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敏梁上海房地产开发商名录发

梁敏(医学副教授)_百度百科
?医学副教授
(医学副教授)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梁敏,天津市人,九三学社支委,1970年毕业于医疗系。天津安定医院心理疾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精神卫生系兼职副教授,曾任天津市智力残疾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安定医院心理研究室主任。
从事精神医学临床及心理治疗工作35年,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有较丰富的经验,精通精神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尤其擅长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的咨询及治疗。在心理测查尤其智力及人格测查及评估上有较深的研究,并多次参加全国科研课题,发表过《智力结构》及《MMPI专家诊断解释系统对神经症的研究等相关多篇论文。
企业信用信息上海财经名牌大学校长谈敏访谈
按模块条件查看
摘要:在上海财经大学90年历史中,有一位学者,相伴上财近30年,他就是上财校长谈敏。上海财经大学(下称“上财”)国定路校园热闹非凡,各地校友济济一堂,共同庆祝母校90周年华诞。90年风雨变迁,上海财经大学的起起落落与中国的经济发展休戚相关。面对记者,一向低调的谈敏侃侃而谈上财的历史传统:厚德博学、经济匡时。
上海财经名牌大学校长谈敏访谈
折射财经教育发展全程
走进上财校园,“厚德博学、经济匡时”的校训随处可见。作为目前国内历史最为悠久的财经院校,上财90年的筚路蓝缕,见证了中国财经教育从艰难初创到繁荣发展的历程。
上财的前身是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为适应商学人才培养的需要,1921年东迁上海,创建为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兼任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任教务主任。1932年,学校从中央大学划出独立,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时为国内唯一的国立商科类本科高校。1950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经济学家孙冶方任院长。
20世纪50年代初,上财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商学院或财经系科相继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遂成为当时我国规模较大、系科设置较齐全、师资力量较强的一所高等财经学院。“那时师资力量特别强,一个会计学科教师就号称108将。”谈敏说。
1958年,上海财经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律系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历史研究所等合并组建“上海社会科学院”。1960年,根据全国和上海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始重建上海财经学院。1971年,全国417所高校中,要合并、撤销88所,上财在撤销院校之列。1972年4月,重建不满12年的上财被正式撤销。直到1978年,上财“重获新生”。1980年3月,学校隶属财政部领导。1985年9月,学校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2000年2月,学校划归教育部领导。
回首上财走过的艰辛岁月,谈敏感慨万分,上财起伏的90年见证或者说记录了中国整个经济发展和相关的财经教育发展的全程。最初,针对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对于商科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的需求,学校应运而生;解放以后,继续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贡献知识;计划经济时代,对经济管理的知识和人才重视程度有所欠缺;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放到经济建设上来,这给上财和财经教育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会。
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至今,天时地利人和,上财快速发展。1978年复校时,整个学校才二三百名学生,现在上财在校的本科生8000多人,研究生5300多人,留学生1000多人,来自于77个国家。令谈敏欣慰的是,今天的上财已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不久前又跻身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行列。
不管上财如何起起落落,“厚德博学”的理念始终一脉相承,这让谈敏颇为自豪。1980年进入上海财经学院攻读硕士学位,谈敏师从胡寄窗先生,胡先生是经济思想史界的泰斗,他教导自己的学生踏踏实实做学问。谈敏一直记着恩师的话:“好好做研究,有独立观点的研究,被学术界认可,是个永无止境的攀登过程,需要一个平平静静、冷冷清清的环境。”
“厚德博学”还意味着一种人才培养理念,不管学生将来是做什么的,都要以德、以诚为基础,以德守身、以诚立业。
育“经济匡时”之才
1934年,马寅初为上财前身国立上海商学院毕业生题词“经济匡时”,从此这一理念始终贯穿在学校教育中。谈敏分析说,当时中国正处于积贫积弱的时候,马寅初认为经济发展对于中国民族的发展非常重要,希望经济拯救国难。经济这个词在中国古代就是“经世济国、经世济民”的意思,比从西方引进的经济的含义要宽泛得多。
谈敏认为,培养人才时单纯就应用谈应用,是有缺陷的,现在特别需要领导型的人才,哪怕从事非常具体的工作,也要求具备综合素质。要求外向型、有创新性,具备能够与时俱进发展的那一套理念、技能和一系列的素质。上财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书本的知识,而且要走出校门。上财现在已经和60多个企业、金融单位、法院签订了合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或者说是联合培养基地。比如,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纺织控股集团、上海世博局、太平洋保险公司、宝钢等,都有上财的实习基地。
国际眼光的学生,首先需要具有国际眼光的教师,“海纳百川”是上财的传统,上财不搞“近亲繁殖”,更希望在全国、全世界招贤纳士。上财11个院系中,只有一个会计学院院长完全是上财培养,其他都是从国内外聘请来的。四年前,上财首次引进海外华人学者担任院长,当时引起了校内外不小的争议。谈敏所在的上财领导班子顶住了压力。现在,上财已经有五位海外华人学者担任院长,包括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金融学院院长黄明、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张欣、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谭国富、统计学系主任艾春荣,这些在国际经济学界有一定影响的海外学者担纲院长给上财注入了新鲜血液。
谈敏坦言,他们的这种改革尝试至今仍有争议,但几年走下来,成效不错。“这些‘坐研立行’的院长们不是请来事无巨细地处理杂务,主要是把握方向、导向,更多是传输理念、进行国际交流、在国际上选聘人才,把握学科未来发展的前沿方向。更有效的是,他们在学院建立起一套制度规范,让教师、学生按规则办事。这也敦促学校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
对标“伦敦经济学院”
走过90年,展望上财百年华诞,谈敏希望上财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能够获得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大学,满足国家对人才和知识的需要,具有鲜明财经特色,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在谈敏心里,有比较明确的参照对象,那就是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比照下来,他发现,一流的财经大学不能一花独放,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类的财经学科,单兵作战式地发展,必须要有学科群。但是其他的学科群又不能像综合性大学一样齐头并进发展,必须是有重点的发展,因此上财提出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点,经、管、法、文、理协同发展。
创立于1900年的伦敦经济学院与上财有很多相似之处,学生规模、教师规模比上财小,硬件比上财差,但是伦敦经济学院的校友当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有13位,其中9位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很多国家的元首以及政要包括英国国会议员都来自这个学校。比如说丹麦国王是该校校友,南非过去的领导还有欧盟的主席也是校友。据说,有二三十个国家元首是该校校友。
“伦敦经济学院44%的教师来自于海外,不是英国本土的,留学生占到70%,英国本土的学生仅占30%,这个学校国际化程度非常高,包括上财也有很多学生在那里就读。该校不仅财经类、管理类比较强,心理学、数学包括信息系统都非常强。”伦敦经济学院深厚的底蕴让谈敏叹服,他希望一代一代的上财人用心去追赶,哪怕50年、100年甚至更长,逐步缩小差距。您可能关心的页面: , , ,
文章相关标签: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XXX"的知识/资讯/名人/访谈等文章,均由企业/经销商/用户自行通过本网站系统平台投稿编辑整理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仅供学习与参考等非商业用途性质使用,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提交说明:
注册登录发布:
行业精彩推荐
月关注排行榜
最新加入文章
历史关注排行
名校/大学行业品牌推荐: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房地产开发流程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