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茶文化的兴盛

中国古代茶文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古代茶文化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为了更好地提升中国茶产业品位、加速推进发展中国茶叶经济,我们要从深刻理解茶文化建设丰富内涵着眼,弘扬中国茶文化精神,从而充分认识茶文化建设重大现实意义,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全方位地谋略茶叶经济前瞻性的战略发展思考。
深刻理解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和饮茶的国家,也是茶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度。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是世界茶文化历史瑰宝中光彩夺目的篇章。现在各国引种的茶树,栽培技术和茶叶制艺及饮茶习俗,茶礼、茶德、茶俗、茶风,莫不起源于我国。  早在唐朝,我国“茶圣”陆羽,就在人文荟萃、山水清远的湖州,写下了弘扬天下的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奠定了我国作为世界集栽茶、饮茶、艺茶文化大国的历史性公认地位。在倡导“茶为国饮”、发展茶叶经济的实践中,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充分认识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1、从历史上看,茶文化是茶栽培和饮茶、艺茶的有机整体   我国是世界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倡用茶饮的国家。在数千年的中国茶文化历史中,通过先辈的辛勤耕种和研发,涌现出如浙江龙井、江苏碧螺春、河南毛尖、福建武夷花、安徽祁红、云南普洱、四川沱茶、台湾乌龙茶、黄山毛峰这一串串宛如珍珠般光彩各异的我国名茶品种。这些名茶品种,不仅在我国具有巨大的营销市场,而且还远销世界市场。   再从饮茶历史上看,我国古代在栽茶的同时,就形成了普遍饮茶、品茶、评茶系列的茶文化活动,不仅奠定了我国具有特色茶饮文化的多种饮茶习俗,而且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也绽放了丰富多彩的茶饮文化花朵,为我国茶文化宝库,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如云南白族的“三道茶”。   2、从茶文化的核心看,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字   尤要指出的是,茶道是相对于茶艺表现形式的不同形态的一种精神产品,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如果说“茶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的话,那么“茶道”则是茶艺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前者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后者则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心灵去体会的内在的表现形式。二者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剖析中国历史和现代茶学诸家的观点及见解,综合出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字。   “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意味着宇宙万事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并因此产生实现天人合一之后的和谐之美。“和”的内涵非常丰富,作为中国文化意识集中体现的“和”,主要包括着:和静、和敬、和俭、和气、和爱、和美、和谐、宽和、中和、和平、和缓等意义。一个“和”字,不但囊括了所有“敬”、“清”、“寂”、“廉”、“俭”、“美”、“乐”等意义,而且涉及天时、地利、人和许多层面,由此可认为“和睦清心”是茶文化的本质,也就是茶道的核心。   总之,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是指导茶文化建设活动的最高原则。我们应该秉承茶道精神,来从事茶经济的活动。   3、从现实看,茶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理念发生深刻变化的象征,具有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科学的发展,我国茶叶品种不断继承和开发,在保持原有精品、名品的基础上,相继开发和大面积栽培了新一代名茶品种。如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发的“安吉白茶”,更为新一代茶品中的佼佼者。“安吉白茶”以其独特的白茸毛毫、鲜醇香味,丰富多样的氨基酸营养成份,荣登我国现今名茶宝座,并已声名世界市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城市旅游、乡村旅游和各种特色旅游业的兴起,以茶为中心媒介物的茶旅游、茶经济正在如火如荼,蓬勃发展。以茶乡生态为主题,形成考察、览胜和了解制茶工艺和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线,深受中外人士的喜爱。凡到杭州旅游的中外人士,争相去梅家坞观看“龙井茶”祖地的风貌,更是为茶旅游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理念的更新升级,广大人民的饮茶品茶,不仅仅是满足一般生理意义上的解渴需求,而是融入了生活意义上的休闲、审美意义上的鉴赏需求,融入了现代消费者的“时尚、前卫”理念,提升了茶文化的品位,完善和丰富了二十一世纪中国茶文化的新格局、新内容,为世界茶文化的与时俱进、开拓发展,做出了我们卓越的贡献。   茶道“和谐”精神是茶文化的深刻内涵,从茶文化的外载形式看,“茶为国饮”就是一种最恰当的表述和实践活动。为了实现这个理念,我们就要又好又快发展茶叶经济,使得有更广范围、更多数量不同肤色的人类,都能享用和品味。   二、
茶文化促进茶叶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为“茶为国饮”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而现今“茶文化”促进了我国茶叶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满足人民生活消费需求、打造优秀文化旅游云产业方面,亦是一种客观实在的不可缺少的市场经济趋势。   1、“茶为国饮”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茶文化的产业需求,正在不断趋向成熟 。这种关系的表现特征,即是以“茶文化”为媒介,形成茶栽培、制茶工艺开发、茶饮、茶礼、茶仪、茶会等多种茶经济产业链,不断扩大中外市场占用额,不断提升品牌,拓展规模,在所在地已备具了相当的经济实力,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中国白茶之乡”的安吉为例。安吉不仅是名副其实的竹乡,而且也是闻名遐迩的茶乡。当地通过发现和推广白茶,带动了经济发展,并形成了一个产业规模。白茶,原生长于天目山北麓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之颠,仅此一丛野生。相传树龄已逾数百年。上世纪70年代末,经安吉茶叶科技人员发现后潜心研究,终获无性繁殖成功。到2008年止,白茶己发展到5万亩,形成白茶生产产业化和规模化,白茶已成为安吉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一大新兴的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为了弘扬茶文化,使安吉白茶发扬光大,安吉县已连续举办了多届“中国安吉白茶节”,节庆活动欢快明朗,富有茶乡韵味,进行茶艺表演,白茶仙子评选,白茶主题公园游园、白茶街开街和白茶村揭碑仪式。该县的白茶产业经济仍呈上升态势。这足以证明:一个新颖的白茶产业,牵动了一个成熟的产业基础,其渗透力是无限的,经济回报也是无限的。   2、“茶为国饮”促进人民生活消费理念的时尚化   目前,人民生活消费指数不断提高,生活需求量逐步上升,对茶文化的消费需求,在不同层次的消费人群中,呈现了不同的消费特征。细分这种市场,可概括为普通消费型、美容消费型、休闲消费型,社交消费型、保健消费型、学术消费型及外交消费型等。鉴于多种消费关系,就为我们拥有各种经济成份的茶饮经营者,拓展了施展才艺的空间,为经营构筑了各种不同的市场模式;为我们精心经营,也提供了丰富的创造力。   3、“茶为国饮”促进优秀文化旅游大都市的国际化   当前,我国各地正在建设文化经济大省、城市正在打造优秀旅游文化国际化大都市两张名片。目前茶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茶文化的提高,茶经济的发展,也同时促进了茶旅游业兴起和发展。由于中内外交流的频繁进行,内外部市埸环境条件的变化,由此更多地吸引了不同的消费群,从而引起新的消费形式的变革,或应运而生。当前,正在各大城市盛行的早中午茶和下午茶,正是“分时消费” 和“茶餐结合”的一种典型形式。本文内容由网络收集整理。   三、
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的思考   1、要充分树立挖掘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渊源,提炼中国“茶文化” 精神核心理念的观点,用来指导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系,加快茶叶经济发展,显示“茶为国饮”重大现实意义。普及倡导“茶为国饮”重大现实意义的宣传,推进这一战略目标在茶叶经济发展中的实现。   2、树立倡导 “茶为国饮”发展茶业经济理念,解放思想,转变单一经营观念,探索和创建茶餐结合、分时消费等多种经营模式,满足中外市埸需求。   3、编制 “茶为国饮”、拓展茶叶经济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分期实施年度计划方案。将发展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列入当年或规划期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并确保实施。   4、建立全国优质名茶开发基金。重点扶持和鼓励名茶生产基地,进一步发展优质名茶生产,为发展茶饮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优价、绿色环保的茶品。   5、树立品牌理念,培育精品,定期举办“茶文化交流会”,弘扬中国名茶的特定理念,探讨经营模式,交流经营经验。   6、定期举办“茶文化”论坛,宣弘学术观点探讨、产业发展研究等宣传和弘扬中国“茶文化”精神,交流茶经济、茶文化的经验,并作为中外“茶文化”交流的“桥梁”。   7、征选和培育“茶文化”形象系列代言人,为宣传整个倡导活动,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服务。   8、建立茶科研发展基金,鼓励科技人员培育新品种、优化历史名茶种,为发展茶饮业提供科技含量高、颇具市埸竞争力的新茶品。针对产地、本区域和全国三个不同产茶区域,分别建立名茶研发核心层、紧密层和联系层协作关系,促进名茶市埸开发。   9、建造“茶文化”展示馆,作为“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姐妹馆。可在馆内分别设立茶礼茶仪、茶俗茶风、茶艺茶会、茶道茶德等各个展示区域,向大众展示“茶文化”物质载体和内在精神的理念内涵。   10、利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契机,充分组织和精心编排“茶文化” 专题节目,向世界昭示我们倡导国饮、发展茶经济的理念和决策及方略。   只要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统筹规划、精心实施,坚持弘扬“和谐、发展”中国茶文化这一永恒精神,就一定能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中国不仅是世界茶文化大国,也是世界茶经济大国。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中华五千年-中国茶文化-茶道
文章出处:中华五千年网 ()
  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几乎每一页都可以嗅到茶香。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各兄弟民族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有别,生活习惯也会有差异,就是同一民族也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现象。但是在饮茶、嗜茶方面却有共同的爱好,无论茶的饮用方法有什么不同,都是中华民族共同珍爱的。
  如今,茶夷发展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国,茶被视为美容、养颜的饮料,从宫廷传到民间后形成了喝早茶、午后茶的时尚习俗,博学的勃莱迪牧师称茶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在法国人眼里,茶是“最温柔、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饮品。”在日本,茶不仅被视为是“万病之药”,是“原子时代的饮料”,而且在日本人在长期的饮茶实践中,使饮茶脱离了日常物质生活需要的范围,发展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文化艺能――茶道。
  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使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茶被人们视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药,提神的饮料,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中国人为什么爱茶,因为,喝茶有益,喝茶有礼,喝茶有道。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把当时所倡导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寓于饮茶的活动之中。这两个基本点,在唐人陆羽
《茶经》中都明显得到体现。
  《茶经》共十章。除四章是讲茶的性状起源,制茶工具,造茶方法和产区分布外,其余六章全部或主要是讲煮茶技艺、要领与规范的。“四之器”详细描述了茶道所需的24种器皿,包括规格、质地、结构、造型、纹饰、用途和使用方法;“五之煮”讲烤茶要领,选用燃料,鉴别水质,怎样掌握火候和培育茶的精华技巧;“六之饮”详细规定了饮茶应该注意的9个问题,还提出品名贵之茶每次不要超过三盏以及三人饮茶、五人饮茶和七人饮茶各应如何进行;“七之事”例举历史上饮茶典故与名人逸事;“九之略”讲述在野外松间石上、清泉流水处和登山时在山洞里等不同场所进行茶道哪些器皿可以省略;“十之图”要求把《茶经》所写的茶事活动绘成图,挂在茶席一角,使参加者能在场看明白。对于茶道的思想内涵,《茶经》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作者这里提出了“精行俭德”作为茶道思想内涵。也就是说,通过饮茶活动,陶冶情操,使自己成为具有美好的行为〖和俭朴、高尚道德的人。
与陆羽忘年交的释皎然在题为《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写到:“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在一首诗中两次提到了茶道一词。此后,唐御史中丞封演在《封氏闻见记》“饮茶”一章又写道:“有常伯熊者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从上述文献可知:是《茶经》确立了茶道的表现形式与富有哲理的茶道精神;而释皎然和封演赋予了“茶道”名称。
  《茶经》问世之后,相继出现了多种茶文化专著,形成流派纷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唐代苏?0的《十六汤品》专门评论茶汤优劣;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和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大明水记》《浮槎山水记》(槎音茶)则是评论煎茶用水优劣的专著;宋?蔡襄的《茶录》和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记述了宋代茶道的发展情况和特点。从《大观茶论》中可以看出,宋代不再用釜煎茶,而是将碾磨好的茶叶粉末直接放在碗内,把煮沸适度的水先灌进汤瓶,然后冲入茶碗,再用一种状如小炊帚的竹制“茶筅”搅拌均匀,称为“点茶”。《大观茶论》对点茶技法做了精辟而详尽的描述。值得一提的是:赵佶还把茶道精神概括为“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八个字。这些内容丰富深刻的茶道专著同明清时代的茶文献一起,构成了举世无双的中华茶文化宝库。
  古代众多的茶道专著,尽管年代不同,流派不同,在泡饮技艺上却有一个共同点,即一切外部表现形式都是为反映茶的大自然美,反映茶的“鲜香甘醇”,绝非为表演而表演。因此中国茶道要求:(一)茶具必须清洗洁净;(二)主张用轻清之水煎茶,有条件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化水煎茶;(三)讲求水沸适度。刘禹锡在一首煎茶诗中说:“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盏花徘徊”。茶便煎好了。苏东坡则更加形象地写道:“蟹眼已过鱼眼生,嗖嗖欲作松风鸣”(蟹眼形容水沸时的小气泡,鱼眼指随后出现的大些的气泡);(四)要求使用名贵优质茶具,并规定首先要将茶碗烫热或烤热,以便于茶汤香气充分升扬。
  为继承和发扬中国茶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北京茶叶学会和北京茶叶总公司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组建了供内部进行茶文化交流的《北京茶道馆》,以“俭、和、敬、美”为本馆精神。“俭”俭朴,返朴归真,提倡清茶一杯;“和”和平,祥和安定,和睦相处;“敬”尊敬,互敬互爱;“美”美好,提倡真善美。使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寓于茶道活动之中。
  2.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
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不像日本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剑有剑道,链摔跤搏击也有柔道、跆拳道。在中国饮食、玩乐诸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
  第一节 什么是茶道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例如,《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尽管“茶道”这个次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华辞典》、《辞海》、《词源》等工具书中均无此词条。那么,什么是茶道呢?
  一、日本对茶道的解释
日本人把茶道是位日本文化的结晶,也是日本文化的代表。近几百年来,在日本致力于茶道研究的人层出不穷,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近几年才开始有学者给茶道下定义。
  1977年,谷川激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学》一书中,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动作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它包含了艺术的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个因素。
久松真一先生则认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它具有综合性、统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内核是禅。
  熊仓功夫先生从历史学的角度提出:茶道是一种室内艺能。艺能使人本文化独有的一个艺术群,它通过人体的修炼达到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人本茶汤文化研究会仓泽行洋先生则主张:茶道十一深远的哲理为思想背景,综合生活文化,是东方文化之精华。他还认为,“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面对博大精深的茶道文化,如何给茶道下定义,可难为了日本学者。 二、我国学者对茶道的解释
受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影响,“茶道”一词从使用以来,历代茶人都没有给他下过一个准确的定义。直到近年对茶道见仁见智的解释才热闹起来。
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庄晚芳先生还归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他解释说:“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
  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是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陈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论可简称为:“七艺一心”。
  周作人先生则说得比较随意,他对茶道的理解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提出:“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
  其实,给茶道下定义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茶道文化的本身特点正是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时,佛教也认为:“道由心悟”如果一定要给茶道下一个定义,把茶道作为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概念,反倒失去了茶道的神秘感,同时也限制了茶人的想象力,淡化了通过用心灵去悟道时产生的玄妙感觉。用心灵去悟茶道的玄妙感受,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有的“浮光耀金”有的“静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浅鱼读月”,有的“月穿江底水无痕”,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无声蛙自语”,有的“清江明水露禅心”。有的“疏枝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的则“雨暗苍江晚来清,白云明月露全真。”月之一轮,映像各异。“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在各个茶人的心中对茶道自有不同的美妙感受。 
  第二节 中国茶道“四谛”
  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是崇尚自然,朴实谦和,不重形式。饮茶也是这样,不像日本茶道具有严格的仪式和浓厚的宗教色彩。但茶道毕竟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在茶中加盐、加糖、加奶或葱、桔皮、薄荷、桂元、红枣,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爱怎么喝就怎么喝。另一类是“清饮”即在茶中不加入任何有损茶本味与真香的配料,单单用开水泡茶来喝。“清饮”又可分为四个层次。将茶当饮料解渴,大碗海喝,称之为“喝茶”。如果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可称之为“品茶”。如果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则可称之为“茶艺”。而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这在世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同于茶艺,它不但讲求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什么是茶道的精神内涵呢?
  日本学者把茶道的基本精神归纳为“和、敬、清、寂”。茶为茶道的四谛、四则、四规。“和”不仅强调主人对客人要和气,客人与茶事活动也要和谐。“敬”表示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并作到上下有别,有礼有节。“清”是要求人、茶具、环境都必须清洁、清爽、清楚,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寂”是指整个的茶事活动要安静、神情要庄重、主人与客人都是怀着严肃的态度,不苟言笑地完成整个茶事活动。日本的“和、敬、清、寂”的四谛史创于村田珠光,400多年来一直是日本茶人的行为准则。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
  台湾中华茶艺协会第二届大会通过的茶艺基本精神是“ 清、敬、怡、真”台湾教授吴振铎解释:“清”是指“情洁”、“清廉”、“清静”、“清寂”。茶艺的真谛不仅要求事物外表之清,更需要心境清寂、宁静、明廉、知耻。“敬”是万物之本,敬乃尊重他人,对己谨慎。“怡”是欢乐怡悦。“真”是真理之真,真知之真。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慧与良知,诗人生活的淡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2.我国大陆学者对茶道的基本精神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茶业界泰斗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庄老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3.“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为,“和”是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事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
  一、“和”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
  “和”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学理念。茶道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保合大和”的意思指实践万物皆有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普利万物才是人间真道。陆羽在《茶经》中对此论述的很明白。惜墨如金的陆羽不惜佣金二百五十个字来描述它设计的风炉。指出,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的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的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悟心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等理念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儒家从“大和”的哲学理念中推出“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儒家对和的诠释,在茶是活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是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在品茗的环境与心境方面表现为“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
  二、“静”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径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位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动中明心见性?如何通过茶道的修习来澡雪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答案只有一个――静。
  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
  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实践。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写道:“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徐祯卿《秋夜试茶》诗云:
  静院凉生冷烛花,风吹翠竹月光华。
  闷来无伴倾云液,铜叶闲尝字笋茶。
  梅妻鹤子的林逋在《尝茶次寄越僧灵皎》的诗中云:
  白云南风雨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诗中无一静字,但意境却幽极静笃。
  戴m的《赏茶》诗:
  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
  绿阴天气闲庭院,卧听黄蜂报晚衙。
  连黄蜂飞动的声音都清晰可闻,可见虚静至极。“卧听黄蜂报晚衙”真可与王维的“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相比美。
  苏东坡在《汲江煎茶》诗中写道: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写时声。
  枯肠未易禁散碗,卧听山城长短更。
  生动描写了苏东坡在幽静的月夜临江汲水煎茶品茶的妙趣,堪称描写茶境虚静清幽的千古绝唱。
  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和一”的“天乐”境界。
  得一静字,便可洞察万物、道铜天地、思如风云,心中常乐,且可成为男儿中之豪情。道家主静,儒家主静,佛教更主静。我们常说:“禅茶一味”。在茶道中以静为本,以静为美的诗句还很多,唐代皇甫曾的《陆鸿渐采茶相遇》云:
  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
  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
  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磐声。
  这首诗写的是境之静。
  宋代杜小山有诗云: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写的是夜之静。
  清代郑板桥诗云:
  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写的是心之静。
  在茶道中,静与美常相得益彰。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还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归地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大道。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课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激,体道入微。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三、“怡”中国茶道中茶人的身心享受
  “怡”者和悦、愉快之意。
  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体现于平常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不讲形式,不拘一格。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由不同的追求。。历史上王公贵族讲茶道,他们中在“茶之珍”,意在炫耀权势,夸示富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重在“茶之韵”,托物寄怀,激扬文思,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德”意在去困提神,参禅悟道,间性成佛。道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功”,意在品茗养生,保生尽年,羽化成仙。普通老百姓讲茶道,重在“茶之味”,意在去腥除腻,涤烦解渴,享受人生。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在茶事活动中取得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畅适。
  参与中国茶道,可抚琴歌舞,可吟诗作画,可观月赏花,可论经对弈,可独对山水,亦可以翠娥捧瓯,可潜心读《易》,亦可置酒助兴。儒生可“怡情悦性”,羽士可“怡情养生”,僧人可“怡然自得”。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四、“真”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中国人不轻易言“道”,而一旦论道,则比执著于“道”,追求于“真”。“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新静要真闲。茶是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真。
  中国茶道追求的“真”由三重含义。
  1.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
  2.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发展,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
  3.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
  爱护生命,珍惜声明,让自己的身心都更健康,更畅适,让自己的一生过得更真实,做到“日日是好日”,这是中国茶道的追求的最高层次。
  3中国茶道与佛教
  佛教于公元前6――前5世纪间创立于古印度,月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到随唐时达到鼎盛时期。而茶是兴于唐、盛于宋。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自由曾被智积禅师收养,在竟陵龙盖寺学文识字、习颂佛经,其后又于唐代诗僧皎燃和尚结为“生相知,死相随”的缁素忘年之交。在陆羽的《自传》和《茶经》中都有对佛教的颂扬及对僧人嗜茶的记载。可以说,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僧俗两方面都津津乐道,并广为人知的便是――禅茶一味。
  第一节 禅茶一味
  一、“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
  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
  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苦、集、灭、道”四第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
  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其二曰“静”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的无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
可以说,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 次话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要放下,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诗最妙:
  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
  作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
  愿大家都作个放得下,无牵挂的茶人。
  二、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
  自古以来僧人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唐代《国史补》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产于寺庙。僧人对茶的需要从客观上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为茶道提供了物质基础。
  此外,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1.高僧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于文人唱和茶事,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
  2.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习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有神韵。特别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观于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相辅相成,形成了中国茶道美学对“物我玄会”境界的追求。
  3.佛门的茶是活动为茶道的发展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参考。
  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写得很妙:“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佛门寺院持续不断的茶事活动,对提高茗饮技法,规范茗饮礼仪等都广有帮助。在南宋宗开禧年间,经常举行上千人大型茶宴,并把四秒钟的饮茶规范纳入了《百丈清规》,近代有的学者认为《百丈清规》是佛教茶仪与儒家茶道相结合的标志。
  三、“禅茶一味”的意境
  要真正理解禅茶一味,全靠自己去体会。这种体会可以通过茶事实践去感受。也可以通过对茶诗、茶联的品位去参悟。下面的四幅对联与四首茶诗很有趣,对理解“禅茶一味”的意境有一定帮助。
  茶联四幅
  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
  ――苏东坡
  一勺励清心,酌水谁含出世想,
  半生盟素志,听泉我爱在山声。
  ――招隐寺内
  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
  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走东西。
  ――洛阳古道一茶亭所书
  一卷经文,苕霖溪边真慧业,
  千秋祀典,旗枪风里弄神灵。
  ――上饶陆羽泉联
  茶诗四首
  题德玄上人院
  杜荀鹤(唐)
  刳得心来忙处闲,闲中方寸阔于天。
  浮生自是无空性,长寿何曾有百年。
  罢定磐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
  我虽未似师被衲,此理同师悟了然。
  与茶亢居士青山潭饮茶
  灵一和尚(唐)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北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陈继儒(明)
  山中日日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石枕月侵蕉叶梦,竹炉风软落花烟。
  点来直是窥三味,心后能翻赋百篇。
  欲笑当年醉乡子,一生虚掷杖头钱。
  茶与中国文化发展
  赵朴初
  七碗受之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读了这几首茶诗、茶联,您能从“禅”中闻到“茶”香,能从“茶”中品出“禅”味么?
  第二节 茶道中的佛典与禅语
  “石蕴玉而山晖,水含驻而川媚。”中国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在茶道中佛典和禅语的引用,往往可启悟人的慧性,帮助人们对茶道内涵的理解,并从中得到悟道的无穷乐趣。
  一、无
  “无”是历史上禅僧常书写的一个字,也是茶室中常挂的墨宝。“无”不是世俗所说的“无”,而是超越了世俗认为的“有”“无”之上的“无”,是佛教的世界观的反映。讲到“无”,不能不提起五祖传道的典故。禅宗五祖弘忍在将传授衣钵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门人,要他们各自写出对佛法的了悟心得,水写得最好就把衣钵传给谁。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个饱学高僧,他写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弘忍认为这偈文美则美,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谛。而当时寺中一位烧水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认为,“会能了悟了”。于是当夜就将达摩祖师留下的袈裟和铁衣钵传给了慧能,。因为慧能明白了“诸性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的真理。只有认识了世界“本来无一物”才能进一步认识到“无一物中物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茶学界普遍认为,只有了悟了“无”的境界,才能创造出“禅茶一味”的真境。“无”是茶道艺术创造的源泉。
  二、直心是道场
  茶道界把茶室视为修心悟道的道场。“直心”即纯洁清静之心,要抛弃一切烦恼,灭绝一切妄念,存无杂之心。有了“直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心,若无“直心”就是在最清静的深山古刹中也修不出正果。
  茶道认为现实世界即理想世界,求道、证道、悟道在现实中就可进行,解脱也只能在现实中去实现。“直心是道场”诗茶人喜爱的座右铭。
  三、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指把“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等等按世俗常规办的事的主管能动彻底忘记,而应保持一个毫无造作,不浮不躁,不卑不亢,不贪不嗔的虚静之心。
  四、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这句话典出于《五灯会元》卷二。有一次有僧人问崇慧禅师:达摩祖师尚未来中国时,中国有没有佛法。崇慧说:“尚未来时的事暂且不论,如今的事怎么做?”僧人不懂,又问:我实在不领会,请大师指点。”崇慧禅师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隐指佛法于天地同存,不依大摩来否而变,而禅悟则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应该着眼自身,着眼现实,而不管他大摩来否。
  5中国茶道与道家
  第一节 天人和一
  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有好处。而道家的学说则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
  一、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在茶道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以及人对“道”的体认。具体地说,人化自然表现为在品茶时乐于于自然亲近,在思想情感上能与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通过茶事实践去体悟自然的规律。这种人化自然,是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现。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不同,中国茶道“人化自然”的渴求特别强烈,表现味茶人们在品茶时追求寄情于山水,忘情与山水,心融于山水的境界。元好问的《茗饮》一诗,就是天人和一在品茗时的具体写照,契合自然的绝妙诗句。
  宿醒来破厌觥船,紫笋分封入晓前。
  槐火石泉寒食后,鬓丝禅榻落花前
  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
  邂逅化胥犹可到,蓬莱未拟问群仙。
  诗人以槐火石泉煎茶,对着落花品茗,一杯春露一样的茶能在诗人心中永久留香,而万里清风则送诗人梦游华胥国,并羽化成仙,神游蓬莱三山,可视为人化自然的极至。茶人也只有达到人化自然的境界,才能化自然的品格为自己的品格,才能从茶壶水沸声中听到自然的呼吸,才能以自己的“天性自然”去接近,去契合客体的自然,才能彻悟茶道、天道、人道。
  二、自然化的人
  “自然化的人”也即自然界万物的人格化、人性化。中国茶道吸收了道家的思想,把自然的万物都看成具有人的品格、人的情感,并能与人进行精神上的相互沟通的生命体,所以在中国茶人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沙一草一木都显得格外可爱,格外亲切。
  在中国茶道中,自然人化不仅表现在山水草木等品茗环境的人化,而且包含了茶以及茶具的人化。
  对茶境的人化,平添了茶人品茶的情趣。如曹松品茶“靠月坐苍山”,郑板桥品茶邀请“一片青山入座”,陆龟蒙品茶“绮席风开照露晴”,李郢品茶“如云正护幽人堑”,齐己品茶“谷前初晴叫杜鹃”,曹雪芹品茶“金笼鹦鹉唤茶汤”,白居易品茶“野麝林鹤是交游”,在茶人眼里,月友情、山有情、风有情、云有情,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茶人的好朋友。诗圣杜甫的一首品茗诗写道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全诗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相结合,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声色并茂、虚实相生。
  苏东坡有一首把茶人化的诗:
  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正因为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在中国茶人心里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中国茶人有着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强烈渴望,所以中国茶人最能领略到“情来爽朗满天地”的激情以及“更觉鹤心杳冥”那种与大自然达到“物我玄会”的绝妙感受。 
  第二节 中国茶道中的道家理念
  一、尊人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如果仅用杯子喝茶,而杯托、杯盖都放在茶桌上,这种手法称为“唯我独尊”。对茶的认识上,古人认为茶是天涵之,地栽之,人育之的灵芽。对于茶,天地有涵栽之功而人有培育之功,人的功劳最大。
  二、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特别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如马钰的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
  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
  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
  可见,道家饮茶与世俗热心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贪图功利名禄的人饮茶会失眠,这表明他们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饮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精神的一大乐事。对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写得很妙。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三、坐忘
  “坐忘”石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四、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厨师态度也是中国茶道的处世之道。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无我”茶会,日本、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这正是对”无我“境界的一种有益尝试。
  五、道法自然,返朴归真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
  物质方面,中国茶道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
  行为方面,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一朴实味美,东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
  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
  6武夷岩茶的特点
  武夷山素有”奇秀甲东南”之誉,自古以来武夷山之所以蜚声中外,除碧水丹山、风光奇秀外,还在于它茶武夷岩茶
。“武夷山不独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之奇而奇。”
  武夷岩茶自古以来是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帝王将相所珍爱的奇茗。宋代文豪范仲淹诗云:“年春自动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西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苏东坡赞武夷岩茶的诗中写道:“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苏东坡把武夷岩茶比作绝代佳人,确是生花妙笔。武夷岩茶之所以闻名天下,声誉日隆,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独处岩骨花香之胜地,品饮时有妙不可言的“岩韵”。
什么是“岩韵”
  什么是岩韵?初品着感到玄妙莫测,不好琢磨,高明的茶师把武夷岩茶的“岩韵”归纳总结为“香、清、甘、活”四个字。
  香。 武夷茶的香包括真香、兰香、清香、纯香、表里如一, 曰纯香;不生不熟,曰清香;火候停均,曰兰香;雨前神具,曰真香,这四种香绝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茶香清纯辛锐,幽雅文气香高持久。
清。指的是汤色清澈艳亮,茶味清纯顺口,回甘清甜持久,茶香清纯无杂,没有任何异味。香而不清是武夷岩茶种的凡品。
  甘。指茶汤鲜醇可口、滋味醇厚,回味甘夷。香而不甘的茶为“苦茗”。
活。指的是品饮武夷岩茶时特有的心灵感受,这种感受在“啜英咀华”时须从“舌本辩之”,并注意“厚韵”、“嘴底”、“杯底流香”等。
  正因为武夷岩茶具有”清、香、甘、活”,妙不可言的“岩韵”,所以蜚声四海,誉满九州,林古往今来的茶人爱的如醉如痴。
  清代才子袁枚在武夷赏茶一文中写道:“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刃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香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可见,“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是感悟武夷岩茶之“活”的不二法门。
  下一篇 斗茶散论
  7斗茶散论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圣陆羽《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不过,茶文化的真正形成则始于唐代。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斗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茶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彩。
   斗茶又称“茗战”,就是品茗比赛,意为把茶叶质量的评比当作一场战斗来对待,“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斗茶源于唐,而盛于宋。它是在茶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风俗。三国吴孙皓“密赐茶F以代酒”。这是以茶代酒宴请宾客的开始,但尚不是正式茶宴。东晋大将军桓温每设宴,“唯下七奠茶果而已”。(《晋书?桓温传》)这当是茶宴的原型。南北朝时,“每岁吴兴、毗陵二郡大守采茶宴于此。”(山谦之《吴兴记》)。“茶宴”一词正式出现。唐代贡茶制度建立以后,湖州紫笋茶和常州阳羡茶被列为贡茶,两州刺史每年早春都要在两州毗邻的顾渚山境会亭举办盛大茶宴,邀请一些社会名人共同品尝和审定贡茶的质量。唐宝历年间,两州刺史邀请时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赴茶宴,白因病不能参加,特作诗一首《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午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白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表达了对不能参加茶山盛宴的惋惜之情。宋代茶宴之风盛行,与最高统治者嗜茶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宋徽宗对茶颇有讲究,曾撰《大观茶论》二十篇,还亲自烹茶赐宴群臣,蔡京在《大清楼特宴记》、《保和殿曲宴记》、《延福宫曲宴记》中都有记载。如《延福宫曲宴记》写道:“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己,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诸臣日: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当时,禅林茶宴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径山寺茶宴。浙江天目山东北峰径山(今浙江余杭市境)是山明水秀茶佳的旅游胜地和著名茶区,山中的径山寺建于唐代。自宋至元有“江南禅林之冠”的誉称,每年春季都要举行茶宴,品茗论经,磋谈佛理,形成了一套颇为讲究的礼仪。径山寺还举办鉴评茶叶质量的活动,把肥嫩芽茶碾碎成粉未,用沸水冲泡调制的“点茶法”,就是在这里创造的。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径山寺求法,前后五年学成回国,将径山寺茶宴仪式传到日本,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以茶论道”的日本茶道。
   茶宴的盛行.民间制茶和饮茶方式的日益创新,促进了品茗艺术的发展,于是斗茶应运而生。五代词人和凝官至左仆射、太子太傅,封鲁国公。他嗜好饮茶,在朝时“牵同列递日以茶相饮,味劣者有罚,号为“汤社”(《清异录》)。“汤社”的创立,开辟了宋代斗茶之风的先河。不过,斗茶的产生,主要出自贡茶。一些地方官吏和权贵为了博得帝王的欢心.千方百计献上优质贡茶,为此先要比试茶的质量。这样,斗茶之风便日益盛行起来。正如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所说:“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苏轼《荔枝叹》也说:“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渭)后蔡(襄)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斗茶之风从贡茶产地兴起以后,不仅在上层社会盛行,后来还普及到民间。唐庚《斗茶记》记其事道:“政和二年(1112年)三月壬戍,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斗茶,常常是相约三五知己,各取所藏好茶,轮流品尝,决出名次,以分高下。
   斗茶茶品以“新”为贵,斗茶用水以“活”为上。胜负的标准,一斗汤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汤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因为汤色是茶的采制技艺的反映。茶汤纯白,表明茶采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说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说明蒸时火候已过;色泛黄,说明采制不及时;色泛红,是烘焙过了火候。其次看汤花持续时间长短。宋代主要饮用团饼茶,饮用前先要将茶团茶饼碾碎成粉末。如果研碾细腻,点汤、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如果汤花泛起后很快消散,不能咬盏,盏画便露出水痕。所以水痕出现的早晚,就成为茶汤优劣的依据。斗茶以水痕早出与为负,晚出者为胜。
   斗茶不仅要茶新、水活,而且用火也很讲究。陆羽《茶经?五之煮》说,煮茶“其火用炭,次用劲薪。”沾染油污的炭、木柴或腐朽的木材不宜做燃料。温庭筠《采茶录》说:“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谓炭火之有焰者。当使汤无妄沸,庶可养茶。始则鱼目散布,微微有声。中则四边泉涌,累累连珠。终由腾波鼓浪,水气全消,谓之老汤。三沸之法,非活火不能成也。”苏轼也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汲江煎茶》,“贵从活火发新泉”(《试院煎茶》)根据古人的经验,烹茶一是燃料性能要好,火力适度而持久;二是燃料不能有烟和异味。人们常说:水火不相容,但在茶文化中,水与火配合得却那样的默契、和谐和统一。
   斗茶是一门综合艺术,除了茶本身、水质和火候外,还必须掌握冲泡技巧,宋人谓之“点茶”。蔡襄《茶录》将点茶技艺分为炙茶、碾茶、罗茶、候汤、X盏、点茶等程序。即首先必须用微火将茶饼炙干,碾成粉未,再用绢罗筛过,茶粉越细越好,“罗细则茶浮.粗则沫浮”。候汤即掌握点茶用水的沸滚程度,是点茶成败优劣的关键。唐代人煮茶已讲究“三沸水”:一沸,“沸如鱼目,微微有声”;二沸,“边缘如涌泉连珠”;三沸“腾波鼓浪”。水在刚三沸时就要烹茶;再煮,“水老,不可食也。”(《茶经?五之煮》)。宋代点茶法同样强调水沸的程度,谓之“候汤”。“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蔡襄?茶录》),只有掌握好水沸的程序,才能冲泡出色味俱佳的茶汤。南宋罗大经认为,点茶应该用“嫩”的沸水,“汤嫩则茶味甘,老则过苦矣。”(《鹤林玉露?茶瓶汤侯》)。因此,他主张在水沸后,将汤瓶拿离炉火,等停止沸腾后,再冲泡茶粉。这样才能使“汤适中而茶味甘”。在点茶前,必须用沸水冲洗杯盏,“令热,冷则茶不浮”,叫做“X盏”。正式点茶时,先将适量茶粉用沸水调和成膏,再添加沸水,边添边用茶匙击拂,使茶汤表面泛起一层浓厚的泡沫(即沫饽),能较长时间凝住在杯盏内壁不动,则为成功。宋代斗茶,除比试茶汤的色泽之外,还要比试沫饽的多少和停留在怀盏内壁时间的长短。而“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应当指出的是,点茶既以茶粉为原料,那么,人们在饮用时必然连茶粉带水一起喝下。这与今天的饮茶习惯是不同的。
   古代斗茶的情景,从流传下来的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的《斗茶图》可见一斑。《斗茶图》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风俗画,共画有四个人物,身边放着几副盛有茶具的茶担。左前一人脚穿草鞋,一手持杯,一手提茶桶,袒胸露臂,似在夸耀自己的茶质优美,显出满脸得意的样子。身后一人双袖卷起,一手持杯,一手提壶,正将壶中茶汤注入怀中。右旁站立两人,双目凝视前者,似在倾听双方介绍茶汤的特色,准备还击。从图中人物模样和衣着来看,不象是文人墨客,倒象走街串巷的“货郎”,说明斗茶之风已深入民间,相沿成一种社会风俗。
   宋代还流行一种技巧性很高的烹茶游艺,叫做“分茶”。(宋)陶谷《F茗录》说:“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诗:“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指的就是这种烹茶游艺。玩这种游艺时,碾茶为末,注之以汤,以筅击拂,这时盏面上的汤纹就会幻变出各种图样来,犹如一幅幅的水墨画,故有“水丹青”之称。斗茶和分茶在点茶技艺方面因有若干相同之处,故此有人认为分茶也是一种斗茶。此说虽不无道理,但就其性质而言,斗茶是一种茶俗,分茶则主要是茶艺。两者既有联系,又相区别,共同表现了中国茶文化丰富的内容和文化意蕴。
   斗茶作为一项民俗活动,具有继承性和变异性两大特点。近年来,全国各产茶区召开的名茶评比会,其实就是斗茶的继续和发展。现代斗茶的情景,从铁观音的故乡――福建安溪县西坪镇评比“茶王”茶的活动可见一斑。西坪斗茶是当今一大奇观。西坪一万户茶农,每年生产2500吨乌龙茶。每年收获季节,茶农们拿出自家上品铁观音,先在组里评选出优胜者,参加村里评比。随后,26个行政村选出百来种上品铁观音,集中到镇上参加复赛,从中选出最好的7份,进入西坪镇每年春秋两季的“茶王”决赛。在“茶王”决斗场上,一字排开7只白瓷盖怀,“决斗”开始后,先是“白鹤沐浴”,用开水汤洗盖杯;接着“乌龙入宫”,将称好的6克铁观音倒入杯内;继而“悬壶高冲”,滚水顺杯沿慢慢冲入杯内;然后用杯盖轻轻刮去浮沫,叫“春风拂面”;加盖一分半钟后,打开杯盖细闻香味,叫“梦里寻芳”;随后将茶依次斟入茶杯,叫“关公巡城”、“韩信点兵”。7只茶杯编号,没有姓名,以示公正。专家评委经过三泡茶品尝后,决出了名次。结果一宣布,顿时全场轰动,鞭炮声、锣鼓声响成一片。“茶王”穿礼服,戴礼帽,手持彩色绢花,坐上八人大轿,随着浩浩荡荡的茶王“踩街”的游行队伍绕镇一周。这是一场由成千上万茶农参与的现代斗茶活动的缩影,是一幅活生生的现代风俗画。(牟元) 
  8武夷岩茶之茶德和无我茶会之无我
  赵大炎
  武夷岩茶,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露之霄降,地钟气和,天独垂青,育成香肌,产为灵芽。大自然的钟爱,造就武夷岩茶高尚的品德。它与国际无我茶会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越发为世人所瞩目、所向往。
  武夷山,“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山涌千层青翡翠,溪摇万顷碧琉璃”碧水丹山构成一幅天然画图,有如人间仙境。山内群峰竞秀,幽涧流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7.5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20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山峰平均海拔650mm。因此,武夷山不仅有奇秀甲东南的奇山水,而且给武夷岩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孕灵滋雨露,钟秀自山川”,自古名山产名茶。武夷岩茶历史悠久,素负盛名,正是“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岩骨花香之胜”。它独具一格的“岩骨花香”之岩韵,令人为之神往。早在南北朝时(公元479年)就以“晚甘侯”著称于世。唐宋以来成为历代贡品,元大德年间(1302年),就于九曲溪的第四曲溪畔设置御茶园,盛极一时。历史上著名的“五大名丛”(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半天腰、水金龟),更是蜚声四海,饮誉中外。大红袍为岩茶之王,堪称国宝。自从1981年获得大红袍无性繁殖育苗和在武夷山景区内基本相同的条件下移栽成功后,并经专家鉴定,一致认为,武夷山市岩茶总公司所属的茶叶研究所无性繁殖的大红袍后代,保持了母本的优良特性,在武夷山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可以推广,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积极推进无性繁殖和不断改进制作工艺,现在大红袍无性繁殖后代,无论数量和质量均有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在国内外市场上倍受青睐。本世纪八十年代初培育的肉桂,为岩茶后起之秀。从1982年以来,已先后九次被评为国家级名茶和金奖光荣称号。特别是市茶叶研究所送评的肉桂,连续获得1992年首届和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名列前茅。
  武夷岩茶独有的“活、甘、清、香”的岩韵,饮后齿颊留香,香高而悠远;喉底回甘味,味醇而益清;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令人心旷神怡。它的高贵品质和美德,集中表现在:一是能给人以解渴、疗疾、健身物质上的享受;二是能给人以愉悦身心精神上的享受。从疗疾健身上说,武夷岩茶由于品种优良,生长环境优越,加上有独创的无与伦比的制作工艺,因此它所含的对人体有益的各种化学成分物质非常丰富,具有显著的疗疾保健功能。常饮武夷茶,“益思明目,轻身耐老”。正如当代茶叶界泰斗陈椽在《茶叶商品学》一书中所指出的“武夷岩茶温而不寒,提神健胃,消食下气,祛痰治喘,利尿消毒,明目益思,抗癌防癌,降脂降压,降胆固醇,减肥美容”。难怪国际友人称武夷茶为“万物之甘露,神奇之药物”。从愉悦身心上说,由于武夷茶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积淀丰厚,品位高雅,备受世人推崇。最突出的是武夷茶艺,其二十七道程序,典雅优美。如焚香静气,叶嘉酬宾,孟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喜闻幽香,初品奇茗,再斟兰芷,品啜甘露,领略岩韵,尽杯谢茶等等,通过出神入化的表演,把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熔为一体,具有高超的艺术魅力。
  茶有德,饮茶人有茶德。对于武夷茶德,历代文人名士有精辟的论述。北宋范仲淹在《斗茶歌》中,就有精彩的描述。现摘录其中几段,他说,“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范仲俺赞美武夷岩茶为仙茶,系神仙所栽,为天下第一。滋味,胜过甘美无比的醍醐;香气,胜过馥郁馨香的兰芷并以茶的俭朴清淡,由此而引用屈原《渔父》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以申明自己一生为官清正廉明。尤其是在范仲淹看来,什么茹芝延寿,采薇养生,都不如到武夷山去喝武夷茶,一啜仙山灵芽,就会轻身换骨,飘然欲仙了。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序中写道:“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澹闲洁,韵高致静。”他认为茶具有“清、和、澹、静”的美德。并以此引申为社会伦理美学。他接着说:“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推,从事茗饮。天下之士,励志清白,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以不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清尚也。”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也谈到武夷茶德:“余游武夷,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他把武夷茶德称赞为:“清芬扑鼻,舌有余甘;”“释躁平矜,怡情悦性”。现代茶叶专家庄晚芳教授把中国茶德概括为:廉、美、和、敬(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而且他提出,要通过饮茶方式(茶道茶艺),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和道德修养教育。
  总之,茶作为大自然的产物,深得自然的秉性。钟灵毓秀,造就优良茶德。茶性俭,苦而后甘,它的俭朴、清淡、和静、健身的秉性,恰与中国人崇尚先苦后甜,温和谦逊,宁静淡泊,恪守本分的思想相吻合,深得人们的喜爱。
  9无我茶会的情趣
  “当你寒冷的时候,茶会温暖你;当你酷热的时候,茶会沁凉你;当你沮丧的时候,茶会激励你;当你兴奋的时候,茶会镇静你。”茶能充实人生和光辉生命,所以台湾人士宣扬喝茶的好处时,曾创作:“饮茶歌”:
  晨起一杯茶,振精神,开思路;
  饭后一杯茶,清口腔,助消化;
  忙中一杯茶,止干渴,去烦躁;
  工余一杯茶,舒筋骨,除疲劳。
  随着茶文化热的兴起,台湾茶俗更趋于广泛和深入:做一位会泡茶的太太,做一位会奉茶的丈夫,请给学生喝茶机会,让茶维护儿童健康,建立饮茶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连航空公司的飞机上也提供泡“工夫茶”的服务项目,用代表中国人的饮料――茶来招待旅客。旧的茶俗得到复兴,新的茶俗正在形成。
   而且,台湾逐步开展了探讨茶文化的学术研究,开办了一批茶艺班、茶文化研习班,以及与茶艺相关的“文化教室”。在此基础上,还致力于新茶俗的探讨与推广。“无我茶会”正是这方面较为成功的例子。所谓“无我茶会”是大家都带茶具,一起泡茶一起喝茶的茶会形式,因为不分彼此,大家打成一片,所以称为“无我”,其具体做法是:来自各地的茶人聚集在一起,各自携带茶叶茶具,席地围坐成一圈,每人泡茶四杯,三杯奉给左边三位茶侣,一杯留给自己,这样每人都有四杯茶喝。“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不分彼此,天下一家”,无我茶会的精神是:
  座位由抽签决定,无尊卑之分。奉茶到左,饮茶自右,无报偿之心。超然接纳四分之茶,无好恶之心。尽力将茶泡好,以求精进之心。依计划行事,遵守公共约定,无需指挥,培养团体默契。
   台湾陆羽茶艺中心的蔡荣章先生,曾谈到中日韩茶人参加的“慢亭无我茶会”的情趣:“喝了三道茶后,静静地坐着,微风吹过松林,偶尔夹杂着远处游客的叫声,这时扬琴与二胡演奏着一首‘春江花月夜’。我们与大地融为一体,异国友人虽然语言不通,但是我奉茶给您喝,您奉茶给他喝,并无妨碍;您喝着他的茶,我喝着您的茶,人们也融成了一体。”这种情趣不仅是一时一次的,而且是永久的、永存的。
   无我茶会先是台湾陆羽茶艺中心的茶道老师们在内部举办,后来应用在对外公开场合,并邀请外来茶侣参加,到别的地方去举办。无我茶会有各种不同的主题,形成诸如亲子无我茶会、赏荷无我茶会、返朴归真无我茶会、佛堂无我茶会等。无我茶会原是一种茶艺方式,但随着传播的广泛和参与人员的众多,并且经常不断地在各种场合举行,正有意成为一种民众性的饮茶习俗。
   放眼港澳台地区饮茶风尚的演变,我们惊喜地发现:这里普遍流行着中华民族的时尚,充溢着中国文化的气息。“饮茶思源”,一切有爱国心的人士都把茶作为思乡的寄托。台湾《自立晚报》曾发表过一首令人玩味的诗:
  武夷峻险郁苍苍,
  九曲轻舟何处飓?
  一叶岩茶深有意,
  怎教羁客不思乡!
  如今,港澳台地区与祖国的茶文化交流日盛,茶事联系频繁,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怀抱,已是指日可待。波涛之中的宝岛台湾,孤悬海外的历史迟早是要结束的。“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饮料,地有南北、海有两岸,虽然同胞分散在广大的幅员上,无论是天涯海角,只要是同胞,喝的是中国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但愿我们中国人能早日迈向富强康乐的现代化国家之林,海峡两岸早日实现和平统一,这正是:‘两岸品茗,一味同心。’”(摘自中国茶文化丛书《问俗》) 
  10佛教与茶道
  吕维新
  佛教和茶早在晋代结缘。相传晋代名僧慧能曾在江西庐山东林寺以自制的佳茗款待擎友陶渊明“话茶吟诗,叙事谈经,通宵达旦”。佛教和茶结缘对推动饮茶风尚的普及并向高雅境界以至发展到创立茶道,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佛教的传播与中国化
  佛教的传人: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未,自印度传入中国;东汉初,在封建统治阶级中间流行,宣扬“人死精神不灭”,因果报应,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言,不饮酒,慈悲为本,行善修道等等教义。由于当时战乱频繁,硝烟四起,人民生命涂炭,劳苦大众,富贵荣禄者都可以从佛教教义中得到精神上的慰藉,统治阶级则可以利用佛教麻醉人民,因而传播很快。
  佛教的传播者认识到,要使佛教在中国扎根必须与中国国情相揉合。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求生存与发展,还在思想意识形态和教义上竭力吸收我国传统文化,并互相渗透互为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东晋后期,佛教领袖慧远竭力把儒家封建礼教和佛教因果报应沟通起来,宣扬孝顺父母,尊敬君主,是合乎因果报应教义的。并直接提出“佛儒合明论”。隋唐时代一些佛教宗派,是调合中国传统思想而创立的,华严宗学者宗密用《周易》“四德”(元、亨、利、贞)调合佛身“四德”(常、乐、我、净)。以“五常”(仁、义,礼、智、信)调含“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饮酒、不安言)力图两者相融台,调台儒家的趋势越来越强烈。宋元明清时代,更加注意调合中国传统思想。北宋天台宗学者智园,宣扬“非仲尼之教,则国无以治,家无以宁,身无以安”。而“国不治,家不宁,身不安,释氏之道,何由而行哉?”他还提出“修身以儒,治心以释”儒释共为表里的主张,因而发展成为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宗教。
  (二)茶道的创立与佛教的渗透
  茶道的创立: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光辉绚丽,但“茶道”一词,很长被人们所遗忘,竟发展到日本学者曾向国人提出“中国有没有茶道?”荒谬而富讽刺的笑话。
  对中国茶道的创立,学术界说法下一。有引陆羽《茶经》“精行俭德”四字。有引《封氏见闻记》“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请注意,时在晚唐)有“中国明初朱权自创的茶道”等等。百花齐放,可见大家都在深入的研究,形势喜人。
  陆羽,擅长种菜种茶,首创饼茶炙烤“三沸”煮饮法,对茶的功效论述甚详,对茶的品饮他侧重精神方面的享受,无疑他是我国茶道的奠基人。但遗憾的是他在《茶经》中没有明确提出“茶道”这个词,令人费解。
  根据笔者手中资料,“茶道”一词最早是中唐时期江南高僧皎然在《饮茶歌?逍崔石使君》一诗中明确提出来的,诗中云: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看陶潜篱下时。
  崔候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这是一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诗篇,“三饮”神韵相连,层层深入扣紧,把饮茶的精神享受作了最完美最动人的歌颂,不但明确提出了“茶道”一词,而且使茶道一开始就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是中唐以湖州为中心的茶文化圈内任何僧侣、文人所不可匹敌的。结合皎然其他重要茶事活动,所以笔者认为皎然是中国禅宗茶道的创立者。由于秘藏了1100多年的唐代宫廷茶具在法门寺重现天日,学术界认为唐代实际存在着宫廷茶道、僧侣茶道、文人茶道等多元化各具风格的茶道,从而论证唐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辉煌璀璨,这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突破性进展。但在三种茶道中,笔眷认为僧侣茶道是主要的,其魅力和影响力都超过前二种茶道。
  佛教对茶道的渗透,史料中有魏晋南北朝时期丹丘和东晋名憎慧远嗜茶的记载。可见“茶禅一味”源远流长。但形成气候笔者认为始启中唐。
  中唐时期,虽然经历了七、八年政治动乱,相继又出现了“中兴”时期,由于北方民生凋敝,国家财源发生危机,有识之士认识到南方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壤肥沃,资源丰富,大面积的土地特别是山区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潜力很大,因而动员全民垦荒,扩大粮食作物等种植面积,增加国家税赋收入,收到显著效果,茶叶生产也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蓬勃发展起来的。这是茶道形成的社会基础。
  陆羽“更隐茗溪”后,以湖州为中心,积极开展茶事活动,与皎然、李冶、颜真卿、孟郊等名僧贤达交往密切,他们谈经论道,品茗赋诗。从而推动了茶道的形成和发展,笔者认为湖州是茶道的发祥地。
  茶道的兴起,推动了寺院中茶会、茶宴和各种形式茶道的流行。唐代茶事诗中各有描述,因限于篇幅,摘句抄录于后:
  武元衡:
  虚室昼常俺,心沅知悟空。
  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
  时节流芳暮,人天此会同。
  不知方便理,何路出樊笼。
  皎 然:
  喜见幽人会,初开野客茶。
  李嘉v:
  虚室独焚香,林空静馨长。
  啜茗翻真偈,燃灯继夕阳。
  杜 牧: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
  张籍九:
  星台下煎茶别,五老峰前觅寺居。
  司空图:
  茶雁添诗句,天清莹道心。
  只留鹤一只,此外是空林。
  李咸用:
  空门少年初志坚,摘芳为药除睡眠。
  灵 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从以上诗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寺院中茶味的芳香和浓烈,僧侣敬神、坐禅、念经、会友终日高不开茶。禅茶道体现了良然、朴素、养性、修心、见性的气氛,也揉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感情。唐僖宗以皇家最高礼仪秘藏在法门寺地宫金银系列茶具从设计、塑造和摆设的位置(和佛骨舍利同放在后室)更令人信眼地认识到“茶禅一味”的真谛。
  禅宗茶道到宋代发展到鼎盛时期,移值到日、韩等国,现在已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对促进各国文化交流做出了努力。
  12茶、佛文化与唐蕃友好关系初探
  吕维新
  吐蕃的祖先羌族从远古时代起就住在我国的青藏高原一带,汉代是称西羌,唐初赞普(君王)松赞干布统一青藏以后成为吐蕃,宋明元时期也有称西蕃的,到清时定名为藏族。
  一、文成公主西嫁奠定了唐蕃友好关系的基础
  唐初赞普(君王)松赞干布统一青藏一带建立起奴隶制政权以后,唐蕃双方都表现出要建立和发展民族友好关系的愿望,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据《资治通鉴》,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唐政权对周边的少数民族采取了诸如怀柔、和亲、互市、朝聘、册封、招抚等一系列比较明智的政策和手段,从而赢得了少数民族的信任,增强了少数民族对唐中央政权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吐蕃赞普则仰慕中原的封建社会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文化,并于634年遣使来朝,向唐表明和睦相处的诚意和态度,同时提出联姻要求。于是唐太宗下书临抚。640年太宗委派朝中尚书大臣专程护送文成公主西行,松赞干布则亲自到青海鄂陵湖迎娶。自此唐蕃友好关系变成了更为亲密的甥舅关系而载入史册。
  和平使者文成公主博学多才且笃信佛教。入蕃时随身携带了释迦牟尼真像同行,并带有大量儒家静电、佛经、医书、饼茶及珍宝饰物。随行人员中有儒士、僧侣。
  吐蕃本无城邑和寺院,为了供奉来自大唐的佛祖,特地建造了小昭寺。文成公主每天都要行佛礼,由汉僧专司供奉之职。有法师专门翻译佛经。吐蕃从此开始接受佛教文化。
  与此同时,汉僧还将带去的医书译成藏文,编成《汉公主大医典》,这是吐蕃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
  茶文化也是从文成公主开始在吐蕃传播。由于吐蕃以畜牧为业,食物中肉、乳较多,而饮茶恰有止渴生津、解油腻、助消化之功能,故而一开始就受到上层贵族的欢迎,并逐渐盛行,以致发展到“夷人不可一日无茶”的境界。而到如今藏胞的年人均饮用砖茶接近4千克,成了世界上人均消费茶叶最多的一个民族。可见文成公主乃是向吐蕃传播饮茶知识与茶文化的的一功臣。
  在佛教传入吐蕃之前,高原各民族部落信仰本(一做“笨”,或作“棒”)教,崇拜多种神,并信仰万物有神。在思想意识中对汉族是有敌意的,把汉传佛教视为入侵之外敌和民族灾难,因而形成一股反佛力量。然而本较毕竟是在极低的原始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所崇拜的神与神之间并立平等的思想与吐蕃当时社会已经形成的等级森严、尊卑有序的奴隶制社会是格格不入的。故而经过一番艰苦曲折的较量以后,到了弃松德赞执政时期,本教终于被佛教同化了。
  汉传佛教对松赞干布有很强的感染力,他根据佛家思想颁布了以“十善”、“十六要律”为内容的“民众守则”,并编入吐蕃法典,藉以强化自己的统治。与此同时,他还在大唐文化的影响下,改革了吐蕃的管制和军制。
  松赞干布对唐一直持亲善友好的态度,并常以臣自居。他向大唐奉献过珍贵的礼品,以求得大唐的官职为荣。高宗继位后,为缅怀太宗为富国强兵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对松赞干布的恩宠,在加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的同时,还刻其石像于昭陵(太宗墓),至今犹在。这是汉蕃亲密友好关系不可磨灭的证据。
  二、金诚公主西嫁巩固和发展了唐蕃友好关系
  文成公主西嫁以后,到了葛尔家族执政时期,却被论钦陵之徒进犯汉地而给唐蕃关系蒙上了阴影。
  罕为人知的吐蕃女杰赤玛伦是一位武则天式的在政治上很有建树的伟人。她是松赞干布的孙女,是赞普芒松芒赞的王后。他分别以王后、母后、祖母的身份,或辅佐或摄政或主持吐蕃政事达三代之久。他非常珍视祖父与唐建立起来的亲密友好关系,因而竭力主张予以恢复并加以发展。707年,为向唐表示友好,特派使臣向唐贡献方物,并同时为孙王请婚。中宗即以宗室女金诚公主出嫁。这是唐蕃第二次和婚,它再次表明唐蕃友好终究是历史的主流。
  金诚公主西嫁有锦缎珍宝及江南名茶等物作陪嫁物。由于金诚公主也虔诚信佛且素受宫廷教育,故将小昭寺的佛祖真像隆重地迎接到了大昭寺,而她则每天以高洁的茶汤供奉佛祖。据《汉藏史集》记载,随金诚公主入藏的工匠还根据神话传说中的鸟衔茶枝入蕃、用茶汤治好蕃王疾病的故事,将鸟衔茶枝图画在所制的上等茶碗上。这是吐蕃有专用茶碗之始。金诚公主西嫁以及她为传播和弘扬茶、佛文化作出的不懈努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唐蕃友好关系。金诚公主的丈夫曾上书唐皇,表达感恩之情和永结友好的愿望,他也仰慕中原文化,曾请赐经典古籍,“自汉地迎请和尚多人,敬信佛法。”汉僧的主要任务就是讲经和译经。
  公元779年,吐蕃建成了历史上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佛教寺院DD桑耶寺,自此有了吐蕃出家的僧人和僧伽(众和尚)组织。佛教的规模发展,诱发了“佛、本”之争,经过一番争斗,蕃王认定本教已经不适应吐蕃的发展,于是下令本教徒归佛或返俗,并令官民一律信佛。佛教大兴,本教消失,唐蕃友好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为了大力发展佛教,吐蕃王室确立了僧侣的官阶,并制定法律保护僧侣,把僧侣的地位提高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故《唐史》有“国政蕃僧”之说。吐蕃佛教从传入到发展,直到教派林立、政教和一的局面,是经过长期艰苦努力而逐步形成的。
  大唐两位公主入藏,为传播茶文化和佛文化、为唐蕃友好及经济文化交流作出的卓越贡献必定为后人所敬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茶文化的萌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