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网疆扬远航管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乐通lt009:急!求:内江威远县有那些煤矿是产无烟煤的,地址
到王梵身上的本源灯火,立即爆发出一声咆哮,仿佛受到了极大的诱惑,意识里只想吞掉王梵。不过王梵早有准备,让前世身为他护法。在前世身道源境巅峰的修为面前,强大的荒妖也不过一根手指就灭掉。但是!一头荒妖没,如果数百,数千,数万的荒终于凝聚,他能感觉到,修为增长了数十倍。最为关键的时候到了,凝聚第三道本源气。如今的他,只有最后的一万三千年寿命,一定要把握好,不然的话,寿命一旦燃烧完毕,他必死无疑啊。
四道就没听说过了。而王梵,他准备冲击四道源气。因为在很久以前,他就顿悟了体内的一道本我源。当然,前提是他三万年三千年寿命,能够凝聚三道源气,这样一来,就拥有四道源气,那他的修为力量,将达到多强?王梵让心神静下,
感觉到有一道源气,在体内慢慢的衍生出现。这可是当今,无数修士梦寐以求的本源气,据说十万个命轮境修士中,就有一个能衍生出一道本源气,而代价就是炼化一万年的寿命。这是无数修士都做不到的,而王梵拥有三万三千年的寿命。“一道本源气。”在”许倩道。花胡子老者摸了摸胡子,老人微微笑,道好一手借刀杀人,此人到底会是谁呢?”正如外界所说,界路里面已经闹翻天了,古族被追杀,万灵荒体在黑名榜上的排名,直接就飙\无\错\小说 .(qule脚,道我说不是我干的,你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古族大汉一愣“啊!”了一声,小声的道你骗谁呢?”王梵郁闷的道你还不了?现在就给我滚,哦……对了,把你所有宝贝留下,给留一条裤衩,赶紧滚。”古族大汉连忙就脱.衣服,最后在冷风中,只留
终于凝聚,他能感觉到,修为增长了数十倍。最为关键的时候到了,凝聚第三道本源气。如今的他,只有最后的一万三千年寿命,一定要把握好,不然的话,寿命一旦燃烧完毕,他必死无疑啊。
四道就没听说过了。而王梵,他准备冲击四道源气。因为在很久以前,他就顿悟了体内的一道本我源。当然,前提是他三万年三千年寿命,能够凝聚三道源气,这样一来,就拥有四道源气,那他的修为力量,将达到多强?王梵让心神静下,
五十六道界路。王梵寻找了一处安静的山峰,开始进行修为突破。王梵如今的命轮境,三万三千年的寿命,他不,那些古今不朽昔年的命轮境多少寿命,但是他,如今的寿命堪比至尊,古今感觉到有一道源气,在体内慢慢的衍生出现。这可是当今,无数修士梦寐以求的本源气,据说十万个命轮境修士中,就有一个能衍生出一道本源气,而代价就是炼化一万年的寿命。这是无数修士都做不到的,而王梵拥有三万三千年的寿命。“一道本源气。”在
关键词:乐通lt009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请输入检索词
广西通志(第二轮)
广西地方志期刊
当前单库是 市志
  第一节
钟允章(?―959),今邕宁县人。南汉高祖刘开科取士,应考进士及第,官至中书舍
人,初不受重用。中宗刘晟继位,知其有文才,凡诰敕、碑记和上表朝廷一切文字,多由他
执笔。他才思敏捷,词藻华丽,文名远播南汉外诸国,刘晟任他为工部郎中,知制诰。
钟允章不仅擅长文字,而且察事敏锐,工于谋划。刘晟派他至楚国求亲,未允归报。钟
允章虽求亲不成,却充分了解楚国的国情国势。楚王马希广新立,弟马希萼起兵于武陵争位,
兄弟阋墙,国将衰亡,建议乘机攻楚。刘晟听取这个建议,决意用兵,派招讨使吴怀恩为帅,
率兵图楚。几年间,先后夺取原属楚国的贺(贺县)、昭(昭平)、蒙(蒙山)、桂(桂林)、
宜(宜山)、梧(梧州)、严(来宾)、富(富川)、龚(平南)、象(象州)、柳(柳州)、
郴(湖南郴县)、连(广东连县)13州地。因此,刘晟对之恩遇日隆,采纳朝臣奏议命他为
皇太子师。刘晟死,后主刘继位,推恩旧臣,十分礼遇,升钟允章为尚书右丞知政事。刘
宠信宦官,宦官当政,内外事均为宦官裁决。钟允章可参政,但一切机要均不得与闻。刘
在位的第二年七月,毅然上书奏请诛杀乱法的宦官数人,以正纲纪。刘不纳,为此被结
成朋党的宦官所忌恨。 同年十二月,刘设坛祭天地。祭前3日,钟允章率礼官安设神位,
登坛布置。宦官内侍监许彦真带剑登坛,钟允章呼其下去。许彦真即人宫,诬告钟允章谋反,
将于祭坛之日作乱,并以党同龚廷枢、李托等作伪证。刘听信宦官,捕钟允章,并其二子
钟邕、钟昌一同处斩,暴尸3日。
F(935―981),字贵参。宋大名宗城人。父范质,后周宰相,范F以父荫任太子
司议部著作郎。
宋开宝五年(972) ,宋军攻广州,南汉后主刘F投降,岭南平定,范F被任为邕州知
州兼水陆转运使。当时邕州民俗尚好醴祀,轻医药,重鬼神,得病不求医。范曼下令禁止,
并且拿出自己俸禄购买药物,给患病的百姓治疗,治好数以千计,还将药方刻在石碑上,嵌
入州署的墙壁,以改变民众的旧习。
当时南汉小朝廷虽已崩溃,但残余势力仍在活动,南汉旧将广州知州邓存忠煽动当地势
力2万多人进攻邕城, 攻打70多天。范F参加抵抗,胸部中箭受伤,仍出阵激励战士,在伤
势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坚垒固守,15次派出人员向广州求援,直至援兵到达后解围。
范F享年46岁,有著作20卷,其中《邕管记》3卷,记述了宋代邕州的情况。
曹克明(生卒年月不详),字尧卿。宋雅州白丈县(今四川省名山县)人,将门出身,
喜兵法,善骑射。宋景德二年(1005),曹克明任供备库副使、知邕州。当时南方各部族反
抗朝廷的斗争甚烈。曹克明任职期间,采用历代“恩威并重”的手法,召集左、右江流域三
十六峒的酋长, “谕以恩信” ,让他们“相率来归”,并“慰拊出衣服遣之”,因而多数
“感泣而去”。至于不服从的,如洪洞首领陆木前“恃险不至”,即严厉捕杀,以威吓慑服。
景德四年(1007),邕州都督府辖宜州澄海军校(下级军官)陈进率守军反叛,邕州震
动。是时邕江水暴涨,州城坍圮。曹克明征集士兵夫役,采林伐木,建造连舫,布兵封锁江
面防御,并招募少数民族峒兵数千,会合黄守盈守兵1500人谋攻象州。并率军至贵州(今贵
港市)与陈进兵战,斩400人,平陈进叛乱,受宋朝廷赏识。曹升任供备库使,调往浙江。
大中祥符九年(1016),由于宜州知州董元己的压迫,各族人民又在蒙承贵的领导下揭
竿而起,进攻宜、融等地。曹克明任平州刺使,被加封为宜、融、桂、韶、柳、象、邕、钦、
廉、白10州都巡检安抚使,率兵围攻。为招抚其众,“赦令勿杀”,“加厚犒宴”,并将部
分少数民族迁往桂北一带,“给予田粮”。自此这一带各族人民每年都向宋廷朝贡,与内地
汉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大为加强。曹克明任桂州知州。
天圣年间(),交趾(今越南)王李公蕴常侵犯中国疆土,宋廷除令广西转
运司调发少数民族部队抗击外,还派曹克明复知邕州。曹在用兵抗敌的同时,派人前往交趾,
谕以利害,交趾王终于停止入侵活动。
孔宗旦(? ―1052),山东人。宋皇v初期任邕州司户参军。南宁虽然水土肥美,气候
温热,宜于农事,但耕作方法仍未摆脱刀耕火种的落后状态。孔到任后为了发展农业生产,
增收赋税,提倡改进灌溉、肥料和耕作技术。皇v元年(1049)起,在星盈江(心圩江)中
段建造铜鼓陂水利工程,皇v四年建成,灌溉苏、卢两村(今苏卢村)土地。
皇v四年(1052),依智高进攻邕州,孔宗旦负责守卫南门,“书召邻兵抗拒”,城被
攻破后,与知州陈珙等被俘。侬当即把陈珙等杀掉,但见孔宗旦为官清正,勇于任事,不杀
而留任为官。孔不从,大声斥骂,依不得已而将他杀掉。宋廷闻报,追赠为太子中允。
此后, 铜鼓陂曾经7次修建,至今仍可使用。安吉、苏卢一带人民长期受惠,为感谢孔
宗旦,村民修建太子庙以作纪念。解放初庙被毁,后于1988年新建纪念亭,内祀孔宗旦画像。
城内人民对孔宗旦的事迹也很崇敬,曾修建两座太子庙,一座名叫孔中允祠,现已无考。一
座在崇善寺右侧,即位于今云亭街的市第一中学。
缄(? ―1076),字宣甫。福建晋江人。宋宝元元年(1038)中进士,出任广州南
海主簿,曾当面怒杖勾结知州、傲视下官的蕃舶豪商,继调武阳(今河南原阳)县尉,亲自
追杀无人能捕的巨盗,人称“精明耿介,胆识过人”。宋皇v四年(1052),侬智高挥兵进
围广州,时任英州(今广东英德)知州的苏缄招募壮勇数千人,委州印给提点刑狱鲍轲,驰
援广州,在广州城外击侬军,擒斩依军主要谋主黄师宓之父,并与番禺县令萧注、东莞县主
簿等募集的壮丁同解广州之围。但由于没有乘胜追击,被贬为房州(今湖北房县)司马,后
调越州(今浙江绍兴)监税,10余年后才复原职级。先后任廉州(今合浦)知州、潭州(今
湖南长沙)都监、鼎州(今湖南常德)知州、广东钤辖。
熙宁四年(1071),交趾(今越南)图谋入侵,邕州地处前沿,形势十分紧张。宋仁宗
赐苏缄为“皇城使”称号,取代原任知州陶弼为邕州知州,防御交趾的侵袭。到任后,苏缄
体恤民困,办事廉明公正,使经过战争浩劫的邕州人民获得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的安定。
交趾郡王李乾德乘侵吞占婆(今越南中部)、真腊(今柬埔寨)的余威,于宋熙宁八年
(1075)调集重兵,对广西发动大规模进攻,命太尉李常杰和大将宗宜率军10余万,水陆并
进,从钦、廉及永平(今宁明)直逼邕州。时邕州守城官兵及峒丁、土丁仅2800人。苏缄虽
知众寡悬殊,万难抵御,但毫无动摇抗敌守土的决心,积极部署防务。家属全部留邕州,任
桂州司户的儿子苏子元携妻来邕,因战事突发未及离去,苏缄只许其子回桂复命,儿媳仍留
邕州同生死,以表抗交趾守城的决心。
交趾军合围孤城,苏缄率军进行坚决抵抗。敌军猛烈进攻20多天,直至除夕仍未得逞,
且伤亡惨重。交趾军统帅李常杰以10多万之众,竟然未能攻下兵力不满3000人的邕城,很不
服气。但围城已经盈月,仍未见北宋政府派来援兵,近在咫尺的桂州刘彝迭接苏缄的告急文
书亦拥兵不救,后经各方谴责,方遣钤辖张守节率兵3000人,于熙宁九年(1076)正月初四
来援,在昆仑关遇敌全军覆没,张守节阵亡,余部败降。交趾军知张所部“善攻城,诱以利,
使之攻城”,同时发出“伐宋露布”和“劝降书”。苏缄均一一驳斥和揭露。
邕州孤城坚守42日,城中粮尽泉涸,军民吸沤麻水以济渴,多病下痢,因饥渴伤病丧失
战斗力。通敌的廉州内奸向敌献计,教以“囊土傅城”之法,即把一袋袋泥土在城外叠起,
越军人数众多,“倾刻高数丈”,囊土并城高时,“蚁附而上”。熙宁九年正月二十一日,
邕城陷落。城溃时,苏缄父子与家人及通判唐子正与交趾军巷战,各人身负重伤,唐子正阵
亡。苏缄大呼“吾义不死贼手”,率家人回家(在金狮巷,今兴宁路西二里)燃起事前挖好
并堆满燃烧物的大坑,全家36人纵入火中殉国。
宋仁宗对苏缄御敌守城殉国深表哀悼,诏“恤岭南死事家属,立殉难将士墓”,追赠奉
国军节度使,谥忠勇。邕城人民为纪念苏缄,在其全家殉难处附近(银狮巷通至金狮巷,今
兴宁西街)建城隍庙,尊苏缄为邕城城隍,并于庙的后殿即殉难处建“苏忠勇公成仁祠”,
设苏缄画像及墓碑供后人敬仰及凭吊,宋哲宗皇帝御笔题写祠的匾额“怀忠”。城隍庙及苏
忠勇公成仁祠已于解放后建红星剧场时拆除,现尚存石砌阶梯及挡土墙基础。
弼(),字商翁。永州(今湖南零陵)人。早年刻苦好学,酷爱兵书。
但科举考试落第,从官无门。提点刑狱杨畋因镇压湖南瑶民起事屡败,遂起用熟读兵书的陶
弼。陶弼出谋献策,旗开得胜,补衡州司户参军。又先后在柳州、阳朔、宾州(今宾阳)、
容州(今容县)、钦州为官。宋平治二年(1065)以崇仪使知邕州,到任后,着手组建被侬
智高起事破坏的地方机构,领导邕州人民抗洪。有一年夏季,洪水泛滥。陶弼下令堵塞邕江
江门,谕令全城兵民往高处搬迁,并召集僚吏赋役,设置1000多个土囊,洪水从孔穴灌入时
用土囊堵住。水灾持续半月,民众损失较少。洪水过后,百姓饥困,陶弼开仓赈济。他还根
据邕州多民族杂居及民族关系比较紧张的特点,积极疏导,拒收各少数民族使者带来的见面
礼,对渔利盘剥百姓的下官“与之约法”,不准胡作非为。还在望仙坡(今南宁市人民公园
内)上建三公祠一座,以祭祀狄青、孙沔、余靖三位征侬将领。后人把三公祠改为五公祠、
六公祠。民国6年(1917),陆荣廷在该处建炮台,该祠被拆除。
陶弼平生酷爱诗文,有诗文书奏18卷,但已佚,今存诗集《邕州小集》一卷。是宋代在
南宁做官的人中诗作较多的人之一。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父为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于
明弘治十二年(1499)中进士,先后任刑部、兵部主事。35岁时因参与官僚与宦官的斗争,
触犯权宦刘瑾,被捕入狱。正德三年(1508)被贬为贵州龙场(今修文县)驿丞。刘瑾被处
死后,王守仁结束贬谪生活。正德十一年(1516)奉派巡抚江西,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
功封新建伯。
明代中期,广西农民起义的烈火燃遍全境,绵延百余年。嘉靖六年(1527),王守仁受
命以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巡抚出征广西思(恩)、田(州)。他不使用武力,而采用诱抚政策,
下令撤除防守兵力招降思恩、田州土目卢苏、王受,思田之乱不战而定。招抚思田后,复以
思田土兵为主力,镇压八寨、大藤峡农民起义,大肆屠杀,“岩谷之间颠坠而死者,不可胜
计,恶臭熏蒸,不可复前”。镇压农民起义后,向朝廷建议,将思恩府治移至武缘县荒田驿
(今武鸣县府城)。
王守仁一方面对叛乱的土司罢兵行抚,镇压农民起义,另一方面在南宁宣扬儒学,修文
偃武,兴办文化教育,在南宁创办敷文书院(今共和路与北宁街相交处),委派原监察御史
季本任学官,书院经费“将南宁城东西二壕花利,拨给书院师生应用,并置教官私宅住房,
以为定制”。恐“难重久远”,置立文簿为据。对南宁和广西文化教育的发展,发挥了一定
的作用。
王守仁来南宁前,已患疾病,曾上疏力辞委任,明世宗不允。在繁重的事务中病情日重。
嘉靖七年(1528)十月,上疏请告还乡,未允即在南宁卧船启航,十一月二十九日客死江西
吉安舟中,时年56岁,谥文成。今南宁青秀山有王阳明先生过化处。
董传策(? ―1579),字原汉,号幼海。松江府华亭县(即今上海松江)人。明嘉靖二
十九年(1550)中进士,官授刑部主事。
嘉靖年间,大学士严嵩弄权营私,广收贿赂,大刮民财;陷害忠良,朝中文武百官不敢
得罪他。董传策只是一个六品小官,却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挺身而出,具奏本弹劾严嵩,但
昏庸无道的嘉靖皇帝却认为董传策“诬告大臣”,下狱判罪。嘉靖三十七年(1558),董传
策被贬谪南宁。他在南宁10年,写了诗著《采薇集》4卷,《幽贞集》2卷,《邕歙集》6卷。
董在南宁期间,经常到青山(今青秀山)登高赋诗,抒发情怀。当地官民崇敬他,特为他筑
造青山亭馆,并在青山坳上凿石引泉,注入清池中,亭馆建于池上,叫做“董泉亭”,董传
策也作了《青山泉诗》。他还漫游了大半个广西,写了大量诗作。隆庆元年(1567),董传
策被朝廷召还,官复原职,后晋升郎中。隆庆五年又先后晋升为南京大理卿、礼部右侍郎。
万历元年(1573)被劾而免官归家。万历七年因约束家奴过严而被砍杀。
萧云举(),字允升。宣化县淡村(今南宁市郊淡村)人。20岁即为举人,
明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及第,任翰林院庶吉士,擢吏部左侍郎,主庚辰会试,后晋升太
子太保,掌詹事府詹事、礼部尚书。天启七年(1627)卒,追赠太傅。
萧云举的府邸在今民族路西段,清代改作开科取士的考试院,民国为广西省财政厅驻所,
后为高级中医专科学校。解放后设工人医院,后改为邕江饭店宿舍。
萧喜欢读书,平生以气节文章称誉朝野,著《青罗集》50卷等传世。他关心地方修志事
业,亲纂《南宁府志》,保存了大量的地方史料。他在南宁重视风景建设,旧“南宁八景”
中的“宏仁晚钟”和“青岫松涛”两景就是萧云举倡建的。“宏仁晚钟”建有庙宇,在今邕
江西岸,碑文日:“每当夕阳西下,皓月方升,江船夜白,余响悠悠,令人悠然遐想不尽云
云”,今已堙没无存。万历四十三年(1615),“青岫松涛”之中的青秀山建有龙象塔,民
国26年(1937)被拆除。1988年南宁市人民政府重建。
潘德周(生卒时间不详),今郊区安吉乡人。父御龙,曾任浙江严镇总兵。清乾隆四十
五年(1780),潘德周以监生应考,领乡荐为举人,后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卸职后回
南宁作乡绅。
南宁城内下水道,原来在烟花门下(今自治区民政厅处)流出,折向东面出黄大塘,弯
曲流至东门圩经长迩盎愫习骸⑸沉浇乃岸澹涟资欤鄱狭10余里,由
竹排冲流入邕江。由于行缓停滞,每当夏秋两季,城中积水经常数月不能排泄,居民甚苦。
潘德周察看地势,认为应当改变水道,出观音阁,穿城根脚外出,即修阴沟城根壕畔,至南
门龙母庙(今河堤临江码头)排水。潘德周说服乡绅富户集资兴建。竣工后,城中积水得以
渲泄,消除积水之患。
钟德祥 钟刚中
钟德祥(),字西耘,号愚公,晚号耘翁,宣化县斑峰团(今邕宁县刘圩镇)
人。 他自幼勤奋好学, 天资聪明。 16岁时考取贡生, 就读于桂林秀峰书院。清同治五年
(1866)中举人,光绪二年(1876)考取进士,任庶吉士,授翰林院侍讲、国史馆编修,帮
办福建、台、澎防务。光绪十年,法越之变,奉命出关视师。和议成,回国任江南道监察御
史。光绪二十九年,调任广西帮办防务。不久辞职赴广州。光绪三十年病故,葬于羊城北郊。
民国26年(1937),其子钟刚中迁居北平,将其遗骨移葬于北平西郊的钓鱼台。
钟德祥平生以刚直敢言而著称,在担任监察御史时,曾上书数千言揭发大学士李鸿章卖
国求荣的罪行,声震全国。继而又检举四川总督刘秉璋结党营私,贪污官运盐局存银60余万
两的劣迹。钟德祥官至五品,敢于奏本告发李鸿章,弹劾刘秉璋,终为权奸诬陷而被流放北
方。他著有《蛰窠全集》、《宣南集》、《南征集》等书。他对书法也有很深的造诣,能写
几种字体,自成一家,向他求字的人不少。为此,他曾编有一卷《集古联句》专供“好事者
踏门之请”。今邕宁刘圩,仍有人保存他为乡人所书的对联、匾额和碑记,原斑峰书院门首
所嵌“斑峰书院”的大字横匾,就是钟德祥亲笔所题。钟德祥弟德瑞及子刚中分别于光绪十
六年和三十年考取进士,故乡人对钟氏有“一门三进士”之誉称。
钟刚中(),字子年,号柔翁,钟德祥独生子。清光绪三十年(1904)考取
进士后,留学日本,攻读法律。民国初回国,历任湖北省通山县及直隶省成安、宁晋等县知
事。之后,南下广州。他平生廉洁奉公、处事刚正不阿。在任宁晋县知事时,捕获一罪恶当
诛的匪首,当地一些头面人物前来说情,要求保释,他拒绝请托,不循私情,依法将匪首处
斩, 深得民心。民国26年(1937)迁居北平,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北平沦陷,一家9口,经
济拮据,生活十分困难。与钟刚中同年中进士、留日同学、时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的
大汉奸王揖唐,派人给钟刚中送来钱粮,欲以小恩小惠拉拢他投靠日军。钟大义凛然将来人
骂走,宁愿沿街卖字为生,也不当汉奸卖国贼。随后,把大儿子送往大后方,参加空军,抗
击日军。
民国34年(1945) 9月,抗战胜利后,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等桂系官员得知钟刚中是广
西同乡,在抗战期间高风亮节,深为敬佩,派人送钱粮接济,任命钟为参议。北平解放后,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彭真对其生活和工作更是关怀备至。1952年,钟刚中到国家文史研究馆
任馆员。1958年,他以中央代表团成员的身份回到南宁,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庆典活动,
顺访故乡刘圩。1968年于北京病逝。
陆荣廷(),字干卿,原名亚宋。武鸣县垒雄村(今武鸣县宁武镇雄孟村雷
红屯)人。壮族。幼年孤贫无所依靠,到处流浪。清光绪四年(1878),流浪至龙州水口,
得撑渡工谭泰源(其子谭浩明后为广西督军)之助,做一段时间撑渡,后谭泰源把女儿嫁给
陆。不久,陆亚宋在水口纠集20多个青年,在中越边界活动,抢劫法国人的枪支和财物,成
为水口“三点会”首领。“三点会”发展到数百人,人们称“义盗”。
中法战争爆发,陆亚宋率众投奔唐景崧的景字军,经常神出鬼没,奇袭法军,作战勇敢,
法军闻之丧胆。光绪十一年(1885)中法停战,陆部被裁撤成为“游勇”,仍率领绿林武装
500余人在边界一带抢掠和打击法军。 法向边防督办苏元春提出查禁陆亚宋活动的要求。苏
元春招抚,陆接受招安,改名陆荣廷,字干卿,编入建字营,先任帮带,后任统带,光绪二
十八年任建字营统领。
光绪二十八年至三十一年,广西会党起义风起云涌。由于陆荣廷出身于会党,与起义的
绿林有联系,两广总督岑春煊特命陆荣廷负责镇压广西各县、州会党起义。光绪三十年六月,
镇压陆亚发柳州起义。广西各地起义亦依次被镇压,陆荣廷由此被提为巡防营统领。
光绪三十三年冬,由孙中山、黄兴领导的镇南关(今友谊关)革命党人起义,陆荣廷奉
令率兵围攻,攻陷炮台,参与镇压这次革命,陆被赏给捷勇巴图鲁称号,署任右江镇总兵,
不久改任左江镇总兵。宣统三年(1911)六月,提为广西提督,拥兵数十营,成为广西最大
的实力派。同年,辛亥革命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广西也宣布独立,但南宁仍由清朝官
吏陆荣廷统治。同盟会员刘崛、雷在汉等通过陆荣廷女婿苏希洵为中介与他谈判。陆迫于形
势,同意“附和共和”,于十一月九日召开大会,宣告南宁独立,成立以他为首的南宁军政
分府。广西逐渐形成以他为首的旧桂系集团,将省会由桂林迁南宁。
民国元年(1912),袁世凯篡夺总统职位后,实行专制独裁统治,迫害革命党人。2年7
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陆荣廷支持袁世凯,反对孙中山,镇压柳州起义,杀害蒋翊
武、刘古香等革命党人。3年6月30日,袁世凯授陆荣廷为宁武将军,4年3月晋升为耀武上将
军。
陆荣廷在南方实力雄厚,袁世凯很不放心,处处加以控制和监视,派心腹王祖同为广西
巡按使会办广西军务。陆荣廷念念不忘占据广东地盘,袁世凯却先行任命龙济光为广东都督,
由此袁、 陆间的矛盾日深,最后终于公开决裂。民国4年,袁世凯自称洪宪皇帝。陆荣廷表
面拥袁,却称病回武鸣休养,暗中纠集反袁势力,商讨反袁决策。12月26日,蔡锷在云南宣
布独立讨袁。陆荣廷在取得袁世凯拨给的枪械后,于5年3月15日在柳州通电宣布广西独立,
护国讨袁。5月1日,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后改军务院)在广东肇庆成立,岑春煊为都司令,
唐继尧为抚军长,陆荣廷、梁启超等为抚军。陆荣廷手握兵权,实际掌握军务院实权,出兵
湖南讨袁。
6月6日,袁世凯毙命,黎元洪继任总统,任陆荣廷为湖南督军,陆未就职而率军进粤驱
逐龙济光,自任广东都督。民国6年4月10日,陆接受黎元洪任命为两广巡阅使,占据两广,
拥兵5万, 成为两广最大的军阀。9月1日,在广州召开的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陆
荣廷、唐继尧为元帅,组成护法军政府。但陆迟迟不就职,而勾结政学系改组军政府,排斥
孙中山。
民国9年11月底,孙中山重组政府。10年6月下旬,粤桂战争爆发,旧桂系各部相继溃败。
陆荣廷与谭浩明退踞龙州, 通电下野,寓居上海。11年9月回广西,就任北洋政府委任的广
西边防军务督办。13年元月出巡,率队到湘桂边境接受吴佩孚赠送的武器弹药,滞留桂林。
2月,受北洋政府特令任广西军务督办。3月下旬,被沈鸿英部围困在桂林城中,李宗仁、白
崇禧乘虚率部攻占南宁。 经湖南赵恒惕出兵调停,沈鸿英被迫撤围。陆荣廷退至全州。9月
21日再次通电下野,逃往上海,后移居苏州。17年11月病逝于上海。18年,灵柩运回广西,
葬于武鸣县城西的狮啸山。
周培懋() , 字少濂, 号梓田。 今郊区沙井乡教子田村人。清光绪八年
(1882)考取举人,光绪十八年中进士。一生淡泊功名,终生不仕。执掌书院,编修县志。
曾主讲于南宁左江书院和桂平浔州书院。 民国8年(1919),受委托成立邕宁县修志局,亲
任总纂, 主持编修《邕宁县志》 。因时局混乱,未能付印。在志书中,他独具胆识,独辟
“酷吏”一章,鞭挞为官不正者。
莫炳奎(),字星五,号虞民,晚号退翁。今郊区拔鞔迦恕1仙咏蹋
国育才,成绩显著,邑中硕学之士多出其门下。莫炳奎告老引退后,曾于民国24年(1935)
受聘担任《邕宁县志》总纂,不辞劳苦,默默耕耘,26年12月定稿出版。过去的地方志,多
略而不述南明抗清史事,而他主持编纂的《邕宁县志?军事志》中作了较为详尽的叙述,标
明永历帝朱由榔年号,并从《东华录》等文献中移植《永历帝致吴三桂书》于县志中,汇集
了十分宝贵的资料以留示后人。
王和顺(),字德卿,又称德兴、德馨,号寿山。宣化县(今南宁市)二塘
那造村人(今属郊区津头乡)。壮族。十四五岁时投身黑旗军抗法。清光绪十一年(1885),
在宣化县衙任衙役。由于他同情和支持群众,反对官府横征暴敛,光绪二十四年被捕入狱,
次年获释后即聚众设台拜会,公开举起反清旗帜。
会党起义后,左江镇总兵马盛治于光绪二十八年进剿南宁府、思恩府(府治在今武鸣县
府城)会党武装。王和顺率众在隆安县古潭、乔建一带埋伏,在今武鸣县新甫村角他(地名)
击毙马盛治。光绪二十九年,又在隆安县境击败装备精良、素称悍勇的“安勇”。由此声威
大震,不少会党武装纷纷投奔王和顺。几年间发展至3000余人。
光绪三十一年春, 清廷调集7省大军镇压会党起义。会党活动转入低潮。同年冬,王和
顺加入同盟会,接受三民主义纲领。光绪三十三年,孙中山决定发动钦州防城起义,任命王
和顺为“中华国民军南军大都督”。在钦州县王光山大败清兵,攻破防城,杀知县宋鼎元。
进攻南宁失败后, 潜赴越南, 余众分散入十万大山“以俟后命”。同年10月,参加镇南关
(今友谊关)起义。光绪三十四年四月,又奉孙中山令与黄明堂发动云南河口起义,由于未
经改造的旧军“多不听号令”,河口失守,部队突围退入越南,被法人强行缴械,递解至新
加坡城解散。
辛亥革命爆发后,王和顺回国,潜入广东东江一带,组织民军万余人,称惠军统领。发
动广州、惠州起义,在飞鹅岭与清军大战7昼夜,攻下惠州城进驻广州,成为广东民军首领。
此后, 一直追随孙中山。民国5年(1916),组织广东护国军讨袁,任副总司令,从东江起
兵攻打广州,驱逐龙济光。14年,新桂系主政广西,王因患足疾离开军队,隐居广州。23年
病逝。
王春晖() ,江西省吉安县人。由于家贫,念私塾3年即辍读为人放牛。清
同治十二年(1873)大旱,随众逃荒到桂林,帮父亲沿街卖凉粉为生。同治十三年,父亡。
同乡怜其孤贫,推荐到经纪行做学徒,由于刻苦学艺,勤奋向上,第二年即升为掌柜。
光绪三年(1877),王春晖借得资金2000银元,在南宁石巷口开设“广源利”店,自营
土特产购销并兼营经纪。光绪三年至光绪二十三年,在南宁、桂林、梧州、江西吉安等地拥
有工商企业11家,职工达三四百人。全盛时期资金总额达50万银元,购置房屋、田地、花园、
山林等。曾被选为南宁商会会长、红十字会会长和江西会馆、吉安会馆终身董事长以及南宁
电灯局总办、拨款处名誉主任等,成为南宁的商界巨子,社会名流。王春晖由在桂商户联合
担保,申请官方获准代理收解税款,在邕收缴后将现金购进商品运桂林销售后缴款入库,解
决了资金周转困难,扩大了营业。一时用不上的款项,借贷给钱庄和同行,为此获“财神”
之号。各界人士纷纷来店要求开户存款,“广源利”简直成了银行。
民国元年(1912) 省会迁邕,市场日渐繁荣。2年,王春晖在商会倡议办电厂,集资毫
币3万元自为总办,在黄泥巷(今南国街)创办电灯局。9年,与天利烟庄合办合利印刷公司,
成为南宁机器铅印之始,后又合资兴办达时印务局,合资开设大有祥文具店、启昌纸店、广
成昌染纸店等。后遭兵燹,损失惨重。26年,抗日战争爆发,桂南沦陷,完全破产。28年,
病逝于田东。
邓廷光、邓钜光(生卒年月皆不详)兄弟俩,原籍广东佛山。清咸丰年间因家乡旱涝相
承,谋生乏术,兄弟俩来南宁投身天盛(后改名大盛祥)酱园为学徒,由于诚实勤恳为店主
信任,从业两年,制酱技术日渐精通。
太平天国革命期间,店主携眷返回广东,将酱园付托邓氏兄弟管理,言明店铺安全无事
即分给一份干股。但后来店主并未如约,反而将邓氏兄弟辞退出店。兄弟俩负气退出,立志
要与大盛祥进行竞争,便在鸡鸭巷(今解放路小花园处)租下铺屋,同治元年(1862)秋,
挂起万利酱园招牌。
万利酱园产品多种多样,质量从优,价格低廉,薄利多销,所产辣椒酱、黄皮酱、海鲜
酱、柠檬果酱、玉冰烧(用肥猪肉泡制的酒)及酱油、醋等,极负盛名,群众乐于购买。产
品还畅销省内的桂、柳、浔、梧及左、右江地区,远销省外的云、贵、粤、沪,以至香港、
新加坡等地,声誉超过大盛祥。同时还代理香烟、亚细亚火油,兼营凉果、杂货、海味、土
特产等。全盛时期,除扩大正店外,还在下水街、渡船口(今滨江路)、府门口(今民族大
道) 、东门街(今民生路)、南门街(今中山路)、西关路开设支店6间,又在百色开设支
店间,工厂和支店共计10间,职工300余人,总投资达150万银元以上。
后来邓氏兄弟带徒传授,徒又传徒,一直相继。兄弟去世后,由邓氏后人相承。抗日战
争爆发,南宁沦陷,万利资财损失惨重,元气大伤,负有盛名的万利酱园终于衰亡,结束时
仅余资3万余元(国币)分配各股东。
宁廷松(?―1945),郊区金陵镇宁村人。民国33年(1944),任宁村村长。12月22日,
日军窜入宁村建立据点,村民宅居全被拆毁。34年农历二月,宁村、定伦、三民、大林、小
林、大滩7个村的村长在小林村罗日茂医生家开秘密会议,决定成立自卫队,进行抗日自卫。
宁廷松打入敌人据点作内线,以嫖娼为诱饵,将一个经常吊打老百姓、强奸妇女和抢掠老百
姓财产的伪军,诱到小林村捕获,解送三县联防处处决。
宁廷松假装为敌人服务,并派村民给日军挑水、舂米、割草等,不知内情的人都误以为
他是汉奸,但他从不计个人的安危与荣誉,多次掩护自卫队和国军进入宁村据点侦察。民国
34年初,宁廷松回小林村汇报时,正值国军四六七团营长吕士敏和自卫队长宁满道商议攻打
宁村据点,宁廷松等化装成老百姓,挑着香蕉、鸡蛋、红糖、糯米等进入据点送礼,摸清了
据点虚实和进攻的方向与路线。 4月17日晚,军民配合夜袭宁村据点,不料此时一架美军飞
机掠过夜空惊醒敌人,奇袭没有成功,日军因不堪围困乘夜逃离据点。次日清晨在池塘边发
现宁廷松,他已中弹牺牲。
5月7日, 举行宁廷松追悼会,参加的村民达400余人,国军团部、邕宁县政府、中坛办
事处、金陵乡公所、各村村公所都送了挽幛。
诚(),郊区亭子乡人,民国初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由于成绩优异,
校方出资送他到日本、 朝鲜考察。 归国后, 在南宁创办《农商报》 ,任社长。民国14年
(1925),任建设厅技正,督察农、林业及公路发展,在茅桥、槎路、七坡、五象岭等农、
林场参与培植出驰名的茅桥马铃西瓜。
民国17年8月, 苏诚担任南宁区公路管理局局长,主持修筑邕绥(南宁至绥渌)、邕扶
(南宁至扶南) 、邕同(南宁至同正)等公路。19年2月,兼任邕钦(南宁至钦州)公路筹
办处主任, 多次到实地勘察。20年6月至27年,任广西公路管理局局长。任职期间,美国福
特汽车公司代表张孝和前来接洽,愿意出资把广西所有公路铺上柏油,条件是10年内各路段
必须全部使用该公司所制造的汽车,企图对广西公路运输进行控制。苏诚从维护国家民族利
益着想而谢绝。
抗日战争时期,苏诚出任特种公路管理局局长,筹建中越公路。这条国际运输线筑成后,
每日从越南运入我国的军用物资达100余车次。 民国27年,开辟湘桂铁路,苏被任为柳南段
(柳州至南宁)、南镇段(南宁至镇南关即今友谊关)工程处专职副处长,共征用民工34万
人,队伍庞大,工程浩繁。苏诚在路工管理过程中,创办监工人员训练班,使工程进度按期
完成。 29年5月,动员民工数千,建筑从桂林至贵州三穗军公路。30年,兼任广西驿运处专
职副处长,领导完成全省水道驿运站的建立,对抗日军需、民用物资的运输供应做了卓有成
效的工作。
民国30年秋, 苏诚任黔桂铁路桂段工管处专职副处长。33年8月将路筑成。结余经费用
来优待伤亡职工子弟,创办学校等。苏诚很重视人才培养,曾先后创办棉业人员养成所、农
林讲习所、 站务人员养成所、汽车司机训练班、驿运人员训练班和普通中学等。34年7月,
染疟疾,9月3日在宜山病逝。
雷在汉(),原名雷沛洋,因萌发反清复汉之志,易名在汉,号鲲池。南宁
津头村人。原为仕宦之家,因父早丧而辍读从商,在邕宁县良庆圩其叔父开的杂货店做店员。
辛勤学艺,数年间成为店中能手。虽在校读书不多,但好学不倦,喜爱诗词,著有《纯剑诗
集》。
光绪三十二年(1906),雷加入同盟会,并被派为南宁支部长,先后发展会员数十人。
雷利用南宁仓西门(今民生路西段)恒益号商行作为同盟会驻邕的秘密机关,开展活动。
宣统三年(1911)。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爆发,同年十一月七日广西宣布独立,脱离清
廷统治。但南宁仍处于清军广西提督陆荣廷的统治之下,雷在汉等通过陆荣廷的女婿苏希洵
的联络与陆荣廷进行谈判,在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之下,陆荣廷被迫接受于十一月九日宣布
南宁独立。
民国元年(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陆荣廷
派雷在汉到镇安府(今德保县、靖西县一带)任府长,旋被陆借故处分,降任天保县知事。
他建立种植公司,借口保护农场,建立护林武装队,为二次革命作准备,后因缺少联系,武
装护林队未发挥作用。同年8月,孙中山改组同盟会,雷在汉转为国民党党员。10年6月,孙
中山由非常国会选举为非常大总统,雷在汉任总统府秘书和广西左江招讨使。15年,国共合
作,兴师北伐,改任第五军政治部秘书。16年因患病在广州疗养。新桂系统治广西时期,雷
在汉退出政坛,参加西园诗社和天宁诗社,赋诗自娱,并参加同仁、华云、仁爱、保爱善堂
和普济留医院的社会慈善事业。
南宁解放后,雷在汉为广西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特邀代表,先后被选为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广西省委员会委员、南宁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日在南宁病逝。
雷在汉有3子, 长子荣甲曾任广西教育会会长;次子荣珂解放后曾任南宁市副市长;幼
子荣璞(经天),解放后曾任广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马驹誉(),字冠骐。南宁人。回族。幼时家贫,未满10岁即从事小买卖,
补助家庭用度,只念过半年私塾,没有上过正式学校。其母粗解文字,因其表兄傅启明仕宦
出身,藏书甚丰,常借章回小说阅看。由于经常借阅,马驹誉逐渐养成买书、藏书、博览群
书的习惯。据统计,马家藏书达4.95万册,卷数在10万卷以上。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马驹誉16岁考取秀才。废除科举后,就教于私塾。光绪三十
二年起,教私塾11年,又先后在广西省立第一中学、邕宁县中学、广西省立第一高中、广西
医学院、广西大学中文系、桂林师范学院、南宁师范学院、西江学院等任教,从初级教师升
为教授,成为解放前为数不多的教授之一,深得南宁学界敬重。
马驹誉有民主思想和正义感。 民国16年(1927),马驹誉联合地方人士联名保释营救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被捕的革命志士。37年,南宁师范学院掀起驱逐反动院长黄华表的
运动,他是第一个签名的教授。师院教授杨荣国、张毕力主“反饥饿、反迫害”运动被捕,
他和谭丕模、汪士楷、谢厚藩教授把他们保释出狱。
马驹誉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有研究,尤擅诗联,执教之余,应南宁及各县之邀评诗评联,
很负盛誉。南宁解放后,作为民主人士被选为南宁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和广西省各界人
民代表会议特邀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宁市委员会委员、广西文史馆馆员。1958年
在南宁病逝。
周君实(生卒年月不详)。广东新会人,清末在南宁沙街(今解放路)开设恒丰庄,经
营南北杂货、海味、纸张等,任经理。辛亥革命前加入同盟会,以他所经营的商号作为联络
点,从外地运来不少革命刊物在他的店内收藏和转发。民国14―16年(),被推
选为南宁商会会长。期间,正值省港工人大罢工,周闻讯后即在南宁发起支援省港工人的募
捐活动,募集7000银元,以南宁商界代表的身份,与学界代表雷荣甲、工人代表黄驾美、党
政界代表黄立生,携款及“国民革命之急先锋”的横额前往广州,向省港工委会成员进行慰
问,表示支持。
反革命政变发生,其子周国杰在南宁与雷沛涛等革命人士被捕,周联络地方各界人士进
行营救,冒险为被捕人员送食、送衣、送药。雷沛涛、周国杰等虽被杀害,但周已出尽余力。
国民党反动当局逼他通电拥护“清党”,他坚决拒绝而被迫返回广东,避居香港。
1950年,周君实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回南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历任南宁市和广西
省人民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省委员会委员、省参事室参事。60年代,因病回广
东原籍医治,不久病逝。
马宗骥(生卒年月不详)。早年参加桂系军队,曾任第七军少将师长。民国35年(1946),
蒋介石为了巩固一统天下的地位,乘抗日战争胜利之机,以复员为名,将立有战功的数百名
非嫡系将级军官裁撤,马宗骥亦在其中。为此,他和一批被裁军官到南京中山陵哭陵。
民国38年底,南宁的解放已经指日可待。中共南宁地下组织派人与他接触,畅谈国民党
兵败如山倒的形势,并鼓励其参加南宁人民解放促进会。马宗骥表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为
促进南宁的解放努力工作,当即入会。
马宗骥参加南宁人民解放促进会后,利用和南宁的军政人员有一定的联系及影响,去做
南宁警察局局长唐超寰和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工兵团上校团长何绍组的思想工作。何绍组原奉
白崇禧命令,撤走时率工兵团炸毁南宁水电厂、机场、仓库等重要设施,经策反后把炸药封
存,使南宁免受破坏。
马宗骥在迎接南宁解放的工作中,了解到军统局粤桂边工作站上校站长陈卓峰无意出逃,
思想苦闷,当即向中共地下组织汇报。党组织安排他去做陈的工作,希望陈能投靠人民。经
马宗骥动员,陈参加起义。在南宁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已将重要资财装满七八辆大货车,
即将逃跑。由于陈卓峰与经理的关系很好,经陈劝说后,中国银行经理钱乘桴决定率全行起
义,并动员其他几家银行经理共同行动,把全部资财留下,账本封存,解放后移交给人民政
府。由于马宗骥对南宁的解放作出了贡献,1950年南宁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邀他为特
邀代表。
雷沛鸿(),南宁津头村人,字宾南,小名寿增。中国致公党党员。著名教
育家、教育思想家、教授。少时,常读康有为、梁启超著作,接受变法维新思想。清光绪三
十年(1904)到广州求学,与兴中会会员钟荣光、同盟会会员谢英伯相交往,倾向革命。光
绪三十三年加入同盟会,参加新军起义,失败后回广西,在桂平县立中学任教;年底再赴广
州参加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回桂林,任《南风报》编辑。不久仍到桂平,任浔州府中学监督。
辛亥革命爆发,南宁仍为清提督陆荣廷所据,雷沛鸿与刘崛等赶往南宁,策划南宁独立,经
陆荣廷女婿苏希洵为中介,与陆荣廷谈判,促成陆宣布独立。军政分府成立,雷沛鸿任交通
员,负责收编所属各县民军。
民国元年(1912) 2月,雷沛鸿出任南宁府中学堂校长。2年2月,雷沛鸿在桂林参加出
国留学生考试入选, 前往英国留学。3年,转美国俄亥俄州欧柏林大学,攻读政治学及教育
学,热衷于平民政治的韬略,获学士学位。7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政治学、经济学,
旁及法律学,获硕士学位。成为南宁留学生中获硕士学位的第一人。10年,学成归国。
雷沛鸿回国后,任广西省公署教育科长。民国16年、18年、22年、27年,四任广西省教
育厅长。任职期间,提倡国民基础教育运动,从事教育救国的探讨,以此奋斗终身。22年冬,
在南宁津头村创建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兼院长,并设无线电广播电台。23年2月,
发表《广西普及国民教育的使命》,主张第一阶段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第二阶段推行国民中
学教育,第三阶段推行国民大学教育,主旨以爱国教育为灵魂,生产教育为骨干,成为国民
基础教育的重要理论。
雷沛鸿还先后担任广东省甲科工业学校校长、上海法政大学教授、广西大学筹备委员、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教授、广西大学校长。民国33年在百色创办公立西江学院。
解放后,雷沛鸿先后任广西省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致公党广西省委员会主
任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省委员会副主席、广西侨联主席、中国致公党中央常务
委员会委员、 全国侨联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日
病逝于广西医学院。主要译著有《英宪精义》、《法学史》,著有《广西地方之文化的研究
一得》、《广西全省成人教育实施方案的设计研究》、《国民基础教育论丛》、《民族自救
运动下之民众教育》、《成人教育论丛》等。
黄盛金(),邕宁县蒲庙镇人,艺名小武金,又名黄少金兄盛华,在该地戏
班中小有名气。黄盛金受其兄影响,酷爱地方戏,14岁即离家投班,拜师学艺。17岁时在良
庆圩上演《反唐州》,因班中人手不足,由他顶演杜葵(小武)角色,颇受观众欢迎,遂改
演小武,艺名小武金。后经苦练,中气充沛,嗓音更为嘹亮,风清夜静之时演唱,半里之外
可听到,观众赞之为金喉。40多岁仍能穿大甲打大翻跳,动作敏捷,口齿清晰,道白流利,
行内外无不称道。民国23年(1934),小武金与广东日月星班名小武靓元享在南宁商会游艺
场对台竞艺,他演唱《凤仪亭》、《三英战吕布》、《刺董》、《黄花山》、《夜过平天》,
两人表演各见春秋,“广东有个靓元享,广西有个小武金”的佳话。他不仅在广西有声望,
在广东也很出名,上街购物,商贩们争相赠给他,不肯收钱,说:“是金仔要,拿去就是”。
解放后,小武金参加南宁人民邕剧团,先后任团委主委、副团长。年过花甲,依然日夜登台
演出,历年均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1952年,中南首届戏曲会演,获二等演员奖。1955年,
广西首届戏曲会演,获优秀演员奖。1957年,加人中国民主促进会,当选为市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1967年,在南宁病逝。
许少康(),南宁津头乡葛麻村人。本姓谢,幼年过继给湖南清泉籍许姓人
家,因而改姓许。从小就喜欢学艺,上学读书常把书包藏在土地庙里,跑到戏班练习唱花旦,
家人发现后捆绑鞭打,都不能改变他的志向。他的邕剧表演,以粗犷的动作结合面部夸张表
情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 基本功深厚扎实,翻、腾、跳、踏轻巧敏捷,能在相间垒叠的8
张高椅上,逐张穿攀自如。他排行第六,加上机敏灵巧好演“马骝戏”(猴戏),人称“马
骝六”。16岁崭露头角,20岁出头名噪桂西南和越南北部一带。他有一绝招叫“吊辫”,即
把辫子吊在梁上,边荡“秋千”,边做各种翻滚技巧,令观众喝彩不己。他身材矮小精悍,
擅长演短打戏,曾在《双猴图》、《张三会妻》、《时迁偷鸡》、《拦马过关》、《十五贯》
等剧中担任主角。1952年,他已62岁高龄,在中南区会演中演《拦马过关》的熊光谱,获优
秀表演奖,在南宁是较为突出的邕剧唱家。解放后主要从事辅导和教学工作。1969年,在南
宁病故。
钮佩() ,字辉山。邕宁县那陈圩人。民国6年(1917)毕业于南宁府中
学堂,在南宁城区第五国民学校(今共和路南段小学)任教,11年任校长,直至1963年退休。
解放前广西省政府想请他担任教育厅视督员,邕宁县长萧抱愚叫他任教育局长,桂系首领李
宗仁以高薪请他到桂林做官,他都谢绝,毕生精力献给南宁的教育事业。
钮佩办学很有特色,除开设正式课程之外,创办工读班,开设石印、织造等手工课程,
使贫苦学生学到谋生技能,又解决办学经费不足之苦,为学校充实设备。民国25年,学校图
书共有8000余册,为全城小学之冠。28年和33年南宁两次为日军攻陷,学校破坏严重。光复
后,率学校师生向社会义演募捐,重建校园。教学质量高,各项活动也开展得很好。一些达
官贵人、豪商巨贾,如李宗仁、白崇禧等,都愿将子弟送到他的学校读书。
解放后,钮佩妻子长期留在乡下,而他以校为家,勤俭办学。他省吃俭用,没有一套
象样服装。60年代初,国家教育部长杨秀峰要他陪同外宾时,才由国家制一套较好的衣服作
接待外宾用。他工薪收入的大部分用于购买图书教具以及扶持贫穷学生,如学生陈素娟是个
孤女,一直由他提供生活费用至大学毕业。阳容振父亲亡故,他也解囊助学。
钮佩除担任共和路南段小学校长外,还当选为南宁市第一至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评为市首届劳动模范、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宁市委员会第一至第四届常
委。1962年,自治区教育厅和中共南宁市委联合召开钮佩执教45周年庆祝大会,表彰他的
贡献。1964年当选自治区人大代表。1973年5月,钮佩在家乡逝世。
琏(),女,字景云,生于江苏省溧阳县南渡村。民国16年(1927)考
取苏州志华产科学校,抗日战争前任石家庄正太铁路医院医生,以后在石家庄自设诊所,掩
护中共的地下工作。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从事中共地下活动,曾任八路军野战医
院院长。后来又到延安和中共中央华北局从事妇幼和医务工作。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央防疫
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国家卫生部妇幼卫生司副司长、卫生部针灸法实验所主任、卫生部中医
研究院副院长兼针灸研究所所长、 中共中央妇女委员会委员。1960年12月至1966年5月,任
南宁市副市长。1976年4月至1978年5月任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南宁市第三、四、五届
委员会委员,南宁市针灸研究所所长和南宁市“七二一”针灸大学校长。
30多年来,朱琏向民间针灸医生任作田老先生学习针灸。在担任繁重行政领导工作的同
时,从未间断针灸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著有《新针灸学》一书。此书引起国际医学界的广
泛重视。 年,先后为南宁市及驻军等举办针灸学习班6期141人。针灸大学开班4
期共148人,为广西培养一批针灸人才。
黄家直() ,广西恩隆县(今田东)平马镇人。民国2年(1913)东渡日本
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就读, 6年毕业。回国不久到南宁与梁六度、周仲武等办《岭表日
报》,任编辑。13年,北伐期间到广州,由国民党元老廖仲恺介绍参加基层工会工作。15年,
任国民党广西省党部筹委、执委和工人部部长。16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因被广西省
政府通缉而逃往香港教书。18年,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广西,黄家直回到南宁任省政府委员
和南宁市市长。 同年9月1日,南宁各界群众2万多人隆重集会纪念“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
在南宁被杀害的革命人士遇难两周年,黄家直主持大会并作演讲。在任期间倡议和监督开辟
兴宁路。 同年12月和次年2月,中共先后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黄家直随红七军和红八
军做工农群众组织工作,后再次离开广西赴香港教书谋生。解放战争时期,在香港参加民主
进步运动。1950年春,回到广西后,历任南宁市第三、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和第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西省人民政府劳动局局长,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副主任,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广西省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自治区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1979
年病故。
梁烈亚(),曾用名默然、山英、通天、老烈。郊区江西乡杨美村人。壮族。
父梁植堂,会党首领。梁烈亚10岁随父进行反清活动。15岁便加入同盟会。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父子俩参加镇南关起义,梁植堂负伤牺牲。梁烈亚投身辛亥
革命, 继承父志。民国8年(1919)任孙中山的机要员,负责孙中山机要电讯的翻译。同年
冬,梁烈亚等人在上海筹组改造广西同志会,矢志驱逐军阀陆荣廷。梁烈亚执笔起草会章,
后被选为理事、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组长。为此,陆荣廷十分恼怒,派遣两名特务前往上海
行刺。梁被刺伤右眼,几乎失明。
民国10年5月,孙中山任命梁烈亚为省评论员兼邕宁县知事。就任3日即清理监狱,几天
内就释放了被无辜拘押的平民500多人; 建立乡民警卫所,打击土豪劣绅,保护人民群众利
益;没收军阀陆荣廷、谭浩明、李静诚等的财产;组织民工修筑从南宁至贵县的公路等。后
又兼任《新广西日报》社社长。
民国11年3月, 任西路讨贼军第三支队司令,率部与陈炯明叛军作战。国民党第一次代
表大会后,梁烈亚任北伐军总政治部监察,后曾任安徽省电政管理局局长、山东省电政管理
局局长。25年,因目睹国民党日趋腐败,辞官定居上海,后掩护过陈子涛(上海《文萃》三
烈士之一)、陈君时等不少地下共产党员。36年,参加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暨南大学
联合举行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要求民主的示威游行。解放后,梁烈亚任上海市文史馆
馆员。日,在上海病逝。
山(),原名杨华宁。生于南宁,壮族。著名新闻记者、作家。民国15
年(1926)秋在南宁读小学、初中。23年到上海泉漳中学读高中时,组织读书会,阅读《共
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一二?九”运动爆发,参加救亡运动,组织救国会。25年,被学
校当局以“图谋不轨” 为名开除出校。同年11月,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8月,
“松沪抗战” 爆发,参加中共领导的江苏游击训练班及上海游击队。1938年2月,到西安吴
堡西北青年训练班学习革命理论。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美术系学习。 1939年1月,调任《新华日报》记者。1944年后,调中央军委政治部、中央军
委东进纵队、《冀热辽日报》特派记者、新华社特派记者兼《东北日报》特派记者。1951年,
任新华社军事记者,三次赴朝鲜前线进行战地采访。1957年,调任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兼任河南三峡水利电力工程仓志值澄谝桓笔榧恰 1974年, 调广东省文联任副主席,
1980年调回《人民日报》任记者。
华山从1936年起创作的木刻作品有《列宁头像》、《仇》、《爸爸我也要去打日本》等
近百幅, 文学作品有报告文学、 通讯、散文、小说、诗歌。其代表作有:抗战时期的散文
《赶路》,短篇小说《鸡毛信》,报告文学《窑洞阵地战》、《碉堡线上》、《童话的时代》、
《尖兵》、《神河断流》、《大戈壁之夜》、《旱井世界》、《承德撤退》、《英雄的十月》
等;抗美援朝的通讯《清川江畔》、《万里纵横到处家》。1960年,出版37万字的《远航集》。
晚年发表报告文学《战士嘱托的报告》(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荣誉奖),散文《青青
海罗彬》,以及三次入朝采访纪实《朝鲜战场日记》和《华山战地通讯选》。
华山历任《新华日报(华北版)》编辑委员、新华通讯社总编辑委员、《中国报告文学
选刊》 顾问、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等。日,在广州
逝世。
枫() ,广东阳山县人。自幼勤奋好学。民国21年(1932)8月,到广
州读书,他和进步同学投身革命运动,秘密学习中国共产党和左翼文化运动的进步书刊。24
年7月, 陈枫被学校当局开除,回阳山继续进行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10月,由中共广州组
织调延安学习。 1938年2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 6月,奉调回粤。9月,任中共连(县)阳
(山)工委宣传委员兼阳山特支书记。12月,任连阳特支宣传委员兼阳山支部书记,以教师
的合法身份, 带领抗日青年同志会写作队深入各乡演讲, 号召各阶层民众奋起抗日救国。
1939年12月,参加广东省委在南雄举办的干部训练班,后担任中共从化琶花工委书记,并以
小学教师的身份掩护地下党的秘密工作。1942年,中共南委事件发生后,他临危不惧,坚决
贯彻省委及地委指示,想方设法布置所属党员分散隐蔽,寻求公开的社会职业来继续进行抗
日救亡斗争。
1944年6月,他奉调担任中共从化琶花工委书记,领导恢复党的基层组织。1945年3月,
调任中共广东北江路东临时地委常委兼组织部长。 5月,担任中共广东北江地委委员兼从化
琶花分委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 陈枫主持广西城市地下斗争。1946年8月,担任中共桂柳区(桂林、柳
州地区)特派员,重点进行对国民党民主派陈劭先、李任仁和民盟的统战工作。他不避艰险
奔走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国统区斗争的指示精神,调查社会各阶层情况,审查党员,部署桂柳
和桂东地区的反蒋爱国民主运动,把城市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和农村的“反
征兵、 反征粮、反征税”斗争结合起来,逐步发展桂柳地区的农村游击战。1947年7月,陈
枫任中共桂柳区工委书记,实行城市工作以各种经济斗争、反蒋爱国民主斗争为主,积极配
合农村武装斗争的方针。
1948年2月,陈枫部署城市党组织加紧领导各阶层群众开展反对抽捐税与反法西斯统治、
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 12月下旬, 撤销中共桂柳区工委,陈枫任中共广西省城工委书记。
日, 陈枫在柳州郊区社湾村主持召开省城工委会议,决定继续放手发动工人、
学生,建立公开合法的和秘密的组织,开展护厂、护路、护校的斗争,成立中共柳州、南宁
城工委。 9月下旬,陈枫又在柳州郊区鹧鸪江主持召开省城工委会议,分析形势,部署迎接
解放军入城和发动工人、学生、商人团结起来护厂、护路、护校的斗争任务和斗争策略。他
被任命为两广纵队广西工作团副团长。日,他随部队进入梧州,担任梧州军管
会副主任兼中共梧州市委副书记。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陈枫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团结和带领各级干
部、群众努力工作。1950年3月,他调任中共柳州市委书记。1953年4月,担任中共南宁市委
第二书记。5月,兼市长。1954年11月,任中共南宁市委第一书记。1956年9月,被选为中共
广西省委委员,1965年,奉调任外交部亚非司副司长。先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富汗、
冰岛、毛里求斯、布隆迪大使。他在外事活动中,正确执行党的外交路线,坚持“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为发展我国与上述国家的外交关系,增进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
工作。日,在北京病逝。
林培华() ,武鸣县太平镇人。壮族。家境清贫,父亲被恶霸地主杀害,3
亩田地被地主夺去, 全家7口逃到深山居住,靠卖柴、挖山薯度日。林培华从18岁起就到地
主家打长工、做短工。
1949年冬,武鸣解放,共产党把他从苦海救了出来。从当村农会主席,到成立全乡第一
个互助组,他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县劳动模范,后又带头成立全乡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当社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仍保持农民艰苦朴素的本色。1955年,全社总收入比上年增长
40.5%, 由于成绩突出,被评为广西省特级劳动模范,1957年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58年,
报纸登载环江县早稻亩产13万斤的消息和照片后,上级及时组织农业社干部去参观,在田边
现场,他看出了破绽,不断用武鸣壮语自言自语:“嘿嘿,看田边就够了。”胆小的人赶紧
扯他的衣角,示意他不要多嘴。但他仍旁若无人地嘀嘀咕咕。回来后说:“挑13万斤谷子要
堆多高,得由多少人挑,为什么田埂没有一点崩烂呢?亩产13万斤,根本办不到!”,由此更
加坚定地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更加扎扎实实地带头搞科学种田。1964年11月,他当选为全
国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自治区党委把他树为自治区农村干部的好典型。
黄道存() ,南宁市人。8岁丧父,母亲是壮族农民。初中毕业后考入广西
省南宁区医药研究所。民国26年(1937)毕业,由广西省政府先后派往隆山、那马县(两县
为今马山县)等地医务所任中医师兼所长。30年回南宁,在德邻路(今解放路)开设中医诊
所。 1956年3月,在南宁市联合中医院(后转为南宁市中医院)工作,曾任联合诊所所长、
南宁市中医院副院长、名誉院长、主任中医师。农工民主党党员。
黄道存治学严谨、医术精湛,从医5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治中医内、儿科,
尤对温病治理造诣较深。年,先后受聘为广西医学院、解放军三○三医院、市卫
生学校中医温病课教师。在临床教学中,善于诱导,既从严要求,又敢于放手。1959年全市
开展献方献宝活动, 他献出个人医案12本,验方700余条,获市卫生局授予“献宝光荣”称
号。他平易近人,不论在诊所或在医院工作,白天黑夜,街头巷尾,均能为病人看病开处方。
黄道存历任南宁市医药研究所副所长,农工民主党自治区委会常委,农工民主党南宁市
委会主任委员,政治协商会议自治区委员会第五、六届委员,政治协商会议南宁市第一、二、
三届委员会委员,政治协商会议南宁市第四、五届委员会副主席,南宁市第一、二、三、五、
六、七、八届人大代表,南宁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委员,全国中医学会广西分会第一届副
理事长、第二届名誉理事,南宁市业余中医专科学校校长等职。尽管工作繁忙,仍不断伏案,
写出关于大热病、 痢疾、麻疹、肺热喘咳等疾病总结和医案22本、验方5本、论文20余篇。
其中论文《治疗大热病的体会》获市科协三等奖。他还参加编写《南宁市药物志》第一、二
辑,为后人留下不少宝贵资料。
本(),名有祥,号宙,字子瑞。邕宁县那陈乡龙结村人。中共党员。
民国23年(1934),就读于广西省南宁区医药研究所,立志研究歧黄医术,毕业后被委任为
平治县医务所长。35年8月至36年7月,在南宁曾先后于华云善堂、真善诊所等坐堂行医。
1952年10月起,先后在广西省卫生厅、南宁市卫生局中医科从事中医行政管理。1965年
2月起, 在南宁市中医院、市卫生学校、市第一医院专职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还先后任政
治协商会议南宁市第四、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学会广西分会理事、中医内科分会副主
任、医史分会委员、中医学会常委、南宁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张本专长中医内、妇、儿科,尤对温病素善治理。他认为“温病是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
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四时气节多易发生温热病,均可采用温病方法来诊
治”。对于不孕症,认为“男要保精,女要调经”,然后“择地、养种、承时、投虚”,许
多不孕妇女经他治理都有生育。在培养中医中药人才时,他主张“多启发其独立思考,发挥
其所长”。他常勉励后辈“不满足现状,要力求上进”,“做人品德要高尚”,“对群众要
尽力尽责”。他参加编著的书有《南宁市药物志》第一、二辑,《南宁市中医药验方秘方集
锦》第一至第五集,《南宁市中医药验方秘方选录》、《南宁近郊几种除害灭病的野生植物》、
《南宁市中医医案医话汇集》第一辑、《南宁市中医学会学术资料汇编》第一辑、《中草药
药工必读》、《妇科不孕症30例》等。1989年3月,病逝于南宁。
唐超寰(),广西灌阳县文市乡人。民国15年(1926),毕业于桂林师范专
科学校(五年制) 。28年在百色中学任教1年,此后历任广西兴安县佐理员、桂军第十五师
工兵团上尉书记官、广西财政厅二等机要科长、百色军警督察处少校科长、南宁公安局代理
局长。
民国28年11月,侵华日军在钦州湾登陆,占领防城、钦州,分兵三路进攻南宁。唐超寰
时任南宁公安局代理局长,率领南宁武装警察与宪兵营合编为宪警团负责城防,于11月24日
下午5时抗击来犯日军。
南宁沦陷后,唐超寰任广西省警察大队上校大队长。30年南宁第一次光复后任南宁公安
局局长,33年调任天峨县县长,抗战胜利后于35年任南宁警察局局长,直至解放。
1949年12月,唐超寰在中共地下组织陈权等人的引导和党的政策感召下,认清形势,深
明大义,在国民党军政人员撤出南宁前夕毅然起义。解放后,留在南宁市公安局工作,1950
年为特邀代表参加南宁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在1951年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唐超寰蒙受冤屈,被错判入狱。1966年刑满释放,1971
年迁回南宁市闲居。在蒙冤受屈期间,他没有改变初衷和动摇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坚定不
移地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1980年,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认定唐超寰及南宁警察局为起义人员和起义单位。
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随即为唐平反,撤销原判,恢复名誉,并安排到政治协
商会议南宁市委员会担任常务委员、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同年,唐超寰加入中国国
民党革命委员会,任民革南宁市委员会常务委员,民革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顾问。1990年
5月18日于南宁病故。
游(),原名梁增[。南宁市人。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
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左江支队政治部主任、副政委,中共左江工委副书记、书记,广西
龙州专员公署专员,政治协商会议自治区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
梁游入党不久,遵照党组织的指示,以南宁上国镇镇长的公开身份,进行上层统战工作,
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利用担任镇长的有利条件,在家里和工作的地点建立中共组织的活动据
点,成立党支部,举办党员训练班,并掩护党组织的领导人和党员进行革命活动。梁游将要
调离上国镇时,千方百计设法安排可靠的干部接任镇长职务,使这个据点得以继续发挥战斗
堡垒作用,直至南宁解放。
1939年,南宁第一次沦陷时,邕宁县八尺区的群众在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下卖牛买枪打击
日军,保卫家乡。1940年,南宁收复后,国民党邕宁县政府图谋强行收缴民枪。梁游为了保
存革命武装, 通过统战工作把轻机枪4挺、 步枪100多支等武器保存于群众手中,使之成为
1949年中共南宁特支组建的邕江支队使用的主要武器。
1942年,桂林发生“七九”反共事件后,梁游受命撤离南宁,到农村重建左江革命根据
地,打通中越边界。他先到镇边(今那坡)县,后来又到龙津(今龙州)县,进行调查研究,
对农民进行细致的宣传教育,发动农民参加十友会、兰友会、农会和民兵等组织,为解放战
争建立左江游击区打下牢固的群众基础。
抗日战争胜利不久,国共和谈破裂,内战已不可避免。梁游利用中越边界的有利条件,
在山高林密的山谷里建立中共左江领导机关,创建武装基干队,亲自率领基干队袭击当局粮
库, 夺粮救民,成为解放战争时期左江游击队的雏型。1947年8月,梁游和左江地区其他领
导人一起发动龙州大青山起义。 1948年3月,梁游亲自领导上金县武装起义,击毙匪首,瓦
解匪众,建立110多人的上金县武装大队。1949年7月,梁游参加部署指挥左江支队主力第三
团和养利(今属大新) 县独立团等部队发起八万桥歼灭战,全歼国民党5县联防主任冯夷惠
的敌军300余人,缴获步枪100余支等武器物资。
左江游击队到解放时已发展成为一支拥有6000多人枪的队伍,
在多次大小战斗中毙敌
510多人,伤敌550人,俘敌721人,争取投诚和起义2100多人,缴获炮5门、轻重机枪78挺、
步枪3068支;为成立左江行政专员公署和15个县人民政府,梁游作出了重要贡献。
梁游在中越边界进行革命活动时,与越共中央领导人黄文欢关系密切,和越南干部及群
众结下深厚的战斗友谊。1987年黄文欢到北京时,邀请梁游到北京会晤,并用中文书写“越
中情义依然在,海阔天高日月长”的条幅送给梁游留念,赞扬梁游为中越友好作出的贡献。
解放初期,梁游含冤受屈,遭受不公正的待遇。梁游在长期的逆境中,始终保持共产党
员的本色,坚持共产主义的信念,一如既往地为党的事业努力工作。1980年,自治区党委为
梁游平反。1994年在南宁病逝。
刘锡三(),河北省唐山县人。1925年,于保定第二师范学校读书时加入中
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10月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同年12月参加广州武
装起义。 广州起义失败后,他与组织失去关系,1937年9月他找到党组织,同年11月重新加
入中国共产党。
在抗日战争时期,刘锡三曾任唐山县抗日动员会副主任、游击队政委、曲阳县县长、灵
寿县县长、晋察冀边区政府总务主任。解放战争时期,曾任热河省民政厅长、秘书长,乌丹
警备区专员,解放军第四十五军后勤部长。解放后,日任南宁市市长。随后,
南宁市定为广西省会。1950年1月,刘锡三改任为南宁市第一副市长。1951年5月,任南宁市
市长、 市委副书记。1953年5月之后,调任广西省民政厅厅长、省人民政府秘书长,辽宁省
鞍山市市长、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
刘锡三在抗日战争时期, 与唐山县的进步青年组织了抗日义勇军,参加八路军115师,
同日军作战。在解放战争中,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被接收的原热河省
政府的旧职员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造。1948年,在锦州战役、辽西战役中,他克服各种困难,
出色地完成后勤保障和伤员安置工作。解放后,刘锡三奉命到南宁市任职,他在中共广西省
委领导下,首先组建南宁市人民政府,广泛团结各阶层群众,肃清匪特,整顿社会治安,恢
复工农业生产。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和培养地方各级干部做了大量工作。
1958年1月, 刘锡三调到鞍山市工作,他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地忘我工作,为鞍山经济
建设、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82年离休后,仍然心系党的事业,为培养教育下一代
贡献余热。日,刘锡三因病在鞍山市逝世。
陈培元(),福建省永定县上洋村人。13岁便离开家乡,先后在广东兴宁县、
广州读书。 民国22年(1933)1月,由同乡易仰文和邹镜湖带到广西南宁,在兴宁路邹镜湖
开办的民兴(文海楼)百货文具店做店员。由于勤奋习业,被升为业务主任、经理助理。后
决定自立, 先是入股与亲友开办肥皂厂,后于1946年9月集股开设大生百货商行,被股东推
为经理,成为当时南宁规模较大的商家之一。
年,曾任南宁商会常务理事、百货业公会理事长及黄花岗纪念中学董事长、
尚实中学董事等。南宁解放前夕,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反动宣传,不少大中户商人携资逃往港
澳和海外,小户商人也惶恐不安。陈培元在中共地下工作者阮洪川的启发教育下,消除疑虑,
主动参加护商团,动员和影响不少商人安下心来,迎接解放军进城。
解放后,陈培元积极响应政府尽快恢复经济的号召,重新集股开设规模较大的建兴百货
商店, 在市工商界影响很大。1951年6月,他和商会骨干响应全国抗美援朝总会捐献飞机大
炮支援前线号召,向全省工商界发出捐献抗美援朝“广西工商号”飞机的倡议,市工商界积
极响应,共捐资30亿元(第一套人民币),超额完成购买两架飞机的捐资任务,这些爱国主
义和国际主义的正义行动, 在全市引起很大的反响。1951年7月,陈培元被选为南宁市人民
政府委员会委员,10月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成为广西最早入会的民建成员,此后为创建民
建广西组织做了大量工作。11月,南宁成立市工商联筹委会,陈培元被选为主任委员后,认
真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方针政策,清理整顿全市51个同业
公会、打击不法经营、协助政府建立南宁市主要商业交易所、引导私营工商业接受国营经济
的领导、建立劳动协商会议制度、组织各行参加省内外物资交流会、发动各同业公会开展爱
国缴税竞赛、制订集体缴税爱国公约、建立税务促进会,并向各省市工商联提出挑战,因完
税成效显著, 受到中南军政委员会嘉勉。1952年9月,南宁市工商联召开第一届会员代表大
会,陈培元被选为第一届主任委员,从此他连连当选,当了八届共38年。1954年他协助政府
深入基层和家庭, 广泛动员工商业者申请公私合营。为1955年1月全市基本完成对私营工商
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做了不少工作。
从1955年7月起, 陈培元先后担任政治协商会议南宁市委员会副主席、南宁市副市长、
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及政治协商会议自治区委员会常委、自治区人大常委等职务。其中
担任副市长达12年之久,分管商业工作。他经常下行业、进商店,考察市场供应情况及网点
分布、商品质量等问题,及时向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共商有效措施。在“文化大革
命”中,他虽身处逆境,被罢官撤职,挨抄家和批斗,但他始终没有动摇对党、对社会主义
的信念。80年代初,他积极协助中共南宁市委和市人民政府给一些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批、
被斗、被抄的原工商界人士落实政策,得到彻底平反。
从1987年起,陈培元担任市个体协会名誉会长,当时个体经济在南宁起步不久,普遍未
受重视。陈培元旗帜鲜明地为个体经济奔走疾呼,宣传个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市工商联大
胆地发展了一批个体户、私营业主为会员。
陈培元具有平易近人的美德,当官不摆官架,对上对下都一样和蔼可亲。他廉洁奉公,
不搞特殊化,受到群众的称赞。
陈培元于1996年退休,日因病逝世。
蓝呈祺(),广西上林县石塘乡(今塘红乡)石门村人。民国年间,历任四
川南江县、广西凌云县知事,苍梧地方检察厅代理检查官,省高等检察厅厅长,省高等审判
厅代理厅长,广西绥靖督办处处长,军务督办处军法处长,第七军、第十五军军法处长,广
西特种刑事临时法庭庭长,梧州特别法庭庭长,护党救国军第八路军总司令部军法处长。
民国16年(1927) 4月12日,国民党反动当局发动反革命政变,在南宁的共产党员、共
青团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雷沛涛、 雷天壮等130多人被捕,不久,其中27人被杀害于南宁北
郊,执行官就是时任第十五军军法处长的蓝呈祺。此外,蓝呈祺还秘密处死革命志士近百人。
在梧州,也审判杀害了大批共产党员与进步人士,还误将一名年仅15岁的女学生作为共青团
员枪杀。
民国21年11月起,蓝呈祺离开公职,在南宁挂牌担任律师,在诉讼活动中与法官串通,
包揽业务,歪曲事实,颠倒是非,贪赃枉法。如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由越南引渡一批汉奸
回南宁受审,蓝呈祺与省高等法院第一分院院长何隽鸿相勾结,在审理时调查摸清汉奸们的
家底,暗中讨价还价收受贿款后,由蓝出庭辩护,将被告“无罪释放”,使这批卖国贼得以
逍遥法外。
南宁解放后,蓝呈祺以在西江学院教书为掩护,指使其子蓝楚材勾结匪首钟日山(胡须
钟)、梁中介等组织反革命暴乱。蓝呈祺被捕后,在狱中造谣破坏,煽动其他犯人拒供。南
宁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宣判蓝呈祺死刑,剥夺政治权
利终身,没收其财产,于日押赴人民公园内烈士墓前,执行枪决。
杨秉润
杨秉润(),因左鼻翼长有一颗墨痣故诨名大粒痣。南宁细花行(今西华街)
人。 小学未毕业即辍学, 在街上浮游浪荡,因体质弱,常受同行欺侮。后跟走江湖卖药的
“银猫仔”学武,数年后学成武艺,纠集旧好,被举为大哥。横行街市,成为南宁青帮头目,
逐渐成为包烟、包赌、抢劫、勒索、霸占民妻的南宁一霸。
南宁解放后, 大粒痣于1950年初逃回邕宁县留凤乡原籍,继在邕宁、横县,灵山3县交
界处组织“反共救国军”,任第七师师长,进行暴乱,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剿匪部队击毙。
同层次的有2个条目
  第一节
传略 *当前记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乌鲁木齐市超市加盟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