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领导人为什么坚持要买美国国债

外国党政代表看中国领导人动漫短片 称吸引人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微博
24小时排行榜
博客劲爆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共派出多路代表团,分赴周边及非洲、拉美、欧洲、中亚等地区,对全会精神进行深入解读。12月27日,赴老挝、柬埔寨代表团团长、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捷在京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既不是宣传,也不是推销政党理念,而是和其他国家交流治国理政经验。&
  外国党政代表观看中国网络火爆动漫
  12月20日的上午,老挝妇联的宁巴色早早来到万象国际会议中心。应邀参会的她,正准备拿出本子做记录,却发现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一部卡通短片。片子里,微笑着的习近平正在一级一级跳上台阶,旁白解释说,中国领导干部是层层选拔的结果。
  时隔多日,宁巴色对这场由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捷带队的中共友好代表团和老挝民间组织之间的座谈会记忆犹新。她昨天在电话里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说,以往很少看到中国领导人以卡通造型出现,这部片子轻松幽默,她边看边笑。
  宁巴色所说的,是前一段走红中国网络的《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该片10月中旬播出后,仅三天点击量就突破百万。片中主角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以往国家领导人也以卡通造型&出镜&。
  已经结束访问回到国内的李捷告诉北青报记者,从12月18日到25日,代表团先后访问老挝和柬埔寨,在和两国政党政要、智库学者、社会团体及媒体的十余场交流活动中,这部卡通短片和另一部短片《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几乎成为每场活动的&开场白&。
  李捷记得,在柬埔寨执政党人民党总部,一位年轻的党员在交流活动后和他交换了名片,并告诉他:&这些短片非常吸引人。&
  《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展示了农民、工人、调酒师、舞蹈家等普通百姓的梦想。片中很少直接提及&中国共产党&,只是在结尾处有一个以印章形式呈现的党徽。
  &雾霾&&网络反腐&等热词被频频提及
  据媒体报道,三中全会后,中联部派出多批团组,赴周边及非洲、拉美、欧洲、中亚等地区,对全会精神进行深入解读。李捷率领的代表团就是其中之一。
  李捷注意到,一些中国媒体称这些团组是&三中全会海外宣讲团&。&我们其实既不是宣传,也不是在推销政党理念,而是在传递一种信息,在和&邻居&交流治国理政的经验。&李捷说。
  李捷给北青报记者看了他准备的发言提纲,是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的,分别是:
  中国为什么要继续深化改革?
  中国新一轮深化改革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
  中国新一轮深化改革对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意味着什么?
  富强的中国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意味着什么?
  老挝社科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潘捷在接受北青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李捷在谈中国改革时,并非只说成绩,对遇到的问题也不回避:从多个城市被雾霾笼罩谈到个别地方征用土地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从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讲到脱离群众的贪腐官员增多。在她看来,这会帮助老挝学者更好了解中国为何要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并且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人的自信。
  宁巴色上次访问中国时,听说中国共产党正在走&群众路线&,她想知道执行的情况。听了李捷的介绍,她知道了什么是&八项规定&,了解到中国是如何用新媒体手段加大反腐力度的。在她看来,李捷的演讲不但信息量大,而且融入了最新的内容。例如,12月1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设了举报专区以监督元旦春节送礼情况,李捷在第二天就向老挝民间组织代表做了介绍。
  改革&秘诀&和中国特色民主制度最受关注
  &中国有改革开放,老挝有革新路线,为什么中国变化那么大?&&中国的协商民主制度是怎样的?像沈跃跃女士这样的全国妇联主席是如何产生的?&
  在李捷的印象里,交流活动中气氛最热烈的就是互动环节。几乎每场活动都有近一半时间留给现场提问,他的原则是不设限制,&我愿意回答朋友们提出的任何同中国有关的问题。&
  除了中国改革成功的&秘诀&,问得最多的就是中国的民主制度。中国为什么坚持共产党一党执政?中国协商民主制度是如何运行的?
  作为研究中共党史的专家,李捷曾经在一些国际论坛上被问及过类似问题。他说,自己通常会把当下的问题放在历史的维度中去审视,并结合亲身经历,用讲故事的方式去回答。
  在谈到中国为何选择一党执政时,李捷介绍了近代中国效仿西方尝试议会制和多党政治失败的经历,讲了他去东欧国家考察西方&新自由主义&影响时的见闻,在肯定民主多样性的同时,表示中国的选择是由本国历史和国情决定的。
  据媒体报道,十八大后,中共曾向不同区域的社会主义国家派出通报团,向非社会主义国家派出解读团。此次的代表团,面向的既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非社会主义国家,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
  李捷告诉北青报记者,他所率领的代表团是&量体裁衣&设定交流内容。例如对老挝和柬埔寨这样的&近邻&,会着重阐述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的&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方针,介绍中国和东盟打造&钻石十年&将带来的机遇。
  为何要和外人聊&家事&?
  据北青报记者根据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12月中旬以来,已经至少有四支中共代表团赴海外介绍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公开报道显示,12月16日到24日,中央党校副校长李书磊率团访问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由中联部副部长艾平任团长的中共友好代表团则在17日至20日访问了尼泊尔。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捷率领的中共友好代表团在18日到25日期间访问了老挝和柬埔寨。从12月24日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原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率团对蒙古、韩国进行访问。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关系到中国未来十年改革的一次关键会议,可以说是&家事&。中共为何要和其他国家聊&家事&呢?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真诚地希望同周边国家分享改革发展的红利。我们希望与其他国家携手同行,实现互利共赢。&李捷说,近年来一些外国媒体提出了&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推行新一轮改革后会选择怎样和世界相处,是很多国家关注的。
  在李捷看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正在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契机,通过多种渠道消除其他国家的疑虑,重申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中央和国家机关组织了专题吹风会,介绍改革最新情况。例如今年11月19日,中联部向包括40多名驻华大使在内近130个国家的高级外交官介绍了三中全会精神。
  &国家公关&时代如何讲&中国故事&?
  赵启正院长率团访问韩国时,韩联社在对他的专访中提了一个问题:&中国梦如何给韩国带来机会?&韩联社注意到,赵启正曾经说,&中国梦&并不是自私的梦,中国的发展会给外国带来机会。
  李捷在访问中也感觉到,相比改革对中国自身的改变,周边国家更感兴趣的是中国发展能给它们带来哪些机遇。从这个角度去介绍中国改革的意义和&中国梦&时,交流就更加顺畅。
  在出访前,赵启正参加了12月中旬在北京举行的&2013中国与世界研讨会&。如何用国际社会听得懂的语言去讲中国故事,是当天讨论的议题之一。清华大学新闻和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庆安说,公共外交要有创新能力,要有技术层面或者话语层面的创新。例如《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动画片,就是从听得懂的角度阐述了中国政治体制中一些相对来说比较敏感的命题。
  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被认为开启了中国的国家公关时代。此后,一系列的战略公关计划浮出水面。2010年,中国外交部成立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随后牵头全国人大外委会、政协外委会、中联部、解放军总参谋部等部门建立了跨部委的&公共外交部级联席机制&。2011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亮相。
  今年9月的《求是》杂志上,刊登了一篇中联部理论中心组撰写的文章,称新一届领导集体在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进一步加强党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构建政府外交、政党外交、军事外交、民间外交等&立体式外交&工作格局。
  在李捷看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派出的这些中共代表团,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这种&立体式外交&的一次尝试。
  在柬埔寨访问的最后一天,李捷和团员们参加了四场活动,交流的对象从孔子学院学生到柬中友协代表,谈论的话题从中国改革到文化软实力的传播。时间转眼即逝,对方却意犹未尽,主持人只好宣布希望大家用电子邮件的方式继续提问,继续交流。李捷的名片夹里,收集了厚厚的一叠名片。&我希望能经常和这些朋友们进行沟通。&李捷说。
  &我们面临的问题人所共知,没有必要遮掩&
  在访问途中,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捷的公文包里,一直放着两本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列国志系列中的《老挝》和《柬埔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政治文化历史背景,要增进交流效果,首先要了解对方。&李捷说。
  北青报:如何在一个小时里给外国人讲清楚改革这样一个宏大主题?
  李捷:首先是话语的转化。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背景,要把国内的表达方式转化成为访问国家的关切。比如中国为什么要继续改革,我们讲起来很简单,但他们可能并不理解。
  北青报:您好像并不回避谈中国遇到的问题?
  李捷:要客观。不仅对自己的发展成就要客观反映,对面临的问题也要有敢于应对的精神。我们面临的问题人所共知,没有必要去遮掩。而且这些问题说起来都是发展中带来的问题,比如说污染和雾霾。这也体现了我们在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上越来越有自信、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北青报:以往的对外交流中,您认为海外对中国最大的误解在哪里?
  李捷:在政党制度上容易有误解。往往把我们一党执政理解为&独裁&。这就需要我们在介绍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把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及运作过程着力讲清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讲清楚。这一次,我们详细介绍了协商民主制度及其发展前景,介绍了我们是如何把选举民主同协商民主紧密结合起来的,引起对方的极大兴趣。
  北青报:从您的发言提纲中能看到,您并没有局限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国共产党本身,这是为了在和非社会主义国家交流时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吗?
  李捷:严格讲,意识形态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想躲也躲不过去。大家都知道你是中国共产党,知道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去强化意识形态,而是从国家、社会、人民层面上去讲共性的东西,讲我们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他们是相通的。这样一来,本来带着强烈意识形态和我们接触的人,会在听的过程中逐渐放松下来。这样就可以超越意识形态障碍,双方可以进行更好的沟通。
  北青报:这次访问中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李捷:我没想到两国领导干部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那么感兴趣,学习的愿望那么强烈。他们愿意向我们学习,希望派更多干部去学习中国经验。记得在和柬埔寨暹粒省人民党党员作交流时,暹粒省委主席开始和我说,他有另外一个重要会议,中间可能要离席一会儿。但后来,他一直没有离开,还不停地做笔记。本版文/本报记者 刘一
  三中全会海外解读团是怎样运作的?
  成员都有谁?
  解读团成员一般有5到6人。团长通常由部级或副部级领导干部担任,来自党政机关或者学术机构,有丰富的国际交流经验,善于沟通。其他成员则由参与过三中全会决定制定的起草组成员、相关领域专家和中联部工作人员组成。
编辑:李丹 
复制链接】【
转发邮件】【
搜索更多 家事> > > 正文
美联储主席:中国不会把美国债券作为“武器”
  中新网2月16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周三表示,中国不可能用其持有的大量美国债券来作为对付美国的“武器”,因为那样中国的损失更大。
  持有超过2600亿美元美国国债的中国,发出外汇储备多元化的信号,一度引发美国人的高度关注,有人甚至担心中国可能抛售美国债券以打乱美国市场。当天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作证时,伯南克也被议员问及此问题。他指出,中国不可能用其持有的美国债券来作为对付美国的“武器”,因为那样做对中国也是巨大的痛苦,中国付出的代价比美国受到的损失更大。
  伯南克认为,即便中国真的那么做,短期内是会打击市场,但长期而言美国债券的收益会复苏。中国现在只持有美国债券总量5%,不足以对市场构成任何垄断。
  关于人民币问题,伯南克指出,中国汇率改革正朝正确的方向迈进。他说,汇率问题只是一方面,中国的持续增长应当主要靠内需;中国已经认识到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会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带来风险。(余东晖)
责编:李二庆
更多视频搜索:
&&&&&&&&&&&&&&&&&&&&&&&&&&&&&&&&&&&&&&&
&&&&&&&&&&&&&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系统集成:&网页设计:日本获准购买650亿中国国债 易纲:两国合作潜力巨大
08:44&&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3月14日消息(记者柴华 李楠)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日本财务大臣安住淳表示,中国政府已经同意日本政府购买最高65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国债,这是日本方面首次公布获准购入中国国债的具体额度。
  易纲:对日本购买中国国债表示欢迎
  根据日本当地媒体报道,日本政府将通过外汇基金特别账户在限额内逐渐开始投资中国国债。日本财务大臣安住淳同时表示,65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对于促进中日两国的经济联系是恰当的。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对此表示欢迎:
  易纲:“我们欢迎日方在达成协议的框架下,对中国的债券市场进行投资,同时我们也会在日本国债市场上或者固定收益市场上进行投资。总之,我觉得中日两国在双方固定收益市场上,特别是在国债市场上,这样相互的投资和共同的合作,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谭雅玲: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事实上,在欧美经济状况不佳的情况下,作为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的美国国债持有国,中日双方都开始寻求各种方法,减小美元贬值的影响。去年12月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访华时,中日两国领导人就日本政府购买中国国债达成一致。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日本购买中国国债不仅代表了人民币资产稳定性得到发达国家的认可,更体现出经济危机之后,各国在外汇投资上努力地寻找着分散风险的办法:
  谭雅玲:“这首先是中国市场化和开放程度的一个体现,日本来买中国的国债可能也是市场、各国央行多元化的一个政策或者结构的配置。相对于,中国的市场她的状态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她的避风险的能力或者是财产价值的安全系数可能相对来讲使日本做出了这样的抉择。我觉得这是全球化的一个必然结果。”
版权说明:&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
编辑:陈晓冉13位国家领导人280名部长出席规格历届最高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微博
24小时排行榜
博客劲爆点
  央视网(记者 王佳勇)9月6日,记者从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博览会共有13位国家领导人280名部长出席,这刷新10年来东盟博览会规格盛况。
  发布会上,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郑军健在向参会的中外记者通报了本届博览会的具体举办情况时说,本届博览会借助10周年的重要节点,争取到了更多政要的出席,共有13位领导人出席。其中,正职领导人6位。缅甸总统吴登盛是第3次出席,柬埔寨首相洪森是第7次出席,老挝总理通邢第2次出席,越南总理阮晋勇第5次出席。泰国总理英拉近年曾多次有出席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的意向,但因各种原因未能成行,此次如愿出席。
  郑军健透露,本届博览会上,多个东盟国家不仅有正职领导人出席,还有副职领导人出席。泰国是正职和两位副职,老挝是一位正职和一位副职出席。有的东盟国家原计划由副职领导人出席,之后改由正职领导人出席。
  同时,出席本次盛会的部长级官员共有280人。其中东盟和国际组织的部长级贵宾121人。郑军健认为,会期领导人出席的友好交流活动场次多,交流程度更深,会期开展了多层次友好交流活动,这体现了对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和博览会及商务与投资峰会的重视,取得了丰硕成果。
  郑军健通报说,各国领导人的演讲和参与各项活动,对进一步办好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提出了更高期望,体现了对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的高度重视,使高层友好交流活动富有成效,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机制性保障,更好地推动了具体项目的落实,体现了在中国&东盟关系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双方通过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深化互利合作,共同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实现从&黄金十年&向&钻石十年&迈越发展的决心。
  据悉, 本届博览会在做好贸易投资等方面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互联互通、海上合作、产业园区合作、金融合作、科技交流、人文交流等更多领域拓展,这些重点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本届博览会举办了环保、教育、文化等多领域的20个交流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如成立了中国&东盟企业家联合会、中国&东盟青年联谊会等。这些活动的举办,为解决经贸合作配套服务领域的热点问题,完善各领域合作机制,促进双方友好关系全面持续稳定发展作出了贡献。
  此外,本届博览会加强与区域外国家合作,澳大利亚作为观察员国,派出了高级别商务代表参会。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企业积极参会。境外采购团组人数比上届增长9.96%,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区域外采购商比往届更多。
编辑:安梦莹 
复制链接】【
转发邮件】【
搜索更多 东盟博览会
商务与投资峰会国际观察:奥巴马何以怨中国“搭便车”?
&&&&来源:&&&&
&&&&&&字号
原标题:国际观察:奥巴马何以怨中国“搭便车”?  中新社北京8月12日电 题:奥巴马何以怨中国“搭便车”?   作者 吴旭 袁珊   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中称中国在伊拉克问题上“搭便车”,这是继不久前他在《经济学家》杂志上主张对华“强硬”后,再次公开揶揄中国。奥巴马为何一周来频繁提及所谓的“中国责任”?中国国际问题专家分析认为,美国力不从心意在“请君入瓮”,但中国尽责而行不会“对号入座”。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本月2日就美非关系采访奥巴马,虽然采访由头是美国与非洲国家领导人峰会,但奥巴马却主动提及要对中国示强,甚至呼吁欧美共同建立全球机制来遏制中国。8日《纽约时报》就伊拉克问题采访他时,其又谈及中国,称“中国已搭30多年便车”,“却没有做任何事情”。   “频繁提及中国,足见中国在他心中‘分量’之重。”美国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这说明奥巴马对中国戒备感很强,更反映出他的某种抱怨情绪。”   金灿荣指出,中国是坚决反对2003年美国出兵伊拉克的国家之一,伊拉克目前的危局,完全是美国自己失败的中东政策导致的恶果。   “伊拉克原本有个正常的生态,美国看不顺眼将其打破,当然就酝酿着风险,现在风险来了,在其需要负责任时,却想将中国‘拖下水’,在国际社会上塑造一个美国比中国更负责任的形象,争取舆论上的优势。”金灿荣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隅生也认为,奥巴马的“搭便车”之说是无稽之谈。他表示,2003年美国说要用民主“改造”伊拉克,要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到目前美国都还没有找到,世界也没有看到伊拉克的“民主与和平”,反而只看到一个出兵后的“烂摊子”。   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一个满目疮痍的伊拉克急需大量外部资金、技术和建设人员的支援,而中国在此时给予了其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欧美处副处长张要武日前在媒体上撰文指出,伊战结束后,中国迅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参与伊拉克战后重建和对伊开展以石油为主的各类贸易。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美国撤军以后,伊重建资金的近60%来自中国,约40%的重要生产项目、水电设施及住宅区建筑等是在中国人主导下建设起来的。   “中国做了这么多,但都被美国认为是‘占了便宜’。”王隅生说,“中伊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建炼油厂是源于双方技术和资本的需求,在能源领域开展合作实则很正常,反而恰恰是美国的错误政策给中国和中东国家的合作带来困难。”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上升,西方舆论近来“捧杀”中国的势头甚嚣尘上,美国方面更频频抛出“中国责任论”,提出所谓的“G2”时代、“中美共治”等噱头。其背后的逻辑是中国发展得益于美国领导的国际体系,中国理应有所回馈,与美国一道成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甚至有责任帮助美国收拾战争残局。   事实上,过去30年,中国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的努力国际社会有目共睹。在国际援助方面,中国是向世界热点地区派出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在经济领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各国纷纷贬值,急欲把“祸水”外引,只有中国做了关键的稳定器,使金融危机影响有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及向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大量海外投资,又极大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复苏。   “中国一直坚持力所能及地承担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金灿荣在谈及“中国角色”时说,“因为中国坚持改革和开放并行,开放就要和国际社会合作,合作就是要双赢,而不是说谁赐予了谁多少。”   王隅生指出,“中国的国际责任是以自身能力为前提尽责而行,但在美国和西方大国的担忧中,中国怎么尽责都难免被抱怨。”(完)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