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三民主义与十六字纲领的对应关系

当前位置: >>
复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孙中山先生――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1、识记新旧三民主义提出的会议情况,了解其原因。 复 习 目 标 3、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4、理解新旧三民主义对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 2、记住十六字纲领、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原因 旧 三 民 主 义 孙 中 山 的 三 民 主 义1、提出的政党、会议、刊物、时间、地点概况2、十六字纲领内容 3、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含义、意义评价旧三民主义对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原因 新 三 民 主 义1、提出的政党、会议、文件、时间、地点概况2、新三民主义具体新在哪些内容上 3、比较新旧三民主义及与三大政策的关系评价新三民主义对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 原因(1)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2)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3)政治:民族危机加深,反帝反封建运动高涨(主因) (4)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5)组织: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同盟会成立(6)实践:资产阶级改良方案的失败;孙中山丰富的革命实践和对欧美革命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原因 旧 三 民 主 义 孙 中 山 的 三 民 主 义1、提出的政党、会议、刊物、时间、地点概况2、十六字纲领内容 3、三民主义的内容、含义、意义新 三 民 主 义 三民主义的提出 政党名称: 中国同盟会 时间: 地点:1905年8月 日本东京主要领导人: 孙中山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刊物:《民报》解释为三民主义时间: 1905年11月 政党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内 容 民 族 主 义对应 纲领 驱除 鞑虏 恢复 中华含义 以暴力推翻满 清贵族的反动 统治,争取实 现民族的独立 自主。革命 范畴地 位进步意义局限没有明确提 出反对帝国 主义“反满”就是反对满清民 族压迫,具有反封建意义 民族 革命 前提 。推翻帝国主义侵华工具 清政府,客观上体现反帝 ,实现民族独立.民 权 创立 主 民国 义推翻封建帝制 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 (君主专制), 政治 建立资产阶级 革命 核心 政党迫切需要解决的 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 民主共和国 的问题核定全国地价,现 有地价归原主所有, 革命后因社会进步 所涨的地价归国家 所有,由国民共享, 做到家给人足。民权仅由资产 阶级掌握, 工农大众无法 获得普遍平等 的民权民 平均 生 地权 主 义反映出孙中山注意解决 社会 补充 农民的土地问题的美好 革命 和 愿望。“平均地权”是 发展 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 件土地纲领不 彻底,没有 满足农民“ 耕者有其田 ”土地要求 孙中山在1906年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 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 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 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 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 命。”这表明当时孙中山( C ) ①正确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 ②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 ③认为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 ④坚持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指导革命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C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 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 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 C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2008年海南高考17题) 原因 旧 三 民 主 义 孙 中 山 的 三 民 主 义1、提出的政党、会议、刊物、时间、地点概况2、十六字纲领内容 3、三民主义的内容、含义、意义评价旧三民主义对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新 三 民 主 义 ⑴性质:是中国近代比较完整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它被孙中山称为“救国主义”⑵积极 ①描绘了 振兴中华 实现近代化 的蓝图。代表了 时代 前进的方向②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反映了中国人民 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的愿望③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革命斗争 的理论旗帜。 成为仁人志士 ⑶局限 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帝主张。 ②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③这些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 主革命任务。 民 族民权民族主义: 没明确反帝 民生 民权主义: 工农大众没普遍的民权民生主义: 不彻底的土 地革命纲领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 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其中 “民族主义”的含义是A.推翻腐朽的清政府B.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贯彻“平均主义”的主张 例: 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 义,因为它 A.提出了政治革命的目标 B.制定了社会革命的方案C.阐述了文化革命的纲要 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原因 旧 三 民 主 义 孙 中 山 的 三 民 主 义1、提出的政党、会议、刊物、时间、地点概况2、十六字纲领内容 3、三民主义的内容、含义、意义评价旧三民主义对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原因 新 三 民 主 义 原因(1)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连续失败说明了旧三民主义 的局限 (2)孙中山认识改变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3)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4)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最重要的原因是DA.中国的君主制度已被推翻 B.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C.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剧 D.孙中山对中国革命有了新的认识 原因 旧 三 民 主 义 孙 中 山 的 三 民 主 义1、提出的政党、会议、刊物、时间、地点概况2、十六字纲领内容 3、三民主义的内容、含义、意义评价旧三民主义对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原因 新 三 民 主 义1、提出的政党、会议、文件、时间、地点概况2、新三民主义具体新在哪些内容上 3、理解新三民主义质的飞跃的实质 政党名称: 中国国民党时间: 1924年1月 地点: 广州会议: 中国国民党一大主要领导人: 孙中山 文件: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政策: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①未明确反 帝→明确反 帝 ②反满→民 族平等 ①民权由资产 阶级掌握→平 民共有 ②普遍平等的 民权民族 暴力推翻 主义 清王朝对外:反对帝国主 义 对内:国内各民族 一律平等推翻封建帝 民权 制,建立资 民权为一般平民 主义 产阶级共和 所共有,主张普 遍平等的民权 国民生 主义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①节制资本 “耕者有其田” ②扶助农工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明确反对帝 国主义侵略民族 新 三 民 主 义联俄三民权普遍平等的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联共 扶助 农工大 政 策民生耕者有其田 节制资本 原因 旧 三 民 主 义 孙 中 山 的 三 民 主 义1、提出的政党、会议、刊物、时间、地点概况2、十六字纲领内容 3、三民主义的内容、含义、意义评价旧三民主义对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原因 新 三 民 主 义1、提出的政党、会议、文件、时间、地点概况2、新三民主义具体新在哪些内容上 3、理解新三民主义质的飞跃的实质评价新三民主义对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 评价(1)新三民主义被中国共产党称为 革命的三民主义 “ 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 ”和“ ” (2) 新三民主义 同 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在若干基本 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 了 国民大革命 的发展和高涨。 (3)新三民主义是 国民大革命 的旗帜,基本上推 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 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1.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其核心内容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建立民国D.平均地权2、“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 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这句话反应出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A、反对民族压迫 B、反对君主专制C、反对满洲贵族D、反对帝国主义 3.毛泽东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纲领C.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相辅相成D.新三民主义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4、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5、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 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其目的是 A.防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出现 B.避免革命成功后出现新的革命 C.根治资本主义制度中的不平等D.达到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目标 3.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 A.民生主义B.民权主义C.民族主义 D.三民主义 5、下列文献中,能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 史发展方向的是ABCD 7、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 治基础,主要是因为 A.它和中共的纲领完全一致 B.它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它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一致 D.它是在中共的帮助下制定的 从民族属性来看:满清民族贵族统治 清 政 府 从政权性质看:是封建 君主专制政权 从与列强关系来看:是帝国主义侵华工具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只要是要推翻清政府: 客观上都具有反满洲贵族压迫、 反封建主义、 反专制主义、 反帝国主义 的属性和作用,只是是否有明确的意识。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 发展到“新三民主义 .客观上反映出 ①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强 ②民族资产阶级继承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 ③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 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 ]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客观上反映出
①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强
②民族资产阶级继承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
③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
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C.①②③④
科目:高中历史
据台湾《联合报》(日)报道,有83%的台湾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主要基于孙中山&& (& ) & A.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D.实现了第一次同共合作
科目:高中历史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是孙中山的一句名言。孙中山自己也一直是不断超越自己,紧跟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的。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甲午战争爆发后,抛弃改良幻想,走上反清革命道路 B.同盟会成立时,把原兴中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斗争纲领发展 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 C.辞去临时大总统,把这一职务让给袁世凯 D.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福建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对中国国民党来讲,南京是一个具有历史连接、感情连接的地方……”下列有关孙中山先生与南京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1912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②在南京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在南京国民党“一大”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④南京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寝所在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4届福建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中国国民党来讲,南京是一个具有历史连接、感情连接的地方……”下列有关孙中山先生与南京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1912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②在南京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在南京国民党“一大”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④南京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寝所在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3届山东济宁金乡一中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是孙中山的一句名言。孙中山自己也一直是不断超越自己,紧跟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的。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甲午战争爆发后,抛弃改良幻想,走上反清革命道路B.同盟会成立时,把原兴中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斗争纲领发展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C.辞去临时大总统,把这一职务让给袁世凯D.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浅析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资源篮中还没有资源,赶紧挑选吧!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教案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预览已结束,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孙中山 先生关于“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新旧三民主义在推动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三民主义的提出、内容和影响;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内容和影响;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异,了解其在理论内容上的变化,掌握这种变化对后来中国革命发生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结合三民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的理解,认识到思想理论成果既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能指导社会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孙中山和民主追求的学习,理解伟人顺应时代潮流、与时具进的高贵品质和为革命事业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通过了解三民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到革命理论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的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民 [来自e网通客户端]
审核人:高历付珍栋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纲领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