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在家连微信都不看微信群某个人发言的人在给参加社会的人当评委

老公退休后迷上微信,怎么办?_社会_丹阳新闻_丹阳新闻网
老公退休后迷上微信,怎么办?
来源:丹阳日报|
核心提示:
自从女儿给老公的手机里装了微信后,他现在每天都玩得很起劲,可以说是到了沉迷的地步。
自从女儿给老公的手机里装了微信后,他现在每天都玩得很起劲,可以说是到了沉迷的地步。
早上一睁眼就是刷微信朋友圈,吃饭的时候也舍不得放下,睡觉前更是聊个不停。以前,他早上主动陪我买菜,晚上陪我散步,现在就算我叫他,他也懒得动,宁可守着手机看不停。有时候还看到他对着手机&呜里呜里&说一通话,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微信里的语音聊天功能。我笑他,人家小青年整天捧个手机,是为了处理工作,你一个退休的老头子,成天拿着手机像什么?他却不耐烦地回我:&你不懂!&
我是不懂,手机我只会打打电话,什么上网、拍照、微信聊天,一样都不会。但我懂一点,人老了就该过老年人的生活,锻炼身体、看电视、逛公园、买菜做饭,安安稳稳地过平静日子,保养好身体。一天到晚看手机,别的不说,眼睛还吃得消啊?他眼压本来就高,不分白天黑夜地盯着手机屏幕,眼睛不坏才怪!反正我是不赞成。
最近他兴冲冲地告诉我,建了不少微信群,以前没联系上的老同学、老同事、老邻居都加入微信啦!现在他每天&穿梭&在各个群里,都快聊不过来了。更让我不能接受的是,他们通过微信群还约着聚会,一会儿农家乐,一会儿卡拉OK,一会儿还去外地什么景点一日游&&不方便的时候,还硬要女儿女婿开车送他去,你看他作不作?哎,都是微信给闹的,怎么办?
同龄&大妈圈&:不怕老年人慵懒就怕他无聊孤单
在我们看来,老年人擅长玩微信是件好事,说明你老公虽然到了退休的年纪,但仍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上了年纪的老人,不怕他慵懒不干活,就怕他晚年孤单寂寞。如果退休后的生活日复一日,那就没劲了。
你老公能接受新事物,说明他有心学习,那挺好的。作为老婆,你别去打击他,也别去嘲笑他,包流量给他尽情玩也花不了多少钱,重要的是开心。至于微信群聊,还有那一次次聚会,我们觉得你更不需要担心,因为他正处于一个新鲜阶段,刚刚建群,遇到老朋友难免比较激动,特别是这种虚拟的见面聊天,让人感觉较为刺激,热度持续也正常。聊久了组织些活动见见真人,也是微信发展的线下活动,时间长了自然就冷淡下来了。所以,对此你只要&静观其变&就行。
社交&朋友圈&:老年人接受新事物有益健康
微信是科技的进步,很多专家也说,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玩微信微博并非坏事。身体功能逐渐退化的老人,通过手机社交软件与他人发生联系能减轻孤独感。很多老年人用了微信这一平台,丰富了业余生活,扩大了交际圈,找到了了解世界变化的途径。
固然如你所说,老年人早锻炼晚散步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模式,但现在科技进步了,有些新玩意、新生活方式,尝试一下也未必不好。千万别觉得很多事情只属于年轻人,更多接受新事物有益老年人健康。会玩的老人,健康状态往往更好、寿命更长,我们常常说要终身学习,学习可以帮助老年人训练大脑的灵敏度、减缓记忆力衰退。在保证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所有新事物,老年人都应该尝试&玩一玩&。
小编建议:和老公一起玩微信,一起聚会
你之所以对老公玩微信这么感冒,据小编分析,并不是因为你老公玩的是什么,而是因为你老公忽略了你。老公埋头于手机,一下子打破了你们原来的生活状态,他有劲了,你没劲了,所以你不适应、不赞成、不高兴了。
其实,这不难改变。回头叫你女儿给你换部智能手机,装上微信就好了。然后添加老公为好友,看看他在朋友圈里发些什么内容,有没有共同的好友,顺便看看其他人的生活动态。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不会弄的地方,不妨请教一下你老公,一来二去的,你们的共同语言就多了。以后他要是去参加朋友的聚会,你也可以提出来一起去。老年人嘛,多点朋友,生活总会丰富一点。
若你担心老公因为玩手机影响身体健康,那就经常转发点养生文章给他看看:老年人使用手机时要注意节制,每次尽量不要超过半小时,使用一段时间后起来运动一下,做做操、散散步,这样可以减少手机对身体的影响,才能保持脊椎和眼睛的健康&&这些内容,你与其在他耳边唠叨不停,还不如在朋友圈转发一条信息管用。
新时代带来了新科技,老年人既然活在当下,也理应享受新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快乐,千万不要把它当成一种烦恼哦!
责任编辑:吴淋淋
相关阅读:
下次自动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All Rights Reserved退休后这样做,你会成为圈子里最受欢迎的人 - 洞见 - 微信公众号文章
&退休后这样做,你会成为圈子里最受欢迎的人
退休后这样做,你会成为圈子里最受欢迎的人
日11时46分来源:
洞见(DJ)——不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故事,数百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图文综合自网络)
20年后,你把现在的房子给孩子,孩子会说太旧了。
20年后,你把现在的车子给孩子,孩子会说别逗了。
20年后,你把现在的钱给孩子,孩子会说不值钱了。
20年后,你躺在病床上抱着一堆存折,要儿女天天照顾你,儿女们会说,请保姆吧!
所以中老年朋友们,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为子女多省几个钱,而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过好自己的退休生活!
人在什么年龄就干什么事。上班的时候要全力以赴,废寝忘食,义无反顾;退休后就要全身而退,飘然而去,别百般留恋。只有做到下面这十点,才称得上明智的退休族!
01. 退休前早做准备。
我们退休前,就要有点超前意识,提前做好退休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只有早点为退休生活做好准备,退休后才能活得舒坦,活得潇洒,活得有尊严。
02. 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
退休后,要自己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养老方式,然后创造好条件,磨合好关系,这样退休生活才会和谐美满。哪怕是生活不能自理,也要自己选择。
03. 享受生活,找回自我。
退休了,就要天马行空,我行我素。看美景、享美食,充分享受了社会回馈给我们的美好生活,弥补了一代的缺失,找回了失去的自我。
04. 勿给亲情加负担。
退休后,要与子女保持一定的距离,要有自度难关的准备。别把亲情看得太重,别自作多情,从而加重感情的负担。
05. 学会说不,学会舍得。
退休后,少说“是”,多说“不”。有压力和负担的事情别去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一点一点的去舍弃。
06. 别苦着自己。
中国传统观念是省吃俭用,为儿为女;外国人的观念则认为赚钱是为了花钱,儿女18岁以后自立,各过各的日子,平安无事。
因此,我们退休后,没必要过得像以前那样苦了。该吃好点,穿好点,住好点,用好点。
07. 笑对归宿,顺其自然。
死亡是最后的归宿,生命的必然,自然也就没有必要过多地害怕了。不要悲观于死生,一切顺其自然,交给“命运”就是了。
08. 享受生活,看淡金钱。
退休后,要明白钱是赚不完的,够用就行。“人在天堂,钱在银行”就是个很大的悲剧,也不要总想着来日方长,要懂得及时享乐。
09. 量力而行,适当服老。
退休后,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管好,少给社会和子女添麻烦也就是贡献了。执意去做超越自身能力的事情,不但会误了事情,还会惹了麻烦甚致酿成事故。
10. 健康是第一位的。
保持健康体魄,享受高品质的生活,天南地北旅游去!看到我们健康和开心,孩子也会舒心快乐,他们会说,老爸老妈你们太明智了!
退休族的朋友们,这十句话你都记住了吗?发给朋友们一起看看吧,好好规划退休生活,每天都要过得精彩。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当个人微信成为工作内容的一项指标
15:58:31 来源:胶东在线
  市民记者 李若祥
  &部门领导交代下来的任务,要考核的,没办法,求大家抽空帮忙投一下票啦!&近日,笔者的微信上看到了这样一条求助信息。
  发来信息的是朋友安女士,她是一家食品公司的普通办公室职员。安女士诉苦说,公司经常要求员工在个人的微信上转发公司的营销软文,自己微信好友太少,转发量很低,结果被领导鄙视了。公司还专门设立监督考核指标,这次是公司参与行业内排名投票,公司领导更是十分重视。
  微信转发要考核
  安女士的微信好友,只有四五十人。这些人都是她认识的,大家在朋友圈内无非就是晒晒心情,晒晒自己的生活、家人,紧密地维系着相互之间的关系。现在员工的朋友圈也被公司老板&盯&上,成为公司宣传的阵地,公司动辄要求员工在朋友圈内转发公司的营销软文,还有一些促销信息之类的。公司还规定了每篇文章,每个员工必须要完成的转发量。安女士所在的公司曾经要求每个员工必须发动身边50个以上的朋友来关注公司的微信公众号,完成不了就要扣钱。那一次,安女士四处拉人,总算是完成了任务。
  安女士私下透露,这次有种死定了的感觉。因为好友实在太少,与公司要求的投票量相距甚远。&总不能每天都厚着脸皮求人家投票吧,有时候到群里拉票还要发大量红包,只拉票不发红包还会有被踢的危险,这样就像是一种人情绑架,就算人家不把我拉黑,我自己也无颜面在朋友圈混了,&安女士说。
  微信头像、名称有规定
  苗先生是青岛某知名电器公司驻烟台负责人,看其头像,过一段时间就更新,并且头像上有公司的产品、电话、业务范围等等,连微信名字也与工作有关。他说,微信头像也是公司规定的,有时候想换成自己出游时的潇洒照,跟家人的合影或者可爱的儿子,都是难上加难。名字更是不能随自己的意愿改。同样遭遇的还有刘女士!刘女士是一家贸易公司设计,她们老板规定微信头像必须是本人近期照片,并且不能太前卫,不能过度后期PS,名称则必须带上公司简称,自己的工种,微信内容就是要多发公司营销活动内容,尽量少发别的公司的活动。
  微信成了新的业务阵地
  微信本是一个私人空间,在这里相熟的朋友互相交流、倾诉、分享、互动,结果大多数人的微信已经被工作占领。更甚者,一些微商、直销人员到处加人,以提升自己的业绩。笔者在朋友圈内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受访的20人中,每个人都曾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或转发过和工作相关的内容,或者帮朋友公司转发过,并且有一半以上的人员,工作全面占领微信朋友圈,分享个人的内容已经少之又少甚至没有了。在这20人中,又有四成以上的人有微信工作群,每天领导在微信工作群布置任务,当然,这些工作也就随时会出现在私人休息时间。有一项面向2086人的社会调查显示,53.3%的受访者认为微信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有47.3%的受访者认为微信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微信侵占了私人生活
  有人苦恼地说,内心里很想让工作滚出微信圈,但是现实中却不得不低头。&领导和同事占据了大部分的微信好友后,我就再也不想发微信了。&多数人的一个共同感受是,微信在让联系更加便利的同时,也让工作压力变大。&因为太容易联系到了,所以很难找到借口躲开工作。&在地产公司工作的一位营销经理吕小姐告诉笔者,晚上10点、11点,大BOSS还会在微信工作群内发布工作指示,这也逼得她要即时去完成新的工作内容,所以她常常因此而加班到更晚。
责任编辑: 曹凤杰
新闻爆料:QQ群 热线8200999 烟台电信天翼4G无线网络支持
17-05-01 17:28条评论
  简介:提供烟台新闻、国内国际报道、便民信息、网上民声等服务。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爆料热线电话:8200999
中国电信提供技术支持
网友交流QQ群:爸妈学会了微信,为何还是不能进入儿女的社交圈?
爸妈学会了微信,为何还是不能进入儿女的社交圈?
据微信统计,55岁以上的用户成为2016年增速最快的群体。他们平均每天发44次信息,每月花费82分钟进行音频或视频通话,远超95后用户的65分钟。当中老年人努力通过移动互联网重建被边缘化的社交生活时,却发现即使在这样一个便捷、高效的社交平台上,他们依然无法穿破世代的隔膜。儿女、家人不露痕跡地撤退,能够相互依偎的,依然是同龄人。李忠霞的个人生活开始于每晚十点半。将小孙子哄睡着以后,她侧身踡在床边,把脸凑到手机前刷微信。李忠霞视力不太好,但小孙子睡眠浅,她不敢开灯。漆黑中的莹白色屏幕照亮了这段只属于李忠霞的时间。她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至今和母亲、两对哥嫂住在一起,退休以后,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照顾两岁多的小孙子。在余下不多的深夜时光,李忠霞会逐字读取微信群里她白天来不及看的信息、一条接一条听姐妹们聊天的语音……在拇指不断向上滑屏的动作中,她蜕去奶奶、婆婆、母亲、妻子的身份,回到自己虚幻但热闹的社交圈,回到自己。每天有超过7亿人使用微信,这款即时通讯软件一直稳坐大陆社交网络的头把交椅。据微信统计,55岁以上的用户成为2016年增速最快的群体。他们平均每天发44次信息,每月花费82分钟进行音频或视频通话,远超95后用户的65分钟。当人生向黄昏迈近,社会、事业、儿女和健康同时从生活中退潮。在漫无边际的孤寂里,社交网络成为中老年人逐渐依赖、甚至上瘾的虚拟场域。▲正在使用手机的李忠霞今年51岁,她爱打扮,喜欢穿充满女人味的蕾丝裙。 摄:Wu Hao / 端传媒▌我刚发了5分钟,就有20多个人点赞51岁的李忠霞出门必带三样东西:手机、墨镜、充电宝。“老怕没有流量没有电,”她将手机挂在胸前,以便随时查看微信。“有时候眼睛看得疼,”李忠霞在微信里和一个外地朋友说起此事,朋友给她寄了一沓眼膜,“我都给使了,特舒服。”还有几次,她的“网瘾”惹恼了小孙子,小家伙打掉手机、大叫道:“奶奶不许动手机!”这是李忠霞的第五部手机,OPPO5.5英寸大屏,64G内存,她还觉得不够用,想换到丈夫那部128G的iPhone。早年李忠霞在商标厂上班,白天在工厂里操作机器绣花,晚上回家做点串珠子的零活儿补贴家用。1999年,商标厂亏损严重,李忠霞转去公交公司做售票员,一做就是将近20年。“什么人都能接触,挺有乐趣的,”她至今记得一些乘客从哪站上车、到哪站下车;和同事们处得也很好,大伙儿都叫她霞姐。退休之后,李忠霞全靠微信与同事保持联系。“我微信里有几千人,”李忠霞颇有些得意地说。她加入了45个好友群组,最大的群有800多人。每次李忠霞发朋友圈,最少也有60个人点赞,上个月过生日更收获110个赞。▲ 李忠霞一有空就要查看微信。摄:Wu Hao / 端传媒她每次都会一个一个数“赞”数。有次她颇为得意地把手机凑到儿媳杨京面前,“你看你看,我刚发了5分钟,就有20多个人点赞!”“一看到这么多赞,激发我要更好一点,”李忠霞劲头十足。她也给朋友圈的每个人、每条信息点赞,生怕漏掉任何一个更新,早起刷一遍,中午小孙子午休时再刷一遍,即使有漏掉的,也逃不出深夜里的第三刷。“哎呦怎么这么多啊!”在接受端传媒采访的两个钟头里,李忠霞的朋友圈和微信群出现大量更新,她飞快滑动屏幕,“我得看,回去我要捋一遍。”李忠霞爱打扮,即使只是出门买个菜,也要扑粉、描眉画眼。她喜欢穿充满女人味的蕾丝裙,常去美发店把浓密的黑发盘成好看的形状。李忠霞也爱跳广场舞,有各种顏色鲜艳的舞蹈服。她老公把她的照片发到同事群里,大家都嚷着要李忠霞教自己的老婆跳舞。她在朋友圈看到老熟人发的照片,几张图拼成一张,而且脸上一点皱纹也没有,便跑去问儿媳:“哎人家弄得那么漂亮,怎么弄的啊?”在儿媳的帮助下,李忠霞学会了使用美图秀秀。从此她发在朋友圈的照片都变得皮肤光洁。通过多次实践,李忠霞总结出让自拍更亮丽的技巧:将手机上举,与地面呈45°角,人往后退;如果脸是黑的,点一下屏幕上的脸,脸就会亮起来。李忠霞常常翻看自己过去的朋友圈,那里记录着她忙碌又丰富的退休生活。她觉得朋友圈就是好,能存住回忆,手机丢了微信也丢不了,“我觉得自己一天比一天美、一天比一天年轻。”“自从学会微信之后,我的手机就没闲着,”李忠霞说。▌自从爸妈学会了微信……当微信在中老年群体里走红的同时,以“自从爸妈学会了微信……”为开头的吐槽帖频现各类社交平台,大多写自熟稔移动互联网的年轻群体。他们抱怨爸妈持久且旺盛的交流需求、“监视”儿女的朋友圈、转发来路不明的养生方法和三观不正的心灵鸡汤……在问答网站知乎上,问题“如何让爸妈脱离对微信的沉迷”收获了4万多次浏览量。有人回答要引导爸妈们享受线下生活;还有人说要熟悉爸妈朋友圈的套路,用同样的套路进行劝解;甚至有人哄骗爸妈手机屏幕辐射太多……儿媳杨京鲜少关注婆婆的朋友圈,尽管李忠霞会给她的每一条朋友圈点赞,还会在小孙子的照片下留言:我孙子真漂亮!▲ 李忠霞和儿媳、孙子,有时她看微信看得太频繁了,小孙子发脾气:“奶奶不许动手机!”摄:Wu Hao / 端传媒这或许是最吊诡的局面:当中老年人努力通过移动互联网重建被边缘化的社交生活时,却发现即使在这样一个便捷、高效的社交平台上,他们依然无法穿破世代的隔膜。儿女、家人不露痕跡地撤退,能够相互依偎的,依然是同龄人。2015年底,距离李忠霞从公交公司退休还有几天时间。有天她从票务室下班,突然感到一阵恶心,晕倒在地,不停呕吐。去医院一查,说是更年期焦虑症。“那阵子就跟神经病似的,恨不得把东西都摔了,恨不得骂谁打谁、把菜刀甩过去,”李忠霞睡不着觉,一躺下就听到旁边有人说话,有男有女,还在对话。她睁开眼坐起来,身边一个人也没有;再躺下,对话又继续上演。李忠霞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不可名状的恐惧,“觉得自己完了,要死了。”她白天躺在家发呆,要不就和老公吵架;手背上的筋像麻花一般拧着,然后又像跳进油锅似的痉挛起来。大夫说你症状这么厉害,三年五年也过不去。彼时还没过门的儿媳杨京记得,那阵子家里人和李忠霞说话,看到她有点不耐烦了就马上终止对话,“让她发脾气了很容易晕倒。”谁也没关注病因。“好像……是更年期,”杨京犹豫道,她至今不了解更年期是怎么一回事。只有李忠霞的微信好友们懂得更年期。同事孙建国以“过来人”的经验劝她:”你要开心,心情好,更年期就过得快。”号,病中的李忠霞正式退休,她每天瘫在床上刷手机。同事们给她发微信,鼓励她去唱歌跳舞,“霞姐可是出了名的爱跳舞啊。”李忠霞听了建议,强撑起精神去跳舞。就这样每天聊微信、跳舞,过了小半年,有一天晚上,她发现耳边的声音不见了。▲ 李忠霞也爱跳广场舞,平日照顾小孙子,会“见缝插针”地练习舞步。摄:Wu Hao / 端传媒李忠霞常用这段经历劝解朋友。看到谁在朋友圈发了比较丧气的话或喝酒的照片,她都会私下问候几句。不久前,她在菜市场碰到失联多年的儿时好友秀儿,两人互加了微信。貌似潇洒、常和丈夫出国旅行的秀儿正饱受更年期抑郁症的折磨。秀儿的丈夫不理解:“谁愿意看你整天耷拉着脸!”李忠霞心里难过:“真是谁病谁知道。劝秀儿的时候就想到自己,我那时候多难受啊!”她想起朋友们曾在微信里陪伴自己的日子,没事儿就和秀儿聊聊天,“要是我也能把秀儿劝好就好了。”更年期的经历教会李忠霞:在世人眼中悠闲自在的退休生活里,她们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渴望抱团取暖、更渴望存在感。▌全是表忠心的,就跟毛主席的粉丝似的5月,李树英带领的舞蹈队打入某广场舞比赛“北京30强”,微信群里欢天喜地:“李老师的功劳!”“李老师您辛苦了!”“我们一定好好跟着您,不会让您失望的!”李树英心里高兴:“这是大伙儿的功劳,大伙儿努力!”在这个48人的舞蹈队微信群里,李树英是绝对的明星。“全是表忠心的,就跟毛主席的粉丝似的,”李树英的丈夫张国栋说。因为比较懂电脑,他被妻子拉进群里做“技术顾问”。李树英今年55岁,她喜欢在朋友圈分享关于人际交往、人生道理的文章:《古训:六不合,七不交,四深交!(职场必备,生活必学)》、《活着,让自己高兴;做人,让别人舒服!》、《女人放下这九样东西,你会变得无比优秀!》李树英把一些好句子发到群里: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梦想有多远,脚步就有多远……“说得特别好!”众人回应道,忙不迭地发出一串表示赞的大拇指。▲ “就跟上瘾似的,”除了吃饭,李树英无时无刻不捧着手机。摄:Wu Hao / 端传媒李树英和张国栋生活在房山,虽说行政划分仍属于北京市,但距离市中心有30多公里,坐地铁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到。十几年前,他们还是住在二环内胡同里的老北京人,却被城市一步步地边缘化了。张国栋至今怀念夏夜在标杆胡同打牌的场景:他和大圆儿、五蛋儿坐在院子里,矮桌、矮凳,缓慢摇摆的大蒲扇和铺在面前的扑克牌。女人们拎一个马札,结伴走到大街上,坐在路边聊天。吃饭都在院子里。依然是矮桌、矮凳,谁赶上了就坐下一起吃两口。谁家得了红枣、核桃或做了好吃的,必定会端给街坊尝一尝。胡同很窄,一人和一辆自行车都无法并行;院子也小,这屋说话那屋听得清清楚楚。张国栋一家三口和弟弟一家三口挤在两间房里,加起来只有21平方米。一切都是挤挤攘攘的,一切也都是热闹亲切的。1993年,北京宣布崇文区旧城改造计划,将原本25米的崇文门外大街拓宽到70米,沿途超过两万八千户居民面临拆迁,标杆胡同位列其中。“搬的时候有一点失落,都不爱搬,”李树英说,“后来一想,响应国家号召吧。”2000年,一家三口搬到了十几公里外、位于四环的南苑。彼时四环路全线尚未开通,南苑仍是一片荒凉,“跟农村似的,买菜都不方便,”张国栋说。头两年,以前的老街坊还相互联系、串串门。后来就断了。也是在2000年,41岁的张国栋听从领导安排,从效益持续走低的工艺美术公司内部退休。街坊、同事一起从他的生活里消失了。“那时也没有微信,联系全都断了,”张国栋说。▌微信的最大功能,就是和女儿聊天2012年李树英退休后,夫妻俩卖掉四环的房子,在女儿的建议下,到六环外的房山买了70多平米的两室一厅。一是图个清静,二是屋子能比原来大点儿。安好家的第一天,李树英提着小音箱到小区里跳广场舞,很快结识了一大群舞友。除了每天早晨一起跳舞,平时也会在微信群里聊个不停。“原来没有微信觉得挺无聊的,现在就跟上瘾似的,除了吃饭,都捧着手机,睡着了还举着呢,”晚上躺在被窝里,李树英也要和朋友们微信视频,“不让我说话我难受。”▲ 李树英在舞蹈队的微信群里发信息。摄:Wu Hao / 端传媒而张国栋的热闹生活似乎都留在了胡同里。“在胡同,一出门自然就认识人了。搬到这儿就不一样了,大家关起门过小日子,住了五年我都不知道对门姓什么。”他的微信好友只有寥寥几个亲属。在名为“家和万事兴”的亲属群里,他表现热情,谁发了小孩的照片或其他资讯,张国栋都会捧场地回复一个点赞的大拇指。对张国栋来说,微信的最大功能是和女儿张晴聊天。张晴一家三口生活在南苑,到房山开车单程40分钟。她每半个月回家住几天。其余时间,张国栋和李树英通过女儿发来的视频缓解对小外孙的思念。“你看,刚给小孙子煮了冰糖绿豆汤,可好玩了!”李树英一边看一边笑。他们每天都要看小外孙的照片或视频,要是张晴忘了发,张国栋就会敲来三个字:“照片呢?”有时张晴还在吃饭,张国栋的视频邀请就响起来了。5月26日李树英过生日,夫妻俩邀请几个私下走得近的舞友去吃海鲜自助餐,女儿张晴因为工作没能回来。“我也想帮她带孩子呀,但她不愿意,嫌我们溺爱孩子,”没能更多地参与女儿的生活,似乎是李树英唯一的遗憾。尽管微信上好友不多,但张国栋喜欢阅读微信公众号的新闻并留言、点赞。前一阵子国产航母首次下水,张国栋兴奋地在新闻底下留言:“见证了中国的日益强大。”他还给留言写得好的网友一一点赞。“这种就得分享到朋友圈,”张国栋说,“有些人不关注新闻,你一发他就看见了。咱们国家这么强大,比较骄傲是吧。”“你也太小瞧人了,”李树英打断丈夫,“这么大的事有人不知道么?”张国栋好脾气地笑了笑,话题又回到李树英身上。客厅茶几上摆着新疆无花果和上海牛肉干,厨房里还有新鲜香椿,“都是舞友们送过来的,她们对我可好了。”▲ 当李树英眉飞色舞地聊微信时,张国栋便默默坐在一旁。摄:Wu Hao / 端传媒微信完美地取代了李树英的胡同生活,那些布满头像的微信群正如从前夏夜里一群人坐着聊天的街道,因为太热闹、太吵,她还关闭了提醒功能。当李树英眉飞色舞地讲述微信群里姐妹的趣事时,张国栋默默地坐在一旁,将两手放在膝盖上。当张国栋说话时,李树英则低下头,专心看起一直握在手中的手机。张国栋养了一只吉娃娃,“没人跟我说话,就跟我们家小狗聊天。”他每天遛三次狗,做饭、收拾屋子,剩下的时间便坐在沙发前看电视剧,常常看到凌晨。他每晚做的最后一个动作,是从抱着手机入睡的妻子手里拿走手机,然后关机、睡觉。转自订阅号南都观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游览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从环球旅游开始。
作者最新文章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新!变现功能上线
现在,只要登录微口网账号,点击“我要变现”,就能领取任务,轻松推广商品,坐收丰厚佣金,只要一分钟操作,就能获取50%超高提成!
合适的商品更容易推广,你可以根据公众号定位,选择调性最适合推广的商品;如果没有公众号,你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或者符合自己品味的商品。
优秀的产品文案能让我们赚更多钱,你可以直接使用我们平台提供的文案素材;如果你不想用,那么你可以自己随心撰写合适的产品文案。
关于购买链接
你可以将购买链接粘贴在“阅读原文”处;或者分享购买链接/二维码至社交平台或社交群内。只要有用户通过此链接购买了商品即可获得丰厚提成!
转藏至我的藏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不看某人的朋友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