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中的固定翼无人机集群飞行是怎么拍摄固定目标的

玩无人机航拍要“持证上岗”了|无人机|飞行|驾驶员_新浪新闻
  无人机
  火场显身手。
  研究中心的无人机。
  无人机消防与救援技术研究中心。
  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场合开始使用无人机,民航总局出台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以后再想操纵7公斤以上、视距半径500米以外、高度高于120米的无人机,必须要拿到相应的执照。8月18~19日徐州举行了首次无人机飞行员认证考试,同时扬子晚报记者在中国无人机消防与救援技术研究中心进行了探访。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媛园
  无人机飞行执照江苏首考
  考试分理论和实际操作,总花费近万元
  首批学员
  共有10位,为“公益”而来
  “我们首批10位学员,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生意,而且资产都不小。”学员王震来自徐州,此前曾在媒体工作,后来自己搞起了航拍,“来考证一方面是想先人一步抓住机遇,在无人机服务方面能做得更加完善,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救援方面的考虑。”记者看到,每位学员统一的制服“红马甲”上都写着:中国无人机消防与救援技术研究中心飞行大队。“我们另一个想法,就是成为火灾、水灾等无人机救援的志愿者。”王震说,“不管是高层灭火、仓库灭火、森林灭火,还是水灾围困人员投递物品等,都需要无人机的介入,而我们就想要成为这样的志愿者,在救援时可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理论考什么?
  气象学、动力学都要会
  中国无人机消防与救援技术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考试分为上下午进行,上午理论考试,共有100道题,每道题1分,全部在电脑上操作。主要考查飞行原理(动力学方面)、飞行器系统构成、法律法规、气象知识等相关知识,由位于北京的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与重庆考点联网出题,在北京题库中选取100道,答题过程中由民航局联网监测,只要一提交答案,考试成绩等数据就会传输到北京与民航局。“我们从今年年初就开始学习,一直学到现在,包括气象学、空气动力学等,都要考。”王震说。
  实践考什么?
  操纵飞机画8字形
  实践考试在第二天,在位于徐州贾汪区的一条专修的跑道上进行。由于当天下雨,而飞行器无法淋浴,所以改期飞行。实践考试由飞行器实践操作与口试组成。实践操作有3项,第1是控制飞行器垂直上升、悬停、自转一周,要求尽量平稳;第2是操纵飞机画水平“8”字,此过程飞行时间不能小于10秒,飞行高度不能偏差到正负1米以上;第3为设计航线飞行,并飞行矩形航线后平稳着陆。所有的飞行动作只有标准与不标准,过与不过两种情况。口试则由考官在50道飞机器组装、系统运行等知识题中随机抽5道提问,回答正确3题后即过关。无人机驾驶培训教练员介绍,无人机驾驶合格证分驾驶员、机长两个级别。机长的理论成绩必须达到80分,驾驶员则只要求70分。实践操作考试中,驾驶员完成第1、2项操作,机长则需完成1、2、3项操作。而记者了解到,在昨天的理论考试中,江苏的学员们全部以84分以上的高分成绩过关。
  不过,如果考试不合格,要等待28天后方能补考,未通过考试的,需要300元补考费,如果还没有通过则需要重新学习,学习加考试的学费近万元。
  记者现场探访研究中心
  无人机可用于高层灭火、空投救援物资
  据了解,这次首次在华东地区开展无人机飞行驾驶员认证的机构,是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以下简称:中国AOPA),它是由民政部批准的,也是国内唯一具有无人机飞行员认证机构。
  承办此次华东地区培训及考试的是中国无人机消防与救援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民航AOPA秘书长柯玉宝先生告诉记者,现全国拥有培训认证资格机构一共27家,华东地区共4家,分别是上海(飞艇培训)、无锡(飞艇培训)、南京(航模培训)、徐州(无人机培训)。
  在位于中国矿业大学中国无人机消防与救援技术研究中心,记者见到了该研发中心研发的专门用于高层住宅灭火、空投救援物资的固定翼无人机。飞机上悬挂的灭火弹,可以通过重力加速度迅速穿入高层建筑的住宅玻璃。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东方告诉记者,“仓库等大面积危化品着火也可用无人机先期勘探火情火点,确定区域及燃烧物质。”
  疑难解答
  1什么样的情况需要 “持证上岗”
  对于无人机的分类,一共分为四种。微型无人机是指空机质量小于等于7千克的无人机。轻型无人机是指空机质量大于7千克,但小于等于116千克的无人机,且全马力平飞中,校正空速小于100千米/小时(55海里/小时),升限小于3000米。小型无人机是指空机质量小于等于5700千克的无人机。大型无人机是指空机质量大于5700千克的无人机。
  记者了解到,大型专业无人机(即超过7公斤的飞行器)的操纵者需要考证,但如果是超视距飞行,不管是否超过7公斤都必须有证书才能操作。
  不过,具体规定的细节还在制定中,尤其是针对商用无人机使用的细节将会有进一步规定,预计下半年可以出台。
  2“持证上岗” 有哪些必要性?
  “只有了解了国内的法律法规,无人机操纵者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飞行,在什么地方可以飞行。”柯玉宝介绍,目前拥有AOPA认证的飞手华东地区仅不到30人左右,“因此,如果说我们只生产无人机,但是没有人会飞,没有人会维护,那这个产业肯定就发展不起来。所以进行这种专业的培训,这样才能够使得无人机的应用走上一个正规化的道路。”
  3如何认定 算不算“黑飞”?
  “人员执照、飞机适航、飞行计划三个条件都满足。”日《民用无人飞机驾驶员驾驶航空器暂行规定》出台,结束了无人机没有“名分”的历史。AOPO去年开始组织培训班,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设立了42个训练机构,涵盖除西藏外的所有省市。截止到去年12月31日,有人机拿到“执照”的驾驶员共39811人,而无人机拿到的为244人。目前,全国无人机有执照的飞行员正以100人/月速度递增。
  无人机专家谈“考证”
  柯玉宝
  毕业于空军航空大学,曾驾驶歼击机在空军部队服役多年。现任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执行秘书长,是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委任代表、执照考试员。2013年出任无人机管理办公室主任,带领中国AOPA团队率先在中国开展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资质管理工作。
  记者:目前很多媒体、其他企业用的一些航拍设备,是不是属于“黑飞”?
  柯:无人驾驶航空器属于通用航空的范畴,从这点来说,只要是航空器飞行就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驾驶员来必须要有驾驶执照;第二,航空器要有三证,即国籍登记证、适航证和电台执照。第三,申请空域,要向空管部门申请飞行空域和飞行计划,得到批准后才能实施飞行活动。所以,以目前总情况来说,无人机航拍需要满足的条件首先是人要有执照,其次是申报空域。没有就是“黑飞”。假如你要明天飞,那么在前一天15时之前需向所管辖区的航行管理部门申报你的飞行计划,三小时之内会得到回复。第二天飞前再打电话申报一次。
  记者:关于无人机航拍应用的空域申请,哪些可以不用申请,什么情况下不需要执照飞行?
  柯:作为无人机执照管理方面,有三种情况不需要持照飞行,第一是在室内运行的无人机;第二是在视距内飞行的微型以下的无人机;第三是在人烟稀少、空旷的非人口稠密区进行试验的无人机。这三类虽然不需要持照飞行,但所有飞行都需要申报计划。
  记者:目前我国的无人机研发,在国际上处在什么样的水平?
  柯:我们目前民用消费无人机这块已经超过欧美。汪峰传送婚戒的无人机的生产公司,深圳大疆创新科技公司,已经挤掉了欧美很多生产商。但我们的研发还需要再提高。你看欧美不少多轴无人机,你把螺旋桨削掉一圈,它还能飞,这个算法就非常厉害。
  新闻链接
  无人机信息或将“联网”
  适航法律法规拟明年出台
  记者了解到,目前相关部门也正在考虑将无人机信息全部“联网”,也就是说,以后15-150公斤的无人机,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查到这架飞行器主人的信息、飞行器经纬度、速度高度等各种信息,而设计人员会在系统里加入重点区域围栏,而该飞行器一旦触到围栏,就会自动返航。
  目前针对民用无人机的适航管理,主要依照《关于民用无人机的管理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进行,文件规定了民用无人机运行应当申请办理临时国籍登记证、特许飞行证和无线电台许可,但对具体的管理部门和申办流程却未提及。
  不过记者了解到,无人机适航相关法律法规拟明年出台。不仅如此,飞行器的制造标准也将进行统一。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这是给死难者家属、给天津人民的一个应有的负责任的交代,也是给全国人民、给历史一个应有的负责任的态度。每个生产安全的危险区域,背后都有权力在玩着危险的游戏。抓安全生产的要脉,首先要抓住权力这个事关人命的命脉。
落实带薪休假,不是说说而已,更不是说了就中。领导不带头,下属和工作人员岂敢“僭越”;机关事业单位都不“倒逼”,那些暂时或者声称暂时还不具备落实带薪休假条件的用工单位,又猴年马月才动得了真格。万事开头难,总得找个突破口吧。
香港经济60年代中期开始起飞,70年代出现持续增长的局面,港英政府以此为傲,便将“自由放任”视为香港经济赖以成功的基石,不肯轻易改换思路。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但港英政府的幽灵——“积极不干预”迟迟不肯散去。
像毕节等地那些夭折的儿童,还只是个体命运的悲凉,他们所触动的也只是人们的同情心。但在恶劣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当他们走向社会时所形成的影响,就不仅仅是个体的了。他们将会直接来到我们的中间,用他们的早期教养和习性,直接投射和反馈在我们的身边或身上。不上天的飞行员:操控无人机很乏味 发现目标变疯狂_新浪军事
不上天的飞行员:操控无人机很乏味 发现目标变疯狂
  参考消息网12月1日报道 美国《国防》月刊12月(提前出版)一期刊登题为《由于需求增加,对“捕食者”和“死神”机组人员的培训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的文章,全文编译如下:
  教练不乏王牌飞行员
  在一个看上去像小型集装箱的狭小设施内,挤满一排排电子设备和众多显示器,一名飞行员正在练习驾驶MQ-9“死神”无人机,身后是一名教练在进行指导。
  在这名飞行员的右侧,坐着传感器操作员,他的任务是操控“死神”无人机上用来锁定目标的各种摄像头。传感器操作员也在仔细聆听教练的指导。教练俯下身子、不时对视频画面指点一二。
  她说:“你的屏幕看上去出问题了。”随后,她解释如何改善图像质量:“出现这种情况时,你可以这样做。”
  每名操作MQ-1“捕食者”无人机和MQ-9“死神”无人机的飞行员和传感器操作员都要在位于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附近的霍洛曼空军基地中完成实际训练和模拟训练。该基地拥有9架“捕食者”和15架“死神”遥控驾驶飞机&&空军喜欢用这个词称呼无人机。
  一些空军官员在记者10月走访霍洛曼基地时说,该基地的训练活动表明,对MQ-1和MQ-9这类情报、监视和侦察装备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且他们预计,在不远的将来,这一需求还将继续增加。
  该基地负责4个训练中队的指挥官强调,他们的主要目标是让新飞行员和传感器操作员作好应对将在战斗中面临的不可预测情况的准备,而无论其是在阿富汗进行监视还是在叙利亚铲除“伊斯兰国”恐怖分子。
  第6侦察中队指挥官、教学员们如何操作“捕食者”无人机的吉姆&普赖斯中校说,不会出现与在霍洛曼基地的训练任务“完全一样的战斗任务”。他说:“必须教他们如何严谨地进行思考、如何应对动态局面&&并采取行动,比如‘我应如何确定优先事项?’‘目前应该做什么来实现目标?’”
  训练为期4个月。刚开始,一名飞行员和一名传感器操作员一起在模拟装置上进行训练。然后,学员们转移到地面控制站,练习驾驶一架“捕食者”或“死神”无人机在霍洛曼周围空域飞行。
  然后,他们离开基地,加入作战中队,开始驾驶部署在世界各地的无人机、执行从近距离空中支援到搜集情报的各种任务。
  加拿大航空电子设备(美国)公司的业务经理、MQ-9无人机飞行员教练乔治&斯蒂尔曼说,该公司的承包商负责制定训练课程,在霍洛曼基地的教练中,大约三分之一来自该公司。
  斯蒂尔曼说,霍洛曼基地的4个训练中队都有承包商进驻,他们能够在操作模拟装置和实际飞行时指导学员。
  他说:“为我工作的每个飞行员都是退役老兵,包括很多前空军飞行员,因此,我们能够利用这些经人的宝贵经验。”
  斯蒂尔曼说,美国空军和加拿大航空电子设备公司合作制定用于无人机训练的教学大纲和课程。后者经常发生变化以适应当前需要,今年10月刚发布了新的教学大纲。
  他说,如果空军要为F-16战斗机以前执行过的一套任务制定战术,那么,我可以说,‘嗨,我们以前开F-16就是这么做的’。”加拿大航空电子设备公司的大多数传感器操作员教练也出身战斗机飞行员。
  通用原子能公司的“捕食者”无人机1995年进入美国空军的无人机群,阿富汗战争开始后,后者对这种飞机的采购量出现井喷。2007年,空军开始使用“死神”无人机,其飞行速度、高度及有效载荷是“捕食者”的两倍。
  训练紧张刺激难度大
  随着作战指挥官对MQ-1和MQ-9的需求增加,接受训练的飞行员和传感器操作员的数量也在增加。斯蒂尔曼说,2009年至今,毕业生数量增加了4倍多,从最初的136名增至2014年的714名。
  在来到霍洛曼基地前,飞行员和传感器操作员要在科罗拉多州的普韦布洛和得克萨斯州兰道夫空军基地接受初级培训,学习使用无人机的基础知识。来到新墨西哥州后,飞行员和传感器操作员则会两人搭档,开始在飞行模拟装置上进行训练。
  真实和模拟的地面控制站都有一个操纵杆、油门杆和多于8个的不同辅助显示器。传感器操作员控制“捕食者”的MTS/A型或“死神”的MTS/B型多光谱瞄准系统(这两种系统均由雷神公司制造),使自己能够凭借激光器确定目标并通过光电、微光和红外摄像头进行监控。各台监视器显示不断移动的地图、装在无人机机鼻上的摄像头拍摄或传感器拍摄的视频片断,以及一行行显示飞机及系统状态的数据。
  斯蒂尔曼解释说:“我们没有飞行员通常拥有的各种触觉(例如重力感)&&但我们有更多显示屏和反馈机制,让我们知道飞机在做什么。这些显示屏为机组人员成功执行飞行任务提供了必须处理的各种不同信息。”
  数据量之大令人几乎无法掌控。
  斯蒂尔曼说:“信息不是以一种友好的方式呈现给机组人员的。”
  教练詹姆斯在2010年到2013年间曾操纵过MQ-1和MQ-9。
  詹姆斯说,对飞行员而言,最具挑战性的技能之一是学习如何平衡各种任务,例如驾驶飞机、操作不同系统以及与空管员保持联系。
  第9攻击机中队指挥官胡安&托里斯中校说,刚开始在模拟飞行时,飞行员要练习如何操控无人机动作流畅地飞行,否则,就可能中断其卫星联系。在掌握这些基础本领后,飞行员将执行模拟任务,包括情报、监视和侦察、战斗搜救和“空中遮断”。第9中队是该基地训练MQ-9飞行员的两个中队之一。
  詹姆斯说,在模拟装置上的体验与实际操控无人机非常相似。他说:“据我所知,最大的不同很可能就是模拟装置上的图表图形。看一眼(全动作视频),我就知道它是计算机生成的。”
  托里斯说,在霍洛曼基地,学员们主要学习如何驾驶已经升空的无人机。而在内华达州克里奇空军基地,另有一套课程教他们如何起飞和着陆。
  他说,在实际执行任务时,另有一个部署在战区的飞行员和传感器操作员团队负责发射和回收无人机。原因之一是无人机与位于美国本土的操作人员间的卫星联系存在2秒延迟。
  托里斯说:“在着陆时必须得到实时反馈,以确保飞机安全着陆。”
  詹姆斯说,开展作战行动前,飞行员和传感器操作员要在发射前大约一小时抵达地面控制站,以确保地面控制站处于正常状态。在发射/回收机组进行操作时,飞行机组在一旁观看,然后进行移交。
  詹姆斯说,操作一架“捕食者”或“死神”有时是令人兴奋的,但也有很多等待。在大多数任务的80%时间内,飞行员要一直操作飞机绕圈子,与此同时等待传感器操作员锁定目标。
  他说:“这样一直持续数小时,然后突然间情况有变。例如,我们发现&&我们需要跟踪一个人,他上了一辆摩托车,开始在城市中骑行&&于是乎,一切都变得疯狂起来。”
  开无人机成热门岗位
  对很多民众而言,“捕食者”和“死神”这两个词会让他们眼前出现致命的无人机发射“地狱火”导弹或危险的飞行事故的画面。
  但普赖斯和托里斯都强调,空军的安全记录正在改善。普赖斯说,无人机每10万飞行小时的事故率低于普通的有人驾驶飞机。
  托里斯说,现在,发射/回收机组中都包括一名安全观察员,以便在情况恶化前确认问题。另外,如果无人机与操作人员间失去卫星联系,飞机还会自动按照一条预先设定的路线飞行,直到机组人员将之回收。
  然而有时候,这些预防措施也会失效。在2013年的一起事故中,在纽约州德拉姆堡附近,空军操作人员训练时失去对一架“死神”的控制。空军作战司令部事故调查委员会的报告称,这架价值1060万美元的飞机坠毁于安大略湖中。
  军方对事故的调查显示,任务控制空勤组注意到这架MQ-9的机载GPS系统出现了问题,并试图操控这架飞机返回惠勒-萨克陆军机场,但飞机中途失去了联系。发射/回收机组试图重新控制这架飞机,“但这架MQ-9的GPS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再次出现故障”。
  政府监察部门4月的一篇报告称,另一个潜在问题是,作战时的快节奏和有时十分紧张的工作状态可能导致机组成员士气低落。
  詹姆斯说,媒体报道夸大了无人机飞行员的不满情绪和机组成员患上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征的几率。他说,与任何工作一样,驾驶一架无人机有时也许单调乏味,但最终而言是很有意义的,而且这一工作在空军内部越来越受尊重。
  尽管存在各种问题,但全球对“捕食者”和“死神”等无人机的需求仍在增加。
  斯蒂尔曼说,数十个国家在考虑购买无人机。随着无人机销量增加,训练和模拟产品的潜在市场同样供不应求。
  比如,加拿大航空电子设备公司就同时在霍洛曼基地训练来自英国、意大利和法国的人员。荷兰、澳大利亚和德国目前正与美国空军就代训问题举行谈判。(编译/裘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美国空军现役的MQ-9“死神”无人机。
  【延伸阅读】美新武器项目曝光:空基潜射无人机 反舰导弹突防强
  参考消息网11月18日报道 美媒近日称,五角大楼寻求在未来使用空基无人机执行任务。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11月11日报道,从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正在征集的一个新项目看,五角大楼正寻找在大型飞机上搭载多架无人机的方法。这些无人机将从大型母机上起飞,前往一些难于抵达的地区执行情报搜集、监视和侦察任务,完成任务后再返回母机。
  周末发布的这一信息征集书寻求在大型飞机上搭载无人机,譬如搭载在B-52和B-1轰炸机,或者C-130运输机上。较小的无人机将从大型飞机上起飞,执行任务后返回。然后大飞机飞离可能存在危险的空域。
  该信息征集书称,“该研究项目设想一架大型飞机,经过尽量少的改造,就能够从防区外发射和回收多架小型无人机”。
  无人机在美国军事和情报行动中依然发挥着较大作用,包括飞往非洲和中东地区的上空搜索恐怖组织。
  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的这一新的征集书是一系列研究项目的一部分。这些研究项目旨在研制一些能使美军作战能力可以覆盖很大距离,并到达通常有敌军保护的沿海和其他区域的新武器。
  今年早些时候,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发布了有关能突破诸如中国和伊朗等潜在对手防御的远程反舰导弹,以及搭载于较大型潜艇上的水下无人机的信息征集书。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的另一计划是使多架无人机能自动相互通信而不需要地面中心站的指挥控制。(编译/宋彩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美军X-47B无人机首次从航母起飞
  ( 09:41:00)
  【延伸阅读】美军青睐小型无人机:皮实便携智能 被截获也不泄密
  参考消息网11月13日报道 美国《国防》月刊(11月号)刊登了一篇题为《小型无人侦察机增强军队战场视听能力》的文章,原文编译如下:
  在过去13年的战争中,军队“积攒”了各式各样的无人飞行器,有的重达数万磅,有的可装进背包或衣兜。
  正是这些大多不到15磅重的小系统可以迅速部署到位,在军人执行任务时飞越山岭,透过栅栏窥探或在树丛间观察。
  尽管防务预算削减,但这种搜集关键情报和监视、侦察(ISR)的能力仍将是武装部队的重点发展领域。
  军方的苛刻条件
  马萨诸塞州内蒂克士兵装备研发中心(NSRDEC)的军代表查尔斯&梅上校表示,就小型无人飞行器(UAV)而言,军队需要坚固耐用的装备,但现有的UAV都太娇贵,不适合投入环境艰苦的战场。
  他指出,叙利亚、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地形崎岖,对许多UAV系统富有挑战性。
  “附近没有家得宝公司、劳氏公司或者类似Ace Hardware的商店,也没有无线电器材公司让你找到你想要的修理工具,”他说。
  陆军发言人杰夫&西斯托指出,归根结底,NSRDEC想要的是能够在战场上增强军人的态势感知和让他们受到更好保护的系统。
  他说:“在纳蒂克的实验室,我们是在为单个士兵研制产品。我们在想办法弥补其眼睛和耳朵的局限性。”
  谋求用小型无人机来搜集ISR数据的不止陆军一家。今年8月,海军要求了解有关微型和小型垂直起降无人机系统的信息。信息请求书称,微型系统的重量应在5到20磅之间。
  信息请求书中表示,这些系统应当“能够在日间和夜间行动中、在任何环境条件下提供情报、监视和侦察”。
  信息请求书还提出,它必须重量轻、即装即用、能够通过光电和红外传感器发送实时全动态视频。此外,它必须便于携带、可重复使用、“坚固度足以适应不平整地区、山地、城区、林区和海上环境等”。
  大黄蜂表现优异
  一家有望打入美国军火市场的外国供应商是普罗克斯动力公司,这是家总部设在挪威阿斯克尔的私营UAV制造商。该公司提供的PD-100“黑色大黄蜂”微型无人机类似于一架小型直升机,可在飞行过程中迅速搜集ISR。
  普罗克斯动力美国公司的总经理、挪威退役陆军准将阿尔内&肖耶佩透露,这款18克重的UAV能连续飞行25分钟,航程可达1英里,在风中的速度可达15节。
  肖耶佩说,“黑色大黄蜂”配备三个视角为130度的固定摄像头,用户可以通过无线电传输获取实时视频或照片。
  “飞机里面不储存数据,”肖耶佩说,“假如它坠毁或者被人截获,那里面什么也没有,这样就顾及了行动安全。”
  整套系统包括一个控制单元、两架UAV和一个充电器,其中充电器也可以用作飞机的保护匣。
  “黑色大黄蜂”可执行多种任务,包括ISR搜集、目标定位与核实、事后评估等。
  据肖耶佩称,公司已经生产出逾1000套“黑色大黄蜂”。英国陆军在2011年签约订购了一批PD-100,随后将之运往阿富汗。
  “英国陆军已在作战中用了两年,反响很好。英国人很清楚,这种系统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加强了兵力保护和态势感知,”肖耶佩说。
  美军也在对PD-100进行评估。2011年,普罗克斯动力公司从NSRDEC获得一小笔测试与评估奖金。它在2013年又得到经费进一步完善这项技术。两笔钱加起来总共约300万美元。
  肖耶佩说,普罗克斯动力公司在不断改进这套系统,更好的摄像头、更长的电池寿命、更强的续航力都在考虑之列。
  西斯托表示,PD-100可让官兵更好地“感知下一个角落或下一座山上是什么情况”。
  市场前景仍看好
  弗吉尼亚州防务和航空市场分析企业蒂尔集团的公司分析部负责人菲尔&芬尼根说,将来小型UAV的大笔采购项目将减少,但机会依然存在。
  他认为,军队将不仅通过各种改装来完善小型系统,也会再添置一些飞行器以便部队有更多选择。
  芬尼根说:“最终,陆军希望创造一个UAV家族。”这其中可能会包括13磅重的“美洲狮”、4磅重的“大鸦”甚至更轻的系统。
  国际预测公司的资深防务分析师拉里&迪克森指出,尽管有所进展,但微型无人机的研制尚处于初级阶段。公司仍需探索如何增加负载和它们的可用环境,例如小型无人机在有风条件下会出现电力不足。
  此外,它们还必须更加坚固耐用。
  “这些东西是要装在军人的背包里或者袋子里的,会被扔来扔去,饱受折腾,”迪克森说。
  他预言,特种作战部队可能会在这个十年内采用微型无人机,到本世纪30年代,这种技术会被地面部队更加广泛地采用。
  他说,到头来,微型无人机甚至会被用来监控整座敌占城市。
  美国航空环境公司负责营销和通信的副总裁史蒂夫&吉特林表示,只要战场上有进行监视的需要,小型UAV就会有需求。
  他指出,小型UAV“能力与众不同,它把搜集信息的能力交给了当时当地需要信息的人。大型无人驾驶飞机更为少见,它们要贵得多,且不是前线人员能随时使用的。”
  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蒙罗维亚的航空环境公司生产多种小型无人机,包括“美洲狮”“黄蜂”和“大鸦”。吉特林称这些平台可由地面部队随身携带。他说,这三种系统占五角大楼全部UAV的85%以上。
  新技术不断涌现
  2011年,航空环境公司与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合作制造出一款名叫“蜂鸟”的微型UAV。这款飞机的外观恰似蜂鸟并模仿蜂鸟振翅飞行,可以抵近目标而不引起怀疑。它的重量仅19克,翼展16厘米。
  吉特林说,“蜂鸟”目前还只是一种技术演示,但航空环境公司正在找机会将其付诸生产,不过,最终产品也许不会像一只鸟。
  “跟我们的很多创新一样,把新点子变成新产品有时候需要若干年时间,”他说。
  今年9月,航空环境公司宣布,它接到海军陆战队的一份固定价格订单,总额约2180万美元,订购该公司的RQ-12“黄蜂”AE小型UAV。公司发布的新闻稿称,这批“黄蜂”将被纳入海军陆战队的下一代小型UAV家族。
  吉特林表示,除了军队以外,民用市场也在蓬勃发展。“蜂鸟”等小型UAV可用于救灾和农业等,对外销售会给UAV制造商带来滚滚财源。
  迪克森指出,以色列等国家也许会发现这种技术格外有用。“它的环境类型确实会促进使用小型技术系统,原因就在于那里常有城市作战,权且称它是平叛战争类型吧。”
  芬尼根认为,小型UAV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销往海外。
  “市场在变,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只有美军。它将日益国际化,因为很多国家在采用这些系统,”他说。
  他说,外国还有可能把这些系统用于边境巡逻,而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一些欧洲国家,这些系统还会有商业用途。
  在美国,联邦航空局严格的规章制度扼杀了小型UAV的商用可能性。若非取得豁免,商业实体不能让无人机在国内空域飞行。今年9月,联邦航空局给予了六家航拍公司豁免权,准其在国内空域用无人机拍摄影视镜头。该机构表示,他们正审议另外40份豁免请求。(编译/何金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全球鹰无人机
  ( 08:06:00)
  【延伸阅读】美军MQ-9无人机首次参加弹道导弹实弹拦截测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约翰&保罗&琼斯号(DDG-53)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军MQ-9无人机发射导弹(资料图)
  中新网10月28日电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美国东部时间10月17日凌晨3点08分(夏威夷标准时间10月16日夜间9点08分),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局(MDA)、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美国海军“约翰&保罗&琼斯”号驱逐舰(DDG-53)成功完成了一次编号为FTX-20(FTX是“飞行测试-其他类型”的缩略语)的反导测试。
  在此次测试中,一枚中程弹道导弹靶标从位于夏威夷州考艾岛上的太平洋导弹试验场(PMPF)发射,位于夏威夷西部的“约翰&保罗&琼斯”号驱逐舰配装了“宙斯盾”基线9.C1型武器系统(弹道导弹防御5.0版能力升级),通过舰载AN/SPY-1雷达探测并跟踪了此枚靶标,随后生成了火控数据、进行了目标识别并运行了交战功能,但并未发射“标准”3拦截弹。项目官员们将利用通过遥测等途径获得的测试数据,对武器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MDA将利用测试结果改进和增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并支持在欧洲实施的导弹防御“分阶段自适应途径”第2阶段工作向前推进。
  除了“约翰&保罗&琼斯”号驱逐舰,其他在本次测试中运用的装备和技术包括海基X波段雷达、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STSS)演示验证星和辨识传感器技术,以及指挥控制、战场管理与通信(C2BM)体系传感器实验室,C2BM实验室和位于PMPF的岸基“宙斯盾”导弹防御综合测试设施。其中,辨识传感器技术旨在演示“宙斯盾”武器系统仅仅只依靠远程空基传感器提供的跟踪数据,就能发射“标准”3导弹射击并摧毁弹道导弹的作战方式。在此次测试中使用了一架携带有MTS-B型多光谱瞄准系统的无人机,其交战是在美国大陆的一个测试台实验室上进行的实时模拟。
  此外,《防务内情》引述MDA的说法,透露该局还计划在10月27日上午(首选的中程弹道导弹靶标发射窗口;备选窗口为10月28日至10月30日之间的某一天上午)使用“约翰&保罗&琼斯”号驱逐舰进行编号为FTM-26(FTM是“飞行测试-‘标准’导弹”的缩略语)的弹道导弹拦截测试。该驱逐舰是首艘改装“宙斯盾”基线9.C型武器系统的战舰,其核心是多任务信号处理机,这是弹道导弹防御5.0版能力升级的中心。
  在此次测试中,该舰将实弹发射“标准”3第1B批次拦截弹,在大气层外拦截靶标。此次测试还将使用2架配装MTS-B型多光谱瞄准系统的MQ-9“死神”无人机(岸基“宙斯盾”导弹防御综合测试设施也将参加测试)。MDA表示,这将是无人机首次参加弹道导弹实弹拦截测试,也将是FTX-20之后第二次使用远程机载传感器实时提供的数据完成端到端测试。(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张洋)
  ( 11:00:00)
(新浪军事)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人机编队飞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