通话一个说粤语,听着也觉得不太舒服,看到楼主的感受,不赞不行啊~!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广州找工作哪里工资高』相关搜索
(C) 列表网&琼ICP备号-12&琼公网安备08湿雨天气啥时停?《南山南》改编风停不下来!广州版《南山南》朋友圈热转,南都专访词作者
写这首歌的原来不是广州人 他是位刚毕业的数学本科生
&&&&南都讯&记者黄锐海&实习生郑绿如&去年一曲《南山南》唱红大江南北,网上迅速涌现翻唱风潮,但比原曲翻唱更来势汹汹的,是层出不穷的《南山南》改编版,这个冬天更是出现了将近二十所高校对《南山南》的改编接龙。&&&&在这股风潮之下,前几天一首“广州版《南山南》”以发布在“吃喝玩乐IN广州”公众号的形式,悄悄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凭着空灵清新的演唱和充满情怀的歌词,再加上专属摄影师按着歌词内容去踩点拍摄的配图,《广州版&南山南&,我把广州唱给你听!》的推送当日就获得了10万+的阅读量,网友评论其为“走心之作”。但出人意料的是,广州版《南山南》的作词者竟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半年的惠州男生,而他大学四年学的专业,是数学。&&&&昨日,南方都市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这位叫苏境的大男孩,他表示自己虽然不是广州人,但也不难理解广州人对广州这座城市的情感,因为城市总是类似,情感亦然。你有你的版本,我有我的情感寄托,一首《南山南》俨然成为一种流行风尚,从2&0&15跨越到2016。&&&&壹&&&&一首只用了四天制作的歌&&&&和想象中精心准备并完成的故事不同,广州版《南山南》从填词到录音,再到图片摄影和后期,整个过程只用了四天。按照苏境的说法,写这首歌是他运营公众号的朋友提议的,接受了朋友的提议以后,他在第二天中午就把歌词写好发给了对方。接下来,他的朋友又找到了女歌手E&T,完成了歌曲的录音。第四天摄影师们按照苏境歌词里提到的地点取完景后,当天晚上这首歌就被发布了出来。对于这次快速的制作过程,苏境表示:“他们团队效率高。”&&&&然而,正是这样一首只用了四天制作、歌词甚至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完成的歌曲,获得了网友们的集体“点赞”,而用文字勾起了无数广州人回忆的苏境,却只到过广州三次。面对记者的疑问,苏境解释自己有很多生活在广州的朋友,平时也常常听他们讲在广州生活的事情,而一些具体的地名只需要上网查资料就可以知道。但他也认为,自己写这首歌词的来源更多也是自己对自己城市的情感,因为城市的生活大多相似,“我看自己写的歌词也觉得自己是个老广州。”&&&&贰&&&&一个数学本科生的作词梦&&&&苏境坦言,这不是自己的第一个填词作品,在此之前他已尝试作词超过两年,尽管他的大学本科读的是数学。能够在一个晚上就写好广州版《南山南》的歌词,跟苏境平时的阅读习惯脱不开干系,他承认自己非常喜欢文字,没事就喜欢研究黄伟文、林夕等著名填词人的作品,大学毕业已有半年的他,在别人问及他的梦想时,他还是会说希望成为一个专业作词人,尽管他也清楚这不现实。&&&&也是为了理想,他创立一个公众号叫“一个作词人”,平时他常把自己的歌词发在上面与人分享,虽然也有获得好评,但始终只是在小众范围内传播。广州版《南山南》的成功是他所预料不及的,在他看来这首歌的歌词限制在了很多跟广州有关的东西上,反而没能拉开想象力。但这一次所受到的肯定,也大大激励了他在作词这一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信心。&&&&对于很多网友呼吁的再写一版粤语的广州版《南山南》,苏境的回应也令人十分意外,他说自己不会考虑写,由于语言的关系,创作粤语歌词目前对他来说还是有困难,但是不排除制作这首歌的公众号会找别人来写的可能。&&&&我在人海的体育西&忙着喘息&你在回忆的恩宁路&认识自己&&&&他乘坐地铁挤进忙碌的生活&穿过客村&开始一天工作&大多命运&渐渐融入了天河&&&&白云山的浓雾掀开之际&眺望远方&只为遇见你&&&&&地标性的图片配上歌词,很容易就击中内心。&图片摄影:绝交姐&肥肥&兔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前的广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