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入侵亚洲和毒品入侵中国哪个饭后吸烟的危害更大中国更大

美国鲤鱼泛滥成灾 邀请专家研究鲤鱼如何进入中国人餐桌-中商情报网
已到第一张图片了。
已到最后一张图片了。
美国鲤鱼泛滥成灾 邀请专家研究鲤鱼如何进入中国人餐桌
来源:中商情报网 8:37:00
支持键翻阅图片
 包括鲤鱼、青鱼、草鱼、鲢鱼在内的8种原产亚洲的鱼类被美国视为最危险的外来鱼种,美国政府甚至欲花180亿美元修巨型堤坝,防止“亚洲鲤”进入五大湖区。日前,美国亚洲鲤专家组Jim Garvey一行分赴上海、武汉、重庆,与中国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长江水产研究所,西南大学和中国TNC(大自然保护协会)的专家就如何解决美国入侵物种亚洲鲤鱼问题进行调研考察。“这次美国专家访华的目的之一也是考察中国的鲤鱼销售市场,为在美国成灾的“亚洲鲤”寻找商业贸易的可能性。”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区淡水项目专家杨波告诉记者,美国专家们不仅参观了上海水产市场和武汉的水产加工厂,还亲自品尝了红烧鲤鱼和鱅鱼头泡饼等美食,看到了中国亚洲鲤鱼消费市场的需求。(1/5)
为清洁水体引进趁洪水泛滥大量繁殖
  亚洲鲤鱼“入侵”美国,要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当时美国政府为了清洁水体,就从东南亚进口了一些包括大头鱼、鲢鱼、草鱼在内的8种亚洲鱼类,投放到南部部分养殖湖区。10年后,湖区遇上洪水,这些亚洲鲤鱼就趁乱逃到野外并开始大量繁殖。
  “亚洲鲤”什么都吃,每天能摄入相当于自身体重40%的水草和浮游生物。它们有些可以长到4英尺(约合1.2米)长,体重可重达100磅(约合45.4公斤)。这些入侵的“亚洲鲤”跟原有鱼类争夺食物和空间,对美境内的生态系统形成了威胁。
  根据较早前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美境内亚洲鲤鱼的泛滥成灾,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俄亥俄州的桑达斯基河以及伊利湖的一条支流。有的数据更耸人听闻:在美国的一些河流中,亚洲鲤鱼的数量已占鱼类总数的90%。
  美国科学家认为,亚洲鲤鱼生长迅速、体形庞大,在五大湖中几乎没有天敌,也没有竞争对手。它们不仅吃光所有本土鱼类赖以生存的食物,而且繁殖迅速,很可能会破坏湖区生态平衡,甚至给湖中其他生物种群,比如鲑鱼,带来灭顶之灾。(2/5)
这引起了不少美国民众的恐慌,一旦这些鱼进入美国鱼类主产区——五大湖区,该地渔民赖以生存的鲑鱼捕捞将会受到重大影响,造成难以预估的损失。一旦亚洲鲤鱼流入几乎贯穿美国的密西西比河,那么将会有31个州受到影响。
  美国农业部官网甚至提醒美国市民不能持有活的亚洲鲤鱼,也不能携带该种鱼跨州,即使是已经死亡的亚洲鲤鱼,也不能扔进新的水域。
  “部分亚洲鲤鱼已成功迁移至一些更大的河流与湖泊,例如伊利诺伊州的伊利诺斯河。密西西比河已经发现了“亚洲鲤”的踪迹,虽然还没有大面积入侵的证据,但密西西比河流域生态系统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威胁。”Jim Garvey告诉记者。(3/5)
在亚洲鲤鱼和牛蛙相继在美国部分地区泛滥成灾后,黑熊也因为数量太多而成了让新泽西州头疼的“害兽”。其中,今年已经有至少75头熊因为入侵人类居住地而被实施安乐死。 为了控制“熊口数量”,当地政府大力鼓励猎人进山捕杀黑熊。在今年12月6天狩猎期开始后,政府将向猎熊者发布“熊肉烹调指南”,其中包括如何烹制烧烤熊肉里脊这样的“大菜”。此举意在提醒民众,熊肉非常好吃。
在临近新泽西的纽约州,2013年有1358偷熊被合法猎杀(2007年为1117头)。当地政府允许每个猎人每年最多猎杀一头熊。从今年5月开始,纽约州的合法猎熊期长达10年(仅在每年9月有16天狩猎期)。 不少新泽西居民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称,猎熊活动成本很高,很多人一辈子只会去一次。与此同时,如何将死熊从山里运出来也是个大问题。有中国网友因此留言戏称,组团去美国吃熊掌吧。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5 邮箱: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16 / 23 页
美国完蛋了:毒品泛滥成美国社会顽疾::邦联旗之争加深美国种族裂痕
美国大选热风过后遇寒流 就业再成奥巴马致命伤
09: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打印本页 关闭
  中新社华盛顿9月7日电 题:热风过后遇寒流 就业再成奥巴马致命伤
  中新社记者 吴庆才
  第一夫人米歇尔的“感情牌”,前总统克林顿的“魅力牌”,加上奥巴马本人的“政绩牌”……6日晚刚闭幕的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祭出的这漂亮的三张牌再次掀起了一股奥巴马热。然而,仅仅过了一天,当民主党人一觉醒来,迎面吹来的却是一袭寒风:美国最新就业数据依然令人失望。
  美国劳工部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美国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仅为9.6万个,远不及经济学家原先预期的12.5万个。虽然8月份失业率从上月的8.3%降至8.1%,但其原因却是因更多的求职者放弃寻找工作岗位。
  对奥巴马而言,一个尴尬的现实是,自从他上台以来的近四年,美国的失业率从未低于8%这个重要心理关坎,而如此长时间的高失业率是美国自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所仅见的。
  不过,8.1%的失业率也给奥巴马留下了辩护的余地。2009年2月他上任后第一个完整的月份美国的失业率为8.3%,其后在2009年10月一度飙升至10%。奥巴马一直据此宣称,经济已走上复苏之路,就业市场正在改善,尽管速度还很慢。
  有意思的是,在谈论失业率问题时,奥巴马和罗姆尼都深谙并熟练运用那门最古老的华盛顿艺术:选择性陈述。
  7日,罗姆尼在艾奥瓦州竞选造势时谈及当天公布的失业率时说:“美国已有连续43个月失业率高于8%,今天有2300万美国人失业或者停止寻找工作或者就业不充分,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剧!”
  然而,奥巴马当天却对同一份就业报告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解读,他说,当年我上任时美国每个月差不多失去80万个就业岗位,而今天美国企业已连续30个月增加雇佣,创造了约460万个就业岗位。
  仔细分析便可窥见其中奥妙,罗姆尼说的43个月恰好是奥巴马就职当月到今年8月的时间,但这么算显然有失公允,因为当时奥巴马刚接手布什留下的烂摊子,大量美国人纷纷失业,而奥巴马的政策不可能第一个月就生效。而奥巴马说的30个月是从2010年2月开始算起,那时美国就业情况已开始好转。
  《纽约时报》日前一篇文章称,奥巴马和罗姆尼堆砌的事实与数据都是设计好用来论证己方观点、同时削弱对方观点的,过程中得出的论断往往截然相反。一路走来,两位候选人都时不时地扭曲事实、断章取义地引用统计数据、夸大自己并曲解对手的历史记录。
  然而,8.1%的失业率却是无法扭曲的事实,这个冷冰冰的数据背后暗藏着可能会让奥巴马倒吸一口冷气的历史铁律:自罗斯福以来从未有美国总统在失业率高于8%的情况下成功连任。
  美国历史一再证明,无法保住民众“饭碗”的总统最终都丢掉了“饭碗”,在务实的美国人看来,搞不好经济甚至比搞婚外情还不可原谅。1992年,老布什顶着赢得海湾战争的光环,却输给后起小生克林顿,原因正是经济失分。也正因任内实现经济的空前繁荣,即便爆出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克林顿直到今天依然广受欢迎。
  现在,奥巴马暂时还找不到比“怪罪前任”更好的借口。就连克林顿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也是如此为奥巴马辩护。克林顿提醒,奥巴马上台时美国经济正处于“自由落体”,GDP缩水了9%。他说:“没有一位总统,包括我和之前所有总统,能够用四年修补所有残局。”
  但是,对于许多美国人而言,他们在遭遇不如意时往往是健忘的,他们不会想到遥远的四年前布什曾经造下了什么“罪孽”,他们只知道在自己找不到工作时当家的总统是奥巴马。更何况,奥巴马任内的失业率确实是高的离谱了,即便是被他拿来当“挡箭牌”的小布什,在其8年任内绝大部分时间的失业率也没高于7%。
  1992年,克林顿曾打出一句著名的竞选标语:“笨蛋,问题出在经济!”,现在罗姆尼阵营用它来提醒选民。罗姆尼的策略师斯图尔特·史蒂文斯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过去四年中产阶级已不堪重负,但总统所能提供的只是更多负面广告和陈词滥调,正如罗姆尼所说,关键问题还在于经济,我们并不傻。
  显然,就业已成奥巴马连任的致命伤,其愈合的情况很可能取决于11月6日美国大选前两个月的就业报告,如果仍然不容乐观,就要看奥巴马7日晚端出的经济蓝图是否赢得选民的信任;如果未见起色,那就要看奥巴马转移选民注意力的本事了;如果仍未奏效,上帝保佑,那就自求多福吧。
美国得州46人死亡 成西尼罗河病毒重灾区
07: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打印本页 关闭
  中新社休斯敦9月7日电 (记者 王欢)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西尼罗河病毒在美国多地持续爆发,其中重灾区得克萨斯州报告病例约占全美一半,据当地媒体7日报道,截至目前得州至少有46人死于该病毒。
  最新的2例死亡病例,报告于6日得州北部的达拉斯县和西部的埃尔帕索县。已有14人死亡的达拉斯县是得州病毒蔓延最为严重的地区。
  最新数据显示,得州今年已接到西尼罗河病毒病例报告1013例,超过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例)一倍还多,占全国近45%,死亡人数则占到全国的一半。其中523例为神经侵入型西尼罗河病毒,其病情最为严重,会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
  得州卫生服务部专员大卫·莱基(DavidL.Lakey)指出,“2012年是得克萨斯州爆发西尼罗河病毒最严重的一年,至少到10月份,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数仍将继续上升。”
  得州今夏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在北得州喷洒了杀虫剂,消灭携带病源的蚊子。得州健康局表示,经过两次空中喷洒,蚊子数量减少了93%。
  据官方统计,截至9月4日,除了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外,美国其他48个州均报告在人、鸟类和蚊子身上发现了西尼罗河病毒。超过70%的感染病例来自得克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南达科他州、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密歇根州。
  西尼罗河病毒是由蚊子叮咬感染了病毒的禽类后,再传染给人类的。专家普遍认为高温导致疫情加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虫媒传染病部主任莱尔·皮特森表示,有关单位正在调查今年疫情特别严重的确切原因。由于人们感染病毒后发病有延迟,即使病毒传播停止,接下来几周内仍会接获病例报告。
  西尼罗河病毒首次发现于1937年的乌干达。美国首例病例出现在1999年,已感染超过30000人。其症状包括突然发烧、头痛、恶心、头晕、肌肉无力,少数被感染者会表现为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完)
美国两党争开大会冲刺选举 安保花销1亿美元
来源:新京报 |
“三年多前,奥巴马当选总统。他高谈阔论希望、改变,大家都哭了……直到我发现,现在美国还有2300万人没有工作……奥巴马总统,你打算怎么办?”前几日,在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好莱坞硬汉影星伊斯特伍德对着一把空椅子,指责奥巴马“无所作为”。
  如此重要的“党代会”,在举办期间却花边不断,抗议活动点缀其中,两党针锋相对,相互叫板更是家常便饭。美国是如何举办独具特色的“党代会”?
  8月27日,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在佛罗里达州海滨城市坦帕低调揭幕,来自美国各地近5000名共和党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定于9月4日至6日在北卡罗来纳州最大城市夏洛特召开。民主党“党代会”召开前夕的夏洛特街头已戒备森严。
  独一无二的造势舞台
  美国两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代会)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政治传统,每四年举行一次。大选年的8月底9月初暨美国的劳动节前后,炎炎夏日已过,这时,两党的“党代会”就拉开大幕了。
  美国很多选民在“党代会”之前可能连两党的总统候选人都搞不清楚,更不用说他们的施政纲领和政策偏向。最近民调显示,约五分之一的美国人不知道罗姆尼来自哪个党。对于这些选民而言,“党代会”也是他们了解两党候选人的重要渠道。
  在美国,两党“党代会”一般持续四天,这四天是独一无二的宣传机会。美国几乎所有的媒体都会在“党代会”期间进行集中报道和现场直播,如此密集的集中报道挤占了另外一党报道的空间,成为本党宣传自己候选人的绝佳舞台。
  宣传作用立竿见影
  “党代会”期间,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对提升本党候选人的支持率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本次共和党“党代会”刚一开始,罗姆尼的支持率就上升了两个百分点,在会议结束后,他争取到了更多选民的支持,其中包括不少来自佛罗里达这个摇摆州的选民。
  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过后,媒体普遍认为,奥巴马的支持率将有所反弹,虽然目前还无法推测反弹力度究竟有多大,但分析师认为,随着本周民主党“党代会”的召开,罗姆尼将很难保住目前的成绩。
  不忘抨击竞选对手
  “党代会”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抨击对方候选人。
  共和党“党代会”上,罗姆尼就对奥巴马的经济政策大加鞭挞。他在接受提名演讲中呼吁选民思考“你们是否比四年前过得好”。大会期间还出现了伊斯特伍德隔空吐槽奥巴马的一幕。
  民主党也不甘示弱,从9月1日起,奥巴马及其支持者猛烈抨击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嘲讽他在共和党党代会上的说辞无非是陈腔滥调。
  两党借机推介新星
  美国“党代会”上有一项重要议程——主旨演讲。那些登台演讲的代表,决不仅是配角。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学者刁大明说,主旨演讲人是由本党的总统候选人挑选,意在为本党的竞选定调。不过自从2004年奥巴马通过主旨演讲一鸣惊人之后,主旨演讲就具有了推介本党新星的重要作用。
  2004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初出茅庐的奥巴马做了主旨演讲,从而声名大噪。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奥巴马,四年后当选美国总统,主旨演讲的作用不可小觑。
  今年共和党“党代会”上,做主旨演讲的是新泽西州长克里斯蒂,他也被称为共和党的“明日之星”。而今年民主党“党代会”则推出了圣安东尼奥市长卡斯楚,卡斯楚年仅37岁,是首位在民主党“党代会”上做主旨演讲的拉美裔政客,因此卡斯楚也被媒体誉为是民主党的未来希望。
  举办地赚得盆满钵满
  美国“党代会”的选址也非常有讲究。以今年民主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为例,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在四个备选城市中胜出。北卡罗来纳州是总统竞选中的“摇摆州”,民主党选址于此,争取选民的意味不言而喻。
  对于“党代会”的举办城市而言,这是拉动本市经济的一个极佳机会。据预计,民主党“党代会”的召开能为夏洛特市带来1.5亿美元的收入。举办共和党党代会的坦帕市,也是收入不菲。为此,坦帕市长巴克·霍恩虽然是民主党人,却也跑到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言,以示自己对举办这一大会的支持。
  每次举办“党代会”,安保的费用都不可小觑。今年两党为举办“党代会”,投入了1亿美元用于安保。刁大明介绍说,这些费用一部分来自于联邦政府,但主要由本党自筹经费。
  重视运用新媒体
  美国两党的“党代会”都会通过主流媒体进行直播。如今,美国两党也与时俱进,学会运用新媒体为自己造势。
  在刚刚结束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罗姆尼演讲时,每秒钟发送的推特消息达到14000条,推特上有超过400万条消息在讨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打破了2008年两个党派全国代表大会的纪录。
  民主党代表大会也不甘示弱,首次推出了西班牙语的同步网络直播,其间还纳入选民评论,令与会者与观众互动。
  新京报记者 高美
  ■ 花絮
  橄榄球揭幕战为“党代会”让路
  美国两党“党代会”一般持续四天。这几天里,来自各个领域的人围绕不同主题发言,大会结束前一天,是副总统候选人发表接受提名的演讲。而最后一晚,则是总统候选人发表演讲,接受提名。总统候选人接受提名的演说往往最抢眼球,今年奥巴马的演讲是在9月6日晚。为了不和奥巴马的演讲撞车,原定于9月6日全美橄榄球联赛的揭幕战提前一天举行。
国债破16万亿 美国人问“我们到底欠了谁的债?”
日 07: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纽约9月4日电 (记者 孙宇挺)美国国债4日突破16万亿美元大关,美国人不禁要问到底是谁持有了美国的债。
  福克斯新闻网当日一篇报道指出,如果你认为是中国提供了大部分的资金,那你错了。你一定会很奇怪谁实际掌握着我们的联邦债券。
  报道称,三分之二的美国国债,通过美国全国社保信托基金和公务员及军人的退休金计划等形式,掌握在美国政府、美国投资者以及未来的退休人员手中。事实上,中国手里只握有美国政府这些年来所借债务中少于8%的部分。
  “的确中国是美国最大的海外债主,”美国一个主张控制国债的预算观察机构“协和联盟”的政策主任乔什-戈登表示,“但是大部分的国债还是在我们自己手中。”&&
  经济学家们的分歧主要在于美国国债超过16万亿的具体日期是哪一天,有的说是这周五,有的说是这周二,也就是今天。但是没有人怀疑联邦政府面对的这组数字巨大而又在与日俱增。
  美国国债中接近5万亿美元的债券是属于美国全国社保信托基金和联邦养老金系统,还有大约11万亿美元的债券掌握在外国和国内投资人以及美联储手中。
  事实上,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中国过去一年间是减少了美国国债的持有额,持有额从2011年六月的1.31万亿美元降低到了今年六月的1.16万亿美元。日本持有美国国债数额与中国接近。这两家是最大的,另外,巴西、俄罗斯、瑞士、英国等也持有部分美国国债。
  此外,私人投资者持有了接近一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和美国州及地方政府持有了接近两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报道称,中国继续被视作支持我们赤字开支的典范代表,甚至常常被妖魔化为所持债务超过我们。
  奥巴马在2008年的竞选中,曾批评小布什称“他以我们子孙的名义拿了一张中国银行的信用卡,将我们的国债从前42任总统留下的5万亿美元,一路干到了9万亿美元。”
  目前看来,奥巴马的战绩相比小布什,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日,美国国债为10.6万亿美元,在奥巴马宣誓就职之后,美国国债又涨了5.4亿美元——比小布什两个任期还要多。
  现在奥巴马的对手罗姆尼也正拿这个攻击他。(完)
4名美军现役士兵涉嫌谋杀及非法结伙
日 08:22:0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华盛顿8月31日电(记者孙浩)据美国媒体8月31日报道,佐治亚州法庭目前正在审理一起案件,4名美军现役士兵涉嫌非法结伙并将两名知情人士杀人灭口,而且他们参与的一个非法民兵组织图谋推翻联邦政府、行刺现任总统奥巴马等。
& & 佐治亚州法庭分别于27日和30日对这起案件进行了两次庭审。据《纽约时报》报道,在30日庭审中,3名美军斯图尔特堡基地现役士兵分别被指控13项罪名,包括恶意谋杀、重罪谋杀、非法结伙等,最高可获判死刑。
& & 另一名美军士兵迈克尔·伯内特在27日庭审中对过失杀人、非法结伙等罪名认罪,并将根据认罪协议指证3名同伙。据他供认,他们去年12月4日将当时刚退伍的战友迈克尔·罗克及其年仅17岁的女友蒂凡尼·约克骗到军营附近小树林,由4人中的主谋艾萨克·阿吉吉下令、另两人具体执行了枪杀,理由是怕罗克走漏风声,须杀人灭口。
& & 这4人目前的罪名均与谋杀案直接相关。不过,本案公诉方还认为他们的行为已涉嫌国内恐怖主义。调查显示,他们参与创建了一个非法民兵组织,行动目标包括刺杀总统奥巴马、推翻联邦政府等,已购买和囤积了价值8.7万美元的枪支和弹药,并计划对多个地点实施袭击。阿吉吉被指认为该组织的创始人和头目,但目前还不清楚参与人数。
& & 另据美国媒体报道,阿吉吉还因为另一起案件受到警方调查。有人曾向警方报案称,阿吉吉妻子去年7月死亡,存在疑点。她年仅24岁,当时也是一名士兵,还怀有身孕,其死亡抚恤金的一部分被怀疑用来购买武器。警方在随后的调查中还发现,阿吉吉等人去年在华盛顿州一家枪支商店购买了15支枪。警方遂将这起案件通报给了军方犯罪调查部门以及美国联邦调查局。
从太空角度看到的11张壮观尘暴景观照(组图) 日 07:56:37
来源: 搜狐科学 2【字号:大 中 小】【打印】【纠错】
  据国外媒体报道,当你正沿着沙漠公路行驶时,一团毫无征兆的沙暴将你的车紧紧包围,空气中弥漫着灰尘碎屑和尘土的味道。你将车停在路边,关掉车灯等待尘暴过去。然后会发生什么呢?
  NASA最新公布了一组从太空角度拍摄的尘暴图片,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1. 尘暴之海
  尘暴已经逐渐变成了世界上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而其带来的后果则是无尽的漫天飞沙。随着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一些专家曾经担心我们是否准备好应付21世纪的这次大型尘暴。这张照片于日摄于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展现了一次巨大的尘暴。这是从地球的视角拍摄的照片,而美国航空航天局则提供了十张从太空角度看到的壮观尘暴照片。
2. 完美尘暴
  几个世纪以来,中国每三十年就会经历一次尘暴侵袭。但自从1990年开始,由于森林过度砍伐以及极度水资源流失,沙暴几乎每年都要光顾一次。这张照片展现了中国的一次巨大尘暴,遮天蔽日,白天犹如黑夜一般,能见度不足20米。这次发生在日的沙尘暴非常强,将所有云彩紧紧包围。事实上,这次尘暴裹着不少尘土直接穿过了太平洋,来到了马里兰州。这张照片是由NASA的Terra卫星拍摄到的。
3. 阿拉斯加的尘暴
阿拉斯加的尘暴
  尘暴不仅仅发生在沙漠附近。日,一次冰川沉积物尘暴在阿拉斯加海湾发生。根据NASA给出的资料,冰川沉积物主要的形成原因是“运动着的冰川与岩石摩擦,将岩石磨成细沙”。这张图片是由Aqua卫星拍摄到的。
 4. 墨西哥的尘暴
墨西哥的尘暴
  日,一系列尘暴在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半岛爆发。这张照片是由NASA的Aqua卫星拍摄到的,这是NASA的一项监测地球活动情况任务的一部分。这些拍摄设备通过Aqua卫星和Terra卫星,每一两天就环绕地球一次,在36个光谱波段和波长组获取信息。
 5. 东澳大利亚的尘暴
东澳大利亚的尘暴
  一场巨大的内陆尘暴于日扫荡了澳大利亚。侵袭面积被认为至少有500千米宽,1000千米长。那里的居民经历忍受了大风天气、布满尘土的红色天空,这是悉尼70年以来最剧烈的一次尘暴。这次尘暴的起因是由于常年干旱而引起的。这张照片是由Terra卫星拍摄到的。
 6. 日本海上的尘暴
日本海上的尘暴
  这张图片拍摄于日,展现了北京遭受的一次剧烈尘暴后留下的薄薄一层灰尘。剧烈尘暴一年一来,已经成了这个城市的常客。居民们把这些从蒙古沙漠刮来的尘土称作“沙尘暴”。这些尘暴的起因主要是严重的树木砍伐导致的沙漠化。根据NASA的数据,每年都有几乎100万吨的尘土在中国领土上空呼啸而过。这张图片展现了盘旋在日本海上空并最后将落在太平洋上的尘土。
 7. 伊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上空的尘暴
中东地区的尘暴
  日,在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上空盘旋许久之后,一次强有力的尘暴降临了阿拉伯半岛。这张照片是由NASA的Aqua卫星拍摄的。巴基斯坦经常有这种大的沙尘暴,而且在这次尘暴来袭时,他们还在经历洪水侵袭后的重建阶段。
 8. 葡萄牙的尘暴
葡萄牙的尘暴
  这张照片是由Terra卫星于日拍摄的,展现了在大西洋上空盘旋而过的一次尘暴。图中可以看到许多漂浮的浮游生物。虽然尘暴会造成重大灾害,它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生命本质的。尘暴的到来会带来丰富的铁离子,能够使海洋营养化,遇到了缺乏铁离子的水体后,浮游生物就会大量激增。
9. 大西洋上空的巴塔哥尼亚尘暴
大西洋上的尘暴
  日,一场尘暴从阿根廷南部盘旋到了大西洋上空。这张照片是由Terra卫星拍摄到的。造成这次尘暴的主要原因是空气湍流,并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浮游生物疯长。晚些时候,Aqua卫星也拍摄到了同一地区,展现了盘旋在大西洋上空的尘暴场景。
10. 阿富汗的尘暴
阿富汗的尘暴
  沙尘暴在阿富汗是很常见的。每个夏天,那里的居民都要忍受每月至少六天的漫天飞尘。这张照片是由Terra卫星于日拍摄的,展现了一次盘旋在阿富汗上空的剧烈尘暴。
  当世界上其他地方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尘暴时,美国开始考虑尘暴带来的剧烈影响。当西部的尘暴越来越频繁时,科学家开始寻找解决方法。来自犹他州的美国地质研究所的地质学家Jayne Belnap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道:“我们不能控制沙尘,这是肯定的。但是我们该认真对待这个大问题了,是时候了。”
11. 菲尼克斯的尘暴
菲尼克斯的尘暴
  来自菲尼克斯的发生于2011年7月底的那次尘暴有很多文件记载,但那并不是尘暴第一次席卷这个地方。这张照片摄于日,仅仅在那次尘暴的几周之前。这里我们可以看到1英里高、将近100英里宽的尘暴以每小时50-60英里的速度席卷这个地方后的残留物。这次尘暴导致城市机场停运,并造成了大面积停电。 (周灵聪)
纽约帝国大厦附近发生枪击事件
《 人民日报 》( 日& &03 版)
  本报纽约8月24日电&&(记者席来旺、丁小希)当地时间24日上午,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帝国大厦附近发生一起枪击事件。据纽约市长布隆博格透露,凶手打死1人,枪击案中至少有9人受伤。
  纽约警方说,警方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将行凶者击毙。经查,袭击者为53岁的杰弗里·约翰逊。
  一个多月来,美国境内接连发生恶性枪击事件:上月20日,科罗拉多州一家电影院发生的枪击事件造成12人死亡、58人受伤;本月5日,威斯康星州一座锡克教寺庙发生枪击事件,造成7人死亡。
帝国大厦就要倒塌了。说明民间的忍耐力快要耗尽了。更多的枪击案件会出现了。这才是体制的问题。被剥削的人民快要觉醒了来自: iPhone客户端
当地时间8月24日上午9点左右,美国纽约市的地标性建筑帝国大厦外发生一起枪击案,警方称造成2人死亡,至少8人受伤。死者中包括枪手本人。警方称这起枪击案与恐怖袭击并无明显关联。
------------------------------
亮点在这里:
《芝加哥论坛报》网站24日也在险要位置刊登有关帝国大厦枪击案的消息,不过还有一条消息被放在了很不显眼的位置:从昨晚到今晨,有19个人在芝加哥的南部和西部遭到枪击。这样的消息对芝加哥人而言已经习以为常。
另据《长江商报》官方微博称,至少一名死者是被警方误杀的(/changjiangtimes)。看起来围观党也是高危行业啊&
接受太尉鼓励,继续转贴些好文章:生活水平对比:苏联1980与美国2008
原文文章来源:
Сергей Лопатников’s Microblog
转贴的来自买买提网友木匠的摘要:
发信人: linshimj (木匠), 信区: Military
标&&题: Re: 苏联1980与美国2008生活水平对比 看来美国也快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23 22:33:16 2012, 美东)
看完总结:
1)苏联仅在1941年-1945年抗击德国侵略的过程中就损失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国家财富。相反的,美国人还大发战争财,GDP获得了增长。
2)根据基本生活支出比例,1980年苏联人的家庭平均收入大致与2008年美国人的中等收入持平。
3)1980年普通苏联人在个性发展上的成本要比2009年美国人的成本大概低两倍半,而在非生活必需消费上,美国人的消费成本要比苏联人的成本低5到10倍。
4)价格对比:1980年苏联基本类商品的价格与如今美国同类商品的价格相比,要低50倍到100倍。而今天美国最高端消费商品的价格与1980年苏联此类商品的价格相比,要低5-10倍。
结论:中产阶级生活水平上讲美国人2009年也没有实质性超过前苏联1980年的水平。
中文翻译文章系本站原创,首发独发
高流 发表于
谢尔盖.洛帕特尼科夫 — 数学模型方法实验室主任,国立莫斯科大学合作学者,
现任教于美国特拉华大学((UDEL)University of Delaware)。著作遍及物理学,声
学,地球物理学,数学,物理化学和经济学等诸多领域,有数十篇关于地缘政治,政治
评论和经济分析的文章在苏联-俄罗斯大众媒体上刊载。《生活水平对比:苏联1980与
美国2008》一文完成于2009年。
生活水平对比:苏联1980与美国2008
& & 作者:谢尔盖.洛帕特尼科夫
& & 译者:KGB1986
& & 从“改革”开始算起,24年过去了,我们国家的人均生活水平至今仍未能恢复到
1985年的水准之上。鉴于此,在本文中,我们将以1980年的苏联经济数据为基础。还应
当注意的是,1980年,正是卫国战争结束后的第35个年头——而离“民主剧变”也还有
十年有余。
& & 在开始比较前,我想先揭露一至关重要的事实真相,而这个真相正是那些满脑子豆
腐渣的“高等人类” (译者注,эльф=elf,这里指那些高傲,自视聪明,实际上
带有偏见且异想天开的人)所断然回避的。那就是,苏联仅在1941年-1945年抗击德国
侵略的过程中就损失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国家财富,若细化到物质损失上,请看下面:
& & 那些被德军侵占的苏联国土,在战前对于整个国家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上面生活
着占苏联总人口数45%的居民,为全苏联提供了33%的工业产值,47%的作物播种面积和
45%的牲口(大型家畜),铁路里程占全苏铁路总长的55%。
& & 德国法西斯侵略者及其走狗在那里焚毁了1710座城镇,7万多个村庄。150万栋房屋
和建筑遭到彻底毁坏或受到部分破坏,致使2500万人失去家园,无处容身。31850个工
业企业被摧毁(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那些机械制造和冶金企业,在和平时期,总产品中近
60%都是由它们生产的),还有数不清的小型企业和车间,1876个国营农场,2890个拖
拉机站,98000个集体农庄,216700家商店,食堂,餐厅,和其它商业企业,4100个火
车站,36000个邮政电报局,电话局,广播站和其它通讯企业,6000家医院,33000家诊
所,防疫站和治疗所,976座疗养院和656个度假地,82000个中学小学,1520个职业教
育机构——技术学校,334个高等教育机构,605个科学研究所和其它科研机构,427个
博物馆,43000个图书馆以及167座剧院。
& & 德国占领军及其帮凶破坏、掠走了175000台金属切削机床,34000套击锤——压力
机,2700台采煤机,15000套风镐,5百万千瓦容量的水电设备,62座高炉,213座平炉
,45000台织布机及3百万个纱锭。苏联最宝贵,最主要的工业基地蒙受了巨大的物质损
& & 和平时期修建的122000公里铁轨中的65000公里在占领之下遭到破坏,15800个机车
头,428000节车厢被击毁。侵略者击沉或俘获了4280艘客运,货运和内河摆渡轮船,舰
队技术支援船和4029艘无动力船只。26000座铁路桥中有13000座被炸断。有2078公里长
的既有电报——电话通讯线路在沦陷期间被侵略者破坏和窃取。
& & 苏联居民区遭到了惨无人道的爆破及纵火焚烧。2567000座城市居民住宅中有
1209000座在沦陷期间被破坏,这些毁掉的城市住宅加起来占到了城市规划居住面积的
50%以上。在农村,1200万个住宅中有350万个在沦陷期间被破坏。
& & 而如此惨重的浩劫与美国毫不相干,相反的,美国人还大发战争财,GDP获得了增
& & 自然,在“高等人”的病态大脑臆想中,苏联所蒙受的巨大损失是凭空复原,且不
费吹灰之力的。然而,在这里必须再次指出,从“改革”开始算起,24年已过去,我们
国家的人均生活水平至今还未能恢复到1985年的水准之上。
& & 综上所述,在进行对比时,我们有理由以1980年的苏联经济数据为基础,并且要清
楚的是,1980年,正是卫国战争结束后的第35个年头——而离“民主剧变”也还有十年
& & 还要注意第二点——苏联国民收入体系与美国国民收入体系间存在着差异。
& & 上图展示了2007年美国家庭的收入结构(按照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数据资料,单
位:千美元)
& & 根据这一收入结构柱状图,可以得出当今美国家庭的年平均收入为5万美元左右。
& & 我们会发现,收入结构柱状图的高低走向犹如两个隆起,看似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下
的“低层阶级”构成了第一个,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上层阶级”构成了第二个,“上
层阶级”得数目大约占了总人数的13%。而在过去的苏联,人们的收入结构分布却是另
外回事:真正意义上的“上层阶级”并不存在,高收入家庭占有的比率迅速而又均匀地
& & 与此同时须指出的是,“上层阶级” 的大量存在导致美国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形一
直被歪曲和掩盖。首先,“上层阶级”在外来访问者面前历来显眼,而通常来讲,也鲜
有人去造访那些相对贫困的地区。如此一来,美国“中产阶级”就拥有了十分“引人神
往”的轿车与洋房。但过去在苏联,能够与“中产阶级”对得上号的,恰恰是那些常有
机遇外出访问的人,此类人数量不多,收入水平换在美国至多算得上是“中下阶级”。
这种收入结构的差异特性凸显出苏美两国在贫富收入比(10%最富有居民的收入与10%
最贫困居民的收入的比值)上存在着巨大落差。
& & 知晓这样的情形后,更为合理的比较方法便是:以美国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生活水
平为参照,去与苏联中等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做比较。其实要算出美国这类家庭的实际
平均年收入并不难,若去掉收入结构柱状图的峰值,即可得知他们的实际年均收入不超
过4万美元。
& & 这个“4万美元”就是我们在本文中用来衡量1980年苏联中等收入家庭生活水平的
标尺:众所周知,1980年,苏联中等收入的两口之家月工资为340卢布(平均月在职工
资为170卢布),全年总收入约为4000卢布。那么单从数值上来看,年美国中
等家庭的收入(以美元表示)正好是1980年苏联中等家庭收入的十倍之多。
& & 不过,这仅是表面上的比较而已,我们必须要去分析的是 ,1980年苏联卢布在生
活消费计划中的相对实际购买力,以及当今美元在生活消费计划中的这一能力。
& & 还必须要比较1980年苏联卢布的日常购买力与当今美元的日常购买力。
& & 必须要比较苏美两国民众日常开销中,生活必需品在消费中所占的比率。
& & 分析生活必需品也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分析那些日常生活中离不
开或必不可减少的商品。在此我将生活必须开支归为了四大类:
& & 1 购房支出
& & 2 交通出行支出
& & 3 食品支出
& & 4 穿着支出
& & 相对来说,前三类支出更具有“随意”性,因为它们不受气候限制,也不是“每天
必须”。 穿着支出则更类似于长期性开销。尽管衣物具有相对较高的“一次性”价格
,衣物的使用期却是足够长的,因此在日常消费中占有的比重并不大。
& & 当然,这样的道理也能适用于其它一些商品,比如电视和家具:商品相对较高的“
一次性”价格因它们自身的使用周期长而被“稀释”——电视机只要未报废就能看,家
具可以一连放好几十年。正是鉴于此,我们将对比范围限定在最基本的,占必须开支比
重大的日常消费项之内。
& & 1980年苏联住宅(租赁)价格
& & 1. 莫斯科两室“国有”住宅每月租金为 12.5卢布
& & 2. 电话费 4卢布/月
& & 3. 平均电费 0.02卢布/度
& & 4. 不限量使用点燃起 2卢布/月
& & 5. 暖气 2卢布/月
& & 2009年美国住宅(租赁)价格
& & 1.在大城市租赁单卧住房的价格不少于700美元/月。知名网站在
亚历山德里亚(华盛顿郊区)的最低租赁房价为900美元/月,面积590平方尺(少于50
平方米)。1000美元/月以下价位的,仅有15栋位于远郊的房子供出租。
(译者注:作者在文中给出来源网页地址)
& & 2. 固定电话费 36美元/月
& & 3. 水费 30-50美元/月
& & 4. 电费——按美国平均价格-0.11美元/度
& & 5. 天然气——根据用量而定。我个人,冬天三个月实际花费360美元,也就是说,
120美元/月。实际上,暖气和热水也差不多是这个价格。
& & 那么租房价格比例就是:
& & 苏联两室住宅月租金总额为25卢布(译者注:按两口之家算的)
& & 美国单卧住宅月租金为1000美金(译者注:租赁价格固定,两口之家,或是单身都
没有影响)
& & 这样的话,比例为:。也就是说,在住房方面,1苏联卢布的购买力大
约等于当前40美元的购买力。
& & 在比较交通出行开支前,须说明一点:这里的必须开支仅限于正常情况下,以最快
速度,最短时间达到目的地所需的费用。
& & 此处我们再次遭遇了模式上的差异:在美国,大城市以外的公共交通几乎不存在,
原因是工作地通常离居住地远不止十英里,而是几十英里(译者注:1英里约等于1.6公
里)。所以我们在这里仅就大城市中的公共交通进行探讨。
& & 1980年,莫斯科所有类型公共交通工具的月票价格为3卢布。
& & 2009年的纽约没有电车和有轨电车公共交通运输。公共汽车的作用仅限于运送乘客
到达地铁站周围。地铁站范围以外的公交线路,据我所知,是没有。地铁与公共汽车月
票的价格为80美金。
& & 私家车对于美国的含义:在美国,人人都不得不购买轿车用于上下班,购买轿车的
开支被视为是必须的。这不同于在苏联,是否拥有私家车是一种自由选择,没有轿车,
也还有另外的出行方式可供选择。
& & 在美国,轿车的年平均行驶里程为12500英里(译者注:大约2万公里)。轿车完全
报废前大约能行驶10万至12万英里的路程(译者注:160000公里至192000公里)。也就
是说,十年的期限中需为轿车支出费用。根据统计,轿车均价2万美元,那么每年需支
出2000美元。除此之外还要加上油费:一台中低级品质的四缸发动机每30英里(译者注
:约等于48公里)耗油1加仑(平坦路面上),它的全年总耗油量便是12500:30 = 416
加仑。油价为2美元/加仑,全年的油费就为832美元。将相关数据加起来:每月用于轿
车的开支总额=月固定开支+每月油费=236美元。最后还要为轿车购买必须的保险,否则
上路行驶将构成违法:保险的最小额度(保险是一次性的,所以仅涵盖部分开支)为60
美元/月。那么所有相关数据综合起来看,在美国驾驶轿车的月最少开支为300美元。
& & 在交通出行费用比例上:苏联卢布的购买力大约是当前美元购买力的30倍至100倍。
& & 美国的穷人住宅,如今这样的房子在亚历山德里亚要卖523900美元(经济危机期间)
& & 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异,要比较食品上的支出是有些难度的,但至少有两类方法可以
& & 第一类,分析苏联(广泛存在的)公共食堂的午餐均价与美国最流行食品的均格。
& & 在美国最便宜的《麦当劳》连锁店中吃一顿:有夹生菜的汉堡,肉饼(译者注,肉
类和淀粉混合制成的大肉丸子),油炸薯条以及一杯汽水——碳酸饮料,要6-7美元。
& & 在苏联公共食堂吃一顿含三道菜的午餐:红甜菜汤,陶罐炖肉,沙拉,再外加一杯
咖啡或一杯茶,只要0.60卢布。而最便宜的午餐是:汤,肉饼配土豆泥或是配荞麦饭—
—只要0.32卢布。
& & 所以“Big Mac”(译者注:Big Mac,麦当劳贩卖的一种汉堡包,其名称意为巨无
霸)比例是:10-20 ——1苏联卢布相当于如今的10美元或20美元。
& & 第二类方法,比较具体食品的单位卖价
& & 土豆价格上的比例:1980年的苏联,土豆价格为每公斤0.1卢布。2008年的美国,
土豆价格为每磅0.5-0.9美元(译者注,1磅约等于0.5公斤)或每公斤1-2美元。此等条
件下,苏联卢布的购买力是如今美元的10-20倍。
& & 肉类价格上的比例:一些年份由于实施商店半价销售而导致苏联国内的肉类供应紧
张,但市场上的肉类价格却一直维持着每公斤4-6卢布的价格,相对于今日美国每公斤8
-15美元的肉价,可以有把握的讲,比例是2-4(既如今的2-4美元才相当于过去的1苏联
& & 面包价格上的比例:一条450克的白面包在苏联的售价是0.13卢布。同样的白面包
在今日美国的售价却是1.5-3美元。经过换算,比例为10-20
& & 还有类比例换算方法——比较家庭每月食品开支
& & 苏联家庭的每月食品开支稳定在人均60卢布(三口之家算180卢布)
& & 美国的三口之家每月在食物的支出为800-900美元—— 也就说说人均250-300美元
。根据这一方法得出的换算比,可以认为,1苏联卢布相当于如今的5美元。
& & 要针对穿着支出来计算苏联卢布的购买力十分之复杂,但从主要的方向入手,可以
确信,购买鞋子时,比例为3-4 —— 1苏联卢布可以当如今的3-4美元来使用(购买同
等质量的鞋子时),女靴的价格是例外,在某些情况下购买女靴时,换算比还会上升到
10(在美国,冬季保温女靴的价格是500-700美元)
& & 同样的,在购买衣物——如男式大衣,西装上衣时,比例大致也为3到4。
& & 结论就是:1苏联卢布在用于交换不同类别商品和服务时,其购买力相当于如今的3
美元,4美元,甚至是100美元。
& & 核算了各种消费支出的不同比例后,得到了这样的结果:1980年的1苏联卢布平均
等于如今的10美元。美国人今天的生活水平,如不包括高收入群体,和1980年的苏联普
通居民差不多。
& & 过去正是由于错误地拿苏联中等收入居民的生活水平去和美国高收入群体的生活水
平及其不重叠的优先报酬(译者注,指美国高收入群体敛财方式多样化且相对穷人具有
优先权)做比较,才造成了苏联美国生活水平上的差异假象。在苏联,受过高等教育的
人不一定能划归到高收入群体中(比如,1980年,苏联科研工作者的平均工资水平就低
于建筑工作者,交通系统员工和工业工作者的平均工资水平,仅排在第四位),而在当
时的美国,高收入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人有高等教育背景。
& & 不过为了公平,还须讲清楚,什么是工作条件——算在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头上
的又一项“成就”。事实上,在斯大林时期,甚至是战争期间,工程师的平均工资都是
工人平均工资的6倍,而教师——教授的平均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6倍到7倍多。斯大
林对于知识分子的态度可以用位于索科尔山(译者注,意为金鹰山,莫斯科市区一地名
),莫斯仁克(译者注,莫斯科市郊区的科学院士城),银松林(译者注,位于莫斯科
河畔,莫斯科市西郊的森林高地),别列捷尔基诺(译者注,位于莫斯科州列宁区的城
镇),克利亚济马河畔(译者注,奥卡河的左支流,流经莫斯科州)和其它类似地点的
院士——教授别墅来评判。这些别墅在今天的俄罗斯已经涨到了百万美元的价位——美
国的任何一个教授都不可能买得起。
& & 这就是真实的现实,而非“高等人”所想的现实。
& & 当然,并不是说苏联不存在任何问题,然而“改革”的最新进程已告诉我们,与今
日俄罗斯联邦靠抬升物价去消除那臭名昭著的短缺,以及丝毫不顾及人们在各个方面消
费能力萎缩这一事实的做法相比,过去的那些问题简直微不足道的——看吧,如今的肉
价都已翻了两倍,难道小轿车还能幸免?
& & 除了那些完全呆了的人,谁也不会尝试推翻这样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事实。唯独有必
要再提下房子的事,因为有两人发表过这种言论:“在美国,大多数人都拥有私人住宅
。”,年轻人和父母是分居的。
& & 就这种言论,我想引用弗.恩格斯讲过一句名言来提醒大家:“把鞋刷归入哺乳动
物,它也不会生出乳腺来。”
& &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自有住房在美国“屈指可数”。通常是认为66%的美国人
“拥有”私人住宅(而剩下的人全是租房住),然而事实上他们一无所有。他们中的绝
大多数是靠举债贷款来买房,还要作抵押。房屋产权其实是作为放债人的银行所有:购
房首付占房屋总价的7-8%,还款期30年。这意味着贷款全部偿付前,人们为每一美元的
债务要向银行实际支付2-2.5美元,债务支出总额中有三分之二是“纯粹的租金”。还
有两点:首先要讲清楚的是——“金钱的租户”(译者注,指贷款购房的人)被称作是
房屋的拥有者,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房屋租户,他本人须对房屋结构全权负责:房顶破
了,是他负责,马桶坏了,也归他管。一般情况下,租赁房屋的相关维修费会预估到租
金里,但在贷款购房时,这类收费却会换种面目出现——更准确的说,是以支付给保险
公司的保险金形式出现。如此一来,房屋真正的拥有者——银行就不必为属于它的房子
承担任何维修责任。
& & 其次,贷款的分期支付受限于特定的方式:“金钱的租户”头五年仅能支付银行利
息,五年中偿付的总金额仅相当于银行附加额外收入总额(译者注,银行利息总额)的
三分之二。五年后才可以以最低额度偿还债务本身,而直到到贷款期末尾时才能够全部
偿还完毕。这意味着,头五年,人们实际上仅是银行持有房屋的租户,并且还要承担一
切修缮义务。
& & 最可笑的是,五年——正好接近于房屋持有的平均时间。通常,中等收入的美国人
因工作关系,每5-7年便会搬一次家。那么结果就是,贷款买房相当于租房,还成了“
租房专业户”。
& & 还有另外种情况:如果贷款还完了,会发生什么?获得产权?——答案是:所有者
真的会得到一栋至少受过最低限度大修的折旧房屋,当然修缮费用已经值得上一栋新房
& & 换句话说就是,“自有房产”——事实上纯粹是扯皮。
& & 怎么样?再顺便说下汽车产权:汽车贷款分五年偿付。而五年后,汽车的机械折旧
率会是75%,因为它已达到中等——最大行程。
& & 现在明白了吧,高雅的《所有者》称谓麻痹着人们的心灵,其实那与现实没有任何
的,哪怕一点的关联。
& & 还有一种的言论是——在苏联存在着美国所没有的声名狼藉般的紧缺。
& & 这话根本就不对,1980年,食物及其它商品能够完全自由地在市场上购买,仅仅是
人们不愿意那样做。人们宁愿在商店中寻找国家定价的商品,也不愿意按市场价格去购
买。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更严重的误区。
& & 这就是(不清楚):商店货架上商品空缺带来的不便不能等同于贫穷和低消费。相
反,柜台上的琳琅满目并不意味着富足。
& & 实际消费是一种符合事实的尺度,而非货架上的表象。
& & 就是这么回事: 所有基本类别商品(汽车消费可能除外)的消费,特别是食品消
费上,新俄罗斯都落后于苏联。这个甚至连改革派都不否认。也就是说,当今俄罗斯人
实际上——在丰盛的货架面前——变得更加贫穷了,不如供应紧张条件下的苏联时期。
绝对意义上的最大消费是在1985年实现的。
& & 当然,这不是为商品紧缺辩护,然而,这清楚的指明了供应紧张与丰富——既生活
的水准——是呈现在质的不层次中。
& &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苏联与新俄罗斯的比较,对比苏联与美国时也同样适用。今日
美国丰富的货架不代表美国大众消费水品就高于1980年苏联的群众消费水平。
& & 一些人存在着这样诠释事物的倾向:供应紧张即贫穷,没有供应紧张=高生活水平
——这是欺骗,这种论调就象在说:贷款买房的人才是房屋真正的所有者。
& & 第三类人的言论最有趣:好吧,您证明了,从满足基本消费的角度来看——苏联中
等收入的居民过得至少不比美国的中等收入居民差(除了“上层阶级”)。但生活水平
绝大部分意义上是绝对于“奢侈度”的,也就是说,要看人们能不能够让自己去享受主
要的高端消费。
& & 好吧,正如我们见到的那样,根据基本生活支出比例,1980年苏联人的家庭平均收
入大致与2008年美国人的中等收入持平(如果将美国“上层阶级”排除在分析之外)。
因此,自由支配的余额差不多也一样,我们可以计算这些余额在具体项上的比例,并将
它们用来比较。
& & 这时,我们会发现两国人在消费习惯上的惊人差异,但也只会得到一个结论:在用
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如参加儿童(兴趣)小组,观看话剧,音乐学院演出,看电影
,读书和休闲的时候,苏联卢布的价值是美元不可比拟的。
& & 比如说,美国高水平但收费异常昂贵的高等教育与苏联完全免费的优质高等院校教
育就不可比。想想苏联卢布的价值会是美元多少倍?——现在美国最一般大学的全年学
费为3万美金(毕业时共花费15万美元),名牌大学全年学费为6万美金或更多(毕业时
共花费25万至30万美元),还不包括住宿费用,而过去的苏联高等院校教学近乎免费,
学校还会授予40-45苏联卢布的奖学金,宿舍住宿每月仅收3-5卢布…
& & 又该如何去比儿童教育呢?——在美国,参加为期一周的夏季数学培训营,“更好
地学习数学知识”,需花1000美元左右。那么相比之下,过去苏联为期一年的提高班,
少年宫、文化宫的各种课程是不是相当于“一文不值”了?
& & 不过,还是有东西可以拿来具体比比的。
& & 过去一张莫斯科音乐学院演出的前排票价是3卢布60戈比(译者注,1卢布=100戈比
),而这类演出在美国应该是没有。如果有谁对这方面较为了解,欢迎指正。在纽约倒
有一个类似的卡内基中心。
& & 这里找到了费城交响乐团演出的最新票价:
& & 最便宜的票要97美元,包厢需300美元。
& & 这就意味着:比例是100。(译者注,在此等条件下,1苏联卢布实际等价于今天的
& & 过去苏联电影院票价并不统一——从0.25卢布到0.6卢布不等(相对于新俄罗斯和
全世界的最低价)。而在美国,电影票价6美元起。因此比例最少是10,若拿廉价票来
比较,则比例可达到24。
& & 度假休闲。在美国,带薪休假一般是三周的时间,在苏联则是四周。比较度假上的
花费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 & 据我所知,疗养院、度假地,在美国也是没有的,有的是游轮和火车旅行。通常,
前往佛罗里达游玩一周需花费至少600美元(还要外加迪斯尼世界的门票70美元/人),
这还不包括饮食在内。而过去到雅尔塔疗养4周的花费是120-150卢布,包含三餐,提供
免费体检和免费治疗。
& & 因为这里的比例至少是倍。
& & 书籍。苏联流行书籍的发行量以几十万计,是当今美国书籍发行量的十倍。此外,
80年代的苏联还出现过小说类书籍的供应紧张,原因就是书籍本身极低的售价。珍本书
籍在苏联的售价是2卢布多,而同等的书籍在美国要卖几十美元。
& & 这就意味着:比例不少于20。
& & 若再谈到苏联极其丰富的科学技术书籍——无论是国内著作,还是翻译作品,比例
将会更大。苏联科学技术书籍的售价一般不会超过3卢布(基本的价格范围是1.50-2.50
卢布),而美国同类书籍的售价常常是几十到几百美元。
& & 换句话说就是:一切与苏联人自我提高有关的商品,即使不比美国的同类商品便宜
百倍,也能便宜个几十倍,自我陶冶这个词对于苏联人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 & 当然了,苏联也确实有在比例上“输给”美国的时候——那就是非生活必需商品的
消费。(译者注,可以理解成奢侈品的意思)
& & 这类比例大致是1-2:1980年的1苏联卢布仅能等同于如今的1美元或是2美元。而根
绝我的观察,近乎均等的比例是基于某几类的服装和鞋子消费数据得出的。换句话说就
是:基于工资收入量来分析,非生活必需商品的价格对于苏联人来说更贵,实际比现在
美国人所承受的价格高出5到10倍。
& & 美元贬值已持续近30年,那么1980年时,苏联卢布对于一些非生活必需商品的购买
力可能会达到当时美元的4-5倍。这也大致与那时的黑市价格相吻合。
& & 但造成比例近乎均等这一状况的唯一原因是:苏联出国公民的兴趣仅会集中在非生
活必需商品上——而这些人既没有租房负担,也不用养车。于是关于卢布真实效用的幻
像就形成了。还有就是:为了节约开支,苏联公民在前往西方国家时通常都自带食品。
尽管这清楚地表明了食品价格在苏联国内更为低廉,但还是无法纠正有些人完全错误的
印像。直到现在,这些人还保持着他们“阿郎若德”式的不学无术。(译者注,Ора
нжоид-“阿郎若德”指的是那类人——虽讲着俄语,以俄式思维解读事物,在俄
罗斯文化熏陶下成长,却最终强烈地厌恶着俄罗斯的一切,并否认自己是俄罗斯人。)
& & 那么结论归总起来便是:苏联人在个性发展上的成本要比美国人的成本大概低两倍
半,那时是真的“唯物主义”——而在非生活必需消费上,美国人的消费成本要比苏联
人的成本低5到10倍。
& & 也就是说:1980年苏联基本类商品的价格与如今美国同类商品的价格相比,要低50
倍到100倍。而今天美国最高端消费商品的价格与1980年苏联此类商品的价格相比,要
低5-10倍。
& & 孰轻孰重,大家按照自己的见解作出选择吧。
& & 并且:要想精准对比1980年与2008年,实际上是不可行的——拿来作比较的两个年
份间相隔了近30年!也不能忽略时间跨度所能带来的巨大进步,就拿苏联来说吧,它任
何一个时期的生活水平与之前的三十年相比,都是取得了长足发展的。
美国怪象:每年浪费逾千亿美元食物 但两成人一度“吃不起饭”
欢迎发表评论 日05:51 来源:海峡都市报
  N新华社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21日发布报告说,美国人每年食物浪费量占生产量的40%,造成大约1650亿美元损失。而美国知名民调机构盖洛普21日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18.2%的美国人在12个月内一度难以负担自己或家人所需的食物。
  浪费惊人是东南亚国家十倍
  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的报告说,美国人均食物浪费量是东南亚国家的10倍。
  农产品浪费情况尤为突出,浪费数量超过海鲜、肉类、谷物和乳制品。调查显示,农贸市场和食品杂货店腐烂的水果蔬菜造成每年150亿美元损失;饭馆和家庭厨房同样是造成农产品浪费的重要场所。
  美国一家非盈利性无党派环境保护组织的调查显示,一个美国四口之家平均每人每月浪费9公斤食物,全年浪费价值2275美元的食物。
  没钱买粮密西西比州最“穷”
  盖洛普今年1月至6月对逾17万人展开这项调查。结果显示,18.2%的美国居民承认在此前12个月内曾经至少一度负担不起自己或家人的食物,与%的结果相若。
  15个州均有20%以上居民陷入过这种“没钱买粮”的困境,以美国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最为严重,中西部地区则情况最轻。其中,密西西比州的这一比例高达24.9%。北达科他州情况最轻,为9.6%,也是这一比例在10%以下的唯一的州。
  未来走向旱灾让食品更贵
  美国目前正遭遇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灾害,本土48个州已有2/3区域遭遇中度以上干旱灾害。分析人士认为,旱灾影响今后数月内还将更为明显地传导到食品零售价格上。美国农业部预计,受干旱影响,今年全年食品通胀率为2.5%至3.5%,2013年食品通胀率则会上升至4%至5%,其中涨幅最大的是牛肉。
  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呼吁美国政府采取措施,为减少食物浪费设定目标。如果美国每年能够减少15%的食物浪费,就能多养活2500万人。
-------------------------------
资本独裁的国度能指望啥?
美国调查欧资银行洗钱:34.4亿美元和解费入囊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关键字:国客户;瑞信;美国经济;和解协议;伊朗&&作者:秦伟&& 07:43
  美国监管者们对欧洲银行的这场反洗钱调查开始有了韩剧的意味--长得让人几乎忘记了前半部剧情。
  最近加盟这场肥皂剧的是德意志银行和苏格兰皇家(RBS),据外媒报道,监管机构对德意志银行的调查仍在初级阶段,而RBS则涉及向伊朗等被美国经济制裁的国家做美元付款。
  美国监管机构的这次大面积调查始于2009年,过去三年里,英国莱斯银行、瑞信、荷兰银行(被RBS收购前)和巴克莱轮流担纲这场反洗钱大戏的主角。今年以来,ING、汇丰和渣打也已经陆续被推上台面。“巧合”的是,这些银行全部是欧资。
-------------------------------------
英国小表弟给敲诈的挺惨
本帖最后由 jack24 于
13:59 编辑
06:17: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核心提示:8月22日,美国联邦卫生官员报告称,美国爆发西尼罗河病毒疫情,这是1999年该病毒在美国被发现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目前,已有逾千人遭感染,41人死亡。西尼罗河病毒通常经蚊子传播,多数人在感染后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但老人、免疫力低的人可能会并发脑炎甚至死亡。
中新社华盛顿8月22日电 美国联邦卫生官员22日报告称,由蚊子传播的西尼罗病毒今年在美国爆发,这是1999年该病毒在美被发现以来的最严重的一次,目前该病毒已造成41人死亡,另有一千余宗感染病例。
---------------------
名词解释:西尼罗河病毒
西尼罗河病毒是一种热带和温带地区病毒。它主要传染鸟,但还传染人、马、猫、臭鼬、灰鼠,和家养的兔子。人的传染主路是由被传染的蚊子的叮咬。病毒感染者主要有发烧、肌肉疼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其中有小部分人会出现脑炎和脊髓炎。这种病毒过去一直在非洲、中东和南欧等地区流行。大多数人在感染病毒后会出现头疼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但老人、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力低的人会并发脑炎甚至导致死亡。1937年,人们在西尼罗河地区的乌干达第一次发现了这种病毒,并把它取名为西尼罗河病毒。
给太尉的高楼添点砖
ZT 新闻1:牧场主们失去希望,干旱援助款正在就位(链接是全英文)
ZT 新闻2:旱灾来临干草超贵 美国人开始抛弃马匹
全文如下:
美国正经历近半世纪来最严重的旱灾,土地龟裂、原野干枯,干草价格飙涨,许多饲主无力负担养马的费用,遂将马匹丢在路边或送往收容所,数以万计的弃养马成为美国旱灾的受害者。
纽约时报报导,美国西南部纳瓦霍印第安保留区随处可见马匹尸体,受旱灾影响,当地人畜争夺稀少水源的情况日渐严重。讽刺的是,马匹是纳瓦霍人财富及美好生活的象征。许多步履蹒跚的马匹在密苏里州的公园、伊利诺斯州的民宅后院或公路上、德州的农场牧群等不是马匹该出没的地方游荡。
一些马被送往寄养农场,但那里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美国联邦政府最新的资料显示,近33个州属于干旱受灾区,且情况恐日益严重。
干旱不仅影响87%的玉米生长区、63%的干草种植区和72%的牧牛区,酿成西部十多处森林大火,也造成用来喂养动物的谷物及干草价格飙涨,让许多经济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华盛顿「弃养马匹联合会」预估全美有17至18万匹弃养马,加上一些未列管的区域,数量可能更多。
新墨西哥州一处寄养农场主人黛比‧柯本说,被送到农场的马匹数量是去年的3倍,她需要更多志工与资金来照料这些马。
黛比说:「一袋27公斤、8到12美元的干草只够马吃3天,干草价格是10年前的5倍。」黛比的农场扩建速度赶不上弃养马抵达的速度,许多马不是被关在铁栅栏里,而是用电网隔离。
伊利诺州一处类似的收容中心负责人裴丘说,他接到许多饲主的电话,希望能收留那些马,但他实在没那么多钱将马匹一一接来农场,他已透过脸书募款及干草。
密苏里州一处马匹避难所所长康妮‧罕醉克斯则举办各式拍卖会来募款。康妮13日接到警长来电,表示有7匹马需要收容,但她已不再确定自己是否养得起这么多马。
jackrain短评:
因为文章来自印刷版的世界日报,没有网络版,所以只能全文转贴了。另外,此网站的新闻信息良莠不齐,独轮运的谣传也常常占据主要位置。能看到的网友自己要注意识别。
大面积干旱导致干草严重缺乏,这肯定会引起明年的牲畜存栏数变化。新闻链接1里的英文文章估计,这样的干旱将影响到未来数月甚至数年的肉制品价格及供给。
再接再厉: 0 &
美国得州海滩出现大量死鱼(高清组图)&&
日 08:57:05 | 责任编辑: 何中然 | 来源:新华网& &&&♦ 关键词 ⇒& &海滩&&得州&&美国&&加尔维斯顿& &
& & 8月13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维斯顿市,一名游客在死鱼堆积的海滩上散步。当地时间8月12日早上,在美国得州加尔维斯顿市的海滩发现大量死鱼。连绵十几公里长的海滩堆积了成千上万条死鱼。据得州野生动物管理机构官员称,造成大量海鱼死亡的原因可能是燥热天气导致此海域的海水氧气含量低,具体原因还在调查中。  新华社发(宋穹摄)
本帖最后由 高太尉 于
23:07 编辑
无人机“驭波者”飞行15秒坠落太平洋&&
日 17:28:29 | 责任编辑: 孙云龙 | 来源:羊城晚报& &&&♦ 关键词 ⇒& &驭波者&&音速&&飞行器&&美国& &
  “驭波者”的飞行速度可达到音速的6倍
  美国空军15日宣布,无人驾驶测试飞行器X-51A“驭波者”第三次超高音速飞行试验失败,飞行器坠入太平洋。
  一些军事分析师认定,这次飞行在测试焦点、即超燃冲压发动机未启动前宣告“流产”,恐怕让项目今后的推进遭遇挫折。
  按计划,无人驾驶测试飞行器X-51A“驭波者”当地时间14日由一架B-52型轰炸机从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沙漠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运载至太平洋上空大约1.5万米处。在这一高度,它将脱离母机,启动超燃冲压发动机,加速至大约6倍音速,冲上将近2.1万米的高度,持续飞行300秒。
  然而,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成员查理·布林克15日发表声明,宣布飞行测试失败。
 “驭波者”由一架B-52轰炸机搭载升空
  按声明说法,“驭波者”14日顺利脱离母机,助推火箭成功点火。但是,火箭点火16秒后,飞行器一个平衡尾翼出现故障。飞行15秒后,飞行器失去控制,最终坠入太平洋。
  超高音速飞行指时速超过5倍音速的飞行。《洛杉矶时报》报道,美国国防部现阶段资助6个超高音速主要技术项目,过去10年间投入项目经费大约20亿美元。
  美国空军15日在声明中说,用于试飞的“驭波者”现阶段仅剩一架,空军方面尚未决定是否让它继续开展飞行测试。  闫洁
试飞的就剩下一架了
地主家早没有余粮了 那啥来试验 钱在哪里?
请允许我世俗的再幸灾乐祸一回
老美倒霉我高兴
超高音速飞行器试飞失败
《 人民日报 》( 日& &23 版)
  本报华盛顿8月15日电&&(记者温宪)美国空军15日宣布,他们进行的一次超高音速飞行器试飞宣告失败,飞行器X—51A坠入太平洋。
  超高音速飞行指的是时速超过5倍音速的飞行。此次试飞原计划使飞行器时速达到音速的6倍。如果研发成功,美国空军将有能力在1小时内对世界上任何目标发动攻击。
美一夜总会发生枪击案导致3人死亡
日 23:38:24
】【打印】
& & 新华网华盛顿8月10日电&&据美国媒体10日报道,位于美国南部亚拉巴马州多森市的一家夜总会9日晚发生一起枪击案,导致3人死亡。
& & 据当地警方披露,枪击案发生在当地时间9日晚11时30分左右,22岁的犯罪嫌疑人克拉克·彼得森遭“挑逗者”夜总会管理人员驱逐出门后实施报复。他从车上取了一把手枪,由停车场返回夜总会开枪射击,导致3人死亡。彼得森现已被警方逮捕。
& & 美国由于对枪支管理松懈而导致枪支泛滥,枪击暴力事件层出不穷。7月20日,科罗拉多州奥罗拉市一家电影院内发生了一起导致12人死亡、58人受伤的重大枪击案;本月5日,一名退伍军人在威斯康星州一座锡克教寺庙持枪行凶,造成包括枪手在内的7人死亡,另有3人受重伤。
本帖最后由 信密不传密 于
06:07 编辑
看看美国的小兄弟吧,比他老大还不堪:
很多人都说这次奥运会是对于中国来说是极大的耻辱,许多比赛上都体现了对于中国代
表团的不公。但是伦敦针对的仅仅是中国代表团吗?下面是网友整理出的32条真相。那
就让我们来看看伦敦到底是怎样办好这届奥运会的。
& & 1)开幕式,日本队被直接带出了场,以至于根本没出现在点火仪式上。
  2)不明身份的红衣女领着印度队入场,抢去了印度人本就可怜的开幕式曝光机会。
& & 3)主办方分不清朝鲜、韩国,将韩国国旗错当成朝鲜国旗。朝鲜运动员一度集体
离场罢赛。
  4)奥运期间,伦敦市中心成了无人“鬼城”。起因是居民对安保没信心,都出去
“避难”了。
  5)奥运奖牌粗制滥造,皇家造币厂出品的奖牌不比瓷器牢靠。巴西选手的铜牌洗
澡时竟摔坏了。
  6)奥运圣火点燃后,史无前例地连着熄灭了三次。
  7)颁奖时,演奏的匈牙利国歌跑调。立陶宛国歌更夸张,播了一半就卡壳了。
  8)临时搭建的男篮馆对安全考虑不周,导致西班牙名将比赛时被棱角锐利的设施
  9)弄丢了价值40万元的钥匙,使运动员和观众进不了体育馆。逼得警察出动大型
装备破门。
  10)奥运村的床仅长1米73,马桶没盖。很多运动员只能无奈地住起帐篷。
& & 11)奥运场馆只有8台提款机,取钱排不上队。有钱也很难买到食物。大家只能饿
  12)篮球场没卫生间,观众只好憋尿。想出去方便?可以。但别想再进来了。
& & 13)不少比赛进行时,场馆一大半座位还空着。没人看比赛。最后只好拉大兵来撑
  14)奥运专车在奥林匹克公园内撞死了骑自行车的路人。
  15)东道主第五天才见首金 创奥运36年中最尴尬历史。
  16)伦敦市长因滑索故障被吊在半空,狼狈地挥舞着旗子,请人快将他救下来。
& & 17)奥运园区的信息系统在短短24小时内崩盘了两次。
  18)地铁拥堵,大巴“迷路”。巴西女足与英国队比赛前,在大巴里被困了整整5
  19)观众席毫无先兆地突然崩塌,奥组委连夜检查20万座位的牢固性。
  20)英国运动员亚当.杰米里发现奥运证件上印的根本不是他的头像。
  21)由于经费不足(因为女王的生日Party花掉了一半英国军费,),伦敦奥运用
的国旗是历年来最薄的,发给运动员的花是最迷你的,连领奖台也是最小的。以至于为
中国体操男团颁奖时,五个运动员不能一字排开。
  22)颁奖的旗杆设计不合理。并列排名的中韩国旗竟被组织者“别有用心”地上下
挂置。以恶心人为乐趣。
  23)为了捞钱,英国在奥运前创造了“签证经济”。有意识地大量拒签外国游客,
使游客定好的旅店房间作废。从而可以将这些空出来的房间再次出售。
  24)英国车手承认伦敦奥运会上故意撞车,“作弊”夺了金。这样的行为被英国媒
体吹嘘为“勇敢”“机智”。而采取类似策略的亚洲羽毛球手,则全部被逐出赛场,取
消参赛资格。
25)组织者分不清澳大利亚和奥地利。将澳大利亚的介绍“张冠李戴”成奥地利。
  26)给下届奥运会举办国巴西添堵。故意让巴西总统最大的政治对手坐他旁边,将
丑陋的政治斗争带进奥运会开幕式。气得巴西总统险些退场。
  27)黑幕重重。日本拳手数次击倒对手,竟被判输。计时器停表,韩国女剑手“一
秒内”被连刺三剑,丢掉了已经赢的比赛……
  28)不提偏见的大众媒体。连顶级学术杂志Nature也被英国人用来黑叶诗文。可笑
的是数据是错的。更可笑的是,网友指出错误后,编辑将标题改地面目全非(学术期刊
竟如此轻率)。他们故意将客观分析的评论全删掉,只留下谩骂的,以示中国人之“无
礼”。推特上,Nature编辑更肆无忌惮发表种族歧视言论。
  29)印度代表团抱怨:奥运村马桶不足,6个运动员才能分配到一个。每天早晨,
为了及时“占位”,常要进行一场激烈的竞争。
  30)网球决赛后的颁奖仪式上,突然来了一阵风,将正在升起的美国国旗吹落在地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奥运会上国旗落地实在是不详之兆。
  31)羽毛球女单比赛,汪鑫多次请求擦干湿滑地板,被裁判拒绝。最终导致汪鑫受
伤退场。这次奥运,如果中国夺得金牌榜首位,欧洲博彩公司将至少赔付50亿欧元(中
国赔率2.4,全球受注量超过18亿欧元)。这个事实可以帮助理解为什么中国运动员总
被黑,那就是博彩。陈一冰就是例子。丑陋的伦敦奥运不仅政治化,而且黑社会化。
  32)1500米泳池,孙扬表现极其霸气。“一直在领跑,从未被超越”。难能可贵的
是:这破纪录的成绩是在发令枪出故障,孙杨受到严重干扰的情况下获得的。伦敦奥运
,发令枪可不止一次出问题了。但无论怎样干扰和小动作,都挡不住中国人。
这就是伦敦奥运带给我们的“惊喜”,作为中国人,不得不说,北京奥运无与伦比,伦
敦奥运无言以对
是挺不像样的,透着那么傲、独、阴之类的混合气质。&
大阴蒂国丑态百出&
回复也很有意思:
我也同意,干嘛学那么啰嗦的东西
作为学生,最快乐的就是在泥地上打弹珠,后来是打电脑游戏
最好黑白墨人都只学体育,身体练好就行了,个个壮如猪驴
在现在用软件什么数学题都能解出来的年代,学数学太没必要了。以后大学数学就学怎么按计算器就行了。
代数导致很多人没法高中毕业,法律还导致很多人入狱呢!货币导致了很多人贫穷。奥运导致很多国家没有金牌。
我的建议是,什么都别学,那样人人都可以毕业,也活得很开心,在学校里互相交流一下XOXO的心得就行乐!
知道学习好莱坞毛片的时候,才感到英语六级实际上不但必要,而且是远远不够的。
后来有了AV,痛感应该学习二外.
我试问一下,柯西不等式能给你带来人quan吗?能让你投票选自己的国家领导人吗?当你饥饿的时候,你能拿三角函数当饭吃吗?你能够用傅立叶变换把生米做成熟饭吗?
所以,我认为代数学教育,甚至推广到整个数学教育,实际上就是政治洗脑的一个理科版本,应该废除。
-------------------------------------------------------------------
典型的把自己忽悠瘸的例子:
作者是个大学的数学教授,终身的。这不是他第一次发表这样的言论了。感觉就是个老愤青。一开始是出于悲愤,觉得既然这么多人都学不会,干脆不学算了。还有点反讽的口气。后来可能是越想越觉得有道理,现在是一本正经的在鼓吹这个理论。
哈哈,笑喷了&
16 / 23 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回帖并转播
本站声明:本网站所有转载之内容只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本网站纯粹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转所转载之内容,无任何商业意图,如本网站转载稿件涉及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您来函与本站管理员取得联系(联系方式: (只收手机短信) 周一至周六 8:30-17:30 或者电子邮箱)。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少年吸烟危害更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