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 微信产品经理张小龙 是张小龙吗

周鸿祎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是张小龙这样的人做了微信?
张小龙给很多人的印象是优秀而落魄的技术大牛。他的好友和菜头说,张小龙是一个生性孤独的人,烟瘾很大,&是广州深夜里最大的Kent消费者&。他只有两个嗜好&&每周一次网球和每天深夜音乐,其余时间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埋头写代码。
2005年夏天,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所有人都以为自己眼花了&&百度股价当天暴涨354%,人们看到了资本和商业的力量。张小龙则带着卖出第一个产品挣的钱,买了辆车,去了一直想去的西藏。
周鸿祎一直不能明白,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做了微信?可正是这个对名利无感,只在乎情怀的人,却做出了中国互联网界最成功的产品之一&&微信。如今微信的估值高达8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44亿元),是腾讯市值的一半。
人人都爱张小龙
人人都爱张小龙。作为微信的缔造者,他凭这款产品所创造的商业价值丝毫不亚于任何商业领袖,更重要的是,相比后者,张小龙的形象单纯多了。
这名皮肤黝黑、爱打网球,开着一辆奥迪轿车的中年男子,在多数时候扮演着一名艺术家的角色,他将产品视为自己所创作的艺术品。张小龙也在这17年间,持续地进行着自我迭代与升级。
多年前被以1200万元人民币卖掉的Foxmail与其说是他产品上的成功,不如说是商业上的失败&&相比这点金钱,更值得惋惜的是他错过的巨大商业机会。这就是张小龙1.0,关键词是产品和技术。在微信初期,他将工具上升为平台,将服务用户的简单需求变成引导他们的喜怒哀乐,完成了第二次升级。
现在张小龙正处在自己2.0到3.0版本的当口,只有完成商业的第三级跳,他才能真正主宰自己和微信的命运。
有情怀就好
1998年的秋天,周鸿祎经人引荐,第一次在广州见到了张小龙。
这名在业界已是小有名气的程序员正和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小破办公室内,周遭烟雾缭绕。看到周鸿祎之后,张小龙掐灭了手上的烟,面无表情地向他走来。
当时张小龙所开发的Foxmail已经拥有了200万用户,是国内用户量最大的共享软件。而周鸿祎仅是方正软件研发中心的副主任。
熟了后,他偶尔到广州时会和张小龙一起买盗版碟。他们被小贩引导着走过七拐八拐的街巷,最后到达一个小黑屋里,屋内全是港台电影影碟。已经在广州生活了五年的张小龙,不会讲粤语也不会砍价,一直被当&水鱼&宰。
周鸿祎喜欢看动作片,张小龙什么都看,但他总是会忘记他看过什么买过什么,下一次再买碟时你会发现他买的还和上次一样。
那时张小龙给很多人留下的印象,是一名优秀而落魄的技术人员,外在开朗,内心保守。周鸿祎说,当年Foxmail是没有商业模式的,他经常批驳张小龙这一点,说要加广告,要盈利。张小龙问为什么非要这样?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了。
每一次争论,都是张小龙以长时间的沉默来结束。&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就做出了微信呢?&周鸿祎很疑惑。
Foxmail如日中天时,腾讯不过10万用户,多数人认为邮箱是比社交更大的一块领域。
但一年后,张小龙选择将Foxmail出售给了一家并不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博大。消息宣布后的夜晚,他写下了一封充满伤感情绪的信,在信中将Foxmail比喻为他精心雕塑的艺术品。
艺术家张小龙一直是孤独的创作者,过去他走得很顺,直到这条宽阔的赛道中出现了障碍物&&商业和盈利。
傲游、千千静听、超级兔子等无数共享软件都被撞飞了,31岁的张小龙则侥幸进入了另一条跑道,但很多人认为他的个人传奇似乎就此终结。
2005年夏天,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所有人都以为自己眼花了&&百度股价从发行价27美元飙升至122.54美元,当天暴涨354%,人们看到了资本和商业的力量。张小龙则带着博大给他的收购款,买了辆车,去了一直想去的西藏。
没过多久,走向没落的博大将张小龙和Foxmail打包出售给了腾讯。有人评价,张小龙始终是一个赶潮的人,但他不在潮中。从一名程序员到一名产品经理,他学会了掌控自己的产品,但他始终无法掌控用户。然而,慷慨的命运给了他第三次机会,而这次成功来得太大、太快了。
&这TM是个奇迹!&微信产品总监曾鸣这样评价微信的成功。
曾鸣是微信13名创始团队成员之一,他说当时包括张小龙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要把微信做成什么样,更何况这些成员中还有一半是毫无经验的实习生。
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张小龙对于产品的偏执超乎想象。2010年前后,腾讯内部还有另外两个团队也在开发类微信产品,但是他们忌惮会破坏和运营商的利益关系,压力之下这些项目都被暂缓了,张小龙则继续不管不顾地向前推进。
商人或职业经理人往往会选择做那些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艺术家只愿意做他认为对的事情,并且不知道妥协。这种坚持让微信赢得了用户,既而在三位王子的储君争夺战中取得了胜利,而赢得腾讯的内部胜利从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他已经赢得了移动互联网的胜利。
深夜,大家在讨论公众号可以做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可以做成淘宝一样的网店。张小龙否定了,他说&这个不对&&&这是他的口头禅。接着他点燃了一根烟,一分钟两分钟不说话,最后他说,我们应该用标准化的接口把所有的企业、物品都连接到微信里。这就是微信连接一切的由来。
曾鸣说,张小龙没有方法论,也从来没有理性地说出过一二三四来。他提出一个观点,当时你会觉得也许这是对的,但是后来每次都被证实,这真是对的。
连接一切,包括世界
他的产品不再只是一个工具,而是一整个社会和一整个世界,一个可以满足用户社交、情感、自我实现等所有需求的地方。一名多次见过张小龙的记者评论说,张小龙更愿意活在自己能掌控的世界中,对于无力去掌控的东西没兴趣。他穿着短裤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确保团队开发出的每一行代码和每一个产品细节都灌注了他的情感。虽然他还是会在私下和饭桌上讲各种黄色段子,但是在某些方面,他正变得更加沉默。
2012年7月,张小龙在腾讯内部做了八小时二十分钟的演讲,178页的PPT,他一直滔滔不绝地讲,根本不给人提问和打断他的机会。里面谈到哲学和艺术,谈到性和暴力,对人性的理解,他说做产品就是要让用户爽,就像上帝一样。次年1月,微信用户数突破3亿。
演讲片段在网上被无数人传阅,并成为移动互联网上跟雷军语录一样重量的产品圣经。至此,张小龙或主动或被动地完成了自己&产品教父&之路。
很多人都记得微信3.0版本中的开机画面&&黑色背景下,红色的霓虹灯拼成了迈克&杰克逊的剪影。为什么不用传统的黑白色?因为要表达内心激情和热血的状态。微信设计总监Kink说,这种感觉他们找了很久。直到一天晚上,张小龙扔给他一把奥迪TT的钥匙,说:&你们去我车里,我已经找到这个感觉了。&
当时,车库很暗,车发动起来,音乐响起,视野中是整片的黑暗,只有车的信息窗和车灯所照射之处,发出一片红色的光晕。&你不在跑车里听MJ,你不在高速上开120、130迈,你是感受不到那个状态的。&Kink说。
&这就是屌丝设计师第一次开跑车的心情。&曾鸣在一旁补充。
孤独的艺术家
现任微信支付联合产品部副总经理吴毅将张小龙比喻为一名想拍出完美大片的导演,他不是不能接受广告的植入,而是不能容忍生硬的植入,因为生硬会破坏完美。吴毅描述,三年前第一次见张小龙,张就在思考如何用支付联系微信和商业。&他并不排斥完美的合作,比如QQ音乐、QQ邮箱、支付。&
可微信的商业策略被认为是相对保守的。一名业内人士评价,张小龙对待商业化正在经历一个从逃避到试探到主导再到适应的过程,他从不把话说满,做不到的他肯定不说,做得到的他也不见得说。
微信的商业化承载了整个腾讯转型的大理想。曾鸣说,未来微信会开放更多的入口,也会提供所有商家所期待的流量入口。
评论家们曾经以为微信只是导流的工具,而现在微信借助公众号,将腾讯强大的线上营销能力和线下商业进行连接,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线上+线下生态,在这个生态中将诞生电商、O2O、健康等各种小生态。微信和QQ的差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如实体经济对阵虚拟经济,而后者只是前者的7%不到。
过去张小龙习惯站在商人后面,而现在他到了第一线,走上了马化腾走过的那条路&&同时做产品和商业的引领者。但商业的利益重大而复杂,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以想象,张小龙还会选择继续沉默。
张小龙的大学室友曾回忆说,他们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去宿舍外的池塘钓虾,如今他处理复杂事件的方式还是一样&&一个人打高尔夫球,只是排遣烦恼的方式越来越高级。
一位接近张小龙的人士说,如今身为腾讯高级副总裁的张小龙每周要去深圳参加例会,他总是以&起不来&为借口不去,马化腾说:&以后让我的秘书叫你起来。&后来张小龙又说:&路上太堵,怕赶不上。&于是马化腾每星期都派车来接张小龙,直到他再也找不出任何借口。张小龙就这样有些不情愿地,半推半就地走出了他的世界。
延伸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图文推荐
中国O2O第一媒体,是O2O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资讯和服务平台之一。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a rel="nofollow" class="red" href="" target="_blank" color="red新版网站排行榜
===全新上线===
网友热评的文章分类排行榜
作者:木木
作者:何杨
作者:何杨
作者:苗元威
站长们都信赖的交易中介平台,安全、高效、便捷。
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第一平台,解决流量、转化率、品牌。
高收益、移动广告、弹窗CPM、点击CPC、包月广告。
提供公众号出售、求购、代售等交易中介以及增值服务。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
编辑热线:5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为什么顶尖公司的老大更喜欢做产品经理?--百度百家
为什么顶尖公司的老大更喜欢做产品经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有没有发现,一些顶尖公司的老大,总是乐于把自己定位一个产品经理。从乔布斯到张小龙,从特斯拉马斯克到小米雷军,从360周鸿祎到把零食一年做到45亿的良品铺子杨红春,莫不如此。
乔布斯是一个产品经理,他做iphone的目的最初只是为自己设计一个不那么脑残的手机;张小龙是一个产品经理,在大方向确定后,他和团队纠结最多的是产品细节,让人人会喊的极致变成现实。你会发现,一些顶尖公司的老大,总是乐于把自己定位一个产品经理。从特斯拉马斯克到小米的雷军,从360周鸿祎到把零食一年做到45亿的良品铺子杨红春,莫不如此。
把所有的情怀,价值观和格局,通过产品演绎出来,然后通过神级的产品联系一切,在内,成为精神领袖,让团队凝聚,激活队伍的创造力执行力;在外,让用户为之疯狂,成为流行;让行业研究、学习。这或许就是这些顶尖公司的老大更喜欢做产品经理的理由:一切以产品说话。
乔布斯:直觉+偏执狂
教科书告诉我们,顾客是上帝;如何抓住客户痛点是现在很多企业管理者挂在嘴边的流行语。然而,神一样的乔布斯却对这些深深的套路说不。
乔布斯不做市场调查,只是靠直觉,而且还暴君一样要求团队的每一个人必须执行。这看上去十分荒唐——我们不能因为iphone等成为伟大的产品,就为乔布斯脸上贴金。但在这种直觉+偏执狂模式下,潜藏着一个超级产品经理全部的追求和努力。
早在20世纪80年代接受《花花公子》采访的时候,乔布斯就说过,“我们不是为其他人开发Mac,而是为自己。由我们来判断它是好是坏。”iPone的出现,也是因为乔布斯希望打造一款自己想用的手机。乔布斯本身就是一个挑剔产品使用者,要进入他的视野,不仅产品设计和界面如同艺术品,而且还必须“至繁归于至简”(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并在细节追求上如同变态,带给客户极致的体验。
在乔老大“直觉”+偏执狂”这一超级产品经理的操刀下,苹果公司的很多东西都离经叛道的。比如,在一般的公司,工程领导设计。工程师先制定好了一个产品的规格和要求,再由设计师进行包装改善。而在苹果公司却反过来,是设计先于工程。在微软等倡导开发并取得空前成功时,苹果公司自始至终走一体化路线,也就是封闭路线。但事实证明,他也由此树立了门槛,引领高端,生命力日益蓬勃!
张小龙:极致不是说说看的
和微信这样神一样存在的,是超级产品经理张小龙。
曾经拥有200万用户的Foxmail,是张小龙倾其全部身心打造的标志性产品。而此时QQ还在起步,用户只有10万。张小龙认为,只要有技术,有用户,有情怀,产品也就成功了。但残酷现实证明这并不正确。最后因为缺少盈利途径,Foxmai被卖身。
超级产品经理不是天生的。如何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并在架构上打通商业模式,这样的自我提升和涅槃,让张小龙打造出微信这样划时代的产品。
一位腾讯内部员工说,2012年张小龙提出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的时候,所有人都在笑,觉得他是马云附体了。在产品方向上,张小龙设计了正确的方向:应该用标准化的接口把所有的企业、物品都连接到微信里——这就是微信连接一切的由来。他说做产品就是要让用户爽,就像上帝一样。
这样的神级产品思路,被称为张小龙思维方式——要简单、低调,永远只关注事情本身;从来不在方向上犯错误,只在产品细节上争论。
所有做产品的人都会说要追求极致,为什么做到的人很少?“因为很多人在极致之前,就妥协了。”包括方向,也包括细节。“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张小龙啊。”微信团队的人这样调侃。
杨红春:产品驱动,只对快乐负责
除了名声在外的公司,产品和大佬之外。一些“后起之秀”也不容忽视。
2015年,一家零食企业,把一袋几块钱的零食卖了45个亿!这还是一家近几年才切入电商领域的传统企业,他就是良品铺子。在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剧增时,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良品铺子的增速都达到了30%以上。谈及这一良好发展态势,良品铺子董事长杨红春给出的答案是:产品驱动,只对用户和员工的快乐负责。俨然一个十足的超级产品经理范儿!
怎么做零食产品?你会发现,良品铺子的零食不仅品质好,口感好,外观好,而且产品丰富,很多产品为独家创新。这些产品还被赋予品味、精致、时尚的文化内涵。作为一个吃货,你发现你喜欢吃的零食都在这里;这里的零食都好吃,而且健康。买良品铺子等于买快乐!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杨红春带领良品铺子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品质第一,其他都是第二”这一企业核心和关键战略。
“消费者不是要吃饱,是要吃好,怕你没有更为新奇的好东西。”杨红春说。为此,良品铺子在很多产品并没有行业标准的前提下,自己组建几十人的团队打造自己的高标准,确保产品品质,堪称行业第一人。
“如何确定产品标准。如说开心果外面是有一层肉,那一层肉要把它打掉,打掉之后再清洗;原料收购,是从树上下来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仅仅按照美国出口标准分级,要更前沿一步到达农庄收果子的时候就制定我们的标准,比如说100克有多少颗,它的自然开口率是多少,它的仁和壳出仁率是多少。最后出来的好产品不是偶然。我们一定会用更高的代价来获取更好的产品给我们消费者,产品是核心和关键。”
每个产品要去定义它的产品标准,基于用户的需求和任务去设计产品的结构和造型,现在良品铺子研究到塑料袋真正怎么好撕,怎么让消费者拿在手里的手感很好。比如,同样是辣,不同地域喜欢的辣不尽相同,有麻辣、香辣、酸辣等等。
通过整合科学家、通过消费者市场的理解,以及跨界整合,良品铺子得以提高生产、工艺和材料标准、原料标准、工艺标准。这样良品铺子的时尚精品,因为品质保证,消费者导向,以及更快的产品迭代和创新,总是自带魔法,会给消费者带去快乐,也让良品人自信十足。
为什么顶尖公司的老大都喜欢做产品经理?或许,这就是梦想照进现实的最富挑战,但也最为华丽的方式,是驱动他们和企业前进的不竭动力。而事实上,任何顶尖公司都会有超级的神一样的产品和服务。这也许就是答案的所在。
来源:由九点半财经原创
版权归本号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NEWS
当里皮教我们如何爱国,谁最应该汗颜?
商业观察家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市场及媒体合作屠晶晶010 09.cn
微信进行时:马化腾亲自督战 张小龙任超级产品经理
摘要网景浏览器不是第一款浏览器,它的成功除了革命性的用户体验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那个时候有了足够的网站可供网民浏览。
&&& 行业有一句话,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说的是时机的重要性。
  网景浏览器不是第一款浏览器,它的成功除了革命性的用户体验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那个时候有了足够的网站可供网民浏览;Google 并不是第一个引擎,它的成功除了精妙的算法,最根本的是上内容越来越多,网民对需要越来越强烈。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Kik Messenger 15天获得100万用户让人们看到又一个机会的出现。但是虽然在 Kik 之后出现了大量类似应用,在这次机会上把握得最好的当属出品的微信。据微信团队公布的最新数据,微信用户已超过5000万,在用户量上把米聊、Talkbox、Kik、Whatsapp 等都远远甩在了后面。
  即便是和2010年成长最快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微博比,手机应用微信的增长速度仍然非常惊人。以微博为例,其注册用户数达到5000万用了15个月,微信获得同样的注册用户数只用了10个月。
  虽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经验丰富,比如手机QQ一直都是移动设备上安装量最大的应用,但微信的发展速度仍然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和十年前QQ起家主要依靠低端用户不同,微信的用户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的茫茫人海中,其中不乏姜文、冯小刚、徐静蕾等大牌明星。每天,因为摇一摇功能,微信都会为用户“摇”出超过1亿次线上碰面机会。而它也成为了腾讯公司战略级产品,在亲自督战之下,有望成为腾讯在移动互联网上的Killer App。
  微信的幕后功臣腾讯广州研发中心团队(以下简称“广研”)也由此成为年度最耀眼的产品团队。
  作为中国最大、拥有用户最多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在推广其新产品的时候有着天然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无论腾讯推出什么产品,只要借助拥有数亿的QQ用户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事实上,在电商、下载、视频等诸多领域,腾讯凭资源都未获得期盼中的领导者地位。但是,由前Foxmail创始人、现腾讯“超级产品经理”张小龙领导的这支团队,却在成功打造了QQ邮箱的巨大成功后,再度用微信这款移动客户端将产品体验做到极致,毫无疑问,其中必有成功规律。
  微信的火爆绝非是因为腾讯拥有海量的用户:假设如果产品本身不够优秀,有再多的用户也都会很快流失殆尽。聚焦于微信个案,从想法到产品成型,从发挥出潜力获得资源倾斜,到最后成为腾讯的战略级产品,其自身也有诸多被外界忽略的独特的因素。
  在和微信团队的接触过程中,本刊记者感觉到他们对产品对用户体验的重视,而腾讯的产品经理文化、应需而变的产品理念也让人印象深刻。“这并不是短期内靠砸钱能复制出来的。”腾讯CTO熊明华认为。作为张小龙和广研的直接上级,他对微信团队不吝赞美之词。
  微信的节奏
  微信的节奏  
&&& 就在不久前,微信又推出了主打“生活方式”的新版本,对自身又来了一次升级式的角色重塑。回顾一年来,微信自文字通信工具到通信信息中心、多媒体通信工具,再到陌生人社交,时至今日又被重新定义,其一代一代的角色转换,可谓变化多端。然而其中始终有用户需求这条线索贯穿,使其整个团队与产品走出了自己的节奏。
  张小龙提起微信缘起时说,一直关注移动互联网的他在2010年10月份时看到了Kik这类应用呈现崛起之势,一时兴起就给腾讯高层等相关负责人写了封邮件,内容是建议公司启动一个关于手机通讯工具类的项目,张小龙在邮件中也提及到,这类工具将来有可能会对QQ都造成冲击。此前,在邮箱主业已经成型稳定的情况下,广研尝试了QQ手中邮,作为邮箱业务的延伸来切入手机端。
  马化腾很快回复了那封邮件,认同了张小龙的看法,原来公司很早就有了类似的想法,移动互联网是公司未来的重要关注领域,当时,马化腾还直接在邮件中确定了腾讯要做的这款产品就取名叫“微信”。这个项目广研争取了下来,作为研究性项目启动。
  与此同时,在北京、上海以及国内多个地方,大大小小类似的应用也各自在紧张快速地推进着。有了想法和决策,此时最缺的资源并不是资金,而是优秀的工程师。三个月后,CEO在微博上表示米聊推进的速度非常快,但也直言:“米聊最大的问题是缺少足够的优秀的工程师 。”
  微信第一批成员不到十人,广研暂停了QQ手中邮这个项目抽调来人手。微信支持iPhone、Android和Symbian三个手机系统,每一个平台两个开发人员,再加上几个后台人员就开始做了。当时目标是两个月做出来,2011年1月下旬,微信各平台版本陆续推出,开始和米聊、Kik等类似产品争抢用户的手机界面。
  这类通讯应用诞生伊始即以“免费短信”和更方便、更人性化的网络来作为宣传卖点,随之而来的是业内对其政策风险的担忧,如果这类应用大量普及开来,势必会对的短信业务产生冲击。
  本刊去年4月份采访张小龙时,他当时提到微信会尝试着向message box发展,即用户点一个东西就能收到各种信息。微信用自家产品来操作,打通了QQ留言、邮箱的新邮件、微博私信等,成为了一个移动端的统一的消息通知中心。出于谨慎,微信并未在一开始就通过导入手机通讯录来获取用户,而是仅仅通过QQ账号体系来导入关系 链。
  微信的用户增长曲线中,几个用户爆发点值得关注。2011年5月之前,微信积累了四五百万用户,用户尝试过发送文字信息后,新鲜感就很快消逝了。但此后新功能陆续推出,用户数和活跃度随之激增。张小龙介绍,第一个转折点是微信对讲功能的加入,第二个时间点是7月份发布了寻找附近好友功能,第三个时间点是10月份摇一摇功能和漂流瓶的加入。以查找附近好友功能为例,过去大家不知道微信有多少用户,但你一打开这功能,附近找到了很多同样使用微信的用户,就形象地知道其用户有多少。
  微信一个个功能都精准击中了用户需求点,像是提前有着完整的规划,但事实恰恰相反。张小龙指出:“产品是逐步演变的,也是进化的。互联网变化很快,产品很难在第一步就规划好后半年、一年的路线。”他更多的时候只是想下一个版本要做什么,而不是提前想好接下来的两个版本。
  这种做法需要有很好的敏锐度。他对《环球企业家》说:“我们更希望看到产品人员在这一个月他能够感受到当时的用户背后的那一种需求潮流,用户不一定会直接说出来,但是你能感受到。”这种应需而变,平衡好了计划和变化之间的关系,使得产品开发始终有一条最终的判断准绳。而同时,产品也随着用户成长,最大限度地在用户厌倦之前,以新东西带来新鲜感。
  微信先从QQ好友和手机通讯录关系入手,再提供陌生人间的交友,同样也不是事先规划好的。事实上,你很难认定它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社区。它更偏向QQ那样是一个通讯工具。因此,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上,微信以通讯工具模式来构建。从通讯工具的角度来看,微信与其他类似应用在处理用户的通讯和社交关系上产生分野,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很多人会希望给一个产品很清晰的定位,要么做熟人的,要么做陌生人。张小龙觉得这些都是从概念上来分析的,而不是从用户的需求层面来思考的。“任何人电话簿里的号码本肯定是有熟人也有陌生人的,所以我们并没有先给自己一个概念上的框框,然后在那个框框里面做事情。我们更多的是考虑这个需求是不是一个普遍的需求。至于满足需求,可能带来一个复杂度。产品经理的责任,就是在于怎么样把一个复杂的需求最后以一个简单的模型,通过产品的形态来展现出来。”
  厚积薄发
  厚积薄发  
&&& 与创业团队相比,微信诞生之初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积淀。它的一大优势就是背靠广研,并非平地起高楼。微信项目中的很多开发人员都是从广研QQ邮箱团队调配的,除了新招聘的技术人员和应届毕业生外,QQ邮箱团队时不时会在关键时刻对微信给予支持。比如微信2.0版本发布前后,QQ邮箱所属的阅读空间项目组就从一半的数量直至全部都空降到微信上。近期,广研着手将两个团队正式分拆开来。过去两拨人混在一起,你来我往,可以说在产品理念和团队文化上二者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在腾讯的版图上,广研离企鹅帝国的心脏深圳只有两小时的车程。然而不同于深圳、北京、上海这些多产品以及多部门密集的重镇,广研在过去主要负责打磨QQ邮箱这个成型产品。逢有采访,它的产品公关人员会从深圳乘坐高铁赶来。偏于一隅,它为外界所知甚少,即使在腾讯内部也略显神秘。
  这是一支产品能力很强的团队。据腾讯内部人员称,早在QQ邮箱时代,马化腾就经常表扬广研邮箱团队,在广研办公室的走廊里,毗邻新员工照片墙,挂着表彰QQ邮箱的腾讯年度创新大奖和年度重大业务突破奖锦旗,而单就后者来说,邮箱业务就获得2次,微信也获得了2011年的重大业务突破奖。在去年首届腾讯微创新奖中,9个获奖项目广研占了3个,其中两个属于微信的摇一摇和视频。从获奖次数上看,广研可算作腾讯的创新标杆。
  实际上,QQ邮箱项目的诞生并不像微信诞生时那么命好。QQ邮箱前身是腾讯于2005年收购的由张小龙带领开发的Foxmail。在由一个客户端向互联网网页产品转型时其遭到当头一棒的挫折:以设计的思维去设计一个很复杂的产品。投放到市场后结果发现用户根本不买账,体验很糟糕,公司管理层也对产品不满意。那段时间是QQ邮箱团队最艰难的时候,熊明华也经常到广研来帮助他们扭转思维,招聘合适的互联网工程师。
10381゜110213゜29863゜38998゜47802゜57214゜63059゜72182゜81522゜91408゜10
59227゜130368゜227259゜323374゜422879゜522479゜622430゜721849゜820742゜920274゜10
在2015年出现非理性繁荣后,印度市场已陷入资金紧缩的危机中。创企的资金数目减少了20%-30%,从去...
美图唯一值得夸耀的是海量用户,但广告、硬件销售等变现方式的规模却怎么也上不去,广告...
近日是不是总觉意志消沉、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全身不适……被我说中的举个手!外界看来,银行员工是一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小龙微信产品观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