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多中央汇金持股说明什么几只,一般持有多长时间

从新手到高手-股票
我的图书馆
从新手到高手-股票
09:23  教你如何成为富人
  著名财经人士、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 清议
  当大多数国人对通货膨胀谈虎色变的时候,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富人并不惧怕通货膨胀,原因在于他们往往是资产的拥有者,资产价格上涨足以使他们变得更加富有。相比之下,穷人才是通货膨胀的真正受害者,资产价格上涨令不掌握资产的人变得更加贫困。实际上,那些手持大把钞票或大额存折的人也算不上是真正的富人,如果他们不拥有价格看涨的资产,持续通胀以及令人心碎的实际负利率足以使他们变得越来越穷。那么,要想战胜通货膨胀,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成为掌握资产的富人。20年前,人们追逐的资产是洗脸盆、肥皂之类的消费品,如今则变成了股票和基金。自2006年以来的一年多时间,这些权益类资产价格的平均涨幅是消费品价格平均涨幅的83倍,是名义利率的76倍。当今世界经济充斥着太多的通胀因素。美国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让美元加速贬值,几乎人人都在抱怨美国的印钞机使得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变得越来越贵。在日本,尽管那里的经济初步摆脱了零利率与零增长,但依然是国际市场热钱的主产地。在欧洲,虽然欧元强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进口成本,但伴随着欧元债券发行规模一再刷新纪录,欧洲也越来越像美国,至少在印钞速度上已超过美国。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则为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投下了一枚又一枚重磅炸弹,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即使全球新增供给全部瞄准中国,也无法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需求,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持续的资产价格重估或涨价维持当前的供求平衡。在国内,不断增加的流动性过剩,以及不可避免的储蓄与投资均衡化矫正,连同不断增加的央行负债,都正在或者将要成为通货膨胀的引擎。那么,为什么国内上市的股票和股票投资基金可以成为战胜通胀的最佳工具呢?我给出的答案是,部分商品类资产价格的上涨幅度往往赶不上权益类资产价格的上涨幅度。比如说,与2006年金属锌价格平均涨幅大致为60%相比,锌业上市公司同期净利润增幅平均超过300%,增幅最大的驰宏锌锗高达700%;部分由于已持续4年受限于宏观调控政策的行业的原有固定资产或产能资源变得格外稀缺,以至于相应的盈利能力空前高涨;部分由于受GDP的持续快速增长而受惠的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也使得权益类资产价格快速上涨。从事股票投资的门槛其实并不高,就算你只有5万元资金,也足以成为股票投资者。进一步说,虽然过去16个月250%的股价平均涨幅可能还不会让你成为富人,但毕竟与富人的距离越来越近。实际上,即使年均收益率维持在20%的较低水平,最初投入5万元的你,也会借助复利的魔力让你在20多年后成为名副其实的富人。不出意外,在未来中国经济步入全球最强大经济体的20年中,对于那些掌握专业技能的投资者来说,有机会在中国A股市场上取得这样的平均回报水平。不过,稍加留意,人们不难发现在新开户数与入市资金之间有着不同的增长速度,确切地说,是增量资金远远大于新开户数。这使人相信2007年入市的投资者多半是传统意义上的富人。换言之,这意味着如今的国内股市已开始进入富人投资的时代。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呢?这必须从股票投资特有的魅力说起。股票投资虽然属于直接融资的范畴,但就投资行为而言,则属于间接投资,而不是直接投资。通俗一点讲,直接投资好比是把钱投给打算自己经营的企业,间接投资好比是把钱投给别人经营的企业。两者的区别在于,直接投资的风险机制是封闭的,而且必须承担企业创建初期的风险;而间接投资的风险机制是开放的,并且投资者是在企业经营获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介入的。虽然任何投资都有可能面对企业经营失败的风险,但相比之下,如果说直接投资是在尚未开始的若干项生意之间做出选择的话,那么,间接投资就是在已取得成功的生意之间做出选择。显然,间接投资的这一特征决定了股票投资能够更好地控制投资风险。无论如何,在1300多家上市公司当中选择最成功的公司投资,买最好的股票,投资风险远远小于自己开公司。这就是股票投资的魅力所在。必须承认,到目前为止,社会上依然流行着“炒股是不务正业”的说法。不客气地说,这太老土啦。经济学认为,一个人的消费可以带动另一个人的就业,一个人的投资可以带动更多人的就业。鉴于我国企业过度依赖间接融资,迟早还会酿成新的银行体系不良贷款,因此最好的办法无疑是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也就是扩大股票等权益类资产投资。这使得投资股票不仅是增加就业机会的手段,而且也将成为增加贫困家庭劳动收入以至缩小贫富差距的手段。同时,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也可以成为防范不良贷款再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桎梏的手段。因此,“炒股”是非常正当的经济行为。具体到股票投资方法论,一直以来,我的好兄弟张海滨和我连同我们身边的同事好友,始终相信国内股市必须从“跟风投资”的非理性阶段进入“自主投资”的理性阶段。确切地说,自主投资是一切称得上理性投资的行为基础,也是理性投资最重要的内核。由他撰写的《从新手到高手》这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向股票投资者,尤其是“80后”投资者介绍了自主投资的基本理念和重要因素,回答了投资者在投资实践的过程中普遍关注的60个问题。在此我也非常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鼎力支持。最后,我还是要说,你想成为富人吗?你想挑战通货膨胀,成为主动掌握资产的富人吗?你想离富人的门槛越来越近吗?去买最好的股票吧!再告诉你一个不二法则,最好的股票源自最好的公司,最好的公司永远出自成长性最出色的行业,而发现最好的公司,需要你学习,学习,再学习。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2007年5月
  于北京怡海花园 &1
09:23  这本书是一份“计划外”产物。2006年在我们着手编撰中国第一套真正意义上的《证券投资大百科》的同时,在新浪网开设了“Xvalue投资百科”博客,当时的目的是期望听取国内投资大众的意见和需求,了解投资知识在国内的普及程度。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有幸收到上千条投资者的反馈和大量电子邮件。这些投资者有的刚刚接触股市,有的已有多年投资经验,还有许多是专业投资机构的人士。虽然背景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渴望了解正在成为国内市场主导的、国际通行的投资理念和方法,他们都清楚中国股市的游戏规则已发生深刻的改变,但又不知从何处学习了解这些新的知识。显然,国内也缺乏这样的完备资源。这本书正是基于国内个人投资者普遍期望了解投资知识创作而成,所有的解答都针对投资者目前所遇到的各种有代表性的困惑,从理念、方法,到应用,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而我们的回答又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用平民语言让普通投资大众都能领悟看似艰深的投资知识,增强他们的信心。从内容编排上来讲,第一章所收录的问题和相关解答可以帮助投资者明白什么是正确的投资目的,解决“为什么要投资”、“如何更好投资”的疑问。第二章则是授之以渔,帮助投资者掌握一些通过主流的基本面分析制定正确投资策略的方法。第三章则是全书的高潮,通过对国内A股市场的十几个行业板块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具体分析,让投资者了解它们的商业特征和评估标准,其中有大量操作性很强的选股分析技巧和专业经验总结,相信会让读者享用一场行业分析大餐。第四、第五章中的内容也是投资者需要掌握的股票分析知识。投资实在是一个很复杂的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在任何一本书中都不可能全面覆盖和解决投资者的所有疑惑。事实上,本书只能说是一个开始,一个起点,初衷就是为了给当前大多数国内投资者提供他们最需要知道和掌握的知识,为此我们还专门为读者开设了互联网沟通平台——投资百科网()。相信我们的努力会帮助投资大众进一步了解投资知识,采取大家喜欢的沟通方式,最有效地提高普通投资者的专业水平和投资回报率。我相信这本书的适用读者群会非常广,建议那些刚刚对股票市场有基础概念的投资者,按照本书由浅至深的编排方式一章一章地细读,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到“投资百科网”向我们发问,并与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对于已有多年股票投资研究经验的读者来说,这本书中还是有部分挑战性很强的文章需要细细琢磨,尤其是第三章中的行业分析,会给他们提供一种很好的分析框架和启发。在股票市场上,知识转化为财富的故事每分每秒都在上演,这里比拼的就是所掌握的知识、获得相关资讯做出正确判断的速度。这本书的上市时间恰遇我国A股千载难逢的大牛市,这个时候,似乎每个人都能轻松赚到钱,“股神”满天飞。但我可以先告诉投资者一条投资定律:解决人的一生的财富积累问题是不能靠个别牛市,尤其是在泡沫型牛市中所获取的回报来实现的;相反,如果不了解股票市场的特性,现在的账面财富很有可能是空欢喜一场,来得容易去得也快。每个人都渴望实现的财务自由,要靠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率,也就是说要靠真本事才能取得。希望这本书,以及我们配套的网站可以帮助更多人通过正确的投资迈向财务自由之路。本书的顺利出版,得益于诸多人的帮助。除了要感谢我的圈中好友和前同事们给予诸多专业上的帮助,我的助手张旭薇和徐凝在资料收集整理、图表制作上的贡献,以及北京大学出版社同仁的鼎力协作外,更需要感谢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在我的博客里发言的朋友们,正是因为你们的鼓励和支持,才督促我勤勉写作;正是因为你们的需求和企盼,才指引我找到正确的方向。谢谢你们!
  张海滨
  2007年5月于上海中山公园 &1
09:24  如何规划我的投资生涯我们可以把投资生涯比作一年的四季。“春季”是学习积累的阶段,“夏季”是积极进取的阶段,“秋季”是复利显威的阶段,“冬季”是享受财富的阶段。在当今中国股市一片红火,激情与浮躁甚嚣尘上之时,该是我们冷静下来,真正规划自己的投资生涯和确定合适的投资方法与目标的时候了。投资不是一种静态行为,投资者随着年龄、收入、经验的增长,投资行为和投资目标都需要发生相应改变才能更好地满足个人的财务规划和理财的要求。如果我们把人的投资生涯比作一年的四季,在不同“气候”的季节里,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会让自己的收获更加丰硕并且能够长久持续。
  春 季学习积累的阶段
  不论你是刚刚参加工作还是已有一定阅历积累,在最初接触股票投资的阶段,首先要做的是学习和摸索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而不是想立竿见影,期望投资在短时间内就能见到财富的增长。即便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年轻投资者来说,在没有熟悉股票市场,没有做好必要的投资心理准备,没有初步掌握投资技能前就贸然行动,势必给今后的投资生涯带来负面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非专业的投资尝试的效果都不会太好,通常会伴随焦虑和压力。如果再遭遇亏损,可能会让自己马上失去投资的信心。更不好的情况是,如果你运气很壮,刚“下注”就赚到钱,由此认为自己已经找到投资诀窍,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好运不可能一直存在,更大的风险隐患会从此“潜伏”下来。在投资者的“春季”,把自己的绝大部分资产用来直接购买高风险的股票并不是明智的选择。聪明的方式是先购买一些股票型或平衡型共同基金,在开始分享股票市场回报的同时,通过观察、分析你购买的基金投资组合的构成和变化,以及你的基金经理在媒体或其他场合发表的观点,开始学习投资的方法,思考基金经理为什么会买入或卖出某只股票,在不同市场和经济状况下,他们都会采取哪些对策。这是最具实战性的又是低成本的学习方法。你也可以通过你买入的基金所投资的产品组合中,挑几家自己感兴趣的公司,学习怎么能看懂它们的资产负债表,了解它们的商业运作模式。同时,找一些市场研究报告,看看专业人士是如何分析这家公司的。在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后可以尝试少量买入这些公司的股票,进一步了解它们在市场上的表现和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在这个阶段,学习一些基础的财务、商业和投资知识,有条件的话,甚至可以研修一些相关课程。这些学习可能会占用你很多的时间,但是相对于今后保持10年、20年的稳定回报,这些功课绝对是值得和必要做的。在学习阶段,完全不必担心自己可能错过当前牛气冲天的股市行情,就以为今后没了机会,这种机会今后还会出现。即便在熊市中,如果你掌握了专业的投资本领,同样可以赚取相当的回报。把基础打好,后面的路会越走越顺。
  夏 季积极进取的阶段
  经过春季的精心耕耘,现在到了添料加肥、积极进取的时候了。在这个阶段,或许你已经工作多年,事业和家庭已趋于稳定,有更多的收入可以用于投资,风险的承受能力达到最强状态,在留出足够的生活必需开支后,可以开始自主介入那些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工具。当然,不论你这个时候的收入状况或年龄如何,开始大举介入股市的根本理由还是因为你已经具有了投资本领,知道在什么市况下应该选择什么策略,从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把回报做到最大化。这个时候你也学会了如何挑选股票,熟悉了多数行业的商业运作模式,对一些上市公司及股票已经了如指掌,构建了自己的投资组合,并会捕捉到一些以前未接触过的行业或股票的投资机会。这时你可以选择的投资工具也变得丰富起来,除了不同风格的股票和基金之外,也学会利用权证和期权、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工具来对冲风险,扩大回报。在积极进取阶段,你的业余时间可以更多地用在获取资讯,捕捉不时出现的投资机会上。由于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投资知识和技能,面对海量信息,已可以做到高效分析和甄别,对市场上的各种观点也能形成自己的判断,可以恪守经过自己验证的投资理念和方法。这个时候你对投资的成本投入更多的是用来购买各种有用的分析工具和市场资讯,它们使你如虎添翼。不过,火热的“夏季”不会长久存在。投资者在积极进取、博取收益的同时,还要为自己下一步的投资规划早做准备。中国的投资者,一般来说,短利倾向比较严重,很少有人对自己中年或退休以后的生活作出财务安排。所以,在夏季征战之余,该是为自己设立一个额外养老金账户的时候了,而且越早越好。选择一些按照人的生命周期设计的共同基金、指数型基金、固定收益型基金或接受银行设计的低风险理财计划,都是理想的养老投资品种。可以采取基金定投的强制方式,每个月给自己的养老金账户上固定存入一笔钱,长期坚持下来,就有了一份额外的财务保障。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再在股市里面摸爬滚打,即使有一时失利,也心中不慌了,面对市场波动将更加从容。请记住,投资是一场持久战,靠的是耐心和毅力。
  秋 季复利显威的阶段
  如果你在“春季”和“夏季”的行动中采用的策略正确,在“秋季”到来时你的那些高风险高回报的主动型投资已经积累了可观的财富。这个时候,你来自于股票投资之外的其他收入也达到最佳的状态。可以说,此时,你正处在投资生涯的巅峰。但是,到了投资生涯的这个阶段,各项开支开始增多,你可能要承担子女高昂的教育费用支出,也可能要考虑购买第二套住房。更重要的是,秋季已到,离冬季就不远了,你应该越来越实际地考虑退休以后的生活安排。此时,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对股市的热情开始减弱。事实上,到了这个阶段,已无需冒不必要的风险,像“夏季”那样去追求高回报了。因为你在“夏季”时,如果有10年以上的时间创造了平均每年20%~30%的投资回报率,你最初投入的资金就已经实现了接近10倍甚至10倍以上的增长(假设初始资金投入10万元,每年的回报率为25%,10年后总资产为10万元×1?2510=93万元),这还不算每年可能追加投入的资金所产生的回报。如果只求年均10%的投资回报率,投资于收益比较稳定的大盘蓝筹股,等又一个10年后,你的财富已较最初增长了24倍,可以提前退休享受人生了。这些数字看起来很玄妙,但这一切都是已被海外千百万投资者实践所证明了的事实,这就是财富增长的奥秘——复利。
  冬 季享受财富的阶段
  进入“冬季”,或许你积累的财富已经足以让自己提前退休,过上体面的生活;或许此时你还正年轻,但经济上已无忧无虑,可以让自己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当你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躺在摇椅里悠闲地回顾自己投资生涯的时候,你会发现在春季、夏季和秋季所作的各种投入和长期坚持正确的投资策略是多么的值得和重要,“水到渠成”的丰硕果实来得又是那么自然。风物长宜放眼量,一年之计在于春。越早开始准备,你的投资四季肯定就越加完美。 2
09:24  炒股的目的是什么
  炒股为了什么,发财致富,人生体验?明确自己股票投资的目的是实现成功投资的关键。如果没有一个确定的投资目标,就会使投资活动变得困难重重,趣味全无,甚至危机四伏。尤其是对于炒股这样一种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它就如同潜水,最好睁着眼睛潜下去。“我为什么要炒股?”对于这个问题,会有各种各样的答案,这是好事。如果你未曾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而答不上来,就可能会有比较大的麻烦。炒股是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它就如同潜水,最好睁着眼睛潜下去。明确自己股票投资的理由或目的是实现成功投资的关键。如果没有一个确定的投资目标并予以监控,就有可能使投资活动变得困难重重,趣味全无,甚至危机四伏。当然,每一个人的炒股目的不同,但投资目的却大体相同。
  为了退休后过上体面的生活
  尽管我们国家已在构建社会养老金体系,但还远不完善,没有人可以担保你用退休金就能过上舒适无忧的生活。即使在退休后你可以确定收到在现在看来似乎是一笔很大数目的养老金,但这些钱在你退休时候的实际购买力,可能因为通胀因素而大大缩水。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投资就是一种必要的工具,可以保障你过体面的退休后生活。对于那些以强化退休保障为主要投资目的的投资者来说,这里有三条重要的投资准则:
  1.你离法定退休的时间越远,你就有越多的时间可以让自己的财富实现增长。投资者需要时刻铭记于心的是,你是在与通胀赛跑。如果不去投资,让自己财富的增长速度超过每年的通胀率,退休以后的生活质量就可能大打折扣。
  2.你做投资的年龄越晚,就应当更多地关注风险,这意味着你应该以投资固定收益品种或低风险的收益型股票(有稳定的股利分红)为主。相反,如果你较早就开始投资,你的风险承受力就相对较大,并有可能获取更多的回报。
  3.你越早开始学习投资知识,投资就会变得越容易。虽然你可以选择完全依靠专业人士帮你理财,但实际上合格和尽职的专业人士很难找到,或要支付不菲佣金的。如果时间允许,最好还是自己去学习投资知识,自己管理自己的财富。
  为了短期的财务目标
  有时,投资者投资的目的也并不完全是为了以后的退休生活,可能只是为了实现短期的一些消费目标,比如想一年后买辆新车,或下个黄金周陪女友出国度假等。如果能用投资的盈利来满足这些消费需求,而无需动用银行存款,岂不更好。所谓财务目标,除了为未来过体面的退休生活而投资理财,也包括增加短期的收入,让我们购买想要的东西,让生活变得更加舒适。所以,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都是需要的。以实现短期财务目标而进行的投资,因充满挑战而可以让人激动万分。要在较短的时间里见到投资成效,投资者要承受很大的风险,因此投资知识的功底要扎实,投资品种的选择要相当精准,尤其是在选择那些成长型股票时,需要从多方面分析其未来业绩增长的确定性。如果你的短期财务目标不是很高,资金也较为宽裕,可以选择稳定分红的股票,虽收益不会太高,但风险相对较小,这应该是最稳妥的投资策略。当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人虽然知道投资的好处和必要性,但并没有开始自己的投资生涯。一是受个人财务资源所限。比如你的收入除了日常生活开支外,要全部用来归还房贷,再没有额外的钱用于投资。如果将固定支出的钱用来做投资就要十分小心,必须要确保能保值增值,并且可以随时变现。事实上,市场上还是有一些投资品种,可以让你有明确用途的钱也能在确定的时间内产生收益,比如债券型和货币市场基金等固定收益或保底的理财产品。二是缺乏投资知识,这是最为普遍的原因。确实,如果投资人对投资知识一无所知就贸然行动,赔钱是肯定的。但投资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不是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难,投资大师彼得?林奇说过:“只要你有初中数学水平,你就具备了投资所需的智力要求。”由此看来,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不去做投资的理由。 3
09:24  炒股就是为了致富吗
  我们无法准确地预见未来12个月公司和股价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根据全面客观的资料判断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买股票买的正是对于这种未来趋势的准确判断,而正是这种二律背反的矛盾性使得股市充满了获利机会,投资的魅力和激情就在于使自己的判断与股市或股票价格未来的走势相一致,而这正是炒股致富的根本原因。股票投资者都希望低买高卖,获得收益,而通过持有像招商银行、万科A、苏宁电器这些可以映射中国经济高增长的股票,我们就能够分享到它们业绩增长的果实,表现为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价差回报。从这一角度看,这种致富的目的和想法似乎非常容易实现,但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并非那么简单。如果你看好招行,买入招行的股票,那必定有其他投资者不看好招行的,愿意卖出它的股票,这样你才能拥有招行的股票。相反,如果你认为招行股票的价格被高估,因而需要卖出它的股票,市场上就必定要有认为招行股票价格被低估的投资者,愿意在你报出的价位买入,你才能将股票换成现金。交易双方在买卖时都是认为自己的买入、卖出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实际情况是,交易的双方必定会有一方判断失误,成为输家或相对输家。既然必定有一方是错的,但为什么在交易时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呢?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对公司价值即合理股票价格的分析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期,而预期本身存在不确定性,我们甚至无法准确预见未来12个月会发生什么,更别说未来5年、10年公司会变成什么样子,而正是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预期成为我们买卖股票的依据。不幸的是,许多投资决策的预期基础最后都被证明是错误的。要么是买入股票的投资者可能对公司前景过于乐观,要么是卖出股票的投资者可能对公司前景过于悲观。当这两种情况出现时,实际上就是给投资者提供了获利的机会,事实上,这样的机会比比皆是。过去十年出现的最大的乐观预期失误是世纪之交的互联网泡沫,投资者对互联网公司的前景预期不断加码,认为互联网的颠覆效应无处不在,使得像雅虎这样当时盈利只有千万美元的互联网公司市值远远超过有几十亿美元盈利的通用汽车,达到难以置信的1000亿美元,与之对应的传统行业股票估值则一路走低,市场似乎认为这些传统行业公司的业务都会被网络所取代。那个时候,如果你也被市场乐观预期所左右,购买了网络股,你的投资决定就成了别人获利了结的机会。同样,在市场陷于过度悲观的时候,其他投资者犯错和你获利的机会也会加大。例如2004年伊利股份(600887)爆发的高管MBO丑闻,消息引发该股价格剧烈下跌。这很正常,因为没有人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对公司价值会产生多大影响,选择卖出避险不失为正确的决定。但当股价跌到历史最低点时,认真想想这件事的后果真的很严重吗?即便发生最差的情况,公司的利润和资产状况都不值得信任,都有可能大幅缩水,那好,我们不用市盈率和市净率来估值,用市销率来估值,因为销售额和市场份额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我们每天还是能看到消费者从货架上拿下伊利的牛奶,仍有几万甚至更多人的生意和生计要依靠伊利牛奶的销售正常运转,而那个时候伊利股票的市销率只有0.42,同类公司正常市销率水平都在1倍左右。显然,伊利股票的价值被严重低估,此时买入股票的投资者就成了赢家。在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伊利股价上涨了300%。市场,或者说是市场上的参与者是经常犯错的,这就是为什么炒股,或说积极投资股票可以致富的原因。找到市场的错误,做出正确的决定,接下来,就是等待市场更正自己的错误,你的回报由此而来。 4
09:25  如何面对牛市和熊市
  虽然形成股市牛市和熊市的原因众多,但最根本的基础还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股市是牛是熊的关键是看发展的长期趋势,而不是股市对突发事件的短期反应。如果判断是牛市,则牛市不言顶;如果判断是熊市,则规避风险的最好办法是“现金为王”。常常听到人们用牛市和熊市来形象地比喻股市发展状况,然而准确地定义和理解牛市与熊市,并不像人们说的那么容易。由于股市的发展方向是决定投资者投资热情大小的最主要原因,所以,了解牛市和熊市意味着什么、有什么特征,以及会带来哪些影响,对投资决策的形成非常重要。
  什么是牛市和熊市
  简单地讲,牛市就是股指持续上涨,并且投资者相信这种上涨势头会长期保持。就一个正常成熟的股票市场来说,牛市常常要有经济强劲增长、居民充分就业和收入大幅提升作为强大的后盾。相反,熊市中大多数股票都在下跌,并且投资者相信这种下跌还会长期持续,进而相继卖出股票,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下跌深度。通常熊市是由宏观经济紧缩、公司盈利和个人收入增长大幅下滑所导致的。
  牛市和熊市的特征
  牛市和熊市的表面特征是股价的上升或下降,但投资者要透过现象看到背后隐藏着的深层次的本质。
  1.股票供求状况
  在牛市中,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高涨,而股票供给却相对紧张。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想买进股票,而很少有人愿意卖出股票,求大于供,自然会形成股价持续上涨;在熊市中,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持有股票,纷纷抛出,股价自然会越走越低。
  2.投资者心理
  由于市场的行为是由无数个人的行为集合而成的,投资者的心理和情绪自然会影响股市的涨跌。在牛市中,几乎人人都想参与到股市中来获取丰厚回报,乐观的情绪会不断推升股价。而在持续下跌的熊市中,投资者的信心受到打击,相继把资金从股市撤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一旦失去,短时间内很难恢复,熊市就会持续很长时间。
  3.经济表现
  人们通常把股票市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表明股市的冷暖与宏观经济形势有极强的正相关性。虽然形成股市牛市或熊市的原因众多,但最根本的基础还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虚拟经济可以在一段时期内与实体经济不匹配,但最终还是要靠实体经济作依托。因为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不鼓,决定了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也决定了股市是“牛”还是“熊”。
  如何判断股市的转折
  判断股市是“牛”还是“熊”的关键是发展的长期趋势,而不是股市对突发事件的短期反应。市场的小幅波动只是在一种大的趋势下的主动调整,比如在一个长期走熊的市场格局下出现个别几周的市场转暖不能认为是熊市的结束。通常情况下,只有当股市变动的幅度超过15%~20%时,才可基本确认股市发生了趋势性的根本转折。这个时候,投资者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思维和投资策略。
  如何踩准节拍,顺势而为
  在牛市中,最理想的情况是投资者在牛市启动前就买入股票并在牛市达到顶部前卖出,以充分享受股市上涨带来的丰硕果实。但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判断牛市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做到的是,经过我们的分析,从总体上判断这是一个牛市市道还是熊市市道。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在牛市时买入股票的风险相对较小,盈利的概率远大于亏损的概率。即使出现亏损,一般来说,也是投资者可以忍受的,不会对投资者造成致命的伤害。此时,投资者应该以更加积极自信的态度买入经过自己认真研究后看好的股票,以扩大回报。而在熊市里,由于谁也无法准确判断熊市何时结束,即便在你认为的低点买入,也可能会被套牢,因为“跌”无止境。所以在熊市里最稳健的投资策略就是把资金投到低风险的固定收益型产品或防守型股票上来,因为在熊市里风险远远大于收益,规避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现金为王”。 无论是在牛市里还是在熊市里,顺势而为,不逆市场潮流而动,尤其是投资于真正质地优良的绩优股票并长期持有,风险实际上是很小的。 5
09:25  哪些因素会阻碍我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者
  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者,需要学会监控投资行为,明确问题发生在哪里,专注于改变,学会理性面对亏损,学会用概率思考,学会客观地对待市场,从而成为某种投资策略的专家。许多投资者都存在这样的投资误区,即根据情绪、依靠传闻甚至是凭空假设下一个投资热点,来做出投资决策,这样的投资行为往往是以亏损为代价的。最可怕的是,投资者仍然前赴后继地重复犯着同样的错误,继续做着亏本的投资。想要清除成功投资路上的障碍,至关重要的事情就是真正下决心转变这种错误的投资观念和投资行为。事实上,不管是多么成功的投资者,都会在成功的路途上遇到障碍,关键是你能不能在障碍出现的时候识别障碍,主动清除它们。
  认识障碍
  相信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列出一张记录自己在投资路上所遇到的各种障碍的清单,只是很少有人自觉地这样去做。事实上,清除障碍的第一步就是要正确认识存在的障碍。很多人不断地重复他们错误的投资行为,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以正确的态度看清楚面前的障碍究竟是什么。那么,到底有哪些障碍蒙住了投资者的双眼?这里,我们给大家列举一些普遍性的障碍。
  1.情绪化
  情绪化是投资者在投资活动中最普遍、最容易出现的一种障碍。畏惧、贪婪、非理性是个人投资者最容易犯的毛病,看到盘面泛红就兴高采烈,看到满盘皆绿就心如刀割,这种感官情绪阻碍了投资者进行理性思考,导致他们经常做出错误的投资决定,不是买在最高点,就是卖在最低点。股价此时也最会捉弄人,你认为跌的,它涨了;你认为涨的,它反而跌了,投资者往往是在买进或卖出后后悔不已。 一些投资者根本不看大势,不分析公司的基本面,长期持有一只公司业绩亏损的股票,还寄希望于“乌鸦变凤凰”,绝地重生,亏损变盈利。然而,这种翻身的机会很难遇到,大部分情况下是造成投资者的资金长期套牢,无法取得收益,破坏了投资者的收支平衡,增加了投资者的焦虑心理。
  2.知识匮乏
  某些投资者认为只要选择“正确”的股票进行买卖就可以赚钱了,而不清楚股票市场是如何运作的,不知道股票价格受什么因素的驱动而涨跌,不了解什么才是真正正确的投资行为。他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可以打败大盘,跑赢市场,却因此承担了更多的风险。尤其是相当多的投资者很容易被一些当前表现良好、但未来表现不确定的股票吸引,也就是所谓的追逐热点、炒作题材,在没有充分了解其上涨的原因和有什么风险的情况下就贸然买入这些热门股。此外,还有许多投资者不知道何时该卖出那些已经赚钱的股票。他们往往选择长时间持有这只上涨的股票,总认为涨了还会再涨,却不知这个做法并不总是正确的。明智的做法是,卖掉一部分获利的股票,把变现的收益投资到其他一些更有增长潜力的股票上。尽管这样的做法有时会使得投资者感到沮丧甚至困惑,不明白为什么要卖掉那些表现好的股票,而买进一些目前还表现平平的股票。这里大家需要明白的是,股市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平衡机器,它不会一直青睐于某些股票,冷落另一些股票,用“风水轮流转”来形容股市是非常贴切的,这就要求投资者必须主动、适当地调整投资组合品种,以踩准股市的发展节奏。
  3.缺乏长期投资计划
  许多投资者都声称自己树立了长期投资意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仍然只是根据股市的短期波动和投资者突然冒出的想法就做出决策。许多人认为只有买房、子女的教育费用储备和将来的退休养老基金才需要认真制订长远的计划,而对投资活动却很随意,缺乏长期的财务规划。如果没有规划,投资者的决策就很容易受市场短期波动左右。这种依据不可预知的市场波动来做出决策的方法极其危险,犯错的概率极大。比如,当投资大众认为牛市到来的时候,他们会倾其所有,购买股票或共同基金,希望能跟着专业投资者大赚一笔,但此时往往是牛市已接近尾声;当股市出现大幅下跌时,这些普通投资者又难免惊惶失措,经常在熊转牛时的底部卖掉股票。跟风模式实际上是为专业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渔利机会,普通散户投资者只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清除障碍
  不管在投资的征途上遇到了多少障碍,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用实际行动去清除它们才是最重要的。以下7个步骤或许可以帮助你清除成功投资道路上的障碍。
  1.学会监控投资行为
  建立一个交易记录,用来观察分析过去的投资行为,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每个投资者具体的交易记录内容可以有所不同,但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决策时股票市场的整体表现、股票所在板块的表现、决策的依据(为什么要交易)、卖出目标价、止损价位。必须对每一笔?易都进行这样的记录,无论是买进还是卖出都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用来评估过去的投资决策是否正确,二是可以发现自己的投资行为究竟遇到过哪些障碍。
  2.明确问题发生在哪儿
  通过分析自己过去的投资行为,找出是哪些问题阻碍了自己投资的成功。比如你是否经常在没有仔细研究的情况下就执意购买某一只热门股呢?你的决策依据和投资思路是否在历次投资交易中经常被证明是错误的呢?等等。这一步骤的关键是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容易在什么地方犯错误,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提高。
  3.专注于改变
  改变一个人的投资行为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这和我们改变自己的固有习惯是同样的道理,必须要直面自己的问题,并采取实际行动去搬掉那些影响你通向成功投资之路的障碍。如果仅仅是意识到问题而不专注于改变,最好先暂时告别股市,直到自己能直面并消除这些障碍后,再开始投资,不要让问题一直存在。
  4.学会面对亏损
  遭遇亏损是投资生涯中不可避免的,最优秀的投资者也有“大意失荆州”的时候,学会如何正确对待亏损是成为成功投资者的必修课。投资者应当事先确定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亏损是可以接受的,比如,止损价位定在哪里;是先做策略性撤退,还是公司基本面或宏观经济状况发生了实质性改变导致以前的投资依据不再适用。只要亏损的原因可以确定,并在自己可控制的范围内,就属于主动型亏损,可以接受,而不必受亏损所带来的负面情绪的影响,用正常心态去迎接下一个投资机会。
  5.成为某种投资策略的专家
  事实上,在股市里有很多种不同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方法,都可以使你长期获得出众的投资回报,像巴菲特采用价值投资法则做股票,彼得?林奇则擅长发掘成长型股票。但在很多时候,普通投资者往往被淹没在不同类型的股票和相关的信息海洋里而迷失方向,不知道该选择哪一种投资策略和哪一些股票。所以,与其一开始就费劲地判断股票类型,不如先确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单一投资战略。这样做也许会损失一些机会,但是从长远来看,可以帮助投资者减少投资行为的盲目性,这是因为每一项科学的投资决策都应该有牢固的知识体系和严谨的投资政策做基础。专注于一种自己最有把握的投资策略,即使是业余投资者,也会变成专业投资者。
  6.学会用概率思考
  股市变幻无穷,这就要求投资者不断地对每一项投资机会的风险和收益做出评估。由于个体的力量无法改变市场的运动方向,也无法百分百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所以就需要用概率来作为最后决策的依据,选择做那些最有可能上涨的股票。比如你评估一只股票上涨100%的概率仅为30%,而另一只股票上涨30%的概率有80%,显然,买入后者会获得更有把握的回报,除非你能承担很大的风险才可以介入前者。
  7.学会客观地对待市场
  许多投资者固执地认为股市总是会朝着他们自己设想的方向发展,实际上股市是不会随任何人的意愿运动的,只有客观理性地看待股市,才能从中获得收益。投资者应当学会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市场,而是敏锐地察觉市场所传递出的信息,哪怕是蛛丝马迹都不要放过。 6
09:25  投资者如何摆正投资心态,克服心理障碍
  面对股市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如果我们仅仅依赖于直觉来做最后的判断和决策,容易受认知假象的迷惑,会存在对风险视而不见,做出理由不充分的交易判断,一旦结果不如意时,则开始责备自己或迁怒于他人。正确的投资心态对于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不正确的投资心态经常表现为投资者不切实际地评判自己的利益,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忽视一些自己不喜欢但其实是很重要的相关事实。心理学认为,判断和决策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偏差经常是由认知假象导致的,与视觉假象一样,很难消除由直觉推理产生的失误。举个广为人知的例子(见图1-1),尽管我们可以用一把尺子就能丈量出这两条平行线长度是相同的,但很多人仍倾向于认为下面那根要比上面那根长一些。图1-1视觉误差图这就是视觉误差!所以,我们要知道,直觉是不可靠的,必须要用一种正确的分析性思维方法和程序安排来弥补甚至是取代直觉的判断,如同上面的例子,需要用一把尺子而非直觉来判断两条线的长度。做股票投资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面对股市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如果我们仅仅依赖于直觉来做最后的判断和决策,也容易受认知假象的迷惑,会对存在的风险视而不见,做出理由不充分的交易判断,当结果不如意时,则开始责备自己或迁怒于他人。一般来说,投资者被认知假象左右时往往会表现出下面这些心理缺陷:
  乐观情绪
  尽管乐观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但完全被乐观心态左右,或者换句话说盲目乐观,对于股市投资者来说,可能会遭遇灭顶之灾。因为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如果出现盲目乐观情绪,就容易导致高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高估市场的表现,低估或忽视风险的存在,夸大了自己掌控局面的能力。因此,我们建议:首先,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要时刻克制自己的乐观情绪,牢记股市是一个高风险的场所,不为暂时的成绩忘乎所以;其次,投资者要成为一个明白人,既知道成功是如何取得的,更清楚失败是如何造成的,最好把自己过去并不成功的操作记录下来并附上失败原因贴在墙上时刻警醒自己,做到这一点是需要勇气的;再次,在分析历史数据时要全面客观,避免只看股价上升的那段行情,而不看下跌的行情。
  懊悔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为已经做了的某件事后悔,而不是后悔没做某件事;但在股市里,情形正好相反,投资者经常是后悔没做某事——为什么当初就没买这只如今涨得这么好的股票?而面对已经做出的不明智的投资决策,甚至有些已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决策,投资者仍然会强调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是我错了,而是股市太狡猾,因为投资者都不喜欢看到损失或潜在的损失。但股市里的这种有悖常理的懊悔情绪只会把事情变得更糟,把投资者的心态搞坏,进而可能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如果投资者有这种懊悔情绪,再加上我们后面讲到的带有“事后诸葛”习惯的话,表明这样的投资者基本上不适合在股市里生存。因此,我们建议:首先,投资生涯中出现错误十分正常,投资者要勇于直面自己的错误,避免被懊悔情绪左右;其次,切忌在懊悔情绪中改变既定的投资策略和目标,通常这种改变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反复无常是投资大忌;再次,适度分散化投资和把目光放长远,可以帮助克服懊悔情绪带来的危害。如果只有少数股票因自己的判断失误导致回报不佳,而投资组合中其他风格的股票或资产表现依然符合投资者预期,投资者可能就不会那么沮丧了。即便投资组合因市场系统性风险出现整体表现不佳的情况,但如果我们看重的是中长期回报率,只要股市长期向好,投资者依然应该泰然处之。
  事后诸葛
  心理学研究表明,很少有人能够准确回忆或愿意承认某一事件发生前自己对该事件的预期及依据,而更倾向于在事件发生后根据已经明确的信息做出“正确”的解释。股市里这样的现象很多,例如在每天收市之后,专家们总能很有理地对当天市场的表现给出听上去似乎合理的解释,涨有涨的道理,跌也有跌的理由,总是能够找到佐证性的根据。而投资者们则错误地认为,专家们说得多么有道理,似乎短期市场是可以被预测的。他们不想一想,如果短期市场行为真是可以被预测的,这个股市不知要成什么样子了。我们认为,事后诸葛的习惯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容易使投资者过于自信。聪明的投资者不必过多关注已经发生的事件,尤其应该看淡他人对于市场表现的解释和预测。重要的是,自己要认真总结自己的判断为何与事实相符或不符,做好相关的记录,以此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
  对于偶发事件的过度反应
  股市里的偶发事件是频繁发生的,对偶发事件进行因果诠释意义不大,因为它不是系统性因素,不会影响长期趋势。如果投资者受偶发事件的干扰,轻易改变之前经过认真分析而?出的判断,做出过度反应,则会导致业绩不佳。1998年,美国Odean教授发表在《金融学期刊》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其观察同一券商底下的一万名客户(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时发现,在投资者卖出一只股票后很快买入另外一只股票的情形中,往往被卖出股票的股价在随后一年的表现优于后来买入的股票,一般高出三四个百分点。这说明过度反应所付出的代价是高昂的。原因就在于投资者的心态上发生了变化,把偶发事件看成必然事件,所以,就要去寻找新的模式而否定之前的模式。因此,我们建议:首先,问自己是否有真正确凿的理由足够支持自己对于市场的判断是正确的;其次,在做决定前慎重考虑这笔买卖的决策是否基于一些随机的短期因素,如果不是,那就把这种趋势性因素列个单子,看看它们是否站得住脚;再次,永远记住价值投资法则中的一条定律:长期投资于优秀公司的利益回报要好于短线投资。
  处置效应
  在股市中,投资者经常不愿意将账面损失转为实际损失,尽管这种亏损已经是显而易见、不可逆转的。即使需要现金时,投资者也往往倾向于卖出已经盈利的股票,而继续持有还处在亏损状态的股票,这就是金融行为学上的处置效应。Odean教授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观察也充分表明,他们更愿意卖出股价上涨的股票。处置效应是一种非常不良的投资心理,风险巨大,容易导致投资者遭受更多的损失,同时又失去更多获利的机会。因此,我们建议:首先,对于相对肯定的损失,投资者即使不愿意面对,它也是事实,所以,长痛不如短痛,要制定一个参照价格点位来计算相对的盈利或损失,如果目前的股价距参照价位还有下跌空间,此时卖出股票虽有实际损失,但却是相对盈利状态;其次,在购买一只股票之前就要想好在什么条件下需要卖出。
  短视急躁
  投资股票这种高风险资产,当然应有时间概念。根据投资者不同的风险偏好和期望的投资回报率,投资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一些短线投资者会非常频繁地关注自己买入股票的市场表现,而一些做长线的投资者则对短期的波动不太关心。根据一项对美国股市年连续71年投资回报的研究,如果投资者只看每个月的表现,每个月都做交易,虽然在71年中间有63%的月份可以挣到钱,但实际上是赚得少,赔得多,盈亏基本持平。显然,如果采取短线思路操作,在股市里赚钱的可能性并不很高。但如果把投资的时间划分为5年一个阶段,那么在71年中有90%的5年时间段是可以挣更多的钱的,即便是最厌恶风险的人也会把股市看作是非常安全的投资场所。所以,那些急于看到盈利的短线投资者反而成为市场的输家;相反,心态稳定、眼光长远的投资者才能真正分享股市带来的回报。因此,我们建议:首先,投资要真正树立长线投资的理念,而不仅仅是挂在嘴上的,不要一到实际决策时马上又转向短线思维,经常回顾一下自己以往投资的经验教训,尤其不要忘记那些因受短期事件干扰而使自己做出错误投资决策的教训;其次,是不要频繁地去计算已经实现了多少投资回报,一年总结一次足矣;再次,不要教条地理解长线投资,长线思路并不完全是持股不动,但投资者如果没有精力或技能来把握股市中长期的波动规律,最好持股(绩优公司股票)不动,至少会比大多数频繁交易的投资者的回报要好。
  附:投资者心理成熟度测试表
  根据本节内容,结合Odean教授1998年的研究,我们设计了一套测试投资者心理成熟度的表格,有10个问题,3个选项。根据自己目前的状况进行选择,其中选“从未”计0分,选“有时”计1分,选“一贯”计2分,10个问题的得分加总后,参见得分评价,看看自己是否是一个心理成熟的投资者。
  从未 有时 一贯
  1.你是在用一种宏观的视野看待自己的财富、预期和目标吗? □ □ □
  2.你会制定长期的投资规划并能遵照执行吗? □ □ □
  3.你能做到让自己不过多在意短期投资结果吗? □ □ □
  4.对自己的错误判断,你能坦然面对不懊悔吗? □ □ □
  5.你能意识到自己的投资决策存在哪些不确定性吗? □ □ □
  6.你清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投资安排吗? □ □ □
  7.你能自己拿主意而不是依赖他人的建议吗? □ □ □
  8.你清楚自己每次投资决策成功和失误的真正原因吗? □ □ □
  9.当偶遇突发事件时,你还能不受影响坚持自己的判断吗? □ □ □
  10.你清楚每项投资决策成功的概率是多少吗? □ □ □
  得分 评价
  16~20 这节内容对你帮助不大,你已经是一位心理很成熟的投资者了。
  11~15 还不错,基本合格,继续优化。
  6~10 需要有更多的改进。
  0~5 或许你现在需要先暂时告别股市。 7
09:26  为什么回报与风险总是相伴而生的
  做股票投资,要明确自己的风险偏好是激进型的,还是保守型的,或是积极防御型的,合理分布资产,改变资产金字塔的结构,以适应自己的风险偏好。“高风险高回报”这句话对许多投资者来说已经耳熟能详,但一具体到投资活动中,许多人并不清楚或者是根本不去想可以承受多大的风险。我们在这里提供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帮助投资者来评估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在这样的风险承受能力之下可以选择什么样的投资方式。
  了解风险与回报的概念
  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期望获得回报,都要涉及风险与回报的概念。就投资而言,不论投入多少资金,风险总是存在的,从理论上讲都有可能赔本,而你获取的回报实际上就是对你承担风险的补偿。一项投资的风险越高,应当得到的回报就越大,反之亦然。图1-2为投资者描述了不同投资风格的风险状况,投资者在选择不同的投资产品时可以以此为参照。图1-2不同投资风格的风险状况这张图最右端的投资风格和产品,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远高于平均回报水平的获利可能性,但低于平均回报水平的可能性同样大。图的左端则是相对安全的投资,但获得高回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明确自己的风险偏好
  在面对各种不同的投资选择时,投资者首先需要确定自己能承受多大的风险。虽然风险承受能力因人而异,很难给出一个适合所有人的公式,但有两点是投资者在确定风险承受能力大小时需要优先考虑的:
  1.持有多长时间
  在决定做任何投资之前,投资者先要明确这笔投资可以持有多长时间。如果你现在手上有10万元闲钱,计划在一年之内用于购买住房,则现在把这笔钱用于购买高风险的股票就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股票价格波动通常会非常频繁且难以预测,如果你持有股票的时间有限,就很有可能遭遇在用钱的时候被迫以亏本价格卖出的结局。只有确定有能力长期持有,投资者才能更加从容地面对短期的波动和损失,也就有了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比如你的这笔10万元闲钱是用作十年后子女的大学学费,就不妨投资于高风险的股票,即便短期遇到了亏损,你也有充裕的时间来翻本,不会被迫过早地卖出,形成实际的损失。
  2.能忍受的亏损是多少
  明确自己可以亏多少钱是另一项决定你风险承受能力的重要考量指标。这种说法听起来可能有些丧气,但却是务实的做法。只有用那些你可以承担亏损而不会影响自己生活质量的钱去投资,你才不会迫于心理恐慌或资金周转问题而被迫卖出。一般而言,你能动用的闲钱越多,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就越强。比如一位个人净资产10万元的投资者和一位个人净资产100万元的投资者,同样投入股市5万元,前者的心理就更容易受到股价下跌的影响,被迫变现时的压力明显大于后者。
  合理分布资产
  在明确了自己投资的本钱可以使用多长时间和赔得起多少钱后,你可以使用资产品种分布的金字塔图(图1-3)来规划你的投资组合中的资产配置,帮助投资者根据不同投资品种的风险高低建立自己的多元投资组合。图1-3资产金字塔图我们看到,资产金字塔的底层是最为坚固的部分,它以那些低风险、回报可以确定的投资品种为主。只有底层夯实了,才可以承载上面的风险资产。金字塔的中间层是可以获得稳定回报,可以让资产增值的投资品种,虽然风险要高于底层,但也相对安全。金字塔的顶层部分则由风险最高的投资品种组成,这应当是大多数投资者在其整个投资组合中最小的一块。虽然它们可能会产生超额回报,但也可能全军覆没,应当确保即使这里发生损失也不会显著影响自己的财务状况。当然,每个投资者的情况不同,有的倾向于低风险稳定回报的投资,有的则能承受更大的风险,期望获得更多的回报。所以,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状况来改变资产金字塔的分布结构,那些有能力做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者可以扩大顶层部分,相应减少其他部分的资产;那些期望中低风险稳定回报的投资者就可扩大底层和中间层的规模。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上面的正金字塔结构应该是比较适宜的资产分布结构。 &8
09:26  该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吗
  股票投资本身充满不确定性,单一持股限制了投资的灵活性和多元化,将风险变得更加无法控制,所以,要进行多元化投资。实际进行多元化投资的技术难点在于该持有多少只股票可以最大化地消除个股的风险,一般来说,持有20只股票可以实现最佳的多元化投资效果。“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句话可能是每一位投资者在初涉投资时听到最多的一句告诫,投资专家和金融学教授们也在不停地强调多元化投资的重要性。尽管人们一再提到,在投资组合中不要将过多的钱配置到极少数股票上,但许多投资者仍然试图通过重仓持有一只可能表现最好的股票试图来获取最大收益。问题在于股票投资本身充满不确定性,没有人能保证上市公司和股票价格未来的表现,单一持股限制了投资的灵活性和多元化,将风险变得更加无法控制。进一步的问题还在于,即使大多数投资者接受了多元化投资的理念,却又不明白多元化投资的定量概念,导致实际操作中无所适从,实际的效果往往达不到多元化投资的目的,反而受其所累,投资回报不尽如人意。
  什么是多元化投资
  如果投资者用全部资金购买一只股票,一旦这只股票所代表的公司出了问题,甚至被摘牌,那么,投资者的资金就可能部分乃至全部受损。所以,我们应当把投入股市的资金分配到不同的股票上面,而且股票所在的板块、行业都应当尽可能的不同,这样才能规避持有单只股票引致的风险。通俗来讲,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虽然多元化持股并不能保证不会发生损失,但确实是已经被实践验证了的比较稳妥的投资策略,可以帮助你实现长期的财务目标。许多金融理论上的研究和复杂的技术分析也可以证明为什么多元化投资可以降低风险。简单地讲,当你把资产分布到不同行业和特质的股票上时,就可以减少整个投资组合价格波动的风险,因为并不是所有股票在同一时间内的上涨和下跌趋势及其程度都是一样的。但是投资者需要明白的是,不论你实施怎样的多元化策略,投资风险永远不会降为零,因为股市的风险就是股价的波动性,虽然你可能规避了个股风险,既所谓的非系统风险,但是整个股市的风险,即系统风险,你是无法规避的,系统风险几乎对所有股票都会构成影响。
  该持有多少只股票
  实施多元化投资策略,技术上的难点是究竟该持有多少只股票就可以最大化地消除个股的风险,持有股票种类过少可能达不到多元化的效果,而持股过多,则投资者可能因精力有限而无法面面俱到,反而降低了投资回报。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到底持有多少只股票比较合适呢?从实际经验来看,数量的多少会因人而异,但金融学教授们还是给我们精确地计算出具体的多元化持股数量。在《当代投资组合理论和投资分析》(Modern Portfolio Theory and Investment Analysis)这本权威金融学著作中,教授们用统计学的标准差来衡量股价的波动性,以此判定风险的大小。他们通过计算得出,持有单只股票的投资组合的标准差高达49.2%,意味着这个投资组合较市场的平均股价会有上下近100%的巨大波动,但如果将股票数量扩充到20只,标准差会降到19.2%;更有趣的发现是,如果将股票数量从20只增加到1000只,投资组合的风险仅会比持有20只股票时的风险下降0.8%。所以说,持有20只股票一般就是最佳的多元化持股数量。
  实际的多元化
  虽然理论上证明持有20只股票可以实现最佳的多元化投资效果,但这个理论其实更适合资金量巨大、有研究实力保障的机构投资者。对于大多数个人投资者而言,同时照顾20只股票也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尤其是这20只股票还要分散到不同行业、不同特质的股票上,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对于那些没有研究能力和时间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购买基金来实现多元化的投资效果。此时,投资者的重点就是很好地选择基金,如果这家基金持有的股票数量过多,就如前面所言,不仅不能降低投资风险,反而会影响投资回报。但对于那些积极型的投资者来说,就没有必要去追求理想状态下的多元化持股了。投资大师巴菲特说过一句话:“只有在投资者不知道自己都在做些什么的时候才需要多元化。”如果你自己对一些行业的股票有足够的了解和非常熟悉,那么只做两三个行业的三五只股票可能是最实际的做法。不要忘记,这里仅仅是在谈股票投资的多元化,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把个人资产配置到债券、房地产、定期存款等低风险的投资品种上来降低投资的风险,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9
09:26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股价发生变动
  在一个成熟的股票市场上,股价的变动最根本的应该是受基本面因素的影响,而基本面因素,一是公司盈利,二是估值倍数,当然,还有技术面因素、心理因素等。股票价格每分每秒都在发生变动,虽然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公式可以准确告诉我们股价为什么会变动,如何变动,但我们还是能够总结出一些驱动股价变动的因素,它们大致可以归纳为基本面、技术面以及市场心理因素。
  基本面因素
  在一个成熟的股票市场上,股价的变动最根本的应该是受基本面因素影响,而基本面因素,一是公司盈利,通常以每股收益为衡量标准,二是估值倍数,例如市盈率倍数。作为普通股股东,有权利获得公司盈利的一部分,每股收益就是公司对于股东的回报。如果投资者希望转让其持有的股票给其他人,就是放弃了对公司未来盈利回报的所有权,买家就需要支付一个数倍于当前每股收益的价钱,来获得对公司当前和未来收益的所有权,这就是估值倍数的概念。股票的最终交易价格就是公司盈利乘上一个估值倍数来确定的。公司盈利的一部分会以股息的方式回报给股东,而剩下的一大部分则由公司代股东持有用于扩大再生产,去实现更多的收益,为股东带来远期的更大回报。对于那些把利润的大部分用于股息分配的公司来说,可以视每股股息或称每股股利为公司盈利。此外,“每股现金流”也是反映公司是否盈利的指标,不过在实际的使用中,还是“每股收益指标”使用得最广泛。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每股收益的变动会引发股价的相应变动。估值倍数,从本质上说,是用来反映公司未来盈利折现到当前的价值是多少,因此它是由两项因素构成,一是公司盈利的成长性,二是折现率。公司盈利增长越快,估值倍数就越高,股价也会越高;而折现率越大,估值倍数就会越低,股价就会走低。公司盈利的成长性比较容易理解,而折现率是一种对未来风险评估的当前反映。公司盈利前景的风险越高,折现率也要相应提高,估值倍数就会降低。此外,折现率还是对未来通货膨胀风险的反映,通胀率越高,折现率就越高,估值倍数就越低,表明未来收到的钱会贬值。
  技术面因素
  如果股价仅仅是靠基本面因素驱动,投资就会变得很简单。而实际上,影响股价变动的还有许多技术面上的因素(这里的技术不是指技术分析),主要包括:
  1.市场和同类股票的表现
  大多数股票的价格变动都会随同整个市场或板块内的其他股票做同向运动。比如市场突然出现大幅下跌,即便那些基本面良好的公司股票也会遭殃;而市场上出现了针对某个板块的利空新闻时,比如国家出台调控房地产发展的政策,整个房地产板块内的公司股价在短期内都会下跌。有研究显示,股票价格90%的变动都是由市场或板块的整体变动引发的。
  2.替代品
  股票并不是唯一可以投资的品种,在市场上还存在着大量可供选择的其他投资品种,如公司债和国债、期货等。即便是股票,不同地区的股票市场也存在替代效应。当投资者更倾向于其他投资品种或市场时,股市的资金量就会下降,股价就会下跌,反之亦然。
  3.交易因素
  一些大宗股票交易也会影响股价变动。比如基金经理因为持有人要大量赎回而不得不卖出股票。这些交易背后的决策依据都不是基于公司基本面的变化,但同样会引发股价的波动。
  4.股价变动趋势因素
  当股价上涨时,该只股票就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当股价下跌时,尤其是一定时期里的持续下跌,即便是最坚定的投资者也可能选择暂时卖出,从而进一步加剧股价的下跌。如果我们能够提前预知股价变动趋势的形成,自然就找到了最简单的盈利模式,但趋势往往是在发生之后才被认为是趋势,预测未来常常是无效的。
  5.流动性
  这里的流动性指的是一只股票受关注的程度,可以通过交易量来衡量。交易量很大,表明有许多投资者在买卖这只股票,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就会推升股价,反之,股价就会下跌。
  心理因素
  或许我们可以把所有无法解释的股价变动原因都放到心理因素这个筐里,从而发展出一门新的科学——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认为股市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是缺乏效率的,这是由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造成的。比如许多投资者都非常相信自己爱听、符合自己意愿的信息,而对自己不喜欢的信息则持排斥的态度;很多投资者主观地制定投资决策,而不是去弄明白所以然,一旦遭遇损失时,马上就有非理性的反应;一些投资者常常坚持自己的错误而不去改正,并为这种错误强词夺理,等等。由这些心理上的因素所造成的股价变动是任何先进的技术都难以破解的,至少目前是如此。 10
09:27  为何我持有的股票总是不涨
  好股票为什么总是涨不起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公司本身未来的成长性如何?股市里许多刚开始接受主流的基本面分析理念来挑选股票的投资者经常会抱怨自己发现的“好股票”为什么总是涨不起来。实际上,他们从公司业绩、行业背景和估值等角度分析认为的所谓好公司、好股票,并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这里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种可能是市场错了,你对这只股票的“超前”判断可能还未形成市场的共识,但你要坚信自己,只要你的判断基础是正确的,公司的业务发展也的确如你所料,市场里的其他人迟早都会转变观点,加入到你的行列里来。另一种可能就是你的判断失误,这种失误要么是对公司业绩的成长性及相应的估值没有准确把握,要么是犯了对股票类型及相应投资策略认识模糊的错误,在不适宜的时机买入了不适宜的股票。事实上,目前所接触到的个人投资者的选股失误多是自身的问题而非市场的问题,而且很多投资人都是犯了一些不符合最基本的股票投资常识的错误。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位投资者2006年年中在给我们的来信中对一家公司股票的表现感到非常困惑。这家地处东北,主营业务为造纸的上市公司,基本面在当时看上去很不错,处在一个与烟草包装有关的相对垄断的行业里,进入壁垒较高,竞争不是很激烈,因此公司盈利能力较为出众,毛利率在35%左右,净利润率也在10%以上。从估值来看,如果预期这家公司2006年每股收益可以增长10%,则可以达到0?6元左右,当时7元多的股价,动态市盈率只有11?7倍,似乎很便宜,但这只股票在2006年的涨幅却明显落后于大盘。一切看上去都很完美,但为什么就涨不起来呢?其实,投资者在这里忽视了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即公司的成长性。股市里非常看重的一个选股指标是PEG,即当前市盈率除以未来3或5年每股收益(EPS)复合增长率,这是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发明的选股指标。PEG将公司的估值和成长性结合起来,用于说明一个很实在的投资逻辑关系——现在的股价可以反映公司未来盈利的增长吗?比如一家公司的股票目前以20倍市盈率交易,未来公司EPS增长率为20%,则PEG为1,说明股价正好反映其成长性,当前的价格不贵也不便宜;如果未来EPS增长率为40%,则PEG为0?5,显示当前股价明显低估了公司业绩的成长性,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但如果未来的EPS增长率只有10%,PEG高达2,则说明价值已被高估,股价有下跌的内在需要。此外,PEG还可以在同一板块的股票之间进行对比,从而找出哪只股票的价格被相对低估,更有投资价值。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介绍PEG估值法。再回到上面那个例子。这家公司的成长性过去一直不很突出,当时我们判断该公司2006年的业绩似乎只有一位数增长的可能(事实上该公司2006年业绩出现明显下滑)。即便我们乐观地估计未来3年公司EPS增长率可以达到10%,按当时市价计算PEG为1?17,其实并不诱人。而且很有可能其未来的EPS增长率还达不到10%,假设是5%,则PEG高达2?34,说明当前的股价已经太高了。这就是为什么机构投资者当时不热衷于介入这只股票的原因,除非市场上多数人预期公司业绩会出现高增长,否则股价肯定难以上涨。所以,仅仅通过市盈率来估值,有时是不充分的,还必须和公司成长性结合起来,这也是为什么钢铁股在正常情况下只能有10倍的市盈率,而高科技、新能源类股票的市盈率可以到30倍甚至更高的原因,道理就在人们对于它们的成长性预期的不同上。从上面这个例子中,大家可以明白选股的关键是什么了。估值,听起来玄乎,其实做起来并不是很难,哪个行业或公司应该用几倍的市盈率来估值都有现成的参照范围,最多用现金流折现模型(DCF)等绝对估值法来测一下股票的内在价值即可,我们将在本书的选择行业股部分做全面介绍。选股真正的难度及关键,在于对公司成长性的判断上。投资者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研究和把握商业周期、产品周期以及盈利周期的变化更迭,了解公司产品或业务的市场销售状况、成本及利润率变化趋势等,这些因素最终都归结到公司盈利的成长性上。这才是形成投资决策的基础。除了因为没考虑到公司的成长性导致选股失误的情况外,许多投资者还没有意识到处在不同行业或发展阶段的公司股票也有着不同的市场特性,而是简单地用同一尺度、同一个标准来选股,比如用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指标来作为选股的标准,这样确实很容易找出一些质地不错的好公司,但其股票价格在股市上的表现有时却不一定与当时的大盘状况相吻合。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家老牌绩优公司——佛山照明(000541)。2006年该公司业绩增长稳定,市盈率只有10多倍,股票看似“性价比”很高,但市场却不这么认为,2006年整个股市上涨了130%,而这家公司的股票涨幅却只有30%,没有跑赢大盘?为什么投资者在佛山照明这只股票上的投资会产生失误呢?我们认为,简单来说,就是牛市中买入了不符合牛市特征的股票。佛山照明从其基本面来看是长期被市场定义为防守型及收益型的股票,专业投资者在牛市市道中一般都不会选择这类低风险的股票。但在熊市或振荡市道中,像佛山照明这样业绩波动不大、股息回报率在5%以上的股票就会受到市场的青睐。比如在2007年年初A股大幅振荡、前景不明朗的股市环境中,其他牛市品种和大盘都表现不佳,几乎原地踏步,而佛山照明却给投资者带来了30%以上的回报。此外,投资者由于不了解一些行业股票的周期性特征,也容易在错误的时点买入错误的股票。比如在钢铁行业处于景气低迷或前景不明朗的时期,钢铁股的市盈率只能维持在个位数上,如果投资者认为它们“很便宜”而买入,可能就要等待漫长的时间才能迎来行业的转暖、业绩和股价的上涨。在当前的中国股市,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想通过积极的股票操作策略获得优于大盘或至少与大盘同步的投资回报,首先就要避免犯上述常识性错误,知道在何种市场状况下应该去重点关注哪些类型的股票,这样你所掌握的有关公司和行业基本面分析、估值和投资策略的知识才能引领你找到真正的好公司和好股票。 11
09:27  股票投资遭遇亏损该怎么办
  既是做投资,遭遇亏损便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我们面对亏损的态度。在卖出亏损的股票时应该问一下自己:第一,我当初买入这只股票的理由是什么?第二,现在情况发生变化了吗?第三,这些变化动摇了我当初投资这家公司的理由了吗?每一个投资者都无法避免亏损的发生。当亏损发生时,投资者往往陷入两难选择的矛盾之中,究竟是现在就卖出,立即止损?还是等待一段时间,看看亏损是否能够缩小甚至止亏为盈?许多投资者往往在这个时候变得犹豫不决,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翻本误区
  没有人能够保证股价下跌后一定还会返回到原来的价位。事实上,遭遇亏损之后再等待股价回到你的成本价上,会极大地侵蚀你的回报。表1-1指出当股价下跌后,需要涨多少才能翻本,从中你可以知道及时止损的重要性。
  表1-1股价下跌与股价翻本之间的关系
  从这张表中可以知道,如果一只股票的价格下跌了50%,从这个价位开始未来股价再回到原来开始下跌的位置,就必须要上涨100%!拿具体的股价来说,一只股价10元的股票下跌到5元,跌幅为50%,如果投资者想持股翻本,股价从5元再涨回10元,则需要有100%的涨幅。显然,这样上涨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事实上,许多投资者都没有去做这个简单的算术题,错误地认为如果股价下跌了20%,再涨20%就能翻本,最终却可能让亏损越来越大。虽然并不是说股价反弹就一定不会发生,一些时候股价下跌确实是基于市场不正确的判断而出现的暂时现象,但如果耗费过长时间等待股价翻本,不仅难度极大,而且失去了其他的投资机会。所以,需要在亏损变得无法控制之前就果断卖出股票。
  可行的卖出策略
  投资者的风格和类型各不相同,有的是追求中长期回报的价值型投资者,有的则是捕捉短线机会的激进型投资者,似乎没有统一的卖出策略适合所有类型的投资者。比如股价下跌3%就卖出止损更适合于交易型投资者,而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小幅度的股价下跌并不令人惧怕,股价下跌15%以上再考虑卖出可能更为合适。不过,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投资者,在卖出亏损的股票前都应该先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我当初买入这只股票的理由是什么?第二,现在情况发生改变了吗?当初买这只股票的理由还存在吗?第三,这些改变动摇了我当初投资这家公司的理由了吗?首先要回顾买入的理由,是因为这家公司有很好的资产负债表?还是正在研发某项会有市场突破性反应的新产品?或是公司将有资产重组事项?把这些理由一一罗列出来。其次要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当前股价并未像自己预期的那样上涨,反而出现下跌,公司和市场又出现了什么新的情况,比如是不是因为投资者获利回吐导致股价短期下跌。如果你确定有些情况确实发生了改变,就要想想这些改变是否足以影响到当初你买入这家公司股票的理由。比如公司的盈利模式如果发生改变,这时候公司的基本面就会和以前大不相同,之前的投资理由就可能不再合适。如果对新的盈利模式不看好或不确定,最好先卖出股票。通过以上三步来思考是否需要卖出亏损的股票,可以帮助你制定最理性的投资决策,避免受自己和市场情绪的影响作出错误的决断。 &12
09:27  为什么要掌握基本面分析方法
  掌握基本面分析方法,就是注重最本质的公司质地的研究。通过对公司经营的全面了解,估算出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作出最终的投资决策。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股市发展初期,国内投资者的股票分析方法还比较单一,不论是机构还是个人,大家都热衷于看K线和听消息来决定买卖策略,不太关注公司基本面状况和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很少有投资者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分析股票估值的依据,甚至连专业投资机构也没有设立专门的研究部门提供市场研究报告。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股市发展初期制度上的不完善,导致上市公司只要圈到钱了就OK,根本不去关心公司股价的表现,市场参与者也盛行坐庄、跟庄和投机炒作。在这样一种市场特征下,技术分析就比基本面分析更能捕捉到机会。这种初期的市场特征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得以改变,尤其是过去5年,随着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崛起,与境外成熟市场的更多交流和融合,以及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中国证券市场最大的制度性缺陷,国内投资者已经开始更多地采用国际主流的基本面分析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投资操作。这样的进步非常明显,5年前国内机构还没有盈利预测和估值的概念,现在机构研究员已全面掌握了财务模型和各种估值方法的使用,投资者也开始根据专业研究机构的公司基本面研究报告和宏观经济形势来选择和交易股票。普通个人投资者虽然也能意识到基本面分析很重要,但对于如何进行基本面分析,由于受知识背景局限等因素影响,还是不知从何入手,也难以对真假难辨的市场资讯作出自己的判断。因此,基本面分析方法在广大个人投资者群体中还需要进一步普及和推广。
  什么是基本面
  大体上讲,基本面涉及所有会影响一家公司投资价值变动的数据和资讯。与技术分析依赖股票的交易信息和历史表现来指导操作不同,基本面分析注重最本质的公司质地的研究,基于对公司经营的全面了解,估算出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再对照当前股价来决定买入或卖出。投资者通过对公司财务状况的把握,如现金流、负债、利润率和资产回报率等指标来分析公司的基本面是否诱人,是否能为股东创造价值。此外,公司所在行业、整体经济状况以及公司管理层的素质也都是影响投资者判断公司价值的因素。我们可以把股票市场理解成为一个汽车交易市场,股票就是这里销售的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汽车。使用技术分析方法的购车者不关心产品的性能,而是研究市场的人气,如果发现某款汽车展台前人声鼎沸,他们就会认为这是款好车,就会决定购买,期待高涨的需求推动该款汽车价格的提升。而使用基本面分析方法的购车者会根据一些客观的标准对感兴趣的汽车精挑细选,比如他们会看某款的配置、使用什么样的发动机和多少价钱的轮胎、车内音响和装饰是什么档次,由此来确定这辆车是否物有所值,这就如同研究公司的账面价值或清算价值一样,首先要清楚公司最底线的价值是多少。接下来,使用基本面分析方法的购车者还会考察这款车的性能,它的百公里油耗是多少、最大扭矩和车速是多少、操控性能如何,再通过亲自试驾来测试验证,这就好比分析公司的损益表,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何。最后,使用基本面分析方法的购车者还要了解这款车的质量和售后服务,它是否开了一年后就会出现质量问题、历史上检修的频率有多高、车辆制造厂提供什么样的技术保障和售后服务、其他开过这款车的人的评价如何,等等,这就如同分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看公司财务是否健康稳定,是否有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一样。当使用基本面分析方法的购车者全面了解了车的配置、性能和质量,对比同类车型后会形成一个心理价位,如同给公司股票估值一样,如果车的售价低于心理价位,则决定购买;如果认为不值这个价钱,就会等待其降价或重新寻找。虽然,这样购车会比较辛苦,但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不会成为盲目的消费者,开着自己了如指掌的车心里更加踏实和满足。股票市场上的基本面分析就是帮助投资者成为理性成熟的玩家,面对市场风云变幻有自己的主见,更加从容自如。
  基本面分析的优势和劣势
  基本面分析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和各种细节,让许多没有分析能力或没有时间的投资者望而却步。对一家公司进行全面的基本面分析确实要投入很多的精力,但可以做到一劳永逸。在对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务前景有了全面了解后,更容易知道公司股票的当前价位是否合理。如果你发现公司股价没有反映公司基本面的积极变化,也就是说定价不合理,就可以从中获利,甚至是赚大钱。基于公司长期投资价值来买卖股票也会使你远离市场短期波动的风险,不会被短期的诱惑或恐慌所左右。但是,通过基本面分析方法选股不一定保证买入股票后股价就会立刻启动,快速实现投资回报,?果喜欢通过短线交易来获利,基本面分析就很难派上用场。公司财务和经营的变化在市场的反应有一个滞后效应,很有可能要等待一段时间才会反映到股价上。而在此期间如果股价朝投资者预期的相反方向运动,投资者就会经受心理的煎熬,开始怀疑自己判断的准确性,并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这尤其是对于刚刚开始学习用基本面方法选股的投资者来说更是如此。在牛市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轻松赚到钱,一些投资者误认为自己找到了投资诀窍,可以百试不爽;但在股市处于熊市或前景不明朗的时候,投资者就不能再靠运气来赚钱,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深入研究公司基本面,谨慎选股。只有对公司的方方面面都能了解得十分清楚,制定投资决策时才能更有信心,才会成为成功的投资者。至少,在熟悉基本面分析方法以后,当别人给你推荐某只股票时,也能有自己的判断;在阅读市场研究报告和财经新闻的时候,能够听懂看懂,而不会再人云亦云,跟着感觉走。 13
09:27  股票分析师可以信赖吗在面对分析师的咨询和建议时,投资者需要留一份清醒,不要失去自己的理智判断。要绷紧利益冲突这根弦,因为绝大多数分析师都是服务于某一集团或机构的。在面对股市海量的市场和公司资讯时,即使是那些时间和精力都有保证的专业投资者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好在股票市场上专门有一群人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资讯收集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投资建议,这些人就是股票分析师,是市场不可或缺的中介。但如果投资者对股票分析师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则分析师对市场的影响力会日渐提高,有些时候甚至被赋予了过多的权力。投资者在面对分析师的咨询和建议时,需要留一份清醒,不要失去自己的理智判断。
  分析师的分类
  投资者接触最多的是来自于证券公司研究部的分析师,又称卖方分析师。他们自己不直接买卖股票,其研究服务的目的就是向市场兜售各种可以增加交易量的投资观点,所以被称之为卖方。卖方分析师分工很细,不同行业的股票有不同的分析师负责,此外还有提供宏观经济研究和投资策略的宏观分析师和策略分析师。目前国内券商研究部的上千名分析师每日提供数以百篇涵盖个股、行业、经济和投资策略的研究报告,他们是最大的股票研究提供方。与卖方分析师相对应的是买方分析师,他们是各家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内部的研究力量,仅对内部提供研究服务,而且不会像卖方分析师那样进行详尽的基础研究,更多的是对卖方分析师的研究结果再加工,挑选出最可信的投资观点。此外,还有一类独立分析师,他们既不受雇于券商,也不服务于机构内部,而是以独立公司的形式,为投资者提供收费性质的研究服务。这类分析师从理论上说不存在利益冲突的问题,是近几年在欧美兴起的股票研究力量,不过在国内尚未普遍出现。而那些投资咨询机构的分析师目前在研究水平上较券商和机构的研究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尚无稳定的盈利模式,因此在观点的独立性上就存在问题。
  利益冲突
  投资者在享受各种研究服务时,必须时刻绷紧利益冲突这根弦。尤其是券商的研究报告,虽然其提供了丰富的股票基础研究信息,对投资者的分析决策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其研究报告中也有免责条款和独立性声明,但投资者还是要警惕可能的利益冲突。券商研究之所以容易发生利益冲突,主要原因是券商的投资银行业务可能会干扰分析师的客观性。因为券商的核心业务之一就是帮助一家公司发行股票或债券,这时投资银行部门就可能会暗示分析师出具有利于这家公司的研究报告,以帮助该公司股票顺利发行。如果是一家质地一般的公司,分析师就有可能在其报告中夸大好处,遮掩风险,而投资者就有可能受到误导,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此外,券商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需要不断招揽投资银行业务,如果其分析师经常指出一些公司的问题,就有可能得罪潜在的客户,失去生意机会。券商分析师容易失去客观性的另一大原因是其盈利模式。券商的研究报告本身是不产生收入的,而是通过交易者的佣金来维持研究的成本支出,这就要求有活跃的交易量来产生佣金收入,分析师们才有从商业上考量的存在价值。所以,分析师们容易出具诱使投资者交易的研究报告,如在公司基本面并无显著改变的情况下频繁变更买入或卖出建议,让投资者做无益的交易。从我国的证券法律法规上看,虽已有比较完善的抑制券商利益冲动的刚性制度,但只要券商研究的盈利模式未发生根本改变,还是要靠投资银行业务和交易的佣金来养活自己,那么,利益冲突问题就不可能完全杜绝,投资者如果盲目听信分析师的建议来买卖股票就可能遭受损失。 &14
09:28  上市公司值得信赖吗
  绩优上市公司值得信赖,随着证券市场的日益规范,上市公司同样关心股市和股价的变化,原因是,一是管理者自身持有公司的股票,二是公司再融资的需要,三是兼并收购的需要,四是公司管理层面子上的需要。在股市里,投资者总是对上市公司耿耿于怀,有一种习惯性的对立心理,比如人们常斥责公司发行股票就是在圈老百姓的钱。股市里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也是一种博弈关系,似乎总是一方要占另一方的便宜。尤其在相对弱势的个人投资者群体里,这种意识更为盛行,总担心自己成为受害者。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首先关于圈钱一说。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我们看到已有越来越多的在各行各业真正代表中国经济活力的优秀公司进入股票市场,这为投资者提供了分享这些公司快速增长带来的丰硕果实的机会。只要是绩优公司上市,圈钱之说就有点偏激。相反,投资者会贪婪地期盼有更多的优质公司来发行股票,从而分得一杯羹。举个例子,你有一家每年能给你带来100万元净利润、生意兴隆的餐馆,估值1000万元,你拥有其100%股权,如果你打算出让30%的股权,变现一部分用于扩大餐馆规模或做其他投资,只要价格合理,以前对这家餐馆垂涎已久的人便会挤破门槛,因为你是在给别人提供分享这家餐馆丰厚利润的机会。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公司前景看好,而且你是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你手中以前并不产生收益的资金就会因为这家公司的业绩越来越好而获得丰厚的回报,这是一种双赢的格局,相对而言,投资者的财富效应会更大。另一个普通投资者担心的问题是:我把钱交给上市公司,其管理层和控股股东会好好经营,为股东创造价值吗?他们会和流通股股东一样关心股价表现吗?其实,随着中国证券市场越来越规范,这种担忧,我们相信会越来越少,上市公司和你一样关心股票价格,原因如下:
  1.管理层也持有公司股票
  这是上市公司关心股市首要的原因。股权分置改革伴随着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高管可以合法持有更多的公司股票,他们是以股东的身份来经营公司,成为与流通股股东利益一致的共同体。不过,上市公司高管经董事会通过,低价获得公司股票奖励是有许多条件的,是一种期权性质,不能马上兑现,比如说企业要连续三年做到净利润每年增长20%、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5%之后,管理层持股才可以逐步获得流通权等。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业绩真的能连续三年保持20%的增长,其股票对投资者将会有很大的吸引力,必定会在其股价上有良好的反映。此外,由于股票期权有锁定期,上市公司通过会计手段短期虚增利润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公司管理层唯有靠尽心尽职的管理和打拼赚取更多的利润,带动股价合理提升,才是得到股权奖励和回报的正道。
  2.再融资需要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经营不善,股价长期低迷,其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的难度和融资成本就会很高,银行等债权人也会根据该公司的股价表现频繁地调查这家公司是否存在问题。它们更愿意支持那些股价表现坚挺的绩优公司,这样的公司可以获得更为优惠的贷款或债券利率,减少财务费用开支。此外,上市公司除了首次公开募集资金外,未来还有继续增发股票进行融资的需求。如果股价很低,为筹得足够量的资金,上市公司就不得不按照很低的估值来更多地发行股票,包括大股东在内的所有股东手里的股票就会贬值。相反,如果股价高启,市场因为看好公司的前景,给予其股票很高的估值,公司筹得同样一笔资金所发行的新股数量就可以减少,对原有股东的摊薄效应就会降低,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只有公司不断为股东创造价值,提供持续的业绩增长,才有可能让股价长期走强。其结果是,资源不断向这家公司集中,从而帮助其获得更为强大的扩张和价值创造能力,最后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会很开心。3.兼并收购
  中国A股理论上已步入全流通时代,未来兼并收购活动会变得频繁起来。上市公司不像非上市公司,后者可以牢牢控制公司的股权,股东不想卖,别人就没有办法买。但上市公司则不同,他们的股权以股票形式在市场上自由流通,一旦投资者看中某家公司,就会引来竞争对手或其他“野蛮人”的恶意股权收购,届时原大股东的控制权就会不保,原管理层的饭碗就可能丢失。可以预期这种在海外市场上频繁发生的收购事件未来也会在中国A股市场上演。所以,保持股价坚挺除了可以防止恶意收购外,上市公司利用其高股价还可以去收购其他低股价的公司,且不需要占用现金,只需发些新股就能完成换股收购,收编其他公司。在资本市场里,公司的大小要看股票市值,而市值的构成主要看股价(总市值=股价×总股本),一家拥有高股价的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显然就会成为收购的优?方,甚至可以蛇吞象,以小博大,实现超常规模扩张。
  4.面子
  上市公司的高管也是凡夫俗子,他们在经营一家公司取得优良业绩的同时也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敬。事实上,许多优秀经理人在创造个人成功后继续努力工作的动力已不是物质上的需要,而是在为荣誉而战,为自己掌管的公司不断增值、能够持续为股东带来回报而感到满足。如果公司股价表现不佳,经常遭遇投资者、分析师和媒体的批评,这对经理人来说,比个人收入减少的压力更大。另一个现实的原因是,作为职业经理人,在职期间公司业绩和股价表现糟糕,对其今后的职业发展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为了他们自身的发展,上市公司的高管们也期望公司的股价在市场的表现能够十分出色。 &15
09:28  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更有优势吗
  机构投资者一定比个人投资者更有优势吗?答案是未必。个人投资者可以自己去做调查研究,不放过每个细节;由于是用自己的钱做投资,因而会更加用心、更加专注,更容易成为某个行业或领域的专家;决策会更加快捷、灵活,且更加具有隐蔽性。不容否认,一个以机构投资者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代持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