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那本书有关 经济与金融计量经济学 ppt的计量方法

留学6年回归工作,底薪只有两千,海归“贬值”了吗?如何将海归的思维更加创新、语言优势,沟通更主动等这些优点发挥出来,不要自我评价太高,稳稳当当制定求职标准,写好求职简历,告别低薪不是问题。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180',
container: s,
size: '250,200',
display: 'inlay-fix'
热门资料排行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1随宋逢明教授识海外华人经济学家_网易财经
随宋逢明教授识海外华人经济学家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清华大学伟伦楼。宋逢明博士略显凌乱的办公室。香烟淡蓝色的氤氲。偶尔传来的电话铃声让这个寂静的夏日黄昏越发显得寂静了。
宋逢明博士,金融学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与金融系主任,被媒体誉为中国金融工程学科的"开拓者"和"领路人"。
香烟,清茶,听宋老师如数家珍地谈着他所珍爱的金融工程学科以及他接触过的海外华人金融学名家。宋老师的言词舒缓、带着点上海口音,目光接触温暖而谦和,肢体语言自然而内敛,平凡、亲切得一如隔壁的上海阿叔,初见之时竟让记者想起《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太史公谈起对飞将军李广的印象:"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在这个时代,我们已经惯看了成功的组织的领导者象摇滚明星一样到处得到媒体和公众的狂热追捧、以至自己也开始学着象摇滚明星一样"作秀",宋老师的这种平凡和低调不能不让人感觉有几分意外。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商务畅销书《基业常青》(Built to Last)和《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的作者]提出的第五级领导力(Level 5 Leadership)--领导力的最高层次--的两大特征是"专业意志"(professional will)和"谦卑"(humility),宋老师可谓暗合此中的真谛--意志,使得已届知天命之年、又是半路出家的他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将西方的金融理论与教育引进到中国、建立并领导了清华大学的金融学科,自己也是著作、译作等身;谦卑,则在于尽管记者对宋老师的经历与成就满怀敬意与好奇,一再想从宋老师身上多发掘点他自己的故事出来,宋老师却不愿多谈自己,只是毫不吝惜地将全部赞美之词留给我们这次访谈中所提及的海外华人、清华金融学科的团队、还有自己寄予厚望的学生们。
《当代金融家》:几年前,国内几乎没有什么人听说过"金融工程",而现在,"金融工程"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公众流行语汇,您也被媒体誉为"中国金融工程学科的开拓者和领路人"。当时您是如何发现这个学科、对它产生兴趣、并矢志将其移植到中国的呢?目前,金融工程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如何?
宋逢明博士:如果媒体的朋友称我为中国金融工程学科的开拓者,我深感荣幸。其实我们所做的主要是一些引进、介绍性的工作:将西方的金融学研究引进中国,同时也努力将中国的问题介绍给国际金融学界。我们经常同国际金融学界的一些知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在这方面,清华的优势在于其国际化办学的传统:从建校伊始,清华就一直保持着"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惊醒,正是这种传统使清华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始终处于国内学界前列。
我一直对金融相关学科很感兴趣。离开清华去美国做博士后研究的时候,清华正筹建金融学科,为此我也有任务去了解美国金融学界的研究情况和学科设置。清华是一所以理工科见长的学校,社科和人文方面有一定劣势,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分支可以让清华扬长避短,金融工程恰好符合我们的构想。
"金融工程"作为一个学科,有广义的解释,也有狭义的解释,这背后牵涉到如何对"金融"本身来界定。从狭义上来讲,"金融"就是在"时间"和"风险"两个维度上来优化配置金融资源。"时间"维度涉及到金融财务计划方面的问题,而"风险"维度上就涉及到金融工程了。实际上,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的一些学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将"金融工程"和"金融风险管理"等同起来,主要目标是通过结构化金融产品的设计来实现风险维度上的优化配置,这就是狭义上的金融工程。从广义上来说,任何金融产品--金融产品本身的定义也可以极宽泛--和金融解决方案的设计都可以视为金融工程。现在,在发达国家,"量体定做"的金融产品和解决方案开始流行起来,使得整个金融市场日渐完善、有效起来。
即便在美国,金融工程也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大体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我在美国时适逢金融工程发展的早期。甫一接触,我就感觉到这门学科特别有生命力,是金融学科中的"高科技"。尤其是金融工程带有工程思维的特色,特别适合清华的传统和优势;此外,它本来并不是学者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起源于产业界,因此同金融实践紧密相连、并同产业界保持密切联系。
确立金融工程作为金融的一个独立分支的标志性事件是1990年国际金融工程师协会[IAF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inancial Engineers]的成立。当时我结识了这个协会的共同创始人和执行主席约翰.马歇尔博士[John F. Marshall]。马歇尔博士是将金融工程从业界介绍到学界的一位先驱,当他得知我欲将这门学科介绍到中国的意愿后,对我的想法颇为鼓励,还将他的著作《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A Complete Guide to Financial Innovation, John F. Marshall & Vipul K. Bansal, New York Institute of Finance, 1992]送给我。这本书的内容并不深,但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各种衍生金融产品,如期货、期权、掉期等。后来我们翻译、出版了这本书。
很巧,回国后适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要做一个同金融相关项目,我利用这个机会推荐金融工程,这样就有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下设"金融工程"课题组,金融工程学科开始在中国发展起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改革的深入,以及保险、多种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的发展带来了对金融工程专业的巨大市场需求,使得这个学科在社会上一下热了起来。
然而,在今天的中国,关于金融工程的很多问题还只是停留在学术探讨的层面上。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够繁育,监管当局对很多金融产品的创新持非常审慎的态度,使得金融创新、尤其是产品创新受到诸多制约。此外,在制度上,目前国内的金融市场还缺乏一些基本的制度保证,例如,目前国内连"卖空"制度都还没有建立,固定收益市场、衍生产品市场都还没有很好地发展。这使得金融工程要想真正在中国金融市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有一段路要走,因而,我们目前的金融工程教育和学术研究主要还是为未来做准备,可以说依然带有一定的超前性。
《当代金融家》:早听说清华大学同中信集团合作创办的金融工程实验室。能请您介绍一下清华的金融工程实验室吗?
宋逢明博士:我们的金融工程实验室已经运作了一段时间,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也为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如证监会做过一些项目,还为新加坡作过一个新的外汇衍生产品的市场模拟实验。建立这样一个实验室的基本出发点在于,金融学的发展不仅需要理论和实证研究,也要象自然科学一样,做大量实验室工作,因为在我们看来,实验金融学是金融学科的一个发展方向。我们致力于将这个实验室发展为一个公共研究平台,为政府部门进行政策研究、提供决策支持、为金融机构、企业作新产品开发实验等。
目前我们的实验工作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模拟金融市场,比如模拟市场对新的金融产品或政策法规的反应。例如,现在我的一个学生的博士论文就是用计算机模拟股市坐庄过程、试图发现什么样的监管制度会对庄家有影响。实验中一个很有趣的发现是,任何政策法规限制--例如涨/跌停板、限制交易量、不准卖空等--对庄家其实都没有什么影响。对庄家有影响的是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和壮大,机构投资壮大了,庄家就玩不动了。象这类实验和发现对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政策法规制定就很有意义。
这个实验室目前全部是由我们自己的学生运作的。清华的学生真是聪明--来访问的外国学者看到我们的教学大纲都很吃惊,因为我们本科四年级的课程在深度、难度上已经相当于国外的研究生课程!把责任交给他们,不必担心难度,他们肯定都能完成!
《当代金融家》:这类的实验室即便在美国好像也不多见,其中颇负盛名的就是麻省理工学院的金融工程实验室。很巧的是,麻省理工金融工程实验室的主任安德鲁.罗[Andrew Lo]博士是一位华人。能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吗?
宋逢明博士:我们的实验室其实很多地方就是从麻省理工那里学来的。罗博士同我们有很多交往,我们往往称呼他的昵称Andy。罗博士中文名字叫罗闻全,堪称华人中最顶尖的金融学者,是特别值得向国内介绍的一位学人。罗博士祖籍上海,出生在香港,幼年时随母移居美国。小时候的Andy是个神童,有点像国内中科大少年班的那些天才少年。他本来是读经济学的[耶鲁大学经济学和数学学士,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来转入金融学领域。
罗博士最大的学术贡献在于,在90年代,他同其他几位新锐金融学者--包括现在执教于哈佛大学的约翰.坎贝尔博士[John Y. Campbell]和执教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克莱格.麦金雷博士[Craig MacKinlay]--一道创建了金融学的一个新的分支"金融计量经济学"[financial econometrics],也就是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金融市场。他们做了很多令学界瞩目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对金融市场作了大量经验实证研究来检验一些重大的金融理论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检验"有效率市场假说"[EMH,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有效率市场假说认为金融产品的价格全面反映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基于这一假说,股票价格变动也因而是随机游走的[random walk],因为影响股票价格的新的信息总是随机出现。这一假说最早由芝加哥大学的尤金.法马博士[Eugene Fama]提出,长期以来都是金融学界的主流。但Andy和同事们却从实证研究中发现了一些同这一假说冲突的地方,并由此深入研究。关于有效率市场假说曾经有过一本很有名的书叫《漫步华尔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by Burton G. Malkiel, PhD],Andy和同伴反其道而行之,将荟萃他们研究成果的论文集命名为《华尔街的非随机游走》[A Non-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by Andrew W. Lo & A Craig MacKinla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由于Andy和同事的工作,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在金融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逐渐成为主流,形成了新的学科分支"金融计量经济学"。
《当代金融家》:的确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到今天,有效率市场假说虽然仍是金融学界的经典,但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新的流派,如您刚刚提到的金融计量经济学,还有行为金融学等。您个人对这些流派有什么看法?
宋逢明博士:传统的金融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到现在只有五十年左右的历史。它的肇始我认为应该追溯到肯尼斯.阿罗[Kenneth Arrow]的一般经济均衡理论[General Economic Equilibrium Theory],此后有莫迪利阿尼[Franco Modigliani],卢卡斯[Robert Lucas],马科维茨[Harry Markowitz],米勒[Merton Miller],夏普[William Sharpe],布莱克[Fischer Black],法马[Eugene Fama]、默顿[Robert Merton]、斯科尔斯[Myron Scholes]、罗斯[Stephen Ross]、杜菲[Darrell Duffie]等大师们的薪火相传,才最终构建起来。很多人以为所谓金融学无非就是几个数学模型,其实远非如此--理性金融经济学自有它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是将瓦尔拉[Leon Walras]最初的一般均衡理论向不确定经济延伸,建立了金融市场的均衡理论。此外,福利经济学的一些研究成果也被引入金融经济学。这样,到了80年代,理性金融学--或者说新古典主义的金融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就基本建立起来。
这里我们就得提到另一位中国学者,来自台湾的黄奇辅博士[Chi-fu Huang]。黄博士是最早在美国名校学习金融的中国人之一,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后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黄博士曾经从事过多年学术研究,后来离开学界,从事对冲基金管理,曾任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 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主要合伙人,负责亚太地区业务,坐镇东京。据黄博士告诉我,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鼎盛时期,其旗下管理的资产甚至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不相上下,他本人给任何一个亚太国家中央银行的行长打电话,行长都会亲自接听,称得上是国际金融市场真正的"弄潮儿"。
虽然在"下海"之后作的学术研究比较少了,但黄博士同李兹森伯格[Robert Litzenberger]合著的《金融经济学基础》[Foundations of Financial Economics, Prentice Hall, 1998]迄今为止仍是金融学科的经典,在北美和欧洲是金融学研究生入门的第一本教科书。此外,他还在同斯坦福大学的杜菲博士合著的一篇论文中论述了金融经济学的第三基本理论。虽然这并非他们的原创,但他们做了很好地总结、归纳工作,用严谨、规范的数学模型给予严密的论证,可以说他们参与完成了金融经济学理论框架的构建。
在华人金融中,黄、罗两位堪称是前辈了,虽然罗博士年纪还很轻,黄博士也比我年轻。
回到我们关于金融学派的话题。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问题在于它的两个最基本的假设前提。其中一个是"完美市场"假设,即市场是无摩擦的,比如说没有交易成本。第二个假设,也就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理性经济人"[REM, rational economic man]。从整个市场的长期角度看,这两个假设可以说是基本上正确的,但也正因为这两个前提,新古典经济学也经常同现实不相吻合,出现了一些传统的理性金融学不能解释的现象。比如说第一个假设,如果要达到完美的市场,就需要很多制度上的刻意设计,这就使得了新制度经济学向金融经济学的延伸,形成了"新制度金融学",构成了对传统理性金融学的一个主要挑战。针对"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学者引入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来解释市场的一些异象,这样就有了行为金融学。
华人学者在行为金融研究方面最突出的大概当属黄明博士,现任长江商学院副院长。黄明博士曾获康乃尔大学物理学博士和斯坦福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在斯坦福大学时好像是师从杜菲博士,毕业后曾在芝加哥大学工作一段时间,又回到斯坦福大学任教。他本来也是从事理性金融学研究的,后来转向行为金融学,曾经将"期望理论"[Prospect Theory]引入他的研究,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在新古典的框架之下,也有学人在研究中引入了制度和行为金融分析。很值得一提的华人学者就是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的王江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博士、金融学博士],我们的特聘教授和清华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的主任。王江博士最重要的学术成就在于他从博士论文开始,对量-价关系--即股票交易量和价格的关系--的研究。虽然这个研究方向有点窄,但王博士堪称这方面"开宗立派"的宗师,有很多学人追随他的研究方向,在学界很有影响,已经开始有学术领袖的气象了。
然而,尽管包括新制度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在内的新的流派在过去的几年中的确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也经常能够更深入地解释一些金融市场现象,但第一,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流派建立了足以同新古典主义金融学相抗衡的完整、精密的理论体系;第二,在金融经济学中一直有一种"市场进化论"或"市场达尔文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指出,虽然市场的参与者在学习做决策的过程中可能会是非理性的,但一旦达到了均衡,所有的市场参与者一定是理性的,因为在市场竞争中,非理性的行为必将被理性行为所淘汰。这很符合直觉,是吧?随着市场的日益完善,非理性的行为乃至制度性的缺陷都会逐步得到弥补。
可以说,直到现在,新古典主义还没有遭遇到最根本性的挑战。
《当代金融家》:谢谢宋老师给我们展示一幅金融经济学发展和演进的完整图景。能请您再给我们介绍一些近年来国际金融学界出色的华人金融学者吗?
宋逢明博士:在公司金融方面做得很出色的有现在执教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张春教授[美国西北大学决策科学博士]--张教授此前已经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讲席教授了。现代金融学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即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和资本市场[capital market]。在我看来,前者是核心,因为在资本市场实际上是围绕着公司的价值的--评估公司的价值、为公司的所有权(股票)和债权定价,在市场上交易。但公司金融比较难做,研究的人也不多,张教授堪称是这方面最出色的华人学者。
陈志武博士[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现任教育耶鲁大学]在资产定价方面颇有建树。
曹泉伟教授[芝加哥大学金融学博士,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在衍生产品方面做得很出色。
周国富教授[美国杜克大学经济学博士],在金融市场的计量经济学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执教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王坦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经济学博士],在实证和理论研究方面都很出色。
在经验实证研究方面非常值得推许的一位学者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何佳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博士]。何教授曾任中国证监员会规划发展委员会委员和深交所综合研究所所长。他作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在国际一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很多论文,对共同基金的研究堪称一流。
黄海洲教授[美国印地安那大学企业经济学与财务博士],国际组织的高级,在货币经济学方面很有心得,对中国的货币政策经常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
何华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管理科学博士]是中国学人中较早从事金融学研究而且颇有建树的一位,曾执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又转去华尔街,在固定收益交易方面做得很成功。他对我说过,相比于学术研究,他还是更喜欢在金融市场进行实际操作。
还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朱煜教授。朱教授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博士,在华尔街工作过很长时间。何、朱两位教授在学术上都很有建树,但后来更多是在产业界发展,学术研究相对也就做得少了。
特别值得我们感激的是在统计学方面对金融研究有重大贡献的一位前辈学者,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刁锦寰教授[George C. Tiao]。刁老师是有世界影响的统计学大家、英国皇家统计学会和美国统计学会名誉院士,也是将统计学方法用于金融和管理研究的先驱。刁老师曾经帮助台湾清华大学建立金融学科,又主动来到大陆,表示愿意帮助我们。当他看到我们的教学计划时,大为赞赏,感叹没有想到大陆已经有了很先进的金融教育。回到美国后,刁老师即召集全美华人金融论坛,我们也应邀参加。在论坛上交流的第一份教学计划就是我们的。刁老师呼吁海外的华人金融学界"帮助中国最好的大学建设最好的金融专业"。现在,刁老师对北大和清华都非常热心。
刁老师在海外华人金融学界地位尊崇、年高德劭,很多在美国的华人金融学者、包括Andrew Lo对刁老师都执弟子礼,所以,刁老师自然是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现在,我们的特聘教授组真是可谓"群贤毕至",囊括了众多国际金融学界的华人精英:有曹泉伟博士、高滨博士、黄海洲博士、梅建平博士、王江博士、王坦博士、张春博士、周国富博士等。他们的加盟使得我们得以开设许多国内本来没有能力开设的高端课程,比如说金融经济学、Continuous Time Finance、计量经济学、公司金融等方面的高级课程等。这些学人的学术成就、爱国心和热情都令人仰慕。他们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金融经济学研究理念和方法。我们主要是向他们学习,让我们的学生从模仿入手,逐渐建立起我们自己的学科体系,着眼于未来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除了聘请这些客座教授,我想向你们特别介绍真正引进到我们这里工作的"海归"学者。我建议你们如果有机会一定要采访一下杨汝惠博士,我们新来的一位年轻讲师。来自台湾的杨博士毕业于剑桥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去牛津大学任教的机会,加入我们,是非常优秀的一位年轻学者,人也很漂亮。还有毕业于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李志昆博士,在公司金融方面的研究做得非常好,可能很快即有机会在国际一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此外还有目前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任高级讲师的李东辉博士也会加入我们。
《当代金融家》:感谢宋老师为我们介绍了这么多出色的华人金融学者。其实我们觉得您的经历也会对我们的读者很有启发:在文革期间大学毕业,在一间工厂里工作了近十年后才重新回到学术界。能和我们谈谈您个人的经历吗?
宋逢明博士:其实我个人没什么好说的。记得很清楚,去上海交大读硕士的第一天,我们的总支书记接待新入学的研究生--文革后的第一批,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是:"你们这一代人是要做'铺路石'的。"做"铺路石"是件好事,因为后面的人可以踏着我们前行。
对于我这一代人来说,"文革"的那几年算是耽误掉了。"文革"耽误了不止一代人,算来我们还算幸运,毕竟文革结束了以后,我们还有机会搭上末班车、重返校园、读研究生、出国。我读完硕士的时候已经35岁了,读完博士已经年过40,做完博士后研究就已经50岁了。我的主要工作只不过是50到60岁之间的这十年间做的,如果我能有什么贡献的话,那就是还有机会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将国外先进的金融学理论介绍进来,将国外新的金融学理念在国内传播,有机会带好几个学生。
清华大学金融学科现在有二十几个研究生,都非常有才华、有前途。到现在,我们中国本土培养的金融人才还没有人能够在国际领先的金融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的,也许我们的学生当中不久会有人实现这一突破。他们在十到十五年内做出一些重大的成就不是不可能的。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有所成就,将来成为中国金融学界的中坚和银行金融业界的脊梁。
本文来源:当代金融家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京 东 价:
[定价:¥]
PLUS会员专享价
您购买此商品可享受专属价
增值业务:
重  量:
搭配赠品:
服务支持: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金融计量方法系列教材·金融计量学:基于SAS的金融实证研究
商品介绍加载中...
扫一扫,精彩好书免费看
京东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京东自营商品开具机打发票或电子发票。
凭质保证书及京东商城发票,可享受全国联保服务(奢侈品、钟表除外;奢侈品、钟表由京东联系保修,享受法定三包售后服务),与您亲临商场选购的商品享受相同的质量保证。京东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价格说明: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在京东平台上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
iframe(src='///ns.html?id=GTM-T947SH', height='0', width='0', style='display: visibility:')谁给推荐几本国外的金融工程和计量经济学经典教材?急问!
《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
计量经济学手册(全英文,国外教材经典)
古扎拉蒂 的或者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
国外的John Hull的很经典,《期货与期权市场导论》,
《计量经济学分析》 格林 英文名: Econometric Analysis
by Greene 简介:这是一本欧美一流大学非常流行应用计量经济学教材,被誉为应用计量经济学的百科全书。
搜索这个(计量经济学手册(全英文,国外教材经典))然后下载就行了!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1、语言准备:要考TOEFL,必须考到100分,否则选学校有限制,而且基本不可能有奖学金,其次要考GRE或者GMAT,商科的话大多都要GMAT,个别学校允许用G...
一、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方法:
  与一般的数学方法相比,计量经济学方法有十分重要的特点和意义:
  研究对象发生了较大变化。即从研究确定性问题转向非确定性问题,其...
转了一篇12年考研复旦金融工程复试被刷的经验贴,失败是成功之母,希望你有所觉悟!
[考研外校] 我的2012复旦管院金融工程考研悲剧。。
考研的一个时代过去了,...
有啊,现在银行有QDII产品,你可去咨询一下。
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jasonhubao/3955043
更新至,无需安装的绿色版eviews6...
答: 卵子和精子受孕过程图网上有吗?感觉很不可思议,想看看是怎么进行的。
答: 鲁迅对老师的印象总体来说是正面的....
答: 为灵魂而艺术
答: [89]他说:“学至于佛则无所学”,以为宋伊川诸儒“皆窃吾佛书”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计量经济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